|
证严上人:诚正信实,表里如一 |
|
人生短暂且无常,上人期待大家提起修行之心,“出小家入大家、舍小爱就大爱”。“不染着外欲,安忍如大地,以慈心对待一切人、事、物。将心志放诸天下,精进入法、提升智慧,利益众生。” “修行,不只要信心坚定,还要殷勤精进。”晨语时间,上人勉众以戒、定、慧“三无漏学”,对治懈怠、堕落。 持信精进念念清净 “修行是永恒之事,不能‘今天修,明天休’。信解受持是学佛者的本分事,要用心听法而引法入心,信受奉行佛陀的教导。” 现今通讯科技发达,各种讯息泛滥,似是而非,扰动人心。上人叮咛,要心宽念纯待人处事。“用正知、正见、正思惟、正念看待世事,莫随境界起伏而起恨怨心、发恨怨音,才不致自乱心意,也扰乱他人。” 心起欺、怠、瞋、恨、怨,破坏了正信、正知、正见,也是破戒。上人警惕大家:“面对不好的声色,以牙还牙,将扰乱彼此身心,也扰动周围的环境。要以真诚心对待一切人、事、物,身、口、意不犯戒造业。” 已造之恶因恶缘,必须承受恶果苦报。上人叮嘱,莫再起瞋恚心,再造恶因缘。“要虔诚忏悔过去与人结下的恶因缘,宽容、忍让相待;不只化解恶缘,还要进一步转恶缘为善缘。” “信解不够、诚意不足,就容易犯错。修行要诚心无欺,闻法要信解受持、身体力行;诚正信实、表里如一,才不失人格。持信、精进,念念清净,心定则智慧生。” “福”从何而来?上人指出,无“因”不能得“果”,“福”不是求来的,必须自我造福。“要自求多福──多种福因,多结福缘。” 遇乐不欣逢苦不戚 《法华经‧信解品》记述,须菩提尊者等四位长老比丘,将佛陀喻为拥有无量财富的长者,自比为离家已久的贫穷子;为了接引失散已久、习于粗鄙贫困生活的穷子,长者脱下华丽衣饰,换穿破旧脏污的衣服,拿着清洁工具接近穷子,教他安心在此做事;并以父执辈照顾晚辈的态度带领穷子日渐上进,肯定他做事认真、有好品德,表示往后视之如子,以父子相称…… 十五日晨语,上人解说,穷子虽受照顾,也受到肯定,内心欢喜却仍有一点担心。“这是譬喻修行者已经有初步成就,能断见惑,但是‘思惑犹存’,思考力还不足。” 上人感叹众生无明,随外境而生欲念、起烦恼,动辄闻声起舞、盲从鼓噪而扰乱社会。“要善护诸根,摄御眼、耳、鼻、舌、身、意,不受外境染着,不受声色、物欲诱引。” 除了收摄六根、“不染外欲”,上人教众,还要以慈悲心看待一切。“疼惜物命、常念众生恩;慈心待人、将心比心,不伤害他人。” 《阿含经》云:“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无所伤害;遇乐不欣,逢苦不戚,能忍如地,故号沙门。” 上人引以说明:“心不受物欲影响,即能‘遇乐不欣’──面对喜欢的事物不起念求取,听了鼓噪的言论也能沉着以对。能够收摄心欲,即‘逢苦不戚’──遭遇苦难不忧戚;不让烦恼无明覆心,锻炼安忍如大地的心志。” 人生短暂且无常,上人期待大家提起修行之心,“出小家入大家、舍小爱就大爱”。“不染着外欲,安忍如大地,以慈心对待一切人、事、物。将心志放诸天下,精进入法、提升智慧,利益众生。”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证严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