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17集--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阿弥陀经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17集


 下载DOC文档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十八页:

  疏【今谓约生灭门,以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则无明所覆,失本流末,浑乱真体,故名曰浊。如澄泥沙,复使净洁,斯之谓清,即指转五浊而成清泰也。】

  这一段文对我们研究佛学的同修来说是非常的重要。许多同修问:无明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无明?莲池大师在此地把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不过这段文的意思有相当的深度,一定要很细心的去体会,注解里面多半是引用《大乘起信论》的文字来解释。

  『约生灭门,以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这就是无明怎么起来的,给我们说出这个原因。请看注解:

  演【约生灭门者。】

  就『生灭门』上来看。

  演【上明性一科,是约真如门说。】

  前面「明性」这一大段落,是从『真如门』来说的。「真如门」里面所讲的完全是本性的性体,不生不灭,是从法性上说的,「生灭门」是从法相上讲的;相则有生有灭,性是不生不灭。

  演【今赞经,是约生灭门说也。】

  现在我们是赞叹这部经,这就是序分里面的第二段;序文一共是五段,这是第二段。赞经是从生灭门来说的。

  演【论云。】

  这个『论』是《起信论》。

  演【依一心法有二种门。】

  二门是一心里面建立的,决不是有两个心,一心里面有二门。

  演【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

  一个是从真心理体上说的,一个是从真心作用上说的,可见得还是说的一桩事情。从心体上讲,这就是『真如门』,从心的作用上来说就是『生灭门』,所以生灭与真如是一不是二,就是体用是一不是二。懂得体用的关系,你就晓得一心二门的意义。

  演【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

  《佛学十四讲》第一讲开端说「一切智,知法总相」,总相是从体上说的,总相是空相,所谓是万法皆空。空不是无,空是有。我们凡夫最怕空,认为空了就不得了,非常恐惧、恐慌。凡夫著有,著有就有烦恼、生死、轮回,麻烦大了。如果你真正了解空,烦恼没有了,烦恼空了、生死空了、轮回空了,你所证得的是法身、般若与大自在。空的功德利益的殊胜,实实在在是无法形容的。凡夫怕空,学佛的人不怕空,空才能够见性,才能够与一真法界,就是法门的本体相应。这是从真如本性上说的。

  『真如』这两个字,妙极了。「真」,不但讲性真,相也真,一真一切真。悟了确实是这个境界,没有一法不真,所谓是「诸法实相」,实是真实相。可是一迷了之后,一切都迷了。迷了,找一样真的也找不到,为什么?完全被迷情覆盖,找不到真实法。诸位要细细体会「如」的意思。智者大师在《法华经文句》里面,把「十如是」用三种方法来读,就变成三十句,又从三十句演变为百界千如,这就是看一切法无有一法不如。「法」是法相。法相如其法性,法性如其法相,换句话说,法性就是法相,法相就是法性,性相不二,性是真的,相也是真的,所以叫「真如」,这就是《般若经》里面常说的「诸法实相」。

  《弥陀经》修行的境界有上中下三品,好比读书成绩有上中下三等。甲等的成绩,这是最高的,理一心不乱就见到真如,见到这个境界;乙等的成绩是事一心不乱,这个境界没见到;丙等的成绩,当然更见不到了,那是功夫成片。可是诸位要晓得,丙等就算及格了,决定可以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以后,再慢慢把这个境界往上提升。终极的目标一定要证得真如,证得实相,这在净土里面称为实报庄严土,理一心不乱才能够证得。

  演【心生灭者。】

  「心生灭」是我们现前的境界,这个意思比较容易懂,「心真如」不是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心里的念头,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一天不晓得打多少妄想,这就是心生灭门。生灭心是真心的作用,这里面就有迷、就有悟,悟了就叫「如来藏」,迷了就叫「阿赖耶」。《楞严经》说得好,阿赖耶跟如来藏是一桩事情。为什么叫如来藏?如来就藏在其中。生灭心可以说是真妄和合,有真有妄。悟了,它是真的;迷了,它是妄的。可不是说它一半是真,一半是妄,那就搞错了!没有半真半妄的。悟了就叫如来藏,迷了就叫阿赖耶。

  演【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云云。此即生灭门也。】

  『阿黎耶识』就是阿赖耶识。学佛的宗旨是破迷开悟。所谓凡夫就是迷了如来藏,生灭心里头迷了如来藏,一迷一切都迷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就看不出来,这是迷失了。

  演【以不如实知。】

  不能像诸佛与大菩萨们真正的了解『真如法一故』。所以《华严》称为「一真法界」,整个法界全体是一不是二。所以在真如门里面讲,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本体;心生灭时,一法界大总相法门用,作用。诸佛菩萨的作用大自在,像《华严经》里面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的作用是无碍的境界,真正的解脱,真正的自在。可是迷了之后,我们这个果报,现在受的是一切苦,不平等、不自由,这个麻烦大了。我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这是众苦之因。所造的是缚具,所造的是分别业,迷了才干这些事情,才有六道轮回生死不断。

  演【不觉有其念者。】

  『不觉心起而有其念』,不觉的心是一个迷的心,就是无明。所谓「无明不觉生三细」,无明还在三细相之先。

  演【论云:阿黎耶识有二种义,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我们修行要依它的『觉义』,要离它的『不觉义』。凡夫所用的,可以说权教二乘、外道、凡夫统统用阿赖耶里面的「不觉义」,所以才迷惑颠倒。正如同《地藏经》所说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因为他起心动念是依那个不觉的心。

  底下给我们注解,什么叫「觉」,什么叫「不觉」,一定要搞清楚,这就是我们修学的处所。

  演【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

  这四个字要牢牢的记住,什么叫觉?『心体离念』就觉了。现在最麻烦的,我们一天到晚起念头,念头没离开,换句话说,有念头就是不觉。不觉而有起念,觉了就没有念了。你的念愈多就是迷得愈深,几时没有念头就觉了。这就是觉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认识。觉的相是心里面没有念头,迷的相就是有念;不觉就有念,觉就没有念。觉的时候:

  演【即是如来平等法身。】

  「心体离念」,你就证得清净法身。一证一切证,既然证得清净法身,当然圆满报身就现前了。圆满报身是智慧成就的;觉就是智慧,智慧就现前了。觉起了作用,就是千百亿化身。三身圆证,只要你能够真正做到心体离念。佛与凡夫不一样的地方就在这里。所以一天到晚起心动念在这里打妄想不是好事情。

  所以学佛,我一再提示,佛法不是世间的学术,换句话说,用世间做学问的方法来学佛法,那就糟糕了。世间做学问的方法都是不觉而有其念,你用有念来学佛法,怎么能入得了门?古德讲得好,我们在讲席中一再提示,希望大家牢牢的记住,而且要会用,听经要「消归自性」,消归自性就是心体离念;这归到自性,因为自性没有念。句句听得清清楚楚,决没有一点分别、执著、妄想,才叫消归自性。如果你把所听到的统统记在心里,那是不觉而有其念,就变成世间法,这是决定不可以的,那样学佛,无量阿僧只劫也不能成就,那就是凡夫。

  就像《金刚经》所说的,我们与会的大众,每一位都是善根深厚,过去生中都亲近过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亲近那么多诸佛如来,现在还当凡夫,还是一塌糊涂,原因在哪里?就是你不懂得消归自性,完全记言语、记文字,著了言说相、名字相,起心动念著了心缘相,没有离念,所以不能成就。今天把这个毛病真正明白了,痛改前非,这就叫改邪归正。邪是什么?有念!不觉而有其念,这是一切邪知见的大根大本。我们修行从根本修,治病从根本治,从这个地方下手。

  有同修告诉我,这个《经》在这一段期间讲得很深,听不懂!纵然听懂了,日常生活当中也用不上。用不上也得要听,还得要认真的听,不听不行!多听就是薰习,听久了就会用。我自己也是过来人,我最初学的时候比你们还困难,那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这些,没有我讲得这么清楚。一定要体会,要有耐心!我入这个境界,给诸位说,差不多是学佛二十年才入境界。这么多年来锲而不舍,没有一天放松过。最初听经,老师也常讲「消归自性」,「转识成智」,我也会讲,可是不知道怎么消法,也不知道怎么转法,反正就这么说就是了,以后才逐渐懂得一些。

  我告诉诸位,要真正想能体会入进去几分,如果只是在台下听很难,恐怕二十年都没有消息。我提供诸位一个方法,就是你要上台讲,天天讲,纵然不能天天讲,一个礼拜也得讲三、四次,能够讲上二十年决定有消息,这是我自己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学生是在台上学,不是在台下学,台下都是老师,都是善知识。学生在台上,不是讲经,是天天在这里作心得报告。换句话说,每天都有这么多老师在督促你、监督你,才会成功。一个老师、两个老师眼睛太少了,可以骗骗他,可以偷偷懒,马虎一下就过去了;几百个老师,几百只眼睛,这个瞒不过的。

  一定要认真努力,自己才能够入这个境界,晓得如何消归自性,如何转识成智。真懂得就不难了,到那个时候才叫真修行。不能运用这个原则,可以说都是盲修瞎练,很难收到显著的效果。譬如修忍辱,很多人都说,事实也是如此,忍耐有限度,到了极限会爆炸。为什么爆炸?没有消归自性,没有把它消化掉,存在那里,愈存愈多,当然到最后要爆炸。会的怎么样?它一来,就消归自性,没有了,一来就化掉了,没有攒积,化成什么?化成智慧,化成禅定,化成功德,它变化,这个变就是转变,岂不是转识成智吗?贪瞋痴慢都是识心里面才有的东西,一接触就变成智慧,这叫转识成智。

  到这个时候才真正证得『平等法身』,法身是平等的。平等心才见到平等法,才见到平等境界。十法界,上自诸佛下至阿鼻地狱完全平等,无二无别。像禅宗黄龙祖师勘验学人:「我这个手像不像佛手?」就是上与诸佛平等;他再伸出一条脚,「我这个脚像不像驴脚?」驴是畜牲,下与畜牲平等。这是显示一真法界,要懂得他这个意思。我们凡夫看到决定不平等,那是没入门!所以才讲十法界。十法界平等了,就是一法界。一法界里面,有没有佛菩萨、饿鬼、地狱?给诸位说,有;相上有,性里面没有。成佛,我们的真如本性没有增一点,堕到阿鼻地狱,真如本性也没有损坏一点;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相有体无,事有理无。理上没有,不是说相上也没有了,那就错了,相上是有的。相是不觉那一分变现出来的,不觉心起,变现出森罗万象;一觉,那个不觉也觉了。觉不觉,不觉的理事都明了了,没有一法不明了,於是在一切境界里得大自在。

  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乐受,西方极乐世界怎么没有乐?这个乐,给诸位说,是苦乐之乐,相对的;因为平等境界,在阿鼻地狱没有苦受;一切受离开了,受是假的,不是真实的。苦、乐、忧、喜、舍,这是讲凡夫五大类的感受。到你心体离念的时候,苦乐忧喜舍的受统统没有了,这个时候的受是一味的,清净平等,这种受才叫极乐。所以,苦乐忧喜舍那个受统统是苦,不觉里面才有,觉了之后没有,觉了以后有真乐。

  演【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

  这几句是莲池大师《疏》里头的文,莲池大师自己写的,也是引用《起信论》的。

  演【今释不知真如法一。】

  我们现在不晓得法界是一真,这就是生死轮回的病根。『真如法』是什么?是法界全体。佛门里面常讲,「十法界依正庄严(或者说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不是二」,这个话很不好懂,我们很难接受。怎么说『法一』?我是我,他是他,我跟他怎么能合一?决定不能合一。永远没有办法承认这是一体的,这是迷,这是不觉,所以你才一切法里面生了这些分别执著。这都是分别执著所划的界限,离开分别执著,这个界限就不存在。所以,离开一切分别执著,诸位想想,这个万法是不是归了一?万法本来是一,这些分别执著是虚妄的,决非真实。

  我举一个浅近的比喻,我们这个地球是一个整个的,地球是一。可是这些人在地球上,这个人划一块,这是我的国家,那个人划一块是他的国家,好了,两个国家边界上就要打仗,互相残杀。如果他忽然觉悟,原来这是一,并没有界线,一家人!他就不打仗了,就没事了。所以这些界线,就是人分别执著才生起的。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人很聪明,聪明到了极处,科技武器发展到最后的结果,把人类整个都毁灭掉。聪明人才会把自己毁灭掉,为什么干这个事情?分别执著。要晓得,真心里头原来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有分别执著,这是「不知真如法一」。诸佛菩萨绝对不打架,决没有争执,为什么?他晓得「真如法一」。一切众生得乐受,他自己很快乐,就是自己的乐;一切众生有苦,他也很苦,就是自己受苦。这个了不起!这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无缘就是没有条件的,为什么?因为是一体。

  诸位每天睡觉都会作梦,好好的想一想那个梦境,能作梦的是我的心,所做的那个梦,梦里头哪一个人不是自己?都是自己变出来的。梦到一个亲爱的人,是你自己心变现出来的,不是那个人从外面跑到你梦里面去,不是的;梦到讨厌的人,那个人也是你自己心变现出来的,并不是讨厌的人跑到你梦里面去。你才真正觉悟到,「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梦里面有情无情、山河大地统统是自己,岂不是《华严经》上所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梦境的时间短,你一下醒过来,能想得通这个道理。所有的境界是一,是一个心所现的,都是自家所现的。可是你醒过来之后,其实还是在作梦,做一场大梦,这个大梦你就没办法觉悟了,你不晓得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们真性不觉而有其念,现的这个境界。

  真如本性是什么样子?现前依正庄严就是真如本性的样子。如果是梦中,你梦中那个心是什么样子?梦中境界就是心的样子。全妄即真,全真即妄;全梦是心,全心是梦,心跟梦是一不是二。十法界依正庄严,跟我们的真如本性是一不是二,如果诸位真正能从这个地方体认,你就证得法身。好像在梦中,我忽然觉悟到我作梦了,整个梦都是我自己,那就叫法身。法身是全体,整个境界原来就是我自己,这就叫证得法身。所以法身显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自己不承认,不知道依正庄严是一体!一体里面起分别、执著,这个不得了!觉悟了、明白了,法界是和睦的、是自在的。迷了,他因为有分别、有执著就有斗争,就要造无量无边的罪业,要受无量的苦报。「不知真如法一」,这句话的意思是:

  演【谓不了如理一味也。】

  『了』是明了。他不明了一切相如其理,是一味不是二味。『一味』就是平等的意思,一切法确实是平等的。性中平等没有话说,我们都能够肯定。相中平等,纵然森罗万象种种差别,那个相是一不是二;相的基本、物质的基本,就是基本粒子。森罗万象,都是基本粒子组成的;在佛经里面叫做「极微之微」,也叫做「邻虚尘」,十法界森罗万象就是这个东西组成的。你要是看到基本粒子,一切相平等,一相无二相,没有两样东西,是一样东西。而且这一样东西,这是相分,相分与见分同一个根源,更平等了,见相同源。

  相从哪里来的?相是见分变现出来的,实在没有这个东西。诸位如果真正通达这个道理,契入这个境界,才晓得一切现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性是空的,相也是空的。这个空不是无,空是有。为什么「有」说它空?因为它不可得,确确实实不可得。我们要细心去体会,眼前无论哪一法俱不可得,不可得这是事实,这是真相。你要是把得失的心舍掉,得自在了。不可得里头想求得,痛苦!俗话常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们看到哪一个人死了,他带些什么东西去?一样都没带去,这就说明不可得!可是我们现在还没死,还要得。其实每天晚上睡觉睡著跟死了有什么两样?换句话说,每天晚上你都要死几个钟点,你还不觉悟,这很愚痴!

  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连这个身体都不是的。你仔细想,睡著了,这身体还是你自己的吗?睡著作梦去了,早把这个身体忘掉了。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何况身外之物!作梦的时候,身都带不走,你还能带什么?所以一个觉悟的人,天天警觉、时时警觉、念念警觉,要有这么高的警觉心才能入门。佛法句句跟我们说的是真实法,没有一句妄语,决定不欺骗我们。如果我们想真正得自在,一定要了解事实的真相。

  福报、受用是称性的,所以你真正入了门,得大自在。这个假相也非常之殊胜,你看看《华严经》前面十二卷讲的华藏世界依正庄严,那种享受,我们人间没有,不但人间没有,天上也没有。他那个富贵享受从哪里来的?不是人造的,也不是修来的,是真如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称性的福报,你只要见了性,你只要把得失取舍这个念头打掉,你的受用就那么样的自在,完全称性。如果你没有能够打掉,你这个真性里还有一分不觉,那你这个福报是修来的,为什么?称性的福报不能用,不起作用。

  我再举个比喻,称性的福报好比你家里的财产,假设你银行里面有百万的存款,那是称性的。现在你上街去吃饭,口袋里没钱,穷得不得了;虽然有钱,那是称性的,可是现在你身边没有,拿不出来。现在身边零用钱,修得的。如果称性,就不是修得,那是本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你说,哪一种福报大?晓得这个道理了,赶快求明心见性,见了性,福报才大,真大!见性,就是净土法门所讲的一心不乱。所以,一定要认真努力,修到一心不乱,称性的福报就现前。

  我们现前在迷位,我们的福报是修得的。经上常跟我们说:修财布施得财富。你过去世修得多,这一生得的财富多,发大财;你前生没有修财布施,这一生物质生活一定贫乏,这是一定的道理。你修法布施,这一生得聪明智慧;你修无畏布施,这一生得健康长寿。有果,一定有因。在迷位,修因得的这个果报,因果丝毫不爽,这是修来的。既然修因可以得果报,果报能不能舍掉?给诸位说,舍不掉,因为有因在。你说「我得这个富贵果报,我不要了,我送给别人」,可以,你能够送给别人,没几天又来了。你命里面有!命里面有,丢都丢不掉;命里面无,怎么求也求不到,就是这么回事情。以前大陆供的财神是陶朱公,就是春秋时候的范蠡,他一定是菩萨再来的,真了不起!他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功劳非常大,国家光复了,他功成身退。他不做官,改姓名叫陶朱公,做生意,三聚三散。没做几年,发了大财,他把这个财普遍布施救济穷人,统统散光,再从小本生意做起,没几年又发大财。这说明他命里面有,舍都舍不掉。这是说我们在迷位的现象。如果是称性,一切福报是自然的,不是修得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修因要紧!

  菩萨法门,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修什么?就是修布施。布施就是舍,就是放下。唯有真正能放下,才会看破,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帮助你放下。看破是智慧,放下是解脱、是自在,三德里面般若、解脱、法身就在其中。你不是要证三德密藏吗?那一定要修布施波罗蜜。这一段讲,他不能明了法界是一。

  演【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如实知。即此不知,即是根本无明。】

  什么叫『如实知』?如实知就是见到心性。心性两个字连在一起讲,「心」就是第八识,「性」就是真如本性。性是心之体,心是性的作用。心性连在一起是指体用不二,体用是一不是二。分开来讲,有的时候心就是性,性就是心,要看上下文这个句子的意思。两个字连在一起,一个是讲真心,一个是讲妄心;真心是体,妄心是作用。

  如果你见到心性了,心性是一,体用不二,体用一如,心就常住。《楞严经》上说的「常住真心」,住就是不动的意思,动就不住了。常住真心,常住的心是清净寂灭心,也就是心体离念的心,没有一切妄念,这是真心,这就叫「如实知」。这个「知」,就是《法华经》所讲的「佛知佛见」。《法华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如实知就是佛知佛见,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正知正见。可见得,正知正见是从心体离念里面生出来的,换句话说,是从真心里面起来的。真心起作用就是佛知佛见,就是如实知。

  『即此不知』,他不如实知,那就是胡思乱想、处处猜疑,就变成这种现象。『即是根本无明』,佛法里面讲的根本无明就是指这个,就是最初这个一念不觉,於真如法界不能够如实知,这叫做根本无明。无明就是不明。

  演【心起有念,即是业相。】

  这两句要特别注意。心里头起念,就叫造业。什么人不造业?如来才不造业。菩萨都造业,菩萨叫「觉有情」,有情就是他造业,虽造业他觉悟,觉而不迷,就叫菩萨。真不造业,就是佛;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觉悟之后,造的业叫做净业;不觉,造的业叫染业。业有染净,染业里面又有善恶,恶是染,善还是染。恶业果报在三恶道,善业果报在三善道,他出不了轮回,为什么?统统是染业,染污我们的真心。净业虽然有业,不染,所以他能够超越三界,道理在此地。诸位要记住,心不能有念,心有念就是「业相」,这是阿赖耶三细相头一个相。

  演【论云: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也。】

  业是事业,「业」就是造作;不造作不叫业。『心动』,就成了业。心是虚的、心是寂静的、心是离念的,这些意思总得要明了。修行最重要的是修心,我们这个心很恶要把它修成很善,固然是修心,你还是修的染业。假如你真正明了,心是空的,心什么都没有的,你修寂静法,这叫真修行。

  佛法常用「圆」来代表,所谓「法轮常转」。圆,诸位想想,圆心有没有?当然有。在哪里?找不到!真心就是如此,它有,但是它是空的。心,确确实实什么都没有,它起作用就好比是圆周,大转法轮,妙用无穷。所以学佛是修心,修心就是修这个心的湛寂虚灵。心一定要虚,什么都不能够有。可是我们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太重,换句话说,妄想始终不断,连睡觉都不老实,还作梦,作梦就是打妄想,你就晓得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修行容易,修心难!而念佛这个法门对於修心来讲是一付清凉剂,是非常妙的药方。你不是有妄念?好,妄念洗不掉,把这个念头转。不起念则已,起念就是阿弥陀佛,把一切妄念转变成一念,这个法子妙!这一念的功德无量无边,虽然这一念还是妄念。把所有拉杂的妄念整理统一了,归到一个妄念,这是佛法修学的要领。只要这个念头归一,归到这一句阿弥陀佛,久而久之,一定会恍然大悟,那就得理一心不乱,就证得真如法一,换句话说,证得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说的「一真法界」。实是真实,真实法只有一,唯有真实法才叫庄严。一切虚妄不足以称之为庄严,唯有真实才是真正的庄严。

  我们要特别注意,心动就造业了。所以,要赶快转业,把起心动念转成阿弥陀佛,把我们的染业转变为净业,就是从这个地方转。你会转,这就是真正的修行。修行不是一天到晚捧著经本念经,数著念珠念佛,敲著木鱼,天天在那儿磕响头,不是在这形式上,那都是做表面功夫。真正的修行是要在心地上做功夫,起心动念处做功夫,念头才起就转成佛号,这就叫做「从根本修」,我们现在要从这个地方做。

  这个地方做,是不是从业相下手?不是的。虽不是,是向业相这一个方向没错,但是没能转业相,为什么?这个业相是极微细的动,这个微细的动、起心动念,我们自己不能觉察。譬如你晚上作梦,心动才有梦境,那个心动你能觉察到吗?觉察不到,太微细了。我们现在能觉察到的是粗念,贪瞋痴慢这个粗念头,细念头觉察不到。像业相这个细念头,大经里面说八地菩萨才能觉察到,所以到八地才能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这是讲圆教,从初住见性到八地,这里面三十八个菩萨位次。好像念书一样,一年级念到三十八年级。这个等级一共是四十一个,四十一年级毕业,到三十八年级才见到微细的念头!我们今天粗念自己能够觉察出来,这个念头一起来马上转成佛号,这就是了不起的功夫,这是我们修行下手之处。

  所以古德讲,大乘佛法的行门,这个修行不在迹相上,是在起心动念之处,特别要注重这些。形式也不能废除,形式是大慈大悲接引众生,这是它最殊胜的作用,能够影响那些还没学佛的人,个人修学就不需要重视这个形式。有很多同修的家人还没学佛,如果有这些仪式怕家人反感、毁谤,甚至障碍,你就在心地上用功夫。如果家人不反对就可以用仪式,为什么?这个仪式能影响你的家人。他虽然不拜佛,看你天天拜佛,他阿赖耶识落下拜佛的种子,他不念佛,天天听你念佛,这个念佛种子也落在他的识心里面,这就等於你度了他,只要他不反对。如果他反对,总得要避免,不拘形式,一样是圆满功德。

  演【然此虽动念而极微细,缘起一相能所不分,即当黎耶自体分也。】

  这是三细相,是非常微细的念头。就因为这个念头动了,所以才有十法界依正庄严。宇宙从哪里来的?就是不觉心动而来的。我们晚上睡觉,不觉心动就现梦境。我们真如本性里头不觉心动,就现十法界依正庄严。『缘起一相能所不分』,能动、所动,能现、所现,在最初一念当中,实实在在很不容易辨别。为什么不容易辨别?这也说明动与静是同根同源,同一个真如本性自体,『即当黎耶自体分』,就是阿赖耶的自体分,唯识四分所讲的自证分,就是它的「自体分」。所以在最初,见、相是同源的。见分是「能」,相分是「所」,能所同源,所以最初这一念很不容易区分,几乎是一桩事情,必须让它相续增长,见相两分就愈来愈清楚。

  到这个地方只解释了一句,『以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这一念关系非常大,这一念当时没有能够觉察,才演变成我们现前这个境界。

  演【无明所覆,失本流末者。】

  『本』是一真法界,『末』是十法界;「本」是真如本性,「末」是三细六粗。

  演【无明,即根本无明,即不如实知也。覆,谓覆盖真性。本即真性,末谓三细六粗,既失本自流末。】

  『三细六粗』就变化成我们现前六道轮回,变现出诸佛的国土、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就是大千世界。所以是自己迷、自己造、自己受,这里面决定不可以怨天尤人。如果怨天尤人,这个业就愈造愈重,愈陷愈深。一定要觉悟,一切的境缘是自作自受。觉悟的人是菩萨,菩萨不怕果报,逆来顺受,受得很自在。因为他在这里面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好像在作梦一样,晓得「一切法俱不可得」,所以无论是逆境、顺境,无不自在。觉悟的人才办得到!迷惑的人不行,他得不到自在。《佛学十四讲》里面说,「恶难遣,好难求」,勉强的要把恶断掉,要去求好,求不到的!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真正要懂得求,一定要明理,如理如法的去修学,那就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今天就讲到此地。

资料恭摘: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十七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17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般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报父母恩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悲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集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净土法门法师讲当来变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地藏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法华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梵网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公案     

净土法门法师讲观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华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宗朝暮课诵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六字大明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门品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贤行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坛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往生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文钞     

净土法门法师讲无量寿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信愿行     

净土法门法师讲药师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圆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占察善恶业报经     


其它法师讲《阿弥陀经》

本源法师讲阿弥陀经    

常福法师讲阿弥陀经    

常敏法师讲阿弥陀经    

纯祥法师讲阿弥陀经    

大安法师讲阿弥陀经    

大愿法师讲阿弥陀经    

法然上人讲阿弥陀经    

法悟法师讲阿弥陀经    

佛慈法师讲阿弥陀经    

海涛法师讲阿弥陀经    

宏圆法师讲阿弥陀经    

会性法师讲阿弥陀经    

慧净法师讲阿弥陀经    

慧静法师讲阿弥陀经    

慧律法师讲阿弥陀经    

戒法法师讲阿弥陀经    

净界法师讲阿弥陀经    

窥基大师讲阿弥陀经    

莲池大师讲阿弥陀经    

隆莲法师讲阿弥陀经    

梦参老和尚讲阿弥陀经    

蕅益大师讲阿弥陀经    

善导大师讲阿弥陀经    

悟显法师讲阿弥陀经    

信愿法师讲阿弥陀经    

星云法师讲阿弥陀经    

宣化上人讲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讲阿弥陀经    

圆瑛大师讲阿弥陀经    

圆瑛法师讲阿弥陀经    

智随法师讲阿弥陀经    

智者大师讲阿弥陀经    

宗舜法师讲阿弥陀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