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27集--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阿弥陀经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27集


 下载DOC文档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三十四页:

  疏【故永明谓有人数息,觉观不休,念佛称名,即破觉观,此其验也。休之又休,穷其源本,故云究极。至於一心不乱,是为成就念佛三昧。】

  数息与觉观,昨天介绍过了。

  演【休之又休,即所谓精进更精进,放下又放下也。】

  这些开示都是行门里面最高的指导原则,我们要想功夫成就,古德常说:看破、放下。看破、放下有层次的不同,这就形成菩萨五十一个不同的位次,所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蕅益大师与莲池大师都把本经判入圆教一分。圆教初信位的菩萨就已经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放下了,这种境界在净土里面来讲,是上品的功夫成片。如果我们到这个境界,是不是就满足?给诸位说,不可以。应该怎么样?应该更精进,从这个境界不断的要向上提升,尽形寿要努力!这些努力从哪一方面?就是从放下、看破这两方面去精进。而看破与放下又是相辅相成,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这才是真正的精进,这就是休之又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底下一句说:穷其源本。

  演【源本,是万虑之源头根本。】

  这在教下常常讲,称它叫做「根本无明」。根本无明是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放下?不能。这就好像我们穿衣服一样,天冷了,我们穿的衣服很多,穿了好几件衣服,根本无明就是贴身的一件,你脱的时候一定从外面脱,一件一件脱,才能脱到最里面;绝不可能外面没脱掉,里面就脱掉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这个放下是从外到内,从粗到细,先放下见思烦恼,再放下尘沙烦恼,最后放下根本无明,按照这个顺序才能够穷其源本。《演义》里面再用《楞严经》上几句经文,给我们做一个证明:

  演【近言之,即是融通妄想,以为其本。穷谓浮想消除,於觉明心,如去尘垢,此即是事一心也。】

  『融通妄想』是对颠倒妄想来说的,这就是我们一般人一天到晚在那里起心动念,想前想后,这种妄想就叫做融通妄想。无量无边的妄想都是从这里生的,它还是以无明为根本。如果对於一切法的真相他都明了通达,他就不打妄想了。实在是由於一切法的真实相不明了,不明了就起疑惑,起疑惑他就生妄想。

  这个『穷』字就是功夫,一定要把妄想舍掉,『浮想消除』。所谓浮想,可见得这个妄想的现象是最粗,是浮现在最外层,就是我们一般讲的见思烦恼。见是错误的见解,思是错误的思想,见解与思想都不正确。先把这个东西消除,我们的心就清净,好比心里面的尘垢就去掉了,清净心渐渐的透出来,这是『事一心』的境界,也是我们学佛第一个目标。

  演【远言之,则是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穷谓倏然隳裂,圆明精心,於中发化,此即是理一心也。】

  这个功夫更深了。所以我们念佛第一步的功夫是先求功夫成片,这是没有法子躐等的。我们今天为什么功夫不能成片?换句话说,我们没放下。不能放下,那就是障碍,只要你不肯放下,你永远功夫不能成片。

  刚才郑居士在我这里坐了一个小时,他跟我谈到现在有很多西方的心理学在这里探讨,心能够转境界,他们最近认为有这种可能,有这种趋势,在各地方调查,特别是佛教里的修行人。他说这个心可以控制身体、控制寿命,可以叫寿命延长,可以叫寿命缩短,这是现代他们心理学上用的名词。在我们佛法里面叫生死自在,他不叫做生死自在,他叫控制身体。心灵上能够叫身体健康,能够叫身体得到长寿,西方人现在从事这个研究,他认为这种研究有助於这些科学家来研讨佛法,来学佛。是不是真正能达到佛法?还是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因为佛法不是用心意识研究而得到的。他们所做的还是在那里虚妄分别、虚妄的执著,还是搞这一套。

  至於这些现象,那是事实,所以我就举这个例子,往生没几天的黄太太,她得的是胃癌、肠癌,由胃癌转成肠癌,这种病大家都晓得是非常痛苦的,她居然一点痛苦都没有,饮食都正常。所以连医生都搞糊涂了,为什么?没发现过这么一个病历。她就是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把她那个痛苦放下,把她的病苦也放下,所以往生的时候非常自在,没有丝毫苦受,这是决定往生。在这种情形之下是决定往生,毫无疑问的。可见得放下重要!

  一般人念佛不能成就,就是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心不专、念不一。祖师大德常常教给我们,「念不一不生净土」。生净土一定要专一勤念,所以要把一切的妄想统统放下,心就安住在一句佛号之中,这样才能成就。我们世间人以为:有许多知见,这个人聪明,博学多能;在佛法眼光看,不是这个说法,这些见解、这些思想全不是真实的,是六道轮回的根本,就是见思烦恼。见思烦恼统统放下了,这是事一心不乱;更进一步把尘沙烦恼、无明烦恼也放下了,那就叫理一心不乱。

  这个地方经文是举的《楞严经》,『罔象虚无』,「罔」就是虚妄,不是真实的;「象」是现象,正如同《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就是罔象虚无。我们在这一切虚妄境界里面,不了解它的真实相,因此被这些境界相所转,就是心为境转,那就不自在。修行人高明处,他是境随心转。刚才郑居士告诉我:现在西洋人用科学仪器,来探测瑜伽入定跟我们禅宗入定,得的结果不一样。瑜伽的禅定,从电波上的反应,就是给他一种声音,在电波的反应里面他好像完全没有知觉,好像这个门整个关闭,也像佛经里面所讲的无想定,他对於外面一切境界没有知觉;佛门里面一般的禅定他有感觉,第一次的时候感觉很显著,第二次微微的感觉,到第三次渐渐的他不动了。由此证明,佛门里面的禅定他有知觉,他样样都晓得,这个说法完全符合佛家所讲的禅定的意义。

  佛法的禅定叫静虑,「静」是心清净,远离一切分别执著妄想;「虑」是了了分明。有止有观,止观双运,这才叫禅。所以禅定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不行,那变成无想定,那是外道。这也就证明,瑜伽在我们佛法里面称之为外道,它这个功夫境界跟佛法修持不相同。换句话说,禅定可以断烦恼,可以破无明,瑜伽那个定不行,他是堕落在无明里面,他不能破无明,他在定中能够止息烦恼,可是出定之后,他的烦恼又现前,这也是我们应该要明了的。因为这些东西现在在全世界都相当的盛行,印度的瑜伽术在欧美也相当的风行,他们的境界逐渐被这些科学测量出来,这些对於佛法的弘扬都会有一些帮助,然后才了解佛法是正法。

  这个地方『穷』字也是功夫,这个功夫就更深了。忽然之间『隳裂』,这是指破无明开智慧,禅家所谓豁然大悟。前面浮想消除,这是得定,还没开慧;这一层是从定里面开了智慧,大彻大悟,这个境界就大大不相同。

  『圆明精心,於中发化』。「圆」是圆满,「明」是光明,充满了智慧。「精」是纯一不杂,一心!一心是圆满的,一心是光明的、是智慧的,「精心」就是一心。於中发化,「发」是发明,「化」是变化,这两个字是讲作用,就是圆明精心的起用,它变现什么?变现十法界依正庄严;也就是一般宗教里面常讲的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理一心不乱。在圆教讲,从初住菩萨到等觉菩萨都叫做理一心。由此可知,理一心里面功夫浅深在经典里列了四十一个等级,同样都是理一心,圆教初住以上都叫理一心不乱。

  理一心,在《华严》里面称为法身大士。我们要问,我们一生当中能不能达到这个境界?给诸位说,可能的,不是不可能,真正的可能。这种功夫的证得不必去问别人,你证得的时候就清清楚楚,可是你证得的时候一定是有层次、有阶级的,一定是最先得到轻安,得到佛门里常说的八风吹不动。八风吹不动,告诉诸位,这还没有入门,算是功夫成片,是凡圣同居土功夫成片里面的中下品,不是上品。八十八品见惑断尽,这才是上品的功夫成片。凡圣同居土里面也有三辈九品。所以,你在修学过程当中,一定经历这个次第。我们今天这个心,人家赞叹几句就欢喜好几天,人家骂几句就要恨几十天都消不掉,这怎么行?外面境界的风小小的吹一吹,就大大的动起来,这不行!这样念佛念一辈子,往生西方净土大有问题。

  我们在念佛当中一再告诉诸位,我们今天是以往生西方净土为第一桩大事情,这个世界太苦了,这个世界不值得留恋!或者你说:我家里还有父母,还有儿女,不能不牵挂。你真能牵挂得了?你真能照顾得了?照顾不了!这是要觉悟的,自己都不能超越轮回,怎么能照顾别人,有什么能力去照顾别人?真是迷惑颠倒!这不是叫你父母眷属都不要了,也不是。净土法门第一个条件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可见得它是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现在聚会在一起尽心尽力的照顾,可是我们自己的心一定要安住在西方。

  怎样才能照顾到你家亲眷属?跟诸位说,最究竟最圆满的照顾,就是劝他念佛,他这一句佛号念成功了,也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才得到究竟,才得到圆满。劝他不听,不听,做个样子给他看。这个黄太太很了不起,她的先生、儿子、女儿都信佛了,都不怀疑了,原因什么?看到她往生的,她度了不少人。连医院的医生看到她这个现象,心都动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情?任何一个病人忍受不了的,她若无其事,走的时候还满面笑容,一点痛苦也没有,度了不少人。这是我们眼前所见到的,这个一点都不假。所以一定要晓得,唯有生到西方净土才是究竟。

  你在这个世间,就是把全世界都给你,你又能得到什么?一口气不来,一样也带不走。真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带得走,也许你认为「我现在还没死」,那是你一种错误的想法。你每天晚上睡觉,睡著就是小死一番,天天都要死一次。你看看你睡著的时候,你知道什么?你睡著的时候,这世间哪一样东西是属於你自己的?睡熟了,人家把你的身体搬走、抬走,你都不晓得,跟死有什么两样?每天都小死一番,还不警觉?一定要警觉。

  演【事理一心,皆为成就念佛三昧。】

  都叫做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浅深次第不一样。事一心,在圆教里面讲,七信位菩萨证得。由此可知,我们通常讲凡圣同居土,如果依照圆教来讲,从初信位到六信,凡圣同居土最低限度有这六个层次。这六个层次是带业往生里面的上中品(上品、中品)。如果在境界里八风吹不动,这不过是凡圣同居土的下品;但是跟诸位说,决定往生。骂你、侮辱你,你不生气;赞叹你,你也不生欢喜心,你这个心能在日常境界当中保持著平静,不为外境所动,这个功夫不高,不算是高的功夫,决定能往生。

  事一心不乱,是净土里面方便有余土,如果以圆教来说,七信、八信、九信、十信,有四个位次。理一心不乱,实报庄严土里面有四十一个位次。但是,得到事一心以上,才叫『成就念佛三昧』。什么叫「三昧」?底下有解释:

  演【三昧者,梵语。】

  是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

  演【此云正定,亦云正受。】

  什么叫定?什么叫受?下面有一个解释:

  演【离邪名正,离散名定。】

  他离开一切邪知见,他的心系念在一处,不散乱,所以叫「正定」。

  演【以一心不乱,不同凡夫之不定、外道之邪定。】

  所以叫正定。凡夫的心一天到晚想东想西,不定!外道就是刚才像外国人测验的瑜伽术,他入了定对外面境界一无所知,这是邪定,不叫正定。所以佛法称之为正定,他没有邪思,他有正念,正念分明,他有觉有观,不是死定,活活泼泼的定。什么叫正受?

  演【不受诸受,名为正受。】

  『诸受』,佛法将一切众生种种的享受归纳为五大类:苦、乐、忧、喜、舍。身归纳为两类,有苦有乐;心也有两大类的感受,有忧有喜;身不苦不乐,心不忧不喜,这个时候叫舍受。『正受』,这五种受都离开,都没有了,这个时候的享受才叫做正常。换句话说,你有苦乐忧喜舍,你这个受不正常,正常的享受里面决定没有苦乐忧喜舍。由此可知,我们如果有苦乐忧喜舍这些感受现前,自己一定要觉悟,要了解这个受是不正常的,这是凡夫,不是圣人。

  演【以一心不乱,无一法当情,名正受也。】

  这句话很重要。『情』这个字范围非常的广大,在此地就是无明烦恼的总代名词。心在一心的时候,这里面确实没有无明也没有烦恼。一心是清净心,二心里面就起了情,就有情见、就有情识,换句话说,就有分别执著妄想。如果你心专一的时候,决定不生分别执著妄想,这个受叫「正受」。眼前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心是一不是二。一心是真心,二心是妄心。换句话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用纯一真心。真心里面充满了智慧,具足一切的功能,像六祖悟入的时候,他讲:「何期自性,本来清净」,真心是清净的,决没有染污;「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一心具足万法,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样样都圆满,没有一样欠缺;「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是於中发化。所以,无有一法当情,这种受才叫做正受,这就叫做念佛三昧。由此可知,念佛三昧有程度浅深差别不同,从事一心到理一心,从圆教七信位一直到如来究竟果位,都叫做正受。这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真实的享受。

  这一段是讲「因成」,就是修因有了成就。我们今天也在念佛,念佛是修因,虽修怎么样?没成就!所以这文上的两句话,大家要特别把它念熟。第一句是「万虑咸休」,第二句是「一心不乱」,这是修因的成绩。我们今天虽然修因,拿不出成绩来,我们现在是万虑纷飞,一点也控制不了,还谈什么一心?人家是一心不乱,我们不晓得有多少心?真叫天下大乱!这话也是真的。

  在我们中国,过去由於政府的努力,提倡优良的教育,所以中国人的心有一个范围,就是伦常道德。虽然你有许许多多的念虑(就是妄想),妄想有个范围,不超过这个范围,所以社会能够得到安宁、和平。我们道统能够维系到现代,靠的是祠堂。祠堂,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没有的,只有中国人有祠堂。今天要是把祠堂废除,换句话说,这是中国这个民族的根本动摇了,一般人所思所虑没有范围、没有准则了。以前的准则是依儒家的,以四书五经为标准,所思所做不能超越这个标准,以这个为范围,就是道德的范围。这个范围现在打破了,换句话说,现在没有原则、没有范围,这个不得了!奇说异端处处都出现。这从前不行的,在从前言论著作如果违反儒家的道统,政府禁止,不准你流通。佛法里面违背大乘佛法,你这是异端,也不准流通。现在讲民主自由,限制没有了,於是多少新兴的宗教起来了,异端邪说,正像《楞严经》里面所讲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思想一乱,天下就乱了。譬如我们一个团体,如果一个人一个想法,一个人一个做法,你这团体怎么不乱?你这个团体大家只有一个想法、一种做法,你这团体一定复兴。这是个很浅显的道理。

  我们中国之衰,不过衰在最近一百年而已,这个历史不长!在清朝的时候,康熙、乾隆,我们中国是世界第一等的强国,就像今天的美国、苏联一样;那个时候,美国与欧洲人还在开荒的时代,而中国已经登峰造极。所以我们的衰弱是近百年的事,百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是最有地位、最大的强国。那么你要问:最近百年来为什么衰得这个样子?近百年来子孙不争气,有什么办法?不是我们祖宗不行,我们祖宗是英雄豪杰,而是我们自己不争气!我们自己不守本分,不遵守祖宗传给我们那些法宝,我们把它舍掉,去学外国人,那就不得了!学外国人,外国人永远在前面,你跟他学,你永远做他的尾巴,你还能够超越他吗?你没法子超越!好汉带头,你们来学我。所以中国自古以来,中国人自豪,我们的国家称为天朝,自己对於自己、对於自己的民族充满了自信心。现在我们民族自信心丧失了,所以国家变成这么样的衰弱、这样的困难,我们应该要警觉的。这是讲世间法。

  佛法里面,你要成就究竟的果位,更是要一心。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在一切世界里它最为殊胜?因为它的条件都是一心不乱去的。凡是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个个都是一心不乱;换句话说,它那个全国人同一条心,同一个知见,没有异说,没有异端,极乐世界高明就高明在这个地方。你有知见,这个知见决定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把你的知见统统放下,都舍弃,这才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这些事与理都不难懂,所以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实在是有它的道理存在。

  我们今天看世界乱了,那就是无量无边的邪说异端都起来了,这是大乱之象。我们又没有能力来平息这个乱,没有能力来救众生的苦;没有这个能力,先求自救,不能救人,得先救自己,等到这个世界这些众生苦尽了,想回头了,这个时候可以乘愿再来。

  由此可知,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凭什么来的?我们明白这些事理,然后你才晓得应该如何修行,才能稳稳当当的往生净土,修因一定要有成就、要有成绩,这一点我特别在此地强调,希望同修们要注意。

  ◎【二果证】

  因有了成绩,当然就结果。果证里面,这两行半文分作四段,请看经文:

  序【乃知匪离跬步,宝池涌四色之华。】

  这是第一段。

  序【不出户庭,金地遶七重之树。】

  这是第二段。

  序【处处弥陀说法,时时莲蕊化生。】

  这是第三段。

  序【珍禽与庶鸟偕音,琼院共茆堂并彩。】

  这是第四段。这四句全是讲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果报的殊胜不可思议。请看演义注解:

  演【乃知下,是明理一心境界。】

  这是总说。

  演【匪离四句,正说唯心净土也。】

  我刚才讲的四段,其中第一段、第二段是讲唯心净土。

  演【处处两句,言触处洞然。】

  处处弥陀说法,这是讲第三段。「言触处洞然」,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演【珍禽两句,言一味平等。】

  这里还有个小注:

  演【细玩注中自见。】

  注在哪里?底下。底下的注子要仔细的去玩味,才能够得到这一段文里面所说的义趣。我们一段一段的来看:

  演【跬步涌华者。】

  『跬步』是说很近,像我们走路,半步叫跬,还不到一步,这个意思是说很近很近。『涌华』,华是莲花。

  演【谓心华灿发,左右逢源,清净光明之体,当处出生也。】

  这确确实实是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性宗里面所说的缘起性空,也是说的这个境界。花是代表因行,前面修因,因圆果满。因修圆了,就得圆满的果报,所谓是『心华灿发』,华是六度之花,也是前面所讲的「精进更精进,放下又放下」,这就是心华灿发。一切都放得干干净净的,这个时候本来面目现前了。到这个时候,在境界上显示左右逢源、头头是道。正如同古德所说的,哪一法不是佛法?无有一法不是佛法,这才左右逢源,头头是道。也正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入了无障碍自在解脱的境界。『清净光明之体』,就是真如自性,『当处出生』。真如本性在哪里?无处不是,无时不是,无有一物一事不是,这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事一心到不了这个境界,功夫成片更不必说了。这个境界跟《华严经》里面所说的无二无别。这是一个说法。再看:

  演【又心包法界,既妙悟一心,即万亿刹外之莲花,亦不离寸步也。】

  这是法法圆融,像《华严》里面所说的,「一微尘中现无量无边的刹海」。不只是芥子纳须弥,芥子纳须弥那算得了什么!这都是我们在《华严经》上读过的。尘刹圆融、念劫圆融,这种境界才称之为一真法界,这决定是真实的。迷了才有所谓十法界、无量无边的法界;悟了,法界是一不是十。这个完全是悟后的境界,才知道『心包法界』。因为无量无边的法界都是自心所现的相分,心能现相,识能变相,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千差万别?唯识所变。这个现相从哪来的?唯心所现。所以要晓得,心之广大,识的功能不可思议!

  「心」是自己,这个说法往往把我们说迷惑了,把我们说糊涂了。为什么迷惑?因为我们一向都认为这个「身」是自己,除这个身之外,那不是自己。心在哪里?心在我这个身里面,心不在外面,这是根本的错误;换句话说,也就是根本无明,明是明了,不明了!所以佛法常常举出梦境做比喻,希望诸位从梦境当中去体会。当我们作梦的时候,我们醒过来想想,梦中的境界,梦从哪来的?自己心变现的。梦境岂不是心现识变,很容易能够觉察出来,梦中那些境界唯识所变,梦中的境界相唯心所现,这容易明白。如果一下觉悟了,那个心识才是真正自己,能变的是自己,所变也不二,能所不二。

  你要这样一觉悟了,梦中境界哪一个不是你自己?梦里面当然有个自己的身体是自己,梦中所现的一切人物还是自己,都是自己心变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原来就是一个自己。梦里遇到一个冤家对头,跟他吵一架、打一架,醒了之后,真是无聊,自己打自己。自己是自己心变的,冤家对头还是自己心变的,打了一架岂不是自己打自己吗?哪有这回事情!

  佛在《楞严》上说:「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释迦牟尼佛很感叹,众生迷惑颠倒,不晓得自己心量之广大,不晓得自己真心的功能。所以凡是明心见性的人,一定是一片慈悲,他了解真相,真正明了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他真明白了,这个时候起的作用才叫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是清净平等博爱一切众生。你要是不悟,这个大用决定不能现前。你要是迷惑,在里面分界限,就有分别执著,就有无量无边的妄想,换句话说,对於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就迷失了。

  这个地方告诉我们,悟了的人,『既妙悟一心』,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心的相分。诸位想想,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还得了!几时念到一心不乱,念到成就念佛三昧,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己,他怎么不自在!这叫真正解脱,真实的自在。「即万亿刹外之莲花,亦不离寸步。」万亿是指远,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是十万亿个佛国土。即使是万万亿外的佛国土,那里面的境界也不离寸步,为什么?它是一心所现的。这句里面的意思非常的深长,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才晓得西方世界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国土,虽然这么遥远,要去不难,不离寸步就到了。为什么说不离寸步就到?因为是自己心所现的,是自己八识所变的,这是给你说的理。如果从境界、功夫上讲,这是事实。西方世界,莲花化生,所以在文里面讲:「匪离跬步」,就是不离半步,七宝莲池涌出四色莲花。『莲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化生的处所。这个意思是告诉我们,无论从理上说、从事上说,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是事实,决定可能,正是古德所说:万修万人去。怕的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明白之后,你的疑惑才能够断除。断疑生信是修净土最基本的条件。由此可知,这经典、这注解对我们功德之大,真正不可思议。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一段。

资料恭摘: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十七集)  199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27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般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报父母恩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悲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集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净土法门法师讲当来变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地藏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法华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梵网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公案     

净土法门法师讲观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华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宗朝暮课诵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六字大明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门品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贤行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坛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往生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文钞     

净土法门法师讲无量寿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信愿行     

净土法门法师讲药师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圆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占察善恶业报经     


其它法师讲《阿弥陀经》

本源法师讲阿弥陀经    

常福法师讲阿弥陀经    

常敏法师讲阿弥陀经    

纯祥法师讲阿弥陀经    

大安法师讲阿弥陀经    

大愿法师讲阿弥陀经    

法然上人讲阿弥陀经    

法悟法师讲阿弥陀经    

佛慈法师讲阿弥陀经    

HT法师讲阿弥陀经    

宏圆法师讲阿弥陀经    

会性法师讲阿弥陀经    

慧净法师讲阿弥陀经    

慧静法师讲阿弥陀经    

慧律法师讲阿弥陀经    

戒法法师讲阿弥陀经    

净界法师讲阿弥陀经    

窥基大师讲阿弥陀经    

莲池大师讲阿弥陀经    

隆莲法师讲阿弥陀经    

梦参老和尚讲阿弥陀经    

蕅益大师讲阿弥陀经    

善导大师讲阿弥陀经    

悟显法师讲阿弥陀经    

信愿法师讲阿弥陀经    

星云法师讲阿弥陀经    

宣化上人讲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讲阿弥陀经    

圆瑛大师讲阿弥陀经    

圆瑛法师讲阿弥陀经    

智随法师讲阿弥陀经    

智者大师讲阿弥陀经    

宗舜法师讲阿弥陀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