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无量寿经 |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155集) |
|
学生:大经科注学习班心得汇报。师父上人尊鉴,下愚弟子今日汇报之题目为:「圣学基础字义浅释」之一。 序言 昔戴东原先生《与是仲明论学书》曰:「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以渐求。」又於《古经解钩沉序》中曰:「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乎小学、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作者之心志,譬之适堂坛之必循其阶,而不可以躐等。」是知,欲解经籍义理,以明古圣先贤之志者,则必先通乎训诂也;欲通晓章句训诂,以达文辞经典之旨者,则必先通乎文字也。故治经者,始则正解文字,中则贯通训诂,终则深明义理。而后方能善继圣贤之志、善学圣贤之事,终能至於齐圣齐贤矣。由文字而通训诂,以训诂而明义理,此三者,为汉儒治学之宗,亦乃通经致用不二之门也。缺之,躐之,欲达莫由耳。 夫经典由章句汇聚以成篇,章句由字词辐辏而成节,而后义理出焉。经义者,譬若房屋,或宽或狭,或大或小,或殿或堂,必有其主要之用途与规制也。文字者,如建房具体之材,木、石、砖、瓦之类是也。训诂者,若工匠也,乃屋材间之媒也。梁之粗细、椽之长短、砖之大小、瓦之圆曲,必经匠人加工、选择,以求合乎所盖房屋之需也。若无木、石、砖、瓦,则如无米之炊,何能成饭、成房耶;若无工匠,则木是木,石是石,其不过是矿、植二物而已矣。有材料、工匠,则屋可克期而成也。使材精工善,乃可成殿堂之器,此文字、训诂、义理三者之分也。夫房屋不能离砖瓦,犹经典之不能舍文字,故经典之义必不外乎文字之义而别有他解也。清儒钱大昕先生《经籍籑诂序》曰:「有文字而后有训诂,有训诂而后有义理,训诂者,义理之所由出,非别有义理出乎训诂之外者也。」其是之谓乎。文字者,文字全体之义也,譬如地图,凡都邑、街道、山河皆囊收其中。训诂者,文字在经典中之具体义也,譬若图中至某一地之路线图也,此文字、训诂之所以分也。 夫文字者,《六经》之载体也。惠栋曰:「《五经》出於屋壁,多古字古言,非经师不能辨。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是故古训不可改也,经师不可废也。」是知经之义存乎故训,盖古经非故训不明也。明正字、音,得义乃真。汉儒治经,训诂皆有家法师承,不失经典本旨。观许慎、郑玄、贾逵、马融、服虔、卢植之经注可知也。若舍离文字,无论训诂,而直刺经义,鲜有不望文生义、人云亦云者也。今或有人既缺文字,又疏训诂,於经典动辄曰:「我已解矣。我已明矣。」试观其所解所明者,多有既违离乎汉唐注疏,且悖逆乎常理常则者,新意百出,前古未闻,此乃求经典合於己之意,非求己之意合於经之义,不亦谬乎。 夫字必有义,字义既明,则字所处经典之义随而亦清,《诗曰》:「古训是式。」言守於古训而不出格也。恪守古训,则於古今经典之解,自可辨别是非,此亦夫子「正名」之微意也。故不揣庸愚,以《说文》为基,复纂取经注贤言,作《圣学常用字义浅释》,俾明圣教核心字义,以作经典修学之前导也。是为序。 道 《说文》:「道,( )所行道也。从辵chuò从首。一达谓之道。」道即道路,道路为人所行,故曰「所行道也」。辵训乍行乍止,乃时走时停之义。从「辵」之字皆有行之义,如「返、送、追、速」等,故「道」从「辵」。首者,首所向也,凡人行路,首皆向於自己所行之方。唐高僧玄奘大师,西行印度求法,西行,即头朝於西方行走也,故从首,首亦表声。《尔雅.释宫》曰:「一达谓之道路。」言长远而无旁出之道路,许慎引之以明道路之名义也。 道德为人言行所共遵,犹大路然,《孟子.告子下》所谓「夫道,若大路然」,故道引申为道德。人所遵行者为人道,日用伦常所当行者是也。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曰:「人伦日用之所行,皆是道也。」仁义为伦常之大端,故《易经》云:「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自然运行之规律曰天道,为万物气化之流行。《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老子.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也。前儒之言道,一以道为无所不包、生发万物者也,为自然之造化,即宇宙之本源,《老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者,本源生一切,故为至高无上之称。事理之一定准则者亦为道,盖以理而言,人处事理之中,自然须遵相应之理,即《中庸》所谓「不可须臾离也。」朱熹注:「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道之运用,若同律法,不能暂舍,故曰道不远人也。 有以己身之宗旨为道者,即《孟子》所谓「以道殉身」是也。有以才能为道者,《礼记.学记》所谓「大道不器」是也。《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郑玄注:「道,多才艺者。」道亦为道家之称,《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於史官。」 德 今通用之「德」字,本义为上升,《说文》:「德,升也,从彳悳声。」为道德之假借字。《玉篇.心部》:「悳,今通用德。」道德之「德」,本字为「悳」,经传皆以「德」为之。《说文》:「悳,外得於人,内得於己也。从直从心。」本义指德行,《易.干》:「君子进德修业。」孔颖达疏:「德,谓德行;业,谓功业。」德者,得也,修道而身心有所得也。即大学所谓「富润屋,德润身」也,亦中庸所谓「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是也。德、得音近,此为声训。《释名》:「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洪范三德,一曰刚克,二曰柔克,三曰正直。言和刚柔之中,得其正、直也。《论语》:「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则知直即是德矣,乃己身德之体现。以德报德之「德」,乃惠泽於人之谓。天道本直,人行直道而有德於心为德,所谓「直心是道场」,故「悳」从直、从心。 许慎既训「外得於人,内得於己」,可见德乃兼内外言之,即宋儒所谓体用之谓也。《管子》:「化育万物谓之德。」又曰:「爱民无私曰德。」《左传.襄公七年》:「恤民为德。」《书.盘庚》:「施实德於民。」此皆外得於人之悳也。《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者也。」《大学》:「德者,本也。」《韩诗外传》:「至精而妙乎天地之间者,德也。」此皆内得於己之悳也。内得於己,谓身心所自得也;外得於人,谓德之施行於外,惠泽使人得之也。(段玉裁语) 《论语》:「何以报德。」乃惠泽之德也;《论语》「君子怀德」、「德之不修」,乃己心之德。是知圣人言德,亦兼内外言之也。故同伦修德,当内外兼备也。德不可独存於心,有体无用,不足以治世,必施之实事,惠利群生,方为德行。郑玄《周礼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此乃儒家成己成人之宏愿,亦乃佛家自度度人之大乘菩萨发心也。 经 《说文》:「经,( )织也。从糸mì巠声。」本义为织布之纵线,故段玉裁注本依太平御览补作「织从丝也」。古以横直名纵衡,纵丝即竖线也。古以上吊自杀曰自经。何以名自经耶?谓绳索直垂而下如布之竖丝也,乃引申「经」之垂直义也。经为织布竖丝,故从表细丝之「糸」。巠为古文经字,清吴大澄《说文古籀补.仪部》:「巠jīng,古文以为经字。」又,巠为水脉之称,水脉位於地下,如垂直於地,故凡从巠声之字多有垂直之意。《集韵》:「径,直也。」《释名》:「颈,径也,径挺而长也。」挺而长,则有直之义也。《释名》谓:「水直波曰泾。」《康熙字典》曰:「泾涏,直流也。」胫为小腿。《释名》:「胫,茎也。直而长,似物茎也。」《前汉.杨恽yùn传》注:「胫胫,直貌。」《类篇.走部》:「迳,直也。」纵丝则直垂而下,故从巠声,声中喻义也。 凡织,必先有经而后有纬,经静而纬动,先者为主,主者为常,常者为纲,故大经即大纲,经常即纲常(徐灏语)。《广雅.释诂》:「经,常也。」《礼记.祭统》:「礼有五经」,即礼有五常也。 经载圣人之言,蕴天地人伦大道,为人所常行者,故典籍名经,取其常义也。班固《白虎通》释「经」为「常」,以五常配《五经》,是其意也。《六经》之名,始於三代,为上古之书,其文奇偶相生,错综相成,声韵相调,便於记诵,为文之宗。后世以降,以《六经》为先王旧典,乃训「经」为「法」,孔子删定之后,经为君臣所共尊,修身者则焉,治国者法焉。 《文心雕龙.宗经》云:「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经之重一至於此。经学为中国文化之主脉,其大义所当知也。经学之名,初见於《汉书.儿ní宽传》:「见上,语经学。」统论诸经大义者,亦始战国,《庄子.天下》曰:「《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荀子.劝学》:「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礼记.经解》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zhǔ辞比事,《春秋》教也。《史记.太史公自叙》曰:「《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於变;《礼》经纪人伦,故长於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於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於风;《乐》乐所以立,故长於和;《春秋》辨是非,故长於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汉书.艺文志》曰:「《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白虎通》云:「《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此乃刘汉以前经学之大端也。其要者,非在於是乎?言经学者,义当如是耳。 典 《说文》:「典,( )五帝之书也。从册在丌jī上,尊阁之也。」《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晋杜预注:「皆古书也。」孔安国《尚书序》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郑玄云:「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是也。」贾逵云:「三坟,三王之书;五典,五帝之典。」贾逵为许慎之师,故许慎本之而训「五帝之书也」。经典最初记於竹简,二编串连成册,后供於案以尊之,故「典」字从册在丌上会意。综上可知,典乃三王以前,五帝时书,内容言常理常道,记於竹简之上(典之古文从竹作 )因其文载大道,故为人所尊奉,故置於几案、书架以敬之也。 典为五帝时之书,则於「经」之义相近,故后世常「经典」连称。《尔雅.释言》:「典,经也。」《仪礼.士昏礼》:「吾子顺先典。」郑玄注:「典,常也,法也。」《书.尧典》正义曰:「称典者,以道可百代常行。」徐锴《说文系传》曰:「典,言常道也,言百世常行之道也。」《尚书》所谓「大训在东序」,司马迁所谓「金匮石室之书」。典即载常理、常法,则又为法令之称,《释名.释典艺》:「典,镇也,制教法所以镇定上下。」典又为掌管之称。《广雅.释诂》:「典,主也。」《书.舜典》:「有能典朕三礼。」孔颖达疏:「掌天神、人鬼、地只之礼。」 以上为不肖弟子愚见,弟子德薄学浅,障深业重,凡所汇报,多有缺漏,恭请师父上人慈悲开示。不肖弟子郭帅华顶礼敬呈。 老法师:郭帅华的这篇文章,对我们认识传统文化的源流很有帮助。这些东西虽然是很古老的,现代人有志於恢复传统文化,那就不能不知道,不能不熟悉。学习的人从这些地方下手,我相信他对中国古籍自自然然能产生敬畏之心。确实中国的东西博大高明,不是自己称赞,它本来是这样,这个在全世界文化史里头,其他国家地区找不到的。我们会对於祖宗产生信心,信才能入门,怀疑就是障碍。我们今天丢得太久了,至少一百五十年到二百年没有人提倡。这两百年是动乱的时代,生活得很辛苦,由於动乱,人心是浮动的,他定不下来。中国真正学问是要清心寡欲,要用清净心、平等心,他才相应,他才能体会到,他才能认识清楚。这个心浮动,现在所谓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就无法入门,纵然有良师,也没有办法体会,契入。我们这一生当中,到晚年才遇到佛法。如果没有遇到佛法,现在的环境,你的心怎么能静下来?六根所觉的境界都是浮动的,都是叫你心浮气躁,不让你安定下来,这是我们学习古来的典籍很大的障碍。从哪里做起?佛教导我们,老祖宗也这样教导我们,从信下手。现在人怀疑,多疑,这是什么?科学教出来的,科学教人第一个就教怀疑,怀疑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契入。用在科学上行,没有问题,但是用在古圣先贤典籍上,这就行不通,那就成为严重障碍,而不得其门而入。所以这个很有价值,但是它有一定的深度。为什么?古时候的文化跟现在不一样,必须要把它讲清楚、讲明白,是一篇非常好的,传统文化入门的,也是必读的资料。我们再看下面第二篇。 学生:岁次乙未中元祭祖专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学长,阿弥陀佛。惭愧弟子越溪,今天向大家恭敬报告的主题是:「尊师重道,教学化民」。 二十世纪,西方历史学家有一个重要的课题:「为什么在众多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依然存在,而其他都纷纷消亡了?」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三千多年来,家庭是中国培养人才的起点和中心,国家负责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服务社会。所以,孝亲尊师不仅仅是教育的核心思想,更是维系著整个社会运作的核心力量。正是孝道和师道,支撑著中华文化一脉相传、国家代出人才。 一、尊师重道才能实现太平盛世 三千多年前,有官员为周文王卜了一卦说:「在渭河的边上,会有一位圣人,他能辅佐您。」文王想起他的太公曾说过,将有圣人帮助振兴周朝。但他并没有马上奔去河边,而是回家斋戒三日,才怀著诚敬之心郑重出门。果然,在渭河边上,文王见到了圣人吕尚。几番问对,文王恭请老师上车说:「太公所说的圣人,难道就是您吗?」於是尊称他为「太公望」,而不敢称其名。回到朝堂,文王很尊重老师,让他坐上位,不敢以天子自居。每当有重要的教诲,文王都会先行斋戒,整肃身心,才恭敬聆听。周由此大兴,以德行和文化一统天下,赢得八百诸侯的广泛拥护,称天子所居之地为「京师」,值得各地效法。这是我国最早的师资道合记录之一,文王和太公望成为三千年间明君贤臣所效法的榜样。汉明帝恭敬太师,毕生重视讲学;唐太宗命太子李治对其三位师长执弟子礼,太子向老师呈报告,皆敬言「惶恐」;清朝皇子力行尊师,在学习期间,必先恭请老师用餐结束,自己才敢动筷子。 上行下效,中国人持家、治国,皆以教学为先。家有私塾、县有县学、国有国子监,举国上下对老师的尊重,可以说无以复加。民间延请老师,必邀全族,乃至乡中耆老开大会,宣布拜师。一些武将家族,因慕文治,不惜重金,恭请名师教授子弟,为一时盛事,以示其对老师之最高敬仰。拜请老师必由族长亲自出面,及至开学,学生及家长皆先拜孔子,再拜老师,恭敬肃然,宛若面圣。(图一、图为清代画家廖鸿章绘於一七六二年的《汉明帝图赞》,讲述汉明帝於公元七十二年莅临孔子故居,命皇太子与诸王讲述儒家经典的情况。汉明帝非常重视讲学,此前,他本人亦曾莅临洛阳的太学,向太师报告学习心得。)(图二、私塾的老师在考学生背书的情形。这是日本的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在十九世纪初期所绘制的日本私塾的情形,与中国的私塾教育非常相似。) 文王的榜样,以及国人三千多年的历史实践,揭示出师道的两重意义。首先,尊师不可废礼,其要在於重道;其次,身教言传之教学,乃化民成俗之要道。惟其如此,方能成就千年盛世。换言之,师道是创造太平之要道,亦是维系持久繁荣之关键。 二、何为尊师重道 尊师 「师」这个字,有两个意思,一是众多(《说文解字》);二是模范,「教人以道者之称也(《玉篇》)」。《礼记.文王世家》言师,「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上古中国,可以说君王皆是为人师表的圣贤。此后,虽然皇帝不一定是圣王,但是国师必为大圣大贤。《周易》师卦说:「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这是说,能够真正教导人民以正道,他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成为领导,这就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政治与教育密不可分,这是中华文明绵延千万年而不衰之所在。在周文王的时代,孔子尚未出世,那时的拜师礼,与日后国子监、私塾等礼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基本相同。举国上下礼拜「至圣先师」的传统,已绵延数千年。 文王与太公望的故事,还显示出政治与教育不可分。从天子以至百官,都是人民的父母官,皆是集君、亲、师於一身,他们尊师重道,带领举国上下力行师道尊严。是故,历代政治,明君与国师共同开创太平盛世成为佳话。继周之后,汉代有武帝与董仲舒,清代有世祖与范文程。唐代则更是一代文风之盛,无出其右,太宗皇帝所倚仗的良师、贤臣济济满堂,总结起来,便是一部《群书治要》。中国的伟大之处正在於此,国家由圣贤来领导,国民由圣贤来教化,人民由此民风淳厚、慕圣希贤、代出人才;文明由此老树新枝,生生不息。这便是尊师重道对於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实现真正的太平盛世、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 重道 师道至尊的基础,是求道心切。「道」,本意是道路,又指真理,就是《圣经》中以色列的圣者所言:「引导你(走)所当行的路。(《以赛亚书》)」我国古人又将此「所当行的路」予以详细解释:「理也,众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广韵》)」这是说,当行的道路就是宇宙万法的真理。「三才」指天、地、人,也就是整个宇宙依报、正报所遵行的规律。这个定义,也与《圣经》耶稣基督所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翰福音》)」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故,中国人之所以尊师,是因求道;西方人之所以重视耶稣基督之教导,也是期望「走所当行之路」。中国人因行道有得於心而发展出道德学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西方人因躬行耶稣基督之指引而发展出教会、学校,建立地上之天国。以佛陀教育而言,道即自性,行道即回归自性,证得自性者为佛陀、圣人;部分证得自性者为菩萨、贤人。圣贤人多了,世界自然太平,耶稣基督为上帝的子民所承诺的天国家园也会自然降临;若人人皆为圣贤,则此界即是净土,地球就是天国。引导深为烦恼所苦的生死凡夫走上当行之路,成圣成贤,则必然师道尊严,因凡夫全仰赖明师而得以成道,此即「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 古今中外,明师帮助学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的途径,全靠教学。孔子以及孔子之前,国人所敬拜的古圣先师,皆是学不厌、教不倦。佛陀、耶稣基督等圣人,无一不是终日行教化,为人演说圣道,人人可行、人人当行。所谓教是「上所施,下所效(《说文解字》)」,也就是佛经所言之「为人演说」。教有两个方向:善与恶。现代社会,无论媒体还是个人,多言负面信息,这是教人以恶,故家庭不和,问题儿童愈来愈多,社会也愈来愈不安定。因此,《弟子规》劝诫我们:「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真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论语.子路》)」。纵然是一个普通平民,一句负面的语言,都对家庭的和谐、孩子的成长、社会的进步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因小果大,不可不慎。 有鉴於此,尊敬的师父上人在多年前就提出四好: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这是真正有智慧的教育,果然人人力行,便是和谐世界从我开始、从我心开始。所以,荀子非常强调善教:「以善先人,谓之教。(《荀子.修身》)」力行四好,并不难,人人都能做得到,果然力行,便是以善先人。如此,教育长善救失的目标,也可以逐渐达到。从长自身之善、救自身之失开始,因不断隐恶扬善,而启发他人、帮助他人(尤其是晚辈、下属),这就是上行下效了。是故,人人都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受教育的对象。 「学」的本意是觉悟(《说文解字》),这是教学的目的。启发觉悟的钥匙,在敬。《诗经.敬之》有言:「日就月将,学有缉熙於光明」,就是说力行一切恭敬,早晚不懈,从而有所觉悟,心中感到充满光明。这是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因主敬存诚而日趋本性本善。老祖宗在造字的时候,在文言文刚刚发展的周初,就告诉我们:尊师之道,全在诚敬。由此再恭读印光大师所言:「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方知敬为传承了千万年的祖宗心法!师父上人说「敬为中华文化本」,老人家举六祖惠能大师为例,虽然只在五祖座下听经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大彻大悟,这是「万分诚敬,得万分利益」。真的如孟子所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果能全心全意,制心一处,便是「净极光通达(《楞严经》)」——自性的光辉,明耀大千。所以,海贤老和尚说:「世上无难事,只怕心不专。」老人家虽然不认识字,可是他真的会学、真的能证悟。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真实效用、真实智慧所在。 教在善教,百善孝为先,故《孝经.开宗明义》便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学在善学,敬是德之本,故万分诚敬,便能证悟。古往今来,无数圣贤君子因善教、善学而得以行「大学之道」,从明明德开始,力行亲民以有教无类,进而止於至善而证得万法一体。尊师,如果不能落实在重道、证道,就不是真正的尊师。这种恭敬,因为不能免除贪瞋痴慢疑之五毒,难免造成门户对立的流弊,不可不谨慎。真正能够尊师重道者,有些人名留青史,更多的是默默耕耘。正是师道的承传,方成就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思议的延续性,得到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认可、赞许,真的如同惠能大师拜见五祖时所言:「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地分南北,人有中外,但是被孝、敬所打动之心,并无不同,这是中华传统文化能够「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无所不通」之所在。 三、尊师重道的实践 中国人的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之上的。最早全面记录弟子如何事奉老师的是管子的《弟子职》,它记录了学生事奉老师的饮食起居、洒扫应对,宛若孝子事父。正因师道与孝道密不可分,三千多年来,老师对於学生,如同父亲爱护子女,老师念念想的都是如何成就学生的道德学问、帮助学生开悟。他和学生相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是为了启发学生、成就学生。五祖弘忍对於六祖惠能的关怀、护念也是充满了智慧,这不仅仅出自老师对后生晚辈的关爱,更出自老师对於真理的恭敬,对传道的重视,超过了一切。这是老师对世人平等、无私的大爱,是有识之士「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博爱,正是这个真心,成就了六祖,也成就了佛法的承传。 古往今来,每一位祖师大德,都为后世树立了为学的榜样。六祖惠能让所有的学人都看到万分恭敬才是为学之道,这分恭敬之培养,仰赖家庭教育,在於「父子有亲」之爱的教育。学生之所以能够体认师父的心,继而勇猛精进断恶修善、转凡成圣,全在於他在家能够体认父母的心,能够恭敬、悉心事奉父母,爱护家中的一桌一椅、家乡的一草一木。这种敬爱父母、感念家乡的心,帮助学生体会到老师父亲一般的爱护、诲人不倦的启发,继而将天下为公、爱心遍法界的真心慢慢彰显出来。 (一)、家庭教育是实践尊师重道之本 周文王之所以能够感得太公望之教导与辅佐,还在於文王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入胎开始,母亲对他就有良好的胎教;出生之后,长辈们给他以童蒙养正的教育。及长,他对父亲有至孝,对祖宗念念不忘,真正做到了「善继祖宗之志,善述国家之事」。孟子有言:「大孝终身慕父母。」孝道与师道的结合,从文王开始,一直延续到晚清十九世纪末都没有改变。这一点,从科举考卷上即可以窥见一斑。考生在考卷的第一部分,不是用来答题、写文章,而是将自己父母、祖先以及启蒙老师的姓名一一写下来,都呈给主考官看。所以,每当考中功名,第一件事就是回乡拜谢启蒙老师,在祠堂祭祖以敬白列祖列宗。 要言之,母亲从胎教开始,令孩子天生有圣贤之禀赋;家庭已在孩子三岁之前,以《弟子规》的身教为基础,令孩子养成终生不改的正气、从容安定的气质;再以童蒙养正的家塾圣贤教育为延续,成为孩子日后进德修业、持家治国的资粮。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次第,没有了养正教育,即使日后因缘殊胜、亲近明师,也难以抵御高名厚利的诱惑;失去了气定神闲的生活教育,则难免性躁心粗,即使少年就能学习圣贤之道,也难免会受到浮躁的环境影响而安不下心,继而错失此生成就的机会。因此,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将以「孝亲尊师」为核心的教育找回来,自然人才蔚起,世界太平。(图三、清朝画家康涛所绘制的孟母教子之「子不学,断机杼」的片段。孟母是中国历代母亲的榜样。图四、十七世纪意大利画家所绘制的圣母教子图。两张图片都显示出好的家庭教育,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性情起决定性的影响,家庭良好的母教是贤才蔚起的前提条件。图五、清代的科举考卷,考生将其二、三百年前的祖先,自己的高曾祖父的名,历年受教的老师们的名字,都一一写出,显示出对祖宗念念不忘,对师恩常常感怀的心。) (二)、尊师重道之三德 纵观古人对尊师重道的实践,可以总结出三点「老实、听话、真干」。真正能够承传师道,继承圣贤学问者,无一不是如此。 古希腊柏拉图对於老师苏格拉底的教导,即使未能深解其义,也会不折不扣的依教奉行。苏格拉底教众弟子每日甩手若干,一年之后,唯柏拉图一人坚持不辍,因而成为苏格拉底的传法弟子,他继承了老师问难以明理的教学法,并建立雅典学院以继承师风。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因集两代老师之学问而成为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复建立吕刻俄斯学校(Lyceum,另译「吕刻昂」)以延续两代老师问对的学风。他们师徒在希腊所设立的学校,影响整个欧洲一千年,并为日后基督教、天主教教育所借鉴。(图六、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於一五一O年在梵蒂冈所绘的柏拉图雅典学院壁画,显示出西方学校建筑宏伟的传统。图七、雅典学院一图最中心的两位人士,便是柏拉图(左)和亚里士多德(右),两人你问我答。) 值得注意的是,好学生的三个条件,关乎诚敬,无关学识。《来佛三圣永思集》中的老德和尚就是榜样。因为老德和尚呆笨,所以寺庙的住持法师拒绝给他剃度,只是带他到韦驮菩萨像前,命他拜韦驮菩萨为师,只教他走路的时候念阿弥陀佛。对一般人而言,师父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可是对老德和尚而言,师父却是一尊泥菩萨。但他丝毫不因此而改变对於师父的诚敬。每天出门化缘,都会给菩萨像行礼告别,回来也会向「师父」报告。老德和尚信根深厚,不但坚信泥菩萨像就是师父,毕生遵从住持和尚「走路就要念佛」的教诲,而且对任何人都一样是老实、听话、真干。有人用一根线搭在他的耳朵上说:「我把你拴在这里了,你动不了啦。」他就真的站太阳底下哭起来,半晌不动地方。一般人而言绝对不可能听信这样的欺骗,但是,老德和尚却不仅相信,更能照办,真的把老实、听话、真干做到家了!这表面上看是愚蠢,实际上却是了不起的大智慧!及至一九五四年冬,老德和尚说:「我师父(就是韦驮菩萨)告诉我说,腊月初八那天阿弥陀佛来接我走。」老和尚就这样如期端坐念佛而终,成就之高,不可思议。现代人学习圣学,最难的就是断疑生信。老德和尚对骗子也深信不疑,现代人则对佛菩萨也相信不起来。骗子欺负老德和尚说:「你动不了啦」,他就站著不动;佛菩萨对我们说:「你本来是佛」,我们总是不信。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师父上人说过,仁义礼智信之五德,没有了信德,其他德行都不能成就。孔老夫子因「信而好古」,方能「述而不作」。我们因为怀疑,就无法老实了,其余就更做不到了。老德和尚的示现,真的是佛菩萨无尽的慈悲,圣人无尽的智慧和善巧方便之体现,不得不信,不得不学!向老德和尚学习,我们可以知道,每当读经,就和憍陈如等尊者一样,真的坐在世尊身边听讲《无量寿经》;每当在屏幕前恭听尊敬的师父上人讲经,在电视机前学习诸位大德老师们讲课,就和六祖亲聆祖师教诲,曾子坐在孔夫子身边一样!老德和尚面对的泥塑菩萨像并不会说话,而我们所面对的经书、屏幕都在宣说无上的妙法!我们在修学时,师父、古圣先贤真的是片刻没有离开我们!所以,相对古代社会,现代社会最大的便利条件,就是不用万里求道,不用受时空所限。只要老德和尚所示现的为学之道能够广为流传,就会有千千万万的学子获得真实的利益,求得真实的智慧。 四、结语 《礼记.学记》有言:「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是说,懂得谋划,做事有原则,积极的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会有小名声,但还不足以感动大众;能够亲近贤者、求教贤者,体念远近一体,有这样胸襟气度的人,虽然能够感动大众,但是仍不足以教化人民,无法达到改善社会风气的深远效果。所以,君子要想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修身、教学开始!从周文王开始,中国千万年的历史经验,都说明了教学为先是根本。 在这方面,现代人有著无比方便的便利条件,互联网和卫星电视等媒体令独善其身的教化,亦可兼善天下。只是我们缺乏信心,没有老实、听话、真干而已!学人若都有老德和尚的信德,那么世界之转变将会非常迅速。不待文王出世、太公望出现,社会风气早已因学人之力行而为之一振了。世人拥有这么好的利器,却多用来宣扬负面的信息,而我们则因为信心萎靡而不能尽弟子之职,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所以,我们要坚信这个世界有真正的圣贤,他们的道德学问超越时空;要拿出弟子相,以最大的至诚恭敬心,向他们学习。如果是现代的圣贤,有视听资料,我们可以如对目前的学习;如果是古代人,在《四库全书》中有文言文撰写的传世之作,或者是《群书治要》,我们可以拿出孔子向周公学习《易经》而韦编三绝(就是装订竹简的牛筋,三次断掉)的精神,也将我们想要学的经典恭读一千遍、几千遍,便能其义自见。这便是古人所说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真正的日积月累,自然量变出质变。如此学习,就能够变化气质,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从一身瓦裂的具缚凡夫,因尊师重道而成圣成贤,继而讲学、问对,化民成俗,这才是一个现代中国人继承传统文化、继承祖宗家业,所当坚信之道,所当笃行之道。 以上是惭愧弟子越溪学习尊师重道的一点粗浅的资料总结,如有不妥之处,恭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大德学长慈悲教导,无尽感恩。阿弥陀佛! 老法师:越溪这篇文章在《中元祭祖专刊》,对现代的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劝告。人无分古今中外,本质上都相同,都是一样的,没有丝毫差别,都能够做圣贤,都能够作佛菩萨,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还沉沦在六道?主要的原因就是信心不足。大乘佛法,对这个了解得非常深厚,「信为道元功德母」,完全看你有没有信心。特别是净土宗,没有深信就不会有切愿,没有切愿就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就决定搞轮回,决定搞轮回就决定堕三恶道,这是任何人所不能避免的。如果我们真正明了地狱苦,佛在经典上所说的,道教《感应篇》所讲的,江老师所绘的地狱变相图,是依据道教的一本小册子来绘制的。我们知道古圣先贤没有妄语,也不会吓唬人,都是说诚实言。《玉历宝钞》不例外,那不是小说,不是寓言,字字句句都是真实的。最近一个善心的同修,送来民国初年的十四册书,全是因果报应,是用很浅显的文言文写的。对於我们来说,文义都是最上乘的,能学到文言文,也能学到伦理道德,也能坚定我们对古圣先贤的恭敬心。我交给世界书局去翻印,我们希望印一万套流通,这是我们现前最迫切需要的教材。 广东谢总所办的道德讲堂,为什么有那么好的成就?我曾经问过他,他告诉我,真正能叫人改过自新、回头是岸,全靠因果教育。换句话说,他在七天教学当中,让人家真正相信因果报应,不敢作恶了,不但不敢做,连动个恶念头都不敢。他的成功是以身作则,因为他自己本身年轻的时候,黑社会的头目,无恶不造。前世善根深厚,闻到佛法他就觉悟,他就回头了;更难得的发心行菩萨道,救度这些恶道众生,这个恶道就是黑社会,是他们的同类。他真能做到,我们相信祖宗保佑、三宝加持,不是人能做到的,谁能相信你七天有这么大的转变,没人相信。但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今年是第四年,愈做愈兴旺,愈做信心愈十足。所以真改过,还要发心教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做出最伟大的贡献,这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我们的同学如果有这个时间,一个星期的假期,希望都能发心到那边去学学。我们曾经派了几个人到那边去学习,澳洲净宗学院,学完了回去在澳洲开班,如法炮制,效果也还不错,澳洲这个班做成功了。只要真诚心去做,恭敬心去做,把孝敬两个字认真落实在这个事业里头,就得到祖宗保佑、三宝加持。台南极乐寺做成功了,图文巴做成功了,香港这边的同学开始对参加学习有兴趣了,好事情,它比我们讲经效果来得还要快,还要踏实,好事情!所以这篇文章放在这次祭祖特刊里头,很有价值,多让大家看看。好,我们下面还有,还有一份。 学生:《科注》学习班心得报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惭愧学生开玉,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主题是:「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永思集》中的这句话,学生已经听了很多遍,却没有认真的回光返照,反省自身。学生从小就是一个口快之人,提不起「三思而后言」的心。因贪图一时的口舌之快,犯下不少大大小小的过失,也令父母和大家长操了不少心。这段时间以来,深感自己的口快话多障碍了修学,必须痛下决心,改掉这个毛病。 首先,在学生目前的生活当中,每天都是很有规律的朝暮课诵、早午二斋,全天听经学习,加上一些固定的习劳,必要的言语实在不为多。在不令人生烦恼、不给人添麻烦的情况下,很多言语都可以有所简略,而这些言语都一概难逃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之嫌,对学生来说,尤以绮语居多。每一次,当学生没能忍住,脱口而出的时候,就难免会破坏自己和他人的清净心。所以为了共同的清修环境,学生应当克制,但凡不是出於敦伦尽分之心,而又可有可无的言语,尽量免除。 其次,帮助人、关心人,重在实际行动,没有必要在言语上费神费力。当感受到他人的需要时,应有言语上的问候,同时更应该去体察能为对方做些什么。说实话,学生对人的关心总是停在表面,所以很难感受到他人的需要,加上自身的分别执著,导致短话长说,感情用事。修行之人,关心问候应当适可而止,凡事过犹不及,话一说多,就容易流俗,变成了拉拉杂杂的闲聊,大可不必。更实际的来说,学生是看不破、放不下。师父上人常教导我们,物质环境上的不如意,源於我们人心的不善。所以除了关心问候,更有效的做法是管好自己的念头,真正能为这个世界带来益处,阿弥陀佛就是最好最善的念头。 第三,遇到他人提出问题时,应量力而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知道多少供养多少。法无定法,所有问题都没有一定的答案,但是只有自己用真诚、恭敬心感受对方的需要,才能所言与经教相应,从而利益对方,否则说得再好、再圆融,也是徒劳,甚至是在造业。学生有时感到没有帮到对方,就会从各个方面去想办法,说得多反而无用。学生其实没有从内心理解师父上人常说的「先行其言」,一方面,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力行过的东西,自己其实也似懂非懂,并不能真正明白对方所问的是什么;另一方面,当学生自己落实不够深入、不够细微的时候,所说的话跟真实生活有距离,根本不可能帮助别人在生活中落实。所以,真正能利益他人,还是要从正己化人开始,自己的心行正了,自然能利益到他人,真的无需多言。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学生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自己迷得有多深,错过了多少修福修慧的机会。我们今天学习了圣贤教诲,学习了师父上人的教诲,就应当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为法界众生的安乐,为当今世界的和平,负起应尽的责任,管好自己的念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唯一行得通的路就是正己化人,所以学生先从言语下手,先行其言,少说多做,学会在沉默中担起责任,在一心专念佛号中担起责任。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玉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恭祝尊敬的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六时吉祥,久住世间,光寿无量。惭愧学生开玉顶礼敬呈。 老法师:云南鸡足山大士阁的道场,学习班最近又开学了,我们听到了很欢喜。学习班对同学确实有帮助,但是我们一定要能理解,改过是不容易的事情,要有毅力,要有决心。真的把经教听懂了,这是我们立志改过的根本。难,难在习气,养成习惯了,有意无意,自己没有觉察到,自然就流出来。佛在经上讲得很多,如何克服这个难关?那就是海贤老和尚的方法有效,我们向他学习就有办法。他的方法是佛号一句接著一句,没有空过的,没有流失的,前念是阿弥陀佛,接著还是阿弥陀佛,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方法好。你们提到老德和尚,老德和尚的成就也是这个功夫。我们看到这个好的榜样,想到自己业障习气太重了,真想改,改不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帮助自己,成就自己。成就自己就是教化众生,是一不是二!这个榜样做得愈多,学佛的同学信心就在增长,愿心就能坚定、坚固,这就是自行化他。化他跟自行是落在一桩事情,信愿持名。 现在世界乱了,人心坏了,过去说这两句,我们听了总觉得有些过分,现在听这两句话,没有感觉到过分了,觉得是说得一点都没错。我们怎样救自己?真正救自己也就救了别人,跟我们相熟的人,甚至於邻里乡党,关键就在用真诚。所有一切过失弊病,都是渊源於无知,这个无知就是佛家讲的贪瞋痴。痴就是无知,无知才会造业,才会贪图小利,才有怨恨,这都是属於无知。佛陀的教育、圣贤的教育,就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帮助我们开智慧,帮助我们从无知里头回头。现在我们想学,可能没有帮助你学习的道场,没有老师,这时候怎么办?我们看到了,谢总的道德讲堂,他请不到老师,他去搜集过去国内各地方这些传统文化的论坛,他在这里面搜集好的报告。这些报告都有光碟流通,他搜集这些,自己反覆的多听,觉得好的把它选出来,列为他的教学。他用光碟教学,三年,经验非常丰富,挑出来的都是精品,不妥当的舍掉。这些光碟,地方的领导都看过,都欢喜,甚至於说,我宁愿丢官,我也支持你的讲堂,多么感动人! 所以我们今天重视讲演留下来这些光碟、这些资料,好的我们把它储备起来做成档案,干什么?将来办学用。甚至於可以办一个佛教大学,里面全是光碟,没有老师,没有教授,也没有助教。这样办学省事,大幅度降低成本,有教室、有宿舍、有餐厅,学校就可以办起来。像潮州这个讲堂做得这么成功,现在是名闻世界了,因为它确确实实能帮助人改正错误的观念,帮助这社会化解冲突,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莫大的功德。这个人有智慧,干这么一桩好事,这是世间头等好事。所以我看到大家的报告,有好的东西我都很留意,一定要做成档案、做成光碟,帮助一般想办讲座的、办论坛的这些人去做资料。好多人要办来找我,我就把这些东西介绍给他,你自己先去听,听十遍、听二十遍、听三十遍,你看看能不能教人?有一些人来找我,要我替他请老师,谁听我的?大家要懂。我教学这么多年,真正产生效果的,是用电视、用网路,用这种工具。用网路大概有二十年,用卫星电视十三年,产生很大的效果!所以这些好东西,我们要善於利用它。不一定要面对面,面对面都要有时间,要有缘分。这种光碟大量流通,你什么时候有时间,你什么时候去学习,时间完全自己控制,只要真正肯学,跟面对面传授没有两样! 现在这个社会,往后看,光碟教学一定起很大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我们自己认真学习,也要帮助有志一同的同学们在一起学习。我们学成了,自然就帮助人,帮助人还是要用这个方法最为妥当。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无量寿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