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无量寿经 |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168集) |
|
学生:尊者师父上人慈悲、诸位善知识慈悲,阿弥陀佛。惭愧弟子自了冒昧报告的题目是:世间没有双全法——舍弃今生(一) 常常说念佛要万缘放下、万缘放下,万缘放下如果听不懂,古大德换了一个词比较易懂,叫舍弃今生。 一、两个著名公案 (一)阿底峡尊者在印藏弘法事业圆满,即将示现圆寂之时,有一位弟子请教尊者:「上师圆寂后,我将闭关修行。」上师并不满意。弟子又说:「那讲经说法呢?」上师仍不满意。弟子再问:「我一边说法一边修行如何?」上师仍如前面一样否定。「那么,弟子应当如何行事?」尊者回答说:「舍弃今生!」指舍弃贪执此生的心。 (二)一位僧人正在转绕寺院,种敦巴尊者语重心长的说:「你这样转绕当然令人高兴,但若能独自修习某一法门则更加令人开心。」僧人心想:也许顶礼可以讨得欢心吧?於是,就开始顶礼。谁知,尊者仍然如前面一样的劝诫。僧人又尝试了念诵及观修,得到的仍是同一答案。他无计可施,只得询问道:「那么,我该如何是好呢?」尊者毋庸置疑的回答:「舍弃今生!舍弃今生!舍弃今生!」 修行人有无所得,先看他有无舍现世心,有则入於修行人的行列。所以法本无过,而过在於行人之能否转变其心。舍现世心,并不是徒具外形,而是重在内心。内心所应舍的,总而言之,不过世间八风而已。世间八风,总摄为名闻、衣、食三者,亦非必须远拒,不过心不应贪执追逐而已。 二、为何要舍弃今生 (一)如同杂毒的美味般,乍一品尝,香甜爽口,但紧接著便是毒性入身的痛苦。同样,本质上是苦谛的所谓今生圆满,表面上看来似有安乐可享,但实际上若贪著这虚幻不实的假相,结果只能是备受欺诳以至摧毁清净善根。因为它就像一副漂亮的金手铐,虽然看起来金光闪闪,但若戴上去,便会被紧紧束缚,无有半点自由。在这个世间不知有多少人被巨额的财富、显赫的名声等一副副光亮的「金手铐」所紧紧束缚,从而令自己的心不能与真正的安乐之因——正法相应。它又像具有魔力的迷幻药,服用之后,便被其支配得颠颠倒倒,无有半点智慧。放眼世间,凡是极其热衷今生圆满的人,心中除围绕名利所转动之外,又怎会有清净的世出世间智慧? 如同芭蕉树,外表看起来硕大、坚实,但稍经剖析,便空空如也。同样,无智之人,将希望寄托於表面上似有安乐的所谓今生圆满之上,便如同水中捞月般,毕竟无有实义可得。此今生圆满的欺诳性还在於如同盐水,看起来好像能解渴,但其实愈喝愈渴,永远无有满足之时。 如是便知:世间法是痛苦的本性,所以要厌离。 (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之所以要舍弃今生,是因为贪著今生是解脱道的最大障碍,也是一切罪业的来源。 1、贪著今生是解脱道的最大障碍 若专注於今生圆满的追求,则势必会将绝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用於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等的求取中,这样又能有多少时间用来修行?即使稍有时间可以支配,但由於心早已被杂染的世法所束缚,又怎能与解脱道相应?因为脱离以出离心摄持的任何身心所作,都不可能积聚与解脱道相应的善根。并且,若仅贪恋今生,则包括后世获得人天安乐的善根都不会有。所以,被今生圆满所束缚的人身是可怜之至的无暇人身,无有希望解脱,叫做「息灭解脱灯」。 华智仁波切云:「今生世间的一切琐事,将导致现在与将来无法从轮回的痛苦中解脱,所以应该斩断今生的绳索,修持后世的菩提。今生的父母、亲友、财产受用皆要如唾液般舍弃,衣服、饮食等应当随遇而安,知足少欲,唯一修持妙法。」 2、贪著今生是一切罪业的源泉 为今生圆满而求取的人,任何罪业都会毫无顾忌的去造作。如为获取物质财富,在强烈贪心的驱动下,会千方百计乃至不择手段的将他人的钱财攫取到自己的囊中。在此过程中,不要说造下绮语、妄语等恶业,甚至於不惜将自己拥有财富的快乐建立在他人倾家荡产的极度痛苦的基础之上。若求取不到,便大动瞋心,以至想方设法欲将障碍铲除。同样,为了名声、地位及男女感情等,身口意三门亦全部围绕罪业而转。所以,若沉醉於追求今世圆满,则举心动念无不是罪,结局只有堕入三恶趣。所以应看破今生、厌离今生而少欲知足。 古德说:「使我们今生、来世蒙受痛苦的一切祸根,就是对今生的贪执,所以必须削减对今生的贪执。如果丧心病狂地追求今世的安乐,其心就绝对不会快乐,即使忙忙碌碌、东奔西跑、疲惫不堪也於事无补,甚至痛苦、罪业、恶言也会不约而同的降临。因此,应当将泛滥成灾的贪欲之念驱之门外,如果能将贪念赶尽杀绝的话,幸福安乐的生活将从此拉开帷幕。因此,若想让今生来世都获得快乐,至少应从心底生起什么也不贪求、什么也不蓄积的心念。不欲获得是最殊胜的获得,不念名声是最殊胜的名声,不趋赞誉是最殊胜的赞誉,不求眷属是最殊胜的眷属。如果诚心想修法,就必须让心依於贫穷,贫穷乃至死亡。一旦生出此种念头,则无论天、魔、人都不能侵犯。如果不遗余力的算计今生,则只能自取其辱,不但自己品尝自己酿成的苦酒,还要承受他人的讥讽,来世还须奔赴恶趣去感受无边无际的痛苦。」 三、世间没有双全法 世间法、出世间法不可兼得。舍弃今生,包括今生的财富、名声、地位、家庭、事业、情感等。总之凡属於今生的一切圆满,都须要从心里割舍,否则便无法通过修习佛法而趋入解脱正道。古人云:「世上哪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既要学佛修行又要追求世间八法的打算只能说是妄想而已,做为佛子,当系念我佛昔日为寻求真理救度众生而辞亲割爱、舍弃一切世间圆满毅然出家修行的功德。 要求往生,必须舍弃今生;要往生极乐世界,必须放下娑婆世界。鱼和熊掌不可能兼得,放不下娑婆就决定生不到极乐。我遇到一些人,大概因为我专修念佛的缘故,大家可能为了安慰我、迎合我,都跟我表态:「师父,我什么都不要,我就是一心念佛求往生。」话是说得很响亮,真的,说起念佛的道理他比讲经的法师还滔滔不绝。可是观察他的行为,怎么对娑婆世界恋恋不舍?整天围绕著今生的一切在团团转,哪里有顾及来生的头面?哪里有一点要往生的气质?那是假话!千次万次说求往生,没有一次是发自内心的真求。所以后来再有人跟我说他决志求生,嗯,我跟他笑笑,我不轻信。 「极乐世界很美好,我也想去,什么时候求呢?等快要死时再求,现在且先忙碌世间的事业」,这是很多人的想法和做法。极乐世界是要,但是是将来、很久以后的事。目前呢?目前先拥有娑婆,这是普遍的心理。这样能不能往生?非常危险!这个不是真信切愿。真信切愿是什么样?现在就求往生!念念求往生!你能知道你什么时候临终吗?无常说来就来,从不预告。你能保证你临终时一定清醒吗?所以,不能等到临终再放下,不能等到临终再求往生。 有人说,谢总的父亲一生没念佛,只是临终前念了两个小时就往生了,我也学他等到临终再念。说这样的话真是大言不惭,自不量力。古人说,「此等侥幸,万万人中无一个半个」,你只看到他临终念两个小时,你怎么知道他过去世与净土有多深厚的因缘?因此,谢总的父亲不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学不来,有此想法的人还是不要投机取巧,到头来弄巧成拙。 如今有些人觉得,修法不需要丝毫苦行,不需要放下,在成办今生俗事,享受幸福、快乐、名誉的同时,也能修成正法。其实,怎么会有如此两全其美的好事呢?对每个人来说,出世间法好的,世间法肯定不好;世间法好的,出世间法肯定不好。自以为二者兼而有之的那些人,只是世间法比较突出而已!凡是想世出世间法一举两得的人,就好像认为有两个尖端的针可以缝纫;或者水火可以放在同一容器内;以及可同时乘骑向上向下行驰的两匹马一样,显而易见,这种情况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清朝有个百不管老太太,杭州人。她曾经到孝慈庵请问道源和尚说:「要修什么法门,就能这辈子一定脱离苦海呢?」和尚说:「没有比念佛法门更好的了。然而念佛不难,而难在能持久不断的念下去。持久念不难,而难在能一心不乱。如果你能够一切都不管,很专心的持佛名号,很至诚的发愿求往生的话,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来接引你,那时你就能够脱离苦海了。」老太太很欢喜的拜谢。 回去之后,她就把家事都委托给儿子和媳妇。她自己辟了一间佛堂,专心在里面修行。一年多之后,又来问和尚说:「自从蒙您的开示之后,弟子就舍弃了家务事,专心念佛。我自问自己,也可以算得上是持久而不懈怠了,但是却很苦恼没有办法一心。师父您是不是有什么方法,可以教我的呢?」和尚回答说:「你虽然抛却了家务事,可是仍然心头牵挂著儿孙等眷属。如果这个爱根不拔去的话,如何能够一心不乱呢?你现在要加紧用功,先把对眷属的爱根拔掉,将一切都放下,然后就能够得到一心了。」老太太叹息道:「师父您说得对极了。我虽然身体不管事,心里头却不能不管事。从今以后,我当真要百不管了。」 於是她就更加精进,当爱心偶然起来的时候,她就默念百不管这三个字,来把爱念驱除。有时候家人向她请问家务事,她也用这三个字来回绝。於是「百不管」的名号,就在亲戚朋友间流传开来了。这样又过了一年多。有一天,她到庵里去向和尚道谢说:「师父您真的没有欺骗我,弟子过几天就要西行了。」数日之后,她就无疾而终了。这是嘉庆初年的事。 世出世间法不能两全的公案很多。往昔所有的成就者,都是将今生的琐事抛於脑后,历经苦行、精进修持而获得了成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在成办现世俗事的同时,顺便修行而成就的。 四、六祖的「佛法不离世间觉」 有人会问:世出世间法不能兼得,那怎么理解六祖的「佛法不离世间觉」呢?其实,这句话可以从两方面解释:对上等修行人而言,他们获得成就,并具有极高境界,虽已看破一切,但因悲心推动,还会以世间法度化众生,这是菩萨的不离世间法;而我们凡夫人修行,因为不能纯粹的修出世间法,所以在做中下等修行时,仍可以兼顾一部分世间法,尽管不一定能即生成就,但也会为来世积累资粮。 五、贪著今生非行者 古德说「贪著今生非行者」,贪恋、执著今生的人不是修行人。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修行人,看他内心是否放下对今生一切事物的贪著?他所作所为是为今生还是为来生、为生生世世考虑?如果没有为未来生生世世的利益去努力奋斗,那就不是修行人了。 有人请教阿底峡尊者:如果以贪著此生的幸福安乐、恭敬利养等念头行事的人们,其后果将如何呢?「将仅仅获得此等后果。」那么来世又将如何呢?「将深堕地狱、饿鬼及旁生三恶趣。」 贪著今生,贪著今生暂时的利益,就不是修行人,其他的都无法衡量自己是否是修行人。认为自己皈依时间长,学佛时间长,已经成为老居士、老菩萨了。没有用!自己学佛、修行的目的是什么?行住坐卧的过程中,脑海里主要想的是什么?大部分的精力、注意力放在哪里?是放在获得今生暂时的利益上,还是完全为了后世以及生生世世的利益,为了往生净土不退成佛?这就是标准。拿这些标准来衡量自己,才能分辨自己,认定自己。 我们打从内心最深处,慎重的省思这一生的境况。无始以来的轮回,直到现在还没有终止,虽然流转生死无数次,多生多劫经历种种苦乐,我们却始终没有从中获得丝毫利益。虽然现在我们获得这么难得的闲暇和幸运,可是,直到目前都是这样空洞而无意义的虚掷生命。「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才是尽未来世安乐之本。 你看起来很精明能干,不过,只要还执迷现世表相的儿戏,就是傻瓜!我们会束手无策的突然被恐怖的死神吞没,毫无希望,无法苟延残喘。这将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六、几年前、几年后如是,临终仍如是 今年我们有一位同修去世,意料之外却又是意料之中。他是残疾人,曾经动了九次大手术,失败,一半的器官歪掉,口斜眼歪。医生不抱希望,让他回家。他也知道自己日子不多,有人介绍他念佛,没料这一念八年,他竟然奇迹般的活下来。念佛把身体念好了,於是开始懈怠,最近六年不愿意念了,尤其生命最后那段日子,听力、视力都基本上失去,身体疼痛,心也散乱,佛号完全提不起来。走时死不瞑目,肚皮发热。不到四十岁。 几年前,他看到我的墙上贴著一张字,「弃绝一切今生的希望和念头,唯求往生」。他很诚恳的劝导我说,「师父,你不要这么悲观,不要这么消极……」。在他认为、一般世间人也这么认为,「弃绝一切今生的希望和念头」是悲观、消极、厌世的心态,他不知道,这话是祖师大德的智慧。伟大的马尔巴尊者对他内心最器重的弟子密勒日巴的训示,「弃绝一切今生的希望和念头,专心精进修行。」马尔巴尊者送别密勒日巴,临走嘱咐他:「孩子啊,除了究竟成佛之外,任何事都不能算作最上的供养、究竟的报恩和真实的利他事业。如果没有成就,纵然长寿百岁,也不过是活著多造一点罪业而已。所以你要舍弃今生一切的贪著和对尘世的爱恋,莫与那些兢兢於世间俗务的人来往,莫谈无意思的闲话,要一心努力修行啊!」密勒日巴舍弃今生苦行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修行人。 修行人和世间人的心态总是有根本的区别。祖师说「平生只有西归愿,肯为他缘负此心」的大智大慧,世间人无法理解。这位残疾的同修,几年前从他每次发给我的资讯,能明显感觉到他世间心不死。世间心不死,道心不活。虽然他身体已经不行了,但是对这个世间还抱有很多幻想,充满憧憬,觉得这个世间很美好。每次劝他念佛了生死,他总会扯回世间话题,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貌似修行的世间话。是的,他还年轻,如果他不生病的话,他会跟一般的世间人一样爱好轮回,热衷於轮回的事业,他不会心甘情愿的过这种念佛听经的枯燥日子。当时从他发的资讯我知道他照这样下去没救了——不能往生。嘴上说求往生,内心深深陷在今生的泥潭中拔不出来,口是心非。这个身体终归要死,迟早的事,身体死了神识往哪里去?这才重要。他早就知道自己在等死,医生已经给他判刑,但是死到临头还不紧不慢的。最终就是苏东坡大学士临终的悲剧:「西方是有,但我使不上力」。 这位同修走了之后我常常想起他,警策自己念佛,否则他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几年前已经明摆著无可救药了(指道业上无可救药,不是身体上),几年中他仍是老样子,不肯拼搏一番,所以结果也明摆著: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几年前如是,几年后亦复如是,临终仍如是。这是我跟大家汇报的重点!几年前往生没有把握,几年后仍然没有把握,临终的时候还是没把握。多少人在这种模式中死去?太多了!我们大部分人现在就处於这种状态:往生没把握的状态,日暮途远的状态,甚至也是无可救药的状态,剩下的时间不多,要不要拼一拼?无量劫就拼这么一回!今天我没有把握往生,到临终的时候,是否依然没有把握?但愿不要如此。 多问问自己:照我今天的状态,我能往生吗?这一天空过了,天天如此,这一年便空过;这一年空过了,年年如此,这一生便空过。空过的定义是什么?没有取得往生的把握,就叫空过。上半生,已经空过了;下半生,我们仍然要空过吗?之前十年,已经空过了;接下来十年,我们仍然要空过吗?过去的一年,已经空过了;接下来的一年,我们仍然要空过吗?空过的结果太可怕:随业流转,受苦无量。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反问自己:今天我有没有求往生的念头?今天我动过求往生的念头吗?我们常常太忙,忙得把生死大事、往生大事彻底忘却。我们习惯於沉浸在各式各样的以今生为主题的一系列琐事中来消磨时间,习惯於用各式各样的与生死无关的不急之务来掩盖念佛求往生的大事。糊糊涂涂的活著,不知活著干什么;糊糊涂涂的死去,不知死后去哪里。从古至今多少人这样走过?无数。 七、二者必取其一 我们冷静思考一下,在世间上只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条是沉没在轮回的生死苦海之中,在这条路上我们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生生死死的转换;另一条道路就是从六道轮回中脱离出来的解脱之道。除了这两条道路之外,再也没有第三条道路可供人选择。夏莲居老居士说得很清楚:「不念弥陀念六趣,非归净土归娑婆,两条道路分明甚,背佛趋魔奈尔何?」不是极乐,就是娑婆,两条道路任君自选。 学佛不是游戏游戏、消遣消遣,求求福报,拜拜平安,搞一点慈善,就叫学佛;不是敲锣打鼓吹笛子,闹闹哄哄作佛事,争著当功德主去拈香,就叫学佛。那差得太远了。舍弃今生是修行人的第一关,释迦牟尼佛首先为我们做出榜样。回顾古往今来所有前辈大德们的事迹,就会发现他们都是沿著同一条足迹走过的。我们应当对此审慎思惟,如果能舍弃今生,则绝对不可能不幸福。反之,如果不能看破今生,而企图得到幸福快乐,简直是痴心妄想! 所以,无论如何都应将未能舍弃今生之念,视为擦屁股的石头(以前用石头、木片、竹片擦屁股)一般,刻不容缓的将其抛弃。 省庵祖师说得真干脆:「尽扫万缘如涕唾,凭将四字作资粮。」今生的一切美好,都如同擦鼻涕、吐口水一样毫不犹豫的抛弃,阿弥陀佛保送你永脱轮回,不退成佛。 错误之处,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善知识批评指正,不吝赐教。阿弥陀佛。惭愧弟子释自了叩呈。 老法师:自了法师这一篇报告告诉我们,是真诚的奉劝,让我们大家各自自了,很难得。自了实在说并不难,就在放下。为什么放不下?章嘉大师告诉我,没看破。真看破了,哪有不放下的道理?看破是什么样子?看破是对於事实真相完全了解,明白了。明白、了解又是什么样子?全是假的。《金刚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出世间法能得到吗?世间法得不到。现在量子力学家为我们证明了,所有物质现象、精神现象(就是念头)全都是在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的波动所产生的幻相。这些幻相实际上存在的时间,要记住,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也就是说明一秒钟,无论是物质、是念头,都已经发生过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假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佛给我们说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这些经文我们都能记住,也都能够念得出来,事实怎么样?事实我们对这个没放下。老师告诉我,我也常常在告诉大家,真正修行看破、放下在哪里?在生活当中,在工作当中,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放下什么?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大乘经教上教我们,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是佛。眼见色,耳闻声,见色、闻声清清楚楚明明了了,那是自性般若的照见。我们是照见了,但是无量劫来的烦恼习气没丢掉。所以虽然照见,那里头有妄想、分别、执著,这就错了,这就是搞轮回。要知道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是搞轮回。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要练,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里面有三个层次,不起心不动念是佛;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是菩萨;还有分别,没有执著,那是阿罗汉。所以说阿罗汉看破了,小悟,他不执著,习气没断,能够脱离六道轮回,出不了十法界。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做这个功夫?这是净宗无比殊胜,我们用一句佛号,见色,阿弥陀佛;闻声,阿弥陀佛;鼻闻香,阿弥陀佛;舌尝味,阿弥陀佛,什么都是阿弥陀佛,这是净宗法门。一切归阿弥陀佛,最后结果什么?最后是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最后阿弥陀佛来接你。八万四千法门,这个方法最简单、最清楚、最有效果,一切众生遇到了都有把握。如果我们念佛,没有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念掉,那不叫念佛,为什么?念佛的效果没收到。至少我们从最下面开始,要把执著放下,不执著了,就是自了在此地,这个报告里面所说的,把六道轮回放下,把生死心放下。这个很重要,也就是他这里讲的舍弃今生,要把这个放下。再提升到第二级不分别,不分别就是菩萨,不执著是阿罗汉,不分别就是菩萨,向上升一级了,大悟。阿罗汉是小悟,菩萨大悟,最后提升到不起心不动念,彻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叫真念佛,这叫真功夫。一定要把这一句阿弥陀佛紧紧的抱住,决定不放松。 初学的时候,也许有很多老同修,虽是学佛很久了,不得力。怎么不得力?佛号常常断掉,常常念念念念忘记掉了,这就不得力。要向海贤老和尚学习,一句佛号九十二年不拐弯,九十二年未曾丢失,所以你看他往生多自在。九十二年当中见过极乐世界,见过阿弥陀佛,不止一次,很多次!信心十足,毫无怀疑。他是老实人,他不会欺骗我们。他所表的法我们要相信,我们要能接受,我们就有福报了。这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夏莲老为我们会集大经,黄念祖老居士给我们做集注,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榜样,修学的榜样。在世间,老和尚在世间,行世间法又不离出世间法,两者兼而得之。他怎么兼而得之?念佛往生绝不放松。这个念头要让它永远相续,世间事情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过眼云烟,不放在心上,这就对了。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其他的统统不放在心上。法喜充满,快乐无比,年岁大了,往生极乐世界愈来愈近了,愈来愈欢喜。世缘要看淡,要全部放下,不要再管了,心上不装这些事情,有很好,没有也很好,没有一样不好。 自了法师这份报告,我们可以放在网路上,希望同学们多多看几遍,认真来学习。看破、放下,功夫才能得力。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再看破,这是早年章嘉大师教给我的。好,我们再看下面的,刘素云居士的报告。 学生:法雨惠群生——遵师教诲不走样 净土法门要弘扬。 一、二十五年学佛路 三段历程各不同 第一段路(一九九一年—一九九九年),这九年学佛,用一句话概括,叫做没上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九年学佛,我对什么是佛教,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处於一种朦朦胧胧的状态;什么宗门,什么教下,什么法门,我更是一无所知。那九年所谓的学佛,就是东跑西颠,盲修瞎练,所以我说那九年学佛根本没上路。 可是说来很奇怪,尽管学佛没上路,不知为什么,那几年读诵、抄写的大经不下十几部,而且都是大乘经典。至於为什么要读诵,为什么要抄写,当时我自己也不知道,包括我后来用原稿纸写了一百零八本阿弥陀佛也是这样的。 第二段路(二OOO年—二OO九年),这十年学佛,用一句话概括,叫做上了路。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就是在二OOO年那一年,我有缘得到了一本《无量寿经》会集本和一套《无量寿经》光碟。用我的话说,结缘无量寿,一发不可收。从那以后,我就专读《无量寿经》会集本,专看《无量寿经》光碟,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也就是从那时起,再也不东跑西颠了,再也不盲修瞎练了。当然这里也有生病的原因,身体状况也不允许我出去跑了,这可能也是佛菩萨的安排吧!十年的听经念佛,我的心定下来了,学佛上了路。 第三段路(二O一O年—二O一五年),这六年学佛,用一句话概括,叫做学佛对了路。我自己的感受是,这六年学佛,是我二十五年学佛进步最快、收获最大的六年,尤其是最近的三年更明显一些。不知道我这么说是不是不谦虚?但这是我真实的感受,我必须把我真实的东西告诉大家。为什么这六年会是这样的?我的体会是:八见恩师面,谆谆教诲咱,教我修净土,老实把佛念;一部《无量寿》,牢牢记心间,言传加身教,亲自做示范,我发大誓愿,随师回家园。 二O一O年前,我虽然听师父上人讲《无量寿经》已经听了十年,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要去香港见师父,连这个念头都没起过。到了二O一O年,机缘成熟了,我去香港见了师父,那种感觉和没见到时完全不一样了,师父那种场能的极大摄受力、亲和力是我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体会到的。我从师父那里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人,什么是真正的高僧大德;让我知道了应该怎样做人,应该怎样做一个修行人。我一点一滴的向师父上人学习,再一点一滴的把从师父上人那里学来的东西落实在我的生活中。向师父上人学习很重要,落实就更加重要了。所以我说,这六年学佛对了路。 上面,是我二十五年学佛路的三段历程,不管是经验也好,还是教训也好,我都愿意如实的和同修们交流分享,希望我的经验供你们借鉴,希望我的教训能够让同修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我愿做同修们修行路上的铺路石,并尽我所能,把路铺得更平坦些。 我为什么要和大家说我学佛的三段历程?这缘於一位同修的来访。前段时间,一位同修带著她的丈夫来到我家,她自我介绍说,她是某医院的院长,她丈夫是省政府一名机关干部,还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女儿。第一次见面,她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满脸忧愁,心烦意乱,眼神游移不定。刚一坐下来,她就滔滔不绝的诉说她的种种苦衷,语速极快,像连珠炮似的,根本没有别人插话的机会。我看著她的眼睛,静静的听著她的诉说,就这样说了大约半个小时,她终於停下来喘口气了。趁著这个机会,我递给她一杯水,对她说:别著急,先喝口水,歇一歇再说,您今天不管有多少话要对我说,我都会听下去的,感恩您对我的信任,把这么多知心话儿说给我听,真的谢谢您。听我这么一说,她的情绪立刻缓和下来了,不好意思的对我说:刘老师,真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可是不知为什么,我的这些话就是想对您说,我知道您会理解我的。我对她说:我真的理解您,我不是刘老师,我是您的大姐,姐妹连心嘛。一下子把我们的感情拉近了,我看见她笑了,但眼睛里带著泪花,这是她进屋以来的第一次笑。 我把她所说的烦恼梳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种: 第一种烦恼,她学佛二十多年了,学得很苦很累,一点法喜没得到,反而觉得愈学家里愈乱,愈学不顺心的事儿愈多,觉得学佛不灵。 第二种烦恼,课程多,每天只要有一样课程完不成,她就烦恼不已。她的课程实在是多,每天诵经、持咒不下十几种,除此之外,还要念一种叫小房子的东西。这个我没有听懂,不知道她所说的小房子是什么。我问她为什么要念这个?她说念小房子很灵。 第三种烦恼,丈夫和女儿不学佛让她烦恼,她想让丈夫和女儿和她一样学佛,但丈夫和女儿不听她的。她丈夫说,就你学佛学成这样,打死我也不学佛。 第四种烦恼,女儿处男朋友不合她的心意,她千方百计想拆散他们,但没拆散得了,这让她十分恼火。 第五种烦恼,工作上的诸多不顺心,人事关系的不和谐等等都是她烦恼的因素。 我帮助她把这几种烦恼逐一进行了分析: 第一种烦恼的根源是求不得,她是带著有所求的心来学佛的,换句话说,是求佛保佑的,认为我一学佛,家里一切都顺,万事如意。这是典型的理不明,不知道为什么学佛,不知道怎样学佛。真正的学佛是把佛陀的教诲学明白,然后再把佛陀的教诲落实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这是真正的学佛。不是佛保佑你,是你明白了佛陀的教诲,你的智慧现前了,你自己就保佑你自己了。人生的一切烦恼和痛苦,说到底就是欲望太多而引发的。 第二种烦恼的根源是贪多嚼不烂。她每天的课程安排得那么多,又非常执著的一定要完成所定的课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又有外在条件的限制。如果一个人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这样修行,一定会感到又苦又累,疲惫不堪,在这种情况下,怎能不心生烦恼?一门精进,长时薰修,这是古圣先贤祖祖相传的有效方法,我们的修行者却反其道而行之,完全忘掉了大道至简的道理。 第三种烦恼的根源是掌控欲在作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於别人。宗教信仰也是这样,信仰不信仰,信仰哪个宗教,也是每个人的自由。也不能把自己的宗教信仰强加於人。对别人不能掌控,实际上你也掌控不了,包括你的丈夫和女儿。从另一个侧面说,你信佛学佛,如果学得像,还给大家做出了好样子,不用你动员,人家看到你学佛做得那么好,自然而然就愿意学佛了,这比掌控别人效果要好得多。 第四种烦恼的根源也是掌控欲太强的结果。儿女大了,她们有自己的爱好、理想和追求,要给她们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在处理一些问题时,父母可以给她们一些建议性的意见供参考,不可以强迫她们如何如何做。事实证明,现在的孩子都很有个性,你强迫她们干她们不愿干的事情,她们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她们会远离父母,甚至是离家出走。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难道不值得我们做父母的反思吗?方法对了,效果才更好些。 第五种烦恼的根源是心量不够大所造成的。人,生活在这个人世间,总要和人、事、物打交道。老法师经常告诫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一点,做人心量要大,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宰相肚里能撑船。心量就是舞台,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心量小,你的舞台就小;你的心量大,你的舞台就大;你的心量无限大,你的舞台就无限大,你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绝不跟人计较,好事,好;坏事,也好。为什么?全是虚妄,好事等於虚妄,坏事也等於虚妄,统统把它归零。归零是什么?归零就见性成佛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著人事物,这是我们的境界,起心动念太重要了,要用什么样的心来对待?《无量寿经》经题告诉我们,清净平等觉。我们要时时记住,是非总有评定,公道自在人心,就算人心取不得,还有历史;历史如果太短,还有漫漫宇宙。干嘛非得在这一时一世说个清楚,弄个明白? 其次,做人要宽容。前几天看了一本书,这本书里对宽容是这样说的:宽容,它甜美如醇酒,让人回味无穷;宽容,它温馨如关爱,让人感慨不息;宽容,它亲切如善诱,让人感动不已;宽容,它明亮如晨星,让人迷途知返。另外还说,宽容是一种雅量,也是一种风度,宽容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宽容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如一泓清泉,可浇灭怨艾、嫉妒和焦虑之火,可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宽容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境界,能陶冶人的情操,带给人心里的恬淡和宁静,慰藉和升华自己的心灵世界。 我们经常赞美水,做人若能做到如水一样,已经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了。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水这个自然界的精灵中,获得做人的种种智慧,使我们拥有一个充实和快乐的人生。 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学佛的人很多,念佛的人也不少,为什么成就的不多?我们真的应当认真的进行反思了,不找出障碍我们成就的根,今生成就是一句空话。我之所以把我二十五年学佛路如实的向同修们报告分享,就是真诚的希望同修们少走弯路。我学佛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没上路,第二个阶段上了路,第三个阶段对了路。这是我二十五年学佛路的真实总结和概括,希望能给我的同修们一点点帮助和启迪。我们不能学佛二、三十年了,甚至时间更长一些,到现在学佛还没有上路,人生有几个二、三十年?真的不允许我们再蹉跎岁月了。 二、遵师教诲不走样 净土法门要弘扬 近期,有同修向我诉说学佛路上心中的一些困惑,而且这些困惑不是他一个人的,他代表了一批人。听到这位同修的诉说,我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又是一种什么风在刮?能让这些学佛三、四十年的老修们产生如此诸多的困惑?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让我写下这篇心得体会,和同修们交流分享,以期共勉。 下面,我想就同修们提出的困惑,选择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几个问题与同修们交流分享。 同修们提出的第一个困惑是,念佛能不能往生? 可能有同修会问,这个问题还用问吗?真的有人在问,而且不是一个人在问,是一批人在问。为什么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是现在有人在和修净土念佛法门的同修们说,念佛不能往生,只有读经才能往生。我不知道这个理念是从哪里来的?它的依据是什么?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没有给我们留下这样的理念,释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他还把念佛法门介绍给他的父王,如果念佛不能成佛,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这样做?再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告诉一切苦难众生念佛成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再说说我们净土宗的十四位祖师,哪一位不是念佛成佛的?离我们最近的海贤老和尚,上净下空老法师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净土宗第十四代祖师。老人家九十二年一句佛号不拐弯,他成就了,而且是大彻大悟大成就,你说他是不是念佛往生的?这么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我们眼前,却有人瞪著眼睛说念佛不能往生。这样的瞎话你也信吗?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我们天天学天天念,这四十八愿在说什么?不就是劝导众生念佛成佛吗?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你不相信,偏偏听信一些狂人痴人的胡言乱语,真是可怜悯者啊! 同修们的第二个困惑是,我们能不能学海贤老和尚? 为什么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有人说,海贤老和尚是再来人,不是我们凡夫所能学得了的。大家想一想,这个说法能不能站得住脚?不说别的,海贤老和尚是谁推荐和介绍给我们的?是上净下空老法师推荐和介绍给我们的,如果我们这些凡夫学不了海贤老和尚,净空老法师为什么要把他做为佛门的榜样推荐和介绍给我们?而且老法师也在身体力行的向海贤老和尚学习。说这种话的人,不知谁是他学习的榜样?说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榜样,他说人家是佛祖,咱可学不了;说惠能大师是我们的榜样,他说中国有几个惠能大师,咱可学不了;说海贤老和尚是我们的榜样,他说海贤老和尚是上上根人,是再来人,我们凡夫学不了。如果我说刘素青老菩萨是我们的榜样,他可能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她是大骗子,我可不学她;另一种说法是,人家是大菩萨,咱可学不了。说来说去,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他能学的。同修们,这种和老法师截然相悖的说法,不用分析判断,一听就知道是错误的,你还有什么可疑惑的,还有什么可困惑的? 同修们的第三个困惑是,到底是读经能往生,还是念佛能往生? 首先要弄明白往生必须具备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信、愿、行,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备的三资粮,缺一不可。信是真信;愿是切愿,就是真想去,真愿意去;行就是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对这句佛号,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其次,我想说说读经和念佛的关系,以我这二十五年的学佛经历,我的体会是读经和念佛没有矛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先说说读经吧,读经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经不可不读。经教是帮助我们明理的,经帮助我们断疑生信,经帮助我们认识极乐世界,经帮助我们明了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明了了,我们的迷就破了,悟就开了,迷破了,悟开了,你就知道这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了,你就会死心塌地守住这一句佛号念到底,再也不会拐弯了。绵绵密密的念这一句佛号,又使你由小悟到中悟再到大悟,最后大彻大悟,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你就决定得生净土了,而且是在这一生。 再说一说经教可不可以放下?什么时候放下?我的体会是,经教可以放下,但放下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用三个标准来衡量,第一个标准,你相不相信你今生一定能够成佛?第二个标准,你相不相信真有阿弥陀佛?相不相信你往生时阿弥陀佛一定来接你?第三个标准,你相不相信真有西方极乐世界?相不相信你今生一定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这三个标准。谁来衡量?自己衡量,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情况。 对於这三条标准,如果你没有一丝一毫疑惑了,说明你明理了,读经是为了明理嘛,这个时候,经教可以放下,一句佛号念到底就可以了;这三条标准,如果你相信了百分之九十,对其中的百分之十还有疑惑,经教不能放下,还得继续读,因为你没有完全明理;如果对这三条你相信了百分之九十九,还有百分之一的疑惑,经教也不能放下,经还得继续读,因为这百分之一的疑惑,就是你往生的障碍。概括一下说,有怀疑就读经,佛留给我们的一切经典,目的是帮助我们破迷起信。如果我们百分之百信,一点不怀疑,经读不读没有关系。什么时候放下经教,这个火候只有你自己才能掌握。 同修们的第四个困惑是,劳动时能不能念佛?换句话说,就是能不能边干活边念佛?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可以。理由有三:其一,虚云老和尚谈到印光大师念佛功夫,有这样一段话:(印光大师)以一声佛号为依持,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二六时中,念念不忘,绵绵密密,功夫熟处,弥陀净境现前,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其二,海贤老和尚现的农夫身,一百多年长年累月在田间劳作,往生的当天还在菜园里干了一天活,如果是劳动时不能念佛,你说海贤老和尚什么时候念佛?其三,净空老法师教诲我们,如果是学佛,无论在家出家,所有一切工作里面不碍念佛,心里念佛,身体在劳动。身体是动的,心是定的,决定往生。 同修们的第五个困惑是,可不可以绕佛? 有人提出,不可以绕佛,理由是绕佛念佛,心不清净。对於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可以绕佛,绕佛挺好的。念佛清净不清净,不在於你用哪种形式在念,清净不清净不在於形式,而在於你的心。我曾经两次去长春百国兴隆寺念佛,据我所知,那里是以绕佛为主的,这么多年,百国兴隆寺就是这样绕佛念佛的,哪里有什么不好的! 我是从二OO三年开始到户外绕佛的,开始时谈不上是绕佛,就是锻炼身体吧,后来慢慢形成了规律,两步一句阿弥陀佛,到现在已经绕了十二年了,自我感觉挺好的。就说是锻炼身体吧,每天早晨绕二小时,走二十里路,现在年轻人未必能走得过我。在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个小秘密,绕佛是会绕出灵感的,我在《科注》学习班上的分享报告,很多都是绕佛绕出来的。今天的分享报告就是九月十三日早晨绕佛绕出来的,你能相信这是真的吗? 同修们的困惑,上面我重点说了五个方面,都是自己学佛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吧。既然是个人体会,难免有错误之处,真诚的希望同修们提出批评指正。 下面,我想再说一说我今天汇报、交流、分享的题目:「遵师教诲不走样,净土法门要弘扬。」我想重点说说不走样的问题。前段听《大经科注》,听师父老人家说,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出来讲经说法,弘扬净土念佛法门。我知道这是老人家一生的愿望,到了晚年,这种愿望更强烈了。说实在的,听到老人家这句话,我心里酸酸的,羞愧难当。八十九岁的老人家了,早该享享晚年的清福了,可是老人家还在第一线,为我们这些后来者积功累德、遮风挡雨,我们却坐享老人家福报,真是何等惭愧? 现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陆续有同修出来讲经说法了,这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因为佛法需要传承,佛教需要振兴。传承和振兴都离不开人,如何传承,如何振兴?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传承佛法,振兴佛教,是不是得有个总的原则来遵守?就拿我们净土宗来说吧,我们的指导导师是上净下空老法师,老法师今年讲经说法五十七年,他老人家遵循的一个总的原则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五十七年所讲的是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正法,是古圣先贤留下来的正法,他老人家没有发明创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八个字师父他老人家守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干干净净,这不是在给我们做样子吗?我们做为后来人,是不是在讲经说法过程中,也应该遵守这一基本的、重要的原则? 开经偈上有一句话,叫做「愿解如来真实义」。记得以前跟同修们交流时曾经说过,我们是凡夫,往往对如来的真实义是错解、误解、曲解,可是我们却恰恰把这当成了如来的真实义。就像有人曾经对我说,我知道佛说这段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他真知道了吗?不知道。为什么?佛没有意思,他怎么能知道佛的意思,佛是应机说法,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他所说的不是佛的意思,是他的意思,他的意思是凡夫知见。 我们听老法师讲经说法这么多年了,你解了老法师的真实义了吗?没解啊!如果真的解了,怎么能有前面的五种困惑?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东西当成如来的讲,也不能把自己的东西当成老法师的讲,那样会误导众生的。误导众生会断人家法身慧命的,断人家法身慧命,你的罪业可就造大了。 我建议已经出来讲经说法的同修和即将出来讲经说法的同修,能够身子坐下来,把心静下来,把师父老人家讲的《二O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和《科注》学习班的光碟认认真真的看上几遍,看明白了,你再讲经说法也不迟。 我今天所说的,不是针对哪个人,是针对当前发生的事情,针对同修们的困惑而说的,就算是答疑解惑吧。 最后,引用虚云老和尚的一句教诲,做为今天分享报告的结束语:「诸位是念佛的,我希望大家以一句佛号为自己一生的依靠,老老实实念下去。」惭愧弟子刘素云顶礼。 老法师:刘素云居士的报告,是当前社会出现实际上的问题,引出她这一次的报告。报告里头最重要的,是她自己学佛二十五年的学习经过和所得的成就,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做为参考。她是怎么过来的?前十年真的跟一般人一样,到第二个十年她遇到《无量寿经》,遇到这一套光碟,十年的时间,每天听十个小时,听完十个小时之后就念佛。这一段时期当中,她得的重病红斑狼疮,她也没有把这个病放在心上,而是把念佛,听经、念佛放在心上。念头转过来,病自然就好了,这就是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的,「境随心转」。我们这个身体是物质环境,随著我们念头在转变,如果我们的念头善的,它就变好了;如果你要是常常念病,那病上就加病,加重了,那不是治病的方法,不去理它。 日本江本胜博士做的水实验,对这桩事情做了很好的说明。他实验用食品,面包、馒头,同一个锅里头蒸出来的,把它分成三份,一份贴上一个字条,「我喜欢你,我很爱你」;另外一份贴相反的,「我讨厌你,我恨你」;另外一个,什么都不贴。这三个东西摆在一起,分开摆在一起,一个星期之后打开来看,完全变坏了,是什么都没有贴的;变坏还有一半,还有少分的,是那个恨它的;保存完好的,确实没有变坏的,是你对它喜欢、爱它,就是我们讲的正能量,它没有改变。做很多次,用一些食物、水果也这样做法,得到的信息完全相同。说明我们的念头,不理它是最不好的念头,它变得很快,很快就变坏掉了;不好的念头加给它的时候,它变的速度缓慢一点;好的念头确实能保持。这个证明念头控制物质环境。 量子力学家提出以心控物,这个心就是念头,用念头来控制外面物质的变化。所以多少人说外面有灾难,灾难可不可以控制?可以。美国的量子力学家布莱登就说过,地球上这些灾难,如果地球上这些居民,都能够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他说这些自然灾难统统都能化解。一般人听到未必相信,我听到我完全肯定,一丝毫没有怀疑,是真的。所以我们要改善我们的物质环境,要调整我们的心理。心理,最好的念头就是阿弥陀佛。念佛是最好的念头,确实能够帮助我们身心健康;外面的药物治疗,种种的方法是有补助。总而言之,没有念头那个效果快速,没有念头的效果那么大,最重要的还是念头。我们就看看海贤老和尚,他身体健康,他劳动,从早到晚,自己得下田种地。所以他的运动量够,这是一个理由,这不是第一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他的佛号没断,无论工作不工作,他的佛号不间断,这是他一百一十二岁体力不衰,健康能够保持,这是真正的因素,劳动是辅助,正助双修,产生这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总要记住,连大乘经上,佛都常常提醒我们,端正心念。我们用的方法就是一句佛号。我常常劝勉大家,心上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放下。无论是好事坏事,统统放下,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上只放这一句阿弥陀佛,这就好。 另外,这个报告里头谈到弘法利生,我也常想到这个问题。中国大乘八个宗,我希望年轻人发心,能够把八个宗都兴旺起来。一个人学八个宗的东西,不容易,记住古人一句话,「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早年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学经教十年,十年学了几十部经典。怎么学的?一部一部学,这一部没有学完,不学第二部。所以始终是一部。十年,几十部经,我学,一部一部学,才能搞成功。学的标准,是我能上台把这部经从头到尾讲出来,还讲得不错,自己还满意,这是标准。学得多,走的路对不对?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对。为什么?我们疏忽了,古人是一生只学一部经,学一部经会开悟、会得三昧,我这学了几十部,搞太多了。虽然一部一部的学,这个是掌握住了,学了一些佛教常识,有小悟,没有大悟,彻悟就不必谈了。小悟也很管事,我讲经教学五十七年,遇到多多少少的人提出的这些疑难问题,无论是世法,无论是出世法,我还都能答覆得出来,还没有太多的过失。这是什么?小悟。如果大悟,那个效果就大了,可以成为一代的高僧大德,我还不够这个资格。 怎么个学法?世出世间,我们都称为祖师大德,用佛话来讲,佛教的话来讲,现在没老师,没有老师能不能成就?能。刘素云居士没老师,你看她成功了,她用了十年,就学一部《无量寿经》,这一部经,她得三昧了。她虽然没有说,我心里能看得出来、能体会得到,她开悟了,她悟得比我深。为什么?她十年盯著一门,我十年那个时候至少有十几门,成功了。另外还有个例子,胡小林,胡小林用六年时间专攻《大乘起信论》,他对《大乘起信论》的功夫,解说,大概在今天我们佛门里头,找不到有一个人能跟他相等,找不到。什么原因?没有一个人在这一部论上,《大乘起信论》分量不大,六年功夫,锲而不舍。「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他们两个人都是遵守这句话,刘素云居士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胡小林也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我们要相信这句话,这句话真理,一点都不假。 我想学《华严》,你就把《华严经》从头到尾念上个十年、二十年,就是一部《华严经》。《华严经》九十九卷,一天念十卷,大约就十天,一个月念三遍,能够有十年、二十年的功底,这扎根了;或是在《华严经》里头选几品专攻,遍数愈多愈好,得华严三昧,大彻大悟。学《法华》,学《楞严》,这些大经大论。每一个宗派我都希望能复兴,就是真正年轻人下上十年、二十年的功夫,专读一部经,读上个十年,其义自见。十年之后再十年,那就不是小悟,就是大悟,大悟就是菩萨。真正发心的人,没有老师,有佛菩萨加持你,你这样子学法,就得佛菩萨加持,决定有效果,决定有高人给你印证,证明你真开悟了,证明你讲的没有讲错。所以古人说一句话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真正有心专攻,你一定会成就。我希望八个宗都有人来继承,都有人来学习。我有能力的话,我提供大家修学的环境,有个安静地方,天天读十个小时,念十个小时的阿弥陀佛,十年之后,这就是高僧大德培养出来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无量寿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