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智敏上师所有开示-> 智敏上师开示俱舍论 |
智敏上师:俱舍论颂疏讲记 界品 |
|
俱 舍 论 颂 疏 讲 记 分 别 界 品 第 一 世亲菩萨 造论 窥基大师 着疏 智敏上师 讲解 多宝讲寺 目 录 阿毗达磨俱舍论略释记2 俱舍论颂释疏卷第一 11 六门分别 20 壹 明论缘起 21 一 明本缘起 21 迦湿弥罗结集 25 造论缘起 35 二 明造论意 38 (一)为众生断烦恼故 39 (二)欲令智者慧解深故 40 (三)弘持正法令久住故42 三藏教兴皆有四意 43 依婆沙有七意造论 49 贰 明论宗旨 53 萨婆多宗三世差别之四说 54 (一)显宗 59 (二)密宗 60 叁 明藏所摄 61 肆 翻译不同 62 伍 略释品题 64 六离合释 65 陆 广释文义 79 一 别释品名 80 (一)正释品名 80 (二)明品先后 80 二 依文正解 85 序分 86 甲一 正明序分 86 乙一 归敬序 92 丙一 明佛三德 92 丙二 指德归敬 99 乙二 发起序 101 甲二 随难别解 104 乙一 出对法体 104 丙一 明胜义对法 105 丙二 明世俗对法 108 乙二 释藏名 117 丙一 释藏 117 丙二 释名 118 乙三 明说意说人 120 丙一 明说论意 120 丙二 明说论人 122 正宗分 123 分别界品第一之一 123 甲一 总标纲要 123 乙一 总明有漏无漏 124 乙二 别明有漏无漏 125 丙一 明有漏法 125 丙二 明无漏法 129 丁一 有为无漏 129 丁二 无为无漏 130 戊一 释虚空体 130 戊二 释择灭 133 戊三 释非择灭 136 甲二 别释诸法体 140 乙一 辨诸法异名 141 丙一 明有为异名 141 丁一 释有为名 141 丁二 出有为体 142 丁三 正辨异名 142 丙二 明有漏异名 147 乙二 正明诸法体性 151 丙一 总辨体性 151 丁一 正出体 152 戊一 明色蕴 152 已一 正立蕴 152 庚一 开章 152 庚二 依章别释 152 辛一 释五根 152 辛二 释五境 153 辛三 释无表 161 壬一 正明无表 161 壬二 明能造大种 166 癸一 实四大种 166 癸二 假四大种 169 变碍名色之辩难 174 己二 正立处界 180 戊二 明受等三蕴 180 戊三 明识蕴 188 己一 明识蕴 188 己二 释妨难 190 庚一 别立意难 190 庚二 十八界不成妨 190 丁二 明总摄 192 丁三 显数开合 194 戊一 明数合 194 戊二 明数开 194 丙二 别释名义 196 丁一 释三法名 196 丁二 释教起因 201 戊一 正明蕴废立 205 戊二 明蕴不摄无为 206 丁四 明名次第209 戊一 蕴次第 209 戊二 处界次第 215 己一 约境明次第 216 己二 约处明次第 218 丁五 明名废立 219 丁六 明摄异名 221 戊一 略摄法蕴 221 己一 摄法蕴 222 己二 明法蕴量 223 庚一 约文定量 223 庚二 约义定量 223 庚三 约行定量 224 戊二 类摄余蕴 225 戊三 别明六界 230 俱舍论颂释疏卷第二 233 分别界品第一之二 233 丙三 诸门分别 233 丁一 有见无见门 233 丁二 有对无对门 234 丁三 三性分别门 242 丁四 三界分别门 245 丁五 有漏无漏分别门 246 丁六 有寻有伺门 247 戊一 正分别 247 戊二 释妨难 253 丁七 有所缘无所缘门 254 丁八 有执受无执受门 255 丁九 大种所造门 257 丁十 积集非积集门 258 丁十一 能斫所斫门 258 丁十二、三 能烧所烧门、能称所称门 261 丁十四 五类分别门 262 丁十五 得成就门 271 丁十六 内外门 275 丁十七 同分彼同分门 276 丁十八 三断门 281 丁十九 是见非见门 286 戊一 正明 286 戊二 傍论 289 己一 两眼见先后 290 己二 六根境离合 291 己三 根境量大小 292 己四 六识依世摄 293 答问法 296 己五 眼等得依名 299 己六 识随根受称 300 己七 依地同异别 302 丁二十 几识所识门 307 丁二十一 几常几无常门 308 丁二十二 几根几非根门 308 思考题 312 第一讲 1 第二讲 10 第三讲 20 第四讲 34 第五讲 44 第六讲 57 第七讲 71 第八讲 87 第九讲 102 第十讲 117 第十一讲 131 第十二讲 145 第十三讲 159 第十四讲 172 第十五讲 187 第十六讲 204 第十七讲 215 第十八讲 233 第十九讲 246 第二十讲 260 第二十一讲 275 第二十二讲 289 第二十三讲 299 说 明: 本资料系根据上师讲课录音记录整理而成,未经审阅。 本资料主要面对讲寺内部及函授学习临时使用,不足为凭。仅供参考,请勿翻印。由于记录整理者水平、时间所限,其中可能存在诸如误听误记等错误,如在阅读中发现,请及时指出,并反馈给讲寺编辑室,以便更正。 联系地址: 浙江省三门县高枧多宝讲寺编辑室(函授部) 《俱舍论颂疏》第一讲 上一个阶段,我们讲的是《印度佛学史分期略说》,这是为《俱舍》打个开道。我们上次讲了原始佛教以后,就是部派佛教,这个我们说是属于根本教。后来的大乘里边就分瑜伽行派和中观学派,这两派的目的就是证最高的中道观。那么根本教就是从基础下手,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已经把它们的次第很明显地安排好了。所以说我们的课程从整个的菩提道次第的进度上去;《印度佛学》是从平面的角度把整个佛学看一下。一个是从时间:从开始下手到最后菩提这么一个程序、次第;另外一个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一直到后来的所谓小乘,再加上发展的大乘的瑜伽与中观。 我们说最高的是中道观,要证到缘起性空。要证到缘起性空,该怎么下手?对这个问题,龙树菩萨他的学风,是以这两句话概括的:“先分别诸法,后说毕竟空”,先要把所有的法都很清楚地把它分别明白,就是《心经》里面的“照见五蕴皆空”。你要在空之前,先把五蕴是什么东西分别得清清楚楚,再说它的自性空。如果对它的本身还弄不清楚,那么什么自性空呢?那就是无的放矢。所以我们说,先要把一切法分别了别之后,然后再说它的自性空、毕竟空。另外一句话我们经常讲的:“先得法住智,次得涅槃智”,这也是龙树菩萨的话。我们说,三乘圣者都是从这里下手的。 根据《菩提道次第》,它是说,你要“先分别诸法”,该怎么办?就是要把因果缘起先要知道。要知道性空,先把因果的缘起要搞得清清楚楚。一个是流转的因果,一个是还灭的因果。流转因果,我们这个生死轮回的原因可以知道了。那么如何出轮回,就是还灭的因果,这个都离不开缘起。所以说,从这一方面因果缘起搞清楚之后,然后证入法性空,这是必然的道理。我们在《俱舍》就是从根本下手。 所以我们学法,是按着菩提道次第的规定,先从根本的——所谓的下士道、中士道,就包括在《俱舍》里面。那么《俱舍》这本书我们说到底讲的是哪一乘?有的人以前就分判它是小乘。小乘的名字我们以前讲过了,这是部派佛学进入初期大乘以后,大小乘里面有对辩的,是对它一个贬称,实际上是一个部派佛学的继续。我们说三乘,声闻也好,缘觉也好,菩萨乘,就是佛乘也好,他们的证入菩提,要经过这个次第:先分别诸法,后得到自性空。我们现在讲《俱舍》,也是从中、下士道下手。上士道是不是不讲呢?也讲一些,但是讲得很略。总的来说,《俱舍》这部书不是小乘,而是三乘共讲的,三乘通的。在《俱舍》里边,固然讲的有声闻,也讲缘觉,缘觉讲得很少,但是菩萨乘、六波罗蜜多还是讲了一些。释迦牟尼佛成佛的经过也讲一些。所以总的来说是属于共三乘的,不能说是专门属于小乘。 小乘大乘的问题,我们从菩提道次第的角度来看,所谓小乘就是根本乘。你要进入瑜伽或者中观的话,根本乘教义不知道,那也爬不上去。根本教义知道以后,也不是停留在这里不上去,它是为了以后做一个阶梯的。所以说根本乘我们说不是小乘,一定要辨明这一点。因为我们说,这一次考试也有了,大小乘的分判,就在他发心上看。你发的是世间的心,求财求福的,那谈不上三乘,最多是人天乘。能够避免三恶道,在人天里享到一些福报,这个不属于修行的,只能属于人天乘。眞正的修行,从菩提道次第的下士道开始,那是要把现世的那些追求要放下,至少要放到后世去,对现世一切不要去追求,这样才能进入修行的下士道,而着眼于现世的连下士道都谈不上。 《俱舍》就是为了以后的中观或瑜伽做一个基础的,所以我们说是根本乘。那么这是大概,下边我们书打开看。 世亲菩萨着《俱舍》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是着了六百个颂。这六百个颂就是概括了《大毗婆沙》的十万偈——两百卷,把它要点都概括了。后来加上流通分、序分,六百零七个颂。因为这个颂比较简略,后来迦湿弥罗的国王请他再着解释,那么着了一个广的,就是《俱舍论》,一般是叫《八千颂》,在印度都是以颂来计数的。 《俱舍论》是比较广了,我们现在讲的是颂。但是颂文很略,有圆晖法师他的注解——《颂疏》 。 用这个本子的原因:第一,他是有传承。圆晖法师是唐代的人。我们说玄奘法师到印度去,把瑜伽派的学好了,到中国来翻译、传授。他的传承,就是他的师父戒贤论师,那是那烂陀寺的主讲。那么戒贤论师的师父,那是最有名的,护法菩萨,就是唯识宗里最大成就的一位。戒贤论师下面就是玄奘法师。玄奘法师下边有最大的传《俱舍论》的普光和法宝,还有一个神泰,三大家。圆晖法师是第三代的。所以总的来说,传承没有失掉。这就是我们采取这个本子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因为他是根据玄奘法师的系统,从《俱舍论光记》里边把要点,重要的都讲了的。现代人的著作,要不是太略,要不就是条理没那么清楚。参考资料是不少了,但是没有像《俱舍论颂疏》那么有条有理的样子。 所以说我们采取的是这一本。当然这一本是唐代的著作,文字上面比现在的著作要难懂一点。但我们说这个文字在当时可以说是当时的白话,没有什么艰深的文章的辞藻在里面,是比较平庸的文字。只要我们学过一品,二品,后边的基本上自己会掌握了。所以要求你们在第一品、二品,尤其是第一品,文化水平低的要把把文字要把它钻一下。这里面两篇序当然是文字深一点,后面基本上就是一般的法相的文章。这个法相的文章你把它一品学会了,后边基本上一样了,没什么深的。所以说开头一品、两卷好好学的话,文字上不会有困难。 有人说这书没有标点,其实我们说你们学到后来,不要标点,自己会点,不是很难。基本上有个诀窍,大概四个字一点,有的时候碰上六个字。基本上有些机械性的,很好点。你要是这个点不上了,碰到不是四个字的,那么你六个字试试看。反正意思看出来了,点就点出来了。有时候意思看不出来,你四个字按着点一下,意思也会出来。你学过一品两品,基本上自己会掌握这个,并不困难。 今天我们把序文讲一下。 阿毗达磨俱舍论略释记 正议大夫持节诸军使晋州刺史贾曾撰 这本书就是“阿毗达磨”,阿毗达磨我们也讲过了,对法,或者广法、无比法。阿毗达磨是体裁,就是《俱舍论》的体裁属于阿毗达磨一类的,后面要广讲阿毗达磨。“俱舍”就是藏;“论”,教诫弟子的那个书就叫“论”。“略释记”,略的解释作个记,就是序。 作序的是“正议大夫”、“持节诸军使”,这些都是官衔。我们看笔记:“正议大夫、持节诸军使、晋州刺史皆官衔名。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阶官称号”,大夫就是大夫,持节是官名,是州或郡的长官,管军事的,所以是持节诸军使。晋州是一个地方,刺史相当于一个县,后来的郡太守、知州这一类的,就是比知县大,一个州的长官。那么他作这篇序。为什么作序?下面要说,有缘起。 昔释迦去代,过九百年,天亲菩萨纂论千部,弘宣盖远,发起良多。至于标揭义门,训剖名相,文约事广,词微理明,则此对法藏论尤称工也。 这个是追溯释迦牟尼佛。“去代”就是涅槃以后,离开了这个世界,九百年的时候,天亲菩萨,也翻世亲菩萨。他写了一千部论,我们以前《印度佛学》已讲过。世亲菩萨开头有部出家,他非常聪明,把根本部的部派都学精通了。然后他写了五百部的论,弘扬根本教,最突出的就是《俱舍论》。后来因为无著菩萨的教化,进入唯识瑜伽行派之后,他感到以前弘扬根本部派,好象对大乘法门有的时候可能有点毁谤的意思在里边,他又造了五百部的论来弘扬大乘的唯识瑜伽行派。所以总的来说,他的著作有一千部。五百部是弘扬根本部派,五百部是弘扬瑜伽行派的,所以叫千部论主,这是很有名的。他的“弘宣”,他的教化呢,是非常的“远”。“发起良多”,发明的道理也非常多。 那么那么多的论里边,哪些最好呢?下面就突出《俱舍》。在这个一千部论里边,它“标揭义门”,这个我们讲过了——“论门”,在论里面,它举一个个的门,假如说有漏无漏一个门,有见无见一个门,寻伺一个门——有寻有伺、无寻无伺、无寻唯伺这是一个门。这样一个一个门来分别观察一个法,叫义门,也叫论门,这在阿毗达磨里边经常用的一个法门。论藏里边要分析一个法,用各式各样的角度来观察它,这样子就会把那个法弄得一清二楚,一点没有混淆。用各式各样的义门来把它标出来。 “训剖名相”,把它的法相名词仔细地把它解释,把它分析。 “文约事广”,它的文字简单,但是说的话内容非常广泛。 “词微理明”,它用的词非常微妙,讲的道理非常清楚明白。这个我们讲过了,世亲菩萨的声明当时在印度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以前不是讲过吗?有一个大臣,他是精通声明的。他因为看到其他的人用内明,用佛教的哲学的道理来驳《俱舍论》,没有办法把它驳倒,他就用声明的办法想来破《俱舍 》。说它的文学方面不行,想这一点上贬低它。结果呢,世亲菩萨造了个论把他驳得体无完肤。所以说《俱舍论》的文字也是最高无上,独一无二的。那就是声明里面也有极高的价值的,所以说“词微理明”,讲的道理要非常清楚。 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标揭义门、训剖名相、文约事广,词微理明”的,在这一千部论里面要算《俱舍论》是最善巧,“工”就是最好。 《阿毗达磨俱舍论》翻成汉语,就是“对法藏论”。“阿毗达磨”是对法,“俱舍”是藏,所以叫“对法藏论”。 这一段就是突出世亲菩萨这个人了不得,它的功绩也很大,造了一千部论。他的弘扬佛教,遍布全印度,发起的道理也非常之多。但是这一千部论里边,最好的还是要算这个对法藏,就是《俱舍论》。就是强调突出《俱舍论》超胜的地方。下边就是分析《俱舍论》了。 虽源出《婆娑》1,本诠论藏,若能究根界之旨,穷世圣之源,辨因果于眞俗,祛执滞于人我。乃十二部经,思已过半;八万法门,由而可知。岂唯但趣小乘,专攻说有而已。 就是说《俱舍论》不但是有部,不是小乘,就是辨这个问题。虽然我们说《俱舍论》,据玄奘法师的传承,他说《俱舍论》就是世亲菩萨到了迦湿弥罗,改了名字,学了四年。四年之后,把《大毗婆沙》学通了。他就感到里边的道理有不透彻的,用经部的或其他的一些,他认为比较合理的,符合于佛说的道理来破它——《大毗婆沙》,那么很多地方是依经部的来破的。 所以虽然说,他造这个《俱舍论》,原来是从《大毗婆沙》来的——“本诠论藏”,我们说佛说的经有三藏,经、律、论三藏,那么《俱舍》来源好象是出于《大毗婆沙》,因为他从《婆沙》学了之后,对《婆沙》有一些是批判,有一些是继承的,好象范围不超出《婆沙》。而三藏里边,单是属于论藏。好象范围不大,但是,假使你能够“究根界之旨”。我们抄得的一个笔记,一张表,你们拿出来看一看。九品三十卷那个表。 第一品是“界品”,两卷。它讲的是诸法的体,宇宙上一切法的体,把它讲出来。第二品是“根品”,五卷,讲诸法的用。一个是体,一个是用。那么所有有漏、无漏的法都包在里边。下边就是分说: “世间品”,讲的是有漏的果;“业品”,有漏的因。世间是苦,我们前面讲过了。那么是怎么来的呢?造了业来的,所以业是有漏的因。业又是怎么来的呢?烦恼推动而来的,所以缘就是烦恼,“随眠品”讲的就是烦恼。有漏的果,有漏的因、缘,这是一层。有漏的因果,就是我们十二支缘起里边的流转因果,这个三个,惑、业、果。 “贤圣品”,讲无漏的果,修无漏法感什么果?就告诉我们有那幺好的果。那么你要得到这样子的好果,要修什么?“智”慧——这个我们再再讲过了,佛教里边第一强调的是智慧;没有智慧,一事无成的。你要避免世间的三恶道的因果,也是要有智慧。有漏的那些因果上面,避免那些造五逆十恶的,这方面能够避免掉了,可以远离三恶道。无漏的因果要出世的,那就是戒定慧、闻思修,那必定要有智慧。所以眞正要得到无漏果的因,就是要智慧。那么这个因,还要缘,要“定”。单是有智慧,没有定的话,这个智慧不巩固的,所以一定还要有定,由定生慧。生了慧之后,然后可以证到这个无漏之果。所以这三品是无漏的因果。 那么最后一品“无我品”,在《俱舍论》的六百颂里边是没有的。有的人说是后加的,但是论里面是有这一品。那么是不是原论里边的,或是后边加进去的?这个说法很多,我们不去考证那些。这个颂到八品为止,无我品——好象有一本书里面也有一些颂。这个我们看以后有没有时间。有人提出:“无我品”讲一下,也可以。那么看时间,我们先把八品一定要讲完。 整个《俱舍论》的结构看了之后,就可以看这一句,“若能究根界之旨”,“根”,根品;“界”,界品。根品、界品讲一切法,不管有漏的也好,无漏的也好,它们的体和用,就是这两品讲的。(1B)所以说,假使你把根品、界品里边讲的道理,它的“旨”,就是里面深的意思,都能够究竟明白,“究”就是根究。“穷世圣之源”,“穷”就是把这个道理追根到底地彻底明白。“世”,世间品;“圣”,贤圣品。世间品的根“源”是什么?就是业品和烦恼品。随眠品是缘,业品是因。它的“源”就是因缘了,就是随眠品、烦恼品。贤圣品的根“源”呢?是智品、定品。所以你把这两重有漏、无漏的因果,把它搞清楚。“辨因果于眞俗”,世间品、业品、烦恼品,这是俗谛的因果,流转的有漏的因果。贤圣品跟智品、定品就是胜义谛的无漏的因果。把这两层因果把它弄明白。然后在这个中间,“祛执滞于人我”,把这个人我执去掉。这个我们讲十二缘起的时候就已经略略地讲了一下了。“无我唯诸蕴”,这十二支缘起里边没有一个我在流转,流转生死的没有我这么个东西。那么是什么在流转呢?就是五蕴。所以说你把流转生死的、跟还灭的证圣的——有漏、无漏两层因果搞清楚之后,把这个执着于人我的人我执把它去掉。 这样子,《俱舍论》讲的这些道理,如果完全弄明白的话,“十二部经,思已过半”。 佛说的经就是十二部经,你一大部份已经知道了。还有一小部份是什么呢?是瑜伽跟中观。这是上层建筑还没有讲,根本的基本全部讲了。“八万法门,由而可知”,佛说的修行的法门,讲的是证教,佛教是证、教二门。教方面是十二部经,修行证道方面八万四千法门。那么十二部经里边,一大半就知道了--学了《俱舍》 。修行方面八万四千法门由而可知,从这里边也可以大概知道了。所以说,学《俱舍》之后,虽然不是佛教的全貌,但是根本的东西全部抓住了,上边的再加一层就行了。 所以说“岂唯但趣小乘,专攻说有而已”,从这一点看,《俱舍论》岂单单是二乘,小乘的东西,岂小乘阿罗汉果的,岂但是这样呢?就是不但是这样子,也不是专说有部的。因为这个《大毗婆沙》是有部的,他以为这个范围总超不出有部,但是不是,它十二部经里边一大半基本上讲了,八万四千法门从这个里边也可以得到它的一些概念,基本上的道理都掌握住了。所以说它的范围不属于小乘,也不是属于有部的,就是在这篇序里我们也看得出来,绝不是二乘,不是小乘的,也不是属于有部的。 我们的书的题目,有的地方,说是《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俱舍论》,好象是把有部的帽子戴上去了。从这里说,这是不限于有部,远远地超出于有部的范围,甚至于也不是二乘。所以我们采取《广论》的说法,这《俱舍》是根本乘,如果我们要进入瑜伽,要进入中观,没有根本乘,你是上不去的。我们说上层建筑,一定要基础的,没有基础,上层建筑你爬不上去。欧阳竟无是一个大法相家,大家知道的。他曾经说那个话,因为他研究法相唯识的,他就从唯识法相角度来说。他说你假使研究法相唯识的话,而没有学过《俱舍》,那等于无本之木,一个树是没有根的。那么无基之屋,一个房屋,没有地基的。就是打地基打得马马虎虎、飘飘皮皮的,那是不牢固的,要垮的。所以说你学法相唯识,一定要先学好《俱舍》 。 你学中观,更需要《俱舍》 。因为从唯识再上一层,才进入中观。我们以后讲这个《四宗要义》,就很清楚地把四个层次给分了。他们西藏都是这么学的,先是学有部,再是经部,然后进入瑜伽,最后是中观。这样子几个层次上去,那学的东西就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的。尤其是重点是讲空性,你要知道中观的空性,你先得要知道瑜伽的;你要知道瑜伽的空性,你要知道经部的;你要知道经部的空性,你要先知道有部的——有部的一切有,就是先分别诸法,把有部的一切法都知道以后,才能谈得上空。空也不是一下子空完的,一下子空完的,空空荡荡的,那就是过去有什么的“鸟空”啊,鸟在天上飞,“空、空、空”——这样子不踏实的空,没有用。那就是一层层上去,先是经部的空,然后进入瑜伽的空;瑜伽的空就空得更多了,把一切境全部空完了,只留下一个识;然后把这个识,阿赖耶识也扫掉,进入中观空。这样学的话才踏实。否则的话,飘飘皮皮的,这本书看看,那本书看看,你看了半天,眞正什么叫空,搞不清楚。 那一年,我八六年到北京去开会,碰到观空法师,他那个时候还在。他说,有一次西藏来了一批高级的佛爷之类的。他们来了之后,他们看看,赵朴老要接待喽。接待嘛,观空法师一起去接待。因为他是进过藏的。那些西藏来的人,他们就是要看看你们汉地,到底对空的理解怎么样?因为他也知道,我们汉地的空是偏于空,对缘起方面,一般说是比较忽略、忽视的。这样的空是偏了一边去了。他们故意要问问这些汉地的人,看你们对空的理解是不是够全面?是不是像一般所说的偏于空而忽略缘起?结果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观空法师去回答。观空法师是西藏学得很好的一位。结果他的回答,讲出去之后,那些西藏的格西、佛爷非常赞叹,认为他这个学得确实够格,也很满意,因为是眞正的佛的、龙树菩萨的空的意思掌握到了。 从这一点看,我们说要学空性,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汉地,一般就是学得没有那么踏实的。不踏实的话,就会偏于一边去。我们前面讲过的,初期大乘出来之后,本来是纠正有部的有,与大众、方广的空。因为凡夫的心总是要执着一边。不是倒于这边,就是倒于那一边。不是执空,就是执有。龙树菩萨的般若的中道观出来以后,但是时间久了,又执着一边去。执到哪里去?空的一边去了。后来有无着、世亲出来,讲三性。三性为什么要讲圆成实性是有呢?就是对治当时的人,执到偏于空一边去了。再我们回忆一下,就是月官论师跟月称论师辩论的时候,为什么他们的评价,说龙树菩萨的宗派有毒、也有甘露。而弥勒菩萨的瑜伽行派,就是好象比较安全。这也就是说龙树菩萨的那个空观,如何学得不好的话,也会堕入一边的偏空里面去。 我们中国汉人的理解就是把缘起忽略了,那就是偏了空的一方去了。所以我们汉人呢,你看佛教,经律学得最高。什么小乘不要说了。大乘,最高的是圆教、顿教,不断的高。高了半天,事实上表现呢,没有。我们说,大乘是要利益众生了,菩提心,菩萨行。好象我们中国人,这一方面做得远远不如基督教,什么原因?这就是说你空了一边去了。就是执了空方面、缘起方面忽略了。要干的,这些眞实要干的六度的事情就认为不要的,只要空,空了以后嘛就什么都有了:“自性本具万法”,只要心一空就完了。这样子那就是对行菩萨道方面忽略了。那就是西藏他们看我们汉地的空呢,就是偏于空性,缘起忽略了。这个很重要。 因为要避免这个,所以用从 根本下手,从《俱舍》下手。 《俱舍》就是讲那些有的,就是讲因果的,——不是说执着的有,就是讲因果。清清楚楚说两层因果。——先讲万物的体,再讲宇宙万法的用 ;然后一层有漏因果,再一层无漏因果。那不是讲得很仔细吗?在这个里面你进去的话,不会堕了一边去。所以从这个根本下手,可以避免那些所谓“豁达空”。 大唐三藏玄奘法师,躬得梵本,再译眞文;其徒大乘光法师,亲承密诲,初传正释。既尽善矣,又何加焉? 这是赞叹玄奘法师。“大唐三藏”就是唐朝的时候三藏法师。玄奘法师进了印度,他亲自把瑜伽行派的学好,回到我们汉地来,带了好几千卷的印度的梵本的经论,然后翻译。他翻了《俱舍论 》。 为什么叫“再译”呢?因为这是第二次译。我们看我们的注解:第一次《俱舍论》是在陈朝的时候,“眞谛三藏”,他来到中国之后,本来想回去了,因为风啦什么,乘船就停留在广东、岭南地方,人家就请他翻了《俱舍论》,翻的是二十二卷,叫《俱舍释论》。这个书现在藏经里有。这是第一次《俱舍论》的翻译。那么唐朝的玄奘法师,又翻了一次,第二次翻。 为什么要翻第二次?我们说玄奘法师到印度去,他为什么去的?这是当时中国的佛教比较混乱,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到底怎么回事,搞不清楚。反正他要到印度去看看,佛教的原来面目是怎样的,所以他发心到印度去留学。结果,他去了之后,亲近戒贤论师,学到的是瑜伽行派。回到中国以后,他一看前面的《俱舍》翻译(后来的考证是他的传承不同),认为有些地方有一点小小的缺点。这后面要讲的,序里边有。那么他重新再翻了一道,所以叫“再译眞文”,“眞文”就是说《俱舍论》了,这是讲世亲菩萨造的是一点不错的,叫“眞文”。那么以前眞谛法师翻了之后,玄奘法师再翻一道,第二次翻了,叫“再译”。 他翻的时候,边翻边讲。他的弟子普光法师——“大乘光”,大乘是他的称号,普光法师是专门传玄奘法师的《俱舍》。他叫大乘光,从这一点看《俱舍》就不是二乘。他专门弘扬《俱舍》的,那个法师是大乘光。那个时候玄奘法师传过一次菩萨戒,他们是受了菩萨戒都是大乘,所以大乘光。他是“亲承密诲”,玄奘法师边译边讲,光法师记录下来,叫《光记》——这个藏经里有,有三十卷,很长,很大一部。那么他亲自得到他的传承,“密诲”,就是说他的口传。“初传正释”,把《俱舍论》的解释,第一次把它传下来。 这个传,“既尽善矣,又何加焉?”已经尽善尽美了。因为《俱舍论》本身讲的范围就很广,而玄奘法师在翻译、讲的时候,把当时印度的一些学派的一些东西都讲出来了。所以说这部《光记》记下之后,可以说是尽善尽美的了。“又何加焉?”其他的不要了。就是说为什么要做这部书呢?既然玄奘大师翻了《俱舍论》,翻得比以前的眞谛法师更完善,翻得又好,然后讲的时候发挥得又透,这个普光大师的笔记又把它全部记下来了,已经尽善尽美了,可以说其他的注解不要了。那么这里为什么有一个《俱舍颂疏》呢?它的原因就是下面要说: 然论歧则说繁,义富则辞黩;学徒始习,难以兼功。 然而,这虽然好得不得了,但是这个论里面,“歧”就是头绪纷繁。这个《光记》你们如果去翻一翻,可能有人翻过,那就知道它里面讲的是细得不得了。如果初一看,把头都看昏了。里边细的问题讲得非常仔细。那么既然你讲得头绪纷繁,说的话也多,那就讲了很大一堆。这里一共三十卷,以前木刻本是二十本, 很多很多的一堆文字。因为里面讲的道理多了,头绪多了,说的话就繁了,字也很多。“义富则辞黩”,它的意义非常丰富,各式各样的说法,讲得很多,用的词也不能简单了。要很多的词,才能把它写下来。“学徒始习,难以兼功”,我们初学的人,一下子把它学完,这个很困难。贾曾这一位,他是做官的,他有公务的,像这样细致的书他是没有时间学的。 有圆晖上人者,慧炬炽然,戒珠融朗;后来之美,先达所印;幼好斯文,长而独得。嘗因暇日,见为讨论。余时迫俗尘,倦于周览,乃求略释,先辨颂文。良愿不违,欣然默受;旧德闻已,深相激赞。居诸未几,删削遽成。 “有圆晖上人者”,有一位圆晖上人,“上人”是恭敬的称号,上觉之人。那么有这么一位法师,他是“慧炬炽然,戒珠融朗,后来之美,先达所印,幼好斯文,长而独得”。这是赞叹圆晖上人。他这个人,从小是非常之聪明,“慧炬”,他的智慧,拿火炬来比喻。“炽然”,火炬可以照破黑暗,他的智慧可以通达一切道理,把那些无明的黑暗都除掉。“戒珠融朗”,他持戒非常清净。他持戒用珠来比喻,这个就是《法华经》,我们这个注解有,《法华经·譬喻品》里边有这句话,“持戒清净,如净明珠”。好象明珠一样,里面一点杂的东西都没有的,持戒有那么清净,一点没有犯的。这个就是说用明珠来比喻持戒的精严。什么是“融”呢?“融”就是大明,就是比明的程度还要大一点。“朗”也是亮的意思。就是圆晖上人,他的智慧是炽然的,跟火炬一样可以照破一切黑暗无明。他的戒又像明珠一样清净,非常明亮。“后来之美”,就是后起之秀了。“先达所印”,以前的那些大善知识,都印可他,这个人是了不得的,会有成就的。这个圆晖上人从小就欢喜《俱舍》这个书,“幼好斯文,长而独得”,他从小爱研究这个,所以长大以后,有特别的心得。 这为什么提他呢?这个就是缘起。因为他找到这个对象,自己因为事情很忙,没有工夫看那么大的篇幅。就请他来做了个简单的。所以说:“嘗因暇日,见为讨论”,他们两个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贾曾,古代的大官一般都欢喜跟那些比较高尚的、有学问的出家人一起,经常问问道。因为当时出家人,不但是行持高,一般都是有学问的。唐朝的时候,要出家都要考的,考不上的人不能出家,那就是要求很严。那些文学根基差一点,那就没有资格出家。所以出了家的,一般都是学问很好,又是对佛教里面有研究的。那些做大官,士大夫阶级都欢喜跟他们谈谈的。他“嘗因暇日”,他曾经在空的时候互相讨论讨论这些问题。 “余时迫俗尘,倦于周览,乃求略释”,这时,他在做官时间很紧迫,还要办他的公,他世俗上的事情很多,俗尘世间的事、尘劳的事、做官的事、衙门的事很忙,时间也比较匆迫。“倦于周览”,这样,普光、法宝的那些注解他要全部去看的话,实在没有时间,也没有这个精力。“乃求略释”,就希望得到简单的解释。要解释,先要把颂文解释一下,“先辨颂文”。贾曾就要求,因为他有公务很忙,他也欢喜学点佛教的道理,繁的注解没有时间看,希望把六百颂解释一下。他就是向圆晖上人提这个要求啰,因为他学得非常好,学得不好,跟他提没有用,写不下来。这位既是对《俱舍》特别有心得的,他也有这个要求。他们碰到的时候,聊天的时候,就提起这个问题。 “良愿不违,欣然默受”,圆晖上人悲心很大,既然他有这个要求,这么好的善愿,也不去违背他,就顺了他的善愿。他“欣然”,很高兴地,“默受”,默然地接受了,就是答应他了。“旧德闻已,深相激赞”,旧德,就是当时的大德们,听了这个事情都很赞叹。“居诸未几,删削遽成”,他没过好久,因为他很熟悉这本书,所以既然他提这个要求,答应之后,没花很多时间,那些繁的去掉,重要的把它取下来,很快地成功了这本书。我们看看注解,“居诸”,这是一个《诗经》里的话,“日居月诸,照临下土”,这些都是助语词,太阳啊,月亮啊,照我们这个大地,当然这里是指光阴了。过了时间不长,“居诸未几”,没好久时间,他就“删削遽成”。“删”,把繁的删掉。“削”那些不需要的,把它削掉。很快把要紧的节下来。这样子很快“遽成”,很快就成功了。那么这样做出来有什么好处呢? 以简则易知,有功则可久;虽允在家之请,乃为有学之资。贤人之业,其不泯矣。 “以简则易知”,因为它简单一点,那么你看起来容易知道,容易接受,容易理解。“有功则可久”,这样子搞了之后,能使一般的初学都能够深入到《俱舍》的义理里边去。这个功劳很大,可以流至于永久。 “虽允在家之请,乃为有学之资”,虽然请法的人是在家人,贾曾是个在家的,但是《俱舍》这本书写出来之后,就是“有学之资”。你要做“有学”,这个“有学”我们讲过了,不晓得你们还记不记得?见道以上,无学以下,所有的初、二、三果、菩萨都是有学。那么“有学之资”就是说,你要证到有学,这个资粮就是《俱舍》。所以说这本书——《俱舍颂疏》,虽然求法的是一个在家人,但是一切有学要证到他们这个有学的果位,这个资粮就是靠《俱舍》。这个重要性并不是限于在家的居士。“贤人之业,其不泯矣”,贤人就是有贤德的人,他的事业是不会泯灭的,就是说这本书的功德是极大。 上人自陈作意,已题别序。以余本缘所起,欲重宣扬,嘉旨再三,故疏此记。俾夫后身广慧,遥证通方,过去众贤,永惭偏识云尔。 “上人自陈作意,已题别序”,圆晖上人,后面有个序,他自己作这篇《颂疏》的一些意思,他自己写好了。那么这篇序是贾曾写的,“以余本缘所起,欲重宣扬,嘉旨再三,故疏此记”,因为是贾曾他发起请法的,所以圆晖上人自己作了序之后,请贾曾再写一篇“记”,“记”也是序的意思。“欲重宣扬”,要再说一遍;“嘉旨再三”,再三地要求,那么他就答应了,就写这篇记。 写这篇序什么意思呢?使得那些“后身广慧”,就是后来的有智慧的人,虽离世亲菩萨很远,但是透过圆晖的这本书;“遥证通方”,可以远远地超过去,可以证到这个道。“过去众贤”,这是对偶句。后边的,只要有智慧,可以凭这本书“遥证通方”,就是可以证道。过去的众贤,就是过去不是有很多大学问的、有修证的人,“永惭偏识”,而他们却是感到惭愧了。为什么?他们虽然以前学了很多,而这本书没看到。“偏识”,他的见识少了一点点。“偏识”就是偏了一点点,为什么?这本书他们没看到。这本书是价值很高的,虽然以前是很有学问啦,很有修持,但是还是少了一点东西,什么?就少这本书。 这从一正一反突出了圆晖法师的《颂疏》的重要性。生在后世的,只要有智慧的,他可以凭这本书,证道,“遥证通方”,一直可以超过去,证果证道。而在前面的他们虽然很福气,学了很多,但是这本书没看到,因为他们已经过去了。他的那些学问知识里边,还是少了一块,少什么?就是少这个东西。那么这就是抬高圆晖上人的《颂疏》的价值。 这是第一篇序,下边是圆晖上人自己的序。我们想今天就讲到这里。 《俱舍论颂疏》第二讲 有人提一个问题:贾曾的序里边,最后二三句:“俾夫后身广慧,遥证通方”。“通方”,他们有不明确。 这些句都是对偶句。“俾夫”,使得那个;“后身广慧”对“过去众贤”,“遥证通方”对“永惭偏识”,这是文章对偶的方式。后身的广慧,讲以后的有智慧的人,他对过去的众贤,过去有贤德的那些修行的人。一个过去的,一个是未来的。“遥证通方”,他虽然时间在后头,隔开佛、世亲菩萨,乃至玄奘法师,都比较很远了,但是有圆晖的《颂疏》的帮助,也可以“遥证”,远远地可以追溯上去,也可以证到“通方”,“方”就是道,“通”对下边的一个“偏”。“偏”就是一部份,局限性的;“通”,就是广博的,圆满的。“后身广慧”,可以远远地追溯上去,可以证到圆满的道。而过去的众贤,虽然他们的时间离开得近一点,但是却是没有见到这个圆晖的《颂疏》,他的见识还是缺一部份。“偏”,就是不够圆满。 这就是特别抬高圆晖上人的《颂疏》的价值,当然这是做文章啦。我们说过去那些大德们,甚至于那些证果证道的,并不因为没有看到圆晖的书,他就不如后面的人,也不见得。不过确实也有一部份人,他的知见、学识,因为没有圆晖的书,有些理解得不充分的,也是会有这样的人。这里文章特别强调,就是用这样子的句子来赞叹颂文。现在,我们今天接下去讲下边的: 俱舍论颂释疏卷第一 中大云寺沙门 圆晖 述 这就是开始第一卷。在第一卷前,圆晖上人自己也有一个短的序,然后正式打开讲。先看我们的注解,“俱舍论颂释”,俱舍论的颂的解释。“疏”,对古代的注解再加一个解释,怕以前的还不够,再注一下叫“疏”。 “中大云寺沙门圆晖述”,圆晖,他着的这一部疏;前面“中大云寺”,他的寺院。下边我们看文。 奥烛天下之幽者,其惟赫日乎?鼓万物而成者,其惟颽风乎?匡大教而济时者,其惟菩萨乎? 这三句,两句是喻,一句是正文。“粤”(“奥”应为“粤”, 依大正藏),我们注解有,是语助词,开头的发起式,没有解释,但声音好听,有文气。照天下的幽暗的,把天下的幽暗照亮的,那只有太阳了。月亮虽然也能照,但是照的明度不高,有的地方还是看不清楚的。星,那更差一点。那么古代没有电灯,那是用油灯或蜡,那些光度更低。就是现在的电灯,也只能照一边,照不到其他的远处。那么整个把这个世界照得亮亮的,那只有“赫日”——就是红太阳。“赫”,就是照得红红的太阳。能够照破天下的黑暗、幽暗的,只有红的大太阳。除它以外,其他的,能力是没有了。“鼓万物而成者,其惟颽风乎?”“鼓”,就是鼓动的鼓,打鼓的鼓,这是一个古代的古体字,因为鼓是用皮绷的,所以用一个皮字,现在是不用这个字了。把万物鼓动它,使它成长的,那就是颽风,南风。南风是暖和的。南风一来,万物都成长。所以说能够鼓动万物成长的,那只有南风。因为南风表示春天来了,冬天是西北风。下边配正文了。 “匡大教而济时者,其惟菩萨乎?”能够扶持或者扶正佛的大教。佛的大教,在佛出来的时候。我们学《印度佛学分期》,目的就是在学《俱舍》之前,很多问题已经解决了,碰到这些就感到毫无困难。大小乘的问题等等、世亲菩萨历史都讲了。那么这个地方就是原始佛教以后,慢慢地,到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那个时候,外道已经不少了。到那个法称论师的时候,外道多得不得了,甚至于把佛教很多寺院都并去了,都做了他们的寺院了,把教徒都改信他们的了,不然的话要杀头。要不是就是把命交给他,要不是信他的教,这是他们古代的印度的辩论的风气如此。(02A)在印度过去是很讲智慧的,就是要是道理输掉的话,要么把命输给他,要么就是自己认输、投降,做他的教徒。这样,我们不是讲在法称论师的时候,外道的庙是非常得多了,佛教是衰败了。经过法称论师的辩论,把那些最大的外道降服了,恢复了很多寺院。那就是说“匡大教”,护持佛教,把它发扬光大的,这样子。“大教”就是佛教。扶持、护持佛的大教而来“济时”的,救济当时的一些人们的。 我们说佛教并不是拿来好看,或者是自己了不得,称扬自己的知识渊博,或者是怎么修持高,这是要度众生用的。所以说匡大教的目的还是济时,要救济当时的那些众生。有这样子功德的人只有菩萨,以菩萨来譬喻照亮幽暗的太阳,来譬喻生长万物的南风。菩萨的扶持大教,也就是在济度众生,功德是无可比伦的,这是菩萨的事情,只有菩萨才行。 爰有大士,厥号世亲,弘道于五天,制论于千部,光我师之正躅,解外道之邪纷,功无得而详也。千部之内,《俱舍论》是其一焉。斯乃包括六足,吞纳八蕴,义虽诸部,宗唯以正,故得西域学徒号为聪明论也。 菩萨先点出来,然后菩萨里边又专门点出世亲菩萨。“爰有大士”,就是有这么一个大士。大士就是菩萨,摩诃萨埵;他的号,“厥号世亲”,他的名字叫世亲菩萨。“弘道于五天,制论于千部”,这是赞叹世亲菩萨的功德。他宣扬佛教遍于五印度;“五天”,就是五天竺,东南西北中。印度分五个地方,所以叫五天。“制论于千部”,这个我们以前也学过了。世亲菩萨开始弘扬他的部派佛学,写了五百部的论,来广传他的教义。后来进入瑜伽行派之后,又写了五百部论来弘扬唯识瑜伽行的学说,所以说,一共写了一千部,有“千部论师”的名称。 世亲菩萨,弘扬佛教遍于五印度,他造的论又满一千部,以这样子的功德,来“光我师之正躅,解外道之邪纷,功无得而详也”。他来光显我师——释迦牟尼佛,我们的根本师,他的“正躅”,“躅”就是高步,就是大步地走了,这个引申指教迹、佛的教,佛的教能够光扬。光扬我们释迦牟尼本师的正教,把外道的那些邪教扰乱排除掉。他的功德,“无得而详也”,那是多得不得了,全部写是写不完的。我们在讲《印度佛学》的时候,也基本上介绍了一些世亲菩萨的功德。当时他的功德好象是这么讲:自从佛灭度以后,最多闻,能背诵最多的,就是世亲菩萨。同时教化出家人最多的也就是他。无著菩萨教化了很多,上万,但是世亲菩萨比他更多,大概有六万多比丘,就是他所教化的。造的僧伽蓝也要好几百。反正他的功德是极大。历史上写了一些重要的,其他的还有各式各样的,没有办法仔细地全部考证下来,所以“功无得而详也”。 把世亲菩萨标出来了之后,同时指出:他的千部论里边,哪一部最好呢?“千部之内,《俱舍论》是其一焉”,标出《俱舍论》。一步一步地,把它推出来。在一千部论里边,《俱舍论》是它里边的一部。这一部有什么好处?“斯乃包括六足,吞纳八蕴”,它可以把六足论都包进去,“八蕴”,《发智论》,“吞纳”,可以把它包起来。吞下去就是可以包起来,全部把它的意思包涵完。因为它的意义把发智、六足全部能够包括在里边。 “六足”,我们注解有:《集异门论》 、 《法蕴足论》 、 《施设足论》、 《识身足 论》、《品类足论》 、《界身足论》等六部论 。 《发智论》是根本,是身,六部叫足,一身六足,这是有部的最根本的论典。有部在当时部派佛学里边,是最强大的一部,凭什么?就是靠这些论典。他们有这些论典的完备;同时,论典里边的辩论的方式非常完整。所以能够弘扬他们的教义,成了很强大的一派。 “八蕴”,为什么《发智论》叫八蕴呢?我们有注解: 《发智论》一共八品,在印度话里叫八个犍度。八个犍度翻成我们汉地就是八个蕴,蕴就是一堆一堆的,也就是八品的意思。八聚、八蕴都是八犍度的翻译。那么哪八个蕴呢?谓“杂”、“结”、“智”、“业”、“种”、“根”、“定”、“见”这八个蕴,或八品,意思一样的,这个论因为主要的讲有八品,八个犍度。所以他用八蕴来代替《发智论》,用六足来代替六足论。这是做文章的技巧,一个六,一个八,一个蕴,一个足,就把一身六足全部包完了,所以说《俱舍论》文虽不多,但是把发智 、六足的意思全包完了。 “义虽诸部,宗唯以正,故得西域学徒,号为聪明论也”,他采取的教义,虽然各个部派都有的。当然根本依的是有部,他是健驮罗西方有部出家,又参照了东方有部的教义,又学了经部的,乃至正量部的,各色各样的部派都学过。它里边虽然讲的道理,各宗派都有,但是并不偏,哪一个“正”,是他的宗旨——“宗唯以正”。他的宗是没有偏见的,不是说我有部出家的,有部的就都对,其他都不对的。也不是说他倾向于经部,经部全对,有部都不对。他就是说,哪个讲的对的就取哪个。什么叫对?符合佛的原意的就是对的。所以说,世亲菩萨学过很多宗派,《俱舍论》里边也引了很多宗派的教义,但是他采取哪一部的?就是他以什么为宗呢?那一部讲得正、讲得对,就依哪一部,没有偏见。 我们在讲《广论》时,听经之前,一定要把偏见除掉,这个东西是障住我们听法的。我们现在学法,希望大家《广论》中的听法的几个条件好好地去学一学。为什么呢?很多人学《广论》,他也知道这个道理,也在讨论这个道理,但是偏偏听的时候,不照这么做,这就没有办法,后来就呆不住,就是跑掉了。他这是自己没有依法行持了。我们说你把书背下来也好,你把书怎么样子讲得天花乱坠也好,做不到的话,白白的,那个不起作用的。你尽管讲得很多,跟书上的话差不多,但是你做不到, 就是你根本不理解。你既然不理解的话,不能使其他的人理解。你要去讲给人家听,也是讲得不对头的。 为什么呢?我们自己学好了,自正才能化人家。自己没有学好,又来不及要去教人,好为人师。我们凡夫都有这个心。为什么呢?做师嘛,是抬高自己,人家向我恭敬、礼拜、磕头、供养、递红包。这不是很高尚的事情吗?他想爬这个高位子,尤其是学密法,最好上师的位子爬上去,把尖帽子戴起来,以为光荣得不得了。你要看看有没有这个本事。我们说,焰口也是密法,瑜伽密。温州就有放焰口,上台放了一半,被鬼拉下来,掉在地上,吐血而死。没有这个资格,你救不了人家的话,人家饿鬼等了半天,你的东西也吃不到,好处一点也没有,碰到哪个脾气大的,把你拉下来了,你福报没有,就死掉了。所以这个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有这个功德,你可以做那个事情;没有功德,不要勉强。 我记得什么庙里边有几个争着摇鼓鼓,做主法的。这个有什么争呢?派哪个摇哪个摇就是了。上师不在,他们争着摇这个东西,这些都是我执的表现。你这样学法,谈不上。我执还没有放下,再大的再高的法给你,结果还是做了我执的营养品,我执越来越胖、越来越大。我执大了,这个道就越来越小。所以这样子学法不在正路上,希望大家不要有这个。 “故得西域学徒,号为聪明论也”,因为这样子的关系,所以西域的学徒。“西域”,这里我们有注解,从汉朝开始以后,凡是中国西方的国家叫西域,但是范围有大小。当时汉朝的时候,因为交通比较不发达,所谓西域就是指新疆这些地方,还没受汉人所管的,少数民族地区。但是到了《大唐西域记》——唐朝的时候,交通发展了,那么这个西域指的范围广了,包括整个的尼泊尔、印度、中亚、西亚南部、阿富汗东北部等等,都属于西域的范围。 《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值得推荐,很好。它里边把西域的情况,讲得很仔细。它里边的地区就包括这些,比汉代的时候要广得多了。 所以西域包括印度那些地方,都称《俱舍论》叫“聪明论”。聪明论,不但是因为它包括发智 、六足,因为各部派的意思有,以正理为它宗旨。不但是这些。大概八几年,北京社科院出版的一本书,里边就谈到《俱舍》:《俱舍》这本书可以当作佛学概论来研究,它把佛教的内容基本上都包完了,就是把法空的道理没有大大地发扬就是。因为它是根本教,从基本上下手的,高的中观的道理没有发挥得很多。但是整个佛教的一般理论,全部讲完了。所以你也可以当佛学概论来看。 我们也讲过,《俱舍》包含的内容很广,它的声明——文学的价值也很高。所以说,在当时的地位,认为是一切有知识的人都要学一下。如果这一部书你不学的话,第一个,当然里边讲的内容你不知道。聪明嘛,就是你知道得多才叫聪明,那你就不聪明了。再一个,显得你学问不广博。这么重要的书你还没学过,谈什么跟人家辩论?谈不上了。 当时一般的知识分子,不管你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乃至外道的,都需要学这部论。如果你不学的话,说话就没有共同语言,辩论也辩不起来,所以说叫“聪明论”。它讲的内容很广,天文地理,各式各样的世间因果,出世的无漏的因果都有,所以叫“聪明论”。 至如七支无表之说,作传律之丹青;三科蕴界之谈,与弘经为润色。光光佛日,實在兹焉。 这个文章作得极好。对有些文学不太好的,我们本来要想编一本佛教的语文课本,这两篇是最好的文章。因为讲的是佛法,又是极好的文章。因为我们讲过,唐代的那些出家人都是经过考核的,考不取是不准出家剃度。所以说当时出家人的学问都是很高很高的。圆晖上人是一个很有名的高僧,当然他的文章也是极妙的。所以这些文章学了之后,不但对佛教的意思有帮助,对写文章也有帮助。 “至于七支无表之说”,“七支”,身口七支。我们经常有人、信里也问我,七支跟普贤七支供搞混起来了。我们说普贤七支供分七个类,是普贤菩萨的大愿,分礼拜、供养、赞叹、随喜等等。西藏分七支,我们分十大愿。这个“七支”不是普贤七支供。好象是宗D写信的,他说是不是普贤七支供?我说,这两个不相干的,这和七支供怎么配得上去,这就是“业品”里边讲的身三口四,讲的无表色。身三口四造业的时候都有无表色。你受了戒之后,把身三口四管住了,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等等,不杀,不盗,不YIN,那也是有无表色。 讲七支的无表色,这个学说,“作传律之丹青”。讲律藏的时候,研究律的时候,这是一定要讲无表色,就是戒体。戒体的问题,讲律的时候非要讲,仔细发挥的。“传律之丹青”,丹青就是说不可改的那些论点。丹青,我们的注解有,“丹砂”,就是朱砂,跟那个“青雘”,这是两种矿石,可以做颜料的。“丹青之色不易泯灭”,它这个颜色,上了这个颜色之后不会变色。所以《俱舍》里讲七支无表色的那些论述,在讲律藏的时候,也依据这个,而且不能改变。“作传律之丹青”,是一个永远不渝的、不可变的一个原则性的东西。 “三科蕴界之谈,与弘经为润色”。“三科”,蕴、处、界。这是讲法相的,一开头就要讲三科,有三个类。把宇宙的万法用三个类来分。这是蕴,五蕴摄一切有为法;十二处,包括一切有为无为法;十八界也包括一切有为无为法。以这三个科,或者三个类来分整个宇宙的万法。“蕴界之谈”,“三科”是蕴处界,这是作文章。你加了蕴处界的话,那句子的字就前后不一样了,不一致了,作文章就不好看了。所以说前面是“七支无表之说”,这里“三科蕴界之谈”,这三科蕴处界要省一个字了,前后两个字写了,中间那个可以略的,这是写文章的一个规律。写两个略一个可以的,“三科蕴界”的这些说法,“与弘经为润色”。 《俱舍》“界品”里边讲三科的这些说法,要弘扬经,我们说经律论三藏了,弘扬经藏的时候,可以作一个认识的作用,就是作一个增上的作用,也就是讲经的时候可以补充,增长它的意义。 “光光佛日,實在兹焉”,佛用太阳来比,佛光它照明整个的我们的众生,好象太阳一样照遍大地,很光明的佛的太阳就在这个里边了,整个佛教,他所有的,它的光明,都在《俱舍论》里边,这里特别地推崇《俱舍论》 。 这里边你们还可以看出来,《俱舍论》是论藏,在论藏里边有律藏,也讲的有经藏。“七支无表之说”、“传律丹青”,这是跟律有关系的。“三科蕴界之谈”,可以补充经里边意义的,跟经藏有关系。所以虽然是属于论藏,但是经律都是通的,贯通的。既然是三藏都在里边,都讲起了,那佛教整个的就在这个地方了。“光光”,很大的光明的佛的太阳,就在这部论里边。这是赞叹《俱舍论》的好处,下面就是缘起来了。 有正议大夫,晋州刺史贾曾惟公,特禀异气,别授精灵;文盖云间,声雄日下;器宇冲邈,容止清闲;盖缙绅龟镜之士也。 “有正议大夫,晋州刺史贾曾惟公”,这就是我们前面碰到的贾曾,晋州刺史,做官的,他的名字叫曾,号惟公。赞叹他,“特禀异气,别授精灵”,这个人的气质,特别地与众不同,就是天赋独厚,与众不同的,“异气”,与人不同的气质。“别授精灵”,特别聪明,好象是天专门给他一个聪明,特别给他一个聪明,实际上就是他特别聪明。他的气概是不同于众,同时又特别聪明,这么一个人,这个是他的天赋。 下面就是他的学问。“文盖云间,声雄日下”,这有一个古典,这是《世说新语》里边,引了这么一个古典。 《晋书》里边有一段话,当时有一个学问家叫陆云,他的号叫士龙,是河间地方人。另外一个也是大文学家荀鸣鹤,是颖川人,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这中间就把他略掉了,点几个小点子,不知你们抄的时候有没有)。有一次他们俩叙温凉,就是聊天的时候,陆士龙,我们说文人就是好胜,出家人不要去学这个。他们聊天聊到后来,要抬高自己了,他就说一句话:“云间陆士龙”,好象是云间的一条龙,那是了不得的。荀鸣鹤也很聪明,当下就对上一句:“日下荀鸣鹤”,太阳之下,鹤是独立鸡群,一个站在那里最高的,那太阳之下只有我荀鸣鹤。这个了不得,这两个人都是抬高自己。当时,因为从文学角度来看,这两个句子,对联对得非常好,很有名。古代时大家传播的这么一个佳对,就是一个好对。这里用来干什么?贾曾他的文章是“盖云间”,他的文章超过陆士龙,“声雄日下”,“雄”就是声誉大,他的声誉的威光超过荀鸣鹤。他的学问,他的声誉超过当时这么两位文学家。这是他后来的文学造诣。前面是他天赋那些聪明跟他的特别的气质,都是天赋的,这是他自己的文学造诣。 “器宇冲邈,容止清闲,盖缙绅龟镜之士也”,“器宇”就是胸襟,“冲”是谦和淡泊,“邈”是远的意思,就是胸襟广阔。这个人不是一个小气的,心量是大的。(02B)“容止清闲”,“容止”就是威仪行动,“闲”就是清闲,闲字同女旁的娴一样的,文雅的意思。“清”,清高。他的威仪非常清雅,举止行动是非常清雅的。他的胸襟宽广,举止清雅。是怎么样的人,这一看就看出来,是“缙绅龟镜之士也”。“绅”就是带子,身上缚一个带子。笏就是朝板,插在带子上,上朝的时候要用的,这就是作大官的,中央官员,高级官吏。“缙绅”就是做大官的。“龟镜之士”,就是不但地位高,有权位,同时聪明,知道一切。 “龟”,不知你们小时候搞过没有,我们小时侯搞过。一般的,古代要卜什么东西,算什么东西,用乌龟来卜的。我们小时侯玩什么呢,看今天是下雨还是晴,用草纸放乌龟尾巴上一点,尾巴朝上的,就是要天晴的,尾巴朝下的要下雨的。乌龟有灵不灵的感觉了。“镜”是镜子,照相的,什么东西在镜子里一照,像跟外面一模一样,好的丑的全照出来了,自己看不到,拿镜子一照就看到了。这个说明什么呢?就是他这个人跟乌龟一样能够预知先兆,将来的吉凶就能很早地知道,有预知之明,看东西,能够分辨是非跟镜子一样,好的、丑的一下就明白,不要犹豫,不要去考虑,当下是非好处都能够明白,这是一个聪明的人。这个就是这么一位。这都是赞叹贾曾的。 公前任礼部侍郎,省司多暇,归心正法。乃相命谈义,遂请造略释。 贾曾这个人,惟公,公是尊称他,恭敬的称呼。他以前做礼部侍郎。礼部侍郎我们有注解的,这个我们不去管它。一个官,侍郎大概是副官。他在衙门里边,“省司”就是衙门里边。当他做这个官时,又是副官,比较清闲的时间多,“省司多暇”,衙门里边比较空的,空的时候可以研究佛法,“归心正法”,他专门去归心于佛的正法。既然他研究佛法,他是一个高僧,当时的一个有名的高僧,“乃相命谈义”,相命是客气的说法。他要我来给他谈谈这个佛法的道理,谈到后来呢,“遂请造略释”。这是一个缘起。这个前面讲得很清楚,这里就略略提了一下。因为他们经常谈论教理,他就提造略释的要求,前面这个都说了。因为广的太繁了,做官的人没有时间,所以希望做一个略的,颂文解释一下,这是第一个缘起。 有大圣善寺,怀远律师者,清以戒珠,凉以风仪;既勤勤于法门,亦孜孜以劝诱。志存兼济,故有请焉。 第二个缘起,“有大圣善寺”,那是出家人。所以说前面贾曾做的,单是说他一个人的。圆晖他是全面的,除了贾曾的邀请之外,另外“大圣善寺”,一个庙,它里面一个怀远律师,持戒的。当然持戒么赞叹他的戒:“清以戒珠”,前面讲过了,以珠来,珠的里边没有一点的瑕疵,没有一点点脏的,干干净净的,亮亮的珠来表示他持戒的清净。“凉以风仪”,“风仪”就是仪容,也可以说威仪。“凉”,为什么要凉?我们说有了烦恼就热,起了烦恼就是脑浆火热的,烦恼起了之后,心里就耐不住了,难过的很,像热锅子蚂蚁一样要朝外面跑。瞋心更不要说了,脸红耳赤,马上整个脖子粗起来,脸也红起来了。凡是烦恼起了之后,就是热的,炎热。这个“凉”就表示没有烦恼的,烦恼息下去的,那些威仪、风仪里边看出来是很清闲的。清闲就是没有烦恼的,这样的人。这里赞叹“怀远律师”,他外边持戒很清净,内心烦恼息下去了,所以非常之清闲。 “既勤勤于法门,亦孜孜以劝诱”,这位怀远律师,他本身,“既勤勤于法门”,一方面他自己很精勤地修行,在修行方面他个人非常精勤。同时,也“孜孜以劝诱”,“孜孜”,就是很急的,就是孜孜不倦地要去引导人家,弘化,那就是自利利他。“勤勤于法门”,是自利方面的;“孜孜以劝诱”,那是利他一方面的。所以下面说“志存兼济”,他的志向,存就是有这个兼济的在里边。就是自他二利,兼就是自他二个都全的。既自利又利他。这位怀远律师,这样子,既自己勤勤于修行的人,也很热心于劝化的。既然这样子,他也有一个要求,希望做一个略的解释,以利那些初机。 这个是所以圆晖上人,他做这部《俱舍颂疏》的二个缘起。下边,既然两位有这个邀请,他自己怎么表态呢? 在圆晖多幸,遭兹像化,咀以眞诠,狎以兰室,喜朝闻于夕殒,荷严命以斯临,课以庸虗,聊为颂释。 他答应做了,他先要客气一下,然后他就说既然这两位殷勤地劝请,当然他要做这个颂疏。他说,从圆晖我自己本人来说,很幸运,碰上“像化”,就是像法的教化,唐时还在像法,现在我们是末法时期了。圆晖自己来说:我很幸运,碰上这个像法的教化时;“咀以眞诠”,“眞诠”是佛的眞的教义,三轮的教法。“咀”,就是嚼,嚼就是玩味。我能够亲自尝到佛的眞的教。 “狎以兰室”,亲近那些有德的人,当然包括贾曾、怀远等等。跟他们亲近之后,好象进入了芝兰之室。他这是客气,我本来没有香味的,没有能耐的,因为亲近的善知识,贾曾、怀远等等,他们身上有香,我也带上了点香味道,就利用这个来做疏。当然我们说不一定指贾曾、怀远,他自己学法的时候,亲近的善知识都在里边。他能够在像法的时候,能够碰到佛的正教,他也可以去研究,同时也亲近那些善知识,等于说入于芝兰之室,自己身上也有香味了。这是他客气,他说我本来身上没有香的,因为善知识的关系,我也带些香味道,就用这个香味道来弘扬佛法。 “喜朝闻于夕殒”,这两篇文章是极好的古文,也是讲佛教教理的。所以你们欢喜语文的,可以背下来。“喜朝闻于夕殒”,也是孔子的话。孔子《论语》里边,“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认为一个人生下来干什么的,主要是要明道的,如果早上你把道听到了,那么你下午死掉也划得来了。如果你活了一百岁,根本就不知道,那你这一百岁白白地活的。跟我们佛教那个颂,我们讲过的,意思差不多的:“人生一百年,不闻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见闻之。”意思一样的。你活了一百年,一切生灭法,就是无常的法,你不知道。无常就是三法印之一,就是佛法啦。你不知道佛法的话,你倒不如生一天,知道佛法,那还划得来一些。那就是我们眞正人生在世界上,不是跟畜生一样,吃喝玩乐,搞那些的,是要求道的。这个道你一旦得到了之后,你马上死掉都划得来的。如果你没有道的话,一辈子的混,那就是跟畜生一样,没有意思的。所以《论语》里边有这么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那么他也有这个心,他很欢喜,他闻了《俱舍》这一类的法,他就晚上死掉也可以了。他认为这个法得到是最大的庆幸、幸运了。所以说“喜朝闻于夕殒”。他跟孔子说的一样。他很欢喜,闻到这个殊胜的法之后呢,哪怕下午就死也不怕了,划得来了。 这是一个,他自己本身有这么一个感觉。同时,两位请他要做这个《颂疏》,这是很严肃的一个使命是。“荷严命以斯临”,他负荷了这么一个严肃的使命,来完成这个任务。“斯临”是反装句——临斯,就是面对这个任务。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智敏上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