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二十二卷--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三藏法师所有开示-> 三藏法师开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二十二卷


 下载DOC文档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二十二卷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缘起品第三之二

  于前所说诸界趣中。如其次第。识住有七。其七者何。颂曰

  身异及想异身异同一想

  翻此身想一并无色下三

  故识住有七余非有损坏

  论曰。谓若略说。欲界人天并及下三静虑无色。此七生处。是识住体。若广分别。应随契经。有色有情。身异相异。如人一分天。是第一识住。一分天者。谓欲界天。及初静虑。除劫初起。言有色有情者。是成就色身义。言身异者。谓彼色身。种种显形。状貌异故。彼由身异。或有异身。故彼有情说名身异。言想异者。谓彼苦乐不苦不乐。想差别故。彼由想异。或有异想。或习异想。以成其性。故彼有情说名想异。今应思择。岂不后有身异言故有色已成。前有色言。应无义用。此责非理。于无色中。现见亦有说身言故。若谓身后有想异言。已证身言。唯诠色者。亦不应理。除想已外。余无色中。有疑滥故。或复谓后有如人言故前身言无有滥者。此亦非理。由后说有一分天言。容有滥故。若谓不以一分天言令彼身言滥于无色。依次第故。又于次后。说梵众等诸天言故。理亦不然。非遍说故。非后遍说一切天众皆建立在。余识住中。勿有生疑。一分天者。兼摄有顶第四静虑。故说有色及身异言。非有顶天可言有色。第四静虑。可言身异。一分天言。已简恶处。余人天众。各自名显。故此所说。一分天言。所摄如前。其义成立。由斯有顶。第四静虑。及诸恶处。非识住摄。故有色言具大义用。或言有色为显异因。谓身异因即是有色。要由有色。身方有异。由身有异。想异得成。故有色言。显异因性。由能损益。胜境现前。损益身时。身便变异。即于如是身变异时。令饮食等亦有变异。彼变异故。身异得成。由是便生乐等异想。故言有色是显异因。若必有色言。显身异因者。极光净等。身应有异。又极光净。应无异想。由彼天中身无异故。又诸梵众。想应不一。由彼天中身有异故。由斯所释。理未必然。其理必然。异因定故。谓身有异。定色为因。非色为因令身定异。故极光净等。无身成异失。如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等。如契经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现有眼色。眼识不生。余亦应尔。又如经说。身有轻安。便生受乐。此经意显无染受乐。定轻安为因非身轻安。定能生受乐。此亦应尔。故理必然。若谓眼色定为眼识缘。阙余缘故。有眼识不起。如契经说。能生作意。若不正起。识不生故。既许有色为身异因复阙何缘。令身不异。又受乐体。异于轻安。虽复轻安遍于诸地。无受乐地。可不生乐。有色身异。既无别体。诸有色者。皆应身异。此亦不然。与彼同故。虽诸有色皆身异因。有阙余因。而身不异。谓于欲界初静虑中。有表无表寻伺多识。为因生果。有种种异。故彼有色。为身异因。极光净天等。无彼因故。虽有色因。而身但一。不可以说彼为身异因。则不许言有色故身异。勿说作意能生眼识。便不许说眼色为缘。又彼不应以业生眼故。便不许说眼等为眼因。又彼不应以种生芽故。便不许说水粪等为因。是故不应作如是难。以有色故。令身异者。极光净等。身应有异。言极光净应无异想。由彼天中身无异者。亦不应理。由心于定有厌欣故。如说乐因。又想异言。为遣疑故。谓说身一。想应非异。心随身故。为遣此中想随身疑。故说想异。此言意显极光净天。心不随身。与余天别。言诸梵众。想应不一。由彼天中身有异者。理实应尔。但为显示彼劫初时同于一因。起一执想。故言想一。是故前释。一分天言。亦摄梵众天。唯除劫初起。此言意显彼想实异。但就少分缘义。说为想一。由斯有色定是异因。故有色言。深有义用。有色有情。身异想一。如梵众天。谓劫初起。是第二识住。所以者何。以劫初起彼梵众天同生此想。我等皆是大梵化生。大梵尔时亦生此想。是诸梵众皆我化生。何缘梵众同生此想。由见梵王处所形色及神通等皆殊胜故。又观大梵。先时已有已。及余天后方生故。彼不能见从上地殁。依初静虑发宿住通。不能了知上地境故。何缘大梵亦生此想。彼才发心。众便生故。谓己所化。非速殁故。或愚业果感赴理故。或见己身。形状势力寿威德等。过余众故。由是缘故。梵众梵王。身虽有殊。而生一想。岂不梵众言。我从彼生。而大梵王言。我能生彼。想即有异。如何言一。此责非理。梵众梵王。同执一因而生想故。或缘所化想是一故。有说此中唯依梵众。言同一想。非大梵王。以彼经但言如梵众天故。非王一身可名众故。虽彼后时得聪睿觉亦生异想。而从初位。以立其名。故言想一。王从众说。得想一名。故可彼天总名想一。言身异者。前说彼天。有表等因。感别果故。安立众生。有差别故。经说。梵众作是念言。我等曾见如是有情长寿久住。乃至起愿。云何当令诸余有情生我同分。于彼正起此心愿时。我等便生彼同分内。梵众何处。曾见梵王。有余师言。住极光净。从彼天殁来生此故。既从彼殁来生此间。云何未得第二静虑。而能忆彼诸宿住事。谁言未得第二静虑。若得应离初静虑贪。如何彼尚生初定戒禁取。退已方生。斯有何失。岂不色界无有退耶。有说。初生无妨有退。有余师说。住中有中。曾见梵王。此不应理。经言见彼久住世故。彼天中有。于正所受生。既不阙缘。无容久住故。应说梵众即住自天。曾见梵王。极光净殁。初受生时。曾见彼故。谓诸梵众初下生时。见大梵王。威光赫烈。虽怀敬慕欲往亲承。威神所逼。未果前诣。于兹荏苒遂致多时。后励专诚。预近瞻仰。到已皆共作是念言。我等曾见。乃至广说。谓彼近见大梵王时。便能忆知先所见事。复能了达众下生前。独有梵王及心所愿。或彼先在极光净天。曾见梵王。今见能忆。谓彼昔在极光净天。曾见梵王独居下地。亦知心愿与众同居。俯愍便兴初静虑化。令所化众偶侍梵王起化。须臾自便福尽命终。生下初静虑中。大梵身心及所化事。皆初静虑通慧所缘。今见便发宿住随念。故彼梵众作是念言。我等曾见。乃至广说。有余师说。二静虑中所起。能缘梵世眼识。是初静虑地法所收。故今亦能随念彼识。有作是说。彼梵众天。不受处胎断末摩苦。由斯得有念无忘失。故忆前生所见等事。有色有情。身一想异。如极光净天。是第三识住。此中举后。兼以摄初。应知具摄第二静虑。若不尔者。彼少光天。无量光天。何识住摄。彼二既有第三识住相。无缘可说非识住所收。故知此中依举显理。说诸识住。非但如言。彼天中无有表业等为因所感差别身形。故言身一。即形显等。同处诸天。相无别义。然彼尊者阿奴律陀契经中言。光净天等。身有高下胜劣可得。此依别处。故作是言。非一天中身有差别。又契经说。极光天中。有时诸天。同共集会。其身有异。光明并同。此说诸天其身各别。不言形显状貌不同。故与此经无相违失。有说。梵众名极光天。有妙光明。胜下天故。第二静虑。喜舍二想。杂乱现前。故言想异。传说。彼天厌根本地喜根已起。近分地舍根现前。厌近分地舍根已起。根本地喜根现前。譬如有人于诸饮食若素若腻欣厌互增。经主引经释想异义。谓极光净。新旧生天。缘于劫火。有怖不怖。二想交杂。故名想异。非喜与舍二想交杂。若尔不应第三静虑由乐想故说名想一。有何别理。第三静虑。由一乐想。名为想一。第二静虑。非由喜舍二想交杂名为想异。故彼所言。乍如可录及加详察。未足信依。上座此中作如是说。第三静虑。于一切时。由不怖想。故言想一。彼所引教。与经主同。今详彼言。非符识住。此及前释。理并不然。谓识于中喜乐安住。立为识住。如何乃说依于怖想立识住名。即以此缘。说诸恶处。第四静虑。及有顶天。非识住摄。次后当辩。理必应然。上座亦说。诸恶处等。非识住因。谓识住名。显识乐住。如说。有处令士夫心乐住其中。是名识住。非恶处等。令士夫心乐住其中。故非识住。既言若识不乐住中非识住者。怖想令识不乐住中。岂名识住。若彼怖想。虽能令识不乐住中。而立识住。是则彼说。诸恶处等非识住因。有不定失。又不怖想无容生故。应遍净天非名想一。如何知彼此想不生。彼有此想。曾无说故。谓曾无处说遍净天见下水灾而不生怖。或容彼谓水不上升。无虑漂疑故无怖者。既本无疑虑不怖想何从。若谓于中少有疑虑。则应遍净非名想一。是故但依对法正理。释想一异。名义善成。非譬喻宗理可存立。故有智者。择善而从。有色有情。身一想一。如遍净天。是第四识住。言身一者。释义如前。唯有乐想。故名想一。遍净天乐。寂静微妙。常生欣乐。无起厌时。是故无由近分交杂。故唯依此立想一名。岂不遍净亦有想异。如契经说。此遍净天。受寂静受乐。非如余遍净。此非想异。显乐受中自有差别。无别受故。一切有为展转差别。一类亦有下等品殊。不可依斯立想有异。是故但依唯一乐想。立想有一义无倾动初静虑中。由染污想。故言想一。以于非因起戒禁取执为因故。第二静虑。由二善想。故言想异。由等至力。二受交参而现前故。第三静虑。由无记想。故言想一。纯一寂静。异熟乐受而现前故。下三无色。名别如经。即三识住。是名为七。何等三无色。谓无色有情。一切色想。皆超越故。诸有对想。皆隐没故。于别异想。不作意故。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如随空无边处天。是第五识住。无色有情。一切空无边处。皆超越故。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如随识无边处天。是第六识住。无色有情。一切识无边处。皆超越故。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如随无所有处天。是第七识住。今应思择。初无色言。岂非无义。说诸色想皆超越言。义已足故。此责不然。有别义故。色界有情。虽无欲染。而有欲想。成就现行。俱现可得。勿有因此生如是疑。无色有情。虽无色染。应有色想成就现行。是故须说无色有情。一切色想。皆已超越。欲界系想。名欲想故。岂不一切色想皆超越言无色及越色想二皆成就此亦非理。有作是言。无色界中。亦有色故。初言无色。意为显成无色界中都无色故。次说色想皆超越言。显彼都无色界想故。由此二言。皆有义用。生无色界。亦成色想。越色想言。岂非无义。此难非理。已简别故。谓前简别。欲界系想。名欲想故。色想亦然。非生无色可有亦成色界想者。故此非难。或彼色想。都不现行。设就缘色释。亦无乖越义。一切色想皆超越者。贪染现行俱超越故。言色想者。谓色界想。或唯第四静虑地想。缘自他地色为境界。故名色想。诸有对想皆隐没者。五识相应想皆没故。依有对根诸所生想。唯缘有对为境界故。名有对想。若于欲界。得离贪时。二识相应。诸有对想皆当隐没。生上无容重现行故。于初静虑。得离贪时。三识相应。诸有对想。虽当隐没。而非一切。生上有时。重现行故。第四静虑。得离贪时。所可现行。皆当隐没。无色无容重现行故。于别异想不作意者。不复作意起异想故。取差别相。名别异想。此复云何。谓若有想。于所缘色。自相行转。此于离色贪。能为拘碍故。今不作意。令此现行。共相行想。顺离贪故。有余师说。若想遍能缘色非色。名别异想。今于此想。不作意行。唯作意行。缘无色想。是故无色。及诸色想。皆超越等。俱成有义。此中何法。名为识住。谓彼所系五蕴四蕴识于其中。乐住着故。有余师说。唯有情数。得识住名。契经说故。为显诸识所住着事。故契经说七识住名。由此余处。非识住摄。以彼处识有损坏故。识于其中不乐住着。余处者何。谓诸恶处。第四静虑。及与有顶。云何于中识有损坏。损坏识法。于彼有故。何等名为损坏识法。谓诸恶处有重苦受。能损于识。第四静虑。有无想定及无想事。有顶天中。有灭尽定。能坏于识令相续断。复说若处余处有情。心乐来止。若至于此。不更求出。说名识住。于诸恶处。二义俱无。第四静虑。心恒求出。谓诸异生。求入无想。若诸圣者。乐净居等。若净居天。乐证寂灭。有顶昧劣。故非识住。有说。若识爱力执受。安住其中。说名识住。一切恶处。净居天等。业力执受。安住其中。无想有情。及与有顶。见力执受。安住其中。由是皆非识住所摄。有余师说。众生有三。所谓乐着诸境乐想。乐着境者。人及欲天。乐着乐者。下三静虑。乐着想者。下三无色。唯于此处。立识住名。余无此三。故非识住。上代师资相承说者。若处具有见修所断及无断识。立识住名。异此便非识住所摄。岂不欲界人及六天无无漏识。应非识住。若言能作无漏所依。则有顶天。应名识住。此难非理。欲界无定可就所依说有无漏。然有顶天是定地摄。应依自性说彼有无。由自性无。故非识住。或非有顶补特伽罗一所依中具三种识。欲界善处补特伽罗。一所依中。容具三识。故不应以有顶为例。第四静虑。虽具三识。而五处全。一处少分。不具三识。故少从多。不立识住。是故识住。数唯有七。如是解释七识住已。因兹复辩九有情居。其九者何。颂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三藏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其它法师讲《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没有内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