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云长老:参禅却不开悟,因为缺少专一心和长远心--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绍云法师所有开示



 绍云长老:参禅却不开悟,因为缺少专一心和长远心


 下载DOC文档  



  核心提示:绍云长老,1938年生,19岁时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依止一代大德虚云老和尚出家,是老和尚的关门弟子。1956年在广东南华寺受戒,后回云居山,跟随海灯法师学习楞严、法华等经,承沩仰宗法脉。曾任江西云居山真如寺首座,其著有《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云居仪规》、《绍云法师开示录》等,现任安徽省含山县褒禅寺住持、含山县佛慧寺住持、岳西县司空山二祖禅寺住持、云居山真如寺禅堂首座等职。 

  参禅的目的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现在我想谈谈参禅的目的和参禅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师道出禅宗的宗旨:“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可知参禅的目的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就是如果你参禅参到极点的工夫,开悟了,如果是证悟,那么你就悟与佛齐,得佛心印,也就是彻底了脱生死了。

  既然这个法,这么好,又这么直截了当,那么下手的工夫应该如何做起呢?这么做呢?

  参禅这法门,要想在这法门上下番工夫,要先具备几个条件。首先无论是出家或在家的人,都必须要严持戒律。出家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戒,沙弥、沙弥尼有十条戒,在家居士有五条戒。不论修那种法门,戒是根本,对这些根本戒是丝毫不能违犯的。

  其次还要深信因果,要明白因果,知道如是因,如是果。古德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此我们要审查从早到晚依身、口、意三业,所想所做的究竟是违背因果,还是符合因果。《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所以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我们要知道因果可畏,报应丝毫不爽,宜时加警惕,慎勿造因。

  隋唐时代,禅宗盛极一时。一般师徒之间的传法都是以问答形式,透过一问一答就开悟了,真的是以心印心,不立文字。禅人开始之后便到山林静处加功办道,以其所悟的道理印证是否与佛所说的相符。所以那时禅宗出的祖师很多,悟道而不为人知的更不计其数。

  宋代以后,人的根性就渐渐浅薄了,不能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开悟了。开了悟的祖师们于是就各出手眼方法,接引学人参禅。

  参禅即是参公案、参话头。公案、话头有多种多样,有的参“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有的参“本来面目是谁”,有的参“拖死尸的是谁”,有的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近百年来,禅宗道场都以参“念佛是谁”这个话头最为普遍。

  所谓话头,例如“念佛是谁”四个字是一句话,这句话没有说出来以前是话头,说出来之后就是话尾了。虚云老和尚说:“话头就是一念未生之际,即是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就是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我们练习参禅的人,首先要看这一句话头,不能在这个上面思量卜度,胡私乱想,思维念佛是谁,究竟是谁,这样的思量卜度就不是工夫,而是打妄想了。

  现在我们谈谈参“念佛是谁” 的下手方法。念佛的人当然知道念佛,那么反问你是谁在念佛呢?你一定说:是我在念啊!那么又再问你一句:是口念呢,还是心念呢?如果是口念,那么睡着时,你的口还在,为什么不念呢?刚死了后口还在,又为什么不念呢?如果是心念,那你的肉团心能不能念呢?如肉团心能念的话,那么睡着时,肉团心为什么不念呢?死了之后那个肉团心又能不能念呢?又有人说是灵性在念。那么灵性是怎么样子的呢?是长、是短、是方、是圆、是肥、是痩呢?还是青黄赤白色呢?就是在这个不明白之处,要反问自己。这个反问不是要你以话来反问,而是要你以意反观,就是反观你的话头。集中精神注意力,向自己反问:究竟念佛是谁?

  初用功的人,对于这一法没有用过的,是会感到有一点不很自在。你不要怕,坐下来,把腿子盘好包好,把身体坐得端端正正,你自己默念几声佛号,在默念最后一声时,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谁”字上面。这个巧妙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反观这个“谁”字时,你的妄想就给挡下去瓦解了。

  我们初用功的人,一下子想把住这个“谁”字,把时间看长是比较难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办这个事之前,无量劫以来都是随妄想转。你现在要把它扭转过来,不让它打妄想,要把妄想转变到这个“念佛是谁”的“谁”字上去,这个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办得到的。所以古德说:“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两句话怎么说呢,就是我们无量劫以来打妄想打惯了,很熟,而妄想是很熟。要把这个很熟的妄想慢慢的丢掉,转为生;要把参“念佛是谁”这一念抓得很紧,转为熟。这样就叫做生处转熟,熟处转生。

  我们参禅,参究话头亦复如是。要把我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这个“谁”字上,不起二念,只是反观这一念“谁”字。

  初参用功的人,即使你想把注意力集中,它总是集中不长久,又被妄想打失了,但是你一觉察到时,就立刻赶紧把话头重新再提起来。古人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妄想来了,你不要怕它,不要和它拼命一样,你只要不睬它,不随它转,只要照顾你所参的一句话头就好了。

  有些人在这个如意妄想当中,觉得很愉快似的。他们融入妄想了,随着它转,所以感到很自在快乐。这个千万不能随它转,任它打啊!不论是好妄想,是坏妄想,一概都不要它,让它跑开,你只要单单的的地,把这个“念佛是谁”的“谁”字观察好就行了。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当我们把“念佛是谁”一念用熟了,妄想便会慢慢减少,心亦会清净了,疑情就会自然现前。当真疑现前时,念念不动,了了常知。如果能够从朝到晚,二六时中功夫都不间断,日久功深,触境逢缘,便能开悟了。

  初用功的人还要注意两点:第一,就是你不参“念佛是谁”还好,一参心就烦得很,妄想就翻腾得不得了,这个时候,正是你用功用得得力之处。你如果不是看这个话头,那打妄想你还不知道呢,所以你不要随它转,也不要惧怕它。

  当妄想打失了以后,感到自在,举起话头便要平心静气,就是说心要细。因为心不细,你若猛然将话头一提便容易上火,气就往上冲。你只要自己觉察到这一念,照顾这一念,“谁”字还在,你就不要再提了。如果再提,便是“头上安头”了。

  第二,初用功的人参“念佛是谁”这一句话,搞了几天感到不得力,又来参另一个话头。其实不论哪一个话头,意思都是一样的,好像这个“谁”字是叫我们反观注意力。

  所以不论怎样,参禅一定要有一个长远心。

  我们现在举一个例子说明吧!就拿我们云居山的老和尚-虚云老和尚。他老人家三十一岁在天台山华顶龙泉庵参偈融镜老法师,教他参一句“拖死尸的是谁”,一直到五十六岁他老人家才开悟,像他老人家那样精进行持都要经过了二十五年。

  所以我们现在用功的人,得不到开悟,就是缺少了决定心和长远心。因为这个用功法门,你只要用久了,所谓:“久参有禅,久住有缘。”当你参究话头纯熟了,这一句话头自然时间保持得长。看话头就是看这句话还没有出来之前这一念,一念不生之前就是话头,若果你能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个话头上,把时间能保持到五至十分钟以上,不打妄想,不起二念,那么你那个心便会慢慢地静下来,时间再长一点,就能感到心念非常安静,身子非常舒服、轻安,头脑也非常清晰,通身上下有说不出的舒服。这个时候,你就能亲自体验参禅的奥妙之处,如古人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自己若还没有到这一步,别人说的你将信将疑,也不会完全相信的。因为这个禅定的境界,就是一切的法门所必须要归纳到这里的。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只要你用功到了一心不乱,久而久之,你那个心就会出现了无限轻安境界。与参禅的工夫得力,是没有二样的。所以文殊菩萨在《楞严经》上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

  从古以来,我们中国出了很多大祖师,唯独是在宗门下出的比较多,其他法门的祖师就较少。近代的几十年前,我们中国还有几位大善知识,譬如云居山的老和尚、扬州高旻寺的来果老和尚、宁波天童寺的八指头陀寄禅老和尚、常州天宁寺的冶开老和尚、杭州灵隐寺的慧明老法师、宁波观宗寺的谛闲老法师,上海龙华寺的应慈老法师,都是近代开了悟的大德高僧。

  那么现在的善知识为什么这么的少,甚至还听不到呢?这是由于现在宗门这一法,在禅堂修这一法的人太少了。此外,有些人就是知道了这个法门,但是他们的信心不坚定,不能在这个法门上,死心塌地地下一番死工夫,所以就不能出人才了。

  虚云老和尚在世时常说,正法与末法,不是真的分有正法、末法,而是人为所致的。不是法末,是人末啊!

  如果我们现在要把禅宗这一法大力提倡,对这一法死心塌地地来用功,不会不出人才的。而现在中国那么大的地方,禅宗道场却是寥寥无几矣。只剩陕西省西安市的卧龙禅寺、我们江西省云居山的真如禅寺和江苏省扬州市的高旻禅寺。高旻禅寺虽然有禅堂,但是坐长香的人少得很了。所以禅宗这一支香已经到了命如悬丝的危险地步了。那么这副重担就落在我们当代的中、青年师父们身上了。禅宗是佛的心印,所以叫心地法门。发道心来参禅的人啊!只要你信心坚定,拿定主意,有一个长远心,努力地参上十年、二十年,不会没有受用的。相反地,如果你信心不坚,又没有长远心,那就很难有所成就了。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绍云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