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愿法师:决定往生语录十四 |
|
指赞劝励 众生称念 必得往生 第十一段文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的开示。《观经四帖疏》是善导大师一生的心血之作,对阿弥陀佛他力本愿的彰显,说的很好,如果我们能够花费时间精神,好好将善导大师的著作《观经四帖疏》研究透彻,明了通达了,我相信你的念佛,心中是充满了法喜自在,因为对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在你的心中已经安稳下来。 照例信愿将这段文读一遍,让诸位对照一下。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纵令释迦指劝“一切凡夫,尽此一身,专念专修,舍命以后,定生彼国”者,即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何以故?同体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即《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同赞释迦能于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即其证也。 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这段疏文,善导大师引用《阿弥陀经》的经义,来说明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一定往生极乐世界的道理。对念佛人一心想要迈向极乐世界而言,善导大师这样法语的开示,令我们的心中非常的安稳踏实。念佛人对往生极乐世界一事,当然是希望能够在现在平生就明白,念佛决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一个念佛人,如果在平生不敢肯定念佛决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必须千等万等等到临终,以肉眼亲见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现前,才会内心安稳,这样一生的念佛,在心中就会充满了忐忑不安。所以修学净土法门,乃至任何佛法,都是一定要解行并进,行解相应。如果对这句佛号能救得了自己往生极乐世界的道理,不是在心中非常的通达明白,难免念佛就会充满不安,对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就不敢肯定。所以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法语的开示,特别能使我们念佛人破疑生信。 “纵令释迦指劝,一切凡夫,尽此一身,专念专修,舍命以后,定生彼国者,即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这段疏文叙述,释迦一佛指赞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指劝十方念佛人求生极乐世界,所指劝的对象就是一切凡夫,也就是《阿弥陀经》所说的“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念佛的男子是善男子,念佛的女人是善女人,在此疏文善导大师直接说了非常明确,“一切凡夫”。净土法门所要契应的主要众生,就是一切凡夫,因为阿弥陀发愿的本意,用名号要救度的众生,是以凡夫为本。既然净土法门主要要契应的对象是凡夫众生,那么你我凡夫众生,念佛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事乃当然,这是天经地义,因为我们是净土法门所契应之机。印光大师在《文钞》经常说,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所以无论你是任何根性的众生,修学净土法门都是非常的适当。 一切凡夫,“尽此一身”,就是尽此一报身,尽凡夫这一生的业报身,也就是尽形寿。尽形寿“专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专修”净土法门,这句话只不过四字而已,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用两个“专”字,可见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是相当主张,修学净土法门要专修。“专修”当然起行就“专念”,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昨天南无阿弥陀佛,今天也念南无阿弥陀佛,明天也念南无阿弥陀佛,日日都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从平生念至临终,一生老实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是专念。如果昨天念南无阿弥陀佛,今天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明天念南无药师佛,后天念南无地藏王菩萨,请问诸位菩萨:这样有专念吗?没有,这样是杂念,这样不是精进,这样叫做杂进。所以专修念佛法门的行者,自然契入阿弥陀佛所发的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杂修净土法门的行者,自然就契入阿弥陀佛的第十九愿临终接引愿。所以第十八愿专修的教法,与第十九愿杂修的教法,所要契应的众生,虽然在因愿文都是说十方众生,但是契应的众生对象是不同的。所以你在因地起行,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专念或者杂念,是专修或者杂修,修因感果你都一清二楚了,这样在三宝门中修学就不会迷惘。你这样的修学,对佛法的信心,是智信不是迷信。如果自己所修的因,能感召什么样的果报丝毫不知,同样每天在修行,这样对佛法的信受就是迷信。迷昧佛法的真理,迷迷糊糊不知修因感果之理,当然是迷信。 “释迦牟尼佛指劝一切凡夫,尽此一身专念专修,舍命以后定生彼国”,善导大师不管在《观经四帖疏》,或是在《往生礼赞》,或者是《般舟赞》,或者是《法事赞》,或者是《观念法门》,说到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用词用语都一定是用肯定词,用“必得往生”,用“定得往生”,都是非常肯定的话,不会说也许往生、大概往生、可能往生、应该往生,不会用这些疑问词、不定词。所以你只要“尽此一身”,也就是尽形寿,专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专修净土法门,舍命以后,一定往生极乐世界,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肯定往生极乐世界。诸位菩萨!善导大师的法语你要相信吗?你要相信,当然你就会安心念佛,因为这样的文字非常浅显明白,只要识字的人都看的懂。 “即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释迦牟尼佛一佛所赞、所劝、所证,也就是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同赞、同劝、同证。“赞”是赞叹,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号不可思议功德。“劝”是劝勉,劝勉十方众生念佛发愿求生极乐世界。《阿弥陀经》的全文一千八百五十八字,世尊在《阿弥陀经》有三次劝愿,劝勉佛弟子,“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诵一遍《阿弥陀经》只不过是十五分钟的时间而已,诵快一点的甚至是十三分钟就可以诵完。短短十多分钟的时间,世尊殷切悲心劝勉佛弟子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劝了三次,表示世尊心中,确实非常盼望我们这种有生死的凡夫众生,能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同证”就是证诚,证诚的意思就是证明念佛成佛真实不虚。 为什么在《阿弥陀经》释迦世尊一佛的赞叹、劝信、劝愿、劝行,或证诚念佛成佛不够,还需要十方诸佛同赞、同劝、同证呢?就是因为释迦世尊知道,末法时代的凡夫众生,疑心的烦恼很重,所以为了要让疑心很重的凡夫众生破疑生信,所以《阿弥陀经》在六方诸佛段经文,世尊举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六方诸佛共同出广长舌相,劝勉自国的众生,“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也就是,汝等众生,应当要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阿弥陀经》,因为《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教导佛弟子称念阿弥陀佛的教法,求生极乐世界——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往生净土世界,所以十方诸佛共同赞叹、劝信、劝愿、劝行,也共同证诚念佛成佛,这样就很容易使十方众生,心中明信。 “何以故?同体大悲故。”为什么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就是诸佛都是证悟大慈大悲的圣人。大慈大悲是从真性流露出来的,所以诸佛因为佛佛道同,所以一佛所化和一切佛所化都完全相同,一佛所说和一切佛所说都完全相同,一佛所赞和一切佛所赞都完全相同,所以下面说: “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释迦牟尼佛说,念阿弥陀佛的圣号能往生极乐世界,药师佛也是这样说,阿閦毗佛也是这样说,十方任何诸佛都是这样说,将来诸位念佛到了极乐世界,最后成就妙音如来,你也会这样说,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往生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制订五戒,对众生的教化,未来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降生在娑婆人间,对当时的娑婆世界众生的教化,同样是制订五戒。不会说释迦牟尼佛制订五戒对众生的教化,将来成佛的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对众生的教化,废除世尊所制订的五戒,绝对不会,因为佛佛道同,教化是相同,只是诸佛如来在因地菩萨所发的别愿各有不同,因此广度众生的法缘,有所不同而已。 “即《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世尊在《阿弥陀经》正宗分的经文,最主要说出三大庄严,经文先说依报庄严,再说说法庄严,最后说出正报庄严,然后说出若一日若七日的,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世界。经文的次序所隐含的道理,是非常的深奥。因为《阿弥陀经》的经文不长,一千八百五十八字而已,为了要让十方的众生生出向往极乐世界的愿生心,所以世尊先说依报庄严,介绍极乐世界大地是黄金铺地,介绍极乐世界的环境有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重栏楯,介绍极乐世界七宝莲华池、八功德水,将极乐世界的环境做一个简略的介绍,使我们生出向往极乐世界的愿生心。 到了极乐世界,闻法就非常的方便,所以其次世尊在《阿弥陀经》就说说法庄严,经文先说有情说法,再说无情说法。有情说法就是化禽说法,无情说法就是风吹行树罗网说法。《阿弥陀经》的经文,大家都非常的熟悉。阿弥陀佛为了要让极乐世界每一位众生,很殊胜方便闻法,开显真如,所以以神通道力变化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演说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也就是三十七道品的教法,也就是指一切佛法。我们凡夫众生,念佛到了极乐世界,在清净的西方佛国,看见白鹤会说法,看见鹦鹉会说法,想要听什么法门就能听闻什么法门,心中一定感到非常的欢喜庆幸,而且感到神奇,就会想要了解这些化禽是如何说法,当详细聆听,自然了解了佛法,阿弥陀佛教化极乐世界众生的目的就达成了。不只是有情说法,令极乐世界每一位众生感到神奇法喜,无情的说法更是不可思议。《阿弥陀经》的经文说,极乐世界无情的说法,“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极乐世界微风吹动行树会出微妙的音声,微风吹着罗网会出微妙的音声,微妙的音声就是在说法,令极乐世界众生听闻之后,自然生出感念三宝恩德的心,经文说自然生出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说法庄严说完之后,众生从《阿弥陀经》的经文,知道念佛往生极乐世界,闻法是如此的殊胜不可思议,所以当然要往生极乐世界,就要有修因,因此最后世尊就说正报庄严,正报庄严,先征释阿弥陀佛的名号意义,“征”是征问,“释”是解释,先征释阿弥陀佛的名号立名之义,经文世尊用光明无量与寿命无量这两种意义,来包括名号一切意义,所以《阿弥陀经》确实是“世尊赞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 一切凡夫 一心专念 定得往生 “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就是《阿弥陀经》正宗分,生因段的经文: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在此善导大师说“一切凡夫”,那《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将《观经四帖疏》和《阿弥陀经》,佛经祖论两本宝典一起来对照,我们就知道,原来《阿弥陀经》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不是指圣人,是指凡夫。 了解净土这么根本的思想道理,那我们进一步来探讨净土法门,要成就凡夫的特色。 既然净土法门是阿弥陀佛以救度凡夫为本,那凡夫会打妄想吗?会!凡夫有我执吗?有!凡夫就是很容易看不开放不下,凡夫就是一边念佛的时候会一边打妄想。所以,既然净土法门要度凡夫为本,凡夫就是会打妄想才叫做凡夫,有不打妄想的凡夫吗?当然没有!所以阿弥陀佛的十二光明其中第三无碍光明,就是要普摄十方凡夫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无所障碍。《阿弥陀经》首先以光明无量来解释阿弥陀佛名号的意义,经文说:“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名为阿弥陀”,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就是在说十二光明的第一无量光明;“照十方国”就是照耀十方诸佛国土的众生,就是在说十二光明的第二无边光明;“无所障碍”就是在说十二光明的第三无碍光明,所以《无量寿经》举出十二光明,《阿弥陀经》举出三种光明,包括其余九种光明,第四无对光明,第五炎王光明,一直到第十二超日月光明。所以念佛人称念六字洪名真如法体,有体必然有用,称体起用。念佛人被法体六字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得到什么利益呢?现前消除业障、消灾免难,临终正念分明、心不颠倒、往生西方、成就菩提,就是如此,这就是念佛的殊胜利益。 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在此《观经四帖疏》,善导大师没说“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照经文说“一心不乱”,而是说“一心专念”。“专”就不凌乱、不纷乱,今天念南无阿弥陀佛,明天也念南无阿弥陀佛,后天也念南无阿弥陀佛,日日都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为了要往生极乐世界,成佛广度众生,这件事不会动乱、不会凌乱、不会纷乱,实在“一心不乱”在说这样的道理。如果“一心不乱”解释为念佛要念到内心无妄想、进入禅定的“不乱”,那么净土法门应该就不是以度凡夫为本,因为没有一位凡夫不会打妄想,每一位凡夫都会打妄想,只是你有没有看见你的妄想而已。诸位菩萨!晚上你在休息的时候会做梦吗?会,信愿个人也会。“一心专念”,尤其是打佛七,到了第三天、第四天,也许你晚上休息的时候,就很容易佛号起现行,所以梦见念佛。 “一心专念”,善导大师说的真好。所以善导大师法语的开示,一句一字都是要帮助我们念佛人破疑生信。净土法门,你就是好好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定得往生”,前面说“定得往生”,这里又说“定得往生”,只要说往生这件事,善导大师一定都说肯定词。善导大师的话你相信了,那你还需要担心念佛心中没禅定会打妄想,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还需要这样担心吗?不需要。 “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同赞释迦能于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也,即其证也。”这段文是善导大师举出《阿弥陀经》六方诸佛段的经文。说到六方诸佛,也就是十方诸佛。《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的比较详尽,说十方诸佛,《阿弥陀经》说的比较简要,说六方诸佛。有多少十方诸佛呢?“如恒河沙等”,就是非常非常的多。恒河的沙很细很多,十方诸佛多到像恒河沙,共同在五浊恶世,赞释阿弥陀佛的名号,赞叹释迦牟尼佛演说《阿弥陀经》,而且同时劝勉十方众生,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必得往生。前面用“定得往生”,在此用“必得往生”,都是非常肯定的话。 “能于五浊”这句是总标,“恶时、恶世界”是指劫浊。人寿平均两万岁的时候就进入劫浊,我们现在就是劫浊的时候。“恶众生”就是指众生浊,就是众生的烦恼很重,所以我们现在出生在末法时代,是劫浊的时候,也是众生浊的时候。在劫浊的时候众生烦恼很重,有妄想、有执着、有分别,遇到善缘要行善薄弱,遇到恶缘要造恶强盛,所以这样的众生,要用什么法门来对治?念佛法门,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是要救这样下劣的凡夫为先,阿弥陀佛实在非常的慈悲,跟阿弥陀佛鼓掌感恩。“恶见”就是见浊。见浊就是知见纷乱,有不少的人对佛法错误的认知,也就是邪知邪见。“恶烦恼”就是烦恼浊。在劫浊的时代众生的烦恼很重,烦恼重到多么重呢?不知道烦恼有多重,这样就是烦恼很重。我们这样烦恼这么重的人,不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如何出离三界?不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如何跳出六道?“恶邪”就是在五浊恶世的时候,众生的知见非常的邪思邪见。“无信盛时”就是疑心烦恼很重,对佛法不容易相信。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信愿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