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净法师:芬陀利花 |
|
法照大师有一首很有名的偈子说: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花还到此间迎。 也就是十方法界的十方众生,只要发愿──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极乐世界就有他的一朵莲花,也标上他的名字,显现他的影像。只要不半途而废,时候一到,阿弥陀佛就会持着这一朵莲花,带着观音、势至、清净海众,迎接他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念佛人都称为「莲友」,而经典上又赞叹念佛人为「芬陀利花」。 《观无量寿经》又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花。 「芬陀利花」就是大白莲花;「芬陀利花」也是佛的另一种名称。《涅槃经》说:「佛亦名为大芬陀利」,意思是说,我们现在在这里念佛,我们就是人中的芬陀利花。 善导大师解释「人中芬陀利花」,即是人中的「好人、妙好人、上上人、稀有人、最胜人」。意思是说,念佛人已超越三界六道的众生,已经不是轮回的凡夫了,将来必定如同大芬陀利花那样的成佛。 有人感叹说,平常不觉有什么烦恼或妄想杂念,可是一旦念佛,妄念就特别多。其实这是很正常的。 佛教说人的心就是「八识」--心有八种功能。形容这八种功能,有首偈是这样说的: 兄弟八个一个呆,五个门前做买卖, 一个在家出主意,一个司帐管钱财。 「兄弟八个」是指八识,因为八识是一体的,一个心分为八种功能、作用。「一个呆」,呆是哪一识呢?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也叫做「藏识」。这个仓库本身不选择,统统接受,不会分别好坏,所以「兄弟八个一个呆」。 「五个门前做买卖」,这五个就是眼、耳、鼻、舌、身。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接触,要透过这五识,第六识才能产生作用。 「一个在家出主意」,就是第六识。八识当中,第六识可说是总经理,他能够记忆、分别、思维、判断,具有取舍的功能。 「一个司帐管钱财」,这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就是执着、执取,把仓库当作身家性命。所以,凡是前面五识--五个兄弟所做的买卖,经过总经理收纳之后,末那识将之点点滴滴都收在阿赖耶识里面。 阿赖耶识可说是董事长,要负最后的成败责任。如果转识成智,统统是妙善的功德,他就能成佛;如果是恶的话,就永远在六道、三恶道,甚至地狱轮回。 所以,唯识学就有两句话说: 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做主公。 就是在说明第八识。第八识「受熏持种」,接受,而且把眼、耳、鼻、舌、身,以及第六意识,所看、所听、所想的,如同一颗颗种子,落在第八识--阿赖耶识的田地里面,而成为未来的果报。所以说「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做主公」,「去后」,是说人死的时候,第八识最后才离开,身体逐渐逐渐地冷,如果没有全部冷透,表示他的阿赖耶识还在身体当中;必须全部冷透了,第八识最后才离开,这个人才称为「死亡」。「来先」,也就是投胎的时候,他最先到,还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时候,他已经到了。所以「去后来先做主公」。 刚刚讲总经理就是第六意识,他是在家出主意的,像老板一样。第六意识,有所谓的「五俱意识」跟「独头意识」。 当第六意识伴随着眼、耳、鼻、舌、身,在一起产生作用,这就是「五俱意识」。当我们「五俱意识」的时候,根尘接触,是有针对性的,所以比较不易察觉妄想杂念。 一旦闭目专心念佛,眼睛不看、耳朵不听,身体也没什么动作,只是嘴巴专一地念佛,此时称为「独头意识」。这时我们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就会纷纷浮现,就会躁动不安,就会神识飞扬。 「独头意识」有很散乱的独头,譬如当自己静下来的时候,念头纷飞,这是「散乱独头」;也有「梦中独头」,睡梦中,眼、耳、鼻、舌、身都没作用了,但梦里面居然还有声音、景象,还能做种种动作,那是「梦中独头」。 有「定中独头」。入定也是第六识的范围,一切都没有离开第六意识。我们平常自以为很清净,根机很锐利,很能够修其它法门,一旦静坐,才发现自己不是昏沉,就是散乱,烦恼之盛,妄念之多,可谓天南地北,上穷碧落下黄泉。这时才感触到,自己真的是「薄地凡夫」啊! 这些都叫「妄想」。为什么说「妄」呢?因为世间万法,无论物质界或精神界,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缘聚则生,缘散就灭。因缘时时刻刻都在变,但我们凡夫往往会执着、放不下,对逝去的因缘,有种种追忆或悔恨。就本质来讲,这是实在的吗?不是!是虚幻的。所谓「有想皆妄」,所以才说「妄想」。 我们凡夫之可悲、可怜、可叹,就在这里! 这样的凡夫,如果以自己的力量要超越三界六道,根本没办法,幸有弥陀的慈悲救度,才得免于苦海沉沦。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