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38集)--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无量寿经



 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38集)


 下载DOC文档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零六页最后一行:「叹彼佛刹」。请看经文:

  【观彼殊胜刹。微妙难思议。功德普庄严。诸佛国难比。】

  这个赞叹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赞叹的,让我们联想到,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没有一尊佛不像世尊一样赞叹。由此可知,弥陀的功德无比的殊胜,十方一切诸佛都比不上。他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功德,无量的悲心,开净宗法门,度无量无边苦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就成佛。所以这个法门叫人难信易行,只要不怀疑,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不会欺骗我们,有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接引众生。

  我们看经文,『观彼殊胜刹,微妙难思议,功德普庄严,诸佛国难比』。这首偈很普通,要多念、要多记熟,让我们时时刻刻想到极乐世界。下面我们看念老的注解,这是第三首,「赞佛国土。极乐世界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下面解释,「其形色」,形状、颜色,光明、相好,「名数」,名是讲种类,说不尽,数量也没办法说清楚,都不能称说,说不尽,「亦无能清辩」,没有人有这个能力清清楚楚的把它辨别出来,它太多了,无量无边。「盖彼土殊胜微妙,非言思所能及」,言是言说,说不尽;思是思惟,无法想像,太微妙了。「故曰:观彼殊胜刹,微妙难思议」,释迦牟尼佛这样的赞叹它。

  「种种庄严,入一法句,即清净句,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它的体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是从这一个体出现的。法身没有相,法身确实充满真实无量智慧。六祖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第一个是智慧,具足真实智慧,这个智慧无量无边;具足功德,功德不是外头来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相好,相好是形相,六根能够接触得到的也是无量无边,无法想像,无人能说出来。法身没有相,能现一切相,现相不能说它有,不现不能说它无,真正是离四句,绝百非,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见到了。如果不是在极乐世界,十方诸佛刹土里头,一定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才见到。虽见到,还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因为见到法身,圆教初住菩萨就见到了,往上去,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阶级,见到法身,等觉才见到圆满法身。前面四十个位次也见到法身了,不圆满,所谓分证。古人用月亮做比喻,把圆满的法身比喻作满月十五,你见到是满月,满月之前,从月牙到我们农历的十四,十五是满月,十四,都是分证。一天比一天见得多一点,到十五圆满,十五是究竟见到,十四之前是分证见到,不是圆满的。这才能真正见到自己本来面目。

  遍法界虚空界从哪来的?法身变现来的。法身,有缘就现相,没有缘不现相。哪些没有缘?等觉菩萨以上就没缘了,他们所见的是什么?大光明藏,一片光明,那是法身。法身不生不灭,法身在哪里?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换句话说,我们今天这个世界,这个地球,这个太阳系、银河系,我们所体会到的虚空法界都在法身之中,没离开法身,离开法身它不能存在。像我们看电视,频道所显的这些现象离不开屏幕,离开屏幕它就不能显现,屏幕就好像是法身,要依靠屏幕现一切现象。所以现相不是真的,现相都是生灭法,常寂光不生不灭。所以现相不能说它有,不现相不能说它无。古往至今,多少聪明人在探索这个问题,用的方法对了就有缘。这方法是什么?戒定慧,持戒得定,持戒的目的是什么?是得定,得定的目的是开智慧,智慧开了这个境界就见到,智慧不开见不到。我们今天能够体会到一些,是听释迦牟尼佛说的,释迦牟尼佛要不给我们说明我们不知道。

  「极乐依正」,说得好,依报是环境,正报是居住在极乐世界的那些人。那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个是佛,阿弥陀佛,除佛之外是菩萨,是佛的学生,佛是老师,菩萨是学生。都是菩萨,而且都是大乘菩萨,为什么?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就是大菩萨,没有发菩提心不能往生。所以菩提心重要,前面我们学过,四土三辈九品统统需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才能往生,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我们接著往下看,「故下云」,后面这两句,「功德普庄严。如是妙土,如经云: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故云诸佛国难比」,比不上。诸佛国也是我们自性变现的,极乐世界还是自性变现的,统统是自性变现的,为什么还有差别?这个差别怎么发生的?《华严经》上佛告诉我们,这个宇宙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都不外乎「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心所现再加上个唯识所变就不一样了,如果只有唯心所现没有唯识所变就完全相同。什么地方没有唯识所变?实报庄严土。每一尊佛都有实报庄严土,释迦本师的实报土叫华藏世界,阿弥陀佛的实报土叫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里面没有识,八识五十一心所没有,只有心现没有识变。我们这个世界,除了华藏世界是心现之外,其他的九法界都是识变的,九法界里面还包括佛法界,也就是其他的十法界,唯识所变。

  所以十法界里头,佛法界的佛是什么地位?这个不能不知道。贤首、天台都说,那个佛的地位是相似即佛。佛在经上讲的戒定慧三学他都懂得,而且依教奉行学得很像,为什么叫相似?他没见性,烦恼伏住没断,他还是凡夫。六道里头是凡夫,大乘教叫他做外凡;十法界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叫内凡,把它分成内外,内是靠近觉悟。所以十法界里面的佛要断无明,无明真的断了,什么叫无明?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断了无明,无明就是起心动念。所以它是属於识,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愈来愈严重。起心动念是无明,十法界里面的佛。分别,分别也断了,那就是菩萨。阿罗汉还有分别,执著断了是阿罗汉,阿罗汉没有执著。这些理事搞清楚、搞明白,我们就知道怎么叫修行,修什么。

  大乘教里面,修行就是在境界上练功夫,练什么功夫?练不执著。我对於世间一切法、七情五欲不再执著了,一切都随缘,不放在心上,这就是阿罗汉。如果是真正断掉了,断掉就证阿罗汉,阿罗汉修什么?修分别,因为他还有分别,没有执著,他有分别。分别断掉之后他就提升了,菩萨,菩萨不分别。菩萨再向上提升就成佛了,菩萨还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所以最高的,不起心、不动念,那就成佛了。眼见色,耳闻声,看得明白、听得清楚,不起心、不动念,这叫佛。修什么?就修这个。用什么方法修?什么方法都行,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方法门道无量无边无数无尽,所修的是一桩事情,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如果你见色闻声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都有,就叫六道凡夫,凡跟圣是从这来的,不能不知道。明白了,那就晓得真修行就是看破、放下。我跟章嘉大师见面,头一天教给我的,看破、放下。看破什么?了解事实真相就看破了;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著。看你放几多,你在哪个位次上。真正不执著就证阿罗汉果,六种神通现前,智慧德能都现前,这小乘。不分别是菩萨,菩萨的阶级很多,各宗判教不一样,那个关系不大,没有什么大关系,原理原则完全相同。总而言之,还是要用看破放下,不能停止,还要努力。证得阿罗汉之后,一定要向上提升去作菩萨,十信位的菩萨,十住位的菩萨,十行位的菩萨,十回向的菩萨,十地菩萨,才有等觉、妙觉,才圆满。

  极乐妙土妙不可言,「如经云:超逾十方一切世界」,逾是超过,「故云:诸佛国难比」,不能跟它相比。我们再看下面经文,「叹发大愿」,这个叹是赞叹,赞叹发大愿的人。

  【因发无上心。愿速成菩提。】

  人要发大心,为什么?希望早一天成无上菩提,菩提就是大觉,大觉从哪里来的?从心量大来的。心量大的是什么?无比的广大是佛,心量小的不能成就。这两句话提醒我们,人的心量小,念佛,像蕅益大师比喻说的,念到风吹不动、雨打不湿,这做比喻,没有发菩提心,能不能成就?不能成就,还是六道里的凡夫。一个人成就,无论是世法、是佛法,成就的大小跟心量成正比例,你有多大心量,你就能有多大成就。学佛要成无上道,超越世间太大太大了。那我们学佛要用什么心量?要像释迦牟尼佛的心量、要像阿弥陀佛的心量,你才能够了生死出三界。了生死就是脱离六道轮回,不但脱离六道轮回,还要脱离十法界,不发心怎么行?不发心,你对这个地方有贪恋,你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你为什么不能成就?就是舍不得障碍了你。

  『因发无上心,愿速成菩提』。我们看念老的注解,这是「赞感人发心」,感叹有这样发心的人。十方菩萨看到极乐世界庄严清净,超越十方国土,这是环境,见到极乐世界了,这么殊胜。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是怎么去的?「佛号功德」,是念佛去的。信愿持名,这叫三资粮,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虽然说,蕅益大师讲得好,能不能往生完全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都在念佛功夫的浅深。如果你说,往生的条件只要有信、有愿,我可以不要念佛,我真信、我真愿意去,到后来怎么?不能往生。蕅益大师讲错了?没讲错。你是有资格往生,为什么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你的位子,你往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没地方容纳你。下下品往生的人至少也念了一句阿弥陀佛,一句十句,这是讲最少的。一生,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往生,十念一念什么?下下品。你要是连念一句都没有的话,那下下品你都不能去,你到极乐世界打个转就回头了,那个地方没有你的位子,这我们要晓得。好像上学去读书,学校让你进去,没有这个班级,你想进哪,没有,这个道理要懂。念佛功夫愈深品位愈高,念到功夫成片,那就不在凡圣同居土了,功夫成片就是方便有余土。什么叫功夫成片?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换句话说,他能做到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放阿弥陀佛,时时刻刻就是一句佛号,不拘多少,计数不计数都没有关系,关系在放得下,什么都放下了,都不管了,这个重要。世间事,好事,利益众生的事情要做,做了怎么样?也不放在心上,心上还是一句佛号。这个功德不可思议,普度一切。所以,信愿念佛,这叫三资粮,念佛是行,信愿行三资粮具足,你只具足两条,第三条没有,不行。许许多多人在那个地方在误会,读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看到蕅益大师这句话欢喜,能不能往生完全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浅深。你不念佛,一声佛也没念过,你到极乐世界去,没有这个品位,下下品品位,临终一念十念,没有品位怎么?到那里去,你没有立足之地,换句话说,阿弥陀佛不来接引你,你不能不知道。老实念佛还是很重要的事情,有信有愿,后面加老实念佛,没有一个不往生,万修万人去。

  这个底下说,「佛号功德,普度一切,因发大心」。发什么心?下面说,「愿己成佛,亦成就如是刹土」。要愿自己成佛,念佛成佛,成佛之后,你的佛国要像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一样。行吗?行,要有这个心,有这个心自然成,为什么自然成?极乐世界是法性土。极乐世界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在,在怎么样?没有缘看不到,是这么个关系。古德告诉我们,净宗法门,「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这个话什么意思?极乐世界遍满法界,这是事实真相,极乐世界融合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变成什么?变成一佛土。这个佛是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名号是什么意思?阿翻成中国意思是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成佛是无量觉,哪一尊佛不是无量觉?只要成佛都叫无量觉。你明白了没有?所以只要成佛了,你居住的佛土就是极乐世界、就是遍法界虚空界,究竟圆满。一身就是无量身,一身叫阿弥陀,无量身叫各种不同的名号,《万佛名经》里面讲了一万二千多个佛号。佛号讲得完讲不完?讲不完,真的无量无边无尽无数。所以整个法界说到最后一法界。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句话我相信学佛的人听到耳熟,意思你没懂,你要懂就晓得,诸佛是一法身。那我们呢?我们不是佛,跟佛还是一法身,他知道,我们不知道。极乐世界是妙土,我们这个地方也是妙土,也不例外。到最后回归到一个原点,回归到自性,功德就圆满。我们要常常有这种概念,心量自然扩大,慈悲也就随著心量扩大,对一切众生有慈悲心、有爱心。佛法讲慈悲不讲爱,为什么?爱里头有情,慈悲里头没有情,有智慧。换句话说,以智慧为体的爱叫慈悲,慈悲里头加一点感情就是爱,不同在这里。佛法殊胜,学了之后利益无量无边。学了以后,确确实实对内帮助我们化解了贪瞋痴慢疑,再深入一层,化解了妄想分别执著,你成佛了。化解贪瞋痴慢疑是阿罗汉的境界,对外,对人、对事化解了怨恨恼怒烦,烦是烦恼,烦。外没有怨恨恼怒烦,内没有贪瞋痴慢疑,你说你快不快乐、你幸不幸福?这种生活是不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内没有贪瞋痴慢疑,外没有怨恨恼怒烦,生活在哪里?生活在智慧清净平等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在哪里?就在当前,一步也没离开,境随心转。你说不是,你当然不是,你有怨恨恼怒烦,你有贪瞋痴慢疑,你见不到这个世界。你必须把错误的念头放下、丢掉,它就现前,法性土就现前,统统在一念。

  下面念老引《维摩经》来说,「如《维摩经》云: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亦能如是济度,尽未来际。」《维摩经》上讲,这是说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清净国土庄严自己的国土、成为自己的佛土。这是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用五劫时间去考察、去学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国土他都到了,都去考察、都去参观、都去学习,回来之后成就自己的国土。自己国土怎么来的?是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微妙的大成,诸佛国土里面的好事,极乐世界全有;诸佛国土里头还有一些欠缺的,极乐世界没有,这就成为一切诸佛刹土里头第一殊胜。希望这些菩萨们都能发无上心、都能成就菩提,自己度众生的国土就像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一样,这就是这两句经文的意思。再看底下这一段,「佛光益众」。这里头分两个小段,「弥陀放光」。

  【应时无量尊。】

  『无量尊』就是无量寿佛。

  【微笑现金容。光明从口出。遍照十方国。回光还绕佛。三匝从顶入。】

  这佛放光。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右文显感应道交,如来放光加持」,这个如来是阿弥陀佛。《宋译》本里面说,「尔时彼佛无量寿,化导他方菩萨心。密用神通化大光,其光从彼面门出。故知无量尊即无量寿佛」。这从《宋译》里头经文非常明显,就是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微笑现金容』,「於彼佛金容示现微笑之相」,阿弥陀佛微笑,现这个相。故知无量尊就是无量寿佛。微笑现金容。《会疏》里头也有说,「应时,应菩萨发愿时。欣笑,授记之相。如来常住三昧」。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禅定,梵文的意思是正定,三翻作正,三昧是正定。这一点我们也要知道。菩萨住正定,无有不定时。定是什么?心里面没有一个念头,这叫正念,正念是无念。有一个念头就不叫三昧,叫起心,起心动念,起心就是动念,动念就是起心。中国人常常把它连起来在一起讲,起心动念,动念起心。那怎么样?那就不是佛了,佛心不动。惠能大师告诉我们,他开悟的时候,第四句话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本无动摇就是常住三昧。所以也可以说它是自性本定,没有起心动念,常住三昧。

  「将欲说法,安祥而动。故佛心湛然,无喜无忧」。这些我们都要把它记住,我们学佛,希望能跟佛一样,在日常生活当中心能湛然不动。像水一样清净,没有染污、没有波浪,叫湛然。佛心湛然,七情五欲没有,喜怒哀乐爱恶欲全没有。为什么?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那是妄心。所以他没有欢喜,他没有忧虑。忧虑是烦恼,喜也是烦恼,为什么?动心了。真心一动就变成妄心,不是另外有个妄心,不是的,真心动了叫妄心。六道凡夫全是妄心,为什么?心动了,天人欢喜,三途忧恼,都是动心。修行人修什么?修不动。没有办法叫心不动,这个功夫太难了,总是会有念头。净宗的方法就妙了,就是阿弥陀佛这个方法,要动念只有一念,南无阿弥陀佛,除这一念之外没有念头。无喜无忧,这是什么心?这是佛心。佛心就是真心,无喜无忧的心是真心,无动无想,这就对了。中国人造字,中国的字有意义,你看「想」,心里头有相,你想一个人有个人相,想一桩事情有事相,想就有相。思呢?思就有分别,你看「思」,心上面是个田字,田就是画格子,分别。心有分别叫思,心里头有相叫想,思想是妄心。佛呢?无思无想,无喜无忧,这是正常的,这是真性流露。我们看到这四个字能真做到,这个人大公中正,没有欲望,没有私心。

  佛这个时候看到大众赞颂,佛现了微笑。这微笑就动念头了,动什么念头?说法。你看,「若将授记时,现欣笑」。这授记是开示,为大家说法,授记之相。如来常住三昧,将欲说法,安祥而动。你看他动,不像我们。现在社会,很麻烦!我说这话什么意思?想求学的人找不到老师,好老师想传授学问找不到学生,为什么找不到?现在年轻人心浮气躁。我们细心去观察,你看各个年龄阶层的人,从幼儿园的学生、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在社会上工作的这些青年、壮年,再看老人,哪一个不心浮气躁?难得见一个心性清净的人,找不到。老年人也发脾气,也有怨恨恼怒烦,心里头是贪瞋痴慢疑。这十个字在我们这个社会各个阶层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普遍看到。这麻烦在哪里?麻烦在圣教不能推行。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道。书在,人会念,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就是这十个字,贪瞋痴慢疑、怨恨恼怒烦。有这十个字,学生有这十个字,老师不能教;老师有这十个字,没有办法教学生,为什么?学生不相信,你自己没做到,难就难在这里。所以佛法,特别是大乘,彻底放下,不管是好念、坏念,一个念头都不能有,无喜无忧。清净心现前,没有染污、没有波浪、没有动摇,这是什么?这是自己的真心,这是自己的本性。惠能大师开悟第四条说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它没动,它没有摇晃过。像水一样,干净、不动,没有波浪。

  若将授记时,现欣笑。佛的「舌相薄净」,释迦牟尼佛的舌相,伸出来可以把脸盖住。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们,他的舅父梅光羲居士,我们的李老师是梅光羲的学生,梅光羲有一个好相,他的舌头伸出来可以舔到鼻尖。经上有,舌头能够舔到鼻尖,好像是三世不妄语,才有这个好相。所以他讲经人家喜欢听,相信他。三世不妄语,舌头可以舔到鼻尖,那要多少世不妄语,这舌头会把脸盖起来。所以舌相薄,舌相清净,什么颜色?像赤铜色,这金色。「舌上五画,如印文。笑时动舌,出五色光」,舌能放光,五画就是出五色光。

  《宝积经》里头说:「诸佛常法」,就是常常有这种现象,「若授地狱众生记时,尔时光明两足下没。乃至若授菩提记,尔时光明从顶上没。」就放光,放光以后光回来,回来的是从哪个地方消失?要是为菩萨授记,光从顶入。给地狱众生授记,光从足下入,回光过来,光到哪里去了?光从足下没有了。我们再看此地,「彼国」,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纯一大乘故,更无余乘记」。统统是授菩萨记,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大乘菩萨,为什么?不发大乘心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前面「三辈往生」告诉我们,「发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心,往生条件,第一个是发菩提心,信愿就是菩提心,「一向专念」。三辈往生条件是相同的,统统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修净土的人决定不能忘掉。菩提心就是清净心、真诚心。我写的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写了十个字,大家好记,第一个是真诚,第二个是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修行下手,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专修净土。处事待人接物,常常想到要用真诚,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众生。我们学佛,佛菩萨都是用真诚,真诚是菩提心的根,菩提心起作用就是清净平等觉,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大家看到佛光,是从佛头顶上入进去的,就是光收了。光放出来之后,收的时候从顶上进去,这就说对象是大乘,不是其他的,罗汉、权教菩萨、人天,不是的。「故云从顶入」。

  「《魏译》示放光之因,盖为当授菩提记」。这是说为什么要放光?是为了要授菩提记,这时候授记。「《嘉祥疏》曰:正明授记,表得时机」,这个机缘成熟了,应该给他们授记。好像学校读书,考试圆满了,通过了,应该要授给他学位。「所以欣笑口出」,面孔微笑,口出,放光。「先还从顶入者,表吐言说,为物授至极法身之记也。意谓佛正为大众授记。」这个记是至极法身之记,是成佛之记,不是给你授菩萨的记。是授佛的记,就是大家将来必定成佛,在什么地方成佛,都会给你讲清楚。这么多人,大家成佛也有先后不同,国土也有不一样。成佛为什么?成佛为度众生,不为自己。下面念老给我们解释的,「意谓佛正为大众授记。因时机成熟,故现微笑。并放光明从口而出。遍照十方,光回绕佛三匝,入佛顶中。此表为众所授之记,为至极法身之记,即究竟果觉之记也」,究竟果觉就是成佛。

  「又《望西疏》注光明照十方」,注子讲光明照十方,「还入如来顶者,依《华严》表授菩萨成佛记也。」《望西疏》里头讲得更清楚、更明白,授什么记?为菩萨授成佛之记。菩萨有感,弥陀有应。我们这边真正修行,如理如法,如佛所说,我们都能做到。一心向往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忘记苦难众生,我到极乐世界是为什么?是为成佛,成佛为什么?是为度众生。现在没成佛,我想度众生,智慧、神通、道力都不足,没有办法教化他。这些有缘众生我看到、我听到、我想到了,都属於有缘众生。那我们念佛求生净土,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阿弥陀佛哪有不照顾的道理?这个要懂!阿弥陀佛照顾,他就现身说法,就有感应,我们用这个来感,佛会有应。所以用《华严经》来解释,授菩萨成佛之记,这就对了。再看下面一首,「会众互庆」,这些人互相感到非常幸运、非常欢喜。

  【菩萨见此光。即证不退位。时会一切众。互庆生欢喜。】

  这得到阿弥陀佛威神加持就证得了,『不退位』是成佛不退转位菩萨。对谁说的?全是对法身菩萨说的。这个不退位就是阿惟越致菩萨,证得了,真证得了,我们讲法身大士。「不退者,不退转之略称。即阿惟越致菩萨也。是故时会一切众」,当时跟著佛在一起的这一切大众。「敬叹佛光未曾有」。稀有难逢,不是这种因缘聚会,佛不现这个光明,佛能现这个光明,是看大众修行成熟了。「各各俱发菩提心,愿出尘劳登彼岸。」尘劳是六道轮回生死,还包括十法界,脱离六道、十法界。这就出了十法界,证得圆教初住,别教初地,就是入实报庄严土,在实报庄严土里面修行到等觉地位,佛才给你授这个记。所以这些我们一看就了解,这些人统统是等觉菩萨。所以发菩提心,圆满的菩提心,登彼岸,这是如来大涅盘的彼岸,极乐世界毕业了。末后这两句是佛说法:

  【佛语梵雷震。八音畅妙声。】

  「弥陀放光」,放光之后就说法。故下面说,『佛语梵雷震』,这个佛是阿弥陀佛。「佛音清净」,称为梵音。「又如梵天王」,所以也叫梵音。梵音通常有这两个意思,一个是表佛菩萨的清净音,一个是表大梵天王。大梵天王是四禅天里面初禅天王,修清净心,身心清净,所以称为梵天,「故曰梵音」。「《智度论》曰:如梵天王五种声从口出」,这是经上常常对大梵天王的称赞:第一个,「甚深如雷」,像打雷一样。第二个,「清彻远闻,闻者悦乐」,音声好听,听到生欢喜心。第三个,「入心敬爱」,听了之后,恭敬心能生得起来,慈悲心能生得起来。第四个是「谛了易解」,谛了是真正如实的明了,他所说的意思完全能听懂、能够理解。第五个是「听者无厌」,听不厌,喜欢听。这是大梵天王音声的五种德相。初禅天不很高,上面还有二禅、三禅、四禅,再上去还有四空天。初禅天,梵天,梵是清净。我们羡慕他,怎样学习?日常生活当中,言语要真诚,这第一个;要温柔,没有暴戾的现象;要清净,没有染污;要平等,没有分别;要慈悲,别人听了生敬爱心。敬爱是道德的根本,爱就是孝敬,孝养父母是爱,奉事老师是敬。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就是孝敬,时时刻刻自己总是从孝敬心出来,帮助别人回归到孝敬,这就对了。我们有这个心、有这个念头,就有感应。

  下面讲的是比喻,「《嘉祥疏》云:震雷能骇动物情」,是惊醒动物,动物听到打雷都到处跑,震惊,取这个意思,「譬说法皆动无明之识也」。识是情识,情识都是烦恼。听了佛说法,听懂了、明白了,能把无明烦恼放下,有这个好处。又《净影疏》里头说:「震法雷者,法无碍智化众生也。」说震法雷,法是无碍智,智慧,佛菩萨言语都是真实智慧,都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所以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些人所说的东西,统统都从自性流出来的,没有通过阿赖耶,就是没有妄心来障碍他,他的东西是正法。今天讲精华、糟粕,它全是精华,没有一个字是糟粕。这是什么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在《华严》是初住以上的菩萨,在别教是初地以上的菩萨。

  所以经典的翻译,我们年轻时候有怀疑。为什么怀疑?我们在学校念书,念古文,老师叫我们把古文翻成白话文,我们四、五十个同学,每个人都翻一篇,没有两个人相同的。所以我们就联想到佛经当年翻译,这些翻译的人会不会翻错?我把这桩事情向李老师请教,李老师告诉我,凡是进入译场里面的人,都是修行证果的人。参加翻译的,三果以上,比阿罗汉低一级,三果阿那含,最低是阿那含,三果圣人。罗汉、菩萨他们来动手翻译,最后决定的,决定取舍,或者帮你修订,最后定稿的人都是法身菩萨。那就是统统都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要经过他们看过才能流通,他们没有看过不可以流通,这是取信於后人。不像现在,现在拿去翻译,都是凡夫,凡夫翻错了当然有,不可能没有。三果以上就不可能有,还要经过最后通关的,法身菩萨把关,祖师大德,像鸠摩罗什、玄奘大师,这些都是把关的人,怎么会有错误?他们要负责任。经里头翻错一个字,意思不对了,要背因果的,那个罪很重。所以像这些我们都应当要知道,我们对於经典才能产生信心。

  包括夏莲居老居士会集这部经。你看他会集得多好,天衣无缝,每个字、每一句都是五种原译本的原文,他把它拿出来重新组合变成这部新本。谁给他印证?他的老师慧明老和尚给他印证,再有这些大德,都不是凡人。总印证,海贤老和尚,一百一十二岁,手上捧著《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来给我们做最后证明。证明什么?证明第一个,净土宗《无量寿经》是真的,真经,决定没有错误;第二个,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正知正见。他也是用会集,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注疏来注解会集本。这个会集本,我们能相信,佛法灭尽之后,末法已经过了一千多年,还有八千年,八千年之后佛法在地球上统统消灭了,最后的一部经还留住一百年,就是这个本子。所以夏老还编了一个《净修捷要》,那是什么?让我们做早晚课用的,工作繁忙的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用这个简单的课诵。课诵虽然简单,只有三十二拜,半个小时就做完了,内容非常丰富,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这些法门统统都在里头,显教密教、宗门教下、大乘小乘。从留下来的典籍我们来看,夏莲居老居士不是凡人,黄念祖老居士我相信也是菩萨再来,怎么能做出这样的本子?帮助末法九千年这些众生能真正开悟明了,要靠这个注解;认识净土宗,要靠《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要靠这个本子。

  接著《净影疏》,都是引祖师大德的注疏来解释,震法雷者,法无碍智化众生。《唐译》里面说:「震大法雷,开悟一切。」佛说这个法,令一切众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为这个。「综上诸解」,古大德的注解合起来看,「谓弥陀说法音声如梵天王。演说法要,如大雷震,开悟大众」。此乃本师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的话。下面说,「八音畅妙声,亦复如是」。「八音」,底下把名字说出来了,「如来所得八种音声」。《梵摩喻经》有说,这个地方的几句是从《梵摩喻经》里头节录出来的。第一个是「最好声。其声哀妙」。第二个是「易了声。言辞辨了」,很容易明白,你能够听得懂。第三个,「调和声。大小得中(闻者和融,自然会於中道之理)」,它有这种功能在里头。第四,「柔软声。其声柔软(闻者喜悦,舍刚强意,自然入律)」。就好像我刚才讲的,我们现在的人心浮气躁,但是听佛菩萨讲经说法,浮躁的气自然就没有了,就这个意思。第四,柔软声,其声柔软,闻者喜悦,舍刚强意,自然入律。第五,「不误声。言无错失(闻者各得正见)」,就是他听的理解都正确,没有错误,离九十五种外道的邪非。第六个是「不女声。其声雄朗」。闻者敬服,魔外,魔王、外道都归顺,听经生欢喜心。第七个,「尊慧声。言有威肃」,有威仪,「如世尊重」,世间人对他非常尊重,「有慧人声」,有智慧,「闻者尊重,智解开朗」。这是解释前面这句话,世间尊重有智慧的人。说法有这些好处。第八,「深远声。其声深远,犹如雷震(闻者皆证甚深之理)」。

  我们知道,佛陀那个时代,没有现在科学这些工具。他讲经说法,弟子三千人,三千人是相当大的广场,他都在树下、都在水边,风景好的地方,大家席地而坐,音声如何能让这三千人个个听清楚、个个听明白?这是我们现在人怀疑的。现在有扬声器、有扩音器,可以做到;过去,这就是佛的神通道力,佛有智慧,佛有六种神通,能令说听没有障碍。大家说话,有问题问佛,佛能听见,佛说法的声音全场也都能听见,统统能得利益。

  下面,「又八音者」,这是另外一种说法。「嘉祥师云:一响」,音声响亮;「二彻」,彻是透彻,不管你座位跟佛是远近,都能听到;「三清」,清凉自在;「四柔,五哀,六高,七和,八雅」。雅,凡是正说都属於雅,叫你听了不会有邪知邪见。「畅者说也,申说也」,舒畅。我们一般人讲,说的人很痛快,听的也很舒服,这就是这个意思。「如《阿弥陀经》曰:其音演畅五根五力等等」,《弥陀经》上也有这个意思。「妙声者,妙法音声也。弥陀具足八音,以演说妙法,故云八音畅妙声也」。阿弥陀佛,一切诸佛如来都具足八音,阿弥陀佛当然不例外,所以说八音畅妙声。

  看了这一段让我们想到,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佛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什么身分?他是老师,跟中国孔子一样的身分,跟中国孔子一样的成就。孔子在中国,他在印度,跟孔子差不多时代,比孔子早一点,释迦牟尼佛出生是周昭王二十四年,他比孔子早,境界相同。於是我们相信,在这个大宇宙里头,众生很复杂,遍满虚空,过去、现在、未来,十方刹土,每一尊佛的教区都是三千大千世界。我们在经上看到的,还有一尊佛教二个三千大千世界、教三个大千世界,甚至於有五、六个大千世界,每一尊佛发的愿不一样。佛佛道同,智慧神通道力完全相同,发愿不同。所以成佛教化众生多少,地区有多大、时间有多长、度众人数有多少,各个不相同。唯独阿弥陀佛他是究竟大圆满,没有一样不圆满,都是无量无数无穷无尽。我们只能用这些话来赞叹极乐世界、赞叹阿弥陀佛,他实在是太伟大了,无与伦比。

  我们最重要的,我们读经,每读一遍都有一遍的悟处。这部经我念了几十年,一直到现在还常常有新的悟处。所以每次讲不一样,你说听哪一遍?能都听最好,不能都听的话,听最近的,为什么?愈讲愈透彻、愈讲愈深入。这一遍讲演时间长,二、三年了,还没讲完,讲得很详细,偏重在修行。大致上我们了解,咱们怎么去,一定要去,决定要掌握这一生,我不愿意来生,这一生就得要去。所以这一次大家在一起学习,偏重在行门,偏重在修行。我们真正有把握生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我们才真正满愿。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般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报父母恩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悲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集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净土法门法师讲当来变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地藏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法华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梵网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公案     

净土法门法师讲观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华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宗朝暮课诵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六字大明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门品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贤行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坛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往生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文钞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信愿行     

净土法门法师讲药师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圆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占察善恶业报经     


其它法师讲《无量寿经》

彻悟禅师讲无量寿经    

传喜法师讲无量寿经    

纯祥法师讲无量寿经    

大安法师讲无量寿经    

德森法师讲无量寿经    

定弘法师讲无量寿经    

法然上人讲无量寿经    

佛光法师讲无量寿经    

宏琳法师讲无量寿经    

慧光法师讲无量寿经    

慧净法师讲无量寿经    

净因法师讲无量寿经    

开愿法师讲无量寿经    

宽运法师讲无量寿经    

仁清法师讲无量寿经    

悟道法师讲无量寿经    

悟显法师讲无量寿经    

信愿法师讲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讲无量寿经    

智随法师讲无量寿经    

庄慧法师讲无量寿经    

庄霖法师讲无量寿经    

自了法师讲无量寿经    

宗舜法师讲无量寿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