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量理宝藏论》讲解(七)--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达真堪布所有开示-> 达真堪布开示量理宝藏论



 达真堪布:《量理宝藏论》讲解(七)


 下载DOC文档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6年6月22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丙二(能知识)分二:一、法相及分类;二、抉择此等之义。

  丁一、法相及分类:

  丁二(抉择此等之义)分二:一、量之法相;二、非量之识。

  戊一、量之法相:

  戊二(非量之识)分二:一、破他宗;二、立自宗。

  己一(破他宗)分二:一、宣说对方观点;二、破彼观点。

  暂停偈:

  所有数目之分摄,乃以种类差别为,

  所有内部之分摄,承许归属彼范围。

  识的分类,有根本和支分的区别,归摄也一样。根本上分类,可以分成正量和非量,非量又分为不悟识、犹豫识、颠倒识。但是因明前派的有些论师在非量的分类里安立了伺察意、现而不定识、已决识,把根本和支分混为一谈了,这是不准确的,所以萨迦班智达并不承许他们的分类方式。

  比如“伺察意”,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心态呢?有,“估计”这种心识也是存在的。比如估计古井里有水,估计今天要来客人,估计自己的地下有宝藏。但它属于支分,而非根本的分类。萨迦班智达觉得伺察意是一种潜伏性的犹豫识,应该把它归属到犹豫识当中。因明前派的论师把它单独分类,而且安立在根本分类当中,这是错误的。

  麦彭仁波切把它归到不悟识当中。比如是不是真正了知古老的水井里有水?不是。如果再进一步追问,经过分析后就会变成疑惑,这说明还没有了知对境。对此,麦彭仁波切的《智者入门论》里有明确说明。

  还有“现而不定识”,萨迦班智达认为这是一种正量。若现而不定识不是正量,那么所有的现量都不是正量了。但是,麦彭仁波切把它归属为不悟识,因为它没有引出决定识。正量必须要断除增益,而现量本身没有这个功能,它就把这个消息、所见传递给意识,意识经过分析后,会对对境有一个决定,引出正见、定解,进而断除增益,一般现量正量都有这个功能。但是“现而不定识”没有引出定解,从这个角度归属于不悟识当中。从现而不定识本身的角度来讲,他跟萨迦班智达的观点一致,认为它是一种正确的正量。

  还有“已决识”。萨迦班智达把它属到不悟识当中,因为它的对境是已经了知过的,是其他正量已经决定过的,没有新鲜的对境。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论》里的观点和其他论师有所不同,认为它是正确识,但不一定是正量,只承许一个随比量已决识。因为它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它是一个正确的意识。《量理论大疏》将已决识归属在不悟识当中,麦彭仁波切和萨迦班智达同样认为它没有新鲜的对境,它的对境已经是其他正量了知过的,不用再了知。已经了知的再了知,已经间断的还要间断,这样过失就大了,一般不可能这样承许。所以应该归属于不悟识当中,不用单独分类。

  己二(立自宗)分三:一、非量总法相;二、数目之分摄;三、各自安立。

  庚一、非量总法相:不是正量的识都是非量识。

  不欺不成即非量。

  所谓“不欺惑不成立”即是非量的法相。

  欺惑不成立就是正量,不欺惑不成立就是非量。某某识有欺惑性就是非正量,无欺惑性就是正量。这是萨迦班智达的观点。

  庚二、数目之分摄:

  不悟颠倒犹豫识,三种正量之违品,

  乃以缘取方式分,本体而摄即唯一。

  正量对立面的非量有不悟识、颠倒识、犹豫识三种,主要是从识取境方式的角度来分的。

  如果从非量识本体的角度归纳,则颠倒识与犹豫识都包括在不悟识当中,因为它们都没有如实地证知自己的对境,这是萨迦班智达的观点。所有的对境最终、最究竟只有一个——自相。正量有现量正量和比量正量,但是最终也归纳为一个——自证正量。

  从取境的方式角度,非量识分三种。

  庚三、各自安立:

  不悟识、颠倒识、犹豫识这三种非量识都有各自的法相及分类。颠倒识——执着对境反方面的增益;犹豫识——对对境三心二意,正反两方面都无有确定。

  一、不悟识:

  不执彼者非彼者,乃不悟识有三类,

  尚未入境未圆满,虽已圆满然未得。

  不悟识的法相是不能如理如实了知对境的真相,既不是真实缘取对境,也不是颠倒缘取对境。

  比如,认为“柱子是无常的”,通过理证在相续当中产生定解,这是正确的,是正量,若是心里想“柱子是无常的。”或者想“柱子是恒常的。”这两种想法都是不确定的,因为他没有靠正确的理由,这就是不悟识。

  若是通过自己所认定的正量,肯定地认为“柱子应该是恒常的”,而且特别确定,这就是颠倒识,也是一种邪见。比如有些外道认为“声音是恒常的”,他有自己的理由。虽然这些理由不是正确的,但是他认为是正确的。这种邪见一般无法动摇。但不悟识是两边都没有肯定,归根结底就是没有明白,没有了知这个对境。

  有些人根本没想过,比如“柱子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有些人虽然也想过,比如“柱子是无常的”,但不是通过一些理由肯定的,而是没有了知对境;有些人想“柱子是恒常的”,但是他也没有通过理由进行观察与分析,只是这样想而已。这都属于是不悟识。它是不是犹豫识?不是,犹豫识的法相在后面会讲解。

  不悟识的分类有三种:第一是尚未入境;第二是入境未圆满;第三是已圆满未得结果。三种都是没有如实了知自己对境的真相。

  一、尚未入境不悟识。给没有学过宗规的人讲三相推理,或者给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人讲因果轮回,他不了知所讲的对境,根本没有分析过,所以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入境未圆满不悟识。比如说宝瓶,它是无常的还是恒常的?他正在分析、观察,但是尚未得出结论,心里还是没有确定宝瓶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这也是没有了知对境。

  三、已圆满无结果不悟识。观察所寻觅的事物虽已圆满,但那个对境尚未了然现于心境中而未获得、未得出结论。他进行观察、分析了,但是最后没有得出结论。比如,有人观察:因果轮回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因果轮回的道理是很难了达的,他绞尽脑汁进行分析和观察,最后还是还是没有得出结论,没有产生定解,也没有产生反方的增益。虽然他已经入境,但是未得出结论,这也是一种不悟识。

  这种还可以细分成三类。

  1、无有对境不悟识。比如,石女没有儿子,兔子头上没有角,这都是不存在的事物。再怎么进行观察、分析石女儿子的肤色、兔角的颜色,最后也不可能得出结论。

  所以,为什么把已决识归为不悟识当中呢?因为它没有自己的对境。它的对境不新鲜,是已经了知过的,相当于没有对境。所以也是无有对境不悟识。

  2、意识染污不悟识。比如说,人们见宝瓶和柱子的时候,眼根识要取柱子和宝瓶。眼根是无分别识,它取境的方式是显现,是指对境的所有特征都同时显现在眼根识前。一般这种无分别识取境都是显现,对境全部显现。比如柱子、宝瓶,他们有很多反体,还有所作性、无常等等,都显现在他面前。有一种叫“相似迷乱因”,指前后刹那太像了,一模一样。柱子无常,宝瓶无常,但意识没有了知或是没有明白无常。柱子、宝瓶、河流的第一刹那、第二刹那、第三刹看似都一样。其实都是新产生的,都是特别相似的种类相续。这也是一种不悟识——意识染污不悟识。

  3、非为对境不悟识。

  (1)从时间角度来讲,比如佛陀同时照见三时——过去、现在、未来的事情。但是一般凡夫没有这个能力,只能照见现在的事情,过去和未来的事情对他来说是无法了知的,不是对境,所以没有照见。相对过去、未来的事情来说,他的意识是一种不悟识,因为没有正确了知对境的真相。

  (2)从距离角度来讲,比如秃鹫、老鹰能看到很远的猎物,但是一般人只能照见属于自己视力范围内的东西,更远处的东西都无法照见,都不是他的对境。

  (3)从本体角度来讲,比如一般凡夫都很难了知刹那心,这也是非对境不悟识。

  第二、颠倒识:

  执彼即有非彼害,乃颠倒识分为二,

  分别以及无分别,彼一一分共五类。

  颠倒识是执着对境反方面的增益,比如心里很肯定柱子是恒常的。

  下面讲颠倒识的法相和分类。

  法相:取对境本身却有反方面的他量所妨害。比如,柱子是恒常的,它有正量的妨害。柱子不是恒常的,因为它是所作性。柱子上能成立所作性,这是宗法成立;是所作性的就都是无常的,这是同品周遍;不是无常的就绝对不是所作性的,这是异品周遍。三项都具备了,结论是“柱子是无常的”。所以,肯定地认为“柱子是恒常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是要放弃的。通过分析、通过一些理由得出“柱子是恒常的”结论,这是颠倒识,和不悟识有所区别。

  分类:总体来分,有分别颠倒识与无分别颠倒识两种。再进一步细分,分别颠倒识还有三种——错乱相,错乱时,错乱境;无分别颠倒识分两种:根识染污和意识错乱。这是支分的分类。

  一、分别颠倒识

  主要是意识错乱。又可以分三种:

  1、错乱相分别颠倒识:诸如,将杂色的绳索执为蛇,没有看清楚对境的相。

  2、错乱时分别颠倒识:将现在的蓝色实执为过去的蓝色,今天的李四实执为昨天的李四,今天的河流执为昨天的河流。其实现在的蓝色不是过去的蓝色,今天的李四不是昨天的李四,今天的河流不是昨天的河流。这主要是时间上的错乱。

  3、错乱境分别颠倒识:诸如,将室内的宝瓶执为门外的宝瓶。远处看宝瓶,宝瓶原本在室内,看起来却像在门槛上一样。

  二、无分别颠倒识

  1、根识染污无分别颠倒识:一个月亮显现为两个月亮,实际上没有两个月亮,是眼根出了问题,就显现了这样的对境。

  其二,意识错乱无分别颠倒识:如梦中之识。我们晚上做梦的时候,那些梦境都是不存在的,但是在意识面前都能现量见到。因为一些习气和外在的因素,让意识错乱,就现前了这些对境。实际梦境里的东西是没有的,所以也是不符合实际的颠倒识。

  三、犹豫识:

  执彼复有非彼者,乃犹豫相分二类,

  现前犹豫及隐蔽,均衡偏重而执取。

  法相:尽管执著了对境就是它,但在它的作用尚未失去的同时,认为非它的执著相也可能出现的心识即是犹豫识的法相。对对境三心二意,两方面都没有肯定的意识。

  比如,柱子是无常的,但是他不肯定:“应该是无常的吧?”这个作用没有退失时,又冒出了另外一个念头:“应该是恒常的吧?”这两个作用都不退失,犹豫不定。犹豫不定,“应该是无常的还是恒常的?”两种想法都没有退失作用,都没有在心里肯定。比如“古老的水井里应该有水吧?应该没有水吧?”在这两者之间犹豫不定,没有在任何一方肯定。这就是犹豫识。这跟不悟识、颠倒识不一样。

  分类:有两种,一个是现前犹豫;另一个是隐蔽犹豫,或者叫潜伏性犹豫。

  一、现前犹豫

  可以再分为两种。

  1、均衡犹豫:平均执著声音的“常”或“无常”。

  2、偏重犹豫,在犹豫的两个对境之间有一点差距。

  (1)合理犹豫:“声音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应该是无常的吧。”

  (2)非理犹豫:声音是恒常还是无常?应该是恒常的吧?”

  这两种想法都是犹豫,但一个是符合真相的,一个是不符合真相的。符合真相的叫合理犹豫,不符合真相的叫非理犹豫。为什么叫“偏重”呢?虽然他没有肯定,但是即将要肯定:可能应该是恒常的,或者可能应该是无常的。在犹豫的对境之间有那么一点点差距。

  萨迦班智达在此处讲了三种非量:不悟识、颠倒识、犹豫识。每个非量,不正确的意识都有自己的法相和分类。如果在这些地方仔细揣摩还会有很多辩论,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内容。比如全知麦彭仁波切和萨迦班智达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说法。还有其他论师,尤其是格鲁派的克珠杰、甲曹杰,都有很多自己的观点,很多都与萨迦班智达不一样;因明前派的论师有很多,他们也有自己的很多立宗和不同观点。我们学因明,不能轻易相信。不能想:哦,这是萨迦班智达说的,那肯定就是这样的。其他的论师也讲了一些与萨迦班智达不同的观点,所以自己要去分析观察: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不正确的,哪个可以作为自宗。

  总结偈:

  正量之识虽有二,然归唯一自证量,

  非量之识虽有三,然除不悟实无他。

  简而言之,应当了知,正量识有现量和比量两种,但内观的话,都可包括在唯一自证正量当中。从取境的方式的角度可以分为现量、比量,还可以分为现量正量、比量正量等其他的分类方式,但都是内观。从它自己的本体的角度归纳,都是自证,都可以归纳到自证正量里。

  非量讲了三种,也是从取境方式的角度来分的,有不悟识、颠倒识、犹豫识。这些都没有如理如实了知对境的真相,所以都可以归纳到不悟识当中。

  最后,非量归纳为一个不悟识,正量归纳为一个是自证正量。境可以分所取境、显现境等等,但是最究竟的境只有一个——自相境。这是萨迦班智达的一些不共的观点,大家可以作分析。

  他做这样的归纳,是有一定必要和依据的。是不是所有的论师都会这样做归纳?都会和萨迦班智达同一个观点?这是不一定的。格鲁派的论师特别擅长辩论,若是让他们进行分析的话,这些观点也很难立足。但是我们这次讲的《量理宝藏论》,主要是按萨迦班智达的观点讲的。

  这就是能知识。《量理宝藏论》中,第二观识品释终。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达真堪布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达真堪布讲大悲咒     

达真堪布讲地藏经     

达真堪布讲佛子行三十七颂     

达真堪布讲公案     

达真堪布讲金刚经     

达真堪布讲六字大明咒     

达真堪布讲普贤行愿     

达真堪布讲入行论     

达真堪布讲现观庄严论     

达真堪布讲修心八颂     


其它法师讲《量理宝藏论》

没有内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