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清法师:《般若70义甘露滴》基智 |
|
要证得相智、道智,必须依于因和缘。凡是有情皆有能证得相智与道智的因。因为有情心相续中有自性住种性故,皆能成佛。自性住种姓所住的“心”,即是未来道智的近取因,而道智又是相智的近取因。 我们的心中有各种不同的好心、坏心,在好的心上的空性,就是自性住种姓。在贪等坏的心上虽然也有空性,但不是自性住种姓,因为贪等坏的心,不会无限增长。无颠倒的心若有好的助力的话,就可无限增长,因此在它之上的空性,称为“自性住种姓”。 心上的空性,也叫心“无谛实成立”,所以,心可以改变,故有情可以成佛。 未入道的初机者,补特伽罗的心相续中有各种颠倒、无颠倒的好、坏心。如果在调伏心相续的方法上勤加努力,依此,在入道时,现在有的无颠倒心将成为道的体性,所以,现在的无颠倒心是道的近取因。一旦在心相续中生起无虚伪的出离心时,这些正确心,都将成为道。 于道上数数修持,依此,该补特伽罗一旦证得见道位时,其先前的道,都将成为见道,同样,证得见道位的补特伽罗经过长期的修行,当证得修道位时,其先前的道都将成为修道,当证得佛果时,先前的修道,亦皆成为相智。因此,相智的近取因是修道,修道的近取因是见道,见道的近取因是加行道,加行道的近取因是资粮道,资粮道的近取因在我们未入道的心相续中有,所以,就续流而言,道智与相智的近取因,在我们心相续中都有。但是顺缘如果不具足的话,这些不可能转成道智与相智。 云:“次一切智性” 一切智指基智。基智、一切智、所有智同义。道智必须被心相续具足道智的补特伽罗心相续中的现证空性(细品法无我)慧摄持。同样,基智也有已证补特伽罗无我者和未证者,但基智必须被心相续具足基智的补特伽罗心相续中的现证无我慧摄持。被无我慧摄持是由无我慧协助之义。 菩萨、大乘补特伽罗是以大悲心、菩提心、证空性见、十度、四摄为主修,以补特伽罗无我、无常等十六行相为辅修。尤以空正见为主,直趋佛果。所应断的是烦恼障和所知障,而以断所知障为主,因为,主断所知障后,烦恼障也自然断除。有的圣位菩萨故意不断欲界烦恼,而用作度众(扶余润生)。 劣乘的主要所断是烦恼障,只要使已证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的现证心辗转增长就可将之断除,他们不须修大悲心、菩提心和空正见。 现证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之心就是基智。基智在圣位菩萨的心相续中、佛的心相续中和声闻、独觉的心相续中都有,都称为“基智”。因此,基智的定义有一分是“住于劣乘证悟种类”。 “本身心续具足之补特伽罗,其心续中现证无我慧所摄之智,且住于劣乘证悟种类,乃是基智的定义”。“能了知劣乘的主修是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的心,就称为住于劣乘证悟种类”。佛、圣位菩萨、声闻、独觉,凡是现前证知之心,都称为“住于劣乘证悟种类”。 现证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之智,既然是基智,那么,现证无我之智和现证无常之智,也都是基智。谁的心相续中有现证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之智,就有基智。但在有学位时,不能以“一智”了悟所有,而是有各个了悟之智,成佛后则能全部了悟。 苦、集、灭、道各有四行相(特色),共十六行相。每个行相都有能现证之智,这些全都是基智,而只有圣者有,因为,所谓现证,是“唯圣者有的意思”。 佛和圣位菩萨心相续中的基智,虽是基智,但是大乘的证悟,不是劣乘之智。但是却能正确地了解劣乘主修的“补特伽罗无我”,所以,虽非劣乘之证悟,却是“住于劣乘证悟种类”。因此是“本身心相续具足之补特伽罗,其心续中现证无我慧所摄之智”,虽非劣乘之证悟,却是“住于劣乘证悟种类”。 总之,基智的定义中,主要有二点:1、现证无我慧之摄持,即以现证无我慧作为助力。2、住于劣乘证悟种类。是以该智的所缘行相做判断,该智的所缘行相如果是劣乘的主修,即是“住于劣乘证悟种类”。 基智要看是否以劣乘主修为所缘行相,其现证之智,就是基智。 虽然基智是劣乘的主修,但是劣乘圣者心相续之智未必是基智,如:劣乘者心相续中的悲心(不是大悲心)、布施(不是布施度)等。这些并不是基智。总之,基智是劣乘有学位的补特伽罗现前了知主要所修之智,所以,基智是劣乘的补特伽罗前往解脱地的最好善巧方便。 基智的区分有四种,首先应该了解“入道方式”: 1、入道时,如果没有菩提心,而只生起无虚无的出离心的话,则入劣乘道,如果心相续中生起无虚伪的菩提心,则入大乘道。进入声闻道或独觉道,主要是由其界及意乐做区分。 2、对于声闻道有信心者,若在心相续中生起无虚伪的出离心时,就进入声闻道,会以声闻道为主修缘。 3、对于独觉道有信心者,在心相续中生起无虚伪的出离心时,就进入独觉道,会以独觉道为主修缘。独觉除全修声闻所修外,还须增添二空。 心中生起无虚伪的出离心的话,就进入了资粮道,慢慢地进入加行道,然后见道,证得见道时就称为圣者。凡是圣者,必定被现证无我慧周遍。即“凡是圣者,其心续中必有基智”的原因,因为现证无我慧都是基智。“大乘圣者必被现证空性慧周遍”。 劣乘的主要所证是解脱,主要所断是烦恼障,完全不修空性慧,只以着证无我慧而得解脱。劣乘圣者也有少数现证空性慧的,他们开始信解大乘,证得空性,生起菩提心,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舍弃菩提心,堕入劣乘道,但先前证得的空性慧不会舍弃。如舍利弗尊者。 “自身心相续中具足(基智)之补特伽罗,其心相续中现证无我慧所摄之智,且是住于劣乘证悟种类”就是“基智”的定义。 基智分四:1、接近果位佛母之基智。2、远离果位佛母之基智。3、违逆品之基智。4、对治品之基智。 果位佛母指佛,接近果位佛母是指接近成佛。基智在所有圣者心相续中皆有。大乘圣者心相续中之基智就称为“接近果位佛母”,劣乘心相续中之基智则称为“远离果位佛母”。 “违逆品之基智”与“远离果位佛母之基智”同义。“对治品之基智”与“接近果位佛母之基智”同义。 基智之界限:所有圣者心相续皆有。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仁清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