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量理宝藏论》讲解(十二)--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达真堪布所有开示-> 达真堪布开示量理宝藏论



 达真堪布:《量理宝藏论》讲解(十二)


 下载DOC文档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6年7月20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此处所讲至尊文殊菩萨之化身萨迦班智达所著,有十一品内容的这部《量理宝藏论》。

  全论分三:一、入论分支;二、真实论义;三、造论究竟之事宜。

  甲二(真实论义)分二:一、从总反体抉择所知;二、决定能知量之自性。

  乙一、从总反体抉择所知。分三:丙一、所知境;丙二、能知识;丙三、彼识知境之方式。

  丙三、彼识知境之方式。分四:丁一、总及别之证知方式;丁二、显现及遣余之证知方式;丁三、所诠与能诠之证知方式;丁四、相属及相违之证知方式。

  丁二、显现与遣余之证知方式。分二:戊一、总说缘起之方式;戊二、决定各自之自性。

  戊二、决定各自之自性。分二:己一、显现;己二、遣余。

  己二、遣余。分三:庚一、真实遣余;庚二、决定自性;庚三、遣除诤论。

  今天是庚二、决定自性。分二:辛一、安立;辛二、细分。

  辛二、细分。分三:壬一、真实分类;壬二、破外境有遣余;壬三、各自之安立。

  壬二(破外境有遣余)分二:癸一、真实宣说;癸二、彼之理由。

  癸一、真实宣说:

  遣余乃识缘取式,无情外境无遣余。

  此处在讲遣余。按萨迦班智达的观点,遣余是分别识取境的方式,分别识执着一些对境的时候才有这个作用。

  但是印度和雪域藏地的论师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比如印度的圣法等诸多论师认为,遣余只有无遮遣余和心识遣余两种。印度静命论师及弟子莲花戒承许有三种遣余:无遮遣余、心识遣余和自相遣余。萨迦派的果仁巴大师,格鲁派的克珠杰,也承许有这三种遣余,只是有些细节之处稍有不同。

  法称论师的《释量论》里讲的主要是心识遣余,所以萨迦班智达认为真正的遣余在外境上不可能存在,只能在心识上。但也不是心识本身,而是心识缘取的方式,仅以它的本体不能成为遣余。另外,名言(语言)遣余也是观待心识的,若不观待心识不可能成为遣余。无遮遣余、名言遣余都要依靠心识遣余。归根结底,他认为作用在心识上的才是真正的遣余。其他的遣余也可以安立,但都不是本体上的遣余。

  印藏很多论师认为有自相遣余,即外境上也可以有遣余。比如,柱子、宝瓶存在的同时,可以排除他法。宝瓶上不可能有柱子,柱子上不可能有宝瓶,这本身就是一种遣余。但它是不是分别识取境的方式?不是,这是在外境上事实存在的自体。每一个法都是如此,它产生的同时,不可能混为他法,它自身就排除了他法。所以,这也可以叫做遣余,但肯定不是心识遣余。

  无遮遣余就是某些法不存在,比如桌子上不存在宝瓶,排除了“桌子上宝瓶存在”,不存在的部分就叫无遮遣余。

  心识遣余是由第六识(尤其是由分别念)来分析事物。比如,宝瓶存在或者不存在,分别念可以这样执着来遣除其余,如遣除“宝瓶不存在”。直接取的是宝瓶,间接否定了非宝瓶,排除了他法,是具有决定性的。虽然没有否定“非宝瓶”的想法,但是分别识取境的方式本身就有这个决定作用。当然这个决定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有符合实际的,也有不符合实际的。

  无分别识没有分析的作用,不会排除他法,它只能发现,只能现量、全然照见,所以没有决定性。它有什么就见什么,有什么就取什么,不分析是否存在,是否是宝瓶。萨迦班智达比喻它是有眼睛但不会说话的人,而分别识好比没眼睛但是会说的人。

  他宗安立三种遣余,但是萨迦班智达认为真正的遣余只有一个。如同此处所讲:“遣余乃识缘取式,无情外境无遣余。”无情事物上绝不会存在遣余。无情,亦即“不是心识”。显现是无分别识取境的方式,遣余是有分别识取境的方式,这种取境的方式是分别识的一种功能或作用。

  然后,他就给对方发太过:若是外境上存在遗余,过患就大了。他主要针对因明前派的一些论师。对方到底会不会这样承许也不清楚,因为没有充足的资料。其实,他们在意义上不可能这样承许,但是名言上可能有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所以会发这些太过。

  这些辩论和不同观点的关键在于:萨迦班智达认为遣余绝对是心识,即有分别识取境的方式。这样来讲,若是承许有自相遣余,可能会有一些过患。但是,遣余不一定都是分别识缘取的方式;除了心识遣余,也可以有自相遣余。必须要有具足说服力的依据。

  自宗的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里讲了两个遣余,跟萨迦班智达的观点相似,但并不详尽。《释量论大疏》里讲了三种遣余,讲的比较清楚,其中承许了自相遣余。外境上的无情法都有这样的特征:它们产生、存在的同时,不可能跟他法混为一体,自然就排除了其他法,从这个角度来安立自相遣余,这是不同于心识遣余的。对此,萨迦班智达也不能不承许,但是他认为这个不能叫遣余。遣余必须是心识,而且是有分别识取境的方式。

  克珠杰等有些论师将三种遣余安立为作业、所作、作者。比如说,一个心识要取境,心识自己是作者,作业是对境、外境,所作是取境的方式。这样才完成取境的过程。这样分析,外境上也可以存在遣余。

  无遮遣余是各方都承许的。按萨迦班智达的观点,这也是观待心识的,否则不可能存在。所以,它也不是真正的遣余。真正的遣余就是心识遣余。

  下面陈述理由。

  癸二(彼之理由)分二:一、遣余应成显现;二、显现亦相同。

  子一、遣余应成显现:

  境遣余即自相故,成显现境失遣余。

  遣余是有分别识缘取的方式,外境上不能有遣余。若是外境事物上存在遣余,遣余就变成自相了,成为了无分别识的对境——显现,而失去了分别念的对境——遣余的身份、特征。因为无分别识取境的方式是显现。还有,若外境上存在遣余,外境本身是遣余,遣余就变成有实法了。

  这个太过的前提是:遣余必须是分别识取境的方式。失此前提,太过就不能成立。

  显现是取境的一种方式,它肯定不是遣余;遣余也是一种取境的方式,它肯定不是自相。《释量论》里讲遣余有三个特征,其中的第二个是无有真实对境,即不是实有的,具备三个特征的遣余是心识遣余。按萨迦班智达的观点,遣余只有心识遣余,没有别的遣余。我觉得关键就是在这里,他必须有有说服力的依据,遣余必须是心识,外境上不能有遣余。

  遣余大部分是心识遣余,但也不一定否认自相遣余。虽然外境存在的同时不混为他法、排除了他法,但是萨迦班智达认为:这不是它自己排除的,这只是外境存在的一种方式,并非是通过它的作用而排除他法的,所以不能叫遣余。遣余应该是通过它的作用来否定、排除他法,然后建立本法。

  自相遣余变成了自相,这样就成为有实法了。若是这样假立,那无实法也可以叫有实法,这样名言就混乱了。有实法就要实实在在存在,无实法不是实实在在存在,这是有区别的。称呼上也不能随便,否则有名言混乱的过失。

  子二、显现亦相同:

  也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讲的。

  显现亦同境中有,若许盲人当灭绝。

  遣余是有分别识的一种缘取方式。遣余若是在外境上存在,那么无分别识缘取的方式——显现也应该在外境上存在。这样一来,一切事物各自上面就都有显现了,外境存在的同时显现也就有了,结果盲人就会绝迹,因为不用眼根了。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所以有这个太过。

  壬三(各自之安立)分二:一、有实名言遣余及有实心识遣余合一而说;二、无实名言遣余与心识遣余合一而说。

  心识遣余分有实和无实遣余,各自又分名言遣余和心识遣余。此处是将有实名言遣余及有实心识遣余合一而说,一个是名言(语言),一个是心识。前面已有过总讲,这里是细说。

  在意念中建立起名与义的关系之后,一说“柱子”就知道某个事物叫柱子,从而排除非柱子。这是名和义的关系。房屋、牦牛,电脑、手机等等都是这样。但是,语言本身没有遣余的功能,它要靠意识、分别识去帮助它去完成这样的事情,这不是语言本身的作用。心识遣余指是分别念可以随便想宝瓶、柱子等,也可以做分析:宝瓶是有常还是无常,柱子是红色还是蓝色,用遣除其余的方式来取境。

  癸一(有实名言遣余及有实心识遣余合一而说)分二:一、法相;二、分类。

  子一、法相:

  法相是它的特征。

  有实遣余除无实。

  有实遣余,即心中执著有实法而否定不能起作用的无实法,分有实名言遣余和有实心识遣余。起作用的叫有实法,不起作用的叫无实法,这是二者的法相、特征。

  有实遣余:执着为有实法的时候,否定不能起作用的无实法。无论是说(名言),还是想(心识),都可以否定、排除无实法。比如宝瓶、柱子这些能起到作用的有实法,都可以排除不起作用的无实法,如兔角、龟毛、虚空。从所知的角度,分为有实法和无实法;从对境的角度,分为有实法遣余和无实法遣余。

  然后是分类。

  子二(分类) 分二:一、总说;二、别说。

  丑一、总说:

  由以显现不显现,对境而分有二类。

  “显现不显现”,不显现意为隐蔽,从这个角度可以分两种:显现遣余和隐蔽遣余。

  显现遣余是先由无分别识取境,后由分别识做分析。比如我们见到了宝瓶,第六识知道了这个信息之后,就开始分析了:这个宝瓶是金瓶还是银瓶?是有实还是无实?是恒常还是无常?这叫显现遣余。

  隐蔽遣余是不通过显现,不依靠无分别识,用分别念直接取境,想柱子、宝瓶,进行分析:宝瓶是无常还是有常,是有实法还是无实法等等。

  如果是隐蔽遣余,还要观待因,比如通过对面的山顶上冒出烟,可以判断山后有火。现在是总说,接下来是别说。

  丑二(别说)分二:一、现前遣余;二、隐蔽遣余。

  寅一、现前遣余:

  显现自身之法相,尽其所有决定识,

  名言分别作剖析,故遣余成反体境。

  根识(无分别识)前了然显现对境本身的法相,这种取境的方式即是现量。而后根识把取到的信息送到第六识里。取上蓝色非蓝色、常无常等名称及遣除各自反面而随后生起的所有决定识,这些均是通过名言与分别才这样剖析的,为此属于遣余。

  是蓝色还是红色,是无常还是恒常,是有实还是无实,这就是分别念,不是根识了,根识没有分析的功用。语言上可以说,第六识可以做分析,引出来分别识。语言上可以有遣余,最后也是依赖、观待心识的,所以最终真正的遣余是心识遣余。

  为什么叫显现遣余?它靠根识,前面经过这个显现这个过程,不是直接的。根识本身不是遣余,但是它引出的决定识是遣余。

  遣余,是将对境的反体各自分别开来的有境心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无分别识现量取境。无分别识前,对境当下现量显现,而后分别念加以决定。第二种在无分别识前对境全然不现,它不是现量,仅依分别念予以分析。无论是这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从分别念自身角度而言都同样不存在自相,都一样是遣余,因为分别念的对境纯是遣余。

  寅二、隐蔽遣余:

  自之法相不显现,无论观待不待因,

  皆为名言分别境,是故决定亦遣余。

  外境自身的法相在现量前全然不现。为什么说隐蔽?因为没有经过显现,没有经过无分别识,意识直接就去想或分析。有两种情况:观待因和不观待因。“由烟而确定火”“由能盛水决定是宝瓶”是观待因,“想当然认为是火”“直接判断是宝瓶”是不观待因。宝瓶和火这时是通过分别识取境。无论是否观待因,心中的那个事物就是名言与分别的对境,是个总相。因此,决定任何对境是有常或无常、有或无等就是遣余。

  真实非真及二边,分别取式有三种。

  由三种心态,可以将隐蔽遣余分三种类别。

  其一、真实遣余:诸如,确定宝瓶是无常的,这是一种正量。因为这个观点是符合实际的,实际上宝瓶就是无常的,所以叫真实遣余。

  其二、非真实遣余:诸如,确定宝瓶不是无常的,是恒常的。这种观点本身不符合实际,是一种邪见,并且有确定性,所以叫非真实遣余。

  其三、犹豫遣余:即模棱两可,犹豫不定。比如认为宝瓶是无常,在这个作用还没有彻底退失的过程中,同时又想:宝瓶不是无常。宝瓶是无常的,排除了不是无常(恒常);宝瓶是恒常的,排除了无常。虽然两方都没有确定,但分别心已经发挥了作用,通过分别的途径而执著任何一边,所以犹豫也是一种遣余。

  直接确定,间接否定他法,这是遣余识的一个功能、作用。

  因明里,遣余是一个难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辩论。遣余主要是分别识取境的一种方式。心识遣余是最主要的,但是在外境上安立自相遣余也是可以的,没有什么不合理,不会存在什么过患;但它和心识遣余不一样的。有些人把显现和遣余混在一起了,在名言上很难讲通。把二者分清楚就很容易了。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达真堪布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达真堪布讲大悲咒     

达真堪布讲地藏经     

达真堪布讲佛子行三十七颂     

达真堪布讲公案     

达真堪布讲金刚经     

达真堪布讲六字大明咒     

达真堪布讲普贤行愿     

达真堪布讲入行论     

达真堪布讲现观庄严论     

达真堪布讲修心八颂     


其它法师讲《量理宝藏论》

没有内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