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无量寿经 |
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72集) |
|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六十九页第二行,下面众魔这里看起: 我们都把它念一念,『众魔』,「见第十一品魔恼注」。跟前面所说的相同。这个魔,原本这个翻译,上面是个麻,下面是个鬼,原本是下面是石,石头的石,相传是梁武帝把它下面这个石头改成一个鬼,因为这个折磨比鬼还可怕。所以翻经的时候是造了不少新字,这个魔也是其中之一。梁武帝改了之后,以后经上,写经的人多半都用这个字。 『外道』,这个要稍稍说明,「於佛教之外立道者,行於至理之外者,皆名外道」。第一句是违背了佛教,称之於外道。为什么?因为佛法是向内求的,不是向外求的。大乘经上常说「心外无法」,也说「法外无心」。这个跟六祖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最后一句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佛教是从自性所建立的,换句话说,是自性所流出来的。自性也就是真心。真心是什么样子?它没有形相,它生智慧,它生万法,它是能生能现,所生所现是一切法,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整个宇宙,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全是自性所生所现。虽然有生有现,不能说它有。这个不好懂,能生能现,怎么说没有?佛经上常常用梦做个比喻,梦幻泡影,主要是讲梦。梦,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醒过来之后,你说这个梦里头是有还是无?自性现万法就像这个现象,梦境是妄心现的,我们现前这个境界是真心现的,非常相似,所生所现的不可得。 现在量子力学家,对物质现象搞清楚搞明白了,物质是什么?这些科学家告诉我们,根据他们的研究得到的结论,这个宇宙里面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的存在。明明是有,我眼看见、耳听见了,怎么说没有?这就是《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句话,「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不能说它有,不能说它无。你说它无,它有,梦中有境界;你说它有,不可得,无法想像。这才是事实真相。所以有要放下,无也要放下,不能执著有,也不能执著无,执著无也是错误,都属於执著。它不现相的时候没有,现相的时候有,不能说它真有,为什么?现在我们体会到,我们的念头,起心动念,它是生灭法,也就是有为法,有为就是有生有灭,前念灭后念生了,一个接著一个。是不是相续相?不是相续相。相续相,前面的相跟后面的相是相同的,这叫相续。前面一个念头所现的相,跟后面这个念头所现的相,并不完全相同,换句话说,找不到有两个相是完全相同的,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没有相同的。所以说它是虚妄的,它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它会折磨你,那叫魔,不能放在心上。有也好,无也好,统统不放在心上,心是清净的。心里没有有无,这就好,清净是真心,不生不灭是真心,就是它没有念头。有念头是妄心,妄心,佛学有个名词叫阿赖耶,它是个生灭相,前念灭后念生;真心不生不灭。 能大师说得好,真心是什么样子?第一个清净,清净是说它从来没有染污过,清净;不生不灭,它没有生灭现象,这是真心,遇到缘它有生,缘失掉它就没有了,所以不能说它真的有生灭,它没有生灭;第三个,能大师说本自具足,这条很重要,具足什么?具足一切法。如果不具足一切法,它怎么能现一切法?所以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就是缘,想什么现什么。经上给我们说,极乐世界的菩提树高广六十万由旬,那在我们无法想像,六十万就不得了,还加上由旬,一个由旬,小由旬四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大由旬八十里,你说它有多高?从地球到太阳还要超越,无法想像。是真的吗?不能说真。是假的吗?不能说假。有缘真起这个现相,虽起这个现相也不可得,这一句话要记住,永远要记住,《金刚经》上,真的是金刚之语,永恒不变,一切法,世间法、出世间法,一切法确实无所有,不可得,无论说它有、没有都不可得,这是事实真相。 古人念《金刚经》有受用,现在人念《金刚经》打妄想,没受用,这是我们要学古人,既然知道它不可得就不能放在心上。得失这个念头是假的不是真的,要把它放下,从心上放下,不是说事。实在讲,事不可得,这个心也不可得,真妄都不可得,统统放下,真心就现前。什么是自性?什么是真心?见性就解决了。怎么见性?不起心、不动念就见性。眼看得清清楚楚,耳听得清楚,六根接触的境界统统清楚,了解真相。真相叫实相,是拣别它不是虚妄的,心现识变你见到了,见到的人得大自在,成佛了。我们眼为什么见不到?有魔、有烦恼,把我们的悟门堵塞了。那我们说远离魔恼,把它放下。经上教给我们的简单明了,见色,看得清楚,没有起心动念,这叫佛见。诸佛如来所见的,没起心动念,我们眼见色就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迷了。不起心、不动念是自性觉,起心动念落在阿赖耶里头,阿赖耶叫妄心,就真心变成妄心,变成妄心就是凡夫所见。 六道凡夫用阿赖耶见,六根全迷了。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他们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佛。如果还有起心动念,他没有分别执著,起心动念有,没有分别执著,那是菩萨。他还有分别,没有执著,这个人是阿罗汉。阿罗汉不执著,菩萨不分别,佛不起心、不动念。在什么时候?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修什么?就修这个,修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是佛法,这个功夫是对内不对外。向外求呢?向外求叫外道,於佛法之外,自己去建立一个道路,这个道路肯定是错的,为什么错?它入不了自性。佛法是要求明心见性;心外求法,那个法是与自性完全相反的。是自性所生,能生所生,求能生所生了不可得,它频率太高,我们可以说连个概念都没有,怎么知道它是假的? 弥勒菩萨告诉我们,这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头,这一弹指起了多少念?三十二亿,百千是单位,百千是十万,就是三十二亿乘十万,这一弹指,得出的数字,三百二十兆。你想想看,这一弹指,生灭已经有三百二十兆次,我们怎么会知道?我们眼前面对的电视画面,这个画面的生灭是一秒钟一百次,我们看到好像是真的,看不出一点破绽,其实全是假的。它存不存在?存在。存在的时间多长?电视是百分之一秒。我们现实的环境,就是三百二十兆。记住,是一弹指。如果是一秒钟,一秒钟可以弹指七次,乘七,三百二十兆乘七,得出来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钟。在这么高的频率之下,没有感觉。它起心动念,这起心动念的频率有多高?不算超过它,就算跟它相等,它存在的时间,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我们怎么会知道它是假的?佛菩萨看世界,是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他也看得清清楚楚。六根的能力跟它是等齐的,平等,等齐的,他才见得到,速度相同就见到,不相同见不到。所以我们相信,再过个二、三十年,科学不断的提升,也许能够把念头的生灭观察到。到那个时候,科学家承认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高等科学。早年我学佛,方东美先生把佛教介绍给我,告诉我「佛教是高等哲学」。我相信,将来科学家会告诉我们,佛教是高等科学。 佛教建立在真如自性的理体上,这是真的,正法。凡是建立在阿赖耶的幻相当中,那都叫做外道,都不是正法,为什么?它不能见性。能够见性的法叫正法,不能见性的法就是外道,称之为外道。行於至理之外,至理就是自性,至理就是真心。我们做人,想学佛,想在这一生当中有成就,那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与至理相应。行於至理,那是菩萨,那是证果的人。我们这个行与至理相应,就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佛菩萨达到了,我们才起步。这个重要,起步非常重要,方向目标正确。 怎么样才算正确?如佛在经典上所说的,与这个相应是正确的,是佛道,或者说成佛之道,与这个不相应不是佛道。佛教导我们,特别是教导初学,十善业道,相应,跟这个目标方向相同。不杀生,不杀生要怎么学?心里面对於伤害一切众生这个意念没有了,这真正这条戒做到了。我不杀他,我还恨他,我还讨厌他,这都不行,你还有习气在,到时候忍不过你就动手了,所以不能不知道。不妄语,决定没有欺骗的意念在其中,真诚到极处。不偷盗,决定不能占一点小便宜,一丝一毫小便宜你要是占了它,都叫习气,杀盗YIN的习气。这叫真修行,叫真持戒,持戒不是口头上念的。从这个地方下手开始修行,功夫哪有不得力的道理?我们学佛学了多少年,学了一辈子,这些念头还常常起来,像波浪一样起伏,这不行,这不管用,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还是继续搞六道轮回。这今天总得要把它搞透彻、搞明白,才会有受用。口业:不妄语,诚实,不能说假话,不能欺骗人;不两舌,两舌是挑拨离间,这个很严重,罪很重;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存心欺骗;不恶口,恶口是说话难听,叫人家听了不舒服,口四业。起心动念,不贪、不瞋、不痴,贪瞋痴的念头断掉了。这叫持戒。戒帮助你得定,定开智慧。为什么定开智慧?能大师后头一句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本无动摇就是自性本定,真心是什么样?真心是定的。所以修定就接近真心,定到一定的程度,自性的门就开了,这个定你得到了,得到就开悟,无量智慧起来了。 昨天我看到一个同学给我写了一封短信,他学《无量寿经》,我叫他找个清净环境去读经,读《无量寿经》,把《无量寿经》读三千遍,他念满三千遍,写这封信给我,问下面一步怎么走法。他信里头说,古人这个方法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其义自见,三千遍念完之后,对於这部经的意思,不要看注解,不要听讲,明白了不少,那是自见。我教他再往前进一步,去看黄念祖老居士的《无量寿经》注解,不要看多,从头到尾看个三遍就可以,为什么?给你印证,你所体会的跟他讲的一不一样,一样,正知正见;不一样,邪知邪见,你错了。往下功夫怎么用?再读三千遍。三千遍念完了,这个三千遍完是小悟,第二个三千遍,大悟,第三个三千遍,大彻大悟,无师自通。我劝他好好用功,不要有第二个念头,这就是用读经的方法修禅定,禅定境界现前就开悟,你去做试试看,给大家做个榜样。佛菩萨,祖师大德,决定不欺骗人,他们自己用这个方法成就的。我们今天也用这个方法,用这个方法好,无师自通。大乘八个宗都可以有传人。现在找老师找不到了,没老师了,怎么办?这个方法好。印证,找古大德给你印证。像胡小林居士,读《大乘起信论》,读了三千遍,读一千遍的时候有悟处,很欢喜,读第二个一千遍,第三个一千遍,看蕅益大师的注解,给自己做证明,自己所悟的,与蕅益大师注解所说的一样,这个注解完全能看得懂,没有丝毫障碍。蕅益大师给你做证明,你的悟正确的,真开悟了。 佛法向自性当中求,不向外求,外面求不到,再好的老师你跟他,他也没办法传给你,要自见,要自悟,才是真的。老师教你方法也就是戒定慧,就这么简单。教你念一千遍,念完了讲给我听听,不参考别人的,你自己所悟的。讲完了再念一千遍,一千遍念完了,再讲一遍给我听。三遍就毕业了,三千遍就毕业了。我希望年轻的佛弟子,出家、在家都可以,走古圣先贤这条老路,他们开辟的,我们走这个路子。悟后起修,真的大彻大悟之后起修,修什么?我前面所讲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这个难,为什么?这是法身菩萨。我们还会起心动念,不要紧,学不分别不执著。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是大乘三贤菩萨,天台别教里头十住、十行、十回向,就是这个境界。真修行!真正到不执著了,提升一层,不分别,清净心现前,平等心现前,《无量寿经》经题上「清净平等觉」,你清净平等都得到,那后面功夫成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叫觉,就成佛,往生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所以道不能离开佛,离开佛,真的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求得的是知识,不是智慧,不能见性。智慧能见性,知识不能见性。知识还是六道凡夫,无法向上提升,六道上面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法界你达不到,这个不能不知道。 下面,《资持记》里面所说的,「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这叫外道,不接受佛的教化。我们把这个圈子缩小,缩到最小,最小的,能成佛的话,就是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这是佛法里面的正法,佛法里面无比殊胜的正法,正中之正,保证你这一生当中,往生极乐世界圆满成佛。如果你要不相信,你再去加一些东西,减一些东西,加上参禅、加上学教、加上持咒,可能你这一生就不能往生,往生的机会缘错过了,那怎么样?那你叫别行邪法,不受佛化,佛的教化你不接受,这个叫佛门里面的邪法。佛门外面的邪法,那是跟佛法完全相对立的,这个不对立,你搞多搞杂了,这邪是这个意思,也错了。难,好难好难!所以这个法,十方诸佛都说,这是个易行难信之法,很容易行,但是很难相信,你要是不相信,佛不怪你,佛点头。为什么?就是这样,你要一受就信了,那你是超人,你不是凡人,你是凡人,应该是这样的,不能不知道。 所以读经,念老这个注解不简单,你看这句话,《资持记》里头说的,不是他讲的,他老人家引经据典,祖师大德的法语,拿来解释经,不是他自己说的。实际上,字字句句都是自己的意思,不是自己意思,就不会抄在此地,抄在这个地方,还不就是他的意思吗?他的意思跟佛菩萨没两样,他的意思跟祖师大德也没两样,高明。避免别人造口业,造口业是毁谤他,他要是说他自己写的,这些出处都不写出来,有人会说:他算老几?一个在家居士,学了几天,就大胆敢注解《无量寿经》,会有人骂他。用这种方法,这都不是我说的,我都到处抄得来的,没有一句是我自己说的,无非是希望别人看到之后能尊重,能起恭敬心、真诚心,好好的学习,这就对了,用心良苦。我也有人说,外头骂我的人不少,我听了很欢喜,为什么?替我消业障。我业障很重,无量劫以来累积到今天,谁替我消?幸亏这些人替我消业障,我感恩,我不会责怪他,我尊重他。这也是在佛法里头学来的一点小功夫,不贪、不瞋、不痴,这不瞋,在人生,在一生当中,没有怨恨的心,没有怨恨的念头,没有瞋恚的念头,你说你多舒服,心地清凉自在,经题上清净心是这样修的。不能有贪欲,不能有瞋恚,不能有愚痴,这一条是最难,要怎样不愚痴?多读佛经,多听祖师的开示,帮助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能生智慧,不生烦恼,贪瞋痴是烦恼,戒定慧是智慧。 《天台净名疏》云,「法外妄计,斯称外道」。这个法是佛法,跟佛法相违背的这叫法外。妄计是你自己以为,用一种注解来说,这是你的智慧,古人没说过,你说了,真难得;如果说错了,那要负责任,果报大概都在地狱,所以我们不能不谨慎,不能不小心。末法时期,真正善知识稀有难逢,黄念老慈悲,给我们做这个好榜样,我们要感恩,我没有智慧,字字句句都有出处,这个出处就是智慧的见证,祖师大德都承认的,这个方法好,把这个方法留给我们,做出这种注解,做一个范本、样本,我们可以依教奉行。下面,「《圆觉经集注》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理是真理,佛法所说的理。与理不相应,与理相违背,这叫外道。违背了戒定慧,这个问题严重,跟佛所说的相违背。佛说的话,我常说没有意思。读经,好好读经,别去想这句话什么意思,那句话什么意思,没意思;没有意思,又与自性相应,一遍一遍读,读的遍数多了自然出来。 我们早年学讲经,初学,遇到经上难讲的地方太多,怎么办?看注解里头没有,或者注解看不懂,把经本合起来,放在佛像面前,拜佛,拜上二、三百拜,意思就出现,赶快写,有的时候写都来不及,一面写,写到后面前面忘掉了。每一个学经教的人都有这个经验,每一个讲经的人也都有这个经验。讲经的时候用真诚心、恭敬心、清净心,认真去准备,去备课。上讲台之后,可能从头到尾所讲的与你准备的不相干,你准备的完全没用上,讲出来了,别人有记录的,记录拿来给你看,你拿到手上看到,这话是我讲的吗?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怎么我讲得这么好?这个情形也很多,常常发现。都给我们作证,佛法是心法,只要心开悟了。准备是什么?是敬业,一定要做,不能依靠,完全是自然的,到讲的时候自然流露,这给我们证明其义自见,这个时候意思跑出来了,浅深广狭都不一样,一次一次不相同。一概不要去理会,清净平等觉重要,要抓住这个重点。我们还达不到这菩萨境界,抓到什么?真诚,清净,恭敬,抓到这六个字就行,不但是在学习经教的时候,讲经的时候,日常生活当中,都要掌握住,对人,对事,对物。这叫真修,真正把你所学到的佛法,落实到生活,落实到工作,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落实到六根观察六尘境界,全用上了。 下面引的是「《俱舍玄义》」,《俱舍论》的玄义,里面讲「学乖谛理」,乖是违背,「随自妄情」,自以为是,「不返内觉」,不肯回头,都叫外道。谛理是什么?谛理是真理,真理是自觉,有小的觉悟,中觉悟,大觉悟,彻底觉悟,一般彻底觉悟是明心见性。所以禅宗说见性成佛,这个成佛并不是究竟圆满的佛,他见到真的了。佛在经上常常用月亮做比喻,你看到月亮是水中月亮,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你看到天上月亮,月亮一个月只有一天是满月,看到圆的,完全看到,多数看到是半月,一半的,或者是月牙,月牙是小悟,一半算大悟,满月是究竟大彻大悟。究竟大彻大悟在什么时候?如果是往生了,在实报庄严土,破最后的无明,证圆满的佛果,就是证得法身,完全融入常寂光,这是究竟彻悟,圆满的佛果。见到真月就算是见佛了,初二、初三的月亮是真月亮,不是假的,真佛。法身菩萨就是真佛,虽是真佛,他还有四十一品无明烦恼的习气没断。断这个习气,是在极乐世界实报土,实报土是报身菩萨。报身我们见不到,太大了,明心见性的菩萨见到报身。见到报身,还要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无始无明烦恼习气就断干净了,才证得常寂光,常寂光是法身,那叫究竟圆满。我们必须走这条路,这条路保证你走得通。从哪里下手?信愿持名。 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的最好的榜样,他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二十岁出家,一百一十二岁往生。他就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九十二年没有换一个题目,一生没有听过一次经,没有读过一卷经,可是这经里头所说的,你念给他听,他全知道。只是深藏不露,跟惠能大师一样。惠能大师也是没有读过经,也是没有学过教,可是无论什么经,你念给他听,他讲给你听,你听他讲经往往开悟了。这是什么?见性了。嫉妒障碍多,虽然见性也不敢出头,六祖要到猎人队里面去避难,躲藏了十五年。十五年,大家把这桩事情淡化了,他才能出来。 海贤老和尚一生没有示现,也就是说他大彻大悟之后,丝毫没有外露,人家不知道。真正有本事的人看得出来,听他说话、教人,言语很简单,那不是普通人说得出来的。从这能体会到,从行持上能够看得出来,是个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菩萨,一句佛号成功的。他能示现这个样子成功,每个人都能成功,没有一个不能成功,只要你肯干、你有耐心,一句佛号念到底,除一句佛号之外,心里什么都没有,心里不能放东西。为什么?心里,真心本来没有东西,妄心里头有烦恼、有习气,真心没有。我们要用真心,就是要把烦恼习气放下,不许可心里有妄想、有杂念、有分别、有执著,不许可,统统把它清理出去。用什么方法清理?用一句佛号。心里充满佛号,除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叫念佛。这样念佛没有一个不成就,愈念愈欢喜,愈念愈有信心。 这个底下,《大庄严法门经》里头有一句话说,「文殊师利」,就是文殊菩萨,「问金色女,谁是外道」。金色女回答他,「於他邪说,随顺忍受,是名外道」,这句话好!我们要学,不要跟人斗嘴,不要跟人辩驳,他邪说,随顺就好,忍受,不要跟他辩论,这叫外道。这个意思我们能不能懂?金色女是怎么教给我们的?於他邪说,自己要知道邪正,随顺忍受,可以,为什么?避免争论,这是名外道,不是真的外道。应付外道可以用这个方法,不需要辩论,随他去,对我们有没有影响?没有影响。我们的信心坚固,不为他动摇;愿心坚固,决定求生净土。为什么?今天社会上这种人很多,不辩,他少说几句影响还不大,愈辩,他的歪理也很多会影响更深,这个必须要知道的。这是智慧,用真实智慧来处理,这是个人,个案处理,不影响僧团,这就对了。 下面,念老给我们结了一句总结,「外道种类多少,诸经不一」。很多,现在尤其是多,到处都能看到,如何处理?统统不放在心上,只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就对了,就没错了,这不能不知道。诸经不一,《大日经》里面说有三十种,《涅盘经》里面说有九十五种。《华严经》跟《大智度论》里面说有九十六种,「盖因以大斥小,所谓九十六种者,其中一种乃声闻道」。把声闻都算成外道,声闻是什么?阿罗汉。为什么?他不能见性。为什么他不能见性?他不想见性,他认为证得阿罗汉就是见性了,把阿罗汉的偏真涅盘当作如来大涅盘,搞错了,会错意思了。这是一类,算是外道。《百论》里头说的,「顺声闻道者,皆悉是邪」。声闻道是个阶段,小学毕业,像读书一样,小学毕业就圆满,就满足,不再上升,这叫邪道。他应当向上提升,回小向大,行菩萨道,这就对了。他这才是一个小段落。「声闻虽属如来正教,但是权法」,权巧方便,不是究竟法,「故亦与余九十五种外道并列,而称九十六种」。 「此以金刚山喻菩萨智慧坚固,一切魔外不能动摇」,后面这一句话要紧,一切魔、外道都不能动摇。像海贤老和尚一样,老和尚做出榜样给我们看,他就一句阿弥陀佛绝不动摇,念了九十二年自在往生,给我们做出这么好的榜样,我们要感恩。我们向他学习是报恩。这一生不能空过,往生可以说等於圆满成就,这是往生到极乐世界。 底下一段,「明德行圆备」,分三科,第一,「调伏自他」。这是自他都说到了,我们看经文: 【其心正直。善巧决定。论法无厌。求法不倦。戒若琉璃。内外明洁。其所言说。令众悦服。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破痴暗。淳净温和。寂定明察。为大导师。调伏自他。】 字字句句,都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从哪里开始?从心。世出世间一切法,圣贤之法、佛菩萨之法、神圣之法,都是从其心正直入门。下面的注解,「上以喻明」,上面所说的完全讲的比喻,「此下正说」,这不是比喻了,为我们真正介绍极乐世界「菩萨真实功德」。右面所说的这三行经文,「显菩萨自觉觉他、宏法利生之德」。经文里前面第一行,到内外明洁,这是自利,下面这段是说法利生。 我们看注解第三行,『正直』,「正者不邪,直者不曲」。《净名经》说「直心是道场」。《往生论注》里面说的,昙鸾法师注解的,「正直曰方,依正直故,生怜愍一切众生心」。直心是道场,道场在哪里?直心是真正道场。为什么?出生大道,佛道、菩萨道、声闻道,都是直心出生的。心要是不直,弯曲呢?弯曲的心就是妄心。妄心生烦恼,妄心生十法界,妄心生六道轮回。这个重要,用心要正直。儒家教给我们,诚意、正心,这个地方的直心,就是《大学》讲的正心。正心从哪里?诚意。佛法常常把真诚两个字连起来,祖师大德给我们讲菩提心,菩萨的心叫菩提心,菩提心体相用,菩提心的体是什么?是直心。菩提心的作用是慈悲心,慈是与乐,悲是拔苦,众生有苦,帮助他离开苦难,这是悲心;众生不快乐,你能让他很快乐,法喜充满,那是慈心,他把它分开来讲。拔苦与乐,这就是道场,道场是从这里建立的。如果没有直心,寺庙盖得再大、再辉煌,不能叫道场。 这个里头出生道,什么道?佛道,成佛之道,菩萨道,阿罗汉道,最低限度也是天人道,六道里头人天两道。如果这个心是弯曲的,是迷惑颠倒的,他那个道就是三恶道,这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记住,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起心动念要觉,这念头好不好,这念头是正还是邪,一定要清楚,如果正,好!如果是邪,马上要断掉,真正修行是在起心动念之处,起心动念与佛菩萨教诲相应,与经教相应,正道;与正道相违背就是邪道。所以,修行在哪里修?在起心动念之处。起心动念是不间断的,前念灭后念生,我们就在这里修行,念念是直心,行行是德行,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相应,直心,我们才能自度,我们才能化他。我们在这里搞汉学院,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来学正法,是希望把正法落实在这个地区,那就是化他;落实在自己,这是自度,自行化他,所以这一段经文就很重要了。《往生论注》里面说,「正直曰方」,方、正是一个意思,「依正直故,生怜愍一切众生心」,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从这里生的。 下面又给我们举《法华经》的方便品,「於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法华经》的方便品,第二品,佛教菩萨没有方便法,为什么?他是菩萨。对我们凡夫,佛是常常讲方便法,小乘是方便,我们所提倡的,所要求净宗同学共同学习的,五个科目是方便,第一个,净业三福,做为我们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不能违背。第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第三句,慈心不杀;第四句,修十善业,这是学佛入门,老师教给我们的,这叫佛弟子。这是第一条四句,把孝亲尊师摆在第一,人要不孝父母,要不敬师长,那就不像人了,现在是人身,来生是恶道,这不能不知道。佛教我们怎样保住人身,这四句,你这一生是人身,来生还得人身,修得好的到天上去了,是天人,有这个基础才能学佛。学佛第二,净业三福第二福是小乘;这是人天福报,这第一个。人天福报的基础,才能提升到小乘,声闻缘觉,如果这个基础都没有,怎么提升?所以孝亲尊师重要,现在人全疏忽了,社会变成这么乱。 第二,小乘只有三句,「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福第二条,受持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以佛法僧为老师,念念不舍,依教奉行。再向上提升,大乘,发菩提心,大乘最重要的是发心,没有菩提心不能修大乘法。诸位要知道,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大乘心,「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发菩提心摆在第一。发心之后要真干,心发了不能落实,没发,那是口头上的,不是真正回头。深信因果,什么因果?这个因果不是写在第一句,是写在最后这一条,这个因果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大乘讲到最究竟处就是净宗信愿持名,有真信、真愿,老老实实念这句佛号,求生净土,没有一个不往生,没有一个不成佛。但这个法门,一切诸佛都说难信之法,成佛哪有这么容易?就这么容易,所以你不能相信,正常,诸佛都说了,你要是一听就相信,你这个人不正常,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遇到人不相信,我点头,正常,佛说得没错,那我们自己就是不正常,我们这个不正常,是从正常来的,也不是一说就接受的,学了三十年才相信,所以,我对於这句话体会很深,难信之法,真难信,一听就相信,真的不平凡,不是凡人,善根无比深厚他才能接受。 我还真正看过,往生之前那一、二个小时,真相信了,你看学佛学一生,到临命终时快咽气才相信,行不行?行,他真往生了,瑞相稀有,证明四十八愿第十八愿是真的,纵然造作五逆十恶,无间地狱的罪业,你临终一口气还没有断,你能够回头,能够忏悔,能够真相信,一点怀疑都没有,念佛求生,佛还是来接引你,阿弥陀佛太慈悲了,太伟大了,不嫌弃你,还接引你往生。往生的品位,看你忏悔的那个程度,真的百分之百的忏悔,上品上生,那就是一刹那之间,真正忏悔,还带著有稍微习气,品位就往下去了,所以平常要养,也就是要修。修什么?不瞋、不贪、不痴,这个重要,临命终时贪瞋痴没有,品位高,带著贪瞋痴的时候品位就低,四土三辈九品。这是佛对菩萨,所以「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无上道就是念佛求生净土,到极乐世界一生圆满成佛,这才是我们终极的目标。 我们今天干这个事情,是大福德,真正的续佛慧命,为往圣继绝学,我们不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代人的手上灭亡,这个罪过不得了,老祖宗辛辛苦苦传了五千年,你怎么可以把它丢掉?怎么传法?必须有人,我们要培养一批年轻人,有能力认识中国汉字,有能力读文言文。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熟读五十篇古文,就是背诵,你就有能力读《四库全书》;有能力背一百篇古文,文言文,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教给我们,我们听懂了,我们也记在心上了,没认真学,我们只念了几篇,老师要求的五十篇,大概我们只念了五篇,十分之一。所以读书真的要抓住少年,年岁大了不行了。我跟老师,三十一岁,老师四十岁就不收了,四十岁想进入这个经学班,老师不收,你年岁太大了。所以我们还勉强被容纳,把时间精神都用在经教上,不知道扎根重要,老师那时候没说这句话,要说这话,扎根重要,我们还是很听话的,我们把全部精神用在经教上,现在我们懂,我们爱护小朋友,我们教小朋友一定要念,念遍数,每天最少念三十遍,天天要念,念三十遍。天天要读新的东西,能力每个人不一样,这是禀赋不相同。标准是十遍,譬如这篇文章,古文,你念十遍就能完全背诵,这就是你的能力,有些人三遍就能背,有些人六、七遍才能背。十遍,十遍是最大的限度,十遍不能够背,就要减少,就不能叫背那么长的文,找短文,总而言之就是以五遍为标准,折中。三遍是天才,五遍是普通的,一般五遍他就能背,就适合他的程度,每天叫他背书,念多少遍?念三十遍、念五十遍、念一百遍,念满三千遍是一个大阶段,一千遍是一个小阶段。 应当是三千遍的时候,其义自见,老师不需要讲,意思他都懂,这篇文章的意思让学生讲,能讲多少讲多少,老师不讲解的,老师听你遍数念足了之后,听你讲,所以禅宗说这叫家珍,你自家的珍宝、智慧;如果听老师讲的,那是门外得来的,由门而入不是家珍,不是你自己的宝贝,你自己宝贝是在你家里。一定是三千遍念完之后,讲给老师听,老师点头就考试通过了。做老师的不是很辛苦,辛苦什么?看著学生讲,督促他,怕他偷懒,老师就是这个责任,真正启发他的智慧,智慧开了,老师的功德。我看将来我们这个汉学院的教学,要采取中国古人的方法,把每一个人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引发出来,这个教育成功,这是活东西。他无论看什么东西,他都看得懂,他都明了,不是说这个我学过的,那个我还没有学过,没有学过就不懂,这个不可以。《四库全书》随便提一章给你,没有不通的,没有你不能讲的,这叫真的通了。这个方法,我们要把它传到西方来,西方没有这种教学理念,没有这个方法,我们要帮助他。 下面,《法华文句》,智者大师的著作,它里面的解释说,「五乘是曲而非直」,五乘是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这叫五乘。五乘不是佛的真实说,说法,是方便法,曲就是方便法。「通(教)别(教)偏傍而非正」,这也不是佛真正想教人的。通教别教是天台家判教,四教,藏通别圆。藏是小乘;通,通大乘;别,是不同於小乘,这都叫傍、都叫偏,不是正。什么是正?「正直之一道,唯是圆教之一乘」,圆教才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由学教而见性的、参禅见性的、持咒见性的、念佛见性的,所以法门多,无量无边的法门,门门都能见性,见性成佛,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我们用经典说,每一部经典其实都是无量义,不但这一部经是无量义,这一段经文是无量义,再给你说,这里头一个字是无量义,甚至说一个音声是无量义,你能不能体会?《华严经》上有一句话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般若经》上说的,懂不懂这意思?懂,问题就解决了,任何一法里头有一切法,一样不缺。 哪一法?一粒微尘,这佛讲的,一粒微尘,极微之微,一粒微尘里面是什么?里面有整个宇宙,现在科学讲的全息照相,可以做证明。全息照相,它是用两道激光照成照片,然后再用一道激光照它的时候,画面显出来,你把这个照片撕成两张,在激光之下照,它是完整的,你把它撕成一百张,每一张都是一张完整的。告诉你说,你把它撕成一万张、十万张、百万张,张张都是完整的,这就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是什么?性德,自性本有的德能,所以你一个字通了的时候,全通了,按照这个道理来讲,一个字通了,明心见性,全通了,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里头微妙到极处。科学可以给我们做证明,我听念老讲《净修捷要》的时候,他就提到,他也讲到全息照相,说明一多不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所以你一门懂了,门门都通了,一个字认识了,中国这个汉字,总共将近一万字,你全认识了,那叫什么?那叫明心见性,见性的人才通,没有见性的人他做不到,他一个就是一个,两个就是两个,他没有办法达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教就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故其心正直」,归根结柢就用这个心,他的心正直,「表菩萨之心,远离偏曲(委曲婉转)之教」,偏跟曲,委曲,都不圆满。所以大乘圆满的经,圆教的一乘,《华严》、《法华》、《梵网》,这是大家公认的三部一乘教,可是对於一个证得一心不乱的人来说,它是一切教,不是一种。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他全通,他没有一样不通,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出世间法通,世间一切法全通,没有丝毫障碍,这就是圆教一乘。「其心正直者,表菩萨之心,远离偏曲之教,唯是一乘圆法,方广平正,其疾如风之大白牛车也。」这个大白牛车是比喻,古时候交通工具,最大的车是马车,马车还可以两匹马驾、四匹马驾、六匹马驾车,它的速度快,容量大,用这个来做比喻。一通一切通,为什么?全是自性现的,自性是真心,真心现的,用真心就一切都圆满证得;用妄心不行,妄心里面有障碍,像一格一格的一样,你能通到几个格子,不能圆满,唯有大乘真心没有界限,妄心界限是无量无边,我们现在用妄心不用真心,问题出在这里。真正佛法学到一定程度,自性开发了,明心见性,那就能从一法见到一切法,从一法明了一切法,这才算成功,这才算毕业,毕业就成佛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无量寿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