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无量寿经 |
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80集) |
|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八十二页,第五行看起: 「《净影疏》以为善求生,释力为善。以自然往生,为念自然。」《无量寿经义疏》隋朝慧远大师的著作,他解释前面的经文「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说得好,确确实实是为善求生,真正学佛,真正想在佛法上有成就,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我们这一生得人身、闻佛法,谈何容易!这个问题怎么样对待?首先要知道,这是稀有难逢的缘分,跟开经偈所说的一样,「百千万劫难遭遇」,遇到了,多么庆幸,抓住这个机会,这一生永远脱离六道轮回。我们在六道轮回时间太长了,过去生中无量劫来,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回,这一生得人身,得人身未必能超度,一定要听到这个法门,具足深信切愿,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要把求生净土摆在第一。力为善是什么?这个善不是指别的,专指信、愿、持名,为什么?它能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往生净土,永远脱离轮回、脱离十法界,再没有比这个善更善的了,这是善中之善。所以这个意思,念老给我们解释的,「其意以行善功德回向净土,力求往生,名为力为善。此说甚好」,说得真好! 「下云:自然往生,为念道之自然,则所言过简」,讲得很简单。「《会疏》胜之」,《会疏》里头怎么说的?「直指称名念佛,为善之根本,是乃正行也。广行众善,回向得生,亦是为善」,可是总不如称名念佛,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根本。广行众善,回向得生,这是属於助行。你看,「正助并举,主次分明,是《会疏》之长也」,《会疏》说得好。「至於道之自然,则《会疏》更胜」。这里面举出两个意思,「一、以他力直超为自然。二、以无为无作为自然。而以初义为主。此说极好。盖净宗之妙,正如《要解》所云:从事持达理持。但当老实念去,则无为无作等等,自然在其中矣。」这个话我们要怎么学法?这里引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告诉我们,从事持就能够到达理持。事持,(得)事一心不乱,理持是(得)理一心不乱。所以只要老老实实念下去,宗门所说的(禅宗里头所说的)无作无为,自然在其中。 海贤老和尚为我们表法,他的师父传戒法师不是等闲之人,这个人如果不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做不出来。传戒和尚见到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就是海贤,求他剃度出家,他一看,看出这个人是法器。什么叫法器?传承大法的人才,这不是一般人,而且是经上常说,所谓根熟众生,他的长处(海贤老和尚)老实、听话、真干,这就是法器。师父要选学生,选什么样的人?就是要选老实、听话、真干,这样的人没有不成就的,一个,一个成就;十个,十个成就;一百个,一百个成就,没有一个漏掉的。 我们要记住,我们这一生学佛能不能成就?问问自己是不是老实,是不是听话,是不是真干?听谁的话?听老师的话。现在真正有这样的人,找不到老师了,到哪里去找老师?自己具足这三个条件,再看什么?老师不具足。这不是真善知识,真善知识是什么?老师也具足。学生仔细看看,老师学佛的态度,是不是一个老实、听话、真干?听谁的话?经典上所说的,面对佛菩萨,面对著古圣先贤、祖师大德,他是不是一个听话老实人?是不是一个真干的?如果是听话真干的,学生就要跟定这个老师,什么样的苦难都不离开老师,一定要自己有成就才能离开,没有成就,没有缘分,决定不离开老师。 现在这样的老师、学生难找,到哪里去找去?表面上看这老师好像不错,思想言行,功夫用功,好像都如理如法的修行,可是在人面前是个样子,背后又是个样子,人前看不出破绽。学生跟他生活在一起,时间长久了,学生心里有数,对老师怎么样?并不是很尊敬。学生看出,他要求学生是一套,自己没做到,甚至於自己做得不如法,跟经教上讲的不一样。我见到这种人,我不感觉到奇怪,为什么?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期,法弱魔强。魔在哪里?真的有很多的魔,就像魔王波旬。当年佛陀在世,魔向佛说,佛法殊胜我要破坏,什么时候破坏?等到你末法时期,我让魔子魔孙都出家,来破你的佛法。这个话三千年前说的,现在我们看看兑现了。我们怎么办?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能成就,魔有能力把所有的法门他都障碍,让你不能成就。但是还有一个特别法门,净宗信愿持名,十念、一念都能往生。魔障不障?障,不但障,全力障碍,这就太可怕了。 魔是什么样子?外面的魔,色声香味触法外面的,里面的魔贪瞋痴慢疑,这就够受的了。学佛的人,如果不能把贪瞋痴慢疑放下,就决定不能成就,为什么?你内有这个烦恼,严重的烦恼,外面就会有诱惑,财色名利来诱惑你,你挡不住。小的诱惑,你刚刚出家,刚出家的心猛烈、殊胜,时间久了,就随俗、堕落了,你的障缘就多,不但多,而且很重,又把你拉回来了。你在佛门造业,佛教在你身上、在你心上变质了,变成什么教?变成魔教,将来的日子必堕恶道,恶道里面无间地狱。这一堕,这一退,退得很凄惨,到时候后悔莫及,很少很少堕到恶道再能够往生。在恶道以恶道的身分往生,有没有?不能说没有,有,太稀有了。那是什么人?过去生中确确实实生生世世修积真实功德,可惜最后临终一念错了,又回到人间来了。这一生凭著宿世深厚的善根,堕落之后马上就警觉到,真实忏悔心就生起来,得地藏菩萨的庇佑,菩萨帮助你离开地狱,你再能遇善缘,能不能往生?能。这个千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 我们看到这些例子,深深感觉到佛菩萨的慈悲,也认清楚了,宿世累劫的善根是多么重要。我们做错事情,想错了、说错了、做错了,心里面清楚明白我造恶业了,这个念头马上放下,信愿持名立刻提起来,帮助你消业障。到什么时候有把握往生?念念都是正念,念道之自然。念道到自然,那纯熟了,不必作意佛号也现前,没有想到,二六时中佛号自然不断,这个境界,保证你这一生当中必定往生。所以,《要解》里头说得好。只要我们真正能做到「老实念去」,禅宗所说的「无为无作」,自然在其中。自然是熟透了,丝毫勉强都没有,一句佛号接著一句佛号,要不要拿念珠?要不要计数?计不计数都不需要了,他不间断。像海贤老和尚念到无为无作,自然在其中,这是什么境界?理一心境界。到理一心,智慧就现前。理一心,像《华严经》上讲的有四十一个等级,浅深不一样。纵然是浅的,你自己也知道,自然在其中。好好保持,不要丢失,不要退转,往生也自然在其中。 我们再看注解里面的下一段,「以上二疏之说均专就《魏译》」,康僧铠的翻译,「念道之自然以前之文句,独见《魏译》」,五种原译本,康僧铠的本子说得好,「但汉吴两译於此下更有大段经文,广述彼土菩萨功德与刹土之自然最胜」。这两个本子里面,这些经文很多、很殊胜,康僧铠的本子里面没有,会集的时候把它补充过来,这个本子上有。「本经采入,会成此品。於是本品经中,於念道之自然下,八见自然二字」,有八次说自然,连前面九次,这个难得。所以《无量寿经》有会集的必要,让我们对经的意思能够更深入的体会,更深的体会、更明确的解释,帮助我们断疑生信,好处在这里,这个好处就叫功德。 下面把例子举出来,「如自然严整、自然无为、自然保守、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自然所牵随。可证自然二字实具要义」。自然这两个字,有很重要的义理,不能不知道。「此自然二字,非外道所谓无因之自然」。在印度除佛说法之外,印度宗教很多也讲自然,跟佛讲的不一样,佛讲的意思深。一般外道讲自然,是找不到原因称为自然,无因叫自然。实在上,有没有无因的自然?佛法讲有因有缘有果,佛法讲的自然,「盖法尔如是,名为自然也。盖自者自性。然者,《楞严经》中清净本然」。这是佛讲自然,跟一般宗教所说的不同,佛说的意思好。 念老给我们解释,「可见自然实含自性本然之义。自性之本然,即是真如、实相。如是念道之自然即持名念佛。亦即念实相」。如《弥陀要解》里面所说的,「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这段是《弥陀经要解》里的,蕅益大师说的。说念道之自然就是持名念佛,也就是禅宗里面所说的念实相,这把念佛法门提升了,提升到跟禅宗平等,禅要求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净土念佛也能念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禅宗,我们从惠能大师那里见到了;净土,我们有福,我们从海贤法师那里见到了,把蕅益大师这个说法证实了。海贤老和尚,确确实实契入这个境界。所以常常在老和尚身边的人,都说老和尚有神通,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是他不承认,他也不常常现神通,偶尔。我们在《永思集》里头看到,是偶尔,九十二年这么长的时间,现多少次?记载里头真的叫稀有,也不过八、九次!九十二年,十年现一次,九次,大概也差不多,他老人家一生现神通,所以看到好像偶然。你真去想想那是神通,诸位好好去看《永思集》,你能看出来。 说往生,我读《永思集》,我认为他二十五岁,就是出家五年,他念佛的功夫成片了。只要功夫成片就能往生,一般人到这个境界,求往生的心很切,阿弥陀佛会传达信息给他,告诉他,极乐世界已经有你的名字,宝池莲花有他一朵,阿弥陀佛的讲堂有他的座位。这个座位上都有名字,不会错的,功夫成片就有,阿弥陀佛就来告诉你,就有不少人,真的不少,见到阿弥陀佛,不肯放弃机会,要求阿弥陀佛带他往生,还有寿命不要了。像莹珂法师那个例子,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十年之后我来接引你往生。莹珂法师很聪明,求阿弥陀佛,我十年寿命不要,为什么不要?他的根性不善,烦恼习气很重,禁不起外面诱惑,他说如果还有十年寿命,那十年受外面诱惑堕落,恐怕往生的机会就没有了,所以现在就去。阿弥陀佛答应他了,跟他约定,三天。好,三天好,三天之后接他往生,他把寮房门打开,告诉大家,他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他约定,三天之后来接他往生。庙里头没有人相信,因为他不守清规,常常犯戒、破戒,不是一个老实修行人。 为什么他关著门,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那是自己清清楚楚知道,自己造的罪业,死了以后必定堕地狱,想到地狱苦,害怕。那个时候一心念著,就不想堕地狱,求阿弥陀佛带他往生,他是真心祈求。所以念佛要真诚心、要清净心、要恭敬心,你能用这三种心念佛就有效。念佛念了多少年,消息都没有,那要反省,为什么没有消息?你天天念佛,你就没有一句佛号里头具足真诚、清净、恭敬,不具足。不是佛没有感、没有应,是我们自己感那个力量太薄弱,不足,不够。怎么办?加强,要学莹珂法师畏地狱苦,畏惧地狱太苦,不能去,一心一意向往极乐世界。我们就可想而知,这个世界一切缘,他统统放下了,障碍没有了,三天三夜就能把佛念来。念佛是感,阿弥陀佛现身为他说法是应,感应不可思议。无论是梦中、是定中,见阿弥陀佛都是真实的,佛把信息传给你。这个时候我们自己要有抉择、有决断,是希望立刻往生,还是希望到寿终往生,如果到寿终往生,还有多少年自己晓得。这些年干什么?当然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为什么?提升自己往生的品位。可以这么做,也是聪明的选择。如果自己烦恼习气很重,怕被烦恼所误,急著求生,行,这个例子很多,阿弥陀佛会带我们去,佛的慈悲。 黄念老告诉我们,「自然实含自性本然之义」,只有自性是本然的。「自性之本然」,就是禅宗里面所说的,教下所说的真如、实相,真如自然的,实相自然的,本来就如此,永远不会改变,这就是自然。在极乐世界有四土,常寂光土是自然,是自性本然,常寂光净土。另外三种净土都是变现的,都不是自性本然,那就是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这个三土是自性法尔自然所现,它能称之为本然。自性本然就是哲学里面所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所谓本体,能生能现,佛法里面称为自性、称为真如、称为实相。念道之自然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也就是念实相。实相是什么?阿弥陀佛。这句话是梵文音译的,阿弥陀佛翻成中国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的名号是无量光、无量寿。实际上这个名词,含的是一切无量,无量个无量,用光跟寿全都包括了。光,我们今天讲的它表空间,寿表时间,一切法都离不开时间、空间。时空里面的一切法,一句名号都念尽了,这叫念实相,这叫念真如。 「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体,常寂光,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还是自性所生所现。自性里面有三土,所生所现。自性是能生能现,实报土、方便土、同居土是所生所现,能所是一,能所不二,这就是自然。乃至於「作法作报,作自作他」,这句话很重要,他说什么?作依作正,我们今天说正,正报,依是依报,正报是我们的生命,依报是我们生活环境,小环境是我们住的房子,大环境是我们的宇宙。我们生存的宇宙,宇宙之大,大而无外,你找不到边际;宇宙要说小,小而无内,你找不到它的痕迹。这是什么?这是自性,这就是自性之自然,自然没有边际,大而无外,自然小而无内。作依作正,我们了解是自性;作法身作报身,也是自性;后头这句重要,自他都是自性变的,自他是一不是二,何等的亲切。这是什么?这是实相,这就是自然。 所以我们学佛这么多年,这么多年来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我,什么是我?一切众生是我。我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是我,自他是一不是二,都是自性。自性,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这十二个字说明宇宙万法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里头有没有生灭?没有;有没有善恶?没有,所有一切对立都不存在,对立的是边见,是很粗重的烦恼,自性本来清净,哪有烦恼。惠能大师见性,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本来清净,没烦恼。换句话说,本来就没有起心动念,本来就没有分别执著,那些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全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要去求证,要像怎样求证?像阿难在楞严会上,七处徵心。佛叫他找心在哪里,没有说真心、妄心,无论是真心、妄心,在什么地方?真心容易,实在讲妄心也不难。真心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妄心在哪里?也是遍法界虚空界。 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是说这桩事情,说到最后,你有没有豁然大悟?悟个什么?悟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庄子开悟了,觉悟一切法,无论是哪一法,一法都不离,都在其中,从心想生,不想就没有了,想就有了。我不想它怎么还有?那不是你不想,是你想你不知道你想,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微细的那个想,一个念头,就是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的,我们把它计算出来,一秒钟你已经想了多少次,你想了多少回,一秒钟。弥勒菩萨说,你一秒钟当中,你想了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你承不承认?不能不承认。为什么?是弥勒菩萨,那是证得究竟果位的人,他不会说假话。可是我们起心动念,丝毫没有感觉到,粗念感觉到了,细念没有感觉到。所以佛问得好,凡夫起一个念头,他知道动了个念头,佛问弥勒,这一个念头里头有多少细念?还有附带又问,有多少个妄想?有多少个杂念?有多少个分别?有多少个执著?全包括在一句话里头。弥勒菩萨给我们说明,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一弹指的时间短,一秒钟可以弹七次,三十二亿百千乘七,就是二千二百四十兆。 这个微细念头没有人能知道。谁知道?法身菩萨才知道。阿罗汉不知道,辟支佛不知道,权教菩萨不知道,天台别教的十住十行十回向都不知道。一定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像六祖惠能,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海贤老和尚也住这个境界,所以他是法身菩萨,禅宗里面说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自己不说。这个不说也是老师教他的,由此可知老师的高明。老师在剃头那天告诉他,教他,一句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明白了,明白就是大彻大悟,不能说,不准说。他遵守,他真开悟了,小悟、大悟、大彻大悟,他自己知道。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看穿,一定要他同阶层的人才知道,比他低的见不到,比他高的才行。 所以这些经文,我们读了没有怀疑,真正体现出,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怎么能不爱万物。佛菩萨慈悲,佛菩萨的对象是对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我们能够知道的,有概念的,是极小的一部分,比我们高明的人我们不知道。不如我们的凡夫,动物、植物、矿物,迷得更深的不知道,不如我们的不知道。明白这个事相,对佛所说的能接受、不怀疑,才知道净宗法门的可贵,才会欣庆自己运气太好了,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中头奖,这不是假的。如果不把它抓到,那叫当面错过,那就太可惜了。你还想什么?你还贪著什么?真正万缘放下。对一切苦难众生自然生起怜悯心,这就是大慈大悲,帮助他们,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介绍给他要讲清楚、要讲明白,让他真正接受,真正相信,发心求生净土,他生净土是你帮忙的。你生净土,走的时候,要做个好榜样给人看,增长人的信心。生到死都给众生做榜样,都是在教化众生,都是在表演、在表法。 所以这一句,「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这就是自然,说了这么多。「是故《会疏》以无为无作为道之自然。复以他力法门,一超直入为自然,并指为道中之正旨。与《要解》之说,辞异而旨同」,说法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所以这部经不可思议,无论是哪一段,你真明白、真相信了,你的疑虑,怀疑、顾虑统统不见了,菩提路上一帆风顺,你成功了。就在面前,看你能不能舍?能不能放下?放下,真的;不放下,错了。放下,真叫身心自在。工作再多,生活再苦,特别是帮助苦难众生,你帮助他,他未必接受。不接受,你还是不舍他,你还是在旁边照顾他,看他什么时候回头,等待机缘。这慈悲到极处,这是真实功德。 无为无作意思深,不能说什么都不干,那你完全把意思错会了。什么都干,不放在心上,叫无作无为。心地永远是清净平等,清净没有染污,平等是没有分别,有分别就不平等。清净、平等与自性相应。我们常常说,要用真诚心去信,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信有阿弥陀佛,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清净心。平等心没有分别。你看现在念佛人,学佛的人,分别多重,我们常常遇到。人家来问,念这句佛号,我加观音菩萨行不行?我加地藏菩萨行不行?每天诵经诵《无量寿经》,我再加个大悲咒好不好?这都是问题,都是信心不足。信心足了怎么样?《华严经》上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你就不受干扰了。我受持《无量寿经》,还要加几部经,还要加几个佛菩萨名号,这就是被法污染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所以释迦牟尼佛高明,他老人家入般涅盘的时候,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统统否定了,谁要说释迦牟尼佛说一个字,那叫谤佛。佛一个字也没说,一句也没说,这是什么意思?帮助你回归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平等是真心。还有种种分别,种种妄想,不清净,不平等,怎么办?看到你很可怜,为什么?人是好人,心是好心,错用了心,在佛法里种善根,没错,能不能在这一生往生?大有问题。这问题严重,这不是小事,是大事。在这里头人很多,怎么办?说不定我们自己也在其中。我们认真反省,细心观察,自己在不在其中。在其中怎么办?赶快放下。为什么?放下帮助你看破,你对於这经教体会不够深刻,你还怀疑;你不怀疑,你就不需要加经加咒,你还需要搞这些,可见得你的疑心没断。 《会疏》,这是日本净宗大德的著作,他们的《无量寿经》著作,比中国多,中国《无量寿经》,注解只有两种,他们大概有二十多种。「《会疏》以无为无作为道之自然。复以他力法门,一超直入」。他力就是净土法门,完全依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力,阿弥陀佛无量劫所修积的功德加持我们,这他力法门。一超直入,不拐弯的,直截了当就往生净土,往生净土在阿弥陀佛会下,自自然然得定开慧,证得无上菩提。所以与《要解》蕅益大师所说的,说的话不一样,宗旨完全相同。「依信愿持名,他力大道」,他力大道就是信愿持名,「即得往生极乐。持名即是念实相。一超直入妙庄严路。如是之道,法尔自然。」什么是自然?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就是自然。一切法都与自然相应,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随著起心就动念,一动念就不自然了。不动念,眼见色看得清楚,没有起心动念,自然。自然就是自性见,耳,自性闻。一部《楞严经》里面用功的方法,「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完全用的是法尔自然。大乘教里头古德所说,开慧的《楞严》,开智慧,成佛的《法华》。所以这两部经,在中国这个地方、地区,读的人多!这一段就学到此地。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行道和正」。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观行无懈」,都是我们要学的,行是日常生活,观是智慧,日常生活,点点滴滴都不能离开智慧。我们看经文: 【出入供养。观经行道。喜乐久习。才猛智慧。心不中回。意无懈时。】 这段经文,我们看注解,「右文显极乐会众殊胜功德」。这一句是总说,极乐世界无比的殊胜功德。第一句,『出入供养』,「出」是离开极乐世界,「入」是回到极乐世界,供养谁?供养一切诸佛如来。「出入供养,见汉吴两译,原文中尚有:俱相随飞行,翻辈出入,供养无极。」这个下面念老给我们做注解,「盖指极乐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等也。其飞行十方,普兴供养,是修福也」。先说这一句,修福,人不能没有福报,没有福报,贫穷下贱,你怎么能自度度他? 我早年见章嘉大师,是我跟出家人见面打交道第一次,很难得遇到这么个大德。我第一句话就向他请教,方东美先生告诉我,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我们跟他学哲学,跟他学智慧,我对他非常向往,我说佛教里头有没有方法,让我们早一点契入境界?这是我第一个问题,跟章嘉大师见面,章嘉大师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们两个这样看了半个小时,半个小时之后他才说一个「有」。我们听到有,等这么久才等到,他又不说了,这有底下没有了。差不多又等了十分钟,告诉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们对於这六个字,概念模糊,似懂非懂。第一天见面一个多小时,我记得说话没有超过二十句。跟大师在一起,就像在禅定当中,你心不定下来,他不跟你说话,一定到你心定下来,他才跟你说。我们半个小时,浮躁的样子缓下来,他才讲话。讲一个字,我们精神又提起来了。其实浮躁相又现前,这就又不说了,等你再把浮躁降下,他才跟你说。他说的话简单,一点麻烦都没有,你会接受,你会记住,永远不会忘记。我跟他第一次见面到今天六十五年了,这六十五年前的事情。看破(这是他补充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这个方法。八万四千法门离不开这个原则,原理原则永远不变。你说方法有多少?八万四千,佛常说的,形容多。后面再给你补充,无量法门,都是这个原理、这个原则。 什么叫看破?明了事实真相叫看破,看破你才能真放下。你今天为什么对财看不破?你认为财是真的,真有,你不知道这是假的。这个东西不能没有,也不能执著。没有,不能办事:执著,不能往生,对修道是重大的障碍。财色名利四个关口很难通过,通过就成就,通不过就堕落。如果造作不善,你自己知道是不善业,你不能忏悔、不能改过,来生三恶道,肯定的,一点不假,那不舍行吗?舍,大家都在做、都难得,没有像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他们舍得干干净净,真正是一尘不染,为什么?他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不需要带在身上,一切法称心如意。而且我们说需要钱,他钱在手上;他需要黄金,黄金在手上,他还要什么?他什么都不要。极乐世界的人好修行,我们这不好修行,真的难舍、不能舍,极乐世界容易。这个福报,心想事成的福报,阿弥陀佛帮助他的,自己哪有这个本事?阿弥陀佛给他的,虽然阿弥陀佛给他的,实际上还是他自性里头本有,他自性里没有,阿弥陀佛怎么能给他?自性本有,被蒙蔽,被烦恼妄念盖住、障碍住,出不来。阿弥陀佛有能力,把这些障碍给你移动,让你透出来。这是什么?跟此地讲的自然,我们明白了,真的是自然。 极乐世界的人出入供养,「俱相随飞行」,俱是聚集在一块,跟聚集是一个意思,大家在一起,一同飞行。「翻辈出入」,离开极乐世界是出,回来是入,他出去干什么?出去「供养无极」,没有说供养诸佛,说供养无极。我们往下面看,下面是念老的话,「盖指极乐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等」,等有天、有人,为什么?它有四土,阿罗汉是方便有余土,等,等就是凡圣同居土。换句话说,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有能力跟著阿罗汉、跟著菩萨,一同到十方诸佛刹土里面去参学、去供养。福,难怪人被它诱惑,你看到极乐世界还没有忘记修福,把修福摆在第一句,你去想想这个味道,我们不能怪修福的人,要奖励他们,要赞叹他们。阿罗汉去供佛,凡圣同居土的天人也有一样的能力,这个能力阿弥陀佛加持的,不是阿弥陀佛加持,十方世界在哪里你找不到,纵然找到了,你进不去,进去也没人理你,统统是阿弥陀佛加持。「普兴供养」,普是普遍,也就是说一切供养都具足,财供养、法供养、无畏供养统统具足。供养里面,表法、代表,我们看塑造立体的形像、彩画的,我们背后这个「极乐世界变相图」,你都看到十方世界菩萨来供养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来参学、来听经闻法,这些统统是修福。 『观经行道』,「是修慧也」。观经行道,没有说读经,没有说学经,说观经。观这个意思是明了,也就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看破,是这个意思,看破之后你才能行道,你才能真干。这个道是什么?这个道是法尔如是,也就是这段经文里面所说的,种种自然。所以我们的科题上,「观行无懈」,才用这个观字,修慧。福慧双修是到诸佛面前先供养礼拜,恭敬赞叹,然后听经,向佛请教,就是提问,佛给你解答。观经行道,修慧。「彼土圣众於此福慧二种庄严,悉皆喜乐而愿久习」。於这两种庄严,福庄严、慧庄严,在这个里面得法喜。这些意思我们都要留意,喜乐,修福欢喜,供佛供众都欢喜;听经闻法,互相交流,我们现在讲在一起研究讨论、交流,极乐世界的菩萨,跟十方诸佛世界的这些声闻菩萨在一起交流,欢喜。喜乐,实在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喜乐是悦。不但喜悦,是真明白了,而愿久习,习是什么?习就是学而时习之,学了之后,要把它变成自己的生活,这个重要。如果不能用在生活上,学了有什么用?学了礼敬诸佛,就要懂得对一切人的恭敬,对一切物的恭敬,物里面包括这些动物,对蚊虫蚂蚁都要恭敬,对树木花草要恭敬。习,完全落实在生活上,才有喜乐,才有快乐。方东美先生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真正落实才有最高的享受。没有落实,你虽然学,没开窍,没开悟,这种喜乐你得不到,叫法喜充满,比儒家那个高,儒家没这么高。而愿久习,变成永久,变成习惯,习惯就自然了。绝对没有意思在里面,我要这样做法,不是,养成习惯,自然了。 下面说『才猛』,「才猛者,即《法藏因地品》中,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之义」,是对於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的赞叹。这些菩萨,要记住,从等觉菩萨,到人天下下品往生,全包括在其中。换句话说,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无论生的品位怎么样,不要紧,统统有分,这赞叹里统统有分。换句话说,等觉菩萨能做的,下下品往生的人也能做到。这个了不起,这是极乐世界无比的殊胜,就是认为决定不可能的,在极乐世界变成可能。我们选择入门,你选择哪一门?自自然然选择净宗信愿持名这个门。为什么?这个门保证我可以进去,其他的门,自己想一想,不保证,靠不住。这一门决定可靠,决定不会落空。换句话说,这一门入进去的都是「才猛智慧」,意思就是「慧根猛利,才能超世也」。 『心不中回』,「回者退也。中回者中途退转也」。为什么会退转?「信念不坚,遇缘则退」。这个世界退的缘多,都是叫你退的,没有人帮助你前进,你遇到缘自然就退了。名闻利养,退缘,人之所爱,人之所求,他求退,他不知道求进,这个进是往极乐世界进步。我们如果在娑婆世界,名闻利养上有进步,对於求生净土就退了,这个不是好事情。所以一定要下定决心,把求生净土摆在第一位,其他的是第二、第三,你才能保住永远不退,这比什么都重要!遇缘则退。「极乐圣众,智慧猛利,断疑生信,坚固不动,如金刚山,故心不中回一往直前也」。 『意无懈时』,没有懈怠的时候。懈怠之因是什么?「愿不深故。愿不深切,行持无力。故时勤时懈,常自放逸」,这就是原因。「但极乐圣众,深达至理,信深愿切,故勇猛精进无有懈时也。」极乐世界为什么不退?这一段文字要多念几遍,要常常念。如果有这个问题的人,你要说我怎么样把我这个问题解决?你把这段文抄下来,写成大字,贴在你房间,早晚你都能看到。早晨一起来看到它,念三遍;晚上睡觉之前,念三遍,看看有没有效,它治病,这是药方。你要不这么治法,恐怕时间久了,你就回不了头,年岁老了,你来不及了。无论什么事情,现在抓住时间就要干,要认真干,才有指望。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无量寿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