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无量寿经 |
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84集) |
|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 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八十八页,从第一行看起: 这是第三段,「无住生心」,从这个章题我们就晓得,这一段经文很重要。这句话出在《金刚经》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成就了,成就无上菩提,也就成佛了。菩萨还做不到,菩萨无住就不能生心,生心就不能无住,生心无住同时,除佛之外只有法身菩萨,生实报庄严土才能做到。实报土里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圆教《华严经》所说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加上等觉,他们才真正能做到无住生心是一不是二,权教菩萨做不到,声闻缘觉就不必说了,凡夫肯定没分。说到这个地方,我们凡夫很可悲,但是凡夫,有大福德的凡夫不一样,大福报的凡夫、在家居士、出家的法师,只要能够遇到净土法门,深信切愿持名,往生净土,生到净土,哪怕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在西方极乐世界也能做到同时无住生心,无住可以生心,生心可以无住,同时,不二,这了不起,所以净宗法门不可思议。《金刚经》上说的,最精彩的一句,我们这儿有。我们来看经文: 【旷无他念。无有忧思。自然无为。虚空无立。淡安无欲。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含哀慈愍。礼义都合。苞罗表里。过度解脱。】 第一句,『咸为道慕』这一句,是在上面经文最后一句,应该要写到这里来,就好念了,也好讲了,所以这个科判,我们还要认真重新来审查一下,里面有少数,不多,错误的地方把它纠正过来,成为一个完美的本子。念老的注解说,「第一句,心所慕求者皆是至道」。所以,这两句话很重要。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往生,生到极乐世界,你看看人家这里的道风,每个人心所慕求的是什么?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菩提,所以皆是至道。佛的道达到登峰造极,这是极乐世界。看看那边修学的环境多么好,我们这个世间当前修学的环境很难,这个环境是什么环境?就是方东美先生六十年前所说的,我们想找老师,找不到好老师,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说的人有,依教奉行的人没见到,太少了,我这一生所见的,只见到两个人,我相信还有,我没听说、没见过。我自己也做不到,讲经备课,还要看一些参考资料,还算是勉强过得去,如果同时学几部经、学几部论,那就不是一门深入,一门才能深入,两门进不去。这个房子有两个门,你能同时进去吗?这个道理我们很清楚,我们知道只有从一门能进,绝不同时走两门。可是为求至道,怎么可以走两门?至道有多少门?有八万四千法门,佛说的,净土亦有八万四千法门,再给你说真话,至道无量法门,为什么?读过《六祖坛经》的人都知道,惠能大师开悟说了五句话,最后一句他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无量法门就是万法,万法是从哪里来的?从自性来的。所以,一切法没有一法不通自性,佛菩萨告诉我们,祖师大德告诉我们,从一门就进去了。凡夫很麻烦,唯恐一门不太可靠,多学几门,最后都变成障碍,冤枉!这个理不能不懂,不懂就错了,我们这一生白来了,一定要懂得一门。 《净土圣贤录》、往生传记,这个里面记载许许多多的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给我们做了好榜样。记载许多瑞相,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有见过,有听说过,能不相信吗?能相信,可是能相信里面还有怀疑,才知道烦恼的根深,如何让我们真正断疑生信,这个要靠经教。我们不是再来人,过去修行肯定是有修,功夫不得力,没有往生,这一生遇到了,再来,我们就应当学习极乐世界的菩萨,心里面所向往、所恋慕的是什么?都应该是无上菩提,也就是宗门所说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才行,这就是求生净土的一个念头。 这是第一句,咸为道慕。第二句,『旷无他念』,这句话说得好,「旷」是空旷,旷野,这是说他的心空广没有妄念,也就是说什么妄想都放下了,就叫「旷无他念」。我们今天能不能把妄想都放下?这句话,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的,教我看破、放下。真看破了吗?真放下了吗?学佛学了六十五年,讲经好像也讲了五十七、八年,没有彻底放下。什么原因?大部分是外面的缘,外面的缘外缘要不能了断,怎么能放下?要能同时放下,外缘掌握到了,同时心里头无有妄念,这就是无住生心,生心无住,这个修行的功夫到上乘,不是中下,我们努力向这个目标去迈进。 第三句,『无有忧思』,「信心坚定,智慧明了,於世无虑,於法无疑,故无有忧虑之思」。这就说明真正修行,想在这一生有个结果,必须具备的条件,你还有没有忧虑?还有没有牵挂?为自己的忧虑没有了,为佛教还有忧虑,为苦难众生还有忧虑,行不行?不行。忧虑是烦恼,只要有忧虑,只要有烦恼,决定障碍你往生。这怎么办?看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当年住世八十年,他给我们的表法,做的榜样,我们要学。要不要度众生?度,普度众生。有没有念头?没有。这就高明了,他能够无住生心,生心又无住,生心就是普度众生、讲经说法,没著相。佛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无说跟说是同时,不是分为两桩事情,这才叫真实无量功德。我们说著了相,不说也著了相,完全是六道凡夫。 有忧虑、有牵挂,这样下去,极乐世界还有没有分?老实说,没分,怎么办?世尊在此地提醒我们,黄念老在注解里头勉励我们、警告我们,我们要能看得懂、要能体会,真正明白了,放下。记住,有一桩事情不能放下,极乐世界就去不成。想不想到极乐世界?想到极乐世界,依教奉行。第三句,信心坚定,智慧明了,於世无虑,於法无疑,故无有忧虑之思。第三句「无有忧思」,没有牵挂。世间法是假的,佛法缘生,凡是缘生的都不是真的,缘聚它现,缘散就不见了,就好像我们电视的画面,缘具足现相,缘不具足的时候没有了。我们按上频道,这就是缘,它就现相,再按一下的时候它就不见了,这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天天在看,有没有觉悟到?同时,同时就是画面现前,它有没有住?没有住。 一秒钟一百次的波动现象,百分之一秒,我们就没办法掌控,何况我们六根接触现前的六尘境界,这个频率多高?弥勒菩萨告诉我们,每一秒钟有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生灭的现象。它生灭的速度太快,频率太高,让我们在这个频率之下接触的六尘境界,完全迷失了真相,不知道它是假的,把假的当作真的,造业,受报,变成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形成了,出去难,为什么难?你认为六道轮回是真的,殊不知六道轮回也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我们学佛学这么多年,对这桩事情有了概念,但是没落实,为什么?如果落实就无有忧思。这忧思是妄想,是杂念,就没了,我们还有妄想,还有杂念,这不行。 这个事情,事实真相,弥勒菩萨为我们说破,我们能够理解,有一个很浅薄的概念,这已经就很有福报了。我还听说,这社会上多少人还没听说过,真的把它当真。我们现在是不把它当真了,但是疑虑没断,对它还有怀疑;对极乐世界相信了,也还有疑惑,这怎么办?努力念佛,多多的念经。念《无量寿经》,要念遍数,念上一千遍,小悟,其义自见,就不怀疑了;念上二千遍,大悟;念上三千遍,大概你不会怀疑了。不怀疑就产生能量,这个能量就是送我们到极乐世界去往生,我们有这个能量,阿弥陀佛才来接引,能量不足,他不来接引。为什么?丝毫现行的烦恼习气不能带,带业往生是没错,现行的贪瞋痴慢疑不能带。对净土要坚定的信心,没有丝毫怀疑。 蕅益大师告诉我们,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往生的品位,那是念佛功夫的浅深,那是另一桩事情。所以我们念佛念得少,不要害怕,只要真信,只要丝毫不怀疑,这就是往生的条件,一天念个十声,念个一百声、二百声都行。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不跟人争,他们要争名次,要提高自己,我们要下下品往生就可以了。我们到极乐世界去念幼稚园,他们上小学、中学、大学,他的事情,我只要上幼稚园就可以了,容易!遇到人要劝人,为什么?这是净业三福的第三福。自己读诵大乘,还要劝进行者,就是要劝别人,不管他听得进去听不进去都劝。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们的责任尽到了。能接受,他有善根;不能接受,他没善根。没善根你给他种善根,有善根的人帮助他善根增长,净业三福我们就做到了。 「无有忧思者」,念老说「当念即是」。我们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除这一念之外没有第二念,这就是当念即是。「一声佛号,万虑齐消。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这两句话是禅宗的,黄念老把它放在此地,还有后面,「罄然独存,何喜何忧,故云无有忧思」。这句你要是真正落实,那就是方东美先生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就得到了,法喜充满;也就是孔夫子在《论语》里头第一句,「学而时习之」,时是时时不间断,习是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待人接物,结果是什么?「不亦说乎」,真快乐。孔子这一句话,就是佛所说的法喜充满。读书人的快乐是世间人无法想像的,他没有这个境界,只有真正读书人。真正读书人所读的,统统在身语意上表演出来了,表演出来是什么样子?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叹,为别人介绍夫子,夫子是什么样的人?夫子表现在外面,温良恭俭让,这就是孔老夫子。温和、善良、恭敬,对什么人都恭敬,好人恭敬,恶人也恭敬,赞叹你的人恭敬,毁谤你的人也恭敬,一生当中没有跟人对立,没有冤亲债主,你说他多快乐。里面,我劝人,里面要修佛法,断贪瞋痴慢疑;外面要学孔老夫子,温良恭俭让,这样的人生,你想想多幸福,多快乐!与无上菩提相应,跟诸佛法身菩萨相应,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所以一声佛号,声声佛号,学海贤老和尚,九十二年不间断。从二十岁出家,师父教他这一句佛号,嘱咐他一直念下去,他就念了九十二年,自在往生。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 下面经文,『自然无为』,「自然二字,亦贯全段,乃因适得其中而自然如是」。关键就在「适得其中」,前面所说的,适是恰好,得到什么?中道,二边不立,中道不存,这是真的得其中。得其中,自然如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什么样子?我刚才讲的十个字,内没有贪瞋痴慢疑,外完全显现温良恭俭让,这是中,适得其中。谁得到?释迦牟尼佛得到了,孔老夫子得到了。成佛自自然然如是,没有丝毫勉强,换句话说,自性本来如是,所以叫自然。佛能做到,菩萨能做到,每个人都能做到,只是他不肯做。你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对於冤亲债主,毁谤你的人,陷害你的人,你就坦然无事了。为什么?你适得其中,晓得整个宇宙一切万法是自性所现。自性所现,不能说它有;自性不现,不能说它无,有无是二边,二边都放下就是中道。所以,你会看一切众生是谁?一切众生都是佛。佛眼看众生,众生全是佛。你要不相信,你去问问惠能大师,你去问问海贤老和尚,是不是?他会给你点头,是。只是他迷失了自性,现在变成凡夫,将来会不会成佛?肯定成佛。为什么?他本来是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你能用这种智慧眼睛来观察,面面都看到,你才能得其中,得其中得大自在,得法喜充满,得不亦悦乎。 下面说,「自然无为者,不因造作,自然安住於无为法中,此真无为。若因造作,则是有为矣」。无为是真的,有为是假的,有为是什么?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全是假的,不是真的。无为是我们讲无心,无心是真心,有心都是妄心,要记住这句话。什么是真心?心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那时候真心现前,还有一样,不是真心,还有佛号也不是真心。为什么要念佛?因为你的心妄想杂念断不了,用一句佛号帮助你把那些东西统统断掉,只剩下一个阿弥陀佛。这阿弥陀佛,如果你要是开悟了,你不到极乐世界去,你也成佛了,你要成不了佛,往生到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修行证果,是这么个意思,千万要搞清楚、搞明白,不能搞错,搞错就落在二边。不落二边,不落有为也不落无为,就叫自然无为,这个好。无为是自然的,有意去修个无为,那个无为是假的,那不是真的。这句话说得非常好,自然安住於无为法中,这句说得太好,太妙了! 下面讲,『无立』,无立是什么?「指一法不立」。『淡安』,淡是淡泊,安是安宁、安静,「又淡安为水流平满之貌」。淡安两个字好,那我们就知道了,这是很高的享受。淡泊,人有欲望,这种受用就得不到。所以真正修行人,无论是佛儒道,修行从哪里修?从无欲修。你要把你的欲望放下,不管什么欲望都要放下,净土法门是例外,只许心里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除这桩事情之外也统统放下。如果我们还夹杂著世间的欲望,那就很难成就。真的,学一辈子不得其门而入,为什么?你七情五欲没放下。七情里面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五欲是指财色名食睡,统统要放下,这东西不是真的。 首先第一关,放下自己的身体,知道身体是假的不是真的。佛法里头说得好,迷惑的人都把身体称为我。我,学佛的人他会想想,这个身体、这个我,一秒钟它的存在真相是什么。一秒钟,前面说过,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灭,这个幻相。一秒钟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幻相,哪一个幻相是你是我?如果你说都是;都是,那我太多了,哪有那么多的我?这个世界实际情况就像动画一样,每个画面不一样,没有两个画面是相同的。这个你要知道,所有的画面统统都在这么高的频率之下生灭。所以佛告诉我们,我不生不灭,这个身体是生灭法,念头也是生灭法,一秒钟有多少个妄念、多少个念头?也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所以念头不是我,身体也不是我,何况身外之物!哪一个是我?真正觉悟了,觅我了不可得。好,那无我了,无我那就自然无为,自然就淡薄了。经上讲的淡安无欲,淡安无欲是谁?法身菩萨,不是凡人,超过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我们对於这些事实真相,若不了解,就是疑根不断,疑根为什么不能断?原因在此地。佛慈悲,无说而说、说而无说,帮助我们开悟,帮助我们了解事实真相。 『虚空』,「指心如太空」,这个比喻比喻得好,「开广无际,离垢无染,不受一尘」。我们的自性,我们的真心,就是这个样子。佛讲经教学,常常用太空做比喻,太空是我们不能离开的,早晨起来睁开眼睛你就看到,有没有这个警觉性,我们要向虚空去学习,空里面什么都没有,什么也不妨碍,离垢无染,它也不拒绝垢染。它会不会受你污染?不会,无论你是觉,无论你是迷,你的真如自性、你的法身本体都不受污染,受污染的是什么?报身、应身、化身,这个受污染,我们的清净法身不受污染。《华严经》上说的,证到初住菩萨的地位,你就入这个境界,这个时候心如太空,开广无际,心是打开的,不是关闭的。广是讲包容,没有边际,什么都能包容,一点妨碍也没有,它绝对不染污。 所以惠能大师见性,头一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就是无染,太空就是自性,自性就是太空,太空是什么样子?自性是什么样子?太空就是自性的样子,能现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染污,本来如此,我们现在也如此。为什么被染污?误会被染污了,这个很严重,这个误会拿不掉了,以为受染污,实际上没有。慧可和尚见达摩祖师,心不安,没有见道,向达摩祖师请教,达摩祖师伸出手,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心。他回光一返照,找不到,心在哪里?找不到,告诉达摩祖师,觅心了不可得,我找心不可得,找不到。达摩祖师说,好了,我把你的心已经安好了,与汝安心竟。把你安好了,他就开悟了,达摩祖师衣钵就传给他了,就那么简单,就那么容易。 这些事情,达摩所表现的,他们两个表现的,还不就天天在我们面前吗?我们为什么不觉悟?我们觉悟跟他一样自在,就如同经上所说的,旷无他念,无有忧思,自然无为,虚空无立,你看这个境界多美。学佛,为什么学佛?要把妄的丢掉,要把真的找回来,就为这个。我们有真心,我们有自性,真心可了不得,为什么?它能生万法,不仅能生万法,能大师告诉我们,它清净不染,虚空无染,它不生不灭。妄心有生有灭,自性不生不灭,这才是真正自己,生灭不是自己。不生不灭的是自己,那是什么?自性是自己,自性也叫做法身,法身就是完全的宇宙。不生不灭,现一切相,那是生,不能说它有生;不现相,不能说它灭,它没有生灭,有缘就生,无缘就灭,就这么回事情。有缘的时候生,生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无量无边的法界,无量无边的诸佛刹土,这是现相;不现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所以不能说它有生灭。它不生不灭,本来就是这样,自然的。第三个是它本自具足,这一条了不起,具足什么?无量智慧、无量功德、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样样都无量。你求什么?你缺什么?一样都不缺。智慧不是从外来的,是自性里本有的,知识亦如是。智慧里面包括著知识,知识里头不包括智慧。 大师又告诉我们自性本定。第四句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所以定跟真心接近了。为什么要修定?修定就是把真心找回来。怎么找回来?妄心放下,真心现前。妄心是动摇的,真心是不动不摇的,没有动摇的心,自性本定。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为什么要说它平等?法门平等,无有高下,统统是修禅定。教下所谓一门深入,读书千遍,为什么?得定开悟,目的在此地。读佛经可以开悟,基督教圣经能不能开悟?能。四书能不能开悟?能。无论哪个宗教经典,你好好去读,只要你去读,不能想意思,为什么?没有意思,你才能开悟,你要想意思,一面读诵一面打妄想,把你修定那个缘全破坏了。读书千遍是修定,没有意思。一千遍之后,你把书从头到尾讲一遍我听,他就能讲出来,那是什么?他自己悟的,他不是哪里学来的,这是中国人所谓无师自通,真的不是假的。二千遍,大悟;三千遍,大彻大悟。你要不相信可以做实验,我们同学当中有两个做实验,做得很成功,告诉我,真的不是假的。他们两个,大彻大悟我不敢讲,小悟,接近大悟。所以般若无知,起作用无所不知,你要不问他,他什么都没有;你要问他,他什么都懂,没有一样不知道。定重要! 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所以读书千遍是戒,一门深入也是戒,只要你持戒,你老实去念,什么意思都没有,一遍一遍念下去,念上一千遍,通了,遍遍都有意思出来,而且随著你的悟不一样,你一千遍,小悟;二千遍,大悟,你讲得有深度了,比一千遍讲得更深、讲得更圆。大彻大悟,那是大圆满,那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所以定要紧,人总得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去修定。怎么修法?我们修净土的人修定,一种是念佛,念佛是修定;一种诵经,就是念《无量寿经》,念一遍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在修定,初念的时候大概要一个半小时,念熟了,一个小时、半个小时。修定帮助你开智慧,经需不需要听人讲?不需要,自己通了,这叫真的开悟,真懂了。听别人说的,那不是你自己的东西,总是要隔一层,所以你有疑惑,你不能断除,自己悟的没有怀疑。 下面念老引《文选.宋玉.高唐赋》,这里头一句话,「溃淡淡而并入」。下面是念老的注解,「水波相继,相似相续,此喻心离断常。平满喻平等圆满」。这句话的意思好,本来是描写湖水,在没有风浪的时候,水波细流很美观、很好看,人都喜欢看,相似相续。这种景观小河里头有,池塘里头有,海边也有,海边就非常明显,你看海浪,一个浪、一个浪从原地走过来,然后冲上沙滩,这个景很壮观,那个浪也是相似相续,绝对没有两个浪波是相同的。这比喻心离断常二边,断见就是生灭,常见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是常,有生有灭是断。断常都不存在,为什么?都是幻相,都是妄念,叫妄想杂念,真心里头没有断见、没有常见,就是没有生灭,也没有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是常,生灭是断,断、常都是妄心,必须把它永远放下,真常的心、不生不灭的心就现前。我们今天不能现前,就是你有断有常。断常应用在生活上就是对立,就是造业。心离断常。平等圆满,平满是比喻平等的圆满。 『无欲』,「欲者,《大乘义章》曰:染爱尘境,名之为欲」。染是染污,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体觉触,跟起心动念,叫意业,会起心动念。这些,佛教用一个名词叫欲,六根对六尘境界,在六尘境界里面起了贪念,想占有,想拥有它,这就是欲望。不知道能缘的六根、所缘的六尘境界统统不可得,都不是真的,统统都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的生灭,相续的幻相,哪里有真的?你要能用这种眼光去看宇宙,宇宙的真相就被你看出来了。 《大乘义章》说:染爱尘境,名之为欲。「又曰:於缘欲受,称欲」。缘是外缘,就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你在这些尘境现前的时候欲受,这就叫做欲,就叫欲。《俱舍论》里头也说,小乘经,「欲,谓希求所作事业」。我们今天讲理想、希望,来做个什么事业,这都是欲望。一般人的欲望是为自己,诸佛菩萨好像也有欲望,为苦难众生,不一样,为自己的,为你一家人的,甚至於为一个国家的,这个欲都不是善因;为苦难众生,为全世界,为一切众生,这个欲望是善欲。不为自己,为自己就错了。为自己就是六道轮回,自己在制造六道轮回,准备将来去受,受报,善业感善报、三善道,恶业感三恶道,干这个去了,不能不知道。菩萨所造的业,祖师大德所造的业,他适得其中,他二边不著,他造作,既不是自己,不为自己,为别人,为别人的念头也没有,妙!我们为别人还有这个念头,还希望别人报恩,对我们好一点。佛菩萨没有,佛菩萨救众生,众生掉过头还要杀他,佛菩萨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说你忘恩负义,我救你,你对不起我,没有这个念头,高就高在这里。何况是有缘、无缘,有缘、无缘都有,毁谤一个人,毁谤一桩事情,破坏一桩事情,这桩事情对自己是有利是无利,统统叫恶业,恶业所感的当然是恶报,决定避免不了的。 江逸子老师,前几年画的地狱变相图,根据道教典籍里面画出来,功德无量,《玉历宝钞》里头的东西。人要真正懂得因果报应,不敢做坏事。这部书,在中国几千年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从小接触到,现在小孩接触不到。我们在民国十几年这个时代出生,小时候家里的亲人会带我们去游览城隍庙,城隍庙有十殿阎王,多半都是塑像塑出来,造得非常活泼,让你看到。一边看一边大人就讲,这是干什么坏事,受这个果报,小孩印象特别深。一年去看个一次两次,三年、五年,这个印象落在阿赖耶识里头,就管用。一生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不敢违背因果,知道因果可怕。佛在经典里讲得更多,我们也把它找出来,编成一本书,诸经,从二十五部经典里面抄出来的,《诸经佛说地狱集要》,内容比《玉历宝钞》还要丰富。我听说大陆有一位画家,他要发心来画这个图,好,非常难得!将来一个是佛说的,一个是道说的。释迦牟尼佛跟老子没见过面,没有商量过,你看他们所说的居然是相同,肯定有这桩事情。老子看到了,释迦牟尼佛也看到了,为我们说出。 我们再往下面看这个注解,「据此」,根据上面所说的,「则经中舍诸爱著,与亦无希求、不希求想等,均无欲也」。这些话,统统都包括在无欲这句里面。「此上三句,显实际理地不受一尘」,这句话也是禅宗的,禅宗的语言很简单,意思很深。实际理地是什么?实际是真实的,不是假的,整个宇宙现象是假的,不是真实的,所以说实际,理是道理,地是个比喻,给你讲真实的,就这个意思。讲真话,决定不是假的,这就叫实际理地。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为什么不受一尘?实际理地,不能说有,不能说无,你说它没有,它能生万法;你说它有,万法皆空,了不可得。确确实实就像我们常常用电视屏幕来做比喻,实际理地是屏幕,它现相是频道,频道一打开,画面就出来,画面跟屏幕融成一体。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现象,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妄,都被现前东西迷惑了。其实,能现的是实际理地,所现的是幻相。这个幻相就是前面所说的,一秒钟它有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灭。我们现在知道,电视屏幕上画面的生灭是一秒钟一百次,一秒钟一百次就把我们迷惑了,我们好像看到是真的,现在实际上的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一秒钟,根本就不存在,是真的不是假的。 实际理地就是真如自性,不受一尘。六祖惠能大师说「本自清净」,它根本不会被一粒尘土污染。为什么它不受一尘?这一尘立刻就没有了。这一尘存在的时间多久?它的寿命多长?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就是这一粒微尘的寿命。一秒钟它生灭多少次?已经生灭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不是万,不是亿,是兆,你怎么能说它真有?你也不能说它无,一秒钟累积二千二百四十兆,你就看清楚了。不是佛门讲的一弹指,我们今天讲一秒钟,一秒钟生灭多少次?整个宇宙所有现象,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嗅到的,舌所尝的,身体的动作,存在的时间总不超越,不是千分之一秒、万分之一秒,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这是佛法里头告诉我们事实真相,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事实真相。现代的科学家,我相信三十年、五十年之后,会证明、会发现。到那个时候,科学家肯定佛教是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最高的科学,我们要明了。 佛门里头还有一句话,就在底下,「但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讲到修行的法门,这个万就是佛家常讲的八万四千法门。不舍一法,为什么不舍?这个法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没有这个假的,你不能见真的,为什么?怎样见真?你把假的慢慢淘汰掉,放下,真的就出来。现在就是假的把真的障碍、遮住,我们只看到假的,看不到真的。你慢慢把假的都丢掉,叫你放下,叫你看破,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看破,像爬楼梯一样,相辅相成。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修什么?就是修这个。看破放下,放下看破,随便哪一法都能成无上道。 不舍一法,这一法里包含得广大,不仅是佛法。要说佛法,真正给你讲究竟圆满,哪一法不是佛法?你要问一个法师,法师可能给你说基督教不是佛法,伊斯兰教不是佛法,《圣经》不是佛法,《古兰经》不是佛法,那个法师没有功夫,没有入门。真正入门的法师,你去问他,哪一法不是佛法?他给你说,一切法都是佛法。为什么?惠能大师不是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自性所生的,不都是佛法吗?基督教也是自性生的,天主教也是自性生的,整个地球,地球上一切万物都是自性生的。他方世界,现在地球上的人动脑筋,想登陆土星、登陆火星,这是现在太阳系,然后慢慢想去游历银河系,都是万法,都没有离开万法。是不是佛法?都是佛法。任何一法都能帮助你悟无上道,只要你守规矩,什么规矩?戒定慧。戒,佛教给你方法是戒;依教奉行是修定,定到一定的成就,豁然大悟,开悟了。佛门广大,没有边际。 底下接著说,作得善愿,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故续云『作得善愿,尽心求索』。你要用真心,要去求,能不能求到?决定可以求到。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是佛,道理就这么简单。你要不是佛你成不了佛,有情众生有佛性能成佛,无情的众生,花草树木能不能成佛?山河大地能不能成佛?能,为什么能?树有树神,草有草神,花有花神,山有山神,土地有土地神,那些神都会成佛。我们好像在前两年,还是三年前,我记不清楚。我们澳洲的净宗学院,停车场里头有两棵枇杷树,很多年了,这个枇杷树枯了,枯死了,枇杷树神托梦给我们家里的比丘尼,我们那里住了有十几个人,托梦给她。告诉她,这个枇杷树神感恩,十年,说你们到这个地方十年,每天听经念佛做课诵,这些神都参加,他们现在修行功德圆满,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去,所以树枯死了。我听到之后,我很感叹,我们这些出家人没有一个往生,树神听经念佛往生了,我们这些出家人要不要惭愧?我告诉他们,树枯死了,树留在那个地方做一个纪念,它传递著信息,不要把这个树挖掉,放在这个地方,这是很好的教诲,树神来勉励我们,来教我们。我们相信,这个故事不是编出来的,真有其事,可以度化众生。 作得善愿,尽心求索。「正显事理无碍、圆融自在之妙义。如《德遵普贤品》」,第二品里面,「会中诸大菩萨入空、无相、无愿法门。但诸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正与此处无为、无立、无欲,而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圆融一味」。念老在此地,把经文前面的拿到此地来作证,说明这个地方佛所说的无为、无立、无欲,作得善愿,尽心求索,一个意思。这个法会自始至终,它贯穿的,换句话说,句句意思是圆满的,字字意思也是圆满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华严境界。 「故知极乐圣众,皆师法弥陀,结成大愿,精勤修习,住真实慧,以求成就也。」这一句话,我们要把它记住,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从同居土下下品,一直到实报土法身菩萨,都是以阿弥陀佛做榜样,向阿弥陀佛学习,极乐圣众。我们现在在这个世界,向往极乐世界,还没消息,但是我们可以跟他们一样,师法弥陀。弥陀在哪里?这部经就是阿弥陀佛,再把它缩小一点,第六品四十八愿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详细讲过,还单独讲过四十八愿,我在日本讲的,要效法阿弥陀佛,无尽的大行大愿,做出学习的榜样。诸佛菩萨常在世间做种种示现,凡夫肉眼不认识,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善导大师,阿弥陀佛再来的,现祖师的身分,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示现为禅宗大德,禅宗里面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回归净土,成为净土宗第六代祖师。还有许许多多没有露出来的,我相信更多,我们要认真学习,学习《弥陀经》可以,《弥陀经》分量小一点,学习《无量寿经》更好,我们这三年来,二O一四、二O一五、二O一六,学习这部经,我们是细说,重点就是这些经文,我们怎么去理解它,怎样去把它落实,我们著重在这点,真干,真有成就。 念老在此地也给我们提出来,这个难得,时时刻刻在勉励我们,结成大愿,要发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弥陀成就了,我们跟进,精勤修习,这一句话很重要,要精进,要勤奋,要认真来学习,修习就是学习,修是修正,习是练习,不断重复,就是说把经典里面的教诲,理论放在心上,破除迷惑,增长信心,所有的教诲要认真做到,这就是准备到极乐世界去,要做出准备的模样。让大家看到,增长信心,往生极乐世界,都能够预知时至,自在往生,做榜样给念佛人看。住真实慧,真实慧简单的讲是什么?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弥陀佛,真正相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这就是真实慧。不是真实慧,怎么能往生到极乐世界?真实智慧才没有怀疑,真相信,真不怀疑,他成就了。 『含哀慈愍』,「含哀,大悲心也。又慈愍者,大慈心也。以大慈悲故,虽明知实无众生可度,而度生之行愿无有穷尽。故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这我们要学,佛菩萨应化在人间干什么?这几句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他是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萌是迷惑、颠倒、愚痴。教廷驻联合国的大使,梵蒂冈的,我们今年有缘碰在一块,他就坐在我旁边,跟大家讲话,他说,今天社会乱成这个样子,根本的原因在哪里?在无知。无知就是群萌,群萌就是无知。说得好,要有真智慧,哪里会变成这样?没有真智慧。我对这个主教很尊敬,他说出来之后我赞成,讲得好,一针见血,一点都不错。那怎么办?要帮助众生开悟,这才能解决问题。无知是知道了,如何帮助这些无知的人变成智慧?那就要所有的宗教,要认真出来讲经、出来教学,不能只在教堂里做祈祷,这人家说你是迷信,必须把经典讲清楚、讲明白,这才行。 所以,我们要认真去结得弥陀的大愿,然后我们帮助众生,自自然然就「契理契机,照真达俗,契理照真」。这有个很好的例子,海贤老和尚,他做出来了,自然契理契机,照真达俗。这底下还有,「故其大愿,实相为体,究竟了义,力用无量。契机达俗,故善契机宜」。我们认真去看老和尚的《永思集》,看老和尚留下来的光碟,以及他的弟子们把他一生的事迹整理成一本书,《来佛寺三圣永思集》。这个三圣是海贤和尚,海贤的师弟海庆,海贤的妈妈,统统都是预知时至自在往生,他们三个在来佛寺共修。来佛寺是很小的庙,原来的大,大的寺庙,文化大革命被毁掉,以后是盖个茅蓬,他们就在这里面修行,个个成就,如理如法,《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他们全都做到了。我们要努力精进,迎头赶上。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无量寿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