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喜法师:般若为舟登彼岸 |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这一经题中,“般若波罗密多”是梵语,“般若”,翻译成汉语表示智慧、真智妙慧;“密”意为到达;“多”意为离开;“般若波罗密多”就是指依靠般若的智慧,离开烦恼的生死此岸,到达圆满的涅槃彼岸。怎样才能生起般若智慧?接下来的“心”字就给出了答案,心即是人人本具的佛性。 这一经题不仅涵盖整部《心经》,也涵盖了全部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文义,并且承前启后,把佛陀第一转法轮和第三转法轮结合在一起。从教理上讲,“般若”代表般若德,“波罗密多”代表解脱德,“心”代表法身;般若出生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以般若为先导,因而一切行门以智慧为先导。 当时世尊正在灵鹫山入甚深的光明定,舍利弗尊者不能打扰,便去请问观世音菩萨,是故《心经》以大智舍利弗尊者为问法者,由观自在菩萨宣说。 经文中的“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观自在”着重体现菩萨用般若的智慧,照见诸法空相,离一切苦难。佛教有个词语叫“悲智双运”,菩萨安住在般若的大空性之中,不住生死;同时又因大悲心入生死轮回苦海,救度众生毫无障碍。观世音菩萨具足这两种自在,故称“观自在”。 药因救病出金瓶,这段舍利弗尊者和观世音菩萨之间精彩的对话,就是为了众生而展开的。众生一切苦的根本都源于一个“我”,“我”由五蕴组成,所以首先要“照见五蕴皆空”。当照见五蕴皆空时,就会发现其实小我的苦、社会的苦乃至这个世界的苦,这些苦的原理都是相通的,所以观世音菩萨“度一切苦厄”。 观世音菩萨以大智故不住娑婆;以大悲故还入娑婆。菩萨以般若智慧,进入凡夫、声闻、缘觉、菩萨不同的境界来救度我们,破除凡夫的境界、小乘圣者的偏执,圆满菩萨的功德。 我们这些凡夫执着于色法等五蕴,观世音菩萨就劝诫我们“色不异空”,要看到五蕴的空性,放弃自己贪嗔痴的恶行;小乘圣者住在空的寂静之中,观世音菩萨就劝告他们“空不异色”,空能生起妙有,应当生起善法,空不会障碍善法。 同时观世音菩萨也因这样的智慧,证得了“无智亦无得”,并教导我们,有了这样的空性智慧,就能“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根据传喜法师2010年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论文整理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