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金刚经》--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慧律法师所有开示-> 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



 慧律法师:《金刚经》


 下载DOC文档  



  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今天是我们讲《金刚经》的第一天,我们将用三天的时间把《金刚经》的注解,简单的来消文释义。《金刚经》从古以来,有八百多家的注解,诵的人最多,每天诵《金刚经》的人非常的多;但是,真正体悟到《金刚经》的义理的,还是很有限,这个是列为见性的一部重要的法宝。

  那么,欧洲世界,欧洲的世界,有人去过;美洲的世界,有人去过;亚洲世界,包括中国大陆、台湾,这些旅游家统统去过;现在的海域,深海的领域,这些科学家也曾经去探勘;只有一个世界,目前世间人,很少进去这个世界探讨,那就是佛的心灵世界。

  佛陀的心灵世界是大智慧、大解脱、大自在、大涅磐,很少人来探讨,也很少人能够进入这种高深的领域。所以,《金刚经》是明心见性一部重要的宝典,注解最多,持诵的人也最多;但真正因为这样而开悟的却很少,因为看不懂,懂一点点,落入观念。

  佛法很难,你要讲真如,他以为有一种东西叫作真如;你要讲不生不灭,他以为一潭死水,统统不动,叫作不生不灭;你要讲空,他认为什么都没有,难就难在这个地方。我们说:佛陀的心灵世界,叫作毕竟空的世界,可是这个空,又不是全部都空,它有作用。譬如说我右边,(法师举起右臂示意,)如果是释迦世尊在我的右手边说法,他的心性就是不生不灭,佛陀正在说法,就是生灭,所有的生灭回归回来,世尊这一念清净心,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看不到,大般若智慧看不到,可是,它有作用,眼睛可以大用,眼见一切色,一切色法无碍;嘴巴说一切法,尘自生灭,自性不动。所以,不生不灭,(是)站在本体界讲的;生灭,(是)站在现象界讲的。生灭,当下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起大用现前,就是不离开生灭。所有现象界,当体即空,就是本体界;所有的本体界,必须借重六根、六尘、六识,转换成佛性,显现出来。所以,大彻大悟,就是纯一个佛性,没有色,没有受、想、行、识。是四谛,当下就离四谛(苦、集、灭、道);是十二因缘,当下离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是六度,当下就离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精进、般若)。言一物即不中,说什么东西统统不对,可是,开悟,(说)什么统统对。要找本性,把全身碎为微尘,找不到本性;但是,开悟的圣者,随手拈来,统统是本性,慢慢体会。

  所以,世尊派我来,我今天就是世尊派来的大使,我就是一个导游,我现在要引诸位,进入释迦牟尼佛清净心灵的世界,诸位务必要全神贯注,好好的听,听多少算多少,因为看眼神就知道,没开悟。

  好了,慢慢进入领域。诸位翻开第七页,看左右两边,不是看下面的页数,看左右两边。昨天我们讲《净土十疑论》,叫作提起,要念阿弥陀佛,一念提起;今天要讲《金刚经》,叫作万缘放下。今天要讲这个《金刚经》,就是万缘放下;昨天讲的,叫做一念提起。所以,等一下你们出去外面的停车场,看看我那里面题了几个字,对联,你们都没看喔,太忙了喔!车子开进来,赶着要回去。你出去,去看看,我题了两个对联,停车场那个对联写什么?“开车进来请放下”;另外一个对联:“驾车出去请提起”,放下跟提起是同时的。我们这个叫作般若讲堂,大莲花居的般若讲堂,等一下你去看看,师父题的对联:“无说无示无来去、生死涅磐无距离”,三分钟就写出来了,三分钟,叫我题字。所以,这个就跟《金刚经》有关系,因此,我们研究《金刚经》,这个因缘跟大家提示一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我们的清净自性,像金刚能破万物,不为万物所破,如同金刚一样的坚硬,能摧毁一切,不被一切所摧毁。我们明心见性,内心里面的般若大智慧也是这样,能摧毁一切执著、分别和烦恼、颠倒。

  “波罗蜜”就是到彼岸,就是我们的金刚般若的大智慧,能摧毁一切的烦恼,让我们从生死的此岸,达到涅磐的彼岸的一部经。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梁昭明太子萧统分章】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六祖大鉴禅师注】

  【龙溪孙云鸿复生侯官杨浚雪沧重梓】

  这里面还有一些祖师大德所讲的话。

  因为我们时间很有限,今天我们必须讲三分之一,要讲到三十二页到三十三页,今天不管讲到几点,讲到十二点,我没有下课,你就别想走,(笑)一定要把它讲完就是了。三天决胜负,开不开悟,就看你有没有专心听。

  金刚,诸位看注解,【金刚者,坚利之物。能破万物也。】【般若者。梵语也。】“梵语”就是印度话,中国话叫作智慧,(【唐言智慧。】)【善破一切烦恼。】有智慧的人,就能够破烦恼。【转为妙用。】【波罗蜜者。梵语也。唐言到彼岸。】

  其实会听《金刚经》,底下那八个字,如果你会背的话,这一部经就不必讲了。

  底下那几个字就是这样:【不着诸相。谓之彼岸。】如果你会听经闻法,这一句就OK了,好,课本盖起来,下课!(笑)为什么?就着相跟不着相而已啊,就这个观念而已啊!但是,说不着相很难,众生是看到什么执著什么……是不是?不着诸相。谓之彼岸。【若着诸相。谓之此岸。】我们今天为什么会你争我夺?就是着相。【又云心迷则此岸。】此岸就是生死烦恼的此岸。【心悟则彼岸。】

  【经者。径也。】“径”就是道路,我们要走的路。【见性之径路也。】这个“径”就是直的意思,没有弯。见性直接了当的路,一点都不弯曲。

  【法会因由分第一】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衹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师父先消文释义,说:我阿难听到一部这样的经典,世尊讲经的那个时候,佛正好在舍卫国。印度当时候有十六个小国。

  衹树给孤独,这是两个人,“衹树”是衹陀太子的树,“给孤独”是给孤独长者,“给”就是常常救济贫困的人,一个慈悲的长者叫作给孤独。一个长者常常救济这些贫穷、困苦的人,有一个这样的长者。这两个人,一个是衹陀太子的树,一个园;一个是给孤独长者出钱盖精舍,两个人加起来一个地方,叫作衹树给孤独园,佛就在这个地方。

  与大比丘众,注意那个“大”字,不是大小的大,这个“大”,要做一下笔记喔!这个“大比丘”,是善恶俱遣,有无不着。不落入善的观念,行善,绝对不会动一个念头执着善,也绝对不会去瞋恨那一些恶劣的众生,善恶俱遣,统统除掉,没有落入善恶的观念。有无不着,不着有相,也不着无,不着有无,这个叫作“大”。要有这种心地的功夫,叫作大比丘。与大比丘众,多少人呢?千二百五十人俱。

  【如是我闻者。如来临涅磐日。阿难问曰。佛灭度后。一切经首。】“经首”就是一切经典的开始。【初安何字。佛言初安如是我闻。】【次显处所。】就是“佛在舍卫国”。“如”是什么意思呢?【如者。众生之性。】就是众生,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就是指我们的本体、本性。这个“如”字,就是每一个众生的本性,叫做体。【万别千差。】这个就是相,种种的千差万别。【动静不一。无可比类。】就是没有办法类比。众生,每一个人之性,因为他没有开悟,彻底开悟,就是跟佛一样;可是,每一个人,众生习性都不一样,千差万别,动静不一,没办法一一来说相同,但是,我们的本性是一样的。如果说我们开悟,就无可比类,不是相可以形容的。【无可等伦。】“伦”就是比、比较。没办法比较的,无相怎么比较呢?

  【是者。即是众生性之别名。】禅宗解释经典,跟一般经典不一样,单单这个“如是我闻”,所解释的,统统回归当下这一念。“是”就是众生性的别名,【离性之外。更无别法。】所以说:万法回归自性,才是正法,讲经说法离开了本性,就邪法了。【又云。法非有无。】法不是有,也不是无,你讲有,当体即空,缘生缘灭;你讲无,作用现前,不能落入有,也不能落入无。【谓之如。】【皆是佛法。谓之是。】

  【我者。为性自在。】那么一般是执着这个假相为我。【强名之也。】勉强说一个“我”。

  【闻者。听闻也。】因缘契合。

  【一时者。谓说理契机。感应道交之时也。】

  【佛者。梵音。唐言觉也。】学佛,学佛,学佛是学觉悟啊!感应道交的时刻,佛就现前说法,说了法,每一个人都觉悟了。【内觉无诸妄念。】内心觉悟了,没有一切执着,这个“妄念”就是执着、分别、颠倒、妄想。【外觉不染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不值得执着,因为时间总会过去的,统统是无常——怎么说,统统是无常?你执着它,也会消失;你就是不执着它,它还是会消失啊,你活到生命的尽端,这些统统用不着啊!【又云教主也。】“佛”就是教主。【非相而相。】无相当中显相,【应身佛也。】相当体即空,非相就是空。【相而非相。】就是空相。【报身佛也。】【非相非非相。】非相就是空;非非,负负得正就是有,无量的庄严相,就是有相。非相非非相,说有相也不对,说无相也不对,叫作非相。那个“非相”意思是说:说无相也不对,佛有无量庄严相,怎么无相呢?说有相也不对,就是这个意思,说无也不对,说有还是不对。【法身佛也。】

  【在者。所在之处。】

  【舍卫国者。说经之处也。】

  【衹树者。衹陀太子所施之树。】树是表法的,【树谓法林也。】法林,做一下笔记,法:万法,“林”就是如林。万法就像一片树林,无量无边。所以,世尊所说的法,如恒河沙说不尽。

  【给孤独园者。】就是给孤长者,“孤”就是孤儿,没有人照顾的叫作孤。“独”就是年纪大了,没有人养,单独一个人,所以叫作给孤独。【给孤长者所施之园。共建立精舍也。】

  【比丘者。去恶取善。名小比丘。善恶俱遣。名大比丘也。若人悟达此理。即证阿罗汉位。能破六贼小乘四果人也。】六贼就是所谓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贼,盗我们心性的功德法财。意思是说:眼耳鼻舌身意,看到什么,拼死命的执着,自己本性的功德法财,统统被劫走了,而不自觉知。能破六贼,小乘四果人也。

  【尔时。世尊食时。】那个时候,刚好是吃饭的时间,托钵的时间,所以,世尊就【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因为精舍都建立在比较郊区,入舍卫大城,人多的地方,就比较能够托钵到供养,没有供养,比丘当然没办法修行,要吃饭啊!所以,入这个舍卫大城。【乞食於于其城中。次第乞已。】把笔拿起来,次第乞已,表法的,表示平等心,比丘托钵,不分贫,不分富,一律平等。这个经典要懂得,这个是表法的。【还至本处。】写一下,表示万法回归自性。【饭食讫。】吃完了饭。【收衣钵。】衣跟钵收起来。【洗足已。】把脚洗一洗。【敷座而坐。】注意听,这个很重要,敷座而坐,敷座这个“座”,第一个这个“座”,表示如如不动;而“坐”,第二个“坐”,表示万法皆空。如果你会看经典,看到这儿就OK了!清净自性没办法讲,世尊都是用表法的来告诉你,清净的自性,其实随时随地都在我们的身旁发现,随缘识得性,可谓不思议,随着种种的因缘,如果能够见到自己清净的自性,可以说是不可思议。我们内心里面,有一个清净的自性,如如不动的清净自性。

  好!因为我们重点放在消文释义,我们今天不举例子,尽量少举例子,因为没时间,我们全部的重点,全神贯注,消文释义,一而再,再而三的,让诸位听完了《金刚经》,印象深刻,以后你自己诵《金刚经》,也知道说:喔!原来哪里是表法的,哪里是清净自性的展露,也知道世尊的用意在哪里。

  说:尔时,世尊食时。说,那个时候,世尊刚好托钵的时间,吃饭的时间,就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来到舍卫大城就乞食了,在这个城中乞食,用最平等的心,没有贫富分别的心,次第乞已。还到,托钵完了,回到了原来的精舍这个位置,表示万法回归自性。吃完了饭,饭食讫,就收衣钵,洗了足,就敷座而坐,就是安住在万法皆空,不可得的心性上。“敷座”就是如如不动的本性,展开了如如不动的本性,而安住在万法皆空的心性上。

  【尔时者。佛现世时也。世尊者。三界四生中。智慧福德。无有等量。】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跟佛比。【一切世间之所尊也。】其实这个在警惕我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凡是出家众,披佛的袈裟的人,都应当柔和的心,要有忍辱的心。袈裟也是表法的,不能说我们着了一个袈裟,却跟人家大小声,什么事情,所做的事情,跟世俗人没什么两样,世俗人争得你死我活,我们出家人,也跟人家争得你死我活;世间人嘴巴不留口德,我们出家众是柔和的心、忍辱的心,怎么可以像世俗人这样子呢?所以,我们出家众,比丘、比丘尼既然披了袈裟,常怀柔和心,常怀忍辱的心,才不会辜负我们一生一世披了这个袈裟。

  【食时者。正当辰食将办之时也。着衣者。柔和忍辱衣也。】

  【乞食者。欲使后世比丘。不积聚财宝也。】佛陀当时在世是这样子,我们现在时空整个转换了,两千五百多年了,我们虽然过着大乘不托钵的生活,但是,千万不能贪财。

  【次第者。如来慈悲。不择贫富。平等普化也。】表法的,表示【净身业也。】

  【洗足已者。】

  【敷座而坐者。】就是万法皆空,【一切法空是也。】

  【善现起请分第二】

  经文:【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

  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就是这样,袈裟,披我们这种袈裟;可是他们不穿我们这种衣服。在印度,佛当时在世的时候,他们比丘就是没有穿,然后,披着袈裟。

  【右膝着地。合掌恭敬。】

  所以,世尊在世的时候,没有五体投地,右膝着地,起来的时候有力量。所以,右腿是跪着,左腿是呈弯曲状,只有跪一条腿而已,佛在世是这样子的。五体投地是中国人的礼节,佛在世没有这样子的。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如来是教人善于保护自己的念头。

  如来护持我们,念念不忘教导这些修行人。叫做善护念诸菩萨。而且特别交待我们,善付嘱就是交待,特别的交待,要好好的安住於无所住,要好好的降伏我们这一颗妄想心。后面就讲到了。

  说:这个时候啊,解空第一的长老须菩提,须菩提是悟到空性的大阿罗汉,他对空义跟空理的了解,是所有阿罗汉最强的,所以,这个当机者是须菩提。时解空第一的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就偏袒了右肩,请法嘛!右膝着地,合掌恭敬,就对佛这么说:希有世尊,如来,就是佛陀,善於护佑我们,怜愍我们这些修菩萨道的人;善於交待我们修菩萨行的人,这些后代要念念精进,要如何安住,如何来降伏我们的心,就是要好好的来教化我们。

  慧律法师讲解《金刚经》 第2部分

  【时者。空生起问之时也。】“空生”就是须菩提。

  【长老者。德尊年高也。须菩提者。梵语也。唐言解空是也。解空第一。】

  所以,我们说,《金刚经》,须菩提是当机者,须菩提有发问;净土法门,《弥陀经》说:“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净土法门,连证阿罗汉果的舍利弗,只有在听的分,连问都问不出来,可见净土法门高深莫测,连证大阿罗汉果的舍利弗,也只有在旁边听的分而已。所以,不要小看净土法门。

  【故先起问。右膝着地者。】要问法,【先净三业。】我们做一个佛弟子,也是这样子,说:“不敬三宝,礼佛无益,”做一个佛弟子,连恭敬三宝最基本上的都没办法,都做不到,不能称为三宝弟子。【权伏身心。】“权”就是方便,方便降伏我们的身心。【整仪赞佛也。】整理仪容赞叹佛。

  【合掌者。】合掌是表示悲智,合掌是十个指头,大悲心、大智慧遍十方,合掌的意义,就是悲智遍十方。【心合於道。道合於心也。】

  【希有者。我佛性能含容万法。无可比类也。】

  【如来者。如者不生。】毕竟空。【来者不灭。】因为有缘起之相,所以是不灭。【非来非去。非坐非卧。心常空寂。湛然清净也。】

  所以,在大乘的经典里面,常常可以看到,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而凡夫是颠倒、妄想一堆。圣人看这个世间,统统是静止的,凡夫看这个世间,是每天吵吵闹闹,好像有那么一回事情发生,圣人看这个世间,统统是虚妄的东西,没有一种事情是永恒的,没有一种东西是实在的,因为刹那变化,连我们这个色身的细胞,每一分每一秒,统统在变化。我们的骨质细胞,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我们的肌肉细胞、神经系统细胞,我们的全身、上上下下,没有每一分,没有每一秒不在变化的。所以,世尊就悟到:哎呀!原来根本就没有一种东西是实在的,心就不着一物。心常空寂。湛然清净也。

  【善护念者。善教诸人。不起妄念也。】

  你为什么会起妄念呢?拼死命的执着,以为在这个世间,能够搞出什么名堂,结果没有,临终双手一放,什么也没有。

  【诸菩萨者。诸者不一之义。菩者。言照。萨者。言见。】这个解释,跟我们一般的解释不太一样。“菩萨”其实是菩提萨埵,是觉有情,可是,他现在把它解释成“照见”,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其实整部《阿含经》,四阿含统统在讲这六个字:照见五蕴皆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你想要度一切苦吗?你想要超越一切痛苦吗?很简单,你要彻底的看破这个身心,要了解这个身心是怎么构成的。

  第一个:【谓色】

  第二个:【受】种种的感受:苦受、乐受、忧受、喜受。

  第三个:【想】心取种种的相,不了解那些相,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就像照相一样,照了相,留了这个影像在意识形态里面,种种的想,一直想一直想,然后睡不着。譬如说:男孩子看了一个美女,看了一个美女以后,哇!睡不着,心完全被控制住。世尊就叫我们:再继续看啊!有没有大美女这个人?皮肤剥下来,这个肉剁一剁,火化,剩下骨头、骨灰。现在环保,往生了,做环保工作,骨灰,以后埋在树下,让树成长,是一堆养分而已啊!美女在哪里?没有!可是,我们那个想很可怕,想,一天到晚想……取相叫作想。

  第四个:【行】叫作生灭造作,当然这个还有更深的意义,我们时间有限,没办法解释很清楚。“行”就是种种的造作,皆属于生灭,比较接近的,就是我们的意志,“行”就是我们的意志,坚定的意志。

  最后一个:【识也。】就是分别。

  【菩萨者。梵语也。唐言道心。】要加一个“大”,大道心。【众生常行恭敬。乃至鳞甲羽毛。蛆虫蝼蚁。(蝼蚁就是蚂蚁,蛆就是柔软的那个蛆。)悉起敬爱之心。不生轻慢。此佛所谓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也。】

  【善付嘱者。念念精进。勿令染着。前念才着。后念即觉。勿令接续也。】

  这个是修行的关键喔!你只要动一个念头执着,赶快觉悟,不可以执着,不可以贪嗔痴,这是伤害清净自性。

  所以,世尊在经典里面开示:凡夫俗子每天所做的事情,都在伤害自己,你起一个动念,恨一个人,你还没有恨到对方,还没有伤到对方,你的清净自性已经重创了。你嫉妒一个人的成就,嫉妒,一直嫉妒,想尽办法打垮他,对方不一定会让你打垮;可是,你已经把你的清净自性彻底的染污了,爱恨交织,会毁掉一个人的。世尊说:我们每天都在做伤害自己的事情。的确如此,我们每天都在做伤害清净自性的事情,每天。勿令接续,千万不要让它继续执着下去,有所执着,有所分别、颠倒,赶快觉悟啊!一次又一次的训练,回归万法,回归当下。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些很有慧根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发无上的菩提心,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发想要成佛的心,要如何安住呢?云何降伏其心:要如何降伏我们这一颗妄想心呢?

  【善男子者。正定心也。】心有正见。【善女人者。正慧心也。】这是表法的,有了定、有了慧的佛弟子。【谓有刚断决定之心。永无退转也。发心之义。】

  【阿者。无也。无诸垢染也。】【褥多罗者。上也。三界无能比也。】【三者。正也。正见也。】【藐者。遍也。一切有情。无不遍有。】【三菩提者。知也。知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也。】其实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就是发成佛的心。

  【云何降伏其心。是谓凡夫妄念。烦恼无边。当依何法即得调伏。】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一直护念着一切的菩萨,善付嘱、交待这些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这表法的,有定慧心的佛弟子,叫作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这个是应诺之语。说:好!世尊,【愿乐欲闻。】非常喜欢听世尊的开示。

  【如汝所说者。是佛赞叹须菩提能知我意。善教诸人。不起妄念。心常精进。勿令染着诸法相也。】

  【谛听者。谛者。名了。汝当了达声尘。】我们这些声尘,【本来不生。勿逐语言。】声尘不生,什么意思呢?诸位,我举个例子,你注意看我的手,譬如说这个(师父举起一扇子),你听听看这个有没有声音?没有!你听听看这个桌子有没有声音呢?没有,没有声音,本来就没声音,这个桌子也没声音,声音不是从这个来,单一的这个没办法出声,也不是从桌子来。怎么样?缘起而生。(扇子敲桌子)因缘具足了,声音就跑出来了;虽然声音跑出来,还是无所来啊!如果我们要探讨声音,你听听看,这一支有没有声音?(师父举起扇子)没声音啊!桌子呢?也没声音,这个就慢慢觉悟到,缘起而生,万法都是缘起才能生。(师父以扇子敲桌子)你听到声音了吗?因缘具足,声音就跑出来,虽然跑出来,还是无自性,刹那变化。对不对?当体即空,万法都是这样子,一即一切。底下,所以说:你应当了达,这个声尘本来就是不生,不要随种种的语言,【详审而听也。】要好好的起观照,因为世尊讲经说法,是要你起观照的,不是要执着语言、文字的。

  【应如是住者。如来欲令众生之心。不生不灭。湛然清净。】这个“湛”是如如不动的意思,你的心不受影响,心就清净,【即能见性也。】

  【黄柏运禅师云。凡夫多被境碍心。】事相,有形的事相碍了理,(【事碍理。】)【常欲(外+走之底)境以安心。】这个是古字,总是希望把这个境界除掉,来安住这颗心。【屏事以存理。】这个“屏事”,就是希望把这个除掉,外在的事相除掉。意思是说:这样是不对的。【不知乃是心碍境。】因为你心没有智慧,境界不关你的事,尘自生灭,自性不动,是你心碍这个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只要你内心不执着,一切境界无碍,境界不存在的。【理寂事自寂。】“理”就是无生的道理,如果你能体悟到,万法无生的空理,其实这些事相,纷纷扰扰的事相,当体即空,“寂”就是安静。【勿倒用心也。】千万不要颠倒用心。

  【如是降伏其心者。若见自性。即无妄念。既无妄念。即是降伏其心矣。】

  【唯者。应诺之辞。】

  【然者。协望之谓。】说:好啊!希望世尊能够讲经。

  【愿乐欲闻者。欣然欲闻其法也。】

  【大乘正宗分第三】

  经文:【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佛告须菩提:一切的菩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这些大菩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应当怎样降伏这颗心呢?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到这个地方一个括弧,写一个:欲界。

  若卵生,譬如说蛇、乌龟、鸡、鸭;这都是卵生的。

  若胎生,像人、狮子、大象、猫、狗、老鼠;

  若湿生,像鱼,或者水中的虫;

  若化生,譬如说天、鬼、神、地狱,这个统统是化生,命终以后,譬如说投胎成天人,死了以后,一下子变天人了;我们往生以后,恶业重,一下子变鬼了。

  【若有色。】写一下,这个就是色界,色界。前面讲的是欲界,现在讲的是色界。

  【若无色。】做一下笔记,就是无色界。若有色,就是初禅到四禅天,若无色,就是无色界天,就是四空天。

  【若有想。】就是有这个想念,有想念的天人,但是,没有这个色身。

  【若无想。】就是无想天的天人,这个若有想,就是有想念的天人,但是,他没有色身,叫做若有想。若无想,就是无想天的天人,无想天就是一念寂静,因为他的第六意识是伏惑的,不是断惑。

  【若非有想。】这个天又在无想天之上,这个天人,一念寂然不生不动,叫作非有想。意思是说:没有什么念头,粗糙的念头都没有。“非有想”,意思就是:非有就是不能说有。

  【若非无想。】也不能说无想。拿笔做一下笔记,叫作非想非非想天,这个就是三界的最高。非想非非想,说想也不对,说无想也是不对,微细的妄念还在。

  【我皆令入无余涅磐。】无余涅磐是对有余涅磐讲的,有余涅磐,就是我们这个色身就算断惑了,我们还存在这个色身果报。无余涅磐就是究竟圆满菩提了。这些三界内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我统统都要叫他们进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虽然度了这么多的众生,但是,不着众生之相。【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众生当体即空,哪有度呢?师父也没有度大家。为什么?自性自度。你听了师父的开示,内心有智慧,自己懂得放下烦恼,放下分别,放下执着,放下颠倒,这不是我度你啊!是你自己清净自性起作用,你度你自己,不是我度你的,我没有那个能力度你啊!做师父的人,只能给徒弟增上缘,我没办法度你的。你清净的自性,大智慧心一展露出来,自己知道,懂得放下,你自己得度了。所以说:实无众生可度,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其实我没有度你们。

  【何以故。】为什么?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我相就是内心里面根深蒂固,认为这个四大假合、五蕴假合的色身就是我,认为就是我。【人相。】“我”以外叫作人相;【众生相。】有两种解释,各家的注解不一样,一种解释是:集五蕴众生之相,我们这个色身,集色、受、想、行、识,“五”就是众多嘛!众多的因缘凑合起来,这个叫作众生相。第二种解释就是:我就是我相,诸位就是人相,六道众生,除了人类以外,统统叫作众生相。【寿者相。】要做一下笔记:一期的生命,譬如说:我从出生到死亡八十岁,这一期的生命,持续的执着,叫做寿者相,持续一期寿命的执着,叫作寿者相。直接说就是:你只要着相,统统不叫作菩萨,你做了多大的功德,只要动一个念头着相,【即非菩萨。】於这个世间无所求,你做了再大的善事,都不求任何的回馈,不求任何的福报,这就是真正了不起的修行人,佛弟子就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摩诃萨者。摩诃言大。心量广大。不可测量。乃是大悟人也。】

  【众生者。谓於一切善恶凡圣等见。有取舍心。起无量无边烦恼妄想。轮回六道是也。】

  【若卵生者。贪着无明。迷昧包覆也。】

  【若胎生者。因境来触。遂起邪心也。】

  【若湿生者。才起恶念。即坠三涂。谓贪嗔痴。因此而得也。】

  【若化生者。一切烦恼。本自无根。】烦恼本来不存在的。【起妄想心。忽然而有也。】忽然而有,就是一念不觉。

  【又教中云。一切众生。不自具足。】这些众生都没有什么智慧。【随业受报。故无明为卵生。烦恼包裹为胎生。爱水浸YIN为湿生。】底下这字念hu(左三火,右欠旁)平声,忽然的hu音,【(左三火,右欠旁)hu起烦恼为化生也。】【又云眼耳鼻舌。不能回光内烛。】“烛”就是照。【有所贪漏。即坠四生。谓胎卵湿化是也。】

  【色声香味。回光内烛。】回光返照。【无所贪漏。】“漏”就是烦恼的别名,你不贪,就没烦恼,动一个贪,本性就漏掉了,动一个贪念,烦恼就来了。【即证四果。谓须陀洹等是也。】须陀洹就是阿罗汉,后面会讲到。

  【若有色者。谓凡夫执着之心。妄见是非。不契无相之理。】因为《金刚经》有八百家的注解,统统不相同,大同小异。所以,我们前面讲的,跟后面讲的,各个角度诠释,使它更加的圆满。凡夫执着的心,妄见是非,众生就是这样,新闻报导每天都这样。不契无相之理。

  【若无色者。执着空相。不修福慧。】

  【若有想者。眼见耳闻。遂生妄想。口说佛行。】心却放不下,【心不依行。】

  【若无想者。坐禅除妄。犹如木石。不习慈悲智慧方便。】

  【若非有想者。】非有想,非有就是无。【教中云。】悟道的人是【有无俱遣。语默双亡。】讲话也好,沉默也好,统统放下。【有取舍憎爱之心。不了中道也。】

  【非无想者。】非无就是有。【谓有求理心也。】

  【我者。佛自谓也。】

  【皆者。摠也。】

  【令者。俾也。】

  【入者。悟入也。】

  【无余者。】究竟涅磐。【真常湛寂也。】【法华经云。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涅磐者。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众生迷於涅磐无相之法。而为生死有相之身也。】

  【灭者。除灭。】

  【度者。化度也。】

  【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者。谓起无量无数无边烦恼也。】什么叫众生?集五蕴身而生,叫作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就是无量无边的烦恼。世尊是开悟了,就度自己的烦恼,无量无边都度尽了。

  【得灭度者。既已觉悟。心无取舍。无边烦恼。转为妙用。故无众生可灭度也。】

  如果一个人【有我相者。】哇!那不得了,倚恃凌人,自己【倚恃名位权势。财宝艺学。】凭借着自己的才艺、博学,【攀高接贵。】攀缘高贵的。【轻慢贫贱。】轻慢这些【愚迷之流。】因为有你我相。

  【人相者有能所心。有知解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自恃持戒。轻破戒者。】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说有一个学四分律的人,学这个戒律的人,学得很好,懂得开遮持犯。可是,因为他不懂得禅,这个持戒律的人,自己觉得持得非常好;可是,他对禅不了解,听说有一个禅师大彻大悟,他就要来有一点要责难、有一点要批评,他是个律师,就故意要来看看,火候比较看看。这个大彻大悟的人(指那位禅师),他有神通,他知道他的(律师)的来历,来了要让他折服。持戒律的人进来,他是以礼相待,就问了,他就问这个禅师:什么是禅?这个禅师回答得很妙:不敬持戒,不轻破戒,谓之禅。单刀直入,我也没有特别去尊敬那些持戒人,因为持戒也是空;我也不会去轻视那个破戒人,破戒那个也是空,我只保持我这一颗清净心。一下子,哎呀!这个持律的持了那么久,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认为:我在持戒,我比较清净,别人都是不清净。这还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离不开四相啊!唯有大彻大悟的人,心如大地,自己觉得,动一个念头,比别人更有修行,告诉诸位,累劫不得见性,百千万劫都没有办法见性的,没办法解脱,因为你有高下心:我比你行嘛!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统统来,不行的!禅师单刀直入,就告诉这个持律的人,这持律的还不必自我介绍,禅师马上就知道:我不敬持戒,也不轻破戒。一下子恍然大悟。所以,这个禅师了不得!

  底下说:自恃持戒,自己仗着自己:我是持戒的。轻破戒之人。

  【众生相者。】因为心不平等,就会这样子。【谓有苟求希望之心。】有祈求,【言正】说话说得很好。【行邪。】行为偏了。嘴巴很善,心很坏,【口善心恶。】

  【寿者相者。觉时似悟。见境生情。】是指执着。【执着诸相。希求福利。】

  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此四相。】)【即同众生。非菩萨也。】你跟凡夫没什么两样,就算你布施了很多,做了很多善事,一样是六道生死的凡夫。

  【妙行无住分第四】

  经文:【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因为,有所住即成非住。菩萨对一切法,一点都不应当执着。【行于布施。】而行这个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有形相的,看得到的,一点都不执着。【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千万不能着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师父昨天不是讲嘛,真正悟道的人,是放下有限,而拥有无限;放下生灭,而进入不生不灭;放下有量,而进入无量。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慧律法师讲解《金刚经》 第3部分

  【复次者。连前起后之辞。】

  【菩萨于法者。摠该一切空有之法也。】统统放下。

  【应无所住者。一切之法。】统统放下,【应当无所住着也。】【法华经云。十方国土中。惟有一乘法。谓一心也。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二乘之人。不能解悟。谓言心外。即别有法。遂生执着。住於法相。此同众生之见解也。】众生也是执着,你修行人也是执着啊!

  【行於布施者。布者。普也。施者。散也。谓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烦恼妄相。取舍憎爱之心。】除掉。【世尊即以教法布施。】这个法布施才是重要,才能破烦恼。【内破一切执着。外即利益一切众生。菩萨布施。皆应无住。不见有我。为能施人。不见有他。为受施者。不见中间。有物可施。】因为你、我、他、中间这个物,都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当体即空。【三体即空。】能布施的我空,所布施的对象空,中间的东西也是缘起的空、性空。【住无所住。清净行施。不忧己乏。】不会担心自己匮乏。【中望报恩。】中间希望别人来报我的恩。【不求果报也。】凡夫布施不一样,【凡夫布施。希求福利。此是住相布施也。】

  【不住色布施者。谓智慧性。照见一切皆空也。梵语名檀波罗蜜。此名布施。】

  【不住声者。清净无罣碍也。梵语名尸罗波罗蜜。此名持戒。二乘之人。意谓从声色起。遂向声尘中分别。闻乐则喜。闻悲则哀。欲舍此声而取无声。名之为戒。】菩萨没有声可取,【菩萨无声可舍。色若是有。声从是生。】就是声就从这个跑出来,产生。【色既本空。】声音也不存在。【声从何起。】当下就空。【若能如是悟者。虽在生死中。生死不能拘。虽在六尘中。六尘不能染。】所以说:六尘不恶,还同正觉。什么叫作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就是: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在在处处。心常清净。】

  【不住香者。谓见色清净也。梵语云。羼提波罗蜜。此名忍辱。二乘之人。妄生忍辱。惟恐贪着。欲行远离。故名忍辱。正是舍色取空。】舍这个色法,取这个空法。【不了中道也。】是色空不二。【殊不知香性本空。菩萨忍亦无忍。】没有一种东西可以忍耐的,当体即空啊!辱,也没有所辱之人,(【辱亦无辱。】)【须是自性清净。不起生灭之心。方始悟明心地。】

  【不住味者。谓众生性。与如来同。无所分别也。梵语名毘耶波罗蜜。此名精进。了知舌根本空。为不住味故云。受诸饮食。当如服药。】我们这个色身要吃东西,不吃,它会生病啊,当作吃药吧,一点都不贪着。好的饮食(【或好】)【或弱。】或弱就是差。好的饮食也这样,差的饮食也是这样。【不可生憎爱也。】

  【不住触者。谓心无取舍也。】没有取舍。【内无菩提可取。外无烦恼可舍。梵语云。禅波罗蜜。此名禅定。二乘之人。认触为色身。色身若是有。即言离诸触。】可以说离开种种的触。【色身既本无。】这个色身本不可得,哪里有触呢?【诸触何曾有。又云了触即无生。】所以,你今天这个接触很舒服,是妄想、颠倒;而不舒服,还是妄想、颠倒。不要在触上面下功夫,衣服有得穿,不错了!不要买那个一件几百万的。有个床铺躺一躺,也不错了,搞个床铺十几万?二十万?我前几天看到电视报告新闻,一套床单,枕头、棉被、床单,一百万,一百万那个买回来,你睡得着吗?你睡得着,我睡不着。上次有个韩国的影星来,他住的大饭店,住了大饭店房间的隔间,两个总统套房连在一起,一个晚上多少钱?一个总统套房十二万,隔壁也是十二万,两间二十四万,二十四万啊!若我的话,进去睡不着,那不可能,一个晚上二十四万?一个晚上,躺下去睡觉,二十四万?我怎么睡得着?我一个晚上睡四个钟头而已,我一个晚上才睡四个钟头,那二十四万,我睡一个钟头六万了,二十四除以四,我一个钟头六万,一个钟头六万,六十分钟,一分钟多少?吓死人了,一千元呢!进去小解一下出来,就花掉两千元了,这怎么睡得着呢?躺在床上就想:怎么还不赶快睡觉?一万元没了;过几分钟,两万元没了,看着二十几万渐渐流失,整晚都睡不着,吓死人了!说到那个,那种开销、那种奢侈,我们花不下,也受不了,我们真的受不了。如果像我们去,什么车仁表、裴勇俊来,对不对?我看新闻报导的,不然怎么……韩国影星,说谁长得有多英俊,我看了一下:嗯!真的是很英俊,难怪会让那些女人尖叫:啊!车仁表,(师父模仿影星fans看到影星时的疯狂样状)啊!裴勇俊,疯子!像精神病,讲《金刚经》,讲经说法没人来听,生死的凡夫去,挤爆了,挤爆了,没办法,众生嘛,就这样子,搞这个东西嘛!因此我们不要对这个触,要求太多。【不住虚分别。】虚妄分别。【一切诸万法。本来无所动。六祖云。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

  【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梵语名般若波罗蜜。此名智慧。诸法属意。】“意”就是意、意识。【意属识。此识是妄。金刚三昧经云。所见境界非我本识。】注意!这个本识就是本性。我们所看到的境界,统统妄想、颠倒、执着,不是我本来的面目。【二乘之人。分别诸相。皆是妄识。本识又何可得也。菩萨了知本识。究竟。故无外分。】所以没有分别。【黄蘗云。本是一精明。】本来同一个本性。【分为六和合。】六根。【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各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意:落谢的影子叫作意。【中间生六识。】六根、六尘、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一切皆空。束六和合。为一精明。此乃了悟之人。唯有真心荡然。】

  【清净菩萨应如是布施者。谓舍除一切烦恼憎爱之心也。然烦恼本空。】所以,【皆是妄见。有何可舍。】【经云。一切诸有。如梦如幻。一切烦恼。是魔是贼。夫见性之人。十二时中。凡遇逆顺境界。心即安然。不随万境所转。一任毁谤於我。我既不受恶言。谤黩返自归己。】谤黩,这个“黩”就是任意的毁谤,还是回归到对方。【所谓自作自受者也。譬如有人手执火炬。拟欲烧天。徒自疲困。终不可得。】意思就是:你碰到有人毁谤你,你如如不动,自自然然的就弹回去。【故古德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这个“幽”就是清凉。【随流认得性。】随种种的生灭法、因缘,认得清净自性。【无喜复无忧。】清净自性,没有相的东西。

  【不住於相者。非但见色是相。一切种种分别。皆心为相。如是之相。皆从因缘而生。】底下很重要:【应知一切分别。皆如梦幻。】一切的分别,统统是做梦,虚幻的东西。【遇缘即施。】“施”就是作用。遇到种种的因缘,就起作用。【缘散即寂。】【是故佛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西明和尚云。法相若是有。可言住诸相。法相既本无。故言不住相。既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更有何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东方无相的虚空,你有没有办法去想像呢?去思维呢?【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就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你不是说:叫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如何安住吗?就安住在无相,安住在不可得相。

  这一段就是告诉你无相的伟大,无相就是无量无边,无可穷尽,不可思议也。只要有相的东西,就是生灭,就是隔阂,就是束缚,范围就是一点点。这里所讲的就是:有相一定比不上无相。

  记住:用有相、执着的角度修行,百千万劫;用无相的,单刀直入,就见性,就成佛。

  【不也。世尊者。须菩提谓虚空我思量之。实无可思量也。】

  【不可思量者。既已觉悟。心无能所。即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岂更有可思量。】

  【但应如所教住者。乃谓诸学人。当依佛教。住无所住。必得悟入也。】

  【如理实见分第五】

  经文:【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可以用这个身相,看到真正的清净自性吗?或者看到佛吗?你要认识释迦牟尼佛,可以从这个外表、表相,看到真正的佛吗?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或者见到自己的清净自性。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如来所说的那个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的相,其实它是空相啊!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者。须菩提谓色身既有相。法身即无相。】

  【色身者。地水火风。假合成人。法身者即无形状相貌。色身即是凡夫。法身即是如来。须菩提以凡夫但见色身。不见法身。故答是语。】

  【如来所说身相。】如来,释迦牟尼佛说的身相,【即非身相者。】【非者无也。】就是空。【凡夫谓色身是有。执着修行。】

  记住!所有的修行人,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我要修行,想要修出什么东西,我要去修行,好像要修出什么东西,错了!四大本空,五蕴无我,没有东西你可以修行的,你修不出东西来的。很多人就是:好像要修出什么东西出来,不对!看到所有的相,统统放下,这个就是修行,清净自性本来就存在了,修什么东西?有修即成坏,有修就有败坏之相,墙壁坏了,你补一补,修一修,这可以啊!无相的清净法身怎么修啊?无相的清净法身是靠悟啊!体悟到本来不可得的无相身。所以,这个法身是无相;色身,地水火风假合成一个人。法身就是无相状,色身就是凡夫,法身就是如来。须菩提以凡夫但见色身,不见法身,所以作这样答:如来所说身相就是空相,非就是空,凡夫色身是有,执着修行,【所以不见佛性。生死转重。如来法身无相。故言所说身相。非身相也。】

  【华严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故云门大师云。我当时若见】底下少四个字:释迦老子,【一棒打杀。】意思就是说:你在这边多余的,清净自性,每一个人本来具足,何劳您释迦牟尼佛在这边唠唠叨叨。这个当然是禅宗的禅语啦!我当时看见释迦牟尼佛来说法,一棒打死他。为什么?意思就是说:你讲这个还是生灭的东西,悟到清净自性,表示说:他也悟到清净自性了,不需要借重这些色声香味触法,不必借重世尊说法了。所以,有一个人问禅师说:禅师,禅师!你们学禅的人,也看经典吗?禅师说:哎呀!你们凡夫看经典,眼睛要望穿了牛皮;我们看经典,遮遮眼睛,经典拿起来,遮一遮眼睛。为什么?佛法是心法的东西,哪里在文字上找啊?是不是?体悟到这个真理。【与狗子吃者。】就是说:我一棒打死释迦牟尼佛,丢给狗吃。意思就是:开悟,大家都平等,不是真的要去打释迦牟尼佛。意思就是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法的人、没有释迦牟尼佛、没有来、没有去。这是见性的人说的话。【此大乘先觉之人。解黏去缚。遣疑破执也。】

  底下这一段非常重要,这几个字贯通了,彻底放下了,《金刚经》就全部统统讲完了。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果你看到所有的相,记住!当体即空,觉悟到当体即空,彻底放下,就见到了本性,这个“如来”,就是每一个人的本性。再讲一遍,凡所有相,色声香味触法,所显现的相,统统是虚妄,若见诸相,看到种种的相,体悟到当下就是空,不可得,就见到清净的自性。就见到我们每一个人清净的自性,就这么简单。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者。虚则不实。妄则不真。既不真实。相即非相。又云。非独佛身。】相就是当体即空,【相即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色身有相。故言虚妄。法身无相。故言非相也。】非相就是空相。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者。言身虚妄。即是人空。言非相者即是法空。若悟人法二空。即见自性。法华经云。一切诸相。皆悉空寂。又云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没有什么二相,统统空。【犹如虚空。】

  意思是说:大众所看到的,统统有;菩萨所看到的,处处空,就这样子。你为什么活得这么痛苦?就是有嘛!

  所以,师父现在要教你一个,最了不起的生活方式,你要好好的体悟我这一句话:当你碰到什么境界的时候,就当处:加一个“无”,什么都加一个“无”,日子很好过,完全不同。当你拥有很多的时候,告诉自己:洋房、汽车、大楼,当下就是空,无,没有真正的洋房、汽车、大楼,我告诉诸位一个最重要的观念:只要你出生在这个地球,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一句话要好好的体悟喔!人类来到这个地球,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你带不走任何东西。要记住!你今天所拥有的东西,到你死了以后,统统不是你在用,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你什么都带不走。我们来到这个地球,来到这个世界,只有使用权。今天暂时给你用,没有什么?没有所有权,你有所有权吗?impossible,没有!你体悟到这个,万法都空,日子好过了,你也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你也不必离开这个现实。对不对?因为你有空性的思想,你当下就超越,你有超越的思想,你可以面对一切的境界。就悟到实相的道理,真理就是这样子。每一个人,一中到乐透以后,拿到这个中乐透,两亿,看了:唷!电视报导,台湾又多了一个亿万富翁了。我告诉你:你今天来听到《金刚经》无相法,比中那个大乐透还乐透!对不对啊?中到大乐透所过的日子,能够比我们听《金刚经》无相还快乐吗?不可能。

  【正信希有分第六】

  经文:【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白佛言。】须菩提就对佛这么说了。【世尊。颇有众生。】有没有一类的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有没有一类的众生,听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听到这言说章句,生实相的信心吗?【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不要这么说,是的确有的。【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五百岁就是五百年,所以,离佛很遥远了。【有持戒修福者。】而不着诸相。有持戒修福,不着诸相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以此,“实”就是为依据。不被境界所惑,能对《金刚经》产生信心,以此来做依据。

  【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者。须菩提。谓前以无相。行於布施。即是因深。】在种子上下过功夫。【得见无相如来。即是果深。】果报很深远。【既谈因果。切恐如来灭后。浊劫恶世之中。无人听信。故有是问。】

  【有持戒修福者。不着诸相。即是持戒心常空寂。】虽持戒,而无持戒之相。【无诸妄念即是修福。此人不被诸境所惑。】不会被一切境界所欺诳。【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以此来作为一个依据。意思是说:修无相行的人,才是真的修行。【当知是人。】要是听到《金刚经》,生信心的人,这个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就像今天,诸位!能来这里坐下来,听《金刚经》,打死不退,诸位绝对不是普通人,不是今生今世才来种的善根。全世界有五、六十亿人口,单单台湾就两千三百万了,法师也很少在讲《金刚经》。有的法师讲《金刚经》,讲了两、三百卷,两、三百片VCD。有一个大陆的佛弟子写信来:说他看了一个老和尚的《金刚经》,两、三百片,我要看到何年何月何日,才看得完呢?有没有比较快一点的?我说:快了,快了!我讲这个,三天。他看了那几百片《金刚经》,看不完,看到快抓狂了!我们现在三天的,快速班的。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一念生清净的信心。【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佛都知道。【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因为我们无相嘛!

  【不於一佛二佛者。一劫千佛出世也。】

  【种诸善根者。世间种种善事。不可胜计。大墍止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也。】就是都是这样子。【法华经云。随宜方便事。】随种种的方便。【无复诸疑惑。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我们现在都知道,每一个都可以作佛,非常快乐,非常欢喜。

  【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谓凡夫於诸法中。起一切善恶凡圣等见。】只要你在缘起法里面,立一个善,也是执着,立一个恶,还是执着;立一个凡,还是执着,立一个圣,统统叫作执着,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磐。没有这一些心,没有这一些见。【有取舍心。种种妄念。不能生净信者。菩萨了悟人法二空。无诸妄念。心常清净。听信其法。故言一念生净信也。】

  【得如是福者。此谓如来知见众生。无诸妄念。心常清净。敬信其法。所得智慧胜妙。功德不可测量。】

  慧律法师讲解《金刚经》 第4部分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也没有种种法相,就是六根、六尘、六识,所建立的种种万相,叫作法相,【亦无非法相。】非法就是空,也不着一个空相,万法皆空,是证量,而不是说:我空掉。有一个能空的心,连这个观念也没有。亦无非法相。

  【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者。】意思是说:【谓不倚恃名位权势财宝艺学。精进持戒。轻慢贫贱愚痴懈怠破戒之流。】一点都不敢看不起这些人。【无能所】能所,画一个句点,【知解】要加一个“无”,无能所、无知解【之心。】知解就是知见。没有能所的心,能就是心,所就是境,心跟境都不可得。【无苟求希望之心。】每天都在期盼什么,我们从小就是期盼什么,期盼这个,期盼那个,不晓得万法不可得。【言行相应也。】

  【无法相者。经云。心生则一切法生。】心只要动念,妄想、颠倒、执着,万法就生起来。这些妄想、颠倒、执着放下,一切法就没有了。【心灭则一切法灭。心既清净。】不取舍,【诸法皆空。故无取舍。一切善恶凡圣等见诸法相也。】

  【亦无非法相者。谓不着能知解心。】不着一个:我知道。我知道,变成一个能所了,知道没有关系,不要安入执着,安分别,安上种种的颠倒见,统统不坏。【不作有所得心。无人无法。内明实相。外应虚缘也。】内明实相,就是内在开采的清净自性,了悟实相的道理,外面,随着种种的因缘,“虚缘”就是不实在的。【圜悟禅师云。伶俐汉脚跟须点地。】一个智慧聪明,大智慧的,真正大丈夫,应当怎么样?下定决心。【脊梁要硬似铁。】表示要站立得稳。【游人间世。】游玩这个人世间。【幻视万缘。】把它当作统统在做梦,如幻,你只要了解这些统统是做梦的,不实在的,不止是晚上做梦,你白天看到的,也统统是在做梦。【把住作主。】好好的把心、心性拿来作主,把住作主,就是心要把住,把握住这个心性,作主。【不徇人情。】人情就是偏了。【截断人我。】人见、我见彻底的放下。【脱去知解。】知解就是意识生灭心。除掉这个意识的分别生灭心,【直下】当下【以见性成佛。直指妙心。】【外应虚缘不落窠臼。】“窠臼”就是陷阱,假相,落入假相。当我们大彻大悟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有礼貌,怎么生活、怎么过日子,都跟正常人一样;可是,内心有大智慧。对外,我们一样应付得非常得体。外应虚缘,但是,不落假相,不落入无明。【办一片长久。】就是坚持,这一个心,长久的清净心。【守着寂淡身心。】寂淡身心,就是看破这个身心,非常自在,【於尘劳中透脱去。】你只要接触一切境界,都告诉自己:那个统统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只有我们无所住的这一颗清净心是真的。【此乃善之又善也。】

  【何以故。】为什么呢?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注意看这一段,非常重要,修行的根本。只要你心执着一个相,种种的相,马上落入执着、痛苦。【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马上掉入陷阱,凡所有相,都是陷阱;凡所有相,都是众生的牢狱。记住!见到一切相,都知道那个是假相,千万不要掉进陷阱。凡所有相,都是假相;但是,凡所有相,都是陷阱,千万不要掉进去。

  【若取法相。】法相就是心外有万法,叫作法相。若取法相,万法之相,缘起的万法,种种的假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还是落入巢窟,落入陷阱。

  【何以故。】为什么?【若取非法相。】非法就是空相。你也不可以取一个空相,认为:有不可着,我着一个空,也糟糕!【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还是离不开这四相,只要执着,不但有不可执着,空也不可执着,着一个空,还是落入我、人、众生、寿者相。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取法就是取心外之法,就是有,心外无法,法外也无心,所以,不应当取有法,取法就是有,不应取非法,就是空。这一句话有几个角度说:不应当执着世尊讲的正法;也不应当取这个世间善恶、凡圣、非佛法的东西。连世尊所讲的正法都不可执着,何况这一些不是正法的东西,所以,这个都可以解释。是故不应取法,不着有,不应取非法,不着空,这样解释也通。非法就是空,非法就是对立之法,善恶、凡圣对立之法,叫作非法。连佛所讲的正法都不应取,何况这些善恶、凡圣,对立的世间生灭法。

  【心若取相。即取妄念】执着一个妄念,【故着我人众生寿者相也。佛与众生。唯止一心。】同一个心,同一个清净自性。【更无差别。此心无始以来无形无相。不曾生。不曾灭。当下便是。动念则乖。】“乖”就是违背本性,你只要动一个执着的念头,坏了!本性受到伤害;动一个念头分别,本性也受到伤害;动一个念头,无明,本性也受到伤害;动一个颠倒见,本性也受到伤害。【犹如虚空。无有边际。惟此一心。即便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执著这个相,求什么东西,所以世尊说: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快乐,但是,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快乐是什么。哎呀!我看到这一句话,五体投地的佩服。世尊说: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快乐,但是,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快乐是什么,拼命的追求,唱唱歌,看看电视,跳跳舞、办办酒席,就搞这个东西而已,这是生灭无常的东西。所以,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提心。】拿这个心要找那个心,找不到,不晓得回归当下,没有妄念就是本心,拼命找。【穷劫尽形。终无所得。】怎么找,都是生灭无常;怎么找,统统是空,体悟到空,我马上怎么样?息虑亡缘,马上放下。【不知息念亡虑。】放下呀!再放下。有一个年纪大的老太婆就问:哎呀!师父!你讲这么多,我听不懂啦!您能不能讲一个比较直截了当的。什么是佛?很简单!彻底放下就是佛,就这么样,这样听懂了吗?很简单,就这样,直截了当,要讲佛是什么东西?彻底放下,你就是佛,没什么好讨论的,就是这样子。【佛自现前。】这个“佛”是指佛性。有一个人念佛,念阿弥陀佛,就这样,很高兴,他说:哎呀!师父啊!我看到阿弥陀佛了,很高兴啊!我说:你念几年了?十几年了,我说:这个没什么了不起,我现在是念念统统见佛,我每一念都见到自性佛啊!每一个念头统统是清净自性,我每一个念头都见佛,所以不必羡慕人家。我们也认真念阿弥陀佛,我们也见自性佛。【此心即是佛。】佛不离众生,【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也没有加。【遇缘则施。】“施”就是运作。碰到种种的缘,我们就拿这个清净心,拿出来运用。【缘散则寂。】缘坏了,没有因缘了,就寂静。【不假修证。】有修就会坏啊,墙壁坏了修一修,修一修还是坏啊,世间有会修的东西,统统坏,(本性)不假修证,【本自具足。】佛法是靠悟。【若不决定。】如果你不下定决心,当下这颗心,【信此是佛。】你当下这颗清净心就是佛。【纵使屡劫修行终不成道。】永远不能成道。

  【取法相者。谓言心外有法。故着诸相也。黄蘗云。造恶造善。皆是着相。着相造恶枉受轮回。着相造善】执着我在造桥、我在铺路、我在行善,执着一个这样的念头,一样六道轮回,【枉受劳苦。都总不如便自认取本心。】认识这个心性,清净的自性。【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将心无心。】刻意的拿心,说:我要把它放入一个无心,变成观念。“将心无心”的意思就是:刻意的把他心进入一个无心,妄心,讲这个你听不懂。我现在再告诉你,就举个例子:如果你造桥铺路,听起来很善良,人家就问他说:你执不执著?我不执著,还有一个不执著的念头,你知道吗?我不执著。什么是个大彻大悟的人?哎呀!慧律法师啊,你真了不起,说法、讲经度众生,无量无边的善,了不起的圣者,我只跟他回答一句:我做我该做的工作,我是个比丘嘛!不弘法利生做什么呢?我也没觉得说我在讲经说法,也没有说我在度无量无边众生,也实无众生可度,我观念就是:做我一个比丘、世尊的弟子,应该做的工作,这是我的责任嘛!我也不觉得自己很伟大,也不觉得我在讲经说法,来无来相,去无去相,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无法可听。就这样子,赤裸裸的清净自性就这样。世间人:我在做善事,要不然就是你赞叹他,他就说:哎呀!没有啦,没有啦!其实还是很执著,你我们悟到心性,就不是这样子了。哎呀!慧律法师啊,您多么了不起啊…我就跟他讲:做我该做的工作,会吧,就是这么一回事,赤裸裸的清净自性就展现了。你是佛弟子,出家,好好的修行,转大法轮,弘法利生,有能力的弘扬正法,没有能力的好好自修,佛弟子好好的护持正法。这是什么?本分事嘛,你应该做的工作嘛!没有什么好骄傲的,没有什么好欺诳的。是不是?好!“将心无心”就是这个意思:刻意的把他心放入一个无心的观念。【心却成有。】还是执着。【一切在我默契而已。】“默契”就是相应。

  【若取非法相者。】如果你执着一个空相,还是一样。【谓有取舍善恶凡圣等相也。】还是落入四相。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者。】不应取有法,也不应取空法。【此谓有无俱遣。语默双亡。若取法相。即有法执。若取非法相。即有空执。有执则烦恼炽然。无执则信心清净。】你看,所有的世尊的说法,就是除掉一个“执”,有执就坏。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世尊真了不起啊!因为万法皆空不可得,因为这个道理,不可以取法相,也不可以取非法相;因为这个道理,如来常常教诫大家,常常这样说法:你们这一些比丘啊!知道我在讲的法是空法,毕竟空啊。筏比喻般若。般若就是让生死的此岸渡过,生死烦恼此岸渡到涅槃的彼岸,过了彼岸以后,般就往下了,就象我们要渡河,从这边渡到那边,这个船到那边,到那边以后,你不能说,我上岸以后,把这个船也背在背后走。如筏喻者:就像这个竹筏,我从这个此岸到彼岸,就放下了,般若智慧也是这样子,能够让你度生死,但是,你也不能著一个我有般若之相。

  法尚应舍,连佛陀所讲的正法,统统不能动一个念头去执著。何况非法?非法,这里指外道法,或者世间法,跟前面的意义不同,前面讲的“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是说:不应执著有法,也不应执著空法,这里不一样,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大般若、大涅槃、了生死的正法,统统不可以动一个念头执著,说:我在学正法,我拥有正法,何况那一些不能了生死的外道法?何况那一些不能了生死的世间法?

  【执有说空。因何用筏。】意思就是:众生执有,执着一个有,世尊才讲空。为什么要用这个船呢?就是有生死。【有执既丧。】这个执着有,统统放下了。【空说奚存。】讲这个空,哪里存在呢?有是对空讲的,空是对有讲的,有,它已经放下了,没有讲空,没有空这个东西。【既是渡河。那更存筏。】哪里还要把那一只船、竹筏背在背后走路呢?上岸了,渡到彼岸了,就放下了这一些般若法。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者。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注意!虚空,表法的,就是无相。你想要认识佛吗?很简单,修无相行,不要跟人家计较,不要跟人家比较,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一定要记住一个观念: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统统感恩。我们今天做一个佛弟子,有一碗饭吃,有一张床铺睡觉,不错了,有一句阿弥陀佛可以念,可以了!【外无一法而建立。】外面也没有一法可以建立。【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乎。】

  【无得无说分第七】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你看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呢?【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就我所知道的,万法皆空。【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相是生灭的东西,清净自性,又说不出所以然,清净自性又不是在相上,可是,又不能离开相,着相之人,累劫不得见性,所以,它没有一定的法。所以,有的古来高僧大德,有的人在上厕所、小便,大彻大悟;有的人跌破碗盘,大彻大悟;有的人打坐,大彻大悟;有的人拜佛,大彻大悟,他那个悟的方式都不一样,世间也没有所谓的定法,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没有一定的法。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世间,都是生灭变异,无常之相,没有一定怎么样,没有一定对,也没有一定错;没有一定是,也没有一定非。各人站的角度不一样。【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要说什么定法呢?是不是?如来可说,释迦牟尼佛要说法,怎么说呢?就随着种种因缘,时空不同,就这样子讲啊!无有定法,因为都是虚妄的东西。

  【如来有所说法耶者。佛所问意,恐谓如来有所说也。】

  【无有定法者,根器有利纯,学性有浅深,随机设教,对病用药。法华经云:诸根利纯,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要他能够承受啊,对方不能承受,再好的法也没有用啊!【而为说法。是故法无定相。】为什么?刹那生灭变化嘛!哪有一定呢?【迷悟悬殊,若未悟时,似无所得。】迷跟悟是差别很大的,如果没有开悟,好像什么没有得到。【若悟了时。似有所得。得与不得。皆是妄见。】没有这种东西。【但不可执著。】只要不执著,慢慢慢慢的……【自契中道,岂有定法可说耶。】记住!修行就是去除执著,就像你对,对得很痛苦,也是错;就象你对,不能忍辱,也是错,与其能辨,不如能忍。也许你拥有正法,可是碰到人家来否定你的时候,气得不得了,这个也不是一个入道的人。你拥有正法,人家来侮辱、人家来否定你,你内心里面要告诉自己:没有肯定跟否定这种东西,悟了就是我自己解脱。对方来否定你,不代表我们没有拥有真理,如果因为对方来否定我们,我们又生气,跟他吵得半死,那这个也不是修行人。

  有一个比丘住在山上,修行修了二十几年,有一次,人家骂他,他在讲经说法,有跟人家化缘,底下就有人骂他,骂他骗子。他住山上茅蓬二十几年,下山讲经,讲经的时候,跟人家化缘,底下一个信徒跟他说:你这个骗子!他开始不讲经了,一直很痛苦。人家再怎么三请四请,还是不下来,不讲经,他心里很不安,内心里面就非常在意这种东西,因为他觉得他拥有正知正见,人家一否定他,受不了!有一次,他的徒弟跟他建议说:要不然,您去参一参慧律法师吧!您去参参看慧律法师怎么说吧!这很难过啊!您一个内心里面拥有正法的人,却被否定。有一次,来我文殊讲堂的客厅,我就请他坐,这个老和尚年纪比我大了,出家二、三十年了,头一次被人家讲骗子,他是正法的法师,受不了。

  我说:老和尚啊!您有什么问题啊?我们互相参考,我是晚辈啊!

  哎呀!慧律法师啊!久仰大名啊,据说您是悟道者,您是很有成就的,我是想:内心里面我这样为法,为众生,就是被否定,我内心很难过。

  我说:他怎么跟你藐视?怎么跟您讲啊?

  他当众就说我是骗子啊!

  我说:好!您现在假设您是那个众生,我是您。来!您说。

  慧律法师,我怎么敢说您是骗子呢?您是大悟的人,您是正法的法师,我这样子罪过,我这样会下地狱啊!我怎么敢说您慧律法师是骗子呢。

  我说:我叫您讲您就讲,讲!

  他说:真的要讲喔?

  讲!

  慧律法师,你是个骗子!

  我说:对!我的确是一个骗子,我骗人家来行善,我骗人家来学佛,我骗人家来往生,我还骗人家来成佛呢!我是个小骗子,释迦牟尼佛是个大骗子啊!

  (老和尚)悟到了,哎呀!原来如此,觉悟了,好,解脱了,一下解脱了,马上就解脱,就这样子。观念卡死了,这个老和尚:哎呀!青出于蓝胜于蓝啊,哎呀!太了不起了。

  我说:您被一句话就拉倒了,讲什么修行呢?两、三句话您就倒了,人家否定您,您就受不了了。见性的,不管你认同不认同,我就是见性,见性不关生灭的事情,这些都是假相啊!稍微转一下,不就OK了吗?

  好,好!了不起,很快乐,回去,他徒弟打电话来说:我师父好快乐啊!他现在说他是骗子啊!

  我说,这个私下讲一讲可以啦,我是为了他解脱才这样讲的。

  喔!这样子哦!

  不可以在大众讲呢!有时是门内可以讲,怎么对外面讲说:我师父是骗子。那谁听得懂啊?

  喔!这样子哦!

  是啊,是啊。要常常讲:我的恩师知道吗?

  他说:我师父很快乐,法喜充满。

  我说:麻烦您转达您上人,说我慧律法师是晚辈,他出家了三、四十年,我有一点不恭敬;但是为了破他的执著,不得不这样做,请他包涵。

  他说:没有!我上人很赞叹您。

  我说:慈济常常讲的:感恩喔!感恩喔!感恩,感恩。

  慧律法师讲解《金刚经》 第5部分

  好了!底下就讲答案了。【何以故?】为什么呢?【如来所说法。】只要释迦牟尼佛说的法。【皆不可取。不可说。】执著也不行,说也不对,万法皆空,不可得的东西,执著也不对,说也不可以。【非法】也不是有法,也不是空法,非法就是空,【非非法。】就是有,非非,负负得正就是有。也不是空法,也不是有法,就是统统不是。也不离空法,也不离有法。注意!你把它用笔写下来,你这样自己看,看得懂。非法就是莫著一个空,不能执著一个空法,叫做非法;非非法,也不著一个有。非法、非非法还有一个解释就是:无所谓的法,也无所谓的非法。这个“非”,第一个非,当作无所谓,无所谓一个法,也无所谓一个非法,因为这个都是妄见,都是虚妄、执著、分别出来的:这个是法,这个是非法,毕竟空的东西,哪有这个东西啊?所以说:何以故?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法,统统不可以执著,动一个念头都不行,不可说,皆不可取,也没能办法说。非法非非法,无所谓的法,也无所谓的非法,不著一个空法,也不能著一个有法。

  【不可取者。空生深恐学人】“空生”就是须菩提。须菩提恐怕后来的人,【不悟如来无相之理。】

  【不可说者。深恐学人执着如来所说章句也。】

  【非者无也。非非者不无也。】不无就是有。【黄孽云。法本不有。】法当体即空。【莫作无见。法本不无。】不能离开缘起啊,万法不能离开缘起,不可以说没有啊!法本不无,万法都是存在的,缘起当然就有,不坏缘起,【莫作有见。】不可以著空,也不可以著有。法本来就是空,不能著一个无;法本来就是有,也不可以执著一个有,“不无”就是有。【谓无即成断灭。】你说无,就变成没有因果了,没有缘起法,没有因果法,那糟糕了!就外道了。【语有即成邪见。】说有也不对,缘起是性空嘛!著一个有,就变成外道。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注意听!无为法,表面上的解释,叫做无所作为。一切贤圣都是以毕竟空法,显中间,显出无量的差别之相,才有差别之相。若论,譬如说我们现在,我慧律法师,你们每一个人,色身都不一样;可是,站在究竟的角度,我也是空,色身本空;你们也是身心本空,统统不可得啊!所以,一切贤圣,这个贤人、圣人,怎么差别的?为什么有贤圣之分呢?站在毕竟空的角度,无为法就是毕竟空,统统平等,方便说,从这个显示出来无量的差别相,才有差别,有才差别。所以说,无为法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如果讲到清净自性,大家统统平等,站在这个清净平等心性,方便说:我是慧律法师,你是某某法师,你是什么比丘,你是什么男居士,你是什么护法女居士,就这样子。

  【无为法性。本无浅深定相可取。若有定相。应无差别。有差别者。谓性有利纯。学有浅深。故名差别。既有差别。即无定相也。】

  【依法出生分第八】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多不多啊?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这个人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啊?种下这个善因,那不得了啊!【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你讲这个福德,其实当下就是空,没有真正的福德性,当下就是空。【是故如来说福德多。】意思就是说:是福德,这一句话注意听,世尊所讲的真正的福德,是你修一切福德,当下体悟到空,不可得,不执著这个福德,即非福德性,没有一个真正有福德的东西,当下不执着,叫作即非福德性。你所修的一切无量无边的福德,当下就是空,而不执著,所以,如来才说:你的福德是最多。简单讲就是:不执著的人,是世界上最有福报的人,行一切善,而不执著的人,就成就佛道,就是这个意思。简单讲就是:修无量无边的有形,比不上一念无相,这样听得懂吗?拼死命的一直行善……可是却没有般若智慧,看不开,老是停顿在有,比不上一个统统不布施的人,在那边打坐,了解万法皆空的人,何况世尊还叫你积极的去行善,不但积极的去行善,还要在行善当中不可得,动念执著都不行。

  【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此是住相布施。希求福利。得福虽多。而于识心见性。】识心见性,就是认识这颗心性【了无所得。】【傅大士云。宝满三千界。】这个念:赍jī,赍持,“赍持”就是供养,【赍持作福田。】供养作福田。【惟成有漏业。】还是生死业。【终不离人天。故知住相布施,即非福德性。】你只要执著,就不是真的福德,不是心性的福德,心性本来就是万德庄严,你只要执著,统统不是本性的福德,【若人心无能所。】只要一个人,没有一个能…,能就是心,所就是境,这一句话意思就是说:彻底放下这些妄想心,彻底放下外境,能够把身心看得空的人,【识心见性。】就了解见性。【方名福德性也。】这才是真正的心性上的福德,不生不灭的福德。其实世尊讲来讲去,就叫你放下有相,进入无相;叫你放下执著,进入涅槃;叫你放下有为,进入无为;叫你放下有限,进入无限,统统在讲这个。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如果你想要修福报吗?很简单,在这个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前面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随便四句偈,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为什么?你讲的这个是不生不灭法嘛!你只要把这个不生不灭法,告诉人家,你的福德不可思量啊!这个不是有相可以比较的,你可以让人家进入涅槃,彻底的了生死。所以,我曾经说:一个道场没有正法,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只知道做善事,不知道解脱,善良不代表解脱。知道吗?善良要加上智慧啊!善良跟解脱,不是画等号的,智慧最重要。

  【受持者。身口意。皆清净是也。晓解经义。依教而行。如船入海。无所不通。意名受持。既不解经义。而又懈怠。心口相违。如入沟港。】水沟港就是开不动了,很浅,大船开进这个水沟港里面,这怎么开呢?【即有断绝。】水不动了。【非受持也。】要心彻底的放下。

  【四句偈者。百丈云。眼耳鼻舌。各各若不贪染一切诸法。是名受持四句偈。亦名四果仙人。】这里注意听,经典里面讲的仙人,就是圣人的意思,这个不是我们拜什么八仙过海那个仙,不要弄错。释迦牟尼佛在戒律里面讲:是大仙人道,我们称佛叫作大仙,就是圣人的意思。四果就是四果阿罗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果阿罗汉。【亦名六通罗汉。】这个我们在十四讲表就讲过了,天眼通、天耳能、宿命通、漏尽通等等,这个是名相。【若能受持。乃至四句偈等。功德广大,胜彼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也。】所以,在这里重复讲:推广正法,功德无量。你推广这个正法,比你布施几百亿、几千亿功德更大,能让人家解脱嘛!是不是?你布施几千亿,能让他解脱吗?吗?)。“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所以,自古以来,诵《金刚经》开悟的,不计其数。一切诸佛,以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都是从无相下手的。

  【无相福德。生出应身。】应身就是应化身,无相才能产生大智慧。记得!一个人有没有智慧,就看这个人能不能进入无相?这个人执著金钱、金银财宝、世间的感情、男女、饮食,表示这个人的智慧没有开通,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为什么?因为一切法不可得。在座诸位,你今天要记住,无相才能开大智慧,任凭你这个人大修行,怎么搞,你只要站在有的角度,没有办法放下,输人家一刹那之间。所以,禅师就说:有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你听过这一句偈颂吗?你要有相,用执著的角度拼命修行,百千万劫;统统放下,无相修行刹那间,统统放下,一念之间就彻底解决了,OK!没事,闲来没事。六祖讲的:长伸两脚卧。什么统统没事,也没有看到任何人的是非人我,内心里面也没有执著、颠倒、妄想,无相修行,刹那之间就见性,今天师父讲的这一句话,比你中一百期的乐透更重要!(众笑!)感恩喔!这样的勉励我,感恩喔!

  【无相智慧。显出真身。】就是法性身。【谓从此己心中。】从此在这个人的心中。【出菩提法也。】所以在每一个人的心性当中,诸位!你们心性中下定决心,无相,你们统统是佛。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世尊所讲的佛法,其实就是空法,空性的法,没有一种东西叫做佛法,只要方便善巧,让你解脱的,统统叫做佛法,但是也没能一种东西叫做佛法。须菩提,我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佛法,其实没有这种东西,没有佛法之相。这一句话再讲清楚一点:须菩提!我释迦牟尼佛所谓的佛法,其实没有佛法之相,无相嘛!所以,即非佛法,上面加两个字:就是”其实“,底下加”之相“,意思更清楚(其实”即非佛法“之相)。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其实没有佛法之相,意思就跑出来了。

  【二乘之人。】声闻、缘觉。【执着诸相。以为佛法。遂乃向外寻求。菩萨於诸佛法。都无染着。】没有染着心。这个亦不舍离画掉,【见如不见闻如不闻。心境空寂。自然清净。】这句话要画两条线,双黄线,开悟的关键。你去大马路,有看到画双黄线吗?表示你要特别注意,这一句话你看,注意看喔,看他怎么说的?你怎么成道?见如不见,看到一切众生的是非、善恶、恩怨,统统没有看到,统统没看到。闻如不闻,闻到一些是非、善恶、赞叹、毁谤,跟没有听到一样,尘自生灭,自性不动,心境空寂,本来就没有,自然就清净了。【是故佛法非佛法也。】佛法没有佛法之相。也不能著一个我在学佛之相,不可以的!

  【一相无相分第九】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初果阿罗汉。初果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证初果阿罗汉的人,能说:我得初果阿罗汉吗?【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不可以,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但是,我们的清净自性无所入,【而无所入。】是说而我们清净自性根本就无所入,没有入跟出,清净自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没有出跟入。不入,不被染污,【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注意听喔!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就是,不被色尘、声、香、味、触、法所染污。证初果阿罗汉,见一切的境界,统统不会染污清净自性,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二果阿罗汉【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也不可以,不能着一个初果阿罗汉,也不能着一个二果阿罗汉。世尊,【何以故。】二果阿罗汉【斯陀含。名一往来。】可是,我们的清净自性,没有来,也没有去,【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就是二果阿罗汉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三果阿罗汉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三果阿罗汉也不能执着说:我证得一个,得三果阿罗汉。也不可以。所以,须菩提说:不可以,世尊!三果阿罗汉,怎么可以动一个念头,执着说:我是三果阿罗汉呢?【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就是不来人间。清净的自性,没有来不来这个观念,清净自性当体即空,没有说不来,或者是来。来跟不来,不来是对来讲的,来是对不来讲的。所以,三果阿罗汉心空无我,哪里有什么来跟不来的观念?三果阿那含,也不能着一个:“我不来”这个观念。【而实无不来。】根本没有“不来”这个名词。是故三果阿罗汉,【是故名阿那含。】

  【问第一果。须陀洹者。知身是妄。欲入无为之理。断除人我执着之相。】以不执着的心,(【以无取心。】)【契无得理。】不执着,心就空,(【无取则心空。】)【无得乃理寂。】理寂,在上面加两个字:“无生”理,理就是无生,无得就是无生,当体即空。【此人不入地狱。不作修罗饿鬼异类。此谓学人悟初果也。】

  【入流者。谓舍凡入圣。初入圣流也。】而我们的清净自性是【而无所入者。修无漏业。】无漏:没有烦恼。【不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然终未能舍离尘境。】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者。】眼是对色尘,耳对声,鼻子是对香,我们嘴巴是对这个味道,触就是这个身体对触,色、声、香、味、触,对眼、耳、鼻、舌、身。【厌喧求静。】厌离这个喧扰,求这个静,在这个【六尘之境。於念未忘。】还没有放下这个微细的,对这个微细的念头,还没有完全放下。【所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也。】粗糙的没问题,微细的还没办法。

  【问第二果。斯陀含者。是渐修精进之行。修无漏业念念不住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统统不住,不执着。【然终未有湛然清净之心。】可是,这个清净之心性,还是没有显露出来。

  【一往来者。谓人间报谢。】人间报谢就是走了。【一往天上。却来受生也。】就再来受生。

  【实无往来者。谓前念才着。】前念动一个念头才执着。【后念即觉。】所以,我们不能一直堕入这个陷阱里面,哎呀!我心情闷闷的,我执着、我痛苦。要赶快喔,赶快觉悟喔!时间会愈来愈短,以前一年放不下,两年放不下;现在缩短,一个月放下,七天放下,到最后,三天放下,到最后,一天放下,最后,一念马上放下。这个放下要有一点时间、功夫的,世间人没办法的。世间人碰到境界,一个月放不下,十年放不下,三十年放不下,我告诉你:世间人,一句话,三十年、一辈子放不下,决定跟他计较,一句话,好的朋友,变成怒目相视,反目成仇。一句话,一年放不下,十年放不下,二十年、三十年,一直到死,一样恨对方,都一直恨对方。恨对方,伤害的是自己的清净自性,世界上最愚痴的人,就是恨别人,恨别人,痛苦的是自己。嫉妒别人就输两次,听不懂喔!你的条件比别人差,已经输一次了,还嫉妒别人,就输两次了。知道吗?譬如说:她比你漂亮,你已经输一次了,你再嫉妒别人,那个漂亮的女人,糟糕!输两次。要怎么弥补呢?哎呀!你长得漂亮,我内心里面不但不嫉妒,还随喜功德,弥补我的缺失,摆平,这样才能平分秋色。知道吗?嫉妒人家,输两次。前念才着,后念即觉,【是无得果之心。心既无我。谁云往来。故曰】我们的清净自性,【而实无往来也。】

  【第三果者。阿那含者。已悟入人法俱空。渐修精进。念念不退菩提之心。名为不来者。谓能断除内无欲心。】内心里面,没有贪染、贪欲之心。【外无欲境。已离欲界。不来受生。故名不来。心空无我。孰谓不来。】心本来就空,本来就无我,哪有什么东西不来?哪有什么东西,来跟不来这个观念?【故云而实无不来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为什么呢?【实无有法。名阿罗汉。】没有东西叫作阿罗汉啊!人法统统空,叫作阿罗汉,既然统统空,有什么法呢?实在是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如果证四果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因为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於一切法无诤。这个世间就是……你学佛学了这个无诤,哎呀!不得了,无诤,家庭清净,没有杂音;团体安详,没有纷扰;政治清明,两党不对立。刚好颠倒,你看看电视,哪一天不诤?立法院啦……对不对?你到国外去,告诉人家:I'mcome from Taiwan.我来自於台湾,没有人认识。你告诉他:那个立法院,台湾那个国会,打得最凶的那个啊!Oh!Isee I see.我知道了。【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人中第一。

  【问第四果。阿罗汉者。此是梵语。由须菩提当此果也。】须菩提证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实无有法者。谓无烦恼可断。】没有烦恼可以断。【无贪嗔可离。】当体即空。【情无逆顺。】情就是我们这个心性……情无逆顺,就是我们这个心性上,没有顺境,没有所谓的逆境,顺境本空,逆境也是空。所以,世尊告诉你:感谢你的敌人,因为敌人最先看到你的缺点。【境智俱亡。】境界也没有,所谓能观察的智慧,也不存在。【岂有得果之心。我心既空。无得道念。若於道有得。於法有名。是凡夫之行。即着我人众生寿者相也。】

  【无诤三昧者。梵语也。】中国话,【唐名正定心。心无生灭。名为正定。故云三昧。】

  【人中最为第一。离欲阿罗汉者。能离一切欲。亦无离欲之心。微细四相。】我们有分粗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有微细的妄想,叫作微细四相,微细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已灭尽爱染不生。】马上证阿罗汉果,【故谓之离欲耳。】“欲”是指烦恼的别名。离开一切执着、分别心的烦恼,叫作离欲。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我一点都没有执着,我绝对不动一个念头,说:我是证阿罗汉果的人。【世尊。】我如果动一个念头执着,说:我是得道的阿罗汉。【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我绝对不会这样说。世尊!如果我是这样说,【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阿兰那就是远离城市三、四公里的地方。世尊在世的时候,不可以跑到深山里面去,那是虎、狼、野生动物居住的地方。也不可以离开城市太近,离开城市太近,太吵杂,不好修行。就像我们大莲花居,这个就是阿兰那,离城市没有很远,也没有很近。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是托钵,如果离得很远,托钵吃饭很困难;如果离得很近,跟世俗闲杂人等凑在一起,不容易修行。因此“阿兰那”就是寂静处。世尊,我如果执着有一个说:我须菩提证阿罗汉果。我执着有这样的念头,世尊就不会说:我须菩提是已经进入真正寂静处的一个修行人,我是一个无诤的阿罗汉。世尊就不会跟我说:我是一个寂静,进入清净自性,涅槃不生不灭的阿罗汉、一个圣人,世尊就不会这样说了。【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行”就是生灭,实在是没有这样一个造作。【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所以,世尊就说:我是希望无诤,没有斗诤的、清净的一个兰若,阿兰那行,也就是寂灭处。

  【无我心寂。】无我就空,心寂灭。【不作是念。我是离欲得道果者。若作是念。即是心有生灭。不名离欲阿罗汉也。阿兰那者是梵语也。此名无诤心。】这个诤,加一个言部,就是没有是非的人,嘴巴从来没有是非。【若作是念。心有生灭。即是有诤心。】你跟人家诤论不休,表示离道太远了。诤一个是非、人我、高下,你面对死亡的时候,又有什么用呢?今天你赢了,你赢,带什么走啊?今天你受了委屈,一样是生灭法,咽不下这一口气,死的时候,眼睛上吊,一点帮助都没有。即是有诤心。

  【须菩提。实无所行。是无生灭。所以佛许须菩提。】你是真正喜欢寂静处的一个修行人。【是乐阿兰那行者。】内心寂静,方便说,就像阿兰那,心寂静处,才是真的道场。记得师父这一句话:心寂静处,心无诤,你就是住在阿兰那行,你就是住在这个精舍。心无诤,无生灭,无分别,无执着,你就是住在阿兰那。【只如今一切诸法。若於藏府中。】“藏府”就是心中。一切法,你在这个心中,【有纤毫停留。】只要有一点点的停留,【是不出网。】你跳脱不出这个烦恼网、生死网的。【但有所求所得。】只要你有所求,有所得。【生心动念。尽是野干。】这个野干像狮子,可是,又不是狮子,表示是假的。生心动念,就是不是本性的意思,不是真正的大般若。你只要起心动念,统统是像狮子,而不是狮子,你只要起心动念,好像本性,可是,已经离了本性太远了。【若藏府中。】若在心中。【都无所求。都无所得。此人诸恶不生。】因为善恶是在起心动念论断的,【人我不起。是纳须弥於芥子中。】注意!这是表法的,纳须弥於芥子,须弥的旁边写一个大,芥子的旁边写一个小;芥子在旁边写一个动念,表法的,这是动念。只要你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起来,所有无量无边的人我,宇宙的这些,当体即空,就在我这一念间显现,宇宙万有,就在我的心性、清净心这一念,显现出来。只要人相、我相、众生相不起,所有再大的境界,不离开我们芥子这么小这一念。【不起一切贪嗔。是能吸四大海水。】四大海就是一念清净,心量广大的意思,四大海就是表示广大。【不受一切喜怒语言入耳中。於一切境。不惑不乱。】对一切的境界,不迷惑,也不动乱。【不嗔不喜。】很平淡,【是无事人。】记住!这一句话很重要:对于一切境界当中,不迷惑,也不动念,不落动乱,没有嗔恨,也不特别的专、执着、喜悦,这是无事人,这个就是见性无事人。【胜一切知解精进头陀。】知解就是着知见而修行,叫作胜一切知解精进头陀。头陀是吃尽苦头,把这个身体弄得饥饿,一个礼拜吃一餐、两餐,吃一点点,吃尽苦头,可是,却执着自己的知见,认为:我最有修行,我能吃这种苦,别人不能吃这种苦。我说:你不是修行人。修头陀行,内心还不能执着:我在修头陀,我特别了不起,我特别能吃苦。众生就是犯了一个毛病,佛教也是犯了这个毛病,自己很行的地方,就觉得别的道场不行;我自己觉得很行,就认为别的法师不行,这个就是最糟糕的东西。你修头陀,就好好的修苦行,不要执着说:你很伟大,你在修头陀。持律的人,常常看不起不持律的:哎呀!我持戒律,我最了不起了。弘法利生的人,看不起那些不弘法的人:住在山区的人就说:那些弘法的人,是攀缘五欲六尘。这些弘法利生的就说:没有我这样,那佛教怎么兴盛啊?这都不对的。万法平等,各人安住各人的岗位,修苦行的,苦行无所执着,持律的,好好持你的律,弘你的律学,讲禅的,好好弘你的禅宗,不能互相攻击。互相攻击是佛门不幸,互相攻击不是佛法,万法是平等的。所以说:修无相行的人,胜一切知解精进头陀,胜过一切执着自己知见是对的,拼命修行苦行的人,绝对胜过他。【是名天眼。】这就透视一切,天眼就是没有障碍,我们肉眼看到墙壁有障碍,如果你不着一切知见,就是跟有天眼的人一样,无障无碍。【是名有法界性。】这个是真正佛教的正法,大乘的悲哀,就是开太多的方便,使众生摸不着边,因此永远不得见性。我现在请问你:把炉香赞唱得很庄严,很好!能见性吗?

  我们大寮有一个居士,每诵一部《无量寿经》,画一横,(写)正,诵了十五年。

  我说:你诵多少部?

  他说:我诵一万多部。

  我说:你现在经过了十五年,你还执着吗?他说:执着。

  分别吗?

  还分别。

  有过颠倒、妄想吗?

  还有妄想,还很多,没办法专。

  我说:我现在问你一句话,你诵一万部的《无量寿经》功德大?还是我诵一部《无量寿经》功德大?说说看。

  他说:师父诵一部的功德大。

  那当然啦,我这一部是见性嘛!你那个是生灭意识心,当然我的功德大嘛!我这一念就是佛嘛,你也是啊!

  所以,记住!不能着相而修行。

  【是作车载因果。是佛出世度众生。】你现在自性自度,你就是佛。诸位!你要直下承担,你就是佛。

  慧律法师讲解《金刚经》 第6部分

  好,再一次合掌,跟着师父念:

  有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着相而求,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

  【庄严净土分第十】

  经文:【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我们清净自性是本来无一物,我们见到一切相,强加执著、分别,这就坏了!所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我们今天修行,也不是要修出什么东西出来,是要体悟到万法无所得,彻底放下,马上就见性。

  【于法有所得不者。如来欲破二乘之人执著之心。故有此问。白乐天】白居易。【问宽禅师云。无修无证,何异凡夫。师云凡夫无明。二乘执著。】二乘执着,就是执空,离开这个无明,还着空。【离此二病。是名真修也。真修者。不得勤。】要注意这个字,这个“勤”字,不是叫你不要精进,清净自性,不能有任何造作,没有任何的造作。不得勤,这个不是说不要精进,那意思完全扭曲,是不能有任何的起心动念,认为你在修行。【不得忘。】也不能懈怠、懒惰。【勤则近执著。】你很努力的好像要修行,要修出一个什么东西出来,这跟执著没什么两样,看起来很精进的,很用功,不过死执不放,这永远不能见性。【忘则落无明。】太过于懈怠、懒惰了,无明就显现了。【乃为心要耳。】所以,修行就是不能太执著于一种精进,也不能太懈怠、懒惰,不急不缓,就是中道。【此是初学入道之法门也。】

  【于法实无所得者。】我们听了这一句话以后,简单讲:你今天所拥有的东西,其实是一种错觉,因为是刹那生灭无常的东西。所以,有人告诉我说:哎呀!师父啊!今天讲经,人会比较少一点。我说:五祖讲经只有讲给一个人听,就是六祖,还得用袈裟把窗户隔开来。我告诉诸位:这种最上乘法门,愈讲,人不可能愈多,愈讲,人一定会愈少,这叫做正常,因为留下来的,剩下的就是博士班,我们现在这一班叫做博士班(众笑鼓掌),所以说:这种见性的法门,百千万动难得闻。所以对一个真正悟道的人,心没有什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种数量的观念,来十万个人演讲,师父也在十万个人面前演讲,我还是这样的心情;你就是今天只有一个人来听课,我还是很认真、很诚恳,讲得非常感动,给这个人听,因为祖师只有一个嘛!说不定我们这里面,出了一个七祖也不一定,六祖下来就跳给他了,是不是?所以数量的多跟少,对一个悟道的人是完全没有影响的。【须菩提。谓如来自性。本来清净。而于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所以,以无所得故,我们就没有颠倒,没有妄想。今天我们为什么活在这个世间,会活得这么痛苦?就是你一直认为这个世间是有的东西,有所得,你有所得到金钱,有所得到名利,你得到什么东西,记得!它一定会消失,这个是无常变化的世间,它一定会消失。你内心奠定一个观念,认为有,苦就一定跟着在后面来;你现在马上体悟,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也没有任何的相,当下就解脱,你所拥有的东西,你统统知道,这个都是幻化的东西,不实在的东西,你失去的时候,你就说:本来就没有。本来就没有,现在也没有所谓失去,心就一片安祥,从头到尾,内心不增不减。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庄严,譬如说:我们现在印经啦,造寺、造佛像,菩萨有没有庄严佛的清净国土呢?就像我们印经,我们现在庄严这个道场一样的。所以,这个印经、造像、种种的佛事,统统叫做庄严道场。

  【不也。世尊。】须菩提现在有一点开悟了。【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其实还是假相。庄严佛土,【即非庄严。】就是当体即空,就我们清净本性来讲,不是在相上里面打转,有相就不叫作庄严,要悟到毕竟空,这个就是真正的庄严。所以,你所谓的庄严佛土,其实本来无一物,也无所谓庄严,所以,即非庄严,就是当体即空,而为了方便众生,是名庄严,这是名庄严,就是要对因果负责。我们还是继续印经典,还是一样讲经,还是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实无众生可度。不但要在本体界彻底的开悟,无所得,同时必须对因果负责。你今天造了佛像,你有造佛像的功德;你买花供佛,就有买花供佛(的功德),你下辈子就漂亮;你今天推广正法,你下辈子就不会跑到邪知邪见、恶知见的这个外道去,这一定的道理,造如是因,得如是果。简单讲:从凡夫到圣人,都要对因果负责,世尊就是在每一个因果的动点上,在一个因缘交会的点上,突然彻底体悟毕竟空,放下所有的时间、空间,所发生的一切现象。为什么?时间跟空间交会点,统统叫作妄想,人类因为有妄想,所以有时间、空间的观念,我们因为受时间空间的支配,所以没有办法跳出六道轮回,就是这样。强烈的时间观念,有过去、现在、未来,强烈的国土观念,所以我们有十方世界、他方世界。如果你有大彻大悟,就纯一觉性,纯一个清净自性在作用,没有时间、空间,六道轮回支配不了我们。因此你也不能说:我悟到了本性以后,否定因果,错了!悟到了本性以后,更了解因果。什么是释迦牟尼佛?对因果彻底的负责,同时在每一个因果上,彻底的超越,叫做非因非果,就这样子。欲观清净自性,但观时节因缘,你想要了解这个清净自性,你有你的时间跟空间的因缘,没有这个因缘没有办法。所以说: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为什么呢?庄严佛土还是相,当体即空,即非庄严。所以方便说:【是名庄严。】因为众生只有在有相上来讨论。

  【庄严佛土者谓造寺写经。布施供养。此是著相庄严。若人心常清净。】佛法是心法,就是这样子。一个人心常清净,【不向外求。任运随缘。一无所得。行住坐卧。】马上【与道相应。是名庄严佛土。】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意思是说:所以须菩提!你们这些菩萨,而且这些大菩萨,应当这样生清净心,无相的清净心,无相,一尘不染,才能生清净心。不应当执著任何的色法,因为色法是生灭。所以世尊说:见一切色法,当下就要彻底的放下,因为生灭就是无常,无常就是一定会消失,执著任何这个生灭、会消失的东西,你一定会痛苦。你依靠金钱,金钱会带给你痛苦,你一定要依靠般若的智慧,你依靠这个家庭,有一天家庭一定会破碎,你一定会痛苦,当你了解这个缘生缘灭的大自然的法则是必然性,你就要慢慢的学习放下,一步一步来。所以,不应住色生心,不应当执著这个色,而产生意识分别心、执著心;也不应当执著任何的声,声对耳朵讲的;香、味、触、法生心,统统不应当生这个执著心、分别心,因为没有这种东西,所以,见一切生灭法应当彻底放下,就是本性。

  【菩萨之心。心常空寂。】所以,生死涅槃并没有距离。【无诸妄念。不生不灭。】我们的本性不生不灭,因为它无相的东西。【不动不摇。即是清净之心也。】清净心就是无心,无心就是清净心。【凡夫之心。无明起灭妄想。颠倒取舍。善恶凡圣等见。是明浊乱心也。】从来没有过过一刻静下来的。

  【不应住色生心者。心若清净。即不被诸境惑乱也。】我们内心清净无所住,一切境界在你面前,你也是如如不动。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一句就是《金刚经》的重点,这一句就是彻底大彻大悟的人讲的话:应当无所执著,而生清净心。其实这句“而生其心”是衬托的,我们说:拨云见日,所以后面这一句就是多余的,但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所以佛再一次的讲:应当无所执著,无所执著,自然就生清净心,知道吧!所以,这一句话整句的意思就是:应当无所执著,而生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无心。

  【众生之心。本无所住。因境来触。】境界现前,【遂生其心。】不知道我们所有的一切境界都是缘起,都是性空,(【不知触境是空。】)触,接触到一切境界,本来就是空。【将谓世法是实。】认为这是实实在在的。你跟世间人讲:这个就是实实在在的桌子嘛!大智慧的人一看,这个桌子在变化的,刹那变化,一百年不坏,一千年也要坏;一千年不坏,一万年还是要坏。而大智慧的人,看到这个色身,我们各种不同的细胞,骨头细胞、神经系统的细胞、肌肉细胞、皮肤的细胞、头发的细胞,没有一分一秒停得下来的呀!统统不是实在的。因此,我们在这个不是实在的相上、在境界上,【便于境上住心。】就在这个假相境界上强烈的执著。【正犹猿猴捉月。】跑到水中要捞这个月亮,不可得。【病眼见花。】眼睛有毛病的人,就看到虚空中有花。【一切万法。皆从心生。】

  【若悟真性即无所住。】就是清净的本性,【无所住心。即是智慧。无诸烦恼。譬如太空。】没有相,【无有罣碍。】如果【有所住心。即是妄念。六尘竞起。】“竞起”就是纷纷地起来。【譬如浮云往来不定。】浮云,天上的浮云,往来不定,众生的心不定,就是这样子。【维摩经云。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离却有无诸法。】彻底的放下有法,还有空法,统统放下。【心如日轮。常在虚空。自然不照而照。岂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栖泊处,连停顿的地方都没有,随着刹那生灭,当下起来,当下回归,万法回归当下这一念,彻底的放下,就是见性。无栖泊处,没有让你停留的地方。【即是行诸佛路。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你清净法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须弥山王当然是很大了,可是,这个还是有相啊!【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是身为大不。】这个身体大吗?

  【须菩提言。甚大。】一个色身,像须弥山那么大,当然是很大。须菩提就说:当然很大。【世尊。何以故。】要讲真正的大吗?真正的大,底下就回答了:【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非身就是无相的意思。无相身叫做非身,没有办法形容,你说须弥山很大,会比虚空更大吗?世尊这一句话的意思是:你只要是有相的,统统不叫大,无相最大,就像虚空。意思就是:你只要执著,就不叫作庄严;你只要颠倒、妄想、分别、执著,有相,著相而求,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所以,佛说非身,非身的旁边,就写一个:无相身,无相才是最大,是名大身。为什么?无相就是绝对嘛!

  所以说:【色身虽大。心量即小。纵如须弥山王形。有相有可量。不名大身。法身心量广大。等虚空界。无形无相。无可比量。方名大身。】所以,凡所有相,都不叫作大,无相最大。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经文:【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所沙数。】印度的那一条恒河,这沙太多了。【如是沙等恒河。】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叫作:如是沙等恒河。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来计算,【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这些恒河的沙多不多呀?当然是很多了,对不对?

  【须菩提言。甚多。】当然很多了。【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这一句话要注意听,如果加一个字,就更清楚了,但诸恒河沙,你只要算一算恒河里面的沙,已经不得了了;尚多无数。何况其沙?注意听喔!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这样无量无边加起来的恒河里面的沙,单单一条恒河的沙就没有办法算,再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何况那么多的恒河加起来的沙?因为古人翻译,翻译的很简单,一下子看不来。(光是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恒河就已经不计其数了,已经多得不得了!何况其沙?)再讲一遍:就像恒河中所有的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把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沙多不多呀?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每一粒沙当作一条恒河,这个恒河已经算不完了,何况加起来那么多的恒河,里面的沙怎么能算呢?何况其沙?

  【如恒河中所所沙数者。一沙即为一河。是诸河中。各有其沙河尚无数。何况其沙也。】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三千大千世界就很广,又多又大,那么大的一个范围来布施。【以用布施。】用这个七宝,琥珀、珊瑚、玛瑙、珍珠七宝等。用这个七宝,满,我们前面所讲的恒河的沙数,意思就是无量无边的意思,就像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广、这么大、这么多来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当然很多了。真的是很多。

  【佛告须菩提。】佛就告诉须菩提了。【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这一句话很简单,就是有相的东西,永远没有办法胜于无相,就是这个人怎么样布施,多少的供养三宝,建几百个道场,供养多少的阿罗汉、佛,还是比不上不生不灭悟到清净自性的人,悟到清净自性的人,一念就超三界,就了生死;布施再多的金银财宝,建再大的道场,不管你怎么样护持三宝,只有是有相,它的范围就算很大的福德因缘,做了很大的福报因缘,还是不能了生死。有相生灭法,永远比不上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所以,师父一直交代,开悟很重要,开悟以后,悟到不生不灭,念佛,万法回归自性,自性念佛就是实相念佛;大彻大悟以后,所有的拜佛,三轮体空,没有能拜之心,没有所拜的佛,没有中间所拜的这些礼数,三轮体空,统统没有,也是清净自性在拜佛,虽拜,而无能拜、所拜,心跟境统统没有,马上进入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开悟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在般若的智慧上下手,般若是六度最重要的,五度如盲,般若就像我们的眼睛,因此听经闻法非常重要。

  我再讲一遍,解释一遍:须菩提!我现在实在是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执著的心、有相的心,用七宝,满刚刚所讲的恒河沙数这么多的七宝,就像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广、那么大、那么多,来布施,得福多不多呀?须菩提说:很多呀,世尊!佛就告诉须菩提:这些都是有相的,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重点就在这两个字:叫作“受持”。不是听一听就算了,要去消化它,同时要去实践它。

  所以,世尊在《佛遗教经》里面讲:守志奉道,其道甚大。你听到这个空性的思想,一定要守住它,了解万法皆空,守住这个正确的知见以后,彻底放下,而且要放得真的有功夫,不只是说,今天你来听一听……回去了,忘了;听一听,境界现前了,又忘了。世尊告诉我们:这个受持就是依教奉行,了解清净自性的无相,绝对胜于缘起的种种假相,你就守住,万法不可得,彻底放下,守得住喔!两个人吵架:哎呀!我没有彻底放下呀!当我一天追求到境界的时候;哎呀!我没有彻底放下。所以,一直借重外在的境界,希望得到永恒的快乐,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世尊说:当一个开始了解真理,开始过精神领域生活的时候,这个人见道不远了,已经离道不远了。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只有过物质生活的享受,唱歌、跳舞、花天酒地,鸡、鸭,或者乃至于海产,乃至说:我今天吃这个,明天跑到那个山头,去吃那个什么土鸡城,后天去吃什么燕窝,想尽办法用这个生灭法的色身,要去追求一种永恒的快乐,世尊说:错了!这个路走错了,要怎么样呢?随你自己的经济能力,随种种的因缘,随你种种的能力,去享受该有的物质,而后要彻底的觉悟精神领域的重要。当一个人物质的世间要求得很少的时候,精神领域提升的时候,这个人就要见道了。所以,佛陀说:我很富有,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因为我要求得很少。世尊要求得很少嘛!要求得很少,那就没有什么罣碍。所以,你看这个世间,要求得愈多,你就痛苦不堪。

  新闻报导的,不晓得真的还是假的,像综艺最爱宪,那个什么吴宗宪还是什么,是不是?他说有五部车子,这一部玩一玩,玩那一部,一个人开五部车,怎么玩呢?是不是?钱很多,对不对?叫他来造华严三圣…有个信徒看不懂这个:师父!观世音菩萨怎么拿剑?弄错了,那个叫华严三圣,他把他搞成西方三圣了,中间这个毗卢遮那佛;左边拿智慧剑的文殊师利菩萨;这是普贤菩萨。连佛像都看不来。何况见性?是不是?连这个都看不来。一尊六十万,有没有人要出的?顺便啊!没有喔!没办法。所以说:我们了解说,这个物质的世界,是生灭的东西,硬是在这里追求到永恒的快乐,世尊说:这是错觉,一定不可能。不过我们最基本上的食衣住行,是一定要的,基本上的东西,自己修道一定要这基本上的东西,没有这些,我们怎么修行?)

  慧律法师讲解《金刚经》 第7部分

  【甚多世尊者。谓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福德甚多。】不如【受持四句偈者。为他人说。】你告诉别人《金刚经》空性的思想,而此福德胜前福德者。简单讲就是:无相修行,一定胜过有相的,不管这个人怎么样拜佛,怎么样念佛;可是碰到境界,散乱,马上执著,跟人家斗诤、是非,我相、人相、人生相、寿者相,拼个你死我活,绝对不如一个人坐在那个地方,如如不动的人,绝对比不上。这个人硬干,从早上拜佛拜到晚上,诵《无量寿经》从早上诵到晚上,乃至于凌晨,可是一起座,马上菜市场人我是非、四相统统来,是非、斗诤、挑拨离间,什么统统来,不讲几句牢骚抱怨的话,日子不好过,对不对?不给人家对方泄气几句,不能显示自己的价值观,老是在我相里面打转,打死不开悟,没功德的),【载应化非真分中。】前面是应化身,不比真分,就是真的法身。“载”就是记,应化身,前面有讲的,是比不上清净法身的。

  【为他人说。】了解《金刚经》,就了解清净法身,清净自性,【而此福德胜前福德者。若能说此大乘经义。化导众生了悟】开悟【住无所住心。】安住在无所执著的心。【得无所住法。】万法不可得。【当知受持此经。无为功德。胜前以七宝满恒河沙数。】你用再大的布施,绝对比不上一个如如不动的人,心性如如不动,就见性,就见到不生灭,是最大的功德。【三千大千世界。有为之福德也。】那都是有为的,有为就是生灭有漏的东西。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经文:【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随便念四句偈。【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因为有《金刚经》的地方,就一定有人开悟,大彻大悟就是佛,所以,就应当把它当作佛塔庙来供养。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不但是每天诵《金刚经》,还要守志奉道,其道甚大,还要进入真正空性的思想,与世无诤。所以,现在不用说那么多,师父啊!空讲那么多,能不能讲具体一点?很简单,与世无诤,在你的内心里面从来不嫉妒任何人,在这个团体里面,不跟任何人诤,这个就不得了了。第一个步骤,不得了了,无诤,无诤就进入三昧,叫无诤三昧。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见性才能成佛,不能搞错。你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那个地方去,你还是要见性啊,一样的,所以,现在你听经闻法,你不会白白的浪费,你现在早一点修这个学分,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讲经,哎呀!我在娑婆世界就听慧律法师讲了,一闻,马上开悟,那时候就要感谢我了。所以,你现在坐在这个地方,几个钟头,几天,你功不唐捐的,没有白白浪费的呀!因为这个课程,见性成佛是你必修的课程,就象我们读大学里面,有选修有必修,这个见性才能成佛,这个叫作必修的课程。所以,有为功德,绝对比不上无为的功德。因此只要有《金刚经》的地方,就是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所以,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经典所在的地方。【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这一句话很不容易了解,如果没有详加解释,看不懂。“若”,注意喔!就是等于上面讲的这一段。如果能够像上面讲的,心入于无相修行,即心即佛,明心见性。这个“若”字涵意很大,如果能够像上面修无相行,即心即佛,了解绝对空性无所得的思想。“尊重弟子”,这是可尊重的佛弟子。这一句话,“若尊重弟子”就是只要见性进入无相,即心即佛,大彻大悟的人,这是很值得我们尊重的佛弟子。这句话不是普通人能看得来的,诵《金刚经》诵了很久,这一句话怎么看都看不懂。所以,这一句话的意思知道吧!这个“若”就是如果能够像上面所讲的,修无相行,即心即佛,明心见性,这个佛弟子是值得尊重的,叫作尊重弟子。

  【随说者。心无分别。理应万差。】理,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道理。随说,心是无分别的,无生理是一样,不过根器不一样,所以对每一个人所讲的,也不太相同。【逢凡说凡。逢圣说圣也。】

  【当知此处者。谓此心也。】

  【如佛塔庙者。若人但为名闻利养。心不清净。而说是经。转堕轮回。有何利益。心若清净。即常空寂。不起妄念。以此无所得心。无能解心。】无能解就是不执著一个我能够解的心。连我这个能解的心都没有。著一个我能解的心,还是四相,还是跑出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是跑出来。如果你没有一个能解的心,无所得的心。【而说是经。】那就对了。【令诸听者。生清净心。无诸妄念。是名供养。】所以,我今天也算是供养大家,讲这个见性大法的《金刚经》来供养大家(众鼓掌),感恩!【即此幻身。便是法身。中有如来全身舍利。感得天人恭敬。】真正的舍利,就是明心见性是真正的舍利。我常常告诉他们,说:释迦牟尼佛如果不说法,而留着舍利子,我现在请问你:你每天拜舍利子,能开智慧吗?能吗?那当然不可能了,重点在法,不是在那个骨头的舍利,你看了全身的舍利子,英文讲的:Andsowhat?现在香港正在拜释迦牟尼佛佛的灵骨,这个就是众生他很喜欢去拜灵骨,大家拜,哎呀!我求求福,求求福,我求求福嘛!他不知道那个是生灭的东西,清净心是真正的舍利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内心,这颗明心见性,是永恒的舍利子。所以,我常常对徒弟说:我现在弄一个佛陀的舍利子,给你每天都拜,你能开智慧吗?不能,没办法!你每天都拜,如果没有这三藏十二部经典,没有僧宝来讲经说法,你每天拜舍利子,佛教能兴盛吗?你拜一拜,你说能够消灾解难,没有错,佛有加被,能够觉悟吗?不行!所以说,我刚刚讲的:你每天拜舍利子,不听经,不闻法、不开智慧,Andsowhat?又如何?你又能怎么样?所以,听经闻法比什么更重要,所以,感得天人恭敬,【何殊塔庙。】《金刚经》让你开悟,那个开悟的,就是佛、就是塔、就是庙,你就应该供养。

  【成就者。见性无疑也。】

  【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者。佛与众生。本无差别。】佛如果跟众生有差别,我们怎么成佛?所以,佛法是平等法,【若能心常清净,不生不灭。】这个不生不灭,就是不要落入观念,你了解你所拥有的东西,记得!统统是虚幻的。佛陀说:我们来到这个世间,从来没有拥有过任何东西;也从来没有失去过任何东西。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是短暂、是生灭、是变化的;而我们所失去的东西,也是生灭变化的,其实没有。生命就是一种错觉,生命是妄想的产物,只有真正进入佛的领域,才注意这个生死的问题。我读大一的时候,本来我要念台大哲学的,因为我对哲学有兴趣,后来逢甲大学大一,听到这个。哇!这个佛法不得了!这个才是解决我生命的所有问题,就是真理啊!我今天如果来做事业,做大企业、做总统,还是一句话:Andsowhat?又如何?是不是?还是一样啊!所以我才说:命苦的从才会当总统,每天被人骂得狗血淋头,对不对?十八代祖宗拿出来骂了,是不是?我们要了解,这些都是生灭的、妄想的东西,不实在的。【无诸妄念。】当你对这个世间无所求,没有种种的妄想、颠倒、执著、没有妄念,(马上)【便可立地成佛。】

  【若尊重弟子者。】就像可尊重的佛弟子,【若(如果有一个人)能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心无起灭浩然清净。】讲一句比较贴切的话:就是什么事情都看得开,【常修佛行。念念精进。无有间断。所在之处。自心即佛。是名佛子。】这是真正的佛弟子。【故可尊重矣。】

  【果禅师云。即心是佛。更无别佛。】心当下悟道,这个就是佛。【即佛是心。】佛就在你的心,不要找!【更无别心。】【如拳作掌。似水成波。】在旁边写个:不二法门。注意看,现在,这是什么?这是手掌,手握起来,是拳,是不是同一个手,这是掌,这是拳(师以手变掌与拳而示大众),对不对?掌,拳,不二(都是手),不二法门,就是佛门最高的法门。似水成波,还是不二,水不离波,波不离水,有波浪的地方,你就知道有水;有水的地方,一定会起波浪)。【波即是水。掌即是拳也。】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经文:【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们要安什么经的名字啊?【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这一部经就命名为:能断一切烦恼,犹如金刚的、大智慧的一部到达彼岸的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言金刚者。坚利之物。故借金为喻。】这意思就是说:非常的坚利,表示非常坚韧,能够坏一切,不为一切所坏,所以叫金刚。

  【般若者。智慧也。为教众生。用智慧力。照破诸法。】了知无一切法可得。【无不是空。】哪里统统是空。【犹如金刚触物即碎。故名般若也。】

  【波罗蜜者。到彼岸也。心若清净。一切妄念不生。能度生死苦海。】

  【汝当奉持者。只是奉持自心。】好好的调伏你那颗心。【行住坐卧。勿令分别人我是非也。】哎呀!这一句话全部都是重点,记着!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可是,我们现在反过来,佛弟子的地方,要统统没有是非,才够资格做佛弟子。世间,有人的地方,一定有是非。这个世间,你一定要体悟这个半部哲学,什么统统一半,你看到什么?(法师出手掌,掌心向着听众)正面,你看不到背面;(法师用手掌背面对着听众)反过来,你看到背面,你看不到这一面(正面)。家庭也是,夫妻各一半,半部哲学;阴阳各一半,半部哲学;天地各一半,也是半部哲学,统统一半;这个世间,硬的、软的各占一半;光明、黑暗、善恶一半,都是一半一半。你要体悟这个世间的这半部哲学。换句话说:今生今世你所做的事情,只能拥有一半,你所希望别人支持你的,在这个世间,记住!你最多只能拥有一半,你不可能拥有全部,这样你不会难过,当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有一半的人支持你,supportyou,你成功了,这样就算成功了。你说:我做事情,做到全部的人都支持我。那个叫作精神病!开玩笑!对不对?全世界你请释迦牟尼佛来,能够做到全世界的人都支持他吗?不可能的。如果有人攻击你,英文叫作什么?It'snormal.很正常,非常正常。有没有人反对你?有,有没有人毁谤你?有,正常。有没有人赞叹你?一定有,这个世间就是这样子,千差万别对立。所以,我们现在要把这个对立的是非、善恶、阴阳,乃至于统统放下没有这些相,就进入佛法的领域。如果一个人的人我是非心还没有断,还不够资格做佛弟子。所以,如何修行?很简单,彻底放下就是修行,要放得很彻底。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我们读大学的时候,那个中文系的大学教授跟我讲说:慧律法师!你们佛门的《金刚经》,就像一杯茶倒来倒去的:“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在讲什么东西呀?倒过来倒过去的,大学教授喔!你想想看,这大学教授,六、七十岁了,活得快往生的人了,中文系的博士学位,看《金刚经》,(日语:wakaran意思为不懂,不明白。)统统看不懂,没有办法就是没办法,没办法的!这还是要善知识指导。

  好,注意听!所以者何?为什么?须菩提!佛所说的大智慧到彼岸,就没有一种大智慧到彼岸的相,你不要认为我所讲的般若波罗蜜,是一种有般若波罗蜜的相,佛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它当体即空,悟到毕竟平等,所以,没有一种般若波罗蜜之相,叫:即非般若波罗蜜,如果你写个“之相”两个字就更清楚了。佛说般若波罗蜜是无相,所以就即非,没有般若波罗蜜之相,为了度众生,所以方便,“是名”,旁边写个:方便说,你看得更清楚,方便说:叫作般若波罗蜜。

  再讲一遍:所以者何?为什么?须菩提,佛所说的这个般若波罗蜜,它当体即空,没有般若波罗蜜的相,为了度众生,方便说:这个叫作般若波罗蜜。听得懂吗?没有办法啊!没有善知识指引,你怎么看也看不懂呀!

  【佛说般若波罗蜜者。实相般若之坚。观照般若之利。截烦恼源。达涅槃岸。】

  【即非般若波罗蜜者。既知法体元空。】本来就空。【本无妄念。若无诸罣碍。何必持戒忍辱。湛然清净。自在逍遥。是名即非般若也。】就是般若根本就没有相,方便说:有一个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我们的清净自性,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没有什么来去、生灭之相,哪有说什么法?

  【本心元净。诸法元空。更有何法可说。二乘之人。执著人法是有。】有人、有法,【即有所说。菩萨了悟人法皆空。】人空就是没有我相;法空就是万法皆空。【即无所说。】本来就不生不灭。【是故经云。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这就是毁谤佛,佛没有说法,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无法可闻。为什么?尘自生灭,自性不动。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这表法的。比喻有微尘的烦恼,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那么多的微尘,【是为多不。】多不多呀?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种种的微尘,如来说:微尘当体即空,微尘还是不可得,你再把它分析,这个微尘还是不可得。方便说:有一个名字叫做微尘。

  诸位这样听,听不懂,你现在要注意听喔!我现在要讲《楞严经》的思想:

  譬如说:(师手托着一个杯子对听众说)这是个极微尘,最小的单位,世尊第一个问你:这个颗粒微尘,一粒沙,颗粒微尘,“有”还是“没有”?世尊在《楞严经》里面先问你:这个颗粒微尘是“有”还是“无”?来,你先回答。世尊就是问:如果是“有”,就是还有三度空间,这个颗粒微尘,如果是“有”的话,“有”就是还可以分析,不能叫作微尘,“有”就是有长、宽、高,虽然是几厘米,很小很小,世尊问你:那个微尘有没有?“有”,如果可以分析,那么就不叫作微尘,还可以分析吗?如果说:这个微细的颗粒微尘说空,世尊反问你:那么集多少的空,变成一个颗粒微尘?我们都知道,集所有的空,不可能变成一个微尘,所以讲“有”不对,讲空,也不对。所以,这个颗粒微尘还是心所影现出来的。科学家怎么分析,它统统在变,叫作不究竟,这个原则是在地球用的,物理,在地球用的,要他方世界,重力统统改变,这些定义、定理不能用。很简单啊:光是不是跑直线的?一定跑直线的吗?right?光一定跑直线的吗?错!光如果受到电力的影响、重力的影响、强烈的拉力,光是跑曲线的,这样了解吗?我在建国中学是念物理的,比你更清楚,所以,这个世间,叫作法无定法,我们现在的物理、化学,在这个地球可以用,跑到他方世界去不能用,重力加速度完全不一样,引力不一样,张力不一样,完全不同,地心引力完全不同,时空架构不同,所以科学家一直发现号,什么“火星号”,什么一直探到外太空,一直往外探讨,科学家就是往外,释迦牟尼佛刚好相反,往内,往内心世界探讨。住外一直探讨…,世尊说:不管你的太空船飞到多远,看到多少的世界,一句话,统统叫作妄想。一句话就解决了:统统叫作妄想。为什么?你内心里面刹那变化,你现在就叫作妄想的色身,不管你科学怎么发达,怎么搞,统统叫做生灭无常法,统统叫作妄想,世尊一句话就解决了,不用搞得这么累。科学带给我们方便,也带给我们严重的副作用。

  所以,底下看: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因为微尘当体即空,方便说:就人类所能认识的,那个叫作极微尘。

  【如来说世界】世界当体即空,也根本没有这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方便说:有一个世界。所以,往外探讨叫作颠倒妄想;往内觉悟,叫作正知正见。要觉悟。如佛所说的这个世界,它当体就是空,这个方便说:叫作世界。

  【微尘者。众生妄念。烦恼客尘。】“客”就是来去不定,我们是主人,来作客的,住一、两个晚上就走了,叫客尘。【蔽净性。】清净自性,【喻如微尘。如是烦恼妄想。如病眼人。见空中花。如愚痴人。捉水中月。】水中的月,你抓不来的。【求镜中像。】你也摸不着。【枉用其心。】冤枉用你的心。

  【非微尘是名微尘者。】当体即空,微尘也是空。【一念悟来。转为妙用。】如果你觉悟了,万法不生一灭,就用这个无生,走到哪里统统是无诤。我告诉你:这个世间,诤也没有用,你就是每天清算、斗诤,终归来,双手空空。所以,有个国王往生以后,在这个棺材打两个洞,把手伸出来,然后,告诉世间人:我贵为一国的国王,我离开这个人世间,也是两手怎么样?空空。这国王告诉世间人,就是这样子:我贵为一国的国王,朕即是天下,我死了以后,棺材打两个洞,两手放出来给你看,还是空。意思就是:你有什么看不开的呢?所以,一念悟来,转为妙用。【前念无诸妄想。湛然清净。即非微尘。】非微尘就是空。【后念不住清净。】就是不住清净之相。【是名微尘。】

  【非世界是名世界者。若无妄念。即佛世界。有妄念。即众生世界。】

  【前念清净。即非世界。后念不住清净。是名世界。】简单讲:这个是念头的问题,有妄念就是众生;如果念清净,当体即空,非世界,非就是空嘛!把这个世界放下、空下来,当体即空。后念不执著就清净,方便说,大家这样讲嘛,你讲这个是娑婆世界,我也这样讲嘛!你讲这个是台湾,我是方便讲;你讲这个是地球,我也是方便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吗?就是可以用庄严的表相,来看到真正的释迦牟尼佛吗?或者见到你的清净自性吗?

  说:【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因为如来就是我们的心性,释迦牟尼佛的清净自性无相的,你看不到,你不能说:你看到释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说你见到佛。众生都看到假佛,看到三十二相佛,真佛看不到,真佛,真佛是清净自性,无相的清净自性,你看不到的。所以说: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如来说庄严的三十二相,其实当体即空,真正的明心见性,才是真正的庄严。【是名三十二相。】所以,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这是方便说:佛有三十二庄严相,是为了让众生认识佛,你要讲不生不灭,众生搞不来,搞不懂的。

  【三十二相。谓眼耳鼻舌身。五根中。具修六波罗蜜。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也。于意根中无住无为。】在我们的意识、意根当中,意识形态当中,统统不执著。【是三十二相清净行也。】所以,真正三十二相清净,就是我们的本性。

  【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就是空相。简单讲:悟到空性的人,是世界上最庄严的人,他也不计较,他与世无诤,他也没有人我是非,统统没有)。【是名三十二相者。此谓法身有名无相。】法身就是但有名字,没有相。【故云非相。即悟非相。即见如来。】

  慧律法师讲解《金刚经》 第8部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个还是告诉你:有相始终比不上无相。你用有相住相布施,绝对是著相,是没有办法跟无相修行的人比较的。

  【譬如有人舍身命布施。求无上菩提。此谓住相布施也。】还是有一个执著。【法华经云。若于外相求之。虽经万劫终不能得。】

  【受持四句偈。载应化非真分中。】“载”:就是前面说:应化身不是真正的清净法身。那一个段落有讲过(在《应化非真》这一品中有讲)。

  【为他人说。其福甚多者。一念见性。人法俱空。即名正见。】这个要画双黄线,看经典要会抓住重点,一念见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人空、法空、万法皆空,这个人就拥有正见。既然人空,那争什么呢?既然法空,哪里有什么执著的东西呢?没有啊,统统没有,众生看到什么,就关进去什么。所以,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如果你悟到,一切现象都是空,什么都束缚不了你。所以,并不是说:我们抓去牢狱里面关,我们才叫做不自由,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不自由,看到金钱,执著,被金钱关在金钱的牢笼里面;看到名利,执著,每天都在追求名利,你也是被关在名利的牢笼里面啊!到百货公司,每天,不累,shopping,早上去,冲,血拼,我少了一个什么皮包,再去冲!哎呀!这个不是名牌!再去冲!就这样子,你就被关在名牌里面。所以,世尊才是了不起的人!柏拉图说:所有的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就是你看到什么就执著什么…世尊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世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看,一句就解决,看到什么千万不要执著什么,因为那是虚妄的东西,世尊才是大圣人啊!

  所以,一念见性,人法俱空,即名正见。【而为他人说此经典。所得净妙无相。无为功德。无有限量。】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经文:【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了解这个见性大法,了解毕竟空的这个道理,非常感动。【涕泪悲泣。】太感动了。【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从过去以来。【所得慧眼。】因为他已经证大阿罗汉果了。【未曾得闻如是之经。】现在讲《金刚经》是见性大法,须菩提从来就没有听过这么样子见性的大法。

  【须菩提闻说是经。了悟人法二空。即得中道之理。叹其希有。感极涕零也。未曾得闻者。昔得慧眼。于有见空。今闻是经。于空亦遣。】以前看到有,就把它安一个:万有不可得,我们又落入一个空,现在听到这一部经典,连这个空都不执著。【是了中道。将欲起教。以示未来也。】所以,这个《金刚经》须菩提是当机者。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听到这一本《金刚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实相就是了悟人生、宇宙的真相。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就是空。非相就是空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所以,如来说:毕竟空叫做世间的真相,实相就是现在我们所讲的:是人生、世间……宇宙的真相是什么?人生,我们活在这个世间,就是你要透视人生观,你要透视整个宇宙观。人生跟宇宙,究竟观是什么?就是毕竟空,毕竟空就是人生、宇宙的真相,不可得,因为是生灭无常。所以说:名实相。

  【信心清净者。信本来心。】信我们本来的心。【无法可得。不起妄念。心常空寂。】不执著就不起妄念了,不分别就不起妄念了。【湛然清净。】

  【即生实相者。豁然了悟。万法由此净心建立。是名实相。】

  【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者。迷即佛是众生。】你今天虽然是有佛性,可是你迷了,你现在就是众生。【悟即众生是佛。生佛道齐。】“齐”就是平等。众生跟佛其实是一样的。【无法等比。】没有法可以比较的。

  【即是非相者。实相无相。故言为非。不是无实相。】只是无法说,因为无相,方便说:叫做实相。【达摩云。若解实相。即见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生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也。】如果你了解这个世间的真相、实相,即见非相,你就会见到万法皆空。如果你了悟了万法皆空的非相,一切相不可得,其色亦然,你所见到的色相,当体即空,当下就是空。就是凑一凑……譬如说:这个毛巾,你说毛巾是什么?你看的相,眼睛看到这个相,把这个毛巾抽开来,一丝一丝地抽开来,变成一条丝线了;这一条丝线以后,再把它切割成颗粒微尘,就变成元素而已,只是化学元素而已啊,没有实在这个相。我们现在也是这样子,如果我们用一百万倍的显微镜看了这个脸,跟月球表面一样的。你彻底的显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这个细胞坑坑洞洞,原来我们这个貌相也是变化无常,也没有一种真正的相,是皮肤、细胞所构成的,因为众生需要看这个假相,是不是?所以说:相就是表法的。像我是个法师,有一次到德国去,买了一支很拉风的眼镜,路边摊买的,一百块台币。太阳眼镜很黑,像咸蛋超人那个眼镜,戴起来,因为导游叫我们说:我们现在要戴太阳眼镜,我就戴上,惹得全车的人捧腹大笑,赶快拿下来,会失我的身份,因为我的身份是法师,相是表法的,所以,像太阳这么大,本来是要戴那支眼镜来,戴起来讲经,听不下去,光是看到就笑死了,大家会忍不住的一直笑:这个法师怎么戴这个?戴着太阳眼镜,走路拉风,黑道一样的,好象是大哥。什么是大哥?大哥就是送绿肥岛那个叫作大哥。我们太阳眼镜不敢戴了。相是表法的,他合这个人的身份。所以,其色也是这样,所有色法,当体即空,当于色中,不生色体,不要错觉,那个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一个色身,包括毛巾、天地万物,都是因缘生,凑合凑合的东西,碎为微尘,分析起来,统统是颗粒微尘。于非相中,于绝对的空相当中,不碍有。【正犹水中盐味。色里胶清。】分不清楚。【决定是有。】只是你见不到。【不见其形。此之谓也。】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须菩提福报比较大,碰到了世尊,听到了这部《金刚经》,我信解、我受持,这个并不困难。

  【但止了悟人法二空。心无取舍。】这个“止”就是只有。只有了悟了人法二空,心没有取舍。【常令空寂。】所以,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万法本来就是空,是你妄想、颠倒、执著,以为有这个相,在相上里面安排种种的观念,安排有的观念,就开始执著,分别就开始斗诤。所以,我常常讲一句话:我们有因缘来到这个世间,如果没有听到正法,今生今世白来了,不知道在活什么东西?从来不知道享受大智慧的内在这个真理,从来没有。为什么?空不掉。【是名信解受持。】

  【如来慈悲方便。化导迷人。迷即佛是众生。悟即众生是佛。若能了悟。万事皆空。以药对病。以悟对迷。以善对恶。以静对动。以慧对愚。种种修行。只是对治。莫作诸恶。勉力为善。】好好的行善。【依此修行。纵横自在。又且何难。】有什么困难呢?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若当来世,就是佛灭度以后,有人、有众生听到《金刚经》,能够信解,能够依教奉行,这个人因为了解万法皆空的道理,是第一希有,是真了不起。

  【若人心常空寂。湛然清净。不著诸相。】一点都不染著。【悟住无所住心。】第一个“住”叫安住;第二个“住”叫作执著。觉悟到安住于无所执著的那一颗清净心,是这个意思。【了得无所得法。】了悟这个无所得法。【是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为什么呢?【此人无我相。】他不会再著我相了,【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注意听!我相就是,分析我们这个身心二法,当体即空,这个叫做非相。我相就是一般人所执著的这个我,彻底的分析观照,X光一照,剩下骨头,磨成粉末状,什么都没有,事实就是如此。什么叫做佛法?就是世间的真相,事实就是如此,我们众生这一层皮看不过去,贯穿不过去。所以你看,你到百货公司去,哇!统统是女人的用品。像我们到法国去,导游都带我们去哪里?shopping,带我们买化妆品,进去那个shoppingmall购物中心去看,没有一样我可以买的,我就坐在那里:阿弥陀佛…你看,整片统统是女人用的东西,什么CD、死狗啦(谑称语),什么香奈儿、马提丝、古奇,没办法说啦!看到那一堆东西,你就知道,女人啊!“烦恼轻、业障轻、福报大、是非少”,你们听得懂就好,“女人的福报大,是非少、业障轻”,其实自然就是美,像我们看到有的人不会化妆,以前我们文殊讲堂,来了一个精神有点状况不稳的,她去涂口红,涂到连这个嘴角、嘴唇统统有,还问:慧律法师…涂口红涂到这个统统是,因为她精神有点状况不是很好。我都跟精神病的很有缘,真的,常常有精神病去找师父的。有一天,有一个六十几岁的老太婆,中秋节带了中秋月饼来。“你来干什么?”“我找慧律法师啊!”“慧律法师!找慧律法师干什么?”“他是我先生啊,他是我老公啊,今天中秋节,我带了中秋月饼来,要跟他聚餐啊!”六十几岁的,她儿子已经当兵了,人家打内线说:师父啊!那个精神病又来了,您下来吃饭,千万要小心啊!那我吃饭就很小心,讲堂有三个楼梯嘛!我就随便选一个,一、二、三,好吧!就选这个楼梯走吧!下去吃饭,正好碰到她。她就说:“慧律法师!我来了!”我吓一跳,转身就要跑。她就问说:“你看到我为什么要跑?”我就跟她讲:“我看到你为什么不跑?当然要跑啊!”碰到那个精神状况不好的,没办法啊!一直说我是她老公啊,老公(师学老太太的声调喊)!没办法了,受不了。所以说,我们了解说:众生要看得破这个相,很难!所以人家说:哎呀!慧律法师,您为什么不剃度女众呢?我业障众啊、智慧少啊、福报轻啊,不敢剃度女众,没办法。师父!那您为什么不剃度小沙弥?我说:有一次,小沙弥说要来我这里出家,有一对爸爸妈妈带一个小男孩来,他讲话还不是很清楚,他爸爸妈妈说:你跟师父出家。师父!我跟您出家。我说:喔!真的喔!出家,出家不好玩耶,出家要吃苦喔!没关系啦!您买电动玩具给我打啦!那么一点点,来我这里出家,我还买电动玩具给他打?有的父母真好笑,那么一点点,爸爸妈妈信得很虔诚,就抱着他的儿子来,“慧律法师!我这个给您当小徒弟,我已经生了七八个了,这个男的最后一个,我送来跟您出家。我说:喔!这么一点点喔,你送他来跟我出家,要做什么呢?”“他可以当您侍者啊!站在您旁边,给您服侍啊!”“你有没有搞错?他几岁啊?”“两岁”,我先做他侍者,我要先做他侍者二十年,他才来跟我服务啊!你有没有弄错?还叫一个两岁一点点的,来说要跟我出家,这父母拜佛拜到稍微有点秀逗了。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当体即空,【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诸位!这一句要用红线统统框起来,还要框三次,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哎呀!这一部《金刚经》,就是叫你离一切相,这一句如果你参透了,整本《金刚经》统统通,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我第一天就告诉诸位了:我是个导游,释迦牟尼佛派我来的天使、导游,我要带领大家进入佛陀的心灵世界。欧洲你去过了,非洲有人去过,美国你有去过,加拿大你去过,澳大利亚、纽(新)西兰你统统去过,南美洲、智利、阿根廷你统统去过;唯有一个世界你没去过,世尊的心灵世界,我们的清净自性,我们都还没去过,我们心灵的世界。我今天就告诉大家,带领大家进入。你想要进入佛陀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的清净的世界吗?很简单,也很难,就是这一句: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修行一定要在这个地方下功夫。

  【即是非相者。前言无相。即是灭色以明空义。后言非相。即是了悟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本来不生。故名实相。】

  【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者。此谓悟实相者。更无等比。当如是人。不著二边。】两边就是空有,众生不是著有,就是著空,叫做两边。【不处中道。】也不执著说有一个中道,因为万法不可得。【一切无住。即名为佛。】

  【又云。离相清净。解悟三空。】这三空就是人空、法空、空空。【契合实相。究竟涅槃。三空之义。初即人空。】彻底的观照这个色身,实在找不到一个我。【次即法空。】注意!法空就是万法皆空,万法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眼睛要看色,耳朵听音声,舌头尝味道,鼻子闻香,身体接触,法空就是六根、六尘,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乃至意识,根、尘、识,六根、六尘、六识,万法缘起,十八界所建立的万法,了解那个也不可得,叫作法空。【后即空空。】这第一个“空”当动词用,就是放下;第二个“空”叫作观念。连那个空的观念,统统要放下,叫做空空。【三世如来。同证此理。故名为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不畏惧。【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有的人听到这么高深的道理,一下子无所依靠。平常我们活得好好的,都是依靠这个,依照这个金钱、依照名利、依照…大家日子都是这样过的,依靠这个,依靠那个。世尊说:万法皆空,这些不可以依靠,要依靠你的清净自性来过日子,一下子无所依靠,会惊怖。如果有人听到《金刚经》不惊怖、不畏惧,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了解这个人是太难能可贵了!

  【如是如是者。佛以须菩提所解空义。善契如来之法意也。】

  【不惊不怖不畏者。心若空寂。湛然清净。等于虚空。】心无相嘛!【有何惊怖。】

  【甚为希有者。谓上根器。得闻是经。谛听受持。永无退转。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呢?须菩提!释迦如来所说的,我现在释迦佛所说的第一波罗蜜,记住!第一波罗蜜,是没有第一波罗蜜之相,它是智慧,能够解脱、随缘,让你放下,解脱自在的,那个叫作第一波罗蜜;而我所教你的大智慧,其实没有大智慧之相,所以,如来所说的大智慧的第一波罗蜜,也没有大智慧的第一波罗蜜的相。“是名”就是方便说。为了方便让大家了解,我方便说:这个叫作第一波罗蜜,究竟平等空性,哪有第一、第二、第三呢?

  【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若悟非相。】如果你了解万法皆空,马上【即达彼岸。实相无二。故名第一。】

  【非第一波罗蜜者。了悟人法俱空。即无生死可度。亦无彼岸可到。何处更有第一。故云非第一也。】没有第一啊!

  【是名第一波罗蜜者。悟一切法。即知诸法。皆是假名。】我们就是一个名字而已,这样体会不出来吗?好!我们中国的四大美女,王昭君、西施、这个貂蝉,什么大美女排在前面。好!我们现在把西施的骨灰放这里,貂蝉的骨灰、王昭君的骨灰,摆在前面,你看哪一个比较漂亮?都是骨灰啊,哪有什么漂亮?这样直接了当告诉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这种东西。如果上面没有写名字,你还不知道那个骨灰是谁的呢?统统火化成骨灰以后,你知道那个是谁吗?在坟墓上刻你的名字,这个就是杨玉环,杨玉环就是杨贵妃,慈禧太后的名字你知道吗?很俗气的名字,禧太后的名字叫玉兰,姓惠,也是菜市场的名字。菜市场名字你不懂啊?你到菜市场:阿菊啊!就有十几个人回答:你在叫我吗?电视广告那个:怡君。据说那个铭传商专,叫:怡君。六十七个叫做怡君,那叫做菜市场名字。都是这样子,我们现在命名还可以,以前就是鸡屎、鸭角,都是命这个,鲈鳗,好像没有名字可以命。要不然我们现在猜一猜,随便叫都有人,阿春、阿菊、阿秋、阿华。春、夏、秋、冬,菊花、兰花、圆仔花、韭菜花,随便叫就一堆人。叫阿兰的举手,没有半个,叫错了。叫阿春的举手,也没有半个,阿菊呢?有啊!那边就有一个阿菊了,随便说就说中,随便叫就有了。皆是假名,我们什么名字不重要,开发我们清净自性最重要。【法华经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于斯了悟。能入见性之门。是名第一波罗蜜也。】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这个忍辱波罗蜜,如来说:没有一个忍辱波罗蜜的相。【是名忍辱波罗蜜。】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我过去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我于尔时,被被歌利王砍我这个色身的时候,我在当时,如果有我相就会痛苦。我在过去被割的时候,【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表示世尊修了很久远的了。这个再讲一遍: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有一个忍辱波罗蜜的相,就不对,因为忍辱波罗蜜其实是空相,悟到毕竟空,才能够真正的忍得下来,这个方便说,“是名”就是方便说。方便说:叫作忍辱波罗蜜,其实忍辱波罗蜜是无相,是不可说的,现在是方便说,有一个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果我过去被歌利王把我的身体割截,我在当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为什么?我如果在当时被割,一节一节的肢解开来,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就会生嗔恨心。意思是说:世尊,没有这四相,真正有忍辱,达到空相的忍辱。

  【忍辱波罗蜜者。若有能忍之心。即是见有身相。不着我人众生寿者诸非相也。】

  【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者。】“非”就是空,忍辱波罗蜜也没有之相。所以,如果你此句后加“之相”两个字,就更清楚。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之相,忍辱是没有忍辱之相的,达到毕竟空叫做忍辱波罗蜜嘛!【了悟人法二空。即无忍辱之相。是达我人众生寿者非相。故云非忍辱也。】没有能真正忍辱之相。

  【如我昔为歌利王。】“为”就是被。我过去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者。如来设教方便门多。若作教相言之。只是依文设教。为歌利王割截身体。节节支解。曾无一念嗔恨之心。】这个教相言之就是说:我们方便来讲,其实万法还是回归这个身心。这个还是表法的。

  所以,【肇法师云。五蕴身非有。四大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白刃”就是大刀子。【一似斩春风。】如果有人要斩我们这个色身,色身早就看开了,五蕴身本来就没有我,四大本来就是空,把这个头放在刀子底下,就象斩春风,没有痕迹。意思就是说;他的心绝对如如不动,不受影响,我们还没有这种功夫。

  【应生嗔恨者。】如果有我相、四相,就会生瞋恨,世尊没有。【谓色身与法身。即不同也。当知割截之时。即不见有身相。亦不见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何处更有嗔恨也。华严经云。譬如虚空。于十方中。求不可得。然非无虚空。】也不能说没有虚空。【菩萨之心。亦复如是。】也是这样。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在当时候,【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忍辱仙人者。如来五百世中。修忍辱波罗蜜行。欲令一切众生。成就忍辱波罗蜜法。不著诸相。见一切人。迷悟贤愚。贫富贵贱。平等恭敬。不生轻慢。以至恶骂捶打。皆悉能忍。】统统可以忍耐,【及生欢喜。不生嗔恨之心。】

  慧律法师讲解《金刚经》 第9部分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这个就是重点,你想修行吗?这一句就叫作修行。我告诉你:你拜佛、念佛、用功持咒,功德很大,如果能够加上平常的生活,加上这一点点的:离一切相,离相。哇!生命完全不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离一切相,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你不要说成佛了,如果你在生活当中,能够加上这一点离相的功夫,我说:诸位!你的生活会完全不一样,你跟你的老婆、跟你老公不会吵架,了解这是因缘,夫妇难能可贵,能够作为夫妇,大家要珍惜。如果你能离一切相,你就了解,今天所有的化妆都是短暂的,保持一个庄严,是佛弟子的一个礼貌:但是,如果太过于严重了,那生活就会乱掉,你不能离这个相,就非常严重。有一个非佛弟子,到泰国去玩,人家那个到泰国曼谷,到芭达雅去的,他去旅游。他去一趟泰国回来,花二十万,像是捆工(搬运工)一样。看到这个也买,看到那个也买,看到什么统统买,回来鞋子买多少?买十二双,买种种的胃药、头痛的什么药、万精油,什么什么统统买,像买那个名牌的,二十万喔,就这样子,中国人就是这样子,有这种习惯。去国外旅游,一天五千块,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有空买药,回家丢掉,(笑)到家统统丢掉。就是这样子。所以说:众生如果不能要下一点功夫,离这个相,烦你都烦死了。

  【应离一切相者,心常空寂。不生起灭。湛然清净。是离一切相也。】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你绝对不可以动一个念头,见一切色,不可以色生心,就是生执著心。这个生心有三个意义:生执著的心、生分别的心、生颠倒的心。这个有三个角度说。你见一切色,不应当住,“住”就是执著。你不应当住于哪里?住于色相,就是执著,不应当执著这个色法,色法有千差万别。看到有钱人,内心攀缘;看到贫穷的人,看都不看一眼。前几天新闻报导的,那个专柜的小姐,被人家批评得不得了。说:“那一套服装,借我们试穿一下。”如果你穿得很平淡,“那不适合你啦!”还不甩你呢!“你合不来啦!”她连试穿都不要。如果你把它穿得非常的光鲜亮丽,非常的时髦,都是名牌。“那个那一套拿来我试穿一下”。她马上:是!是!“就是那一套”。马上就拿下来。执著在这个色。专柜小姐没办法,她也要吃饭啊!就被人家批评得很厉害,连试穿都不行。我们到日本去的时候,你尽量试穿。日本人,哎呀!真了不起啊!我们到商店里面,你试穿,穿不好的时候,你又问他:有没有这种款式的?他还告诉你,出来:在那边右转第一间。还跟你:(日语:domoarigadogozaimashita.意即感谢光临)。进去的时候:是!椅子拿来坐(日语谐音iraixiaimase欢迎),每次都听到日本人非常有礼貌,你就是没有买,他都不生瞋恨心,还(日语hai是),你跟他指正,(日语hai是,hondoyo真的哦),真有礼貌,是真正的。所以说:我们住在这个色生心,就完了,就颠倒了。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应当对这个声、六尘起心动念,不要执著。我们随便举个例子,你就知道这个众生多可怕。我看新闻报导的,我有看电视新闻报导的习惯,说:有一群人去KTV、MTV唱歌,连续唱几十天,好像三十几天,好像缴费缴了五十几万。我们唱歌就是声音啊,想要唱出什么?唱出快乐。世间人他不依靠这个,他不知道怎么过日子啊!唱歌…拼命的唱歌,希望唱出一个快乐出来;可是,你如果听歌听了一个月,还是那一句话:Andsowhat?又如何?你又能怎么样?就是这样子。你一直唱…唱到最后,还是要死啊!就这样子,世间人没有依靠,空虚,由世间人的空虚,往外一直追求,他不知道,快乐在这一念知足当中,他不知道,快乐在这一念智慧当中,还往外一直追求。世尊就说:追求错了!要往内追求才能快乐,你往外追求,物质世界无穷无尽,你怎么追得了满足呢?我这一念很知足,马上就快乐了,够了,我已经很快乐了。所以,邓丽君她就这样子,邓丽君也很可惜,她是我很尊敬的一个歌手,我也很喜欢唱她的歌,以前啦,没出家,出家当然不能再唱了,是不是?很可惜,她会唱,不会悟,她会唱啊:“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师学唱)”无常,她就会唱无常,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就是无常,问题就是她不能体会,邓丽君就是没有碰到慧律法师,所以她死掉了,要不然我就救她一把。我告诉你:你唱那个不究竟,我度你来当比丘尼,邓丽君你这种歌声,来唱这个炉香赞,哇!那不得了!不过剃度邓丽君也很麻烦,我如果这大莲花居来剃度邓丽君,每天统统都跑来看歌星,我这里怎么修行?我就说:你回去吧!你太出名了,没办法!所以,剃度那个也很麻烦,所以说: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我们去KTV、MTV拼命唱歌…还是一样,生灭无常。

  【应生无所住心。】要生什么心?无所执著的心。【若心有住。】“住”就是著相。如果你这个心著相,【即为非住。】注意听!“非住”就是心无法安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意思就是:如果你心有所执著,你的心就安不下来。执著金钱,钱就是困扰。世间没办法,我一直重复地讲:生存本身就是很残酷的一件事实,金钱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万万不能,没办法!

  【是故佛说菩萨心。】佛真正的说,真正的菩萨心,就是无所执著。【不应住色布施。】你布施,你不执著,你不但种下这个善根。譬如说:我们做佛像,每尊六十万,三尊一百八。如果说:你来布施这个佛像,你内心里面想:我布施无所求,这样子布施;或者是说:我只生一个心,这一百八不困难,我来布施,只要所有众生能拜佛,我就很快乐!你这个布施了不起,清净。我要布施三尊佛像的钱,我想:我的儿子能不能考台大?我的女儿基本测验,看看能不能考两百八?上北一女中啊!是不是?众生都是这样。世尊说:这样你还是有所求,著相这个布施。“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注意听!如果你内心有所执著,就不是真的安住。是故佛说菩萨心,如果加两个字:真正,是故佛说:真正菩萨的心,不应住色布施,布施绝对无所求。不过你布施要对,不要被诈财呀!有的人讲:真布施不怕假和尚。不!不!这一句话绝对要改过来,真布施一定要怕假和尚。你布施正法的法师,他拿来弘扬佛法,利益无量无边众生;你要布施假和尚,拿去喝酒、吃肉、玩女人,完蛋了,是不是?你帮助他造业。所以说:真布施要怕假和尚。观念要改变过来。我所谓的真布施,就是要用智慧布施,你知道这个是正法的道场,护持他没问题,布施无所求,相信三宝,相信师父。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者。心住六尘。即著诸相取舍爱憎。无有休期。应生无所住心者。心无所住。随处解脱。】换另外一个角度说:你执著也没有用,因为那个是无常的东西。有一次,我去台湾大学上课,一个女同学,她感情冲不过去,一直想要自杀。因为学佛很浅,虽然懂一点佛法,拼不过去,要告诉她:无常,要观照。后来还是自杀,死了。所以告诉诸位就是说:佛法这种东西,需要一点时间,观照无常,观照空,他需要相当的稳定力、功夫,没有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听一听,可以,你打下这个基础,你知道生命有方向感,有依靠了,依靠自己的清净自性,你了解万法不可得,一步一步来放…所以,因为是凡夫,不能一开始就要求所有的人都是圣人,没有办法的。所以我讲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修行是真枪实弹的东西,不是嘴巴说一说而已。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了解,这无所住,其实真的不简单,随处解脱。【内外根尘。悉皆销殒。若一切无心。】无心就是无执著心,无分别心。【即无所住也。】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者。】非住就是无法安住,心一执著,安住不下来,你无所执著,就安住在无所执著那个地方,可是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讲,无所执著,那我安住在哪里啊?他看到这个现象,就建立种种的观念,透过观念,就透过种种的语言表达,取种种的相,进入观念,观念又用语言表达,都是这样循环,一直这样循环。他从小老师就是叫他这样子了,1+1=2,在佛法不是,佛法就不一定,1+1一定等于2吗?真的吗?这是什么?(师以大拇指与食指相圈出一个空心圆)中间这个,空,小小的空。是不是?这是什么?(师又以另一手的大拇指与食指相圈出一个空心圆)空,两样把它加起来,空(两手的空心圆相融还是空),一加一等于多少?一个虚空加一个虚空等于多少?告诉你:马上问倒老师,马上一下就倒,因为老师也是执著啊!老师也不知道这个真理。因此世间人那一套道理,就是从小他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是执著的教育,佛法的教育刚好反过来,解脱的教育。从小就是告诉你,你要当总统,你要当科学家,你要当奥运的游泳健将,你要当这个,要当那个,从来没有解脱,所以,所有众生都没有办法尽所有智,我们后天的教育,没有办法尽所有智。所谓后天的教育就是说:先天性带来的,后天的教育就是语言、文字、数目,只要一直在这个世间的教育,没有听到正法,统统不究竟,统统没有办法尽所有智,产生真正大智慧。譬如说:世间的教育,它叫作执著教育,叫作金字塔的教育,注意听!我这一段在讲什么,你要注意听!金字塔教育就是,从小就是学中文,中文学到中文博士了,这个SuperDoctor超博士,到这顶点就是这样子了,因为语言它一定有个极限,知道吗?学中文,学几个数字,学几个语言、文字,然后语文一直累积…到博士,到超博士,停了!这叫作金字塔教育,他到顶端,没办法了,最高他就是超博士嘛!中文的超博士。你是英语系毕业的,英文讲得非常好,很溜,到一个顶端,可是你懂英文,你并不一定懂中文啊?懂中文,并不一定懂英文啊!好!法文呢?你没办法啊!你尽所有智,没办法。你教这个法文,还是金字塔,一个顶尖。佛法不是这样,佛法的教育是尽所有智,看到任何东西,当下就突破,你就会产生永恒的智慧。譬如世尊说:佛说桌子,即非桌子,是名桌子。这个桌子当体即空,方便说:这个是桌子。见所有相,统统是虚妄。你马上就很清楚了。世间的教育,叫作执著的教育,愈教育就愈痛苦,他去追求这个名、追求利,追求金钱,不管你什么道德、观念,什么智慧、解脱,统统不管,我只要能活得快乐就好。所以,世间的教育,没有办法产生圣人,没有办法产生真正的大圣人,没有办法像佛陀尽所有智,佛陀见一切相,都是缘起,当下是就是空,无所执著,尽所有智马上跑出来。世间人的教育就是金字塔,他到一个顶端,就没有办法突破,中文到一个顶端,英文到一个顶端,法文到一个顶端,韩国韩文到一个顶端,突不破了,极限了,就是这样子。世间最大的,就是当总统、当皇帝,最高了,还是那一句话:andao what?又能如何呢?学佛就不一样,学佛的进入什么?又另外一句英文了:就是incredible不可思议的境界了,真正开大智慧的人了。所以,在座诸位,你今天坐在这个地方,多么的幸运啊!你们是个luckyold woman幸运的老女人,(笑)或者luckyold man。好了!不跟你开玩笑。

  若心有所住,即为非住,【真如之心。本无所住。若不住诸法相。即与道相应也。若住于法。即违正教。既违正教。即为非住也。】

  【不应住色布施者。菩萨不见有身可舍。于诸宅舍道路。逢见一切愚痴贫贱之人。毁骂捶打。需索财物。若能随顺其意。令生欢喜。不生嗔恨之心。即是布施之义。若只分辨是非。顾惜财宝。阻抑其意。令生嗔恨。】“抑”就是止。阻止他人的意,就是没有随喜心。记住!我告诉你:你一定要学一种修养,学这种修养,你一生一世享用不尽,记得:“随喜赞叹”!你记住师父这一句话就好,你明明知道对方的缺点,千万不要让他出糗,知道就好,也许你看到对方的缺点,不一定是对方的缺点,也许误会别人,也许是错觉,自己对他有成见,也不一定。因此你记住师父这一句话,一生一世都受用不尽:好事,统统随喜,记得:赞叹人家的优点。要在大众中赞叹人家的优点;责备一个人,要在私下,叫来前面慢慢的谈。学人类一个最基本上的修养,就是随喜赞叹,这随喜赞叹后面就是加功德,随喜赞叹就有功德。弘扬正法,赞叹,行善,赞叹。只要是好事,随喜赞叹。所以,今生今世你一定要做这个工作,要守这个口德。【即不名布施也。】

  【凡夫不肯空心。】不肯空心就放不下,【恐落于空。】恐怕什么都没有,【不知自心本空。】不晓得我们的心本来就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愚痴的人,想要把这外在的事相除掉;可是,不除内存的妄想、颠倒、执著。【智者除心不除事。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著。然舍有三等。】有大舍、中舍、小舍。

  先讲大舍,大大的布施,【内外身心。一切俱舍。】心【犹如虚空。无所贪著。然后随方应物。】“方”就是时空。随种种的各地方、各个时空所显现的来展现。【能所皆忘。】没有能布施的心,没有所布施的东西,没有所布施的身心,【是为大舍。】

  第二个,【若一边行道布德。一边旋舍。无希望心。】希求的心,【是为中舍。】他不是把身心内外统统舍,一边行道,一边布德,布施这个德,一边又舍,也没什么希望心,这不错了!

  三,【若广修众善。有所希望。闻法知空。】听到这个《金刚经》,知道万法皆空,【遂乃不著。】就开始慢慢地不执著,慢慢地不执著……【是为小舍。】

  【大舍如火烛在前。】大舍,火站在前面,人跟着火走,看得很清楚。【更无明暗。】没有明也没有暗。【中舍如火烛在傍。】在旁边照的话有影子,【或明或暗。】有时候看得到,有时候看不到。【小舍】一点点的布施,【如火烛在后。】火在后面照,前面是人的影子,看不到。【不见坑穽也。】小舍就像火烛在后面,不见坑穽。

  【应如是布施者。】应当这样子的布施。【俭于自己。】对自己就是非常节俭。【奢于他人。】“奢”就是肯布施。对自己非常节俭,对别人很肯布施,【是名利益。一切众生。若人心口相应。】如果有人心跟口是相应的。【行解一般。】解,有了解这个世间的真理;实实在在的去做。【是名利益于自己也。】只利益自己。【所学佛法。自然广大。虽具见闻觉知。万境不能染著。即是解脱了悟之人。岂无利益。】

  【如来说一切诸相。】就是天地万象,只要有形相的,包括没有形相的声香味触法,色声香味触法这个统统叫作一切诸相。如来说一切诸相,其实都是缘起,都是性空,【即是非相。】当下就是空,你明明知道那个是空,【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佛所说的一切众生,分析起来,根本就没有这个人。

  【谓能秉持律仪。修行善法。而用布施。饶益众生。不住诸相。诸相本空。故云即是非相。】当体即空。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真就是不假嘛!【实语者。】实就是对不实在讲的,释迦佛讲的是实在的,你不真不实,那不是佛。【如语者。】如,就是所讲的与空相应,就是如语。“如”就是如如不动,就是空。如语者,就是绝对不会改变的。【不诳语者。】释迦牟尼佛是如来,是绝对不会欺诳众生的。【不异语者。】前后不一,昨天讲的,跟今天讲的不一样;今天讲的,跟明天讲的不一样。

  【迷即种种皆妄。故不真。不实。不如。有诳。有异也。悟即一切真。一切实。一切如。不诳不异也。真语者。一切含生。皆有佛性也。实语者。一切法空。本无所有也。如语者。一切万法。本来不动也。不诳语者。闻如是法。皆得解脱也。不异语者。一切万法。本自空寂。将何为异也。】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此法无实者。心体空寂。无相可得也。无虚者。内有河沙功德。用而不竭也。】

  【欲言其实。无形可观。】什么都没有。【无相可得。欲言其虚。见能作用。是故不可言有。不可言无。有而不有。无而不无。言辞不及。其惟圣人乎。若不离相修行。无由达此法也。】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布施却执著,执著自己的布施,就象一个人进入黑暗的地方。【即无所见。】就执著嘛!【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有这个眼睛,【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者。众生之心。本自无住。无住之心。】没有执著的这颗心,【即见诸法实相。名为菩萨。】【二乘之人。心住于法。不见诸法实相。背菩提路。何异凡夫。】跟凡夫没什么两样。【如人背明而入暗室。】

  【如人有目。】有这个眼睛,【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者。二乘之人。不见色而住色。】就是安住在无所住,见到一切色法而无所住,就安住在无所住那个色法,【譬如不见坑穽而堕坑穽。】如果有人没有看到这个陷阱,就掉进去了。

  【菩萨见色而不住色。譬如见坑穽而不堕坑穽。一切诸法。但有假名。二乘之人。为无慧眼。不辨真假。菩萨即有慧眼。见种种色。悉皆无相。】都是无相。【故达摩云。不见色即是见色耳。】注意!这第一个“见”就是著,执著。不著于色,就是真正见到色的本质。这一句话一般看不来的,为什么不见色就是见色?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道理的。中国人用字,没有善知识开导,你会死在字里面,字里行间里面。不见色就是见色,意思就是:当你不执著于色法,你就是真正见到色法的本质,色法的本质就是空,当体即空。

  【即为如来以佛智慧者。若人心常精进。读诵此经。即觉慧性渐开。】智慧慢慢地开,【应当了悟实相。人法二空。不被一切善恶凡圣诸境惑乱。即同如来智慧性也。】

  【悉知悉见。是人成就功德者。三世诸佛。无不知见。】那个无不,连着知跟见要读两次。无不知,然后加:无不见,“无不”要用两次。无不知见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了悟之人。故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因此世间,师父已经讲了:世间的教育,都是金字塔的教育,你怎么教,顶多当作一个学者,不能了生脱死啊!永远不可能了生死的。

  慧律法师讲解《金刚经》 第10部分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经文:【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初日分就是六点到十点,早上六点到十点。【中日分】就是十点到下午两点。【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表示布施得很大很多。【后日分】就是下午两点到六点。【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又布施得很久远,长久以来一直布施。【以身布施。】不得了!这色身是大家所贪爱的,用这个身来布施,就是不要命的布施,这个功德大不大?很大了,可是,功德比不上什么?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如果有人听到这一部《金刚经》,【信心不逆。】“不逆”就是顺佛意,不违逆佛意,了解万法毕竟空寂,除了你自己妄想、颠倒、执着、着相以外,其实本无所有,在本无所有的万法里面,强烈的执着、分别,因此造无量无边的恶业,继续轮回生死。如果有人听到《金刚经》,万法皆空,彻底放下,顺从佛意。违逆就是不顺佛意,那不逆就是顺佛意嘛!信心顺佛意,顺佛意就是毕竟空,一下悟入不生不灭的明心见性的法门。【其福胜彼。】简单讲:有量又相的东西,就一定比不上无量无相的法门,这绝对没办法比的。【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我们把这个经典,我们现在都不是书写,以前人毛笔字写得很漂亮,没有印刷术,当然就书写读诵,为人解说,现在印刷术这么发达了,不需要。

  【肇法师云。从旦至辰。名初日分。】就六点到十点。【从辰至未。】就是十点到下午两点,【名中日分。】【从未至戌。】下午两点至六点,【名后日分。】【于此三时。乃至无量百千万亿劫。舍身布施。亦不及受持是经。】所以,你每天诵《金刚经》,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很多人都大感应,《金刚经》也不是很大一部,你又可以了解里面的义理,慢慢熏习,每天诵《金刚经》。所以,这一部经是我非常赞叹,而且我希望大家每天都诵的,至少你初一、十五要诵的,或是你六斋日诵一下《金刚经》。【见自性耳。】

  【见自性者。谓深明实相。人法二空。乃是大悟人。法华经云。瞻仰尊颜。目不暂舍。】瞻仰世尊庄严的仪表,眼睛都不会移动。【心常精进。无有间断也。】

  【受持读诵者。行解相应谓之受。勇猛精进谓之持。心不散乱谓之读。见性不迷谓之诵。】所以,这个受持读诵,其实还是明心见性的意思。

  【为人解说者。谓已悟人。能见自性。方便为人解说此经。令悟实相。成无上道。此为法施。无所住相。功德无有边际。胜前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以身布施就是相,相布施绝对不会比无相来得功德大。【功德百千万倍。】

  【须菩提。以要言之。】简单的说。【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其实这个都是讲清净自性,为什么这一部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的功德呢?这一部经是讲明心见性啊,我们的心性,本具足无量的万德庄严,无量无边的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如果你发大乘心,就跟你讲《金刚经》。【为发最上乘者说。】最上乘就是明心见性大法,你发最上乘,你想明心见性,就跟你讲《金刚经》。

  【无边功德者。若人于此经典。了悟人法二空。深明实相。】人生宇宙的真相,就是万法皆空,不可得。【功德广大。即同佛心。无有边际。不可称量也。】

  【为发大乘者说者。智慧广大。能见自性。色空俱遣】见一切色法,放下,但是,也不能说:我把那个色法空掉。你用这个空,把这个色法空掉,你着一个空也不对,色空,色就是有,有跟空统统放下,【不着二边。】两边既然没有,就没有中道可立。对不对?你说左边,路有左边有右边,才讲这是路的中间,你发射太空船到虚空去,太空船发射到外太空去,你说这个太空船,要靠左边走,还是靠右边走?你在美国的控制中心里面说:你这个太空船靠左边走。左边在哪里啊?一看,一望无际,没有边啊!那右边呢?一看:太空船,你靠右边走。右边一看,也没有,这虚空啊!有左边有右边,才叫有中间嘛!是不是?你着空着有,你才有讲中道嘛!两边都没有,哪有什么中?就是这个道理。【二边既无。即无中道可立。不染万境。即是大乘菩萨所行之道也。】

  【为发最上乘者说者。】什么叫最上乘的根器呢?【不见垢秽可厌。不见清净可求。】垢秽跟清净是对立,可厌跟可求是对立的,没有看到污秽可以厌离的;没有看到清净可以寻求的。【无遣可遣。亦不言无遣。】也不着于一个无遣的观念。无遣可遣,就是没有东西可以遣,也不执着一个:我没有遣这个观念,我没有遣,“遣”就是除,遣除的意思嘛!【无住不住。亦不言无住。】不执着于不住,无住于不住,就是不住于不安住的地方。简单讲就是说:住于无所住的意思。无住于不住,也不执着我是无所住,所以,无住不住就是,也不执着一个我,我心无所住,我执着一个:我无所住,这个还是执着。不执着一个无所住的心,也不言无住的观念,也不着一个我无住的观念。【心量广大。廓若太虚。无有边际。即是最上乘诸佛地位也。】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其实如果你加上明心见性,你马上统统很清楚,我念一遍给你听,若有人能受持读诵这个明心见性的法门,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明心见性者,不可称量,明心见性者,无有边,明心见性者,不可思议功德,统统加一个“明心见性”,马上答案就很清楚。

  【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明心见性的人,就是荷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家业。

  【广为人说。知见是人皆得成就。】知见就是了知,“知”就是了知,“见”就是见到。了知见到了这个人一定成就。

  【不可思议功德者。此谓上根器人。深明此经。了悟佛意。持此大乘经典。为人解说。令诸学者。各见自性。无相之理。】

  所以,你在这个生活当中,统统要加一个“无”。我告诉你:世间人用有来享受这个世间,师父现在教你一个无上大法,无上大法就是什么?碰到什么事情,统统加一个“无”,不得了!这个“无”就享用不尽,当你结婚,娶妻生儿育女,你要告诉自己:这是短暂的,没有一个真正这样,有一天会消失的,没有真正的家庭。当你银行多了很多钱的时候,你告诉自己:也没有真正增加。当你银行减少的时候,你要告诉自己:也没有真正减少,都是短暂的东西,你就不会难过,你有得,快乐,失就痛苦嘛!当你拥有洋房、汽车、大楼,就告诉自己:也没有这一些东西,真正这一些东西都是短暂的。平常生活都加一个“无”,你的女儿到美国去留学,每天在那边哭,没有真正这个女儿啊,究竟处都是空啊!放下,再放下,再放下,佛法就显现出来了。可是,我告诉诸位,很难!有一个佛弟子业障很重,我就告诉他:彻底放下!他回答:很难!彻底放下,很难!(师笑)真的!凡夫俗子一听到正法,知道万法皆空,可是,要那个放下,我告诉你,没有悟到这个空,不可能!所以,这个无相之理,【得见本源自心是佛。当知此人功德。无有边际。不可称量也。】

  【心佛颂云。佛即心兮。心即佛。】佛就是我们自己心自己作的,心就是佛。【心佛从来皆妄物。】心的名词,佛的名词,这个都是方便说,虚妄的东西。【若知无佛复无心。】如果你了解,我们这一颗无相就是佛,才是真佛,世间众生见到的,统统是假佛,佛像嘛!用画的、用雕刻的,真佛见不到,真佛要明心见性的人,才真正的见到真佛。对不对?无佛复无心,也没有妄想、颠倒这一颗心。如果有人知道,无佛也没有这颗心,【始是真如法身佛。】这个才是真正的法身佛。在旁边写一个:无相,真如法身佛就是无相佛,你修当体即空,放下。【佛佛佛。没模样。】我们每天念佛、拜佛,每天称佛,他没有模样呀,没有形相的。【一颗圆光入万象。】“一颗圆光”画括弧,旁边写个:本性,就是我们的本性。一颗圆光入万象,就是我们悟道,用这颗明心见性的这个清净心来到万法,你到美国,明心见性,在台湾,明心见性,到哪里都是,任何的现象界,本性融入,统统没有罣碍。所以,一切现象就是实相,悟到实相的人,不坏现象。所以,达摩大师说:出家悟道,出家人就是佛,在家人大彻大悟,在家还是佛,真的!达摩大师就是这样讲的,谁开悟,谁就是佛,不在相上论断。现出家相,没开悟不是佛,不是佛;在家居士大彻大悟,在家居士就是佛。知道吗?论清净自性的角度来说,当然我们还是要礼敬三宝,不敬三宝,礼佛无益,要先恭敬三宝。【无体之体即真体。】无体就是无相,没有这个体,无相之体就是真正的我们要依靠的真体,因为有相皆是虚妄,无相当然就是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所以,你见一切法,当下就契入无相,不要执着,不要分别,不要颠倒,就是这个,当下就是本性。【非色非空非不空。】你讲到清净自性,它也不是色法,无形相的嘛!非空就是有,也不能讲它有,它无形相;非不空,就是也不能说它不空,也是空,因为无相可得。非空就是有,非不空就是空,负负得正。【不动不静不来往。】清净自性没有动,也没有静,也没有来往。【无异无同无有无。】也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无相嘛!也没有所谓同,因为千差万别还是存在。无异是指本体,无同是指千差万别的相。无有无,没有有跟无这种观念。【难取难舍难指望。】什么叫作清净自性?清净自性取不得,无所执着,舍,你要放掉,当下就是。难指望,把笔拿起来,指望:描述。“难指望”就是没有办法用语言、画像来描述,到底我们的清净自性是什么东西?画,画不出来,写,写不出来。叫作:难取难舍难指望。【内外圆明到处通。】如果你明心见性,哪里统统通。【一佛国在一沙中。】把笔拿起来,“一佛国”叫作大,“一沙”表法的,表示一念。广大的诸佛,就在你一念当中。一粒沙也是表示一念,【一粒沙含大千界。】就是大,所以,一佛国就是大,一粒沙就是小,大千界就是大。我们这一念,所有的广大,摄归在一念,这一念就包含大千世界。一佛国就是大,在一沙中就是在一念中,就是小。大,回归到最后还是一念,一粒沙含大千界,这个小小的这一念头,就包含了大千世界,小就含大。【一个身心万个同。】一个人这个身心,个个虽然不同,但是,只要你明心见性,见到了清净自性,每一个人都相同。一个人身,只要这一个人明心见性,万个同就是,千万个人在一起,也同具,同样具足清净的自性,叫作:一个身心万个同,千万个人,都同一个清净自性。【知之须会无心法。】如果你了悟了,你就知道这个无心法。【不染不净为净业。】因为染、净是对立的东西,【善恶千端无有无。】善恶还是对立的,善恶放下,千端,百般的善恶统统放下,这对立的,无有无,有跟无还是对立的。你如果放下对立的,【便是南无大迦叶。】这个就是禅宗第一初祖,也就是传佛的心法。

  【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闻经解义。如说修行。广为人说。无相之法。令诸学者。悟明心地。能行无相无着之行。开发心中智慧光明。离诸尘劳妄念。共成无上菩提。当知此人。负荷自性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于身内也。】

  【何以故。】为什么呢?【须菩提。若乐小法者。】如果喜欢学二乘人的小法。【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前面是讲相,前面是讲: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现在是着见,见就是内心的精神主体的意识形态,相是外表、物质,现在是精神意识形态的主体,进入微细的四相,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世尊知道众生执着得太厉害了,《金刚经》不是每一个人可以听得进去的,【为人解说。】

  【若乐小法者。凡夫愚钝之量。不能听信广学无上菩提。只修福德。六道轮回因果之法。纵使强学执着多闻。】这个就是学者,记得喔!研究佛法,把佛法当作学问来研究,只能造就几个学者,不能造就祖师。造就祖师这个大彻大悟,是真枪实弹的东西,是真正有证量的圣人的。其实,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有没有见性,开口就知道。就算你强学执着多闻,【为人解说。被明眼人觑着。】“觑着”就是看透了、看破了,我们台湾话叫作一眼识破,【手忙脚乱。一场败阙。】没有悟,你说你悟,内行人一听,知道你是骗人的。现在这个社会,电视报导的就是这样子,敛财骗色一大堆,假藉着佛法,对不对?胡搞乱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善知识指引,要不然我们分辨不出,哪个是正,哪个是邪。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哪一个地方有《金刚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这一部经是教你明心见性成佛的。【当知此处。即为是塔。】就是佛塔呀!佛塔,你要恭敬啊!所以,【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要点种种的香,散种种的花来供养。

  【在在处处。若有此经者。一切众生。六根运用。种种施为。常在法性三昧之中。】眼、耳、鼻、舌、身、意,一运用,统统明心见性,触一切境界,当体即空,不打执着,不打妄想,不打颠倒念。【若明此理。即在在处处有此经也。】

  【一切世间者。谓有为之心也。】

  【天人阿修罗者。天者。逸乐心。】喜欢享乐。【人者。善恶心。阿修罗者嗔恨心。但存此心。不得解脱。】你只要存这个心,就没办法解脱。

  【所应供养者。若无天人阿修罗心。】天人、阿修罗、凡夫的心,【是名供养。】没有这些念头。

  【即为是塔者。解脱之性。巍巍高显。】一个大彻大悟的人,那不是你用意识形态可以思量的。所以,世尊在《法华经》里面讲:就算舍利弗、目犍连用他们的思惟,百千万亿劫,也不能了解佛陀的意境。这个就是说:清净的自性、悟道的人,不是你用语言意识心可以揣测、可以模仿,完全高深不可测。巍巍高显,【故云是塔也。】

  【以诸华香而散其处者。当于解脱性中。开敷知见。熏植万行。】开敷佛的知见,佛的一生一世,所讲的经,无非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开佛知见,示佛的知见,悟佛的知见,入佛的知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所讲的经典,就是要你入于佛的知见。熏植万行,我们现在还没有成道呢!我们万行都要修行,万行离不开法界,万行当下,【即法界性。自然显现。】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经文:【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有人轻视你,有人毁谤你。【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所以,骂你的人跟你消灾啊!人家来侮辱你,是拿功德来给你赚啊!有人侮辱你、伤害你,记得啊!他是拿功德来给你赚啊!你要是接受、忍耐,你就赚到这个功德了。跟你过意不去的是来成就你的啊!要这样观想,是不是?所以这里就说:如果有人轻贱你,你本来要堕恶道,因为持诵《金刚经》,恶业就消灭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也一定会成佛的。

  【此谓若人受持读诵此经。应合得人恭敬。】应该受人恭敬。【今复有疾患】“疾患”就是病苦。【贫穷诸衰。】“诸衰”就是衰退之相,【及为人所憎恶。】人家看到你就痛恨了。【世人不达先业。将谓诵经为善。即无应验。】诵经,认为是一种善事,怎么样?即无应验,所以,只要没有感应,【遂生疑惑。殊不知若非经力。应堕恶道。】因为你诵经的功德,所以免恶道。因此记得!只要你学佛,把一切的逆境,当作统统在跟你消灾。知道吗?内心不要动一个念头瞋恨,把所有人家侮辱你的、攻击你的,伤害你的,谩骂你的,统统观想他在成就你,内心不难过,你也解脱,他也快乐,你也快乐,他来给你消灾啊。谢谢(师双手合十称言),感谢消灾。所以,有人说:哎呀!师父啊!某某人伤害您、毁谤您。我都这样讲:哎呀!(师双手合十称言)感谢消灾,感恩喔!一句话就解决了,我们也不要辩什么。对不对?误会不是靠解释可以处理的,这个世间,很多东西是没有理性的,不是用道理可以讲的,不是大家可以坐下来说,用理性可以交谈。不一样了,每一个人的角度不同,背景不一样,思想观念不一样,强迫对方来接受你的观念,是痛苦的。我告诉你一句话,要牢牢记住,这一句话如果你记得起来,一生一世都解脱:你想要痛苦吗?很简单,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保证你活得痛不欲生。真的,我没有骗你们,试图改变对方的,是大愚痴的人,夫妻就这样子,还没有结婚,结婚以后,老婆想要改变老公,老公想要改变老婆,就演布袋戏,吵,争吵,每天吵…好,大家冷静一下,两个都为对方好,先生为老婆好,老婆为先生好,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别人的身上。我告诉你,你一生一世都会活得痛苦不堪。师徒也是这样,夫妻也是这样。所以我不会把我的观念强加在我的徒弟的身上,我给他更大的时间、更大的空间,因为他的人格发展、背景叫Backgroundisdifferent.不一样,不能用画一道线说:徒弟一定要怎么做,不会的,所以跟着我的徒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人的角度、学历、思想观念不一样,我不会强迫你一定要怎么做,我不会这样子。你能发挥,那最好了,我尊重你。所以,我今生今世不会活得很痛苦,有看法跟我不一样的,我就是回答一句话:很正常。对不对?世界那么美丽,为什么那么美丽,因为有树啊,有高大的树,有花、有草、小桥、流水,千差万别,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叫做美嘛!一片都是草皮,漂亮吗?在沙漠当中,一棵大树,很大的树,底下光秃秃的,没有小草,漂亮吗?不漂亮。所以记住!尊重别人的看法,可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世界。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间,人应当互相尊重。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间,人应当受到尊重。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保证你活得痛不欲生,生命不是想要改变别人,是要彻底的改变自己,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就这样子。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降伏别人不如降伏自己。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为什么不能包容更多意见不同的人呢?所以,圣人活得很快乐,大彻大悟的人活得很快乐,让你自生,自己生长嘛,自己调整嘛!你我的时空背景、立场完全不同,我不一定要画一线。譬如说:我们这个山,如果统统只有树,没有草,不漂亮;只有草,没有树,不漂亮,各安其分,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们在不同千差万别的当中,有相同之处,就是尊重。在座诸位面相不一样、身分不一样、背景不一样:可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互相尊重,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有这样的雅量,就值得人家尊敬。respect值得尊敬的一个人,Love iseternal爱是永恒的。见性就是永恒的,开发了内心世界,圣人是完全不一样,他过的日子跟你过的日子是完全不同。【以今世人轻贱,故折三途之报。】“折”就是除去三途之报。【速得无上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这“阿僧祇”就是不可数,没办法数,数不尽了,无量无边不可数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就是无量无边,碰到那么多的佛陀,释迦牟尼佛过去供养这么多佛。【悉皆供养承事。】都供养他们。【无空过者。】就是尽心尽力的供养诸佛。这功德大不大?很大!做个比较呢,就这样子了: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那大了!【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我所供养的诸佛的功德,【百分不及一。】读诵受持《金刚经》的人,【千万亿分。】不及读诵受持《金刚经》的人。我供养无量阿僧祇劫,又无量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这么多佛,这么长久远,供养得多不多?多!不如一个持诵《金刚经》的人。不如一个持诵《金刚经》的人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都比不上。因为供养是有形相的,心性是由内心开发出来的。【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算数譬喻是没有办法达到的。

  【阿僧祇劫者。梵语也。唐言不可数。供养阿僧祇恒河沙佛。施宝满三千大千世界。舍身数如微尘。】“微尘”就是无量无边,生生世世都在布施,把生命都交出来。【所得功德。】大不大?大!但是,【不如有人于此经典。得悟真性。】了悟清净真性,绝对【胜前所得功德。百千万倍。达摩对梁武帝云。造寺写经供养布施功德。只获人天小果。】你布施,那个是生灭意识心态,执著的心、分别的心,不是清净自性展现出来的,【实非功德也。】功德是由明心见性,清净自性展现出来的,这不是布施可以得到的,要去体悟。

  慧律法师讲解《金刚经》 第11部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马上就受不了,狂乱了。【狐疑不信。】狐狸是最容易怀疑的,叫作:狐疑不信。因为《金刚经》功德太大了,末世的人没有善根。如果只要有受持《金刚经》,我说这个人所得的功德,我讲出来,打死你不相信,你心就发狂、发乱。【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这一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明心见性这个义理是不可思议的。你诵《金刚经》,持诵受持,【果报亦不可思议。】

  所以,我都鼓励人家诵《金刚经》,因为《无量寿经》很长,我鼓励人家诵《金刚经》比较短,因为我们出家、在家,事情有时候很多,事情比较多,《金刚经》比较短,功德又大。又可以在这个经典里面回光返照,哪一天不小心,碗公,啪!开悟了!以前人就这样子,以前的人开悟,都是很不小心的。在吃饭时,不小心,碗打破了,大彻大悟,啊!这样子。开悟,大彻大悟。有一个参禅的人,参…有一天大彻,恍然大悟,第一句话讲什么呢?啊!原来我的妈妈是女人。意思就是:原来就是本来的面目的意思,我的妈妈是女人。就是说:本来就是女人了,悟到本来的面目,就不用再说了。听懂吗?我妈妈本来是女人,我以前怎么没想到我妈妈是女人?我大彻大悟的时候:原来就不离当下嘛!这大彻大悟的人第一句话讲:啊!原来我的妈妈是女人。不过,你们可不要自作聪明,假装开悟:啊!原来我爸爸是男人。算了吧你,这个不是你的境界,乱扯一通!

  【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我如果具说,【谓说悟后净妙境界也。】我开悟以后,清净不可思议的境界。【前为乐小法者。】喜欢小法的人。【谓说降住小乘之法。】因为不乘人有小乘人的根器符合。【欲令悟入。尚犹不信。】小乘的根器就是这样子啊!乐于小法嘛!大乘大法没办法。【若便为说见性大乘之法。】究竟义,见性才能成佛嘛!【解通人旷。】做一下笔记,解通,如果是悟解(开悟的悟喔)、体悟、解了,解就怎么样?贯通了,解就是道理。道理贯通了。人旷,这个人的心量就广大无边。所以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不著相,什么相都碍不着他,他的度量很大。有一句话你们听过吗?世间人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哎呀!这个如果在佛教里面,(日语)不算什么。这个算什么东西啊!宰相肚里能撑船?我告诉你:大彻大悟,胸量如虚空,撑什么船?你开太空船怎么都飞不到。大彻大悟就无相,你怎么搞,无量无边际的。所以,世间人就是:他度量很大,就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不算什么。在佛法来讲,这小case,佛法一念之间,大彻大悟,胸量如虚空,无量无边。【得必无涯。】“涯”就是限量,无涯就没有限量。【狂乱不信。徒使其狐疑也。】《金刚经》的功德,无量无边,根器不够的人不相信,只能增加他的怀疑。

  【义者。般若之义。】大智慧的义理。你诵《金刚经》持诵奉持,每天回光返照,功德愈大。慢慢地体悟。

  【果报者。所得功德也。由智慧而悟真性。】真正的智慧,悟到清净的自性。【三世诸佛。理应不异。不可思议。】三世诸佛空性的道理,是没有改变的,悟到万法皆空,不可得,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我告诉诸位:开悟的人、大彻大悟的人就是这样子:无是无非,无来无去,无增无减,无垢无净,无善无恶,简单讲:不要落入观念。注意师父这一句话:千万不要在相上落入观念,落入观念,你就会痛苦。我再讲一遍:譬如说,什么叫落入观念?你现在搞不清楚,譬如说:有一个人你很痛恨他,给你倒了好几千万,你很痛恨他,注意听喔!你非常痛恨他的时候,很恨,我的几千万给他倒了,恶性倒闭,注意看!有没有这个人,你要冷静分析,你所痛恨的那个人,用X光照照看,剩下骨头;一百年以后不存在;现在虽然存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你会找到没有一个可恨之人。世间人就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佛道的人就是说:可怜之人没有可恨之处。当体即空嘛!佛法跟世间人完全不同。世间人叫:可怜之人,必有怎么样?可恨之处;佛法不是,可怜之人,没有可恨之处,当体即空,你找不到这样的人。所以师父刚刚告诉你的:不要落入观念,相不可得,对不对?千万不要恨他,记住,伤害你的清净自性。世尊说:愚痴的人,每天都在做伤害自己的事情。我们每天都在伤害自己的清净自性,因为没有开悟嘛!贪,染污了清净自性;瞋恨,对你不满,就是一直攻击你、伤害你,无中生有,白的讲黑的,黑的讲白的,对不对?学佛的人是福报最大的。所以说:记得!你看那个政治生态就知道,很可怕的。对立。

  (合掌,众随法师诵偈)合掌,跟着师父念,好好的体悟:

  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成道须臾刹那间。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经文:【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个是须菩提在前面提出来的问题,现在世尊要回答。云何应住?如何来安住呢?云何降伏其心?如何来降伏这一颗颠倒、妄想、执著的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正等正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生什么心呢?发大愿:【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灭度一切众生,就是说法度众生,虽然度无量无边众生,却没有众生可以度,四大本空,五阴无我,若有众生得度,就变成著我、人、众生、寿者相。所以,诸佛菩萨,或者是善知识、祖师大德,给我们增上缘,我们听经闻法以后,在我们的自性当中产生智慧,这个智慧提升起来,彻底的断除执著和分别、颠倒,所以是自性自度。所以,《六祖坛经》中,“自性自度”就是六祖讲的。佛不能度众生的,佛如果能够度众生的话,我们就不要修行了。佛没有办法帮助我们成佛的,给我们增上缘,指导我们:要成佛作祖,还得我们的清净自性才有办法的。佛如果能够救度我们的话,那我们不要修行了。就请释迦牟尼佛统统把我们带到净土去就好了。修行没有别的法则,统统要自己来。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者。注见《善现启请分》中。】

  【当生如是心者。谓二乘之人。执著诸相。起诸妄念。如来指示其心常空寂。】我们真正见性的这颗心是寂灭的,无诤的,从头到尾都是清清净净的。是我们动一个念头,对相上不能贯穿、透视,相当体就是空,硬是在相上里面,强加执著跟分别,因此使我们的清净自性,【湛然清净。】而隐瞒起来。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者。佛言我今欲令一切众生除灭妄心。令见真性。白乐天云。】白居易这么说。【澹然无他念。】这是淡泊的意思,或者清静的意思。【虚静是吾师。】我们的心空到极点,空到极点没有一物。【圭峰禅师云。觉诸相空。】就无色,无受想行识,禅宗里面讲的就是这个,什么是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是什么?很简单,就是无色,无受想行识,父母还没有生我们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这个色法?没有!我们生出来的时候,这个色法生灭无常,受、想、行、识,生灭无常。所以,佛讲的这个空有两层意义,无常即是空,缘起即是空。所以,你看《阿含经》的思想,就是这样讲,世尊所讲的空,有两层意义、两层意思。因为无常,刹那生灭变化,所以,我们说它是空;因为缘起缘灭无自性,所以我们说它是空,空有两个角度说。如来就是这样指示我们,觉诸相空,【心自无念。】万法皆空,透视过去,不可得。【念起即觉。】动了念头马上觉悟。【觉之即无。】觉悟以后,来无所来,去无所去,你会发现这个妄念无根,妄本无根,觉悟了,妄想无所从来,也无所去。【修行妙门。惟在此也。】

  【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此谓不可见有众生。是自己度者。若有此念。】就变成执著了。【即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即非菩萨清净心也。】菩萨清净心就是无相,无相就是菩萨清净心。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因为不与空相应,修的都是有相法,有相就是执著,执著就是生灭,还是无常,还是落入生死轮回。【所以者何。】为什么?【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实在一切法就是毕竟空寂,当体即空,没有任何的法呀!你要发这种无所得的心,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行一切善,不著一切善;见一切相,不著一切相,而且要彻底。

  【即非菩萨者。谓二乘之人。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实无有法者。】万法根本就是当体即空,根本就是不可得。【谓初悟人。尚有微细四相也。】底下,禅宗的解释,这四相都在念头里面解释,不是在表相里面解释,都在一念之间,来解释这四相,

  第一个,A.【但少有悟心。】你只要觉得说:我有所体悟,【是我相。】自己觉悟。

  B.【见有智慧。能降伏烦恼。】我用智慧来降伏烦恼,人相还是不断。(【是人相。】)

  C.【见降伏烦恼。竟是众生相。】烦恼一直生嘛…我们现在的人就放生、拜山,拼命的放生,举办放生,好不好?很好!我们赞叹,能够消灾延寿。真正放生的意思是什么?放掉众生,我们这个五蕴身,是色受想行识一直产生的烦恼,集五蕴身而生,名为众生。《阿含经》就讲得很清楚。我们现在是拼命放外面的众生,当然也很好啦,救救这些苦难的三途的众生,鱼、虾呀、鸟呀,我们还是赞叹;不过放生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是把内心烦恼生起来的众生,集众而生,放掉,这是真正放生的意义啊!现在的人大多地方办放生,我们讲堂也办放生;但是,真正内心里面,烦恼起来、执著起来,放不掉,内心的众生放不掉,外面的众生拼命的放,你最多只能长寿一点,不能解脱的。

  拜山是表法的。我在美浓雷音寺的时候,有个护法的男居士,有一点自负、骄傲,跑到雷音寺来,他来有点客气,

  就说:顶礼慧律法师。

  我说:哎呀!免礼,免礼。

  (男居士)自己觉得很满足,希望师父跟他赞叹一下。

  我说:居士啊!从哪里来啊?

  他是中部来的。

  那你有什么贵干啊?

  他说:我来旗山,路过美浓这个地方,来跟法师您顶礼。

  我说:你做什么呢?

  我从山下三步一拜,拜到上面来啊!

  我说:喔!

  他说:包括中国大陆的四大名山,包括台湾的大、小山。他说:慧律法师,只要您讲得出来的,我统统拜过。

  我说:哇!真的是很了不起。我说:还有一座山,你还没有拜。

  喔!慧律法师!那您说说看,哪一座山我没去过?

  全台湾省走遍了,中国大陆名山,他花了几年拜。

  我说:还有一座山,这一座山你没拜过。哪一座山啊?叫做我慢山,我慢高山,不留德水,骄傲、狂妄、自负,把自己抬得很高,自尊心太强,优越感太高,这一座山还没摆平,外面的山,差不多统统拜完了,就是这一座我慢山还没有拜完。

  哇!这个人有一点善根,马上求忏悔。他说:哎呀!法师开示的也是,我回去好好地拜这一座我慢山,好好的折服。

  不愧是佛弟子,一提示,他马上就知道,

  佛法是心法呀!如果说:今天你来大莲花居,我们这个般若讲堂,从外面拜到里面来说:哎呀!慧律法师,我有拜山,如果没有折服我慢,又如何?跟昨天讲的那句英文是什么?Andso what?又如何?讲来讲去:又如何?就是这样子啊!你搞这个相的东西,不能够解脱。所以,拜山很好,要配合本性,不是我今天拜山拜得很多,我拿来标榜,然后跟别人谈一谈,希望别人赞叹我、认同我,修行不须要人家知道的。是不是?放生也是,把内心的众生、烦恼的众生放掉;拜山,把内心的我慢山折服、拜掉,躺着睡觉,没有烦恼,也是放生,烦恼放掉了嘛!躺着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所有山统统拜完了,没有山可以拜了,拜什么山呢?

  见降伏烦恼。竟是众生相,认为有烦恼可以断,可以降伏。

  D.【见清净心可得。是寿者相。】这个还是执著一个寿者相。【不除此念。皆是有法。】没有除掉这些妄想、颠倒、执著的四相念头,还是有法可得。【故云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没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是无相,无相怎么有所得呢?所以说:【不也。世尊。】没有啊!【如我解佛所说义。】就我所了解佛所说的道理,【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根本就无一法可得,缘起,当下就是空性,万法唯心所造嘛!

  【佛言。如是如是。】这时候,佛印证了须菩提讲的是正确的。

  所以,修学佛道,亲近善知识就是要建立正知正见,你了解这个正法,正确的知见,无一法可得,我告诉你:那一些妖魔鬼怪,稀奇古怪的那一些,在佛教搞什么神通啊,搞什么很稀奇古怪的东西,搞什么妖言惑众,你一点都不会迷惑,我告诉你,无法可得,搞什么东西啊?你说:哎呀!师父啊!那个人、那个法师,住在深山里面,七天不吃饭,然后,49天不倒单,练什么…Andsowhat?又如何呢?就是这样子嘛!你搞来搞去就是相,生灭的东西嘛!不吃不睡不喝,世尊有这样教你吗?众生就是这样子,很容易骗你的。躲在一个山洞里面,前面比较重要的就弄一块中央挡布,中央挡一块布,后面就随便拿一个芋头的树叶挡一下,前面用芋头叶,后面用番薯叶遮着,坐在山洞里面,然后不修边幅,也不刮胡须,然后在这边坐着,只要众生来,就马上下跪顶礼说:哎呀!这个人非常有修行啊!你要看到这个外表相的,某某法师啊这个衣服一套多少钱,你看!住的房间多么好。他说:这个没有修行。马上就说:这个没有修行。众生喜欢看那个表法的东西,外相的东西,这个人吃得愈苦,然后,知见正不正不管了,愈能够感动信徒。我们现在要确立正确的知见,有修没修,不是在表相的东西,他有真正大智慧,确立正确的知见。我告诉你:我今天就算穿金戴银,统统如如不动的,这个都是表相的东西,X光一照,这里面骨头啊!是不是?今天不管到哪一个地方,你就是百货公司,不管脚走到哪里,一看就是缘起,就是空性的东西。要是信徒碰到:你看!这个法师没有修行,一天到晚老是逛百货公司,他就是拿时间、空间、表相,来衡量一个法师,这个是严重错误的。看看内心里面的世界是什么。所以,不出此念,怎么样?就要除掉这些相的东西,说: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佛说:如是如是。就是这样,不能著相,一点都不行。

  【佛言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者。须菩提谓。若有般若了悟心在。】就是着相,【即是有法。】不能动一个念头,认为:我很了不起,不行!【尚存所得之心。】你就有人我是非,人家否定你,你就受不了了。对不对?进入真空状态,不管人家肯定、否定,你就是正知正见,大彻大悟,开悟,自己享受,太享受了。Enjoyany t imeeverywhere.哪一个地方,哪一个时间,统统享受,他真的在享受生命。大智慧的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享受生命;没有智慧的众生,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惩罚他的生命,烦恼、执著、斗诤,惩罚,每天都惩罚自己,对生命不了解,生命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惩罚,活得痛苦不堪。只要你把生命加入那么一点点儿佛法,滋润,就像润滑剂,处处所到之处都是圆满。加上一个空、无所得,透视空不可得,无常、无相,一生一世用不完,比你中大乐透几亿,快乐得不得了,中大乐透有我们这么快乐吗?No!不可能。【故云。无有法得三菩提也。】

  【佛言如是如是者。善契如来之法意也。】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根本就无一法可得。相当体即空,心性就显现出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若有一切法。是有一切心。故云即非佛法。】著相就不是佛法了。【若无一切法。是无一切心。】万法皆空嘛!没有一切心,没有一切颠倒、妄想、执著心。【云何不是佛。】哪里不是佛?

  【与我授记。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者。如因智慧而得见性。若有能所之心。即是有法可得。性同凡夫。】跟凡夫没有什么两样。【如何得授记耶。然无记可授。】方便说:【是名授记。】“授记”就是印证。你是无法可得,你下辈子就作释迦牟尼佛,就是这样子。【若于心上。无纤粟停留。】这个“纤粟”就是一点点。如果我们在心性上,没有一点点停留,【即是无法可得。】所以禅宗里面说:动念即乖。动一个念头就错,因为你认为有相才动念,在这个色声香味触法,动一个念头执著,不对!无法可得嘛!所以,世尊在《阿含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说:一个人追求五欲六尘,想要得到快乐,就象水中捞月。你知道吗?世间人拼命的在追求快乐,唱歌啦、跳舞啦、辣妹啦、帅哥啦,什么展览统统用辣妹,希望得到销售好一点,拼命的想要在色声香味触法里面追求快乐,世尊说:那叫水中捞月,跳到水中里面要把月亮捞起来,一样不可得,这不可能的东西。大智慧的人一看,这个就是生灭的东西,到最后会变坏的,无常就是苦。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无论闯哪里,总在棺材里。跑来跑去,统统在棺材里面,无法可得。【自性清净。】【故云来世。当得作佛。】

  【慈受禅师云。一颗灵丹大似拳。】这表示我们的心境,他拿这个心脏(比喻),一颗灵丹大似拳,就是表示我们的心脏,方便说:心。我们有一颗大智慧的心性,就像拳头。那是用心脏来表法的、比喻。【服来平地便升仙。】平地就是你只要用平等心、无相心如大地。注意喔!这个“升仙”就是成佛是的意思。你只要用这一颗灵丹,服下去,你每天要吃一颗灵丹,吃什么灵丹呢?吃平等心、无相心这一颗灵丹,把它服下去,意思就是:你心中时时刻刻存着平等心、存着无相心,你就成佛!每天都要吃这个药,你吃合利他命F也好,吃类固醇也好,吃感冒药也好,吃中药也好,记得!要加两颗药,一颗平等心的药,一颗无相的药丸,要服下去,知道吗?服用平等心这一颗药丸,服用无相心这一颗药丸,你要吃下去。【尘缘若有丝毫在。】只要这六根六尘,你有一点点的念头,【蹉过蓬莱路八千。】这个“蹉过”就是错过了,“蓬莱”就是诸佛的境界,把笔拿起来,“蓬莱路”就是诸佛的道路,我们说蓬莱仙岛,本来是比喻仙人所住的岛。在这里表法的,比喻说:你就错过了诸佛的路、境界,八千就是八千里,很遥远的意思。你只要在五欲六尘有丝毫的执著、动念、分别,你就会错过诸佛这一条大道十万八千里。其实这一句还是著相,著相的意思,就不能成佛。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释迦牟尼佛如来所讲的法,就是诸法皆空,诸法,“如”就是皆空。释迦牟尼佛一直讲,你那个不生不灭的心性,这个才是如来,不是看到我这个庄严的三十二相叫做如来。释迦牟尼佛一直指示:你们众生每一个心性当中,体悟万法皆空,不生不灭那个心性,就是佛!不要往外看,往自己的心性看,就是佛。何以故?为什么?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一切法本来就是不可得。如就是空。

  【一切诸法。本来清净。盖由取舍分别诸法。所以浊乱。不得自如。心若清净。即自然如中天杲日。】“杲日”就是日光明亮的意思。如日中天,【历历分明。于诸法上。都无取舍分别。】换另外一个角度说:取舍也没有用,分别也没有用,因为一定会消失,一定会消失。所以,你对这个无常法的,你的生命会消失,你的财产、你的房子、你的亲情、你的爱情,你所拥有的,都会随着时间消失,你明明就知道,这一定会消失的东西,就彻底放下,随缘过日子,就这样子。所以,在诸法上,如果没有取舍、分别,【即是诸法如义。】就是空不可得,这个就是真正的佛。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前面很简单,后面这一句要强加解释。

  如果有人说:释迦牟尼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在没有法,佛得到什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者。清净心也。】这个要注意听,无实无虚,很注意,贯串,专注听。为什么叫无实?(【无实者。】)就是站在相上所讲的,万法皆空,(【真空无分别也。】)所以没有一种东西是实在的。底下,【无虚者。】无虚就是实在的,就是本性里面【具河沙功德用也。】无量无边的清净自性这个功德。无虚,不能说没有,站在相上来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统统不可得,放下那一念,清净自性实实在在的功德,不是虚妄之法,清净自性不是虚妄之法,是千真万确存在的,就无虚,不能说没有。我今天慧律法师如果没有清净自性,我现在怎么说话呢?对不对?注意听喔!我现在说法给诸位听,你看,我的心性你看得到吗?你看不到啊!可是,我可以表现出来啊!为什么?作用啊!对不对?我现在清净自性,我展现出来,我眼睛可以见一切色,如如不动;我嘴巴可以说法,口若悬河,一泻千里,旁征博引,都是靠这一只嘴巴,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不生不灭的心性,心性是存在的,可是看不到,叫做无虚,无虚就是存在,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个心性在作用,你不能说没有啊!可是看不到,它不是色声香味触法,也不是眼耳鼻舌身意,统统不是,可是统统是,它也是眼耳鼻舌身,也是色声香味触,在一念之间。如果你在相上打转,打死不开悟;如果于相离相,当下就是,统统是,哪里统统是你清净自性的展现。体悟了这一点,就好办事了,见一切相,放下,不放下也没有有啊!因为它是生灭,一定会消失的,今天你执著金银财宝,男女感情,不管你执著什么,你记得!有一天一定会消失,一定会消失。

  于是中者。清净心也。无实者。真空无分别也。因为相不实在嘛!相是不实在的,万法皆空,就是真空无分别,就是无实。无实就是空。无虚者,具河沙功德用也。无虚就是存在,为什么存在?因为本性具足恒沙功德嘛!

  慧律法师讲《金刚经》 第12部分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注意听!这一句的意思就是:万法统统离不开清净自性,所以,万法统统叫做佛法,哪里统统有成住坏空,哪里都有生老病死,哪里都有生住异灭,天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念头有生住异灭,统统离不开这一颗心性,既然宇宙、人生,六根、六尘、六识所建立的万法,都离不开这个心性,所以,万法统统叫做佛法。

  【一切世法。皆是佛法。】只要你悟,就超越,只要你体悟,世法就是生灭法,只要你体悟凡所有相都是虚妄,放下,当处就是见性,还要放得彻底,一点习气都不行,彻底放下。【涅槃经云。佛即是法。法即是佛。】佛无形相的。法就是佛,佛就是法。马祖道一禅师说:【马祖云。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不出法性三昧。】真是开悟、大彻大悟的人讲的话,这个是真正大彻大悟的人讲出来的话,我们现在都离不开法性三昧,你只要好好的体悟毕竟空。【长在法性中。】永远没有离开法性中,不管你【着衣吃饭。言谈祗对。】任何的相,【六根运用。一切施为。】“施为”就是运作。古时候叫作施为,我们现在叫作运作。一切的造作,统统是当体即空,【尽是法性。】我们因为迷得太严重了,【不解返源。】不能体悟,没有办法回归到我们清净自性,【所以随名逐相。】人家骂你是猪,晚上睡不着了。大修行不一样,你骂我是猪,猪不可得,一念就解决了。人家骂:哎呀!慧律法师,你是猪!不错,我是猪,是一只漂亮可爱的猪。猪是个名相嘛!是不是?是个名相嘛!所以对于外面的谩骂怎么样,我们如如不动;对于别人怎么赞叹,也不能帮助我们成佛啊!这个人没有这么好,你每天赞叹他,他不能成佛的;这个人没有这么坏,你每天毁谤他,他不会下地狱的,上天堂、下地狱、成佛,不是靠你骂的呀,是靠自己因果,要对自己因果负责的呀!所以,我告诉诸位:那个新闻报导,什么报章杂志,世间人谣言、是非,就象你们这个团体,听一听,参考一下就好了,这个人我看不顺,我就拼命的毁谤啊!对不对?一定的道理嘛!你们学过半部哲学吧!听过半部哲学就知道嘛!这世间都是拥有一半的,一半的人赞叹你,就有一半的人毁谤你,这一定的道理,没有什么好讨论的。放下就是嘛!很正常。【迷情妄起。造种种业。若能一念回光返照。全体圣心。何处不是佛法。】哪里都是正法,看你悟不悟。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我所讲的这个万法,当体即空,不可得,是故名一切法,所以,我方便说:有一切法。为了度众生,透过语言,只好建立种种的名相,但是,千万不要在名相里面打转,要在名相体悟到当体即空,这名相也是假的东西。

  【谓于诸法。心无所得。了诸法空。本无一切法也。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经典还讲了一句话,很了不起的:凡夫所见皆是生灭,唯诸佛菩萨圣人,唯见不生灭。就是凡夫唯见生灭,诸佛菩萨唯见不生灭。凡夫看到的,统统是生灭相,诸佛菩萨悟到当体即空,全然心性的展现,哪里都是不生不灭。所以一个大圣人就是无是无非,无来无去,无增无减,钱多也是这样过日子;没钱也是这样过日子。人家赞叹,也是睡得很安稳;人家批评、毁谤,还是睡得很安稳,没有相了,心就不生不灭的东西。我们现在凡夫不一样,一句话,哇!刺中我们的心了,恨死他。恨别人,却伤害了清净自性。凡夫俗子每天都在做伤害清净自性的事情,拼死命的执著:这个人对不起我,我就是要报复!你还没有报复他,你已经伤害你的清净自性了。所以,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为什么寂灭相?无常,当体即空,缘起,当体即空,无相可得嘛!哪里不是寂灭相?那为什么不能寂灭呢?认为有嘛!两个人为什么会吵架?就认为有这回事情嘛、有那回事情嘛!如果一个圣人,万法都不可得,哪有这些事情?凡夫要跟圣人吵架,圣人不会跟他吵啊,没有这回事啊!吵不起来。两个人吵、坚持吵,为什么?看法不同嘛!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每个人的角度。为什么有看法?因为他认为有这种事情发生嘛,这种事情在一百年后看,你就觉得无聊啊;现在这个事情发生了,当下就空啊,这样就OK了!(笑)我对这个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的没有意见,这样戏就演完了,没戏可演了。OK!没戏可演了,你就进入诸佛的境界,没有吵杂,没有是非,没有恩怨。你有正知正见以后,你以后到哪一个团体,不管听到什么恶劣的、什么是非,人家批评你、毁谤你的,我告诉你:你也不会难过。就是这样。有错,我们自己检讨;没有错,心安理得。【故古德云。用即知而常寂。】起作用的时候,马上就觉悟,当体即空,【不用即寂而常知。】不作用的时候,虽然当体即空,但是,这个觉性也常常存在,虽然是空,但是,还是有作用,觉性还是存在。【方契妙觉。是故名一切法也。】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这个人身长大,又长又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这个就不叫大。记得!有相就不叫作大,无相最大,须弥山会比虚空更大吗?不会!拼命著相,每天诵经、拜佛、念佛,不能悟到毕竟空的道理,在有相里面拼命的诵经,每天都诵经,希望消灾,就这样子嘛!当然也可以,做一点增上缘啦,每天用功拜佛、念佛、拜八十八佛,烦恼在啊!有相。

  那你说:师父,当我就不要拜佛了,不要念佛了。

  要拜啊,我没有说叫你不要拜啊!你不拜佛,你又不开悟,在旁边睡觉喔?还是要拜啊!我没有说叫你不要拜!

  师父,您不是说:有相比不上无相嘛!

  我是说心性!你在拜佛,你不拜佛,你也(都)知道万法皆空;还是要拜,就是要拜,不能坏事相啊!

  如来说人身长大,就不是真正的大,【是名大身。】你有相的话就(有)比较。说我们这个桌子大,对一只蚂蚁来讲,我们这个桌子大;我们这个讲堂比桌子更大;我们这个莲花池比我们这个讲堂大;台湾比这个道场更大。比较大小的话,你所有的大,就会变成小。台湾很大,那美国比我们更大了;美国很大,地球比美国大;地球大,太阳比地球更大啊!那如果比大小的话,怎么比啊?无相最大。为什么?虚空啊!哪一个比虚空更大?心如虚空不著相,所以最大。没有人有办法赢过它。这样一体悟,修行就是在一句离相,彻底的离相,你最大,你就是佛,直下承担,不必客气。

  【色身有相。为非大身。法身无相。广大无边。是名大身。】黄檗断际禅师说【黄檗云。虚空即法身。法身即虚空。是名大身也。】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因为著相。【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菩萨就是觉悟一切法空,无有法叫作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没有这些相。

  【即不名菩萨者。二乘之人。若有烦恼妄想。不能除灭。即同凡夫。灭色取空。】把这个色法灭掉,著另外一个空,“取空”就是著另外一个空,【不了色性。】不了色性,意思就是:注意听,要加四个字,“当体即空”。“性”就是本质。这个色法的本质,当下就是空,没有真正相,相是因缘凑合起来叫作有这个相。就是一架飞机也是,飞机是所有零件把它结合起来,叫做“飞机”,把这个“飞机”统统拆开来,没有“飞机”这个相,不了解色性,就是不了解色法的本质当体即空。【即非菩萨。】

  【净名经云。色性自空。】色性当体即空,色性自空就是,色法根本就是不可得,稍微有一点智慧的人,就知道色法本身就是缘起法,怎么会有呢?色性自空,色当下就是空。【非色灭空。】并不是把色灭掉,然后才有一个空,不必把这个色法灭掉,眼见一切色法,当体即空,不必把色法移掉。非色灭空就是,譬如说这个桌子,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桌子空,不是说:师父啊,这个桌子把它移开,叫作空。把它移开,你没看到这个桌子,这不叫空,这个叫作无,没有桌子。空不是这个意思,看到这个桌子,是什么?无常,就是什么?就是空;缘起,就是什么?就是空。单刀直入就是这样,无所执著。你一看,这个根本就是假相嘛!不要把这个色法灭掉,叫作空。【如病眼人。】眼睛有毛病的人,眼睛一睁开,【见空中花。】空中有没有花?没有!【无有是处。】这个比喻:我们现在心性有毛病,执著、分别、颠倒、妄想,就看到了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寿者相,统统有,因为我们心性有毛病。当你悟到心性,没有毛病的时候,觉后空空无大千。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觉悟以后,哇!统统没有。无有是处,空中根本就没有花,我们这个地球46亿年前,开始的时候也没有人类啊,一个人也没有啊!现在就算有人类,这个(师父手指身体)是一个化学工厂,我们这个色身是化学工厂,吃饭下去,吸收能量,吸收化学元素,然后把它拉出来,吸收养分。这个化学工厂,然后种种的物理作用,生理的作用,化学的作用,这是一个化学工厂,这是一个生理的工厂,是物理学一个能量的转换而已。你说这个是我,你找来找去找不到啊!你怎么搞,你也知道,这个不是真正的我,你哪里找得到“我”?把一根头发拿到手中,你观照看看,你所有的头发,就是一根头发构成的。你的皮肤抠一抠,皮肤的细胞,拿到左手里面,放在前面,你好好的观照这个细胞,你全身就是细胞构成的,你找不到一个我啊!你全身就是这个东西,烦恼什么东西?执著什么东西?为谁痛苦?为谁辛苦为谁忙?就是迷惑颠倒才会这样魂不守舍嘛!清净自性,悟到:哇!原来就是这样子啊!万法皆不可得。

  【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者。一切空寂。本来不生。不见有生死。】也没有生死可得啊,万法不生,也没有所谓死啊!【不见有涅槃。】也没有涅槃可得。所以师父外面不是写着吗?“生死涅槃无距离”,你们出去有没有看啊?【不见有善恶。】因为不是相嘛!【不见有凡圣。】没有凡夫跟圣人。【不见一切法。是名见法。正见之时。了无可见。即是菩萨。故云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我要好好的庄严佛土,还是著相。【是不名菩萨。】著相就不叫作菩萨了。【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是叫你在心性上下功夫,叫你在清净自性上下功夫,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如来所说的庄严佛土者,你要体悟到这个庄严,种种的方便善巧,当体即空。【即非庄严。】就不是真的庄严,如来所说的真正的庄严,当体即空,【是名庄严。】这才是真正的庄严。意思就是说:你要在心性上下功夫,这是真正的庄严佛土;你要是在表相上下功夫,拼死命的在相上拼命打转,这不叫作庄严佛土。所以,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来所说的方便庄严国土,其实当下就空,体悟到当下空的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这个就是真正的庄严佛土。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你看,处处都告诉你:无我无法。无我就是无我相,无法就是无万法,万法皆空。无我相,无种种的法相,彻底的放下。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者。】我还著相,说我在庄严佛土。

  有一个比丘尼,修行修了二、三十年了,有一次,我在讲经,这个比丘尼带了两三辆车来听法,结果有一次,彼此之间可能有一点误会,我是不知道她的看法啦,然后她就讲一句话了:慧律法师啊,上次在讲经的时候,我请了三台游览车去跟他捧场啊!来给我捧场?我是歌星吗?这个比丘尼出家几十年,竟然严重错误的观念,来听经闻法是给我面子喔?我问你:你今天听经闻法,是你开智慧还是我开智慧?对不对?来给我捧场?

  所以,我告诉你:不是剃一个头,现个僧相,就叫作有修行,要弄清楚喔!一定要彻底的了悟这个心性,这个比丘尼出家了二十几年,二三十年了,你想想看!用这种观念来听经,(师对众抱拳)麻烦了!法师们!你明天再叫几辆游览车,来给我捧场一下。我又不是歌星,我告诉你:我的心没有增没有减,你一个人来,我还是讲。所以,以前有一个人讲经的,也是很会讲,一讲了以后,第一天一千个人,第二天五百,第三天,第四天,最后他就是很认真的讲,剩下一个,这个比丘多了不起,他就是讲,这个老和尚拼命讲经,这个人底下一直听,一直看着他,他认真听,我就认真讲给你听。就样子,讲到最后:哎呀!你真有善根啊!我讲了几天,你都没走。和尚啊,我是负责关门的,我不能走啊!我不能走是有原因的,我走了谁关门啊?。喔!我以为你那么认真听。连一个都讲得那么有劲儿,剩下一个关门的,我也是认真讲给他听,你不必告诉我,我也知道你关门的,我也是讲给你听。对不对?菩萨心无相嘛,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嘛!【妙定经云。若人造得白银精舍。满三千大千世界。虽有无量布施福德。谓心有能所。即非菩萨。不如一念无能所心。】“无能所”:“能”就是心,“所”就是境。)【所得功德。胜前功德。百千万倍。】

  【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者。实无有法。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岂复取庄严相。】怎么会执著这个庄严之相呢?【如是即逍遥。】诸位!这一句话很受益,“逍遥”就是自在。你只要不著相,诸位,任凭世间发生什么事情,统统自在。你家发生再大的灾难,包括九二一大地震,众生共业嘛!我们也不愿意看到这样悲惨的事情;可是,你大菩萨的心,你也知道这是共业所感,无奈,还是要观空,碰到了就必须接受,很凄惨!人间炼狱,惨不忍睹,尸体遍野,死了几千人,九二一大地震,很痛心,可是无奈,这是共业所感,还是要放下,好好的过日子。【自有无纤毫罣碍。】一点罣碍也没有,【云何是庄严。云何不是庄严。】怎么样才叫庄严?在旁边写:清净心。云何不是庄严?著相,在旁边写两个字:“着相”就不庄严。清净心就庄严,着相就不庄严。【故云即非庄严。】你著相就不是庄严了,就是于无量庄严,当体即空,这个是真正的庄严,【是名庄严也。】

  【通达无我法者。于诸法相。无所滞碍。是名通达。若作有所能解。是名我相。若作无所能解。湛然清净。】就不会著一个我相。说我能解悟、著一个我相,【是名无我。故云真是菩萨。】

  僧问马祖道一禅师这么说:【僧问马祖云。作何见解。即得达道。】您有什么见地,才能够达到成就佛道呢?回答,【答云。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方唤作修道人。】注意看,这大彻大悟的人讲的话,实在了不起!我们自性本来就具足,只要你在万法,这个世间的种种的相,不是善就是恶嘛!“不滞”就是完全不执著,你行无量的善,不执著;你看到极大的恶人,不痛恨,这个是真正修行人。【取善舍恶。观空入定。皆属造作。更向外驰。去家】这个“家”就是清净自性。【转疎转远。】离开清净自性,“疎”就是愈来愈远,愈转愈远了。【一念妄想。便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是除生死根本。】动念都不行。【即得法王无上珍宝。】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天眼就是可以看穿墙壁。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慧眼就是开大智慧。【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做一下笔记,如来有法眼否?写八个字:“见一切法,离一切法”就是法眼。见一切万法,当体即空,彻底的远离、放下,这个就是法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所以,有的人对这个解释就是说,一体同观就是,我们同样一个心性,个个程度不一样。所以,有的人对这个天眼的解释,说没有远近叫作天眼,各个版本的解释不一样,不过我们取一个中道的,就是这一本,底下:

  慧律法师讲解《金刚经》第13部分

  【一切凡夫。皆具五眼。而被迷心盖覆。】我们迷惑、颠倒,整个盖得死死的,【不能自见。】没有办法见到自己的清净自性。【若无迷心妄念。如得翳障退灭。】这个“翳”就是眼睛有毛病。眼睛有毛病,它就会障碍视神经。眼睛毛病好了,【五眼开明。】眼睛马上就开了,就可以见种种的相。我们迷了,体悟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悟了,智慧顿开,大智慧顿开。若无迷心妄念,如得翳障退灭,我们眼睛障碍,就马上消灭了,五眼开明。

  看这一段,标号A,【见一切色也。内外空寂。】你只要见一切法,“内外”上面加一个:“心”,这心不管是内:心烦恼,外面的境界,统统不可得。【名为肉眼。】禅宗在解释这个五眼,统统会归这一念,记住这个诀窍,禅宗在说法,统统会归当下这一念的解释。

  B,【见自真性。是法平等。名为天眼。】

  C,【见自性中。般若之智。名为慧眼。】

  D,【见诸色相。心不动摇。见一切法。无一切法。是一切相。无一切相。是名法眼。】你看,即相离相,就是正法,见一切法就是即相,无一切法就是离相;见一切相就是即相,无一切相就是离相,不即不离就是中道,是名法眼。

  E,【见前际无烦恼可断。中际无自性可守。后际无佛可求。】看到这一念的前面,没有烦恼可断,没有啊!当体即空。中际就是现在,也是无自性,无自性可守啊!因为念念生灭,这念头起来,当体即空,没有妄想、颠倒、执著,佛性就显现出来了。未来不可知,所以,后际无佛可求。简单讲:佛就是三际当下这一念清净心,就是佛,这个意思就是这样。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过去、现在、未来,统统集中在这一念清净心,这一念清净心彻底的放下,就是佛。【三际清净。是名佛眼。】

  【又云。若以无相为法身者。名为慧眼。而见如来。】这四个字不要看,划×。【指空论有。假立名相。名为法眼。】讲空讲有,讲来讲去,种种的名相,这个叫做法眼。【而见如来。】就是见自性。【若了有无。即非有无。】有而非有,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也非无,因为心性无量庄严,不能说没有。所以如果能够了悟有跟无,就不是有有跟无,如果你有,了悟就非有,无也非无,所以,若了有无,即非有无。【二边寂灭。全体法身。周遍法界者。具足佛眼。而见如来。】你就见到清净的自性。

  【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这个“沙”字下面加一个“多”字,你才看得清楚。经文里面是根据古代翻译的,是简化,如果你稍微加一个“多”字,马上就知道。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如恒河中所有的沙,佛说是沙多不多呀?世尊所说的沙,你认为多吗?【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甚多,很多的意思。

  【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一条恒河中所有的沙,有这么多沙的恒河,你看,这么多的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诸”就是众多。这么众多的恒河,所有沙就是加起来,每一料沙当作一条恒河,这么多恒河的沙,统统加起来,哇!没办法算。这么众多的恒河加起来,所有的沙数,多不多?【佛世界。如是甯为多不。】这种种的诸佛世界多不多呀?【甚多世尊。】太多太多了!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在那个佛世界中。【所有众生。】那么多无量无边众生的心。【若干种心。】若干种妄想心,【如来悉知。】为什么悉知呢?下面加四个字:尽皆妄想,统统叫作妄想。

  再讲一遍: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那么无量无边的佛世界,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就像沙那么多,怎么样?所有的众生起心动念,世尊统统知道。为什么?统统叫作妄想。所以,科学家有科学家的妄想,艺术学家有艺术学家的妄想,政治人物有政治人物的看法、妄想,我们这些世间所有的,只要没开悟,统统叫作妄想的众生。不管你太空科学怎么发达,世尊一句话,统统叫作妄想,一句就解决了。

  【恒河沙数者。欲明众生。有种种妄念。故举无穷之沙。以为喻耳。楞严经云。琉璃光法王子。观世间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妄”就是虚妄,“缘”就是境界、外缘。都是虚妄的外缘的境界,随着这业,“风力”其实就是业力,无明叫作风。这些虚妄外在的境界,众生都是随着无明的风力在转动。【观世动时。观身动止。】一下动,一下止。【观心动念。诸动】其实万法的动【无二。】无二就是与空相应,当体即空。所有的动,其实当体就是空,诸动不二,不离心这一念,不能离开心性这一念。【等无差别。】简单讲:万法就是唯心所造,你所有境界的产生,就是因为你起心动念所产生的。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观心动念,诸动无二,就是你这个念头,这一念的念头在动,等无差别。【此群动性。】如果要找来找去,遍寻这个动、动态,【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尽同一虚妄也。】

  【若干种心。如来悉知者。眼耳鼻舌身意。若起心动念处皆是国土。于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种差别之心。心数虽多。总名妄心。既觉是妄。】妄想觉悟了,当体即空,【故云悉知。】

  【何以故。】为什么呢?【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如来所说的一切众生的妄想心,说诸心就是一切众生的妄想心。如来说诸心,“心”上面加一个:“妄”,更清楚。如来说诸妄心,皆为非心,因为那不是心性,不是真正清净心,都不是真正的心,真正的心是什么?是清净自性。为什么呢?如来说;一切众生的妄想心,当体即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心,那是因为你妄想、颠倒、执著,才有这样的心,如果没有,就是见性。方便说有这一颗心。

  【觉妄之心。即是非心。】你觉悟了虚妄的这一颗心,当下就是空,就是非心。【本无妄念。不起妄心。即是自性本心。故云是名为心。即是菩萨心。亦名涅槃心。】叫作不生不灭。【亦名大道心。亦名佛心。故临济云。若一念心能解缚。此是观音三昧法。】你这一念彻底的放下,所有的捆绑统统解掉。所以,我说《金刚经》非常重要,这个是成佛重要的一部经典。

  【所以者何。】为什么?【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我们在吃饭常常念:三心未了,滴水难消,三心,未了就是你没有见性,你就不了解。

  什么叫过去心不可得?注意听!过去的妄想、颠倒,本来就是空,因为你不能体悟,所以拼命执著,当下就是生心。“不可得”就是放下,彻底的体悟,根本就没有这种妄想、颠倒、执著,那个就是真心。过去是这样,现在刹那生灭,现在的执著、分别、颠倒、妄想,统统不可得,当下就是真心,叫作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也是这样,未来的妄想、颠倒、执著,也是不可得,未来的心还没到,如果未来心到了,还是妄想、颠倒、执著,当体即空。这个三心表示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就是三世的心。

  所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当你开悟的时候,就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妄想、颠倒、执著,过去、现在、未来、妄想、颠倒、执著,就产生了意识形态、无明。如果你这一念彻底的体悟,过去的妄想、颠倒不可得,现在的妄想、颠倒不可得,未来的妄想、颠倒不可得,就怎么样?清净自性彻底的展现,当你清净自性展现的时候,也没有所谓过去,也没有所谓现在,也没有所谓未来,因为时间是观念,为什么时间是观念?你晚上睡觉睡着的时候,你知道几点睡觉吗?你昨天几点睡着?几点几分几秒睡着?你知道吗?师父!我知道。那就是还没睡着,睡着了,时间没有。是不是?分别心暂停,我藉这个是不得已的,藉助这个比喻是不得已的。你晚上睡觉,你知道你在哪里吗?当然不知道啊!没有时间、空间的观念嘛!但暂时没有。我们晚上睡觉,这样暂时比喻作没有分别心,当你没有意识形态、没有分别心,时间、空间马上突破,我们是要到晚上做梦,才没有时间、空间的观念。世尊不是这样,释迦牟尼佛悟到大彻大悟的人,现在就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没有寿者相,没有人生、没有宇宙、没有圣人、没有凡夫,没有善没有恶,纯一个觉性在作用。

  【谓三世心。无性可得。故可从缘而生。肇法师云。闻说诸心。谓有实心。故须破遣。明三世皆空。故云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虚妄。】当体即空。【三世推求。了不可得。故云。若悟无相无事。平常真心。即法体空寂。不生不灭。湛然清净。岂有前念今念后念可得也。】马祖道一禅师这么说:【马祖云。道不用修。但莫洿染。】这个“洿”跟“污”是一样的,跟污染的污是一样的,不流动的浊水叫做污。【何谓洿染但有生死。造作趣向。皆是洿染。】你只要有所执著,统统叫作生死,你就是造善业,拼命执著,还是生死。【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即是道。】你想要体会道吗?很简单,彻底放下,平平淡淡的过日子,道就跑出来。【何谓平常心。】底下画双黄线,这几句就是修行重点,【无造作。】加一个:心,心没有任何的造作,心【无是非。】心【无取舍。】心【无憎爱。】没有爱也没有恨,是修行。心【无凡圣。】【是故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凡夫体悟不出来,如果圣贤著相也不对,所以也不叫作圣贤行,但著相就不叫作修行,是菩萨行。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当然得到福报很多,又广又多,又是七宝,这怎么得了,布施这么大!

  佛陀说:【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如来”上面加几个字:只要是生灭妄想心,如来不说得福德多,只要是生灭妄想心,如来绝对不说福德多,要明心见性,了解福德同时不著相。【以福德无故。】“无”底下加两个字:住著。以福德,修无量的福德,同时不执著。无住著故,一点都不执著。【如来说得福德多。】世尊才说:这个才是真正的福德啊!

  所以,诸位!你今天来听《金刚经》,不得了啊。Youare lucky old women. 你们是幸运的老女人。Youare lucky old men.幸运的老男人,(众笑)真幸运!所以,我要来讲《金刚经》的时候,我就跟卢医师说:只要来这里听《金刚经》,有一百个人,讲到最后,因为这是超博士班的,这个要听得懂,还是要有一点功夫,我是真的很认真在讲,然后,有的人很认真听:师父啊!听不懂怎么办?听不懂就去跳楼啊(师很诙谐的语气神态)!我已经讲得快跳楼了,怕你听不懂,一而再,再而三,重复一直这样讲,听不懂?哎呀,(日语wakaran搞不懂诶!)“以福德无故”,修无量的福德,一点都不住着,“如来说得福德多”。

  【凡夫住相布施。七宝。希求福利。此是妄心。】

  【所得福德。不足为多。不如净妙无住之福。】清净不可思议,不执著之福。【无得之德。同于虚空。无有边际。】无所得,心没有这个得到的观念,这个福德最大,跟虚空一样。你不著相,胸量就跟虚空一样。所以,修学佛道,不在无相上下功夫,统统不叫作修行。我告诉你:不听经、不闻法,不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不开大智慧,头撞破了,你都不叫作修行,我告诉你,你不相信是不是?有的人拜佛头撞破了…以前我们文殊讲堂,有一个法师来出家,很认真拜佛,我劝他听经闻法,他就不要。听经闻法,不要!猛拜佛…拜到一个额头硬块,我跟他讲:没有般若智慧,头撞破了,还是不开悟啊!要弄清楚啊,法在无相当中下功夫,彻底的放下,在你的平常烦恼当中,你就知道掌握你的生命、念头,你就不会有种种的情绪化,可是这个需要时间的,真的不是三、五年功夫的。

  底下,就叫你离相了。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我们不生不灭的这个佛性,能不能从三十二相看到呢?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释迦牟尼佛那个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每一个人都有。你看到佛的三十二相,虽然具足清净庄严相;可是,那人是相,你要见到如来,是绝对不能用表相来看的,不能看说佛有三十二相庄严,这个叫作佛。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具足”就是庄严的意思,就是三十二相具足。你要看到佛陀,能不能以庄严的三十二相看到释迦牟尼佛?能不能看到?不能!【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注意听!如来说:真正的具足庄严相,必须体悟到当体即空,即非具足庄严,就是具足色身,当体即空,你要体悟到空、无相,叫作: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这才是真正的庄严,你一定要体悟,相不可得,当下彻底放下,不执著,那一颗清净自性,才是真正的庄严色身、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就更清楚地问了:须菩提,你要体悟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能不能从相上看得到?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你要见到清净自性,你绝对不能用相上去衡量、去执著、去看得到,绝对没办法。所以说: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如来所说的真相,真正的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就不是三十二相的庄严,只要你看到相,就不是真正的具足,因为不是心性,心性才是真正的庄严,无相清净心,【是名诸相具足。】简单讲:大彻大悟的人叫作诸相具足,明心见性的人就是庄严相,你今天不大彻大悟,不管你怎么化妆,还是一样。

  【心既空寂。湛然清净。岂有色身诸相可得。】哪有这些种种的相呢?【凡夫既不着有。】不执著一个有,【即着于空。】要不然就落空,没有法,就空。【有此断常二见。】什么叫断常二见?“断”:断灭见,就没有因果,否定因果叫断灭见。常见就是做人永远做人,做猪永远做猪,做狗永远做狗。这是外道,断常二见就是外道见。【谓观空莫非见色。】观空,你要观空可以,当下还是看到这些种种的相,观空底下加两个字:“当下”,更清楚。观空当下,莫非见色。【见色莫不皆空。】见色底下如果加一个:“当下”,更清楚。见色当下,莫不皆空。加两个字,(意思)清清楚楚。【即是具足色身。具足诸相。非具足也。】“非具足”就是当下皆空,非就是空。

  【空色一如。有无不异。】有跟无是没有两样的,【方可能观无身。而见一切身。无相而见一切相。是名色身具足。诸相具足也。】

  【僧问赵州晕。狗子有佛性么。州云。狗子无佛性。】狗没有佛性。【僧云。蠢动含灵。】这些在地上爬的,蠕动的这些,【皆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州云。为他有业识在。】业识就是生灭的意识心,【夫有业识之人。】你只要有生灭的意识心,就麻烦了,【种种着于有。起诸妄想者,此名颠倒知见。】因为我们要除掉这个业识很困难,所以世尊知道:众生执著得很可怕,力量太可怕了!用功了十年、二十年,实在是没办法见性,世尊叫你好好的念佛,先求生极乐世界去。要不然,像讲到这个大彻大悟的法门,真的很困难,一刹那之间,如果不了生死,下辈子来,又麻烦了,先到极乐世界去,这大家都容易修,执著,没关系,你就执著阿弥陀佛,久了,念阿弥陀佛…妄念慢慢少,听经闻法,慢慢放下…这句佛号抓得紧,临命终了生死。世尊大慈悲,知道这个业识太难了,众生这个执著,实在是到极点了。因为有业识的人,就会著于种种的有,起种种的妄想,这叫颠倒知见,【种种落于空。都无所悟者。此名断灭知见。】落于空,就没有因果的观念,人死了也是空,狗死了也是空,都无所悟,就是断灭知见。【宿有善根之人。无此颠倒断灭二病。能洞晓空有。此名正真知见。若悟此理。乃会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经文:【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有所说法”旁边写三个字:生灭心。你认为如来有所说法,那就是生灭,一切法不可得,说法无法可说,没有这个人;听法的人无法可听,也没有这个人;中间声尘、声音,刹那生灭,寻遍不到,来无来相,去无去相,找不到声音之相。说法的人空,听法的也空,中间的音声缘起幻化,也空。诸位啊!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你只要体悟,我们现在讲经说法,统统是幻化不实在的,你就体悟了真正的清净自性。我们现在讲经说法是什么?幻化,对不对?有没有永恒?没有。是不是无常?是,就是这样子。虽然是没有永恒,就是演一出戏嘛!能不能增进大家的道业,彼此是互相勉励。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就是毁谤佛,因为他不了解真理,不了解如来是不生不灭的,叫作如来。【不能解我所说故。】对啊!世尊在那边说法啊!怎么会没有?明明在那边说法,世尊是叫你看自性,不是看那个音声啊!看好那个清净自性,释迦牟尼佛在说法,清净自性不动的呀!注意看那个本性,不是看相的声音。

  【心既清净语默皆如。】如果心清净了,你讲话也是空,不讲话还是空。【遇缘即施。】碰到了因缘就运作。【缘散即寂。】

  【张无尽云。非法无以谈空。非人无以说法。】非法,就是如果没有正法,如果没有正知正见的正法,是不能谈空的。非人无以说法,如果没有真正弘法利生的人,是没有办法说法的。没有人类也没有办法说的。

  【此谓不同生灭之心。有法可说也。】是绝对不同于众生的生灭之心,认为有法可得。【若有生灭心在而说法者。是教一切人。不能得见自性。】你认为世尊有所说法,这个就是生灭心,弄错了,目标、方向弄错了,你看到的是生灭心,这个是叫人不能开悟啊!【谓之谤佛。】所以,底下说:【但无生灭心。方可说法。】要真正的明心见性,彻悟,才能说法;没开悟的人说法,会像隔靴搔痒,抓不到,搔不到痒处,讲一讲,好像这样,讲一讲,好象也那样,因为自己没开悟,没把握,你知道吗?大彻大悟说话,单刀直入,直入,你百问不倒,你问什么,他都有办法答,这是真正悟嘛!那没开悟的:师父!是不是这样?也可以啦!师父!我这样开悟吗?大概吧,你自己看着办!为什么?因为我也没开悟啊!(笑)你问他,他也不知道啊!开悟就像什么?就像回到故乡,我家的故乡,哪里放着、摆设什么,我回到故乡,我的家里,哪里摆设桌子、椅子、茶几、冰箱、炉灶,都很清楚,已经回到故乡了,他怎么讲,统统是自己的东西。没有开悟说法,就像隔靴搔痒一样,在名相里面打转,你听他讲经,好像在说法,不过那个味道就是不出来,没见性,味道就讲不出来。开悟就是那么一点点儿味道,有那个味道,听法听出味道出来。

  慧律法师讲金刚经 第14段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不生不灭,说什么法呢?【是名说法。】

  【谢灵运曰。教传者。】“教”就是说教,“传”就是传法者。这些说教传法的人,【说法之意也。向言无说。】“向”就是刚刚。刚刚说一切法无说无示,无来无去,无说,【非杜默而不语。】“杜默”就是沉默。并不是说:沉默不说叫作无说。并不是说:这个人静静地不说话,他叫作无说,不是这个意思,“说”当体即空,就是无说。【但无存而说。】“无存”就是无着,是不执著而说法,【则说满天下。】底下画x,无乖法理之过无存,这句不要看,你看了也不能开悟,只要困扰你的思虑的,师父统统叫你画掉,【谓不著诸相心无所住也。】不著诸相心无所住。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听说是毕竟空寂的见性大法,【生信心不。】加两个字更清楚:生“真实”信心,“生”下加“真实”,生真实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这里要注意听!全神贯注的听,很多人诵《金刚经》诵到这个地方,看不懂。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第一句是懂佛法的人,懂一些佛法的人,学圣贤之道的人,“非”底下加两个字:一般。非一般的众生,就是学佛的,这个就是专指学佛的。第一句话是指学佛的。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懂佛法,学圣贤之道,已经不是一般众生了,但是,著一个学佛、学圣贤之道知见。

  好!再讲一遍:彼非众生,我们这些学佛的人,已经不是一般的众生了,叫作彼非众生。我们现在已经不是一般的众生了,我们知道要了生死、要学圣、要学贤人、要开悟;但是,就清净的自性来讲,有东西可以学,还是执著;有圣人可以学,还是著见;有贤有圣,还是著相。

  这个“非不众生”,是著凡夫知见。上面这一句(彼非众生)是著圣贤知见,认为有圣贤可学,底下是著凡夫知见,“非不众生”就是众生,你不能说这些不学佛的,这些不懂佛法的人,他不是众生,他的确是众生,集五蕴身而生,集烦恼而生,众生每天都在烦恼,统统叫作众生。这个“众”就是五蕴。“非不众生”就是:你也不能说他不是众生,你也不能说他不是凡夫的众生,他的确就是凡夫,但是这种观念,还是著凡夫知见,所以,彼非众生,前面一句是指学佛的,后面一句是指不学佛。学佛,就是不是一般众生,学圣贤之道,著了圣贤知见。底下是著凡夫知见,不学佛的叫作凡夫,可是我们也不能说他是凡夫,因为他当体即空,也没有这个凡夫知见。不能著圣见,不能著凡夫知见。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加几个字,这一句你看不懂的,“众生”前面加三个字:“佛所说”的众生。众生者,打一个问号,在旁边注解,什么叫作众生呢?世尊就是这个意思,“众生众生者”意思就是说:佛所说的众生,什么叫作众生呢?再问你一句:佛所说的众生,那什么叫作众生呢?【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如来,释迦牟尼佛,说:众生当体即空,根本没有这个五蕴身,四大本空,五蕴无我,如来说没有一个众生,方便,是名众生,方便说:这个叫作众生。我们现在根本就没有一切相,没有这个东西,你这样不能体会的时候,在座诸位!一百年以后,今天是二零零四,我们到二一零四年的时候,我们在哪里?统统不存在了!好!我的骨灰,火化以后摆这里(讲台所在的地方),你们每一个人的骨灰,火化以后,摆在你们的椅子,注意听喔!一百年以后,有没有说法的?没有。有没有听经闻法的?有没有中间的音声?没有!现在有,每一分、每一秒刹那变化,不存在、不实在,没有永恒。对,就是这样子。佛所说的众生,什么叫作众生呢?众生就是不可得,如来说非众生,不可得,是名众生,缘起的假相,方便说:这个有众生。

  【此则魏译偈也。长庆中。僧灵幽入冥。所指魏译。则存。秦译则无也。谓言若敬信佛法。即着圣见。非众生也。】就是非普通的众生,学佛了。【若不信佛法。即着凡夫见。非不众生。】非,第一个字当作:也不能说不是众生,这样你才看得懂。非不众生这个“非”,也不能说不是众生,就是众生。也不能说他不是众生,他集五蕴而生,他当然是众生;可是,众生遍寻不可得,找不到这个众生。【若起此二见者。是不了中道也。】著佛见,不是中道,著众生见、凡夫见,还不是中道。【须是令教凡圣皆尽。不生两头。方是真正见解。故云。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也。】诸位啊!这个没有善知识开导,我告诉你,看一百年,诵《金刚经》诵到死,你都弄不清楚这个在讲什么。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经文:【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须菩提现在悟性很高了,见性了。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注意“乃至”,乃至就是毕竟无法可得,“乃至”就是究竟。怎么样说,无有少法可得,毕竟是【无有少法可得。】没有参考的余地,没有思维的余地,就是不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若有少法得。亦是著相。志公云。但有纤毫。即是尘。】“纤毫”底下写两个字:“动念”,没有一点点的动念。“尘”旁边写两个字:“染污”。你只要有动念,就是染污你的清净自性,“举意”旁边写个:动念,【举意便遭魔所扰。】你动念,只要著相,魔就跑来了,困扰你了。

  【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这一句话太重要了,要画双黄线,如果有人要了解佛的境界吗?你想要进入佛的领域吗?很简单,当净其意如虚空。“虚空”就是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也不增不减,就是这样。

  【学道之人。但于一切诸法。无取无舍。】执著不得,抛弃不得,见一切相,当下就是离相。【见如不见。】看到了,就跟没有看到一样,因为无相可得嘛!你看到这个人,用X光照一下,没这个人。【闻如不闻。】清净自性闻一切音声,如如不动,跟没听到一样。【心如木石。刮削并当。】刮,用剃刀剃;削,小刀;“刮”就是剃刀;“削”就是小刀。“刮削”比喻顺逆二境,刮是顺,削是逆境。不管是顺境,不管是逆境,并当,“当”旁边写四个字,如如不动。这个是表法的,任何的顺境、逆境,统统如如不动。【令内外清净方是逍遥自在底人。】

  【琪禅师云。念念释迦出世。】你只要毕竟空,每一念统统是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嘛!【步步弥勒下生。】每一步统统叫作弥勒下生,你不必等到弥勒佛降生,你现在就见性了,为什么要等那么久?现在我们有《金刚经》作依据,有师父开示,你直下承担,现在就是释迦,就是弥勒。【分别现文殊之心。运用动普贤之行。】用大智慧分别,注意喔!这个不是分别心,一定要弄清楚。用大智慧善于分别,这个就是文殊大智慧的心;运用动普贤之行。【门门而皆出甘露。】门门就是,只要你明心见性,不管你修什么,你哪里统统是甘露。【味味而尽是醍醐。】醍醐就是:乳去提炼的最好味道,乳、酪、生酥、熟酥、最后就是醍醐。每一个味就是醍醐。我们说:醍醐灌顶,醍醐就是最上味。【不出旃檀之林。】“不出”就是不能离开,旃檀就是香。旃檀林哪里都是香,你只要明心风性,那你修各种法门,你统统是解脱。【长处华藏之境。】事事无碍叫作华藏之境。在“华藏之境”旁边写:事事无碍。每一件事情碰到了,统统没有罣碍,统统没有障碍。【若如此也。行住坐卧。触目遇缘。虽应用千差。且湛然清净。】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经文:【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就是《金刚经》整部的精神,《金刚经》整部的精神要你怎么样?活在这个世间,要用什么心态,来跟人家面对这个世间?就是这一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你今天,不管王公贵族,不管是大富豪、大企业,一律平等;乃至见到一条狗、一只蚂蚁,心都是这样子。佛法是真了不起,究竟解脱,究竟平等,你有这个平等心,日子就好过了。看到乞丐,你不会瞧不起他;看到一条狗,你知道它有佛性。【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因为没有这一些事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这一句的意思就是:不著相而修一切善法,以清净心就是佛。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者。凡夫不见自性。妄识分别。自生高下。诸佛是高。众生是下。菩萨了悟人法二空。上至诸佛。下至蝼蚁。】连一只蚂蚁,【皆有佛性。无所分别。故一切法皆平等。岂有高下也。】哪有什么高下呢?

  黄蘗断际禅师这么说:【黄蘗云。欲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把佛观想成光明解脱之相,如果你要修禅的,是不能这样子的,如果是修净土的,是方便可以这样子做,【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注意底下这一句:【历恒河沙劫。终不能得阿耨菩提。】佛是无相的。那我们为什么要观想西方三圣,观想那个光呢?记住!那是使你的心专注,方便。为什么要观落日观、月轮观?因为你烦恼刹那起伏,观一个相,让你在那边,心才能够集中,方便。【又云。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满光明遍照也。】

  【百丈云。若人于一切事。无染无著。】如果有人在一切事相、事情,不染也不执著,【于一切境。不动不摇。】在一切境界,也不动也不摇;【于一切法。无取无舍。】对一切法,也无取也无舍,【于一切时。常行方便。】常行种种的方便,【随顺众生。令皆欢喜。】要让众生欢喜,你才有功德喔!【而为说法。令悟菩提真性。】一定要明心见性,【此即名为修善法也。】这才是名为修善法也。讲得好,祖师的一句话真是好!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须菩提,如来所说的善法,其实就是这个清净心,如来说即非善法,因为没有善法之相,清净心就是善法,无相就是善,也没有一个善法之相,所以,方便说这是善法。

  【不住相故。】不执著这个相。【即非善法。】非善就是空,不但行善,当体即空,还不执著,这个叫作非善,非善法。非善不是恶喔!不住著于善叫作非善。【无漏福故。是名善法。】

  【法华经云。初善中善后善者。初。谓发善心时。须是念念精进。不生疑惑懈怠之心。中。谓常修一切善法。令悟真性。不著诸法相也。后。谓即破善法。直教一切善恶凡圣。无取憎之心。】没有恨之心。【平常无事。】就是平常心,无事就是一切没有罣碍,没有一切罣碍的事。如果你能平常心,那么一切就没有罣碍。【故云。即非、是名、善法也。】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即非,一个顿点,是名,一个顿点,所以要念两次: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经文:【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好大的须弥山。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如果有人以《金刚经》,(即《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乃至四句的偈颂。【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为别人讲解,【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百分之一。那个是有相啊!福报要比一比:有相修行,那就算你用三千大千世界,须弥山王的七宝布施,功德很大;但是不比诵《金刚经》,为别人解说《金刚经》的福报更大,【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聚七宝布施。如三千大千世界中。须弥山王。所得无量无边福德。此为住相布施。终无解脱之期。不如受持读诵此经。乃至四句偈等。所得无住相净妙功德。】只要你不住相,功德立刻现前。简单讲:开悟自性的清净福德,比任何的生灭有相、执著的布施功德更大,【胜前功德百千万倍。】所以说:百分不及一,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还是比不上,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没办法用数学算的,有数量还是相,清净自性无数量,那就功德最大了!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是名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说众生,四大本空,五蕴无我,哪有众生呢?【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即”就是住著。【有我人众生寿者。】如来就会住著有我、人、众生、寿者相。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不见有众生可度。又云。谓诸众生。起无量无边。烦恼妄想。于一切善恶凡圣等见。】这个见就是看法,通常就是分别心的意思,【有取舍分别之心。】这个凡夫【迷情盖覆菩提之性。佛出于世。教令觉悟。降六贼。断三毒。除人我。若能了悟人法二空。无诸妄念。心常空寂。湛然清净。更不留纤毫滞碍。】一点都没有罣碍。【即是见性。】

  【实无无众生可化度也。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即有我人众生寿者者。人人具足。个个圆成。本来是佛。与佛无异。】

  【圜悟禅师云。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就是我们这个色身,如果你了悟四大本空,五阴无我这个色身,当下就是佛,你就不会住著了。既然万法不可得、皆空,人人古佛家风,清净自性就是。【毘卢顶门。】也是指清净自性。你就是毘卢遮那佛,你就是古佛,古佛也只是这样子而已,就里明心见性。【处处祖师巴鼻。】嘴巴、鼻子,统统跟祖师一模一样,因为你悟入无相嘛!【若也恁么返照。凝然一段光明。非色非心。非内非外。行棒也打他不着。】这清净自性,你用棍子打,打不到。【行喝】喝叱。【也惊他不得。】他是无相,无相打不着,把全身打死了,看不到,打不到本性,一直诃责,本性不会惊讶。【直得净裸裸。】净裸裸就是毫无保留,一丝不挂,【赤洒洒】非常的潇洒自在。【是个无生法忍。不退转轮截断两头。】不退转法lun之心,截断两头叫作不退转轮。不退转轮就当处断,两头就是“空”“有”,彻底的放下空有,【归家稳坐。正当恁么时。不须他处觅。】你不须要找,你不必拼命的找,就在你现前当下这一念,彻底的不执著,彻底的不分别,彻底的不颠倒,就这样子而已。【只此是西方。】你只要悟到本来无一物这个清净自性,这个就是西方,不必拼命的找。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解释一遍:须菩提!如来说有一个我,其实那个是意识心,找来找去,其实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我,世尊所说的我,其实没有,即非有我,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一个人,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每一个人都是啊,凡夫每一个人都是执著一个我相,遍看全世界,那一个不执著这个我相?凡夫之人,以为真的有一个我,其实错觉,错误了。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所谓凡夫,找来找去,如来说:根本就没有这个凡夫之相。“即非凡夫”就是即非凡夫之相,非有凡夫之相。所谓凡夫者,只是方便说,他的执著放不下,烦恼多,我们说他是凡夫,其实找来找去,就没这个人。释迦牟尼佛、世尊所说的这个凡夫,其实找不到这样的一个人,没有这个凡夫之相,这个方便说叫作凡夫。

  【有我者。即是凡夫。非我者。】你悟到空,心【随处作主。应用无方。故云。凡是佛因。佛是凡果。】“凡”是凡夫。凡夫是成佛的因,我们现在在座每一个人,将来都会成佛的,祝福大家。一般人都不会祝福,祝你鸿图大展。鸿图大展,开悟的人看,生灭法的东西。祝你青春永驻,有青春永驻这回事吗?世间都喜欢讲假话嘛,讲一讲,有青春永驻这个东西吗?没有!祝你身体健康!那我今天身体健康,那明天呢?十年后?这些祝福就是互相安慰。你要讲:以后我们佛弟子,出家、在家,要这样祝福。买中秋月饼的时候,你就要这样讲:祝你早日成佛!一百分!要这样祝福人家嘛!祝人家早日成佛!这不是很好吗?你祝这个都是生灭法的东西呀!希望你鸿图大展,钱慊多一点,钱慊多一点要干嘛呢?Andsowhat?就是这样子一句话:又如何?祝你健康,健康不用死吗?一百年后呢?统统一样。什么叫学佛?有智慧的这一颗心,就是学佛,全世界的不管是什么家,统统落入观念里面,他认为有实在的东西在研究,你知道吗?有实在的东西在研究:我在研究。世尊说:你这个内心里面真实相还没有弄好,还都是妄想,你研究外面的世界?所以,全世界的伟人,统统在研究外面,身心以外的世界,研究生物、科学、哲学,或者是等等的这些科技、电脑;只有佛学,研究这个心灵工程,大彻大悟这个心性大智慧工程,内心的世界。世间人往外找,释迦牟尼佛往内找,刚好颠倒。往外找,打死不开悟;往内找,刹那就见性,就见到永恒。世间人想要找永恒,像秦始皇找不会死的药,埃及木乃伊,你看,死了以后,就把他弄一弄,弄一弄,身体不会腐烂,可是,人还是死啊!每一个人都在求永生,想要找到永生,永恒的生命,只有佛教找到永恒的生命;永远大智慧的法身慧命,我们真正的找到永恒的生命。只要这个色身,你无论怎么打转,你吃什么剂,打什么针,吃什么营养的,统统是要死,统统是生灭法,迟跟早而已。所以,我们在这里下功夫是错的,在这个色身生灭法下功夫是错的。要在哪里下功夫?要在清净自性下功夫,这才是永恒的生命啊!我们不是要找永生吗?这个就是永恒的生命,我们内在拥有跟佛陀一样的大智慧,这个就是我们永恒的生命啊!全世界所有的众生,只要没有学佛,都落入观念,你有你一套的哲学,他有一套的哲学,罗素有罗素的哲学,中国有中国诸子百家的哲学,印度有印度的哲学,每一个人的哲学不一样,因为没有大彻大悟,所以开始争论。你这个看法,你的看法…白马非马,白马是不是马?是马。白马是不是马?也非马。黑马是不是马?也非马,是不是马?也是马。白马非马,黑马是马,就是这样,统统马,每天都是辩这个东西。世尊就说: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一句就解决了,统统是妄想。用意识形态,永远没有办法登峰造极,明心见性不是靠辩论的,大彻大悟不是靠辩论可以得到的,实证,放下所有的相,因为所有的相都是陷阱,都是烦恼、都是执著,除了放下这些假相以外,没有意识形态,没有执著,就是每一个人本来的本来面目,这个就是我们永恒的大智慧的生命,基督教叫做永生。秦始皇怎么找找不到的,希望永远留在这个世间,就是希望找到一个永恒,我们在我们的心性里面就可以找得到。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佛,彻底的开悟,就见到永恒的生命。正当这个时候,不需要他处,就在这个时候,就是西方。为什么?当下彻底放下,所以,你只要著相,就不是西方,有相就是执著凡夫。

  有我就是凡夫,非我就觉悟到空,就这样子。如来就是悟到无相,随处作主,应用无方。所以说:凡是佛因,佛就是凡夫之果。

  【境界经云。三世诸佛。皆无所有。】你所看到的相,根本就是缘起,种种条件所构成的,而我们看的这个假相,立了种种的名字,安立种种的观念,开始争吵不休。圣人看到毕竟空,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凡夫看到这个就争论。【唯有自心。既明因果无差。乃知心外无法。二乘之人。】声闻、缘觉,【执有我相。欲离生死。而求涅槃。】不生不死,【欲舍烦恼而求灭度。是舍一边。不了中道。乃同凡夫行也。即非凡夫者。一念清净。】就是毕竟空。你了解万法皆空,人生、宇宙根本就是妄想的产物,【非凡非佛。】哪有什么凡夫?哪有什么佛?【故云。即非凡夫。凡夫亦空。迷者妄执但无执著。即一切清净耳。】只要你不执著,即一切相,离一切相,当下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每一个人统统是释迦牟尼佛。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你可以用庄严的三十二相见到真正的佛吗?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在这一段是告诉我们:法身无相。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啊?可以以三十二相,见到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吗?可以看到真正的释迦牟尼佛吗?须菩提说:如是如是,可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空生疑谓。】所以说:大概吧!其实他是代众生问的,示现的。【众生是有。】众生认为是有,【可化成圣。】有什么圣人可以成,【法身不无。】法身是不可思议的,【可以妙相而见之也。】所以说:须菩提是故意怀疑的

  【佛言。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就告诉须菩提说:【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那么我现在告诉你,如果以三十二庄严之相认为看到如来,能够见到我们清净自性。“转轮”旁边写四个字:表法,表生灭。转轮:一直轮转就是生灭。【转轮圣王即是如来。】转轮王这个生灭相就是不生不灭的如来啰。那么转轮王也是三十二相,他也是很庄严啊!能不能这样见到如来呢?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就我所知道的,佛不可以用庄严,释迦牟尼佛这个庄严三十二相,来看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这是看不到的,外表庄严,不代表他悟道。所以,【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来观这个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因为法身是无相,如果三十二相就是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也是如来。

  佛言:须菩提!如果以三十二相,能够见到我们清净自性,那么转轮王也是三十二相,他也是很庄严啊!能不能这样见到如来呢?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就我了解佛所说的毕竟空,不应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转轮圣王。即是如来者。佛以近事质之。】佛用现在的、最接近的,【令其自解。】你自己审察看看,你令自己审察看看。

  【又云。未达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不了解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当体即空的话,【即是心有生灭。】就是心有生灭。【生灭即是转轮义。】转轮的意思就是生灭。

  【王者。心也。虽修三十二净行。生灭心转多。终不契清净本来心。故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慧律法师讲金刚经 第15部分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句话就是重点。你想要用这个生灭的色相,来见到我们清净自性吗?我就是如来,如来就是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你用音声,就能找得到、求得到你的清净自性吗?这也是生灭啊!你用生灭法,来求不生不灭,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一句话的道理。若以色见我,以色相见世尊,以音声求佛、求世尊,这个人是行邪道的,不能见如来。

  诸位!那我们每天都念阿弥陀佛,是不是?以音声求我啊?那我们每天观想阿弥陀佛、西方三圣,是不是以色见我啊?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啊?诸位!这里有一个非常重大的观念:禅宗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当下就是佛,这是最重要的。《金刚经》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净土法门不是,净土法门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是转识,我们人有神识嘛!先把你这个神识,转到莲花化生的极乐世界去,才慢慢来。先转识,这是重大的观念。所以我们也不是以色见佛,也没有以音声求佛,其实到极乐世界,还是我们清净自性,还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因缘和合的,还是这样显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念佛?因为断惑难,开悟难、了生死靠自力难,没有办法了,时间不够用,我们生命太短了,时间不够用。念佛,冲、拼,先到极乐世界去,两者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弥陀经》里面:“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那是叫你执持名号就是:当你要打妄想、贪瞋痴,不如集中精神念阿弥陀佛…是这个意思。所以修净土法门,如果你能悟到清净自性,就是实相念佛,去,就是法身,是大菩萨,你的果报就是大菩萨。去,就是常寂光净土。在娑婆世界大彻大悟的人,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清净法身,常寂光净土。它有常寂光净土,有实报庄严土,有方便有余土,有凡圣同居土,这个讨论起来又很多。大家都可以求生极乐世界,你在娑婆世界的心境高低,决定极乐世界的四土。好了!这已经超过我们今天经典讨论的范畴。

  【音声色相。本自心生。分别之心。皆落邪道。若能见无所见。闻无所闻。知无所知。证无所证。体此妙理方见如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经文:【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如来不以具足相,意思就是说:如来心性是不生不灭的,那么是不是没有三十二相的庄严相啊?就是否定佛的庄严的意思。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因为佛刚刚讲的都是无相嘛!这一段世尊讲,要对因果负责,无相是讲本体,任何一个人都要对因果负责,不可以说断灭相,这一段就是不可以断灭,不能说:既然都是讲无生无灭,那么就不要做善了,也不要弘法,也不要利生了。错!统统要做,还是要行善、要救人,还是要这样做,因为因果嘛!你不能说否定这个因果,佛为什么这么庄严?就是修无量的福德嘛!无量的善,世尊才这么庄严,要不然,每一个人貌相完全不一样。各人造的因各人不同。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不要这样讲喔!释迦牟尼佛也不能说他没有庄严的三十二相喔,这个有修无量的福德善因,才有三十二相,你不能说:释迦牟尼佛讲不生不灭的空理,就否定了事相的因果,这是不对的。你不要这样想,动这个念头说:如来是无相,不以具足诸相,所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把笔拿起来,“诸法断灭”,就是坏因果缘起法,叫作断灭相。也就是没有因果了,你做善事,无善;做恶,也无恶;也没有果报,糟糕了,这个就完蛋了,这个就是外道见。断灭就是坏缘起因果法,叫作断灭见。弄到这个就完了!世尊一直讲不生不灭的清净本体,那么在事相上也不管善了,也不管恶了,错了!善恶统统有因果。所以,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果你做这种念头,如果有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就是无因无果,无善无恶,完了!

  【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把笔拿起来,写六个字:因果仍然存在,因果一定存在的。于法不说断灭相,对这个法一定要对因果负责的,叫作因果仍然存在的。

  【如来不以具足相故者。佛恐须菩提落断灭见。是故令离两边。然性含万法。本自具足。应用遍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去来自由。无所罣碍。此法上至诸佛。下至含识。本无欠少。】每一个人都存在,【是名具足相也。】

  【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者。诸法性空。空寂是常。】空寂就是一片寂静,当下就是永恒,【是故不断不灭。】不能说没有这个因果,不可以的。

  【若作念云。无相而有道心者。是断一切行。灭一切法。此非中道也。又云。若作有相观。即是一边见。若不作有相观。即是断灭法。】

  所以,佛法很难,说这个也不对,搞那个也不对,搞来搞去,众生不是左边就是右边,不是有就是无嘛!佛法统统不是,也统统是,难就难在这个地方。若作有相观,就是一边,清净自性是无相的,你作有相观,就不通达清净自性。若不作“有相观”,就是因果缘起的法则,就是断灭法呀!所以,你观想佛像,还是有因果的,你心清净,有这个心清净的因,将来就往生极乐世界的果,因果还是不可以断灭的。修净土法门,念佛就是成佛的因,在因果法则就是这样子。知道吗?不能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错了!“凡所有相,皆是实相啊!”凡所有相虽然皆是虚妄,但是,凡所有相,悟到,统统是实相,实相就是不坏因果,无相无不相嘛!所以,要对因果负责。【故知真如法性。不是有。不是无。湛然不动。观与不观。皆是生灭。故云莫作是念也。】

  【于法不说断灭相者。见性之人。自当穷究此理。】

  此段为六祖讲的,严重的误解佛法,【若人空心静坐。】这一句是六祖讲的,如果有人空心静坐,什么都不想,跑去静坐。【百无所思。以为究竟。】什么都不想,认为这个就是修行,这个就是佛。错了!佛就是要继续造作,一定要好好的修善,同时无所著,该做的事还是要做,佛法就是这样。以一颗清净心,无所住的心,无所著的心,该吃饭就是吃饭,该睡觉就是睡觉,该上班就是上班,为人父母,就应该尽父母的责任,做法师的有法师的责任、义务,该怎么做就是应该怎么做,还是要积极度众生,还是要积极行善,但是,内心无所著。如果你什么都不想,就认为这个叫做佛,错了!【即著空相断灭诸法。】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经文:【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你看!一句话,你了解一切法,根本没有一个我,【得成于忍。】注意!这一句话是证得空性的意思,能够成就毕竟空的这个境界,叫做得成于忍。知一切法无我,能够成就毕竟空。【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证得空性的菩萨,绝对比你在那边拼命造作的力量大,他见性,你不见性嘛!

  【知一切法无我者。一切万法。本来不生。本来无我相。所得功德。即非七宝布施等福所能比也。】

  【得成于忍者。既知人法无我。】人无我、法无我,【则二执不生。】我执、法执不生。也不执著一个我相,也不执著一个法相,【成无生忍。此乃胜前七宝布施菩萨。】前面满三千大千世界,须弥山这么大、这么广,经过多长的无量阿僧祇劫布施,比不上明心见性的人,【夫万法本来无性。皆用自己之】加一个“心”,更清楚,皆用自己之心,万法都是自心【所显法耳。】都是用自己的心所显现的。【如眼对色谓之见。耳对声谓之闻。见闻是根。色声是尘。色声未对之时。我性常见常闻。】我们的清净自性常见常闻,【未曾暂灭。色声相对之时。我性未尝暂生。此是菩萨了悟真性。活泼泼地。洞然同于太虚。所以不曾生灭。凡夫即被妄心所覆。随六尘转。即有生灭。故尘起即心起。尘灭即心灭。不知所起灭心。皆是妄念也。若见六尘起灭】加两个字:“当下”,【不生。即是菩提。】开悟就是这么简单,“见六尘起灭,当下不生,就是菩提”,看你不执著的功夫到哪里,你的果报就到哪里,你能够不执著,你能够牺牲多少,你的福报就多少,看你有多大能耐牺牲,无我相嘛!你有更大的能耐牺牲,你就有大福报。直接了当讲,肯牺牲的人有福报,大无我的人大福报,就这样子。彻底的无相就是佛,福报最大。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不受”就是不著。以这些菩萨不著这个福德。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动一个念头都不行,【是故说不受福德。】

  【不贪世间福德果报。谓之不受。】修行人贪,就坏了!【又云。菩萨所作福德。不为自己。止欲利益一切众生。此是无所住心。即无贪著。故云不受福德。】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经文:【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他就看到释迦牟尼佛的行住坐卧。你看,人家世尊也是这样啊,来去坐卧,世尊也是这样子啊!你看,佛在这里呀,佛现在在这里,佛现在在那边。他不晓得,当下这一颗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就是佛,他本身就是啊!你现在听经闻法,当下放下,你就是佛,要不然你哪里去找佛?如果有人说:你看,释迦牟尼佛在这儿,你看,佛陀去那边,释迦牟尼佛现在坐着,释迦牟尼佛现在卧着。【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这个人不了解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见性大法。

  【何以故。如来者。】什么叫作我们的清净自性、如来的清净自性呢?【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了知万法皆是心的影像,当下不执著、不分别、不颠倒,就是本性,就是如来。【故名如来。】

  这个多了不起啊!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叫作如来。我们众生,你讲这个他听不懂,他就说:佛在我的前面,我要拜佛。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做佛像?做幡啊、做讲台讲经?方便接引众生,众生没有这个相,他不会拜的,所以,我们弄得愈庄严,他就愈法喜。众生第一个就是见相。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这个身体要照顾得健康,身体不够健康,不庄严,你要度众生很难的。我今天如果是非洲阿福来,这一个肿瘤这么大,你来,你拜得下去吗?这个人业惮比我还重,长得这么丑,我还没有这么严重呢,这叫我如何向他磕头呢?对不对?众生就这样子啊!你看,肿瘤长这么大,不是说我们瞧不起他,而是说:众生没办法,你知道吗?要不然,明天我带一个道具来,弄得一个脸这边这样(很难看),很严重的道具,我告诉你,你一看:怎么这样子?不要讲那么多了,我讲我们流通处就好了,这个流通处,不相信你试试看,你把它雕刻得一个非常庄严的佛像,雕刻很庄严的佛像,同样是钱,要你请佛像,你把它雕刻一尊佛像,是怎么样?五官不端正的,没有对称的,脖子这么粗,耳朵这么大,眼睛这么大,看起来好象佛像,也不是佛像。我告诉你:摆在流通处,放在那个地方,三十年卖不出去,就这个像而已喔!你讲不是不著相吗?好!我放在那边,我请问你:你用一万块,来请我的佛像,你要请庄严的,还是要请丑陋的?来!当然要请比较庄严的,请一尊奇形怪状的回家,怎么拜得下去呢?每天看到那尊佛像,看了就起烦恼,叫我怎么拜得下去呢?他就拜不下去啊,这没办法,众生因为著相,著得非常严重,你叫他彻底放下,没办法,没这么简单的。所以,第一个,你看,我们要来这个讲经,我一个月前,我就好好的照顾一下,这个皮肤吹弹可破(师以诙谐的语调),可以了吗?这个亮度够不够呢?就看:嗯!可以!我平常就是穿那个老鼠色的、咖啡色的,赶快换掉。黄色的,yellowaolor换一个黄色的,这一穿,看到:哇!庄严!这不拜也很难。(师笑,众鼓掌)众生嘛!大家还没见性,就看到这个相。所以,佛弟子要有礼貌,外表也是很重要的。有一个人修行,就不要执著了,统统不化妆。化妆化习惯了,有一天不晓得去听谁开示的:不要执著,千万不要化妆,她认为这个叫不执著了,不执著在内心啊!不化妆有礼貌吗?听经以后,好像觉得不要化妆,结果就不化妆。第二天去外面,人家一看:哇!三分长相,七分妆扮,如果没有化妆的话…昨天看起来像观世音,今天看起来像罗刹,女罗刹,昨天看到,哇!长发飘逸,电风扇一吹来,耐斯澎澎(广告词)。今天一看:哇!真的,人不可貌相,一切真的都是假相,就这样子。所以,我告诉你:还是要化妆,男孩子,你就好好的西装、打领带,这佛弟子,是不是?要有礼貌。女孩子要穿得lady,要穿得漂亮,一定要口红,不过不要超过程度,一擦的话就…佛弟子,一看,怎么会这样子,大嘴巴,她化得太过分了。什么事情刚刚好就好。所以,我们也知道,本性虽然无来无去,这是对内行人讲的,告诉你:一切众生都是看相的,你一定要把你的外相,一定要好好的庄严,要好好的穿衣服,是不是?应该就是这样子。所以很多人就是这样子,不懂得佛法,坐在那个地方。坐着,然后告诉她女儿:女儿啊,来看看,我有没有像观世音?她女儿说:“喔!我妈妈可能著魔了,太严重了!”她认为化妆漂漂亮亮坐在那边,就叫作观世音。她不晓得,来无所从来,去无所去,清净自性不懂。

  【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来去皆如。其谁来去。又云。无所从来者。不生。亦无所去者。不灭。不生者。谓烦恼不生。不灭者。谓觉悟不灭也。】清净自性不灭。不生不灭什么意思?好好的搞清楚:什么不生?烦恼不生。什么不灭?自性不灭。大智慧的清净自性不灭,觉悟的性不灭。

  【又云。知色声起时。即知从何而来。知色声灭时。即知从何而去。】看得清清楚楚。【故色声香味触法。自有起灭。】当体即空,“自有起灭”底下写四个字:当下就是空。不要随着起灭,那一念不随起灭,【我心湛然。】这个心就是清净心。【岂有来去生灭相耶。寂而常照。】“寂”的旁边写个:体,“常照”就是妙用,叫作依体起用。【照而常寂。】“照”就是妙用。妙用虽然一切在运作,体常寂。旁边写一个:体就是我们的心性。照就是一切的妙用,常寂,不离我们寂静的心性,这是不二的,依体起用,摄用归体,寂而常照,依体起用,照而常寂,摄用归体,体用一如,是不二。【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无不清净也。】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经文:【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因为世界是微尘所构成的,你把这个地球,把它磨成粉末状,任何事情,你都把它弄成粉末状,就是颗粒所构成的,分子不一样而已。【于意云何。是微尘众。甯为多不。】多不多啊?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为什么呢?【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

  这一句话很多人看不懂,没有一个人看得懂,为什么这个微尘众不是实有呢?微尘众如果是实在有的话,释迦牟尼佛说:那个就不叫作微尘众。因为微尘就是最微小的。

  注意听!我现在要用《楞严经》再讲一遍,如果这个是微尘(师手拿一黑板擦为例),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讲的:这个是微尘,是不是最小的单位?是不是最小的单位?最小的单位叫做微尘,对不对?释迦牟尼佛问:那么最小的单位,是有还是没有?你讲微尘是有还是没有?第一个人答:有!有这个微尘。世尊就说:“那么有这个微尘,能不能再分析?”先讲“有”这个角度,能分析吗?如果能够分析,不能讲微尘,如果不能分析,也不能讲微尘。是不是?最小的单位叫作微尘,如果能够分析,那不叫作微尘,还有比它更细的。那不能分析,不能分析的东西,你怎么叫作微尘?不能分析就是没有啊!所以说:这个微尘有还是没有?有,讲不通,如果是有,长、宽、高三度空间,你这个不叫作微尘。另外一个答:微尘是空,是没有。释迦牟尼佛反过来问你:那集多少空变成一个颗粒微尘?你想,集一切虚空,可以变成一个颗粒微尘,有物质单位,最基本的单位吗?有没有办法?没有办法。集多少的空?集所有的空还是空啊!集所有的空,能不能变成物质现象?没有办法的。所以,微尘讲有不对,讲空,怎么样?还是不对。你看,世尊多么了不起,大智慧。没有一个人有办法跟释迦牟尼佛辩论的,没有办法的。讲有也不对,讲空也不对,那是什么?那就是心影现出来的,就是心所影现。你看到的这个像,都是你心影现出来的,你要彻底的找,你找不到这种东西。若是微尘众,实实在在是有,其实就是妄有,虚妄的心,才产生颗粒微尘。佛就不说是微尘众,因为微尘就是心性的影像,没有实体可得。如果微尘是实在的,佛当然就不说微尘了,因为微尘是还可以分。

  【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佛说无量无边的微尘,其实当下没有一个实在的微尘聚合的东西,都是心所影现的,都是清净心所影现的,方便说法,是名微尘众。佛所说的微尘众,其实没有一个实在的微尘众,因为当体即空,就是心性所展现的,众生就是妄想、颠倒、执著,才有这个种种的三千大千世界。是名微尘众,方便为了度众生,说那个叫作微尘。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哎呀!这个须菩提真了不起,真正也是悟道的。

  这一段再解释一遍: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的物质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众”就是众多。这么多的众多的微尘,宁为多不?多不多?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哎呀!很多啊!

  为什么?

  若是微尘众实实在在有,佛就不会说那是微尘,因为微尘还是可以分析,其实那是心所影现出来的,物质世界,其实是心所影现出来的世界,不是真正有那种东西,都是心性在作用,因为你有执著,就有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众多的微尘,当下就是空,根本没有这种东西,方便说这个叫作微尘众。

  世尊!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物质现象,其实当下就是空,都是妄想的产物,是名世界,方便说:这个叫作三千大千世界,统统就是妄想。

  【微尘者。妄念也。】

  【世界者。身之别名也。微尘是因。世界是果。】

  【微尘世界者。谓因果也。然自己真性。非因非果。能与六道众生为因果也。谓自性是因。六道是果。故知微尘起于世界。轮回由于一念。虽见小善。不可执著。虽逢小恶。必须除去。且众生于妄念中。起贪嗔痴业。妄受三界梦幻之果。如彼微尘。积成世界。】不知道因果本来就是妄,【不知因果元是妄心。】所以那个非因非果,是指清净自性,因果就是相,清净自性就是无相。【自作自受。】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一念悟来。即无微尘。】因为微尘就是妄想,【世界何有。故云。即非微尘。是名微尘。即非世界。】就是妄想,世界是妄相,妄相当下即空,所以即非世界,因为世界有相,相当体即空,所以即非世界,妄相本空,哪里有真的世界?没有。方便说:【是名世界。】

  【若欲建立世界。一任微尘炽然。】如果你想要建立有的这个世间,你就怎么样?一任微尘,这注意听!“任”就是彻底放下。一任微尘炽然,微尘就是假相,“一任”就是彻底放下,“微尘炽然”就是假相,“炽然”就是生灭相,像火在烧一样,生生灭灭。“一任微尘炽然”彻底放下假相,彻底放下生灭。【若欲除灭世界。觉悟人法俱空。了无一法可得。湛然清净。不被诸境所转。皆由于自己也。】统统在自己的一念心性。

  慧律法师讲金刚经 第16部分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看得懂的请举手(师问众,无人举手,师笑),看不来,没办法!为什么呢?如果这个世界,是实实在在有的,是真的有,姑且说它有。那么有的话,应该是一合相啊!一合相就是绝对的心性。何以故?如果说世界是实在有的,姑且说它有,那应该像心性的绝对心性,一合相就是没有分成二,一合就是不二。如果说这个世界是实在有的,姑且说它是有,那应该就像心性一样的,绝对,没有分开来。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注意听!是名一合相,前面加两个字:“心性”。如来说心性一合相,心性绝对空,即非一合相,其实当下就是空,没有这种东西。是名一合相,方便说:这个叫作一合相,叫作绝对,叫作无相。绝对叫作一合相,无相叫作一合相,无来无去叫作一合相,毕竟空叫作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在“一合相”前面加几个字:“真正清净心之”一合相。“即是不可说”旁边写一个:真心不可说。真正清净心的一合相,根本没办法说。

  但凡夫之人,因为执著习惯了,认为有一个清净心可得,认为有一个清净心,把清净心变成一个观念,认为我得到了清净心。贪著其事,把我们心性的证量,化作凡夫的观念,把圣人心性的证量,有修有证的这个证量,变成凡夫的观念,变成一个:我的心性,有一个心性,有一个一合相。

  再讲一遍:何以故?如果这个世界是实在有的,那么应该是跟心性,绝对的空性一合相是一样的啰!因为这个才是真的呀,我们的心性才是真的。意思是:世界本来就是妄,如果世界是真,那么跟我们的心性一样是真啰!如来所说的心性的一真,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它当体就没有这个相,没有一合相之相,方便说这个叫作一合相。须菩提,真正清净心的一合相,根本就是不能说,不可说。但是凡夫之人贪著其事,贪著有一个一合相,清净心这个相。

  【微尘谓因。世界谓果。若执因果为实有者。即被相之所缚。故云。即是一合相。但莫执为实有。亦莫执为实无。于相离相。故云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也。】

  【即是不可说者。须是学人自省自悟。于理事上。各无罣碍。】没有任何罣碍。【今凡夫一何贪著事相。不达于理。】这个理就是无生,不了解万法毕竟空,不可得,【所以说因果著因果。说世界著世界。】

  【逍遥翁云。学道之人。但只了悟灵明之心。是谓本源。所以念念妄想。皆为尘垢。】所以修行在起心动念间,我们起心动念,好好的观照,当体即空。【勿令染著。久当证知清净法身也。】久就是修行真的须要一点时间,没有办法一下子,须要一点时间!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经文:【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如果有人说:佛不是讲吗?我见到了,你看,众生也见了,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统统存在嘛!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你看,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讲啊!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因为须菩提已经开悟了,须菩提就说了:这个人不能了解如来所说的义理。【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当体即空,空便没有这个东西。【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世尊说这个我人众生寿者,这是方便说,可是你不能著一个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方便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所以,这一段就是: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我们认知了以后,化作观念,观念开始执著,这个叫作知见立知,清净自性本来有知,结果我们却安立一个执著,一个分别,头上安头。《楞严经》讲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清净自性本来有知见,你不要头上安头,安一个执著,安一个分别,安一个颠倒见,那就坏了!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如果你真的发成佛的心,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应当了解万法本空。【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能对这个万法的相产生执著,产生知见。不生法相就是,你了解,譬如说:我、人、众生当体即空,墙壁当体即空,不要产生知见。如是信解,不生种种法相之见。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因为万法之相就是空相。【是名法相。】方便说:为了讲经说法,不得不讲种种的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开始运作,开始一直讲经…其实根本上就没有这一些。

  我再解释一遍: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者,须菩提!于意云何?这个人解我释迦世尊所说的义理吗?不也,世尊!世人不解如来所说的义理。为什么?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当体即空,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对一切法应当知道,不可安立任何知见,应当如是见,这个“见”跟前面的见不一样,应如是见到空理,如是知,知道万法皆空;如是见,见到清净自性。如是信解,绝对不可以在万法生万法之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当体即空,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说般若金刚之法。始即令诸学人。先除粗重四相。如大乘正宗分中说也。次即令见自性之后。复除微细四相。】粗的遣除,再来微细的,【如究竟无我分中说也。此二分中。即皆显出理中清净四相。若于自心。】标号A,这有四个段落。

  A,【无求无得。湛然常住。是清净我见。】你见没有关系,但是清净的,无求无得,虽然见,可是无求无得,湛然常住,这个叫清净我见。

  B,黄蘗断际禅师这么说:【黄蘗云。百种多知。】安立种种的知见。【不如无求最第一。】种种的相都是虚妄,你安种种的见,透过语言、透过观念,就拼死命的执著,以为有一种东西,不晓得当下就是空。【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著。】无所求,无所著,你就学这个。【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便是佛也。若见自性。本自具足。是清净人见。】

  C,【于自心中。本无烦恼可断。是清净众生见。】

  D,【自性无变无异。无生无灭。是清净寿者见。】

  禅宗的解释,把这四个,用清净心来解释。【故云。即非我人众生寿者见。】因为当体即空。【是名我人众生寿者见也。】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在座诸位将来可以成佛,【应是一切众生。无漏智慧本自具足。应信一切众生。灵源真性。无生无灭。若能了悟此意。即是一切智慧不作有能所心。】底下要画双线,如果你也能够按照底下这几个字做,马上开悟,日子很好过。【不存知解相。】“知解相”就是观念,不要落入观念。那个好人、那个坏人,观念太清楚了。看到那个好人就攀缘,恶人排斥,就落入观念。不要落入观念。不存知解相,就是千万不要落入观念,不要落入圣凡观念、善恶观念、好坏观念,千万不要落入观念。【口说无相法。心悟无相理。常行无相行。故云不生法相。是名法相也。】太好了!口说无相法,毕竟空;心悟无相理,毕竟空;常行无相行,不贪着,所以说:不生法相。是名法相也。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经文:【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这个又是相跟无相的比较了。用这么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要怎么演说呢?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发菩萨心者。谓大乘最上乘种性人也。】

  【持于此经四句偈等受持读诵者。七宝有竭。】七宝是生灭法,会用得尽,【四句无穷。】我们的心性是无穷的。【悟达本心。了无所得。持于此经。其福胜前七宝布施之功德也。】

  【云何为人演说者。四大色身。不解说法听法是你面前孤明历历。】这一段要加几个字,你才看得懂,“不解”前面加一个:若,“解”的旁边,叫作执着、住着。如果不住着,“说法”底下加两个:“之人”,不住着说法之人,“听法”底下加:“之人”,那就很清楚了(加字后为:“若”不解说法“之人”听法“之人”)。不执著有个说法的人,不执著有个听法的人,就在你面前,大彻大悟,你的心性马上显露出来,孤明历历。不着一个说法的人,不着一个听法的人。【通彻十方底。】上面就是心性通彻十方。【解说解听。】一般世间人讲解,讲听,有说明、有听讲的。【莫要记他语言。】只是为了要记住他的语言,【纵饶说得天花乱坠。其心不曾增。】讲得这么的多,心不增。【便摠不说。】“便”就是就算。就算统统不说,心也不减。【其心不曾减。】就是说法说得天花乱坠,说法说得无量无边的多,其心不增;就算不说,大智慧心性也不减。【求著转远。】你用心求另外一个心,愈求愈远。【学者转疏。】“疏”就是愈离愈远。你想要学见性法,世间就是求。我们要求学,愈求愈远。所以,“所知障”是什么意思?所知道的种种的观念,障碍我们的清净自性,把这个相,安排种种的相,落入观念再执著。所以,学历愈高的人,所知障就愈重,世智辩聪愈强,这个人很聪明,这个道障碍愈大,世智辩聪,观念愈强,所知障,所知道的障碍清净自性,叫作所知障。所知道的是假相,他不晓得要放下,所知道的世间的语言、文字、观念,统统障碍我们的清净自性,叫作所知障。可是话讲过来,一个学历高的,一个很聪明的人,如果有一天让他学佛,不得了!语言变成清净自性的工具,观念变成弘法的工具,正知正见思想,变成他的工具,所以学历愈高,愈聪明的人,只要一学佛一转过来,发挥的力量不可思议。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障碍的本身就是解脱,但看你的心怎么运用。【惟在默契悟者自知也。】你要契入这个真理,靠悟,自己体悟。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此谓悟达无心无相。】无可取之人,【可取之人。若是有心。】如果是刻意的。【不取于相。】还是相,如果悟达无心无相,是可取之人,在旁边写一个:应当赞叹,可取之人就是应当赞叹。如果一个明心见性,无心无相,这个是值得赞叹的人。【却是取相。】如果有的人刻意的不取于相,我不执著,刻意的我不执著,一直用讲的,却著相。说放下,功夫还是不够,悟到六祖那一句话,都是真正的离相: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心本是空。相亦是空。人法俱空。有何可取也。真净文禅师云。但无一切心。自然合天道。应用在临时。】“临时”就是时空,时间、空间的架构上,就看你怎么运用。【莫言妙不妙。】

  【如如不动者。】不要说妙跟不妙,你只要如如不动。【学人若谓我知也。】“我知”就是有所知。【学得也。】你有所得啊!【契悟也。】有所悟,统统有,【解脱也。】有解脱,【似此见解。皆是有动心。】“动心”就是执著,【即是有生灭。】如果没有说:我在知、我在得、我在悟、我在解脱,如果没有这个念头,【若无此心。即一切法。皆摄不动。不动即内外皆如。故云如如不动也。】

  经文最后一句,世尊讲的太了不起了。彻底的看破身心不实在,彻底放下,就是这一句,就是关键。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世尊、释迦牟尼佛,恐怕我们一直死执这个身心,叫我们彻底的看破,这一句就是叫你彻底看破,把生到死收摄在这一念。记住!一切有为的生灭法,跟做梦一样,我们人生、宇宙,统统在做梦,梦幻、水泡,水中泡,砰!没了,砰!没有,表示生命的脆弱。影像不实在,梦是不实在,泡,很脆弱,影像是不实在。如露亦如电,就像早上的朝露,太阳一出来,朝露就消失了,表示生死无常,刹那消失。“电”就是闪电。像闪电,没了!生命就是这样,这么短暂。意思就是:你要珍惜人身啊!要好好的修行,在这么短暂的生命里面,这么快速的无常里面,你总要找到清净自性,要不然,就要彻底的赶快念佛。何以故?一切有为的生灭法,就像梦幻泡影一样不实在;就像露、朝露,太阳一照就没有了;就像闪电一样,一闪就过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短暂,如此的无常,赶快修行啊!应作如是观,内心要有心理准备。

  【一切有为法者。生老病死。贫富贵贱。士农工商。赤白青黄。馨香臭秽。有无虚实。深浅高低。皆是妄心起灭。】因为那个都是相,所有的相都是陷阱。记住!见所有的相,统统放下,见所有的相,都知道那是陷阱,不要落入进去,不要掉进相的陷阱里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掉进去,不要落入观念,不要在相上建立观念,拼死命的执著,没有这种东西。【有为之法也。】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者。一切有为之法。即是世间万事。皆如梦幻泡影。不得久长。】

  【梦者。妄想也。幻者。幻化也。泡者。如水上之泡。易生易灭也。影者。如身之影无所捉撮也。】“撮”就是取。我们身体,光线一照,后面的影子你捉不到,那不是实在的。灯光一照,后面的影子,你抓那个影子,怎么抓得到呢?人生、宇宙就是心性的影现,没有实在的东西,赶快看开、放下。【露者。雾露之露。不得久停也。电者。】闪电,【雷电之电。顷刻之光也。】刹那的闪电,生命是这样脆弱的。所以用这个臭秽的色身,无常的色身,想要追求永恒的快乐,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能出家的赶快出家呀!我总不会说:还没结婚的赶快结婚喔!不会这样子。

  【应作如是观者。有为无为皆由自己。心常空寂。湛然清净。无纤毫停留罣碍。自然无心。如如不动。应作如是观也。】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夫至理无言。】真理是没办法说的。【真空无相。谓都寂默也。】寂静沉默。【但不著言语。不著知解。】“知解”:以前的人都讲知解,要用现在的人叫做观念。所以,记得!在座诸位法师,讲经说法的法师要注意,你要讲经弘法,要跟现代化接轨,要用现代的语言讲经,他才听得懂。知解,有现代的语言,叫做观念。千万不要著这个语言,千万不要落入观念。【即是无言无相。】在座诸位很多的法师,你们将来要弘法利生,要跟现代化接轨,你总不能说,讲经的时候,像老和尚一样:打开《金刚经》,然后,眼睛闭上来,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我今天要讲(语速很轻,很慢)…然后喝一口水,等两分钟。生命比较短的,听不下去,生命短一点的,听不下去。还没听完,往生了!(师笑)很慢嘛!今天我们来讲…老和尚,用这种方式讲经,一举例子:古早古早的更古早以前,都是这样讲的,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古早古早,又翻过去那个古早,意思就是很早的意思。一举例子:讲到那个三国时代,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师笑)现在是辣妹时代了,三国时代?头壳有问题!

  【金刚经之旨趣。本谓此也。是以旋立旋破。】立一切法,当下叫你看破、放下,【止要诸人。】“止”,就是“只”的意思。就是最主要的。就是要你每一个人,止要诸人,最重要的,只要你,只要一切人,【乃至无有少法可得。即不被一切诸境所惑。】因为你认为这个境界有所得,你就拼命追,拼命建立名相、语言、观念,拼死命的追,到最后就失望,撒手西归的时候,两个眼睛瞪得大大的,放不下。为什么?认为有啊!不晓得生死是平等的。哎呀!师父!我很怕死啊!有的人问:要怎么转变这个观念?转一下,全世界的人都要死,你要认同这一点,认同全世界的人都要死,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要死,恐惧感慢慢的下降。【若得心地休歇。】旁边写一个:歇即菩提。放下,就见性了,不要吵吵闹闹的过一生,要用本性过日子。【即谓之清净心。亦谓之本来心。亦谓之到彼岸。亦谓之涅槃。亦谓之解脱。其实一也。】就是同一个理。你讲本心也对,本性也对,清净心也以,歇即是菩提也对,到彼岸也对,讲涅槃也可以,讲解脱也可以,其实是同一个道理。

  【张无尽云。傅大士。庞居士。岂无妻子哉。】有啊!这个傅大士、庞蕴居士,难道没有妻子吗?有啊!有妻子就有男女啊!【若也身处尘劳。】虽然身在五欲六尘,底下加一个:“但”,【心常清净。】但是,心一点都不执著,真的常常清净。【便能转识为智。犹如握土成金。】土抓到就成金,就是点石成金的意思。一个明心见性的人,所到之处,统统化作智慧,统统化作净土,所以,古德有一句话,就是你的心要正,知见要正: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正人,大彻大悟的,“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那个恶知见的人,把佛法拿来敛财骗色,佛教就变成搞这个世间的人,搞这个欺诳、欺诳世人。所以,握土成金的意思就是:你只要见性,你所到之处,统统点石成金,这个在告诉你,开悟的可贵呀!要不然你怎么修行?头撞破了也不知道。【一切烦恼。皆是菩提。】烦恼本空。【一切世法。皆是佛法。若能如是。即是在家菩萨。了事凡夫。岂不韪欤。】“即是”就是就算你是在家菩萨,你只要大彻大悟,彻底的放下,你一样过你世间的生活,你身处尘劳,但是你心常清净。你虽然是在家菩萨,怎么样?了事凡夫,“了事”就是无事。这个了事凡夫,他是用反面来讲的,无事的凡夫就是圣人。凡夫是说,他身处这个五欲六尘,可是他生死已办,“了事”就是他真的悟道了,悟道的凡夫就是圣人,生死事大,了了生死事大的凡夫,就是圣人。所以,了事凡夫,就是圣人,就是悟道的圣人,虽然是在家菩萨,还是圣人。岂不韪欤,“韪”就是是。(韪音wěi)难道不是吗?这一句话整句的意思就是说:难道不是这样吗?只要你明心见性,难道在家居士,不也是圣人吗?意思就是:只要你明心见性,不管出家、在家的身分,不在相,统统在见性论断。

  哇!阿弥陀佛!(师叹气合掌)

  我讲得不好,还在学习,今天有耽搁大家一点点时间,非常的抱歉,因为总是要有一个段落。感谢诸位法师的护持,感谢诸位护法居士的随喜功德。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慧律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慧律法师讲阿弥陀经     

慧律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慧律法师讲大乘起信论     

慧律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慧律法师讲佛说疗痔病经     

慧律法师讲观经     

慧律法师讲净土十疑论     

慧律法师讲楞严经     

慧律法师讲普贤行愿     

慧律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慧律法师讲坛经     

慧律法师讲心经     

慧律法师讲圆觉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本源法师讲金刚经    

昌乐法师讲金刚经    

常福法师讲金刚经    

超然法师讲金刚经    

彻悟禅师讲金刚经    

传喜法师讲金刚经    

传琰法师讲金刚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金刚经    

慈法法师讲金刚经    

达真堪布讲金刚经    

大愿法师讲金刚经    

涤华禅师讲金刚经    

法清法师讲金刚经    

法悟法师讲金刚经    

佛光法师讲金刚经    

嘎玛仁波切讲金刚经    

光明禅师讲金刚经    

HT法师讲金刚经    

宏圆法师讲金刚经    

慧净法师讲金刚经    

济群法师讲金刚经    

戒法法师讲金刚经    

界文法师讲金刚经    

净慧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久晃法师讲金刚经    

理证法师讲金刚经    

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    

妙华法师讲金刚经    

明奘法师讲金刚经    

蕅益大师讲金刚经    

普献法师讲金刚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仁禅法师讲金刚经    

仁达法师讲金刚经    

仁清法师讲金刚经    

圣凯法师讲金刚经    

圣严法师讲金刚经    

圣一法师讲金刚经    

圣赞法师讲金刚经    

索达吉堪布讲金刚经    

倓虚法师讲金刚经    

通觉法师讲金刚经    

惟贤法师讲金刚经    

贤宗法师讲金刚经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讲金刚经    

星云法师讲金刚经    

虚云老和尚讲金刚经    

宣化上人讲金刚经    

印光大师讲金刚经    

印泉法师讲金刚经    

月悟法师讲金刚经    

月溪法师讲金刚经    

昭慧法师讲金刚经    

智能上师讲金刚经    

智泉法师讲金刚经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讲金刚经    

宗性法师讲金刚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