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阿弥陀经 |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253集 |
|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五00页: 钞【八从莲生者。】 下面是解释有一些人执著在经典的文字上,看到《观经》上品上生章里面没有说莲花,从上中品到下下品都说的有莲花,於是就执著这九品里面有八品是莲花化生,上上品没有莲花。莲池大师在此地引用许多经文来证明,上品上生也是有莲花的。 钞【据观经上品上生文云:自见其身,乘金刚台。独无莲华二字,故言下之八品,乃从莲生。】 疑问就从这里来的。其实这些都是违背了佛对我们四依的教训,「四依法」里面说得很清楚,教我们依义不依语。 钞【然经论所明,历历皆说生西方者,俱从莲生。】 『俱』就是凡是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无论品位高下,乃至於边地往生,都是莲花化生。 钞【大本法藏愿云。】 这是引用《无量寿经》四十八愿。 钞【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蝡。】 蜎蝡是指小动物,我们讲软体的小动物、昆虫一类的。 钞【生我刹者,皆於七宝池内,莲华中化生,言皆,则概举九品。】 假如其中有一种不是莲花化生,就不能用『皆』,用「皆」那就是全部都包括,里面没有差别。这是从弥陀本愿里面,没有说哪一类往生的没有莲花。 钞【又云。他方诸大菩萨,欲见阿弥陀佛者,径於彼国七宝池内,莲华化生。言大菩萨,则必非中下矣。】 这个文可以给我们做一个旁证,『他方诸大菩萨』,经论里面习惯,如果菩萨上加一个大字,决定是地上菩萨,才称为大,这是佛门里一个惯例。我们通常称「菩萨摩诃萨」,摩诃就是大,这个地方称的大菩萨就是摩诃萨。说菩萨,则说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三贤位的菩萨;往上去,初地以上我们都称为大菩萨。登地的菩萨去往生,绝对不是中辈下辈,决定是上上品往生的。所以这个文里面讲,也是在七宝池中莲花化生,可以给我们做一个旁证,上品上生也是莲花化生。 钞【又云:其上辈者,命欲终时,佛与圣众,悉来迎致,即於七宝池内,莲华化生。言上辈,即正对上品矣,并无最上不莲之意。】 从经文里面看,我们看不出上上品往生没有莲花,这个意思看不出来。以上所引的都是《无量寿经》,下面有三段是引用其他经典来证明。 钞【又法华云:闻此经典,如说修行,命终即往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夫得无生忍,非上上品乎?】 这是《法华经》上所说的,我们读经典,字字句句都要仔细去看,万万不能疏忽了,往往一字一句之差,我们就把经义误会了,铸成很大的错误。有些人看到经文上这么说,所以就是读经,《法华经》的功德很大,念《法华经》。还有一些是外国传来的,不是念全经,念经题「南无妙法莲华经」,行吗?这个地方诸位一定要知道,你看经上明明说「如说修行」,闻此经典,要不能够如说修行,不管用!即使每天认真去读诵,像古来大德有很多的人每天念一部《法华经》,《法华经》念得很熟,念得可以背诵,大概一部念下来也要三、四个小时,这个经文的分量多。要紧是修行,不照这个经典教训去修行没有用处!口善而已,这是我们必须要看清楚的。我劝大家初学要读经,要把经读熟,这是第一个阶段。因为经要是不熟,记不住,就谈不上修行,必须经典里面教训记得很熟,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遇到事、遇到人、遇到物,起心动念马上会想到佛在经上教我怎么做法。依照经典教训做为标准,把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修正过来,这叫做「如说修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面讲供养,里面也说「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法供养里面总共说七条,第一条就说「如说修行供养」,可见得不能真正去做,那个没有用处。果然真的去做,拿著经典的标准修正我们思想行为,命终时候,希望到极乐世界,希望见阿弥陀佛,你这个愿一定不会落空。不但是学《法华》的,学任何经论都可以,因为一切大乘经论里面所说的都是诸佛如来的标准,所以依照大乘经论修学,就是常随佛学,就是跟佛学。我们依照《无量寿经》,或者依照净土三经、五经来修学,那就是直接跟阿弥陀佛来学习,也就是我们就是学阿弥陀佛,拿阿弥陀佛做为我们自己心行的标准。所以这是这一段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句话。 钞【又行愿品,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而曰: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於胜莲华生。】 彼佛是阿弥陀佛,众会是莲池海会,佛与菩萨都清净。『我时於胜莲华生』,普贤菩萨往生是在莲花当中化生的。普贤是华藏会上毗卢遮那佛的后补佛,圆教等觉菩萨,请问他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品位?当然上上品,那还有什么话说!这是普贤菩萨自己说出来,他生到极乐世界是莲花化生的。这就是直接证明,上上品,《观经》虽然没有说莲花化生,普贤菩萨给我们说出来,上品上生是莲花化生。 钞【夫普贤往生,非上上品乎?】 这是一定的道理。 钞【又宝积明十心回向,后得莲华化生。夫十心菩萨,非上上品乎?以是参考,确有明证。】 所以这些菩萨确实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上上品。 钞【问:果尔,则上上文中,何以曰金刚台,不曰莲华。】 果尔,果然如是。《观无量寿佛经》文,上上品为什么不说莲华,而说金刚台?这是大师假设一个问答,帮助我们断疑生信。 钞【答:文互有无,不足泥故。】 这两句话就是四依法里面「依义不依语」,不要执著文字,文字里面有省略,意思是圆满的,要懂这个道理。 钞【何以知之?上品中生,亦曰乘紫金台。】 可见得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莲花化生,莲花当中一定有莲台,所以乘紫金台。 钞【又将曰七从莲生乎?况中品之下,亦但云此人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文中并无莲华二字,又将曰六从莲生乎?】 依照文字上来说,这里头问题可多了。所以有的地方说了,有的地方省略,一定要晓得这个意思。 钞【夫既以不莲为胜,则中下劣品,何以不莲?】 『不莲』就是没有莲花。假如没有莲花为最胜,上上品只有金刚台没有莲花,没有莲花是最胜的,你要是这么想法,大师在此地就说,中下劣品何以不莲? 钞【又中品之上,独曰莲华台,其金刚台紫金台之类乎?其莲华之类乎?错杂不伦,进退无据。】 说莲花,没有说台;说金刚台,没有说莲花,这都是省略之词。大师在此地教给我们『不足泥故』,「泥」就是今天讲执著文字相,不要去执著文字相,知道佛说法跟以后结集成为经本,九句里面互有省略。这一品里面这个说得详细,那个省略一点;那一品里面,那桩事情讲得详细,这个省略一点,其实都是一样的,要明了这个事实。 钞【灼知文互缺而义必周也。】 在文字里面有欠缺的,但是意思一定是圆满的,要懂这个道理,这也是事实的真相。 钞【愚意各有莲华,华各有台,台各不同,而金刚为台之最胜耳。】 莲池大师这个说法意思很圆满,我刚才讲了,不管是什么品位,统统都是莲花化生,乃至於边地都不例外。莲里面一定有台,莲花以及莲台确实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唯独这桩事情不平等。平等世界是享阿弥陀佛的福报,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是平等的,但是莲跟莲台是我们自己净业变现的,这个就不一样了。我们每个人修行功夫有浅深不同,浅深怎么讲?就是清净心的纯度,断烦恼的层次,功夫深的,破几品无明,得的是理一心不乱;功夫浅的,像我们这些人将来能够往生,绝大多数烦恼没断,伏住控制住而已,这是功夫最浅的。功夫深的人,莲花就大,光色也殊胜,那个台当然就不一样;功夫差一等的,莲花就小,光色比不上功夫深的人,里面那个台当然也不如人。我们知道这个事实,你就该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办?世间法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俗话常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况在现前这个世间,灾难频繁,我们冷静观察这个社会就知道了。社会现象是果,果必有因,观果就知因,观因就晓得将来的果报。现在我们明白了,一切法中最真实、最殊胜,无过於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今天争取什么?确确实实最聪明的人,一心一意取西方极乐世界,其他的都不要挂在心上,这是真正彻底觉悟的人。我们看底下的例子: 钞【如怀玉银台初来,金台继至,可验也。】 怀玉大师往生的故事,《净土圣贤录》里有,《往生传》里也有,这个人可以算是很有志气,一生念佛求生净土,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了,拿著莲花来接引他。他一看到这个莲花是银台,自己想想一生这样精勤努力来念佛,没有能够达到理想的品位,於是在佛面前发愤,我继续努力,希望佛能够持金台来接引我。佛非常慈悲,满他的愿,佛就走了,他又继续不断精进努力,又念了一个星期,佛又来了,看到莲花果然是金台,他就跟佛走了。这是证明,这是证据!是不是阿弥陀佛同情他,跟他换个金台?不是的,这个莲跟台是自己功夫变现出来的,这个与阿弥陀佛没有关系。你到临终的时候,经上讲的很清楚,十方世界众生发一个愿心想求生西方世界,阿弥陀佛七宝池中就长一朵莲花,莲花上还有自己的名字在,怎么会错?你念的功夫愈深,这个莲花就愈来愈大,我们在经上看到,七宝池里面莲花有一由旬的,有十由旬的、百由旬的、千由旬的,可见得大小不相同,光色也不一样。我们要想莲花很大、很殊胜,要想金台、金刚台,要真干才行!这不是阿弥陀佛送给你的,这是你自己净业自自然然变现出来的。阿弥陀佛帮助我们,我们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把这个莲花带来接引我们,莲花不是阿弥陀佛自己种的,是我们自己净业变现出来的,但是阿弥陀佛提供我们一个很好的环境,七宝莲池,八功德水,这是阿弥陀佛提供的,这个一定要知道。所以真正聪明人,真正彻底觉悟的人,应当一切放下,认真去念佛。 经教,说老实话,不重要!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经教上。印光大师,这是我们近代最好的榜样,他老人家的道场,苏州灵岩山寺,现在我们观光旅游非常方便,学佛的同修几乎都会到灵岩山去看看。他那个念佛堂,现在还一样在念佛,每天六支香,就像普通打佛七一样。但是晚上休息,道场不讲经,也没有法会,没有佛事,专一念佛,这个很有道理。特别是在这个时代,给诸位说,这个法门最契一切众生根机。这样的道场建立,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你一句佛号念到底是决定不错。如果要想学经教,将来发愿弘法利生,也必须要把佛念好,然后再学。佛念好,自己有把握往生,我把时间用在经教上,那个自己不在乎了,这就是我宁愿牺牲自己的品位,去学做菩萨,普度众生。如果说度众生,自己将来不能往生,那就坏了,那个度众生恐怕还要造罪业。为什么说造罪业?古人讲,经典「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讲错一个字!你会不会把经典讲错?一定会讲错。为什么说一定会讲错?因为你烦恼没断,你心不清净,你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瞋痴慢,用这样的心入如来大乘,那是清凉大师讲的,「有解无行」,解就是研究经论,行就是修持,没有修持,没断烦恼,结果是「增长邪见」,你用邪知邪见去教化众生,你要不要堕三途?你要不要负责任?印光大师慈悲,不让你做错事,不让你堕落,所以他老人家干脆不讲经,也不鼓励别人讲经,只劝你念阿弥陀佛,这是决定没有过失。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道场里面祖师大德培养弘法人才,不是像现在开佛学院招生,而是在四众弟子当中,经过长时间仔细观察,确实有这个根性、有这个能力,选出来特别的培养他。古时候培养弘法人才叫「讲小座」,法师讲席里面讲经,你在这边听,听完之后你上台讲一遍,把法师先前讲的你重复讲一遍,能够讲到百分之七十、八十,这个人可以培养了。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就不劝你,劝你没用处!所以弘法人才很少,确实要有这个天赋,而且真正肯接受教导,这才能出得来。不接受指导,那个没法子,很容易流入狂慧,自以为是;一定要接受指导、要接受磨炼,这才能成一个大器。所以这个事情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我们自己有这个愿望,有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可以培养,怎么培养?断烦恼。烦恼断尽了,智慧开了,你要有这个愿望就行了。一定要断烦恼、开智慧才行,换句话说,心地清净了,清净心对外面境界是照见,六根自自然然聪明,一听、一看就开悟、就明了,那个时候发愿弘法利生就不难了。由此可知,基础的工作是断烦恼,也就是要修定,先把心定下来,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所以戒是无上菩提本,戒律就是守规矩,你不守规矩,你就不会得定。念佛堂里面二六时中教你老实去念佛,这就是戒律,你要遵守,念上几年,烦恼轻了,心清净,你就得定,念佛三昧你得到了,也叫一心不乱;得一心之后,有能力、有兴趣、有志愿,可以学教弘法利生,再干这个,这个路子就对了,这个程序没错,才能成功。「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怀玉求金台,到最后果然金台现前,满愿往生,金台现前就是上品上生。 钞【且台之义二。】 台有两个意思。 钞【一者基台之台,则台在华下,如世刻像,下作宝台,台上安华,华上安佛,是也。】 大家看到很多佛像,无论是塑造的、彩画的,下面都有一个台,莲花在台上。 钞【二者房台之台,则台在华内。】 这就是莲花里面的台。我们俗话讲莲蓬,那就是莲台,它在花里面。佛坐在哪里?佛就坐在莲蓬上。 钞【如法华玄义,以莲表十如;至如是报文云:譬如莲实围绕房台。】 『莲实』是莲子,『房台』是莲蓬,莲子围绕莲蓬,这就是房台之台。『莲表十如』,「十如」是天台也是《法华经》的精义,精华的义理。为什么说它是精华?只用十句话,简简单单把宇宙人生真相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真不容易!所以十如是我们要牢牢记住。 演【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 你看看,多简单!宇宙人生真相和盘托出。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就讲这桩事情。所以经典一开头「如是我闻」,如是什么?就是这个东西。 演【一切诸法,不离於此。】 「一切诸法」,世出世间一切法,不但佛法,世间法都包括在其中,大,虚空世界,小,微尘、毛孔,一一法都具足这十桩事情。所以从这十桩事情观察一切法,你才看到真相。我们平常说的没有这么详细,平常一般介绍这一切法用「体相用」。平常讲体相用,体跟性包括在体里面,其他的都是在作用、在相里头。换句话说,体相用展开就是十如是,十如是归纳就是体相用;体相用是略说,十如是细说。 演【如是者,指法之辞。谓诸法有如是之相,如是之性,乃至如是而穷尽,无非实相也。】 什么叫「如是相」?相是现象,相是形相。形相,我们眼能看得到的,我们手可以摸得著的,它有颜色、有形状、有相状,动物、植物、矿物,它有它的形状、有它的色相。现象,有它的相,但是没有它的形体,像我们看到空中的云彩,水里面的月亮,有它的形相,没有实体,你可以看得到,你摸不到,现象。这个把一切的相包括在其中。为什么说「如是」?这里面的意思就深,相从哪来的?相是所现的,一定有个能现的;没有能现的,怎么会有一个所现的相?能现的是性、是体,性体是什么?是我们的真心,也叫做真如。真心所变现的这些相,相是不是真的?当然是真的,一真一切真!古人用个比喻来说,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是能现,相是所现,我们喜欢佛像,我们把这个金铸成一个佛像,像是不是金?像就是金,金就是像。开悟的人,明心见性的人,他的老师问他:性在哪里?他在外面捡一片草叶比一比,明白的人点点头,没错!无有一法不是,法法皆是!这个要很细心的去体会,没有一法不是的,叫如是。相如其性,性如其相,离了性没有相,离了相没有性,就好像金一样,离了金没有这个像,离了像也没有金,金跟像是一不是二。 果然明了,性在哪里?山河大地无有一法不是,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你要是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真性,你的心平等了,为什么?尽虚空遍法界原来就是一个自己!自己跟自己还有分别吗?自己跟自己还有打架吗?没有!这个道理很深很深,但是它确确实实是事实的真相。迷了才有分别,迷了才有执著、才有是非人我。这个事情的确非常难懂,所以经论当中往往用比喻,比喻最常用的是「梦幻泡影」。我们人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中有山河大地,梦中有自己也有别人,梦中有一切诸法。当我们作梦醒来的时候,冷静去想一想,梦中所有一切境界,哪一个不是自性变现的?没错!不是外头跑到我梦里的,都是自己自性变现出来的。再问一下,梦中哪一个境界不是你自己?梦中自己是自己,梦中别人还是自己!除自己之外没有别人,梦中山河大地也是自己,没有一样不是自己,全心变成梦,全梦就是心。梦是相,是自性变现出来的。问你,你的心像什么样子?作梦那个时候,梦境,就是这个样子,它变成一个相,你就很容易了解。为什么说相是虚妄的?因为相是常常在变,它不固定,所以相叫妄相。性是真的,因为性不变。譬如我们用黄金,黄金不变,造什么东西常常变,喜欢佛像,把它造一个佛像,不喜欢佛像,熔化掉再造一个其他的像,喜欢什么就可以造什么,金没有变,相时时刻刻在变。会变的,我们叫它做虚妄;不变的,叫它做真常,真妄是这么说的,相对说的。如果离开相对,真妄是一不是二,真就是妄,妄就是真。譬如佛像,像是妄的,金是真的,像就是金,金就是像,真妄不二、真妄一如,这样你才真正见到宇宙万有的真相。如是相,相如是。 第二,『如是性』,「性」是讲本性,『如是体』,「体」是讲本体。如果不是在十如里面讲,体跟性有的时候可以合而为一,体就是性,性就是体,常常把体性或者性体连在一起,是一个意思。在此地分开来,当然就不是一个意思,是一个意思就不能说它做两桩事情。性是本性,性是一切万法的根源,就是真心、本性。体就变了,性变成体了,体有两种:一种是精神的本体,一种是物质的本体。我们用法相唯识来解释,大家就更容易懂得。体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的见分、相分,阿赖耶的见分是精神的本体,中国人讲的灵魂,我们每个人死了以后会去投胎,谁去投胎?灵魂去投胎,不是肉体去投胎,肉体是物质,那是精神的体,在佛法里面不叫灵魂,叫做神识。物质之体,现在科学家的观察可以说已经到相当的精微,是不是已经观察出来?这个话我们还不敢讲,不过我们可以说相当的接近,这是科学的能事。但是科学对於精神的体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一筹莫展,没有法子探讨,换句话说,一直到今天毫无进步可言。但是对於物质之体的探讨,这些年来确实突飞猛进,证明《金刚经》上讲的,一切色相,物质是一合相,被科学证明出来了。《金刚经》讲这个世界,世界是一合相,一就是一种物质,合是组合。我们现在科学家明了,基本的物质确实是一种,只是它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样,组合的方式不一样,这样组成电子、组成原子、组成分子,由分子组成动物、植物、矿物。把它一分析,确确实实真的是一合相。科学对於《金刚经》上一合相的确是证实了。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说明物质的真相,到今天才被科学家证明,一点都不错,确实是一种东西组合的。那个「一」就是物质的体,也就是我们法相宗讲的相分。 『如是力』,力是能力,我们今天讲的动力,或者是现在讲的运动,这个力是运动。谁在那里推动它?诸位要晓得,心是清净的,真心、本性是清净的、是寂灭的、是不动的。这个大宇宙当中,到小而微尘,微尘也是一个小世界,在高倍显微镜之下看起来,它好像当中也有一个像星球一样,旁边有电子围绕著它转,也像是一个小宇宙一样,就是大宇宙的缩小,它也在那里动,什么力量在推动?现在科学家以为是阴电、阳电在推动它。阴电、阳电从哪来的?实在讲,这个问题佛法说得透彻!佛告诉我们,「无明不觉生三细」,动从哪里来的?无明,无明是动相,明就不动了,无明才是动。无明还在三细相之先,心动了,动了就起无明,动了这才生三细。阿赖耶的三细相:无明业相、见相、境界相,见相就是见分,境界相就是相分,一动就变成阿赖耶。所以,阿赖耶是体。上面那个性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一念不觉就变成体,就变成阿赖耶。阿赖耶里面就有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无明的力量,在那里推动它。『如是作』,作是造作,这才有造作,造作就有业了。无论大小物相,一切诸法,一一法都具足这十桩事情,一条都不缺。 『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果跟报,有的时候也把它合成一个;分成两个,果是果,报是报,我们前一生修的有善业,这一生得人身这是果,得人身这一生一切的享受那叫报。有的人得人身,这一生过得很幸福,有的人虽然得人身,这一生过得很辛苦,报不同!果同,果是都得人身,报不同。这就是唯识家所说的「引业」与「满业」,引是引导你去投胎,这是果;满业是投胎之后,你所享受的,那是报,不一样!假如我们把这个事实真相真的搞清楚、搞明白,我们自己在这个大宇宙当中,不但这一生能做主,生生世世自己可以做主宰!自己可以做主宰,那就不叫你众生,就叫你佛,叫你菩萨。《楞严》上说得很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谁能转境?搞清楚、搞明白就会转境了。转境不难,难在认识,难在明白。认识、明白,在佛经术语叫「悟」,觉悟,难在觉悟;悟了以后,那个事情就好办,为什么?你对於因缘果报清清楚楚,什么样的因缘有什么样的果报,你能够控制因缘、掌握因缘、创造因缘,果报就如自己所愿,没有一样得不到。 「因」,就是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的种子,这是因,生生世世的累积。十法界的因,我们统统具足,我们有作佛的因,有作菩萨的因,也有堕阿鼻地狱的因,样样都有,一个也不缺。我们要享什么样的果报,关键在「缘」上。所以佛法非常重视缘。佛为什么不讲因生,要讲缘生?缘自己可以控制,因自己不能控制。因是已经有了的,没有办法,这不能改变;缘可以自己控制。譬如我们过去造作的是恶因,因已经有了,我从今之后把恶缘断掉,因没有缘不会结果,不会受报,缘把它切断!我过去生中有善因,我今天把善的缘加上去,后面果报那就是我理想的善果。经论当中常常提示我们,「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两句话讲什么?因,如是因。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都是我们自己因变现的,我们有这个因,现在只要加上这个缘,我们到西方世界就作佛了。所以《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因;我们今天一心一意依靠阿弥陀佛,信愿持名,这就是缘;因跟缘一结合,下面果报就是西方世界,就见阿弥陀佛,如是果报。假如我们把这桩事情忘掉,我们这个因很多,贪财、贪名、贪色、贪五欲六尘,我们阿赖耶识里面含藏著有三恶道的种子,地狱、饿鬼、畜生。地狱、饿鬼、畜生的缘是什么?是贪瞋痴。我们今天继续不断在搞贪瞋痴,后面果报就现前,果报是什么?三恶道。贪这个缘,饿鬼道去了;瞋恚这个缘,地狱道去了;愚痴的缘,畜生道去了。愚痴是真妄邪正、是非善恶都颠倒了,没有能力辨别。佛法在台湾好像很兴隆,佛法里有正法、有邪法,有真佛、有假佛,谁能辨别?《楞严》上说得很好,「末法时期」就是讲现在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你有没有能力辨别邪正?不能辨别,学佛最后果报在畜生道。善心学佛,畜生道里享福,像现在许多人养的这些宠物福报很大。我们在外国看到,那个宠物真的是那一家的主人!一家人都要伺候它,你看它福报多大!不是人是主人,是宠物是主人。因为宠物不伺候人的,人要好好的伺候它,照顾它,这叫颠倒!佛经里面讲,迷惑颠倒。在台湾,我们中国现在也逐渐流行,我看到也有养宠物的,照顾细心,无微不至,比孝顺父母还周到!这是什么?善心、愚痴的,就受这种果报。所以真妄、邪正、是非,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这一生当中才能超越三界,才不至於空过。所以一定要懂得控制缘,缘真的操纵在我们自己手上。远离一切恶缘,要亲近一切善缘。一切缘当中,至善圆满的是阿弥陀佛。实在讲,知道的人不多!你真正知道了,你就会死心塌地,不但世间法放下,所有一切佛法也放下了,一心一意专念阿弥陀佛,那就完全对了。 末后一句,『如是本末究竟』,这一句是前面九句的总结,有本有末,有始有终,这才究竟。一一法都不外十如。天台大师解释《法华经》经题,因为题上有一个「华」,花就是莲花,解释这个莲花,他用十如来解释。换句话说,用「莲」做一个代表,说明十如。然后再告诉你,一切万法,法法皆具十如,没有一法例外的。 讲到「如是报」这一句,大师有个比喻,『譬如莲实围绕房台』,莲实就是莲子,莲子围绕在莲蓬里面,莲蓬就是台。莲蓬长在花里面,我们塑造佛像,不管佛是坐著或者是站著,那个脚都站在莲蓬上,坐也坐在莲蓬上,莲蓬就是房台。所以台有这两种差别。 钞【又云:实依於台。】 『实』是莲子,莲子依於莲蓬。 钞【实则莲子,子藏台中,则世所谓莲房是也。】 文雅一点说『莲房』,我们俗称莲蓬,就是这个意思。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阿弥陀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