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喜法师:六条忠告,每一条都直指人心 |
|
对于佛法,对于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疑惑。 面对法师,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今天,灯心儿总结了上次传喜法师到访甲和灯时, 为我们提出的六条忠告。 这几条忠告,或许能让你的心更加明了。 01“年轻人,别轻易谈国家” 很多人不了解什么是国家,国家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以文化为核心。 也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体系,主要靠教育来构建。 重视文化就好比,你到一户人家,你更关心他的家具,还是关心他的家风? 显然,能够传承的是家风。 我小的时候,经历过文革, 地主被赶出来住牛棚,穷人住地主的房子,觉得地主的房子真好,宽敞又豪华, 然而过了三十年,地主的子孙又变得富有了,穷人却把房子住得破破烂烂。 为什么? 有家风、有中华文化修养的人,会在屈辱面前更加珍惜机会, 所以一个家庭家具是无常的,家风是比较恒常的。 文化也如此。 02“做佛教的事业,首先温润的是自己”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宋代理学家所倡导的理念。 那么,万民以何为命? 其实就是明白自己国家的核心文化。 只要核心文化不灭, 天地就有心,文化能复兴,千古绝学就复兴了。 文化保持昌盛,就能开万世之太平 经过文化的大衰退, 中华文化处在极其边缘的时代, 我们想把它再找回来,需要慢慢地铺垫。 润物细无声地去呵护。 就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人, 不能大补,要慢慢小补,这是细活。 我想只要在甲和灯做的人就会找到这样一种感觉, 在温暖他人的同时,自己是第一个被温暖的。 在以佛教文化为先导的中华文化去温润这个世界的时候, 自己的家庭、眷属、宗亲,都是被文化所润泽的。 03“文化就像阿弥陀佛,看不到却可以用心去感受” 我们受唯物主义教育,和社会的潜规则的引导, 常常会怀疑,文化有价值吗? 人类学说,文化财富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 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个概念很大,但正因为大,所以看不见。 就像阿弥陀佛,尽虚空遍法界。 我们看不到阿弥陀佛,但是你看不到不要紧, 只要你记得,你就在阿弥陀佛汗毛空里。 同样,文化也很大。 《道德经》中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看不到时,正好可以用心去感受。 04别人问你心经是什么意思该怎么办? 佛教有一句话叫,沾海水一滴,而知全味。 海水只要尝一滴,就可以知道全部大海的味道。 我们出家人,哪怕是般若学的专家。 要想把《心经》讲得完美,都是一件困难的事。 但对于普通人而言, 让大家对心经产生关注和学习, 这已经是很伟大的事情, 不在于你跟他讲了多少,透彻不透彻。 打开了学习《心经》的门扉, 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05“休息在佛法的状态里” 现在我们能够学习到佛法, 感觉做人有点明白了,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 出家人弘法,哪怕就是累了休息, 也是休息在佛法的状态里。 所以,佛弟子行、住、坐、卧 “四大威仪,八万细行”,不离佛法。 即便是休息,也没有空过。 菩萨说应以涅槃得度者即现涅槃, 哪怕是圆寂都可以利益众生。 玉琳国师曾经看到一个寺庙很破旧, 他说,那么我就在这里圆寂吧,这样这个庙就大兴了。 所以,作为一个学佛的人。 生命跟佛法相遇了, 他的生命就开始转化成佛法化。 就像甲和灯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动机的,有社会关怀的。 方式就是传播佛教的文化,都是有心而为之。 虽然灯心儿不大,但是光明无量。 06佛法是先信还是先悟? 佛法有圣言量,对我们来说是应该先信。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信就会求甚解,之后就会慢慢悟。 从主观的信到深入地领会,从心灵到身体, 从意识形态到客观世界,都会影响到。 所以到后来就成为“深解信”。 一开始的信是比较浅的,但因为我们信的对镜是圆满的。 所以会产生福报,在求甚解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惠, 一个“信”里面就产生了福慧。 不识字的人,哪怕没有机会深入, 但因为信的缘故,也照样产生无量的福报。 所以不要怕迷信,不要被迷信的概念吓住了。 印光大师讲,我们要学“愚夫愚妇”学佛的状态。 因为淳朴地信,也会产生无量的果报。 从信的角度上来说,可以说有“信”无类。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