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喜法师:佛教徒应当怎样做慈善? |
|
佛教的布施体现了佛陀的慈悲精神,体现了佛教不共的特色:佛教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断烦恼、了生死。皈依三宝之后,福慧圆满的佛宝是我们做人的目标;法宝,是我们依循践行、积累资粮终至圆满的方法;僧宝,住持三宝,引领我们正确地学习佛法。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的居士,都以三宝为皈依境,其所谓的修行之路,就是积累福慧二资粮的过程。 佛教以财布施为方便行与众生结缘,最终目的是施众生以无畏 佛教中有小乘、大乘、金刚乘三乘:小乘道追求出离三界,自我解脱。小乘道的实践,让人们知道生命是可以解脱的;进而更加坚定地行菩萨道,充满信心地帮助其他众生得解脱,所以大乘是小乘的升华,小乘是大乘的基础,自利才能利他。作为菩萨行仪,在摄受众生利他行当中,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来摄受众生,其中布施就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 虽然财布施,能帮助众生解决物质上的拮据,予众生以暂时的安乐;但众生内心的烦恼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待因缘具足了,再告诉他们佛法的智慧,进行法布施;众生依法修持,最终解决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困境,达到生命的圆满,远离怖畏,跳出三界,这就是无畏布施。所以财布施只是与众生结缘的一种方便,其究竟目的还是为了施众生以无畏,帮助有缘众生超越生死,解脱轮回。 虽然现在有法师专门做财布施,也有法师专门做法布施或无畏布施,但我们整个佛教界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僧团。因为在全球一体化大背景下,文化是多元的,甚至种族、信仰也是多元的,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如果附加上自己的教条,很有可能会遭到排斥。所以在做慈善、做财布施的时候,既给予他物质上的帮助,又尊重他的信仰,不侵犯他的文化,这就是佛门的慈悲:帮助别人又不打扰别人,让别人切身感受到“佛教真的很好”。 佛教的这种尊重、这种慈悲之怀,打破了宗教狭隘的观念,实际上这也是宗教,是大宗教。 是以,如果有佛教团体着重行财布施,去做慈善,为需要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也是合理的。但是佛弟子在做财布施的过程中,不能丧失自己佛弟子的身份,要更加勇猛精进地修行,甚至要修得法无畏,自己离怖畏了,才能更勇猛地行菩萨道。 佛教徒该以什么形式来做慈善? 佛教有三种境界的布施: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财布施是在物质、肉体层面的的布施;法布施更偏重于精神、智慧的层面;帮助治愈众生身体和精神的疾病,放生救命,救众生于涂炭的恐惧,都是无畏布施。 佛教徒做财布施,更有公信力 现在有些地方只需非常简便的手续,就能设立一个慈善机构,虽然世界上做财布施的慈善团体数量不少,但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普通的社会大众很难识别这些慈善机构的公信度。 在佛教中,一个人能够做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证明他的佛教修养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如果这时候他来做财布施,因为他懂因果,能够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信任,相信他会善加利用所有善款。 僧团做慈善,其本身就有一种公信力,能够做得更大、更有规模。台湾的慈济为什么能在全世界都这么有名?就是因为其创办人证严法师,本身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出家人,慈济又是由整个僧团共同经营,坚持不懈将近50年的时间,让慈济有了公信度,更容易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 佛教徒应当更加注重法布施和无畏布施 我们沉沦三界,为贪嗔痴所恼,每个人自身的烦恼都足以打倒我们。一个拥有大量财富的人,可能是精神的贫乏者,也可能是人生方向的迷失者。怎样才能不被负能量所控制,把生命释放在一个祥和阳光的生命状态?这就需要法布施和无畏布施。 再来看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除了由贫富差距所造成的危机之外,人自身的精神状态、人生的迷失是更大更普遍的一个危机。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佛教法布施和无畏布施的范围更加广阔,服务的人群更加广泛,能更加有效地解决社会危机。 所以,佛教不共的法布施和无畏布施,是社会上很多慈善团体有钱也做不了的,是慈善的“蓝海”区域,空间广阔,非常重要,却少有人能做。有条件的话,佛教徒应当更加注重法布施和无畏布施,因为这是由佛教的能力所产生的一种社会功能,这是其他的宗教或者慈善团体无法涉及的。 佛教徒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做慈善? 儒家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但儒家说这句话的前提是,儒家提倡人发自本能的善,如恻隐之心是人所本具的,由本具的恻隐之心,而引发的善是一种天良的流露。如果经过后天的比较,觉得“做好事可以赢得大家的尊重”、“做好事能给我带来社会财富”,以这样的心态对比之后再去行善,就是一种后天的善,很有可能是伪善。发自本能的善与经对比而产生的善,两者相较,肯定是本能的善更具正能量。 我们把本能的善称为“感性的善”,把后天对比产生的善称为“理性的善”,这两种善社会都需要。“感性的善”是人为善的最初本能,以“感性的善”为动机,保护这种善意的本能,然后延续它,使它变成理性的,变成一种为善的坚持,进而把为善制度化,使其成为有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可实践的“理性的善”,这样才能在更大范围造福社会。当我们实施“理性的善”时,不要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做?我当时的动机是什么?这即是佛教所讲的“不忘初心”。 所以“理性的善”要不断地用“感性的善”来修复,让“理性的善”能回归到为善的初心。“感性的善”要通过“理性的善”去实践,形成规模化、组织化,进而利益社会、造福社会。 佛教徒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所展现出来的佛教修养、智慧,乃至佛教全然利他的慈悲情怀,会感动受施者和所有的参与者。 慈济并没有以佛教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但是,前几天印尼地震,造成几百人伤亡,慈济第一时间为灾民送来大米、饮料等生活必需品。当这件事被新闻报道出来的时候,所有看到新闻的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被这个行为所感动,无形当中就已经彰显了佛教的特质。 ——摘自2016年12月14日新加坡《佛友资讯》杂志专访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