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记--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圆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记


 下载DOC文档  



  (第一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01

  诸位同修,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觉经》,这部经在过去我们也曾经讲过许多遍,这是一部大乘了义经典,言简意赅,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在大乘论当中,像《大乘起信论》一样,文字不多,把整个佛法的义理全都包括,本经也是如此,里面有理论,有修行的方法。在当年,华严宗第五代祖师,就是宗密大师,宗密的老师就是清凉国师,宗密是把《华严》的经义完全在《圆觉经》里面发挥,所以替《圆觉经》写了好几种的注解,最著名的像《大疏》、《略疏》、《大疏之钞》、《略疏之钞》,后来研究《圆觉经》的人都是以宗密大师的注解为依据。宗密的注子在台湾也有流通,当然比较有一点深度。

  我们今天在自己讲堂里面来研究这部经典,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我们可以长讲,以往我们在其他地方,在讲座里面,都是受时间限制。这一次我们采取的本子,是圆瑛法师的《讲义》。前面圆瑛法师有一篇自序,诸位自己去细细的看,相当的重要,也等於把全经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个我们不讲。我们从《讲义》第一页,玄义这个地方讲起:

  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这是本经具足的经题,我们简称为「圆觉经」。

  讲义【今讲此经,依贤首宗开启十门。贤宗十门,前八门是悬示,第九门总释名题,第十门讲解经文。今为便利听众起见,移第九门,总释名题,而为第一,令人一听,即得领知总题名义。然后研究诸门,有所标准,不致茫然。】

  注子里面圆瑛法师说得很清楚,他是依贤首宗的十门开启,虽然是依贤首宗,但是他的次序稍微颠倒一下,因为十门开启解释经题是列在第九,他把第九移在第一,一开头就讲经题,然后这才按照十门开启的顺序来说。科判就从总释名题来研究。

  讲义【此经共有五名,乃如来金口,亲自命名。一、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二、修多罗了义,三、秘密王三昧,四、如来决定境界,五、如来藏自性差别。】

  本经在经文里面释迦牟尼佛说了五个名题,第一就是『大方广圆觉陀罗尼』,第二是『修多罗了义』,第三是『秘密王三昧』,第四是『如来决定境界』,第五是『如来藏自性差别』。你要是问这部经的内容,你从五个题目就全部能了解,你也晓得这部经的重要性。「大方广」是说的法性,法性的体相用,「圆觉」就是佛,佛这个字通常翻成觉,小乘人也有觉,小乘人叫正觉,菩萨称为正等正觉,佛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圆觉,圆满了。「陀罗尼」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总持,总持法门。所以在题目里面,我们就能看出这部经说的是什么。翻经的大师定题目选经题,在这个题他就把前面五个字都选用。

  「修多罗了义」,修多罗是经,这是印度话,翻成中文就是经典,经典是了义的经典。佛在「四依法」里面告诉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部经是大乘了义经典,这是把这部经在大乘经里面的地位、分量给我们说出来了,它是多么的重要。在今天这个社会里面,我们要讲大乘了义经,的确应当是以《圆觉经》最为殊胜,因为它文字少,大家很喜欢。《华严》、《法华》、《楞严》也是了义经,分量太大,人家一看到就害怕,就不敢修学。看到《圆觉经》只有薄薄的两卷,纵然圆瑛法师有这样详细的注解,也不过就是这么一册,这个分量我还可以学。《楞严经》比这个多五倍,人家拿到手上,「这么多,这个我要到什么时候才看得完!」他就不敢学了,看《华严经疏钞》更不必说了。它的好处是在此地,这部经也特别为大家所欢迎,所以应当细讲。

  「秘密王三昧」,这个名称跟《楞严》里面所说的「首楞严大定」是一样的意思。所以读《楞严经》之后,再看《圆觉经》就很容易理解,经里面的意思就不难体会得到。本经是显教的经典,其中并没有密咒,不像《楞严经》里面有五会楞严神咒,那里头还能说一点秘密,有一点密的意思在。本经全是显说,显说称之为「秘密王三昧」,这是指它的意思太深密,说都说出来了,可是意思确实是深,有很深的深度,因为它是大乘了义经典。这样深的经,也许我们会怀疑自己,这样一乘了义的深经,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初学的人怎么能学得懂?怎么能入得进去?我不晓得诸位有没有读过《法华经》,如果对《法华》有相当的深度,你就会觉悟到,《法华经》里面讲信,只要你能够信得真,纵然是没有念过书的人,不识字的人,一乘了义的大法一听就明了,像六祖大师一样,这种信心在佛门里讲是最深的信根,正是《华严经》所讲的「信为道元功德母」。

  因此一乘了义的经典,诸佛菩萨也交代我们后人,不为不信者说,你跟不信的人讲没有用处。什么叫信?对於佛所讲的道理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清净信心,字字句句都能信受奉行,他就能悟入。信什么?本经里头有最要紧的一句话,所以它称为修多罗了义经,那是有它的道理,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信不信?这句话,佛说法四十九年,讲这么多经,只有两部经里头有,一个就是本经《圆觉经》,另外一部就是《华严经》,这句话其他经里面找不到。换句话说,你相不相信你自己本来是佛?我们今天讲信心就是讲这个信心,你要不相信我自己本来是佛,这个了义经听了就没有受用。你相不相信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叫做了义,这叫「秘密王三昧」。信就能入,入,我们俗话讲证得,佛法里面常讲入,契入,你就入这个境界。

  「如来决定境界」,决定里面没有一丝毫的疑惑,是诸佛果地上的境界。这些多半都是从法性理体上说的,「如来藏自性差别」,这是从相用上说的。果人自受用的境界是一真法界,他受用的法界是十法界,一真法界与十法界都是如来藏自性差别而显现的,著重在自性差别,差别即是无差别,不是真正有差别。

  从这个题目里面就已经把意思显示得清清楚楚,我们也能看出这部经对於我们修学大乘佛法的重要性。特别是我们希望在很短的时间,能够把一乘了义大法的纲领掌握住,你能掌握住这个纲领,将来看一切大乘经就容易,因为一切经都超不出这个原理原则。所以我劝同修们,既然我们今天开始研究这部经,要特别重视,重视的程度要超过《楞严》,超过《华严》,《楞严》与《华严》跟它是一样的意思,但是那个经文太长,不容易摄受,同时我们自己的根性以及现在生活的环境,对於摄受大经有障碍,这个也是一样的大经,但是它文字少,受持文字多的不容易,受持文字少的比较方便多了。大论,像《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这都是一百卷的大论,的确不如受持《大乘起信论》,为什么?一部《大乘起信论》,把这两百卷的性相两大部论统统包括了。《起信论》只有两卷,所以会学的人要在这上下功夫。《起信论》我们在此地是细讲,《圆觉经》在这里我们也采取细讲,我相信我们老同修应该不会感觉到困难,因为图书馆这些年来都是以大经大论给诸位奠基础,现在是讲到真正精华的部分,也就是最重要的部分。

  下面我们解释经题,诸位翻开第二页,注解里面我们拣重要的来讲,不太重要的诸位看看就可以。

  讲义【大方广三字是义,圆觉二字是法。】

  『大方广三字是义』,义是义理,『圆觉二字是法』。法与义,是根据《大乘起信论》里面说的。宗密大师对於《起信论》有很深的研究。诸位要记住,《起信论》注解的祖师是华严宗第三代的贤首国师,贤首国师的《疏》。贤首以后,《起信论》的注解太多了。我们图书馆选的两种,一个是慈舟法师的,一个是一个日本人的,丰子恺翻译的这个本子,你们打开来看看,你会发现他们的科判完全用贤首国师的,不但他们不敢脱离贤首大师注释的范围,几乎所有注《起信论》的人都不敢违背贤首大师的这个范围。《起信论》在华严宗里面是一部重要的论典,宗密大师是华严宗的人,这种承受当然不例外。清凉疏钞《华严经》,宗密疏钞《圆觉经》,引用《起信论》的地方很多。

  讲义【如《大乘起信论》所云,摩诃衍者,当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即众生心;所言义者,即体、相、用,三大之义也。】

  『法』就是『众生心』。「圆觉在缠,即是众生如来藏心」,这句话我们要记住。圆觉哪个没有?人人都有,正因为是人人都有,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人人都有,你说「我现在没有了」,那是你迷惑颠倒。如果你果然没有了,释迦牟尼佛在经上讲这句话,「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某某人例外」,要把你挑出去才行。你们在经上有没有看到,释迦牟尼佛把你挑出去,说你是例外的?没有,可见得你的圆觉并没有失掉。「在缠」,被什么缠住?被烦恼缠住,被知见缠住。因为你有烦恼,你有知见,所以你虽有圆觉,自己不晓得,佛菩萨看得清清楚楚,所谓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如是,各个都是放光动地。

  《起信论》说得很好,「本觉本有」,本觉就是圆觉,「不觉本无」,不觉就是缠缚你本觉的,不觉是什么?无明,邪知邪见,这是本来没有的。我们今天迷在什么地方?本有的迷了,不知道它有,没有感觉到它存在,没有感觉到它在起作用;本来无的,认为它有,认为它存在,认为它很有用处,这就叫颠倒。本来有的你以为没有,本来没有的你以为它存在,这是颠倒。不觉本无,那就是无明本无,无明是烦恼障的根源,也是所知障的根源,换句话说,二障本无。你信不信?不相信,很难相信,那就是你善根不够。如果你相信,你就是圆觉会上的当机者,这部经对你就很有受用,你听了之后就会开悟,就会证得圆觉的境界。这一关要自己去突破,别人没有办法来帮你的忙,别人要能帮忙,诸佛菩萨大慈大悲早该帮我们忙,这是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自己一念之差,变成迷惑颠倒。

  『义』是『体相用三大』,就是「大方广」三个字所代表的,与《华严经》经题「大方广」是一个意思,所以《圆觉》跟《华严》是同一个境界,等量齐观,等於一个是详细的说,一个是略说。这个地方说得简单,《华严》说得详细,它经文长,分量大。这部经也称为不思议经典。

  讲义【《大疏》云:凡欲解了义经论,先须明释法义,依法解义,义即分明,以义照法,法即显著。】

  《大疏》就是宗密的《圆觉经大疏》。这几句话很重要,不是重要的圆瑛法师不会录下来。所引用的这几句话,这是宗密大师对我们学佛的人非常好的开示。凡是你要想了解了义的经论,了义经在佛法里面是最圆满、最究竟,也就是最高的教科书,这是了义经,从哪里下手?『先须明释法与义』,明是明白,释是解释,要明白解释法与义。或者「明」当作明了、知道,就是首先你要晓得,对於法义一定要搞得很清楚。然后『依法解义』,义理你才明了,才『分明』,意思明白之后,你再看诸法,那真是头头是道,一切法中无有一法不见性,这真是妙极了。『显著』就是在诸法里头见性,义就是性。禅家讲明心见性,见性从哪里见?从一切相上见,为什么?性相不二。所谓相乃性之相,性是相之性,所以性相是一不是二。能见到性相是一不是二,你才真正明白,真正的相信佛所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是一点没有错误,是真实说。底下再分开来给我们解释「大方广圆觉」:

  讲义【大者,当体得名,即当圆觉全体。】

  『体』是本体,所有的现象都是依它而起的,它是理体,它是根源,没有法子来说它,不得已用『大』字来作代表,所以这个地方的「大」可不是大小之大。你看的这个大,大的对面一定还有个小,大到什么程度才算大?你这个念头一起,这是妄念,你没办法懂得这个意思。这个字在此地没有意思,就是真如本性的一个代表的符号,你要做这样的看法。本性没办法给它起个名字,也没法子形容它,用这个符号来作代表。就是『圆觉全体』,圆觉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就是我们的觉性。觉性是周遍法界的,《楞严》里面有比喻,佛将我们的太虚空比喻作一片云彩,将我们的真性比喻作太虚空,我们的真性包含著太虚空,就好像太虚空包含著一片云彩一样,太虚空是真实的,云彩是虚妄的,可见得我们心性之大实在是不可思议。

  我们的心性到底是什么东西?给诸位说,就是见闻觉知,六根的根性,《楞严经》特别就这个意思来发挥。我们的见性无量无边,我们的闻性,六根的根性,都是周遍法界的。诸位要问,眼前我的根性是不是周遍法界?当然是周遍法界。既然周遍法界,过去、未来我为什么不晓得?他方世界我为什么看不到?你有烦恼障、所知障,障碍你自己的见性,所以你看不到,过去、未来、他方世界你没有办法见到,道理就在此地。烦恼障、所知障究竟障碍我们什么,使我们见闻觉知的功能不能发挥本有的作用?诸位要晓得,这两种障碍把你的真心障碍住了。真心就是本经第一章文殊菩萨所讲的清净心,这是真心,真心就是圆觉,起作用就是圆觉。真心的体如如不动,六祖大师所讲「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的真心就是此地「大」的意思。注子你们自己去看,我只是提出几个重点给诸位说明里头的道理,这里面的境界。

  我们现在呢?本来无一物的真心,现在好像里面有无量无边的物存在。可是你细细的去揣摩,无量无边的是什么?分别妄想执著,这些都不是真实的,为什么?这些东西,清净心里面原本没有,现在还是没有。你要不相信,我举个比喻给你看。我们把我们的清净心比作讲堂,我们这个讲堂是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你现在看到有许多经橱,有桌椅、讲台,有这么多人在里面,你们仔细去观察,讲堂里有这些东西吗?真有吗?如果讲堂里真有,它跟讲堂连在一起就不能动了,讲堂里没有,这个东西暂时搬来又可以搬去的。讲堂,不生不灭法,这里头的桌椅、板凳、经橱、大众都是生灭法,可以来、可以去,可以搬到这里,可以搬到那里,讲堂里面还是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我们的清净心本来无一物就是本来无一物,你今天所有的分别执著妄想就跟讲堂里桌椅、板凳、经橱、讲台一样,所以你要看清楚,这个讲堂里面没有东西,那你是真的把讲堂这个相看出来了。你说讲堂里有很多东西,那你迷了,你著相了。迷著了,圆觉就不叫圆觉了,就叫不觉,不觉就是阿赖耶。

  诸位揣摩揣摩,我们自己的性体是不是在?我们六根的根性是不是周遍法界?当然周遍,可是烦恼、所知障,你在迷而不觉的时候它有力量,它的力量叫你的心显得不安稳。这个不安稳的相也是假相,也不是真的。譬如我们这个大厅,如果有许多人在这里唱歌跳舞,看到这个地方很热闹,是一个动相,我问问你,这个场所是清净还是动乱的?你们想想,我是问你那个场所是清净的,还是在那里动乱得很厉害。人不管怎么跳,跳到天花板上,场所还是如如不动,你不能说讲堂动了,没动。只是里头一些人在那里动,讲堂没动。由此可知,我们现在心里的动相是妄想动,分别是动的,执著是动的,我们的心不动,从来没有动过,永远是不动的。我们六根的根性,我们的见性没有动过,我们的闻性没有动过,六根的根性是真心,六根的根性在此地就是「大」这个意思。佛如此,我们也如此,成佛没有增加一点点,纵然堕落在阿鼻地狱也没有缺少一点点,不增不减,这是常住真心。

  动是什么?可以说就是妄念,就是妄想。妄想多的,执著重的,十法界里头往下面堕落,妄想愈多,执著愈重,他愈堕在下面。妄想执著愈少愈轻的,他就往上升,到佛的境界完全没有妄想,恢复到他原来的面目,那就是恢复到圆觉。这个道理、这个事实我们要相信,我们能相信,那就是佛里头这一句话,「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那佛还用得著修吗?不用修了,去掉妄想执著,这现成的,他修个什么?所谓讲要修,对谁说的?对不相信的人说的,你要修,对於真正相信的人没得说了,还说什么?《法华》里头有这个意思,一信就成佛了。这个信字好难好难,不容易。一个人如果真正相信了,那就是佛法里面所谓菩萨,他是一个觉者,觉而不迷。觉而不迷,这种人决没有邪知见,他的知见必定是正知正见,他必定是清净不染,为什么?他根本就不染。染是自己一种误会,是自己一种妄想,还染什么?没有染的。所以诸位要晓得,觉正净是一而三,三而一,你只要得到一个就具足另外二个,是一体的三面。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没有说是我清净了,我正、觉还没有得到,没有这个道理,这是真正的事实。佛法里面的修行,提示你三皈依,三皈依是皈依觉,这是皈依圆觉;皈依正,正知正见;皈依净,清净不染。佛是觉,法是正,僧是净。唯恐自己迷失了,所以早晚叫你念念,提醒自己,是这个意思。

  信得过的人有受用,他成就了,正在迷惑的人让他迷,你要把一乘了义法门开示给他,他必定毁谤,毁谤则增长他的罪业,那又何必?这就所谓机缘不到不开示,机缘不到不讲这个意思。不到的时候劝你多做善事,不要做坏事,这是权说,方便说,随著你的迷惑颠倒给你说,不是给你说真话。因为给你说真话你听不进去,说真话你一定要毁谤,你毁谤正法这个果报是很重的,所以真正善知识不忍心叫你堕落,不给你讲真话,道理在此地。

  讲义【方者,就相得名,即指圆觉德相。】

  『方者,就相得名』,什么相?『即指圆觉德相』。圆觉有德用,用当然有相,相跟用是离不开的,就是我们常讲的万德万能,或者我们常讲的万德庄严,讲万德庄严都是从相上赞叹的,从相上讲的。

  讲义【又方者,正也,即正智圆照。】

  什么叫做「方」,什么叫做觉相,觉相就是『正智圆照』。「正智」是般若智慧,是本性的作用,与心意识,就是与八识五十一心所没有交涉,这就是「正智」。《楞严》里面所讲的,你用见性见色,闻性闻声,那就叫做「正智圆照」,圆是圆满的。如果我们眼见色,当然有见性,这是没有话说的,见性里面附带有眼识,附带有第六意识,附带有第七识,附带有第八识,还带著与它们相应的心所,带的这些心心所是什么东西?心心所里面的见分,这种见就不叫做正智圆照,这就把正智迷失了,变成邪知邪见,这就是凡夫。如果我们用六根根性,不用心心所,那就叫做佛,就叫做成佛。你现在虽然没有离开心心所,可是心心所是依六根根性起作用的。佛看我们从哪里看?佛看我们看六根根性,见色闻声,那是佛。我们自己不晓得我们今天是用见性见色性,只晓得我们眼识,第六意识,第七识,见外面的色相起分别执著,在那里起好恶争执,搞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迷了,是我们自己错了,我们自己的本觉、圆觉并没有损失一丝毫。

  《圆觉经》是最深的在前面,愈讲到后面愈浅,最高的原理原则在第一章里。第一章文殊菩萨说,此地引用:

  讲义【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

  『圆照清净觉相』就是正智圆照。诸佛成佛是什么原因(就是用的什么因地),我们叫他做成佛?没有别的,就是正智圆照。正智圆照不是你修得的,是你本有的,你现在还有。我再举个比喻,这个难懂,很难讲,好比我们的眼睛,眼睛一睁开看到外面,这就叫做正智圆照,我们把它比作这个,现在我们戴上绿色的太阳眼镜,我们看外面的时候,一切境界相都带著有绿色,外面的光线也减弱,这就好比我们凡夫。眼镜是什么?心心所,八识五十一心所比作眼镜,你们想想戴著眼镜看外面是不是还是正智圆照?还是正智圆照,就是多那一层,那是虚妄的,不是真的,一觉悟,这个虚妄的就没有了。我们那个眼镜虚妄的拿掉,圆照清净觉相现前。要晓得八识五十一心所是虚妄的,是无明变现的,只怕你自己不觉,你自己一觉立刻就没有了,不要去拿掉,你看多自在!一觉就成佛了,不觉它就现前,就是这么一回事情。诸位细细的从这个比喻里面去体会,了解我们现前是一个什么状况,真正明白之后,你就懂得修行的门道,你就会修了。

  讲义【圆照,即自性大智慧光明。】

  『圆照』就是『自性大智慧光明』,是佛门里面常讲的般若智慧,实际上它就是真如本性的德用,本来具足的德用,《楞严经》里面「十番显见」说得太清楚了。我们要相信我们六根的根性的确是存在,的确没有失掉,这就是自家的圆觉性。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每一个境界都了了分明,这就是自己的正智圆照,可是在这里面你只要起一念心,起个心,动个念,这个照就失掉,为什么?已经蒙上一层无明,带著一层阴影,照就失掉了。失去照,就叫凡夫,就叫迷惑颠倒。在一切境界里面没有办法得到它的真实相,才会有种种的分别执著妄想产生,才造业,受轮回的苦报。本来统统没有,现出这个虚妄的境界相。

  佛门里面常讲「离苦得乐」,你信不信?一信一切信,诸位想想,如果把这一层无明的阴影去掉,一觉,它就没有了,试问问你还有什么苦?苦没有了。无明没有了,烦恼当然没有了,邪见当然没有了,统统都没有了,你今天的生活环境是一真法界寂光净土,你得大自在,你眼睛睁开看看芸芸众生,哪个颠倒,哪个可怜,可怜悯者,你样样都看得清楚了。现在的情形清清楚楚,过去清清楚楚,未来清清楚楚,没有一桩你不清楚,虽然清清楚楚呈现在你的面前,你在这个境界里面决定不起心、不动念,你的心是清净的,就像镜子照外面的境界相,照得清清楚楚,镜子决不会有分别,也不会有执著,也不会有好恶,也不会有取舍,也不会有得失,心像镜子一样,了了分明,这就叫做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过分。这个乐是究竟乐,因为你到这个境界里面,生死没有了,轮回没有了,不但生死轮回没有了,再告诉你,十法界没有了,这不得已说一真法界。其实一真法界也没有,为什么?一真法界是对十法界讲的,是相对建立的,到那个时候连「一真」这个名字也没有了。

  讲义【广者,从用得名,即指圆觉妙用。】

  『广』是讲用,『从用得名,即指圆觉妙用』。「广」就是多的意思,它的作用无量无边;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都是它变现出来的。境界相,你的心清净,你见的境界是清净的相,为什么?因为相是心变现出来的,所以相是心之相,这个心是真心,不是我们思惟想像的心,思惟想像是第六意识,那是妄心。你们学过唯识,六根六尘是阿赖耶识的亲相分,阿赖耶识的相分,在唯识里面称为本质相分,阿赖耶识以外,七转识以及与八识相应的心所,它们虽然有相分,但都是要依阿赖耶本质相才能变现得出来,不依本质相它变不出来的。这个道理信不信?你要是理不相信,你怎么会相信这个事实。理相信了,事信不信?理我相信,事我还不能相信,你的信没有圆满,你这个信不够程度,没有法子悟入,必须到事也相信,你就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我们一般俗话讲成佛了,禅家所谓恢复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你恢复到本来面目了。

  这个用有自受用、他受用、自他受用,譬如现相,这个相是自他受用。既有体,当然它就现相,它现的相是什么?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或者我们讲一真法界都可以,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不是二,这个境界是「自心相」,《华严》里面所讲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个心就是此地讲的圆觉之体。德能就是圆觉之相,作用就是此地所讲的圆觉之广。这个「大方广」三个意思。

  我们再从一面镜子上做个比喻,「大」好比是镜子的体,「方」好比镜子的光,「广」好比镜子里面照进去的相。「大方广」三个字的意思,你们从这个地方细细去体会。此地所讲的,是我们真心的体相用。用里面,自受用、他受用都有觉,都有不觉,觉悟的自他受用,我们叫佛菩萨;不觉的自他受用,我们叫凡夫。凡夫这个境界不必说了,我们现前都是凡夫,你们自己都晓得自己的境界,你的自受用、他受用,你天天所感觉到的是些什么,你自家清楚。觉悟的人自受用,是六根根性摄六尘,就是见性见色性,闻性闻声性,六根与六尘都是起见性的作用,这是他自受用。

  如果我们就智来讲,自受用是根本智,根本智就是六根根性照境,那就是根本智。觉悟的人他受用,是从根本智里头再变出后得智为他受用。换句话说,就是从圆觉里面变现出八识五十一心所,来给诸位分别一切法义。善能分别诸法相,给你们受用,为他受用,自己怎么样?於第一义而不动,自受用。所以自受用,他是用六根根性,他受用是用心心所,所以心心所是为他受用不是为自受用,这是诸佛菩萨。因此诸佛菩萨说法,说即无说,分别即无分别,作即无作,所以无不清净。这个理很深,诸位要细细的去揣摩,拿佛经里面术语来讲,要仔细去参究。「大方广」这三个字简单的介绍出来。《讲义》诸位要细细的去看,你听了我所讲的,再去读《讲义》,再去揣摩这个境界,如果这部经讲完,诸位能有个入处,那就是无量功德,对你一生修行证果或者是得一心不乱求往生有很大的帮助。今天我们讲到此地。

  (第二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02

  请看第三页,我们继续看经题:

  讲义【圆觉者,圆满觉性也。具足众德曰圆,照破无明曰觉。此圆觉,即诸佛之本源,众生之心地,而为十法界所依之体,具有不变随缘二义。】

  这几句话很重要。学佛首先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心,这是我们修证的基础,信心就是我们确实具足大方广圆觉的体用,不但是诸佛如来他们具足,我们自己也确实是具足,简单的讲就是具足圆满的觉性,所以佛才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道理在此地。底下两句话也非常重要:

  讲义【本来清净,不动不变。】

  这个意思我们要晓得,『本来清净』,现在有没有染污?给诸位说,没有染污,我们自己的大方广圆觉性没有染污,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我们现在圆觉性为什么不能现前?不能现前是自己迷失了,不是真正的失了,自己迷了,这是很要紧的。我们要晓得我们迷在什么地方,除去了迷,圆觉性就现前,也就是你自己就能够证得了。下面要给我们说明迷悟之缘:

  讲义【随迷缘而成六凡法界,随悟缘而成四圣法界。】

  因为它本来具有不变随缘这两个义理,它虽然是清净不动不变,而能随迷悟之缘。随迷缘就成六凡法界,随悟缘就成四圣法界。底下一句话要紧:

  讲义【虽为迷悟所依,不为迷悟所变。】

  这个道理就相当深了。你看看,只是『迷悟所依,不为迷悟所变』,所以它才是真如之体,才是一个清净之体。决不是说悟了它就清净,迷了它就染污,那它就随缘随著变了,它随缘不变,随悟缘它是清净的,随染缘它还是清净的,由此可知,迷悟对它来讲不相干,这个道理的确是很深。《楞严经》里面佛指示我们,我们六根的根性就是大方广圆觉性。成佛成菩萨,所谓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作凡夫,乃至作饿鬼地狱,作蚊虫蚂蚁,六根根性还是放光动地没有两样,所以它与迷悟都不相干。悟的时候用它,迷的时候还是用它,悟的作用殊胜,广大无有障碍,迷了的时候用它就有障碍,不是六根根性有障碍,是因为你自己迷,障碍了自己,而六根根性还是那么样的广大,绝不随你的迷有一丝毫的改变。下面举一个比喻:

  讲义【如水随冷气之缘,结之成冰,随暖气之缘,复溶为水,其性始终不变。】『如水随冷气之缘』,就结成冰,『随暖气之缘』,它又溶成水,可是它的性质不变。我们的真如本性亦复如是,无论随什么样的缘都不变,就是我们自己的大方广圆觉性,这是首先建立我们自己的信心,我们相信我们有真实不变的圆觉性。我们这一生的修学修什么?就是修圆觉性,圆觉性在禅家讲就是明心见性,就是修的这个,在净土里面讲就是修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圆觉性。首先要信得过这个东西我们本有,既是本有哪有修不成就的?一定可以修成。可是你要想真修,没有别的,因为这个东西既然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你修个什么?没得修。所以法身、般若、解脱不是修得的,它本来如此,要你修什么?所谓修,无非是破迷而已。圆觉不要修,它本有,本来是圆满的,本来没有欠缺的,你修个什么?

  注解说,『具足众德曰圆』,我们常称赞佛万德万能,「万」字不是数目字,如果是数目字,万德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还是很有限,「万」是圆满的意思,无量无边的德能统统具足,没有不具足的。所以你不要以为阿弥陀佛具足,释迦牟尼佛具足,你想到那里就错了,你要相信自己本身具足,所以《华严》里面讲「信为道元功德母」,今天信佛的有几个人相信这个?能相信这个,这叫信佛。你信有释迦牟尼佛,信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没用,那是你信「心外之佛」,你要相信你自己具足大方广圆觉性,这叫真正的信佛,佛菩萨千经万论里面教我们信佛是信这个,信这个才管用,你的修行就有方向目标了。人家问你修的什么,你自己清清楚楚,一点都不模糊,我修的是除去自己的障碍,除去自己的无明,将自己性具的大方广圆觉性显发出来,佛法的修学如此而已。底下告诉我们修行的纲领:

  讲义【圆觉平等。】

  『平等』就是『圆觉』,你要记住,「圆觉」就是六根根性,「圆觉」就是见性,「圆觉」就是闻性,乃至「圆觉」就是知性,它是平等的。我们想想,我们讲要破障碍,要破无明,什么是无明?什么是障碍?不平等就是无明,不平等就是障碍。我们六根在六尘境界上是不是平等的?我们起心动念是不是平等的?不平等就是无明,这个要搞清楚。无明在哪里?现在晓得了,无明在什么地方,障碍在哪里?现在晓得障碍在什么地方,去掉你的障碍,你的圆觉性就现前。

  讲义【在圣人分上,不曾增一丝毫,在凡夫位中,未尝减一些子,即《金刚经》所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也。《金刚经》是法,指实相般若,即此经之圆觉也。】

  在圣人分上,就是佛菩萨,不曾增一丝毫,在凡夫位中,未尝减一些子,这就像《金刚经》所说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金刚经》讲的『实相般若』,就是本经讲的『圆觉』。再说得亲切一点,「圆觉」不是别的东西,就是自己本有的真心。这个心,《楞严》里面一开头「七处徵心」,佛所问的就是圆觉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在哪里?无处而不在。如果它有方所,有个所在,这还能叫圆吗?这不能叫圆。它能够说得上圆,就是因为它没有方所,没有一个所在,无处而不在,所以才是无障碍的法界。圆瑛法师举例子说:

  讲义【众生迷昧真心,可以试验。且问於人:汝有心否?必答曰:有。再问:心在何处?彼必以手指其胸曰:在这里。】

  『众生迷昧真心』,凡夫迷了真心,迷了真心就是迷了自己。禅家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什么?就是圆觉性,所以这个就是自己,这个可以试验。『且问於人:汝有心否?』他一定是答「我有」,你再问问心在哪里?他一定以手指其胸,「我心在这个地方」,这就是迷,这就是认假不认真。这一段文末后引用《楞严经》上几句话:

  讲义【楞严会上,阿难认识为心,如来斥为非心,指名妄想。后向根中指出不动、不变、不失、不还之如来藏心,即是圆觉真心。】

  『阿难认识为心』,这个比一般认肉团心的要高明多了,「识」就是能够分别思惟想像的,现在人以为这是脑,是大脑发达,这都与佛法讲的有违背。你仔细去想想,我们这个心分布在身体每一个细胞之中,为什么?因为它是尽虚空遍法界。《楞严》还有一句话说得好,「性一切心」,一切是指一切万物、十法界依正庄严,不但有情的动物,无情的植物、矿物乃至虚空,都在你的圆觉性中,没有离开你的圆觉性。我们的圆觉性就好比太虚空一样,十法界依正庄严都在太虚空里,没有离开太虚空,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几个人觉悟到自己的心这样广大清净无染?

  古德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哪一个人认识心了,认识心就是悟道,这是解悟,从此以后修行才有门路可入,找到门道了。你要是不认识心,距离这个道就非常的遥远,无论你怎么苦修勤修,总是隔一层,可见得这个问题重要,关系之大。把识当作心的,的确大有人在,可是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呵斥阿难尊者,告诉他那不是心,不是心是什么?那是虚妄想像,这是一句话把它道破,那是六尘缘影。所以在十番显见里面指出真心是『不动、不变、不失、不还』,那就是讲的圆觉性。由此可知,圆觉就是我们的真心。

  前面跟诸位说,《大乘起信论》讲的大乘,大乘是两个意思,一个法,一个义,义则是大方广,法就是众生心。我特别提出来告诉诸位,什么叫众生心?众生心是很多人的心,那就糟透了,你要这样解释的话,那是望文解义,你解错了。众生心是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众多生起所依之心。最近我们在《起信论》正好也讲到这个问题,讲到三细六粗,不觉依本觉,依本觉而有不觉,依不觉这才有业相(这是依无明才有业相),依业相才有转相,依转相才有境界相,依境界相才有智相。这个依是讲依缘,因是什么?因统统是无明,所以因是一个,缘不一样。依的缘不一样,现的境界果就不一样,但是因是一样的。迷的因就是无明,悟的因就是本觉,因是一个因,缘不相同。这个道理,诸位在大经大论里一定要细心的去体悟,去体会,你才会开智慧,你才能真正的断烦恼。

  小乘人断烦恼用的方法很笨,那很苦,还不一定能断得干净。大乘这个方法妙,不需要吃苦头,为什么?他用圆觉照破无明。换句话说,小乘人断烦恼从缘上断,从依缘上断,苦。譬如苦集灭道,我为什么有苦?因为有集,我断了集,我就没有苦,他从这上断的。大乘佛法不从这上断,不从缘上断,从因上断,所以他修智慧,智慧开发之后,照破无明,那是一切都断了,一断全断,这个方法就是讲从根本断。大乘经、《禅宗语录》里面常常讲从根本断,从根本断就是开智慧,不需要枝枝叶叶。

  讲义【圆觉一法,是大陀罗尼,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

  诸位要记住,『圆觉』是我们的真心,真心就是『大陀罗尼』。陀罗尼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无量义不出大方广,大方广是无量义的总纲,一切法不出众生法,众生法是一切法的纲领,不但佛法十大宗派、八万四千法门都在里许,佛法以外的,世间一切的学术,一切的宗教,乃至於一切科学,无有一法不在这个里面。所以我们的修学,会修的人,经上常讲「善学者」,著重这个善字,善学的人就是学圆觉,就是求根本智,圆觉是根本智。

  诸位要知道,根本智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般若智慧。「般若无知,无所不知」,它在不起作用的时候无知,心清净,一心不乱。你要是有知,有知就麻烦了,有知是什么?《楞严》里面讲「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我们得要问,这句话乍听起来很难懂,怎么无知又无所不知?所谓无知是无分别执著之知,没有这些。譬如我们用眼见一切色相,眼睛一睁开,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的境界相照得清清楚楚,这个时候怎么样?对外面境界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是见性见,这是般若智光,在眼根门头放光动地。你见外面的色相,这时是平等的,一起心了,这是我好朋友,好久没见你了,一动念就有分别,那个不是我的好朋友,这就迷了。诸位要晓得,我们六根根性哪一天不在用?天天都在用,跟佛菩萨没有两样。佛菩萨就是没有分别心,没有分别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所以他心是清净的,心是平等的,唯有清净平等才叫做大慈大悲。

  耳听音声,这是圆觉在耳根上放光动地,听一切音声的时候,在音声的境界里头没有执著,没有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可见得六根对这境界真是了了分明,它怎么无知?这种知叫根本智,这种知叫真智慧,是真知,决定不是虚妄的,这就叫做般若无知。无什么?无分别的知,无执著的知,无起心动念的知,无这个知,就是《楞严经》里面讲「知见立知」,无那个立知。他有知见,无立知。如果连知见都没有了,《法华经》里怎么可以说入佛知见?那佛还不是有知有见吗?入佛知见就是此地讲的圆觉,就是般若。这个都要搞清楚,要是没搞清楚,怎么无知又有知?有知是讲有虚妄的知,无知是无虚妄的知,众生是有虚妄的知,所以真知没有了;真知虽有,显现不出来,被妄知盖覆住,障碍住了。佛菩萨所显发的是真知,因为他没有妄知,真知是要从清净心当中显发的,所以你心愈清净,智慧愈是流露,而且这个智慧不是从外头学来的,是你本来具足的。

  你们这几位学讲经的法师,你要想经讲得好,没有地方学,到哪里学?你存了心去学,你学无量阿僧只劫,你的经还是讲不好。怎么就讲好了?不学就讲好了,心清净就讲好了,因为你自己心清净是你的圆觉透出来,然后这个经教音声,从你自己圆觉心里面流露出来的,跟诸佛菩萨的无二无别,是这么一个道理。你如果求一个「我要讲得好,我要比任何人都好」,这是个妄念,这个妄念把你的圆觉心障碍住,为什么?因为你在境界里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起了烦恼,这是障碍自己,障碍自己明心见性,障碍自己一心不乱,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下面还有几句话很重要:

  讲义【圆觉,即一心之别名。】

  诸位特别要记住这一句,为什么?我们修净土,念阿弥陀佛的目的就是求一心不乱,你一看圆觉是大陀罗尼总持法门,好了,我去修圆觉去了,你这又搞错了。念佛人圆觉在哪里学?一心不乱就是圆觉。圆瑛法师大慈大悲,圆瑛法师这个也不是他的意思,宗密大师注《圆觉经》就是这个说法。由此可知,念佛法门了不起,我们读《华严经》真正是觉悟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位善知识就教他念佛法门,第五十三最后一位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们想想看,八万四千法门当中第一法门,禅、教、密、律,无论哪一个法门都没有办法跟它相比,这是我们要认识清楚。千万不要禅宗比我们高,密比我们高,我们去学,那你就颠倒了,你打开《华严经》看看五十三参里头,头一个,尾巴一个,是不是教你学密?是不是教你参禅?不是,禅与密有没有?有,在当中掺杂的。一头一尾这是主流,而且头尾是一贯的,自始至终就是念佛,禅与密都是附带修的。你在《华严》里头看到这个意思,看出这个样子,善财童子修行就是给我们做示范,给我们做一个样子,我们还不觉悟吗?还要迷在禅里头、迷在密里头,禅净双修,密净双修,那都叫多事,那都叫起分别执著,你不会得一心,你也不会证圆觉。所以这一句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圆觉就是一心。

  讲义【一心,为诸法所依之体;诸法,乃一心之用。】

  你把这几句话果然听清楚听明白,你的受用就不可思议。晓得修行是什么?就修个『一心』而已。得一心就得一切法,为什么?『诸法所依之体』就是一心。十法界依正庄严的本体就是理一心,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也是依理一心而显现的,何况这些如来所说的法门怎么能够离得了一心?所以才说「一心」是大总持法门。只要你心得一了,世出世间法,过去未来法,你全都悟了,我们常讲的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唯有悟得一心才真正证得。诸位懂得这个理,你也就相信这个事了。

  讲义【此心一法多名。《华严》则曰:一真法界。】

  『此心一法』,它这个名词很多,在经典里。有人曾经问,既然是一法,一个名字就可以,何必说那么多名字?一心不乱又说是圆觉,又说是大陀罗尼,又说是无量义,说这么多有什么意思?说这么多就是叫我们不要执著,叫你了解意思就行了,不要在名字相上做功夫。於名相上不起分别执著,一见名相,一听名相,这个意思就了然。《华严经》里面叫『一真法界』,就是《圆觉经》里面讲的圆觉性,就是《弥陀经》里面讲的一心不乱。所以我讲《弥陀经》强调一心不乱,全经里面我只强调两句话,前面有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一句重要的话,后面一句就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你要能把握住这两句,你这一生决定生净土,毫无疑问。

  讲义【《楞严》则曰:如来藏性;《净名》(维摩诘经)则曰:不思议解脱;《法华》则曰:一乘实相。或云真如实际,或谓寂灭一心。在有情分中,名为佛性,在无情分中,称为法性。】

  这是随便举出几个,你要去经论里面找,恐怕会找到一百多个名词都是说的这个东西,由此可知,名相无须要执著,可是我们都要晓得,晓得什么?原来这是一回事情。大乘经论当中,无论依哪一部经论修行,你的心定了,死心塌地了。那个人学《华严》,修「一真法界」;那个人修《法华》,修「一乘实相」;我念阿弥陀佛,求一心不乱的。他也不必学我,我也用不著学他,为什么?都一样的,所谓殊途同归,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所以彼此要礼敬不要毁谤,大家都住在清净心中,各个成就无上菩提,这是正确的,这是正法。

  讲义【名殊体一,无非圆觉一法也。】

  都说这一桩事情。

  讲义【圆觉一法,通因彻果,十法界不出圆觉一法,本具圆觉。】

  这几句话重要了。

  讲义【而迷背圆觉者,六凡也;虽闻圆觉,而不悟圆觉者,二乘也;分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满证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

  这几句话诸位多念几遍,这是把佛、菩萨、声闻、缘觉、六道凡夫,这里面的关系,几句话说得清清楚楚,就是迷悟圆觉程度上的不相等,才有这个区分。虽然这么说,实际上有没有?没有,实际上是平等法,无佛无凡夫。因为迷悟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所以这种区分、这种说法都叫做权说,叫做方便说,不是真实说。

  讲义【离圆觉无十法界,离十法界不成圆觉。】

  这两句是废话,为什么?谁能离圆觉?没有法子离圆觉。

  讲义【体周十界,用等恒沙,不即诸法,不离诸法,是之谓无上心法。】

  『体周十界』,十界就是十法界,『用等恒沙』,可见得前面讲万德万能是形容词不是数目字,此地讲用等恒河沙数,那就不止万了。恒沙还是比喻,恒河沙数还是有数字的,还是可以数得清的,而圆觉性的大用无量无边,岂是恒河沙能够相比的?『不即诸法,不离诸法』,它并不是诸法,但是它也不离诸法,就好像我们这个虚空一样,虚空不是诸法,不是一切物,可是一切物也没有离开虚空,都在虚空包容之中。这个事理在本经要跟诸位来探讨,入了经文我们再说。说明宇宙万法的真实相,关键是要我们自己能够悟入,唯有悟入才有真实的受用。

  讲义【修多罗,是梵语,此云契经。谓契理契机之教,上契诸佛所说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是诸经之通名。凡经藏,无论大小乘,同名修多罗。】

  『修多罗』是梵语,翻成中国字叫『契经』,契是契合,就是很适合的意思。很适合什么?底下有两桩事情,一个是诸佛所证之理,也就是圆觉的理体,契合圆觉的理体,不违背圆觉,其次又能适合一切众生的程度,这部经就叫「契经」。诸位要晓得,这两桩事情都能做到不容易。往往契合圆觉之理,不契合众生的程度,众生听了不懂,适合众生的程度往往又违背真理,两者都契合不简单。实际上,大小乘的经论都叫做契经,都能契合,然而我们初学的人来读,好像这里面有很大差距,不甚契合,其实是真正契合。中国古人所谓「圆人说法,无法不圆」,这就讲了,圆人才是完全契合,根性不圆就很难契合。由此可知,不是经不契合众生的机,是众生的机本身有障碍不能契合经教。譬如阳光,不是阳光没有遍照大地,而是你用个东西盖到,障碍住了,你躲在阴暗地方见不到阳光,不是太阳没照你,是你本身有障碍。契经就像阳光一样光明遍照,有一些众生本身有障碍,所以他不契合经,不是经不契合他。

  讲义【了义者,大乘究竟显了之义。】

  什么叫『了义』?『大乘究竟显了之义』。「义」就是道理,「了」是究竟,最究竟的道理,而且是明显,是「显了」,很明白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大乘佛法究竟显明的了义法。

  讲义【彻法流之源底,谓之究竟。】

  近代有很多佛学家、学者在探讨大乘佛法的根源,小乘佛法的根源,原始佛法的根源,都在那里找,找得很起劲,你们想想佛法的根源在哪里?你们一定会想,在中国,在印度,你会想到这些,你那个找法全都错了。此地给你说出,「一心为诸法所依之体,诸法乃一心之用」,根源在哪里?根源在一心。大小乘佛法无非是迷悟不同而已,这个地方说得清楚,用此地的话来说,这个根源就是圆觉。小乘佛法的根源是不悟圆觉,虽闻而不悟;大乘佛法的根源是分证圆觉,而没有证得究竟圆满;诸佛如来的根源就是圆满悟得圆觉,如此而已。必须彻一切法之『源底』,就是根源,这叫『究竟』。

  讲义【谈理至极,显现明了;非同小乘权渐方便,隐密之谈,说不究竟也。】

  这是究竟了义。下面是引清凉国师答覆顺宗皇帝,了义与不了义:

  讲义【昔顺宗皇帝,问清凉国师云:诸经中,何者了义,何者不了义?答曰:佛一代教,若约唯为一事,则八万度门,莫非了义;若圆器受法,无法不圆,得之由人,亦皆了义。】

  顺宗皇帝问:一切经,何者了义,何者不了义?清凉国师答覆,『佛一代教』,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教,『若约唯为一事,则八万度门』,度就是度众生的法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莫非了义』,怎么不了义?哪一法不了义?『若圆器受法,无法不圆』,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圆人接受佛法,亦无法不圆,法法都圆通,『得之由人,亦皆了义』,没有不了义的。

  讲义【此二皆不必拣。】

  圆顿根性的人,那就无有一法不是了义。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醒诸位同修,圆顿根性是非常重要的,而圆顿根性自己可以培养的,这个不是天生的,「某人是圆根,我的根性很劣」,你是自甘堕落,那有什么话说?某人是圆顿根性,我跟他差不多,我也不比他差,这不是贡高我慢。要晓得根性也是讲迷悟浅深差别不同,烦恼轻的显得根性很圆很利,烦恼特别重的,分别心重的,执著心重的,根性就比较劣,根性之胜劣就从这里分。我们如果在一切境界里面,不去分别它,也不去执著它,常常求自己的心地清净,有个几年,你的根性就变了,就不一样,你烦恼轻了,执著分别少了,在一切境界里面不甚起心动念,这就渐渐把自己培养成圆顿根性,那么一切法里可以不必拣别,样样都是圆融的。

  讲义【今约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有了不了。】

  就方便来说,有了义、有不了义。

  讲义【故《净名》、《涅盘》、《宝积》等经,皆云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这些经典里面佛都给我们讲「四依法」,四依法里面佛是教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其实四依里面的确有很深的道理在。尤其是末后一条,「依智不依识」,智就是圆觉,就是般若;识就是分别,就是执著。智是无分别智,识是有分别的智慧,我们世间所谓世智辩聪,他有分别、有执著,有分别、有执著就要拣别,在一切法里就要选择,为什么?他不圆融。如果没有分别执著,一切法里不需要选择,他圆融。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凡夫,我们不讲圣人,阿罗汉以上的都不讲,为什么?阿罗汉以上的没有五种受,凡夫有「五受」,有苦乐忧喜舍,因为你有苦乐忧喜舍,你不希望吃苦头,你希望享乐,所以在一切法里要选择,哪一种法是苦之因,哪一种法是乐之因,你不选择怎么行?舍弃苦因我们来修学乐因,你所得的果报才离苦得乐,这就是要选择,这是不了义。了义怎么说?了义是圣人境界,心地清净到法法平等,这五种受没有了。

  诸位要是勘验自己的功夫到什么程度,从什么地方去测验?不要去盘腿面壁,我现在可以坐四个钟点、可以坐五个钟点,这是假的,这个不是功夫。功夫在哪里?功夫在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们的感受是苦多还是乐多?从前人骂我就生气,气好半天,现在人骂我不生气了,这是功夫增上。以前人一赞叹我很欢喜,现在人赞叹我也无所谓了,这是功夫。八风吹不动这叫功夫,就是苦乐忧喜舍这个受渐渐淡了,统统没有了,你就得一心,为什么?一心里面没有苦乐忧喜舍。苦乐忧喜舍一出来,就变成好多心,有欢喜心,有忧悲愁恼的心,那你心就太多,就不是一心。

  我们现在的心太多,无量无边的心,不止八识五十一心所,八识五十一心所是归纳起来讲的,无量无边的心!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心,从早到晚你起多少念头,你一年起多少念头,你生生世世起多少念头,这就叫「众生心」。因为你有无量无边的念头,才现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个妄相。只要有念头,念头就有相,所以才说相随心转,就是相随念头转。这是劝勉同修们,明白这个事实,我们要好好的把自己的根性往上面提升。如果你把自己提升到圆顿根性,你悟道证道(证得一心,悟一切法的事理),实在讲是很快很快,不难达到。在中国古大德当中,看到人家修行三、五年,十来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人太多了,打开大藏经看传记部,总有几千人,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高明,他能够把自己的根性提升。

  如果完全执著在不了义当中去修学,这个修得很苦,时间很长,没法子开悟。在念佛法门里面讲,他苦修一生,如果幸运也不过是带业往生,他苦在这个地方。如果他懂得了义这个方法,把自己提升到圆顿根性,用了义这个法门,他一生能证得理一心不乱,他能够上品上生,生实报庄严土,生常寂光净土,这一生就成功,这个果报相差就太远了。如果苦修一辈子,连个带业往生都没有捞到,这就很可怜,这就还要受轮回,还要受业报,来生来世是不是再能够遇到这个机缘,给诸位说,很难!大家要特别记住,末法时期五五百年之后是「斗诤坚固」,诸位要是到世界其他国家去看看,你就会渐渐明白。

  像我们这样在一起研究大乘了义经典这种机缘,大概今天除了台湾之外,已经找不到了,没有了。过去还有几位老法师,现在都太老了,圆寂的圆寂了,即使住世也都八十以上,没有精力讲了,再过个五年、十年,这一批老法师统统都往生了,后继无人,所以想到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没有正法的指引,我们的修学免不了落在盲修瞎练,不知道自己修什么,也无法勘验自己的成就,好像念书一样,要来考核成绩,你无从考起。所以今天闻正法的机缘实在是太难得,尤其像我们这个道场,我们不受任何限制,今天真正是得大自在,我们可以摆上经论注疏细细的来讨论,这个机会在台湾都没有了。李老师那个道场也没有这样细讲,他受时间限制,一个星期讲一次经,一次两个钟点,有一个翻译的,实际上只有一个钟点,那个经又不能讲太长久,所以受时间限制。

  李老师过去讲《楞严经》,我在那里学《楞严经》,三年,总共多少时间?一百三十六个小时。我在那里学的,我统统都有记录,我听经的经本,这是我比他们一般同学留意的,我的经本上面都写哪一天讲到哪里,哪一天讲到哪里,多少次,我记次数,第几次,几月几日讲的,我的经本上记录的,全经讲完的时候,一百三十六个小时。我们第一次在台北市讲《楞严经》就用了二百七十多个钟点,比台中道场就多出一百多个小时。所以我们此地,可以说在全省,这个讨论真正是细讲,细讲帮助大家开悟,同学们也欢喜细讲。我在南部讲经就不行了,就受限制,南部我一次去五天,五天五个小时,因为也有翻译,五个小时,《圆觉经》一共十二章,我去一次一定讲一章,十二个月讲完,十二个月总共多少钟点?一个月五个钟点,六十个钟点,所以都受时间的限制。

  我们这部经在此地,我预订是两年,所以我们有的是时间,我们可以细细来讨论,这是希望大家要珍惜。就是像这样细细的来讨论,我们认真来探讨,在今天全世界恐怕只有我们这个道场,这是事实摆在此地,我们如果不珍惜,错过这个机缘太可惜了。同时我希望,平常你们要看这《圆觉经讲义》,有问题要提出来发问,或者是经上的问题,或者是圆瑛法师注解里面你有问题,或者是你听我讲的时候你有问题,希望都能提出来,这样我们才能深入的研究,使我们大家都能得到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第三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03

  请看第六页,继续说明「了义」:

  讲义【《大宝积经》:「佛告舍利弗:若诸经中,宣说世俗,名不了义,宣说胜义,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作业烦恼,名不了义;宣烦恼业尽,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厌离生死,趣求涅盘,名不了义;宣说生死涅盘,无二无别,名为了义」。】

  《大宝积经》里面有这么一段经文,『佛告舍利弗:若诸经中,宣说世俗,名不了义,宣说胜义,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作业烦恼,名不了义』,作业就是造业的意思,这是不了义。『宣烦恼业尽,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厌离生死,趣求涅盘,名不了义』,这一句大家要特别注意到,『宣说生死涅盘,无二无别,名为了义』。这是大师引佛在经中给我们说明什么叫做「了义」,什么叫做「不了义」,经文里面讲得很清楚。由这一段经文来看,大概小乘经典多半是不了义,大乘经典里面有一部分也是不了义。在这里我们要想到,我们自己所修的净土法门,你们说是了义还是不了义?我们厌离娑婆世界,欣乐极乐世界,这是不了义,能不能往生?真能往生,所以这个法门叫特别的法门,诸位要记住这一点,这是带业往生,不了义,但是真能往生。事一心不乱也是不了义,可是理一心不乱就是了义,所以净土法门初级、中级是不了义的,高级是了义的,其他法门里头没有这种情形,这个法门很特别,了义不了义它都具足。再看本经,本经的确是了义,这是没话说的。

  讲义【此经如来住法性土。】

  这就是常寂光净土。

  讲义【现受用身。】

  他受用的是报身,自受用的是常寂光净土。

  讲义【凡圣同源,主伴俱会,为十二法身大士。】

  十二位菩萨都是等觉菩萨。

  讲义【直指众生,本来成佛。】

  「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在一切经里只有《华严》与本经说过,其他经里面都没有这种话,所以这是真正了义经。

  讲义【圆满觉性,与佛无别,直截分明,毫无隐覆,是契经中,了义之法,非不了义之法也。】

  这是把「了义」给我们解释明白了,我们对这个意思要搞清楚。修学当然是依了义经为依据,不了义经为方便,这是要懂得的,我们要想达到究竟了义,必须要有方便法,所谓是善巧方便,这都是不了义,可是这个不了义能够帮助我们达到了义,因此这个方法也是非常的殊胜。前面是别题,后面「经」字是一切经的通题:

  讲义【经之一字,是能诠文字,即契理契机之教。】

  『经』也翻作契经,圆瑛法师在此地注解得很简单,《华严经疏钞》里面,清凉大师解释「经」字有十种意思,解释得非常圆满。通常我们一般讲经,总是以「贯、摄、常、法」这四个意思来解释经字,在这个地方不必多说,因为这是每一部经都不例外的。题就介绍到此地。

  诸位再看「教起因缘」,教就是教学,教学总得有个原因,教起因缘就是释迦牟尼佛教学的原因、因由。

  讲义【如来教法,决不孤起,起必有由。】

  不是突然发生的,总是有原因的。

  讲义【究其教起因缘,有总有别。】

  我们要追究世尊出世说法利生的因缘,『有总有别』,所谓「总」就是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到这个世界上来教我们这些方法,这是总因缘;别因缘是说这部《圆觉经》的因缘。我们晓得,佛住世的时候讲经三百多会,每一会都有它的因缘,这个因缘我们叫别,个别的因缘;佛住世这是总因缘。讲到总因缘:

  讲义【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

  到底什么叫一大事?古德有很多的讲法,这个地方所讲的完全依《法华经》。

  讲义【一大事因缘者,就是如来要开示众生,本有佛之知见,要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而得成佛是也。此为一代时教总因缘。】

  这几句话全是佛在《法华经》所说的。有人说「一」就是一心,就是一真,也讲得通,也很好。什么叫「大事」?大事是指生死大事,的确世出世间再没有比生死这个事情更来得大。世间所有的学问,科学、哲学、宗教,几乎世间所有的问题,不但人间的问题,乃至於天上的问题,他们也有办法解决。像印度有很多宗教学者,他们的定力神通可以到四禅天、四空天,换句话说,天上的问题他也有办法解决,唯独没有办法出三界;换句话说,三界的生死无法了脱,变易生死就更不必说了。这是大事!唯有佛法能解决这个问题,佛要不出世,我们这个迷惑是愈迷愈深,没有解脱的希望。如果这个世间有人能解决得了这个大事情,你们想想佛还来出世吗?佛不是一个好事的人,也不是好名的人,他看到大家都解决不了这个事情,不来不行,不得已而来的。只要有别人能做,他就享清福去了,他不干,没有人能做那他当仁不让,这是他本愿当中分内的事情,他必须要做,这一点我们也应当要学习。别人可以做的劝他们去做,我们帮他去做就好了,他不能做那我们就做,或是他有能力而不愿意去做,那只好我们自己做,这些都是佛早就留了榜样给我们。

  佛自己说的跟我刚才讲的「一大事」,说法不一样,意思都可以相通。我们就《法华经》这两句来说,「开示众生,本有佛知佛见」。「佛」,是觉悟的意思,这种觉悟是正确彻底圆满的觉悟,就叫做佛。「知」是我们现在讲知识,「见」是讲见解,这种知识与见解都是建立在究竟圆满大觉的基础上,我们就叫做『佛之知见』。这一句话诸位总得要搞清楚。每一个众生,这样的知见,就是究竟圆满彻底大觉的知见,我们是各个人都具足,的确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一乘了义经典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我们这个信心,相信自己具足佛知佛见。

  「开」是打开,「示」是指示,俗话说「顿开茅塞」。我们自己虽然具足佛知佛见,可是我们现在的佛知见被蒙蔽,有障碍了,虽有不能现前;不能现前,虽有还是等於无,还是等於没有。所以一乘了义经典,我们在讲堂讲的时候也常常提醒同修,不可以直下承当,又不能不直下承当,这个事情麻烦了,真的是事在两难。直下承当了,有障碍,容易落在狂慧里面;不肯直下承当也有障碍,落在无明里面,难就难在这个地方。佛说一乘了义经的目的在哪里?目的教我们信,信了以后要求解,理解之后,依照这个理论方法去修行,「行成证入」,目的在此地,到证入的时候才完全承当,真正的承当。

  「开」之一字,是要帮助我们打开悟门,利根的人,佛菩萨将我们这个悟门一点,他就通了,一点就通了,这是利根的人容易得度,他就可以悟入。根性钝的人,佛给他开启了,不行,他还是不觉悟,那用什么方法?用指示,一桩一桩指给你看,叫我们觉悟。开示是老师教学的手段,佛法里面称之为善巧方便,开示是善巧方便,是老师的。做学生的要如何?要悟入,老师没有办法代我们悟,没有办法代我们去证得,入就是证得,这是老师没有办法,这两个是学生的。换句话说,老师给我们打开悟门,我们自己就要开悟,老师指示我们,我们就要证入。老师开的是什么?示的是什么?就是我们自己本有的佛知佛见,做学生要悟、要入的也是自家的佛知佛见。

  这几句话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一代时教的总因缘,也同时是释迦牟尼佛这一代教学的总纲领。如果我们对这个总纲领、大前提没有能够掌握得住,我们的修学必定落入歧途,就是你会走到岔路上,岔路会愈走愈远。所谓岔路就是与这个路子相反的,这个道路是觉道,佛是觉的意思,岔路是迷途不是觉道。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觉道上,觉而不迷,悟入就不难了。为什么不能悟入?就是常常走到岔路上,这才不能悟入。特别是末法时期,这个岔路太多了。末法时期,民主的社会,自由开放的社会,所以现在外面所谓宗教派系多得不得了,几乎是一个人一个教,一个人有一个门道,这个事情就麻烦了。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著这个总纲领、大方向,不迷才怪,换句话说,不可能不迷。这是今天学佛最困难的一个所在。

  有一些真正有悟有入,我们俗话说有修有证,有修有证在此地就是有悟有入的,的确有入。他入的浅深是有差别的,譬如我们就圆教的经典里来讲,了义经典,这是圆教,圆教菩萨有五十一个等级,这五十一位都可以说入,十信位里面初信不能说他没有入,他入得浅,入一分,譬如我们讲深度有五十一分,他入了一分,不能说他没有入。二信位的菩萨入二分。可是十信位他进进退退,有的时候悟入得很深,但是他会退转,他不稳定,所以在《华严经》里面,十信没有地位,它从十住说起,从初住说起,为什么?初住就不退转了。往后去是有进无退,但是进的快慢各人不相同,根利的、用功的人进得快,根钝的、懈怠懒惰的人进得慢,所以进的速度各人不相同,这些都是悟入。在我们现前这个世间确实有修有证(有悟有入)的人不是没有,是真有,这些人劝勉我们的话必定是与佛、与古来的祖师,所谓是一鼻孔出气的,一模一样的,即使说法不相同,意思总是相同的。我们听了之后怎么样?这是老生常谈,不奇怪,不希奇。要学什么?要学希奇的,古人都没说过的,这个麻烦就大了。愈是好奇心重,愈容易步入歧途,愈迷愈深,真正的大道非常平凡,一点奇怪都没有,希望诸位要留意这一点。凡是标新立异,好奇骛怪,总不是正法,正法必定是循规蹈矩。

  我们学正法就得按照规矩来修学,读经看注解一定要选择大藏经里面所搜集的,大藏经里面还没有的,我们暂时把它放在一边,为什么?那就是大藏经没有收进去的,还没有被社会大众,也就是这些有修有证的大德们所肯定。我们是初学的人也不晓得哪个法门是正、哪个法门是邪、哪是真、哪是假,我们没有能力辨别就得依照古人的慧眼、法眼所拣别的,我们来依他的。在大藏经里面,这就是依佛菩萨、古大德这些善知识为我们做增上缘,奠定我们悟入的基础,然后你要有时间为弘法利生,也可以看看今人种种的说法,听听他们的见解,这是可以的。我们自己根基没有奠定,脚跟还没有站稳,是要以古注为第一。

  说到这个地方,同学们讲古注都是文言文,我们看不懂,这个话也是事实,可是这桩事情不是难题。你真正想学佛,想研究经论,你就应当花上三年时间学文言文,三年的时间不算太长。文言文是《大藏经》、《四库全书》的钥匙,你花上三年将文言文的基础奠定好,这把钥匙你拿到了,经律论三藏、《四库》你就有能力受用,你这一生受用无穷,为什么不肯花个短短的几年时间把它学好?你们要问:文言文应当怎么学法?修学文言文的秘诀就是背诵古文,你能把古文熟背一百篇,这个钥匙你就拿到了,教材从《古文观止》里面选就够了。《古文观止》里有三百多篇,你背上三分之一,这个钥匙你就得到了。你要能全背了,你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可以称之为古文学家。可见得这个东西不难,就是要熟背,要背得很熟,这是学习文言文唯一的方法。暂时不必求解,只是求背,熟透了自然就通达,古人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用不著老师来讲解,你念上一千遍,自己都通达了,里面意思全都了解。所以念的遍数要多,遍数少不行,一定要遍数多,要熟透,这是讲奠定我们学佛之基础,这个可以说预备的基础,然后才有能力阅读《大藏经》。

  在这几句当中,诸位特别要留意的,那就是「悟」、是「入」,所以佛法讲求的,这个地方跟诸位讲总因缘,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之法都离不开这个原则,不是教你求解的。这部经这一段经文是什么意思、怎么讲法,不注重这个,著重在开悟。我们在讲堂也常常劝勉诸位同修,我说学佛有两个目标,近的目标要求开悟,远的目标要证果,所以诸位学佛要向这两个目标迈进,这就正确了。如果你只求这部经怎么讲法,我要来学著讲,将来我讲给别人听,你目标错了,你会不会开悟?不会开悟,为什么?你根本没想开悟。你不是走开悟的路子,你走什么路子?走知见的路子。就像六祖在《坛经》里面对神会讲的,那是讲反面话,「知解宗徒」,这一句是骂人的话,那是不会开悟的,只晓得讲经而不开悟。印宗法师在没有遇到六祖之前,在广州法性寺讲《大涅盘经》也是讲得津津有味,听众也是很赞叹他,那时他没有开悟,所以遇到风动、幡动就争论不休了,到六祖给他点了一点,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他才有所体会。

  「知解宗徒」,也就是儒家学记里面所讲的「记问之学」,是这种学问。他记得很多,他到处请教别人,人家给他讲,他听了很多。他听得很多,看得很多,记得很多,全是别人的,自己没有开悟,统统都是别人的,儒家给我们讲的「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没有资格为人师。可见得儒家要想做个大宗师,做个老师,要开悟,儒家也讲开悟。佛法所重在出世间法,这个悟入更是重要,不但讲开悟,而且证入。悟是悟自己的佛性,就是佛知佛见,入就是所谓见性,真正见道,就是得到佛知佛见。这个佛是自家不是别人,千万不要弄错,「悟入佛知佛见,悟入释迦牟尼佛的知见,悟入阿弥陀佛的知见」,那就搞坏了,那就错了,那你还是变成记问之学,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如何能解决众生的问题?这一段很要紧。下面讲别因缘:

  讲义【别,即就本经,有十因缘。】

  别因缘是当会,就是圆觉一会,我们要来看这一会是什么因缘。读这一段文必须反省自己,这些因缘与我们相不相应,如果与我们也很相应,我们就是这一会的当机者。十条完全相应,没话说,你是当机者;十条里面有一半相应,你也就有资格学《圆觉经》;如果有一、二条相应,这个东西也对你有帮助,有好处,虽然你得不到真实的利益,也有薰修的功德。十因缘:

  讲义【乃以本觉真如,内熏为因;十二菩萨,请问为缘。】

  这两句,凡是发心学佛的人都具足,如果你不是『本觉真如内熏』,你怎么会想到学佛?你怎么会想到看经?你怎么会想到到这个道场来听经?谁叫你来的?「本觉真如内熏」,把你薰来了,就这么回事情,这是根本的因缘,第一因缘。换句话说,你学佛对佛法爱好兴趣浓与淡,就是本觉真如内熏力量的强弱,如果这个力量强,换句话说,你天天都来听经,每一会你都来参加,你一会也不缺;力量弱一点,你就若有若无,高兴就来听一下,不高兴就到别的地方玩玩,这是力量弱的。力量强的,一会他都不肯放弃。读经也是如此,力量强的他天天要读,力量弱的不见得天天读,偶尔去翻一翻,这就是内薰的力量弱。这个东西与烦恼薰习成正比,本觉真如力量强,烦恼就弱;烦恼的力量强,烦恼也是内薰,力量强,你的本觉真如力量就薄弱。一个是真本,一个是妄本,本经里面要详细跟我们讨论。『十二菩萨,请问为缘』。这几句,给诸位说,是本会别因缘里面的总因缘,说出我们每一位学佛同修之所以来学佛,道理就在此地,决定离不开这个原理原则。向下,这是讲十种差别因缘,我们是或有或无,不一定完全具足。

  讲义【一、为示因地法行故。】

  这一条大概我们都不具足,为什么?如果我们具足这一条,那就了不起,那不是普通修行,那可以称之为大修行人。为什么?具足这一条,我们修念佛法门的人必证理一心,那是究竟了义,一定证理一心不乱。这些文字都很重要,重要的我们就念,不重要的就不要念了。

  讲义【修证佛果,不离因心。】

  『佛果』这两个字的意思一定要搞清楚,因为你搞清楚就不至於迷信,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佛是大彻大悟、大智大觉,就是「佛果」。我们要想修证大智大觉、大彻大悟,『不离因心』,因地心非常重要。佛在《楞严》里面讲,因地心与果地觉决定相应。阿难的修学就是因地心与果地觉不相应。因地心比什么都重要。

  讲义【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这两句话是古大德常常讲的。『因』是你发心,就是你用什么心去修行。『果』是大智大觉,『果招纡曲』,这个果就是没有得到,而你所得的果报是迷惑颠倒,那就错了。你发心不正,所以你得的果报才是迷惑颠倒。我们自己想想我们这个修行,因地心,自己以为很正确了,可是自己一天到晚迷惑颠倒,那你就得想想我这个果报迷惑颠倒,这个因地心是有问题,从我们现前的果报就想到我们的因地心是不是真正的正确。佛法是心法,诸位要特别留意到这一点,所以这个用心是很微妙的,我们用的是什么心?

  在本经里面,由文殊菩萨来作代表,文殊菩萨智慧第一,在表法里面来讲,智慧第一,他第一个代表提出问题向世尊请教的,就是代表《圆觉经》是一切经里面智慧第一,意思在此地。诸位要想真正求开智慧,这个是智慧第一,可是我要给诸位说明,上根的人读这部经开智慧,中等以上的人读这部经有困难,这部经经文不长,义理太深,的确是有很深的深度。可是中根以上的读《楞严》有受用,所以古人常讲开智慧的《楞严》。而圆瑛法师他老人家所表演的这一套也非常有趣味,换句话说,他也在暗示我们,你看他老人家的修学,《楞严经讲义》在前面,他把《楞严经讲义》写完成之后,最后写这一部《圆觉经讲义》,他老人家往生了,这也就是给我们一个次第,先读《楞严》再读《圆觉》奠定般若智慧的基础。这是他老人家在世表演这一招给我们看的,我们要懂得他的用意。

  讲义【如来答以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佛为示因地法行,故说此经。】

  『法』是方法,『行』就是修行,「法行」就是修行的方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修成佛道的方法,他依什么心?依『圆照清净觉相』,这是《圆觉经》里面所说的。什么叫圆照清净觉相?如果诸位对於这个名词搞不清楚,我换一个名词你就晓得,「圆照清净觉相」就是一心不乱,没有两样。一心就圆,二心就不圆了,为什么?一心里面没有念,六祖大师说的「本来无一物」,这个心是圆的。圆是从体说,照是从用说;清净是体说,觉相是用说,这个名词里头有体有用。一心是体,不乱是用,净土法门所修学的就是修这个功夫。「圆照清净觉相」就是佛之知见,由此可知,一心不乱就是佛之知见。

  名词在诸经里面说得很多,有许多的说法,在《华严》里面叫一真法界,在《楞严》里面叫如来藏性,在《法华》里面叫一乘实相、佛之知见,在《弥陀经》里面叫一心不乱,在《维摩经》里面叫不二法门,都是一桩事情。一桩事情佛说这么多名词,其目的是教我们不要执著在名相上,你怎么说都可以,只要这桩事情对了就行了,不要执著在言说,不要执著文字。希望你在言语文字上体会到它的意思,得旨忘言,旨意得到了,言语文字统统舍弃,这是你真正悟入了。如果你是执著在名相上,这是障碍。执著在名相上,那就是所知障、烦恼障把你障住了。

  所以,我们何必执著?一有执著就不圆,就不清净,就不觉了,离开分别执著,这是圆,这是清净,这个是觉相。离开一切分别执著,你的心是一心,才有分别执著,这个心就落二三了。换句话说,心要落在分别执著里面,这就是滋长无明,而不是永断无明。唯有一心,这是断无明的办法,三心二意就是在滋润无明,帮助无明增长。我们想想我们现前一天到晚用的功夫是帮助无明增长还是在断无明?我们学的是什么道?佛道是觉道,与觉道相反的是无明大道,大概学的都是无明大道,天天在增长无明,在修无明道不是修觉道。无明道在佛法里头有一个总名词,叫做魔道,魔就是无明,所以不觉则迷。这个在第一章里面,第一章文字不多,就是文殊菩萨这一章。

  本经一共十二章,也可以称之为十二会,都行。这部经的好处,每一章都可以独立,换句话说,十二部小经,合起来称一部《圆觉经》,章章都独立,章章都有一个宗旨。诸位要是受持背诵的确不难,你一章一章的去背,经文长的也只一千字的样子,短的像文殊菩萨这一章只有四百多字,很适合於背诵。这部经等於是课本一样,它有十二课,所以很好背诵。

  因地发心对我们修「理一心」的人来讲非常重要,你要想一生当中成佛,你用这种方法来修行,你这一生一定可以得到,如果你的用心与这个相违背,你这一生没有法子达到,在念佛法门里面你得功夫成片,成就事一心不乱,或有可能,理一心是决定不可能的。如果诸位用这个方法,我们俗话说「取法乎上」,我们用这个最高明的方法,如果理一心要是达不到,事一心非常可能,换句话说,纵然事一心做不到,你这一生带业往生可以保证,西方极乐世界保证你有分,决定不落空,为什么?因地心太可贵了。第二个因缘:

  讲义【二、为示离幻即觉故。】

  什么叫觉?什么叫迷?迷就是不觉,换句话说,何谓觉?何谓无明?无明就是不觉。第二章是普贤菩萨章,第二个因缘是普贤菩萨的因缘。前面一章著重在信,著重在理解,就是信解,正确的信解。这一段讲修行,讲称性起修,这在一切修行法里面是最高明的修行方法。

  本经最重要的就是这两章,文殊菩萨代表智、代表开悟,普贤菩萨代表证入,文殊菩萨代表悟佛知见,普贤代表入佛知见,他讲的是行,行成证入。往后愈讲愈浅,精华、最重要的是这两章,这两章是究竟了义,这两章就像六祖大师一样是接引上上乘人,不是接引大乘人;这两章以下是接引大乘人。这两章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一切经的解行两门的总纲领,我们能把总纲领把握到,诸位将来看一切经,总离不开这个总纲领,的确是不难理解。我们在讲堂里面多费一点时间跟大家来研究讨论,我觉得这是值得的。这个玄义我们要有耐心的在一起研究。

  我过去在凤山,煮云法师有一次请我吃饭,办了一桌很好的菜请我吃,真是难得,吃了一半他就告诉我,「这餐饭,法师,不好吃」,我说怎么?「吃了之后,请你给我们讲一部《楞严经》」,把我吓了一跳,真不好吃。《楞严经》要很长的时间去讲,我虽然没有给他讲这部经,我讲了玄义,采取的本子就是圆瑛法师的《讲义》,就是前面的玄义,用了七十多个小时,不讲经只讲玄义。七十多个小时讲《楞严经》玄义,是我在讲《楞严经》玄义里面讲得最详细的。玄义就是全经的大意,大意给他讲完了。

  『离幻即觉』,首先你要晓得什么是幻?怎样离幻?这是问题之所在。

  讲义【佛告普贤:一切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这个『如来』是自己,诸位先要明白,不是释迦牟尼佛,不是阿弥陀佛,这个「如来」就是自己的清净法身,也是自己的理一心。理一心有,你自己没有证得,虽没有证得,你的确有理一心,为什么?『一切幻化』,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你的理一心里头变现之物。

  讲义【不了如幻,是名不觉。】

  这是很重要的话。『了』是明了,你自己不明了这个事实,不明了一切万法之所以然,这就叫『不觉』,这就叫无明。

  讲义【若知幻化,即已离幻。】

  『知』就是觉悟,我们平常讲的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就是此地「知」的意思。悟什么?悟这一切法都是自己圆照清净觉相里面的东西,或者说原来就是自家理一心之物,这就叫『离幻』,可见得离幻不是把这一切境界舍离。你能离得掉吗?离不掉,怎么离你也离不掉。你离开这个都市跑到深山,钻到洞里去,那个洞还是一个境界。你放一把火把自己身体烧成微尘,微尘还在,你怎么能离得掉?离不掉,而且你的神识过不了几天又投胎了。《地藏经》说得很清楚,人死了,神识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他就投胎,中阴身时间不长,一般都不会超过四十九天。他在六道里头又投胎去了,他怎么能离得开?离不开。所以这个离不是身离,也不是心离,身心都不离,而是什么?悟就离了,离什么?离不觉;离什么?离迷。诸位要知道这么一桩事情,你才晓得怎么叫做离,否则的话,你念《华严经》愈念就愈疑惑,你就念不通,为什么?你展开《四十华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离幻即觉」。人家怎么离法?每一段经文后面有「恋德礼辞」,礼辞就是离,样样事情他都参与,这世间各行各业,逆境、顺境,无有一法他不参与,礼辞,辞是不著相,佛在《金刚经》里面教给须菩提尊者「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就是此地所讲的离幻即觉。

  讲义【既已离幻,即名为觉。】

  就是这么个意思。可见得不是离开这一切事,一切事、一切理你统统离不开的。底下举一个比喻:

  讲义【如人处梦,不知是梦。】

  一个人在作梦,在梦境当中。作梦的时候不知是梦,梦就是幻。

  讲义【一知是梦,即已离梦。】

  知道自己作梦,梦境就离开了,你可以继续不断的作,自己清清楚楚,我在作梦,梦中的境界也很有趣味,那是什么?游戏神通,你在梦中就游戏了,一切无碍,梦!你就得解脱,就得大自在,就是这么回事情。

  讲义【离梦即名醒觉。佛为示离幻即觉,故说此经。】

  这是讲修行最高的方法。诸位读《四十华严》,后面几乎有一半的经文,十地菩萨以上全都是讲「如幻三昧」,三昧的名称尽管不同,一定有如幻两个字,他知道如幻就离幻了。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第四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04

  请掀开经本第七页:

  讲义【三、为示修行渐次故。】

  『示』就是指示、开示。修行的渐次,我们今天讲的程序,由浅入深,由小入大,讲这个层次,所以说这部经。

  讲义【佛告普眼: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即是修行,渐次深入,佛为示修行渐次,故说此经。】

  这是从修行总纲领上来说,与《楞严经》里面讲的「六结三空」是同样的义趣。在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注意到的,那就是你要想修清净心,『净圆觉心』就是清净心,如来净圆觉心的「如来」是讲自己不是讲别人。我们常常讲自性清净心,「如来」就是自性的意思,求自性清净心,也就是净土里面讲的理一心不乱,这是佛心,成佛之心。先把修行的目标确定,就是求理一心不乱,求自性清净心,它的方法就是『正念』,正念就是正觉,是一样的意思。由此可知,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原则,你在菩提路上就走错路,换句话说,你想得自性清净心就得不到,念佛人求一心不乱是决定不可能的,诸位一定要记住这个。

  什么叫「正念」?这是修行人很大很大的问题。正念拣别邪念,不正则邪;你要是认识邪念,那就是正念。凡是邪都不真实,《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如梦幻泡影」,这个地方讲的『远离诸幻』,就是《金刚经》所讲的「一切有为法」你要远离。一切有为法都不真实,换句话说,你要是执著在一切有为法里面,那都不是正念。所以正念无念,无什么念?无妄念,凡是执著一切有为法的,这个执著、分别都是妄念。在一切有为法里面没有执著,没有分别,这就是「正念」。不是没有有为法,有为法有的,只是你不可以执著,「远离诸幻」。这一句是总说。

  下面举几个例子,这几条非常重要。『幻身灭故,幻心亦灭』,这个地方讲「幻身灭故」不是说你把这个身体不要了,把这个身体烧成灰了那也不行。你把身体烧成灰,你幻身灭了,你幻心不灭,那有什么用?此地不注重在幻身灭,注重在「幻心亦灭」。如何能从灭幻身到灭幻心,这就是小乘圣者破我执的功夫。身没有障碍,身是有为,你不执著这个身,不执著身是我,这就叫「幻身灭故」。怕的是你有执著,执著是病,佛法无非就是破执著之法。我们就见思烦恼来讲,「幻身灭故」就是见惑里面破身见,「幻心灭故」就是思惑里面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惑断了,这是幻心,这是我们从最粗浅的地方来讲,你把这个执著打破了。

  下面再更进一步,『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六尘是阿赖耶的相分,执尘为实有,那是法执,你也不执著,也不去分别,为什么?知道这一切相分当体即空,如梦幻泡影。诸位要晓得,不但七转识、心所的相分是虚妄的,阿赖耶的相分也是虚妄的,也不是真实的,这样才能破法执。下面这几句全都是属於法执里面的,愈来愈微细,跟《起信论》里面所讲的三细六粗相一样。从幻尘以下都是属於细相。《楞严》里面的六结,最粗的是动,动、静、根、觉、空、灭,这是六个阶段,六根每一根都有六结,解六结越三空,这个讲修行次第。《圆觉经》这个地方也不例外,也是这个说法,到『幻灭灭故』,这就是《楞严经》里面最后的一个结,也离开了,也舍掉了,这个时候真如本性现前,『非幻不灭』,「非幻」就是本性,这个时候你见性了。

  诸位同修对《楞严》都有一点基础,《楞严经》的经文长,无论说理说事当然比较清楚明白。《楞严》里面,佛给我们就自己身体上指出我们的真如本性,说明我们现在的身体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之物。不生灭的那一分是真的,就是「非幻不灭」,有灭的那一分不是真的,那是幻的。从《楞严》上大家能够晓得,我们肉身是幻的,它是生灭法。前六识是生灭法,第六意识是生灭法,第七识是生灭法,道道地地的生灭法,梦幻泡影,阿赖耶识一半是真的,一半是虚幻的,半真半假。什么叫半真半假?阿赖耶的无明三细相,以及与阿赖耶相应的五遍行心所是假的,不是真的,可是阿赖耶的体性是真的不是妄的,真妄和合。现在教你离,远离,远离诸幻,远离心意识,以及与心意识相应的心所,相应的心所都离了,不相应的心所当然也要离,因为不相应的心所完全是抽象的,这就是脱根。一切的相分也是虚妄的,包括阿赖耶的相分(本质相分)也是虚妄的,也要把它舍离,那是脱尘。禅家所谓「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根尘一离开,「非幻不灭」,非幻是灵光,你本性里面般若智慧光明透出来了,这就显示非幻不灭。

  楞严会上波斯匿王开悟了,听到佛讲的时候,他开悟了,他虽然悟了,只悟到一个没有生死,只悟到这个,而不能把功夫更往上提升一层,这是我们为他惋惜的事情。所以大经的意思诸位真正明白之后,我们自己、一切众生有没有生死?没有生死。你要是有生死,那是你迷惑,是你迷。你要是悟了,没有生死。迷的时候心随境界转,悟的时候境界随心转,完全不相同。心为境界转,不自由,那真是苦海无边;境界随心转,得大自在,解脱了。这个关键就是在迷悟,而迷悟的根源就要你放下诸幻,晓得我们现前所用的身心统统是幻,幻身幻心,外面境界是幻境,尘是境界,都不是真实的。

  讲到修行次第,所谓顿超,绝顶聪明人一晓得这个道理,一放全放下了,根身境界一下放下了,这是顿超;一样一样放下,一点一点放下,这叫渐修。如果你在修行过程当中,不管你是念佛还是参禅,还是持咒,也不管你怎么样用功,你对於根尘识、身心世界,要是一丝毫都放不下,你所念的所修的全都变成有漏的福报,与你净圆觉心,与你了生死出三界,都不相干,那只是修福而已,修人天有漏福报。这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常识,不可以不晓得。

  我们今天的修行是落在哪一边?我们是不是修的自性清净心?是不是真正修的西方净土?还是修的人天小福?再给诸位说,果然得到人天小福,那都算不错的,怕的是什么?怕的是修的三恶道的福报。三恶道除了地狱道之外,地狱道没福都是受罪,饿鬼道里面有享福的,做鬼王去了,做阎罗王,做城隍,做山神,做土地公,这都是有福的鬼,鬼道里享福去了。畜生道里面享福的更多,有很多畜生做了鬼神,做了神,它不是鬼,它是畜生。我们读《安世高传》,安世高的同学就是畜生身,蛇身,他在神道里面,我们俗话讲龙王,他是水神,是龙王,但是他的身是蛇身,畜生身,像这一类的情形太多了。

  在大陆上,在本省,还有不少人家里供狐仙,称为大仙,狐狸畜生,它能够修成神,畜生里面的神,也被人家祭祀供养,福报修到恶道里面去享受,这是我们不可不知的。为什么会修这个福到恶道里去?这里头的理由(因缘)要搞得清清楚楚,你统统都搞清楚了,我们自己将来到哪一道不要去问人,自己清楚明白。而且来生的生活状况你现前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个明白人,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过去现在未来的状况,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我跟大家讲人天小果的福报,这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此地所讲的这个叫做大修行人,人家心大志高,他是要修自性清净心,就是此地所讲的「如来净圆觉心」,那当然不一样了。

  现在难在哪里?难在一个正念,一个离幻,太难了。对我们初学的人来说,从哪里下手?这桩事情我们在讲席里面也是时时提醒同学们,可是你得要真正发心去做,真正想修行,想在我们一生当中成就,不要再等到来生,这一生就把它修好。一个正念,一个离幻,我们怎么修法?实在讲就是破我执、破法执,首先要修一桩事情,就是我们不起心动念则已,一起心动念决不能想自己。诸位要晓得,起心动念都想到自己利害得失,这是增长邪见,增长无明,增长我执,增长法执,那你是起颠倒心,这一生决定不会有成就。怎么办?反其道而行之,我起心动念都想到别人,念念都为别人的利益著想,常常这样想,把自己就忘掉了,我执虽没破,没有自己了,比小乘高明得太多。小乘硬是在我执上要把它断除,所以证得须陀洹之后,还得天上人间七番生死,实在是麻烦,才能把我执破掉。大乘的方法太巧妙,一切都是为众生,如果能这样修法,有个三年、五年,我执就淡了,有个十年、八年,你的境界就可以等於阿罗汉,烦恼障就破除,见思烦恼断了。然后更进一步,破法执,所谓破法执是什么?尽心尽力为一切众生,不著众生相,所谓三轮体空,三轮体空破法执。《金刚经》里面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法执破了,这就是离幻,这就是正念。正念就是离幻,离幻就是正念。

  这部经文字不长,世尊在这部经里面,就是普眼菩萨这一章,第三章,要告诉我们修行的原理原则。前面两章是对上上根人说的,普眼菩萨以下那是对大乘人说的。所以这部经确实是了义经典,是大乘了义经典。

  讲义【四、为示穷尽深疑故。】

  疑是很大的障碍,必须要破除。疑从什么地方来的?从分别执著来的。离开分别执著,你的疑问自然没有了。我们学佛的人疑问很多就是分别执著太坚固,不但对世间一切法我们深深的执著它,就是对佛所讲的一切经也是深深的执著,这是很麻烦的事情,为什么?尤其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你看批评佛法的人有多少,批评经典的人有多少,我听到有很多,都是佛教徒,而且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用历史的眼光来看佛法,佛法也是从低级的宗教慢慢的形成高级,释迦牟尼佛提倡,历代这些学者集大成,才成为今天这样的辉煌巨著,我们听起来好像也满有道理,其实完全错了。为什么?佛在大乘经讲得很清楚,佛没有说法,你执著个什么?佛无法可说。《金刚经》里面说得很清楚,哪个人要是说佛说法,叫谤佛,看你还有什么执著?佛没有说法,历代的菩萨祖师也没有说法,你们要不信,你打开《六祖坛经》,你看看六祖说法了没有?你执著他有说法,所有的毛病都产生了;你晓得他无法可说,你的心清净了。所以我们要懂得佛说法的义趣,佛是无说而说,说而无说。所以我常常也劝大家,你在此地听经应当是听而无听,无听而听,你才能契入。你要是有听,你在里面分别名相,执著名相,死在音声句下,不会开悟的。换句话说,你愈研究,你的疑问愈多,不悟!善学的人,会学的人,愈学疑问愈少,开悟了,这才真正有受用。

  这一章著重在破疑,第四会金刚藏菩萨。『深疑』就是根本的疑问,《楞严》上也有,这一会里有三个疑问,这三个疑问是根本疑问。

  讲义【金刚藏闻前章。】

  『金刚藏』,这是菩萨的名字。『闻前章』,就是听前面所讲的。

  讲义【圆觉普照,寂灭无二,始知众生,本成佛道。】

  这是佛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句话,佛只在圆觉会上讲过、《华严经》里面讲过,其余的会里、经里没有这个话,只有这两部经上有,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疑问就来了,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第一个问题:

  讲义【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

  无明从哪里来的?本来佛,但是现在众生有无明,佛有无明了,这个无明什么理由?几时生的?什么理由有无明的?几时起无明的?大问题!凡是学佛的人几乎都有这个问题。第二个:

  讲义【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

  如果有无明,决定是众生,不是佛;如果是佛,决定没有无明。假如无明是本有的,是与生俱来的,为什么说众生本来成佛?第三个问题:

  讲义【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这是假设的话,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成佛以后起了无明。现在问题来了,「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现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你们什么时候再起无明?这个问题跟楞严会上(在第四卷)富楼那尊者所提的问题完全相同,这是根本的疑惑。实在讲,学佛的人提出这种疑惑是正确的,应该的,这是根本疑。佛陀在世的时候,楞严会上富楼那尊者代表小乘阿罗汉提出这个问题,小乘人情有可原,没什么智慧。《圆觉经》里面是金刚藏菩萨提出来,这不简单,金刚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高的智慧是金刚智慧,金刚藏菩萨提出来的。由此可知,这个大问题不但初学的人有,阿罗汉有,阿罗汉既然有了,辟支佛也包括在内,菩萨也有,所以这是根本的疑惑。佛在本经里面给我们解答这个问题,为了解答这个根本疑惑,说这部经。

  讲义【然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

  我们晓得有这种疑问的人很多,有这种分别执著的人很多,我们碰到了怎么办?这一点一定要晓得,遇到了不能跟他争论,你自己一定要能观机,对方机缘成熟了,可以给他说,一说他就开悟。对方根机没有成熟,那就六祖所说的合掌令欢喜,不诤,叫你欢欢喜喜;你有你的见解,你有你的看法。根机没有成熟的人不与他争论,也不给他说法。他怎么说,高谈阔论,我们听就是了,不要去跟他辩论,为什么?愈跟他辩论,他迷得愈深,他的分别执著愈走极端。你不跟他分别,不跟他争论,有的时候他会觉悟的。他在修学过程当中所体验的与事实相违背了,他就会慢慢回头,到机缘成熟的时候才可以说。底下,佛是解答金刚藏,也是就纲领上来讲:

  讲义【佛善说譬喻,答以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若明此义,诸疑自释。】

  佛在这一章有理论、有比喻,此地是就比喻来说,比喻前面还有很长的经文是从理论上讲的,目的是叫我们断疑生信,生什么信?大乘正信。大乘正信是以后求解的基础,正确的理解是修行的基础,正行是将来你证果的基础,由此可知,大乘正信乃是基础之基础。

  讲义【佛为示穷尽深疑,故说此经。】

  这是别因缘里面第四条。第五条因缘:

  讲义【五、为示离障顺觉故。一切众生,依事理二障,而现浅深,遂有五性差别。】

  这是弥勒菩萨一会。事障是烦恼障,理障是所知障,这二障有密切的关系。有人讲烦恼只障事不障理,所知障只障理不障事,这个说法不究竟,不是事实。我们要晓得,烦恼障事也障理,所知障障理也障事。这个障确实有这两种性质,都有障碍,必须断除。因为每个人这两种障浅深不相同,所以才有根性上的差别,这是讲『五性差别』,有凡夫性、外道性、二乘性、不定性、菩萨性,这就是众生的种性,我们讲的根性,或者讲根器,不相同。这个不相同从哪里来的?是两种障里头来的。去除二障,大家都相同,没有不相同,换句话说,不相同就是不平等,不平等是从二障来的。所以佛在这一会当中告诉弥勒菩萨:

  讲义【欲泛如来大圆觉海。】

  这跟前面讲的,你要想修证自性清净心,是一样的意思,此地用的名词不一样,实际上所指的是一桩事情。一桩事情为什么不用一个名词?不用一样的字样?这里头有两层意思,一种是教我们不要执著,只要是这个事情,你怎么说都行,破你对於文字相、言说相的执著,所以佛是一桩事情往往说了几十个、几百个名词。因为本来没有名词,「名可名,非常名」,随人建立,只要你懂得这个意思就行了,不要执著在名相上。第二种意思,文学上的艺术,如果都用一样的名词会叫人看到厌烦,换句话说,度化众生不容易契机。众生的心是喜欢变化的,不喜欢千篇一律的,千篇一律大家讨厌,他喜欢多彩多姿。所以文章是艺术,讲求的是变化,佛经是一等的文学,所以它不是平铺直述,它讲求文字的美,讲求格局的高,这个意思我们也要懂得。所以这个地方名词变了,『如来大圆觉海』。

  讲义【先当发愿,勤断二障。】

  你看前面讲的离幻,这个地方讲的断障,事情实在讲还是一样,在文字技巧上就不相同了。由此可知,你想修行证果,你要是不断二障,怎么能办得到?

  讲义【若能离障,随顺圆觉,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这句话希望大家注意。五乘根性不在乎,我们自己是某一种根性不重要,重要在哪里?你要『随顺圆觉』。怎样随顺圆觉?离二障就是随顺圆觉。由此可知,修行人最怕的是二障增长,一般修行人的通病,这个病病得很重,不是轻的。勤苦精进研究经典的人,不是破障,而是增长所知障。自己觉得程度太差,头脑记忆力不好,研究经觉得没分,一天到晚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增长烦恼障,增长无明。你看看这个修行,不是增长所知障就是增长烦恼障,就跟清凉大师所讲的,一个是增长无明,一个增长邪见,增长邪见就是增长烦恼障。经典是邪见?是的,你一执著,经典都是邪见,为什么?经典是破执著的,你执著它了。你自己的见解是邪知邪见,好,拿释迦牟尼佛的见解做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正不正确?还是不正确,还是邪知邪见。举个例子,譬如我们执著这个身心是有,佛讲你见解错了,这个知见是邪知邪见,佛说什么?这个身心没有,无,你不晓得佛说法的意思,你认为「无就是正知正见,有是邪知邪见,好,我执著这个身心无」,我是不是正知正见?还是邪知邪见。你不晓得佛说法的意思,佛没说,佛说「无」是破你有的,我有,错了,「有」舍弃了,「无」也不执著,这才是正知正见。你要是执著经典里面的见解,那怎么不叫邪知邪见?清凉讲,增长邪见。

  大乘了义经典给你谈究竟了义,初级、中级的不跟你谈,为什么?程度不到,愈谈愈迷惑,愈谈愈颠倒,没法子说,只能教你什么?你的执著去不掉,离开坏的执著,取好的来执著,就是孔老夫子说的择善固执,这对初学人讲的,对功夫不到家的人讲的。向上一著,善也要离开,完全没有执著,这才能见性,六祖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要记住,本来无一物,这里头什么执著都没有。如果你还执著「本来无一物」,你想想看,你的清净心里头有没有执著?有一个「本来无一物」,还是病。「本来无一物」也没有!佛祖无可奈何,他无法可说,没有说法,你怎么能说他有说法?所有这些对经典批评的,对经典考证的,统统都没有意思,有什么意思?世间的学问可以做考证,可以做比较,可以拿来研究,佛法没有这一套,为什么?因为佛根本没有法可说。

  佛所说的法,无非是破执而已。你不相信,看《六祖坛经》志彻禅师那一段,那就很有趣味。志彻禅师看《涅盘经》,对《涅盘经》所讲的常与无常的意思搞不清楚,他就请教六祖,六祖就叫他把那个经哪个地方有疑问念给他听,他就念了一遍,「佛性是常,烦恼是无常」。我们此地也这样讲,是幻可以离,会灭,非幻不灭,不灭就是常,灭的就是无常,给你讲这些。六祖大师给他说什么?「佛性无常,烦恼是常」。他弄得莫名奇妙,「这个我不懂了,祖师,你所说的话大大的违背佛经,违背经典」。六祖说:自从无尽藏比丘尼念《大涅盘经》,我给她讲过一遍,字字都合乎佛的旨意,从来没有违背过。他说:那我实在不懂,莫测高深!六祖给他解释说:佛说佛性是常,烦恼是无常,因为众生执著佛性无常,所以佛说常,众生执著烦恼是常,佛说无常。志彻念《涅盘经》又执著《涅盘经》,执著佛的话,佛性是常,烦恼是无常,所以六祖说佛性无常,破你执著常;六祖说烦恼是常,破你执著佛说的无常,「我说的跟佛一个意思,佛是破众生的执著,我破你的执著,怎么不是一个意思?」六祖说:我说的常就是佛说的无常,一样的意思,我说的无常就是佛说的常。你们想想看,佛有没有法可说?没法可说,一句没说,六祖有没有法好说?六祖一句话没说。

  诸位要是懂这个意思,你才能读大乘经典,否则的话,你念大乘经典,死在字里行间,你怎么会开悟?你怎么不增长邪见?不读经你增长无明,读经你增长邪见,苦!没开悟的希望,你的心怎么能得到清净?你要是能体会到这个意思,你不但看佛经里头趣味无穷,你看到的时候连饮食都不想了,你看世间一切事,无有一法不圆融,这真是妙极了。法法圆融,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你才真得大自在。经在哪里?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全是经典,所以说「破一微尘,出大千经卷」,就是这个道理,这都一点不假的。

  换句话说,佛法无非教我们离障而已。所以你读经,不能为经所转!法达禅师念《法华经》三千部,为《法华》所转,死在《法华经》字里行间,他不开悟,被六祖点醒之后,大彻大悟,说:从前被《法华》转,从今天起我可以转《法华》了。诸位要是通达这个道理,这才谈得上学佛,才有资格看经。所以今天这些研究佛经的人,被经典所转的,套一句《永嘉证道歌》的话,「入海算沙徒自困」,被佛经所转,溺於文字。佛经白纸黑字,色尘,你听经被我音声所转,音声是声尘,你为六尘所转,这是凡夫,这是迷惑颠倒,这就是违背圆觉,不是随顺圆觉。不为境界转,不为六尘转,这就是随顺圆觉,所以说『根无大小,皆成佛果』,这当然,纵然是小根性的人也变成大根性,大根性更不必说了。由此可知,二障一定要断,可是断二障真的不容易,没有真正善知识来帮你的忙,在重要关头把你点醒,的确很难。

  讲义【清净慧章,亦是随顺觉性,觉与未觉,渐次差别,故云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

  这几句话是清净慧章所讲的。觉性与不觉,《起信论》的确很认真的在讨论这个问题。能把觉与不觉分得清清楚楚,你就有入手之处,你就晓得应该从哪里下手。觉与不觉的界线划不清楚,用不得力,没有得力之处,这是修行人非常苦恼的一桩事情。这个问题是属於解门,不是属於行门,就是要把理论、事实境界搞清楚,然后才谈得上修行用功夫。所谓精进,我们是随顺圆觉精进,还是随顺无明精进,还是随顺邪见精进?都是精进,你随顺谁精进?这个东西要搞清楚。某人修行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他了不起,他很精进,如果他精进的目标在名闻利养,他就不是随顺圆觉精进,他是随顺烦恼精进,为什么?为了要得到名闻利养,所以装出这个样子来骗人。像这些事情古来就有,不只现在。别人怎么做法我们不管,要问我们自己是向著哪一方面去精进,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虽有多方便』,多方便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是随顺圆觉,所以法门无有高下。目标只有一个,方向只有一个,手段尽管不同,譬如参禅目标是明心见性,念佛目标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一心不乱,名词是两个,境界是一个,一桩事情,这是我们必须明了的。

  讲义【六、为示修必依观故。大凡行人,欲奋真修,须假禅观。】

  『大凡行人』,这是讲修行人。『欲奋真修』,「欲」是希望,「奋」是奋发,希望真正的勇猛精进,真正的修行。佛在此地告诉我们『须假禅观』,《般若经》里面所说的观照般若,这就是禅观。诸位在此地看到这个禅字,不要被它迷了,要看清楚,这个禅不是禅定,不是六度里面禅定波罗蜜,而是六度里面的般若波罗蜜。中国的禅宗,达摩祖师所传的这一派,这是中国禅宗的主流,它不是修禅定,这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它修的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它所修的不是盘腿面壁打坐,盘腿面壁打坐那是六度里头的禅定波罗蜜。《六祖坛经》打开看看「教授坐禅」那一章,他教你怎么坐禅?他教你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叫坐禅,所以他不讲求形式,他讲求心地清净一尘不染。眼见色不为色所动,耳闻声不为声所动,这叫禅定。所以中国禅宗是修般若波罗蜜,就是「禅观」。依文字起观照证实相,依境界起观照证实相,一样的,文字是色尘,一切色尘都是境界,依色尘可以起观照,依声尘也可以起观照,依味尘也可以起观照,依法尘也可以起观照,六根依六尘境界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这是《般若经》里面给我们讲的修行要领,这个要领运用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般若,门门都是禅观。

  讲义【修不依观,未免错入歧途。】

  这一句很要紧,为什么?依观是觉,是随顺圆觉,不依观就迷了,不是堕在无明就是堕在邪见里面。

  讲义【故答威德所问。】

  这是答威德菩萨所问。

  讲义【皆以悟净圆觉,依悟起修。】

  『悟』就是观慧,就是观照。诸位要晓得,「悟」不要把它看得很神奇,什么叫做悟?不迷就是悟,不执著就是悟,不分别就是悟,你在境界里起分别执著就迷了,再往深处讲,你在境界里起心动念就迷了。如果在境界里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悟,所以境界是了了分明,自己心里如如不动,这就是悟。如果对於境界不能了了分明,只有如如不动,诸位想想,你的功夫无论做得怎么深,我想没有石头定功深,你们在山上看到大石头几千年如如不动,你能比得了它吗?比不了。那种定是死定没有用处的。如果只有了了分明没有如如不动,那你是凡夫,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外面境界了了分明,心里一天到晚乱动。佛菩萨高明在什么?外头跟我们一样,比我们还要分明,耳目比我们还聪明,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他都看到了,他心不动;人家不取於相,他也不离开相,这叫真修行,这就是觉,就是悟。所以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所接触的境界全是悟,一天到晚都在那里开悟,见色,色上开悟;闻声,声上开悟;吃饭,吃上开悟,没有烦恼,就像六祖见五祖时所讲的,「惠能心中常生智慧」。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常生智慧。我们一天到晚怎么样?常生烦恼。为什么他常生智慧?悟。为什么你常生烦恼?迷,不悟。

  讲义【虽有奢摩他、三摩、禅那,三种分别,无非随顺觉性而修。佛为示修必依观,故说此经。】

  本经所讲的『奢摩他、三摩、禅那』跟《楞严经》所讲的「奢摩他、三摩、禅那」一样的。这三个名词可以通用,也可以各个分别,留到经文的时候再给诸位说。通用都是修禅观;分别,禅观里头有所偏重,有的偏在止,有的偏在观,有的是止观平等。这些修行方法不是一个死呆板的,不是一定的,随著自己境界。我烦恼重,止的方法能破烦恼,我就多加一点止,观的方法能破烦恼,我就多用一点观,随时自己在那里调节才能成功。你要是把方法变成死呆板的一成不变,那就糟了,那药又变成病了,本来就病了,现在再加上病,病就更重。所以佛法修学,你们想想看,这些理论方法你要不是很正确的把它搞清楚,真是举止都有过失,都是自找麻烦,古德常说的,盲修瞎练,说了你还不服气,确实是盲修瞎练,你还不服气,还要人家奉承你。我们自己要清楚,真正干的人一定要搞清楚,千万不可以自己欺骗自己,不明了的,有疑惑的,一定要问,要多多的读诵大乘经典。今天就讲到这里。

  (第五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05

  请看第八页,教起因缘第四条:

  讲义【四、为示穷尽深疑故。】

  佛法的修学是求智、求觉,如果有疑就有障碍,所以断疑才能够生信。疑也有浅深不相同,粗重的疑比较容易断,微细的深疑很难断,不断,它就成障碍。像此地所说,金刚藏菩萨听了前面世尊所说的三番开示之后,这三番开示都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是一乘佛法里面最重要的纲领。在经文里面我们还没有念到,希望诸位先有一个认识,但是这个地方是将最重要的几句话也提出来了。

  讲义【金刚藏闻前章,圆觉普照,寂灭无二,始知众生,本成佛道,遂起深疑,乃兴三问。】

  『圆觉普照,寂灭无二,始知众生,本成佛道』,众生本来成佛,这个的确很难叫人相信,也很难叫人承当,这个必须在大乘经论里面有相当的基础,来讨论这个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多。我们看过去诸宗的学人,包括禅宗在内,为这个疑问障难的学人实在是很多,这个难之破除,也必在因缘成熟的时候才能破除,为什么?这个事情不是听讲、研究经论就能破除,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楞严》里面给我们说「净极光通达」,诸位想想,心净到了极处,这是功夫,这种功夫谁都帮不上忙。祖师说法,一说人一听就开悟,大彻大悟,诸位要晓得他是已经到净极了,就差那么一点点,遇到高明的善知识一指点就恍然大悟。《六祖坛经》「参请机缘」这一章,里面一共有十三个人,这十三个人就是代表,是要到净极,缘才成熟。

  修道无论是在家或者是出家,要真正想成就,你要想断疑生信,这个生信是大乘正信,《大乘起信论》所讲的「起大乘正信」。此信一生起,诸位要晓得,你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在念佛法门你就是理一心不乱,这是名副其实的成佛。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讲的诸佛就是从这里讲起,从圆教初住讲起,也就是《楞严》里面讲的净极光通达,就是说的这个境界。你要到这个境界,念佛人,这是老师们常常讲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才能办得到。你有一桩放不下,你想断疑生信就不可能,这在我们现前学佛确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障难,而且这个障难必须自己觉悟,自己能够解除,什么人都没有办法代替你。

  度众生是每一位诸佛菩萨的弘愿,可是经论上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你要记住这句话。无缘这里面的境界很多,哪一个众生与佛没有缘分?都有缘分。所谓无缘,缘还没有成熟,这个没法子度,度那个众生要缘成熟,譬如六祖所度的是上上根人,那个度是要度他明心见性,一定要他根熟,就是要他心净极,到他那里,他很善巧方便的给你点一点,就大彻大悟了。你的程度不到那个地方,他对你无可奈何,没有法子度你。缘,给诸位说,有层次的,我们以五乘佛法来讲,有人乘之缘、天乘之缘、声闻之缘、缘觉之缘、菩萨之缘,菩萨里面有权教菩萨、有实教菩萨,要是依天台则有藏、通、别、圆四教菩萨,依贤首有小、始、终、顿、圆五类的菩萨,不一样。我们想想,我们讲最低的,最低的是人间佛法,人乘的,最低的,没有比这个更低了,我们学佛当然在这个阶层里面,这个阶层我们有没有能做好?这个阶层所修的五戒十善就是要把人做好,这是成佛成菩萨的基础,是根本,人都做不好,其余的都不要谈了。

  在佛法里面是遵守五戒,千千万万不要以为五戒就是那五条戒条,每一条戒条里面都有无量无边的义理、境界。儒家讲五常「仁义礼智信」,你们看看儒家讲仁讲了多少?儒家的「仁」相当於五戒里面的不杀生,可见得它这个境界相当广大,儒家讲「义」相当於佛法的不偷盗,儒家讲「礼」相当於佛法的不邪淫。诸位要是把世出世间法合起来看,你才明了这个境界广大,决不是单纯只讲五桩事情,哪有那么容易?每一条里面都包罗万象,否则的话,怎么会叫「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如果是那么简单,那人身应当很容易得,佛法也很容易闻。难在什么地方?从前人学佛确实都有儒家的基础,每个人四书五经、十三经都念得很好,都有这个基础,所以佛门里略略一涉猎他就通达,触类旁通。今天我们儒家书不念了,佛法也不愿意深究,只懂得一点皮毛,而且里面有许多地方都曲解了,这个怎么会有成就?

  学佛第一要紧的事情是先度自己,我在讲席常常劝勉诸位,为什么?两头总要成就一头,我这一生不能利益众生,首先要利自己,自利而后能利他,要注重这一点。自己果然得度了,是什么境界?给诸位说,生死自在,愿意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喜欢到哪里去就可以到哪里去,生死自在,这叫自度,而后没事了,这才放心度众生去了,劝化众生。自己还有问题,还有疑问,前途还是一片黑暗,不知道往哪里去,诸位想想,怎么能指点别人?劝别人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自己办到没有?如果自己对西方极乐世界完全没有消息,完全没有感应,你教别人,你的语气就带著怀疑,为什么?本身不能肯定,你教别人,人家能相信吗?人能够信得及吗?先自己要做到,然后劝别人。你在教学的时候,你的音声,你的表态,就能够叫人相信,那是你自己已经做到;自己心里面有疑惑,你的言词表态说的就叫人听起来模棱两可,不能够下决断,所以一定要先度自己。度自己的理论与方法都在经论当中,可以说我们这些年来已经说得太多了。

  此地所提的疑是深疑,这层疑关要是打破,在念佛人来讲决定得理一心不乱,没话说的,最低限度你能证圆初住,超过阿罗汉、辟支佛太多了。金刚藏菩萨提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跟《楞严经》第四卷里面富楼那尊者所提的可以说完全相同。第一个问题:

  讲义【一问: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

  诸位想想看这种问题,在释迦牟尼佛的时候,他的这些弟子们就提出来了。在楞严会上富楼那尊者是代表小乘阿罗汉,这个地方金刚藏是等觉菩萨,一个小乘提的问题,大乘菩萨亦提这个问题,我们凡夫当然不免。

  我在初出家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参明演法师,他是很多年以前就过世了。这个人修行很认真,很用功,他在大陆上跟我同学,到台湾来之后我们同事,我学佛他跟我学佛,我出家半年,他也跟著我出家,的确志同道合。可是我们常常争论,我是走讲经说法的路子,希望用这个方法来帮助大家,他不以为然。他说:现在人谁听你这一套,你把嘴皮讲烂了,他都不听你的。说得很有道理,那怎么办?有神通就好了,一现神通,他不能不相信。他到大溪跟屈文六金刚上师学神通,学密宗去了。屈上师教他在三个月当中要磕十万个大头,他每天拜三千拜,密宗磕大头跟我们五体投地拜佛不一样,那很辛苦的,趴在地下。他一天拜三千拜,手都起茧,膝盖都起很厚的茧,他真干。

  他去学的时候从临济寺偷偷跑出去,没有人晓得他,两年多,这个人失踪了,没有消息,他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他住在哪里?住在大溪,溪当中有个小洲,那里头有几间小房子,他住在那里,住在水当中,四面都是水。有一年水灾,民国五十一年,那一年我住在大溪香云寺,水灾的时候石门水库放水,他那个地方被淹,他蹲在屋顶上被人救出来了。救出来以后,大溪有个塔,大概没有钱,盖了一层,上面没钱盖了,所以我们叫它半截塔,他就住在那里面苦修,修三年之后,他说他能见鬼了。他能见到鬼,每天下午四、五点钟,街上就有鬼走路了,到八、九点钟的时候,街上的鬼就很热闹,跟人差不多多了,人鬼杂居。我就告诉他,我说:你这个还没有用处,你还是度不了众生,你神通没有,你有鬼通,我坐在此地,你告诉我,你的旁边有两个鬼在此地,我看不见,我不相信,你还是没有办法。你说有,我说没有,我说你讲鬼话,根本不承认你,你有什么法子?但是他决定不是妄语。

  他在大溪修行的时候,那个时候《中华大藏经》刚刚出版,他预约了一部,每个月出一册,他就按照进度来读,将这部大藏经从头到尾念完了,他来找我,我说:什么事情?他说:我藏经看完了。我说:恭喜你,很难得,一个人一生当中能看一部藏经不容易。他说:我有个问题。我说:什么问题?他说:释迦牟尼佛的智慧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没有话说,可惜有一桩事情佛没讲清楚。我说:什么事情?他说:佛讲我们众生有无明,我们本来有佛性,佛性起了无明,为什么原因起的无明?又说无始无明,总得有个开始,到底是哪一天起来的?什么原因起来的?这个问题佛没有讲清楚。我说:你大藏经冤枉看了,为什么?这个问题《大藏经》里讲得清清楚楚,我们不要说别的,《圆觉经》说得很清楚,《楞严经》说得很清楚,怎么会没讲清楚?是你自己看不懂,不是佛没有讲清楚,佛讲得清清楚楚。不要讲佛经里面,《六祖坛经》,六祖大师把这个问题也讲得清清楚楚,哪有不清楚的道理?这就是看经或者听经没有用心,没有去体会,所以读了听了依旧还有这个问题。有这个问题可以,如果说这个问题佛没讲清楚那真是冤枉佛了,这不可以的。这是我说出同样的问题,明演法师提出的问题。

  金刚藏菩萨,楞严会上的富楼那尊者,他们所提的问题是一样的疑问,这个疑问属於深疑,根本的疑问,就是无明从哪来的?无明什么理由起来的?无明是几时有的?这个地方说的『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无明?』为什么有无明?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

  讲义【二问: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

  『若诸无明,众生本有』,「若」是假设,假设无明是众生本有的,『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诸位要晓得成佛决定没有无明,一起无明就叫众生。无明有厚薄不同,所以众生有九法界,愈是往上面无明愈薄,愈是往下面无明愈厚。无明如果是本有的话,佛就不可以讲众生本来成佛。第三个问题:

  讲义【三问: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

  『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异生就是众生,与佛不相同就叫做异。百法里面的「异生性」,那是讲与菩萨不一样,二乘以下的都叫异生。「同生」是讲菩萨,菩萨与佛相同。这个地方的异生连菩萨都包括,为什么?他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与佛相同,菩萨与佛还是不同。所以「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要记住他说话的意思,意思要搞清楚。本来成佛,我们大家本来都是佛,以后起无明了,这是一个问题。这个大问里包括几个小问题,这是第一个小问题,其次讲:

  讲义【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烦恼』就是无明,前面讲十方异生本来成佛,后起无明,现在你们这些成佛的人,成佛了,你们成了佛什么时候又起无明?佛还会不会再起无明?的确这是大问题,这个问题从释迦牟尼佛在世一直到今天,无论在哪个地区,无论在什么时代,凡是接触到佛法的人,没有一个人没有这个疑问,这个疑要是不破除,没有法子把你的境界往上面再提升一层。下面是圆瑛法师给我们讲:

  讲义【然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

  『然此皆根心之疑』,就是上面这些问题,『能障大乘正信』,换句话说,你这种疑问要是不能破除,你没有法子见性,你念佛没有办法得理一心不乱,你要想得理一心,要想见性,这个疑问必须破除,这是一个大障碍。你想证阿罗汉没有问题,这个疑问存在可以,为什么?阿罗汉没见性,辟支佛也没见性,权教菩萨也没见性,行,在念佛人事一心没有见性,这个问题对你不产生障碍,如果你再进一步求理一心不乱,它就是障碍。而佛在本经里面,为金刚藏菩萨解答这个问题:

  讲义【佛善说譬喻。】

  里面有喻说、有法说。

  讲义【答以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若明此义,诸疑自释。佛为示穷尽深疑,故说此经。】

  这是对大乘菩萨讲的。这个比喻与《楞严经》上也相同,《楞严经》上也是用这个比喻,除这个比喻之外,《楞严经》还有一个「演若达多迷头认影」,那也是个比喻,《楞严经》文字长,所以它讲的东西比此地要清楚。这个地方文字短,只有一个比喻,就是从金矿提炼到纯金,用这个比喻,提炼成金之后,这个金不会再变成矿,佛举这个比喻,而在《楞严》上,演若达多迷头认影那个比喻更妙。说明什么?说明迷没有理由,不但没有理由,这个迷没有开始,所以叫无始,不是说很久很久找不到开端叫无始,你要这样解释就错了,是没有开始,诸位要晓得。要是有始有终,这个事情就是真实的;没有开始,那是虚妄的。所以无明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一觉悟就没有了,觉是真,妄是假的,你不觉就好像有这个相,你觉的时候这个相就没有了。如果你要去找无明是什么理由生的,几时生的,那就是增长无明,诸位想想,增长无明如何能断无明?这是佛在一乘了义经典里面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你有疑,你的心就不清净,断疑之后,你的清净心现前。

  在第四会,就是第四章金刚藏菩萨会,我们也可以称为金刚藏菩萨章,里面最主要的就是讨论这个问题,这跟《楞严经》第四卷富楼那尊者所提的问题是相同的。我们在《楞严》里面读到,到《圆觉经》里面再温习,希望诸位在此地能有所悟入,那就有很大的成就了。第五:

  讲义【五、为示离障顺觉故。】

  为示离障顺觉故,而说这部经。这个因缘,在本经里面有两位菩萨,一位是弥勒菩萨,一位是清净慧菩萨,这一段也都提起,都有这个意思在。

  讲义【一切众生,依事理二障,而现浅深,遂有五性差别。】

  这都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人不能不知道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现在为什么变得这么苦?不但是众生,而且是天天在受苦受难的众生。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什么原因落到这个地步?不是没有原因的,根本无明没有原因,这是枝末无明有原因。『一切众生』这一句包括的范围很广,从菩萨到地狱统统是有情众生,九法界有情众生,他本来是佛,现在变成众生,就是『依事理二障』,事障是烦恼障,理障是所知障,这两种障碍而现浅深,障浅地位就高,像菩萨、缘觉、声闻障得浅,六道凡夫障得深,『五性差别』就是从这里来的。

  五性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固定的,这一定要懂。五性里面有闻缘性、菩萨性、不定性,可是诸位要晓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譬如我们现在是凡夫,我们可以从凡夫地位往上面去提升,可以去改变,纵然是菩萨里面,我们也能改变为最高的圆顿菩萨种性,这是根性最利的。在世间法里面讲,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上,这是对的。佛门里面讲五性差别也操纵在自己手上,所以这个不是天生的,不是别人给我们做主宰的,完全操纵在自己。你自己要觉,你在五性里面就改变了,就把你自己提升了,正如同凡夫一样,我们在人间的命运,你如果觉悟就把你的命运改变了,如果你要是迷,这个事情就麻烦了,你就受命运支配。不受命运支配的人自己创造命运、改造命运,是觉而不迷。

  佛法无非是破二障: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里面要紧的就是名闻利养,这是讲出家人,五欲六尘,可是现在出家人跟在家没有两样,为什么?也有五欲六尘。以前出家人真的出了家,他没有家了,寺庙是公家的,十方道场,不是某一个人的;现在寺庙变成自己的家庙、子孙庙,那跟家庭没有什么两样,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从前人出家真实修行,所以他的障碍是名闻利养,现在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要放下,这样才能破事障。事障虽然很猛厉,容易破,理障难破,理障不但要有好的老师来指点,自己真正有良好修学的态度才能成功,理障才有办法破除,这个比破事障要难得太多了。

  我们在台中求学,以这个例子我也跟诸位讲过很多次,师资之道,就是师生之道,老师指点负决定性的责任,学生百分之百的依从,这种学生到哪里去找?你没有这个修学的态度,你的理障决定不能破除,诸佛菩萨来教你,对你都束手无策无可奈何。所以我请李老师,我离开台中之后,大概总有二、三十次跟老师提这个问题,求他多教几个人,多收几个学生,末法时期弘法人才太少。他到最后给我一个难题,叫我替他找学生,这句话把我封住了,从此以后我再不提了,为什么?真的一个学生找不到,尤其是在现代的社会里,接受过现代的这种教育,怎么可能对一个老师百分之百的服从?不可能的。换句话说,你的理障就难了,没有法子断除。

  我到台中去求学的时候,我那个时候刚刚涉猎佛法还不太久,而且我求学的时候,我的老师都很单纯,因为没有听得很乱,接触的面不广,指导我的时候,佛学就是章嘉大师一个人,好办。而我到台中去跟李老师学的时候,头一天他老人家告诉我:你既然发心到我这里来跟我学,从前你的老师所教你的东西全部作废,你所读的东西、所看的东西,我一概统统不承认,你必须把你的头脑洗得干干净净,全部作废,来接受我指导。所读的书都是他指定的,我们自己所选的书,要想看哪个书,先要向他报告,要得到他同意,他认为你目前这个书还不能看,马上得放下来。换句话说,学生的思想、动态,老师完全了解,他才能教你,你要是看得太杂,听得太多,你乱了,老师没有办法教你,所以这样的学生到哪里找去?

  我在台中李老师会下,你们大家晓得,他的学生差不多有二十多万人,我在那里学十年,我离开他了,我得到他一点东西,怎么得来的?就是百分之百服从没有话说。我离开他在外面讲经完全守著他的规矩,脱离他的范围是在民国六十年讲《华严经》的时候,这才摆脱他的范围。这就是所谓熟能生巧,你要守著这一家的规矩,熟透了就有变化,在佛法里面讲从根本智得后得智。李老师会下那么多人,他为什么不能成就?就是对老师的话不能百分之百的服从,有人只听一半,另一半还不相信,他所得到的只有一半,有人能听百分之六十,他只得百分之六十,同在一会。所以有很多人来问我,老师说你把东西都学去了,你到底学了什么东西?我说你们听经比我多,李老师在台中已经教了十年我才去的,你们在台中住的人一开头就听他的,你比我多听了十年,那你为什么不如我?我对老师相信,所以我得的多,你虽然听得多,你对老师不相信,那枉然。

  诸位要晓得,我们中国从前的教学跟现在不一样,跟外国人更不一样。以前学生看老师比看自己父母还重,道理在哪里?老师是真正关心关照,要成就你。老师教这些学生,如果他自己儿女,譬如从前考功名,他的儿女中进士,考中了,学生没有考中,给诸位说,这个老师只好回去自杀。他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人家会骂死了,老师偏心,儿子考中,学生没有考中,骂他。所以从前的老师照顾学生不照顾儿子,学生考中,自己儿子没有考中,他在社会上有崇高地位,某位老师了不起,没有私心,真正能爱护子弟,不一样!所以在社会上做一个老师有他崇高的地位,虽然他很清苦,皇帝召见都不敢让老师北面,你们去看《礼记》,皇帝坐的上位是坐北朝南,显他政治地位的崇高,召见老师的时候,他要降阶,坐的位子不能这样坐法,皇帝要站在东面,老师站在西面,东是主人,西面是客人,以宾主之礼来见老师,接待老师。

  在《礼记》里面你们还看到一个问题,最明显的,最简单的,称名,古人有名有字,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成年了,女子十六岁行笄礼,成年了,成年之后,没有人敢喊你的名,为什么?人家要称你的名,是骂你;对你客气,称你字。字从哪里来的?是你在成年行冠礼的时候,冠礼一定要请客,你的平辈送你一个名字,这个叫字,以后大家就称字,从此以后不称名。你在朝廷做官,皇帝都称你字不称你名,如果皇帝称你名,那麻烦大了,你已经犯法,你就被判刑了。皇帝对你都很尊敬。你在家里面只有父母叫你的名不叫你的字,你的祖父母叫你的字不叫你的名,所以你一生叫你名的只有父母,除父母之外,只有你老师,你们想想看,所以老师的地位跟父母一样,从称名上就看到是一样。所以古人的名只有三个人称,父母老师。你的祖父母、伯伯叔叔都称你字,对你都很尊敬,都客气。

  这个就说师道之难,老师教学不容易,学生求学态度不容易。成败关键,给诸位说,如果从比例上来看,求学态度的比例比教学善巧要大得多。老师不一定高明,学生态度正确,往往成就超过老师。所以今天我们要求一个真正做学生的这种态度,到哪里去找?佛门示现的榜样,《四十华严》里面善财童子就是学生的榜样,五十三参,五十三次的重复,真是用尽了苦心。就是说他求老师求学接受教学这些态度,在《华严经》里面五十三次的重复,用意在哪里?无非是要我们向他学习,成就我们,成就自己。所以说是我们做学生求一个老师,好老师可遇不可求,到哪里去找?难。老师要找学生更难,到哪里去找?看到这么多人,哪一个是学生?哪一个人具足修学的这个态度,肯接受指导?

  我举一个例子给诸位说,我在听经的时候,初在台中听经,我也写一些笔记,我们同学都记笔记,他们写得都比我多,我写得不怎么太多。第二天老师就把我叫到房间去,不准记笔记,他说你记这个有什么用处?你到明年,你的思想境界提高了,一点用处没有,废纸一张,我就不记笔记,所以我在台中十年,一本笔记本都没有。十年我用的笔记本大概只用了普通的笔记本,很薄的练习簿子,大概只有五分之一,十年所记的东西只有五分之一,没记笔记。老师教给我,听讲的时候全神贯注听讲,只听他的意思,不记他的言语,他教我学活的东西,他说意思懂了,将来你讲这部经,你长讲短讲、深讲浅讲,自由自在。记成笔记,死的,离了笔记不会讲了。我想有道理,我就真照做。我们别的同学,老师有这么教,他不肯照做,还是在记,老师也就不管了,他教人只教一次不教第二次,你听就听,不听就算了。他怎么讲我们就怎么做,我晓得一个原则,老师不会害我,总是对我有利益不会对我有害处的,就有这么一个信心。我跟他那一年,他七十岁,他今年九十三岁,七十岁的老人怎么会害年轻人?我跟他的时候才三十多一点点,老师不会害人,信得过,念念都是为我们好。这样才能破除二障,才能把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二障不除,佛菩萨来教你也枉然,为什么?你自己有障碍。佛在那里讲经,你去听还是有障碍,还是不得其门而入。

  讲义【故告弥勒: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若能离障,随顺圆觉,根无大小,皆成佛果。清净慧章,亦是随顺觉性,觉与未觉,渐次差别,故云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佛为示离障顺觉,故说此经。】

  『故告弥勒:欲泛如来大圆觉海』,这个意思就是成就如来一切种智,圆满大觉。『先当发愿,勤断二障。若能离障,随顺圆觉』,你看底下一句,『根无大小,皆成佛果』,不管你是什么根性,会用功的人断二障,随顺圆觉,随顺圆觉就是随顺清净心。『清净慧章』里面也有这几句话,『亦是随顺觉性,觉与未觉,渐次差别,故云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清净慧这一章,中根以上的都能学习,都有受用,这里面讲方便门,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门。而且方便门诸位要记住,必定是随顺圆觉才叫方便门,假如不是随顺圆觉,这个不是佛法,那个不叫方便。诸位要记住这个原则,不管什么方法,一定是随顺圆觉。

  你看我在台中,李老师主要是成就我们的根本智,绝不允许你的心乱,你看东西多的时候增长邪见,增长所知障。你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种念头多的时候增长烦恼障,你听经多、看经多的时候增长所知障,两种是障碍,就是清凉大师所讲的,一个增长无明,一个增长邪见,无明跟邪见都是菩提涅盘的大障碍,这两样东西天天增长的话还能悟道吗?还能得一心吗?不可能。所以你们在《四十华严》里面,这是根本法,应当要去学习。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那一会里面,就是最初本会里面,就像我在台中跟李老师求学一样,那是本会,他离开文殊菩萨到外面参访那叫末会,末会有五十三会,那是到外面参学。你自己根本智没有建立,没有资格参学,根本智建立之后才有资格参学,换句话说,无论见什么人,无论见什么事情,晓得真妄邪正、是非善恶,能够辨得清清楚楚,只受其利不受其害,在这里面只增长智慧决定不迷惑,有这种能力才能参学,没有这种能力一出去就被境界所迷了,不是增长烦恼就是增长邪见,这麻烦大了。

  所以古人二、三年得根本智的,二、三年有资格离开老师出去参学,十年、二十年得根本智的就十年、二十年才离开老师,有些人一辈子根本智都没有成就,那只好一辈子不能离开老师,你们看看《高僧传》,看看各宗的语录,你就看到了。开悟的人很多,不开悟的人也有,没有开悟的人也有离开老师的,老师也不横行霸道,你没有资格去,他不许你出去,你偏要出去,他也不会拦你,佛法讲民主的,决不是蛮横的,你听很好,你不听就算了,佛法里面教学所谓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得大自在。佛为示离障顺觉,故说此经。今天讲到这里。

  (第六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06

  请掀开经本第八页:

  讲义【六、为示修必依观故。】

  这是说明第六条的因缘。这个题目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修行必须依观,这一点很重要。

  讲义【大凡行人,欲奋真修,须假禅观,修不依观,未免错入歧途,故答威德所问,皆以悟净圆觉,依悟起修。悟即慧观,虽有奢摩他、三摩、禅那,三种分别,无非随顺觉性而修。佛为示修必依观,故说此经。】

  这一段可以说凡是大乘佛法的修学都离不开这个原则,由此可知『禅观』的重要。如果没有禅观,断惑就非常困难,不但困难,往往还会走错路,一般所谓著魔,著魔障。「止观」是禅的通称,大乘可以讲八万四千法门,那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都是修的禅定。说禅定一定要懂得禅定的定义,不要被这两个字迷惑,一听说一定要修禅就以为每天盘腿面壁叫参禅,那就错了。所以,你先要懂得什么叫做禅。禅是止观同时,这个字是梵语音译过来,叫「禅那」,它的意思一般翻作「静虑」,在中国称之为「止观」,一样的意思;静就是止,虑就是观,止什么?止息妄缘。如果以一乘教义来说,拿《圆觉》、《楞严》这两部经的教义来讲,禅的意思就特别清楚。《楞严》里面讲「舍识用根」,舍识就是息,就是止,用根就是观,交光大师这个解释,你一看这个「禅观」就很清楚明白,不至於迷惑。如果不晓得这个意思,息,息什么?息妄念,息哪一种妄念?真是搞不清楚。我们读了这两部大经,界限就搞得很清楚。止的、息的是心意识,是心心所法;观,六根根性照见诸法的作用,这是观,叫观照。诸位如果记著这个原则,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都离不开这个原则,原理是一个。

  再说我们修净土,念阿弥陀佛也是修禅观,千万不要「经上讲修行必须依观,我这个念佛不行,我再去学禅」,你就搞错了,你大错特错了。念佛就是禅观,你们在《弥陀经疏钞》里面看得很清楚,莲池大师在每一句经文的解释后面都有一段称理,那一段称理是纯粹的禅观,跟大家讲的那是修理一心不乱,那个修行就是楞严大定,禅观里面最为殊胜的。这个地方只讲『奢摩他、三摩、禅那』,还没有讲到楞严大定。如果你认为我们把念佛法门抬得这么高,好像有一点太牵强、太勉强,那你去读《楞严经》,大势至菩萨是二十五圆通之一,他所修的法门就修楞严大定,就是用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念佛怎么不是楞严大定?怎么不是禅观?这一点诸位特别要晓得,要搞清楚,知道念佛是修的上上禅。它假如不是上上禅,《禅门日诵》里面就不会把念佛法门列在晚课。你们看《禅门日诵》,那是中国过去大陆上丛林禅宗的课诵本,每天晚上他们念《弥陀经》,念阿弥陀佛。怎么禅宗跑去修净土?净土就是禅。只有不通理的人才分禅分净,把它分家,禅不是净,净不是禅,真正明白道理,晓得八万四千法门统统修的禅定。为什么要这么多方法?每个人根性不相同,适合於我们自己根性,适合於我们自己兴趣,适合於我们现前生活环境,特别容易成就。

  禅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开悟,因此禅定可不是死定,它里面有观,观就是开悟。我们在《弥陀经疏钞》里面常常提醒同学们,定里面要有慧,定是一心不乱,慧是心不颠倒,在一切法里面正知正见,不会被境界蒙蔽,不至於迷在境界里面,这就是慧,所以念佛人有定有慧。我们现在念佛念了很多年还是迷惑颠倒,什么原因?你只会唱佛不会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像唱歌一样,唱佛不是念佛,唱佛,有口无心,所以你定慧都得不到。由此可知,念佛是要用心去念,心与你这个念要相应,才会得一心不乱。

  念佛是一种修行方法,与禅宗的观心、参话头都是一种方法,目的都是要达到明心见性。禅宗叫明心见性,净土叫一心不乱,名称不一样,境界相同,是一桩事情。禅宗观心、参话头,他要明心见性,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一天到晚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我们心里是不是期望得一心不乱?阿弥陀佛天天念,从来没有想过我要得一心不乱,那你就是有口无心,虽念佛,念佛里面没有禅观,不相应。所以念佛要晓得,我有一个目标,我这个目标是要得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起的作用就是大彻大悟,就是般若智慧。一心能生智慧,智慧是一心之所生,没有一心就没有智慧。这个道理,我们在讲堂可以说常常提出来讨论。这个问题,本经里面讲的是「净圆觉性」,与《弥陀经》讲的一心不乱,尤其是讲的理一心不乱,完全相同,理一心不乱就是此地讲的净圆觉性。

  诸位要晓得,得净圆觉性之后才是真正的修行,没有得净圆觉性之前不是真修。《华严经》里面讲修行从哪里讲起?从圆教初住讲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它那个最低的标准,为什么说圆教初住?因为圆教初住才得净圆觉性,才得理一心不乱。诸位要晓得,在没有得理一心不乱之前,目标就是求一心不乱,得一心不乱之后才是真正修行,『依悟起修』。就好像我们念书一样,理一心不乱好比大学,得理一心不乱是考取大学,考取大学才开始上课,才念书,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大乘法。大乘法是从理一心不乱开始,前面都等於说是预科,都是预备的,不是真实的,人天二乘,不是大乘。我们虽然现在修的是大乘,但是是大乘的预科,不是真正的大乘,一定要得理一心,要得净圆觉性,你才是得大乘法,在《华严》、《法华》、《大乘起信论》里面都是告诉我们这个标准,从来不会说有一部经把这个标准拉低,没有,就是净土带业往生,人家也说得很清楚。你们每天念回向偈,「花开见佛悟无生」,那才是真正得理一心,得大乘法,到那个时候才是依悟起修。

  依悟起修,还有一个名词叫称性起修,跟这个境界一样,悟就是悟真如本性,「依悟」就是称性,是同样一个境界。到这个时候,修什么?大乘法,诸位要晓得,修的是「闻思修」三慧;没有到这个境界,你所修的是「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是初级的佛法,闻思修三慧是高级的佛法,这个地方讲依悟起修,从此以后才是修三慧。我们如果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必须修三学,离开三学没有办法达到三慧,所以三学比什么都重要。

  三学里面有事有理,事修重要,明理更重要,理要是不明,一般常讲盲修瞎练,毛病很多,里面会产生无明、邪见、执著,所以一定要明理。戒律要守,戒律帮助你得定,要懂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持戒,这个戒律反而不能叫我们得定,这种情形很多,不能叫我们得定,我再说通俗一点,所谓得定就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就是定,那么我守戒了,守戒反而叫心不清净,这个戒就错了。戒条是大学问,戒条犹如法律条文一样,它里面的含义很深,不是只照字面看看就都懂了,如果每个人看看字面都懂,诸位想想,国家何必还要设大法官?用不著了,学校何必还要法学院?也用不著。不那么简单,所以在你法律条文有疑惑的时候有大法官来解释。我们戒律条文也是如此,它在三藏里面成为一藏,可见得这是大学问,是根本的学问。

  今天佛教之衰,实在说衰在哪里?戒学没有了。你看看今天,拿我们台湾,这是佛教最兴盛的地方,有几个地方讲戒律?讲经的很普遍,很多,讲戒的没有。诸位要晓得,讲经而不讲戒,在修学程序上来讲,脱节了,没有根底。好像盖房子一样,底下一层不要,我盖二楼,一楼不要,这房子能盖得成吗?决定不可能。今天我们学佛所遭遇的困难就在此地,大家把最重要的基础疏忽掉,都认为这个没什么要紧,这个没有什么要紧,你学佛学了这么多年一无所成。你有没有曾想到,古人学个三年五载都有成就,我们学了几十年都没有学成?自己不追究这个根源,只说我们业障太重。你业障重在哪里?业障重在疏忽戒学。古人善根深厚,深厚在哪里?他晓得戒学重要,一念之差,结果就大大的不相同。

  戒律的理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难。比丘戒的精神是诸恶莫作,菩萨戒的精神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他所得的结果是「自净其意」,这才叫做戒学。如果我断恶修善不能得一心,那不叫戒学,那是什么?世间善法,人天的善法,不是戒学。戒学一定得定,他的结果一定是定。人天善法,他的结果是三善道的福报,有漏福报。就是你修因,修因后头一定有结果。如果你结的果是禅定,对了,这个真正是佛法戒学,如果你结的果是人天福报,这个不是佛法的戒学。譬如五戒、十戒,沙弥十戒,你懂得佛法的,是佛的戒律,成就你清净心,帮助你得一心不乱,你要是不懂得,知道这个是好事情,我应当遵守照这个去做,这是善法,为什么?因为你照这个去做不能得定,不能得清净心,你只是修福报。诸位必须记住,我修戒是为清净心而修,你就想想戒学如何叫你达到清净心。

  你的心不清净是因为你有恶习气,譬如你有杀生的习气,杀生的习气叫你的精神不能够安稳,晚上睡觉都做恶梦。你杀众生,梦到众生跟你讨命,你精神不能安稳。戒杀是要断这个习气,使你身心安稳,夜晚也不做恶梦,道理在此地。偷盗,总感觉对不起别人,有亏欠,良心不安,换句话说,妨碍你得定,你想修定,那个定怎么定得下来?不偷盗,把这个恶习气断掉,这样才能够心安理得,戒律的目的是在此地。决不是说佛叫我持戒,我持戒佛就欢喜,护法神就保护我,你的心怎能得安稳?这是用什么样的心来修行?用生意买卖心来修行,投机取巧,「这个东西一本万利划得来」,观念上完全错了,所以你怎么样认真的去修,你得不到一心,你也没办法开智慧。所以,你要晓得戒学真正的意思在什么地方。

  得了定,定还是手段,不是目的。刚才说了,你得理一心,理一心是什么?好像刚考取大学,才入学,只是这么个境界而已。一生欢喜,我这就成就了,好了,你也不过是考取大学而已,你毕不了业,所以要晓得这个道理。得理一心之后,那个路子还远得很,还有四十一个阶级才能成佛,不是说得理一心就成佛,就成就,不是的。理一心好像才考取,考取之后还有四年八个学期才能毕业,你这不过才考取而已,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

  「奢摩他、三摩、禅那」与《楞严经》里面所讲大致相同,可是《楞严经》经过交光大师一解释,与过去古大德们的观点、说法确实是不相同。《圆觉经》这三个名词的解释与天台、贤首宗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到后面我们看「二十五轮」都是用止、观、禅那。禅那就是止观等运,同时的,止观不二,用这种方法。那么这是给我们说明一个修行的原则,希望诸位同修要特别的留意,如果我们想这一生当中真正成就的话,不明白佛法的道理没法子修行。

  真正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才是我们入佛门第一课,这里面提出的四个问题都是我们学佛最基本的问题。第一个大问题是学佛到底好不好?是吉是凶?吉就是学佛好,凶是学佛不好,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看许多学佛人,的确他的结果就可以分为这两类,有的人学佛得的结果很好,有的人学佛得的结果很不好,这就说明学佛如不如法,你是不是合理合法。如理如法的修学,你的果报一定好,所谓「佛氏门中,有求必应」,那怎么不好?你会修到,不要说来生,就是这一生当中,事事自在,事事如意,这是好果报,佛不骗人。如果你违背理论、违背方法,盲修瞎练,那你所得的恰恰相反,得的是样样都不顺利、不如意,会得这个结果。这是我们在今天看了学佛同修普遍会有这两种情形,你仔细去观察。怎么样才合理合法?怎么样是不合理、不合法?这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这是说明修学要从基本上来著手。

  在理论上,当然我们现在学佛的同修都很著急,为什么?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把佛法理论的纲领能抓到,使自己在极短的时间能有成就,这是每个人的愿望。说到这一点,我们在经典选择里面,譬如《圆觉经》就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经文不多,可是理论非常的圆满,这是一部好书。《楞严》好,但是部头比这部要大五倍。我们想从小部,文字比较短一点的,取《圆觉经》好。比《圆觉经》还要容易理解的是《六祖坛经》,因为六祖是我们中国人,《圆觉经》毕竟还是释迦牟尼佛讲,翻译过来。六祖大师是我们中国人,去我们才一千三百年,释迦牟尼佛距离我们,以中国人计算的方法三千多年,六祖大师才一千三百年,唐朝时候的人,所以距离我们近。距离近,思想上许多问题的想法、看法都比较接近,就拿文学来说,两汉以前的文章我们读起来就困难,唐宋的文章我们读起来就很顺口,那就是唐宋距离近,两汉以前距离得远。所以《六祖坛经》是非常好的一部经典,我们也讲过好几遍,这都是很重要。净土法门我们选《弥陀经疏钞》,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注解,虽然分量大一点,值得去研究,因为这里面的理论、方法真正明白了,就算花个四、五年的时间,值得,搞清楚之后,你这一句佛号就有了力量,如同经里面所说的「念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确实做得到。

  「奢摩他」偏重在止上,它也有观,但是以止为主,「三摩」也是止、观,但是偏重在观上,并不是没有止,都有。如果单单有一个,缺少另外一个,那就不能叫禅那,既然叫「禅那」一定是有静有虑、有止有观,可是它有偏重,偏重也是个人根性不相同。譬如最显著的例子来说,有些人昏沈,他一看书,坐在那里,看一会儿打瞌睡,他睡觉;你叫他念佛,打佛七在止静的时候,有人就睡著,就昏沈。凡是听经的,你们注意道场,我们道场人少,你到台中去,李老师那个道场,他讲经的时候大概有二、三百个人听,你到后面去看,至少有好几个在睡觉,老师在那里讲经,他睡觉睡著了,他昏沈。有这种习气的人,修奢摩他、三摩、禅那,他就要采取三摩,三摩就是观,提起精神来,不可睡,要偏重在这一方面。还有一种人心很散乱,妄念非常多,止不住,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不知道想些什么东西,自己也晓得心这么乱,定不下来,愈想定是愈乱,这种毛病叫掉举,心里头七上八下,定不下来,那么他下手的功夫要从「奢摩他」下手,奢摩他偏重在定,用定来对付你的散乱心。「三摩」偏重在观,用观的方法对治你的昏沈,所以它有偏重。没有掉举也没有昏沈,这个情形很难得,他下手的功夫就可以直接用「禅那」,用第三个,所以是止观等运,没有偏重。这三种都叫做「禅」。

  我们晓得这个道理,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都能用得上,不但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里面有奢摩他、三摩、禅那,而且后面所讲的二十五轮,这一句阿弥陀佛统统具足,就看你怎么念法,真正是什么样的毛病都能对治,因为它都随顺觉性,理由是在此地。说得很容易,实在讲这里面也的确是不容易,那就是什么?一个是随顺觉性,一个是随顺无明,无明里面就包括邪见、烦恼,所知障、烦恼障,这里面真的是一丝毫之差。随顺觉性的是如法,随顺烦恼、邪见的就不如法。诸位想想,佛法之外,所谓是外道,他们有没有学禅定?给诸位说,奢摩他、三摩、禅那,他们都有。为什么叫外道?他们有能力修到四禅天、四空天,四禅八定,但是诸位要晓得,四禅八定都不是随顺觉性,所以他不能超越三界,他不能断烦恼障,烦恼障、所知障他都不能破,这是我们必须晓得的。所以大家不要迷在禅上,所谓迷在禅上就是不晓得随顺觉性,你没办法断惑证真。

  诸位要是读经,佛在经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四禅八定这个定力愈深,他升得也愈高,可是他定力失去,所谓定力失去就是他寿命没有了。诸位要知道,欲界寿命是业力支配,我们每个人的寿命是业力支配的,我们这个身叫业报之身,色界、无色界的寿命是定力支持的,所以他那个身不是业报之身,他是定力之身。他的寿命长短,譬如非想非非想天,这是最高一层,寿命是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寿命实际上就是他的定力,他修的这个定能支持这么久,可是定力一失掉,他就堕落,真的是爬得高摔得重。四禅天人(第四禅)、四空天人,寿命尽了,就是他定力没有了,失掉了,大多数都是堕在恶道,这就是说他所修的定不是随顺觉性而修,所以这一句诸位要特别记清楚,要把它看清楚。

  佛教给我们修的定一定是随顺觉性而修,所谓随顺觉性就是不迷。你要是问,怎样才随顺圆性?实际上,你一入佛门,这是讲我们初级入佛门,不是高级,高级到理一心那是大学,我们讲小学,小学就是我们现在的程度,我们入佛门,一入佛门要受三皈依,这是佛门入学最基本的课程。三皈依受了,不是说我受了三皈依就是三宝弟子,皈依师给我一个皈依证,我已经受三皈依了,给诸位说,那一张纸没有用处,一文都不值,最重要的是你心里要有三皈,纸有什么用处?心里面要有。今天一般受三皈,三皈的意思是什么都没有讲清楚,你又怎么能够得到三皈?真正得到三皈,你是真正的佛弟子,真佛弟子,是佛教初学初入门的弟子,换句话说,佛法修学从这个地方学起,三皈依就是随顺觉性而修。

  六祖大师把三皈依讲得非常清楚明白。皈依佛,佛是觉悟的意思。佛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这是皈依佛,你看岂不是随顺觉性吗?不迷。皈是回头,从前我们迷,迷在五欲六尘境界上,样样都迷,现在我从迷里面回过头来,不迷了,样样都觉。我们要问,觉迷的标准是什么?这个要搞清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佛给我们讲过「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换句话说,世间事可以做,要是有世间意就迷了。什么叫做世间意?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烦恼里头贪、瞋、痴、慢,世间意;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世间意。什么事都可以做,决定没有这个错误的见解思想就不迷,这叫皈依佛。皈依佛了,还去追求荣华富贵,还去贪图名闻利养,那不叫皈依佛,叫皈依魔;不叫皈依觉,叫皈依迷,愈迷愈深,颠倒了。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从前的知见是邪知邪见。法是改正我们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认识,正知正见。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是皈依僧。

  觉正净就是随顺觉性,所以你要是修禅定,或者你修一心不乱,修奢摩他、三摩、禅那,都要以觉正净为基础,这是佛法。如果失掉三皈依,你修的这三种方法充其量不过是四禅八定,人天福报。什么原因?就是你没有办法断烦恼障、断所知障,你虽有定功,没有能力断障。非想非非想天人不能断烦恼障还是要堕落,所以他不能够比小乘人。小乘人是用三皈依为基础,所以小乘人能破障,能超越三界。三果圣人的禅定功夫比不上四空天,可是三果圣人有能力破思惑,七十二品思惑他已经能渐渐的断,而四空天人禅定的功夫比三果还要高,他不能够断惑,见思烦恼他一品都断不掉,我们想想什么道理?一个是以觉正净为依据,从这个地方起来的,换句话说,他立足点不相同,一个人修行虽然是修定,也用这个功夫,他是迷、是邪见、是不清净,所以功力再深还是免不了要堕落。

  佛法给你讲理,不欺骗人。我们要是把这些道理统统搞清楚,你就晓得今天自己修行,我为什么会有进步,为什么会不进步。看看别人修行,某人有成就,某人为什么没有,你也清清楚楚,眼睛就亮了,智慧就放光了。这一段很重要,我们用的时间也长一点。

  再看底下一段,底下一段跟这一段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地方讲的「奢摩他、三摩、禅那」,这是根本,在修行是根本法。底下,这是把这个展开,一展开,八万四千法门。如果要说八万四千,这数字太多、太麻烦,所以把它归纳为二十五类,这里讲二十五轮,正如同在《楞严经》里面讲的二十五圆通章,虽然名字都是二十五,可是二十五数字的来源不一样。《楞严经》这个二十五是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七大,是从境界上来的,换句话说,就是从根尘上来的。这个地方二十五轮是从「奢摩他、三摩、禅那」,完全是从修行功夫上而说的。虽然都是二十五,里面的内容不相同。

  讲义【七、为示轮观随修故。圆觉清净,本无所修习,及能修习者。】

  『圆觉清净,本无所修习』,这句话就是《大乘起信论》所讲的本觉,「本觉本有」,当然不需要修习。

  讲义【依於未觉,幻力修习,便有二十五轮。】

  可见得我们讲到修学,讲修行,都是依本觉而有不觉,依不觉才有奢摩他、三摩、禅那的修学,修行理论的依据从这儿来的。把它分类,前面大类有三,再分则有二十五。这里面顶重要的是『幻力修习』,如幻三摩地。这就是说明你不要把它看作是真实的,你要是把这个东西看作是真实的,你错了,为什么?你有分别执著了,所以给你讲的是幻力修习。你也不能把它看成是假的,你要把它看成是假的,你也错了,为什么?还是起分别执著,这个东西难。所以幻力在此地不好讲,非真非假还错,亦真亦假也错,佛在大乘经常说的「离四句,绝百非」,才是「幻力修习」,这四个字在这一段是关键。因此我们的修学,要不要认真?要认真、要用功,可是你又不能真的起个心,「我要用功、我要认真」,那又错了。这里头的意思确实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家要很细心的去体会,凡是遇到重要的,我总给诸位点醒。这就是经要读,我们讲注解你多多来听,为什么?你要不听,你看过去之后,你不晓得哪个字重要,你不知道关键在什么地方,看了之后,你还是不得其门而入。

  「修」,这是讲修正,把我们很多错误的观念、思想、行为修正过来。「习」是实习,讲「习」就是生活教育,我们修正了,修正之后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要做到,这叫习。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说,「学而时习之」,那个「学」就是此地的「修」,就是修正,学有觉的意思,「时习」,可见得还是要把它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佛法的修学也是如此。有修没有习,改正了,但是在生活上用不上,那没用处。必须要在你日常生活当中完完全全都用上,这学问有价值,为什么?学以致用。如果我们学这个东西日常生活用不上,那学这个东西干什么?学它没用处,学了之后要有用处。至於怎么用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最好的模范,你看看善财童子怎么用,你看看那五十三位善知识怎么用法。所以我们看,读这个书,你才看到这个应用自在,事事无碍,不仅是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种学问,这样的教学,才被人尊敬,才为人所推崇。

  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对於佛法普遍的误会,由於误会,当然他就排斥,这是真正的错误,很大的错误。如果中国古圣先贤都像现在人这个眼光来看佛法,佛法在中国早就灭了。现在人,我们要问,他为什么误会?因为他不读佛书。为什么不读佛书?他读不懂,一看到文言文就不看,这是很大的障碍。现在有人发心要把《大藏经》翻成白话文,诸位想想,能不能把这个意思翻出来?大藏经翻成白话文佛教就灭亡了,许多意思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怎能翻得出来?佛在《华严经》里面讲过,《大智度论》里也讲过,「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

  从前国王大臣,你们去看中国历史,哪一个皇帝不请法师到宫廷里面去讲经!皇帝请法师到宫廷来讲经,底下大臣还不听吗?为了巴结讨好皇帝也得要去听。所以中国从前历代帝王将相、读书人没有不懂得佛法的,佛法他懂得、他认识,所以他尊重推崇,道理在此地。现在纵然讲经,他太忙了,没有时间来听。想不想听经?想听,没时间,所以现在我们用电视、用录影带这个方法来帮助那些人。但是你要这些人来买录影带,他不会要的,再要送他,人太多了,这个费用太大,我们也送不起,这个是实际上困难,我们想帮助他,力量做不到,不是不想帮助他。他真正能够听个一、二部经,他对佛法在基本上有所了解,也许他就有兴趣,他就会深入的去研究它,所以接引也非常重要。我们图书馆目前是以各大专院校为接引的对象,我们能力还是很有限。

  这「二十五轮」就是八万四千法门的总纲领,《楞严经》里面二十五圆通也是总纲领,但是角度不相同,这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

  讲义【以能修之机不一,致所修之门亦多,故答辩音所问,或单修,或双修,或圆修,或先单后双,或先双后单,各随根器。】

  『以能修之机不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方法?能修的人,每个人的根机不相同,『致所修之门亦多』,所以所修的法门也多。『故答辩音所问』,这是释迦牟尼佛答辩音菩萨所问。或者是『单修』,就是「奢摩他、三摩、禅那」单修一种,或者是『双修』,里面选两种,或是『圆修』,圆修就是三种同时修,或者『先单后双』,或者『先双后单』,『各随根器』。从这几句话,诸位就应该体会到修行方法是活活泼泼的,不是死呆板的。为什么?如果你说我单修,我只修奢摩他,一生当中都修奢摩他,你很难成就,为什么很难成就?因为你自己的根性,你自己的性情早晚就不一样,早晨心里很愉快、很清净,到晚上生烦恼了。清净的时候用一种方法,使你更清净,烦恼的时候再另外用一种方法,使我们烦恼平息下来,怎么能一样?不一样。因此二十五轮都要懂得,随时要调整自己身心平衡,随时要保持自己身心的清净,哪能用一个方法?好比害病,我们得这个病不单纯,太多种了,头也痛,脚也痛,到处都是毛病,一种药管一样,治一样,那个地方管不到,所以必须用很多种药,哪个地方发作,用什么药来对付那一样,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你要懂得对治自己,这就是自度,要懂得。

  如果你要教化众生,你要懂得这许多方法来救别人,单懂一门不行,绝对没有说是一种药医好一切病的。虽然经典里面古大德常说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是阿伽陀药,无病不治,但是要知道一句阿弥陀佛里面就有二十五轮在里头,所以它才能治一切病。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别看这个音声没有错,可是念的心不相同,用意不相同,有人这一句阿弥陀佛,用意是在奢摩他,有人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意思在三摩,有人意思在禅那,不一样。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意思在哪里?你有意思才能对治病,对治自己毛病,才有修有习,你要是什么都不晓得那就跟三岁小孩唱国歌,「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他唱得很好,你问他什么叫三民主义?不晓得,什么叫吾党所宗他也不知道,那就变成这样了,一点用都没有,变成唱佛,唱佛歌,就不叫念佛。到辩音菩萨章,我们再详细的来研究。

  讲义【常持此轮,随顺修习,不久得证涅盘。佛为示轮观随修,故说此经。】

  这是第七个别因缘。《圆觉经》像我们这样讲法,给诸位说,很难得,这样的细讲很不容易。因为一般讲经,前面玄义顶多两个钟点就讲完,为什么?长讲没有人听了,把听众都讲跑掉。他来听,听了这么多次还没有听到经文,算了,不听了,就跑掉。所以这样详细讲,这种因缘非常的殊胜,愈详细愈能帮助诸位开悟。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第七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07

  请看第九页,别因缘第八段:

  讲义【八、为示穷尽四相故。】

  这个地方所讲的『四相』跟《金刚经》说的是一样,「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讲义【一切众生,未除四相,不成菩提。】

  这句话要记住。『菩提』就是觉,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离开『四相』,你就不是真正的觉悟,佛法里面讲正觉,正觉你没有。正觉实在讲是指阿罗汉,菩萨是正等正觉,佛是无上正等正觉,那么就是小乘境界都不能够达到。在圆教菩萨来讲,正觉位是在七信菩萨,十信位里面的第七信,他是四相除了,在断证功夫上等於小乘阿罗汉,可是在智慧上来说,比小乘阿罗汉高得多,他心量大,是小乘罗汉所不能比。所以这一句我提醒大家,就是真正要求正觉,我们念佛要求一心,一定要破四相。下面这再给我们解释:

  讲义【四相有二:一、迷识四相。】

  另外一种是「迷智四相」,可见得只要有四相都是迷。『迷识四相』,这是凡夫。

  讲义【依第六识,枝末无明所起,能障小乘涅盘,不出分段生死。】

  这几句话就说明六道凡夫都在这个范围之内,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念佛人这四相要是重的话,就是执著要是重的话,障碍你往生。不能断,修其他法门简直就是没办法,修净土法门就是带业往生,还有这么一线希望,没有断掉。没有断掉怎么样?要有理智能把它控制住,换句话说,最重要的是在临命终那一刹那不能起现行,如果在临命终一刹那当中起现行,这四相要是出来,带业也不能往生,你就随业流转,所以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因此佛门里头很注重修福报,福报大的人临命终他心不颠倒,心不颠倒就是理智能控制得了四相,他可以带业往生。

  我们讲到历史上,像张善和一生杀牛,是个屠户,临命终的时候地狱相现前,他看到许多牛头人来讨命,这是地狱相现前。这个人总算是善根深厚,我们不能看他这一世,他多生多劫之前在佛门里面必定有深厚的善根福德,他在临命终时心不颠倒,他看到这些境界相现前的时候,他就叫他太太赶快给我找出家人来救命。太太给他请了法师,法师就劝他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他什么都来不及了,法师给他一把香拿在手上,拼命念阿弥陀佛,念了没几声,他说牛头人不见了,佛来接引他,他往生了。这桩事情是很不平常,有些人看到这个公案,好像佛门不太公平,一生做恶事,临命终时他还能往生,有些人一生做善事到后来还颠倒、还堕落,似乎是不公平。这是什么?你看这一生、这一世,你觉得不公平,因果通三世,如果你再看他前世,看他多生多劫之前,那你就服气,没话说。

  像《法华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度一个人,有一个人想跟佛出家,佛叫这些阿罗汉来看这个人有没有善根出家,在佛的会下出家要有善根,过去生中没有善根就没办法出家。这些阿罗汉的能力可以看五百世,过去一世一世,他能看五百世,这些阿罗汉一看,五百世都没有善根,怎么能出家?佛告诉大家:他在无量劫以前是个樵夫,上山砍柴遇到老虎,老虎要吃他,他没办法,爬到树上,念了一声「南无佛」,就这一句南无佛,今天在我会下成熟。无量劫以前的事情,在五百世之前,所以阿罗汉看不出来。所以这个事情要从多生多劫去看他的宿因,不是现前就能断定一切,现前因缘不能断定一切。佛法里面决定是平等的、是公平的,没有一丝毫的偏袒,所以学佛,佛教我们要明理。

  心不颠倒是大福报,一心不乱是大善根,一心不乱必定心不颠倒,心不颠倒未必一心不乱,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纵然不能念到一心不乱,应当有福报要到临命终时求一个心不颠倒,这个时候就有能力自在的去往生。不颠倒就是觉,颠倒就是迷。迷了就没有选择的地步,就随业流转,不迷就可以选择,十法界你就有能力去选择,我们可以选择西方极乐世界去往生,到那个时候才真正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迷识四相」是烦恼障,「迷智四相」是所知障。

  讲义【二、迷智四相,依第八识,根本无明所起,能障无上菩提,不尽变易生死。】

  这是说所知障的作用。大乘菩萨法有五十一个阶级,就圆教来讲,十信位两种障都有,烦恼障、所知障都有,识与智都迷。七信位断了见思惑,识不迷,但是还迷智,要到等觉才能把这个事情断尽,完全舍离,变易生死就尽了,才能圆满「无上菩提」,无上菩提是大乘圆教如来果地上的德称。底下引经里一句话:

  讲义【佛告净诸业障。】

  佛告净诸业障菩萨。净诸业障,迷识、迷智这是根本的业障,这是业障的根本。所以在佛法修学里面,事修目的是破迷识四相,理观是要破迷智四相。严格的说,这两种障碍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不可以误会烦恼障只障涅盘不障菩提,一样障菩提,所知障只障菩提不障烦恼,所知障一样也障烦恼,因此两种都得要断。可是我们哪一种障重,功夫可以多下在某一方面,这个行,一个为主,一个为助,就是两种障都要断,因为它们有连带关系。经上说:

  讲义【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

  这是一种非常坚固的执著,是不是事实?不是事实,是妄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全是妄想;如果你不执著,那都没有。这个东西从哪里来?是从执著里头生的。不执著,没有!不要说是六道里一切众生,就是权教、二乘都不例外,由此可知,这种执著是病根的所在。佛讲:

  讲义【由此不能入清净觉。】

  以念佛人来说,不能得一心不乱;禅家的话说,不能明心见性。

  讲义【此示迷识四相,又明修行所证,便生证、悟、了、觉,四种法执,此示迷智四相。】

  我们在佛法修学里面,如果执著自己有修有证、有觉有观,你念佛的时候,有念有佛,又有一心不乱,还有心不颠倒,麻烦大了,为什么?对这些东西一生起分别执著,叫法执,虽然不是迷识,是迷智,变成所知障。所以经论里头一再告诉我们说听的原理原则,所谓「听而无听,无听而听」。听不听?听。什么叫无听?不分别、不执著,这样才能开悟。读经执著经文,听经执著言语,都变成法执,都是迷智四相。佛法的目的是叫我们破迷开悟,结果我们还是在迷关里面永远不能超越。经看得愈多,迷智迷得愈深,听得愈多迷得愈深,你几时能开悟?没有开悟的指望。所以,说听不能不讲求。为什么佛法里叫你求明师?明师他高明在哪里?叫你不执著,高明在此地;如果教你执著,麻烦大。叫你背诵经文,背诵注解,但是他的目的是在修戒定慧,这个老师是高明。如果目的是叫你博学多闻,记得愈多愈好,将来你讲经材料才丰富,引经据典随手拈来毫不费事,这样的教学就是增长迷智,那个错了,那是世间法不是佛法。

  佛法叫你看经,叫你天天看,几时看到经上一个字都没有了,你就开悟了,叫你天天听经,几时听的时候没有音声了,那你也开悟了。你现在听经,还晓得我在这里讲什么,你心里还在那里分别,这不行,这是你增长迷智。诸位要晓得,读经、背诵经典、背诵注解是修戒定慧,你在这里听经又何尝不是修戒定慧?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在这里听一个半钟点经,就是修一个半钟点的戒定慧,这三个同时都修,这就叫真会听了,这样听经会开悟。那你要问:什么时候才开悟?各人根性不相同,迷得重的开悟比较慢,迷得浅的开悟比较快。总而言之,如果你是用这种方法来听经、来读诵,你一定会开悟。那么你听我说了,你又把它记住,天天听,天天在看,我怎么还不开悟?给你说,你开不了悟,为什么?你又迷在这里头,你怎么会开悟?几时把开悟这个事情也忘了,你就真开悟。

  讲义【二种四相颠倒穷尽,乃入如来清净觉海。佛为示穷尽四相,故说此经。】

  『二种四相颠倒穷尽』,二种四相都是颠倒错乱,几时穷尽、断尽,『乃入如来清净觉海』,断尽,断尽就成佛了。佛为了开示穷尽四相,故说此经。

  讲义【九、为示四病应离故。四病者:作、任、止、灭,是也。此四本来是药,执药又复成病矣。】

  这几句话诸位特别要把它记住,为什么?『作、任、止、灭』是修行的方法,方法执著不得,你要是执著了,执著就变成病,所以佛法要从大原则上说,无非是破执著而已,执著破了,佛道就成。执著真难破,实在是难破。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

  讲义【以此四者,药病双通,执之,能为入道障缘,即是病;不住,则为进修方便,可为药。】

  『以此四者,药病双通』,可以说它是药,可以说它是病。执著它,『能为入道障缘』,就是病。你不执著,『不住』,心不安住在这上面,『则为进修方便,可为药』。这个在佛法修学上,只不过举一个例子来说,懂得这个原理原则,八万四千法门哪一个法门不如是?每一个法门都是药,每一个法门也都是病,执著就是病,不执著那是我们的进修方便。就以大纲来说,诸佛所说一切法不外乎戒定慧,戒与定你要是执著就变成烦恼障,慧要执著就变成所知障,你要是不执著,不执著那它是药,戒定慧有很大的功用,这就是说明,要去用它,又不可以执著它,这才是佛法。你不用它,那你堕在无明里头;用而执著,则堕在邪见。佛教给我们用而不住,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功夫、境界不断的向上提升,所以是住不得,执著不得。

  讲义【又四者互为药病。】

  「作」是造作,「止」是不造作、不作,「任」是随缘,「灭」是把它断灭。止、作是一对,任、灭是一对,这是举出两对纲领来说。

  讲义【以作则止治,止则作治。】

  这是讲『互为药病』。譬如造作恶业,佛教给我们禁戒,就是不杀生,不杀生这是止,「不」就是止。众生造作杀业,佛叫你不杀生,『以作』,因为你有「作」,举出杀生,你在这里造作,佛就用「止」,用不杀生来对治你这个病,用这个来治病。譬如止,你不作,不作怎么样?得用作来对治。菩萨戒里我们举一条来说,法师讲经,你受了菩萨戒,你就要来听经,你不来听经,偷懒了,佛说你一定要来听,你要不来听经就犯戒。经里面讲四十里之内有法师讲经,你不去听就犯了菩萨戒。这部经我已经听了好多遍,听了好多遍还要去听,为什么?做影响众,使这个道场人数多显得法缘殊胜,影响别人来听。如果人家到那里一看,稀稀落落几个人,这法师讲的大概没什么了不起,人家不来听;如果人都挤得满满的,纵然讲得不好,这大概很了不起,这么多人来听,外头人都来听,这叫做影响众。所以戒律有这样限制。菩萨戒多半讲「作持」,一定要你作的,才叫做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跟五戒都是「止持」,都是禁止的。这是我们举例来说。

  讲义【任则灭治,灭则任治。】

  诸位想想前两句的意思就明白了。

  讲义【故告普觉当知。】

  佛告诉普觉菩萨。

  讲义【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心远二乘者,法中除四病。佛为示四病应离,故说此经。】

  其实说来,佛教给我们在一切法门里面不应该执著。一切法门,离不开「止、作、任、灭」这四个原则。

  讲义【十、为示真修实证故。】

  我们看到这个小标题,也就晓得这个重要,真正修行要实实在在去证果,佛为这桩事情给我们说《圆觉经》。

  讲义【此经文殊创问。】

  这个在表法的意思里面也非常奇特,因为这是大乘了义经典。文殊,菩萨众里面他所表演的是智慧第一,过去世曾经为七佛之师,这是倒驾慈航而来。没有大智怎么能够发起这部大经?没有大智怎么能够信解?没有大智又如何能够证入?所以第一会是文殊菩萨会,第二会是普贤菩萨会,你一看,这个法会就殊胜,大智大行。这一开端,文殊菩萨提出的问题:

  讲义【如来本起因地发心。】

  这个问题大。『本』是根本,『起』就是发起、起动,就是起了这个念头。你在最初根本,就是第一念,你发心修菩萨道、成佛,这个心是什么心?直截了当问成佛的修因,你成佛,你发的是什么心?你怎么成佛的?

  讲义【如来答以圆照清净觉相。】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以能够成佛,就是用这个做为本修因,就是他的「本起因地发心」,他就发这个心,『圆』是圆满,『照』是般若观照,照见,圆满的智照,照的是什么?『清净觉相』。所以我们要晓得自己的病根在哪里。说到「圆照」,用的什么心?用的是真心。不是真心就不圆,唯有真心是圆的,是圆满的。真心是什么?没有妄心,因为妄心是有界限的,不圆满,妄心里面有四相,有人有我就有界限,怎么会圆满?真心里面没有是非人我,真心是平等的,妄心是不平等。真心的作用叫圆照,妄心的作用叫见闻觉知,在眼叫见,在耳叫闻,在鼻叫嗅,在舌叫尝,这是有分别、有执著。

  这个事情就是在论如何用心,你要问佛怎么成佛的?佛就是用真心。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佛?我们一天到晚用妄心。佛,觉而不迷,我们是迷而不觉,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觉而不迷,无论你修哪个法门都是菩萨道,迷而不觉,不管你修哪个法门,没有办法超越轮回。由此可知,方法不重要,用心重要,你用的什么心。大乘佛法论心不论事,可见得愈是高级愈是了义,完全在心法上,为什么?心清净则境界清净。你没有能够看到清净相,是因为你自己的心不清净,心净则身净,身净则境界净,所以十方如来自住常寂光净土,自住一真寂灭的境界,无有一法不清净寂灭,这是诸佛的境界。所以我们凡夫迷了四相,把自己圆照清净觉相变成三细六粗十法界依正庄严,变成这个东西,於是境界里有善有恶、有染有净,这个东西自己变现的;一回过头来,觉而不迷了,十法界原本就是一真法界,心心所原本就是圆照清净觉相。就是这一念转不过来,这问题始终没有法子解决。

  古德听经会言下大悟,现在人听经愈听愈糊涂,这事真是难办,愈听愈颠倒,这叫什么?迷在字里行间,迷在这些名相里,分别名相,执著名相,迷在里头,食而不化。你不念书还好,愈念愈呆,都变成书呆子,念到最后呆头呆脑(学佛也是念书,佛经也是书),这是不善学,不会学。所谓不会学就是执著有一个定法,毛病就产生在这个地方,不晓得佛法里头没有定法,你们要是不相信,你去看《六祖坛经》,应当觉悟。六祖开示智常禅师那一段话说得多明白。六祖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智慧?给诸位说,他听经没有听一个字,他看经也没有看到一个字,所以他通了,他问题解决了。我们看经死在理论之下,死在方法之中。一个人真正念到活活泼泼的经典,像开经偈里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看了这首偈子,「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一定有真实义,我们去解。如来真实义是什么?没有意思,就是如来的真实义;你以为真有个意思,这个事情又麻烦了,你又执著了。我们今天看经随著文字随著执著,听经随著言语随著执著,所以你听了这么多年不开悟。你要是不听,增长无明,你要来听,增长邪见,这种事情很麻烦。所以讲到真修实证,那我们确实要说真话。

  我们大专讲座快到了,这一次讲座有个特色,就是《六祖坛经》专修班。这一次著重在解门,不著重行门,为什么?如果理论不能真正的理解,那就盲修瞎练。一定要把这些理论搞通,修行是个人自己的事情。刚才我跟大家讲,会听经的人,戒定慧三学等修一次完成,这是真正的修行。《坛经》是大乘佛法的纲领,理论、原理原则、方法都包括在其中,不但是禅宗最高的指导,一部好书,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念佛法门在内,都离不开它的原理原则,所以这一千多年来它被大家尊重,现在连国际海外对这部经典都非常重视,的确有它的道理在。

  讲义【结以知是空华,即无轮转。】

  必须是要「圆照清净觉相」,才晓得万法皆空,那就跟《金刚经》里面讲破了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我相是破我执,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破法执,就是前面所说的,迷识四相跟迷智四相全都破了。这个时候圆照清净觉相现前,不但三界六道轮回没有,十法界也没有,这个时候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常寂光土、上上实报,就是这样的境界。

  讲义【自下正宗十位菩萨。】

  这部经一共是十二位菩萨,就是十二会,前面这一会等於是发起,从普贤菩萨以下十位是正宗分,末后一会是流通分。

  讲义【相继发问,不出信解修证四字。】

  他们无论从哪一方面提的问题,总而言之,离不开这四大纲领。

  讲义【以上八种因缘,而於生信、开解、教修诸义,已经极力发挥,更无隐覆。惟是闻说良药,不能济病,见陈嘉馔,未克除饥,故於圆觉章中,示以真修,方得实证。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克期取证。】

  这几句话也说得很清楚。在因缘里面,把这部经的纲要全都提出来了,虽然没读这部经,一部经的大意大概也都明了。可是大师在此地几句话的感叹还没什么,怕的是这部《圆觉经》读完之后还是不通,还是对於自己的修学一丝毫的帮助都没有,不但没有帮助,又增加这么多知见,就是你肚子里又装了这么多的佛法,这个东西麻烦大了。怕你呆还呆得不够,再加一些,叫你更呆一点,这是最怕的。这个地方是用比喻来说,这个了义经典是良药,不能对治你的烦恼生死之病,这就是没效果,好比你肚子饿,这么多好菜好饭你一口也没尝到,还是受饥饿之苦,这些比喻都是叫我们一定要真修,要真悟,所以本经也是有『克期取证』。我们这次大专讲座是一部经专攻,换句话说,也有克期取证的意味在里头,目的是叫大家对於大乘佛法生起正知正见,我们的目的在此地。你只要有正知正见,你就会有正行,就会得正果,那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有正信正解这两样最重要,我们讲座的目标就是在正信正解。而讲堂里面可以说四个意思都具足,不但勉励同修们要正信正解,更要紧的是正行正证,信解行证我们都要重视。

  讲义【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即是真修。】

  『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寂」是清净,「灭」是断灭一切烦恼、知见。要晓得知见不是好事情,《楞严》里头说得很好,「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你要想断无明,从哪里断?断知见。求什么?求心清净,清净心里面自然放光明,那是真智慧,那就是圆照清净觉相。我们现在一般人把路子走错,他就是求知见,唯恐自己的知见不够多,他病在这个地方。所以听经不是叫你记的,是帮你开悟的,那你就会听,听了不开悟再听,不要去记,你要去记就是增长邪见。所以佛法这个方法跟世间做学问完全不一样,拿世间做学问的方法来学佛决定不能成就,这个就是把佛法消灭,为什么?佛法一变为世间法,世间法永远不能叫人开悟,佛法是叫人开悟。

  「修寂灭行」,这就叫真修。寂灭行在我们念佛人来讲就是一心不乱。你要问,什么叫寂灭行?一心不乱就是寂灭行。一就是寂、就是灭,二就不寂也不灭,二里头有比较、有界限,换句话说,二就不平等,一才清净、才平等。所以修寂灭行就是修一心不乱,这是真修。

  讲义【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即是实证。】

  『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住」就是安住,「持」就是保持而不失掉,这就是真正的「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伽蓝」是出家人所居住的所在,这是印度话,翻成中文叫僧园,僧是团体,出家人这个团体所居住的园林,在我们中国人讲寺院,就是我们居住的所在,住在哪里?住在「大圆觉」中。大圆觉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这是我们的住处,这才是自己的「伽蓝」,这叫『实证』。实际上这就是讲的常寂光净土,《华严经》里面讲的一真法界。

  讲义【佛为示真修实证,故说此经。】

  佛为了教给我们真正修行,实实在在的证得一真法界、证得常寂光净土,故说此经。

  讲义【以上十种别因缘,已尽一经之要义。】

  这部经的要义统统包括尽。

  讲义【故贤善首,请问经名流通。】

  『贤善首』是十二位菩萨里面最后一位,代表本经的流通分。你看菩萨的德号,「贤、善、首」,首是第一,意思就是第一贤善,是贤善之首,流通真修实证的法门。第二大段教起因缘,到这个地方说完了。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第八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08

  请看第十页:

  讲义【甲三:藏乘摄属。】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明这部经在三藏里面是属於哪一藏,在大小乘里面是属於哪一乘,这是很容易了解的。在三藏,就是经、律、论,它是属於经藏,大、小乘里面它是属於大乘,就是菩萨乘。

  讲义【以菩萨有大根大智,佛为说大乘,谈理深远。凡三藏中,有谈大乘教、理、行、果,俱属菩萨乘。此经佛与十二菩萨,说圆顿教,从因至果,远离二乘,皆依圆觉。踞菩萨乘,修寂灭行,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

  这一段简单说明一下就可以。

  讲义【甲四:体性深远。】

  这一段在五重玄义里面就是辨体,这部经的经体是什么。

  讲义【已知此经,属经藏,菩萨乘摄,但未知以何为体?然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此经以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为体。】

  这几句话很重要,诸位能理解到这两句,后面一看就懂。这两句在许多大乘经典里面我们都看到,可是很难懂。所谓「体」就是讲理论的依据,这部经里面所讲的道理、所说的方法是依据什么,所依据的就是讲「体」。换句话说,佛说这个道理是怎么说出来?从哪里说出来?我们要找他说出来的根源,这个根源就是「体」。一切大乘经的根源都是从实相里面流露出来,「实相」是什么?就是真心、真如本性,是「真心的别名」,也就是念佛法门讲的理一心,理一心就是真心。

  这个与小乘经、与世间法就有很大的差别,小乘经不是从实相里头建立,不从实相里头流出来,小乘经是从心意识里面建立,与世间法相差不太远。譬如我们世间一切众生的知见,世间有许多学问家、学者,他们有很多的著述,无论是古时候,无论是现在,他那些书是依据什么?有的依据他自己一生的体验,有的依据他对於大自然界的感想,有的依据他自己的发现,可见得都是从心意识里面流露出来,跟大乘经完全不相同。他是从心意识流露出来的,我们都是用心意识,所以看他们的东西一看很容易理解,一看就懂。看小乘经也比较容易懂,譬如《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十善业道经》,这都是小乘经,很容易接受,为什么?因为跟我们用的心是差不多。大乘佛法难懂,难懂就是心不一样,我们如果用妄心,就是用心意识,要去接受大乘佛法,给诸位说那是根本不可能,只能够接受一个什么?外表,表面上的文字相,为什么?全落在我们妄想、知见当中,那怎么行!

  这次我们的大专讲座,提出的是一个专题,《六祖坛经》的研究,我们这里有全套的录音带,同学们每天要听六个钟点录音带,我在此地每天三个小时的讲演,所以我们的课程一天九个钟点,这是一个专题。《坛经》也是顿教大乘,跟《圆觉经》一样,也是以实相为体。七天要是真正能把《坛经》重要的理论与方法都掌握到,对於以后的研修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道场同修也欢迎你们来参加研究讨论。我在这个地方讲,一天三个钟点,七天也不过是二十个小时,没有办法讲经,而来讨论问题,《坛经》一共十章,一章一章把里面的经义提出来研究讨论。我们道场同修过去在此地听过《六祖坛经》,而且道场里面讲得非常详细,我们讲过九十多次,录音带好像有九十多卷,希望你们听了之后要能提出问题。听了以后都没问题,这很了不起,都开悟了!听了一定要提出问题,你开悟了也应该提问题,利乐有情问,自己没有问题也要代别人提出问题。

  经本子大家都有,希望你们要多看,看的时候把问题提出来,我们每一天三个小时主要就是为同学解答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就把经里面的经义提出来给诸位特别的介绍,所以这次讲座的性质不相同。这种性质比较有受用,至少他专心,不至於分心。像以往的时候,请几位老师,排上好几门课程,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他的意志不能集中,所以不如用七天来研究一部经。在《坛经》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体会实相,因为整个《坛经》就是六祖大师从实相理体当中流出来的言说,如果在这个地方能稍稍有点体会,那我们这个讲座就有价值,真正有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相信,现在报名差不多将近有八十个学生,能有一、二个入境界,这个讲座的功德就不可思议,当然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体会到这个境界。

  这部经是一乘了义经典,当然不例外,所以它是『以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为体』,这就是真心,就是实相。前面讲实相,怎么又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实相,是一桩事情,它有很多名字,也叫真如,也叫本性,也叫第一义,都是说的这个。在《华严经》里面叫一真法界,在《楞严经》里面叫如来藏心,一样的意思,都是从真心里面流露出来。如果我们自己也用真心,那与佛心心相印,句句都能体会到真实义,所以学大乘经典的人要用真心才能入门。

  讲义【佛依法性土,现受用身。】

  『法性土』,就是净土里面讲的常寂光土。「法性」就是常寂光,这个意思也相当之深,如果不把这个道理搞清楚,西方极乐世界怎能叫人相信?我们现在正在录《弥陀经》,重要的部分也讲得详细,四土每一个土都有三辈九品,凡圣同居土有九品,方便有余土也有九品,实报庄严土也不例外,甚至於讲到常寂光土,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完全用天台三观三谛来说明西方世界的依正庄严,我们才能相信。四土每一土都有它的因缘,都有它的果报,什么样的因缘感得什么样的果报,理上我们通达没有怀疑,事实上我们才会相信。

  《天台止观大意》与《楞严经》经义相彷佛,所以《弥陀经》不好讲,一般人的确不容易接受。可是你将一切一乘了义的经典通达之后,你对於《弥陀经》西方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死心塌地再没有怀疑,决心求生净土,就好像《华严经》一样。《华严经》那么大部的经,佛教里面的根本经典,根本法轮,一切经都没有办法超越《华严》的范围,不能超越它的界限,《华严》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统统都搞清楚了,对於西方极乐世界信了,心里头向往发愿往生。没有前面那些理论,你能相信吗?这是难信之法,的确是不容易。那么这就是真正通达实相,晓得十法界依正的因缘果报。

  佛从寂光土里面『现受用身』,受用身是现的报身,怎么晓得是报身?因为本经里面所讲的十二位菩萨是等觉菩萨,说法对象是等觉菩萨,当然是报身,我们一般讲初地以上就见佛的报身,这是现他受用身。

  讲义【与诸菩萨,皆入三昧,凡圣一源,身土不二,即是一真法界。】

  这种境界在本经一展开,通序里面就显示出来,所以我们看它的序分(通序)跟一般经典里面的确不相同。一般经典都是佛在某一个地方讲的,都有记载,像《弥陀经》在只树给孤独园讲的。这部经在一真法界讲的,所以你一看就不一样,就晓得这是圆顿大法,是以地上菩萨为对象。既然这部经有这样深,有这么高,我们初学的人能用得上吗?正如《华严》所说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行布是有次第、有顺序的修学,圆融没有次第,同时具足,这是佛法教学不可思议之处。理可以听,常说修学最重要的就是薰习。实在讲今人的聪明智慧超过古人,可是古人很容易开悟,今人很不容易开悟,原因在哪里?就是修学环境不相同。古人修学的环境好,好在什么地方?好在一天到晚在薰习。二六时中佛法薰习不断,当然最理想的环境是西方极乐世界,因为那个地方六尘说法,所以这个薰习永无中断,一生成就。无论什么根性的人,就怕你不能往生,你往生一定成就,这就是六尘说法的好处。

  我们这个世界,在从前寺院佛法的薰习就跟我们现在办讲座差不多,而我们讲座也比从前寺院里头还差了一半。过去寺院每天讲堂八个小时,如果是念佛,除讲堂八个小时之外,还有八个小时念佛堂,我们今天纵然上八小时课,我们没有八小时念佛,这不如人家,如果是参禅的,他有八个钟点禅堂。所以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人家有十六个小时的薰习,那怎么会一样?我们这个讲座七天,实际上讲我们人手不足,如果大家是修念佛法门,或者是参禅,我们能一天有八个钟点讲堂,再有八个钟点来修行,那我们这七天就有点像从前那个味道。我们今年来试试看,看今年成就如何,明年我们再做的时候希望能达到这样一个目标。过去寺院丛林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如是,也没有过年、过节、放假。放什么假?你生死没有了脱,你还有什么工夫放假?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天天放假,没有成就之前还有什么心情放假。所以这七天要好好的把握住,尝一尝六尘说法的味道,我们运用电视也是六尘说法,有色尘、有声尘。

  讲义【此经始终,皆明圆觉。圆觉在缠,即是众生如来藏心,经云「入於神通大光明藏」,即如来藏清净心体,平等不二,故为一真。】

  『此经始终,皆明圆觉』,自始至终都是说明圆满大觉,圆满大觉是成佛,换句话说,本经所讲的是成佛之道,成佛之理,讲成佛的道与理。『圆觉在缠』,就是众生的『如来藏心』,经里面所说『入於神通大光明藏』,这就是『如来藏清净心体』,众生与佛『平等不二,故为一真』。如来就是出缠,凡夫是「在缠」,谁缠缚呢?烦恼缠缚,换句话说,凡夫的如来藏被烦恼缠缚住,就叫凡夫。佛断烦恼了,没有烦恼来缠缚他,他就叫佛。诸位要晓得,如来藏是真的,是本有的,烦恼是虚妄的,是本无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相信,你全程肯定,对於自己才有信心,有什么信心?有信心断烦恼,因为烦恼本无,烦恼是虚妄的,当然可以断得了。你又有信心能成佛,能证圆觉,为什么?因为圆觉是本有的。换句话说,成佛是真的,是本有的,信心才能够坚定,才能够清净,清净的信心,这是讲信成就,这一点是了不起的功德。有信心什么事情都会有成就,没有信心这修学就很困难。

  讲义【文殊请问:如来因地法行。世尊首告之曰:「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即是圆觉。】

  『文殊请问:如来因地法行』,这在第一章是一个主要的问题。问如来,如来是佛,就是请教佛,您是修什么法门成佛的?「如来因地法行」,法是方法,行是修行,您是用什么方法修行成佛?『世尊首告之曰』,最初跟他讲,答覆他的,『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陀罗尼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总持』。『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他修的是个总持法门,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总纲。他掌握到所有修行的总纲领,这个总纲领是什么?就是『圆觉』,圆满大觉。我们修行不知道纲领的所在,没有办法掌握到,谁能掌握到这个纲领他必定成佛,而且很快的成佛。那么问问我们,能不能掌握这个纲领?但是诸位要想想,圆满大觉是什么?就是圆满的根本智与后得智,我这样说大家更容易体会。你要想掌握到圆满的大觉,你要修定,你要修戒,因为圆满大觉就是圆满的智慧,慧从哪里来?从定来的。

  在念佛法门里面说,「圆觉」就是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甚深的禅定,是楞严大定,它里面所生的智慧就是「圆觉」。我们念佛有几个人目标是在理一心不乱?念佛要怎么念法?这都是问题,决不是盲修瞎练可以成就的,像这些地方我们都要特别的留意。所以叫你要老实念佛,什么叫老实?一天到晚心无二用就叫老实,想东想西就不老实,如果里面还有是非人我那就造罪业。固然同居土里面所讲带业往生,诸位要记住,那是带业习的种子,不带现行,古人所讲的带旧业不带新业,现在正在造的这个不能带,换句话说,势必要断恶修善,不带新业,你才能够定得下来。你这个新业天天还在造,你的一心怎么能得到?唯有新业不造,心慢慢才定下来,才能到一心不乱,到一心了,智慧就现前。

  诸位要是能掌握到这个大纲领,是什么时候?得理一心不乱之后。刚才跟大家讲了,这部经是佛为大菩萨所讲,换句话说,听众、当机者都是理一心不乱的人。我们要想能够掌握到这个圆觉,一生成佛,先求理一心不乱,但是要想求理一心不乱,先求事一心不乱,要想得事一心不乱,先求功夫成片,一个等级一个等级往上提升。譬如我想得博士学位,先要拿一个硕士学位,我想要一个硕士学位,先要大学毕业,要大学毕业那我先得要中学毕业,要中学毕业,我先得要小学毕业,你才晓得从哪里做起。我们今天要紧的是从老实念佛做起,才能有成就。我们讲堂里面所讲的一切经论都是断疑起信,帮助你建立信心,破除你的疑惑,这是最低的目的,指出一条修行的道路。这个地方说明大陀罗尼门就是圆觉。

  讲义【如来藏心,有此功能。】

  「此心」就是讲『如来藏心』,就是真心,理一心不乱就是真心。

  讲义【此心「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盘,及波罗蜜,教授菩萨」。】

  这几句话就是圆觉。『清净真如』是圆觉之体,『菩提涅盘』是圆觉之相,无量无边波罗蜜门是圆觉之用,这四句就是解释圆觉,拿这个来教授诸菩萨。

  讲义【此经亦从如来藏心之所流出,故以如来藏为体。其体性深远,非大乘智慧不能解悟。】

  这是将经体提示出来,晓得这部经从什么地方流出来的,你才晓得它的宝贵与价值。好像你得了一个宝石,你晓得这个宝石是从哪里来的,你才知道它的贵重,这叫识货。这部经典是从真心理体流露出来,这是最极尊重的宝典。

  讲义【甲五:能诠教体。】

  前面所讲的是所诠的性体,这里讲的是能诠的教体。这么甚深的道理,理晓得了,根源晓得了,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佛在世的时候以音声来表达,就是言语,佛用言语把甚深之理说出来。佛灭度之后,这些弟子把佛所讲的记录下来,那就是文字,文字为教体。可是诸位要晓得,前面所讲的体性是真体,真正之体,这个地方只是讲传递方法工具之体,用文字这个工具传递给后人、传递给远方。

  讲义【已知此经,体性甚深,未审何为教体?《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这就是我们这个地区,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你一说他就能听清楚,他就能开悟,你给他看,他看不清楚,他一听他会开悟。当然也有例外,也有眼根很利的,你讲半天他还听不清楚,你给他看看他就明白。可是的确大多数人耳根利,你给他看,看不清楚,你给他讲他会听清楚。

  讲义【释迦牟尼佛在世,以音声语言而作佛事。】

  『佛事』是指教学,不是指念经。今天我们很多人以为念经叫佛事,那是错误的,佛经里面所讲的佛事全都是教学。佛教传到中国来的时候还没有给人念经,念经追悼超度都是后起的。

  讲义【则声为教体。】

  佛在世的时候,最主要教学的依据就是言语音声。

  讲义【如来灭后。】

  佛不住在世,佛的音声当然不能存在。

  讲义【纸墨之教,则以名、句、文为教体。】

  这就是讲经典,把佛过去所讲的统统记录下来编写成经典。经典的内容,它的组合,『名』是名词,我们今天讲法相名词,「如来」是一个名词,「陀罗尼」也是个名词,「圆觉」也是个名词。『句』是句子,一个完整的句子代表一个意思,叫人听了之后,他心里能理解,懂得意思,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文』是指单字,为名与句之所依,印度佛典中之文法用语,文指字母,与我国之书法文字不同。实际上中国字是由许多笔划组织成的,我们写一个「三」字就晓得它有三划,所以「文」,可以看作是一划、一点,这叫文。「句」是由「文」组合而成,它不是一个单字,「名」则是一个单字,一个单字也能代表一个意思,那么它也叫做「名」。

  讲义【此但略说。】

  这是略微解释。

  讲义【而声、名、句、文,但是能诠。】

  它是工具,它一定要表达如来所证的理体,才能称之为经,称之为经教,否则的话,我们每天看的报纸杂志,那不能称经,但是你不能说它不是『名、句、文』,它的确是「名、句、文」,但是它所载的不是道。中国古人常讲「文以载道」,载道的那个文,就称之为经典,称之为教体。

  讲义【若无所诠之义,不成教体。】

  如果不是载道之文,不能称之为教体。

  讲义【故必通摄所诠,文义相随,而为教体。】

  文随义,义随文,佛法里一切经典都是这样,文义相随。

  讲义【圭峰大师,以能诠教体,略作四门。】

  『圭峰』是华严宗第五代祖师,就是宗密大师,他是以《华严》经义来解释《圆觉经》,《圆觉经》当然也就跟《华严经》一样了,《圆觉经》是小《华严经》,《华严经》叫大《圆觉经》。从他以后,历代所有讲《圆觉经》、注《圆觉经》的,都不能超过圭峰大师的注疏。圭峰大师《圆觉经》的注解,等於说以后一切人讲《圆觉》、注《圆觉》那个范围、那个根本,不能离他的根本。就像贤首大师注《大乘起信论》一样,《大乘起信论》有多少注解,哪一个注解能脱离贤首大师的《疏》?我们讲堂里选用的本子,慈舟法师的讲义,可是慈舟法师讲义里面的科判全是贤首国师的,换句话说,拿贤首大师的讲义来讲而已。《圆觉经》也是如此,历代注讲的人都是拿著圭峰大师注解的本子来讲解而已,这就说明圭峰大师的《圆觉经》注疏,是《圆觉经》里面第一权威的注解。他注的很多,有《圆觉经大疏》、《略疏》、《略疏之钞》、《大疏之钞》,一共有六种。他的老师就是清凉大师,清凉一生专攻《华严》,圭峰大师毕生的精力专攻《圆觉》。

  在教体里面,清凉是作十门来解释,这是《华严经》里。他把十门归纳为四门,『略作四门』,来讲解《圆觉经》。

  讲义【第一、随相门:以声、名、句、文,通摄所诠。】

  第一是『随相门』,『以声、名、句、文,通摄所诠』,就是前面讲文义相随,文随於义,义随於文,这就是随相门。

  讲义【第二、唯识门:以若文若义,皆是识心所现。】

  第二是『唯识门』,这个意思就更深一层。『文』也好,『义』也好,无不是唯识所现。「文、义」从哪里来?文是唯识所变,是唯识里面,我们不要说太深,我们以百法来说,是唯识里面的色法,义属於心法,所以是唯识所变现的。

  讲义【第三、归性门:性是真如妙性,以识心无体,体即真如。】

  第三『归性门』,更深,比唯识的意思还要深,为什么?「随相门」里面,世间教学可以包括在里头,因为它也文随於义,义随於文,我们世间所有书本、教科书统统能包。可是第二个「唯识门」就不行,世间有许许多多包不进去,但是它能包括小乘,能包括大乘里面的权教,那是决定没有问题。如果在大乘法里面转八识为四智,那就到第三门,就到「归性门」。归性门,这是讲明心见性,那就是实相,一切大乘了义的经典都是从这一门流露出来。『性是真如妙性,以识心无体,体即真如』,所以转八识成四智就到这个境界,这个是一切大乘教的教体。

  讲义【第四、无碍门:以随相属境,唯识属心,合之则成心境无碍。前二门属事,第三属理,合之则成理事无碍,故以无碍为教体。】

  第四是『无碍门』,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讲到最高的地步。『以随相属境,唯识属心,合之则成心境无碍。前二门属事,第三门属理』,随相跟唯识都是事,归性这是理,『合之则成理事无碍,故以无碍为教体』,如果把三门统统都合起来,那是理事无碍。那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四无碍法界,四无碍法界就是一真法界。

  讲义【此经圆觉,即如来藏妙真如性,应属归性门。又普眼章,根、尘、识等,一一清净不动,遍满法界,无坏无杂,则成事事无碍法界,应属无碍门。此经应以归性无碍为教体。】

  『此经圆觉』,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应该属於『归性门』。在普眼菩萨一章里面说,『根、尘、识等,一一清净不动,遍满法界,无坏无杂』,这就成『事事无碍法界』,这是讲到最高的。『此经应以归性无碍为教体』,这是说明表达教学的教体。前面性体是讲理体,这个是教体。教体著重在教学上,性体是理论依据上,五重玄义把这两段列成一段,就是「显体」;十门开启把它展开为两段,一个是性体,一个是教体。

  下面这一段就是要讨论这部经应当什么样根性的人、什么程度的人来学,就好像学校教务主任排课程一样,这个课程应该排在哪一个年级、哪一个学程,什么样的程度好学这个课程,这就是排课程了,排课程要看学生的程度来给他排列。

  讲义【甲六:所被机宜。已知此经能诠教体,未审所被何机?盖众生根机不一,教不对机,不能成益,机不对教,亦不得益,务必机教相当,方成法益。】

  众生的根性不相同,程度也不一样,『教不对机,不能成益』,教学如果不适合学生的程度,得不到利益。这几天在电视、报纸上,诸位一定看到,国中三年级的学生好可怜,原因在哪里?课程不合理。记者去采访,问几个国三的学生,为什么要念书?他不晓得,有一个说念书是为考试的,这真是笑话。不念书,我看小朋友都活活泼泼的,这一念都念成呆头呆脑。而且一个国中学生,晚上念书要念到十一、二点钟,这成什么话?你去念念朱熹的《四时读书乐》,读书是个乐事,现在读书变成苦事,苦不堪言,真是颠倒。我不晓得现在的教育如何,我们那个时候念书的确是很快乐,读书真是一个人一生的黄金时代,决定没有什么考试压力,没有这个情形,功课也没有那么多,晚自修的时间也只有一个小时,所以读书真是快乐轻松。聪明一点的人考试真的不必要读书,考试之前十分钟把书翻一翻决定及格没有问题,你说那个书念得怎么不自在!哪里像现在念书念得这么苦?我记得我念初中的时候,功课很轻松,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图书馆看课外读物,换句话说,应付学校功课三分之一足够了,怎么不自在!现在全力以赴,晚上还要忙到十一、二点钟,苦事,真正可怜。所以教不对机,不能得利益。『务必机教相当』,「机」就是根机、程度,与教科书要相当,这才能够有利益。

  讲义【但此经收机最广,有正有兼。】

  这部经很特别。学生有正课生,『兼』是旁听生,有旁听生,我们没有正课生的资格,旁听生有资格,可以作旁听生。

  讲义【经云: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

  这是正课学生,《圆觉经》一听,他就开悟,他能够得真正受用。经上又说:

  讲义【亦摄渐修,一切群品。】

  这就是旁听,任何人都可以旁听,也能得一点好处。

  讲义【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如是则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被此圆顿教法一熏,但得听闻,无不获益。】

  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道理就在此地。大乘佛法,纵然我们根性很劣很钝不能开悟,千万不要说这部经太深我听不懂,我不要听了,那这是你自己舍弃了,你不晓得这个功德利益。听不懂也听,听得懂更好,听不懂薰习,有这个功德。一部经典多多少少你会懂得几句,那几句对你就很有受用,何况在讲的时候总是尽量牵就听众的根机,这是讲经一定的原则。因为讲经讲给谁听的?我们不是讲给等觉菩萨听,不是讲给理一心不乱的人听,是讲给大家听的,那么当然一定要大家都能得到一点受用。

  讲义【宿根深者悟入,浅者信解,都无宿种者,亦得闻熏,而成圆顿种性。】

  这句话对我们来讲是莫大的安慰。

  讲义【如华严食金刚之喻。此经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如《华严经》所讲『食金刚』的比喻,金刚虽然很少,你吃了它不会化的,它永远存在,『此经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就是这个意思。唯有圆顿大法才能成佛,如果我们没有圆顿大法的薰修,我们怎么能理解圆顿大经?所以薰修比什么都重要。今天就讲到这里。

  (第九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09

  请看十三页:

  讲义【甲七:宗趣分别。】

  这一次我们应香港邀请讲经,差不多停了两个月,在这期间大家听了一部《阿弥陀经》的录影带,可是讲堂里面这些经空了两个月没有听,骤然来讲怕是不容易连接得起来,好在这部经我们还没有讲到经文,还是在玄义部分,希望诸位同修在听经之前一定要把经文温习一下。听经的因缘愈来愈不容易,希望大家要珍惜,不但是在本省难,在海外更难,讲经的人是愈来愈少了。我回来以后听说道源老和尚住院,贤顿老法师也在医院,年岁都那么大,弘法的这些老法师逐渐凋零,后继无人。

  佛法里出一位弘法的人才,给诸位说,非常的不容易,决不是每天在经典里面去念念,去研究研究,做做笔记,就能出得来的,这个事实你们大家能看到的。台湾办佛学院办三十年了,出了几位法师?你们在座的有很多都念过佛学院,还有念过许多个佛学院的,成绩如何?这个原因在什么地方?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示大家,佛法是要开悟的,不是记问之学。连世间法,你们去念《礼记》,儒家都讲得很清楚,「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何况佛法?为什么你不能开悟?追究原因,原因找到,把原因消除,我们就有开悟的可能。你不能开悟在有二障障碍你。这个二障,我一说你们都晓得,你们也会说,你们虽然会说,也晓得,为什么不把二障去掉?这个事情是你自己本分的事情,别人帮不上忙。烦恼障你有没有把它断掉?所知障有没有断掉?二障要不除,天天在增长,换句话说,你永远没有开悟的指望。这个话非常要紧,这是我们学佛关键的所在,我们讲席当中常常提示。

  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生烦恼,这个事情看不惯,那个事情不满意,给诸位说,这叫增长烦恼,这是十足的凡夫。所知障,是要叫你求根本智,根本智是什么?是无分别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了了分明不起一念。我跟诸位讲的,都是最重要的,你们不从这个地方下手,你永远没办法学佛。没有根本智哪来的后得智?千万不要以为这个记问之学,我要多听,我要多学,博学多闻,这是后得智吗?不是,这是世智辩聪。世智辩聪在佛法里是八难之一,你已经遭难,遇到困难了。得根本智之后,这个博学多闻才是后得智。

  这部经在开讲的时候就给大家介绍是非常好的一部经,看经题就晓得,是大乘经里面的了义经典,文字少,义理丰富圆满。唐朝时候,宗密大师尽毕生的力量专攻这部经典。大经分量太大,怕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学习,所以这部经特别适合当前这个时代,到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会受欢迎,就是它分量少。更为殊胜的就是这部经一共分十二章,章章可以独立,譬如文殊菩萨这一章,第一章只有四百多字,它就是一部完整的小经,集合十二章这是一部圆满的《圆觉经》,章章可以来讲、来修。在一切大乘经里面,希望诸位特别注意到这部经典。请看经文:

  讲义【已知此经,所被机宜,未审何为宗趣?】

  前面介绍过这部经的体性、能诠的教体,以及『所被机宜』,就是说明这部经对哪些人来说最为适合,换句话说,什么样的程度可以接受这个教义。在前面圆瑛法师给我们指出来,法师所指都没有离开宗密大师的答覆。它主要的教学对象是顿教大乘,是这样的人。顿教大乘又是什么样的人?大家对於《六祖坛经》很熟悉,六祖大师所接引的就是顿教大乘,这是中国禅宗南宗所传的,而秀大师在北方所传的是渐教大乘。我们一想,这部经不适合我们,为什么?我们纵然说是大乘根性,不是顿教;顿教,这部经一听就开悟,言下大悟。我们不但不是顿教的根机,说实在话,大乘的根机我们都谈不上。大乘人,头一个心量要大,我们心量很小,两个人都容纳不下,学什么大乘?这都是问题症结所在。所以大家学佛,头一个要把心量拓开。

  中国佛法是大乘佛法,寺庙,你一进去就是山门,进山门第一个建筑是四王殿,一眼看过去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代表什么?大肚皮,容得下,满面笑容,「生平等心,成喜悦相」,这就是大乘的样子。大乘人什么都能包容,这才叫大,肚皮要大,样样都能容得下。大乘「四悉檀」里面,佛以四悉檀而为说法,四悉檀第一个,「世界悉檀」,什么意思?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你看弥勒菩萨那个样子就表现出来了,对什么人都欢欢喜喜,什么样人物他都能包容,这才叫大乘。我们这里也供弥勒菩萨像,不是装饰品,不是把它当作神明来膜拜,它不会保佑你的,看到它就要学「我要能容忍,我要能叫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才能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大乘根性,然后才能接受大乘了义的经典来薰修。因为有薰修的利益,所以大师告诉我们,「但得听闻,无不获益」,道理在此地。从这两句,我们也可以来听这部经,也可以来读诵受持这部经典。

  讲义【当部所崇曰宗,宗之所归曰趣。】

  『宗趣』非常重要,「宗」是宗旨,「趣」是趣向,这是讲到修行的方法。『当部所崇曰宗』,这部经最重要的修学原则,那就是宗。『宗之所归』就叫趣向,就是趣。

  讲义【当部者,即此部之经,崇者崇尚,即重要之谓也。此经重要之点,即在圆照清净觉相。】

  这句话是经文,将来到经文里面我们会看到,文殊菩萨这一章所说的。『圆』是圆满,『照』是讲观照,『清净觉相』就是念佛人所说的一心不乱,一心就清净了,一心就是觉相,二心就不清净,二心就迷了。你们学佛都希望破迷开悟,可是你走的那个路是迷上加迷,你不走破迷开悟的这个路,那有什么办法!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三心二意,从早到晚妄念纷飞,这是迷,这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我们读这部经,晓得有一个「清净觉相」之名,几时我们才能名实相符合?到清净觉相现前的时候,就叫做成佛。如何能叫清净觉相现前?那就在圆照。如果用《般若经》的话来说,「清净觉相」就是实相般若,「圆照」就是观照般若,《般若经》里面常说的,以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大师在此地说:

  讲义【此一句,为十方如来成佛之因地心。】

  你要想成佛,那就是这个修行法。修行在哪里修?讲席当中常常提醒大家,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修,在起心动念之处修。一起心动念,我常常跟诸位讲,不必理会这个念头是善是恶,不要去分别这个,念头一起,觉悟,我错了,为什么又起念!有念皆妄,无念皆真,这个话我们在《坛经》里头跟诸位说得很明白。无念乃是无妄念,不是无正念,什么叫正念?「圆照清净觉相」是正念,不是没有这个,有这个,没有妄念。我再把话说浅显一点,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在境界里头了了分明,眼睛放光,看得清清楚楚,不但眼前的境界清楚,过去、未来无一不了然,这里面不起分别心,这叫做圆照。如果说,好,我不起一念,不起妄念,不起妄念外面境界怎么样?外面境界一塌糊涂,什么也不晓得,那是白痴,那是愚痴,那是清凉大师讲的「增长无明」,你还是不能见性。凡夫是一天到晚起心动念,叫增长邪见、增长妄念,你不是增长妄念就是增长无明,所以你不会观照。观照里面是既不起妄念又不生无明,这叫圆照清净觉相,这是功夫,如果你真正会了,你就有无穷的受用,所谓是法喜充满。诸位听,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所以这是成佛的因地心,因为这部经就是讲成佛,就是教你怎么成佛法,说明成佛的道理、成佛的方法,以及成佛的程序、境界,经文虽然不长,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讲义【诸佛因地,皆依圆觉自性之光明,还照寂灭清净之觉相。】

  这两句很重要,我们要会用。这两句跟交光法师在《楞严正脉》里面所讲的「舍识用根」是一个意思,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面所讲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也是一个意思,说法不一样,完全是一桩事情,境界的确是高。

  讲义【圆照光明,是自心之智;清净觉相,是自心之理。】

  『圆照光明,是自心之智』,这是什么?在眼叫见性,在耳叫闻性,就是六根的根性,「自心之智」就是六根的根性,这是真正智慧,是无分别智。『清净觉相,是自心之理』,「理」就是《华严》里面所讲的法身,或者是大乘经里面常讲的法性,就见性了。前一句是明心,「圆照光明」是明心,「清净觉相」是见性,禅家讲的明心见性,净土里面所讲的理一心不乱,《圆觉经》里面所讲的「圆照清净觉相」。由此可知,我们图书馆所选的这几部经论都是一乘了义的经典,文字言语上不一样,所说的是一个境界,无不是帮助大家念佛达到一心不乱而已。

  讲义【以智照理,照到惑净智满,永断无明,法身理显,方成佛道。则此经以圆照觉相为宗,成就佛道为趣。】

  『以智照理,照到惑净智满』,就是说你用这个方法来修行,这是最高修行指导的原理原则,只要你会用这个方法,你的「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都能照破,你的「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都能圆满,『永断无明,法身理显,方成佛道』。你从这一段就能体会到本经的宗旨,也就是说本经修行指导的原则,这个就是宗趣,我们今天讲指导的原则。最高的指导原理原则,是以『圆照觉相为宗』。修学的目的是什么?成佛,『成就佛道为趣』,目的是成佛。佛是什么?前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佛这个字是印度话音译过来的。成佛,佛是最圆满究竟的智慧,成佛就是成就最究竟圆满的智慧。成佛,佛是觉的意思,觉悟的意思,对於整个宇宙人生,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不知,无所不觉,这就叫佛,这是我们修学的目的;而以「圆照清净觉相」,是我们修行的方法。

  古德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是觉照,念是起心动念,不但起恶念不好,起一个善念也不好,那都是妄念。起一个恶念,你阿赖耶识里头造了一个恶的种子,因缘成熟这个恶种子要受果报的,要起现行的,起一个善念则有一个善的种子,也要受果报的,这个事情麻烦,一天到晚起心动念,这就是制造轮回。如果你自己心里好好检点一下,这一天当中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如果恶念多,恶习气重,换句话说,来生三途去了,他感的果报在三途;善念多,善的力量很强,你来生三善道受报,换句话说,你没有办法超越轮回,无法打破迷关。为什么要在境界里起心动念?你不是叫自找苦吃吗?佛菩萨跟我们其实没有两样,他有什么本事?他就是在境界里不起心、不动念,所以他不造业,他不受果报。他以大慈大悲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像《楞严经》里面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这叫大慈大悲。宗趣就给诸位介绍到此地。

  讲义【甲八:力用殊胜。】

  这是讲这一部经,换句话说,也就是讲这种修学的理论与方法,它的作用是非常殊胜的。

  讲义【已知此经,以圆觉真因,菩提极果,为宗趣。】

  这两句话说得就更清楚、更明白了。

  讲义【未审何为力用?】

  不知道它的力用是什么?

  讲义【此经以离妄证真为用。】

  这一句话就把它的作用说得清清楚楚。断一切虚妄,证圆满的真性,这是这部经的作用。下面给我们解释这一句:

  讲义【承前面圆照清净觉相而来,既能照到,本来清净之觉相,则知世界身心,皆如空华;空原无华,病目妄见,本无所有。故曰:知是空华,即无轮转。】

  这两句话也是经文,都在第一章。空花有没有?空花有,不是没有。如果我们眼睛有病,看到虚空当中确实它现相,好眼睛的人看不到,我们害病的眼睛看到。好眼睛的人看到蜡烛上没东西,眼睛不好的人看到蜡烛上一层一层的圆影,灯上有没有圆影?没有圆影,可是害过眼病的人有这个经验,我害过眼病,确实有圆影。这个圆影到底有没有?跟你说真话,非有非无。病眼看,「非无」就是有,我看到有,你好眼睛看,没有,所以它的真相就是非有非无,这不是说模棱两可的话,这是说出它的真相。虽然有,有是空的,有不是真的,不是真有,是假有,所以佛学的名词叫「妙有」,「妙有、假有」皆是非有之有,也像我们的梦境一样。

  我想在座诸位都作过梦,哪一个人没作过梦?从来没作过梦的人,你举手我看看,看有没有,我仔细的看一看,一个都没有,可见得你们都作过梦。不作梦是功夫,古德常讲「至人无梦」,佛菩萨没有梦,凡夫都会作梦,天人也会作梦。梦境你说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就跟此地的空花一样。当你作梦的时候,梦境有,醒过来的时候就没有了。你正在作大梦的时候,旁边跟你睡在一起的,他不知道你在作梦,他看不到你的梦境。你自己作梦的时候了了分明,一觉醒来之后想想我梦里做过什么事情还清清楚楚,梦到些什么人、什么物也清清楚楚,这个境界是非有非无。我们现前的境界就像梦境一样,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在作梦?正像你自己在作梦的时候,你作梦有没有察觉到「我现在在作梦」?没有,你还是把梦境当真。如果你要会用「圆照清净觉相」,你就能见到你在作梦,就好像在梦中一下警觉到「我现在在作梦」。如果你觉察到现在在作梦那就很有趣了,叫游戏神通,为什么?一切都不在乎了,碰到一只老虎要吃你,不要紧,我很慈悲,我让你吃好了,你也不害怕,为什么?你晓得是梦,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在这里面不起分别心。你不知道你在作梦,老虎要吃你,你到处躲避,吓得一身冷汗,出来之后心还在那里跳,不晓得那是在作梦。

  佛菩萨因为他圆照清净觉相,他对於宇宙人生知道得清清楚楚,一点都不迷惑,所以叫做「游戏神通」,就这么回事情。看你们一个个都认真,他可以随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恒顺众生是随缘,你分别,我不分别;你执著,我不执著,我又可以随著你的分别来分别,随著你的执著而执著,其实我自己的确没有分别执著。你要执著这样,好,就这样;你要分别那样,好,就那样,这叫恒顺众生。随喜当中的功德是什么?功德就是「还照寂灭清净觉相」,这是功德。你圆照的功力一天比一天深,境界一天比一天殊胜,这是功德,成就你自己真正的定慧。

  定慧从哪里修?你们念过《坛经》应该晓得,六根摄入六尘境界,了了分明是慧,如如不动是定,成就这个,这叫真正修行,你要不会这个,你搞的那一套都叫盲修瞎练。什么叫盲修瞎练?因为你不断烦恼,你每天不管用什么功夫,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一天磕三千个大头,勇猛精进,可是一天到晚心里头还是有喜怒哀乐,还是这样放不下,那个牵肠挂肚的,你不叫盲修瞎练吗?怎么样干你都是增长无明、增长邪见,只要是增长无明、增长邪见,都叫做盲修瞎练。什么叫真正修行?妄念一天比一天少,邪知见一天比一天少,清净心一天比一天增长,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这叫真正修行,不管你用什么功夫,八万四千法门,这是总纲领,总原则。

  讲义【又无明妄惑,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於醒,了不可得。故曰: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这两句也是第一章的经文。

  讲义【即离,是离妄;即觉,是证真。】

  『即离是离妄,即觉是证真』,离妄跟证真是同时的,从一开端就同时。譬如明镜,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上染了灰尘,我们现在去擦这面镜子,你拿个布擦一块,灰尘去掉了,马上就放光明,镜光就现出来了,是同时的。染污一去掉,光明就现前,再擦一点,那边光明又现前。当然,惑不是一下就离开的,见思、尘沙、无明不是一下就离开的。你每天都能断惑,每天都放光明,惑断得愈多,光明愈大,从初发心到圆满佛道就是这么个样子。这部经就有这个作用,可是你要会才行,你要是不会,天天念《圆觉经》还是天天起烦恼,那有什么办法?那就没有用处。实在没有办法,我在平常的时候也教给你们大家,你们先把这部经背过,心里面一有妄念起来就背经,用这个方法代替妄念;但是这只是一个很粗浅的办法,是个初学的办法,是无可奈何的办法,不是高明的办法。高明的办法你不会用,你用不上,你就用这个笨办法,也有点效果,有好处,这就是用这个一念来止你的妄念。

  其实念佛也是如此,因为佛号短,一面念佛还一面还可以打妄想,这个佛号念的就不得力,换句话说,这一句佛号压不住妄想。你背这一部经,你背经当中打一个妄想,一个字错了,从头再念,不准接著再念,那个不发生效果,必须从这部经「如是我闻…信受奉行」,一部经 念下来当中一个妄想没有,一个错字没有,这叫功夫,这叫读诵,读诵也是修行的方法。你们想想看,读诵的目的在哪里?目的不是记,目的是在破妄念。因为你不读经 的时候就起妄念,心里念著经 就不起妄念,不打妄想,目的是在离妄证真,不是在记诵。这个跟你说明,离妄跟证真是同时。

  讲义【弥勒章中,勤断诸爱见,离妄也;便归大圆觉,证真也。】

  证真这个事情不要挂在心里。很多念佛人想求一心不乱,天天在想著,我怎么还不到一心不乱?试问问,你一天到晚起妄念,你怎么会到一心?没有妄念就一心了。「我怎么还不一心?」这不是妄念吗?这个妄念就障碍你得一心,只要你有这个念头在,你就永远别想得一心,所以对於目的地不必去理会。我有这个目的,我要求一心不乱,但是从不理会一心不乱,只要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自然会到达,古人所谓「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功夫到了自然就现前,你著什么急?愈是著急,那正是古人所说「欲速则不达」。

  「弥勒章中」这两句话,重要的是「勤断诸爱见」,爱见是什么?烦恼。断烦恼重要,你在境界里还会起烦恼,你自己就要觉悟了,我糟糕了,我怎么会增长烦恼?顺境里面起贪爱,不得了,这个遭难了。逆境里面生瞋恚,这个不得了,要堕地狱了。顺境里起贪爱,不得了,这是饿鬼道注册挂号了,不去也不行。试问问有几个修行人有这么高的警觉心?古人说我们盲修瞎练还不服气,你有不服气的这个念头那就证明你十足的盲修瞎练。你一服气了,我果然是盲修瞎练,你还有个回头的希望,回头是岸。你不服气那你根本就不回头了,自以为是,不懂得正法,把邪知见当作正知见。

  佛法里面的邪正,那真正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邪正的辨别只是一念之间,很不容易辨别。在境界里,心地永远清净、永远慈悲就是正,失去正就是邪。印光大师教我们从诚敬入门,你们也听过很多遍,有没有做到?诚敬就是一心。对於任何人都是诚心,都是敬心,冤家对头也是诚心,也是敬心;对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我们是诚心、是敬心;对饿鬼、地狱众生也是诚心,也是敬心;对我们父母,最亲爱的人,我们诚心敬心;对那些冤家对头也是诚心敬心,一心,决定不用二心,诸位果然如是修,你这一生决定成就。那个人对我好,我对他诚敬;那个人要坑我、要害我,我对他有差别,我甚至还要去报复他,那完了,谁报复谁?自家堕落,自己堕落了,你自己在菩提道上就盲修瞎练了,所以叫我们要勤断诸爱见。

  讲义【乃至圆觉章中,诸障若消灭,离妄也,佛境便现前,证真也。】

  本经的作用就是「离妄证真」,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在离妄。我在香港讲《坛经》,讲到六祖大师那个偈子,他们大众听了之后来要求,说「法师,讲得太简单了,我们希望法师能把这两首偈子详细讲一讲」,我说好。到第二天,整个时间两首偈子八句我只讲一句,你们想想我讲哪一句?「时时勤拂拭」,我只讲这一句。讲完之后,「法师,六祖大师那个你没讲」,那个不要讲,那个讲了也不懂,为什么?六祖大师那个偈子是「佛境便现前」的境界,神秀大师那一首偈子就是「诸障若消灭」这个意思,你现在连功夫都不会用,我跟你讲果地上境界,你怎么能体会得到?这很重要。

  讲义【故以离妄证真为用。】

  这部经的能力,这部经的功用,可以帮助我们『离妄』,帮助我们『证真』,但是经是佛说的,我们要能体会佛的意思,不是说你每天念这部经就能断妄证真,不是的,没有用处。你把这些道理全部都懂得了,你也离不了妄,也证不了真,必须要做到。二六时中,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才是真正的离妄证真,你做不到那有什么用处?果然做到了,你在天堂里面没有乐受,到地狱里把你放入油鼎,放在刀山上,没有苦受,逍遥自在。「苦乐忧喜舍」是凡夫的受,舍离「苦乐忧喜舍」,这是圣人的正受,这才能得效果,这才是真正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讲义【甲九:传译流通。】

  给诸位介绍本经翻译的人。

  经【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

  『唐』是讲年代,是在中国的唐朝,唐朝长寿二年,这一年是公元六百九十三年。罽宾国是北印度当时一个小的部落。印度那个时候还是许许多多的国家,一个部落就算是一个国,幅员都很小。这个地区在北印度,玄奘大师到印度去参学的时候在这个地方住过,《大唐西域记》有一段记载罽宾国的风土人情。

  讲义【沙门,印度出家修道之通称,译为勤息。谓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瞋痴三毒。】

  『沙门』是出家人的通称,在印度不限於佛教,像印度教、婆罗门教,差不多所有的宗教,凡是出家修行的都叫「沙门」。佛法到中国之后,沙门就变成佛教出家人专用的名词,其他的宗教都不用这个名词。「沙门」是印度话,是『勤习』的意思,『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沙门有这个意思在。法师自称沙门,这是谦虚。通常我们看翻经的法师都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法师是称他的学历,他通达三藏,是传法的导师。他用「沙门」是表示自己谦虚,有「不敢为人师」的意思在,依旧好像在学生的地位,还是在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讲义【又有四种沙门:一、胜道沙门:断惑证真,已得道果者。】

  最低限度,要小乘阿罗汉才叫做『胜道沙门』;在大乘里面讲,见性的菩萨才能算是胜道沙门。以圆教来讲就是初住以上,别教是初地以上,才能称之为胜道沙门。

  讲义【二、说道沙门:弘法利生,代佛宣扬者。】

  第二种是『说道沙门』,「说道」是弘法利生,就是讲经说法的。我们要问,这两类到底哪个高?诸位必须晓得,如果不证道就没有资格讲经。你自己没有见到道,你拿到经就会胡说八道,不但害自己也害一切众生,所以这个很不容易。中国自古以来翻经的、讲经的、弘法的、注解经典的,都是见了道的人。见道,我们不要说大乘,为什么?大乘太高了,就讲小乘,小乘见道位是须陀洹果。须陀洹果是什么条件?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

  古来中国这些弘法的法师,这讲过去,注释经典的差不多都是三果以上的圣人,虽然没有能证到四果,但是他已经证到三果罗汉。古佛菩萨再来的很多很多,有一些透一点消息给我们,我们晓得,根本不漏风声的我们就不能觉知。像弥勒,布袋和尚是宋朝人,跟岳飞同时代,他出现在浙江奉化,临走的时候自己说出他是弥勒菩萨再来,说了之后他就走了,留了一首偈子,以后大家知道他是弥勒菩萨,所以我们塑弥勒菩萨的像就塑布袋和尚的像。诸佛菩萨应化为出家人,应化为在家人,都有。像弥勒菩萨在中国历史上应化,我们晓得就有两个人,布袋和尚是出家人,另外还有一个傅大士,在家居士,他是弥勒菩萨化身的。所以有诸佛菩萨再来的,我们肉眼凡夫当面错过。

  由此可知,「说道」不容易,可是在末法时期众生福薄,佛菩萨不来了,我们想弘法利生,发这个心,那怎么办?讲古人的注解。讲古人注解还得有个条件,也是要依教奉行,真正照这个理论方法来做。还没有证果,功夫还不到家,这个时候拿古人注解,我们照他的方法来讲,解释注解,还有个几分相应。如果一天到晚心里还生烦恼,还生邪见,换句话说,不但与经不相应,与古人注解也不相应,那叫胡说八道,所以总得要求得行解相应。

  讲义【三、活道沙门:持戒修身,以道自活者。】

  第三是『活道沙门』,这是依照佛法修行,没有能力弘法利生的,是真正学佛,是在初学阶段。

  讲义【四、污道沙门:破斋犯戒,败坏佛门者。】

  第四是『污道沙门』,破斋犯戒,败坏佛门,所谓佛门里面的狮子虫,这一类都是阿鼻地狱的众生,这是破坏佛法,果报决定在地狱,不能不相信。

  『译』是翻译,将印度梵文翻译成为中国文字。玄义介绍到这个地方圆满,今天时间到了。

  (第十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10

  请看十五页:

  讲义【甲十:讲解经文。分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一开端我们所看到的,就是经开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任何一部经典都可以把它分为这三个部分。我们一般的书籍,大概是一部书写成之后,前面都有一个序,这一篇序是介绍这部书的,多半是请别人来写,也有自己写的,就是自序。佛经的体例很特殊,序分就在经文之中,本身就包括了,用不著别人来给它写序。序是介绍这部经内容的,佛经的序分有没有这个功能?有。序分又可分为两个部分:通序、发起序。六种证信序,一切经里面都有的,称之为「通序」。「发起序」,一部经的义趣都包括在这部分,文字不多,会看的人一看就晓得这部经的内容,它具有这种功能。请看经文:

  经【如是我闻。】

  通序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句『如是我闻』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把佛一代时教(就是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都包括尽了,完全包括在这四个字当中。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不能超越这四个字,经里面常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无量无边的佛法经论也超不出这四个字,所以这四个字妙极了。如果在这四个字当中悟入了,宗门里面常说「言下大悟」,一切佛经都不要看了,《大藏经》是废纸一堆。废纸一堆对谁说的?对已经开悟的人说的。没有开悟,那堆废纸很有用处,那就不是废纸,帮助他开悟的,悟了以后就是废纸。这四个字不好懂。四个字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如」字。圆瑛法师注得很简单,意思没有办法注得很周圆,这一点要我们自己细心去体会。这是一般的讲法:

  讲义【一切经首,皆有六成就序。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据《佛地论》:阿难结集经时,诸菩萨咸共请云:如汝所闻,当如是说。】

  佛所讲的一切经,经开端都要列六种成就。『如是』,信成就;『我闻』,闻成就。首先把这个因缘做一个概略的说明,据《佛地论》所记载的,阿难结集经的时候,诸菩萨向他请教,向他提出一个要求,『如汝所闻,当如是说』。这就是当年结集经的时候,参加这个法会的诸菩萨大众给阿难提出条件,「你必须听佛怎么说的,你也给我们怎么说」,完全重复,不能加自己的意思,记不得了,宁可少,不能增加。哪个地方记不得了,记不得就不说,尽你所记得的你给我们说出来,不能有自己一丝毫的意见,这样子结集才能达到真实,真实才能令后世人生信心。所以,这两个字叫做信成就。

  讲义【传法菩萨,便许之曰:如是当说,如我所闻。既是如闻而说,自属可信,故曰信成就,闻而不忘,故曰闻成就。】

  传法菩萨就是阿难尊者,传释迦牟尼佛教化的,所以就同意,也就接受了,我一定「如我所闻」给大家说明,给大家说出。「我」,这是阿难尊者自称。「如是」,就是如佛所说,是我自己亲闻的,不是传闻的;间接是传闻的,直接听佛所讲的是亲闻。

  讲义【又如是者,指法之辞。】

  指的什么法?就是指的这部经。如是这部《圆觉经》,是我阿难亲自听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而不是传闻的。

  讲义【即指此圆觉心法,今当依圆觉解释如是。】

  既然指这部经,可是部部经的教义都不相同,这一点诸位要记住。教理是相同的,理通一切经,不但通一切经,我们把范围扩大来说,可以讲通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世出世间法只有一个理,真理,现在世间人所谓真理。真理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只有一个,真理的代名词就叫「如」,如如之理,这是一个理。如如之理说不出,不但说不出,你也想像不到,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如如之理才能现前。所以这个障碍障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障如如之理而不能现前。根本的障碍,佛给我们举出两种,一种是烦恼障,一种是所知障,这是两大类,这两大类的关系是分不开的,烦恼障里面就有所知障,所知障里面就有烦恼障,你要是把它真正分开,哪些是烦恼、哪些是所知,的确很难。这是在大乘经里常常说的。

  教理是说不出的,可是教义就比较容易体会。会学的人,听教理。能够听教理,从教理悟入,这叫大开圆解,大彻大悟,那是一切都通达了。古德常说「一经通一切经通」,一部经通达了,世出世间所有的法门全都通达,原因在哪里?他理悟了,这是第一等的闻法,这样的人的确不多。自古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出家在家统统都算上,大概十个人都找不到,像惠能大师他老人家算一个,一经通一切都通。我们没有一等的天赋,不得已而求其次,听教义,这算是二等。教义如果能听得懂,虽然不是整个的原理原则,它可以涵盖一部分,譬如在中国大乘十个宗派,教义他通一个宗派,他通一些与这个类似的经典,他能够通。最忌讳的,学一部经只懂一部经,再拿第二部,不懂了,这就是最下等的根性,学一样就会一样,不能够举一反三,不能够闻一知十。说实在话,学一样懂一样也算是不错,怕的是学这一样都不懂,统统学完了,不懂,那就没法子,那就相当的困难了。

  这个地方讲这个「如」,教理上来讲,是贯彻一切世出世间法,在教义上讲是能贯通与这个类似的一些经论。这个地方圆瑛法师给我们解释,是专就这部经来解释「如」的意思,这部经是属於大乘了义经典,因此这是从教义上来说的。这个「如」就是指『圆觉心法』,什么是圆觉心法?请看注解:

  讲义【圆觉,即众生如来藏心。清净本然,如如不动,故谓之曰如,心即是佛,与佛无二,故谓之曰是。】

  这几句话大家好好的把它记住,这是就《圆觉经》的教义来解释「如是」两个字的含义。大师这几句话给我们说得清清楚楚,虽然说得清清楚楚,我们能不能听得懂?我们能不能把这几个字看清楚?不太容易。你所听的是言说,你所看的是文字,这几句话里面的道理你搞不清楚,这就是我们的境界都是在言语文字的表层,没有深度,必须深入才有功德利益可言。

  『圆觉』,「圆」是圆满,「觉」是觉悟,换句话说,最圆满、最究竟、最彻底的觉悟,是什么?就是众生的『如来藏心』。所以佛在《圆觉经》里面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没说错。你现在日用平常六根接触六尘,都是糊里糊涂,醉生梦死,起惑造业受苦,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给诸位说,你虽有圆觉心法,你不用它,那有什么办法?譬如你口袋装满金银珠宝,你本来是个大富翁,很可怜到外面要饭吃,有的人看不起你要把你赶跑,你的财富为什么不拿出来用?一般凡夫就是如此。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的,就是他会用圆觉心,他用圆觉心,我们虽有,不用它,冤枉,你要会用,你当下就成佛;你不会用,那你就当凡夫了。这个地方讲的『众生』是指一切有情众生,拿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指动物,这皆是有情众生。

  「如来藏心」就是真心,如来藏在心里头。「如」是什么?刚才讲的圆觉。如来就是圆觉,圆觉就是如来,可见得如来藏心就是圆觉心。而这个心什么样子?『清净本然,如如不动』,这是如来藏心的样子。诸佛如来是这个样子,诸大菩萨也是这个样子,我们在座的诸位同修哪一个不是这样子?可惜的是你自己不认识,你自己不会用,所以你变得这么苦。这两句,实际上也是说明我们修行的目标。如果人家问你,你学佛学的什么?你修行,你怎么修法?我们自己能清楚吗?我学佛学的什么?我修行怎么修法?如果不晓得学的什么,不知道怎么修法,那你一天到晚不是盲修瞎练是干什么?学佛就是学的「清净本然」,就是修的「如如不动」。我们在一切境界里,从早到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们的心动了,起心动念,「如如不动」失掉,「清净本然」也失掉了,这就是自己当生死凡夫。谁叫你这样的?你要是怪外面的境界那就大错特错,你冤枉好人了,某人障碍我,某人找我的麻烦,某人叫我堕落,你冤枉好人了。

  蕅益大师说得好,「境缘无好丑」,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我们所接触的不外乎一个是人事环境、一个是物质环境,人事环境、物质环境没有好丑、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得失,什么都没有,就是此地讲的「清净本然,如如不动」,好丑生在哪里?是你的妄心。真心是如如不动的。如果你会用真心,「如如不动」,你看外面境界是「清净本然」,外面境界是什么?是一真法界,这个时候你才能真正证明境缘没有好丑,好丑是从人自己心里头生出来的。你的心才一动,一真法界没有了,失掉了,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如果你在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你的境界是一真法界,在净土经里面讲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当下就是。

  诸佛菩萨常住常寂光土,为什么常住?因为他在境界不起心、不动念,所以他常住常寂光土。他看这个境界清净的,清净本然。我们看这境界是染污的,为什么?因为你的心染污了,你看外面的境界都是染污的。你那染污的心不是真心,真心不会染污的,染污是妄心。好比我们眼睛不会染污,戴上眼镜就染污了。你戴上一副红色的眼镜,外面都是红色的,每一个相上都有一层红色的色彩,是不是这物质涂了红色?不是的。外面境界没有涂上红的,你的眼睛也没染上红的,就是这红玻璃片惹是生非,就是它。所以境界不相干,境界是「清净本然」,自己本性「如如不动」,当中加上这个玻璃片,它惹是生非,麻烦都出在这个地方。这个玻璃片是妄心,一切的分别执著就是这个,佛法里叫识心,就是第六意识跟第七识,第六意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染污,你不用这个东西,自己是「如如不动」,外面境界是「清净本然」,那不是一真法界是什么?佛菩萨大慈大悲,一切经论里头把这个道理跟我们说得十分的明白周圆,我们自己不懂这个意思,日常生活当中不会用,还是这么苦,你那个佛是怎么学的?学佛的人是愈学愈自在。

  往年李老师教学的时候给我们讲经,他举一个例子,听经的人听到法喜充满,真正是言下悟入,忽然家里的人来找他,说他家房子烧掉了,真正入佛门的人,房子烧了,它烧它的,没事情,我还听经,这才叫真有受用。房子烧了就急得一身汗,赶快回去救火去了,你看看,在这里听经的时候,小小的风一吹动,立刻就完了,心就乱了,就被境界转了,那怎么行!你的佛不就白学了?所以诸位,他学佛不晓得他是学「清净本然,如如不动」,他不是学这个,他学佛学什么?求佛菩萨保佑我升官发财,保佑我长命富贵,他学这一套,这个搞错了。长命富贵、升官发财,给诸位说,那是命。你没有成佛,没有大彻大悟,你这一生的受用是前生所修得的。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果报就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但是这个话是对凡夫说的,不是对开悟的人说的。开悟的人,他的心是「清净本然,如如不动」,对三世因果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我们要晓得学佛是学什么。你果真修的是「清净本然,如如不动」,你是真学佛,你这一生当中决定有成就。如果你是求佛菩萨保佑你,那就错了。你要想在世间得福报,那你要修福,世间福报修得来的。你要得最究竟、最圆满的福报,那要开悟,悟了之后得的是真实的福报,才能得大自在,不悟不能得大自在,大自在是从如如不动当中来的,你在境界里还会起心动念,你不会有自在。

  像这些事情我们常常会见到,会遭遇到,也许本身就遭遇到。你是一位很虔诚的佛弟子,平常在佛门当中也到处修福,到处出功德做好事情。你做生意做失败了,公司宣告倒闭。你看这个佛教徒到处烧香拜佛,哪个地方都出功德,应当佛菩萨保佑他的财源滚滚而来,没想到他生意做失败了,这是不是学佛所招的果报?与学佛不相干,这个事情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就讲得很清楚。还有出家人弘法利生,天天在做好事,他的财富也说不定一下就损失了,或者被人骗了,像从前道安老法师在世就被人骗了八百多万,难道诸佛菩萨不保佑他吗?道安老法师很慈悲,天天做好事,佛菩萨不保佑他吗?还会被人骗吗?这也不关佛菩萨的事情,我们要把这个搞清楚,这些事情是自己的事情。

  现在的出家人因为他有财,有财就会被人骗去,应不应该被人骗去?在我觉得应该被人骗去,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定的制度,出家人三衣一钵不能积财,你积财被人骗去,这理所当然应该的。如果被人骗去了,哈哈一笑,「我没听释迦牟尼佛的话,应当如此」,这个人就开悟了。如果被人骗去的时候,自己生烦恼,还要赌气「佛菩萨没有保佑我,我从今以后不烧香、不拜佛」,那就是罪上加罪。你们看看经律论里面,哪一部经论里面教给出家人,你们多多的赚钱,钱存在银行里去放利息,你们去买房子置产业?哪一部经律论里教出家人这个做法?没有,你有钱不被人家骗去那做什么用?只有被别人骗去。所以你要存钱就得被人骗去,你要盖庙就得供人家争夺庙产,就干这些事情,在我看起来这是很自然,合情合理也合法,法是什么?经律论的佛法,很合乎佛法。

  出家人,人家布施供养来的,这个手拿来,那个手马上就布施出去,免得被人骗走,这个多自在,不可以积财。《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积财丧道,丧什么道?心里头挂念著「我还有好多钱在什么地方,现在钱贬值怎么办?我要怎么样叫它不贬值,还得要叫它生利息」,你的道就没有了,道就丧失了,还要别人来找麻烦吗?你的心不清净了,丧道就丧失了清净心,你的心在境界里头动摇了,这个叫丧道。

  我要是没有钱,我怎么能生活?我要是没有庙,我到哪里去住?听起来满有道理,好像很有理由,其实不然。你如果是位出家人,你要是没有钱,自古以来,古今中外,你听说哪个出家人饿死?没听说过。我不要钱,我是个出家人,我饿死了,饿死也值得,为什么?历史上可以留名,居然在某个时代有一位出家人饿死了。不可能的事情,你担这个心干什么?你说别人的道场我不能住,没有这个道理,你住不下去怪你自己没有道心,你不能怪境界,境界是一真,境界里头没有是非利害得失,哪个地方不能住?住在这个地方,这里头的人天天欺负我,粗重的生活天天叫我做,他们自己逍遥自在,叫我受苦,做得不好还要挨骂,还要处罚我,给诸位说,那正是佛菩萨在炼你的心,教你在这个境界里修「清净本然,如如不动」。你如果能确定这个宗旨,这是我好修行的场所,这么多善知识来磨炼我,我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在短短的期间可以磨得干干净净,这道场到哪里去找?你在这个境界里头,那个人坏人,那个人不好,谁不好?是你自己心不好,外头人没有不好的。我看到人,各个都是佛,各个都是菩萨,没有一个不好,谁不好?自己不好,自己禁不起考验,自己在这个境界里头迷惑颠倒丧失清净心,在这个境界里头起心动念,自己错了。

  在修行过程中,第一个阶段是以逆境来磨炼你,这是一定的。在佛法里表法,像《金刚经》里面的须菩提尊者就代表一位初学,他修头陀行,苦行,先要受苦受难。你们每一个人自己觉得「我业障深重」,业障从哪里消除?业障要从磨炼当中消除。你自己没有瞋恚心了,业障就没有了,就去掉一大半。小小不如意,心里动忿恨之心,你的业障天天在增长,你那个忏悔有什么用?天天拜佛礼忏,遇到一个人面孔给你一板,瞋恚心就生起来了,你想想你这个忏悔有什么用处?一点用都没有。逆境里头锻炼之后,在一切不称心、不如意的境界里面决定不生瞋恚心。第二个阶段锻炼,就是欢乐场合当中去锻炼,一切顺境里面不起贪染心,你就成功了,这是在《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代表。

  须菩提尊者代表的是逆境当中修行,善财童子代表的是顺境当中修行。你看这个相,须菩提尊者出生的时候,叫「空生」,他是个大富人家,家里面金银七宝统统没有了,忽然不见了,一切财富统统失掉了,示现逆境的相。善财童子出生的时候,他家里面花园的那些草木都变成金芽、银芽,这是代表顺境。逆境里面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不起瞋恚之心,不起瞋恚之念;顺境里面没有贪爱之心,没有贪爱之念,你才是清净本然、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是说你的内心,「清净本然」是指外面境界。这是大经里面常讲的「若能转物,则同如来」,在《楞严经》上大家都很熟悉,「物」是境界,若能转物,就是你自己心不动了,外面境界转了,十法界转变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相就是清净本然。我们凡夫不善於用心,不会用心,把本来清净本然的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在这里面起惑造业受报,实在讲,冤枉!

  刚才我举的这个比喻,你们大家好好去想想,所有的毛病都是产生在妄心,妄心好比眼镜一样,毛病都在那个东西,这个东西一拿掉,什么事都没有了。妄心是什么?分别心、执著心。分别是第六意识,执著是第七末那识。离开分别执著,你的真心,就是如如不动的心,现前了,外面一真法界清净本然也现前了,会用的就叫佛菩萨,不会用的就叫凡夫,「如」的意思就是说的这个。千经万论就是说这么一桩事,希望你把这个事实真相彻底明了真正觉悟,觉悟之后就放下了,放下什么?放下一切分别执著,是放下这个。一切分别执著放下了,就得大自在(解脱就是自在,自由自在);大自在现前,智慧现前了,法身现前了,法身、般若、解脱你统统证得了,这叫学佛。

  「是」是什么意思?『心即是佛,与佛无二』。佛是什么?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你自己的心与十方诸佛的心无二无别,自性佛与诸佛也无二无别,是一不是二,这就叫「是」。所以这个「是」,心即是佛,是这个「是」,佛即是心。

  讲义【佛说此经,即说如是圆觉心法;虽说心法,具足佛法,及众生法。】

  『佛说此经』,就说这个『圆觉心法』,虽然说『心法』,『具足佛法,及众生法』,这两句话就是讲的十法界。「佛法」是讲四圣法界,「众生法」是讲六凡法界,四圣六凡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包括在里面。心是能造,四圣六凡是所造,能所不二、能所一如就叫做「如是」。

  讲义【清净慧章,随顺觉性,乃有五性之分。众生法、佛法,皆不离圆觉一心故。】

  『清净慧章』,这是本经里面的一章,是清净慧菩萨所说的。『随顺觉性,乃有五性之分。众生法、佛法,皆不离圆觉一心故』,这几句将来到「清净慧章」会详细跟诸位说明。在这个地方,大家特别注重最后一句「皆不离圆觉一心」,「圆觉一心」这四个字很有味道。圆觉就是一心,一心就是圆觉,二心,圆觉就没有了,二心就不觉了,你看跟《六祖坛经》里面所讲的是不是一个意思?六祖跟我们说的,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所以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最直截了当的修法就是念佛法门,因为念佛法门直接修一心不乱,一心就是圆觉,圆觉就是一心。我要修圆觉,怎么修法?念阿弥陀佛就是修圆觉法。你别在这部经里头看到有二十五轮,看到有文殊、普贤种种说的那些法门,那你的心又乱掉了,所以这些地方要会。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诸位要真正学佛,学什么?一心待人,不要有二心待人,你就很容易开悟,很容易入道。二心待人是什么?分别心。一心待人是什么?至诚恭敬,对待什么人都一样。善人,我对待他诚心诚意恭恭敬敬;恶人,我也对待他诚心诚意恭恭敬敬。他对我好,我对待他诚敬;他对待我恶,处处想谋害我,我对他还是诚敬,只是一个心,一心就成佛了。一心,那个恶人渐渐会受感动,他会被你感化,他被你感化就是你度了他。如果我们是防人,防不胜防,你防我,我防他,彼此互相防的时候,这个世界怎么不打仗?怎么不斗争?

  佛法,第一个是信成就。我们要信人!那个人可不可以相信?不能相信,我也信他。他骗我,骗我还信他,骗了几次,「某人以后我们不能骗他,这人太好了,骗他良心过不去」,他就觉悟了。人家不信我,我信人家,人家对我不诚,我以诚对待他,最后的便宜谁占?我占了,我心清净,我得一心,我证圆觉,自己成佛成菩萨得大自在,三界六道生死轮回你永远超越了,这个大便宜谁能想得到?学佛要在这个地方学。此地这个「圆觉一心」,你能看重这四个字,你才晓得念佛法门了不起,念佛法门不可思议,你才会死心塌地老实念佛。下面「我闻」这两个字比较容易懂:

  讲义【我闻者:授受之义。】

  释迦牟尼佛教授他,阿难尊者自己能接受。老师能够教,学生能够接受。

  讲义【佛与阿难,一堂晤对。】

  『堂』是讲堂,『晤』是见面,『对』是问答。

  讲义【佛教授,而阿难领受,面命耳提,亲从佛闻也。】

  『我闻』,「我」是阿难尊者自称,是阿难尊者亲自听佛所说的。

  讲义【闻法必从耳根发识,闻佛声教,不曰耳闻,而曰我闻者,废耳根之别,从一身之总,故称我闻。】

  这几句话很容易明了。

  讲义【阿难乃随顺世间,假称为我,不同凡夫妄执之我,亦非外道妄计之我。】

  这两句话非常要紧。圆觉心,就是「清净本然,如如不动」,你不能证得是两大障碍,烦恼障跟所知障,这两种障碍的根本就是二种执著,一种是我执,我执是烦恼障的根本,没有我执,烦恼障就没有了;法执是所知障的根本,破了法执,所知障就没有了,圆觉心才能现前。那么阿难怎么称「我」?这个称「我」,这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佛与阿难要为我们说法,所以他自称为「我」,自称为「我」是随顺众生说的,决不是他自己有我执,他还执著这身心是我,那他也是凡夫,那他还是迷惑颠倒。换句话说,你怎么用功夫?用功夫头一个是破我执。诸位要晓得,破了我执在佛法里面才入门,小乘须陀洹位才入门,小乘入门,大乘没入门。大乘怎么样?破了法执,大乘才入门。你们想想,这两种执著你天天在增长,我执增长,烦恼增长;法执增长,邪见增长,那么你修的是什么行?你整个都搞错了,一开端就错了,一错到底,真可以说无有是处,你不造罪业谁造罪业?这一点要搞清楚。

  我建这个小道场在此地,我自己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造罪业了,你们在这里败坏这个道场,在这里造罪业,你们自己负责任,到时候不要把责任推到我身上来,你推不上来,为什么?我已经没有我了,我还有我,你可以推得上,我没有我了,你往哪里推?推不上了,最后还落在你自己身上。你才晓得没有「我」的好处!有「我」,就麻烦了。没有「我」,什么麻烦都找不到,为什么不学无我?此地所称的「我」,是从意识心里头变现出我相,为他受用不是自受用。

  『不同凡夫妄执之我』,凡夫我执,他把「五蕴身心」当作是「我」,所以他才起惑造业,才轮回受报。也不同『外道妄计之我』,外道妄计是什么?印度一般外道他不执著这个身是我,比我们一般凡夫要高明一点,他晓得这个身不是「我」,他执著灵魂是「我」。我们中国人叫「灵魂」,外道叫「神我」,就是在六道投胎舍身受身的,他认为那个是「我」。他晓得身不是「我」,身是什么?寿命很短,有生有灭;认为投胎的灵魂不生不灭,在六道里头无论在哪一道去舍身受身都是它,他认为那个是「我」,那也是错误的。那个不是「我」,那个在佛法里面讲是「阿赖耶识」,是自己的本识,外道称神我,我们世间一般人讲灵魂,这个也是错误。底下几句话是把实在的话说出来:

  讲义【若约本经旨趣,传法菩萨,以无我之真我,闻无碍之法门也。】

  『若约本经旨趣』,「约」是「就」,如果就本经的宗旨趣向来说,『传法菩萨』,这是讲的阿难尊者,是『以无我之真我』,无妄我,真我就现前,不是没有真我。「法身、般若、解脱」里面,各具「常、乐、我、净」四净德,法身里有真我,般若里有真我,解脱里有真我,有真的。破我法二执,真我就现前。这个真我,诸位要晓得,破了我执,真我都不能现前,必须破法执,真我才能现前。对於一切万法也不执著了,身心世界真正放得下,这个时候真我现前了。『闻无碍之法门也』,一乘了义的圆觉心法不但是理事无碍,而且是事事无碍,跟《华严经》的境界完全相同,无障碍的法界,这才叫一真法界,才叫常寂光净土。今天时间到了。

  (第十一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11

  请看第十七面:

  经【一时婆伽婆。】

  诸位看圆瑛法师的注解。

  讲义【一时,为时成就。不有良时,安成法会?乃是师资道合,机教相契,说听始终,名为一时。】

  『一时』,是六种成就里面『时成就』。我们知道佛当年说经的时候是在印度,印度当时并没有统一,所以有许多的国家,所使用的历法也并不统一。结集经的人在时间上都用「一时」,这并不是没有将确定的时间记载下来,而是世尊交代阿难尊者用这个方法来记载。「一时」,实在讲就是『师资道合』的时候,如果我们讲得更明白一点,老师与学生都在一心的时候,这一点很重要,唯有一心与道才相应。老师所证得的,必须学生在一心的时候才能领悟。『机教相契』,「机」是指学生,「教」是指老师,俗话讲心心相印,一定在这个时候。『说听始终,名为一时』。下面这几句话是古德注解:

  讲义【身土、主伴、心境、理智、圣凡,皆一之时。】

  诸位想想这是什么时候?确实像这样究竟了义的大乘经典,不是这样的时节因缘,不但佛没法子说,纵然说出来了,听的人也不会开悟,那就等於白说。这在净土法门来讲是理一心不乱的时候,到理一心才是『身土、主伴、心境、理智、圣凡』一如,这就是叙述理一心不乱的境界。

  讲义【平等本际,随顺不二。】

  这几句话解释「一时」可以说解释得非常的圆满、周圆。这两个字放在一部经的开头,对我们修学佛法的同修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启示。换句话说,我们学佛总是念念都想证果,俗话说都想得道,得道就是证果,为什么我们得不到也证不到?那就是我们在时节因缘上差错了。佛说经是「一时」,我们听经不是这个「一时」,这是时节因缘上错过了,所以你不能开悟。如果你也是在这个「一时」,这个「一时」的确没有时间性,不是算年月日时辰的,只要你心一的时候,你一展开经本就恍然大悟,由此可知,学佛学什么?就是学一心不乱。到你一心不乱的时候,这一切大乘了义经典没有不贯通的,这个时候一点就贯通。这是一开端就把修行最紧要的关键教给我们。

  讲义【婆伽婆,为主成就。不有教主,群机何归?诸经皆云佛,此经云婆伽婆,即是佛之别称。因一名而含六义,所以不翻。】

  『婆伽婆』是梵语,一般经里面都翻佛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没有称「佛」,称「婆伽婆」。婆伽婆里面含著有六个意思,在译经体例来说是属於含多义不翻,音译之后再加以注解。

  讲义【一、自在:不为烦恼所障、生死所系故。】

  第一个意思是『自在』,为什么他自在?『不为烦恼所障』。烦恼是因,生死轮回是果报,既然没有因哪里还会有果报?我们学佛,佛法里面常说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断烦恼障就是破迷,超越生死轮回就是离苦。我们在讲堂里面也常常提示大家,我们一天到晚如果还有许多的烦恼,我们不但不能超越生死、不能往生,就是连开悟的希望都没有,不要说大悟,佛经里面所讲的意思都搞不清楚,这是一定的道理,像开经偈里面所讲「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你决定不会知道。经里面写得这么清楚,古大德也注得这么详细,甚至我在讲台上还怕诸位看不明白,细细给大家讲解、讨论,你在这里看,你在这里听都听不懂。这个里面有一层障碍,这个障碍就是烦恼障与所知障把你障住了。学佛学什么?去障碍而已,像《金刚经》里面所讲的「降伏其心」,降伏其心就是除障碍,就是断烦恼障与所知障。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除了修降伏其心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不管法门怎么多,八万四千法门统统都是修降伏其心,如此可知,这非常重要。这个意思非常之深,我们要能体会这甚深的理论,要懂得修学的方法,功夫才能得力,也像佛一样的自在。

  讲义【二、炽盛:身光之与智光,炽然照耀故。】

  第二个意思是『炽盛』,这是从比喻上说,佛的智慧光明像猛火一样炽盛,取这个意思。佛是以智慧遍照一切众生。

  讲义【三、端严:具足微妙相好,端正庄严故。】

  第三个意思是『端严』,就是『端正庄严』。佛的相好,以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来说,我们在经里面看到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般人没有法子相比的。相好庄严,试问问这世间哪个人不需求?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相好庄严,但是只有想是想不到的,相好庄严是从福慧里面修来的。佛的相好庄严是多生多劫修福修慧,才感得端严之身相。

  讲义【四、名称:名闻普遍十方,称扬无尽故。】

  第四是『名称』,名称普闻十方,十方世界没有不知道佛的名字,我们世间人所谓名满天下,今日所谓知名度,佛的知名度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人不知道的。『称扬无尽』,为大众所瞻仰。他的名称普闻,这也是属於福德。

  讲义【五、吉祥:威德冥加显护,消灾灭罪故。】

  第五是『吉祥』,此地简单的注解是『威德冥加显护,消灾灭罪』。诸佛菩萨无不吉祥,你皈依礼敬,得到佛的冥加显护,「冥」是暗中,暗中保佑你,你自己不晓得,自己不能觉察,「显」是明显,佛菩萨保佑你,你自己能感觉得到,这叫显加。无论是暗中,无论是明显的,佛总是保佑一切众生,而且这个保佑是平等的。你皈依了,礼敬三宝,诸佛菩萨保佑你;你造罪业,毁谤三宝,诸佛菩萨也保佑你,因为诸佛菩萨的心是平等的,不会说你造很重的罪业,毁谤三宝,佛菩萨就降罪给你,不保佑你,这个不是佛也不是菩萨,那是鬼神才有这种事情。你对他恭敬,他保佑你;你得罪他,他找你麻烦,降灾祸给你,诸位要晓得,佛菩萨决定没有这个事情。因此诸佛菩萨,你只要是见到他或者是闻名,无不吉祥,最极吉祥,你能供养佛菩萨形像尤其是好。

  讲义【六、尊贵:乃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故。】

  第六个意思是『尊贵』,『乃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天中之天,上面这个「天」是指欲界、色界诸天,佛为天人师,所以诸天的天王都尊敬诸佛菩萨。「圣」,这是讲世出世间圣人,世间圣人不必说了,在佛法里面小乘阿罗汉称为圣人,大乘佛法里面地上菩萨称为圣人,三贤十圣,佛的地位还在十圣之上,还在等觉之上,所以称之为「圣中之圣」。「婆伽婆」这个名词里含著这六种意思。

  讲义【他经有云婆伽梵。】

  『婆伽梵』跟「婆伽婆」是一个意思,只是所译的中文不一样。

  讲义【婆伽云德,婆云有,合云:德有。即是佛具有智断二德,以智德证菩提果,断德证涅盘果。】

  『婆伽云德,婆云有』,合起来是『德有』的意思,这是《大智度论》里面龙树菩萨对这个名词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德有」就是『佛具有智断二德』,「智」是照的意思,就是我们常讲的般若智慧圆满了,「断」是讲断烦恼,见思、尘沙、无明烦恼都断尽了,智慧圆满。『以智德证菩提果』,「菩提」是觉悟,大菩提是大觉。『涅盘』是不生不灭。诸位要晓得,烦恼是生灭法,见思烦恼、尘沙烦恼,乃至无明,都是生灭法。生灭完全离开了,经里常有两句话「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寂灭现前就是大涅盘。寂灭里面没有生灭,是清净寂灭。所以「智断二德」,就是说的「菩提涅盘」。这些名词在佛法经论里面我们处处都看到,为什么有这么多?实在说我们的警觉心太差,说一遍你记不住当耳边风,给你说上一千遍、一万遍,恐怕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佛菩萨不厌其烦天天在提醒我们。「智断二德」就是我们修行的关键。我们要开智慧,必须断烦恼。断一分烦恼就增长一分智慧。我不想断烦恼,我就要开智慧,那智慧能开得了吗?不但不想断烦恼,天天还在增长烦恼,又想要开智慧,这完全是颠倒,所以佛才常常提示我们。

  讲义【又《涅盘经》云:「能破烦恼,名婆伽婆。」亦即有德之意。以有般若德,能破一切烦恼;以有解脱德,能了二种生死。】

  《涅盘经》里面讲『能破烦恼,名婆伽婆』,这也是『有德』的意思。『以有般若德,能破一切烦恼』,真正讲到破烦恼,是要具足般若智慧。『以有解脱德,能了二种生死』,三界之内的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二种生死都有,三界之外没有分段生死,但是有变易生死。这二种生死,大家只看重分段生死,只知道这个可怕,不晓得变易生死更可怕。变易生死是什么?俗话常讲的青春不驻,一年一年的衰老就是变易生死,年年都不一样,不但是年年不一样,月月不一样,天天不一样,一天比一天衰老,哪里是一年一年!这叫变易生死。到什么时候变易生死才尽?给诸位说,到成佛,变易生死就没有了。菩萨还有,到等觉菩萨还有,只有成了佛,变易生死就没有了,这才叫真正解脱,这是我们应当要警觉的。

  讲义【以有法身德,能证究竟涅盘,圆证三德秘藏,名婆伽婆。】

  『法身』是要有很高的智慧、很深的定力才能证得。那么我们要问,我们在一生当中可不可能证得法身?给诸位说,圆满的证得我们不敢讲,证得一部分是决定可能的,人人都能办得到。在净土法门里面来讲,你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就证得法身了,换句话说,像前面讲的法身、般若、解脱你都有,虽然不像佛那样圆满,你也有个一分、二分。我们一般所讲生死自在,这是决定可以办得到的,这不是妄语,可是你一定要懂这个理论,要依照正确的方法去修学,那就是一开头一定烦恼要轻,一天比一天少,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要这样修才行,如果我们的烦恼一天比一天增加那就没希望了,所以这桩事情完全在乎个人。

  这部经,是佛在什么地方讲的?前面这个婆伽婆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一般经里面都记载著很明确的道场,像我们看的《华严经》在菩提场,《弥陀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都有一个确定的场所。现在我们要是到印度去观光,释迦牟尼佛那些古迹都还在,只树给孤独园遗址还在,虽然房子没有了,墙倒了,那个痕迹还在,灵鹫山都可以看得到。这部经很特殊,你看看佛在什么地方讲的,我们看底下经文:

  经【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於不二境,现诸净土。】

  讲义【此为处成就。欲说一乘顿教,必依法界真境。】

  这一段就是处所成就。这部经特别,经殊胜,道场也殊胜。圆瑛法师的《讲义》,多半也是依宗密大师的《大疏》而来的。这个注子里面有一些很重要,我们要特别的留意。圆觉这一会,是非常殊胜的一会,它是一乘了义经典,还在大乘之上,『欲说一乘顿教,必依法界真境』,所以就没有指出某一个地方。

  讲义【佛有三身:一、法身佛:依常寂光土,是以法性身,依法性土,身土一如。】

  先讲『佛有三身』,三身佛,在《坛经》里面六祖大师也给我们讲得很详细。但是这个地方著重在处所。身与处所有密切的关系。『法身佛:依常寂光土,是以法性身,依法性土,身土一如』,身与土是一不是二,如果你证得法身就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在净土里面就叫做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身跟土是一不是二,这个境界很难懂,可是真正体会这个意思也并不是很难,但是你可不容易接受,你也不容易相信。如果你在这个地方能建立信心,你能相信,慢慢去习惯它,去接受它,你这一生也就很了不起,在菩萨根性里面来讲你必定是圆顿根性,这样的人在一生当中,十几、二十年、三十年之间证法身是有可能的。你要不相信,不能接受,换句话说,你这一生的修学小成就可能有,大成就就有障碍,以念佛来说,你念功夫成片可能,念到事一心也可能,理一心就办不到,你就有障碍,为什么?你不相信。

  身土是一,譬如我们作梦,在梦中整个梦境就是我们自己心变现出来的境界,心外没有梦境,梦境之外没有心,你整个心变化成梦境了,试问问,梦境里面哪一物不是你自己?你梦中有自己的身体,或者梦到有别人,也梦到有山河大地,你这一觉醒来细细想一想,梦中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所有的山河大地,哪一样不是自己?你要是明了整个梦境就是自己,这就叫明白法身了。所以法身,身土是一不是二。从这个比喻我们再回头来看看,我们今天所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诸佛、一切众生与自己这个身体,就是自己真如本性变现之物。你要找法性,找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在哪里?就好像在梦中一样,我要找心,心在哪里?心已经整个变成梦了,梦就是心。我们的本性在哪里?本性已经变成十法界依正庄严。十法界依正庄严无论是哪一物,不是自己是谁?梦境很短暂,一醒来之后,跟你讲,你点点头,是有点道理,可是我们这样讲的时候你就不相信,你就不能接受。信不及,不能接受,就是你自己这一生修证法身的障碍。

  你要晓得尽虚空遍法界原来是自己一身,你的心平等了,在一切境界里平等了,你的心也清净了,一切万法里头绝对不会有取舍得失的妄念,这些妄念决定没有了,你的烦恼不生了,你对待一切众生大慈大悲。这个慈悲称之「大」,不是大小之大,为什么?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是自然的。无缘之慈、同体之悲是从法身里面显现的,真平等、真慈悲,所以不证法身,清净、平等、慈悲都没有,证得法身才有。清净、平等、慈悲,诸位晓得,是菩提心。什么人证得法身?圆教初住菩萨,所以净土宗的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圆教初住菩萨,他证得法身。

  讲义【二、报身佛:依实报庄严土,即卢舍那,住华藏世界等。】

  法身起作用就叫做报身,报身里面有两种作用,一个叫自受用,一个叫他受用。『依实报庄严土,即卢舍那,住华藏世界』,华藏世界在哪里?华藏世界就是我们眼前这个世界!可是你没有证得法身,华藏世界虽然在眼前,华藏是真实的世界,实报庄严土,「实」不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实相,绝对不是虚妄,虽然在眼前,可惜你不能见到,你不能够证得。所以诸佛菩萨虽然跟我们同在一起,同在一个房子里面,我们是凡夫心,把常寂光土就变为凡圣同居土。诸佛菩萨心地清净,他证得法身,他将常寂光土变为实报庄严土,自己在享受。

  外面境界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是真的,怎能随心所变?可见得外头境界不是真的,佛经里面常常跟我们说「境随心转」,一点也没错。心地纯善之人看这社会是美好的、纯善的,心地凶恶之人看这个世界人各个都有罪,各个都该杀。境界是随自己的心在转,你的心清净,你看这个世界就清净,你如果看到这个世界不清净,那是你的心不清净不是世界不清净,我说这个话你能相信吗?「明明是这个世界不清净,哪里是我心不清净?」你不相信,你不能接受。再追究你为什么不相信,你为什么不能接受,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自己的心不清净,如果自己的心清净,看这个世界不一样了,你才会相信。

  讲义【三、应化身佛:依凡圣同居土,即释迦牟尼佛,或在天上,或在人间,灵山、舍卫、竹林、鹿苑等处,为人天说法。】

  第三是『应化身佛』,有应身,有化身。应身是众生有感佛才有应。应身与我们凡夫的身相完全相同,果报也相同,寿命也相同,像释迦牟尼佛示现的世间寿命是八十岁,他是八十岁圆寂的,这叫应身。应身,有大多数的人机缘成熟,他必须在这个世间住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来教化众生,这是大众机缘成熟。如果是某一个人机缘成熟,单独的,佛菩萨才用化身。化身就是忽然来了,遇到这个人,他跟你讲经说法让你开悟,你悟了之后这个人也没有了,以后再也找不到,这是属於化身。

  像菩萨化身,我们同修当中有很多人都遇到过。化是变化,无中生有。像从前周邦道的夫人,周师母,她遇到地藏菩萨,遇到的时候她不知道他是地藏菩萨,这个时候她住在南京,抗战胜利之后她在南京,她家里面庭院很深,从大门、二门,有好几道门,才到内院。有一位法师托钵,到她家去化缘,请她出一点香油钱供养九华山的地藏菩萨,当时她并没有拿钱也没有供养,这个人就走了。走了以后,她忽然觉得奇怪,她家里院子这么深,没有人开门,门都关得好好的,这个和尚从哪里来的?他走了之后到哪里去?门也都没有开,这个疑问一直就解不开,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她遇到过这么一桩事情。几道门都没有开,和尚到她家来化缘给她讲了好多话,她也没有拿钱。一直到台湾,她是到台湾才学佛的,在大陆上没有学佛不知道这个事情,到台湾来把这个事情原原本本告诉李老师,李老师给她讲,那个人是地藏菩萨,所以她才有一篇遇地藏菩萨记,有一篇文章记载这个事情。这种身是化身不是应身。

  应身的行为是跟我们一般人一样的,要找她一定要开门,里面开了门他才能进去,门都不开就进去的这是化身,这是化身佛。「应化身」不是自受用的,全是为了度化众生,所谓他受用身,完全是大慈大悲的示现。三身大概了解,这个地方的「婆伽婆」是佛的什么身?看这段经文也就能稍稍体会到。

  讲义【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三昧』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正定,就是我们讲的「楞严大定」。定中的享受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换句话说,不是在大定当中我们的受用都不正常,为什么不正常?有喜怒哀乐,在佛法里面讲有五种受,苦、乐、忧、喜、舍。身有苦乐之受,心有忧喜,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的时候叫舍受。为什么叫「舍」?因为那是短暂的,过一会儿他又有这些感受现前,所以这种受是变化无常,它不是一个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这五种受都没有,身没有苦乐的受,心没有忧喜的受,也没有舍受,这才叫正受,这是真实的。下面解释「入」:

  讲义【无入为入,乃是以智契理故,入无入相可得。】

  我们讲入大涅盘,有没有这个入的相貌?没有。所谓「入」是什么?是智慧开了,把这个事实真相完全了解;不但完全了解,而且确实体会到如如之理与我们日常生活、与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事相确实是一不是二,这叫「入」,入也就是证。

  讲义【神者,神妙莫测,不可思议。通者,通达无碍,得大自在。此是解脱德。】

  『神通』,「神」就是不可思议的意思,所谓神奇、神妙,以我们现在话来讲,超越我们的常识、想像之外。不是我们的常识,不是我们能想像得到,我们称之为「神」。「通」是通达。「神通」两个字著重在通,他什么都通达,没有一样不通达,这真正是我们想像不到。无有一法不通达,这样的能力我们叫做神通,这个才得大自在,这是解脱德。「神通」是解脱德,用大;「大」是法身德,体大;「光明」是般若德,相大,配体相用来说的。

  讲义【大者,统十界而无外,含万象以有余,是法身德。】

  跟《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上的「大」字是一样的意思。这个「大」不是大小之大,是对於真如本性理体的一种赞叹,太伟大了,再找不到其他的形容词或赞叹词更为恰当,不得已用这个大字。

  讲义【光明者,智光圆满,耀古腾今,慧照分明,窥天鉴地,是般若德。】

  『光明』就是般若智慧,智慧圆满了。般若智慧是我们的性德,换句话说,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学得来的,般若是自己本来具足的。我们现在看这个世间人,有的人智慧很高,有的人很愚痴,其实你只是从外表上产生了错觉,实在说智慧是一样的,没有高下,显示出来不平等是因为每个人烦恼习气不一样。烦恼习气重的,他本有的般若智慧透出来的就少,就显得愚痴,烦恼轻的人透出来就比较多,我们就觉得这个人很聪明,就如此而已,那不是智慧上有差别,是烦恼有厚薄,诸位要晓得这一点意思。

  讲义【藏者,含藏,含藏体、相、用三大,是为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密之藏,即圆觉本体,如来藏心,法界真境。】

  『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像我们现在讲仓库,库藏的意思。这就是讲真如本性的理体、相状、作用,也就是法身、解脱、般若全都包藏在这里面,《楞严经》里面称之为「如来藏」,如来就藏在这里面,所以说是『含藏体相用三大,是为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密之藏』。为什么经一开端在处所说「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这句话非常要紧,因为这一会是讲《圆觉经》,换句话说,就是讲圆觉真性。在这个处所你一看,佛就入圆觉真性,入圆觉真性给我们讲圆觉真性,这还有什么话说?可是我们自己也得要入个一分、二分,这部经才能真正得受用。佛入圆觉真性,我们没有入,没入来读诵、来听讲只能有薰习成种的利益,没有办法证得。它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作用,有薰习成种的作用,将来再一听,这部经我曾经听过,我知道有这回事情,虽知道,我不相信,我不能接受,但是你还能够知道,有这么一点好处。所以这是『圆觉本体,如来藏心,法界真境』。

  不但释迦牟尼佛,跟诸位说,佛是常住这个境界,纵然是在只树给孤独园,是在灵山,或在竹林精舍,那是我们看到的场所,佛住在哪里?佛住在「神通大光明藏」,这句话就是《华严经》里面讲的一真法界,净土里面讲的常寂光净土。佛住哪里?佛住常寂光,虽然跟我们在一起,他住他的境界,我们住我们的境界,不一样。所以这个地方特别跟诸位提示的就是境随心转,境不是真实的,如果要是真实的怎能随心所转?不是真实的。我们这一个人,以为人是真实的吗?不是的,如果要是真实的,那个人看到你很欢喜,你是个好人,另外一个人看到你,你这个人是丑八怪,你这个人可恶极了,那你这个人怎么是真实的?真实的,大家看都一样,那是真实的;这个人看你跟那个人看你,不一样!可见得,人不真实,境界不真实,是随一切众生心在变,正是《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位要记住这句话。我们这个身是相,身相也是虚妄,随著众生的心就现不一样,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稍微留意一点,处处体会得到,相随心转,没错。

  讲义【如来入此三昧,是以智契理。又以法性身,依法性土,而得正受,不受余受。】

  苦乐忧喜舍他都不受。

  讲义【现自受用身,乃法报同体之佛。自受法乐之处。】

  这一段都是讲佛的自受用,在此地总结。这是讲报身里面两种作用之一,自受用的报身。

  讲义【一切如来,光严住持者:以释迦所住真境,即十方如来,智光庄严之境,非余宝物庄严,此境为如来所住持故。】

  『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这四句话意思就很长了。前面所讲的完全不是我们境界,我们听了只有羡慕而已,后两句我们也沾了一点光,为什么?「是诸众生,清净觉地」,我们在这里沾一点光了。不但是释迦牟尼佛住常寂光净土,十方如来也不例外,哪一个不是住常寂光土?智慧光明庄严的境界叫「光严住持」,这就是指前面所说的。诸佛的境界与我们关系非常密切,底下一语道破了。

  讲义【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者:是字,即指上文,如来果地,所住法界真境,就是众生因地,本具圆觉妙心,是谓果彻因源。而众生本具清净觉地,即是如来所住法界真境,是谓因该果海也。】

  『是诸众生,清净觉地』,「是」,此地讲了,指前面佛的境界,十方诸佛的境界。『如来果地,所住法界真境』,法界真境就是我们现在大家学佛修学的因地。因地心与果地觉如果相应,成就不可思议,在修学期间来讲非常的快速,要是真正相契合的话,一生成佛不要等到来生,这一生就圆满成就。因地心与果地觉一定要相应,这是非常的重要,就是因果要相应,这部经就是讲这桩事情。

  『众生因地,本具圆觉妙心』,如来所证得的境界是我们每个人自己本来具足的,换句话说,佛有,我们也有。佛有,他受用自在;我们虽有,我们迷惑颠倒。我们有,不知道自己有,众生苦就苦在这个地方。现在听到佛跟我们讲我们自己有,我也相信我有了,怎么证得不知道!如何证得的方法,也在这部经上。能够知道自己有就很难得,可是更可贵的是要自己证得,换句话说,自己要即身成佛,这才是可贵。

  佛门常常有这两句话,「果彻因源,因该果海」。底下一句,『而众生本具清净觉地,即是如来所住法界真境,是谓因赅果海』。从佛那边说,佛是已经证果了,果彻因源,因果不二,而且跟诸位说,因果是同时的,是一如,是一不是二。说果,因都包括在里头;说因,果也再其中。凡夫现在在因地,虽在因地,如来果地上的境界统统包括在其中。

  下面大师给我们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答很有意思,真正是说出我们心里面的疑惑,这是假设的问答:

  讲义【问:神通大光明藏,既然是生佛同等,如何如来称入,众生不入?】

  既然大家都一样,的确是一样,为什么他叫佛而我叫众生?得入的就叫佛,不入的叫众生。我们为什么作众生?为什么不入?下面解答:

  讲义【众生亦未尝出此大光明藏。】

  这句话说得很清楚,我们一切众生也在光明藏之中,佛眼睛看我们跟他没有两样,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句话在《大藏经》里面只发现过两次,《圆觉经》上说了,《华严经》上曾经说过,除这两部经之外,一切经里面没有这个说法,这叫说真实话。佛为什么不轻易说?这句话轻易说不得,说了怕人受害。你是凡夫,本来成佛,「我不要修了,我本来就成佛」,那就害死你了,你望文生义,你不晓得这个真理。在佛的境界里面,不但在理上讲你是佛,事上讲你还是佛,你要一下会意不过来,你想想我刚才那个比喻。佛眼睛里看你,你是佛,岂不是境随心转?他成了佛,整个境界就变成佛境界,一切众生都变成佛。佛眼睛里面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我们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这就叫相随心转,就是这么个道理。

  我们要勘验自己的境界,检点我们自己到什么程度,从什么地方去验?就从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你看这个世间好人太少、坏人太多了,这是自己的心恶念多、善念少,就是这个境界。再过个几年,你修的功夫真有进步了,看这个世界坏人少、好人很多,证明你的善心所多,恶的心所力量弱。外境,诸位要记住蕅益大师那个开示。外面,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没有善恶,千真万确,平等平等没有善恶。善恶好丑都是你自己心变出来的,你一念善心外面就是一个善境界,那就是一个好人;一念恶心那个人就变成一个恶人,也变成恶境界。所以佛成了佛,他住在正受里面,他看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个不是佛,不但有情众生是佛,无情众生也是佛,《华严》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所以从这个地方勘验自己,自己功夫有没有进步不要去问别人,问别人,人家都会恭维你几句,谁跟你说老实话?说老实话要得罪你,何必?只有自己才真正晓得自己的境界。

  《楞严》上说得好,「若能转物,则同如来」,「物」包括得太多,如果我们说若能转人,十法界里只有人法界,若能转物则十法界统统包括在其中,全都包括了。人是动物,除动物还有植物,还有矿物,统统是物,全都包括了。换句话说,你能转境界与佛法就相应。底下引禅宗临济祖师几句话,这是很有名的禅宗公案:

  讲义【临济祖师上堂云:「有一无位真人,在汝诸人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看!看!」】

  『有一无位真人』,无位真人就是佛,『在汝诸人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看!看!』这是叫我们参,你有没有看见?这个「看」就是《心经》里面的「照见」,禅家通常就用这个字。「照见五蕴皆空」,我们为什么不能照见?

  讲义【只因众生,向为六尘所蔽、六识所锢,而神不通、光不大,故不言入,非不入也。】

  『向』是一向,多生多劫以来。『六尘』是外面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就是我们今天讲一切人事环境。你不晓得人事环境的真相,你被它蒙蔽了,它是个虚妄,你的心被境界所转,这个冤枉。『六识所锢,而神不通,光不大』,所以不叫做『入』,不是『不入』;而是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不能守自性,就是你不能守住你的自性清净心,你在这个境界里头打妄想、起分别,分别善恶好丑,所以你见不到事实的真相。诸位也许要问,在六尘境界如果样样都不分别,那不变成白痴?变成木头?前面三身跟你说过,法身、报身不分别,报身自受用不分别。应化身为他受用,分别,分别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佛要是样样都不分别,怎能跟我们讲经说法?他要给我们讲经说法,他不分别能说得出来吗?他那个分别就是无分别,怎么说?为他人分别的,我自己无分别,他受用的分别不是我自己受用的,我自己受用的无分别,所以自己永远住在神通大光明藏,永远住在理一心不乱,永远住在常寂光净土。众生迷了寂光净土,迷了自性,迷的时候无论说话、无论言行都是颠三倒四,都是错乱。所以众生有问题请教佛,佛立刻给他解答,众生有迷著,佛教给他怎样化解,这就是佛法。所以佛实在讲没说法,佛也没度众生,为什么?因为无法可说、无生可度,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还有什么法好说?还有什么生可度?《金刚经》里面讲「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是这个道理。末后他引底下经文:

  讲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

  这几句经文在后面,意思也很深,到后面我们再说。这一段我们才讲了一半,时间已经到了,希望诸位用心去体会,我们才能得到《圆觉经》的真实受用。

  (第十二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12

  请看十九页:

  经【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於不二境,现诸净土。】

  这段经文还是说明佛讲经的处所。经文一共有两段,前面一段上次已经介绍,这一段比前面一段的意思要深一层。前面是讲法性理体,这个地方要讲法性起用,如果不起作用,佛就不与众生说法了,唯有法性起用,才能利益一切众生。

  讲义【此明我佛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之中,称体起用。】

  这一句就将这一节经文的宗旨说出来了。体与用是一不是二,所以从用中也就能显体,从体里面我们也能明了它的作用。

  讲义【身心寂灭,平等本际:此二句,正显体深。】

  学佛、修行总是以这二句为目标,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只求心的寂静。『寂』是讲寂静,『灭』是讲灭一切烦恼、灭一切妄念,妄念要是不能灭除,寂灭不会现前的。佛在大经里常常给我们说「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生灭就是妄念,所谓生灭心,我们一天到晚起念头,这个念头是一个生一个灭,这叫生灭的念头,这个念头没有了,这个境界就叫做寂灭的境界,就是寂静的境界,这个境界在净土法门里面叫常寂光净土,在《华严》里面叫一真法界,这个境界就现前。这个境界是什么样子?下面一句就说出来了,『平等本际』,底下这一段是解释这一句的,所以它的样子是平等的。「本际」就是理体,完全与法性相应,本体实际。

  讲义【言佛住寂光真境,是法性身,本无身心之相,故曰寂灭。寂灭者,不生不灭也。既无生灭,自然平等一相,复归本源,实际理地,诸佛众生,皆不离此大光明藏中也。】

  这个境界,实在说,生、佛没有两样,佛住在这个境界里面,众生也住在这个境界里面,这个境界是真实的,决定不是虚妄的。为什么说佛、说众生?迷的时候就叫众生,悟的时候就叫佛。换句话说,只有佛、众生这个名词,并不是真的有佛与众生,诸位要晓得这个意思。换句话说,只有迷悟不同,除迷悟之外没有任何差别。悟的人悟「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就是悟这个法性身,迷也是迷这个法性身,可见得法性身是一不是二。法性身、法性土并没有改样子,因此说迷悟一如,这个境界实实在在没有改变。但是迷悟很难说出一个清晰的概念,我在此地略略给诸位提一提,因为你把迷悟的概念搞清楚了,无论在什么环境里,你修行不会迷失方向,所以这个概念非常重要。

  平常我们常常在讲堂里面给诸位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但是要一切明了、一切通达,这就是觉。如果我们六根在六尘境界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而外面情形不明了、不通达,诸位要晓得这是无明,明了通达就是开悟,诸位先记住这个概念。我们六根在境界里面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而我们很多事情明了了,这算不算觉?这不算,这叫邪见。换句话说,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而一切明了是邪见,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而一切都不明了,这是无明,统统都是迷。希望诸位能从这个概念里面得到一点消息,就是迷悟的情形,大概的样子我们认识了,然后我们的修学则是破迷开悟。既不堕在无明,又不落在邪见,这才能开悟。清凉大师在《华严经》注疏,解释经题里面,就说明一切众生不是增长无明就是增长邪见,这种情形他怎能开悟?几时能把无明、邪见都灭除,正觉、彻悟自然就现前,这也正是古人所谓「但除妄想,莫更求真」。你要存一个求真的心,这个心就是妄想、就是妄念。所以学佛、修行,从初发心到如来果地,无非就是去无明、妄想而已,去尽了就成佛,去掉很多就叫菩萨,这一点我们首先必须要认识的。

  讲义【圆满十方,不二随顺:此二句,乃明用广。其用则称体而起,圆满周遍,含裹十方,广大无外也。】

  『圆满十方,不二随顺』,这二句讲作用,圆瑛法师说这二句『乃明用广』,它的作用广大,也就是刚才我所说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一切明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个作用广大无边。这个作用『称体而起』,「体」就是本性,称性而起的作用,这个作用才『圆满』,这个作用才『周遍』。我们读这种经文,看这个注子,心里面免不了要生起疑惑,真是这样的吗?我们能不能相信?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果然是这样,那岂不叫全知全能!西方人说,上帝是全知全能;我们在佛法里面看,人人都是全知全能。所以我们首先要信得过,确实每个人都是全知全能。我们现在这个能力失掉,失掉的原因就是被无明、邪见障碍住,只要有这两样东西存在,我们的智与能就不全,不能说没有,还是有一点,但是小得不能再小了。

  像上次跟诸位说的,我们见的能力,譬如这本书,字不算太小,我在讲台上,你们书摆在讲台桌子上面我就看不清楚,这么远的一点距离这个能力就失掉,隔一道墙,墙那边的情形我也看不到,原来是圆满周遍的见性,现在变成小得这个样子。这就是首先我们要晓得邪见、无明障碍之可怕。除邪见不难,除无明难。邪见,只要我们一切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我们的心就清净,可是破无明就不简单,所以我们先除邪见,容易断的先断。邪见没有了,心就清净,烦恼就不生,所有的烦恼都是依分别执著而生起的。邪见断掉,在念佛功夫上可以得事一心不乱;如果要证理一心不乱,必须断无明。断无明要靠很深的定功,诸位想想,阿罗汉、辟支佛他们的定功是九次第定,还破不了无明,所以这个定功我们要重视。

  禅家所讲的禅定跟净土所讲的念佛三昧没有差别,诸位在《楞严经》上所看到的,念佛三昧就是楞严大定,如果不破无明,这种广大圆满的作用虽然有也没有办法现前。现前之后,如何起作用?起作用是利益众生,利益众生那就要随顺,随顺里面特别要注意的就是不二,「不二随顺」,这才是十大愿王里面所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顺一切众生,随一切众生,但是自己是住在一真法界里,自己住在法性土里面,这就是不二随顺,换句话说,自己是住在正觉上,绝对不迷,这才是不二随顺。如果一随顺就迷了,那我们还够不上随顺的资格。随顺的时候不迷!什么叫迷?什么叫不迷?先前我说过,希望诸位要把它记住。不迷就是觉,迷就是不觉,迷的随顺是凡夫,觉悟的随顺就是不二随顺,是佛菩萨。

  讲义【不二随顺,作二种解。】

  『不二』此地有二种解释,二种解释都好。第一种:

  讲义【一、体用不二,用随体遍,体用一致,故曰不二。】

  这个解释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真正做到这一条是诸佛如来才能做到,勉强相似可以做到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是第一个意思,佛与诸大菩萨才能做得到。第二个意思:

  讲义【二、谓身土、圣凡、自他、动静,一一皆是一真法界。身土圆融,圣凡不隔,自他平等,动静一如,随顺一真,无有二相,是为随顺不二。】

  这个意思就宽广得多,换句话说,初发心就可以学习。前面那个不二是讲果地上的不二,后面这一条是讲因地上的。当然,说因,果包括在其中;说果,因也包括在其中,正是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我们要学就学第二种的「不二随顺」,但是这里面当然有很深的道理,这些道理一定要明了,不明了不但是增长无明也会增长邪见。邪见是什么?用自己的想像来推测,这是邪见,就是用自己的思惟想像,换句话说,以凡夫心来测度圣人的境界,以妄想心来测度真实的事理,这个里面当然很容易产生邪知邪见,同时必定增长无明,因此这些理论就很重要了。

  为什么身土不二、凡圣不二、自他不二、动静不二?不二就是一,事事物物皆是一,这叫一真法界。像这些理论、这些道理,诸位一定要在大乘经典里面去留意,一遍、二遍是不容易理解的。我在讲堂里面也常常告诉大家,同样一部经我每讲一遍,境界就提升一层,就不一样。这两年当中我们讲得最多的就是《六祖坛经》,讲过四遍,四遍就有四个样子,换句话说,愈讲理愈透彻,每讲一遍都有悟处,每看一遍也有悟处。

  今天我告诉诸位「迷、悟」,我这样说法你们在过去没听说过,今天这个说法一听就好像容易懂得多,容易体会得多,我这个讲法是在《金刚经》里面讲的。最近我们在录影,在录《金刚经》,《六祖坛经》前面四个带子模糊,重新再录,再讲一遍跟先前的意思又不同。由此可知,大乘经的经义非常深奥,决不是我们学过一遍、二遍,「这门我学过了」,学过了自己想想邪见没有破,无明没破,学了也没用,纵然无明破了几分,没有破彻底也没有用。所以大乘佛法到什么时候毕业?成佛就毕业了。等觉菩萨还没有毕业,他还有最后一品无明没破。但是诸位要晓得,圆教初住菩萨邪知邪见就没有了,由此可知,从这个以后,这四十一个阶级统统是破的无明。我们从大乘经论里面首先得一个正知正见,这就非常的可贵,进一步就是破无明,破无明是甚深的定功。这个定功,诸位必须要晓得,不是每天早晨、晚上盘腿打坐面壁,这个定在初学的时候有一点用处。

  昨天有个学生打电话给我,说他有位同学跟一位道教学打坐,他说他一坐下来之后全身就发抖,有许多奇怪的动作,他来问我是不是入魔了?我说这个情形我晓得,这不是真正的定,真正的定是坐在那个地方如如不动,坐在那里乱动不叫定。他那些动是不是自己动?不是的,所以他们很多人学,不是自己在动。实在告诉你,是鬼神操纵他在那里动作。常常与鬼神打交道没好处,那种功夫既不能破邪见又不能破无明,诸位要晓得,基本上它这个功能对我们没有帮助,这一点要搞清楚。

  佛法里所讲的定,就是《金刚经》里所讲的两句话,「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就是定,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也是这样教给我们。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不著相就是禅,不分别、不执著就是禅,不起心、不动念就是定。所以大乘,特别是一乘的禅定,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去修学。你们看《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人家入定是怎么入的?以前我们读过,鬻香长者修禅定是到市场里面去修,经里叫「市廛」,市廛像我们现在的百货公司、市场,最热闹的地方,他到里面去参观,到里面去玩,样样都接触,他在里面修禅定,就是修「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不是像小乘人把一切境界都离开了,跑到深山住在石洞里人迹不到的地方去修禅定,那是小乘人的定,那种定不能破无明,可以断妄想不能除无明,在小乘也只能证得阿罗汉果,往上一著他就有障碍,所以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晓得怎么修法,我们要恒顺众生。

  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什么样的境界、什么样的人事都接触,这个接触不是故意去接触,故意去接触你已经有分别,起心动念了,不是故意的,是随缘。我们早晨起来出门赶车看到许多人,那些人都不是约好的,我们没有约好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见,这叫随缘。并不是事先约好,并不是事先大家都存这个心,没有存心,这才叫随缘。从早到晚都随缘,随缘里面修不变,不变就是不动心、不起念、不分别、不执著,就修这个,这叫一心。我们念佛修的一心,除念佛之外,一切事相当中都要修一心,这才叫做念佛人。不要以为一天到晚心里有阿弥陀佛就叫一心,一心里头哪有阿弥陀佛?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一心是无心,无心是真心,为什么真心?他一切明了,他不是不明了,他一切无心,无心又样样明了,明了是智慧,无心是禅定,定慧等学,这样修法。换句话说,你起心动念就错了。这样才能修随顺不二。

  我们果然明白这个道理,在生活当中这样去用功,用上三年,你这个人就变样子,就不相同了,大乘法的修学的确是不可思议。你修上三年,你就得定,就开智慧了,就像惠能大师所说的「惠能心中常生智慧」。三年就有功效,你要不真修那就没有办法,要真修。用这种理论方法来修学,这一生当中,我们念佛讲得理一心不乱,在禅家讲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是决定可以做到的,你要是做不到就是你违背这个原理原则,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迷失方向,你不肯修不二随顺。你随顺是随著生烦恼,随著打妄想,那有什么办法?这样搞下去,再搞上无量阿僧只劫,还是这个样子,可能连目前这个样子还不如。这是我们必须要明了的,要记取的。

  讲义【故於一真不二境中,现诸净土。】

  这句话如果说是释迦牟尼佛的境界,那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不错,是他的境界,他告诉我们也是我们自己的境界。一真、净土本来具足,问题在哪里?在现或不现。不二随顺的人现了,一真净土现前,他受用到了。我们是随缘随变的人,一真净土的确没有离开,但是这个境界不能现前,不能现前的原因就是我们迷了,被无明、邪见所障碍,一真净土所以才不能现前。我们如果懂得修不二随顺,你下一分功夫,这个境界就现一分,二分功夫就现二分,妙极了。一真净土好像一面镜子,镜子本有光明,但是现在镜子上面尘土盖得厚厚的,没有光明,虽没有光明,它光明在不在?在。佛的境界好像这面镜子干干净净没有染污,我们凡夫的境界同样是一面镜子,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但是上面盖著很厚的尘土。修行修什么?尘土代表无明、邪见,去掉一分镜子就放一分光明,它就起作用了,再去掉一点,光明又透多一点,就这个意思。去尘垢的方法,在《华严经》、《法华经》、《圆觉》、《楞严》里面,这几种经都属於一乘了义经典,可以说都是教我们修不二随顺。

  我在《华严经》里面提出两句重要的原则,「不二」是「托法进修」,「随顺」是「依人证入」。《华严经》经文长,说得详细,《圆觉经》经文短只有两卷,可是《圆觉经》里面讲的理论、方法、境界,跟《华严经》的理论、方法、境界完全一样,没有两样。一个是用那么多文字来说当然说得很详细,一个文字这么少也要把这些道理都包含在里面,所以《华严经》便於说理,便於讲解,《圆觉经》便於受持,我们在受持是愈少愈好。诸位要是晓得这个意思,这段经文与我们现在就有作用,就有关系。佛在什么地方说的?佛就是在「不二随顺」的境界说这部经。

  讲义【不二境,即寂灭真境,诸佛自受法乐之地。】

  『诸佛』,这个「诸」字就包括有我们自己一分在,这个意思就亲切了。诸佛,没有说到我,那是你迷惑颠倒,明明里面有你,你自己不敢承当,那有什么办法?自己要直下承当。你要是承当了,你也修这个方法了,平等、清净是自受用,从平等、清净里面生起慈悲是他受用,自他不二。

  讲义【现字,即称体起用。以无身心之相,哪有说听之事?】

  『现』字就是他受用,就是从清净平等里面现起大慈大悲,『即称体起用』,也叫做称性起用。『以无身心之相,哪有说听之事?』所以起作用一定要现相。相怎么现法?是不是有心去现?诸位要晓得,有心就错了,我们要学就在这个地方学。无心,完全随缘,就是《楞严》里面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自己要想「我要怎样怎样做法,我想怎样怎样做法」,诸位想想,你有没有起心动念?你有没有分别执著?你到底是迷还是悟?

  我们学佛的人常常会问,无明是什么理由生起的?几时生起的?当你一起心动念,无明就生起了。不起心动念,虽然无明不再增长,你把它守在那个地方,又错了。守是什么?你把它保持在那里不能破除它,无明怎么可以保持!《楞严经》里面佛讲阿罗汉的境界,「内守幽闲」,他就是守住他的无明,他不能破它,所以他不能见性。它不增长,但是它也不会消除,他把它守在那个地方,这是小乘人的大病。我们凡夫麻烦在哪里?无明跟邪见天天增长,小乘人已经能够守在那个地方不叫它增长。诸位要是在此地真正能得到这一句「不二随顺」,则一生受用无穷,这个境界我们现前就可以证得,不必等来生。只要你懂得这个原理原则,在一切境界里面修你的平等心、清净心,这就是一心,为什么?起心动念就不平等,有我有人就不平等,就有分别,就有执著。有我,诸位想想,唯识里面讲的「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四大烦恼常相随,那怎么能平等?转第七识才叫平等性智,你的平等心才能现前。平等心是一心,诸位要懂这个道理。

  末那识里面有两重执著,一重是我执,即四大烦恼常相随,另一重是法执。破我执还没有破法执,在净土里面讲是事一心的境界,也相当於阿罗汉的境界,再能够把法执也破了,那就证理一心,圆初住以上的境界。这些大乘法门里面基本的修学原理原则,我们虽然一下到不了这个境界,可是我执能够淡一分就有一分相似的受用,不是真实的,要转末那为平等性智才是真实的。《华严经》那个境界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圆觉经》也不例外,也是这样的,你一看经题「大方广圆觉了义经」,这个境界都是法身大士的境界。可是我告诉诸位,我们能得到相似的受用,就是天台六即佛里面的「相似即佛」,不要看到相似,相似是很了不起的受用了,这也是修行必经的途径,一定要经这个程序。

  讲义【今云现诸净土者,正显从自受用身土,现出他受用身土。唯识云:「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此地讲『现诸净土』,正是显示出从法性土变现为他受用身土。《唯识颂》里面说『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如来」就是指真如本性,佛在《金刚经》里面给我们解释,「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我们讲这部经,开端「如是我闻」就把这个意思给诸位说出来了。「如是我闻」的「如是」两个字就是诸法如义,就是如来的意思,是我们自己的本体,禅家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说的就是这个,换句话说,就是自己的理一心,这样讲法就更亲切,我们从理一心里面变现出他受用的身土。本经的当机者这十二位菩萨都是等觉菩萨,这个实在是太高了。《华严经》里面四十一位从圆教初住到等觉,这个地方十二位全是等觉菩萨,这个境界多高!

  讲义【现诸净土,为十二位法身大士,说此圆满修多罗教。据此,则他受用身土,仍依圆满觉性为缘起。】

  这部经说经的处所太特别,与其他经论所说的完全不一样。它的当机者,我们把尺度放得最宽也是地上菩萨,如果再放宽一点,勉强也能说圆初住以上是这部经的当机者。前面玄义我们说得很详细,虽然当机者有这么高的地位,我们初学的人也能得受用,受用的浅深各人不相同,就看你自己的领悟,你的信心,你的修行。

  经【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

  诸位先想想这个境界,释迦牟尼佛在说法,照一般讲法,二千五百多年前没有扩音器,座下有十万听众,各个人都能听得清楚,都听得欢欢喜喜,这个境界不可思议。也许有人会想,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讲经说法,道场里有十万多人,哪来的这么多人?那个时候相当於中国周朝时候,总在春秋之前,印度还在部落的时代,他们的一个小国家,一个小的部落,整个一个国家也没有十万人,大的国家大概也只十几万人而已。那个时候的大国,像台北市这么大幅员的,大概都找不到,我们景美区在那个时候就是大国。你读历史,周朝时候「八百诸侯」,翻开地图来看,大概只有中国现在版图的五分之一,就是黄河流域跟长江流域这一块就八百多个。这十万都是『大菩萨摩诃萨』,这怎么可能?这个境界必须要晓得,这些菩萨是娑婆世界的菩萨,我们地球是娑婆世界的一点点,像今天所讲的外太空来的,这个确实有,不是没有,的确讲得通。从外太空来的,从其他星球上来的,虽然是其他星球,依然是佛的教化区。

  讲义【此举同体法众。皆证法身理体,故名同体。】

  科判里说『同体法众』,同体法众,都是菩萨,都证得清净法身,这才叫同体,换句话说,里面没有一个是凡夫俗子,没有一个人还有邪见,无明还没破,没有这种人。

  此地我们先要解释菩萨与摩诃萨这两个名词。「菩萨」是梵语音译,它的意思是「觉有情」,玄奘大师翻的。「有情众生」就是情识还没有断干净,还是有情,虽然有情他已经不迷了。所谓「情」,严格的来讲,无明就是情。他虽然还有无明,但是他觉悟了,不迷了。觉悟了,无明并没有断尽,所以叫觉悟的有情众生。凡是觉悟都称之为菩萨。在大乘佛法里面一般有两种讲法,第一种比较严格一点,像《金刚经》所说的,必须离四相才叫菩萨,经里说得很清楚,「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那就不是菩萨,这是大乘一般的标准。大乘菩萨一定要断四相,换句话说,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这个标准合乎《华严经》也合乎本经。另外一种说法,我们现在只要发大心就是菩萨,这个尺度就宽得多,这也是为诸佛如来之所赞叹。

  不但是菩萨,你的心要是发得大也称之为「大菩萨」,像《金刚经》里面佛所称的「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都可称为大菩萨。这句话里头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劝大家直下承当,真正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证法性,劝我们证法性。第二个意思是鼓励我们的作用,这种鼓励就是叫我们不能退转。我们这一退转怎能对得起释迦牟尼佛?他对我们的期望有这样的殷切,我们对不起佛。所以有两重含义在里面。

  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我们可以发得起来,但是首先要明了大乘的义理,这个心才能发得很正很纯,真正发心了。在《华严经》里面有「初发心功德品」,那个初发心就是指我们。真正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佛讲过,十方诸佛如来都赞叹不尽,我们信不信?相信,为什么?这个心太难得了。我们今天看看全世界有四十多亿的人,几个人发这个心?你就晓得多么的可贵,亿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真正发心的人,这是从空间上来说。要是从时间上来说,我们过去生生世世从无量劫以来,什么时候曾经发过这个心?所以这个心不说是发多,发的时间长,就是一刹那,你发一秒钟就难能可贵,好像几千年来的黑暗忽然闪了一下光,这个光虽然只有一秒钟那么长,就很可贵了。几千年来从来看不到光,突然闪了一下,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这已经可贵得不得了。就是在你的无明黑暗当中,你曾经放这么一道光,这是不容易,虽然非常短暂,这就很难得,你总算是有一刹那时间的觉悟、觉醒,虽然这一觉醒马上又迷了,但是这一点点的觉醒很可贵,不能说它这个没有用处,不能这样说,为什么?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会有第三次。所以真发心不容易,如果这个真发心能够保持不失去,那你这一生决定成佛。

  像六祖到黄梅,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我们常常到道场,法师问你到这儿做什么?想学什么?你一定说想来学《圆觉经》。六祖他不学经,他不学这个,来干什么?我来成佛,这还得了!你们不相信可以到处去打听调查,有几个人敢到一个道场说「我来作佛的。我什么都不求,我来只求作佛」?多难得!这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他连菩萨都不求,等觉菩萨他都不求,都不希罕,他要作佛!唯求作佛,这是发大心之相。

  此地跟我们讲大菩萨具有七个意思:

  讲义【一、有大根:已於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

  第一个,『有大根』,大根就是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我们要问我们有没有?我跟诸位说,你们各个具足,这个话不是我在这里随便说的,佛在《金刚经》里面讲过,你们不相信我相信。在座学佛的同修,你们哪一位在过去生中不是「已於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所以你们每个人都是善根深厚,你自己不敢承当那有什么办法?你要是问「我已於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我为什么还不成佛?我为什么还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是提出这个问题,我的答覆很简单,就像你现在一样,你不相信,那有什么办法?你不敢当,你生生世世都太客气,「这个我不敢当」,那就坏了,这样才误了你自己。

  讲义【二、具大智:以真智了空,俗智照有,中智不著空有二边。】

  第一个条件,人人具足。第二个条件就有问题了,虽有问题,这个要训练。这是什么智慧?根本智与后得智。『真智』就是根本智,『俗智』就是后得智。根本智是无分别智,就是《般若经》讲的「般若无知」,那是根本智。「无所不知」是后得智,是「俗智」,照有。但是这一点在目前的确就难了,因为目前的教育跟这个理论完全相违背。中国过去这些祖师大德,无论在家出家的,开悟见性证果的人有那么多,因为中国古代的教育,无论是佛门或者是世俗都是注重根本智,小学的教育就是训练根本智,佛门里面这一出家,五年学戒训练根本智,所以他有根底。现在把这个废弃,麻烦就来了,没有根本智,后得智就没有了,后得智就不叫智慧,刚才讲了,邪知邪见。如果你有根本智,这些邪知邪见统统变成后得智,就变成无量智慧,所以这一点要训练,要懂得。修禅定、读诵大乘经典都是训练根本智。

  训练根本智就是训练在境界里面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不但是训练定,而且是训练根本智,为什么?你一切明了就是根本智,起作用是为别人解说,那是后得智,一切明了里面又没有分别执著,又不起心动念。从明了上讲,叫做根本智,叫真智;从不起心、不动念上来说,这叫禅定,定慧等学,意思在此地。这是我们学佛,在中国古时候的教育,世间教育,也都是从这里下手,所以我们历代修学成就的有那么多。现在虽然佛学很普遍,没有一个成就,原因在哪个地方?本末倒置,这一倒置,本末都没有了,全都失掉了,纵然对佛法通达,你能够讲解,甚至於能著书,都不出邪知见的范围,原因就是没有根本智,没有能够转八识成四智,转八识成四智要靠这两种智慧,没有这两种智慧转不过来的。这是第二个条件,这个条件我们可以训练。

  讲义【三、信大法:深信圆觉,即心即佛之法,一切众生,本成佛道。】

  第三个条件,『信大法』,就是佛法里面这一切大乘了义经典你要能深信不疑。这个地方讲得也很有道理,就本经来说,『深信圆觉,即心即佛之法,一切众生,本成佛道』,这是《圆觉经》上说的,除《圆觉经》之外,佛在《华严经》上讲过,「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你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问题是你现在迷了,虽迷了,不要紧,你善根深厚,你要想这一生恢复、成就确实能做得到,怕的是你没有信心,怕的是不肯依照理论方法来修学,所以决定是在自己不在外境,不在佛菩萨也不在别人,成功与否统统是自家决定。今天时间到了。

  (第十三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13

  请翻开经本第二十二面:

  上次我们讲到「大菩萨」。怎样才称之为「大」?古德跟我们说有七个意思,前面三条已经跟诸位说过,就是「有大根、具大智、信大法」。前面讲的这三条,最重要的就是信大法,这一条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具大智、有大根可以说每个人都具足,你现在大根、大智不能现前,就是你把信心失去了。也许诸位说,我今天纵然有信心也没有办法,我的智慧还是不能现前,还是这么笨笨的。这种说法表面上看好像很有道理,其实不然!诸位要晓得,我们的智慧、根性可以说是迷失已久,要用佛学的术语来讲,无始劫来到今天我们都是迷惑颠倒,就是迷得太久。我们的信心的确能够恢复,但是,如果这个信心是刚刚发,发的力量很薄弱、力量不够强大,智慧善根要想一下现前当然不容易。所以信,我们讲大信,这个很有道理,这个信心实在讲很难很难生起,不要说是一般我们在家学佛同修信心生不起来,出家受戒乃至於出家修行一辈子,信心都生不起来。可见得这七个大是关键。

  我出家两年才受戒,受了戒之后去看老师,老师第一句话就告诉我「要信佛」。诸位想想,我学佛那么多年,又出家受了戒,那时候教佛学院已经教了两年,还不信吗?老师就给我解释:信不容易!他说:不要以为你现在觉得已经信了,真正信了智慧就开了。怎样才叫信?对於佛法的道理要正确的理解、依教奉行,才叫做信。信了,我不懂、我不能照做,这不叫信。佛在《金刚经》里面讲,「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你们想想看这两句话多重要。古大德讲《金刚经》的五重玄义,宗旨就采用这两句,「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是什么?实相就是本性,念佛法门里面讲理一心不乱。换句话说,信心清净就可以证得理一心。在禅宗里面讲,信心清净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再说得肯定一点,信心清净就成佛了。诸位想想这个多重要,所以这七条里面信心是关键。

  佛在本经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这个注子讲「深信圆觉,即心即佛之法,一切众生,本成佛道」。这都是佛在本经所说,其他经里面没有这种句子。这样讲法,佛只在《华严经》、《圆觉经》这两部经讲过,「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今天再看第四义:

  讲义【四、解大义:了解圆觉一心,具足体、相、用三大之义。】

  实在讲,我们研究《圆觉经》应当是很轻松不会感觉到困难。因为我们读过《华严经》,读过《楞严经》,读过《大乘起信论》,这些经论里面所说的道理跟《圆觉经》没有两样。经论可以说是广说,说得很详细,说得很完全。《圆觉经》是略说,把所有一乘佛法的经义,总其纲领简单扼要的来给我们说明。这部经特别便於受持,也就是便於修行。修行总是愈简单愈好,如果要去理解,那这部经愈大愈好,大,讲得愈详细。修行的愈简单愈好,这是行门跟解门它的性质不相同。

  『圆觉一心』,「圆觉」就是佛,觉就是佛。在佛法里面一般的讲法,阿罗汉以上都可以称之为觉,正觉。我们平常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无上正等正觉。阿罗汉、辟支佛可以称正觉,但是不能称正等正觉,等是等於佛,换句话说,小乘人觉是觉了,但是不等於佛,因为佛的觉跟他的觉不一样。到菩萨的觉,可以说等於佛,但是诸位要记住,见了性的菩萨才是正等正觉。像念佛法门讲「理一心不乱」才叫正等正觉,「事一心不乱」只可以说正觉不能叫正等正觉。我们以念佛的功夫来说,在圆教里面初住以上称为正等正觉,一直到等觉菩萨都叫正等正觉。圆教十信位的菩萨,从七信开始叫正觉,七信以前(就是初信到六信)还不能叫正觉,七信以上叫正觉,圆初住以上叫正等正觉,到如来果地上才叫无上正等正觉。这地方讲「圆觉」,圆就是圆满,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后面又加个「一心」,这个意味非常之长,很有味道。说到修行,诸位都应当明了念佛是第一!我们从《华严经》上看,善财童子去参访,第一个善友就叫他念佛。念佛这个法门,它好在哪里?它是直接修一心不乱。不像其他的法门,其他的法门也是修一心,但不是直接的,念佛是直接了当修一心。「圆觉一心」,这句话完全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具足体、相、用三大』,体相用在前面玄义里面跟诸位讲过。《华严经》用「大方广」三个字来代表体相用,「大」是讲体大,「方」是讲相大,「广」是讲用大,大方广就是说圆觉一心三大。这个意思,我们在《起信论》里面也详细的讨论过。《楞严经》经题一开端「大佛顶」这三个字,也是讲的一心三大。

  讲义【五、发大心:乃发广大平等慈悲心,视大地众生,皆如一己,普为与乐拔苦。】

  什么叫『发大心』?关於这一点,我们在讲堂也常常劝勉同修们。正如经上所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本来是佛,为什么现在变成众生?心太小了。本来你的心是大心,真正的心是大心,换句话说,觉悟的心是大心。现在迷了,把大心迷了,迷了大心就变成小心,小心量了。小心量可怜!两个人在一起都要闹意见,彼此不能相容,你怎么能成佛成菩萨?实在说,连做个人的资格都没有,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仁心」,中国古人造字,「仁」是二人,就是有我还有别人,换句话说,能包容一切人,这个心才是仁心,你来生才能再得人身。你这个心不能包容别人,这个心量太窄小了。小心眼的人,世俗人常讲「这个人鬼头鬼脑」,他来生往哪里去?他来生一定到饿鬼道去。他还没有去就鬼头鬼脑,来生怎么不会到鬼道去!学佛,特别是大乘佛法,教我们什么?无非是教我们恢复本来的大心。大心从什么地方发?不是天天跪在佛菩萨面前,「我要发大菩提心」,没用处的。要在待人接物之间学平等心学慈悲心。

  『乃发广大平等慈悲心』,这是念念要记在心里。我对人没有慈悲,这是自己错误,迷了;我对人不平等,迷了。古德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是什么?妄念。有妄念就不平等。清净心里面没有妄念,一切万法本来平等。没有妄念的清净心,对待一切众生自然是大慈大悲,这种道理我们要晓得。『视大地众生,皆如一己』,都像自己一样。『普为与乐拔苦』,见到众生乐我们也快乐,见到众生苦如同自己受苦一样,这叫发大心。大心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发、去锻炼,不是空口说了就算。所以心量要大,要能容忍,要能包涵人。

  六祖在《坛经》里常常教训我们,要尊敬别人,要知道责备自己,有了过失不要推给别人,过失都是自己的,为什么?外境没有过失。这叫真正修行!凡是教你改过自新,那都是你的善知识,这种人在世间实在讲只有三种人:第一个是父母,他是诚心诚意的教我们改过自新;第二个是老师,你要是遇到真正的老师,他看到你的毛病要责备你,教你改过自新;第三种在社会里面是长官,他要劝你改过自新。长官是一个团体里面的领袖,你们读读中国的《礼记》,他具足三种条件: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长官了不起!在一个国家里面就是国家的领袖、总统,他是全国老百姓的「君」,就是领导人。「作之君」就是领导人;「作之亲」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他要爱护全国的老百姓;「作之师」,他是老师的地位,要教导全国的老百姓。凡是做一个领袖,要具备这三个条件。没有这三个条件,你做什么领袖!领袖不是作威作福的,他有责任:有领导的责任,有父母的责任,有老师的责任。比起世间,父母只有尽养育的责任,没有领导的责任;老师只有教导的责任,没有养育的责任,也没有领导的责任。

  古时候为什么要提倡忠君爱国?你就晓得帝王对老百姓有什么样的义务。今天民主时代,他被选为县长、市长,他被推选为总统,他就要尽这三个责任,就是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尽到这三个责任,他是一个好的领导人,是一个好领袖。同样,一个机关团体的领导人也是如此,譬如开个商店,商店的老板是领导人,他对伙计就要尽这三个责任。寺庙里面的住持,寺庙也是个团体,我们过团体生活,住持也要尽这三个责任。不论大小团体只要是负责领导人,他就具备这三个条件,所以他是可尊可贵,我们应当要尊敬他。别的人,你做坏事做错事谁管你?没有人管你,你堕落活该堕落,他在旁边看笑话。这三种人有责任!

  特别是学佛的人,学佛的人应当是明理,晓得这个道理,对这三种人格外尊敬。为什么?这三种人对自己恩德大,对众生恩德大。也许诸位说,老师教很多学生对众生有恩德,一个团体、国家领导人他对许许多多人有恩德,那我父母有什么恩德?父母乃是根本,你能孝敬父母就能影响别人,给大众做榜样。这个在社会里面,是以身教!所以教孝多是以身教,我自己做到,别人看到了,他也来模仿,他也来效法,这是真正的恩德。教孝,是教育的根本法。我们晓得,佛法的基础就是孝道。为什么?因为佛法是师道,佛法是教育它不是宗教,它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你在家能孝顺父母,你在学校才会尊敬老师,决不会说尊敬老师而不孝顺父母,没有这种道理。像植物一样,没有根哪来的本?哪有枝叶?孝道是根本,这些基本的道理我们应当要懂得。

  讲义【六、修大行:即修四摄六波罗蜜行,自他两利。】

  『行』是行为,『修』是修正,修行是修正行为。修正行为要从哪个地方修?要从大处去修。我们常讲的大处著眼,微细的地方去下手,这个地方都是叫你著眼,「修大行」要在大处著眼,要在小节里面改过。这个地方给我们提出纲领:『即修四摄六波罗蜜行,自他两利。』四摄、六度,大家都晓得,也都会讲,可是做了没有?一条都没有做。可见得,心没有发,信没有。四摄第一条是布施,六度第一条也是布施,我们要问,四摄跟六度的布施一样不一样?布施的形相是一样的,用意不一样。四摄法的用意是接引众生,没有自利完全利他;六度,完全自利,没有利他。什么时候六度是利他?菩萨到圆满,成佛了,成佛之后倒驾慈航,这个六度是利他的,那个时候不叫六度,就叫四摄。

  四摄跟六度是一不是二,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自己还没有成佛之前,六度是度自己不是度别人,这个不要搞错了。自己成佛之后,六度就变成四摄法,度众生、利益众生,不是在度自己,因为自度已经圆满,完全是度众生。在没有成佛的时候,你修布施,自利这一方面属於六度,利他那一方面属於四摄,两种意思都有。成佛之后倒驾慈航而来,修布施波罗蜜,自度的意思没有,只有利他,利他就叫四摄法,所以这个地方叫自他两利。自利是六波罗蜜,利他是四摄法。布施是舍,自利的舍什么?舍贪心,舍悭吝心,把这个东西布施掉,舍嫉妒心,舍贡高我慢心,舍妄想心,舍生死心,到最后连菩提涅盘也舍了,那就圆满。小乘阿罗汉、辟支佛把世间法统统都舍了,他涅盘不肯舍,所以他住在涅盘里头。菩萨不能成佛,为什么?他度众生这个念头不肯舍,他认为「有能度的我这个菩萨,有所度的众生」,能所未忘,还有佛道可成,有生死可了,这些东西都没舍,所以不能成佛。

  所以佛法,在究竟法里面去讲,真的,六祖大师一语道破,「本来无一物」。《心经》说得好,「无智亦无得」。如果你要在这一生中大彻大悟见性成佛,那么你这个大心、大行以及大信、大义,这七个大里面实在讲只是一桩事情,哪一桩事情?就是《心经》里面讲的「无智亦无得」。世出世间法里,发无所得的心,你心无所得,大心;解无所得,大解,解大义。发无所得心,那是发的大心,这个叫真大!你这个心怎么不清净?怎么不自在?就是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真大。原理原则虽然是这样,怕的是我们没法子修,还没有这个心量,还没有这个见解,那么在四教里面,咱们就修个藏教六度!藏教六度是用生灭心,换句话说,没有舍离情识,这个地位是名字即菩萨、观行即菩萨,从名字到观行,去好好的学布施。

  「四摄法」就是接引大众,这四个原则也就是技巧。第一是「布施」,布施是给与众生恩惠。布施要是有企图、有目的,那是造罪业。佛菩萨接引众生没有任何企图,没有任何目的。看到你这个人对佛有好印象,想学佛,无条件的帮助你,这是布施。有条件有目的,「我对你好,将来你要报答我」,那就坏了,那个不是学佛,那你是在迷,迷在境界里,起了邪思、长了邪见,这是大错特错,心不清净了。真正明了「无智亦无得」,以无求无得之心来修四摄、六度,这叫行菩萨道,这叫修大行。有希求,将来还有个所得,自己还有个希望在里面,这不叫修大行,这叫修小行,这个小行就是世间有漏之行,不能出三界。这是诸位必须要晓得。你真正是不希望别人报答,没有任何条件去修四摄六度,这就叫大行,这是最简单的一个说法,称得上大行。

  第二是「爱语」。你的言语别人听了能充分的理解,又很合他的意思,他很欢喜的接受,这叫爱语。所以,爱语不是奉承人的言语,不是故意给人说好话,那就错误,那是世间的谄媚、巴结。你要是把谄媚、巴结当作爱语,那就错误了。我们要问:佛说爱语,有没有一个榜样给我们看看?有。佛所说的一切经就是爱语,部部经一展开就是佛菩萨的爱语,因为佛讲的这些话的确很有道理,他讲的我们能理解、我们能相信、我们欢喜接受,这就是爱语。

  第三是「利行」,行就是行为、行动,利就是利益。你所做的这些事情,用我们现在话来讲,你在这个社会上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你这个事业对社会、对国家、对别人有利益,这叫利行。因为菩萨并不完全都出家,在家多过出家。什么叫不利行?譬如你做小偷,这是不利,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都不利;你营私舞弊,这是不利。有利益的,他就欢喜接受。譬如学佛的人,你要接引你的朋友,你劝他来学佛,你自己是干强盗的,「我怎么能跟你学」,他不相信了。你有正当的行业,有生意买卖,赚的盈余还拿出一些做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人家才会相信。所以,福利社会大众的行业、事业,这叫利行。在一般讲,这三条,菩萨在因位当中可以修,像我们现在都可以修、都可以做。

  第四是「同事」。同事这一条是有条件的,必须在果位才能修,因位上不能修,我们讲菩萨果位。方便来讲,圆教初住以上的可以修同事;严格的讲,八地菩萨以上才有资格修同事。要八地以上,八地是不动地,什么样的境界都不动心,像经里面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那是真不动。初住以上的,明心见性了,可以用某种程度的同事,不能说是无条件的同事。同事是什么?为了接引众生,他干什么事情你可以跟他一起去干,这叫同事。那个人他喜欢跳舞,你也天天陪他跳舞,他喜欢打麻将,你也天天跟他去打麻将,久而久之,你度不了他,反而被他度了,那个麻烦就大了。所以,不动地的菩萨才行,他没有任何顾虑,他在那个境界里不动心,慢慢的会把这个众生领到佛门里面来,那是最高明的。他有那些不良的嗜好,你也示现跟他一样,在那种嗜好里面你是世界第一,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到最后你一摇身学佛了,他就跟著学,「他学佛了,我也跟他一道学」。这是四摄里面「同事摄」。

  我们想想,诸佛菩萨的数量比我们众生多,为什么诸佛菩萨现在不示现同事摄度那些造恶业的众生?你们想想这个道理。众生在业障深重的时候决定不能回头,经里面讲「一阐提」,佛来了也无可奈何。暂时放一边吧!等他在什么时候有这个念头了,可以回头了,佛才用同事摄。换句话说,用同事必定会叫他回头,如果用同事不回头,这个同事摄完全失败,诸佛菩萨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诸位要晓得,四摄法里头只有一个「同事」不可轻易去尝试,自己要衡量自己的智慧、定功够不够程度,你有这个智慧,有这个定功,可以用这个手段来接引这些造作恶业的众生。恶业包括的范围很多。有很多事业,看起来好像是善,实际上不善。我们举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像现在有很多善心人信一贯道,以为一贯道是佛法,这是迷信,这个是错误!你如何能够度他回头?如何能叫他在迷妄当中觉醒过来?当然最适当的是同事摄。

  「六度」,布施有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布施里面以法布施为主。「四摄法」里面的布施,也是以法布施为主。我们舍财物供养别人,诸位想想,别人得利益能得几何?自己要怎么样?自己要舍贪心,这才叫做自利。如果你听说佛门里「舍一得万报」,这个生意可以做,一本万利,完全用生意头脑到佛门来赚取最大的利益,来修布施,这就颠倒了,这个不但不是自利而是自害。为什么?把佛法当生意买卖来做。「我为什么在佛门做功德?因为一本万利,舍一得万报。假如我在佛门舍了,将来没有果报,那我布施干什么?我供养他干什么?」这错误了。世间人施舍尚且不希望果报,何况你学佛!你要是希求有果报,有这个心,这个心是染污心,这个心是无明心,是不清净的心,是迷,是邪知邪见。你学什么?学佛。佛是正觉,可是你所作所为完全是迷惑颠倒,增长无明、增长邪见,你学的是什么佛?这些话,入了门的同学一定要晓得。可是你接引初学的人不能这样说,这样一说,他不来学了,「佛门里面学到最后什么都没有,我学它干什么?」他会发生误会,会发生曲解,甚至引起谤佛谤法,罪过无量。殊不知「一切不可得」,这句话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一切都具足。岂不闻六祖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你缺什么?你样样都不缺!世间人求富贵,世出世间谁的富贵最大?成佛富贵最大。你看看《华严经》,古人常讲「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换句话说,不读《华严》,不晓得成佛的富贵!真富贵是那些成佛的人,是那些成就菩萨的人,他们得到真富贵,世间人的富贵是假的不是真实的。唯有佛菩萨的富贵才是决定真实的,因为它是称性,它那个富贵是属於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我们世间人的富贵是有得失的,是有来去的,是有生灭的,可见得是假的。真富贵在佛门!

  修法布施才能得称性的财富,所以法施为第一。法施里面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修法,自己要不会修,那你拿什么「法」布施?修学的纲领,我们在讲席当中时时提醒诸位,有三条,根本的修行法就是三皈依:佛法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佛是觉悟。从前不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统统是迷惑,皈是回来,从迷那里回过头来,依什么?依自性觉悟,不迷了,这叫皈依佛。我们自己真正一切都觉悟了,我们才以觉法布施於众生,这是法布施。「皈依法」,法是正。因为从前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生起邪知邪见,不是正知正见。现在从邪知邪见里面回来,依靠自性的正知正见。自己正知正见,才能以正知正见的正法布施给众生,这是法布施。皈依僧,僧是清净、和合的意思;唯有清净才能和合,和合里面才见到清净。从前我们与大众相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染污、不清净、感情用事,要从这些地方回过头来,依自性净,依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了,才将净法布施给众生,这叫法布施。

  三皈依从初发心到等觉,修什么?就是修这个东西。千经万论讲修行的道理,讲修行的方法,真正修行就是这三个东西。六度四摄法也是修这三个,为什么叫你修布施?叫你修觉、正、净而已。为什么叫你持戒?持戒也是为了觉正净。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统统都是为了修觉正净而已。所以问你,你学什么?你修什么?你能一下子答出来「我修觉、修正、修净」,满分,一百分。所以要晓得自己修什么。真正明白了,我们在一生当中有了目标。我的目标是什么?目标是觉、是正、是净。以觉正净修自己的心性,以觉正净帮助别人,这就是自利利他。

  讲义【七、求大果:念念趣向无上菩提之果觉。】

  我们的目标要大,要大处去著眼,千万不要想有个下品下生就可以,你求这个果太小了,最低限度也要求上品上生,要有这个志气,要求大果。大果是什么?『念念趣向无上菩提之果觉』,有这个大的志向。无上菩提是什么?是究竟佛果。等觉菩萨还不满意,一定要成佛。我们要问,这个事情一生当中能办到吗?如果你提出这个问题问我,我就很干脆的告诉你,你这一生当中办不到。你要是问我为什么办不到?因为你有怀疑,你信心不清净,你信心清净还会来问我吗?你来问我,你的信心就不清净。一生能不能成佛,完全在你有没有信心,这个信心并不是贡高我慢的心,并不是自大的心,这些道理你都明白了,方法也明白,境界也懂得,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信心,真正在一生当中做到圆满的觉、圆满的正、圆满的净,就行了。觉正净圆满,就成佛了,那就是无上菩提果觉。

  这个事情是要修!你日常生活当中不修,那有什么办法?不修不能证果,你在这个境界还是迷,还会起邪知邪见,还会被染污。这个事情无关别人,完全靠自己,自己这一念真转得过来,成佛不难!《楞严经》里面讲「歇即菩提」,歇什么?在皈依佛里头,迷歇了,就觉了;皈依法里头,邪知邪见歇了,没有了,那就是正知正见;皈依僧里面,一切染污歇,没有了,那就清净了。《楞严》里面「歇即菩提」,那个菩提就是此地所讲的「无上菩提果觉」。你在境界里面不肯歇,那有什么办法?

  讲义【具此诸大,故名大菩萨。】

  上面讲的七个大的意思统统具足,这就叫大菩萨。

  讲义【摩诃萨者:梵语摩诃,此云大。上既称大菩萨,此复加摩诃萨者,谓是地上大菩萨中之大菩萨。】

  大菩萨中之大菩萨,通常都是称等觉菩萨。

  讲义【以文殊等十二位,皆是等觉法身大士,复居十地以上之人。并其同行眷属,其数约有十万人俱。同心同德,和合聚集,故云俱也。】

  『以文殊等十二位』,《圆觉经》里面这十二位菩萨全是等觉菩萨,「皆是等觉法身大士」,他们在十地之上,我们通常称十地菩萨为「摩诃萨」,摩诃里头再加「大」,这个意思都是称等觉。他们的同行眷属,跟《华严》一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数量有十万人俱,『同心同德,和合聚集,故云俱也』。

  这一段文字不多,可是意义很深,也非常重要,特别跟诸位详细说出来,因为将来诸位无论看什么经,你一展开经文,六种成就里头一定有这个句子,这个句子的含义就像今天我在此地跟诸位所讲的,古人注解虽然这样说了,这个意思你看也看不懂,要特别的提醒诸位。今天因缘很殊胜,美国一位同学发心皈依,我们今天提早五分钟下课,诸位可以参加他的皈依礼,我们为他祝福,希望他将来也成为大菩萨,把佛法带到美国去发扬光大。

  (第十四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14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二面:

  经【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

  本经所列的上首菩萨有十二位,这十二位菩萨很重要,都是等觉菩萨。向下,经文有十二章,每一章有一个会首,等於是十二会,会首就是这十二位菩萨,依照这个顺序排列下去。当然这里面表法的意思也是相当的深奥,我们依照注解跟诸位一一的介绍。第一位排的是文殊,代表智慧,第二位排的是普贤,代表修行;《圆觉经》最主要的就是这两章,这两位菩萨代表行解相应。

  讲义【文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译为妙吉祥。】

  『正云曼殊室利』,这个译音比较接近梵音,『译为妙吉祥』,这个是意思。文殊师利是梵语,中国的意思是「妙吉祥」,也翻作妙德、妙首,意思都差不多。讲义里面叙述一段菩萨的公案:

  讲义【降生之时,室满祥光,更有种种瑞相。】

  「妙吉祥」意思是从这个地方得来的,就是他降生的时候有很多的瑞相。

  讲义【又译妙德,谓智德深妙。华严表根本智,为诸菩萨之上首。】

  毗卢遮那佛、文殊、普贤,这是华严三圣。在《华严经》里面,文殊菩萨代表根本智。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出来,得根本智之后才出去参学。根本智是定当中开了智慧,这叫根本智。如果只有定没有开慧,像阿罗汉证得九次第定,但是这个定没有开智慧,所以不叫做根本智。这些事,将来我们在《大乘起信论》里面跟诸位来讨论。我、法二执都破了,根本智才能现前;我执破了,法执没有破,根本智不能现前。真正学佛,你要是想成就的话,不破二执那是没有法子的,这桩事情没有办法勉强,也没有法子投机取巧,这是真实功夫。

  我执是执著自己的根身是我,执著我所有的一切,既然有我,必定有我所有的,只要有我、我所,这就是我执没破。我、我所,要是执著得很重,这种人不能见道。为什么?小乘人见道位,须陀洹位要破身见。诸位要晓得,小乘都这样做了,大乘还有例外的吗?没有例外的。如果我们在佛法里面听听佛法,阿赖耶识里面种一点种子,来生我们还是生死轮回不能出三界,那就不必说了,那可以不必认真修行,不必认真干。如果真正想断烦恼、开智慧、超越生死轮回,那就要真干,必得破我、我所。在念佛功夫来讲,我、我所破了,你成就念佛三昧,但是没开智慧,这个念佛三昧就是事一心不乱;换句话说,根本智没有现前。

  即使对一切万法也不执著了,像《金刚经》里面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对一切法都不执著了,「不执著」这个念头也没有,不执著亦不执著,这样法执才能破一分,根本智现前,向后修行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由此可知,大乘佛法的基础,无论是行门、解门基础都是奠定在根本智上,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你不肯学那就不谈,真正肯学,这是必须要知道的。

  讲义【华严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

  《华严》会上那些修行人各个明心见性,就像文殊菩萨一样,这是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讲义【此菩萨深本难思,为七佛之师。】

  『此菩萨深本难思』,佛法里常讲本迹,「迹」是从表面现相上看,「本」是从真实地位上说的。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文殊、普贤也曾经来参加过法会。佛给我们介绍,文殊,他过去是『七佛之师』。七佛里面包括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曾经做过他的学生。也许诸位要问,释迦牟尼佛是他的学生,他怎么没有成佛还来做菩萨?这是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就是这个道理,也显示出佛佛道同。哪个人与这个地区、这个时代众生有因缘,谁就来主持教化,其余的人来帮他忙。不必样样事情要自己来做,样样事情自己来做那就累死了。目的是要教众生开悟,教众生断烦恼成佛道,谁教化不都一样!如果说这个事情非我做不可,诸位想想,你的我执、法执是不是都在?因此只有凡夫才会说「这个事情非我做不可」,佛菩萨不如是,佛菩萨说谁做都好,谁做都跟自己做一样。所以佛菩萨心是平等的、清净的。

  众生烦恼太重,勾心斗角,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五五百年之后「斗争坚固」,现在这个斗争可说到了极处。你们诸位看到,有几个没有斗争的清净道场?见不到了,这是众生福薄。所以我们读经典,我们读祖师的语录,要深深的体会这一层。自己能把嫉妒障碍好胜的心去掉,破我执,见道就有几分消息。由此可知,最大的障碍就是嫉妒、好胜,这是我们一般人重大的烦恼,是我们修道人最大的障碍,我们智慧不能现前。智慧不能现前,往往把世智辩聪当作般若智慧,这个大错特错了。世智辩聪所谓是记问之学,听得多、读得多、记得多,换句话说,那些聪明智慧全不是自己的,都是别人的,这叫世智辩聪,所谓是道听涂说。

  儒家教学也不找这样的老师,《礼记?学记》里面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儒家的宗师、佛门的祖师都必须开悟,不悟不传法。但是到今天,正如倓虚大师所说的,现在我们佛法之衰,衰到最后就灭亡,怎么灭的?就是传法失去传法的宗旨。从前祖师传法,佛门里叫「法子」,是要开悟的人才能传。五祖传给六祖,六祖是他的法子,神秀都没有得传法,为什么?不开悟。六祖的法子最多,一共四十三个人,各个都是开悟的。换句话说,佛门里面水准才能保持那样的高度。可是到后来,传法不必开悟了,看交情,这个徒弟跟我很多年,我很喜欢他,我就把法传给他,他有没有开悟那个不管,而且还有一个弊病,传给的这个法子一定要比自己差一点,如果比自己要高一点的话他就不传给他,要传差一点的。这样传下去,一代不如一代!倓虚老法师说,「佛教不灭亡,这理上讲不通」。

  由此可知,今天传法已经失去传法意义,对於得到法卷的人,社会上也不重视了。不像从前,六祖到广州法性寺,遇到印宗,他把衣钵一展示,那个时候就等於法卷,那个时候没有法卷,就是衣钵,到以后就是法卷,人家一看大法师对你顶礼,大家承认你是一代祖师,你是开了悟的人,所以法卷有这么大的力量。今天你是那个人的法子,打开法卷人家一样也不尊重你,一样还是瞧不起你,为什么?就是传法变质了。在以前,必须得根本智才有资格接受传法,根本智最低限度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明心见性,一定是这个境界,佛祖都一样,所谓佛佛道同。

  菩萨里面有许多人过去都成佛了,所成的佛不是分证佛而是究竟位佛。虽然证究竟果位,再退下来,实际上这个退是我们所说的退,在他哪里有什么进退?如果有进退,进退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我们讲进退都是凡夫的心理,不是他的境界。我们还以凡夫的境界来说,大家好懂。退到菩萨位上帮助佛教化众生,就是这么个道理。也有退在声闻位上,也有退在初学位上,他在表演,帮助佛接引众生教化众生。

  讲义【乃古佛倒驾慈航,影响释迦会下,示同菩萨,助佛扬化。过去为龙种尊王佛,现在北方,号摩尼宝积佛,未来成佛,名曰普现。】

  释迦牟尼佛一点都不隐瞒,文殊菩萨过去为龙种尊王佛,他久远劫就成佛了,现在在北方,他还是佛的地位,号摩尼宝积佛。给诸位说,这叫处处作佛,哪个地方他教化众生的因缘成熟,像《普门品》里面三十二应所讲的,「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未来成佛,名曰普现。这就是说,到圆满菩提之后,你在世间教化众生是处处作佛。在哪个世界哪个时期,众生根性不相同,佛的名号也就不一样,佛的名号实际上就是他一代时教的教学宗旨。譬如释迦牟尼佛在我们世间,就是我们这一个时代,他的名字叫释迦牟尼,他以后如果再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可能名字不叫释迦牟尼,为什么?他的教学宗旨不一样。这个时代的众生,大毛病是心散乱缺乏慈悲心。佛的名号就是教学的宗旨,「释迦」翻作能仁,仁是仁慈,「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就是一心,就是心地清净。所以,用这个名号来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教学宗旨。

  所以佛成佛在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这个名称决定用不上,因为西方极乐世界人各个都一心不乱,「牟尼」两个字用不上,他都做得很圆满,皆是诸上善人,各个都仁慈,「释迦」这个名字在那个地方也不起作用。换句话说,「释迦牟尼」这四个字的意思,如果在西方极乐世界,各个都打一百分,都是满分,不要再修这个课程了,所以佛的名号也就是教学宗旨再定作「无量觉」,阿弥陀佛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

  讲义【本经为发起众,若非大智,安能发起圆顿大教。】

  『本经为发起众』,这是圆觉会上的发起人,『若非大智,安能发起圆顿大教』,这部经确确实实是圆极、顿极,不是第一智慧的人没有法子来发起。

  第二位「普贤菩萨」。普贤名号我们非常熟悉,比文殊菩萨还要来得熟悉,那是因为清凉大师将《华严经》译成之后,将最后一卷《普贤行愿品》提出来别行流通。自古以来有许多大德拿这一品经做为自己的日课,像近代弘一大师他早晚课诵就是念《普贤行愿品》,所以他的名气就很大。这个地方有个简单的解释:

  讲义【行弥法界,德无不遍,曰普。住居等觉,随心益物,曰贤。】

  《大经》里面佛告诉我们,如果不修普贤行就不能成佛。换句话说,最圆满、最高的修行法就是普贤行。普贤行的修学法全在《华严经》里面,特别是末后的两会,第八会《离世间品》里面讲了二千种的行门,二千种不过是举例而说,此地讲「行弥法界」,略说二千种。「德无不遍」,行的成就就是德;行是属於事,德是属於业。凡夫讲事业,为什么?他结业,业后来有果报。菩萨是属於净业,不感果报。我们凡夫一切的造作,善业、恶业、无记业,总是这三业。菩萨所行的远离善、恶、无记,所以不叫业,叫做德,称功德也可以,周遍法界,这是普。

  为什么我们做的事叫做「业」?菩萨做的事就叫「功德」?实际上并不难懂,凡夫做事有心,有分别心、有执著心,所以就结业。有善心、有恶心,有无所谓善恶的无记心,造业起行就叫做「业」,善业、恶业、无记业,业有果报,善业感三善道的果报,恶业感三恶道的果报,这就叫业报。那些圣者,不但我执破了,法执也破了,他在一切法里面没有执著,无我执亦无法执,他造不造作?造作,表面上看跟我们凡夫没有两样。诸位读《金刚经》就更容易看得出来,释迦牟尼佛示现的跟普通出家人完全相同,早晨出去托钵,到处讲经说法那就是教学,跟我们一般人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

  这些相,给诸位说,是从本体而发现的,有体就有相,不会说有体没有相,有体就有相,有相就有作用。迷的时候把体忘掉,所以著相、住相,迷在相用上,这叫造业。悟的人不著相、不住相,所以一切的造作,在解门里面讲称之为智慧,行门里面讲叫做功德,这一点诸位必须辨别清楚。体相用,佛与凡夫都是一样的,没有两样,不是说诸佛如来的体相用跟我们的体相用不一样,那就错了,一样的!只有觉迷不相同,佛菩萨是觉体相用,凡夫是迷体相用。觉体相用,那就是普是贤;迷体相用,这个心量窄小。

  无量无边的苦恼,是自己妄心所现的,换句话说,分别、执著所现的。你们诸位冷静想一想,如果一切都不分别、不执著,你还有什么烦恼?就没有烦恼了。分别执著的心愈重,烦恼也就愈重;分别执著愈多,你的烦恼就愈多。换句话说,你希望烦恼少,你在一切法里面少分别、少执著,烦恼就少了。你要想烦恼统统断掉,你一切不分别、不执著,烦恼就断了,就没有了。只要烦恼没有了,你的行、你的德就遍法界,为什么?原本就是遍法界,不是故意去修的。

  「位居等觉」,普贤是等觉菩萨,这是指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助手。「随心益物」,随心不是随普贤菩萨的心,是随众生心。《楞严经》里面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益」是利益,「物」是一切有情众生。换句话说,随一切有情众生的心,普贤菩萨来帮助他,给他的利益恰如其量。换句话说,你的心量大,普贤菩萨给你的是大利益;你的心量小,普贤菩萨给你的是小利益。普贤菩萨有没有不给人利益?给诸位说,没有,因为普贤菩萨利益众生就像天下雨一样,雨水落在这个地区是平等的,雨量一样多,大树吸收的水分多,小草吸收的水分少,那是各如其量。下雨,雨决定不会说,「树大我多下一点给你,草小我少给你一点」,没有这个念头,平等心!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叫贤;因为他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利益众生这个事业从来没有间断过,这叫贤。众生造作恶业,所谓「一阐提」或者「五逆十恶」,造这样重罪的人,普贤菩萨也不舍弃他,也是平等的利益。照这样说,我们最关心的自己,好像我没有感觉得普贤菩萨来照顾我,说个老实话,别说普贤菩萨,十方诸佛照顾你,你不晓得。你的父母照顾你,你知道不知道?如果你们自己做父母就会体会到,念念都是挂念著儿女,「他现在在哪里?不晓得做什么?」,念念不忘!做儿女的晓得吗?「我的父亲、母亲他才不管我」。念念挂记著,儿女却忘恩负义。佛菩萨照顾,你怎么会晓得?你的师长照顾你,晓得不晓得?连这个在眼前的你都不知道,诸佛菩萨这种加持、这样的保佑,自己无知不能觉察。

  几时到你心地清净,你觉察到了,才晓得诸佛菩萨恩德之大。父母对我们的照顾、对我们的怀念,一生的!尽他有生之年总是念念不忘。诸佛菩萨是生生世世,佛菩萨恩德之大没有人能晓得。我们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读他的誓愿,能够有一个印象,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你没有办法体会得到。佛菩萨在你的周围,从来没有离开过你,你自己不晓得,你体会不到。

  讲义【悲华经云:我誓於秽恶世界行菩萨道使得严净,我行要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曰普贤。】

  这是普贤菩萨在过去修菩萨道的时候一段公案。从这几句话当中我们能够知道,菩萨愿力广大不可思议。选择哪些地方去?秽恶世界。换句话说,所接触的是苦难众生。『行菩萨道』,「行」是推行,「菩萨」是觉,推行智慧觉悟之道,这叫行菩萨道,以觉道教化众生。

  佛法看起来是很难、很繁杂,其实比任何一门学术都简单。佛法是什么?「如是」而已!这就没有了,两个字就讲尽。修行,行门只有三个字,六祖说的「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行门里面只有觉正净,修圆满就成佛了。你说多简单,千经万论不离这个。什么是佛法都搞不清楚,那怎么能修学!佛法就是菩萨道,佛法是觉悟之法,佛是觉的意思,佛法就是觉悟之法,菩萨道就是觉悟的道路,道就是方法,菩萨道就是佛法,佛法就是菩萨道。

  『使得严净』,使是叫秽恶世界里面的众生各个人都能得到身心清净,清净是真实的庄严。诸位必须知道,心清净了,自己的庄严要从心地庄严起,心庄严了,身就庄严。看相算命的常说「相随心转」,你的心平等了,清净慈悲了,从你面相上就看出来,相随心转。「相」自己可以改造,你若有意把你相貌改成什么,那办不到,是从你内心里面去变,内心变了,相貌就变了。每个人都能从身心改造自己,世界就变了。可见得境随心转这个话,是有道理的,是真实的。

  要说救度世间、救度众生,给诸位说,唯有佛法,为什么?它是从根本救起。世间什么样的哲学、主义,一个人搞一套,一堆人搞一套,搞得世界大乱,搞得人心不安。欧阳竟无大师在「佛法非宗教非哲学」那一篇讲演里面,结论讲得很好,他说「一切哲学是世间斗争的根源」,彼此见解不同这就斗争,「一切宗教是世间无益苦行的根源」,这话说得好。宗教家都在那里修苦行,修到最后能得什么?什么也得不到,还是一场空。所以他下结论,佛法不是哲学,没有斗争,真正能够把斗争溶化掉,它也不修无益的苦行,所以它不是宗教,它教我们开智慧,教我们觉悟,教我们得身心清净,这是佛法。把秽恶世界变成极乐净土,这个唯有菩萨道,唯有佛法才能办得到。

  『我行要当胜诸菩萨』。这样看起来,普贤菩萨还好胜,一定要超过别人。如果有这一念,这一念是贡高我慢,他哪里能成得了菩萨!那么他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鼓励我们每个人要发勇猛精进心,是这个意思,不是菩萨有好胜之心,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在修学、在教学上,境界都必须一天一天的提升,不能终止在一个阶段。「胜诸菩萨」,「诸」不是说别人,如果说胜别人那就是贡高我慢。「诸」是什么?是自己。自己怎么称「诸」?诸位晓得,菩萨的阶级五十一位,五十一个位次都是自己修的,胜诸菩萨到等觉了,是这个意思;我要胜过十地,要胜过十回向、十行、十住、十信,「诸」字统统指的自己。你要是指的别人,讲不通!那普贤菩萨不是凡夫一个?那怎么能说得通?有这个胜的心就是精进,不断的精进,儒家所讲「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这个意思。我今天在初信位,我明天要到二信位,要胜过初信位,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些地方,不能错会意思。「诸菩萨」,就像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解释「诸佛」的意思一样。那个诸佛是什么?明心见性,见性就叫做佛。我要成佛远胜过诸佛,能讲得通,那是究竟佛位。分证佛里头有四十一位,圆教初住就成佛,就是分证佛。江味农居士解释《金刚经》,诸佛就是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是真正的佛,决定不假。

  讲义【此菩萨行门广大,与文殊二位列前者,表智行相资,堪入圆觉故。】

  这个意思非常重要。『圆觉』就是真如本性,圆觉就是理一心不乱。我们修净土希望证得理一心不乱,就是入圆觉门,要依什么?一定要依智、要依行,文殊之智是根本智,要依普贤之行,普贤行是平等行、清净行、慈悲行,你才能证得理一心不乱。证得理一心不乱,就叫做成佛。所以《圆觉经》是以这两章为根本。第三位以下可以说都是讲方法,这两个是根本。虽说方法,因为这是一乘了义经典、圆顿了义经典,里面所讲的方法都是原理原则,方法上的原则、方法上的纲领,适用於任何一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用得上,你才晓得这部经的好处。

  讲义【普眼菩萨者:法眼既明,普照法界。】

  什么叫法眼?只要你真正见到根本智与普贤行。平等行、清净行、慈悲行就是普贤行,这个解释简单扼要。具足根本智又有普贤行,你把这个认识清楚,决定不怀疑,这就叫法眼开了。法眼开了,普照法界。

  讲义【照事法界,事无不尽;照理法界,理无不彻。】

  『照事法界,事无不尽』,事法界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在体相用来说,事法界是讲相、作用,理法界是讲体。『照理法界,理无不彻』,诸位果然能把握到这一点,我可以说,我们要想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念到明心见性,有十年工夫足够了,十年从凡夫成佛了。经上常讲「成佛得三大阿僧只劫」,为什么要三大阿僧只劫?那就是对於这个原理原则他不相信,他做不到,无论在事、在理上他还是用分别、用执著,就是用第六识、第七识,平等心不能现前。平等心现前,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

  所以说用功,功夫在哪里用?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求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对於一切境界无论是事、无论是理,了了分明、清清楚楚。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没有分别心,没有执著心,所谓「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就是根本智。你应物,就是日常做事情,一举一动,这是讲行为,行为是什么?平等行、清净行、慈悲行。平等、清净是自利,慈悲是利他。哪里不是道场?哪个地方不是修行的处所?什么时候不是修行的时间?你有什么障碍!这正是清凉所讲的「事事无碍」,谁障碍你?谁障碍你修无分别智?谁障碍你修平等行、清净行、慈悲行?说实在话,只有别人帮助你、成就你,没有障碍你的。

  所以你一觉悟,一切境缘(境是讲环境,缘是讲人事)都是善知识,都是诸佛菩萨,都是来帮助自己,成就你自己的根本智,成就你自己的普贤行。你要不相信,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个就是的!这叫法眼开了,理事无碍。法眼没开,处处障碍;法眼开了,一天到晚法喜充满,无论在什么境界,顺境法喜充满,逆境也是法喜充满。为什么?顺逆都是自己的增上缘,都是帮助自己成就的。

  讲义【照理事法界,真俗圆融;照事事法界,法法周遍,无障无碍,故称普眼。】

  一般说慧眼开了,佛法不如是说,佛法说阿罗汉是「慧眼」,菩萨是「法眼」,法眼开了。一般参学,古德常讲参学的条件是得法眼净,法眼清净,法眼开了,开了还得要清净才有资格参学。由此可知,法眼的标准也是在根本智。法眼开是他得根本智,法眼清净是后得智现前。此地讲的照事、照理、照理事、照事事,都是属於后得智。根本智是智慧之体,理体;后得智是从体起用,用里面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受用就是清净,菩提心里面讲的深心,自受用;他受用,是慈悲,大悲心,是从体起用。无论自受用、他受用都称性,为什么?从体里面显现出来。这个境界在圆初住以上才有,十信位的菩萨都没有,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晓得。

  我们是凡夫,不但理一心没有得到,功夫成片都没有,真正是可怜!只要你懂得这个理论,你相信这个道理,对於这个理论、方法不怀疑,你肯去做,十年工夫你就可以证到初住菩萨位,你就可以念到理一心不乱,为什么不干?你要是怀疑,「我恐怕不行,我能成就吗?」佛门里有一个故事,「晒蜡烛的法师」,其笨无比的,过去我在受戒的时候,戒和尚跟我们说:笨得不能再笨,他都开悟了,都成佛了,何况我们!这一段故事,倓虚法师《影尘回忆录》里头记载著的,原来他是谛闲法师的学生持律法师,跟倓虚法师是同学。你们的头脑比他聪明,他能成就,那你们一定成就,他是花十几年的工夫开悟了。你看人家怎么修的,他最大的特长就是:老师怎么教他,他就怎么做,不折不扣百分之百的把它做到。最笨的人,变成谛闲老法师最器重的一个人。没有念过书,不识字,是个粗人,在寺庙做最苦、最粗重的工作,种菜、挑粪,比六祖那个工作还苦,他做了十几年,愈做愈有劲,一点也不疲倦,工作完了之后就念经。谛闲法师叫他背《法华经》、背《楞严经》,不但背经还要背注解,因为他没办法学,你跟他讲什么他也不懂,这样搞了十几年,他开悟了,以后代老法师说法,老法师到那里讲经,讲了几天老法师不讲了,叫他代座,代替谛闲老法师说法。他这一点可贵!真正难得!老师怎么教,怎么做,百分之百,绝不打折扣,绝不偷懒,他成就。这个公案,这一位法师真正是我们末法时代修学的模范。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第十五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15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三面:

  讲义【金刚藏菩萨者:金刚是金中之刚,具坚、利、明三义。菩萨,证法身坚固不坏之理,持甚深般若智慧之剑,断历劫无明烦恼之惑;即同金刚三义。经中备起三问,顿断群疑,能生无量功德之藏,故名金刚藏。】

  十二位菩萨,这是第四位。十二位菩萨在本经就是十二章,次序不能颠倒,它是从前前生於后后。金刚藏菩萨这一章提出大乘佛法所谓三大难题,这三大难题释迦牟尼佛这个时候就有,一直到今天,许许多多的学者无法解决。其实这个问题佛已经给我们解释得很圆满,而我们很不容易体会佛的意思,真正是所谓佛的真实义难解,等到这一章经文的时候,我们再细加讨论。从注解里面也能看出这个性质,说到「金刚」一定就想到般若,讲到「般若」,它的作用一定是断疑生信,这就说出根本的迷惑。

  在《金刚经》里面给我们说的,金刚具足『坚、利、明』三个意思,此地注的是既简单又切实。「坚」是证得法身之理,法身是永远不坏的,不生不灭,不变不异。实在说金刚还有坏的时候,法身决定不坏,这是一切法的理体。「利」的意思是比般若智慧,这一句很重要,经文里面提出三大难题,如果智慧不开,这三大难题没法子解决。哪三大难题?第一个就是真如本性与无明的关系,本性本来是清净的,为什么会有无明?无明是什么理由生起来的?几时生起来的?这是一大难题。第二个大难题,无明跟本性这个性质是异还是不异?第三个难题,成佛之后无明断尽,将来还会不会再生无明?《楞严经》第四卷,富楼那尊者也提出与这个同样的问题。所以这三大难题,佛陀在世的时候,他的弟子已经提出来。佛的答覆,单从言语文字上来看,你还是没有办法体会佛的意思。换句话说,这三个疑问你还是断不了,为什么?因为你般若智慧没开,你是用思惟想像,所谓世智辩聪,没法子解决这个根本问题。

  譬如现在哲学与科学里面,同样的也遇到这个难题,宇宙人生的根源,我们这个太阳系,从哪里来的?怎么形成的?什么理由形成的?这些生物从哪里来的?这是大问题,宇宙人生的大问题,根本问题。能不能解决?没法子解决,这个事情完全要正智才能解决,正智就是般若智慧。世间人有世智辩聪,缺乏般若智慧,就难在这个地方。佛在这两部经里面,教我们要开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开了,这个问题自然就解决。所以佛说的种种比喻教诫,表面上看好像没有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没有给我们解答清楚,实际上佛是教我们这个方法,只要你般若智慧开了,这个问题自然解决了。所以本经与《楞严经》,佛对於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究竟圆满,所以比喻作『智慧之剑』,能断无明烦恼,这就是在这一章所提的三大问题。

  这个问题当然不是金刚藏菩萨的问题,他已经是等觉菩萨,他这个发问是利乐有情问,代我们问的。有一年我还没到台北来讲经之前,民国五十一年,我受戒之后五、六个月,我在大溪香云寺住了一年,我有一个老同参明演法师也提出这个问题。那时中华大藏经第一集刚刚出版,明演法师就请了一部,当年出书是一个月出一本,精装四十本。他每一次书得到之后,他就看,他看得很认真也很仔细。看完之后他来见我,他说:我中华大藏经第一集看完了。我说:恭喜你,很难得,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看一部藏经不容易。他说:看是看完了,我对於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是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释迦牟尼佛没讲清楚。我说:什么问题?「无明是几时有的?什么理由有的?佛对这个问题没有详细的说明」。你看,也是提到这个根本问题。那个时候我正在学《楞严经》,我就告诉他:「这个问题,《楞严经》第四卷世尊解答得清清楚楚,可惜你没看清楚。」实在也不容易看清楚,为什么?这一段经文你要是看清楚,疑惑断了,你最低限度也是圆初住的菩萨,阿罗汉都看不清楚也听不懂。这些地方必须到功夫了,功夫是定慧,单单有定还不行,一定要从定里面开智慧,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真正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佛的教学法善巧极了。

  第五位菩萨是弥勒菩萨,在《华严》会上他是代表果地。《华严》里面表法是四大菩萨,弥勒代表果地,除弥勒之外,还有文殊、普贤、毗卢遮那佛,这四个人代表全部的《华严经》。佛代表理体,文殊菩萨代表修行所依据的智慧,代表根本智与后得智,普贤菩萨代表修行,弥勒菩萨代表证果,这是等觉菩萨以后补佛的身分来表法。这一位菩萨,弥勒是他的姓。

  讲义【过去遇大慈如来,修习慈心三昧。】

  生生世世都修慈悲心,成就慈心三昧,心地非常慈悲。

  讲义【本名阿逸多。】

  我们在《弥陀经》里面看到有他,阿逸多菩萨就是弥勒菩萨。

  讲义【华言无能胜。】

  中国的意思『无能胜』,没有能超胜他的。诸位要晓得,没有能超胜的就是慈悲,慈悲这一法无能超胜,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无能胜也就是无比法,没有能跟他相比的。

  讲义【因修唯心识定,识心圆明。】

  这代表行门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纲领,那就是转识成智,智慧圆明了。

  讲义【照彻生死根源。】

  生死根源岂不就是妄本吗?一切虚妄的根本,一切虚妄的根源,全都了解。他跟金刚藏菩萨这一章有密切连带的关系,没有金刚般若智慧,怎么能转识成智?不能转识成智,怎么能解决根本问题?

  讲义【以爱为本。】

  这个『爱』就是慈悲,是以般若智慧为基础的爱,前面是金刚藏菩萨,以金刚般若智慧为基础的慈悲,或者是这种爱,不是以感情用事的,是纯理智的。

  讲义【慈济众生。】

  正是《金刚经》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这两句话许多人没有法子体会,不晓得这两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用种种方便跟诸位来解释。「应无所住」就是金刚智慧,金刚藏菩萨代表的;「而生其心」就是弥勒菩萨代表的,生什么心?生「度脱一切众生之心」,没有自己,没说生度自己的心。生度自己的心,给诸位说,度不了自己的。你们想想,为什么度不了自己?我执!生度自己的心,我执天天加深,我执怎么能破得掉?破不掉,那就度不了自己。所以佛教你生度一切众生之心,把自己给忘掉。度一切众生,就真的把自己度了,我执破了,最起码破我执,能更进一步度一切众生不著度众生的相,法执也破了。

  佛在《金刚般若经》里面告诉我们,「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前一句是度生,后一句离相,三轮体空,这个样子才能将我、法二执都破了。所以诸位发心要发度众生的心,要发慈悲济世之心,不要想到自己。如果念念当中有自己这个本位在里面,我执就不能破。我执不破,诸位想想,烦恼断不掉,无量无边的烦恼业障都是从我执而生,这是要觉悟。菩萨真正慈悲!这十二位菩萨全说的是自己,这个一定要懂得,本经里面就显示出自己有十二种德能,十二是讲到最极圆满,就是我们常常赞扬如来果德上万德万能,用这十二位菩萨来做代表。第六位是:

  讲义【清净慧菩萨。】

  诸位想想,以金刚般若慈悲济世,金刚般若是离相,不著相,清净!慈悲济世这是大慧,这叫『清净慧』。

  讲义【慧觉清净,无住无著。】

  它起作用,就是:

  讲义【照了诸法,犹如虚空,故能随顺,得入圆觉。】

  显示它的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再想想,一般凡夫为什么不能恒顺众生?不能证得圆觉?他有清净他没慧,他有慧他不清净,障碍就在此地。既清净又充满智慧,才能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才能证得圆觉,圆觉就是真如本性,就是理一心不乱。第七位是:

  讲义【威德自在菩萨。】

  从清净慧里面现大威德。

  讲义【有大威势,足以折伏魔军。有大慈德,摄济群品。】

  魔是什么?烦恼、生死。《八大人觉经》里面讲四种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因为你具足清净慧,这四种魔遇到你都降伏,都起不了作用,这是从威德上说。又有大慈,不但能折服他,而且能转变他,转魔为佛。怎么转法?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提婆达多是个魔,释迦成佛了,提婆达多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对他多么赞叹!实际上这四种魔不在外境,在自己的内心,心迷了,现的相就有四种魔;心要是觉悟,这四种魔都变成佛了。所以外面境界既无佛是亦无魔,觉悟的心看一切境界是佛境界,迷惑的心看一切境界是魔境界。诸位就晓得,怎么折伏魔军?觉悟。一觉悟,众魔都变成佛,自己一觉悟就度了一切众生,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成佛了。这个意思,诸位在《华严》、《法华》与本经都见到,本经说得再清楚不过,见到自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就是摄济群品。

  讲义【功由三观成就,所以折摄自在。】

  『三观』是空观、假观、中观。在「威德菩萨」这一章,要给我们详细讲这三观的理论与修法。本经里面这三观的名目与《楞严经》里面相同,奢摩他、三摩、禅那,也是说这个问题。第八位:

  讲义【辩音菩萨。】

  自己功德圆满之后再教化众生,教化众生必须要有无碍的辩才。

  讲义【能以音声,而作佛事。】

  特别是在娑婆世界,具足无碍的辩才。辩音菩萨为我们请教释迦牟尼佛。

  讲义【请宣轮观,饶益众生。】

  这就是本经里面也很有名的二十五轮,二十五轮说的什么?说的修行方法,说了二十五种,这二十五种根本的就是三观,奢摩他、三摩、禅那。或者单修一种,或者是修两种,或者是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或者是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这三种交叉的一配,一共是二十五种修学法。这二十五种修学法就把八万四千法门修学的原理原则提示给我们,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运用,这二十五种统统用得上,要自己会用。这个方法对治我们烦恼,对治习气。譬如我们这个心散乱,散乱心重,那么我们先修奢摩他,奢摩他是止,止不住的时候我们再修观,或者是先修止后修观,或者是先修观后修止,自己要晓得用。

  这一章经文很长,确实要细细的去研究,要把它搞清楚,最重要的就是在生活上要能用得上,时时刻刻都会用,那你就把修行的门路找到了。修行的门路搞熟了,菩萨道上无处而不自在,无时不自在,你会用,你有办法。譬如一般人他的烦恼现前、习气现前,他没有办法,他解决不了,处处有障碍,处处行不通,你把这二十五种方法学会了,保证你处处通达,从此以后不会再有障碍,无论处什么境界,顺境逆境都无障碍,实在是妙极了!这是说法,以辩音菩萨来代表。第九位:

  讲义【净诸业障菩萨者:众生之障有三,曰惑障,业障,报障。】

  『净诸业障』,你要是没有方法,业障不能清净,你得到方法,你的业障就清净了。为什么?你有办法。众生之障有三大类,就是「惑、业、报」,回向偈常念,愿消三障诸烦恼,就是这三障。「惑」是迷惑,烦恼迷惑心。「业障」,你造作善业、恶业、无记业(无记业就是算不了什么善恶),只要有业必定有果报,这个事情麻烦!没有不造的,迷了必定造业,要受苦报。觉了的一切造作,那就不叫做业,或者我们称它做净业。什么叫净业?没有三途苦报,没有六道轮回,没有这种果报我们称它做净业。诸位要记住,不是说我天天念阿弥陀佛,我修净土,这就叫净业,不是的。心清净了,业就是净业,造作一切善恶都是净业。

  你们在《华严》会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看到的,五十三位菩萨代表的,有学佛法的,有学外道的,有修善的,有修恶的,无一不是净业,就是心清净。觉悟的造作就是净业,为什么?因为他不著相,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在黄梅,每天破柴舂米那不算业,在猎人队看守猎物也不造业。他有没有造作?有,一天到晚都在活动。迷的人那就是有善业、有恶业,每天舂米破柴修善修福供养大众,那是迷的人善业,觉悟的人净业,不一样!不是说修净土念念阿弥陀佛就叫净业,那搞错了,为什么?心不清净。心清净无有一法不清净,要晓得这个道理。底下说得好:

  讲义【菩萨能净诸业障,必由断惑功成,四相既除,业根自净矣。】

  『四相』,《金刚经》里讲「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离开了,没有了,心里面确实没有四相,这个时候你一切的造作都叫做净业。所谓净业决定没有六道的果报,你的造作,六道里头没有果报,也不堕小乘,小乘说实在还是不清净。业障清净了,这才能进入到普觉。第十位:

  讲义【普觉菩萨。】

  『普觉』就是大觉,无所不觉。普是普遍。

  讲义【普觉生死涅盘,皆如昨梦。】

  所谓生死涅盘等空花,到这个时候,不但生死离了,涅盘也不执著了。「生死」是生灭法,「涅盘」是从生灭法里面建立一个不生不灭法,所以与它相对而立,既是相对的,生死没有了,哪里还有涅盘?如果还有涅盘,六祖大师那个偈子讲不通了,「本来无一物」,还有一个涅盘怎么说无一物?涅盘也不可得!但是我们现在在迷位上,既有生死就有涅盘。有生死可了,有涅盘可证,二乘人!所以二乘人虽觉,不普,不是大觉。

  讲义【末法之世,魔强法弱。】

  所谓『魔强』,从自己来说,烦恼情执转深,比古人来得严重,来得深;外面境界来讲,诱惑的力量多而且普遍。如果自己烦恼重,又有外界众多的诱惑,这个事情麻烦大了,这就叫「魔强法弱」;「法」是觉悟之法,「魔」是迷惑之法。迷法强,觉法弱,很不容易觉悟;换句话说,不容易了生死,不容易出三界,显现出来的现象是愈迷愈深,显现的果报是愈报愈苦。

  讲义【众生修行,须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

  末法时期,我们修行要依靠什么样的善知识,要依靠什么样的法门,要修什么样的行门,除去什么样的病态?

  讲义【故请佛为说,饶益众生。】

  这一章里面讲「任止作灭」这四种病,这四种原来是一般修行的四大纲领,怎么成了病?因为你有执著,执著就是病。前天有个同修来问我持戒修福的事情,这个事情在佛法里面讲是极大的关系,持戒从初发心到如来地都不能够违背的,而且要持戒清净。但是戒相不一样,初学的跟老修的、老修证果的,都不相同。我们从最浅显的例子来看,小乘的戒相跟大乘的戒相不一样。小乘的戒相戒在事上,那是最初级的,譬如杀生,必须把有情众生杀了,他的命断了,才叫犯杀戒;大乘不如是,大乘起心动念就犯戒。大乘菩萨去杀个人,他没有起心没有动念,人被他杀了,不犯戒,为什么?没起心没动念。这一点诸位要搞清楚,这不相同。

  我们看到这个情形,那大乘不是戒律都破尽了吗?中国古代有个公案,唐朝终南山道宣律师持戒精严,感动天人送供养,他每天吃饭不食人间烟火,每天中午天人送供养来给他吃。同时大乘法里头有一个很随便、不守戒律的窥基大师,唯识宗的祖师。那个时候有些人叫他做三车法师,他是贵族出家的,尉迟敬德的侄子,尉迟敬德是唐太宗的大将,封侯的。玄奘大师看中他,要他出家,他提三个条件:出家可以,我要带一车美女,带一车黄金,带一车书,所以人家叫他三车法师。对於戒律很马虎,不怎样看重。他到终南山拜访道宣律师,道宣律师轻视他,虽然有学问,会讲经,不守戒律。窥基大师去拜访的那一天中午,天人就不来送供养,害他饿了一天。窥基大师走了,第二天天人来送供养,就问他:昨天你为什么不来送供养?天人告诉他:昨天有大乘菩萨在此地,满山都是护法神,我进不来。道宣律师听了这个话,心里惭愧,对於窥基大师才恭恭敬敬,恭敬心生起来,晓得人家持的是心戒,不重形式,真清净!

  你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的,善财童子参访胜热婆罗门,参访甘露火王,那都是极不清净的处所,一般人戒不都破尽了?他那叫真正持戒!所以持戒一般人看不出,初学跟高级的戒相不一样,否则的话,他定怎么能得,他智慧怎么能现前。因戒生定,因定开慧,大乘菩萨修学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这个多高!不是小乘、不是初学所能比的。懂得这个道理,自己再修戒定慧,把自己的境界往上面提升,不能老守在这个界限当中。一生一生的去提升,时间太慢,那是笨人的学法。聪明人的学法,一生当中完成,当生成就的佛法,这是佛在一切大乘了义经典里面教给我们的,这是如来教学的本怀。不得已的时候才慢慢一世一世的来修,那是实在不得已。

  所以我劝诸位修学,学念佛法门,念佛法门就大的方面来说,三个层次,最初的目标我们修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决定有把握带业往生,而且预知时至。功夫再好一点,不但可以预知时至,随时可以去,功夫成片就行了,就生死自在。可是到这个境界不能满足,譬如西方极乐世界确实你随时可以去,你不要贪图现在马上就去,马上就去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上从同居土再升方便土,方便土再升实报土,你看看经文,你要修多少个大劫,花的时间太长了。到这个时候怎么样?寿命还没到,可以不去,在娑婆世界加功用行,把自己提升到事一心不乱,比极乐世界时间缩短得太多了。到事一心不乱的时候再加功,把自己提升到理一心不乱,这时候往生多自在,一去就是上品上生花开见佛,这是聪明人。

  为什么娑婆世界有这种能力?娑婆世界魔强法弱,这个地方好修行。真正肯用功的,娑婆世界是最理想的修行地方。经上讲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上西方极乐世界修行一劫,不能比!就是那个世界没有障碍,你走路平平稳稳的走过去。这里障碍重重,你从这个地方走过,超胜那边。你明白这个道理,娑婆世界是极好的地方,太殊胜的地方,成功容易也快,但是淘汰也容易、堕落也快,道理就在此地。西方极乐世界绝不堕三恶道,娑婆世界很容易堕阿鼻地狱,一不小心就堕地狱,就落在三途。不堕落那就成功,不成功就堕落,这个世界有什么不好?晓得这个道理,太好了!你在种种障碍里头炼你的清净心,消除你无始劫来的业障,不必带业往生。普觉菩萨在这一会里面提出这个问题请教世尊,世尊为我们开示。第十一位:

  讲义【圆觉菩萨。】

  与经题相应,经题叫《圆觉经》。『圆』是圆满,『觉』是觉悟,圆觉则是成佛。这一章很特别,《圆觉经》说法的层次,是先深后来慢慢就浅下去;不像其他的书,道理先浅说,愈说愈深。《圆觉经》先说最深的,愈说愈浅,圆觉这一章最浅,接引初机的。前面文殊、普贤这二章是最深的,为上上乘人说的,当中是为大乘人说的,圆觉菩萨这一章为初学人说的。

  讲义【因能圆照清净觉相,证入圆觉,故得是名。】

  这是圆觉菩萨的得名。

  讲义【请示末世修行,最初方便。】

  圆觉菩萨来请示最初方便入门下手之处,为什么要圆觉菩萨来请示这个问题?用意就很深了,如果不是圆觉,我们都不相信!这就是说明启蒙的老师是要最高明的老师,道理在此地,世出世间法都一样,启蒙老师是根本老师。过去台中大专佛学讲座,有六门课程:《普贤行愿品》、《弥陀经》、《心经》、《唯识》、《八大人觉经》、《十四讲表》。李老师担任什么课程?《十四讲表》。大经都叫他学生去讲,老师讲初学的,讲起信的,我们晓得这个道理,这是根本!非常重要。你对老师如果没有恭敬心,你就不能入门,已经入了门,差一点的善知识来教,没有关系,为什么?他讲得对你也晓得,哪个地方讲错你也知道。最初入门是不识货,必须顶好的善知识来领导他,世出世间法都一样,凡是讲到初学的都是一等老师。《华严》会上善财童子初学,文殊菩萨做他的老师,以后参访像德云比丘这些,哪里有文殊菩萨的名气大!像这些表法的地方,我们要注意。初学要求最好的善知识。

  讲义【佛说建立道场,分上、中、下期,以令三根得益。】

  本经确实是为上上根人说的,但是大根性、中根性、一般根性也能得利益,这就是有圆觉这一章,这个法门也是克期取证。末后一章可以算得上是本经的流通分:

  讲义【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者:既贤且善,而为上首也宜矣。】

  这十二位菩萨是既贤又善,在大众当中他们做首领,他们来做班长,领导这些同修,是适宜的,很适合。

  讲义【经中请名流通,利益今后,厥功甚伟。】

  他是属於本经的流通分,他来请教世尊,这一次法会讲的经,应当建立什么名称,如何流通后世?佛一一为他开示。这些人是:

  讲义【十万菩萨眷属之上首。】

  到这个地方,把上首十二位菩萨给诸位介绍过了。再看底下经文:

  经【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这四句经文表现甚深的境界,与《华严经》简直没有两样,与《华严》媲美。因为这些人全是法身大士,像《华严经》里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要不是法身大士,决定不能有『同住如来平等法会』这个境界。你只要看到有这样的字样,他就是破无明证法身,就到这个境界了。平等心是菩提心里面的直心,大经里面常讲「直心是道场」。平常我解释菩提心,我都是用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来解释,大家一听好懂。直心就是平等心,我们自己如果也想能参与圆觉法会,参与华严法会,首先要修的就是平等心。

  平等心现前,诸位要晓得,必得破我执,有「我」就不平等,为什么?「我」总比别人要高一点,有我慢。《唯识》里面讲「四大烦恼常相随」,有我见、我爱(爱就是贪)、我慢,怎么能平等得了!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你这个心才平等。小乘人不平等,小乘人「人我执」破了还不平等,为什么?他有「法我执」。由此可知,人我、法我都要断掉才能参与平等法会。这个事情看起来好像容易,做起来是要真正下功夫,不但不执著我,同时也不执著法。

  『与诸眷属』,十二位菩萨与在会的十万菩萨。『皆入三昧』,所入三昧即神通大光明藏,就是《楞严经》讲的首楞严大定;如果在念佛法门里面讲就是理一心不乱,都是得理一心不乱的人。「皆入」有两个意思,第一、「佛力加被」,我们有没有得到佛力加持?佛力加持,给诸位说,是相对的,你自己什么都没有,佛的力量加不上。你自己有一分定力,佛可以加持一分,有一分神力的加持;你有十分的定力,佛也有十分力量的加持,与你自己的定慧成正比例,一丝毫勉强都没有。为什么?佛心平等,决定没有偏爱,没有偏见,这种加持那是感应道交,这里面一点勉强都没有,佛是无心而应。像磬一样,它有没有心?没有心,你敲一下它就响一下,你敲得重它响的声音大,时间长久;你敲得轻,它响的声音小一点,时间短一点。它有心吗?没有心,这叫真正平等。如果有心就不平等,有心是什么?是妄心,就不平等了。无心是无妄心,无妄心则完全是真心,真心是平等的,真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本来无一物那是讲的真心。

  第二、「智同於师」,真正智慧,老师的智慧圆满,学生的智慧不圆满,虽不圆满,但是这个智慧跟老师的智慧是一样的。譬如月光,十五的月亮圆的,光是圆满的,初三、初四那个月牙跟十五的月光完全相同,只是一个圆满,一个不圆满。法身大士他透露出来的智慧跟如来圆满的智慧完全相同,只是有大小不一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把这个智慧区分为四十一等,初住菩萨智慧刚刚开,只有一分,四十一分之一;算如来果地上四十二个位次,四十二分之一,但是他跟圆满的是一样的,真智慧,可以说那个智慧是无上正等正觉,可以称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不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如来果地上是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就这么回事情。

  这个智慧现前,就是转识成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这两个识一转,阿赖耶自然就转为大圆镜智。这个时候大圆镜智里面透了一分光芒,就是般若智光,这是圆教初住菩萨。从此以后,无明一品一品的断,智慧一分一分的往外透,所以智同於师。这样,十方如来、诸大菩萨,像观音、势至、文殊、普贤这些大菩萨,他们的智光、他们的威德才能加持得上。这种加持,对你自己本身来说,有感觉得到,也有感觉不到,所以有显加、有冥加。自己能感觉得到,佛的光明、佛的威德加持自己。皆入三昧,这个三昧是首楞严大定,三昧就是定,可不是盘腿面壁这个定,这个定是什么?没有出入的,「性定」,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也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那就是神通大光明藏,就是首楞严大定。一天到晚都在活动,从来没有休息,但是都在定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取相是「禅」,不起心动念是「定」。他们皆入三昧,统统入这个三昧,所以才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到这个地方把六种证信序说完,下面是本经的发起序,今天就讲到此地。

  (第十六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16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五面,请看经文:

  经【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这四句经文是说明十二位菩萨,这十二位都是等觉菩萨。『与诸眷属』就是指十万菩萨,这十二菩萨是十万菩萨众里面的上首。『皆入三昧』,三昧就是前面所讲的神通大光明藏,《楞严经》里面称之为首楞严大定,净土宗所讲的理一心不乱。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明了,圆觉会上这些诸菩萨与《华严经》境界完全相同,就是说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前面讲的十万菩萨都是法身大士,换句话说,都是证得理一心不乱的人,从这里也能看出圆觉法会的殊胜。「皆入」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佛力加被」,我们要晓得,佛力加持,佛力是平等的,平等加持。在平等加持上,能加持的没有问题,被加持的人得要有相当程度,程度要是不到,虽然加持,好像不发生作用。譬如佛的神力,他加持这些诸大菩萨摩诃萨也加持六道众生,佛绝对不会有偏心,对於这些菩萨特别照顾他,没有这个道理,那不是佛。为什么我们似乎得不到佛力加持?这点我们要明白,是自己有烦恼业障,障碍了佛力加持,不是佛不加持我们,是我们自己障碍了自己,这是真实的状况。到什么时候,我们自己才能觉察得到佛的力量加持在我们身上,智慧、三昧、福德无有一法不加持?那要到自己这个心清净了。由此可知,清净心能接受佛力的加持,清净心与佛心是相同的。第二个意思「智同於师故」,这个智慧是根本智,根本智从哪里来的?是从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所以你心清净,根本智就现前,智慧同佛才能得到佛力加持。『同住如来平等法会』,平等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不二法门,注子里说「身心寂灭,平等一相」,到这个地方是把六种成就说完。下面一段是本经的发起序。

  我们在通序里面,就是证信序里面,见到这个法会真是无比的殊胜庄严。上一次也曾经跟诸位提到过,古德常常告诉我们,研究经教不在乎多,多了没有用,一定要精、要深,这才有用。正所谓「一经通则一切经通」,一经通,你们想想,比起我们一切经教都把它搞通,到底是搞一样容易,还是把整个《大藏经》搞通容易?就跟你们在学校念书一样,我所有的科系都把它念完容易,还是单单念一个科系容易?这是一样的道理。由此可知,不但在行门上讲要一门深入,解门里面也重视一门深入。

  像宗密大师他一生专攻《圆觉经》,在中国可以说他是《圆觉经》的祖师,一直到今天讲《圆觉经》的人,都没有办法脱离他的注疏。我们读的注解本子,圆瑛法师近代的人,你把圆瑛法师这个注解跟宗密大师的《圆觉经疏钞》,你拿来对对看,几乎百分之八十都是宗密大师注疏里的意思,没办法超越。圆瑛老法师的《楞严经讲义》现在流通全世界,你把交光大师《楞严正脉》打开来一看,百分之七十全是交光大师《正脉》里面的,不容易!古人证入的界线想超越他好难好难。

  过去我在台中,李老师很感叹的说,圆瑛法师何等人物,没有办法超越交光大师画的圆圈圈,超不过。他的《圆觉经》没有办法超越《圆觉经大疏》,所以古来的这些祖师大德在一部经里头专攻。平素讲演那真是自在,有些人一生就专讲这部经,他专攻一部他就专讲一部。有些人是随说,这个随说不一定是把这个经从头到尾讲完,随便在里面抽一段来讲,太自在了,也容易契机。譬如人家请你,「法师我请你讲一次开示」,你是学《圆觉经》的,你看看众生的程度,他们的需要,在《圆觉经》里面随便选个一、二段来讲,不一定要讲全经,这样听的人非常受用,很能够得利益。你说一定要讲一部经,不见得听众能够得受用。譬如一部经讲完了,他在这里面得的受用不多,得个几句,其余的那个时间也等於说是空过,得不到受用空过了,不如那些在经文里面挑选几句来讲来得有受用。

  我们现在在忠孝西路讲《华严》,就是采取随说的办法,随便在里面挑选,也没有先后次第,喜欢跳到哪里我们就讲哪一段经文,总是针对著我们目前烦恼习气来说,来选择经文对治我们眼前的烦恼习气,这是我们最得受用的。换句话说,其余的那些部分,我们眼前用不著的,我们都把它略过,这个也是一种方法,这也是无量功德。绝对不要有个概念,「这个经从头到尾讲圆满这个功德才无量,如果没有讲完那我就没有功德」。你们想想,你要是起这个心动这个念,你不就著了四相吗?《金刚经》上著相,著相是凡夫。佛在经文里一再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才真正无量功德,应无所住就是一切都不执著。

  说法利生是应病与药,众生害的什么病,我就给他什么药,那个药一吃他病就好了。不必说这个众生有病,我把药统统都拿出来,拿出来这个众生如果他要是有智慧晓得我害什么病,选几服来吃,吃得好。如果他自己不懂得,胡乱一选,还把他吃死了,那不是冤枉!你把全部经搬出来讲,就是这个意思。这个人害了病,把药店所有的药统统买来送给他,那就坏了,有许许多多他用不上,所以我们要晓得这个意思。

  这些话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里都曾经提到过,最近有几位同修发心印《金刚经讲义》,我们最近也在做《金刚经》的录影带,二十四个带子将来我们办讲座很有用处,前面详细,后面虽然是说得简单一点,但是有江味农的注解做参考足够了。

  发起序里面,这段在本经来说,大的问题就在这段经文里面提出来,我们要注意看。请看经文:

  经【於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段是礼节,《圆觉经》文殊菩萨这一章,就是第一章,实在是发起全经的大意,换句话说,整个《圆觉经》的中心问题就在这一章。在这里面,他提了三个大问题:

  讲义【初问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次请菩萨,发清净心,远离诸病;后及末世,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可见得这三个问题,对一个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经【大悲世尊。】

  这是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赞叹,『大悲』就是大慈大悲,这一句是称赞如来,前面那一段是礼敬。《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有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按照这个顺序决定不乱。

  经【愿为此会。】

  『愿』是祈求。『此会』是讲当会,圆觉法会。

  经【诸来法众。】

  『诸』是众多,『来』是来到此地,『法众』就是求法的这些大众们。

  经【说於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

  这就是他提出第一个问题。『如来』就是成佛的果地,是究竟的佛果。这个意思就是说,过去已经证得究竟果位的这些人,像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样,你们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是什么?「本」是根本,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学大乘菩萨的人,最初根本是依据什么样的理论方法来修行,他就成佛。这个问题问得很重要,如果我们得到这样的理论方法来修,我们岂不是很快就成佛了吗?所以学佛一定要以佛为学习的模范,我们才能成得了佛。拿菩萨来做模范,我们学来学去学得最好也不过是菩萨而已。你要是拿一个人来做模范,我学得再好也不过跟他一样,这是一定的道理。至於诸佛如来,是佛佛道同,我们就学一尊佛。释迦牟尼佛很谦虚,不叫人「你们都学我」。实际上他可以这样说的,但是我们一般凡夫的概念,如果释迦牟尼佛说「你们都学我」,我们一般人讲你叫我们学你,不准我们学别人,你还不是自私自利,你还不是有分别心?佛教给我们要谦虚不要自以为是,所以佛本身就示现这个样子给我们看,他教给我们学阿弥陀佛,不叫我们学他。我们学阿弥陀佛就是学他,刚才讲了,佛佛道同,无二无别。没有自私的!像这些地方我们都要特别注意到。所以一个好的老师决定不会称赞他自己。你们诸位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看到的,哪一个菩萨与善知识不是自己非常谦虚推崇别人?

  这样一个好的善知识,怎样叫大家来跟他学?旁边的人就有责任,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那些诸佛有责任。所以世尊他的弟子当中,无论是常随弟子或者是在家弟子,许许多多都是古佛大菩萨再来的,这些人负责什么?推崇。「释迦牟尼佛智慧第一,你们要好好的跟他学」,别人推崇。佛不能自己在外头宣扬,「我就是第一,你们都跟我学」,没有这个道理,这个话说不出口的。古来祖师大德,你要去问他,他都说:我不行。你问他:有修有证吗?他说「我没有证果,我也没有学问,我样样都不如人」,他谦虚,他说的这个话不是没有道理,真有道理。你不要以为他样样不如人,那是他客气话,假的,客气是客气,也是事实。你仔细想想,祖师位上要是比起那些证果的诸大菩萨,那他是不如人,比起十方诸佛是不如人,比起凡夫,有些凡夫有很多技能,他没有学过,他也没有。哪一个人都有他的特长,每一个人也有他的缺点,就长处来说我们不如人,就缺点来说我们自己缺点太多,所以有什么值得骄傲?总得要谦虚。

  所以学佛,我们要有一个模样,依照这个模样来修学,古德常讲「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学佛里面最上的是佛,经典里面最上的是一乘了义的经论,我们可以取这个。大家晓得,《华严》是一乘了义大经,《法华》也是,《圆觉》也是,《楞严》也是,都是一乘了义的大经。般若经里头《金刚经》也是,像这样的大经我们行吗?不行,你看晒蜡烛的法师,他念《法华经》他就行。他的方法你们要记住,连经带注解统统念背过。古人所谓「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深,你有毅力、决心、耐心,假以时日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晒蜡烛的法师也是二十多岁才开始,用了将近二十年的功夫,他成就了,这就是人家的长处。我们今天的人希望赶快成就,欲速则不达,没有耐心,给你说这个东西要学十年就害怕不敢学了。最好十天就毕业,像我们大专讲座,这是最欢喜的,一来来了很多人,为什么?七天就毕业,十天就毕业,大家都愿意来。你说我这个教育要办七年,要办十年,就没有人来了。他没有耐心,他怎么能开悟,怎么能成功!还有一点就是禁不起社会的诱惑,心不定,这不能成就,一个是没有耐心,一个是没有主见,这是我们现代人的大病。

  讲义【本起清净因地法行者。】

  底下解释这句话。

  讲义【即如来在凡夫位。】

  就是我们现在的地位。

  讲义【最初根本,所起之因地心,及所修无漏法行。】

  『法』是方法,『行』是生活行为。他在生活行为上,用什么方法成为无漏行?『无漏』是什么?没有烦恼。我们的生活行为一天到晚是烦恼不断,他们修行一开头就是生活行为里头不生烦恼,这个高明,这叫真修行!不生烦恼,用心不一样。我们为什么从早到晚心行会生烦恼,会变成有漏的?有漏就是烦恼,我们错用了心,我们用的是分别心、执著心、贪心、瞋心、傲慢心、嫉妒心,用这个,你怎么不生烦恼!你一天到晚当然是增长烦恼,增长无明、增长邪见、起惑造业,将来要堕三恶道,你修的是这个道,修三恶道。人家用的是什么心?人家用的是清净心,清净心是觉心。

  讲义【因心而曰清净者,即自性清净。】

  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差等的,也不是说我要修多少时候才可以用这个心,不是的,清净心就是真如本性,是各个都具足的,人人具足。《楞严经》里面所讲的六根根性就是自性清净心,六根根性你有,在眼就是见性,在耳就是闻性。眼识是依见性而生起的,耳识是依闻性而生起的,生起的这个识是有生有灭的。你的见性闻性是不生不灭,那是真心;你用这个心,你就没有烦恼,你这个生活就自在,无论处在顺境或者在逆境都不生烦恼。你一天到晚快快乐乐,佛法里面讲法喜充满,那是真正的欢喜。为什么?这个不是苦乐忧喜舍的喜,苦乐忧喜舍的喜是相对的,那是有漏的,法喜充满这个法喜是无漏的。从来没有闻过佛法,今天头一天入佛门就可以用它了。

  当然这样说起来,与佛门里常讲的善根福德因缘有关系。所谓善根是什么?这一听你就懂了。先说因缘,因缘就是你有这么一个机会,第一次听经就听到大经,不是从阿含、方等慢慢来的,你一开头就听到大经,一乘了义经典,这是因缘。你有这个殊胜的因缘,可是你还得要具足善根福德。善根是什么?一听就信、就懂,你要是听了不相信,听了不懂,那没有用处。福德是什么?我信了、懂了,我就照做。这一照做,你想想这个人是不是有福报?他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是福,他立刻就能离苦得乐。所以这部经一开端,就把如来成佛的根本告诉我们,成佛就是这么成的,修行就是这么修的。修行著重在修心,心清净了,行当然清净,为什么?一切行里头不生烦恼,他怎么不清净!生烦恼就不清净,不生烦恼就清净了。生活里面有苦闷、有苦恼,不清净;生活里面没有苦恼,那怎么不清净!修行是这个修法,诸位要懂这个意思,这是一乘了义究竟之谈。

  不是跟你讲小乘,小乘是每天叫你念多少声佛,拜多少拜佛,那个叫修行,每天要读几个钟点。这个地方没有的,一乘了义经典所讲的修行,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叫发大心、修大行。每天盘腿面壁坐上几个钟点,去念多少万佛号,磕多少千大头,那叫修小行,不是修大行。大行是无障碍的,大行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从早到晚我们的活动从来没中断,生活行为没中断,睡觉还会作梦,可见得睡了你的行为还是没中断。在行为当中,永远能保持著觉而不迷,觉就是用自性清净心,迷就是用分别心。迷是什么?用八识。觉是用四智,或者我们用《楞严经》里面讲的,用六根根性那是觉,用四智是觉,四智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一开头就会用。三皈依里头,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他怎么不乐!这就是诸佛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佛有什么秘密?全都告诉你了,你一进门来头一句话就告诉你了,还有什么话讲!绝不吝法。

  讲义【本经所云:清净觉相。】

  就是觉而不迷,那就是你的清净觉相。

  讲义【为诸行所依之因地心也。】

  『诸行』是什么?一切的行为。一切行为里面最重要是心,我们讲身口意三业,最重要的是意业。意业如果依清净觉相,这个意业就是妙观察智,就是平等性智;假如迷了,不依清净觉相,那你这个妙观察变成第六意识的分别,平等性变成末那的执著。一迷,就叫它做末那识、第六识;一觉悟,就叫它做平等性智、妙观察智。

  我想这个话你应该听得懂,你也会相信。换句话说,这三个条件,因缘有了,因缘具足,善根你也有了,现在问题就是福德你有没有。有福德你马上就照做,你从今天以后只有乐没有苦,只有自在没有忧愁,学佛的好处你马上就得到,那是你有福德。要是没有福德,我也相信,我也懂得,我还是不肯做,还是一天到晚迷惑造业去受苦,那就没有办法。所以这三个条件缺一条都不行,三个条件要统统具足,一条都不能缺。

  讲义【此心寸丝不挂,一尘不染,故曰清净。】

  前面这两句话是形容清净心。底下引用得非常好:

  讲义【即六祖大师所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你们想想,六祖为什么二十四岁就得道,五祖就把祖位传给他?他二十四岁时,听人家念《金刚经》,这是因缘,因缘殊胜;他一听就懂,就能相信,善根深厚;这一懂一信,他马上就做到,他的福德殊胜。他是善根福德因缘统统具足,所以这一听就成佛了,成佛不难!从他砍柴卖柴遇到客人念《金刚经》,那个客人送他十两银子帮他安家,叫他赶快到黄梅,我想没有几天的事情。在黄梅,从开端到接受祖位,不过就八个多月,他就成佛了。这个东西有什么难?不难!六祖肯干,你不肯干,你一天到晚还是用分别,还是用瞋恨,用悭贪、嫉妒,那有什么办法?这叫没福。诸佛菩萨成就,我们学佛不成就,原因就在此地。

  讲义【依此心为因地心。】

  六祖是依这个心,诸佛如来在最初修行是用这个心。

  讲义【即《楞严》所谓「依圆湛不生灭性,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是也。】

  这几句是《楞严经》上佛所说的。『圆』是圆满,『湛』是湛寂,「湛」是水在极其清净,清净从上面一看就看到底,这叫湛,非常非常干净,这都是形容我们的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不生不灭,就是不生灭性,以这个『为本修因』,为我们的根本因地心,然后当然圆满成就果地的修证,果地是讲如来位。

  讲义【法行。】

  『法』是方法,『行』就是我们生活行为,这是日常生活行为。

  讲义【乃称圆觉法性,所起之六度行。】

  所谓六度,就是生活。你们想想,你们有没有修布施?你要说你没有修布施,我不相信。我问你:今天有没有工作?我今天有工作。你那个工作不是布施是什么?你在家里洗衣烧饭,你是不是给你家人布施?你是不是供养他们?就是布施供养。布施不一定说我要拿钱拿东西到处送给人这叫布施,你把这个布施意思看得太窄小了。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社会大众而服务的,统统是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你一天做到晚。你说:我没有修无畏布施。你的小孩要不要照顾?你照顾小孩就是无畏布施。你怕他危险,怕他出乱子,一天到晚关心他,那就是无畏布施。只是布施心量太小了,不称性,不称法性;称法性,是对於一切众生平等的布施。因为你现在不称性,你天天修,修布施。你说:我没有受戒。国家法律你守不守?遵守,家有家规,这个社会有社会的一些礼节,你见到人也晓得点点头微笑,那都是戒律。戒律是生活行为的规范,你能够遵守,你怎么说你没有受戒!忍辱,每天多少总有一点,或者是言语,或者是见到有不平的事情,心里有不平,想想忍受忍受,也会忍一点。六度哪个没有?就是称性不称性而已。菩萨、聪明人他称性,称性就是他用清净心来修这六种就叫做六度。我们一般人天天做这些事情,生活行为上用的是分别心、执著心、自私自利心,就不叫六度,就叫造业,这造业了。菩萨用清净心就叫六度,迷了就造业,悟了就叫六度万行,名字变一变而已,事情哪有变?事情没有变,只变名词。事事无碍,没变事,只变了变名词。《金刚经》常讲「即非、是名」,就是这个意思。

  称性,『称圆觉法性』,圆满的大觉。我们一天到晚起心动念、生活行为,是依什么为基础?依圆觉,圆满大觉,是依这个;三皈依,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就是依这个。这里举了几个例子,这都是菩萨修的:

  讲义【称圆觉法性,本来无贪,故修布施行。】

  清净心中本来无一物,这里面没有贪心,觉性里头没有贪心,没有贪心你所做的一切都叫做布施波罗蜜。

  讲义【称圆觉法性,本来无染,故修持戒行。】

  无论做什么事情,你所有一切的起心动念、一切的行业都叫做持戒波罗蜜。起一个念头做一桩事情,六波罗蜜统统圆满,六度万行统统具足!六祖大师所说「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就是这个意思。戒是什么?规律,你做的事情有规律、有秩序就是戒律。

  讲义【称圆觉法性,本来无瞋,故修忍辱行。】

  清净心中没有瞋恚,你的所有行持那就叫忍辱行。

  讲义【称圆觉法性,本来无身心等相,故修精进行。】

  就是精进波罗蜜。真精进离一切相,像《金刚经》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才叫真精进。

  讲义【称圆觉法性,本来无动,故修禅定行。】

  禅定是什么?如如不动。前面那个精进是不取於相。我们用《金刚经》里两句话来说的,「不取於相」就是精进,不著相,离一切相;「如如不动」就是禅定。可见得禅定并不是盘腿面壁那叫禅定,不是的。一天到晚在你本分工作岗位上忙到晚,你的心地清净如如不动,不为外境所转,外礼敬,内不生烦恼,这就叫禅定。

  讲义【称圆觉法性,本来无痴,故修般若行。】

  就是般若波罗蜜。『无痴』是一切明了,见性见色性一切明了,闻性闻声性一切明了,六根接触外面六种境界没有一样不明了,样样都不迷,这就是『般若』。所以六度显在哪里?显在一法上,穿衣吃饭待人接物,哪一法不具足六波罗蜜?迷人他不懂,他著了相,布施著了布施的相,持戒著了持戒的相,那个事情麻烦大,他要成就不容易。为什么?他著相的修,什么时候把相拿掉他才能开悟,那个相要不拿掉,他怎么能开悟?离了相才称性,不离相决定不称性。你要问:十方诸佛如来怎么成佛的?人家就是这个修法。

  讲义【又正念真如,离一切念相,离相妙行,即清净法行。】

  『离相』,你要想离相,先要离分别心,先要离妄心,妄心离了,相就离了。你有个妄心在,相怎么离都离不掉,这个道理要懂。六祖大师,出家之前示现做居士,一十六年的修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修的是如来清净因地法行,是在家人学佛学菩萨的榜样;示现出家之后,在曹溪三十七年又摇身一变,变作出家人修行的榜样,六祖大师一生所表演的实在是圆满。十六年在猎人队里面表演的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圆悟、圆修、圆证,真的是在家修行的榜样,他是六度没有一度欠缺。出家之后给出家人示现一个修行榜样,也是圆悟、圆修、圆证,这是我们最好的模范。

  经【及说。】

  前面一个我们很想知道,除这个问题之外还有:

  经【菩萨,於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

  这个也很重要,因为我们学佛总不能一下就成佛,这毕竟是很少数的人,像六祖那种人真是不多,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那么一个。六祖之前你去查一查,没有,六祖以后一直到今天,也没再找到一个,总是要慢慢来的。慢慢来这个问题很重要。『菩萨』是一个学佛的人,『於大乘中』就是在大乘这个途径之中。『诸病』就是障碍,我们今天讲的魔障。这些障碍如何突破、如何克服,使我们圆成佛道。『发清净心』,清净心就是菩提心,清净心就是如来的因地心。我们现在发起这个心,用如来因地心来修行,如何使我们很顺利的成就?可见得这个问题也是大问题,也是我们急需要明白的问题。这个问题,一部《四十华严》善财童子已经做出一个模样给我们看了。《四十华严》所讲的内容,就是「菩萨於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就是这个,这句经文可以做为《四十华严》的经题,《四十华严》的内容就是这个。五十三参,五十三种不同的境界,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所遭遇的种种困扰、种种疑虑,你看善知识如何来开示,善财又如何去领悟、去克服。诸位看过《四十华严》,你就能领略到这里头的义趣。

  菩提心,《起信论》所谓三心,一者直心,二者深心,三者大悲心。平常我在讲席将菩提心简单的解释,直心就是平等心,深心就是清净心,大悲心就是慈悲心,这样讲法诸位容易懂。可是,要怎样才有平等?心里头有念就不平等,诸位想想对不对,你起心动念了,你四相具足,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怎么会平等?离四相,平等了。必须在境界里面样样明了而不起一念,那就是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万法一如,法法平等,平等才有清净,没有平等决定没有清净,平等清净而后流露出来的自自然然就是大慈大悲。称圆觉性而修六度,那就是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是起心动念的,「我们要慈悲待人」,那就错了,你动这一念,你是四相具足,那是凡夫,不是菩萨;是自自然然的,称性的,不是作意的。

  讲义【远离诸病者:病即众生心病。】

  心病的根本,就是我法二执;换句话说,就是分别执著,这是大病!你要是有这个东西,你没有办法超越生死轮回。分别执著,我们可以用,不能有!我们用它去度一切众生。我们在生活上不能不用,人家问我们这是什么?这是扇子,谁的?我的。你总不能说,「这个,我不晓得」,「谁的?我也不晓得」,这不是白痴了吗?要会用!你问什么,我答得很自然,你们都很明了,我自己会不会执著这个扇子,会不会执著这是我?没有,这个心才清净。你真的以为这叫扇子,执著这个扇子,执著这个身是我,那就是凡夫,那就糟糕了。

  所以,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而随众生的分别执著而执著,所以执著就是不执著,分别就是不分别,这个才应用自在,才能得大自在,修行就修这个。你要是用圆觉心,这叫大心,为什么?分别执著那个心量很小,就是你有我执、有法执,你那个心量决定小。离了分别执著,你那个心量太大太大了,那称性了,称圆觉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叫大心。你修的这个行叫大行,为什么?无论做一桩什么事情,就是拿这个扇子从桌子拿到那里,这叫大行,称性。鸡毛蒜皮一点小事情都叫大行,为什么?你心大,行就大,你心小行就小,要懂这个道理。五十三参所显示的,破分别、破执著,所以无论是顺境、逆境,无不自在,无不清净,无不平等,无不慈悲,一起心动念立刻就堕落。下面是第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与我们关系太密切,那就是我们现在:

  经【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这就是指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发心修大乘的人,确实许许多多都堕落在邪知邪见里头,如何能不堕邪知邪见?下面这个开示真是救我们的,这只是提出问题,今天给诸位解释都是问题,到后面我们会读到佛给我们的解释。今天讲到此地。

  (第十七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17

  请看经本三十一面:

  经【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这是文殊菩萨提出来的第三个问题,后面是总结:

  经【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三个问题是全经的纲领,换句话说,这部《圆觉经》就是世尊跟我们讲解这三桩事情。在前面,就是第二个问题,诸位要特别重视「菩提心」,这在我们修学来讲是非常的重要。圆瑛法师注解引用《起信论》所讲的「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希望大家要特别的留意,必须将这三心的意思、境界,要有很清楚的认识,努力的去修学。我们简单的讲,我常常给诸位换换名词来说,总是希望诸位能体会到大意。直心就是《金刚经》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说起来诸位也许还是搞不清楚,再说明白一点,就是一切法都不执著,这个心就叫做直心。无论世出世间法,才有执著,心就不直了。六祖说「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的心就是直心。如果你有一丝毫的执著,你这个心里有一物了,有一物就不直;所以这个心要清净,不能有一物。这个是真心,《大经》里面常讲的「常住真心」,《楞严经》里面所讲的「六根根性」,六根根性就是直心,它是一切无有分别执著。这是讲的体,真如本性的理体。

  下面两种都是作用,就是直心的作用。第一种作用是好善,喜欢一切善法,虽然好善又不执著,世出世间一切善法他都修学,像《戒经》里面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他又不著莫作的相,与直心相应,众善奉行又不执著行善的相,这个心多清净!不是说「本来无一物」,这个善恶都不作,那就错了,那是有体无用。要有体有用!有体无用这是小乘人,阿罗汉、辟支佛他心清净,心里头无有一物,但是他善恶都不作。凡夫有用无体,与体不相应,他作恶作善都有执著,心不清净。这是凡夫小乘与佛菩萨不相同的所在。大悲心就是利益众生的心。由此可知,修德、修善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这个生活行为就叫行菩萨道;那就是说,你的言行思想与三心相应,这就叫菩萨道。

  今天这个问题,特别是为『未来末世众生』,换句话说,正讲到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在这个时代真正『求大乘者』,发心求大乘佛法的人,如何能『不堕邪见』。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关系太大,可以说在释迦牟尼佛当时那些人只有前面两个问题没有这个问题。佛不住世了,到今天斗争坚固的时代,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讲太重要了。

  讲义【能使未来末法之世,求大乘之众生,得正知见,不堕邪见。】

  他这几句话,就是把这四句经文用白话文翻出来了。末法时期,诸位一定要承认就是业障太重,不是承认别人,承认自己,自己业障太重。假如自己业障不重,诸位想想,你读诵大乘,照理来说,像《金刚经》佛所讲的,这样的人一定是诸佛菩萨护念、人天恭敬供养,为什么别人还瞧不起你,还要被别人轻贱?由此可知,我们的业障深重。这样好的佛法,社会大众不尊重,反而不如一些外道,这不是业障深重的现象又是什么?这是佛弟子没有尽到责任,没有受持经教,不肯为人演说,换句话说,没有尽到修学、没有尽到宣传的责任。受持是依教奉行,我们没有照做。像五年学戒,我们没有做!这个事情是要自己发心,谁都不能勉强谁。

  在过去的制度、风俗习惯里面,大家晓得孝顺父母、尊师重道,老师对学生确实认真去管教。今天不行了,老师如果教学生稍微严格一点,学生就反抗,不但学生反抗,家长也不允许。现在崇尚自由、崇尚人权,谁也不敢侵犯你的人权。好了,那你爱怎样就怎样,你喜欢堕地狱你就堕地狱,与谁也不相干。所以今天的修学,老师只能提示你,不能苛责你,不像从前老师教学有体罚的。你们看看《高僧传》、《禅林宝训》、祖师的语录,都有体罚,而且都有很重的体罚。在从前跪香是很轻的处罚,做错事情罚你跪香,跪香就是跪一支香,差不多是一个半钟点,罚跪,跪二支香就三个钟点,常有的事情。现在还得了!如果我罚你跪一支香,你马上到警察局按铃告状,我还得判刑。现在就是没有法子教了。

  讲义【法弱魔强。】

  什么叫做『魔』?凡是障道的,就叫魔。佛法正规的教学现在有了障碍,这个障碍就是魔。如果能遇到这个教学,你说成就多少人!今天这个障碍来了,老师没办法教,只好随你去,这是你个人的福报,你个人的业障,那有什么办法!像这些事情自己要明了,自己要发心、要认真去修学。虽然发心,特别要晓得法弱魔强,你要晓得这个魔的境界是哪些,要清楚,只要是障道,障碍我们教学、障碍我们修行的,统统是魔。

  在因缘里面说,善知识是我们修学的关键,一个好的指导老师太重要了。能遇到一个好的老师,我们少走很多冤枉路,他能帮助我们快速的成就,指导我们正知正见,不堕在邪见里面,这个要靠善知识。如果对善知识没有信心,没有耐心,这里头又有了魔障。善知识教导我们的必定是规规矩矩的方法,不是奇奇怪怪的。搞神通,搞些奇奇怪怪的,都不是正法,正法里面没有这些东西。大乘经典,最重要的《华严》、《法华》、《楞严》、《圆觉》、《金刚般若》、《净土三经》,这些大乘经论你们仔细去研究,里面没有奇奇怪怪的地方,都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来教导我们,教我们修学。

  这些经论当中,将如来的因地,菩萨的发心,都说得清清楚楚。第一要紧的我们要相信,所以「信」是相当不容易。我们一般讲的信,大家概念里面这个信是「你说的我相信了」,这不是真信,佛法里面讲「信解行证」,这个信不是这个意思。我给你说了,这个相信,这个信心不踏实;必须要你见道了,这个信心是真的,这个信心才是踏实的。所以小乘的信心是须陀洹果,为什么?他见道了,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换句话说,他不堕邪见,这叫真信!修学大乘者要到圆初住才不堕邪见。你们诸位想想看,这个不容易!这样说起来,这么高的标准,实在是难得!此地这个疑问提出来就有它的必要性,必须有一个正知正见的人做为我们初学的依靠。我们现在没有到见道位,既没有到见道位,换句话说,必堕邪见。

  有同修来跟我讲,他说在佛门里面发心做好事、出功德、做善事,结果还要被人毁谤,甚至於还要被人侮辱。他说:我很生气,想了一想,古人所讲的「好事不如无事」,算了,我不做了,做了好事还要挨骂!我就给他讲:你生瞋恨心,应该的,为什么?因为释迦牟尼佛已经给你授记了。你们念《金刚经》,佛做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时候,他说:那个时候如果我「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那你应当生瞋恨,为什么?你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做种种善事被人家侮辱,你应当生瞋恨,因为《金刚经》作证。我一说,他就笑起来了。

  佛为什么不生瞋恨?因为他做种种善事,他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他不生瞋恨。我就问他:你以后还要不要做善事?我说:你做善事不是利益别人,你做善事要把自己的四相给做掉,目的在此地,那就是无量功德。你搞错目标,我做善事是给别人做好多好事,自己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念念增长,不但增长,还增长烦恼。大家一赞叹,你生欢喜,人家一毁谤,你又生瞋恨,你所修的是什么?你所修的叫大烦恼,哪里是佛法!天天念经,早晚都念《金刚经》,结果还被《金刚经》迷惑了,不能开悟,不晓得把这些道理在境界里头提起观照。

  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示大家,六度是度自己不是度别人,无论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一言而蔽之,修不著相而已。不著相就是直心,就是深心。四摄法是为度一切众生,虽度一切众生,也不能著度众生的相。佛在《金刚经》上说,「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不著度众生的相,真正做到三轮体空,这才叫做自度度他,才能说不堕邪见。否则的话,你四相在,你说你不堕邪见,没有这个道理。为什么?四相就是邪见,你用邪见来修学,你如何能不堕邪见!

  所以我们常常跟同学们共同勉励,我们一定要晓得自己修的是什么,学的是什么,连这个都搞不清楚,那真是迷惑到所以然。我们修的是清净心,我们学的是清净心,凡是障碍我们修学的那就是魔障。魔障没有什么了不起,觉了他就没有障碍,迷了就成障碍。觉悟了,魔就变成佛,迷的时候佛就是魔。譬如刚才我说的,这个同修做好事修功德,被人家毁谤侮辱,如果你一觉悟,那个人就是佛!没有这些毁谤侮辱,怎么晓得你自己离四相?怎么晓得你心清净?怎么晓得你在境界里不生烦恼?一定要境界来磨炼。你一生瞋恨心,外头境界是魔境界;你一生清净心,外面的境界是佛境界。你说,外头境界是佛还是魔?外面的境界无佛亦无众生。外面境界都是你自己心刹那刹那在变,所以你心地一念清净,外头都是佛境界!再跟你讲,百界千如,我们从早到晚十法界的因都有,偶而有一念很清净的,这是佛境界现前;一念瞋恨心起来,外面境界是魔境,地狱境界现前;一念贪心起来,外面饿鬼境界现前;一念愚痴,外面是畜生境界。要晓得这个道理,然后才知道怎样去修学。

  讲义【楞严经云:「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

  这都是讲末法时期的众生,修学大乘的人,他没有修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这算不错的,堕到小乘里面去算是运气好的,但是还是堕落。『诸天、魔王,及魔眷属』,这个堕落就很惨,诸天、魔王及魔眷属都是属於六道,从天道到地狱道这里面统统都有。『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

  讲义【二种根本者,一、真本,二、妄本。妄本是识心,真本是根性。】

  『妄本』就是分别心、执著心,八识五十一心所统统是妄心。真心是六根的根性,常住不生不灭,在眼叫见性,在耳叫闻性。真心是体,妄心是用,用与体相应就是佛菩萨,用与体不相应就是凡夫,这点诸位要明了。妄心与真心相应,这叫用真心。不然的话,你就堕到无想定;不用心意识,这是无想定,无想定是外道。再不然就落在小乘,「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从这个地方你要明了,对自己对内一切无有分别执著,对待别人又不离分别执著,体用一如,体用不二!如同诸佛菩萨示现在我们人间一样,这样才能不堕邪见。

  自己要是不能,那就得要亲近一个善知识。什么时候自己有资格离开善知识去进修?就是你会了,你在境界里体用不二、运用自如,你可以出师,可以离开老师。没有到这个程度,换句话说,你还会堕到邪见,不能离开老师。决定不堕邪见,这时候可以离开老师,不必要再跟到老师身边。

  经【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

  这两句话是赞叹他。我们通常讲这两句话的意思,好极了!好极了!问得好极了。言语上没错,可以这么说法,可是意思很深,决不是普通的人能领略得到佛这两句赞叹的意思。这个赞叹,他这三个问题提出来,度了多少菩萨,成就多少众生,真是无量无边的功德!决不是我们能理解的,所以说不可思议,这种功德是「唯佛与佛,方能究竟」。

  经【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

  他这个问,不是为他自己问的,完全是为了利乐他人而问。『汝等』,「等」是等诸菩萨,广泛的说,释迦牟尼佛住世弘法教学四十九年,这四十九年当中所有提出问题来发问的你们这些人,「汝等」指这些人,这就全包括了。如果把范围缩小来看,就是这一会,圆觉会上发问的有十二位菩萨,你们这些人。『乃能为诸菩萨』,不是为二乘,不是为人天大众,所以这部经叫一乘了义经典,是为诸菩萨解决疑难,帮助这些菩萨成佛。

  经【谘询如来。】

  『谘询』就是请教的意思,有种种许多大的问题不能解决,要提出来请教如来。

  经【因地法行。】

  如来之所以成佛,最初是什么样的因缘成就的。

  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这两句是允许给他讲。我们把这段的意思在《讲义》里面跟诸位提示出来,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佛门里面的教学:圆瑛法师讲:

  讲义【文殊菩萨殷勤三请。世尊因其为法心诚,利生念切,乃重言善哉以赞之,一、赞其能为现前菩萨,二、赞其能为末世众生。】

  请法的心真诚,礼节隆重,目的是利生心切(利生念切,这个念就是心),心念非常的恳切,所以佛对他加以赞叹,实在是太难得。今天的人是自利的心很切,利他的心没有,这个难!我们要学佛、要学菩萨,看到菩萨都是利他心切,没有看到是利自己的,所以大家要从这个地方去学,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善哉善哉』的赞叹,第一个是赞叹他为当时在座的这些菩萨,其次赞叹他能够为后世的人著想。

  讲义【若知如来因地法行,及大乘菩萨所发清净心,自然得正知见;明白正修行路,得正住持,即是安住一真圆觉妙心,任持万行无失,不落空有二边,是为不堕邪见。】

  这个注子注得很好,后面佛还有详细的开导。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的,清净心就是唯一真诚之心,净土法门里面讲的「一心」,说绝了!《起信论》里面讲三心,三心就是一心。净土法门的殊胜就殊胜在这个地方,提出一个「一心不乱」,一切佛法全都包括在其中。你们想想,一心不乱,哪一法能超越这一句?净土法门直截了当就是修一心,我们修净土的人要常常把这个提起来,就修一心,决定无有二心。一心就是清净心,一心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心,起一个念就落在二边,就不是一心!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里面,样样事情做得很周到,做得很圆满,利益一切众生,自己是一心,用一心来做,在种种境界里炼一心。一心就是不染著,不著一切相,不著一切法,你心就一了。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你著相,你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贪著其相你生烦恼,瞋著其相你生烦恼,疑著其相,对相疑惑,真相不明了,疑惑,你起烦恼。你要是一切都不染著,烦恼就没有了。烦恼没有了,给诸位说,生死也没有了,这是更深一层的境界。唯有真正一心者,才能悟入一乘的真实义。『谛听』:

  讲义【诫以谛实而听。】

  第三行:

  讲义【一心入於语义中。】

  『一心入於语义中』,就是观世音菩萨在《楞严经》里面所讲的「反闻闻自性」的功夫。什么叫反闻?一心听就是反闻,一心听是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就是一心。断疑生信,「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是什么?生实相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换句话说,信心清净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意思略略的说出来了。

  我要告诉同学的,就是要劝大家发心成就大众,不要发心利益自己。成就,实在讲不难!这么多年当中,佛法里面最重要的根本法轮《华严经》没有人讲,纵然讲,不圆满。大陆上过去有几位法师大力的在弘扬,但是都没有把这个经讲圆满,虽然讲了多少遍也没讲圆满,非常遗憾!经太大了,但是诸位晓得功德亦大,不可思议。这部经一天讲八个小时,一年圆满。我们想想,一天八个钟点,我们没有这么多精神来听,讲的人有精神,听的人疲倦了。清凉大师一生讲五十多遍,就是这个讲法,我们根据过去所讲的经验,确实一年一部。我们也讲了一千七百多个小时,一年。一天讲一个钟点,八年,这个时间好长。台中李老师一个星期讲一个钟点,八年再乘上七,要五十六年这部经才能讲圆满。他现在讲了将近十七、八年,还要讲个三十几年,这个经才能讲圆满。一天如果讲两个小时,四年,你们想想看,行,四年可以。办一个佛学院,每天上两个钟点课,四年这部《华严经》就讲圆满,一天讲四个钟点,两年就圆满。我在这个地方提醒诸位同修,要发大心,要求大解,开大解、修大行、证大果。

  根本法轮,佛教根本经就是两部,一部《华严》,一部《法华》。古德有提「二华堂」,一个是《华严》,一个是《法华》,这两部经都称之为经中之王,两部都是根本法轮。这次我们将《华严》跟《法华》合印,精装七本,很庄严,希望大家要努力。目前我们讲解《华严》的方法是随说,《金刚经》里面所讲的「随说是经」,随说是什么?不是完整的本子来讲,是在里面选讲,也不一定先后次第,也不按照它章法脉络来说,随便在里面选几句、选一段来讲,这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要是讲全经,那更不必说了。古德在《金刚经》注解说,「随说是经」好比佛的碎身舍利,一颗一颗的舍利,要是讲全经等於说佛的全身舍利,那就是留整个的肉身,用这个来比喻随说、全说的功德利益。

  这样子来看,弘扬大法不难,难在什么?难在护法,没有人护持就难,护法不是普通人,佛陀当年在世,那些护法者都是古佛与诸大菩萨再来的,为什么?因为普通的人他起心动念为自己不为佛法。像这些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他起心动念是为众生不为自己,所以才会护法、请法。大法要启请的,没有人请不能自己说。启请的人都是菩萨,像文殊菩萨一样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为诸菩萨、为一切众生来『谘询如来』,这就是请法。唯有大心的菩萨才能建立道场,才能做这种弘法利生的大事业。经上说得很好,「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即为有僧」,经典本身是法宝,可见得经典所在之处是三宝具足,既然三宝具足,这个所在诸天善神他就拥护,他就供养。我们今天反而被人轻贱,被人糟蹋,这就是我们自己业障深重。要晓得,要知道忏悔,要知道努力精进,决不能退转,决不能懈怠,决不能灰心,那你就向魔宣布投降了。你果然能忏除业障,精进不懈,决无退转,那些魔将来都变成你的护法,魔向你投降,完全是操纵在自己,由自己决定成功与失败。下面这段经文:

  经【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佛答应给他开示,他提的这三个问题佛答应来讲解,文殊菩萨跟在座的这些大众都欢喜。『默然而听』,就是一心悟入。佛对我们这是开示,我们做学生的人要能够悟入,「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讲义【文殊承教欢喜,愿闻了义之教。】

  这是启请的人,他得的欢喜。

  讲义【在会法众,莫不皆然,忘缘息虑,静默伫听。】

  『在会法众』,一同修学佛法的大众。『忘缘息虑,静默伫听』,这八个字就是「默然而听」的注解,这两句话很重要,也就是佛所讲的「谛听」。忘缘,「缘」是外面的境界;息虑,「虑」是自己的生灭心,就是心里面的妄念。这就是教你,听经的时候把一切外缘统统放下,放下到什么程度?左右的人都不知道,真放下了,一心而听;内,息一切的妄念,全神贯注,静默伫听。如果用这种态度来听经,哪有不开悟的!哪有不成就的!

  在世法教学当中,汉朝的大儒郑玄,我们今天读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都是郑玄注的。马融是汉朝著名的大儒,郑玄是马融的学生,可是他的成就超过老师。马融讲学的时候他有一个习气(就是爱好),要听音乐,他喜欢这套。我们现在听音乐,放一个电唱机在面前也可以,那个时候没有,那个时候的乐是一些歌女演奏的。他家里面是大家庭,马融官也做得很大,学问也好,家里面养著有歌妓,就好像乐队一样,自己家里有。讲学的时候乐队在后面演奏,他用个布幔拉起来,用个布围,里面在演奏。他在这个地方讲,学生在那边听,那个布围当然也有露缝的地方,学生听老师讲经 ,后面看看那些演奏的女子,偷偷的去看看。

  他学生很多,他教学三年,只有郑康成(郑玄)一个人全神贯注听讲,从来眼神没有偏差过一点。郑玄学了三年,临走的时候他很感叹,「我的学问完全被他学去了」。这个老师嫉妒心很大,他晓得这个人这么年轻,到我这儿来三年,全神贯注把我的东西统统学去,将来成就一定在我之上,心里不服,就派人在路上想把他暗杀。郑玄这个人头脑很聪明,他老早就晓得,走小路溜掉了。这是了不起的一桩事情,这就是讲郑玄学东西他能够谛听,真正是做到「默然而听」,所以他的成就果然超越马融。

  中国文学里头常讲「饮酒三百杯」,三百杯的典故就是从他这儿来的。他离开老师,老师同学给他饯行,每个人敬他一杯酒,他一次喝三百杯,连小礼节都不失。如果我们都有郑康成这个酒量,释迦牟尼佛就不会有「不饮酒」这条戒。为什么?他不醉,他不乱。古礼比佛门里面还要琐碎还要细,我们的威仪没有儒家的威仪讲得多。郑康成一点都不失态,真正证明他修学确实是有相当的功夫,不是平常人能够比拟的。而且在马融座下的时候,他才二十几岁,很年轻就有这样的成就,这是值得我们赞叹的。我们今天读到「默然而听」,就想到郑康成。

  世出世间法,闻法要想开悟(不开悟没有成就),诸位要记住,决不是记言语,你把这个话记得再清楚,不开悟。录音机摆在此地,录得一个字都不漏,它不开悟,它是死东西。我们也要学,学像录音机一样,学像机器人一样,全部都录下来,录下来不开悟,那没有用,那叫做记问之学。世出世间法都不重视记问之学,重视的是开悟,开悟一定要一心悟入,要默然而听。底下经文就很重要,就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解答这三个问题,这是入到最重要的部分。今天讲到此地。

  (第十八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18

  请看经本三十四面:

  经【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盘,及波罗蜜,教授菩萨。】

  从这个以下,是本经正宗分。正宗分一共分两个大段,第一个大段「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这一大段只有一会,就是文殊菩萨这一会。第二个大段「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这就是普贤菩萨以下,一共有十会,这段文长,讲修行的比较长。最后一会是本经的流通分。正宗分十一会里面两个大段落,这一段经文非常重要。

  刚才我们念的这一段,佛可以说把这一次法会宗旨以及讲题说得清清楚楚。圆瑛法师一开端就说明:

  讲义【此段即圆觉真宗。】

  「真」是讲真实,「宗」是宗旨,就是真正的宗旨。

  讲义【一经要义,不出信解修证。】

  实在说,不但《圆觉经》的要义离不开这四个字,大小乘一切经典总离不开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当中,「信」是入门,偏偏这个入门就是很大的一个难关,入了门之后,解与行都好办。我们现在似乎是解很难,修行很难,其实不是的,是我们没入门,所以没有信!你们想想对不对?因为没有信,解行当然就难。这次我们在星期天特别提出三祖《信心铭》来跟诸位研究,目的就是要建立对於大乘佛法的信心。所以,最难的就是信心难。《圆觉经》十二会,第一会讲「信」,从二会以后是讲「解行证」;这一关要是通不过,后面不但你证入难,理解也不容易,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相当不容易做到。

  讲义【自下正宗十一重问答,分作二科。】

  二科就是两个大段落。

  讲义【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

  第一个大段落,就是信解真正成本起因。

  讲义【后十问答,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

  后面有十番问答,就是十会,是讲依解修行随根证入,就是修证。

  讲义【初者顿悟本有圆觉妙心,本无无明生死,方为真正信解,不认妄念,不执异见故也。】

  这桩事情,是要我们真正悟得我们自己「本有圆觉妙心」,同时还要相信本来没有「无明生死」,这才是真正的信,真正的解。如果在这个地方是真信,真正理解,佛法里常讲「了生死出三界,断烦恼证菩提」,一生确实可办,能够成就。之所以不能成就,实在讲就是在这个地方没有能够建立信心。注子里头,这几句都非常的重要。《圆觉》是修学大乘佛法最好的指导原则。底下两句教我们「不要认妄念,不要执著异见」,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一部《金刚经》就是说的这两句。不但《金刚经》说的是两句,要是把十方诸佛所说的一切法,把它归纳起来看,实在说,不外乎教人不执著「一」,也不可以执著「异」,就是此地讲的不执著异见,这样才有顿悟的可能。

  讲义【顿教因地,总有三重:初、了悟觉性;次、发菩提心;后,修菩萨行。】

  这部经是大乘圆顿的教学,所以经题称之为「了义修多罗」。顿教的因地很重要,把它归纳为「三重」,就是三个层次。第一,「了悟觉性」,「了」是明了,悟是开悟,「了」是解,悟是信,真正明了觉悟了,相信自己具足圆觉性。圆觉性就是妙真如性,我们也叫它做佛性,也叫它做真心,也叫如来藏,也叫真如,也叫实相,名称太多了,全是讲的一桩事情,要相信自己有。

  第二,「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性,因为我们觉性被无明烦恼妄想执著盖覆了,我们的觉性虽有,不能现前。怎样叫它现前?不是说我们信了就能现前,信了以后一定要发菩提心。菩提心,不是口头上发发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从内心里面转迷向悟,这是菩提心。换句话说,从今而后我们在境界里再不迷惑了,觉而不迷,这是菩提心,菩提心里面叫直心,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菩提心里面所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对於一切众生真正是大慈大悲。所谓大慈大悲,注意那个「大」字,如果讲慈悲,哪个人没有?你那个慈悲不大,你喜欢的那个人你对他很慈悲,你不喜欢的你对他就不慈悲,你的慈悲是有界限的,这个慈悲不大。大慈悲心,是从平等心里面生的,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没有界限,一视同仁,对你喜欢的人你很慈悲,你厌恶的人,甚至冤家对头,你对待他还是大慈大悲,一律平等,决定没有高下,没有分别,这才叫做大慈大悲。这三心是三而一、一而三,这个三心是一心。

  如果你想勘验自己,测验自己的菩提心有没有发,从什么地方去勘验?从慈悲心上勘验最容易看出来。你要是从平等心,我对待一切人都很平等,我的心也很清净,你看到那个人还讨厌,完了,你菩提心没有了。真正发菩提心的人,这个世间从天堂到地狱,总是一个心,决定没有差别,这叫菩提心。佛菩萨的经典不是一门学术供给我们来研究来探讨,那有什么用处?它的作用不在此地,它是一服良药,来治我们无始劫的毛病,那你自己就得到受用了。

  经上讲「圆满的觉悟」,我们自己有没有圆觉?这个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之处,时时刻刻要提起观照的功夫。我们是不是真正觉悟?「圆」暂时不谈,只谈「觉」,是不是在境界里面真正没有厌恶的心?不管别人怎么对我,他对我好,我心清净慈悲;他对我很恶,每天都骂我、打我、讨厌我,我对他还是清净慈悲,那你就觉了。如果有一念厌恶的心,「我天天做好事,天天在种善根,在修福修慧,那个人还找我麻烦,还在处处障碍我,算了,好事不如无事」,那你就不觉,你又迷了。别说圆觉,你那个觉心就失掉,失掉是什么?菩提心失掉了。所以菩提心一发,给诸位说,就是圆初住的菩萨。

  第三,「修菩萨行」。从发心住开始,一直到等觉位,都是修菩萨行。换句话说,四十一个位次都叫修菩萨行,到如来果地上称之为圆觉,圆满了。等觉菩萨还不行,为什么?他还欠一分,还没圆,如来果地上这才圆了。

  这三个层次必须要晓得。一部经具足了这三个层次,三个层次里面你只要得到一个就算你及格。我们学校评分甲乙丙丁,丙等算及格,低一点,就是你「了悟觉性」就及格了,及格就可以入门。如果你一发心,不但及格,你也升等,从丙等升到乙等;再要肯修行,你又进一级,就升到甲等。甲等人就具足这三条,真正是圆觉会上的当机者。具足前面两条是其次,具足一条也算是入门,三条都具足你就是圆顿根性的菩萨,你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具足两条或者具足一条,是属於一般比较钝根的,那要渐修,一生不见得有成就,所谓多生多劫的修行。由此看来,这部经又何尝不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段经文的意思,表面上看著重在一条,建立信心,就是了悟觉性,其实是具足后面的三个境界,换句话说,信解行证无不具足。

  『善男子』,这个称呼,经上常有「善男子、善女人」,这里称一个,善女人省略了,都包括在其中。

  『无上法王』是佛自称。佛这种称呼是不是太不谦虚?是不是过分的把自己抬高?如果就个人身分上来讲,佛是非常谦虚,因为「无上法王」是如来果地上的尊称,不仅是称他自己一个人,凡是成佛的人都应该这样的尊称他。所以这个称呼,绝不是称佛自己个人,十方三世所有成佛的人都叫无上法王。由此可知,这个称呼是自尊尊人的称呼。

  『有大陀罗尼门』,「陀罗尼」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简单的说,这个法它能包括一切法,这个法就叫做总持法门。总持法门加上一个「大」字,换句话说,那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不包,没有一法能够超越的。这个大陀罗尼门是什么?『名为圆觉』。注子里面诸位可以参考,但是不能够呆看,只是它提供给你做参考。圆觉是什么?圆觉是大陀罗尼门,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这个大陀罗尼门流出来的。

  圆觉就是一心。「一心之法,方名为大。」几个人能了悟!修行修什么?修一心,这一点非常重要。你要是真正得一心,世出世间法就完全证得了。如果不晓得一心,在文字言说里面去打转,没有不被言说文字所迷惑,你几时能出得了这个迷宫?你要想超越,证得一心,大乘经论里面常常教给你,「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你就能证得一心,证得一心就是证得大陀罗尼门。大陀罗尼门,就是净土宗讲的「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圆觉,换句话说,证得理一心不乱的人就是圆觉菩萨。

  『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这里面恐怕又有问题,如果说「流出清净真如」,我们也许觉得还容易体会,「流出一切清净真如」,就不好懂了。「圆觉」就是一心,是体;「一切」是相。我们把「圆觉」比作金,「一切」就是器,先把这个概念搞清楚,然后「清净真如」你就明白了。金与器不二,从金的体上讲,是清净,是真;从相上讲,是清净,是如。金就是器,器就是金,这个比喻容易明了。

  我们再看看佛所说的本意。一切法,就是世出世间依正庄严。正报是我们的身体,我们这个身体是从圆觉性里面流出来的,这个身体是清净真如。身体以外都叫做依报,所谓依报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环境里面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的环境,佛家称之为器世间;另外一大类是人事的环境,佛法称之为有情世间。无论是物质环境或者是人事的环境,无有一法不是清净真如。为什么它是清净真如?因为它全是从圆觉性里面流出来的,它的理体就是圆觉性,相虽然是千差万别,体是一个真如。因为众生迷了圆觉性,所以在一切法里头见不到清净真如。

  你们想想为什么见不到?因为你们用二心,二心是分别心,本来是个清净真如,你在这里面一虚妄,给它一分别,这是真、那是妄,这是好、那是丑,本来没有,本来是一味平等,你这一分,好了,境界就随你妄心所转,转成一个虚妄的境界。但是诸位要晓得,那个虚妄境界真的是虚妄的,「清净真如」是真的,不会为你虚妄想像就改变,不会随你心改变的。譬如你心里面想这个好这个丑,你说这个好,它随你心真的就变好了吗?你说这个丑,真的就随你心变丑了吗?其实不然,你的看法是这样的,另外一个人看法跟你看法又不相同了。由此可知,所谓好丑没有标准,没有标准就是虚妄,是你自己在境界里面妄生分别执著。不但迷失了自己的圆觉性,也迷失了外面境界的真实相。真实相就是此地讲的「一切清净真如」,在般若经里面讲的就是「诸法实相」,本经里面的名词叫「一切清净真如」,一切清净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圆瑛法师在此地引用《起信论》一段话:

  讲义【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心缘」就是分别心,就是妄想心。「毕竟平等」,你在一切境界里面,果然离言说、离名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平等的。「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为什么?你心真,见到外面境界就如,「真」是讲心,「如」是讲境界,境如其心,心如其境,所以叫真如。心是真的,外面境界也是实在的。

  讲义【真者,无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如者,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这是见到清净真如。诸位能见到这个境界,这里面的受用就不可思议,平常讲「法喜充满,自在安稳,常乐我净」,这些名词你们都常常听,真正意思体会不到,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见到清净真如,你要是见到了,境界才现前。现前的时候就像六祖大师刚刚开悟的时候一样,那种欢喜、那种受用自然而然的说出来,「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你看,「流出一切清净真如」,他要是没有亲证,这句话说不出来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所以流出一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开悟当时这个心情,他那种真正的快乐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唯有亲身证得者才晓得,听了这个话才知道意思。没有亲身证得的听了这几句,「老生常谈」,得不到受用,无法体会。『菩提涅盘』:

  讲义【梵语菩提,此云觉,亦云道,是诸佛所证之智德。】

  梵语『菩提』,中国话就叫『觉』,也叫『道』,实际上「菩提」就是觉悟的道路,觉悟的道路就叫菩提。『是诸佛所证』,怎么证法?圆觉性就是圆满菩提,我们虽然每个人都本有圆满菩提,现在是被自己的分别妄想障碍,本有的圆满菩提不能现前,不起作用,目前这个状况是迷惑颠倒。

  讲义【梵语涅盘,此云不生不灭,是诸佛所证之断德。】

  『涅盘』也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是『不生不灭』。《中观论》讲八个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八个不里头懂一个全就懂了。「八不」说明什么?一切清净真如。我们现在看一切现象有生有灭、有来有去、有断有常,把一切依正庄严看走了样,不是原本的真相。

  佛教给我们,他教什么?简单的说,他教我们恢复自性,恢复我们本有的智慧,恢复我们本有的德能;除此以外,就没有了。到你成佛的时候,「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为什么?你所得的全是自己本来具足的,没有一丝毫是从外面得来的,全是自家本有的。你现在为什么得不到?天天在这里闻佛法,天天在那里修行,你还是得不到,毛病在哪里?你所听的都把意思搞错了,错在什么地方?你听的是言说相,你所看的文字相,离开了讲堂,离开了书本,你心里面起的是心缘相,全错了!这个办法去修行,去研究经,别说研究三十年、五十年不通,你就是研究三十个、五十个阿僧只劫,保险你还是不通,你把方向搞错了!明明告诉你,离一切分别执著,才能得一心。

  念佛是个好办法,可惜的是不会念!你要是会念,你早成就一心不乱了,这是证了圆觉性,也证得一切清净真如。你不会念!会念的人怎么念?在境界里心才一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那个妄心压下去,这会念。凡夫在外面六尘境界里面总是起贪瞋痴慢,起这些心。贪心起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贪心压下去;瞋恨心起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瞋恨心压下去;看到大人有自卑感的时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把自卑感压下去;看见贫穷下贱,自己就了不起,贡高我慢的心生起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把我慢心压下去,这就会念了,这叫用功。

  不是早晨念一千声佛号,晚上念一千声佛号,念给佛听,佛就很喜欢我,将来我死了就可以接引我往生,哪有这回事情?日常生活当中还是起心动念,还是造作罪业,那就是把佛号念错了。用这句佛号,要念成一心!一心就是平等;二心就不平等,二心里面就有高下,哪里会平等?试问我们能不能用一心待一切人?这是功夫,这就叫修行。无论对什么人,我们是不是就一个心?不是一心的时候,我是偏心,偏心就不是一心,这一偏那就偏得太远了。所以,我们晓得修行从哪个地方修起,这几句话是整个佛法的纲领。

  『及波罗蜜』,波罗蜜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彼岸到」。

  讲义【诸波罗蜜,或云波罗蜜多,此云彼岸到,若依此方,顺义回文,当云到彼岸。】

  「波罗蜜」,依中国的文法,意思是「到彼岸」。这句话是总结前面这四个意思,「圆觉、清净真如、菩提、涅盘」,都要达到究竟圆满,「波罗蜜」就是究竟圆满的意思。古印度,无论做什么事情,把这个事情做完就叫做「波罗蜜多」,换句话就是这个事情做好了,做圆满了。「到彼岸」,中国人术语讲「到家」,到家是做得顶好,功夫到家,「到彼岸」就有这个意思。譬如书法家,他写字功夫到家,印度人就称为「波罗蜜多」。你晓得这个意思,前面「圆觉、清净真如、菩提、涅盘」,样样都到家了。十方如来教一切众生,他的内容、宗旨,岂不是在这几句话当中全都说出来了?经文里面没有般若,注子里面加上个般若,因为讲到诸波罗蜜:

  讲义【乃以般若为先导。】

  为什么?没有般若,无论做什么事情不会做圆满的,换句话说,这个功夫没法子到家。有了般若波罗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很圆满。「般若」是智慧,所以佛在一生教学当中,这是讲释迦牟尼佛过去住在世间,他教学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当中「般若」这一门就占二十二年,差不多一半的时间。由此可知,佛法是以般若为教学的中心,般若也最难懂。「般若」在佛法里面占的地位非常重要,不学般若不能算是学佛。学佛,佛者觉也,没有般若智慧,你怎么会觉悟?

  般若经里面最主要的经典是《大般若经》,有六百卷,这在中文译本的佛经里面篇幅是最大的。实在说,份量太大!中国人喜欢简单,最怕的是麻烦,总是愈简单愈好。所以自古以来,学般若的人多半在六百卷里面只学一卷,这一卷是《金刚般若》,古来祖师大德也特别的提倡,有这一卷也就可以了。这一卷虽然不多,只有五千多字,跟中国《老子》的份量差不多,可是其中义理无有穷尽!不管你学的是哪一宗,你所修的是哪一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你要不懂般若,刚才讲了,你要想解一部经,这部经的理解你不能到家,不会圆满的,你只能理解个皮毛。你修学那个法门,你没有般若,你的修行也不能到家。譬如念佛,念佛要到家是理一心不乱,你要是没有般若,决定不能到理一心不乱,充其量你只能念到事一心。事一心,见不到圆觉,也见不到诸法实相,本经所讲的「清净真如」你见不到。由此可知,般若重要!下个月图书馆办暑期讲座,我们以八天的时间来研究《金刚般若》这部经。假如在八天当中你得到纲领,以后无论对於哪一部经的研究,或者某一个法门的修持,都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帮助你到彼岸。

  讲义【般若,即能照之智,以智照理,称理起修,所修离相,修即无修,即因地法行也。】

  这几句是说明般若的作用,无论用在研究学问上,或者用在修行上,它都是关键的纲领。般若的修学有三个层次,首先就是「观照」,观照还是用的分别心,用的第六意识心,还是起心动念。譬如我刚才教给诸位念佛的方法,那就叫观照,为什么?晓得自己妄念起来了,谁晓得?第六意识晓得,又晓得选念佛这个方法,用这个方法把妄念伏住,把念头集中到阿弥陀佛上,全是用的第六意识,这叫观照。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觉就是觉照,觉照就是观照,先用这个功夫。你研究经典亦复如是,也是这个办法,譬如你的心里起妄念,一起妄念马上就想到经典里面所讲的,所以经典要熟,道理就在此地,用经文经教转我们的妄念,这是观照。

  观照功夫久了,「照住」。先只有照,照不住,它一照还有别的妄念起来,这就看个人的功夫。你要问多久的时间才能照住?每个人不一定,因为每个人善根不相同,每个人用功勤惰不相同。有的人用功很勤、精进,有的人懈怠懒惰,那怎么会一样?功夫不一样。有的人用功很认真,有的人敷衍了事,所以必须观照功夫深,我们不能说观照时间久,不能讲时间久,懈怠懒惰的时候再久也没用处,观照功夫深就照住了。以念佛来说,照住就是念佛三昧成就了,这是事一心不乱,照住就得定了。换句话说,妄念不会再起来就得念佛三昧,我们称作事一心不乱。

  到这个境界还要继续观照,功夫还要往前精进,不能停在这个地方。再进一步就「照见」,《心经》里面「照见五蕴皆空」,此地《圆觉》「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盘」,你见道了,照见了,照见就是理一心不乱。再给诸位说,到照见就是大乘的见道位,见道了。见道位是什么地位?圆教初住菩萨,照见了。见道以后,从初住到等觉这是修道位。诸位想想看,以念佛来说,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都没有见道,理一心不乱才见道!见道才起信,没有见道,信心是摇摇摆摆不定的,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俗话叫「露水道心」,没有用处的。小乘见道位是须陀洹果,条件是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大乘的见道位是要照见五蕴皆空。《心经》是见道位的境界,不是如来果地上境界。

  这是般若所讲的功夫三个层次,无论用在哪个法门上,修禅或者是观心或者参话头,也是三个层次。由此可知,讲观照,完全是对付烦恼的;烦恼断了,照住;智慧现前,照见了。

  『教授菩萨』,是以上面所讲这个纲领、宗旨来教一切菩萨。

  讲义【菩萨求证菩提涅盘之果地觉,必须依此清净真如,为因地心。】

  「清净真如」就是理一心不乱。「为因地心」,从这里开始修行,才入修道位。

  讲义【修诸波罗蜜,为因地行。】

  『诸』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归纳起来讲六波罗蜜,六大纲领,这六大纲领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包括了。诸位不要认为六波罗蜜就是六种,那就错了,没有一法不包括在里头。样样都要修得圆满,样样都不迷、不邪、不染,与圆觉性相应,也就是与一心不乱相应,这是菩萨修成佛道的因地行。

  讲义【依因感果,自可圆成果地觉也。】

  这样才能圆满菩提,才能证得无上的佛果。

  所以这一行经文里面,佛首先把他的教学宗旨说出来。我们再想一想,我们今天的修学与这个宗旨合不合,这样就找出我们自己修学的利弊得失,就可以发现了。我们今天所修的是不是向著这个大的方向,圆觉跟清净真如?我们是不是以圆满的波罗蜜为宗旨、为指归?这是修学真正的两大纲领。如果我们修学,这个心果然是在圆觉,是在一心不乱,你这个方向对了,那是真正的菩提道。一切境界里面修自己的清净心,清净心与真如相应,那就是求真如的一条大道。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这都是修行,生活行为,是不是都能把一切事做到尽善尽美,尽心尽力?那就叫波罗蜜。没有尽心尽力去做,哪里能够圆满?

  刚才给你说了,六波罗蜜是一切法,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超不了这六大纲领。所以不管你做什么,从早到晚本分之内的事情要尽心尽力去做,要日新又新,天天老是那个样子不行,那不算圆满,要求进步,为什么?有精进波罗蜜,精进就是天天要有进步。天天没有进步,这不能成功。我们举个最浅显的例子,你们在常住或者在家的,每天总免不了要烧饭烧菜,你这个饭愈烧愈好吃,菜愈来花样愈多也愈好吃,那就有进步;天天老样子那就没有波罗蜜,那就退转了。不会的要学会,会的要精进,没有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法法皆如,前面跟诸位讲过「如是我闻」!佛就是以这个来教授菩萨,菩萨也是依照佛的教授来修学。

  前天你们有几个同学发心,想利用图书馆的环境来研究佛法,可是要真发心,要真肯干。真发心真肯干,给诸位说,各个都有成就,不管你是聪明、是愚笨,没有不成就。我们以三年为期,根性利的人一年可以学一样,三年学三样;根性笨的人,三年学一样也一定能学好。我三年就学一部《八大人觉经》,三年毕业了,这《八大人觉经》世间第一,那就成功了。诸菩萨里面,各个都是第一没有第二的。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头一再劝勉我们后学,他本身就是个例子,一生只学一部经,哪个地方请你讲经,「我只会讲这一部经」,你问我别的,「别的我不会」,不丢人。如果这个丢人的话,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五十三位善知识都见不得人,为什么?善财童子去,「我只晓得这个法门,其余的我都不知道,你去请教别的菩萨们」,只晓得一样!这个不是谦虚,这就是教学,这一门那是真正第一。所以搞多了不行,贪多就嚼不烂。目前这些佛学院排的课程几十种,他当然学不好。如果三年只学一样,哪有学不好的事情?我们将来要走这个目标,就像这样走法,这就是遵从世尊教授菩萨这个办法来学的,有宗旨、有方向、有步骤、有进度,一定要达到圆满波罗蜜。今天就讲到这里。

  (第十九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19

  请看经文第三十七面,经文从这个地方正宗分的开始,说到最重要的部分了。

  经【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这是佛答覆文殊师利菩萨所问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成佛之道。『一切如来』是指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现在那是已经成佛了。你要问:他们在『因地』怎么修成的?佛就告诉你:『皆』,都是这样的,没有例外的,都是『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圆照清净觉相」这一句,「断无明,成佛道」那是说的果,因就是这一句,至於未来的菩萨要修成佛道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得要明了什么叫「圆照」,什么叫「清净觉相」,这是问题关键的所在。《般若经》里面常常讲观照,我们在《般若经》里面依古大德说了三个层次,就是从观照到照住、照见,即使到照见还没有到圆照,「圆照」是圆满的照见。照的是什么?这个诸位要晓得。换句话说,从开始修观照的时候,因地心与果地觉就要相应,既然讲到果地是清净觉相,我们一开始观照就要照「清净觉相」,那你因地心与果地觉就完全相应,这也就是平常我们常常提醒同修们要修清净心,「清净觉相」就是清净心。注子里面讲:

  讲义【圆照,是能照之智。】

  这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虽然在理论上讲,我们每个人都具足,这个东西不是外来的,是自己本性里面本具的功德,但是如果没有修德,我们本性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不能现前,不能现前的原因就是被无明烦恼障碍住。在初修的时候,就是刚刚学的时候,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现前应当要做的,那就是古人所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就是观照,念就是无明,不怕无明烦恼起来,无明烦恼一定要起来,如果无明烦恼不起来,那你就是已经成了佛,你就不是凡夫。既然是凡夫,当然是有无明、有烦恼。但是起来的时候不怕,怕的是什么?被烦恼所转,这是可怕的事情,所谓愈迷愈深,怕这一点。所以,佛教给我们要提起觉照的功夫。

  觉照,在最初的修学就是要常常记住佛给我们讲的道理、教训,当我们烦恼一现前,想想佛讲的道理,你能够一想心就平和了。我昨天遇到一个同学,他给我说,他常常烦恼起现行(他学佛才一年多),他就念两遍《心经》,这个心就清净多了。这是初学人用功得力的处所。他就问我般若的修学方法,我就给他讲《心经》恐怕不行,你念《心经》对治烦恼好,你要晓得了解般若的道理,从《心经》上下手很难,为什么?《心经》太深!不要看到那只有二百六十个字,以为很容易学,那就错了。《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华,换句话说,你不通《大般若经》,《心经》的道理你怎么会懂?所以我就劝他研究《金刚经》,研究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花个二、三年时间把《金刚经讲义》搞透彻,《心经》才会有味道,否则的话,研究《心经》都是囫囵吞枣,含糊笼统。周止庵居士的《心经诠注》他也没有看过,《心经诠注》相当深,比《金刚经讲义》还要难懂,所以要想学般若,得从这两本注解下手。一定要常常提起观照的功夫,观照是智慧。

  讲义【觉相,是所照之理。】

  「觉相」就是所照之理。佛经里面所讲的这些道理,有原理,一切法的根本道理那是原理,有一切事的差别的事理,我们都要懂。刚刚初学还是用的第六意识,换句话说,常常把佛所讲的这些道理孕育在我们脑海里面,心里面常常想著佛所讲的这些道理,愈是了义的道理愈好,这是愈接近根本,愈接近真如本性。这些了义经所讲的道理,我们现在图书馆选的这些经典,在这里跟大家研究,给诸位讲解,全都属於了义经,所讲的纵然讲事相上差别的道理,都与原理相应。所以要常常想到,在一切境界里时时刻刻能提得起,这就是观照,换句话说,所谓观照是常常能想得起来,不至於把它忘掉,时时刻刻都能想起。这种功夫当然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会断,断断续续,观照的相就是这样。功夫用到不中断,那就得定,就叫照住;换句话说,你心里面想著这些宇宙人生真正的道理不会失掉,常常现在你自己心里面不会失去,这就叫照住。也就是说念兹在兹,念念都在心里,换句话说,心就常常在道,没有离开道。

  这个境界还是用的第六意识,这是理一定要明了,理要不明了就很难了。没有理,只有识,识里面不开智慧,识可以得定,很难开智慧。譬如念阿弥陀佛,我一有烦恼,南无阿弥陀佛,行了,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把烦恼打断,把这个念头转到佛号上来,这个未尝不是一个办法。不过,你要是不懂道理,只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把一切妄念归到一念,可以叫你心得定,不开智慧。不开智慧的弊病,怕的是增长无明,什么事理不懂,还是糊里糊涂的,可是烦恼确实能压得住。念佛人有的时候念得很久,念了几十年,退心了,原因在什么地方?就是不明理,念久了这一句佛号念得枯燥无味,他就退心。如果他明白这个道理,他愈念愈有心得,愈念智慧愈增长,他怎么会退心?只有更精进,不会退转的。

  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里面所含的道理有多少?整个《大藏经》,要以这句佛号来说,那就像《金刚经》上讲的比喻,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数比喻没有办法说的。所以十方诸佛教人用观照的功夫,第一个办法就是教你念佛,念佛号晓得这一句佛号里头的含义,这个很重要。我们简单的说,从纲领上讲,「阿弥陀佛」意思是无量觉,一切法中无有一法不觉,这是阿弥陀佛的意思。觉就是般若智慧起作用。所以二六时中,我们阿弥陀佛这个佛号不中断,像古大德一天十万声佛号,那是念念唤起自己觉而不迷,这个佛号是唤醒自己,同时也唤醒别人。别的人懂佛法的,一听「南无阿弥陀佛」,他一听就把迷惑颠倒唤醒,就晓得我要处处觉悟,一切法当中不可以迷惑颠倒,这是讲照住,这是从第一个层次到第二个层次。必须明理,才能将第二个层次提升到第三个层次,照见。

  照住里面得根本智,根本智就是禅定;因定开慧,从定里面开智慧,开的智慧就叫做后得智。为什么?因为定是先得到的,所以禅定叫根本智。《般若经》里面讲「般若无知」,那个无知就是根本智,那完全是清净心,清净代表的是根本智。「觉相」是后得智,对於一切法,没有一法不了然,一切法通达明了。因此,学佛是法法都要通达,法法都要圆融。学通达了,那就一切都必须学。一切都要学,这是佛法教学的本意,可是在修学过程当中,有教学的技巧,那就是初学的人要一门深入,才能把你修学的基础奠好。

  初学的期限,中国儒家是七年,所以七年小乘,九年大乘,这是中国过去儒家的教学所谓十年寒窗。学佛决不是从童蒙学起,那是极少数的。古时候也有六、七岁就出家作小沙弥,那是从童蒙学起,那很少,大多数都是成年以后出家。在古代,十七、八岁出家的很多,因此他在世间的教育,童蒙已经奠定基础。佛法的基础教育一般定的是五年,可是这个不是一个固定的,它毕竟不像现在教育制度是一定的,佛法是不一定的,伸缩性很大,根性利的人也许一、二年就够,根性钝的人搞二、三十年还不行,实际上它是因人而异。

  一定要一门深入!这个一门,教是一门,你学经典学一样东西;行也是一门,就是你修行。修行,总原则来说就是「圆照」,这个圆照包括了八万四千法门,为什么?哪一门不是圆照?门门都是!如果不是门门都是,那怎么门门都能成佛?像本经后面讲的二十五轮,那就是二十五种不同的方法;《楞严经》里面有二十五圆通,也是以二十五种不同的方法来修学,这都是代表八万四千法门,也是代表无量法门。无量法门,门门平等,无有高下,那就是门门都是圆照。所以你修行要修一门,不能修两门,两门就不圆了。

  还有,道场是一个,老师是一个,这样才能成就。你要不相信,我们同学们几乎都有经验,多参访几个老师、师父,每个师父指的路都不一样,这个人说这个好,那个人说我这个比他还要好,试问问你走哪个路好?你无所适从!经典那么多,这边说《华严》好,经中之王;那个说《华严》太罗嗦,《法华》好,那你怎么办?真的门门都好,结果你也这样去学,学了一辈子,一样东西都学不成。所以真正求学讲师承,一个老师!你要是不肯听话,不肯接受,老师就不教你了;你肯接受,老师就教你。譬如我们讲经,欢迎你来听,可是讲到教学那就不一样。教学,学生是百分之百的服从,这个学生是好学生,老师对学生要负绝对的责任。跟我们平常讲经的场合不一样,讲经是讲的人对你听的人不负责任,你听多少那是你自己的,你喜欢来就来,你不喜欢来可以不来。作学生就不行,作学生不来不行,一定要来,不能缺课的。你根本智没有得到之前,没有资格参学,外面有别的法师长者在讲佛法,我去听听可不可以?不可以,没有资格。根本智没有得到之前,不能学第二部经。你们要问:原因在哪里?你一听会受他的影响,对你自己修学就有伤害,道理在此地。

  你如果真正肯学、肯听话,最高明的老师选学生他就要这种学生;他不见得要你很聪明伶俐、基础很好,好的老师不选这些。所以在今天这个社会,求学难!无论世出世间法都难,特别是佛法。为什么讲求的是一门?唯有一门,你才能照得住!由照住到照见还要相当一段的时间。简单的讲,照住是你烦恼障伏住,伏住是不是根本智就得到?未必,根本智没得到。根本智要到什么时候得到?要到所知障也伏住,根本智就得到了。这里讲「永断无明」,永断无明是圆照。到你照见的时候,你是分断无明。佛法里面讲无明有四十一品,你断一品、断二品,分断,没有完全断,完全断就是永断,那就圆照了。由此可知,从初住菩萨到等觉菩萨这四十一个位次都是分断无明,都是在照见这个位置上。我们念《心经》「照见五蕴皆空」,从圆教初住到等觉都是照见。到如来果地那就是圆照,圆照是指如来果地的境界。

  希望同修们,在一生当中能够成就佛道!佛法不容易遇到,开经偈讲「百千万劫难遭遇」,遇到了要是没有成就,多可惜!这个是属於因缘,这个因缘难得!不要把它看得太轻易。你们想想,今天全世界四十多亿人,在一生当中遇到佛法的有几个?台湾佛教算很兴盛,信佛的人很多,皈依、受戒的很多,可是有几个遇到真正的佛法?你要仔细想一想就晓得不容易,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所欠缺的是善根福德,善根是信解,我们对佛法能不能正确的理解,我们能不能真正的相信?果然懂了,很正确的理解,没有发生错误,我们又肯相信,那你是具足了善根,福德就是刚才讲的一门深入。

  到你照见的时候,就具有资格博学多闻,可以离开老师。你这个照见,才照见老师就把你赶出去,绝对不会再把你留在身边,为什么?你已经有资格去参学,有资格去博学多闻,那你就出去,像善财童子一样五十三参。为什么?你自己有主宰,有定有慧,无论接触什么样的境界,无论接触什么样的宗教学术思想,它是正、是邪、是是、是非,你一看一听心里都明了,你转它的境界,它不会转你。你有这个本事,老师就请你出去,不再留你;你没有这个能力,那你就乖乖的跟老师学,还要听一个老师的。由此可知,这一个老师难,你要是碰到了,你就很容易成就,这个是机缘。所以好老师,古德常讲可遇不可求,你到哪里去找!能找到这个明眼人来给你指路,这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之一,不容易遇到。你遇到一个老师,那个老师自己根本就是不通,迷惑颠倒的,好,你也就跟他一个,跟一辈子,好了,他迷,你也迷一辈子,那就可惜!

  真正好老师,给诸位说,他不会撒广告,不会到外面去宣传「我是好老师,我是佛法当中什么第一者」,绝对不会。愈是遇到真正善知识,你去问他,「我不通,我什么都不知道」。他说这个话是不是谦虚?不是的,真的不知道。八万四千佛法里头,他只晓得一门,他怎么是谦虚,不谦虚!像你们读《四十华严》五十三位善知识,每一个善知识都说,我只晓得这个法门,其余的我都不知道,你去另请高明,那不是谦虚,那是真的。

  善知识到哪里去找?实在不得已,我在各处讲经,我都奉劝大众,实在找不到怎么办?现代人不太可靠,都是做自我宣传,我们怎么办?还有个方法,找古人,古人所谓是私淑弟子。譬如圆瑛法师不在了,圆瑛法师的著作在,我们今天念这个《讲义》是圆瑛法师的,我们就可以依他为老师。刚才讲了,一个老师!教是他一个人。换句话说,凡是圆瑛法师的东西我就可以看,不是圆瑛法师的东西不看,不看第二家的东西。老师虽然不在了,你要守住这个原则,你做他一个人的学生。他的著作有二、三十种,你只能选一种,专修。老师所说的,你都可以看,可是你学只能学一样,你要晓得这个道理。学到你能照见了,才可以看诸子百家,才看你老师以外的千经万论,各家的注疏、各家的论典。不走这个路子,你要想这一生当中成功,太难太难,简直就是不可能。

  你要是选古人,像蕅益大师、莲池大师,他们都有全集,很容易找得到。一个人,一部经,努力用十年工夫。行门里面念佛就好。圆瑛法师是念佛的,他的书房叫做「三求堂」,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他二十五岁就在《楞严》下功夫,他也办佛学院专门讲《楞严经》。大师虽然一生讲了三十多部经,但是他是以一部为主,他主修的是《楞严经》。这些都值得我们效法。

  再古一点的,可以学智者大师法华宗,可以学清凉华严宗,可以学宗密圆觉宗。《圆觉经》,宗密大师是这部经的祖师,不过宗密大师的注疏太深,所以你们学《圆觉经》从圆瑛法师下手,他这个东西浅,他距离我们近,我们看起来容易懂。你专门研究一部经,譬如《圆觉经》,先把圆瑛法师的注解研究十年,再把宗密大师的注解研究十年,那你就是现在在我们地球上的圆觉菩萨,二十年工夫你就是圆觉菩萨,谁能比得上你!你要没有二十年的功力,那不行,那没有用处的。你们自己想想看,二十年学二十部经,还是学一部经好?学二十部经,样样都懂一点皮毛,是样样都不精,没有一样东西能出人头地拿得出来。在行门上来讲,二十样东西是心分散了,分散就照不住,换句话说,你依然还是生死凡夫,你这一生想求生净土没有办法。为什么?你照不住,换句话说,功夫不能成片,带业往生都没有把握,这个问题很严重!

  我给大家说的都是真实话,我自己是个过来人,我到台湾来求学,总算很幸运遇到好老师,我是一个老师教的。这种机缘相当不容易,希望诸位要珍惜。今人找不到,找古人,找古人这很可靠的。今人哪个是善知识我们不认识,我们找古人,这是个好办法,做古人的私淑弟子。古来有例子,孟夫子师法孔子,那个时候孔子已经死了,已经不在世间,孔老夫子的著作留在世间,孟子就依靠孔老夫子的著作来学习,所以他是孔夫子的私淑弟子,他学孔子。唐宋八大家里面第一个是韩愈,这是我们中国的大文豪,韩愈的老师是谁?司马迁,做《史记》的。司马迁是汉朝人,韩愈是唐朝人,已经死了好几百年。韩愈就是学《史记》,他学成了,学一样东西。司马迁是学左丘明的《左传》,也是私淑弟子,都不是当代,不是直接教的。在佛门里面,蕅益大师是私淑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出家学佛的时候,莲池大师过世了,他没有能亲近得到,莲池大师的著作流传在世间,他就依照《莲池大师全集》来学习。这些都是我们好榜样。

  「圆照」二个字,包括的范围非常之大。求的什么?一个是清净心。「觉相」是智慧相,所谓智慧相就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就是觉相。三皈依所学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是觉相。大乘佛法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学的什么?「圆照清净觉相」,就是这六个字,八万四千法门所修的就是圆照清净觉相。

  《圆觉经》的好处,经文只有二卷,只有一万多字(比《金刚经》多一倍),所说的理论非常圆满,真正是言简易赅。所以这部经对今天这个时代的人可以说最适合,为什么?今天这个世界的人最怕麻烦,一看到经太大,看到都害怕,看到《圆觉经》薄薄的一本,他看到很喜欢,它的好处就在此地。实在讲,《楞严经》今天一般人都不敢选,太大了,《华严经》更大,你看民国以来有几个道场讲《华严》?有哪个人把《华严经》从头到尾讲圆满?几乎都不可能。

  底下这四个字很重要,『永断无明』。无明里面包括我执与法执,所谓根本无明、枝末无明。「无明」怎么能断得了?要靠圆照的功夫,清净觉相现前,无明就断了。清净现前,枝末无明就断了;觉相现前,根本无明就断了。我们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清净心现前,见思烦恼断了;念到理一心不乱,清净觉相现前,根本无明断了一品,刚才说了,四十一品无明断一品,这到理一心不乱,这是修学的成绩。

  我一再的提醒同修,早晚功课就是考试。你们念书每个月有月考,老师严格一点每周还有周考,更严格一点天天都要随堂考试。我们这个早晚功课就是随堂考试,早晨提醒自己!课诵的中心,就是最主要的部分是在三皈。只要是佛门的修行,功课虽然大家不一样,但是都有三皈依,三皈是共同的功课。大小乘十个宗派,不管哪个宗派,没有不念三皈的,你就晓得三皈是共同功课,共同功课就是最重要的功课,其余的不管你怎么换,为什么?你们个人修习的不一样,但是三皈是共同的。三皈是什么?就是「清净觉相」。皈依佛,佛者觉也,觉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清净,净而不染,这是共同科目,我们就是学的这个。所以早课提醒你,「我今天一天要记住,在一切境界里不能迷惑颠倒,不能起邪知邪见,不能被境界染污」,提醒自己!晚课就检点,「我今天有没有迷惑颠倒?有没有起邪知邪见?有没有被外境染污?」这叫做真正做功课,这是真修行。

  绝对不是把课诵早晨念一遍给佛菩萨听,晚上再念一遍给佛菩萨听,我是你的好徒弟,你教我念的我一堂都不缺,那有什么用处?佛菩萨泥塑木雕,我们这是瓷做的,你念给它,它听不见。不是念给它听的,诸位要懂这个意思。我们师法诸佛菩萨,以他做老师,他不在了,我们塑个像做代表,见到这个像就如同见到老师一样,是我们自己恭敬心有一个表示,我们对他来表我们的恭敬心,恭敬心就是真诚的心。我们真学,我们真修,一直到你圆照了,无明永断了,『方成佛道』,那就成佛了,这个佛是圆满的佛。

  注解诸位自己去看,自己去研究。修学,我们今天还是缺乏殊胜的机缘(机会),要是有一个很理想的环境,是要怎样?是要共同来研究讨论,那是真正修学道场。而不是像现在我们在此地这种的法会,这样的法会是我在这里讲,你们在那里听,刚才讲了,我讲的只管讲,你们听的只管听,这个功德利益谈不上。真正的修学,这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是用一种研究讨论会的方式,那个功德利益就大,而不是在讲台讲解的方式,那就大大的不一样。

  我举例子给诸位说,我们大家都师法圆瑛法师,我们拿到圆瑛法师的《讲义》,就如同圆瑛法师来给我们讲经一样。我看了《讲义》,法师对我讲了,我在里面懂得多少,我听了我能悟出多少,我懂得多少,你听了你悟多少,你懂得多少,我们大家聚会在一堂就是交换心得感想,这是真正参学。书本你们每一位同学都有,我们这个图书馆跟别的讲堂不一样,别的讲堂你们同学去听讲,你未必有书,他那个讲堂是借用经书,你不能带走,我们这个讲堂书本都送给大家。送给你就是希望你常常去研究,你来听讲,你在家里已经把《讲义》看过几遍了,你来听的时候自然不一样。你们都看过好多遍才到这儿来听,你们在这里面所看到的一些道理,所体悟的一些东西,我在此地跟诸位讲这一遍,你可以印证一下,我在这里所讲的,哪些地方你也见到、也体会到,哪些地方你没有体会到,也没有见到,哪些地方你见到,我还没有说到。学东西要这样才会有进步,所以教学不需要佛学院,天天都在学习,哪一天不是在学习?确实我们所有经典注疏大家统统都有。

  我过去在台中学《楞严》,老师一个星期讲一次,我们总会用三、四天的时间去看古人这些注解,做成笔记,换句话说,我们去听,自己是有充分准备去听的,不是一无所知到那里去听的。听听老师所讲的,跟我们自己看注疏里面所领悟的东西一样不一样?我们在这里头去揣摩,在这里面去留意。哪些地方我们所体会到的,老师也讲到了,哪些地方我们觉得体会到的东西,老师没讲出来!还有老师所讲出来的东西,有一部分我们没有体会到!假如自己所体会的意思跟老师所讲的互相矛盾,有抵触,到底是我的见解正确还是老师的见解正确?这些事情常常发生,或者当场我们提出来发问,或者下课之后我们再去请教老师,说明我的悟处跟你的讲法不一样,这才叫做学习。

  过去我们在一开经的时候也就提倡,希望每一样东西大家报名来参加,也跟诸位说了,报名参加哪一部经,修学哪一部经的,参加的人坐在前面二、三排,后面算是旁听的,前面要提出问题来发问,研究讨论的,都讲过了,你们都不干,有什么办法?从来没有一个人发问。大概你们都像孔老夫子教学生,颜回一样,各个都不问,各个都是颜回,大概各个都通达了。不通达一定有疑问,一切都通达那就没有疑问了,看到好像很愚,也许是大智若愚。这个经的意思的确是很深,很有趣味。

  ◎庚二、明无明本空

  底下第二段「明无明本空」。因为一开端就给诸位说,永断无明;如果无明要是真有,就断不了。这个意思,你们在《大乘起信论》、《楞严经》里面知道不少。《起信论》里面讲,无明叫不觉,清净觉相叫本觉,「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就是无明本空!诸位想一想,烦恼是从无明里面生的,生死是从烦恼里面生的,无明本空,哪里还有什么烦恼!烦恼就本无,烦恼本无,哪来的生死?由此可知,如果把无明永断,什么叫永断?就是真正明了无明本空,无明就没有了。哪里有个什么断不断?你要真正有个「断无明」,有无明可断,那你就是无明,「断无明」这一念就是无明。由此可知,照见是什么意思?就是照见无明本空!是你智慧照见。无明本空,烦恼是假的,烦恼也没有,生死也没有,你自己怎么会不得清净自在?所得的结果是不生不灭。

  《金刚经》里面,讲如来的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六祖大师《坛经》里面,法报应三身就在肉身上,一而三、三而一。我们这个肉身,理体上讲是法身;智慧上面来说是报身,报身是智慧身;从作用上来讲,是应化身。三身是一身,不是一个人变成三个身体,没有这个道理,所以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给我们说,「一体三身佛」。我们哪一个人不是一体三身佛?只是你迷惑颠倒你没照见,你没有照、你没有见道,如果你有觉照,见道了,你这个身原来就是三身,跟十方诸佛所证的三身无二无别,那你不就是永断无明成佛道了吗?学佛的目的是在此地。

  底下一段经文要跟我们说明什么叫无明,把「无明」的性质要搞清楚。虽然给你讲清楚了,可是你还没见道。给你讲清楚是什么意思?你自己清楚之后,你要相信!你理解,你相信,你会有自信心。你相信自己能够照见,建立这个信心,这个信心是修行成佛的本修因,就是根本的修因,有因才有果。佛给我们说出这个事实的真相,用意就在此地。今天就讲到这里。

  (第二十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20

  请看经本第三十七面最后一行:

  经【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这一章是讲修证根本的原理。前面曾经说过「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无明是什么不能不认识清楚,因为你认识无明,你才能断无明,如果对无明一无所知,那怎么能断得了无明?就好比打仗一样,你必须晓得敌人在什么地方,你才能把他打败;如果敌人在什么地方都不晓得,吃亏的必定是自己。所以一切大乘经里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想破无明,一定要依圆照清净觉相,这一句是讲的功夫;断无明是讲的效果。今天这段经文,佛第一句话『云何无明』,这句话是徵起,也是提起我们的注意力,这四个字翻成白话文,无明是什么,什么叫做无明,就是这个意思。

  『善男子,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是包括九法界的众生,连菩萨也包括在内,为什么?因为文殊菩萨所问的是成佛,菩萨还没成佛,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断尽,还带著一分无明,所以他也叫众生。

  『从无始来』,无始有两个意思,它的本义,「无始」是没有开始,无始的本义是根本就没有个开始。如果有始有终,那就是真的,就不是假的。正因为它没有开始,才显示出它是虚妄的,它不是真实的,这是就事实真相上来说。如果是从已经迷惑颠倒的众生来讲,「无始」就是找不到开端。你说过去,过去还有过去,确实找不到开端。为什么找不到开端?因为你愈迷愈深,你怎么能找到根源?只有一下醒过来,这个问题全都解决了,所以说悟了,无明就消灭。正如同明暗一般,明来了暗就消失,我们把明比喻作觉悟,把黑暗比喻作无明,明来暗就消失,暗来了那明当然就不在了。光明有了障碍,才显示有黑暗;光明没有障碍,这个黑暗立刻就消失。由此可知,无明是虚妄的,圆瑛法师注解里面也写得很详细。

  讲义【下则释出,根本、枝末,二种无明,令众生觉悟。】

  无明有二种:一种叫根本无明,一种叫枝末无明。

  讲义【无明,为生死之因。圆照,是涅盘之本。】

  这两句很重要。我们对无明势必要把它认识清楚,为什么?因为它是生死根本。一切众生之所以在六道轮回没有出期,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回,原因就是你没有办法离开无明。

  讲义【无明者,无所明了。不明圆觉真心。】

  这是不明本体,真如本性、常住真心这是体,不明体。第二:

  讲义【不明诸法幻相。】

  这是讲现相,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些现相不明了。第三、第四:

  讲义【不明生佛平等。不明我法皆空。】

  这两句都是讲作用。十法界里面最高的是佛,最下面是讲众生,众生与佛平等了,还有什么不平等的?换句话说,我们在日常待人接物起心动念,一有高下、一有不平,无明就起来了。别的人起不起无明,你不要去管他,你要管别人那你就永远堕落,为什么?你的无明天天增长。要紧的是自己要清净,到自己清净,你才看到一切众生因缘果报就在眼前,你看到这个现象就跟诸佛菩萨一样,大悲心就生起来了,才看到一切众生真正是可怜悯者!如果你自己生无明,这个现象你就见不到。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什么叫当局?你卷到里面去了。换句话说,你也起了无明,你就迷了;你要不起无明,那你清净,你就是圆照。所以你不晓得平等,不知道我法皆空。如果这四句彻底明白,你的无明就断尽了。你们想想,说起来真简单!换句话说,佛与大菩萨就是圆照圆觉真心,明了诸法幻相,明了生佛平等,也明了我法皆空,他就没有无明了,那就是佛菩萨,不住生死,不住涅盘。我们学佛学什么?就学这个,这四句都必须圆照才能解决得了,要用智慧去观照。

  说到智慧观照,佛法里面讲「般若智慧」,最究竟、最彻底的是金刚般若智慧,般若智慧里面最高的称之为金刚般若智慧,也就是《金刚经》所讲的。换句话说,《圆觉经》里面所讲的「圆照清净觉相」,理论与方法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古大德说「开慧《楞严》,成佛《法华》」,古来大德讲的这两句话没错,开智慧的《楞严经》,讲成佛道理那是《法华经》,这两句话流传得很广,於是大家拼命去学《楞严》,学《法华》,智慧开了没有?我看没开,愈学愈迷惑,愈学愈颠倒,何以故?你听了这两句话你就执著这两句话,你就迷在那两句话里头,你死在这两句话里面,那叫增长无明,增长邪见!

  在中国的佛教,将近二千年来,诸宗祖师、大善知识几乎没有一个不提倡《金刚经》,几乎没有人不读《金刚经》。换句话说,得有《金刚经》的基础,学《楞严》才能开得了智慧,学《法华》才能成得了佛道。可见得《金刚经》非常重要。你学佛从哪里学起?从《金刚经》学起。过去我们大专讲座在台中开始办的时候,同学们都在问,我们学佛法要从哪部经学起?李老师就推荐从《金刚经》江味农居士的注解学起,很有道理。《金刚经》虽然五千言不好懂,但是有了江味农居士的《讲义》就有入门之处,是教你研究《讲义》,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金刚经》教我们什么?大家都晓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这一句是六祖大师从这里悟入的,於是每个人都牢牢记住这一句重要。其实,《金刚经》句句都是悟入的地方,每个人悟入不一样,六祖从这里悟入,你不见得从这里悟入,这是我们必须晓得的。总而言之,《金刚经》教我们离相,全经的总纲领就是《金刚经》里面所谓二句一偈,这两句就是世尊告诉须菩提,为人演说应该要怎样,什么样的态度,「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两句;后面一首偈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整个《金刚经》的结论,是《金刚经》的总结处。你要是会这二句一偈,你修学任何法门都会有成就,那就是不能取相,不能执著!

  一切有为法包括佛法,佛法也是有为法,经典白纸黑字怎么不是有为法?讲经说法的时候,六根六尘六识怎么不是有为法?有为法不能执著,无为法也不能执著。为什么不能执著?因为你才有分别执著,你就四相具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不是佛菩萨。四相是从「我见」生的。我见,是第七末那识里面的,四大烦恼常相随,四大烦恼里面就有我见,那是凡夫,不是佛菩萨。

  前面讲「圆照清净觉相」,我们讲功夫是四个层次,第一个是观照,第二个是照住,第三个是照见,最后一个是圆照;圆教从初住到等觉是照见,如来果位上才称为圆照。怎么照法?先讲观照,《金刚经》那四句偈就是最好的观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六种比喻里面以「梦」为主,其他的「幻、泡、影、露、电」都是陪衬的话。我们每个人都会作梦,梦醒就晓得梦是虚妄的,完全是假的。睡著了作梦,你有没有觉悟到,我们现在醒著又何尝不是作梦!以《金刚经》来说,西洋哲学家讲「我思故我在」,《金刚经》说「三心不可得」,你在哪里?没有你!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在哪里?一切法相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不明我法皆空。这四句,你只要真正明白我与法都是空的,前面三句是迎刃而解,就很好办了,生佛平等、诸法幻相、圆觉真心,都不难证得。

  所以第一关要看破,看破什么?我法皆空。所以你不必起心动念,完全虚妄的!你仔细去想想佛讲的话对不对,三心不可得!你所有的念头都叫妄念;真心里面没有念,无念则叫正念。正念是什么?正念是无念。这个无念要记住,无有念也无无念,有念跟无念都没有,这个才叫正念。如果有的念头没有了,还有个无念,什么念头都没有了还有个无念,那是无想定,纵然修成功,外道天去了,还是迷惑颠倒,还是不究竟。

  这四句,可以勘验我们自己无明有没有破。如果我们真正觉悟到无我、无法,我法皆空,那么你自己就明白,你的无明已经断了,纵然没有断尽,也断个一分二分。从这个地方去勘验自己的功夫,在一切法里面是不是平等性现前?在一切众生是不是还有高下之心?如果有高下,你平等性没现前。平等性是真心,不平等是妄心,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真心是平等的。这些地方都是值得自己去勘验的。这四句把无明的现象说出来,我们想想自己确实是有这四种现象,换句话说,我们自己是被无明盖覆住本性。无明:

  讲义【亦名曰痴。】

  这就是贪瞋痴三毒烦恼之一,三毒烦恼的『痴』就是根本无明。

  讲义【痴,即根本不觉心。最初一念妄动,为独头生相无明。迷本圆明,是生虚妄,从迷积迷,以历尘劫。】

  『最初一念妄动』,诸位要晓得,这个初相不可得,这是方便说,你要找这个初相找不到。《大乘起信论》里面讲得很清楚。『独头生相无明』,独头是没有因缘的,拿现在的话讲,没有理由的,现了相,「生相无明」就是生起十法界依正庄严,叫生相。这个意思诸位要是不容易体会,我们举比喻来说。譬如你晚上作梦,你本来没有梦,你自己想想你刚刚睡觉的时候有没有梦?没有梦,睡到一个时候忽然作梦,作梦是什么?作梦就是无明。这一作梦,梦当中那个境界相忽然现前,那个一现前就叫「生相无明」,生了相。「生相无明」是根本无明,它生起这个现相;虽然生起这个现相,你要找它的初相找不到。你不相信,你自己可以下苦功去研究,你昨天晚上作梦,到底是几点几分几秒梦境忽然现前?生相你去找,能不能找到?你叫别人帮你找,别人也没有办法,你用科学仪器来帮你找,也找不到。那是妄相,一醒就没有了。从理上去说,这个妄相一醒就没有,根本就没有!根本没有,你还找它开端、找它终了,那不叫妄上加妄吗?不叫无事生事吗?诸位细细去想想这个道理,所以称之为独头生相无明。

  『迷本圆明』,将你自己本有的圆觉真心迷失了。实在说,最初一念妄动,「最初」是找不到的,实际上这个「最初」,念念都是最初,经论里面常讲「相续相」!好像作梦,梦里面生相无明是相续相,念念都是最初。这个意思你要是体会不到,你看电影银幕上那个画面,你想一想是不是念念都是第一个相?没有第二,都是最初,生相无明。它要一不相续,那个底片断掉,影像就没有了。镜头一开,里头一个画面出来;一关,马上再换一张,张张都是最初一念妄动,没有第二个一念妄动的。我们这个无明就像这个样子。你要问:最初一念妄动在哪里?这一念妄动就刚刚过去了,现在又生起来了,念念都是最初一念妄动。只要你一念不动,像《楞严经》里面讲的「歇即菩提」,歇是什么?把你这个一念妄动歇了,不动了,如如不动,那就成佛了,那就是圆照清净觉相。

  诸位细细从这些地方去体会这个道理,不要看到经上讲「最初一念妄动」,大概我多生多劫之前什么时候有的,那你就糟透,那你真是迷惑颠倒。我用电影底片这个东西来给你作比喻,这是比较能够体会到真切。假如真的在无量劫之前,那我们断起来可麻烦,你怎么能说歇即菩提?我歇了这一念,我前头还有那一念,那好了,永远没完没了,那众生别想成佛,更不要想当生成就。正因为「最初一念妄动」就在现前,所以妄相它永远在相续,它不断,这个道理就在此地,这个相决定是虚妄的。

  境界相是虚妄的,心相是虚妄的,心,五蕴里面讲受想行识,这是心相,三心不可得,它是虚妄的;色相(就是境界相),缘生之法,当体即空,也是不可得。心境的真相俱不可得!但是诸位要晓得,因果是真的,那不是假的。为什么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没有因果,它就不会现相,心境都是虚妄的,为什么会现这个虚妄的相?这里头有因有果,道理在此地,因果不虚!

  我一上来就跟诸位说,你真正是个心地清净的明白人,你看这个世界是什么?就是因缘果报!某个人他受这个果报,他又再造这个因,他将来又是什么果报,清清楚楚,就是虚妄相在那里变,你眼睛里面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看到众生造恶因要受恶报了,佛菩萨为什么不救他一把?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看得那么清楚,我们在那里造业,将来要受苦报,他在那里气也不吭一声,他看得清清楚楚,一句话也不说,这是什么原因?佛法讲缘分,缘没有成熟。缘,怎么叫成熟?怎么叫不成熟?一说他一听就明了,就懂得,懂了就相信,信了就改过自新,这叫缘成熟了,佛就说;如果跟你讲了,讲了你听不懂,更不会相信,不说了,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佛门广大不度无缘之人,哪个人与佛没有缘?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哪个没有缘!说无缘之人那就是缘没成熟,实在讲,没有成熟的缘的那个人,佛暂时不能度他,佛度的都是缘成熟的人,是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很难懂的,就是「一念妄动而有无明」。许许多多学佛的同修常常提出这个问题来发问,最初一念妄动,到底这最初是什么时候?说无量劫无量劫,到底无量劫也有个时间,也有个计算的方法。这都是误会了。这一段注解,他引用《楞严经》里面几句:

  讲义【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这两句也是无明初起之相。『性觉』就是般若智慧,『必明』就糟糕了,必明怎么样?起心动念了,这就是无明。假如你能保持著性觉,那是圆照;所以,这里头一点都加不得。

  讲义【必明二字。】

  毛病就出在必明上。必明:

  讲义【如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立字义同。】

  跟立字意思一样。所以一个人自己以为聪明,自己以为智慧,这个自己以为就是无明,就是不老实,我们俗话讲自作聪明。殊不知在圆照清净觉相,生佛平等,无有高下,你这个「必明」、「立知」,这里头就有高下,所以你要问无明怎么起来的,这就是无明。消除无明,什么方法?世出世间都教人要谦虚,为什么叫你谦虚?谦虚就是破你这个必明、立知。你自己感觉到「我很了不起,那个人不如我」,你是无明增长,佛眼睛看到是可怜悯者,没有办法帮你忙。

  《影尘回忆录》里面有一段故事,「晒蜡烛的法师」。他为什么能开悟?就是因为他很谦虚,他没有「必明」,没有觉得我比别人强一点,所以他能开悟。谛闲法师最看重他的,他最大的特长就是谦虚、忍让,有这个条件就可能开悟,只要诱导得法他就能开悟。如果是贡高我慢,处处自以为是,佛来了什么样好的方法来诱导,不会开悟的,没有办法,那叫缘不成熟。你学佛也不过就是种远因而已,这一生中没有指望,给你来生来劫以后做得度的增上缘,这一生没希望。所以你要这一生当中有希望,学晒蜡烛的持律法师,你学他就有希望。你们想想,哪个人甘心学他?没有人甘心!为什么不甘心?我比他强,他算什么,那你就是「必明」,那有什么办法。说真的,你不懂,你不相信;说假的,你一听就懂,一听就相信,你是认假不认真,那有什么办法。

  讲义【以无明无因,无有始相可得,故曰无始。】

  『无始』这二个字是这么解释法,没有因,没有原因,也没有『始相』可得。实在讲,你要是懂得《金刚经》里头「三心不可得」,这个意思你多少能体会到一点。三心不可得,过去,过去已经过去了,过去不可得;现在,说现在,现在就过去了,现在不住,不停留;说未来,未来还没有来,未来的你不可得。最重要的就是现在不住,因为不住,所以无有始相可得,你们懂这个意思吗?你说找「始」,「始」又过去了,所以你懂得三心不可得的意思,你才能够体会到无始的意思。

  「无始」这个说法非常真切,是真实的,但是能不能得到?得不到,它的速度太快了,简直在这里面没有办法起心动念。你起一个念头,《唯识》里面讲一个念头起来的时候,「触、作意、受、想、思」五个心所才构成一念,才构成一个念头,这多微细!而这一念是什么?经里面讲「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九百生灭就是九百个念头,一个念头里面又有五个层次「触、作意、受、想、思」,太微细了,你怎么能见得到?所以「无明」就是讲一念妄动,一念妄动就是无始无明。什么时候你才能觉察得到?经里面讲的八地菩萨,八地是不动地,这样深的定力,到不动地他才见到一念妄动,换句话说,他才见到无明的初相,八地以下没有办法见得到。

  讲义【无始无明,即万法之妄本。】

  『万法』,心法、色法统统包括在里面。经论里面常说「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无明还在三细相之先,三细相是阿赖耶识里头的业相、转相、境界相,这是三细相。如果从《百法》里面来看,万法把它归纳为几个大类: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都是无始无明为根本。也许你要说,《百法》里头,「真如无为」不应该是无明。诸位想想,没有无明,怎么能显示一个真如?无明没有了,你还要执著有个真如,那不就又叫无明了吗?有为法没有了,无为法也不能建立,是相对建立的。这一边存在,才立了这一边;这一边没有了,这一边也不能建立。这个境界所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注解里面引用《楞严经》第四卷,演若达多迷头认影这一段故事。

  讲义【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狂心』是什么?就是迷心,就是最初一念不觉,就是说的这个,「最初一念妄动」就是狂心。「狂心」是个相续相,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是个相续相,相续相决定虚妄。你要是不歇,它就继续,它有个相续的相存在,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看到好像境界相就在我们眼前,相续相!如果狂心断了,歇了,这个相续相就不见了。永嘉大师说「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千是讲诸佛国土,大千世界。你要是狂心歇了,『歇即菩提』,前面讲「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最后这一分生相无明也破了,也没有了。生相无明破了,就好像作梦醒过来,境界完全消失,这个时候所现出来的,《华严》里面叫「大光明藏」,净土法门里面叫「常寂光净土」,就是这个境界,这是一点迷惑都没有。

  我们要问,那些诸佛如来已经永断无明,为什么还要到人间来?这也得有个道理!那些诸佛如来各个都是说话算话的人,因为他在作凡夫跟我们一样的时候,曾经发过誓「众生无边誓愿度」,不能说到那个时候成佛了,断了生相无明,那算了,我说这个话现在不算数,那能叫佛吗?不能说不算数的。所以他到这个境界之后,譬如刚才讲到八地就看到生相无明,九地、十地、等觉看得更清楚,到等觉他有能力断生相无明,虽有能力他不断,这就叫倒驾慈航,换句话说,这一关他不突破,回过头来帮助那些发心真正想了生死、求解脱的众生,来帮助他们。所以你看这些诸佛如来,实际上他们都在等觉位,他示现成佛还是在等觉位,不示现成佛依然在等觉位,这叫真正的大慈大悲!

  就从这一点,我们能看得出佛菩萨恩德之大。他在因地当中所说的句句话,他都兑现,就像佛在《金刚经》里面所讲的,「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不诳语者」,他发的四弘誓愿,真的,不假!我们也曾经发这个愿,将来你自己到这个地步,你必定也跟诸佛如来一样,到这个时候回过头来倒驾慈航,来发愿度一切众生。自度已经圆满,到那个时候叫真正度众生。我们一般讲,八地菩萨以上真正度众生,八地以前是以自度为主,到八地以上那是以度众生、以化他为主。从这两句经文来看,你也就很明白的看出,「无明」是虚妄的,是一种相续相,速度非常大的相续相,因此你求它的初相是了不可得。

  正如同我们看电影,银幕里底片一张换一张那个相你看不到,为什么?它换得太快,你眼睛看花了,你看不出它换片子的相。你看幻灯片就看出来了,幻灯片速度慢,你看完一张再换一张,你看得清清楚楚,你晓得它一张又换了一张,电影里面影片一张一张在换你看不出来。我们这个无明的底片比电影那个底片要快得太多,电影放映机的底片一秒钟它的速度才二十四张,你已经看眼花了,看不出来了。我们无明的底片,佛给我们讲「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一秒钟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二十多万张,一秒钟二十多万张。再看看现在这个影片一秒钟二十四张,二十四张是它的万分之一,我们怎么能觉察得出来?所以你找初相找不到。

  『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圆瑛法师注解:

  讲义【上句指第六意识心。】

  上句就是讲六尘缘影,六尘缘影就是第六意识心。

  讲义【此心,《楞严经》呼为前尘分别影事。】

  这是世尊在《楞严》会上对小乘人批评所说的,因为小乘人所证得的涅盘境界,我们一般世间人往往误会把它当作究竟,佛说出他那个境界是「内守幽闲,犹为前尘分别影事」,这说明阿罗汉所证偏真涅盘的真相,原来是这么回事情。他内守幽闲,守的是什么东西?守的是『前尘分别影事』。换句话说,阿罗汉第六意识在不在?在,没有第六意识谁分别?没有第七意识谁去守?守就是执著、守住,可见得阿罗汉有第七识,也有第六识。我们通常讲阿罗汉已经破了第六意识,已经断了第六意识,其实,所断的是第六意识粗的作用,极其微细的作用还存在。

  阿罗汉已经不分别我、不执著我,也不执著外面这些六尘境界了,他执著什么?他执著他自己所证得的境界,他执著这个,他分别这个,殊不知这个还是属於「前尘分别影事」。前尘分别影事的范围非常广大,是说整个第六意识心的作用。阿罗汉在这里面分别执著一分,执著在哪一分?灭、道。苦集灭道,苦、集他舍掉了,所以他超越三界;灭、道他不肯舍弃,他在那里分别道,守定了灭。内守,守的是灭;分别,分别的是道,所以他还是属於前尘分别影事。前尘分别影事怎么讲法,小注里头有,这里就不必多说。底下经文是比喻:

  经【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这种比喻佛在经论上常用,《楞严》上有这个比喻。好比一个人眼睛有病,看到虚空当中有些花,有现相,其实虚空当中没有;好眼睛的人看一个月亮,病眼睛的人看成两个月亮;看灯,灯上看到有一层圆影。我们害过眼睛的人都有这个经验,实际上灯上有没有圆影?没有。由此可知,圆影的产生,就是把圆影比作一切境界相,决定是虚妄的,为什么?它不是从眼生的。空花不是从空生的,第二月也不是从月生的,也不是从空生的,也不是从眼生的,所以完全是虚妄的。

  这些道理我们都要认真仔细去揣摩体会,才会觉悟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不中断你的造作,这些虚妄的相没有办法离开,这个就是你造因。我们在境界里起心动念就是造作,佛门讲「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怕起心动念。所以《华严经 ?净行品》里面教给我们应当如何起心动念,因为你在境界里头不能不起心、不能不动念,你起善因就有善的果报,起恶因就有恶的果报,它会现相!正是百丈大师所谓「大修行人不昧因果」,诸佛菩萨、这些开悟证果的人不昧因果,果报现前他承受,为什么?因为他晓得过去造的因现在要承受这果报。承受当中他又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自己造的是什么因,大家造的是什么因,将来现的相是什么样子,将来那个相还没有现出来,现在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我们应当要省悟的,决定不能再迷惑!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第二十一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21

  经【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於醒,了无所得。】

  这一段经文的科题(小标题)是「后显本空」。前面讲过,诸佛如来修学证果必定有所凭藉,这是前面一段经文里面讲的「真因有力」,也就是经的一开端讲的是「圆照清净觉相」,这句话将诸佛的修证完全说出来了。众生迷,就是迷的清净觉相,诸佛所悟,也是悟的清净觉相,可见得佛与众生只有迷悟不同,除了迷悟之外找不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因此佛在一切经论里面教给我们修学的方法,都是叫我们皈依佛法僧,所谓皈依佛法僧就是《圆觉经》所讲的「依圆照清净觉相」,换句话说,这个原则、这种修法,从初发心就跟诸佛如来本起因地完全相应。很可惜的是我们天天在读诵大乘经典,天天在研究大乘经典,而把「皈依」两个字疏忽了,所以经的一开端,诸位要记住这句话,「皆依」,依就是皈依。佛法僧称为三宝,三宝就是自性清净觉相的三宝,佛是觉而不迷,法是正而不邪,僧是净而不染,果然能做到这三条,这叫做「皆依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今天这段经文,教给我们无明本来是空寂的,说明无明无自性,也就是「无明」没有本体,没有自体,只是一念迷惑而已。就是一念迷就叫做无明,一念觉就叫做般若,所以般若与无明是一桩事情,只是在觉迷分位上建立的不同名号而已,悟了叫它做般若,迷了叫它做无明。注解里面有几句话很重要:

  讲义【此显无明无体。】

  『此』就是指这一段经文,显示无明无自性。

  讲义【上文明身心本无,由无明妄执而有。】

  这句话是承前面一段经文、一段讲义而来的。由此可知,我们的身心世界它的真相究竟如何?换句话说,毕竟是一桩什么事,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搞清楚就是觉,不清楚就是迷。换句话说,真相明白了,就是佛门常讲的大彻大悟;真相不清楚,就说之为迷惑颠倒。真相是什么?『由无明妄执而有』,所以结论讲:

  讲义【虽有实无。】

  这一点希望我们要特别注意到。事、理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很多,说得再多,我们今天境界现前还是迷而不觉,这就没有法子。怎么晓得还是迷而不觉?你还是有妄想执著,这个「妄」是妄想,「执」是执著,还是起妄想执著。因为你的妄想执著不断,所以你现前这个境界它也不断,它是一个相续相,不但眼前这个境界不断,而且相续相演变为三世轮回,三世轮回就是这么来的。如果一旦真正觉悟了,不但眼前身心境界清净,三世轮回也空了,也没有了。所以三世六道轮回也是虽有实无,就跟我们作梦一样,当作梦的时候不能说没有,可是梦境是虚妄的,醒来的时候觉得是虚妄的,正当作梦的时候,那个梦境又何尝不是虚妄?诸位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我们眼前的境界就跟梦境差不多,梦境的时间短,我们现在这个时间比较长一点而已,其实,时间的长短也是妄想执著而产生的抽象概念,真实来说,找时间也是不可得,所以时间也是虽有实无。注子注得很好,很详细,但是它并不罗唆,希望大家要用心的把它多读几遍,细细去体会这里面的道理。底下有几句话很重要:

  讲义【迷之似有,觉之即无,而觉体本无生灭也。】

  这是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了。这一段是就《唯识》三性来讲,「依他起性」的,有觉有迷,「圆成实性」是无觉亦无迷。佛法里面句句都是大彻大悟的门径,就看你过门晓不晓得入进去,过门不入那就错过了,这句话就是破迷开悟的门头。在行门用功的时候,大家晓得觉照要紧,我们在讲席当中也一再跟诸位说过觉照的三个层次,最初下手就是观照。观照要念念不能够离开!观照是用思惟,是用第六意识,换句话说,就是你要常常想到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些事实真相,像此地这两句话,『迷之似有,觉之即无』。我们今天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如果能常常作如是观,这就是功夫。

  这两句话跟《金刚经》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样的意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也是这个意思,梦幻泡影,迷的时候有,觉了就没有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了,动了贪瞋痴慢的心,这个时候是紧要关头,为什么?一动心就是迷,一觉照就悟了。譬如在顺境里面起了贪心,贪心才一起来,你要是记得经文,「迷之似有,觉之即无」,一觉悟,贪心就没有了;逆境里面,瞋恚心生起来了,嫉妒心生起来了,你立刻就能想到「迷之似有」,我这种心生起来是迷,觉了就没有了,这就叫观照。

  观照的功夫,一天到晚时时刻刻不能没有,一没有就迷了。这个功夫要常常提得起来,古人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觉就是观照,妄念起来,就是妄想执著这种心起来的时候不怕,怕的是相续不断,那就要造业、要受报,所以最要紧的就是把观照的功夫提起来。诸位果真能够提得起观照功夫,就是一天到晚二六时中你能提得起来,中等以上的人三年就能照住,功夫就成就了。所谓照住就是得定,这个功夫用上三年之后,在境界里面就不起心、不动念,念佛人讲的事一心不乱,就得事一心不乱,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念佛三昧,就可以证得念佛三昧。你不用功,那没办法,你要是用功,中等以上的根性三年就可以证得。纵然是下下根人,他要用上个十年、八年一样也能证得。怕的是不用功,不用功是「照」失掉了,这个心随著烦恼去转,妄念随著烦恼增长,这就叫失去「照」。佛号一天念十万声,如果没有观照的功夫在里面,那就是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没有用处!

  执持名号,名号里头有观照的功夫在,这个叫执持。这一句佛号提起来,能把所有的妄想执著断掉,这个持名才有功德,才起作用。由此可知,不用功或者是不会用功,那没办法。会用功,这一句佛号就是圆修一体三皈,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觉、正、净都包括在其中,所以它能成就念佛三昧。得到念佛三昧之后,再将这个境界提升,得到念佛三昧之后所用的功夫叫「无功用道」。无功用道就是在功夫里头不起分别执著,继续不断的用下去,到功夫成熟就是照见,见是见性,用观照的功夫见性了。见性是什么境界?就像《心经》里面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皆空是什么样的境界?永嘉大师在《证道歌》里面讲的两句话,「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就是这个境界;或者我们前面所讲的「迷之似有,觉之即无」,这个境界真正看到了,真相现前了,这是见性。见性在念佛人的功夫称作理一心不乱,没有见性之前是事一心不乱。

  《弥陀经疏钞》「六方佛」最后的一段开示,莲池大师说得非常好,念佛法门是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之所赞叹,赞叹的目的何在?希望众生快快成佛。所以诸位要会用功,一生成佛作祖,在时间上来说足够用!也许诸位要问,经上不是明明说要三大阿僧只劫吗?三大阿僧只劫是对不用功的人讲的。其实,何止三大阿僧只劫?要真的三大阿僧只劫就成佛的话,在座的诸位早就成佛了。我这个话不是骗你们的,你们都念过《金刚经》,《金刚经》里面说得很好,末法时期读诵《金刚经》你还能够相信,还不毁谤,佛给我们讲,你的善根就相当深厚,过去生中已经在无量佛所种诸善根,一尊佛三个阿僧只劫,你已经亲近过无量佛,你在过去生中不知道经过多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到今天还是博地凡夫,你还没有成就,怎么能说三大阿僧只劫就成就了?

  你为什么不成就?就是因为你从来都没有修过行,所以你不成就。就是我们在此地讲经,天天在那里讲,图书馆成立到现在四年,有不少同学来听了四年,你修了一天行没有?有没有修过一天?一天也没有修过!所以给你说,你真修三年可以得一心不乱,你一天也没修过!这是你所以不能成功的地方。换句话说,你一天觉照的功夫都没有修过,不但经听完之后离开讲堂又迷了,正在听的时候就是迷惑颠倒,我说的都是真话。你几时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种功夫你曾经做过一天吗?不要说一天,你曾经连续不断做过一个钟点吗?如果一个钟点都没有做过,你这一生当然要空过!

  功夫要二六时中不能间断,要提起觉照的功夫,这种觉照的功能不可思议,确实有能力永断烦恼、永断无明,怕的就是你提不起这个功夫。我们在大乘经论里面读了这么多,也应当深信不疑,「无明之可断,本性之证得」,它的理论依据很明显就是「无明本空」。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此地又说「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只要你觉悟了,『了无所得』,你要找无明找不到。

  讲义【法合:无明无体,但由一念妄动而有。】

  『妄动』是指什么?心动了。心不动没有无明,心动了,无明就现前。诸位如果在境界里面保持著心不动,那个境界就是朗然大觉。为什么要在境界里起心动念?我们讲席当中常常劝勉诸位,为什么我们不学随缘而念念去攀缘?这是我们的大毛病,就是攀缘,起心动念。所以讲真正用功是从来没有做过。这一句说明无明之由来、无明的根源。

  讲义【非实有自体可得。】

  这一句说明无明的真相,无明没有自体。底下用比喻说:

  讲义【如迷位人,在迷时非无无明,到了悟后,无明了无所得。】

  这是把无明的真相说出来了。下面是更进一步显示:

  讲义【此无明,不独悟后方空,正在迷位,为众生时,何尝实有!】

  这是把事理的真相和盘托出,一丝毫的保留都没有,全说出来了。我们信不信?虽然我们现在在迷位,似有而实在没有,可是如果不能转迷为悟,这个「似有」永远离不开,「实无」自己也永远见不到。这桩事情也许有人要问,它与我们究竟有什么关系?给诸位说,关系太大了。试问问,你一天到晚心里面起不起烦恼?你喜不喜欢一天到晚在生烦恼?烦恼就是无明的相。无明是什么样子?无明就是烦恼,身心不自在,那就是无明的样子。你不喜欢烦恼,你希望把烦恼都断掉,烦恼就是无明的样子,你要不断无明,又如何能断烦恼?无明一断,烦恼就没有。由此可知,这桩事情我们必须理解它,一定要把它搞清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太大了。

  也许诸位又有疑问,「我本来很清净,环境叫我生烦恼!烦恼不是我自己心的,是外面境界给我的」。这是无明上面再加无明,加一倍的无明!哪有环境?环境也是自己妄想执著变现出来的,离开妄想执著,哪有真实的境界?这个理比较深一层,不太容易理解,但是在我们讲堂里面讲,我相信多数的同修应当能体会,为什么?讲得太多,这些大经大论常常在讲,多少能体会到一些。

  由此可知,诸佛如来在一切经论当中开导我们,要我们修行人只顾修自己,不要去理会境界,道理就在此地,你才能得真实利益。你不晓得修自己,光去顾外面境界,那就颠倒,那就叫不修行。就是我刚才所说的,自己认真检点检点,从学佛以来,有没有认真修一天行?认真修行的人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像六祖在《坛经》里面告诉我们那些原则,「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那叫真正修道人,「若见他人非,自非却相左」。我们一天到晚挑剔别人,自己十全十美,别人处处都是毛病,这修的什么行!那是修无明、妄想、执著,是修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修的这个。

  佛祖是从事实真相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祖师在此地说『正在迷位,为众生时,何尝实有』,这都是从事实真相上说。如果从众生妄相上说,确有无明,确有见思烦恼,确实有六道轮回,一点也不假,就是前面永嘉所说的「梦里明明有六趣」,不假。所以诸位自己不肯修行,处处怨天尤人,去怪别人,这个罪过深得不得了,我们自己真正迷惑颠倒,每天造无量无边的罪业,自己是一无所知,毫不觉察。

  经【如众空华,灭於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

  这几句话是用比喻来显示「无明无因」。无因当然是虚妄的,如果有因当然就有果,那就是实实在在的事情。这个比喻比得太好!『如众空华』,什么叫空华?当我们眼睛害病的时候,看到空中有花,花很多,乱七八糟的,看到灯上有个圆影;可是眼睛好了,空中花没有了,再看灯,灯上圆影也没有了。佛就用这个比喻。当你眼睛害病,你看到空中花,现在你眼睛好了,空中花没有了。你总不能说,我原先害病看到空中有花,空中花从空中灭掉、从空中消失,你不会这样说法,为什么?你晓得根本没有。如果真的有的话,我们一害病,虚空当中花要出来,它有个出来的地方,才会有入进去的地方,没有出入!无明也是这个道理。

  当你迷的时候,迷没有因缘的,没有原因的。「我为什么迷了?」佛讲个无始无明,有许多人看到这句话,「无始无明」,他听了不服气,总有个开始,总有个原因!「大概这个原因佛也不晓得,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所以含糊笼统说个无始无明」,这都是众生以凡夫的知见来测度圣解,这是有罪过的。换句话说,给你说真话,你不相信,你不能接受;给你说妄语,你欢喜,你接受。由此可见众生的浅薄。宗教里面有说,宗教说得浅,佛法说得深,佛法说得究竟,告诉你这桩事情没有因,没有起因,不但没有起因,也没有起的时候。你问什么时候起来的?没有起的时候,所以叫做无始无明;「无始」两个字是没有开始,没有生因,是这个意思。这是把无明的性质说出来了。

  你迷的时候好像有,一悟了就没有。你念念在迷,那你是念念具足;一念觉,一念当中无明就消失。很可惜的,我们是念念迷,从来不觉,这是个苦处。会不会有一个前念觉悟了,后念又迷了,有没有这个情形?这个情形也可以用此地这句话说,「似有实无」,为什么?果然真的觉悟,觉了以后永远不会再迷。如果说我现在一念觉,我第二天又迷了,并没有觉!好像睡觉一样,睡觉醒过来,醒过来又睡,那个没有真醒,真正的醒过来,眼睛睁大就不会再睡了,眼睛睁一下又睡著了,睁著眼睛还是在睡觉,并没有真正醒过来。

  由此可知,我们求正觉的重要。这个正觉如何能够现前?那就是要认真的去修行,从观照的功夫下手。念佛,这一句佛号就是觉照,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的意思就是皈依无量觉,所以念这句佛号,在境界里样样我都觉而不迷,就是皈依无量觉,这样我们的心、行与佛号完全相应。如果口里念南无阿弥陀佛,还是迷惑颠倒,我们的心、行与佛号不相应。密宗里面讲三密相应,口念咒语,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咒语;心里面观想,想到佛号的意思是无量觉;手要结印。我们整个身口的行为,在境界里面都不迷惑颠倒,那就叫相应。与整个身心世界无有一法不相应,这是一个真正念佛人!会用功的人,功夫二六时中不间断,三年怎么会没有成就?

  讲义【生既无生,灭何所灭!但无生处,所以无因。】

  无明无因、无明无始,道理就在此地,因为它没有生处,没有灭处,可见完全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所以说迷时似有,似有实无,好像有这桩事情,实际上没有。

  经【一切众生,於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我们生死轮回的真相就是如此而已!《圆觉经》的好,好在它就是言简意赅,经文很短,我们用的本子是圆瑛法师的《讲义》,它的经文只有两卷,可是将整个佛法的理论、修学的方法、经历的境界已经完全说出来了,这是这部经的好处,也特别适合於这个时代来进修。现在我们进入到工业时代、资讯时代,大家都非常之忙碌,哪有时间去学这些大经大论?所以在一切经里头总是选择言简意赅,要而不繁,选择这一类的经典来修行,实在说无过於《圆觉经》,这是《圆觉经》的好处。

  这一段说明六道生死轮回的真相。诸位如果能够入这个境界,那就叫做证得无生法忍,为什么?真正见到一切法不生不灭,确实见到,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生不死,真正证得这个境界,这是圆教初住以上的地位,你自己也晓得到什么地位,念佛的功夫这是理一心不乱,真正证得,真正现前,这境界现前了。

  在我个人修学的经验当中,我也常常告诉诸位,你要想入这个境界,怕功夫中断提不起观照,出来学讲经,学讲经这个观照容易提起来。你天天要想到经里的东西,天天要去念、要去研究、要去想;不想,上了台就没东西说,我上台讲两个钟点我说什么?没东西说了。这是一个巧妙的办法!你上台讲一个钟点要预备二十个钟点,像我们图书馆这样,你上台讲一个半钟点,差不多你开始学讲的时候,要预备三十个钟点到四十个钟点。你一个星期要来讲一次,你的观照就有了,虽然不能说一天到晚不中断,但是每天总有几个钟点提起来。如果你在讲台上讲个十年、二十年,这个观照就有功夫,就有力量。纵然不能证得念佛三昧,功夫成片我敢保证,你有十年以上的功夫,功夫成片决定做得到。不走这个路子,那就难办,那就在你自己个人要善根深厚,你要能提得起来。

  所以,上台讲经是干什么?是修行!不是讲东西给别人听,是用这个方法把自己的觉照功夫提起来,求这些善知识、善友们来给自己做见证,来督促自己,而不是我们自己有什么东西可以讲给人听!自己没有东西,自己不开悟哪有东西?不开悟所讲的都是别人的,悟了以后才有自己的东西,没有开悟全是别人的,离开别人有个自己说,一定胡说八道,胡造谣言。所以没有开悟的怎么讲法?只有遵照古人的注解,只有这个办法。照古人注解讲也有技巧,这不可不知,如果不晓得选择,依样画葫芦,必定要出乱子,所以要有智慧去选择。注子里面哪些在今天晚上这个场合之下该讲,哪些不该讲,要有选择,所谓契机,不离开注解是契理,适合於我们现前大众的程度、根性、需要来讲这叫契机,选择注解也要契机、契理,不是毫无选择的完全照讲,那个不行的。这一段注子,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

  讲义【此乃释疑。】

  『释』是解释,『疑』是我们的疑问。怎么会有疑问?前面讲过:

  讲义【身、心、生、死,由於无明。】

  『生死』就是讲的六道轮回。『身』是物质现象的总代表,『心』是精神现象的总代表。说「身心」就把整个宇宙包括,说「生死」这就包括了六道轮回,它的发展、它的演变,这是『由於无明』,从哪来的?从无明来的。可是接著又给我们讲:

  讲义【无明本空,何以而有生死?】

  既然无明本空,为什么还有身心生死?疑问在这个地方,所以必须在此地加以解释。

  讲义【一切众生,於圆觉本无生灭之中,妄见有生有灭,以是之故,说名轮转生死,非圆觉性,实有生死轮转也。】

  这几句话很重要,这是将这五句经文翻成白话文。如果经文我们不容易看出来,在讲义里面就能看得很清楚。生死轮回是一回什么事情?是妄想执著的现相,与自己的圆觉性没有关系!所以佛才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道理在此地。迷,不是我们圆觉性迷,圆觉性不迷。譬如方向本来不迷,东南西北不迷,是我们迷了方向,不是方向迷了;不是方向迷了我们,是我们迷了方向。圆觉性不迷,真如本性不迷,真我不迷,妄我迷了。妄我是什么?我们拿《唯识》来说,第六识、第七识迷了,第六识在一切境界里面妄起分别,第七识在一切境界里头妄生执著,它两个迷了。真我是真如本性,它两个迷了,真如本性就给它叫个名字叫「阿赖耶」。如果六、七两识不迷了,第六识的作用叫妙观察,第七识的作用叫平等性,我们真如本性就叫四智菩提。换个名字!只换名言而已,其余的并没有什么更换,境界还是一个境界。迷了的时候,一切众生在无生当中妄见生灭,见到有情众生有生老病死,无情众生有生住异灭、有成住坏空,迷里面才见到,悟里面没有。悟里面是什么境界?一真法界。所以悟了叫一真,迷了叫轮回、叫六道,或者我们叫十法界。十法界,这是迷里面见的,悟里头见不到十法界,悟里头只有一真法界。讲义末后,圆瑛法师引用《楞严经》几句话来做结论:

  讲义【《楞严经》云:「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此正是无生之理。】

  这是《楞严经》上的,说明无明无始、无因,说明无明的真实相。『此迷无本』,就是没有根本,可见得这个迷是虚妄的,它没有本体。『性毕竟空』,「性」就是性体,它没有性体,迷无自性,迷毕竟空,似有而实无。经文里头讲『似有迷觉』,这两个字用得太好,你自己要认为你觉,那就是迷,那就是无明。我们自己堕在无明不晓得,为什么?处处觉得自己很聪明,自己有智慧,自己样样都知道得很清楚,那是无明!你问诸佛菩萨、祖师,你问他,他说「我什么都不知道」。你问他有没有智慧,他说「我没有智慧」。《坛经》,惠能大师就是这样,「惠能没有技俩」。我们都觉得自己很能干,那是无明、烦恼。诸佛菩萨「无智亦无得」。《楞严》说得好,「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无明的本来面目是什么?知见立知,就是此地讲的「迷觉」,迷了,自己认为觉悟了,其实那是迷,那是邪见。

  真正的觉悟,就是《般若经》里面所讲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这是真正觉悟。我们怎么样?我们是迷惑颠倒,你会自以为有知,自以为有觉,甚至还有自以为开悟,那都是迷惑颠倒!几时觉悟到迷,迷就没有,迷就灭了。「似有迷觉」,这个「觉」是邪知邪见,叫邪觉;「觉迷迷灭」,这个「觉」是正知正见,这是正觉。正觉现前,迷就灭了,无明就没有了,照见五蕴皆空!照见是觉,觉决定不生迷,觉决定不是迷。可见得,你的迷关不破,正是你正觉不能现前。正觉现前,迷关找不到!根本没有!但是诸位要晓得,一切妄想执著、邪知邪见是不能破迷开悟的,这句话要牢牢的记住。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第二十二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22

  请掀开经本四十四面最后一行:

  经【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向下这是最后的一段经文,科题是「明妄尽还觉」。从经文上看,诸佛如来在因地修行证果,所谓顿悟、顿修、顿证,他之所以能够顿成就,就是底下这两句话,非常重要,『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这八个字非常要紧。此地所讲的轮转,并不是专指六道的轮转,六道轮转是粗相,除了六道之外,十法界都在轮转。六道是梦幻泡影,不是真实的,十法界也不是真实的,这个意思、这种境界,经论里面可以说常常在讲,我们展开经论处处可以读到,然而我们眼前的境界就是转不过来,换句话说,就是看不破、放不下。看不破、放不下,虽然是空华,虽然本无轮转,但是依然有轮转的相、轮转的作用存在。

  就好比我们作梦一样,梦,哪个人不晓得是假的?当你醒来的时候,你晓得那个梦是空花、水月,确实是假的,可是你在梦中有没有苦乐忧喜的感受?有。梦境虽然是空的,当你作梦的时候,你并不知道梦境是空,并不以为梦境是假的,你把假的当作真的,所以你在这里面才有苦乐忧喜种种的感受。我们现前的境界跟作梦的情形非常相似,诸佛菩萨在梦中觉悟,凡夫在梦中不觉,不觉叫凡夫,觉悟叫佛菩萨。我们从这一段经文就明了诸佛如来怎么成佛的,这里面没有诀窍,诸位一定要懂这个道理,没有秘密,只是一个「知」,这「知」就是般若观照。

  换句话说,我们听经上这么讲法,但是还是不知,我们把这经念上一千遍、讲上一千遍还是不知,为什么不知?没有智慧。这个事情可以在日常生活境界里面去勘验,我们在生活当中还起不起烦恼?如果还有烦恼,没有智慧,不知!我们还有没有分别?如果还有分别,也是没有智慧。我们有没有妄想?如果有妄想,也证明没有智慧。诸位要明了,智慧要是生了,它的现象就是没有妄想、没有烦恼、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智慧就生了,这是智慧生起来的样子。所以我们在境界当中可以拿这个来勘验,就是测验自己有没有智慧。

  也许诸位说,「那得要大智慧,我们有没有一点小小的智慧?」小小的智慧要有一点,你的分别执著妄想烦恼就会轻、就会少一点。如果感觉到我们的烦恼每天轻,一天比一天轻,一年比一年轻,那就证明你有一点小智慧,你这个小智慧在增长;如果学佛学到分别执著是一天比一天重,烦恼一天比一天多,那就证明你完全没有智慧。没有智慧不能修圆觉,没有智慧不能超越轮回,这是佛法的真实法。由此可知,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出三界完全要靠自己。我给诸位说这个话意义很深,现在不但是在我们这个地区,在世界上其他的地方,问题比我们更多,这是我们要觉悟的。世间人都怀著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於是就被一些人利用,哪些人?像《楞严经》里面所讲的魔王、外道、邪思,被他利用了。如果你明白正法,那就不会被人利用,因为正法都是讲要自度。觉得自度很难,最好别人给我一个巧妙方法,我马上就成就,这多好!於是就有很多人都告诉大家,他有秘密的方法,一教你,你马上就成就,你很快就成就,大家一窝蜂都去了。

  我在洛杉矶讲经,洛杉矶那些道友告诉我,他们那个地方有十几个开悟的,我讲经的时候来听经,我就说,「开了悟还要听我胡说八道干什么?」他自以为开悟,也有人给他证明,证明他们开悟了,简直叫胡说八道。这都是不明正法受人家的欺骗。佛法的正理决定是从戒定而开悟,悟是慧,是从根本智起后得智,根本智是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我们用分别心、用执著的心是决定求不到的。我们今天所谓「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这是诸佛如来在因地上他知道,如何将诸佛如来的真知把它变成自己的真智慧?这就有用处了。

  讲义【此明以智断惑,确示顿悟妙门。】

  『惑』是迷惑。我们不但对世出世间一切法迷惑颠倒,我们发心学佛,对於佛法里面的理论、法门没有一样不迷惑颠倒,这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反省、要承认的,这是事实。如果不迷惑、不颠倒,你应当有成就了。我们看看古时候的大德,无论是出家、在家,三年成就的人就多得很,十年、八年成就的是不计其数。我们问问,我们修了几年,怎么连个消息都没有?愈修烦恼愈多,愈修脾气愈大。这原因就是不但我们没有断惑,我们的惑是天天在增长,心里面是想求开悟、想求证果,事上恰恰与愿望相违背,事是讲修,所修的与你的愿相违背。所以学佛的人如果惑不能断,最低限度要保持著不能让它再增长,这是起码的功夫,然后再想办法断惑。

  在修行方法里面,最重要的方法,在我们今天来讲,无过於念佛。念佛要不能摄心,我曾经告诉过诸位,读经,去背一部经,不但要背经,而且要背注解。我们如果不下这种功夫,开悟没指望!我这些年来处处观察、检讨,真正体会到佛在《地藏经》里面所讲的「罪业深重,刚强难化」。这不是指别人,自己本身就是如此,应当自己要认真去反省、去检点,我们自己是不是像经上所讲的,罪业深重,刚强难化?古人之成就就是他能接受,我们今天是排斥,不能接受,接受是表面的,阳奉阴违,这不是真正的接受。像我们这样的人要想成就,我看最低限度也得花二十年的工夫,二十年的工夫要认真的修行。还像眼前这个样子,恐怕再花上两个阿僧只劫都不行。要认真的修行!

  开始修行难,上轨道就容易了。你们诸位可以去研究《了凡四训》,了凡居士刚刚回头发愿修,就是做三千桩好事,你看看,多难,三千桩善事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才做完,不容易!开头回心转意难,往后修善就容易了,愈来愈容易。修行确实是如此,开头难,以后是愈来愈容易,为什么?上了轨道,智慧开了,烦恼天天少,智慧增长,法喜天天都有,法喜充满,道理在此地。僧团里面讲「六和合」,「意同悦」就是每一个人都是法喜充满。我们自己想想,我们一天到晚心里有没有欢喜?这种欢喜,就是六祖所说的「心中常生智慧」,这就是法喜,一切法一接触就明了、就不迷。接触就明了、就不迷,这就是断惑;断惑,智慧一定开,没有智慧怎么能断惑?

  没有这个能力,我们念佛,我们读经。读经就是修根本智,就是修定,诸位一定要懂这个道理。读诵经典,心里只念念都在经文上,没有其他的妄想,整个的意志集中在经文上,也就是以一念止一切妄念,以一法离一切分别执著,用这个办法。功夫用深了,自自然然分别执著妄想少了,少了,智慧就现前。分别妄想少一分,智慧就透一分;少两分,智慧就透两分,这叫做渐修渐悟。渐修渐悟到了相当的功夫就会顿悟,就像此地讲的,才可以顿悟,否则的话,我们天天读诵大乘经典也顿悟不了。

  你们要记住《坛经》里面法达禅师给我们做的榜样,法达禅师是念《法华经》,念了三千多遍,三千多遍要十年的时间,《法华经》一天念一遍,十年三千天念三千遍,所以遇到六祖,六祖给他一点,他就顿悟了,这才能顿得了,换句话说,他有相当的功力。法达禅师用了十年的工夫,所以我告诉诸位,希望诸位用二十年工夫,比他的工夫再加一倍,你才能够顿得了。二十年不算长,虽然不短也不算很长,你们现在诸位同修从今天起开始努力,二十年后各个成佛、各个作祖,哪里算迟?不算迟。可是在这二十年当中要有毅力,要有恒心,不能中断,中断了,那就没有用处。

  讲义【牒合】

  这是合前面所讲。

  讲义【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前面这样给我们说,这个地方说明永断无明的所以然。

  讲义【以显圆照之功,惟在一知字耳。】

  『知』字很重要!『圆照之功』,功就是功夫,圆满觉照的功夫,功夫到了照见这个层次,智慧现前,像《心经》里面讲的「照见五蕴皆空」,知是空华。「知是空华」,就是《心经》里面所讲的「照见五蕴皆空」,《金刚经》里面所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照见,此地讲「即无轮转」。《心经》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度一切苦厄」就是「即无轮转」,「照见五蕴皆空」就是「知是空华」,句子不一样,意思境界完全相同。我们学佛要想成就的,就是成就这个「知」,但是诸位要晓得,迷就不知。

  你要想求「知」,就得样样不迷。我是很想不迷,但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偏偏要迷,有什么法子?这是我们当前问题症结之所在。诸位必须记取教训,无论是解与行,要一门深入,两门就迷了。讲席里面,我们选好几种大乘了义的经论,目的是为了诸位同修有所拣择。有人喜欢《华严》,有人喜欢《弥陀经疏钞》,有人喜欢《圆觉》,我们这才选几种经论帮助大家。可是诸位在其中只能选择一种,一门深入!经论不管你选择哪一种,可是在修行一定要以念佛为主,这是诸位必须要记住的。

  譬如,你选的是《弥陀经疏钞》,讲《弥陀经疏钞》你一定要来听,讲其他的经论可以不来;如果选择《圆觉经》,《弥陀经疏钞》你还是要来听,为什么?行在弥陀,你可以不听《华严》;选《华严经》的,也要听《弥陀经》,可以不听《圆觉》。由此可知,《弥陀经疏钞》的重要性,没有这个法门你很难有成就。自古以来,宗门、教下结归西方净土的比比皆是,有这些传记、语录可以考证,我们怎么能疏忽?圆瑛法师他是一生专学《楞严》,你看他自己所标榜的,他住的房子叫「三求堂」,求福、求慧、求生净土,所以他是教宗《楞严》,行在《弥陀》。他对於《弥陀经》用不用心?你们看看他的《弥陀经要解讲义》,就晓得他对於《阿弥陀经》下的功夫有多深,把在《楞严经》上的心得、悟处全都用在念佛法门上,这些人都是我们的榜样。下面几句话希望诸位要用心的把它记住,千万不要轻易的看过:

  讲义【但以自性之光明,圆照清净之觉相,离念顿入,当处了知。此一知字,即是大智慧光明,照破无明无性,其体本空,同如空华,无体可得;则无明顿断,即无轮转。】

  这几句话非常重要!智慧从哪里来?智慧是从自性当中生起的,是从清净心当中现前的。所以,心不清净哪来的智慧?心清净了,清净心起的作用就是智慧;心不清净,起的作用就是无明,就是起惑造业,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学佛就是学的清净心,修行就是修的清净心,可见得这个法门不从外得。所以佛学称为内学,佛法里面讲智慧称为内明,这都是叫我们要从自性当中去求,不能向外求。向外求,生死轮回永远不断,没有办法超越;唯有向内求,自己本性光明透出来,才能照见本空,才能顿断无明。

  照破之后,是什么样的一个境界?下面几句说出来了:『亦无身心,受彼生死。』这是佛法里面所谓了生死,「了」就是根本没有,没有生死,不但生死没有,身心也了不可得。这个意思,佛在《金刚经》里面给我们讲得很透彻,我们的身相,身是缘生的,凡是讲到缘生就是不生,缘灭就是不灭。譬如这个毛巾,毛巾是缘生的,是用纱把它织成的才有这个相,它有没有生?没有生;我们将它拆开来成为一条线,毛巾没有了,毛巾有没有灭?没有灭。可见得这个相是不生不灭,只有缘聚缘散,因缘聚合起来现这个相,散开来就没有了。你要明白这个道理,虽然聚起来,只有妄相,没有实体。你说它相不存在(妄相不存在),物质不灭,毛巾拆开是一条线,这条线再织成又成毛巾,哪有生灭之相可得?一法如是,法法皆如是,没有例外的。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说明相是虚妄相,不是真实相。虚妄相是随著因缘在那里变的,缘有了,相就存在;缘没有了,相就消失。缘是天天在变,所以那个相天天不一样!这是我们要觉悟,我们身体这个相天天不一样,哪里会是真的?这就是身相不可得,这个身相事实是非有非无。

  心相怎么样?佛在《金刚经》上跟我们讲,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要是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都叫做打妄想,为什么?不可得。你果然觉悟三心不可得,你妄想就没有,不打妄想了。打妄想是烦恼,没有意义,如果这个想要可得的话,要是真的话,那你尽管去想,想过去、想未来;如果这些想统统都落空,你想它干什么?变成毫无意义。所以要晓得,身心俱不可得,哪里会有生死!哪里会有轮回!

  下面两句是说明其所以然的道理,这两句意思很深,『非作故无,本性无故』。「作」这个意思就是推想,不是我们推想「好像没有这个道理」,「无」就是无身心、无生死、无轮回。不是我们作意推想的,不是想像的,换句话说,不是一种幻想,不是一种推断,而是「本性无故」。换句话说,它本来就是如此,这就是禅宗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圆觉会上这是第一章,第一章所发明的就是诸佛如来修行所依据的理论、方法,这在修行来讲是最上乘的修行法,没有比这再高了,如果说还有比这再高的那是妄语,那不是真实的。

  讲义【但以圆照清净觉相,身心寂灭,本性自无,故不随生死轮转;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也。】

  最高的修行就是『但以圆照清净觉相』,诸佛如来之所以成为诸佛如来就是用的「圆照清净觉相」,这是我们应当觉悟的。在一切众生根性里面讲,所谓大乘根性的人、圆顿根性的人,他一听说这个法门他就会用,那就是圆顿、大乘根性的人;听了之后他还不会用,这是凡小根性的人,凡夫、小乘听了不会用,不但圆不过来,连照也没有。我们要问:圆照清净觉相怎么修法?《弥陀经》里面所讲的「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就是圆照清净觉相。我们用心,从早到晚心里面是妄念纷飞,几时用过一心?没有用过一心。时时颠倒错乱,几时是心不颠倒?

  我们在《坛经》里面讲过很多遍,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才有分别,我们的心颠倒了;才有执著,心颠倒了;才有贪瞋,心颠倒了;才有嫉妒,心颠倒了。你们去念念《坛经》,经就是一面镜子,读经就是拿这一面镜子照照自己。我们每天早晨起来、晚上睡觉之前照照镜子,看看不干净地方会洗得干干净净的。经书是照心的镜子,我们心里面迷惑颠倒要靠这面镜子把它照清楚,照清楚之后也要把它洗干净,你这个心就清净了,心清净现的相就是「觉相」。「圆照」,无时不照,无处不照,这才叫圆,圆是圆满没有欠缺,二六时中在在处处都用这部经来照自己的清净心,使你的觉相现前,经的功德就这么大。

  我们自己道场不受任何限制,所以将这些经文跟大家细细的讨论,这种机缘是相当不容易得到的。美国沈家桢居士要求我给他讲《圆觉经》,明年我们再去,在他那个地方讲经时间很短,十几个小时来讲《圆觉经》,你们诸位想想,经里面的义趣真正不容易发挥,细讲诸位得的受用多。在今天整个世界上来说,能够将这些大经详细的在讨论只有在台湾,除台湾之外哪一个地区都办不到,这是我们这一方人有福,自己必须要珍重。换句话说,善根、福德、因缘这三者,在台湾的人是因缘具足,问题就是自己有没有善根福德。三者都具足,这一生决定成就,一生成佛;三者里面缺一条,这一生都不能成就。

  如果以念佛这个方法,二六时中你的佛号不间断就是「圆照清净觉相」。可是你一定要懂得佛号的意思,你一天到晚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心里面佛号不断,当你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见色闻声,你要想到这个佛号的意思。「南无」是皈依、是礼敬、是尊重,有这些意思在里面,「阿弥陀佛」的意思是无量觉,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皈依无量觉。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样样都要觉悟不迷,这个心就清净,这个相就是觉相,二六时中不间断那就是圆照。所以要晓得意思,念念唤醒自己觉而不迷。要把「圆照」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事事无碍。「我有工作」,工作就迷了,那你那个佛白念了,没用处。事事无碍!觉而不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我手上拿著念珠,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可是接触外面境界心里面还起贪瞋痴慢,你这个佛号叫白念了,一点用处都没有。为什么?口里念著「我觉而不迷,觉而不迷」,心里还是贪瞋痴慢,还是迷惑颠倒,你不叫白念了吗?念这个就是要应用在生活当中,念念觉,事事觉,念念不迷,事事不迷,这叫念佛人。

  念佛人,佛就是觉的意思,就是念觉的人,念念觉悟之人;念佛人,把它整个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念念觉悟之人。印度的话称作佛陀,中文的意思是觉者,觉者就是觉悟的人。诸位想想,念佛人它这个意思是念念觉悟的人,我们要是念念迷惑颠倒,还自以为是念念觉悟之人,那不是加一倍的迷惑颠倒吗?

  经【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诸位看注解,这是说智慧圆满的相,注解里面讲:

  讲义【此泯智合觉,特显觉体,灵灵不昧,了了常知,不落有无,方为大彻大悟之真知也。】

  这一段经文在此地非常重要,假如没有这段经文,这里面就有过失。像佛在《楞严》里面所说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自以为有了圆照清净觉相,那就是无明的根本,所以在这个地方立刻再把它否定掉。像《心经》到最后做一个总否定,「无智亦无得」,「智」是什么?智慧,般若智慧,「得」是什么?菩提涅盘,智是能证,得是所证,能所都没有,这才叫究竟觉,才叫做大彻大悟的真知。有智、有觉,还是坐在两头,换句话说,还是在相对的范围之内,佛法里面讲对待,还在对待当中没有超越;我们今天科学家所讲的相对论,你还生活在相对里面,没有超越相对。佛法里面讲「向上一著」就是超越相对、超越对待,超越对待才能够证得实相。

  『特显觉体』,就是讲的实相,「觉体」我们也叫它做真如,或者叫它做本性,或者叫它做实相,或者叫它做第一义,《楞严》里面叫如来藏,名称太多了,都是这一桩事情。体『灵灵不昧,了了常知,不落有无』,体如是,给诸位说,相也如是,作用也如是,所以才妙不可言!我们过去讲《妙法莲华经》,虽然经没讲完,我们讲的是大意,但是在经题里面将「妙」字也算是很详细的说出来了,讲二十种妙。智与觉合就妙了,如果合不拢,智慧是有,不能叫妙智。可是诸位要晓得,必得妙智才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不是妙智做不到的。再大的智慧、再高的学问也没有办法超越生死轮回。这个妙智慧是什么?就是智与觉合成一个,智与觉合成一个就叫做佛,就成佛了。

  我们大专讲座的教材《十四讲》,第一个讲题是讲「佛」的意思,佛怎么讲?「智」「觉」合起来就叫做佛。智慧是体,作用就是觉,体用是一不是二,有体有用。而且还可以互为体用,觉是体,智就是用;智是体,觉是用。从圆教初住菩萨智与觉就合了,一直到究竟觉,这里面智跟觉就是互为体用,这境界层次才渐渐的提升。这在《华严经》我们所看到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华严》所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称为法身大士就是智觉融合成一体了,就是《心经》里面「照见五蕴皆空」,换句话说,圆教初住就照见,那是刚刚开始照见,以后功夫是愈转愈深。

  此地所看到的「灵灵不昧,了了常知,不落有无」,这是圆初住以上的境界。「灵灵不昧」是心清净,「了了常知」是生智慧。如果我们从两种智来讲,「灵灵不昧」是根本智,「了了常知」是后得智;「灵灵不昧」是实智,「了了常知」是权智。「不落有无」就是不落二边,我们前面讲对待法,相对的超越了,「有无」是相对,「不落有无」就是超越相对。这是禅家所讲的「向上一著」,这个在禅宗叫大彻大悟,教下叫大开圆解,在念佛法门叫理一心不乱,就说的这个境界。经、注解说得这么透彻,我们应当要觉悟,应当要依教修行。

  讲义【以真知无知,无所不知,不落有无二相。】

  『真知』是本性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无知』是什么?就是它不起作用的时候,不起作用的时候它无知,就是无分别智,是属於自受用。这个我得把话讲清楚,自己的受用是「无知」,自己受用要是有知麻烦就大了。自受用「无知」就是无分别智,自己一天到晚六根对六尘境界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不生烦恼,心清净;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是他受用。他受用是无所不知,自受用是无知。他受用,别人来问,问什么都知道,能为众生分别一切法相,能为众生辨别一切真妄邪正、是非利害,能为他人辨别,这就叫做「无所不知」。为什么为他人辨别?他人在迷,不悟。悟了就是「无知」,无知的心才是清净心。所以说,「不落有无二相」。

  讲义【若以有知、无知为知体,即是随顺无明,不名随顺净觉;必须坐断两头,有无俱遣,方是随顺清净觉性。】

  这是永嘉大师《禅宗集》里面的几句话。希望诸位细细的体会经里面所讲的这些道理、这些原理原则,如果我们会用的话,对我们修持有很大的帮助。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第二十三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23

  请掀开经本四十七面:

  经【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经文到此地才给我们说出「随顺净觉」所以然的道理。前面佛教我们看破、教我们放下,为什么要放下?这段经文把所以然的道理给我们说出来。请看注解:

  讲义【首句徵,下释。】

  首句『何以故』,是徵问,下面这是解释。「何以故」,就是为什么。

  讲义【徵云:何以故,必须有无俱遣,方为随顺净觉?】

  『遣』是遣除,就是放下的意思。『有无』是代表一切法,有为法与无为法。有为、无为都放下才是『随顺净觉』,也就是诸佛如来在因地里面修行的准则。下面这个文就是解释:

  讲义【真心绝待,照体独立,不但不曾迷,亦且不曾觉!以是常住寂灭相,喻如虚空性故。】

  此地这几句经文,我们在一切大乘经里面常常看到,这些道理也在一切经论里面常常可以接触到,但是,有几次我们真正的直下承当过,或者说曾经有几次我们亲切的体会到这个境界?一时体会就是一时的契入,或者我们叫证得,这是好境界。在一个修学大乘的人,可能有极短暂的时间契入到这个境界,但是一刹那之间就失去了,虽然刹那之间现前,给诸位说,那就相当可贵,所谓是无量劫以来在无明苦中,刹那的智慧光明虽然像闪电一样,刹那就过去,也不容易多得。有一次当然就会有第二次,有短时间当然以后这个时间会逐渐的加长,体验会加深,所以是一种好境界。为什么我们在一刹那之间就把这个境界丧失?如果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其中境界,就不至於疑惑,因为真心是绝待的。绝待跟独立,在言语文字当中决定得不到,为什么?因为言语文字都是相对,不是绝对的。譬如我们说一个「绝待」,它的对面就是「相对」,可见得这个境界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境界才能现前。境界不能保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待的心从来没有舍过,不但在我们清醒的时候,我们对待的心没舍过,睡了觉,这个心还是离不开,所以你会作梦。换句话说,我们无始劫以来就生活在妄心相对的境界里。

  『照体』就是净觉的本体,虽然它不失,可是它被无明妄想障碍住,所以不能现前;不能现前,於是就产生一种错觉,净觉变成了错觉。错觉是什么?错觉就是相对的,有迷有悟,迷悟是相对的。真心净觉里面没有迷、也没有悟;迷悟都不存在,这才叫做净觉现前。可是我们现在既然堕在相对的境界里面,换句话说,我们有迷、有悟,我们要破迷开悟,这是我们现前的境界。可是诸位必须晓得,只要有迷悟概念存在,破迷是能破除一部分,不能断根;开悟是可以开得了悟,不能够彻悟。如果要把迷的根断尽,要大彻大悟,那必须要离开相对的境界才能够证得,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不容易。

  离开相对这个境界就是寂灭的境界。寂灭境界,我们在经典里面所看到,在菩萨位次里面,像《仁王经》所讲寂灭忍的菩萨,下品是法云地的菩萨,中品是等觉菩萨,上品是如来果地的境界,还在无生法忍之上。这个功夫叫做究竟证、圆满证。佛在此地用一个比喻给我们说明,说『虚空性故』,用虚空来形容法性是绝待的、是独立的,是不可以取、不可以执著。法性如是,法性所现的相,法性所起的作用,一一皆如虚空性故。所以要晓得,性体是空寂的。

  所以佛在前面才教给我们,对於一切有为法(他不说无为,说有为),像《金刚经 》所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既然如梦幻泡影,无为更不用说,这是叫我们完全放下。放下,不是说这个事我们统统丢掉,我们不要做,那你就错了;放下,是从心地里面放下,事怎么样?事要积极的去做。像诸佛菩萨,所谓「大作梦中佛事」,他做不做?做,比谁都做得积极;所谓「建立水月道场」,水中之月是空无所有,是虚空性,处处建立道场,处处大作佛事。

  这两句话又怕诸位发生误会,处处建道场是不是处处去建寺院?去建讲堂?大作佛事是不是天天讲经说法、作法会?你要这样想法那就错了,完全都错。所谓佛事,是在一切事里面觉而不迷,那个事就叫做佛事;所谓道场,成就自己定慧的处所就叫道场。由此可知,尽虚空遍法界皆是道场,各行各业,无论做什么事情,穿衣吃饭,皆是佛事,所以要懂得这两句话的意义,不能够错会。

  每一个人在社会上无论从事某一种行业,对於你自己本分的事情尽心尽力去做,服务於社会,服务於众生,觉而不迷,就是佛事;觉而不迷,你的定慧一定增长,所以当处就是道场,为什么?与「虚空性」相应。佛常住寂灭相,我们自己也是常住寂灭相,自己的心清净,所谓在境界里面历事炼心,这才叫做「建立水月道场,大作空华佛事」,像《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些善友所做的榜样。由此可知,处处都是著重在净、觉,起心动念都是清净,都是觉而不迷,这才叫「随顺净觉」。第二句,『常不动故』:

  讲义【一法了不可得,湛然清净,常自不动故。】

  虽然我们天天努力的在做,做我们自己本分的工作,尽心尽力的在做,可是自己晓得,虽然在做,是『一法不可得』。世间人拼命在工作,他迷了,他以为有所得,所以他才拼命去工作;如果他觉得什么都得不到,他就不肯做,所以他做是迷,不做也是迷。诸佛菩萨做,是觉悟、不迷,不做他也不迷,什么时候做?因缘具足的时候做,因缘不具足的时候就不做,所以他做与不做是缘分具足不具足。世间人做与不做是得失,得失在那个地方做主宰,他有所得,他就拼命做;他什么都得不到,他就不做,这是迷悟大大的不相同。觉悟的人做与不做,他心都是湛然清净的,都是如如不动的。因缘成熟(具足)的时候,他要努力的工作,服务於大众;因缘不具足的时候,就是他有障碍,虽有心,没法子做,或者能做不能够尽心尽力的去做,这都是有障缘。这障缘障谁?障众生,不障佛菩萨,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所有的障碍在众生这一边,不在佛菩萨,佛菩萨永远没有障碍,为什么?他是湛然不动,就是此地经 文里讲「常不动故」。

  世尊在《金刚经》里面教诫须菩提尊者,弘法利生一定要记住一桩重要的教训,那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所以菩萨的心是清净的、是不动的,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就是炼不动心。这两句,我们也常常提醒同修们。「不取於相」,是知道一法不可得,所以才不取,没有一法可得,这是智慧,这是看破;「如如不动」是属於大定,是属於放下,定慧等持。

  『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本经讲「如来藏」,《楞严》也讲「如来藏」,《楞严经》分量大,分量大当然就讲得多,也讲得清楚;本经简略,简略则是文字的简略,并不是在法义上有什么简略,法义跟《楞严》完全相同,在文句上是省略很多。如来藏中,无起灭故。「起灭」这个念头,是在阿赖耶里面才有。而如来藏与阿赖耶,是一不是二。我们有时候说,觉悟了叫如来藏,迷了的时候叫阿赖耶,这样讲也能讲得通,因为如来藏跟阿赖耶是一不是二。可是诸位必须晓得,其实里面只有迷悟,阿赖耶跟如来藏难道真是两桩事情吗?真的会有两个现相吗?没有。我们在《六祖坛经》里面读过,只有两个名词,无论从体、相、作用都是一没有二,所谓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而且真妄不二。我们讲一真、一妄好懂,讲真妄不二难懂,就会把我们讲迷惑了。

  这段经文,讲义里头一开端,「必须有无俱遣」,把有无换成真妄,是一个意思,必须真妄俱遣,必须是非俱遣,必须邪正俱遣,你才晓得万法是一不是二,这个时候才真正见到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诸法实相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讲义【此一句是法,下五句是义。】

  「如来藏中」这一句是法,下面五句是意思。

  讲义【如来藏,即是圆觉真心之别名。】

  一桩事情,名称在佛教经典里面有几十种,一桩事情建立这么许多名称,佛叫我们不要执著在名相上,道理在此地。『如来』,佛在《金刚经》里面解释:「如来者,诸法如义」。『藏』的意思是含藏的意思。「如来藏」的意思,就是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皆如其性,皆含藏在法性之中,皆不离法性建立诸相,这就叫做如来藏。这个地方引用《楞伽经》的经文:

  讲义【寂灭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

  我们大家晓得,一心非常重要,「一心」就是如来藏,一心就是寂灭忍,像前面讲「常住寂灭相」那就是一心,在念佛人来讲就是一心不乱。所以我讲《华严》,总是把《弥陀经》合起来讲,《弥陀经》里一心不乱是能入,《华严》里面一真法界是所入;修净土法门,入一真法界,确实是方便当中的方便,捷径当中的捷径。可是一心的定义、一心的境界,我们必须要清楚、要明了,不能够含糊笼统的搞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那对我们修学会产生很大的障碍。所以多读大乘经论,多听大乘经论,对我们修净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不能够轻视一心,以为很容易,才晓得一心原来是寂灭忍,一心原来是如来藏。

  讲义【浅显言之,谓如来之性,含藏其中,故曰如来藏。如来之性即佛性。佛性,含藏在众生心中,故诸大乘经,皆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在这几句话当中,最关键的一个字就是『心』,这个「心」不是妄想、不是知见,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一切的知见妄想是妄心、是分别心、是执著心,真心本性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它没有知见,也没有妄想,这个时候叫真心显露,这个心就是佛性。所以我们这个妄想不是心,妄想不是智慧,知见也不是智慧,这是我们必须把它分清楚。知见、妄想,在佛法术语里面叫做世智辩聪,世间的智慧、辩才、聪明,讲的这些,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从心性里面自自然然起作用,不需要通过思惟、思考。底下紧接著几句话非常重要,怕我们读了前面几句发生误会:

  讲义【若但知是心是佛,不知佛本是而须修,未免流为狂慧。若但知是心作佛,不知但向己求,休从他觅,未免骑牛寻牛。】

  这几句话非常重要。可见得佛在经里面所讲的义趣,我们一点都不能够误会,不能够错解。虽然佛在《华严》、《圆觉》里面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没错,那么我们是众生,我们是不是本来成佛?在佛的眼睛里面看是本来成佛,可是我们自己一天到晚生活在烦恼里面、在轮回里面,我们哪里是佛?所以晓得自己有佛性,但是必须要修行。如果以为自己就是佛,不需要再修行,那就是狂慧。所以虽然有佛性,一定要修行。

  修行怎么修法?要向自己修,不要向外求,这是正法。所以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学术,为什么?学术与宗教都是向外求。宗教是要靠外面的力量来保护自己,来帮助自己,是靠他不能靠自己,那是宗教;学术是相对的,不是绝待的,所以佛法与宗教、学术都不一样。佛法是向内求,不向外求,佛法是绝待,不是相对。佛法是同一切法为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它不相对,所以它是绝待的,它是独立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向内求,而向外面境界去攀缘,那就是骑牛寻牛,那就错了。

  向内求,求什么?诸位要记住前面所讲的,一心,净觉。所以佛法求,在一切境界里面,求自心的清净,求自心的觉照;一切境界里面觉而不迷,在一切境界里面是平等一心,求这个。这叫做功夫,这叫做学佛。学佛,佛就是自己的觉性,学这个字就是随顺的意思,所以学佛就是此地所讲「随顺净觉」,「学」这个意思有效法的意思。平常这些名词的含义,我们不能够错会。我们开始学佛,我们学释迦牟尼佛、学阿弥陀佛,我们要学「他怎样随顺觉性,我也怎样随顺觉性」,这就对了,而不是去模仿他,模仿他那就是心外求法。他因为随顺觉性,所以他成佛了,我们去模仿他,决定不能成就。如果自己晓得,一回头,「我也随顺觉性」,那自己也成佛了,学佛要这个学法!

  讲义【以如来藏,具有不变随缘二义。若随染缘,从真起妄,遂成世间,六凡法界;若随净缘,返妄归真,便成出世间,四圣法界。虽成十界诸法,不出如来藏心之中。】

  四圣、六凡、十法界,从哪里来?是自己变现出来的。真心本性随染净缘现十法界,十法界就是真心的心相,现出这个相。但是这个相,诸位要晓得,相是妄相、是幻相,像《金刚经》上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十法界的相都是虚妄。为什么是虚妄?《金刚经》上说得很好,缘生的。你看看,是不是?四圣是随净缘而生,六凡是随染缘而生,都是缘生法。缘生就不是真实的,缘生就不是不变的,刹那刹那在变,缘有它就有,缘灭它就灭,所以缘生之法了不可得,这是说明一切色相不可得。

  讲到心相,真心是清净寂灭的,妄心是个相续相,就是我们讲念头,起心动念,是妄心,《金刚经》里面给我们说明「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说什么?相续心不可得,这还能不放下吗?四圣、六凡统统放下,那就功德圆满,就叫做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就叫成佛。你要说成佛,原来成佛是一无所得,确实成佛是一无所得;在一无所得里面你得到的是究竟圆满,密宗里面讲的大圆满。大圆满是一无所得而无所不得,诸位想想对不对?你有所得,你只得一点,失掉的太多,像大海之水你只取一瓢,你所得是那一瓢,除这一瓢之外全都失掉,那是凡夫的妄念。

  真性现前的时候,尽虚空遍法界是谁的相分?自己的相分。我们常以梦境做比喻,当你在作梦的时候,整个梦境是你自己的心变现出来,如果你一下觉悟「我现在在作梦」,想起佛经里面讲的「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是什么?是心,能变的心;妄是什么?所变的梦境,真妄不二!原来整个境界就是自己一人,你在这里面还有没有得失?还有没有好恶?所以你的心清净了,这时候二边都舍掉,证得了全体,全体就是自己一个人。

  希望诸位同学要常常从这个境界里面多想想,想一想就是观照,虽然这也是个妄想,这个妄想能帮助你开悟,帮助你看破,帮助你放下,比打其他的妄想要好得太多,其他的妄想是愈想愈迷惑,这个妄想是愈想愈开悟。然后再想想,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我们如来藏心的梦境,梦幻泡影,不是从外面来,正是佛法当中常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就是如来藏心,法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如来藏心变现的。我们自己要亲证这个境界也不难,要紧的是离开染净缘,我们就证得,就亲证这个境界,就是真正的觉悟。我们今天在读经、在听讲,只是听说而已,不是自己亲证的境界;听佛这么讲,听菩萨、祖师这么讲,只是听说而已,不是自己的境界。我们要从听说把它变成自己的境界,这就有价值。如何证得?从一心当中证得,由此可知,我们修学的功夫总在一心不乱。

  『无起灭故,无知见故』,这两句是发挥「空如来藏」的意义,也就是讲如来藏的体性,本体里面没有起灭、没有知见,这两句话非常的重要。六祖他之所以能成为祖师,他就懂这个道理,所以他在一切境界里面能够不起心不动念。他在黄梅修正神秀大师的一首偈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起有灭就是一物,本来无一物是心里一个念头都没有,动一个念头,念头生,这个念头有生就有灭;没有起灭,也没有见解、没有知见。无起灭是自性本定,就是《楞严经》里面讲的「首楞严大定」。无知见就是无分别智,无量无边的智慧从这个地方生的,是根本智。

  你看这两句话多重要!自古以来,学佛的人学什么?就学这两句!而我们后来的人疏忽了,所以智慧不开,烦恼不能断,颠倒错乱,盲修瞎练,不知道修这两句。本来没有,无有一物,他还天天要去增加;本来没有知见,一天到晚求知见,以为知见就是智慧,这太离谱了,错到哪里去了!

  在过去佛门修学的程序,一开端五年学戒,换句话说,五年,他的目标就是修「空如来藏」。学戒律就是学什么?就是学「无起灭」,你才能够断烦恼。一天到晚起心动念,这烦恼怎么能断?无起灭就是修定。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寺院里服劳役,像六祖在黄梅八个月,天天做苦工,舂米劈柴,干这粗重之活,修什么?修定,修「无起灭」,修「无知见」,那真修行。定慧天天增长,不但定慧增长,每天做工服务大众修福报,福报也增长,真是福慧双修、定慧等持。我们现在有几个人懂得,这在佛法叫妙行、叫真实行,谁懂得?稍微做一点粗重,「这个庙里好苦,把人当牛马看待」,在里面起心动念,天天生烦恼,他不知道修福修慧。

  道场如此,住在家庭也是一样,家庭里面一天到晚家事也很忙,那不跟六祖一样!你为一个家庭服务是你修福,一个家庭和睦,一个家庭整齐,影响你的邻居,你的亲戚朋友看到,对你都尊敬、都效法、都来跟你学,你就度了别人,自行化他,无量无边的福报是这么修来的。在工作里面修一心不乱、修清净无为、修无分别智,几个人懂得?几个人晓得这个这么妙的道理、这样妙的方法?这是佛法。

  所以《沙弥律仪》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修什么?诸位要懂得这个道理,那叫修根本法。叫你背诵经论就是修「无知见故」,求根本智,不是叫你记诵。所以一个和合僧团,大家都无知见了,见和同解,有知见当然就不一样,不一样就有分别、就有争执,所以大家都无知见,都修根本智、都修无分别智。无分别智起作用是无所不知,《般若经》里面讲「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我们先修什么?先修无知。六祖大师这个心就是清净,无知;他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无论什么人去问他,世出世间法你有疑难想去问他,他都给你解答,无所不知。为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他起作用就是无所不知,在他自己是无知,亦无言说。

  这两句是根本,我们不能够轻易的把它看过去,尤其是我们希望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或者在短时期当中得到理一心不乱,这两句就是理一心不乱的钥匙;心在一切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没有一切知见,你怎么不得理一心?

  讲义【以藏性用虽随缘。】

  如来藏性起作用的时候,虽然是随缘。

  讲义【而成六凡法界,生死染法,四圣法界,涅盘净法,而体本不变,染净诸法,无起无灭。】

  这一句话的意思很深。染净诸法有没有?有!有没有起灭?无起灭!如果诸位看到染净诸法无起灭,你要是看出来,要是体会到了,就是佛法里面所谓证无生法忍。「法」是什么?法就是四圣六凡一切诸法,「无生」就是无起灭,「忍」字当作承认、同意、认可,你自己亲自见到这个境界,当然你承认一切法不生不灭,一切法无起无灭。这是菩萨里面的高级菩萨,大菩萨,证得了无生法忍。

  实在讲,一切法的确无起灭,正因为它是无起灭,所以这一切法叫梦幻泡影,不是真实。如果有起灭,那变成真实,有生有灭;没有生灭,所以才是虚妄。这个境界很难体会、很难想像,我们以电影银幕来做比喻,没有办法比喻得很恰当,只能比个彷佛,或者我们用电视萤幕来做比喻,诸位细心去想想,萤幕上的相有没有起灭?你说起,从哪里起?有没有起的痕迹?灭,灭到哪里去?灭有没有痕迹?电影银幕上现的相,或者我们电视上萤幕现的相,我们晓得是幻影,《楞严》里面讲「当处出生,当处灭尽」,还说了一个起、说了一个灭,出生就是起,但是在当处,这是不得已而说,随顺我们凡夫错误概念而讲。

  我们拿这两句话来说明电视上、电影萤幕影像,我们很容易理解,「当处出生,当处灭尽」,没错,是这个相。要说「无起无灭」,难懂,因为它这个相是粗相,像我们现在电影影片,我们看看放映机就明了,一秒钟当中开合二十四次,现的幻相,换句话说,就是生灭相,一秒钟当中二十四次。而阿赖耶随染净缘,佛给我们讲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也是一个相续相;我们弹指一秒钟能弹几次?弹得快,一秒钟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电影一秒钟二十四个生灭就把我们欺骗了,一秒钟要有二十多万个生灭,我们如何能觉察得出来?「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实在讲太快,比电的速度、光的速度还快,所以实在讲「无起灭」。理上说有起灭,事上找不到起灭,太快了,所以说一切法不生不灭。本经所讲:

  讲义【生死涅盘,皆如昨梦。】

  『生死涅盘』就把十法界都包括,讲生死是六道,讲涅盘是四圣,四圣、六凡统统包括,跟《金刚经》里面所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没有两样。所以要晓得,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法可得,既没有得哪有失?没有得失。你要不肯放下,总是迷得太重,迷而不觉。以梦来做比喻:

  讲义【梦时诸法无起,醒时诸法无灭。】

  诸法有没有?似有非有,所以一切诸法这个相是非有非无。法性决定是有,法相非有非无,这是事实的真相。

  讲义【承上句,既无起灭,惟是一真心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所有知见,无从凑泊。即《楞严经》所谓: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无漏真净。】

  这是解释「无知见」的真义。我们学佛最重要就是学无知见、学无分别智。无分别智从哪里来?从定当中来,从清净心当中来。如果我们心不清净,「我们什么都不想,我什么知见都没有」,给诸位说,那错了,那变成无记性。无记性不是无知见,无分别不是无分别智,这要搞清楚。什么都不想那是无想定,无想定不能生智慧,不能生根本智。根本智是一切明了而无知见,不是说什么都不明了,样样明了而无知见,样样明了而无起灭,这是真正的定;样样明了而无知见是真正的慧,所以这里头不能错会。

  由此可知,无分别智一定从清净心得来,我们的心不清净怎么会有智慧?不是说我们读经多了、听经多了就能生智慧,没有这个道理。读得再多、听得再多,那是别人的智慧,你纵然记得再多、背得再多,都是属於记问之学,与自己的智慧不相干,这个是要知道,自己智慧开不开,总是在自己清净心中。所以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不清净是大障碍,要想心清净就得一切放下,真实发心,就像章嘉大师所说,一个真正学佛人一切放下,他的前途,就是修行这条道路,有佛菩萨护持,由佛菩萨安排,自己不要操一点心,什么境界逆来顺受。在境界里头不要起知见,不要起心动念,完全顺乎自然,因为那是佛菩萨安排的,在这里面修什么?修自己的清净心,修自己的根本智。心果然清净,智慧开了,一切现成。

  所以一个真正修行人没有不安於环境。这个道理不但佛菩萨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世间孔老夫子也给我们讲得很清楚,那是真正了不起的人,儒家所谓「素富贵,安於富贵;素贫贱,安於贫贱」,跟佛法所讲这个道理真是不谋而合,完全相应。世出世间圣人都是这样教诫我们,我们如果不能体会这个意思,不能够依照教诫来修学,过失是在我们自己。今天这几句话都非常重要,对於一个真正修学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开示。

  『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今天时间到了,这几句我们留到下个星期再来细说。经文虽然是很短,你看它这里面意思多么丰富,境界实在是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细细去体会才能得到受用。

  (第二十四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24

  请掀开经本四十七面:

  经【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这段经文上次我们讲了一半,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后面三句,『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

  讲义【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此三句,明不空如来藏之义。】

  「空如来藏」是讲本体,「不空如来藏」是讲现相。如果我们以梦境来做比喻,空如来藏就是能现梦境的心,心是空的,什么都没有,虽然没有但是它能现相,它能够现相,它能够现种种的梦境,我们从这桩事情也能体会到一点这个意思。「空藏」是说的真如本性的理体。「不空藏」,怎么叫不空?因为它有相,而这个相就是我们现在所谓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就是「不空如来藏」,它是「空如来藏」所现的相分。虽然现这个相分,我们必须晓得,这个相是非有非无。为什么说「非有」?因为这个相实在是不可得。佛在一切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这是我们在一切大乘经论里面常常看到,这是非有的意思。为什么说「非无」?虽然它是了不可得的幻相,而这个相确实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能感受得到,所以它又是非无。非有非无,这才是一切现象的真实相。

  讲义【法界性,与如来藏,体同义别。】

  什么叫法界性?「法」是指一切万法,世间一切法跟出世间一切法用一个「法」就总代表,「界」是讲界限;法法不相同,各有各的界限,叫做「法界」。用「法界」,就是把一切法统统包括;「性」是体性。法界的体性与如来藏究竟有什么关系?这里告诉我们,体是一个,法界性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法界性;既然有两个名词,当然也有一些差别,体同,义上就有差别。

  讲义【别则有二:】

  这是把差别区分为两大类,实际上差别很多,是把这许许多多的差别归纳为两大类。

  讲义【一者、在有情分中,名如来藏,在非有情分中,名法界性。如《智论》明佛性法性之异。】

  在一切法里面,法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情,一类是无情。我们现在的分法,分为动物、植物、矿物,现在科学家是把一切万物分为这三大类。佛法里面讲有情就是指动物,有感情的、有感受的,而且感情与感受是非常显著,我们称之为有情众生。对有情众生来讲就叫做『如来藏』,如来含藏在其中;对於无情,就是植物与矿物,对它们来说就不说「如来藏」,因为植物、矿物不能自觉,不能修行证果,所以不说如来藏,而说『法界性』。但是诸位要晓得,法界性可以包括如来藏,我们简单叫法性,如来藏就是佛性;法性可以包括佛性,佛性就不能包括法性。譬如动物可以包括人,人不能包括动物,人是动物里面的一种,差别在此地。可是我们也不能固执,为什么?体同义毕竟还是相同,所以佛性与法性确实没有两样,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是一个体不是两个体。

  当我们证得如来藏,也就是讲成佛了,在成佛的时候像《华严》里面所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境界全都转了。为什么能同圆种智?这个道理不难懂,如果我们对於经论稍稍深入一些,就能体会到依报确实随著正报转。法界多半讲的是依报,如来藏讲的是正报,正报转了依报没有不转,这点在佛法里面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自己要勘验自己的功夫,就可以从转境界上来勘验。佛成了佛,成佛是什么样子?成佛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个众生不成佛,像《华严》里面所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是成佛的境界。如果我们看到「我自己很了不起有点成就,别的人还不行」,你在这个境界里面是二不是一,换句话说,你那种成就不是真正的成就,说得不好听一点,依然堕在妄想分别里面,哪里是成就!所以菩萨的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

  我们自己修行叫「历事炼心」,我们在有情世间、在非有情世间,就是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里面去炼,炼什么?炼平等观,这就是真正修行。平等观就生清净心,心为什么不清净?不清净就是在一切法里面不平等,所以它不清净。一切法都看平等,心里不起分别、不起执著,自然就清净。佛性与法性,实在讲,不能说异也不能说同,真正通达明白了,说同可以,说异也可以;如果依然分别执著,说同是错误,说异还是错误。

  讲义【二者、谓法界性,则统摄有情无情,包括佛性法性。若称如来藏,但语诸佛众生,清净本源心体,故指如来藏,如法界性。】

  第二小段的意思前面已经说过,所以这个地方的文我们一念就明了。在这一大段里面,最重要的是在境界里面历事炼心,真正的修行,就像《金刚经》里面所说,我们在境界里面一切明了,明了是不愚痴;如如不动,不动是不贪、不瞋,贪,动了心,瞋恨也动了心。不贪、不瞋,又了了分明,诸位想想,你的三善根就成就了。无贪、无瞋、无痴,这叫真修行。以这个基础去修六波罗蜜没有不成佛、不成菩萨,以这个基础念佛往生决定可靠,不但决定可靠,我可以保证品位甚高!这是要在境界里面去修,念经、打坐、拜佛、参禅都没有用处。六根对六境是了了分明、如如不动,这就是觉正净。

  讲义【此法界性,即一真法界,具足十法界。所有十界,不离一真,故曰究竟圆满,遍十方故。】

  「法界性」是一,法界相虽然是无量无边森罗万象,但是还是一,什么一?皆是虚妄。不管有多少,世出世间一切万象,总而言之一句话,「皆是虚妄」,或者讲「皆是梦幻泡影」,离不开这个原则。所以修行人要先开悟,道理在哪里?悟了之后才真正放得下,才样样清楚,样样明了,如如不动,这个很要紧。不开悟是样样都认真,以为这个相是真实,於是在这虚妄相里面生得失心、生执著心、生贪爱心、生嫉妒心,生无量无边的妄想,那是自己找罪受。其实,心相、境界相都了不可得,那不是冤枉吗?就好比一个人作恶梦一样,梦是假的、虚妄的,如果天天作恶梦,你想这个日子好不好受?谁叫你作恶梦?还不是怪自己,自己不觉悟,自己迷惑颠倒。

  十法界跟一法界是一不是二,悟了,法界就叫一真;迷了,就叫十。这个十是一个代表的字,决定不止十种,迷的时候法界无量无边,哪里只十?天台大师在《法华经》注解给我们讲「百界千如」,先纲领上分十法界,十法界则每一个法界又分十法界,这就一百法界,一百法界里头,每一界又是十法界,重重无尽,无量无边。我们今天科学讲空间,讲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佛法里面讲空间是无限度。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只是迷悟而已,所以才说一法界具足十法界。迷了的时候,一法界里面本来没有差别,你在那里虚妄分别,不管你怎么分法,你分得再多,你也没有离开一真法界,换句话说,你没有离开法界性,所以说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这是讲真如本性从体起用,变现出森罗万象,如果你忽然觉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法界就叫做一真法界,你见到这个法界的真实相。真实相就是「相即无相,无相即相」,有相跟无相是一不是二,这就是所谓「真相」,在《般若经》里面叫做「实相」。

  下面是总结,『是则名为因地法行』。像前面所讲这些理论、这些境界,就是诸佛如来在因地里面(像我们现在发心的时候,这在因地)所用的方法,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依照这个理论、依照这个原则来修行。如果我们在这部经里面把这个意思真的明白懂得,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修行,给诸位说,你在大乘佛法里面就是属於圆顿根性,这是大乘种性的人。可是要记住,这是一个原理原则,其下手处是境界里面历事炼心,历事炼心的修行必然还是循规蹈矩,这是菩萨行。我们以《华严经》为例子,这是圆顿之极,《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用这个因地发心,他从哪里修起?他从「净行品」修起,从发菩提心修起,这是给我们做的榜样。可见真正觉悟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脚踏实地,给一切众生做一个好榜样,虽然晓得心法、色法,就是讲一切境界,俱不可得,不可得当中还要做一个好榜样,这就叫大慈大悲。所谓「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觉」,就是对於世间的秩序,像世间的文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绝不破坏,他能恒顺。恒顺里面他觉而不迷,他一切都随顺,随顺里面他不执著,就是我们常说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觉相。你问诸佛菩萨怎么修?诸佛菩萨就是这样修。

  讲义【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者:此出其名也。】

  把如来在因地上修行的名称说出来。

  讲义【上说因地。】

  前面这以上所说。

  讲义【以圆智照圆理】

  「圆」是圆满,没有一丝毫欠缺;「智」是真智慧,这个圆满的智慧是各个都具足,因为如来藏里面本来是圆满。既有圆智,怎么会不照圆理?当然照圆理,而且圆智照圆理从无间断,这是真、这是常,大经里面所讲「常住真心」。悟的人他就看得出来,所谓「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这就是「圆智照圆理」。我们现在虽然也是圆智照圆理,可是在这里面迷了,虽然迷了,你的圆智还照圆理。

  这个意思,佛在《楞严经》里面给我们讲「七处徵心,十番显见」,一共有三卷经文,占《楞严经》的十分之三,说明这个事实真相。换句话说,《楞严经》前三卷是说明「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就说明这个真相。佛在六根里面举出一根,举见性来讲,见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那不是真的什么叫真的!我们一迷,就在圆智里面变现出一个八识,八识是假的不是真的,八识的确是迷了圆智,这个圆智就是《唯识》里面讲的大圆镜智,就是迷了这个东西,就变现一个相似的圆智,不是真正的圆智,变成一个相似,就是阿赖耶识。由阿赖耶识愈迷愈深,这才变现出前面七转识,又变为五十一个相应的心所,愈迷愈深。於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有圆智,也不知道自己圆智起的作用能照圆理,这个亏就吃大了。现在佛教给我们就是怎样来恢复,所谓恢复就是觉悟,一切大乘了义经典都是指导我们破迷开悟,《圆觉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底下这两句很重要:

  讲义【照空所幻身心之境,照破能幻无明之惑。】

  「照空」是对外境讲的,对法界讲的;「照破」是对你自心讲的,就是对如来藏讲的。「照空」,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身心世界俱不可得,你把外缘就放下,从今之后决定不在境界上攀缘,你是照空,就是外境的境界相、真实相你是看清楚了,这是对外。「照破」是对内,对内是回光返照,无明也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明也是相,无明不例外,它也是虚妄的。我们再问,什么叫做无明?简单的说,心里面起念就是无明之相;没有无明,决定不起心、不动念。诸位要晓得,无明是能起、能动,所动的心念就是无明之相,无明的幻相。从这点诸位也许能体会到,法界的相是虚妄不实在的,法界相是依他起性。如来藏跟法界性是圆成实性,法界(就是讲法界的相)是依他起性。无明所变现的相是遍计所执性,就是你心里面对於外面境界种种感受,喜怒哀乐爱恶欲,这是遍计所执性,比外面境界还要假。外面境界是依他起,是假的;喜怒哀乐爱恶欲,那是你心里的妄想,你总虚妄分别执著,这是属於遍计所执性。「照空」就是照见依他起性是虚妄的,了不可得,「照破」是照破遍计所执性更是虚妄不可得,这才叫破无明之惑。更进一步:

  讲义【并将能空之智亦复不存。】

  那就跟《心经》末后的结论完全一样,「无智亦无得」。《心经》里面那个「智」是能照之智,什么智?我们讲的根本智、后得智,或者我们讲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俱不可得。佛说智、说理,是对凡夫迷惑颠倒当中以为有事,有事,佛才说个理;有惑,才说个智。现在惑没有了,事实的真相也大白,事也没有了,与它相对的理与智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实在讲,什么也不能说,说不出,不但不能说,思维想像都达不到,所以称之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境界现前就叫「佛知佛见」。

  讲义【惟有如如照体独立,是则名为: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

  你问诸佛如来他是怎么修行成佛?人家就是这个修行法。释迦牟尼佛与诸佛如来跟我们所讲的,诸位一定要明了,他是毫无保留,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供给我们做个参考,做一个借镜。我们如果恍然大悟,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一生哪有不能成佛的道理?必定成就!再跟诸位说,像《圆觉经》,我们不受时间限制,每次我们深入详细的来讨论,这样的发挥很难得。我们今天在此地讲,讲的是注解,这个注解在《圆觉经》注子里头是比较浅一点,还有比这个深,还有比这个内容更丰富,但是我们这一会可以说已经讲得很详细,诸位果然能够领略到,能够体会到一些,一生受用无穷。到这个地方,佛将文殊菩萨所提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说出来,就是「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把这个问题说出来。

  底下几句话,这是「酬答次请」,这是第二个问题:菩萨现在应该怎么修法。这是与我们切身有了关系。下面经文有两个小段:

  经【菩萨因此,於大乘中,发清净心。】

  这是说明菩萨效法诸佛修学「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下面三句愈说跟我们愈近:

  经【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我们现在就是生长在末世,这三句针对我们现在人说的,换句话说,不依照这个原理原则去修行,必然堕在邪见里面。这是我们必须要警觉。

  讲义【此如来酬答文殊次请。】

  『此』是指上面这一行经文,是答覆文殊菩萨第二个问题。

  讲义【前面文殊请说,菩萨於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

  文殊菩萨提了这个问题,替诸菩萨来请教世尊。又附带一个问题是:

  讲义【能使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佛在此地总答。这两句文字是很简单,可是里面含的意思非常之深、非常重要。圆瑛法师在此地消这个文说:

  讲义【菩萨若能因此如来所修因地法行而修,自可圆成果觉,惟是於大乘中,须发清净心。大乘者,以一心三大之义为乘。《起信论》云:「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是以教发清净心,即直心正念真如,可离种种颠倒之病。】

  到这个地方都是解释前面三句。在此地我们必须认清楚,什么叫『大乘』,什么是『清净心』?如果不把这两个名词的意思搞清楚,那我们眼看这个经文又迷了,迷在字里行间。我们现在是不是大乘?这是很重要。祖师在此地举《起信论》来说,大乘的标准是『一心三大』。一心三大里面,最重要的是「一心」,先要得一心,然后从一心里面生「三大」。一心是事一心,可是一心三大是理一心,事一心固然是一心,里面没有具足三大。「三大」是体大、相大、用大,事一心不具足三大,理一心具足三大。体是如来藏,是法界性,体大;相是尽虚空遍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这实在是大;作用,一切因缘果报统统是作用。几个人能体会到这三大是自己的一心?一心具足三大,这才叫大乘人,才有资格修大乘法,才有资格修学如来所修的因地法行。所以佛在此地嘱咐要「於大乘中,发清净心」。

  修行的人是菩萨,菩萨,佛在《金刚经》所下的定义是要离四相,「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换句话说,具足四相就不是大乘根性,圆觉这个法门他没有分,这是我们要认识清楚。所以《圆觉经》的境界与《华严经》完全相同,《华严经》里面起码的资格是圆教初住,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圆觉经》里面的当机也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修学的。

  『末世众生』,这是有大根性的众生。末法时期虽然众生苦难多,障深慧浅,但是这当中也有大根性的众生。什么叫大根性的众生?他有慧眼,他能够抉择法门,这就是大根性。法门无量无边,四弘誓愿里面说「法门无量誓愿学」,法门要是对了根机,当生就成就;不对根机,在阿赖耶识里面种一个善根的种子而已,这一生不能成就。在座诸位同修,你们在过去生中已经亲近过无量的诸佛如来,可是到今天你还没成就,原因在什么地方?是你选择的法门错误。怎么会选错?给诸位说,路只能走一条,你走了两条路,同时走两条、走三条当然是没法子达到目标。还有,纵然是选了一条,选那一条障碍重重,不适合自己的根性,勉强去修学,这一生的时间也浪费,这是我们病根之所在。所以法门只能选择一个,一门通达自然一切都通达。

  修学的根本是正知正见,所以末后一句『不堕邪见』,这句话重要。什么是正知正见?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这一章经里面所讲,真正是正法眼藏。这一章连长行带偈颂只有四百多个字,诸佛如来将他怎么修行、怎么证果,四百多个字就统统都写出来,都讲清楚。所以《圆觉经》文殊菩萨这一章是最重要的一章,往后十一章可以说都是些注解。这一章所讲的是正知正见,我们能依照这个原理原则来修行,决定不堕邪见。

  我们就在这几句经文当中看,怎样不堕邪见?第一个,你要不要成为菩萨?许多同修都争著要去受菩萨戒,受菩萨戒就作菩萨了。菩萨是印度话,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换句话说,烦恼虽然没断,但是觉悟不迷惑,这是菩萨。这个事情是错事情,我做了,我晓得它是错事情;这是害人的事情,我做了,我知道那是害人的事情,他不迷。不会说我做了坏事情,自己还认为是好的、是对的;他知道错,知道不对,他还要去做,这是烦恼重,烦恼叫他去做。觉!不迷,这样的人他能回头,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要有这个觉才行;没有这个觉,他做的事情他不肯认帐,那就叫迷惑颠倒,不能辨别是非善恶。觉悟的人,真妄、邪正、是非他都能辨别,可是他还做恶,还不修善,他知道善恶,他不是不知道,这种人有,不多。大多数做恶的人,他迷在里面,他认为他那是对,他不能辨别是非善恶,这是迷惑颠倒。迷的人不容易回头,悟的人容易回头,所以菩萨是觉悟的有情众生,他在境界里面决定不迷,决定不迷他就有救。

  我们过去常常举《往生传》里头莹珂做个比喻,在《安士全书》里面也有,在《西方直指》里面讲「往生」里头一个例子。他觉悟,他不迷,他自己的习气很深,恶习气改不掉,他是个出家人,没有办法守戒律,天天都要犯过错,都要造罪过。自己晓得这样下去之后将来一定要堕地狱,他自己晓得,他不会觉得我做的是对的,不会,他自己晓得他要堕地狱。於是他去请教别的同参有没有办法来救?自己来救自己,人家就劝他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自己大概是罪业造多了,自己晓得一定要堕地狱,不往生就不得了,换句话说,只有这么两条路,没有第三条路好走,所以他就关起门来老老实实念佛,念了三天三夜,饭也不吃、水也不喝,拼命的念,他把阿弥陀佛就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十年当中好好的修行,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他。他跟阿弥陀佛提了个要求,「我这个习气太重,再过十年,不晓得又造多少罪业!我自己控制不了自己。阿弥陀佛,你现在就带我去,我十年寿命不要了」。阿弥陀佛就答应:好,三天以后来接引你。他三天以后就往生。为什么那么重的罪业他能够往生?他觉而不迷,这是属於带业往生。这就是菩萨的意思。

  但是此地这个菩萨标准比我刚才讲的要高,高在哪里?他「於大乘中,发清净心」,这菩萨地位太高,不是些小菩萨,不是初发心的菩萨,这是有相当程度的菩萨。「发清净心」,诸位晓得,清净心就是菩提心,这位菩萨是菩提心现前的菩萨,那就是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在净土法门里面来说,是念到理一心不乱的菩萨,他的标准就高。我们念佛必须要知道,把自己的境界要向上提升,提升到此地的标准,这是觉悟;停顿在某一个境界里面,虽然讲觉悟,那是小小觉悟,不是大彻大悟,大悟的人晓得逐渐要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

  怎么提升法?每天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把什么事情看淡一点就提升,烦恼轻、妄念少,就是提升。不管什么事情,不要与人认真的去计较,就能把境界提升,为什么?你要是真正明白我们这一章经里面所讲大意,晓得身心世界都是虚妄的,不可得!不可得,你要认真计较,你是迷惑颠倒。晓得一切都不可得,我统统放下就得自在,境界就提升。不但世间名闻利养我们要放下,弘法利生也要放下,也不需要计较。弘扬佛法有大福报、大果报,你要是为贪图果报而做弘法利生这个事情,你的果报在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轮回。

  连善都不可以做,何况是恶事。所以求的什么?身心清净。弘法利生是缘,佛法讲因缘、讲缘分,众生有福,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正法久住;众生没有福报,诸佛菩萨来了,也有障碍,也没有法子。自己发心圆满,像前面所讲「圆智照圆理」,念念功德圆满。所以佛在一切经论里面教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攀缘是我们有心去做,随缘是随大众的意思去做。大众喜欢怎样我们就怎么去做,「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不可以在境界里面有分别、有执著、有攀缘心,那是对自己修学的大障碍,对自己的境界没有办法提升。

  诸位一定要记住,我们在《弥陀经》里面常常提醒同修们,修什么?就是修一心,一心就是此地讲的清净心。得一心了,一心里面再能够现三大,那就入一真法界,就入华严境界,也就入圆觉境界,圆觉跟华严是同样一个境界,在净土里面是常寂光净土。所以诸位在境界里头,一切境界自己清楚,你要是不清楚,你是堕在无明里面;不分别,你分别,你堕在邪见里面,所以是又要清楚又要不动心。古德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就是这个意思,才能够证得清净法身。这个地方就是特别要紧,「我们如何能够不堕邪见」,这真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只要不堕邪见这一生决定有成就;最怕的是堕邪见而不自知,以为自己还是个正知正见。邪与正,这一章经文可以做一个标准。今天时间到了,下次我们讲偈颂。

  (第二十五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25

  请掀开经本四十九面:

  经【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在经文格局上来说,每一章都有两个大段落,前面一大段叫长行,就是用散文的体裁来写;末后这一大段叫偈颂,是以诗歌的方式来歌咏。这种方式在古时印度与我们中国都很盛行,所以说赞礼,赞礼多半都配著乐器来演奏、来歌唱。偈颂的内容多半是与前面所讲有关系,所以我们叫重颂。这种仪式在佛陀讲经法会里面有许多的用意。因为讲经的法会不同於学校上课,学校上课,学生是固定的,到时候他就来;讲经的法会,听众流动性很大,不一定每一会都来,不一定准时来,所以有许多是中途来听的,那么前面就没有听到。所以佛把这一段东西讲完之后,实在讲是很慈悲,我们在大经里面,你们看《华严》、《法华》,长行后面就有一段偈颂,里面重颂居多数。这个意思就是中途来听的,前面长行没听到,在颂偈里头可以再补出来,虽然没有前面说得那样详细,但是把前面所讲的大意都重复说出来,便利於后来的。

  经的义理,我们一定要能够记住。如果所讲的道理记不住,诸位想想看,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修行,怎么能提起观照的功夫?这是修行第一步,就是要观照。所谓观照,就是要把这义理能够很清楚、很明白的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可是长行文说得很多,不便於记忆,偈颂是诗歌的体裁,朗朗上口,很容易记住,所以偈颂有很大的一个功能,帮助我们记忆,帮助我们提起观照的功夫。还有一种,前面有的时候说的意思还没有详尽,可以在偈颂把它补充出来。它有这么多的功用,所以佛在一切经,每讲一段长行文,后面一定有偈颂。第一章有五首偈,都是重复在宣说如来因地法行、菩萨发心离病、末世众生不堕邪见等义。现在我们看偈颂第一首:

  经【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了达於无明。】

  偈颂是四句是一首,字数很整齐,在《圆觉经》里面这叫五言颂,就是每一句五个字,句法很整齐,四句叫一首。偈颂跟中国的诗是相似,但是不同。中国的诗像律诗,讲求平仄、押韵、对?仗,偈颂没有这些讲求,它有押韵,但是并不严格。同时经 典里面偈颂是发挥经 义,因此往往它一句里面说二桩事、三桩事,诸位将来在《唯识论》里面可以看到,五个字或是六个字里面讲好几桩事情。也有一桩事情是一首偈,四句说一桩事情,而这个地方是五句说一桩事情。这一首科题是「明真因有力」,这就是给我们说如来因地法行这么一桩事情。

  讲义【告以十方诸佛,通修之法。诸佛从於根本,最初因地发心,皆以圆觉体中,所起之智慧,时时觉照,照彻清净觉相,故能了达无明,无非颠倒,本无实体,犹如空华。】

  这个注解非常重要,圆瑛法师用的文字不多,意思说得很清楚。「十方诸佛」,换句话说,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成佛,定义是成就最圆满的智慧、最究竟的觉悟,这就叫佛。十方三世那些最圆满、最究竟觉悟的人,他们是用什么方法修成?用什么方法学到?他怎么学的?佛在《圆觉经》里面告诉我们「通修之法」,通是通途;换句话说,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乃至无量法门,法门不一样,但是法门的原理一定是一样。这个理是通一切法,门虽有别,但是理是贯通,什么道理?就是此地所讲这个道理,贯通所有的法门。那就是他「从於根本,最初因地发心」,我们要注意到这个问题。可见得会修的人、会学的人,他从根本修、从根本学。唯有从根本,才能得到真实殊胜的功德利益;不从根本,所谓从枝叶,枝枝叶叶,那就太难,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有成就。所以,会修跟不会修有很大的差别。

  根本是心地,枝叶是迹象、外表,外表的迹象不是根本。内心起心动念那才叫根本,身清净是外表清净,是枝末清净;心清净是根本清净。心清净了,身没有不清净,境界没有不清净,一净一切净。我们境界很清净,身未必清净;身清净,心未必清净。这是举一个例子说明哪是本、哪是末。初学的时候本末都要顾到,你要是晓得以根本为主,以枝末为辅助,这个成就就快速。如果我们观念搞错,把枝末当作主体,疏忽了根本,这样修行就处处有障碍。最根本的就是讲要发心,发什么心?发菩提心。菩提是觉悟!

  「皆以圆觉体中,所起之智慧,时时觉照」,这桩事情说起来实在是不容易。首先要明了什么叫圆觉体?「体」是本体,是能生的意思。在哲学里面讲,宇宙万有的本体,一切万法都是从它生出来;在佛法里面讲「性」,是它变现出来,能变现的,这个叫本体。本体也叫做真如,也叫做法界,也叫做如来藏,也叫做真心,这个名目在经论里面有几十种之多,都是说这一桩事情。最简单的讲法,无过於净土所讲「一心」,一心就是本体。所以净土的修学确实是直截了当,它就修的是一心不乱。

  可是这「一心」很不好懂,什么才叫做一心?我们起了念头,当然这个不是一心,不起念头的时候是不是一心?还不是一心,为什么?因为起念是一,不起念又是一,它是对立的,有念跟无念是对立的、是相对的,相对的不是一心,一心没有相对。诸位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一心不是相对的,相对的就不是一心。一心能不能说得出来?说不出来,因为我们说是绝对的,绝对的对面还有个相对,凡是说得出的都是相对的,凡是能够思惟想像的也是相对的。所以一心的境界,古人常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说不出,不但说不出,也想不出,希望从这个地方去体会。

  这个「体」它起作用有两种:一种是现相,一种是明了。现相是能生万物,像六祖开悟的时候所讲「何期自性,能生万物」,那是现相;第二个,它能生智慧,就是明了,本来就是觉了,我们称之为般若智慧。由此可知,生智慧、起现相,都是这个「圆觉体」的大用,我们不能讲它作用,因为它没有作,如果说作用,那个作是有心,它没有心,自自然然的起作用。所起的智慧,时时觉照,换句话说,对於所现的一切境界相,那就是「照彻清净觉相」。觉相,我们先讲相,「相」是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它所现的相。所现的相,因为它体清净、照清净,所以那个相也清净。

  我们用个比喻来说,好比作梦,我们把能作梦的这个心比作「圆觉体」,这个心没有形相,但是它能变现梦境;把梦境比喻作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相。现在这个体现了相,就是你能作梦的这个心,现在已经变化成梦境,自己在梦中。在这个时候就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自己知道在作梦,这就比喻作佛菩萨,为什么?他心里面那个智慧没有失掉,他自己觉悟:「我现在在作梦,整个梦境都是我自己变现的,整个梦境就是我自己的一心」,所以这个相叫清净觉相,这是一个现象。另外一种现象,迷了,当他作梦的时候,他不知道这个梦是自己的心所变现,不晓得这个梦境就是自心相,不知道,迷在里面。这一迷,就在梦境里面分自分他、分善分恶,种种颠倒错乱,他就起这个相。这就好比是凡夫,迷失了自己,失去了智照,把智慧的觉照转变为感情用事,他在梦境里分自、分他,分是、分非,这是感情用事,这就叫无明烦恼。

  一旦觉悟,就晓得一切境界相是自心变现出来,没有一法不是自己,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这个时候「了达无明无非颠倒」,无明是什么?刚才迷了,那是自己的颠倒错误。虽然是颠倒错误,那个颠倒错误没有体,犹如空华。好像我们眼睛害病,看到虚空当中有花。虚空当中哪来的花?是我们看错,虚空本来没有花,虚空花没有自性。这就说明:迷无自性,无明无自性;但是正觉是有自性的,正觉是从圆觉体中所发生的作用。这是解释『以智慧觉,了达於无明』,对无明真正明了通达;真正明了通达,无明就没有了,这是我们讲「破无明」。

  「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无论是见思烦恼、尘沙烦恼,都与无明有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都是从无明而生;无明没有了,见思、尘沙当然就没有了,这才叫真正从根本学。从枝末学,先断见思,再破尘沙,后破无明,这是从枝枝叶叶一层一层往里面进去,费的时间长,所谓三大阿僧只劫。如果你从根本修,成佛一定是一生的事情,不必枝枝叶叶来修,这是最高明的修学法。在我们目前,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来探讨:什么叫无明、无明从哪里来、无明什么原因来的,这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在本经「金刚藏」一会里面有详细的讨论,在《楞严经》第四卷「富楼那尊者」那一章里面也有很详细的讨论。这个问题在大乘佛法里面算是大问题,是根本问题,无明既无自性,为什么会有这个东西?此地注解里面有几行简单的说明,解释「无明」:

  讲义【无明有:生、住、异、灭四相。】

  换句话说,圆觉体没有生住异灭,般若智照也没有生住异灭,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没有生住异灭是真的,有生住异灭是虚妄的,生住异灭它就有变化,那就不是真常,所以本性没有生住异灭。就我们本身来说,我们在《楞严经》里面看得很清楚,佛是就六根当中举眼根的根性(见性)做一个例子来说明它是常住真心,为什么?因为它没有生住异灭。而眼识却有生住异灭,第六意识有生住异灭,末那识有生住异灭,乃至於阿赖耶识也有生住异灭。这就能看得很清楚,什么叫真心、什么叫妄心。真心就是一心,妄心是乱心,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这是妄心。真心里面没有这些东西,真心像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到处惹尘埃是妄心。妄心无自性,所以说它是虚妄不实。生住异灭这四相,在《起信论》里面马鸣菩萨给我们说得很清楚。

  讲义【又名四种梦心。】

  生住异灭这四种现象,又叫做「四种梦心」。梦是幻有,不是真有,在佛法里称之为妙有,或者讲假有,有没有?有,虽有,不是真的。佛法里面讲真实,真就是它永远存在,我们叫它做真;它这个存在只是一刹那,我们就不叫它做真,有没有?有,有不是真的。

  讲义【辗转相起,从细至粗。】

  这是说明我们起无明,就是迷的过程,迷失圆觉体中所起的智慧,来说明这个过程。

  讲义【生相无明,即是最初一念不觉,故心动,即名为业(业相)。】

  《唯识》里面讲三细相,第一种是「业相」。本经跟《楞严》所讲是一样,「无明」还在业相之初,所谓「一念不觉而有无明」。由此可知,迷是什么?迷就是不觉,就迷了。怎么叫不觉?心动了。诸位在这个地方特别要注意,「不觉」跟「心动」是一个意思,心不动的时候觉,心动的时候不觉。可是我们现在要跟诸位说明,你心动,不觉,你不动还是不觉。为什么说你不动还是不觉?你不是真不动!你自己心在那里动,你不晓得,真不动就觉了,这个境界非常之高。

  经典里面常常讲到小乘阿罗汉,小乘阿罗汉的定功是九次第定,这个心很清净,不动。他有没有觉?他不觉,为什么?表面看他是不动,好像这个河流,我们看这水很平静,其实里面流动得很快,小乘人自己没有能力觉察,自己以为不动。其实,真正到不动是在什么时候?八地菩萨叫不动地,这个时候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你们想想看,这是什么境界?我们今天讲清净,清净在哪里?讲不动,充其量只是表面而已,没有深度可言,阿罗汉还可以谈上一个深度,我们连深度都谈不到。这个境界是八地菩萨才能够见到,觉察到这个一念不觉。我们讲心动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心本来是不动的,怎么会动?不可能动的,动就是迷、动就是妄,就不是真。诸位要晓得,真永远不迷,真永远不动,真永远不起念,这是天经地义的。这一动就迷,迷就造业,所以叫「业相」。

  讲义【业,起动义,转如来藏,而成藏识。】

  「业」是什么?业就是动,动就是业,动了之后那个结果就叫做「业」,所以业在此地的解释是动的意思。「转如来藏,而成藏识」,换句话说,把真如本性变成阿赖耶识,这时候诸位要记住,是只变名言不变体性,体性怎么会变?不会变。迷了,真如本性就给它起个名字叫阿赖耶识,换句话说,阿赖耶识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阿赖耶识,觉悟了叫它做真如本性,迷了叫它做阿赖耶识,是一不是二。这是迷悟所建立不同的名称,事实上并没有两样,并没有什么变化,事实上是一成都不变,就是在我们眼前亦复如是,如果事实上有变,那我们还能证个什么真?还能成佛吗?那不可能,事实上决定不变。这是在名言上换个名词而已,我们千万不要被这些名言又迷了,最怕又迷在名相上,那就愈迷愈深,对於佛的真实义那就愈来愈难体会。这是说「生相无明」。

  讲义【住相无明,依於动心,则能见(转相)、能现(现相)、能取境界(智相),起念相续不断(相续相);三细后二,六粗前二,皆住相摄。】

  迷了之后,愈迷愈深,於是就「住相无明」,住就是著相。住相无明,在三细六粗里头它就包含了四种。我们今天最大的麻烦,就是心要有住。你看《金刚经》一打开,须菩提请教释迦牟尼佛「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禅宗二祖慧可见达摩祖师就要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所以凡夫心念里面最难突破就是住相无明,处处要找个地方去住。佛在《金刚经》说得很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把住相无明摆脱掉,生心,生什么心?是「智慧时时觉照,照彻清净觉相」的心,生这个心,这就是佛、这就是菩萨,佛菩萨跟我们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

  如果心不动那是大觉圆满,《唯识》里面所讲「大圆镜智,常寂光中」,大圆镜智,是这个境界。妄心一动,它不是真心动,妄心动,第一个是能见,能见叫转相,转是转变;第二个是能现,能现就是现相,变出相出来。其实前面所讲的「四种梦心」,拿梦来作比喻很有道理,你说作梦,能够作梦的那个心,给诸位说,是真心,你心不动的时候不作梦,这心一动它就作梦,所以作梦是你心动。古人所谓「至人无梦」,他心清净。有功夫的人不作梦,有功夫的人有定,有定功的人、心地清净的人他不作梦,心地善良的人不作恶梦,可见得这个梦,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思是心动了,心动他就能作梦。

  能见相就好比能作梦,现相就是梦中现出的境界。现出这个境界,跟诸位说,转相跟现相都是一刹那,时间极其短暂。短暂的程度,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这是讲所现这个相的短暂。这个道理、这个现相,如果我们细心去想想作梦这个梦境,的确这层道理能体会到几分。梦之所以能够继续作下去是什么?它有起灭相续不断,它有相续相。就好像我们看电影画面一样,电影的画面它所起的相是刹那的,如果都不相续,它这个相一闪马上就没有,底下就是空银幕,我们能看到动作,实在讲是看到连续的画面。现在一般电影一秒钟是二十四张底片,连续的画面,这个连续的画面就是此地相续相。一秒钟二十四个连续的画面,我们就看呆了,就看到好像真的境界,忘掉那是假的,就被它欺骗。诸位想想,如果一秒钟当中有二十多万相续的相,你能不能觉察它是虚妄?二十四张连续相就已经骗了你,现在来个二十四万张相续相,你感觉得怎么样?我们今天现实的世界,山河大地,依正庄严森罗万象,就是一秒钟当中二十四万相续的妄相,它这个相相续不断。所以你感觉得好像样样东西都是真实、实在,其实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说明「住相无明」,是我们迷惑了,误以为身心世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质体,把它的真实相给忘掉,迷失了。

  「能取境界」,就是你在境界里面擅於分别、擅於取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知识」。「智相」就是知识,佛法里面所谓世智辩聪,就是这个智,这不是智慧;智慧的人不取相,「不取於相,如如不动」,那是智慧。换句话说,世间所有的邪知邪见是从「智相」里头生起,这是邪智慧的根本。可是诸位要晓得,他的体还是般若智照,因为他的般若智照迷了,所以变成世智辩聪,从体上讲没有两样,从作用上讲大大不相同。住相无明,这个「住」不会住得很久,它有变化,因为它本质是虚妄不实,所以它有变化。

  讲义【异相无明,於所缘境,取著转深(执取相),分别种种假名言相(计名字相);六粗中二,属异相摄。】

  异相就是说执取,就是执著、爱取、嫉妒、分别名字,这些都是「异相」。异在什么地方?不是异在相状,相状不异,在执取、名字,异在这个地方。诸位细细的去想一想,老子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眼前的境界,离开一切言说、名字、执取,你们想想,是不是同样的境界?假如我们这个讲堂,有十个国家的人,十种言语文字都不相同,大家坐在这个地方,看这个境界,离开名字、言说,每一个人看的都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果要问你,这个叫什么?每一个人讲法都不一样,为什么?他们安的那个名字相不相同。「名可名,非常名」,一切法本来没有名字,名字是人给它安上去,甲可以给它安一个名称,乙可以另外给它安一个名称,丙要不喜欢那个又可以给它安个名称。由此可知,执取跟名字是从我们分别心里面产生的,心无分别,万法是一不是二;心无分别,境界是清净没有染污。那么我们说被什么染污?被名字相染污、被执取相染污,这是我们学佛人必须要晓得。

  今天这一段意思很深,生相无明、住相无明,我们断不了,我们没有这个能力。诸位要晓得,破生相无明,八地菩萨,破住相无明也得初住菩萨,才能办得到。我们初学的人下功夫,要破无明从哪里下手?就从异相无明下手,这是我们能办得到。只要我们念念觉悟,不被假名所欺骗,别人见到我,恭维「你是圣人」,我也不喜欢,为什么?假名;那个人见到你,「你简直是一条猪」,我也不烦恼,为什么?我还是我,不是说你叫我猪我就变成猪,叫我圣人我就变成圣人,我不随你的名言转。要从这里觉悟!晓得「名可名,非常名」,你就不生气了,在境界里面不取於相,不取圣人的相,不取猪的相,你就不动心了。你要是取圣人的相,人家赞叹我是圣人,生欢喜,心动了。《金刚经》佛告诉你「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是我们做得到的,般若观照就是这个照法。晓得一切假名、一切执著都是虚妄的,换句话说,都是抽象的概念,没有事实。

  可是你要是迷了,人家赞叹你圣人,你取了相,心动了,欢喜了;叫你猪,你生气了,你要报复,底下就要造业。能不取相、不执著,这个人至少怎么样?不造业。古德教我们「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你要不懂这个道理,那怎么会不造业?怎能不造新殃?唯有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他在一切境界里面,他不是不接触外头境界,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是了了分明,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就是破无明,破我们的异相无明,这真正叫断烦恼,无论在什么境界你心不动、心清净,就不生烦恼,不生烦恼就是断烦恼。既然断烦恼,当然就开智慧,这一定的道理;不生烦恼就生智慧,不生智慧就生烦恼。所以我们讲真正用功最初方便,要从这个地方下手,真正叫修因。诸佛如来的因地法行,他不说别的,「了达於无明」,了达就是断无明,就是破无明。无明有这么多种,这么多层次,我们一样一样都能明了、都能通达,而且自己晓得最初方便从哪一个无明把它解开、把它断除。

  讲义【灭相无明,第五粗起业相,依惑起业;无明之功用,到此而止,故为灭相。】

  「无明」到什么地方就灭?到造业,无明就转变,无明转变为「业」,业里面有善业、恶业、无记业,念佛的人到这个地方变成净业,你没有办法破无明,变成了净业,净业就叫带业往生,无明没断,带著这个业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就这么个道理。如果你能把「异相无明」断掉,给诸位说,那是事一心不乱,品位高;能破「住相无明」,就是理一心不乱;能破「生相无明」就成佛。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他把这一品生相无明破了就成佛,圆满菩提。所以在念佛功夫上,这四个层次:破生相,常寂光净土;破住相,实报庄严土;破异相,方便有余土;如果只是在灭相无明里面,叫带业往生。平常很难得用这么短的时间,这样扼要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介绍给诸位;今天大家在此地有缘分,我们在这一会这么短的时间,将这个层次都跟诸位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底下几句重要:

  讲义【欲破四种无明,但用智慧觉照。】

  「智慧」是根本,没有智慧不能破无明。「四种无明」有浅深、厚薄不同,因此破无明的智慧也有大小、利钝不一样。譬如破生相,那要最高的智慧,小的智慧是没有办法做到。什么叫智慧,这一定要搞清楚,智慧与聪明不一样。佛在《华严经》讲「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那个智就是指世间第一等聪明智慧的人,他没有办法理解佛法,你们想想为什么?他那个智慧是「智相」,三细六粗,是六粗里头第一个智相,世智辩聪,他这个智慧是从三细相来的,是从这个地方发生出来,换句话说,世间聪明智慧的来源是从心意识里头来的,所以没有办法解佛法。佛法的智慧要从真如本性来才行。换句话说,世间聪明智慧是从妄心起,佛法讲的智慧是从真如本性、真心里面起的,它不一样。从无明里面起的智慧有很大的作用,不能破无明;从真心里面起的智慧才能照破无明,就是这么个道理。

  有些学佛的人用头脑去研究佛经,这不行,研究怎么样?你用的是智相,你用的是分别心、执著心,这没有办法破无明。虽然能把佛经讲得头头是道,讲得天花乱坠,甚至讲到天人都来听,还是破不了无明。讲到天人来听,真有,那不是假的,可见得世智辩聪相当的高明,但是不能破无明、不能见本性。所以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从清净心当中来,智慧是从看破、放下当中得来。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有一分放下的功夫就有一分看破的智慧,功夫跟智慧是相辅相成。由此可知,学佛第一心地要清净,要晓得所修的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要修清净法,修一心不乱,就是修圆觉之体,我们讲圆觉的体、相、作用。

  在初用功的时候讲求的是观照,《般若经》里面跟大家讲这个功夫三个层次,最初观照,进一步就照住,再进一步照见。到照见的时候就是破住相无明,《心经》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是照破住相无明;照住是破异相无明,观照是破灭相无明。你有观照的功夫,不造业,这就是古人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觉就是我们一般讲觉悟,他常常想到经文里面的教训,自己刚刚一个念头错了,马上想到佛教给我们的,我们这个心立刻转过来。譬如人家看到我,骂我是个猪,我马上生气,这就迷了;立刻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怎么又堕到名字相?这一觉悟就不生气,他就不造业。所以时时提起观照功夫是破灭相无明,简单讲是不造罪业,常常能保持自己觉悟的境界,这就叫功夫,这叫真正修行。

  我们一般讲修行,不是说一天念多少佛号、拜多少佛,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是迷惑颠倒,那算什么功夫?你的境界没转,那不叫功夫,只能够叫阿赖耶识里头多种一点佛号的种子,只如此而已,不起作用,不能消业障。如果我们能够一下觉悟到佛所讲「不取於相」,别人骂个猪,我不取这个相,我如如不动,消业障。我们对人家不起瞋恨心,这叫消业;别人骂我一声,我马上就在心里想我将来要报复他,造业了,起业相,那个佛号念得有什么用?佛号念了,阿赖耶识变成种子,不管用,不能消业。所以有观照就能消业,这才叫功夫,这才叫真正修行。修行人就是念念消业障,念念增福慧,增长自己的定功,增长自己的智慧,念念消除业障。

  讲义【但用智慧觉照,照破无明无性,则四相顿破矣。】

  我今天特别就我们现前能够做的贡献给诸位,希望诸位在日常生活当中念念要消自己的业障,成就自己的定慧,使自己的定力能够一天比一天深,智慧一天比一天大,逐渐逐渐先照破灭相,再照破异相,再照破住相,再照破生相,你这一生就成功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第二十六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26

  经【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

  前面曾经讨论过修行必须真正的因缘才有殊胜的功德利益,今天这首是第二小段,科题「明无明本空」,说明「无明」本来是空寂的。这地方的「空」不当作「无」讲,如果说「空」就是没有,那这是错的。「无明」确实是有,有为什么说它空?正因为它有,它没有自性,也就是说它没有自体,虽有还是空的。这是佛法常讲的空义,我们不太容易理解它,那就是我们习惯当成一个概念,把这个「空」看作「无」,看作什么都没有就叫空,这在佛法里不是这个意思。第一句『知彼如空华』:

  讲义【知,是能照觉智,彼,是无明。】

  这首偈关键就在「知」字,这个「知」不是我们一般讲的知识,也不是一般人讲的学问。因为世间的学问、知识达不到这个境界,这个「知」是般若智慧所起的作用,换句话说,是亲证的明了,确实他自己证知,所以此地注解讲是「能照的觉智」。这个「知」,依《楞严经》来讲,六根根性所起的作用就是「知」,在眼叫见性,它不是眼识,不是五俱意识,而是见性,在耳叫闻性,乃至在意叫知性,是六根根性起的作用,这是真正的智慧,般若智照。

  智照在功夫上来说是有层次,「知彼如空华」,那是照见无明无自性,这种程度,严格的来讲,是八地菩萨。如果把尺度放宽一点来讲,最低限度也是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四十一品无明才破一品,也能算得上「知彼如空华」。可见得这个境界相当之高,我们今天读这一句,也只能说听说而已,听说佛菩萨有这么一个境界,不是我们自己的境界。虽不是自己的境界,我们晓得这桩事情一定要把它证实,换句话说,要把它变成自己的境界才能得受用。如果要把它变成自己的境界,我们就要以最初方便来修学,最初方便是用意识心,因为六根的根性我们不会用,我们还是用六识。

  用六识叫观照。江味农老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讲功夫三层,最初的叫观照,观照功夫久了就照住,照住是第二层功夫,再往上进一级,到第三层功夫叫照见。此地这个「知」就是照见,像《心经》里面讲「照见五蕴皆空」,这在功夫讲是上层的功夫,我们现在做不到,我们从下面做起。下面做起,就是常常记住经文,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之处,自己起心动念马上就想到「知彼如空华」,就会想到佛在经上给我们讲的,我们的烦恼习气就会淡一些。譬如在境界里面我们起了贪心、起了瞋恚心,念这句经文「知彼如空华」,我们的贪心、瞋恚心马上就淡了很多,这种用功的方法就叫做观照。

  由此可知,经文如果不熟悉,在境界里面就提不起观照的功夫。所以,重要的经文要背诵,便利於观照。能背全部经文当然更好,不能背全部,重要的句子一定要会背。既简单又明了,这样的句子要多背,《金刚经》里面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要记得很熟,要常常能提得起观照功夫,我们对一切事、一切物自然就看淡。能看得淡,当然你也就能放下,能放下,心地自然清凉自在,烦恼就少;烦恼少,智慧就增长,这是一定的道理。这种功夫要不断的去用,天天要去用,不但是佛家说,连道家也讲,老子说「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一时一刻都不能失掉观照的功夫。

  照久了就得定,什么叫得定?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不动心,像《金刚经》里面讲「如如不动」。这个「不动」不是说你不见、不闻,还是一天到晚待人接物,看得很清楚、听得很清楚,看清楚、听清楚是智慧,但是他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叫功夫,这叫做禅定。到这个境界就照住,就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确实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又样样明了。这个功夫才在第二层,还没有到照见,但是这样的功夫就很不错,在念佛法门里面讲,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是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点怀疑都没有。

  到第三层,就是照见这个功夫,的确不是一般人都有把握能做得到。可是我告诉诸位,我们从观照做到照住,这大概是一般中等以上的人,怕的是你不肯做,你要肯做的话,决定可以做到,有个十年、二十年的工夫决定可以做到。照见,那是净土讲理一心不乱,那是不大敢说,不敢保证,是没人能做到;讲到事一心、如如不动,是可以做得到。功夫要绵密,决定不能间断,这叫做用功,这叫做修行。

  当然最根本是要破无明,为什么?无明要不破,智慧不能圆满,也就是说菩提不能圆满,无明是障碍菩提,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大智慧。不但智慧不能圆满,还有一个麻烦,就是生死不能了,换句话说,轮回不能超越。这个地方经文说『即能免流转』,流转就是轮回。轮回在此地有两个意思。我们晓得,无明有根本无明、枝末无明,像十二因缘里面所说「无明缘行,行缘识」,那个无明是枝末无明,不是根本无明,我们一般所讲六道轮回就是从这个无明而生。枝末无明,我们在功夫上讲,第二层的功夫是照住,就有办法破枝末无明,换句话说,超越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可是你根本无明还在,既有根本无明,换句话说,还有三界之外的变易生死没了(ㄌ一ㄠˇ),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本经 里面所讲的「无明」,是讲根本无明。根本无明破了,换句话说,三界之外的变易生死也了了,不但大菩提现前,大涅盘也现前,也圆满。涅盘翻成中文意思是不生不灭,这是绝待真实的境界,亲证的功夫就是在般若智慧的觉照。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方法,以及修学过程当中的境界,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不断的要往上面去提升。

  下面两句是比喻,佛唯恐我们对他所说的道理还不能够亲切的去体会,所以举个比喻,『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把梦比作无明,可见得无明那个「空」是有的,梦,我们想想梦的确是空的,但是梦有没有?梦是有的,不能说它没有,有为什么说它空?因为它「不可得」,醒来的时候不可得。在梦里面是有,醒来之后就没有,可见得梦是假的,那个有是假有,不是真有。无明变现出这个现象,这现象就是我们现在所谓宇宙人生森罗万象,是从哪里来?是从无明变现出来的。这个道理在本经后面还有详细的讨论,佛在《楞严经》第四卷也有很长的经文给我们讨论宇宙人生的起源。起源不是真实的,是虚妄的,所以它所现的这些境界相也是虚妄而不可得。

  这个道理,我们常常在《金刚经》里面读到,一切法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心色二法,拿现在学术名词来讲,一个是精神、一个是物质。佛法讲心法就是精神、心理,讲色法就是物质。而佛在《般若经》里面给我们说,心法(就是精神)也是当体即空。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我们自己细细去想一想,去揣摩揣摩,像《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不可得,心有没有?有,就跟作梦一样,过去的梦、现在的梦、未来的梦都不可得,有没有?有;有,不可得,不可得就是空,所以不要执著。不可得要想得到,那就自找苦吃,那是迷惑颠倒。这是讲心法不可得。

  物质也不可得!怎么说物质也不可得?物质是因缘生法,既然是因缘生法,它就没有自体,没有自体,虽有也是空,也是不可得。一切物质是因缘聚合,拿现在的科学名词叫方程式,整个物质世界是方程式的结构不相同所显现出森罗万象。离开了方程式,物质世界就没有了,这是今天科学家眼睛里面的宇宙、物质的现象。「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佛这样跟我们讲。所以一切物相也是假有,不是真有。《心经》里面佛告诉我们,「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讲的物质。空所谓是真空,色是讲的妙有,真空跟妙有是一不是二,就好像作梦一样,梦里面现的境界是色,能现梦的那个心就是空,空能现妙色,或者能现假色,假色就是真空,是这么一个道理。因此,无论是心法、色法都不可得。

  佛法讲到终极之处,实在讲没有别的,就是一个「不可得」。你要能够在一切法里证得「不可得」,那就叫成佛,你的智慧就开了。不可得的好处太多,功德利益无量无边。真正证得不可得,佛法所讲法身、般若、解脱,你就圆满。由此可知,我们今天三德不圆,就是在一切法里头以为有可得,这是烦恼、这是障碍,不懂得法空这个大道理。「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这两句是比喻无明无体,没有自体。

  讲义【体即圆觉,迷之,则成无明;悟之,无明即灭。迷悟只是一心。】

  「圆觉」就是真心。「圆觉」里面没有无明,但是能现无明。就好像我们心,心里头没有梦,心哪里会有梦?心没有梦,但是心能够现梦,它能够作梦,但是心不是梦。圆觉能现无明,圆觉不是无明,这里面是一真一妄,虽然一真一妄,你明白就解脱了。佛法自始至终只说一个悟,为什么?悟了之后,真与妄原来没有妨碍,真不碍妄,妄也不碍真,只要你不迷,你就叫佛菩萨,不迷就有真实的受用。什么叫迷?在境界里面起贪瞋痴,这就是迷。譬如我们肚子饿了吃饭,吃饭是受用,贪吃那就迷。佛菩萨也吃饭,他不贪;佛菩萨穿衣,他不贪,他在生活里面永远不起贪瞋痴烦恼。惠能大师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就是有受用,一天到晚待人接物他有受用,受用里面生智慧,这就是他悟、他不迷。凡夫他迷、他不悟,不悟在哪里?受用里面起贪瞋痴,一天到晚就是常生烦恼,不生智慧,这是凡夫,差别就在这个地方。我们讲迷的根本,这部经的好处是从根本上说,不明了色心的实相,所以你才迷;如果真正明了色心实相俱不可得,你就不迷。千真万确的事实,确实不可得。

  「迷之,则成无明;悟之,无明即灭」,一悟就叫菩提,一迷就叫无明,所以说「迷悟只是一心」,不是两个心,就是同样一个心。悟了就叫佛菩萨,迷了就叫凡夫,悟的是这个心,迷的还是这个心,并不是第二个心。再给诸位说,一心就是悟,二心就是迷,二心就是无明起来。《楞严经》讲得很好,「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富楼那尊者请教释迦牟尼佛,无明是怎么起来?佛就这么答覆他。由此可知,念佛法门把整个功力都用在一心不乱上,在八万四千修行法门里面来讲,它是最简单、最直捷的一个法门。这个决不是说修净土的人要高抬自己的法门,不是的,细细在一切大乘了义经典里面去看,直接修一心,这就是最直捷了当的法门。而我们在《华严》里面五十三参所看到,善财童子给我们做榜样,第一位老师就是教他念佛法门,最后一位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一开端、一个结束,一始一终,你就晓得这个法门在一切行法里面是属於根本法。这道理要是不懂,你在选择法门上就会有疑惑、就会有障碍,就会见异思迁,所以一定要明理。

  我们这一次发起印《弥陀经疏钞》。古大德告诉我们,一个学佛的人在一生当中能够遇到《弥陀经疏钞》,只要有这部书,依照这理论方法来修行决定成就。有很多人看到佛教经典太多,不晓得从哪里看起,不知道学哪一部好?你就学这部就行了。这是说到「一心」的修学,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要特别留意这桩事情。

  再看第三小段,科题「明妄尽还觉」,明是说明。这段说明所谓妄就是迷,妄要是尽了,觉悟就现前,还归於大觉。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不觉」就是此地讲的「妄」,它是本来无的,也就是讲无明,无明本来无;「本觉」就是此地讲的「圆觉」,圆满的大觉是本来有的。本来无的,我们当然可以断尽;本来有的,一定可以还源,我们在这个地方要建立坚固清净的信心。

  经【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

  佛是觉者,菩萨是觉者,六祖大师也是觉者。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跟此地讲「如虚空」是不是一个意思?「如虚空」就是无一物,一个觉者的心,他心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个心是平等的,心里面才有一念就不平等,换句话说,才有一物就不平等,就有高下之分。平等心是心清净到极处,一念不生,什么都没有,这时候的心是平等的,这时候的心是广大的,跟虚空法界合而为一,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里有一物,它就起分别,有分别就有界限,把广大的心就变成窄小的心,这个转变是在自己,所以迷了,迷了心量就小,愈迷心量愈小。

  讲义【觉者,乃能觉之真智,即自性之光明。自性广大周遍,犹如虚空;此智称体而周,故如虚空。】

  这种智慧,我们一般讲,就是根本智,根本智是从清净心生的,你心要像惠能大师一样,本来无一物。心清净了,本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就是此地所讲「自性光明」也具足了,它起作用叫后得智,是无所不知,正像《般若经》所说「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所以智慧广大,犹如虚空。

  讲义【泯智合觉,平等一相,体既不动,智亦不动。】

  这几句话所说的,跟《金刚经》「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是一样的境界。这个地方,「觉」是讲体,「智」是讲用,好比一面镜子,镜子它的光能照外面的景象,我们把镜的体称为「觉」,它照的作用称为「智」。你们想想,体与用它是什么关系,然后你就能体会到「智」与「觉」是一回什么事,它是一体,是没有办法分离,所以「泯智合觉」,智觉是一相不是二相,一就平等。「平等」,这个名词的根源是从佛经里面出来的。「平等」的定义是一心,二心没有平等,一心才平等。真心平等的,真心是一心;妄心不平等,妄心是二心。我们讲真如本性是平等,讲到八识就不平等,换句话说,离开无明是平等,带著无明就不平等。

  「菩提心」里面,第一个条件就是平等心,《起信论》里面讲「直心」,直就是平等;《观经》里面讲「至诚心」,诚到极处也是一心,也是平等心。重要不重要?给诸位说,非常重要。凡是修大乘佛法,所谓大乘就是以菩提心为基础,就叫大乘;如果是以意识心为基础,统统叫小乘,心小!佛在经典里面所讲,二乘人的修行用什么心?用第六意识心。读《楞严》,大家晓得,以第六意识心最高可以修到声闻、缘觉,证到阿罗汉跟辟支佛果,再往上去不行,因为他这个心量只有这么大,就到此为止,那叫小乘。所谓大乘就是建立在大心的基础上,菩提心,而菩提心第一个就是直心、就是至诚心,如果诸位不在这上下功夫,你的大乘佛法虽然在那里修,修一辈子都不会有成就。为什么不成就?以本经来说,因果不相符,心用错了,所以得不到预期的果报。

  我们在《华严》里面看到,发菩提心之后还得要修,修什么?修直心、修深心、修大悲心。我们在菩萨位次上来看,三十个位次,十住菩萨修直心,十行菩萨修深心,十回向菩萨修大悲心,到登地菩提心才修圆满,这时候叫三心圆发。三心圆发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你要不修一心怎么行?所以我们在讲堂时时刻刻提醒同学,勉励大家,我们待人接物用一心,不管别人用什么心对待我,我们用一心去对人,我们就是修一心不乱,与自己本修的法门相应,要懂这个道理。不晓得这个道理,不知道这个修行法,我们这一生在大乘法门里头一定又空过,我们空过的次数太多了。依照经论里面诸佛菩萨给大家所授记,在末法时期能有机会遇到大乘经典,能读诵,能在一块研究讨论,这种善根都是多生多劫,数不清。《金刚经》说「过去生中已供养无量诸佛」,你供养无量诸佛,怎么会不闻法?无量劫当中你就在修学大乘法,生生世世你都在听、你都在学、你都在修,可是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原因在哪里?就是不晓得修菩提心,所以你没成就。

  如果你真正一旦觉悟,我从今天起万缘放下,我就修直心,直心是什么?一心,就修一心不乱,也就是清净心;修深心,简单的说,好善好德这就是深心,见到别人的善就跟自己的善一样,见到别人能也就跟自己能一样,没有嫉妒,没有障碍,所谓成人之美;大悲心就是慈悲一切。所以深心是自受用,大悲心是他受用,待人接物大慈大悲。诸位能真正把这个纲领抓住,在境界里面用三皈依的修学纲领,一切法里头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成就自己的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那功夫就成就,千经万论所说也不外乎这个纲领、这个原则。

  『不动转』很重要,不为一切境界所动,体不动,智也不动。

  讲义【三际不能迁,诸法不能移,故曰:平等不动转。】

  三际不能迁,诸法不能移,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而在一切境界里头没有一法不明了,这就是常生智慧。

  经【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

  『觉』有大小等次的差别,要能够说『遍十方法界』,这是觉圆满,圆满的大觉那就叫『成佛』。菩萨虽觉,还不能够圆满,到究竟圆满那就叫成佛。这两句是讲境界,也非常的重要。如果我们自己修学过程当中,还没有到「觉遍十方界」,就晓得自己的功夫还没有达到究竟,好像我们走路一样,还没有达到终点,要继续往前进,到你有相当智慧,不能够在这个时候终止,自以为足了,那就是障碍。所以这种境界就考验自己,还有一法不知,那我还不圆满;还有一法没学,我也没圆满。

  智慧愈接近圆满的时候学东西快,别人学一样东西要学几个月,你一看就明了、一听就通达。譬如别人学一部经,一定要从头听到尾听完,这部经的大意才明了;觉悟程度高的人,这部经听上几句他全部通达,后面就不必说。由此可以证明觉有浅深不相同,还有人是一遍听了还不明了,要听上好几遍才会明了,我们讲悟性比较差一点。

  所以佛法里头才讲「博学多闻」,这个意思我们在讲席当中也跟诸位提了很多次,怕大家发生误会。博学多闻是要在根本智现前之后才能像善财童子一样到处去参学,为什么?自己有这个能力决定不迷,一接触就开悟,他有这个能力,这是根本智现前之后的事情。根本智没有现前,我们修什么?专修一心。你们打开《华严经》,善财童子参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初住位。初住位,十信心满,根本智现前,有资格参学,博学多闻。如果没有到圆初住这个地位,在这个之前,我们的重点应当放在根本智,换句话说,要放在一心不乱,求根本智。而求根本智最重要的,跟诸位讲,修福,中国人俗话讲「福至心灵」,福报来了心就灵、就开窍,忽然之间就聪明,福很重要。所以佛法里面讲「福慧双修」,福在前面,慧在后,不修福决定没有智慧,这个原则希望诸位要注意。所以学佛为什么从戒律下手?戒律是修福,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在过去,无论是在家、出家,真正学佛的人没有不著重修福报。明末以来到现在,这五百年当中,修福的人多半都是依据《了凡四训》所讲「功过格」,多半依据这个来修。我们晓得了凡居士改造他自己的命运全凭功过格,这个功过格是依《感应篇》所编。最初创始是莲池大师,「功过格」是莲池大师编的,他老人家自己修行就照这个办法,所以他那个题目叫「自知录」,天天反省把它记录下来,我今天哪些事情做对,哪些事情做错,来比较,改过自新,从这里下手。我们想想莲池大师是何等人物,还要从这个方法下手,这是我们应当要警惕、要学习。看起来这方法很笨,但是非常有效,一展开就晓得我这一天到底是善多还是恶多,我这一个月里面是善多还是恶多,我这一年当中有多少善、多少恶,自己每天去记载。

  「自知录」,这个东西《莲池大师全集》里面有完整的本子。从他老人家以后,功过格就很盛行,其目的无非是叫人认真的反省检点改过自新,这是修行的起步。这方法不但是培福,帮助你心清净;先修心地善良,由善良再达到清净。凡夫的心是恶念多、善念少,用这个方法先叫自己这个心纯善无恶,然后再纯净无染,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去提高,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如果要想从心里面善恶杂念纷然的时候,一下就提升到清净,跟诸位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念佛求一心不乱,念了这么多年,一心还没有得到,看看古人好像得个一心不难,三、五年他就得到,我们三、五十年为什么还得不到?人家修学是有层次,按部就班来的;我们没有层次,乱修,叫盲修瞎练,费的时日很长,效果几乎等於零。古人讲「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想成就还是得学古人一样,老老实实循规蹈矩,逐次将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这是最稳当、最可靠,而最有效。从这个基础开始一直提升到「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这是我们最后的目标,所以说圆满菩提这是最后目标。

  后面这三句境界就很高,连前面这个迹象也要把它离得干干净净,有一点像《金刚经》那种方式,到真正的清净,觉与迷这个概念统统没有,心才叫真清净。如果是「我已经觉遍十方界」,你这个心里还有一物,还没有到无一物,你还有觉,那个觉就是无明。甚至於到「我觉也没有,我现在已经是无一物」,诸位想想还有没有?你还有一个「无一物」,那个无一物也是无明。换句话说,连觉、连无一物都没有。不但在如来大觉当中是这样的境界,再跟诸位说明,圆初住的菩萨已经到这个境界,从此之后叫做无功用道。

  所以不要以为到这个境界我已经成佛,成佛是没错,分证位佛,不是究竟佛。因为分证位的时候已经无一物,连无一物也没有,心清净到这种程度,在我们净土法门里面来说叫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并不是就是这么一个层次,圆初住就证理一心,到等觉菩萨还是理一心,由此可知,理一心里面有四十一个阶级,同样是理一心有程度高下参差不齐。你证得理一心之后,你要晓得理一心有这么多阶级,还得不断往上提升,不可以得少为足。所以境界不可以不知道,不知道境界往往把中途站当作终点站,还是迷而不觉。

  后面三句就是连这个迹象也要把它扫得干干净净,才能达到真正的圆满。这三句下一次讲,下一次这一章就可以讲圆满。

  (第二十七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27

  请掀开经本第五十三页:

  经【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菩萨於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这是「文殊菩萨章」最后一段经文。『众幻灭无处』,「幻」是幻化不真。

  讲义【众幻者:幻身、幻心、幻惑。惑即无明。】

  身心是属於迹象,幻妄之相;『惑』是幻之根本,也可以说是幻妄的根源。《起信论》跟我们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由此可知,无明还在三细之先,无明是一切虚妄的根源。佛在一切大乘了义经典里面告诉我们:

  讲义【无明本空,故亦如幻。】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空」,这是说明这些幻妄的真实相。可是这个真相却不是我们一般人能觉察得到,必须要智慧现前才能觉察得到,换句话说,才能把这个真相看清楚。

  讲义【圆照之真智现前,无明之幻惑即灭。】

  本经告诉我们,「圆照真智现前」,圆满的觉照,真实的智慧现前,才能照见无明本空,像《般若心经》里面所说「照见五蕴皆空」,这时候「无明幻惑」就消灭了。消灭了,我们要问:这个境界相还有没有?像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上所说「觉后空空无大千」,试问问,这时候大千世界还有没有?如果说没有,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有没有觉悟,阿弥陀佛有没有觉悟?」不要说那些菩萨祖师,诸佛如来岂不是各个圆照真智现前?西方极乐世界现在存在,娑婆世界,我们现在所依报的国土,也明明现前,在我们眼前,为什么要说觉后空空无大千?「觉后空空无」怎么讲法?

  给诸位说,真如本性是一个理体,既有体当然就有相,我们在《华严经》里面读了很多,也了解得很详细,有体就有相,有体就有作用,体相用是一而三、三而一。所谓法尔如是,那怎么会没有?为什么又说无大千?这「无」是无虚妄分别,因为你在迷的时候,你在这个境界里面分自分他、分彼分此,产生无量的分别、无量的执著。给你讲「觉后空空无大千」,是你再也没有分别、也没有执著、也没有妄念,是说没有这个,不是说这个世界都没有;是了解一切境界相的真相,晓得这些相都是幻化之相,这些相与体、与理不相妨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是说这个,不是说什么都没有,希望诸位要了解这桩事情。

  有些人学佛、读经,依文解义,认为「觉后空空无大千」,什么都没有,那不要学佛,学了佛,学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世界也没有,人身也没有,这还有什么意思?你看看华藏世界应有尽有,看看西方净土那样殊胜庄严,哪一个地方能跟它相比!那就叫觉后空空无大千的境界。其实我们现前的境界,你是没有觉,觉了之后,这眼前的境界也是空空无大千,就是在一切境界里能够一念不生,心地清净。「觉后空空无大千」跟六祖所讲「本来无一物」一个意思,你们想想对不对?永嘉说「空空无大千」,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一个意思;说的言语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是同样的境界。

  「无明之幻惑即灭」,换句话说,妄相没有了,实相现前。《般若经》里面常讲「实相般若」。《楞严经》里面所讲「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如果入了这个境界,可以说「凡所有相,皆是实相」。你迷的时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悟的时候,「凡所有相,皆是实相」。实相跟虚妄是同一个意思,凡夫没有这个智慧,他把它看作两桩事情;觉者了解是一桩事情,所谓一真法界,所谓「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讲义【如众空华,灭於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无生处故。】

  前面长行有这么几句话。空中本来没有,空中之花是病眼所见,好眼睛看这虚空当中没有花,病眼看空中才看出这些幻化。你眼睛好了,空中花没有了,你能说这花有一定的处所灭掉?灭到哪里去?这比喻说明一切法「本来不生,今亦不灭」,一切法原本就是不生不灭,这是事实真相。从这个例子引申,我们现前十法界依正庄严也是「本来不生,今亦不灭」。但是,这种不生不灭的境界相,我们看不出来,原因在哪里?我们迷在境界里面。如果诸位智慧现前,能把这个事情看得详详细细、清清楚楚,这就叫证得无生法忍,晓得一切法的真实相,确实不生不灭。

  你要是不懂得不生不灭的道理,你看到人有生老病死,山河大地、星球有成住坏空,怎么会不生不灭?明明看到是有生有灭,为什么说不生不灭?你就想到病眼睛看空花那个样子,眼睛有病看到空中真的有花,有花,你也不会说这个花生起来,眼睛好了花没有了,你不会说那个花灭了,为什么?因为你明了那个花是假的、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所以你对於那个境界相不会起生灭这个妄念,不会起这个妄想。我们把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比喻那个空花,真正要觉悟了,你也晓得十法界依正庄严正如佛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在这一切法里头不会再有生灭的念头生起,晓得事实的真相确实没有生灭。《圆觉经》最深的就是第一章,给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普贤章」以下都讲修证的方法。

  讲义【众幻元无,并非灭於真如。】

  『真如』虽然没有相,它能随缘现相。虽现这个相,相是它的作用,就是真如起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体相用是一不是二。下面这两句话很重要:

  讲义【佛道本成,到此亦无所得。】

  与《楞严经》里面所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义趣是相同。所以,佛在《华严》与本经上都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虽然说本来成佛,可是你现在迷了,不但迷了,而且迷得太深。如何妄尽还源,这就要修证的功夫。

  《梵网经》的宗旨跟《楞严经》一样,是讲「成佛之道」。《梵网经》完全讲十方诸佛,里头不讲菩萨,十方诸佛他是怎么成就?我们今天用的戒本是《梵网经 ?心地品》的下卷,「心地品」一共有两卷,下卷是戒本。上卷讲菩萨怎样修心?三十心是地,叫心地;三十心(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那个菩萨他们用什么心?十地菩萨,地还是心,那个心圆满了,能生无量功德,所以称之为地。《梵网经 》,与我们现前所读诵的一乘了义大经 合起来看,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与我们本修的这个法门相辅相成。

  《梵网经 ?心地品》最好从上卷讲起。李圆净居士编《汇解》,编得非常好,他将智者大师的《疏》、莲池大师的《发隐》、蕅益大师的《合注》,这三样东西统统汇编在一起,后面以表解来说明大小乘以及开遮持犯,可以说条理分明,使初学的人一看就能明了,是非常难得的好版本。但是,要是不知道上卷(就是菩萨应该如何来修心),这个十重四十八轻就没有落脚之处,十重四十八轻修的是什么?那是方法,目的在哪里?所以上卷非常重要。

  修学一定要从根本法学起,这是我一再在讲席当中劝勉诸位同修,如果我们舍弃根本法,在这大经大论里头一辈子都不会开悟。古人念一部经念上十年,念上三千遍,他能开悟。现在的人念上十年不会开悟,原因在哪里?古人的心地厚道,现在我们找像古时候那种厚道的人,找不到。我们自己的心很乱,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满肚子人我是非,用这种心你去念《楞严》、念《华严》、念《法华》,念上十年决定不开悟。别人念十年,古人念十年,念开悟了,那是什么?他那个心是什么都没有,老实,他没有妄念,他没有是非人我,人家骂他一句,「阿弥陀佛」,给他赞叹,也「阿弥陀佛」,他没分别心。只知道修自己,不问人我是非,以厚道待人,所以他花上十年时间能成就。所以存心重要,我们存的是什么心。

  看古人的成就要面面观,许许多多因素,不是一、二个条件,由此可知,古人那个法子我们学不来。像莲池大师还从功过格下手,他是什么样的人,他那个是什么时代?人家在功过格上用三年的工夫,我们在功过格上恐怕要用三十年的工夫;不肯干就不能成就,这是一点都不假。诸佛菩萨、历代祖师,他证什么?证「无所得」。你要能够证到无所得,虽然不成佛,去佛也不远;你要「有所得」,你是凡夫,你还有菩提所得、涅盘所得,不是佛菩萨。二乘人他所以不能成佛,就是他有所得,他证得涅盘,他有所得,所以他所知障不能破,法执不能了断,原因就在此地。

  如果晓得在一切境界里无所得,就像作梦一样,梦幻泡影,在梦中你醒过来之后,想想在梦里你得到什么?那个梦一醒才觉悟,原来是一场空,毕竟空,毕竟空就是无所得。如果我们今天真正明了,眼前一切境界相宛如梦中,毕竟无所得,你的心多清净,你还会有烦恼吗?你那个烦恼生起是因为有得有失,你才生烦恼;你要是没有得失,你的烦恼从哪里生?烦恼就没有,烦恼障就断,我法二执就破。再告诉诸位,到无所得,你所得到是尽虚空遍法界,是整体、是圆满,一丝毫没有欠缺。你在这里面起一念得失的心,那真是像整个大海,你所得到就一滴水而已,把整个大海都失掉,这是事实。

  『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成佛就是证得圆满,密宗所修大圆满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我必须奉劝诸位,以密宗的方法来修这个大圆满,很难得到圆满,为什么?不如法。教理不明,不能学密。密法在佛教里面叫做加行,不是初学,是功夫已经修得差不多,再用密法把你的修行时间缩短。譬如本来你要十年才能证得无上菩提,加上密法,五年、六年就可以证得,用意在此地,可以提前,他那个叫「加功用行」。你如果没有基础,这个力量加不上,於是修那些法门都变成盲修瞎练,白费工夫,那就可惜。所以密法在佛法里面是高级的佛法,不是初学人能够学习,这是诸位必须记住。因为在我们现前这个社会里面密的风气很盛,你要不晓得这个道理,认为他那个好,说的即身成佛,又什么戒律都不要守,什么忌讳也没有,好像很方便,其实那就是堕落的根本。你们要是把《梵网菩萨戒》仔细看清楚,你就了解。

  底下一首偈是「酬答次请」。菩萨代我们问,末法时期众生应该要怎样修学才能免堕邪见。

  讲义【菩萨於此中,此中即圆觉性中。菩萨能於圆觉性中,发大菩提心,圆照清净觉相,真智一照,妄惑顿空,诸病自离。】

  这两句是承前面而来,那没有问题,菩萨有这个能力。菩萨发菩提心,而我们现在没有菩提心,我们的菩提心怎么发都发不出来,为什么?六根在境界里头一接触,我们这个心马上就迷。菩提心是觉心,是觉而不迷;而我们的心在境界里是迷而不觉。菩提心是直心,直心是平等心,我们的心在境界里头是极不平等,所以哪有菩提心?这是我们首先就要认清自己、认识自己,然后才好修行。换句话说,好像我们治病一样,我先认识我自己有哪些病,才能够去求药,药到病除;如果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病,你去找药,把那个药拿来乱服一通,那是病上加病,怎么会好?由此可知,莲池大师的「自知录」功过格是检查自己的毛病,那是检查表。每天对对看我还有多少病,就好像有病找医生诊断,去检查身体。你身体不舒服会到医院去检查,你这一身的烦恼习气毛病,为什么不检查?经律论就是检查的标准,「功过格」、「自知录」是最起码的标准,拿这个东西来检查自己、认识自己,然后惭愧心才能生起来,才晓得如何对症下药。

  菩提心,不是说我们嘴巴念一念就发起来,没那么容易。菩提心一现前就是圆初住的菩萨,《大乘起信论》、《金刚经》都是初住菩萨的境界,四相没有了,有四相是迷而不觉;菩提是觉心,觉心第一个样子就是四相没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空了,这是菩提心现前的样子。你自己检点,我们自己有没有菩提心?你就想到你有没有四相?没有四相,心平等,那么你自己晓得你已经菩提心现前,你是一个真正发菩提心的菩萨,你不会堕邪见。这首偈子主要的不是在此地,是在后头两句,『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末世这些众生,菩提心没有现前,心里很想发,无奈何烦恼习气太重,菩提心不能现前。

  讲义【末世诸众生,如有修习大乘之者,亦应依此进修,可免邪见。】

  这是佛教诫我们,希望修大乘必须依照大乘经典里面所讲原理原则、方法、境界来起修,才能免除邪见。但是大乘了义的经典,确实是指归在净土,换句话说,如果你舍弃净土修其他的法门,都不能免除邪见。如果我们从《大集经》看佛对我们末法时代的教诫,你就更明了。《大集经》说:佛的法运有三个时期:正法、像法、末法,正法,持戒成就;像法,禅定成就;末法,净土成就。我们生在末法时期,我们修学净土法门,这是完全遵照世尊的教诫。如果我们学其他的法门,那我们没有遵守世尊的教诫而自以为是,那不叫邪见叫什么?以中国的算法,末法已经有一千年,末法是一万年。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是三0一0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可见得我们今天是在末法第二个一千年的开端,我们修净土法门,完全遵照世尊的教诫。

  在教下,由於个人过去生中习气不相同,你前生学《楞严》,今天《楞严》一打开你就明了,为什么?你过去有薰习的种子在;你前生修《华严》,《华严经》一展开非常有兴趣,好像是看到自己旧有的东西一样,这是叫你在一切经典里面选择,选择熟的继续修,容易。教,虽然可以选择不同的经论,可是在行门一定归到净土。教下来讲,《华严经》里我们看到善财童子,他学的东西真多,博学多闻,那是一种示现,给我们做个样子,最后怎么样?归净土,最后遇到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们想想这个味道,从博学多闻最后归到净土。

  我们今天舍去博学多闻,我们只学一样、只闻一样,我们也归到净土,中国过去许多祖师大德多采取这个办法。天台智者大师是教宗《法华》,他是法华宗开山的祖师,第一代的祖师,他是行在净土;他临命终时念佛往生,这个在《智者大师传记》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窥基大师,他教理是专门研究《唯识》,他是唯识宗第一代祖师,《唯识》虽然是玄奘大师传到中国来,但是在玄奘大师的一生并没有建立一个宗派,法相宗是在窥基大师的手上成立,所以我们今天讲唯识宗,或者讲法相宗的祖师,讲窥基而不讲玄奘。窥基大师注的《弥陀经通赞疏》,对於《弥陀经》赞叹到无以复加,认为这是极圆极顿的法门。他这个注解有流通的必要,免得学法相唯识的这些人自以为利根上智而轻视净土。

  这是讲免邪见就是选净土法门。无论研究哪部经论,必须把经中的道理、原理原则用在念佛功夫上,这就对了。像江味农居士,他所提倡是教宗《般若》,他用四十年的时间专门研究《金刚经》,行在弥陀,他是念佛往生的。这次我在美国遇到他的女儿,以前她年轻不相信,现在她很相信,她爸爸是研究《金刚经》,所以她天天念《金刚经》,天天看《金刚经讲义》,念阿弥陀佛。

  学《华严》,民国初年应慈法师一生专讲《华严》,他也是行在弥陀,也是个念佛人。所以研究经论你自己可以选择,像圆瑛法师他一生的功力在《楞严》上,《楞严经讲义》序文里面讲,他二十五岁就开始留意《楞严经》,毕生精力用在《楞严》上,他也是求生净土。他自己念书,平常看经,那个书房叫「三求堂」:求福、求慧、求生净土;由此可知,圆瑛法师是求生净土,这是教宗《楞严》,行在净土。我们今天讲正知正见,免堕邪见,这些人都是我们的榜样,这些人他们的修行都是真正用功夫。

  论到社会风俗,与我们修行有很大的关系。过去风俗淳厚,人心厚道。大概像我这样的年龄还能够记得,台湾刚刚光复的时候,我们从大陆到台湾来,台湾老百姓真好,对待任何一个人是宾至如归。人地生疏不知道路,向人家问路,不但指点得清楚,怕你找不到带你去。今天有没有?今天你要问个人,他理都不理你。才三十年!三十年后跟三十年前在物质上是有很大的进步,在心地上远不如过去,差远了,那时候人心好、厚道,没有害人的心,都有帮助人的心。

  所以在心地上远不如从前,换句话说,修行很容易堕邪见。现在你看,不老实,自己的意见太多,不相信老人话,也不相信老师的话,不肯认真的去学习,怕苦、怕难,最好找一个方法又不要吃苦头又很容易,诸位想想,哪有这么便宜事情?我们今天看到出家、在家修行几十年,修行一辈子,好像看不出有什么殊胜的果报,原因就在此地。他堕在邪见里面自己还不晓得,还以为他自己知见是很正确,换句话说,真妄、邪正、是非,他没有能力分辨。佛与祖师在此地告诉我们:

  讲义【若不依此,总是旁蹊曲径,而非真菩提路矣。】

  换句话说,不依一乘了义经论里面所说的道理,所讲的方法、境界来修学,总是走旁门左道,不是一个正途。下面有几句话很重要,千万不要疏忽,祖师在此地告诉我们:

  讲义【此章最为紧要,文虽不满四百言,而如来一代时教,所有性相二宗之旨,摄尽无余。】

  《圆觉经》第一章,这是最重要的一章。经文只有三百多字,还不到四百字,而如来一代时教,所有性相二宗之旨,摄尽无余。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论,都超不出这个范围。由此可知,这短短的一章经,是世尊一代时教的纲领,一切经都是这个意思的发挥;展开来是三百余会三藏经典,归纳起来就是这章不满四百字的经文。由此可知,这章的重要性,你也就了解这章的深度。

  讲义【若约性宗,据《起信论》:「依一心法,开二种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生灭门中,复有觉、不觉二义。」此章圆觉,是一心法,大总持门。清净觉相,是真如门,真如界内,不立一尘故清净。无明颠倒,妄认妄执,是不觉义。知是空华,此知即是觉义。因本觉而有不觉,因不觉而有始觉,此二是生灭门。】

  这是将这章经与性宗的《大乘起信论》合起来来看,可见得它通性宗的教义。

  讲义【今欲令行人,顿悟真如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欲」是希望。现在是希望叫一切修行人,顿悟真如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这是本经宗旨之所在。

  《圆觉经》向下一章,就是五十五页以后,完全是讲修行的方法,方法也是前面深后面浅,愈说到后面愈浅。「普贤」这章跟《华严经》的境界完全相同,要是在念佛法门里面那是修理一心不乱的方法。这部经是深的在前面,愈讲愈浅,讲到后面「圆觉章」,就是我们一般凡夫最初方便。它跟一般教科书不太一样,一般教科书是由浅说到深,本经是由深说到浅。

  讲义【若约相宗,不出五法、三性。】

  「五法、三性」,我们在《百法明门论》、《唯识简介》里面讨论过许多次。

  讲义【此章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缘影之心,但有其名,而无实体,名也。】

  五法是「名、相、妄想、正智、如如」。

  讲义【四大身相,相也。妄认妄执,不当认而认,不当执而执,妄想也。知身心如幻,无明本空;知,是正智。觉心不动,是如如。】

  这章经文与「五法」完全相合。

  讲义【若约三性:身、心是依他起性;妄认妄执,是遍计执性;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能断无明,能成佛道,是圆成实性。】

  这章经又具足了相宗最重要的纲领「三性」。佛法是以性相二宗概括整个大小乘法,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三百余会,归纳起来不外乎性相二宗,在这短短一章经文里面全都有。

  讲义【此章既具一心、二门、五法、三性。】

  「具」是具足,圆满而没有欠缺。这里面根本就是「一心」,所以净土的修学,《弥陀经》修学的目标就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两句是《弥陀经》的中心,最重要的两句话。在大乘了义理论、修行里面来讲,「持名念佛」是最直截了当的修学方法,真正像窥基大师所说圆极、顿极。所谓顿极,只要七天就成功,经上讲「若一日到若七日」,还有哪个法门比这个更快?七天就成佛!根性利的,七天证理一心不乱;次一等的,证事一心不乱;第三等的,功夫成片,带业往生,一天到七天就能成办,就成就。其他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包括禅、密都做不到。七日成就可靠吗?你去看《往生传》、《净土圣贤录》,从前人依照这个法门来修学,七天之内成就的有多少人!我们今天打个佛七,打两个佛七,打七个佛七,打七十个佛七,都不能成就,原因在哪里?不如法。不明理、不如法,成就有限。如理如法必定像经典里面所说,佛不骗我们,句句都是实话。

  讲义【我佛谆谆善诱,欲令众生,但依圆照之功,照破生灭门,复归真如一心。】

  圆满觉照是功夫。我们注意后头一句「复归真如一心」,真如就是一心,一心就是真如。可是,没有照破生灭门,你就得不到一心;如果你得到一心,你一定是照破生灭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不空,你没有得一心,你念佛虽然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你五蕴不空,你没有得一心;五蕴不空,你功夫不能成片,换句话说,你不能带业往生。五蕴空了,财色名食睡烦恼断尽;五蕴空了,烦恼尽了,才能念到功夫成片,好的可以念到事一心不乱。

  讲义【又依圆照之功,照见遍计本空,依他如幻。】

  觉后空空无大千,就是讲遍计空,不是讲依他,依他不空,依他如幻。「依他」是有,但是有它不是真有,就好像我们作梦一样,梦里那个境界不能说没有,有,有怎么样?它是幻有,它不是真有。像我们现前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幻有,不能说没有,因为依他起性。觉后空空无大千,是无遍计所执性。

  讲义【复归圆成真实耳。】

  圆成实这是证到实性,这就是明心见性。

  讲义【初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竟。】

  《圆觉经》到这个地方这是第一段。宗密大师将这部经如清凉一样,把它分成信解行证四个部分,这章是讲信解,叫我们要真正建立清净坚固的信心,要明了、要理解真正的本起因,就是诸佛如来修行他根本的因是什么,我们要明了、要相信。如果能依真正的「本起因」来修行,这一生当中决定成佛,这是决定没有怀疑。《圆觉经》一共十二章,就是十二位菩萨,这是第一章,是文殊菩萨章,向下还有十一章,就是十一位菩萨代表。好,谢谢诸位。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般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报父母恩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悲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集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净土法门法师讲当来变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地藏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法华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梵网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公案     

净土法门法师讲观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华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宗朝暮课诵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六字大明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门品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贤行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坛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往生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文钞     

净土法门法师讲无量寿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信愿行     

净土法门法师讲药师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占察善恶业报经     


其它法师讲《圆觉经》

超然法师讲圆觉经    

彻悟法师讲圆觉经    

道源长老讲圆觉经    

佛光法师讲圆觉经    

慧律法师讲圆觉经    

其它法师讲圆觉经    

清净法师讲圆觉经    

月溪法师讲圆觉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