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无量寿经 |
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429集) |
|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七十四页倒数第二行,这是第二个大段,「辛二,劝善」,分为三个小段,第一个小段,「依教奉行免苦」。这一句话我们要常常放在心上。这个世间太苦了。佛陀的教诲,其目的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是目的。用什么方法?方法是先帮助大家破迷开悟。换句话说,迷於现实,苦不堪言,苦。如果对於眼前的环境认识得很清楚,体相用、因缘果了然於心,就能够免苦了。依教奉行就能够离苦得乐,这是真的。换句话说,迷了就苦,觉悟了就快乐。佛法的教学,跟世法教学差别就在此地。世法里头,没有办法帮助我们觉悟,知识做不到。 今天的知识很不容易,进入到量子时代。量子这个发现,确确实实对学佛的人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人觉悟很难,不觉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觉悟就好办了。怎么觉悟?觉悟要靠得定,得定要靠持戒。这是佛法讲的戒定慧三学。为什么要持戒?为了得定。为什么要得定?为了开智慧。智慧开了,离苦得乐,是真的不是假的。是不是有变化?变化有,不在外在内,我们的心灵产生变化了,对於遍法界虚空界,你有了认识,正确的认识。这个认识是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然是虚妄,你就不会放在心上,不放在心上,你就没有烦恼,你就没有忧虑,你就没有牵挂,你就得到解脱了,就这么回事情。这是佛法跟世法不一样的地方。学佛不能不知道。 学佛还有一大堆的苦恼,起心动念,错了。佛法是教我们看破放下,为什么放不下?没看破,看破才能放下。可是它两个是相辅相成的,放下要靠看破,看破要靠放下,它是同时的,它没有先后的。那我们在用功夫,用功夫到底是先放下还是先看破?各人根性不一样,烦恼障重的人要从放下下手。你没看破,佛教你放下,我们听话,佛不骗我,我就放下。你这一放下就看破了,就帮助你觉悟,烦恼障重的。所知障重的人,喜欢研究,喜欢追根究柢,所知障,他没搞清楚他不肯放下,那就先帮助他搞清楚,用什么方法?经教,叫他去研究经教,经教研究通了,他自然会放下。 佛如是,没想到中国的古圣先贤亦如是。那个时候佛教没传到中国来,我们今天念的四书,四书上所说的,跟大乘佛法没有两样。孔孟、老庄跟释迦牟尼佛没见过面,他们生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传统文化不一样,生活方式也不一样,但是他们对宇宙人生的看法却完全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开悟了。他用什么方法?跟佛用的没有两样,佛叫戒定慧,他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他讲这个,然后起作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起的作用比儒可大了,佛讲到了生死出三界。这段文上就有。所以劝我们要依教奉行。为什么要依教奉行?脱离苦海。现在的人生,现在的社会,确实是苦海无边,我深深体会到。我们要脱离苦海,就得要依教奉行。 请看下面经文: 【汝等得佛经语。熟思惟之。各自端守。终身不怠。尊圣敬善。仁慈博爱。当求度世。拔断生死众恶之本。当离三涂。忧怖苦痛之道。】 经文不长,就这么几句,把整个佛法说尽了。人家要问什么是佛法?这几句就讲清楚、就讲明白了,一点都不罗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右经文乃如来普劝闻经之人专精修善」。念老这几句话讲得好,一般人读经没看出来。经文确实字字句句都不可思议,其深无底,其广无边。 注解里面,『佛经语』这三个字,佛指的是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教学四十九年。学佛首先要认识佛陀,这是早年章嘉大师,我们第一次见面他就教我,你要不认识佛陀,你会走错路,走偏差,甚至於走上邪道,那就错了。怎么认识佛?读经。读什么经?他老人家教我,读《释迦谱》,读《释迦方志》。这个经很少流通,《大藏经》里头有。我是从这里入门的。以后这个经在台湾也流通了,现在可以买到这个本子。这两本小经书,唐朝时代的大德,从经典里面节录出,释迦佛一生的行谊。有一点像《论语》一样,《论语》是弟子们记载夫子,孔子平常的言行。这两部书,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也是记录佛一生的行谊,像传记一样,很不容易。它有类似的,都是这些有心人做的,做得好。我们读了,对於释迦佛有个正确的认识,因为它都是从经典节录的,有凭有据,不是随便想像的。 佛出现在这个世间,经上记载的,也就是《释迦谱》、《释迦方志》所依据的,世尊十九岁舍弃王位,他是当年也是一个小国,国王的儿子,他要不出家他继承王位。十九岁,对於人生生老病死苦,他看到了,他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怎么发生的,把它的因找来,缘找出来,果报就明白了,因缘果报。搞清楚之后,他教我们舍恶修善,背尘合觉。这就是出家之后,前面一段期间的苦行。我们知道十二年,他三十岁开悟的,十九岁到三十岁,十二年。这十二年当中广学多闻。印度在古代是宗教之国,宗教发达,宗派很多,哲学之国,有智慧的人非常多。他一个都不舍,每个宗教都学习,每个学派都去参学,十二年。十二年大概都看过了,都学过了,觉得怎样?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他的问题是什么?是生老病死,是六道轮回。印度确确实实很多宗教,对於六道里面的状况,他们很清楚,但是从来没有人提到,解决这个问题。这释迦牟尼佛最初提出的,如何能够超越轮回,这是一般宗教里头找不到的,所以他放弃了。十九岁出家,放下了烦恼障,三十岁不再去参学了,放下了所知障。大乘佛法讲两种障碍,让我们没有办法提升,向上提升没办法,两大障碍。 所以佛法教我们看破放下,放下是放下烦恼障,看破是放下所知障,从这入门。儒亦如是,儒家从格物致知,格物就是看破,物是什么?物是欲望,物欲。你要把所有的欲望放下,内心要放下贪瞋痴慢疑,外面要放下财色名食睡。这两样没有放下,内有贪瞋痴慢疑,外还有财色名食睡,读遍《大藏经》,你没学佛,佛教你的你没有体会到,你没做到。佛的教法,就是教我们看破放下。这是我二十六岁,亲近章嘉大师,他老人家教给我的。以后看儒家的书,读《大学》一开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套原来跟佛法讲的一模一样,说法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不能不知道。 「佛经语,通指舍恶修善、背尘合觉」,就这八个字。佛的经教里头,初入门的时候,教我们舍恶修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教我们向上提升,那就是背尘合觉。尘是迷惑,跟迷惑相背是觉,所以背尘就是合觉,合觉就是背尘。觉是什么?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成佛了。小悟是阿罗汉,也不错了,释迦牟尼佛的目的可以达到了。他放弃十二年的修学,到毕钵罗树下去修定,去入定,终於在定中开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与过去修学的有没有关系?给诸位说,没有关系。知道过去所学的错了,过去所学的十二年,用我们现代话说,依然是背觉合尘,所以释迦牟尼佛放弃了。它跟自性不相应,它跟迷相应。迷是什么?迷的根源是阿赖耶,它没有办法转识成智。阿赖耶是迷惑颠倒的根源,它转不过来,所以佛放弃是很有道理的。修定,定是什么?内放下贪瞋痴慢疑,於世出世间法都没有贪恋的心。 我们今天有一点明了,世间法是假的,要放下。出世间法也不是真的,它从哪来的?它从因为有世间法,才有个出世间法;如果世间法没有了,出世间法也不存在,相对而建立的,这个道理要懂。佛法我们要不要?没有开悟之前要,开悟之后不要了,你要障碍你开悟,障碍你悟门,必须放下。所以佛般涅盘之前,跟大家说一句话,他一生四十九年,没有说一个字,谁要说佛说法叫谤佛。这话什么意思?自性清净心里头一法不立,那是真的。所以大彻大悟的人,他没有念头,他没有起心动念,他来的什么法?他什么也没有。你去问他,你问什么他答覆你什么,他一点障碍都没有。好像什么都通了,没错,是通了。起用的时候无所不知,不起作用的时候一法不立,纵然起用,还是一法不立。难! 初学的人听到这个话,愈听愈迷惑,这到底怎么回事情?我们再说个现象,佛是什么?菩萨是什么?阿罗汉是什么?人是什么?其实是一个。一个它所附带的不一样。凡夫,包括六道的二十八层天,都叫凡夫,叫六道凡夫。凡夫眼见色,我们举一个例子,睁开眼睛见到色,有分别有执著,会起心动念,所以见色,他在境界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种人叫凡夫。那佛呢?佛眼见色,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叫什么?这叫自性见。起心动念了,意识见,给你讲八识五十一心所,讲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见,第六意识是分别。菩萨就不一样,菩萨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菩萨。阿罗汉比菩萨又差一级,阿罗汉见东西,睁开眼睛见东西,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执著,所以是阿罗汉,他能超越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从哪来?六道从执著来的。那最下面一个,有起心,有动念,有分别,有执著,执著什么?里面执著的是贪瞋痴慢疑,外面的执著是财色名食睡。不一样。耳听亦如是。佛听一切声音听得很清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没有起心动念。菩萨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阿罗汉有分别没执著。没执著,小圣,他不是凡夫,他超越六道轮回,但超不了四圣法界,菩萨才超越十法界。阿罗汉在四圣法界,超不出,再向上提升,不分别就超越了,就超越十法界。达到最高峰,不起心不动念,清不清楚?清楚,样样清楚,没有一样不清楚,怎么清楚的?本来清楚,不是学来的。 学来的不是佛法,这个诸位要记住,自己觉悟的是佛法,佛法是学不来的。怎么学?我们依照经典,佛经语,首先舍恶修善,这还没有离开六道轮回。舍恶不堕三恶道,修善生人天两道。六道里头人、天两道是善道,其他的,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这四道是恶道。要知道,舍恶不造恶,跟恶道就不相应了,你决定不会堕三恶道。恶道很可怕。唐太宗有个附体的光碟,我们这有,我们六道凡夫多看看好,把它当作一堂课来上,为什么?你知道恶道可怕。你不想堕恶道,那你就一切务必有断恶的念头,断恶的言语,断恶的行为,不杀生,不邪YIN,不偷盗,不妄语,不两舌,这个重要。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不堕恶道。修善,三皈、五戒、十善要紧。 佛在经上教给我们,句句都是好话,要认真去做到。学了不能落实,假的,不是真的。真正落实得受用,这真的。要真修,修是修正,以前错误的,现在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行是行为,起心动念,意的行为,就是心的行为,你心里想什么;言语,口的行为;动作,身的行为,身口意行为错了,把它修正过来。这里告诉我们的,舍恶就是舍不善的行为,修善,努力学善的行为,三皈是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六祖惠能大师,怕我们会错了意思,走偏了,走邪了,所以他老人家传授三皈,他不用佛法僧,他教人,你看《六祖坛经》,教人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用觉正净,觉是佛,正是菩萨,净是阿罗汉,他用这个来做,这个有道理。我们是不是依觉正净?依觉正净对了,你真的是皈依三宝。皈依之后要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你要能做到,变成日常生活行为。再提升一级就是十善,十善是把口业,从不妄语又开三种,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别人,不恶口,恶口是说话很难听,让人家听了不舒服,就是贡高我慢,目中无人,这个要戒。后面加上不贪、不瞋、不痴,十善业。阿罗汉所修的。 我们要真正落实到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真有受用,什么受用?得大自在,没有烦恼,烦恼放下了,乐在其中。这个乐你无法想像,你契入这个境界你就得到,你才会对佛陀感恩,不是佛陀,在这个时代,你的快乐从哪来?苦不堪言,怎么会有乐?是你没觉悟,你没放下,真正觉悟放下了,快乐自在。这不能不知道。所以舍恶修善、背尘合觉的一切法门,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干的就是这些。为什么干这些?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自己这样做法,出家修行,都是做榜样给你看的。你看会了,你走他这条路。这条路是人生最幸福,方东美先生讲的,最高的享受,最幸福、最快乐。 这是通说佛经语,指一切法门,今天讲的《大藏经》。「别则专指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净土三经」。这还有别说。佛一生讲的经太多了,从哪里学起?直截了当介绍给你的,就是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内容把它展开,就是一部《大藏经》,圆满的《大藏经》。不要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说法到今天已经十劫了,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国土,无量诸佛无量劫来所说的法,无量无边,都没有超过一句阿弥陀佛,妙!可惜的是什么?没人知道,都把这句佛号看轻了,看小了,看错了。 像海贤老和尚这种人不多。我们看他老人家的生平,他活了一百一十二岁。二十岁出家,师父就传他这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真了不起,师父把佛经语全部给他了,他就全部接收了。从此之后,就这一句佛号念到底,没有念过第二种佛菩萨名号,也没有听过一部经,他不认识字。没有读过经,虽然出家,连经忏佛事都不会,连五堂功课都不会,没学过。做早晚课,大家念经念咒,他念阿弥陀佛,他在旁边念阿弥陀佛。他的阿弥陀佛不中断,他的阿弥陀佛念得真灵,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这个秘诀,不是你没有机会听到,是你听到不相信,你没把它当作回事情。你要听到真相信了,抱住这句佛号,你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世出世间一切问题统解决了。你说佛法太多了,告诉你,把它简化到极处,等於一个零。这个零是什么?零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从这个零展开,衍生出无量无边法门,收回来之后等於零。等於零,所以佛才说,我一生没有说过一句法。从展开面来说,我说法四十九年,从归零的时候,没说过一句法,妙极了!这个要懂。归零是成就自己,教学是度化众生,众生根性不一样,现在讲程度不一样,所以佛讲的经有浅有深,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应机说法。法无定法,你要真的觉悟了,一切法都是佛法;你要是迷了,所有的佛经都不是佛法。 所以这两句念老讲得好,六字洪名的净土三经,我们要深入,要恒修,有恒心,不要把这句佛号断掉,口不念心念,口念累了心念。观想,净土法门有《十六观经》,就是十六种观想的方法,想佛,想佛的身相,想佛的教诲,是佛所说的这一切经。要悟入,什么叫悟入?这句佛号不中断就悟入了。断了,没入。不断,入了,入境界了。变成日常生活,起心动念就是阿弥陀佛,最后的终结,决定得生极乐世界。比什么都重要。「六字洪名之净土三经。其中第一,即本经也」。《无量寿经》。我们一生受持这一部经足够了。这一部经就是一切经,一切经浓缩就是这一部经,这一部经再浓缩到最后,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四个字。 『熟思惟之』,熟,不忘记叫熟,念念不忘。「从闻而思也」,这个思,你看心,中国的文字,心里头有什么?心里面有分别了,有东西了,就是有分别了,画个田字,有分别了。想,想是有相,心里想,想人有人相,想佛有佛相,想是你心里头有相。思是你心里头起分别。从闻而思,我听到这句佛号思什么?思阿弥陀佛,思极乐世界,不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暂时,暂住的,不是我的老家,我现在流浪到这个世界来了,我得回家。怎么回家?你念老家就回老家,老家是极乐世界,老家是阿弥陀佛,这个要紧。 「端守不怠,从思起修」。端守,「正守」。端是端正。「如教奉行」。海贤老和尚的成就没有别的,这个人可爱,就是他具足三个条件,老实、听话、真干,而且干了九十二年。二十岁闻法,闻法那天起就真干,听话、真干。像这样的人,这样的根性,我们估计,他什么时候得功夫成片?我们在《往生传》,在《圣贤录》里头看到,一般念佛人大概三年,很多,不少。三年念到功夫成片,念到功夫成片就能自在往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会送信息给你,你什么时候往生。就有很多人要求,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往生。有不少,阿弥陀佛真的点头,就带他走了。那不是他寿命到了,是他缘成熟了,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老实、听话、真干,一生决定成就。他为什么不干这个事情,要干别的事情?这是对佛没有信心,还是对这个世间医生比较有信心,对极乐世界怀疑,还是把这个世间当真,造成严重的障碍。所以「端守不怠」,这一句他没有做到。 我们总希望我们的同修,能多有几个要端守不怠。怠是懈怠,懒惰懈怠,又去胡思乱想了,没有守住这句阿弥陀佛。你要问我,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往生极乐世界?我送你这四个字,端守不怠,你肯定往生。不要再问人,问人你还有怀疑,没有怀疑了,你问谁?佛也不必问,你只老老实实,守住这一句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都可以,六个字行,四个字也行。 「从思起修」,思是思惟,正确的思惟,不是邪思,不是妄想,起修是真念,真干。这句佛号是宝,能帮助你在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你身上这些病痛,你只真干,自然就好了。问题是你不肯相信,那无可奈何,佛来了也没办法,所以佛不来,来了不起作用。念到清净心现前,佛就来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无量寿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