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洛桑陀美上师所有开示 |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智慧之视师如佛的重要性(一) |
|
皈依被称为一切解脱道之根本,是入道之门。皈依的对象一般有四:即佛、法、僧三宝和上师,通称四皈依。但密宗有三根本,即上师是加持之源,本尊是成就之源,空行、护法是事业之源。加持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不是靠客观的东西得到的,特别就密宗来说,最大的加持力是自己上师的加持力,而不是佛像的加持力。一切加持的根本是上师。所以密宗里说:要想得到真正的加持,必须对上师忠诚不二。佛教中无论显、密都非常重视上师的作用,这也是佛教的优良传统,并不是藏传佛教独创的,而是有无数佛经的理论根据的。如《华严经卷入法界品》中说;“善知识者则是如来。”《佛说般若三味经四事品中》“欲学三味者,当敬于师,承事供养,视师如佛。” 所以,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和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都将“亲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说“亲师是道之本”,密宗还认为,上师是“加持之源”。重本尊轻上师的修持等于“从沙中榨油”,不可能有任何成就。供养千万个佛的功德,不如供养一个自己上师的功德。把自己的上师当作凡夫看待,只能得到凡夫一样的加持;当作真佛看待,就会得到佛一样的加持。其实对于上师来说,不论我们把他充当什么角色,对他来讲,都没有问题。他都平等对待,没有什么关系,也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对我们自己却完全不同。为了自己能够获得利益,我们要视师如佛。 其实别人什么样全是我们自己的感受,不在于对方身上。诚如做父母的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实际上自己的孩子不见得那么好。还有一种现象最能证明这一点。恋爱中的男女,都会觉得自己找到的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没有任何缺点,有句话叫“情人眼里出西施”。可是当两个人真正地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就会看到对方身上全是缺点,以前的优点也找不到了,会觉得对方变了,其实对方并没有变,变的是我们自己观看对方的角度和感受罢了。所以,当我们视师如佛,去观察上师的功德时,就会越来越发现上师身上全是优点,没有过失。反之,如果我们把上师当成凡夫来看,就会很容易地去寻查他的过失,这是因为当我们对上师有所怀疑时,我们的心便不自觉地去证明我们的怀疑,带着偏执的角度去观察上师,即便是他的优点也会在我们的眼里变成缺陷,如善星比丘跟随佛陀二十四年,完美人格的佛陀在他的眼里全是过失,就是这样的例子。 有人可能会怀疑,上师真的是佛吗?上师本就是佛,末法时,佛的化身就是上师,如《大鼓经》中云:“阿难莫哀伤,阿难莫哭泣,我于未来时,化为善知识,利益汝等众。”《殊胜等持经》云:“善男子,末法之时,我化现为善知识宣说此等持法门,是故善知识乃汝之本师,直至菩提果之间当依止且恭敬承侍。”《父子相见经》:不空成就问佛(时佛将入涅盘),若佛涅盘,恐无人教化。佛言:“不空成就,我涅槃后,当化阿阇黎身,而利诸有情。”不空成就心疑佛已离生老病死苦,现阿阇黎身,岂非又有生老病死苦?佛知其意,而告彼言:“我现堪布阿阇黎身,亦现生老病死相。”故金刚大持垂示:“在末劫不能见佛之时,我决现凡俗阿阇黎相,勿因不见而悲痛,当思上师即我。”《无垢虚空经》中“阿难,诸如来非于一切众生前显现,而现为善知识宣说佛法,令播下解脱种子,故善知识胜于一切如来,当铭记此理。” 实际上,是上师承担如来弘法利生的事业,佛陀的慈悲、智慧和完美的人格都在上师身上体现,他的整个人格所展现的,即是一位现在佛,而且他对戒律和一切人格规范也都守得非常严格。最重要的是慈悲伟大的佛陀一定不忍心我们受苦,一定会救我们的,我们到处都没有找到佛陀,只有自己的上师在天天教授我们,怜悯我们,如果恩重如山的上师不是佛,谁还能是佛呢?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洛桑陀美上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