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凯法师:佛教信仰的特点、误区及提升 |
|
丹麦神学家克尔凯郭尔在《基督徒的激情》中指出,“信仰的对象是另一个人的现实,与他的交往是一种无限的关注。……信仰的对象是教师的现实性——即教师确实存在。因此,信仰的答案必定为是或否;因为信仰的答案与教条无关,它与教条真实与否这一问题无关。”克尔凯郭尔认为,信仰是对所信仰对象是否存在的信仰;如果没有信仰,当然也就谈不上幸福;同时,信仰与学说无关,与这种学说是否真实也无关。 信仰其实是一种感情上的确认与相信,并因为这种确认与相信而获得力量,从而在思想与行为发生一系列变化。所以,信仰是感情与理性融合的产物。如果着重理性,对一切事物均抱怀疑态度,抹煞道德价值,会走向“不信”的反宗教道路;如果着重感性,偏于信仰,离开理性的驾御,则会形成狂热的盲目信仰,如“邪信”、“迷信”。 邪信就像一条绳索,束缚了我们开朗的人生,给我们带来很多毫无意义的苦恼,使人生不能获致究竟的解脱,求得光明的世界。迷信则像一付枷锁,把自由自在的世界锁住了,把清净如满月的人格埋藏了。 因此,无论是个人的修养与提升,还是社会的前进与发展,都需要“正信”。佛教的信仰即是一种“正信”,有其自身价值与意义,其特点如下: 1、激情与理性的合一 “信”是认识佛教最重要的入手处。《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大智度论》卷一也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因此,要想获得佛教的利益,一定要具备信仰。 在佛教中,“信”是指身心如一、内外一致的崇奉、相信。信仰作为一种追求,是精神与感情世界的活动,很难用有形、有价的物质去比较。有人常常感到自己没有主宰,不能使思想统一而产生力量,这是因为他本身没有信仰所致。信仰如同我们的家,使我们的生命有所依靠。 每一种信仰都有信仰对象,佛教的信仰对象,强调真实、功德和作用。首先,相信释迦牟尼佛确实存在。同时,释迦牟尼佛是功德圆满的觉者,具足智德、断德、恩德等三德,跟随这位人天导师,可以使我们的道德更崇高,人格更完美。 我们信仰的对象,还必须具有圆满的正法。佛法的道理,不偏不倚,因此叫正法。且放诸四海而皆准,适用于任何时空和人事,不受任何限制,因此是圆满的。 佛教虽然强调信仰的激情,但也非常重视信仰的理性。透过考察与分别,了解到信仰的对象具有真实性,功德性和功用性,从智慧体认而陶冶信仰,理解愈深切则信心愈坚强。这种信心能引发我们向上向善,不但对信的对象有“高山仰止”之情愫,且进一步想达到同一境地。 常见一般对佛法颇有研究的知识分子,理解力虽强,但缺乏信仰激情,所以佛法不能在他们心中生根,更不能获得佛法的真实受用。信仰是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无论是身处何方,无论世界发生多大变化,它都会使人从内心生起认同之感。以佛法教理来观察社会,指导人生,并以佛法作为自己的归宿,愿将生命奉献于佛教。信仰毕竟不是纯粹的理性,如果没有这种情结,即使对佛法的智慧产生相当的认同,仍不会将佛法融入生命,在这些人心中,佛教仍是外在的客体。 2、信仰贯彻于佛法修学的始终 对于学佛的入门,有些人因信仰而入,有些人因慈悲而入,有些人因智慧而入。作为学佛的初门,声闻乘说:“信为能入,戒为能度。”菩萨乘说:“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戒与智,不妨有所偏重,而“信为能入”却是一致的。如果见闻佛法而没有信心,终是一无所得。 佛法修学是以信、解、行、证为次第,四个阶段融摄贯通。其中,“信”又包括信顺、信忍、信求和证信。信顺,是对三宝有无私的清净之心,只有真正信顺佛法,才能确认其真实性与绝对性,这也是所有宗教信仰的共性。依此而进求深刻的理解,得到明确的正见,即名信忍或信可。佛教的信仰绝非纯粹激情式的信仰,更鼓励人们去思考佛法,成就抉择慧,由此产生真正的、恳切的信仰。经过信顺、信可,才能真正成就信心,为信解位。 信仰不仅是感情与理性的认同,更需有切身体验。如果信仰者没有体验到信仰的利益,很难坚固自己的信心,佛教的信仰也是如此。在实践的过程中,信心不断增胜,为解行位。 证信又可称为证净,是经过实践而证实其所信非虚,即“悟不由他”、“不依文字”,这就是“证位”。所以,信仰不仅是信奉,更要求我们去实践、证实自己的信仰,只有这样才能信心不退。禅者所说的悟,小乘所说的四证净——佛证净、法证净、僧证净、圣戒证净,都是净信;大乘发菩提心,也是大乘信心的成就;等到彻证大乘法,就叫净心地。所以,《大乘起信论》强调信仰佛、法、僧、真如,就是以修学大乘而证得真如,最终完成大乘信心为宗趣。 但佛法信仰强调其内证性、独立性,不能被外在的人事所迷,而忘记自己的本性。因此,佛陀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佛法将每个人的人格提升到最高,所谓“人人皆有佛性”,若能有这种体认,则信心必能增长。 佛说:有情的一切都是由自己的思想行为而决定。佛教的究竟皈依,就是有情自己依符合法则的思想与行为,从契合一切法的因果事理中净化自己。所以,皈依法就是以因果事理的真相为依归;皈依佛与皈依僧,即对于觉者的景仰,并非依赖外在的神。佛法是自力的,从自己的信仰、智慧、行为中,达到人生的圆成。 佛法与一般宗教的不同在于,否定外在的神而重视自力净化,这就是佛教信仰的自内证性。修学佛法,是实现自心的清净与自在,确信自心可通过修治到达完满的自在。大乘法就是以自心为中心去信仰、修学,以自心为根本去理解一切。所以《大乘起信论》指出,大乘就是众生心;大乘起信,是信得以众生心为本的法门。 在佛教徒的眼中,佛法是究竟的,皈依是回迷向悟。所以,在佛教立场上,三教同源论只是出于教化的方便说,并非究竟义。佛教是和平、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史上,从未因传教而发生战争。尤其是汉传佛教,以其特有的融摄力与教化力,以“判教”作为方便手段,将其他宗教、文化摄入自己的信仰体系。不但体现了佛教的究竟,而且表现出佛教的包容性。 佛教将法门分为五乘,人天乘便是五乘的基础,也是一切宗教与哲学共通的善法。所以,正信的佛教徒虽然自信佛教超过其他宗教,却不歧视、排斥其他宗教,这也是佛教的殊胜处。 佛教信仰是激情与理性的合一,在生活中表现为应有的仪式与智慧。有些人认为信仰佛教不必任何外在仪式,不需参加任何法会或活动。其实不然,仪式是佛教徒信仰生活的重要体现,是佛教徒表达宗教感情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佛教礼仪的过程中,通过事相、感性的感染力,使信徒领会佛教的智慧与哲理,陶冶佛教徒的心灵,有助于传播和强化佛教信仰。同时,佛教礼仪是僧团联系信徒的重要渠道,能加深信徒之间的感情,提高佛教的凝聚力。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加强对佛教的认同感,以及自身作为佛教徒的认同感,会在内心形成强烈的感受:我是佛教徒!这非常神圣而有意义。同时,在大众的加持力下,更容易收摄自己的身心,更容易增强自己的信心。 佛教的一切仪式都是悟入真理的方便与基础,许多仪式本身也具有表法的意义,如燃香、供花等等。正是通过这些仪式,体现出佛法理事圆融的特质,使我们了解到佛法的内在真理。 作为一种宗教信仰,佛教信仰具有与其他宗教相同的一面,更具有不共与殊胜的一面。 二、现代佛教信仰的误区及提升 佛教信仰本是纯洁与究竟的信仰,是激情与理性的合一,是超越与脱俗的情结。但人类的根性不一,佛教流传的地域不同,便使佛教信仰逐渐偏离正常轨道,出现了种种误区。 中国传统儒家重视孝道,讲究慎终思远,道教则强调鬼神信仰,无形中影响了中国佛教徒的信仰取向;同时,中国人重视现实利益,对宗教信仰也采取利益交换的形式,形成中国佛教重视现实利益的特点。随着科学的发达,西方文化的传入,佛教信仰在遭受外来文明及宗教的冲击下,遇到许多现实困境。 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佛教信仰存在着主体模糊不清的误区。新加坡的信仰调查资料显示,信佛的占国民百分之六十,但新加坡佛教界却十分清楚其中的水分。有些人认为偶尔到寺院烧香拜佛便是信仰佛教,尽管他的家中还供着孔子、老子、财神、灶神。 因为这种信仰主体的模糊不清,加上“人死为鬼”的观念,也给鬼神等民间信仰在佛教中留下余地,使佛教成为一种鬼神宗教。而经忏佛事的流行,更加深了人们对佛教的这种观感。 如果说这是一个信仰荒漠的时代,那么中国佛教更是信仰荒漠化的时代。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与环境下,人们夹着尾巴做“佛教徒”,从来不敢宣称自己是佛教徒,从来不敢公开到寺院来拜佛。信仰是需要激情的,需要一种担当,敢于冲破世俗的禁锢,敢于为人所不敢为。“但将此身心奉尘刹”,我们又有什么可惧的呢?但在“灰色情调”下,佛教徒都是那么萎缩与胆小,佛教都成为“好欺负”的象征了。尽管我们知道佛教很伟大、很精深,可是我们缺乏表现自己信仰的激情与勇气。 在佛教信仰的冷漠中,人们一般只想到一点,即根本没有什么佛教信仰。但坚决、果断而明确地脱离佛教,本身就包含一些激情的因素。所以,这不是冷漠的最可怕的方式。佛教信仰冷漠最危险、最普遍的方式在于,人们具有一点佛教信仰,但这种信仰畸变成了克尔凯郭尔所说的“儿戏”,被搞得一团糟,以至于人们竟能毫无激情地拥有佛教。所以,无论人们怎样去谴责道风不振、佛法衰微……人们总认为自己问心无愧,认为这种谴责与自己风马牛不相及。所以,现代佛教界无论提倡什么,既没有支持的声音,也没有反对的声音,这是最可悲的。 正是缺乏信仰的激情,会造成信仰感情的冷漠,这主要表现在现代佛教徒缺乏护教情结。信仰是我们的生命,我们应该如爱护生命一样爱护佛教。可是,现代佛教界太缺少这种护教激情了。当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被炸时,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佛在炮火的轰击下化成灰,化成泪。大佛在我们的视线中永远消失了,那是怎样的一种心痛,全世界又有多少佛教徒能够为此而奋起努力?“9.11事件”后,中国又有多少寺院为此举行法会,祝祷世界和平,祈祷死者在他方世界安宁地生活,祝福生者永远幸福?在人口上千万的城市,佛诞日举行的浴佛会,到场的信徒只有一千多人,难道只有这么多人信仰佛教吗? 信仰的激情是需要表达的,正因为不断的表达,我们的信仰才会更坚定,更富有激情。如果我们如此冷漠于自己的信仰,那么,有一天佛教可能真的从我们心中消失。 信仰贯穿于整个佛法修学的始终,我们信顺、信可佛法,还要信求、信证佛法,这才是真正的信仰。信仰需要亲身的体验,缺乏体验的信仰是不牢固的,很难接受考验。 但是,现代佛教也许真的是“末法时代”了,千篇一律的念佛,“念佛至上论”已经成为衡量修行人的唯一标准。如果三藏十二部都不要了,只剩下净土三经就可以了吗?师父们告诉他们的信徒:老实念佛,别无他语。确实高明,但是否缺一点什么呢?也说不出所以然了。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因此修行法门也应是多元的。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正说明佛教的伟大。在这种多元的环境下,我们反而只提倡一种法门,岂不是怪哉?岂不是佛法的悲哀! 4、佛教信仰的提升 改变佛教信仰的现状,绝非几句话。佛教流传至今天,其历史遗留的问题已深入民众。历史的深沉与厚重,使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很难变得清晰明了。佛教信仰是激情与理性的合一,所有误区都来自其中的偏颇,缺乏理性的思考会造成信仰主体的模糊,缺乏激情的表达却产生了信仰冷漠。 因此,佛教信仰的提升,主要方法在于追求激情与理性的平衡。首先,要努力宏扬正法,剔除佛教信仰的庸俗化、鬼神化、商业化,纯正我们的信仰;开展普及工作,出版大量适应现代阅读习惯、装帧精美的书籍。第二,加强佛教信仰的氛围,探索适合现代根性的弘法方式,如夏令营、梵呗演唱、读书会、沙龙讨论等;同时,积极推行慈善事业,体现佛教徒的慈悲与团结。第三,提供多元的修行法门,积极提倡禅修、静坐,从身心予以安宁、自由。 信仰是一种因缘、一种情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它不需要太多语言,能在信仰生活中体会到幸福、快乐的感觉,似乎也就够了。但这毕竟是个体的信仰,佛教应为人类带来更大价值。作为佛教徒,我们有义务承担传播信仰的责任。 愿我们的正法久住,慧灯长明!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圣凯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