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150集--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150集


 下载DOC文档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看「止观」这一条。古德有说,如果就所修方便门来讲,「止」属于空门,属于真如门,因为它是离一切相的;而「观」则属于有门,属于生灭门,它是对于一切有为法而发殊胜的理解。也就是说,观是智慧,智慧能够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佛在大经里面教导我们「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是止,即一切法是观。如果就修行次序上来讲,应当是止在前,止是定,为什么?止能够伏烦恼,先把烦恼伏住,但是断不掉。断烦恼要观,先修止后修观,观能断烦恼,为什么?把烦恼的真相看清楚了,这才能转烦恼为菩提;烦恼究竟是什么,你搞不清楚,所以它才障碍你。但是功夫到了纯熟的时候,跟初学不一样。初学有这个次第,有先后,有顺序;到纯熟的时候那就不然,止里头有观,观里头有止,所以止观不二。

  同学们刚才来问我:「一门深入要深入到什么程度?」在大乘佛法里面无论哪一个法门,你修学要想成就,你一定要懂得这个方法、秘诀,一门深入。诸位要晓得,一门深入是止,止的什么?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你就止了。我的功夫用在一门上,这一门里面就有观,放下万缘是止,所以一门深入是止观双运。你一门深入,怎样才能够契入境界?就是说,你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去修学?至诚感通;至诚是因,感通是果。换句话说,必须用真诚的心一门深入,你才能够开悟,才能够证果,感通就是指开悟、证果。

  感通的样子是什么?什么时候我们才晓得这是感通?通是通达,世出世间法不学就通达了,那就是感通的样子。这个地方也是有层次的,所谓是有小悟、有大悟、有彻悟。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小的感通;「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大的感通。由此可知,感通能力的大小,与你的诚敬心一定是成正比例的。诚敬从什么地方看?从十善业道上看;果然断十恶、行十善,你才是至诚。如果说是「我修行用至诚心了,我心里头杀、盗、YIN的念头没断,处事待人接物还有妄语、还有两舌」,你一丝毫的诚意都没有。至诚从哪里看?十善业看;你真修十善,真的断十恶,这是你的至诚心发现了。功夫浅深,那就看你断恶修善的成绩。果然在一切人事物里面,以十善为标准,十恶念决定不生。静止的时候,我们用止观,止的时候一念不生,观的时候万善相随,起心动念纯善对人、对事、对物,这个时候距离感通就不远了。最粗浅的一个现象,三藏十二部经摆在你面前,你没有障碍、你都通达,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无量义,你讲一辈子,佛经里头一句话你都讲不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见到的上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分量有多大?菩萨告诉我们,有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我们知道,佛法计算分量多寡是用偈做单位,不像中国,中国是用字,《道德经》五千言,这分量多少?五千字,是用字来做单位的。印度人是用偈,偈是什么?四句,用四句做一个单位,这四句长短不一定;偈诵里头四句是一首偈,长行四句也叫一首偈,它是这么计算的。多少偈?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所以我说一句经文你要细讲,你讲一辈子、你讲一百年都讲不完。我说这个话有根据,不是随便说的。

  真正深入,一门深入,你就有这个能力。展开经卷还有很多障碍,你没有通,你没有入。「入」尚且没有,那个「深」就更谈不上。深入!所以诸位同学要晓得,佛法修行的秘诀是「一门深入」。我常常做比喻,佛法像个圆球,球它有个心,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就像在这个球的面上;任何一点,那就是一个法门,任何一点都通达圆心,只要到达圆心,全部通达,没有到达圆心,不会通达,你还是一门,你不懂第二门,到达圆心全部都通达。

  我们现在要问:为什么我们修学这么困难?我们也很想通达,为什么通达不了?一般说法是业障障住了,你有业障。这个问题我过去请教过章嘉大师,他老人家告诉我是业障,一定要把业障消除,普贤十愿里头「忏除业障」,业障忏除就通了。什么是业障?业障可太多了,说不尽。见思烦恼是业障,尘沙烦恼是业障,无明烦恼是业障,哪能说得尽?但是业障有根,我们要把那个根找到,从根本修就快速了。中国宗门教下的祖师大德,都常常教人「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根本是心,也就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还有根本,根本的根本是什么?自私自利。所以,要不能把自私自利放下,头一个关口就不能突破。自私自利在《金刚经》上就是讲「我相」、「我执」,后半部讲的「我见」。

  佛在经上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一般人都把《金刚经》的标准看高了。「即非菩萨」,那个「菩萨」是什么菩萨?法身菩萨。这个看高了,我的看法没那么高。「即非菩萨」应该说「即非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这才符合真正的经义;初信位的菩萨见惑破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破了,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都离开了,在小乘相当于须陀洹果,初果。你们想想,我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这样的菩萨才真正叫入门,往后修行一帆风顺。头一个难关突破了。

  我们同修们,无论在家、出家,每一个人善根都很深厚,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修行,就是这一关没突破,所以依然是生死凡夫。如果证得初果,小乘初果、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这个人就是圣人。我们说四果罗汉、四果圣人,他是初果,超凡入圣了,虽然还没有出三界,但是决定不落三恶道,这是肯定的,决定不会到三恶道去。小乘从这一天起,天上人间七次往来就证阿罗汉果;大乘菩萨遇缘殊胜,一生当中就能够超越六道轮回。所以《金刚经》真正的意思在此地,我们要知道。说「法身菩萨」太高了,距离我们太远了,我们自己很难提起警觉心,好像那是望尘莫及,「算了,这一生没分」。跟你讲初信位的菩萨,「距离我们很近」,这一步跨进去,我们就入门了。换句话说,「我见」就是我执不能放下,你就没法子,你始终还是在六道轮回这一边,你这一步跨不过去。

  然后我们细心想想,我们生生世世被什么害了?被「自私自利」这个妄想执着害了。怎样破除这一关?我、我所,必须要舍得干干净净,这就讲放下。从前章嘉大师教导我,先从「我所」下手。「我所」是「我所有的」,身外之物,先从这里放。常常想到佛教导我们「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将不去就是带不走的,带不走的应当要放下。我的房子,我的房子带不走,死了带不走;我的财产,死了也带不走,一分钱也带不走;我的地位也带不走,我的名誉也带不走,名闻利养没有一样能带走的;我的眷属,我的儿女、我的子孙统统带不走。带不走要放下!放下不是不负责任,一样要负责任,认真负责教导他们,不放在心上;心地清净,把亲情转变成真实智慧,把感情转变成理智,这就对了,那就跟佛菩萨一样。一定要突破,一定要看清楚、看明白,这个心里头毫无牵挂,从这里着手。然后进一步,「身」也带不走。先断我所,「我所」舍掉,然后「我」也舍掉。我这个身带不走,身不是我,身也是「我所」,也是「我的身体」,不是我。常常这样观想,人就生智慧,这是观。统统放下,「我」跟「我所」统统放下,再也不执着,这样才能够入门。

  入大乘之门就是初信位的菩萨,入小乘之门就是须陀洹初果。你要是不能放下,你就永远入不了境界,永远作凡夫。学佛学了一辈子,天台大师讲「名字位中人」,名字位中是有名无实。名字位中人。你还是轮回心,你还是造轮回业;在六道里面,善因感三善道果报,恶因感三恶道果报,你出不了六道轮回。出不了六道轮回,你毫无成就。出六道轮回到四圣法界,才算是小果。诸位要晓得,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都是小果;小果有四种、有四等,统统是小果。离苦得乐,离三界之苦、得四圣法界之乐,这个乐不究竟。必须还要向上提升,从相似位提升到分证位,才算是真正成就了,证得大果。到如来果位,那叫究竟圆满的果位。要不断向上提升,上是不断放下,放下就往上升。没有别的,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所以在我们现前是先伏烦恼,再断烦恼。妄念不能不伏,要懂这个道理。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般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报父母恩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悲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集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净土法门法师讲当来变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地藏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法华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梵网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公案     

净土法门法师讲观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华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宗朝暮课诵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六字大明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门品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贤行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坛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往生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文钞     

净土法门法师讲无量寿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信愿行     

净土法门法师讲药师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圆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占察善恶业报经     


其它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慧律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济群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蕅益大师讲十善业道经    

怡西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益西彭措堪布讲十善业道经    

智海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