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悟显法师所有开示-> 悟显法师开示梵网经 |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 |
|
《梵网经》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 「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亦应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 这是教身为佛弟子的你,应当一心受持读诵大乘佛法的经律典籍。甚至能发心做到「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剥下你自己的皮当作纸,刺出血来当墨汁,用你的骨髓来当作水。「析骨为笔。」用你的骨来作为笔,书写佛的戒律经书,这是讲求法心切、为法忘躯。 「木皮谷纸。」就是树木皮做的纸,叫木皮谷纸。「绢素竹帛。」「绢素」就是未染色的丝织品,「竹帛」就是竹简。「亦应悉书持。」这里是教你要印送大乘经典,并还要供养,更要如说修行,要如法受持。所以一开始教你要「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因为这才是真正的供养经典。后面才教你怎么安置这些经典,把它供养起来。 「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所以家中若有经典,你都可以用七宝无价香华来供养。这箱子可以是用各类宝石做的,甚至用金子做的更好,用这些好的宝石、金银作材质来供养经律卷,来装经典。这就是教你除了印经,你还要流通经典,还要把经典保存好、供养起来。 「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如果你不如法供养,不生恭敬心、敬重心好好供养,你就犯了恶作罪。 这里也要连带说明,为什么之前讲《乾隆大藏经》不能被破坏,无知的人把《乾隆大藏经》乱标上标点,等于窜改了经典,这些人没有任何祖师大德为他印证,更没有修证,加上标点反成了他的意思,是他俗人的程度,这问题很大。 外道邪见人印这种藏经,目的不是在弘扬正法,而是故意来破坏正法。他们嘴上说得好听,说是要流通,但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确实破坏了《乾隆大藏经》,这点大家应当要知道。 他们确实如同佛前面讲的:畜生无异,木头无异。大家受菩萨戒了,懂戒律,都要如法供养经典。 菩萨戒第四十二条,释迦牟尼佛讲「除国王以外」,在现代则是指大护法居士以外,不得为外道、恶人、邪见人说戒,要补充说明一下,这点你自己要清楚,出家人也要懂,应为护法居士他们说戒,也要告诉他们,即使出了钱,在佛教里面也要守规矩,不是因为他们出钱就特别替他们开缘,为他们而破坏佛教的规矩。 现在很多道场,有些居士去捐了钱,出家人就对他很特别,对他特别开缘,有特别的这些待遇,其实也不要说开缘,说「开缘」还是好听。如果这个人有想学,刚开始还不懂,佛门称为开缘。如果都已经能拿钱来护持佛教了,那你应该要教他规矩,不可以毁坏佛教。你如果因为他出钱,你就为他来破坏道场的规矩、破坏道场的作息,或是做一些「人情佛事」……等等,都是不可以的,这就不叫开缘了。佛门讲好听叫开缘,实际上这些「破戒」的行为、破坏佛法的行为,不能称之为开缘。 这些人难免有贡高的习气,所以,佛教你要为国王说戒、为那些出钱的居士说戒,你要告诉他,佛门的规矩,是要教他守佛戒,护持正法,并不是对他有特别。对所有的出家人、在家人都一样,不管他出了多少钱,他有多发心,来道场就都要守道场的规矩,所以佛是要你为他说戒,不是为他破戒,不能为他毁坏戒法。 「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榖纸。绢素竹帛。亦应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 学佛的人如果对于经典不如法供养,也就是没恭敬心,无视于经典的存在,就是菩萨恶作罪。最重要的,是要依经、依四依法而修行,才是如法供养经典。像在家里的时候,大乘经典上面不可以压任何的东西,大乘经典必须摆在一切书之上,甚至要有单独放佛书的柜子,当中不要放世间书、不要放一些报纸、杂物等等,这都是恭敬心供养经典。 在看经的时候,要如对佛面,就好像佛在你眼前,不可以卷经典。像拿着世间书一样的持经方式,这是不对的。佛门持经有持经的威仪,这都是代表你对经书、对戒律的恭敬。你有恭敬心,恭敬这些经典,你就能在佛法上得利益,而不是把谁当偶像。现在有些出家人,提倡要恭敬师长,言语中处处叫徒众要学老实,恭敬的指标毕竟还是指向自己。 我们为什么要恭敬师长?是因为他讲的是正法,不是叫你只恭敬他外在的形象,只依他个人的思想,这样是不对的。佛门之所以要恭敬和尚、恭敬师长,是因为师长讲的是正法。所以讲经的人要讲清楚,教人学佛必须依法不依人,绝不是叫人家要听你的话。如果你对于人事控制的念头这么强,表示你的「我相」非常地重,整天要人家恭敬你,暗示人家,恭敬你就会得利益,恭敬你学佛就会有成就,佛门的恭敬不是这个意思。 祖师大德从不会在开示里面教人家要恭敬他,甚至不敢认为自己有什么成就,而是希望大家都依着佛经、依一实相印学佛修行,这才称得上是「祖师大德」。我们是向祖师大德学习,也是这样如法来化导大众,来跟大家做说明。所以,凡是要供养经典,这「供养」就是依经典的义趣修行,依了义大乘而修行,依般若智慧而修行,这叫四依法。绝对不是依有名气的人,这才是依经修行。 ~~出处节录:《梵网经菩萨戒正说》一书,悟显法师讲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悟显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