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悟显法师:善知识的标准 |
|
佛法传到中国来已经三千年了,在末法,想要遇到真正的善知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世尊在《圆觉经》上,教导我们怎样拣别,无论是法师或居士,他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识。 在《圆觉经》上,普觉菩萨请问释迦牟尼佛,说:「末世的众生想要修行、想要成就无上佛道,要怎么样拣择善知识?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能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 世尊慈悲为大众解说,所谓:「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他的知见必须绝对正知正见,他的心不着世间诸相,也不着出世间相,就像祖师常讲的:「离过绝非。」他的知见、他的修证,要做到不着声闻缘觉,因为那都是二乘法;所以,当然他的教学,就是使用「一乘了义」,教你的是「离相」,教你的是不着相,这点很重要。 当然这位善知识,绝不会使用世间法来教人,因此用世间法教人的就不算善知识,那叫「邪知邪见」。所以《圆觉经》上告诉我们,善知识要「心不着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虽然在世间与这些世俗人相处,虽现于尘劳当中,但是心绝对清净不染。在度众生的时候,「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他在帮助众生的时候,所谓「先以欲钩牵。」方便接引众生;「后令入佛智。」这是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不令众生的行为与佛陀教育相违背。他不会在说法的时候,加入自己的知见,因为他不住相,没有「我」。没有「我」就没有「我所」,没有「我所爱的、我所想的、我的看法、我的说法、我的做法……」。所以,你要是遇到这种人,那肯定是真正的善知识,这是佛所认可的。 这位善知识所证的妙法必须「远离四病」,离开「作、止、任、灭」这四个毛病。这是讲修证,也就是说,他契入的境界,他所证得佛性、所契入的境界是无「作、止、任、灭」。 「作」是造作。要是他告诉你:这个佛性是造作而来的,这个人知见不对。 或是他告诉你:悟得佛性以后,那就不用再修了,任运随缘。那这个也不对,这是「任」病。 或是他说:要止息一切烦恼,才能够成就佛道;他不知道「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如果他是这个说法,也是错误的,这是「止」病。 最后一个「灭」,他认为:诸法毕竟断灭、毕竟空寂,无有一法可得,入到了断灭空里面,那这个也是知见错误,所得的法必然不圆满。 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这些拣择的方法,让我们在末法能够去拣择、去观察这些讲经的人,无论是出家、在家的,他所说的话、所讲的经,有没有犯到这四个毛病?如果有,那就是知见不正确。所以一开始,佛告普觉菩萨:「当求一切正知见人。」他所修、所证的,他的知见远离「作、止、任、灭」这四病,这个知见才算是正知正见。不是用自己的意思、用自己的想法开方便,弄一些世间法,说他是在接众;他真接进来了,也没有给你一乘了义,他还是教你当个世间人,还胡说大乘是建立在小乘基础上、建立在世间法上,这种知见佛不允许、佛不认可。 任何一位祖师大德讲经,包括菩萨在内,都不能违背经典,要是跟经典所说的内容乃至观念,有所出入,这「观念」就是知见,你都不能去依止。即使他再有修证,你也不必理会他,你依经而修即可。在末法这样做,就能够遇到像《圆觉经》上讲的正知正见的人。遇到这种人,佛说你应当「尽命供养。」用你的生命来供养,就是「如教修行供养。」要依教奉行。佛说你能遇到这种人,「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遇到他,依照他教你的方式修学,那你这一生要成就无上佛道,这是绝对做得到的。 所以要看他的知见正不正确,就要看他有没有离开「作、止、任、灭」这四种毛病,如果犯了其中的一种,那就都是着相的众生、着相的凡夫,并没有见性、没有成就,都还是住在声闻、缘觉境界。讲住声闻缘觉境界是好听,毕竟还是二乘法。如果再更差一点的,他根本就着在世间境界当中,对于世间放不下、舍不掉,他还告诉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教你世间法做到了,成佛才能圆满,像这种说法完全不对。 如果释迦牟尼佛当年认为在家把世间法做好,佛道就圆满了,那我们今天就不会看到释迦牟尼佛了。世尊他是先放下,出家修行。他出家前,拥有世界上绝对的权利、绝对的财富,拥有当时全印度最美的女人,也就是他的妻子,但是这些他全部都放下了,所有国城、眷属、聚落、珍宝,他都无所著,完全没有放在心上。他全放下,出家修行,夜睹明星,见性成佛,成就圆满佛道,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境界。 佛在《圆觉经》上告诉我们,在末法选择善知识,就是要选择「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所证妙法要远离「作、止、任、灭」这四种毛病。你能够依照佛教你的条件来拣择善知识,你找到的善知识不会有错,你就「求如是人」─你跟着他学,决定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用《圆觉经》这一段经文来说明,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懂得拣择,不要被迷惑了。像有些在佛门办佛化婚礼的、推《弟子规》的、《群书治要》的……,这些都百分之百不是善知识。如果用凡夫知见还可能会看错,我们用《圆觉经》,用佛知佛见来看,引释迦牟尼佛教的,佛不会看错。佛弟子要相信「圣言量」,不要相信凡夫的知见。 在现代你还能够听到这部《圆觉经》,都是过去生中修有莫大的福报,不然在末法,很多在家人、出家人都在批评大乘。你还能够遇到《圆觉经》,能够遇到大乘经典,应当要深信,不要疑惑。要信「圣言量」,不要相信你的眼睛,你的眼睛会骗你。你的肉眼常常眼拙,眼拙就是说,拿张纸就可以把你的眼睛给遮挡起来,你就看不到了。佛眼「五眼圆明。彻见一切。」所以佛在神通大光明藏中,普觉菩萨为了令末世众生普遍觉悟,他提了这个问题,请佛慈悲开示,帮助末法的众生来拣择善知识。 以上的内容,如果要详细了解,可以去看《圆觉经》的批注。而《圆觉经》最权威的批注,就是宗密圭峰大师的《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圆觉经略疏》、《圆觉经略疏钞》。 如果想要简单一点的,我们推荐憨山大师的《圆觉直解》,它里面名相就少一点,这批注也比较直接,大家学起来也很容易。 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以上所说,要会拣择。如果你找不到善知识,没有关系,你直接依佛经,以佛为善知识,释迦牟尼佛绝不会堕在「作、止、任、灭」当中,也不会告诉你要学二乘,更不会告诉你要学《弟子规》,大乘的根是心性,绝不是世间法。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