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桥旦曾堪布:怎么也想不到“代人受过”竟然是件大好事--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太桥旦曾堪布所有开示



 太桥旦曾堪布:怎么也想不到“代人受过”竟然是件大好事


 下载DOC文档  



  佛弟子为什么要代人受过?其实是一个消除业障的好机会。

  对于一位正人君子来说,“自己的过失自己承担”,这是一个基本的人格素养。而作为一位大乘修行人,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提高一步,那就是不仅要承担自己的过失,还要勇于代人受过,如《入行论》所说:“他虽犯大过,欣然吾顶替。”

  比如说,我们和朋友在餐厅用餐时,一个昂贵的餐具被打破了,假设有这样三种可能:

  第一种,餐具是自己打碎的,老板和服务生当时并未发现,自己装作若无其事,还悄悄叮嘱朋友不要声张。结账时老板发现餐具损坏了,要求赔偿,自己就耍赖不承认,这就是小人的行为。

  第二种,自己打碎餐具以后,主动告诉老板,坦诚认错,愿意赔偿,这就是君子所为。

  第三种,餐具是朋友打碎的,自己结账时默默地替朋友出钱赔偿,既不让老板受损失,也不让朋友难堪,而且内心毫无贪图回报之意,这就是代人受过的更高境界。

  在生活中,能做到“一人做事一人当”就不错了,还要代人受过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佛法为什么说大乘修行者应该勇于代人受过呢?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古时候,有位高僧在山洞里闭关修行。在山洞附近的村子里,一个盗贼杀了一头牛,被牛主人发现了,于是盗贼慌忙逃跑,牛主人穷追不舍。盗贼手里拿着带血的尖刀一路逃窜,跑到了高僧闭关的山洞。盗贼看到高僧,心生一计,把带血的尖刀放在高僧面前,自己继续逃跑。牛主人追到山洞,不见了盗贼的踪影,却看到带血的尖刀,误以为高僧是杀牛的盗贼,于是抓住高僧不放。

  高僧却并没有做任何辩解。牛主人把高僧带到官府,由于证据确凿,高僧被关进了监狱。六个月后,那个盗贼因为再次犯案而被抓获,交待了杀牛栽赃的实情,大家才明白高僧受了冤枉,赶紧把他放出监狱。出狱以后,高僧不仅没有任何怨言,还给大家讲述了这件冤案的宿缘:“多生多世以前,我曾误认为一位出家人偷了东西,让他受了六个小时的冤屈。这个业因经过千万年的演化,积累成今生六个月的冤狱,由于我毫无怨言地承受了冤屈,往昔的过失也得以赎清。”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应该代人受过?因为这样能消除宿业。假如这位高僧被关进监狱时大喊冤枉,他的宿罪不仅难以消除,还会像高利贷一样越积越多,也许就不是六个月了,而是六年,甚至六十年。

  第二个故事:西藏热咋地区曾有一位比丘,他去一家茶场做工。做工时,茶场刚好丢失了一个铜盆,大家都认为是这个比丘偷走的。比丘受了冤枉,心里很难过,就去问自己的上师:“我该怎么办呢?”上师回答:“你不仅要承认偷盆,还要买一个新盆赔给他们,而且要请大家喝茶,这样你的宿业才会消除。”比丘只好老老实实地按照上师的话做了。

  结果当晚就做了一个吉祥的梦,于是比丘明白自己消除了很多业障。不久以后,那个丢失的铜盆找到了,茶场里的人赶紧对比丘忏悔,听比丘说明了事情的原委之后,大家对比丘的上师都生起了强烈的信心,纷纷前去皈依学佛。于是,这件小小的冤案不仅没有结出恶果,反而发展出众多的善业。

  这两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对于一位大乘行者来说,业障消除得越多,对修行就越有利。不仅持戒、念经、念咒等都可以消业,默默地代人受过也可以高效率地消业,令菩提心得到快速的增长。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如果再碰到什么代人受过的“机会”,就一定要把握住它,不仅没必要委屈,还要欢欢喜喜地去做,不是吗?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太桥旦曾堪布讲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