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第一集)--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阿弥陀经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第一集)


 下载DOC文档  



阿弥陀经要解  (第一集)   1993/10  美国达拉斯  档名:01-07-01

  诸位同修,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我们的主修课程。这个课程我们分做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我们介绍《弥陀经》的大意;第二,我们再讲《弥陀经要解》;第三个部分,我们来研究《弥陀经疏钞演义》,那是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份讲义是我到美国来以后写的,在洛杉矶、旧金山都曾经讲过。同修们对於这种讲法是很欢迎,因为用的时间不多,把《弥陀经》的精华都提出来了。可以说对於将来研究经,以及修学念佛法门,能够提起很高的兴趣。

  第一讲,首先要说的是「认识佛法」。学佛,什么是佛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将佛法误解、曲解了,换句话说,我们从学佛起头就错了,那要谈到成就,当然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首先要来讨论什么是佛法。佛法的定义,佛是智慧、觉悟的意思;法是人生、宇宙一切物相、理事的总代名词。这个我们在星期天,《佛学概要十四讲》第一讲里面详细的来讨论。智是体,觉是用,有体有用,它作用的对象就是一切万法。佛是能觉,一切法是所觉,从这个简单的定义上来看,我们就可以想像得到,法是大而虚空,小而微尘,真是无量无边,智、觉当然也就无量无边了。所以佛门里面常说,「佛法无边」,是真正的无边际。这里面我们要注意到的,能觉与所觉是一,能所不二,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到的。为什么能与所是一不是二?这是个很深的问题,将来我们慢慢的会研究到。

  其次我们要讲「佛法所求」,你学佛求的是什么?善财童子在华严会上所表现的,也就是他所告诉我们的,佛法所追求的是无上的智慧。梵文名字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阿」翻作无,「耨多罗」翻作上,「三」翻作正,「藐」翻作等,「菩提」翻作觉。这个名词,我们在一切经论里面常常看到的,一定要晓得它的意思。我们先从正觉讲起,正觉拣别无觉,我们凡夫不觉。也许有人不以为然,我们样样也觉悟,怎么说不觉?尤其是世间的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他们对於宇宙人生也有相当的觉悟,也有高度的智慧。但是在佛法里面认为他们那个觉心不正,不能叫正觉,他也有觉,但是不是正觉。怎样才叫做正觉?在佛教的定义里面,必须断了烦恼,破了我执,那个觉才叫做正觉。那我们想想,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的确他还有烦恼,譬如宗教家常说,「信我者得救」,不信我的就不得救了,这就是烦恼,心不平等。所以,他的觉不能称之为正觉。

  正觉一定要破我执,断见思烦恼。什么叫见思烦恼?后面我们会讨论到。在佛门里面,像小乘阿罗汉就达到这个境界了;阿罗汉以前,还不能称之为正觉,所以正觉是第一个阶段。在念佛法门里面,正觉就是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就是正觉,他是用执持名号这个方法成就正觉。所以事一心等於小乘的阿罗汉,等於大乘圆教第七信位的菩萨。再向上去就叫正等正觉,这个地位比前面要高了,正等正觉就是三藐三菩提,小乘里头没有,小乘只有正觉,没有正等正觉。等,等什么?等於佛,他的觉等於佛。小乘虽然是觉,还跟佛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无明没破,没有见本性,正等正觉是破了无明,见了本性了。所以,必需是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这个时候才叫做正等正觉。正等正觉从圆教的初住菩萨,一直到等觉菩萨,一共有四十一个位次,在《华严经》称之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们通常在课诵本念到的菩萨摩诃萨,摩诃萨就是正等正觉,菩萨是正觉,正等正觉是摩诃萨,是大菩萨。

  从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明了,唯有佛称为无上正等正觉,再没有比他更高的,佛称无上正等正觉。可是佛又有很多种,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天台讲四教,就有四种不同的佛,有藏教的佛、有通教的佛、有别教的佛、有圆教的佛。所以说成佛,成的是什么佛?藏教、通教、别教的佛,全都是正等正觉,只有圆教的佛才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诸位要记住,无上正等正觉只有一个人,圆教佛。明白这桩事情,诸位要是再读《华严经》,你就会大大的觉悟了。如果要成藏教的佛、成通教的佛、成别教的佛,不一定要往生西方,十方世界哪个地方都能够修成佛。如果要成圆教的佛,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是在西方极乐世界,不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不了。

  怎么晓得?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普贤菩萨在《华严经》最后一章里面所讲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成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我们才明了,成圆教的佛一定在西方,成别教以下的佛,那不一定,由此可以见到西方净土的殊胜。所以无论是显宗,无论是密宗,没有不崇尚西方净土的,没有不念阿弥陀佛的,这个经、这个法门是直截了当教我们往生西方。所以这个经在一切法门里面,的的确确是第一法门,的的确确是第一经,一切经中第一经。这是我们在《华严》里面看到的,成无上正等正觉一定要随普贤菩萨皈依净土,从这个地方看出来了。

  这句话是梵文音译,翻成中国的意思,如果以现代话来讲,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觉了宇宙人生实相。实相就是真相,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明了通达,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学佛人所求的,这是我们的大目标,决定不能搞错。我们往生西方去干什么?去完成无上正等正觉。目标要是错了,现在是末法时期,佛在楞严会上说得很清楚,「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很容易我们把路走错了,如果我们有了正确的目标、方向,我们就不怕了。邪与正在面前,立刻就有智慧能够辨别,什么是邪,什么是正,不会受这些魔王外道的欺骗。魔外,特别是搞神通、变把戏来骗人,我们学佛的人,不学神通,也不学把戏,我们所求的是究竟圆满的智慧。

  所求的明白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求?这里就讲修行了,所以底下讲佛法之所修。佛法所修,在《华严经》里面,善财提出来两个问题,一个是「菩萨道」,一个是「菩萨行」。你看他每参访一位善知识,他一定先说,我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已经发这个心,想求究竟圆满的智慧,但是不知道如何修菩萨道,如何学菩萨行。什么叫道?道是心,存心叫做道;行是造作,就是我们的生活行为。菩萨是觉,菩萨道就是觉心,我的心在一切境界里头觉而不迷,这就是菩萨心,就叫菩萨道。行是行为,我们的行为决定没有错误,与觉性决定是相应的,这种行为就叫做菩萨行。善财五十三参他所修的就是修菩萨道与菩萨行,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

  怎么个修法?给诸位说,这就是三皈依了。过去跟诸位讨论过《六祖坛经》,《六祖坛经》在第五章里面所讲的「传香忏悔」就是讲修行。在修行里面,他特别提出来「三皈依」,而且讲三皈依讲得非常透彻,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他老人家不说皈依佛、法、僧。为什么?怕我们迷了,怕我们一听说皈依佛,你就想到别的佛去,想到释迦牟尼佛,想到佛菩萨的偶像,想到这个形像。三皈依是皈依自性三宝!佛是什么意思?佛是觉的意思,佛是大智大觉,所以见到佛像就要想到我们自性的大智大觉,这才叫真正皈依。见到佛,佛是觉而不迷,我们也跟佛一样,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觉,不能迷,这叫皈依佛。法是正知正见,换句话说,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见解,决定没有错误,决定没有过失,这叫正知正见。正而不邪,拣别不是邪知见,邪知见就是错误知见,我们要皈依正知正见。僧代表清净,不管那个出家人他清不清净,我们不管他,我们一看到出家人,就想到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谁六根清净?不是那个出家人六根清净,我自己要六根清净。没有这个出家人,没有人提醒我,一看到这个出家人,马上就提醒自己要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叫三皈依。

  所以三皈依,诸位要记住,是从迷惑颠倒,皈是回过头来,回过头来依靠觉悟,依靠智慧。迷就是感情,觉就是理智,从迷情那里回过头来,依理智,这叫皈依佛。从邪知见里头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从染污回过头来,皈依到清净,依清净,这叫皈依僧。我们要问,什么叫染污?我们见色闻声,心里面起了贪爱,这是染污。因为你的心本来是清净的,清净心里面起了爱欲,被爱欲染污;起了瞋恨,被瞋恨染污;起了怀疑,被怀疑染污。换句话说,染污就是贪、瞋、痴、慢、疑,被这个东西染污了,你的心不清净了。所以你要觉悟,心才一动就被染污,赶快回过头来依清净,净而不染,这是佛法修行的总纲领。

  讲的八万四千法门,底下说了「显密诸宗,无量法门」,那都是修行的方便,都是属於手段,就是修觉正净。所以,不管是哪个宗派,不管是哪个法门,不管是显宗、是密宗,他修的什么?他决定是修的觉正净;如果不是修的觉正净,他这个法就不是真正佛法,真正佛法决定修觉正净。所以佛门讲「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法门平等,无二无别」,就是这个道理,只是手段、方法不一样。我们在《华严》看到「五十三参」,每位善知识都是第一,没有第二的;楞严会上「二十五圆通章」也是各个第一,没有第二的。为什么是第一?因为他的方法都能够达到觉正净,都能够圆满觉正净。凡是修觉正净,就叫修菩萨行;觉正净圆满了,就叫成佛,这个意思我们不能够不懂。

  佛法的修学有什么用处?如果佛法修学没用处,我们何必学它?学了马上就有用。所以,底下我们再讲「佛法德用」。这个德与得失的得是一个意思,就是你修学了,你能够得到什么?你所得的这个东西有什么作用?有什么用处?所得的就是大觉,它的作用就是大慈大悲。大慈是「利乐有情众生」,利是利益,乐是快乐,能够叫一切众生得利益,叫一切众生得快乐,所谓离苦得乐,破迷开悟,这是它的作用。第二就讲大悲,就是悲心拔苦,要怎样才能真正叫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必需要「教化众生」,教是教导,化是变化,我们古人读书,说读书在变化气质。佛法里面用这个化字用得最多,化就是成就,你教他,他就变化;所谓变凡为圣,变迷为悟,这就变化了,这种教学才能够收到成果。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佛教是教学、是教育,佛教给我们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我们的苦佛菩萨能够帮我们拔掉,我们的乐佛菩萨能够给我们,我们想想,佛菩萨都大慈大悲,何必要我们自己修行?不要修了!我们相信他,他给快乐给我们,我们不相信他,他也给快乐给我们,这才叫大慈大悲。如果说我们信了他,他就叫我们快乐,不信他,他就给我们痛苦,这不叫大慈大悲。说老实话,佛菩萨没有能力,你有苦,佛菩萨救不了你,佛菩萨有乐,也不能给你。我们常在经上看到,「菩萨拔苦与乐」,他怎么个拔法?怎么个与法?教你!把这些道理讲给你听,方法告诉你,要你自己去学。所以,经论里头才说佛不度众生,众生是,《六祖坛经》里面讲得好,「自悟、自修、自度、自证」,统统要靠自己。

  西方世界阿弥陀佛真是慈悲到了极处,他有善巧方便的设施,可是我们自己还得要肯去。去到那个地方起码的条件,是要念佛念到心地清净,起码的条件。为什么?因为那边的人心都清净,你要不清净,你到那个地方去,你跟人家不能相处,人家不欢迎你,你自己一天到晚生烦恼。你不能跟别人相处,你一定被挤出来,这个道理就在此地。那个地方的人统统心清净,所以叫净土!心不清净,没有办法到那个地方去修行,他没有别的条件,只要你心清净就行了,就与他志同道合。心清净我们讲功夫成片,带业往生,这个到后面我们再来讨论。

  佛菩萨利益我们就是教化,我们跟佛菩萨的关系,是师生的关系,我们称释迦牟尼佛称本师。我们修净土的人,称阿弥陀佛也称本师,是我们根本的老师,自己称为三宝弟子,弟子是学生,所以我们跟佛是师生关系。因此佛法不是迷信,佛法是教育,唯有教育,才能够真正帮助我们达到究竟圆满的智慧,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末后这几句则是欧阳竟无大师所讲的,「当知佛法,方便多门,不拘形式,经权互用」。所以,佛没有定法可说,佛无法可说,他没有一定的形式,他不拘形式。「经」就是我们讲正面的,「权」是讲反面的,这是正面、反面它可以互相配合著用。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教你开悟,是教你开悟的。譬如说,佛法佛学也有三大纲领,这个三大纲领就是戒、定、慧,称之为三学。

  戒律非常重要,如果你过分执著在戒律里面,死在戒律里面,那又错了。诸位同修知道,在宋朝出现了一位出家人,济公长老。济公长老用的什么?用权,他不用经,用权。道宣律师用的是经,规规矩矩、正正当当的,非常严肃的表现出家人的威仪。济公长老是随随便便的,看到疯疯癫癫的,不像个出家人。都是高僧!在《高僧传》有他的传记,小说不算,小说里头那是胡说八道的,不负责任的,我们要读一定要读《大藏经》里面《高僧传》。你看看「济公传」,他有他一套的做法。为什么?他度的是另一种人,在当时是达官贵人,一脑袋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要叫他把那个东西都丢掉来学佛,不可能的,他就没机会学佛。於是乎他怎么办?他条条戒都开了。「学佛不难,我也可以学」,度了许许多多众生!他心清不清净?心清净,真是大慈大悲。

  有许多人见到戒律很严的人,他很尊敬,愿意跟他学;有些人看到那个严肃的时候,他就敬而远之,不肯跟他学了。於是乎菩萨就示现多门,各式各样的态度,他都示现、表现在世间。哪一个菩萨他示现某种身分、某个形相度某一类的众生,这才叫经权互用,大慈大悲。所以他没有定法,没有一定的方法,不是死的是活的。可是不论是正面或者是反面,决定是修的戒定慧,反面还是修的戒定慧,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他决不是破戒,他叫开戒。开戒不是破戒,开戒目的是「利物济生」,是为这个,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要救度一切众生,给你有闻法的机缘,给你有入佛门的机会,让你能够礼敬三宝,亲近佛法。等到你入了门之后,你大彻大悟了,你才晓得佛法实实在在是慈悲。「一切妄情迷执,非达佛旨者也」,妄是虚妄,情是感情,迷惑执著,这个绝对不能够通达佛法。佛法就是破迷、破执,断除一切妄情,这才是真正的佛法。所以我们要学佛,首先要对佛法有正确的认识,然后我们修学的方向才不会错,我们的目标才正确。

  其次,我要跟诸位介绍这部《阿弥陀经》,「认识此经」。第一,我们看看这部经它叫什么名称?我们现在所看到这个经的名称是《佛说阿弥陀经》,这个名字不是它的本名,它的本名叫《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是这部经的本名。本名经文里面有,你看看六方诸佛赞叹所说出来的本名,释迦牟尼佛自己在经上也说出这个经的本名。这个经本来的名字,诸位一定要记住,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个名称真是不可思议。

  我们先说「称赞」,能称赞的是「一切诸佛」,所称赞的是「不可思议功德」。诸位,我们在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论,今天我们所集结成为《大藏经》,哪部经是一切诸佛之所赞叹的?没看到过这样的文字。哪部经是一切诸佛之所赞叹的?然后你就晓得这部经的分量。你们在哪部经上看到有这部经是一切诸佛之所赞叹的?一个不漏,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没有不赞叹的,只有这部经;除这部经之外,没有看到。或者是某一尊佛赞叹,某几尊佛赞叹,说是一切诸佛之所赞叹,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一切诸佛为什么赞叹?因为这个法门是不可思议功德。什么叫功?什么叫德?功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功就是你修行的法门,修行的功夫;德就是你修行的成就,「带业往生,顿超圆证」,这不可思议。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个法门有这样殊胜的成就,有这么样的容易,它的妙妙在此地,不可思议就在这个地方。法门是比什么都容易,太容易、太简单了,但是成就是第一,八万四千法门里面第一容易,是第一等的成就,这是不可思议。正因为如此,所以变成难信之法,没有人能相信。正因为没有人相信,十方诸佛都来赞叹,你要是能够真正明白了,十方诸佛赞叹你就相信了,因为一切经里头,确确实实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经典。

  「执持名号」是修行的手段,「一心不乱」是我们要达到的境界。所以,真正念佛人一定要记住这两句话,执是执著,持是保持,念念都不要失掉,一天到晚都不要失掉「阿弥陀佛」这个名号。阿弥陀佛翻成中国的意思叫无量觉,后面会讲到。我们的目的,这一生当中唯一的一个希望,我们希望得什么?希望得一心不乱。所以,你一定要提起高度的警觉心。如果你一念迷了,一念邪了,一念染了,你的一心不乱就破坏了。二六时中一定要保持你的觉、正、净,用什么方法保持?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诸位,你果然要能够真正做到了,一天到晚你的念头都在觉正净上,都在这一句佛号上,除了这一句佛号一个杂念都没有,你三年决定成功!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想在三年当中成就不容易,的确的确不容易,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这个法门就是古大德所讲的,「万修万人去」,个个人都能成就。问题在哪里?问题就在你自己不肯修,就没办法了。你的警觉心不够,你不能把觉正净保持住,就没法子;只要能保持,这个法门决定成就。你参禅,三年不一定能大彻大悟;修密,三年不一定能相应。这个法门决定能够带业往生,决定能够顿超圆证,所谓是一生成就的佛法。这个功德真正不可思议,任何宗派、任何法门里面统统都没有,所以才是一切诸佛赞叹。

  下面讲,「一切诸佛所护念」,护是「弘护如来慧命」,这是化他;念是自行,「圆证无上菩提」。在此地我也透个消息给诸位,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他成无上正等正觉,统统都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才成就的。换句话说,不管你学哪一宗,不管你学哪一派,学哪一个法门,你能够修到正等正觉,你只能到这个位子。如果从正等正觉再往上提升,要想求无上正等正觉,还是念阿弥陀佛。我们要是真实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不一下手就念阿弥陀佛?何必拐弯抹角?这是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所以,净土专念佛求生净土,求生西方,求一心不乱的,这个道场就是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的道场;真正发心一心一意修这个行门的人,弘扬这个经的人,也就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的人,诸位一定要记住。所以,这个道场是第一道场,一切宗派、一切法门里头第一道场。修学这个法门是第一人,行者里面他是第一,他的功是第一,他的德是第一,他的成就是第一,所以一切诸佛之所护念。自行里头,「圆证无上菩提」,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这是本经原题的大意。

  鸠摩罗什大师翻译这部经,他没有用原名作经题,这也是特别之处,罗什大师翻的经不少,都是用佛所说的题目来译题。唯独翻这部经,他老人家给这个经取了个别号,取了个别名,没有用它的原名,他就直截了当用「阿弥陀佛」名号做经题,所以说《佛说阿弥陀经》。他为什么用佛名做经题?其目的不想而知,希望大家多念一句阿弥陀佛,跟净土结个特别的法缘,这是翻经大师别有用心,这是苦口婆心,希望帮助大家,接引大家往生西方。由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想到,罗什大师必定是念佛求生西方;甚至於可以说,罗什大师可能就是从西方极乐世界再来的,他这点用心不得了。所以我们将来如果要是有机缘,建立一个道场,建立一个丛林,现代的丛林,我上次跟诸位提示过,我们这个丛林叫什么名字?就叫阿弥陀佛。全世界念佛人都到我们这儿来住,我们大家共同在一起生活,共同念佛,将来形成一个区,或者形成一个新的城市,这个城市的名字就叫阿弥陀佛。这也是劝大家多念阿弥陀佛,所以用名号来做经题。既然以名号做经题,这个名号也要简单的介绍一下。

  「佛」,本师释迦牟尼佛,经题是「佛说」,这尊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个经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的。「广则指一切诸佛」,这是就这个意思来推论。为什么?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护念这部经;换句话说,任何一尊佛,他讲经说法当中必定讲《阿弥陀经》,别的经讲的不见得相同,因为一切世界一切众生的根性不相同,佛讲的经不一定是一样的,但是一定讲《阿弥陀经》。佛佛都讲《阿弥陀经》,所以《阿弥陀经》是十方诸佛世界里面的共同科目,走到哪个地方都行得通的,每尊佛都提倡这个法门,都劝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所以可以说一切诸佛都说,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佛佛皆说。

  「说」这个字的意思是「畅悦所怀」,畅是舒畅,悦是欢喜,心里面实在太欢喜了。为什么?「令一切众生一生究竟成就故」。修其他的法门一生不能成就,修这个法门一生成就。成就什么?一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真正不可思议!我们这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圆教佛,成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这个法门叫当生成就的佛法,这是不可思议。能说这个法门,将这个法门传授给众生,佛说最快乐不过的,最喜欢的事情,再没有一桩事情比这个更欢喜。

  「经」这个字叫「契经」,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这个意思就是说,佛的经绝对不违背真理,同时又能适合一切众生的程度,所以经叫契经。「又具贯摄常法诸多妙义,如华严疏说」。《华严经》、《大智度论》对「经」的解释非常之多,非常的丰富,但是最通常讲的,就是「贯摄常法」。不但文字,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章法结构整整齐齐有条不紊,我们从科判里面能看出来,看出「贯」的意思。佛所讲的理论、思想体系也非常的周密,这也是贯的意思,世间最好的文章能够达到这个标准。

  第二个「摄」,一般世间典籍就不太容易做到。摄什么?摄受人心。好比说它有一种吸引力,你不接触则已,一接触就欲罢不能,它有这种力量,而且这个力量是无有止境的。世间的好文章也有一点点这个力量,但是力量很薄弱。譬如我们中国人喜欢读小说,年轻的人很喜欢看小说,尤其中国古典小说真是写得好。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看了一遍还想看,看了两遍还想看第三遍,这就是它的力量。可是怎么样?叫你看个十遍,看个二十遍,你就不想看了,它的摄受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像佛经,佛经的摄受力量无限的,从你初发心一直到你成佛,生生世世念不厌,这真正不可思议。一般讲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你这一部经念到三大阿僧只劫都念不厌,这个不可思议。为什么念不厌?因为它里头有无量义,你每念一遍都会有一点悟处,愈是念得多愈悟得多,遍遍都有悟处,遍遍都有新意思,这才不厌。假如这里头没有意思,念个几遍就念厌了,就厌烦了。

  现在有人念经为什么念不下去?他不开悟,他不懂得意思,如果真正懂得意思了,他就不会厌倦。这个比那些小说味道要浓得太多!所以,一下能够真正尝到了法味,就是经典里头的趣味,你真能够看懂了,世间什么东西你都会丢掉了。为什么?没味道!电视你都不想看,没味道;什么音乐也不想听,没味道。什么味也没有法味浓,什么样的欢喜也没有法喜这么好,问题就是你有没有尝到!真正尝到了,决定不会把它丢掉。这就是从前方东美先生所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是要我们从经典里面求了解。了解不是说了解到一个限度,它是无止境的,天天要求,年年要求。所以,我讲这个经,遍遍都不一样,就是这个讲稿,我第一次在洛杉矶讲的,第二次在旧金山讲的,第二次跟第一次就不一样。所以我在旧金山讲的时候,希望旧金山同修把录音带送到洛杉矶去,让他们听听;洛杉矶的录音带也送到旧金山,让他们去听听,不一样,遍遍不相同。在此地讲的,跟前两遍又不一样,这是它有摄的意思。

  第三是「常」,常就永远不变,换句话说,它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这就是常。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在哪个处所,无论是哪一类的根基都能适合,实在是太妙了,所谓是真理永远不变,取这个意思,叫常。在此地,它的意思就是它能够完完全全适合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任何众生,它都适合,万古常新,是这个意思。

  第四是「法」,法是法则,理论、方法。依照这个理论,依照这个方法决定成就,这才称之为经。经最低限度要具足这四个条件,这才能称之经,本经当然不必说。其他还有许许多多讲法,许许多多的意思,像《华严经疏钞》,像《大智度论》里面,都可以作为我们参考的。这是本经经题的大意,从经题我们就能够认识这部经,在一切经里面它的地位、它的分量实实在在值得我们修学。

  其次,我们要简单介绍这部经的内容,先讲它的体性,体性就是天台大师「五重玄义」里面的辨体。「圆融三谛,法性实相,论据所依」,这八个字也很不好懂,有相当的深度。圆是圆满,没有一丝毫欠缺,融是融通,没有障碍;无障无碍才叫融,无有欠缺才叫圆。三谛就是真谛、俗谛、中谛,真谛是讲体,讲本体,俗谛是讲事,理事圆融,自在无碍。法性实相,性是本体,一切万法的根源,也就是哲学家他们所探讨的宇宙人生的本体。一切法依它建立,它是一切法的理体、原理,是一切法的本体。

  实相是真实的相状,一切大乘经都是以实相为体。实相,「如来现量所出」,这在唯识里面讲三昧。现量,现前境界,实实在在亲眼所见,亲身所接触的,这叫现量境界。我们的现量境界太小了,譬如说我们现在在此地,房子以外的境界我们就看不到。我们在想外面有什么情形,在推想,或者外面有声音,我们想到有汽车经过。那是什么?我们没有亲自见到,那叫比量;比量是推理,从推理上所得到的结论,这叫比量。佛是完全现量境界,佛的六根所起的作用无量无边的,因为他没有障碍。佛的眼能见尽虚空遍法界,能见过去、现在、未来,无所不见,他没有障碍,所以佛是现量境界。我们只能见现在,不能见过去,也不能见将来,我们的现量是非常有限,佛的现量是无限的。佛没有比量,没有推论,佛只有现量;我们有三量,佛只有一量,只有现量。所以说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事理因果,是佛亲眼所见的,决定不是假的。

  「实相」是怎么回事情?「平等一相也」。我们今天所见的相不平等,我们今天所见的相千差万别,跟佛所见的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我们著相了,我们迷了,我们执著了。原本一切法确实是平等一性,真相是平等一相,在《佛学概要》里面,我们讲到的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知法总相、知法别相,通达总别里面全是说明这个道理。一切现相事有理无,所以《金刚经》上给我们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就是把真相说出来了;如梦幻泡影就是一相,一相无二相。众生在平等一相里面迷惑颠倒,虚妄起分别、执著,迷失了本性,迷失了本性的作用,这才叫做众生,才叫做凡夫。其实凡夫、菩萨、众生也只是假名而已,迷了就叫凡夫,觉悟了就叫佛、就叫菩萨,其实是一桩事情。正如同一个人现在迷了,叫你做凡夫;你一下觉悟了,马上就叫你菩萨,换个名字,其实还是一个人。你要觉悟圆满了,觉悟也圆融三际,那你就叫佛,还是你一个人,并没有改样子,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譬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以一真法界为体;《妙法莲华经》以实相为体;《大佛顶首楞严经》以如来藏为体,名称虽然不一样,意思相同,「名异义同」。一切大乘经统统是以实相为体,不管它用的什么名词,怎么个说法,意思没有两样。为什么要辨体?体是这部经理论的依据,我们如果明白了,我们对这个经就信得过。所以,学佛首先要建立信心,决定不疑,但是信心不容易建立。如果他说这个没有相当的理论做依据,如何能叫我们生信?所以我们一定要问,它理论的依据是什么?值不值得我们相信它,值不值得我们依这个方法来修学!

  下面我们对实相略做解释,「觅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这是对於实相,就是真相,宇宙人生真相做个概略的描绘。这个东西找不到,找不到,有没有?有,不能说它没有,它确实有。确实有,是我们眼睛见不到,耳朵也听不到,手也摸不到,心里头也想不到。但是不能说它没有,连心都想不到,不要说身去接触,心都想不到。为什么心想不到?你心里一起念头一想,那是妄心,那就不是法性,就不是本性,本性里头没有念头;没有念头,所以你想不到。那好,我什么都不想,是不是的?什么都不想还不是,为什么?因为你还有一个「什么都不想」,那还是个错误,所以没法子说。因为是这么个情形,所以叫你不能执著空,你要执著空,执著什么都没有,这是错误的,这大错特错。

  这个本体,它没有相,它能现相,虽然现无量无边的相,你不能说它有。为什么不能说它有?因为那个相不常住,所以不可以执著有。这种境界我们讲真的很难讲,体会也不容易,佛经里面常用比喻,《金刚经》不是说「如梦幻泡影」。好,我们拿梦来做比喻,梦从哪里来的?梦是心变现的,现在科学家也认为梦是潜意识,潜意识就是心,意识心!那我们问问,你心里头有没有梦?心里头如果有梦的话,你的梦一天做到晚,你梦决定不能止掉,心里有!心里头没有梦,没有梦能变梦境,当没有梦的时候,那就是「觅之了不可得」。心在哪里,不晓得,你晓得吗?你有没有?有,不能说他无。为什么晓得有?他会作梦,当他一作梦,心是什么样子?梦中的境界相就是你心的样子。全真即妄,真是能变的心,妄是所变的梦,那就是你心的相分。你的心什么样子?梦中境界就是你心的样子。可是梦虽然是有,有这个境界相,就好像「具造百界千如」,他作这个梦,你不能认为那是真有,为什么?刹那生灭,一下醒来就没有了。

  从这个地方我们要细细体会,我们今天看到虚空、世界,一切芸芸众生,乃至於我自己这个身体,跟梦中境界完全一样。如果现在问你,你的心是什么样子?你看看山河大地一切众生,就是我们真如本性的相分,这个时间好像似乎稍微长一点而已;你晚上睡觉作梦,那个时间短一点而已。可是长短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长短是没有一定的。忉利天人看我们人间,就非常非常之短,就像我们睡觉做个梦一样。忉利天一昼夜是我们人间一百年,我们这里一百年,忉利天人睡了个大觉醒了,这里就过了一百年。岂不是跟梦中没有两样,真的是一样!如果到夜摩天看我们这个人间,就更短了,只有几个小时。到非想非非想天,我们人间百年,在他那里感觉得不过是一、两分钟,几秒钟而已,就是这么一回事。

  所以佛在经上讲真话,佛度化众生是什么?大作梦中佛事,到处建立水月道场,水中之月。佛事是什么?讲经说法教化众生,梦中佛事!一定要觉悟,决定不能执著,空有两边都不执著。怎么样叫这个心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念念不离一句阿弥陀佛,这是比什么都重要!世间一切事、是非人我,跟诸位说,统统是生死轮回,人要干这个那是愚痴不可及,聪明的人不干这个事情,不做这个傻瓜事情。「空有不二,性相一如」,能变的心跟所变的境界是一不是二。所以当你作梦的时候,你就能见到你的心相,你现在心是什么样子?梦中境界就是你心当下的样子。你作了个好梦,你好心;你作了个恶梦,你是恶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是我们要觉悟。

  下面就说个「实相略说」。实,有理有事,通常我们讲事实真相,就从事上说,事离不开理,「理实真相」。佛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像《华严经》就讲得很清楚,我们这次《地藏经》前面的序文,我们还没讲到《地藏经》的经题,只讲到序文。所以录影录得不好没关系,我们可以不要,因为那是序文。在觉林菩萨十首偈,末后一首还没讲到,下一次星期五可以讲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华严经》所说的,这是讲「理实真相,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境界怎么显出来的?是心,这个心就是真如本性,是真心,真心能够现相。现的这个相,相是刹那刹那在变化,不是真心在变化,真心不变的,妄心在变;妄心就是八识,唯识所变。我们再举个比喻来说,我们把真心譬如做银幕,银幕能显像,但是你看那个像,里面的影像,它在那边动,它在那边变,不是银幕会变,识在变;能变化的是识,能显示的是真心。能作梦的是你的心,心能现梦境;梦中种种的活动,种种变化,那是你的分别、执著,这是意识,意识起变化。阿赖耶能现,能现相,这就是有所现、所变。

  「百界千如」,一般我们讲十法界,上面佛、菩萨、声闻、缘觉,下面是天、修罗、人、地狱、饿鬼、畜生,这十法界。十法界是大分,每个法界里头无量无边,所以天台大师讲,这十法界每一界里头又有十法界,就是一百法界。《法华经》里面讲「十如是」,从「如是性」,一直到「如是本末」。一法界有十如是,一百法界千如是,所以称之为百界千如。百界千如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宇宙人生;宇宙人生的全体,佛门里面术语就叫做百界千如。

  底下这个表里面,我们简单列出来,「能显,心之本体」,就是理实真相。「能变,心之德用」,就是事实真相。可是单单讲能显、能变,从能这方面来讲,都是无相的,真心无相,妄心也无相。但是它起作用的时候,就变现出有相,所以有所显、有所变。能显、能变这是因,所显、所变的,是缘,从缘后面就结果,果就无不相,无不相就是有相,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所以佛法,无论讲世间法或者讲出世间法,总离不开因果的定律。无论什么事情决定有因有果,这就是从无相当中它会现相。如果觉了,就不二,就晓得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不二。好像你作梦一样,一下觉悟了,这个梦就是我心变的,整个梦就是我的心。心什么样子?梦就是心的样子,梦境就是心,心就是梦,梦跟心是一不是二,这就觉悟了,就明了了,原来是一不是二。觉了这个境界,就叫一真法界。

  所以真正要是觉悟了,譬如说梦中一下真正觉悟,哪一个是我?梦中当然有自己,这个人是我,山河大地、一切境界,没有一法不是我,全是自性变现的;心外无法,法法皆心,法法皆我。这样一觉悟,你就找到了真我,找到了大我,大我是真我。这个真我在佛法里面叫做什么?清净法身,你几时在作梦里头,把整个梦境认为都是自己,你就证得清净法。法是什么?一切万法,一切万法统统是自己,就叫做法身。你现在迷失了法身,把自己这个身当做身,除了自己的之外都不是自己身,不晓得自己以外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就好像在梦中迷失了自己,梦中只认识梦中那个身相是自己,梦中其他境界认为那不是自己,都跟自己对立起来,这大错特错。

  所以,要真正觉悟了,上至十方一切诸佛,下至恶道一切众生,全是自己心中变现之物,没有一样不是自己。既然是自己,为什么有恶道、有善道?善道是你善心所变现的,恶道是恶心所变现的,统统是自己变现的,没有一法不是自己变现的。不但佛法这个说法,佛法没到中国来,我们老子,跟孔老夫子同时代的,他也说过,「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他只是没有详细说而已。可见得能说出这两句话,如果真正到这个境界,他也证得法身了;他证得法身,我执没有了,法执也没有了。只要你有我执、有法执,你就没有办法觉悟,没有办法体会到宇宙人生跟自己是一体,是一不是二。所以,这叫一真法界,唯有一才真,二就妄了。

  我们在这一法界里头,譬如在梦境里面,整个梦境是一,你要觉悟了,这个法界是一真法界;如果再分自分他,就落到二里面去,落到二就是妄,就不是真了。一落到第二个意里面,就变成十法界,就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一迷一切迷。如果我们在这个地方能彻底觉悟,真正能够住在一真里面,对於一切境界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我们的生活多快乐。无论走到哪个地方都是自己的家,无论遇到哪个人都是一家人,不但遇到人是一家人,妖魔鬼怪、诸佛菩萨、地狱恶道,统统是一家人,一点界限都没有。这就是菩萨境界,那就叫一真法界,破了我、法二执,就是大觉之人。

  「故曰」,这是世出世间有许多说法,「佛在心中」,是自己心变现的。「上帝在心中」,天人也是自己变现的,就跟作梦一样,都自己变现的。「天堂在心中,地狱在心中」,这是外面境界,也是自己变现的。「我人诸法亦在心中」,无有一法不在心中。所以《华严经》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觉林菩萨讲的。《华严经》很特别,《华严经》里面,佛代表我们真心、本体,真心、本体里头没有念头,没有形相,觅之了不可得。所以佛不说法,什么说法?从体起用,起作用的时候就变成菩萨,菩萨说法。所以《华严经》自始至终,你去看,统统是菩萨说法。菩萨是什么?是从体起用,起作用的时候就有法可说,不起作用的时候无法可说。本体不说法,佛不说法,菩萨说法就是佛说法,菩萨代表佛说法,《华严》显这个境界。所以,你看到菩萨所讲的,就是毗卢遮那佛所讲的,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就是阿弥陀佛所讲的,他是代表。

  纵然在说法的时候,本体还是不说法。所以,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这些经,他有没有说过一句话?他在《金刚经》上完全否认掉,谁要说如来说法,就叫谤佛,全否定掉了,四十九年没说一个字。天天在说,怎么没说一个字?他的心四十九年没动过,如如不动,确实没说一句话。所说的是什么?人家来问,随问随答。这个经特别,无问自说;无问自说的经很少,不多,无问自说叫特别法门。正如同我们昨天晚上,我们在学录相带,你们又敲木鱼、又敲磬,我们要问那个磬响不响?磬不响,磬如果要响,一天响到晚。本体不响,你敲它就响,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它有没有心?没有心。我们向佛请教,佛给我们讲经,就是有口无心,我们怎么问,他就怎么答,答出来,我们就开悟了,问题解决了。佛有没有说?没说!这叫真正之处,是从本性里面起的反应,自自然然的反应,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虽然鸣,还是如如不动。

  所以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人去问释迦牟尼佛,舍利弗尊者为什么那么大的智慧,样样都通达?佛给他解释就举了个鼓,他说你看那个鼓没有?看到了。鼓的肚子里头怎么样?空空的,什么都没有。舍利弗就像那个鼓一样,什么也没有,所以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我们凡夫为什么失去了智慧?就是你肚子里东西太多了,太多叩不响了,麻烦就在此地!所以佛法的智慧跟世间人聪明不一样,世间聪明他里头要装得多,装多少他就懂多少,他没有的他就说不出来。佛法怎么样?什么都空掉,空得干干净净,然后什么都通了,一切都通达,这叫做智慧。所以佛法叫无分别智,你要能够一切法都不分别,你的本能智慧就现前,是这么一桩事情。佛法跟世间法绝对不相同,拿著世间法的态度、方法来学佛法,那大错特错,决定是一无所成。

  下面蕅益大师讲,「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体就是实相本体,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我们自己的真性,就是自己的真心。作依是什么?依报,我们的环境,大到太虚空,小到我们贴身穿的一件汗衫,它都做我们的环境。正报是我们的身体,所以诸位要晓得,外面一切人,人也是我们的依报,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人都是属於环境。佛法里面讲人身,就是指自己一个人,除自己一个人之外统统叫环境,统统是依报;就是有情的依报,有情世间、器世间,统统是我们的依报,作依报、作正报,是自己真心变现出来的!你觉悟了之后,作法身、作报身。什么叫法身?法身就是依报,山河大地一切万法,你真正觉悟到那是自己变现的,这就是自己的法身。报身,报身是自己能觉悟的智慧,报身是智慧身,法身是以万法为身。法身会断灭吗?当然不会断灭,法身常住,智身也常住,智身也不灭度。「作自作他」,自是我们自身,他是别人,都是自性变现的。

  「乃至能说所说」,这就讲到本经,能说的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是这部《阿弥陀经》,也是自己变现的,也不例外。「能度所度」,能度是诸佛菩萨,所度是我们众生。「能信所信」,能信是我们自己,所信的是这部经典、是这个法门、是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还是自己心中变现的。正所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就是这个意思。「能愿所愿」,愿是愿生净土,能愿是我们自己,所愿我们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能持所持」,持就是执持名号,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能念的是我们这个人,所念的是这一句名号。「能生所生」,能生是我们自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能赞所赞」,能赞是十方一切诸佛,所赞是这部《弥陀经》。这几句话就把一切法门,统统包括尽了。

  「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实相就是自己的真心,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全是自己真性变现之物,离开了真性没有东西。要是真正体悟通达,就可以说凡所有相皆是实相;如果你要是迷了,那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悟了的时候凡所有相皆是实相,问题就是在迷悟。《无生论》云,(《净土生无生论》也是一部非常好的书)「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圆融两个字前面说过,要记住,佛法里这两个字用的地方非常多,意思都是一样的。圆,圆满无缺;融,融通无碍,《华严经》里面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就是圆融的意思。法界圆融的本体,作我一念心,这一念心是什么?就是你现在念佛这个一念心;换句话说,你现在念佛这个一念心,与法界圆融体完全相应。可是你一定要通达这个道理,你要是迷,不悟,你这个一念心不相应。不相应,就是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这不相应,没悟!所以要念念到觉悟,要念到悟。

  蕅益大师、莲池大师给《弥陀经》做这么详细的注解,目的就是要我们觉悟。悟了以后,声声佛号与自性都相应。「我今念佛心,全体即法界」。这一首偈,就是这四句,我们要好好的把它多念几遍,把它多念几遍,然后我们念佛就得力了。有很多人念佛不得力,为什么有人得力,有人不得力?他的心不一样,用心不相同。「达此者,由持名念佛,而悟入实相也」,千真万确的事实,悟入实相是正等正觉,一证实相就是法身大士。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就是悟入实相;念佛人念到了理一心不乱,就是悟入实相,实相就是正等正觉,还在正觉之上。可是你一定要是以「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体即法界」,你那个佛号念得就有精神。你要是疲倦、累了,一念佛号,精神就起来了,确实有这种功效。如果是迷了,就没有这个功效,觉悟了,确确实实有这个功效。你做什么事情,你会有疲倦、有累,你念佛、你诵经,决定精神饱满,精神百倍,永远没有疲倦,无有疲厌!这就是讲到经典里头贯摄常法,摄受的功德不可思议。好,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般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报父母恩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悲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集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净土法门法师讲当来变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地藏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法华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梵网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公案     

净土法门法师讲观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华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宗朝暮课诵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六字大明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门品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贤行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坛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往生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文钞     

净土法门法师讲无量寿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信愿行     

净土法门法师讲药师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圆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占察善恶业报经     


其它法师讲《阿弥陀经》

本源法师讲阿弥陀经    

常福法师讲阿弥陀经    

常敏法师讲阿弥陀经    

纯祥法师讲阿弥陀经    

大安法师讲阿弥陀经    

大愿法师讲阿弥陀经    

法然上人讲阿弥陀经    

法悟法师讲阿弥陀经    

佛慈法师讲阿弥陀经    

海涛法师讲阿弥陀经    

宏圆法师讲阿弥陀经    

会性法师讲阿弥陀经    

慧净法师讲阿弥陀经    

慧静法师讲阿弥陀经    

慧律法师讲阿弥陀经    

戒法法师讲阿弥陀经    

净界法师讲阿弥陀经    

窥基大师讲阿弥陀经    

莲池大师讲阿弥陀经    

隆莲法师讲阿弥陀经    

梦参老和尚讲阿弥陀经    

蕅益大师讲阿弥陀经    

善导大师讲阿弥陀经    

悟显法师讲阿弥陀经    

信愿法师讲阿弥陀经    

星云法师讲阿弥陀经    

宣化上人讲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讲阿弥陀经    

圆瑛大师讲阿弥陀经    

圆瑛法师讲阿弥陀经    

智随法师讲阿弥陀经    

智者大师讲阿弥陀经    

宗舜法师讲阿弥陀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