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第009集--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第009集


 下载DOC文档  



  请掀开经本,第二卷,第十二面,第七行,第五段看起:

  【学性宗者,往往执性而昧种,如执性废修。学相宗者,又往往执种而昧性,皆不明经旨之过也。】

  这一段就是说对於教义没有能够圆融,於是发生所谓的偏见,这是错误的。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学佛一定要有圆满的知见,圆知圆见,对於修行的功夫就不会产生障碍。就如《华严经》上所说,我们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他们自己所修学的法门都不相同,但是他没有偏见,他没有成见,而且每一位善友都非常谦虚,尊重别人,对於其他的法门、其他的修行人没有不尊重的,决定没有毁谤,决定没有偏见。这些有执著、有偏见的,都是知见不圆,教理没有真正通达。

  像这个事情,自古以来就有。学性宗,禅宗是性宗,三论宗也是属於性宗、天台也是属於性宗,贤首属於相宗,执性而昧种,性就是真如本性,他们很执著,就是要求明心见性,把「佛种从缘生」,往往他轻视了,他认为这个很浅,不值得学习。不晓得浅乃深之浅,深乃浅之深,深浅一如,深浅不二,他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於是有执著、有偏见,执性废修,对於基础的修学往往疏忽了。现在佛门里面,我们也常常听到有一些说法,说小小戒可舍,说可以不必重视,这也是错误的;实在做不到,我们要生惭愧心,不能有这种念头,这个念头很不好。世间法里面都讲,品德修养上说,要防微杜渐,小小的过失如果不能够防止,慢慢他积成大的过失,就很难改,就要造罪业了。所以真正修行人,一定是从很小的地方他就很注意,就很重视,小过能够改,大的过失就不会产生。学性宗的人往往不重小节,这是他的毛病。

  学相宗的,往往他执著在小节上,眼光不大,不知道真如本性的重要性。於是相宗毁谤性宗,性宗毁谤相宗,这个我们在历史上都能看到。诸位要晓得,这不是佛法里面有过失,是修学的人知见不圆产生的偏见,佛法里头决定没有这个过失。如果我们看看这些祖师大德们,他们没有偏差,譬如禅宗的祖师对於教下的很尊重、很赞叹;教下的祖师大德对於禅宗的禅师,也非常尊重、非常赞叹,那就没有了,只是他的学生们会有这种情形,这是我们要知道的。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是事实。度众生,实无众生得度,这个说法初学人听到之后很难理解,好像两句话完全是互相矛盾的,又要度众生,又实无众生得度,这个话怎么讲?必须要明白其中真正的道理,实在在前面也曾经透过了不少,佛菩萨度众生,是给一切众生作增上缘而已。佛菩萨只是把理论告诉我们,我们不晓得这个道理,把理论告诉我们;把事实真相告诉我们,事实真相我们不知道,佛菩萨知道;把修行证果的方法告诉我们,佛对於我们的帮助就到此为止。真正修行要靠自己,自己不肯干,那个等於零,没有用处的。佛只为我们作增上缘,真正去修行一定要靠自己。大乘经上许多地方佛都说,佛不度众生;众生断惑证真、修行证果,是他自己的成就,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我们肯精进、肯努力,佛菩萨保佑加持;我们不肯用功、不肯努力,佛菩萨也无可奈何,也没有办法。就像学校的老师对学生,学生很听话、很用功,老师在旁边指导他、帮助他;学生很顽皮不听话,天天逃学,老师对他也无可奈何。佛菩萨是老师,大家要晓得,不是神明,其实神明对我们也帮不上忙,这是一定的道理。

  我们学佛的人第一个要明理,神明说是保佑我们,其实是我们命里头有的。命里没有,我命里头没有财富,我天天拜神,神就给我财富,没这个道理。假如神明真的,我命里头没有财富,他可以给我财富,佛菩萨都去拜他了,佛菩萨没这个本事,他有这个本事,那还得了,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做了好事,神明有奖赏,那是因为你做了好事,就像你对社会有很多贡献,国家给你奖赏,就是这么个道理。国家奖赏是有理由的、有条例的,不是随便他喜欢你就可以给你,那个犯法,那个不可以的,你一定要有功勋,要有贡献,你才能得到。功勋贡献,还不是自己修的吗?还不是自己命里有的吗?神明也不可以乱来的,理要搞得清清楚楚。为什么说实无众生得灭度?

  【观照无生无得之理,乃真实无,非假想无也。】

  这是事实真相,我们常讲宇宙人生的真相,般若 经上常讲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相,真实相确实没有生灭。所有一切现象,世尊在经上方便说,缘合就现相,因缘聚合就现相,缘散了,这个相就灭了;其实相根本就没有生,也没有灭,事实是缘聚缘散而已。你要是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佛说的这个话你就懂了,你就了解,才晓得度众生非常重要,而实无众生得度者,这是事实真相,决定没有矛盾。

  现代的科学家,的确很聪明,他们已经发现,实实在在没有物质的存在。从前科学家说,物质分析到原子、电子、基本粒子,还有个东西在,现在科学家认为那是错误的,根本就没有。那么一切现象是什么?他们说是波动的现象,这种观察跟佛所说的愈来愈接近。波动的说法,跟相宗的讲法非常吻合,相宗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一念不觉就是波动,从波动里面产生三细相、六粗相。所以现代科学进步,这种观察很值得赞叹。佛法里面所说的,关於物理生化这些方面的东西,愈来愈被科学家证实。世尊在三千年前所说,没有科学仪器,就讲得这么样的清楚,这么样的透彻,三千年后的这些科学家,藉许多精密的仪器才发现。

  这个无,是真的无,不是假设,不是假想的。既然是无一切法,不生,诸位想想看,还有什么得?我们今天想得到这个,明天想得到那个,当然无得。《心经》上说得好,《心经》也是《般若 经》的纲领,比《金刚经》还简单、还要扼要,《心经》文字少,二百六十个字,但是很难懂,比《金刚经》难懂多了,这大家念得很熟。《心经》最后顶要紧的两句话:「无智亦无得」,智是能证,佛法里面讲的菩提;得是所证、是涅盘。无智、无得,这个意思是告诉你,菩提跟涅盘也没有,你要认为有,那你就错了。有,你又分别、又执著,这一有你就有四相,那不过是假名而已。佛说这个话的意思,是要你藉这个假名悟入真性,你可不能执著假名,要执著假名,你就不能见性,你就错了。要是套《金刚经》这个话来说,菩提者即非菩提,涅盘者即非涅盘,就是这个意思。所以《金刚经》的语法,告诉你佛说法真正的义趣,这是《金刚经》的好处。

  观照,这是很深的观照,是高段的功夫,不是浅显的功夫,很深的观照才能够见到无生无得之理。我们在大乘经上看到,佛告诉我们,八地菩萨见到阿赖耶识里面微细的生灭相,八地菩萨才见到。要能够见到无生无得之理,八地菩萨还做不到。所以这一句的境界,要不是如来果地上,最低限度也是等觉菩萨的境界,可见得到那样的境地,才能够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要相信圣言量,佛讲的我们要相信,不能怀疑。佛在本经上告诉我们,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绝对不说假话,这个事实,你慢慢去修,修到九地、十地、等觉,你就见到,你才亲自见到,你才晓得佛所讲的完全是正确的。我们没有证得等觉,我们在《弥陀经》上,在《无量寿经》上,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那个上善,给诸位说,就是等觉菩萨,上善是等觉菩萨。西方世界的等觉菩萨人数很多很多,不是算数能够说得出来的,真的是无量无边阿僧只说,这些人,佛讲的这些境界他们都见到,都证得。佛如果说的不是事实,他们早就提出意见,可见得佛所讲的句句都是事实真相。

  【古德以五义作观】

  这是教给我们初学。观照无生无得之理,实在讲不是我们现在功夫能够做得到的,但是我们也很想能够沾一点边,这个可以。沾一点边缘,懂得一点修行方法,可以。这是古德教给我们,教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修这五种的观想。第一个:

  【缘生】

  这个比较容易,我们观察一切事物。这个修观,观外面境界容易,观自己很难,观外面境界回过头来就想到自己。

  【四大五蕴之假合,当体即空。】

  这是教我们观一切动物,因为植物、矿物只有四大没有五蕴;因为它只有色,受想行识它没有,动物有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是心理,植物跟矿物没有心,没有思想,所以它只是四大,它没有五蕴。动物就有了,我们看一切动物,一接触看到了,你就看它四大五蕴,四大五蕴和合而现的这个相,你能够这样观察,给诸位说,一切动物都平等了,统统是四大五蕴,缘生的,你会看成平等。

  当体即空,除四大五蕴之外,什么也没有,四大五蕴是缘,聚起来现这个相,散起来这个相就没有了。如果说这个还不太容易懂,我们举个浅显的例子,这个我们叫它做一本书,这好懂,这本书是些什么东西?是很多张纸订在一起的,订在一起我们就叫它一本书,拆开之后一张一张的,我们就叫它做纸,不叫它做书。书是许多张纸订起来,这个缘现的相,笨的人说这是书、执著是书,聪明的人说这是一堆纸、不是书,一堆纸订在这个地方。聪明人看到的是很多张的纸,不聪明的人执著这是一本书,聪明的人根本就没有看到书,看到的是很多张纸。很多张纸的时候没有生也没有灭,那个书的相有生有灭,装订起来这个相就存在,拆开来之后这个相就没有了。你就晓得,这一本书实际上这个相是幻相,没有生灭。给你讲一切法不生不灭,就是从这上说的。你如果一桩事情明白了,这个书的确没有生灭,你就晓得一切万法都没有生灭,同一个道理。因为它是缘生法,缘生法哪来的生灭?只有缘聚缘散而已。你才晓得当体即空,当体即空那就了不可得。

  你要是把事实真相看清楚了,我们对於一切万物取舍的念头就没有了,取舍的事可以有,穿衣、吃饭,处事待人接物,事可以有,心没有了,取舍的念头没有了。你看,岂不就是符合《金刚经》上佛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里头无住,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生心就是你的日子过得很幸福、很自在、很快乐。凡夫的麻烦在哪里?生心他要住,这很麻烦,他有得失的念头,患得患失,在这里面起严重的贪瞋痴慢,这是自己自作自受,苦恼无量,就是不知道事实的真相。《般若 经》的特色,就是把这些事实真相,给我们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知道世尊四十九年说法,第一时华严我们不说它,那是世尊在定中跟法身大士们所说的。出定之后,从鹿野苑度五比丘开始,开始说小乘十二年,阿含讲了十二年,等於是办学校,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培养基本的知识。第二个时期进入到方等,方等八年,等於办大学,有方等八年的基础,才进入般若 ,般若 讲了二十二年,二十二年讲的是什么?给诸位说,就是讲无住生心,或者就是讲一个无智亦无得,讲二十二年。真正明白了,那个受用无穷,由般若 才进入法华,法华跟华严完全相同。这是头一个晓得一切法是缘生的。第二,你去观察:

  【同体,相虽别而体同,一法界也。】

  一法界,一是真的,二就是假的。我们学佛的人,永远的牢牢记住这句话,一就是真的。所以念佛叫你一心称念,一心是真心,二心就是妄心,二心不是真心,一心才是真心。一法界是体,十法界、无量法界都是从一法界生的,一法界是本体。为什么会生十法界、生无量法界?无量的法界是从分别、妄想里变现出来的,这就是世尊在大乘经上常常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实在讲就是十法界、无量无边的法界,从什么地方来的?从心想来的。所以,观想非常重要。

  一个人他这一生幸福与否,与他的念头完全是成正比例,他的思想要是很健康,他的身体一定很好,思想健康纯正,这个人身体一定很好,一定很快乐、很幸福、很美满。如果他思想有了问题,身体不可能好。思想有些什么问题?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他的问题就来了。思想纯正,跟诸位说,想一个事情,这叫纯正。譬如世间法,你读书,你常常就想你读的功课,这就纯正,他没有胡思乱想。你工作,你在这个行业,你天天就想你这个行业里面的工作,如何来发展你的事业,如何来帮助这个社会,这是很纯正的思想。确确实实世间法里面讲的,你得福报、你得健康长寿,都可以得到的。纯正的思想就是:我的学业、我的事业,一定要帮助这个社会。如果念念都为自己个人利益,这个思想不健康;为一切众生、为大众,这是健康的。

  佛菩萨他的想法,是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做好样子,这我讲了多少遍,这叫最健康的思想。所以佛的身,他得的身是金刚不坏身。我们这个世间人最差的思想就是想病,本来没有病,一想病就来了。病从哪里来的?观想当中来的。今天想这个病,明天想那个病,想到浑身都是病,这就糟了,糟透了,这是最不健康、最不幸的想法,这个我们要知道。所以有一些已经有病的人,甚至於病很重的人,他要肯相信的话,念头一转,他病好得就很快,医生治疗也非常有效,要他自己本身念头转过来,从今而后不要去想病。想佛多好!想佛会成佛,想菩萨就成菩萨,想病就得病,想死就活不了,这是一定的道理,想什么就变什么。十法界、无量法界,都是从心想生的。

  知道所有无量无边法界,同一个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体,同一个体。佛菩萨明白了、见到了,所以对於一切众生,他所施舍的是无缘大慈,缘是条件,没有条件!帮助一切众生,尽心尽力而没有条件,为什么没有条件?他知道是一体。我们今天做事情都要讲代价,都要讲条件,为什么?我们不知道是一体,不承认是一体,所以一切要讲条件,条件谈不拢就不肯帮助,不知道是一体。唯有诸佛与法身大士他们明白,他们证得了。所以我们要常常想,一切众生是同体的,相虽然不一样,体是同的,而这个体是什么?实在讲就是清净心,如果大家心里头一念不生,这个心是相同的、一样的。诸佛如来的心是一念不生,如果我们的心也一念不生,跟诸佛如来同一个心。你要晓得,同一个心,那功德可不得了,同一个心就同一个智慧、同一个德能,一切都同了。这道理事实你真的搞清楚,真的搞明白了,你才晓得念佛法门不可思议。为什么?念佛法门是直接修清净心,它没有拐弯抹角,没有任何委曲婉转,直捷了当修清净心,清净心就是佛性,清净心就成佛了。如来的无量智慧德能,都是从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这个方法,实在讲非常非常高、非常妙!而且也不难,人人都可以能够修学。这是同体。第三,要知道:

  【本寂,本无生灭,哪来的涅盘?】

  世尊为我们讲大菩提、大涅盘,是方便语,因为众生有烦恼,佛就说一个菩提,从烦恼对面建一个菩提;因为众生执著有生死,所以佛就说一个涅盘,涅盘是不生不灭,没有生死。如果我们觉悟了,烦恼没有了,跟诸位说,菩提也没有了。烦恼没有了,还要有一个菩提,菩提就又变成烦恼,你就又有一物。我们生死没有了,你还以为有个涅盘,涅盘又变成生死。它是相对建立的,一边倒了,那一边就没有了,这个一定要知道。所以佛给我们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菩提、涅盘是佛法,法也要舍,法也不是真的,不可以执著;用它来治病,病好了,药也不要了。病好了,那个人还吃药,你想想看,这个人是健康的人吗?健康的人不要吃药,吃药的人一定不健康;健康的人不需要补,天天吃补品的人,这个人一定不健康。怎样过得健康?首先要修清净心,清净心是健康真正的来源。要知道心本来是清净的、寂灭的,清净寂灭。第四:

  【无念,若无有念,则众生无,得亦无。】

  这个念叫观念,因为有念就有思想。本经后半部讲四见: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那个见就是念头,我们讲意见,就是念头;比前面讲的四相要微细很多,相是显相,这是念头。相从哪里生的?相从念头生的。因此,我、人、众生、寿者这个念头都没有,念头没有了,四相才真的没有了。只要有念,就有相在;念没有了,相就没有了。相虽然在,不碍事,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要紧的是念头要离开。念头没有了,得失当然没有了。念没有了,相没有了,哪里还会有得失!一个人真正到没有得失心了,你才会真正懂得佛法里面讲的解脱、讲的自在,真自在!有得有失决定不自在。你心里头有牵挂,有牵挂当然就有忧虑,有忧虑当然就有烦恼、就有痛苦,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到念头没有的时候,你就没有牵挂、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没有痛苦,这才叫真正的乐,离苦得乐,那是真乐。那个乐,我们普通人没有法子体会,没有法子想像,为什么?从来没有经验过,不但这一生你没有经验过,生生世世你都没有经验过,所以你很难体会。一定要做,做了之后才晓得、才知道。第五:

  【平等,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

  《无量寿经》上教给我们,修行的三大纲领:清净、平等、觉,我们对待一切众生都要用平等心,这叫真修行。有一些人在僧团里面,看到这个僧团人太多,意见太多,就想办法赶快离开,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去修,也未尝不好。实在讲,他不会用功。清净心在哪里修?就是在染污里头修清净。平等在哪里修?在极不平等里面修平等,那是会修行的人。会修行的人,没有挑剔,没有选择,什么环境都好,人事环境、物质环境没有一样不好,无论什么人,善人、恶人都是善知识,没有一个人不能和睦相处,那才叫功夫到了家。

  像诸佛菩萨,哪个地方有感,哪个地方就现身。大家念过《普门品》,《普门品》读诵的人很多,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饿鬼里面求他,他就现饿鬼身,他不嫌弃他;畜生道念他,他就现畜生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我们要想学佛,不在这上下功夫,不在这上学习,你怎么会成就?一定要选择一个你自己认为理想的环境,那哪里能修得成!你想想看,选择一个自己理想的环境,你依然是严重的分别、执著,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平等;心要是清净、平等,哪个地方都一样。我们凡夫住十法界,你要晓得,观音菩萨、诸佛如来现身在十法界里面,他住的是一真法界。我们跟观音菩萨平排坐在一起、手拉著手,他在一真法界,我们在十法界,怎么回事?他心清净一念不生,我们心里胡思乱想,不一样!我们要学的是学他的清净心,学他的平等心,学他的慈悲心,学他能随缘,这叫修行,真修行!

  所以这个地方,古德教给我们常常观想:缘生、同体、本寂、无念、平等,常常想著这个。一切时、一切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常想,想这个理,想这个事,这就叫修观。把我们的观念转变过来,我们从前的观念是错误的,这个观念才是正确的,与事实真相相应。我们以前的想法、看法,与事实真相不相应,是错误的。

  【总之,性真实。】

  性是能变、能生。

  【相虚妄】

  相是缘生之法,波动现象,波动还是缘生。

  【证真实性,於一切境界。】

  真实性在哪里?就在一切境界之中。离了相,哪去找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你要证真实性,就在相上证。你要证平等性,在哪里?在极不平等的境界里面去证;你要证清净心,在一切污染的境界里面去证清净心,那才是成就,那才证得。可见得清净处就在污染处,平等处就在极不平等处,一不是二,在这里面证得一,就清净、就平等了。离开这个境界,你到哪里去修,到哪里去证?没地方修,没地方证。所以我们真正想修行、想成佛,找个什么道场?就在你日常生活当中,就是最好的道场,没有改变你生活的方式,没有改变你日常的工作,你在这里面就得清净心、得平等心,得成正觉之心,你就成了菩萨、成了佛,每个行业都是佛菩萨。

  【不著相而归於自性,乃为真实。】

  般若 会上讲的主题、总纲领、总原则,就是不能著相,不能著相就是决定不能够执著,不分别、不执著。请看下面一页:

  【观照纯熟,当体即空。】

  这是观照功夫得力了。刚刚初学自然不得力,这个境界或有或无,有的时候提起,想起来了,再过一会儿忘掉了,这个情形初学的人总是不免,功夫或断或续,总在这个境界里,但是不要怕,起步都一样,我们现在是一样,别人也是一样,现代人如此,古人也是一样,即使是诸佛如来,他们在因地当初也跟我们是一样的,所以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要常常提起,怎么会提起?因此早晚课就很重要了,早晚课养成一个习惯,纵然有的时候忘掉了,但是到这个时候,他就会想起来。早晚课,实在讲就是养成一个提起观想的习惯,重要是在这个地方。功夫得力,你烦恼、妄想,也就是错误的想法看法少了,逐渐逐渐我们的想法、看法,跟佛经上讲的逐渐逐渐趋向一致,这是功夫得力的现象。真正能够体会到万法皆空,你心清净了,这是从观照达到一个程度的效果,叫照住,照住就是得定。你为什么会得定?你有高度的智慧,看到一切法「相有体无」,所以在相上你可以受用;因为它体无,你决定不执著它。它体是空的,你执著它干什么?这是有受用而没有副作用,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

  【起念则有,若无於念,一切皆无,故知本来平等。】

  一切法是因为有念,它才有。不但我们这个身体,刚才我举例子跟诸位说,我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健康与你的念头有密切的关系,完全成正比例。再要是扩大,我们依报的环境,我们居住的环境,居住环境大则地球,再大的我们今天讲太空,太空许许多多的现象,我们今天讲天文现象,这些现象与我们的念头也有密切的关系。你不要以为这地球那么大,太空更大,与我根本就不相干,你就错了,我们起心动念那里头都会产生变化,我们的念头不太强,它的变化比较弱,我们觉察不到,决定有影响。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实在讲它影响的范围真的是尽虚空遍法界。如果没有影响那么大的范围,你们想想看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距离我们这里十万亿佛国土,我们这里动个念头,为什么他晓得?就是因为我们这个念头的波,像电波一样,已经传达到尽虚空遍法界,所以他知道。念头的生灭就是波动,不生不灭那个波就不动。不动是本体,动是现相,相跟体是一不是二。就像水跟波一样,不动的时候,我们叫它做水,它动的时候,我们叫它做波浪,问一问波跟水是一还是二?不能说一,也不能说二。你要说二,它根本就是一,波就是水,水就是波;你要说是一,水是平的,波是动的。所以佛给我们讲真话,是不一、不二,这绝对不是模棱两可的话,是讲的真相。所以大家向这些事相上去观察、去体会。

  我们学佛的人,大多数同修家里都供一个小佛堂,佛堂里面可以不必烧香,烧香当然很好,不烧香也没关系,可以不必供香花,这些都可以不必供,但是那一杯水一定要供。供水是什么意思?要供清水,不要供茶,供茶就错了,水表清净心。每天供这一杯水,不是给佛菩萨喝的,是提醒我们自己,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的清净,像水一样的平等,就是代表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心、平等心是佛心,是真心,提醒我们这个意思,要明了,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自己。有很多人不知道,供一杯水以为这是敬佛的,给佛,怕佛口渴,自己一天到晚还是胡思乱想,跟自己的心行毫不相关,这就错了,这是完全搞错了。所以这是用这种方式提醒自己。

  【真心妄心,本来同体。】

  就是我刚才讲的比喻,真心就像水,妄心就像波浪,就这么一回事情,妄心就是波动,它是一不是二。

  【起心动念,则全真成妄。】

  这就是我们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无量无边的法界,就是你真心波动变成幻相。

  【心开念息,则全妄即真。】

  心开是开悟了,觉悟了、明了了,不再迷惑;念息是分别、执著、妄想没有了,这个时候全妄即真。那个妄在不在?在,在是真的,样样都是真的,晓得波就是水,不要再去找水了,波就是水。虽然妄相在,《华严经》上说得好,「理事无碍」,理是真,事是妄,不相妨碍,真妄不相妨碍。真妄不相妨碍,那个妄相妨不妨碍?也不妨碍,事事无碍,事跟事也没有妨碍了,这真正叫得大自在。我们今天事跟理有妨碍,事跟事更是妨碍,这是什么道理?理没有透彻,事实真相没有搞清楚,所以才产生许许多多的误会,造作一些冤枉的事情。本来统统没有的,我们要说本来可以避免,这个话说得都太勉强了,根本就没有的事,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事?都是理没有搞清楚,事实真相不明白,不知道全妄即真。

  【所谓除妄,实无可除。】

  佛法里常讲要断妄、要求真,这些话都是佛的方便话,而是佛对於初机同学所说的方便语。这个讲法他好懂,叫他断恶修善,慢慢的把他这个境界提升。对於老修行,那就不是这样说法,为什么?这种说法、修法不能见性。因为他分别、执著没离开,必须更进一步告诉他真实的,因为妄就是真,要是把妄除掉,真也没有了。波就是水,波不要了,水也没有了;你要是了解,波就是水。那要怎样见到水?让那个波平息下来,原来它就是的;不可以去了波,去得个水,得不到的。我们把妄断掉了、灭掉了,去找个真,真也没有了,哪有真!真就在妄中。

  【所谓降伏,乃善巧转移,大而化之耳。】

  这是大乘佛法,我们常讲高度的智慧,高度的善巧,真正是善巧达到了极处。因为心量愈小,波动就愈大,愈小的时候,波动就愈大,心要是拉宽,波就拉平了,再拉再拉,拉到大的时候,自然波动就没有了,这个法子很妙!譬如,我们看波动最大的瀑布,很多地方的瀑布,我们去看,很壮观,瀑布都是很窄小,水流得很急,它才有这个现象,假如把口拉宽,它这个现象就没有了。我们那个心也是如此。心量愈是窄小,它的妄想、分别、执著就愈严重,波动就愈严重,心量愈来愈宽大,它波动的幅度就愈来愈减少。大乘法用这个方法,大而化之。

  所以我们的心量要大,起心动念不要想自己,不要想家庭。起心动念,佛教给我们要学佛,佛的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就是大而化之,大到无限大,这才好。所以起心动念,我们都想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佛要度一切众生,是度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要生这样的心,这个心是大心,这个心量就把烦恼、妄想转移掉了,所以妄想、分别、执著不要断,自然就没有了。你真的要想去断它,好困难,断不掉!你不断烦恼,好像烦恼还不起作用,愈想断它愈多,愈想断它好像它的力量愈大,这都是事实。所以大乘法方法巧妙,让我们心量扩大,把它自自然然转变,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盘,转变了。《金刚经》上,实在讲就是给我们发明这个理论与方法。

  【发广度心,大悲也。】

  发广大心,度一切众生,这是大悲,这是大悲心,大慈大悲。怎么个度法?这个地方诸位一定要知道,就是要做一个好样子,这就是度众生。我做一个好的榜样,给一切众生去看。佛做样子给我们看,每天这个生活,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举一个例子,样样都合规矩,这是做个样子给我们看。我们今天学佛,就是在这个社会上,要做一切众生的好榜样。众生不守法,我们守法,带头做样子;众生不守规矩,我们守规矩。众生做什么事情投机取巧、自私自利,我们带头做个好样子,我们一切奉公守法,认真去做利益一切众生之事,能够舍己为人,这是好样子。在家庭,做一个家庭的好样子;在公司行号,做一个公司行号的好样子;无论你从事於某一个行业,你在这个行业里做一个好样子。整个社会大家都能这样做,这个国家就是福国,这个地方就是极乐世界,这才叫真正学佛,这才叫学佛得到真实的受用,真正的利益。

  你以为利益在哪里?学了佛,佛菩萨保佑你会赚大钱,这是你得利益,那你就完全错了。大钱赚到了,还是你命里头有的,命里头没有的,佛菩萨也不能够帮助你。所以念念想给一切众生做好样子,这就是诸佛菩萨度众生。度的意思,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就晓得我应该怎么学了。在学校念书,我做一个好学生;功课好、品性好、身体好,好学生,那就是菩萨。做一切同学的榜样,那个学生叫菩萨学生。佛法要这样学法,学了马上就有用处。

  【观实无理,大智也。】

  观是观照,观照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生法,当体即空,本来无有,这个观法就见到真性。从相上见到性,这是智慧,大智慧,也是禅宗里面所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性是什么?性就是理,万事万物的本体。从相上,要能见到性。为什么一定要见性?因为你见到性,你才会不执著,自自然然你就会做到无住,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住无所住。世尊表现的是住无所住,我们也能像佛一样住无所住,那怎么会不自在!所以要有大智、有大悲,才能够帮助一切众生,你自己才甘心情愿,认为这是我应该的,我做个好样子是应该的,没有条件的,我应该要这么做。不是做一个好样子,人家会赞叹我,人家会供养我,里面有很多名利可收,那就错了,不是的,那个心也不清净了,也不平等了。装模作样,骗自己、骗众生,那就有罪业了。这是没有任何条件,我应该要这样做。

  【悲智具足,福慧双修。】

  大智大悲,实在说大智大悲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虽具足,可是我们久远劫来,把自己的自性迷失了,悲与智这个性德不能现前。所以今天一定要用修德,把我们的性德再恢复,这个做法就是恢复性德的方法。这个方法非常巧妙,也非常有效果,这是真实福慧双修,有智慧、有福德。但是福德,世尊在本经里面教菩萨,菩萨广修福德而不住福德,这个话很有道理。像世尊他所示现的,他就不住福德。佛的果报依正庄严,那还得了!他不住,他示现在我们人间,跟我们一样受苦受难,天天去托钵,不受。不受才叫真清净,那个心真清净、真平等、真慈悲!其实那个受,是我们凡夫的一个错误观念,我们凡夫认为有福应该知道享福,有福都不晓得享,好像看那个人是傻瓜、白痴,有福都不晓得享。其实有福不享,他是在真正享福,我们凡夫不知道,真享福。说实在话,有福他在享福,那不是享福,受罪!不享才是真正享福,这个很少人能体会得到。我们看到佛菩萨那么样的自由自在,游戏人间,游戏六道,那叫真正在享福。所以不受福报,高明极了!这叫福慧双修,福慧具足。

  【立志坚强,勿生怯弱。】

  坚强的志愿是从学问里面生出来的,没有高深广大的学问,坚强的志愿很难立。哪一个不想立志坚强?为什么我们这个愿力就没有办法?原因就是我们对於事实真相知道得太少,我们的智慧学问不足,常常产生自卑感,很容易退失菩提心,很容易退转,道理在此地。

  【看破放下,求生净土,即此便是降住。】

  这几句话,特别是在我们现代这个时代,立志坚强,我们要立什么志?成佛之志,广度众生之志,要立这个志。换句话说,我们真正想作佛、作菩萨,什么时候作?现在就作!现在作的那个佛菩萨,跟诸位说,不是真的佛菩萨,什么佛菩萨?相似,天台家讲六即,相似即。我们照佛菩萨那个模样来学习,就是我在此地一再跟诸位同修强调的,遍数说多了,你的印象深不会忘记。作佛、作菩萨,就是做好人、做好榜样,这是真话。但是我们并不以此为满足,以此为满足了,你今天做一生好人好事,来生不过得人天福报而已,不能出三界,不究竟。

  所以眼光要放大,那就是一定要在这一生求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前面都跟诸位报告过,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我们不仅是出了六道轮回,超越了十法界。不但超越人天、诸天二十八层天,声闻、缘觉、菩萨,乃至於权教的佛,我们都超过。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见到阿弥陀佛,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我们的智慧能力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真的可以在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居住的所在示现好榜样,这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你才真的得大自在!做好样子的心决定不能退,求生净土这个愿决定不能退。这一条主要是教给我们这个。

  一定要看破,一定要放下。看破、放下,小而言之,对於自私自利这个念头要看破,自私自利的做法要放下。大而言之,对於身心世界要看破、要放下,我们才能够得生净土。对於这个世界有一丝毫留恋,就不能往生。所以,身心世界要放下。你这样做法,与《金刚经》上的宗旨,自自然然就相应。《金刚经》问的怎样降伏其心,应云何住,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我们把心住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地方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自自然然就降伏了。

  【真心不现】

  我们说得具体一点,清净心、平等心不能现前,清净、平等就是真心。

  【全由妄障】

  妄就是妄想。世尊在《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说明毛病就是出在妄想、执著,妄想不断的在发展、在增长,就变成所知障;执著也是不断在发展、不断在增长,变成烦恼障,这是佛法讲的二障。二障从哪里来的?就是妄想、执著而来的。妄想、执著是一切障的根源。

  【妄不除尽,而曰安住如如之真,即此一念,依然是妄想。】

  可见得妄难除,真心难现前,不是容易事情。我们要认真、要努力,要把这桩事情,真正当作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来办,除此之外,小事,这才是我们终身大事,决定不能够疏忽了。妄不除尽,这个地方讲的妄是指见思烦恼、尘沙烦恼。见思、尘沙要断尽,然后再破一品无明,就见一分法身,这个时候才安住如如之真,我们对於这种人,称他为法身大士。他才安住如如之真,也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由此可知,此地讲的妄要除尽,著重在见思、在尘沙。没有到这个境界,我们想安住如如之真,这一念还是一个妄想。这些道理、这些话,在讲席当中不断的在重复,不断的在提醒,其目的要我们时时刻刻不能忘记,不能够疏忽,我们用功才如法,才有一个入处,入门的处所,入处必须把障碍都排除。譬如前面我跟大家提到念佛,念佛老实念下去就好,就如法。要是常常挂念著,我念了好久还没有得一心,几时得一心?这叫打妄想。念佛最忌讳的就是夹杂,你念佛里头还夹杂一个什么时候得一心,你这个功夫就破坏了。老实念,根本就不要问,自自然然就得一心。如果有一个得一心的念头,横在那个地方,你念一生的佛,都不会得一心,障碍障在这个地方,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底下,「经云」,这是《楞严经》上说的,佛跟我们讲的。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前面这一句是般若 智慧的观照,没错!生是讲一切万物之生起,生起的那个所在,所在是一真法界,是真如本性。前面这一句,「元明照生所」,明就是般若 智慧,这一句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生所就是性,明心见性。底下一句就不好了,所立,照性就没有了。如果在所上要有所立,这个立就是前面讲的住。立是什么?分别、执著,般若 智慧就没有了。由此可知,我们本有的般若 智慧之所以不能现前,就是我们有立。我想不少同学应该听说佛门有一句话:「佛氏门中,一法不立」。一法不立,立一法那就「所立照性亡」,佛氏门中,一法不立。又说佛氏门中,一法不舍。一法不立就是本经所讲的「应无所住」;一法不舍,就是说「而生其心」。所以很多句子,你合起来看,那个意思就很明显,可以互相拿来做注解。佛的意思你就会明了,愿解如来真实义,这真正是开智慧。《楞严经》上说的两句话。又曰:

  【知见立知,是无明本。】

  也有不少同修,常常有个疑问放在心上。佛法里面讲「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是讲十法界的发展、演变,这两句话说得很清楚,最初的原因是无明。无明从哪里来?这是大问题。释迦牟尼佛在世,就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可见这个问题不是我们一个人有,很多人有。富楼那尊者在楞严会上,听释迦牟尼佛讲经,就产生这个疑问,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无明最初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无明?佛就是这样答覆他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坏就坏在立字,知见没有问题,知见是佛知佛见,真实智慧,真实智慧里头你要立,那就是无明。跟前面那个所立,都在这个立。立,你要建立,这就坏了。你这一建立就不是自然的,就不是本来面目,这个东西就是祸根,就是无明的根本,叫根本无明。这个立发展到今天,那个现象是什么?我想怎样怎样,我要怎样怎样,我以为怎样怎样,这是立发展得很粗。你要这样,他要那样,两个人合不来就打架,打得头破血流,最后还是一场空。你说冤枉不冤枉?人与人的冲突,国家与国家的冲突,现在的发展是星球的战争,星球与星球的冲突,从哪里来的?就是每一个人立的不一样。本来没有立,为什么要立?两个国家打仗,为什么打仗?他因为立了一个边界,那个地方就麻烦了。本来这个地球上没有边界,哪有边界,硬要在那里立个边界,麻烦就出在那个地方。无论大事、无论小事,所有一切的病根,都在这个立字上。

  诸位细细去想这个经文,去观照这个经文,常常念「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念个几百遍,念个几千遍,去体会这个意思,你渐渐就明白了。然后才知道我们要怎样与一切人没有冲突,与一切众生没有冲突,与十法界依正庄严没有冲突,就是我不立了,你立没有关系,我不立,自然就没有冲突。冲突是双方面的,一方面要争,一方面让,哪有冲突?没有冲突。一方面有、一方面无,都没有冲突。佛知道这个道理,佛晓得事实真相,我们学佛要在这个地方学。果然学会了,一切人、一切处、一切事,没有一样不美好,都好!你再看,都生欢喜心,那个时候才真正叫法喜充满!纵然到阿鼻地狱也法喜充满。你真得受用,你真正明白,真正开智慧。

  【所以古德云:但求息妄,莫更觅真。】

  这是古大德教给我们,我们只一味在息妄这上面下功夫,不要再去求真,为什么?妄就是真;妄息了,它就是真。妄,刚才讲,像水一样,波,波在那里动,波息了就是水,还要求水干什么?不要再去找水了,它息下来的时候就是!

  【但尽凡情,别无圣解。】

  不要去天天想著,我要成佛、成阿罗汉、成菩萨,你这个是妄想、妄念,哪有佛菩萨、哪有阿罗汉,没有!诸佛、菩萨、罗汉跟我们人差别在哪里?我们人有妄想,他没有妄想。你的见思烦恼没有了,这个妄想没有了,就叫你做阿罗汉。尘沙无明破了几分,就叫你做菩萨。无明统统断尽,就叫你做佛。除这个之外,到哪里还去找一个什么佛、菩萨、罗汉,没有!真的,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你要是想:一定有个什么秘密、有个奥秘,我要去得到它,你成天在打妄想。

  正如同有许多同修看到我说:法师!你修得不错,修得很好,一定有什么秘密。要我传授秘密给他。如果我要动个坏念头的话,传秘密给你,可以!要多少多少钱,我才传给你,你一定会把钱送给我,是吧!我传给你还是欺骗你的,哪有秘密,没有秘密。真的要是说有秘密,都是骗人的。佛法是大慈大悲,佛法里头还有秘密,那佛哪里叫慈悲?佛还有什么清净?说老实话,秘密就是不可告人的事情,不可告人一定不是好事情,好事情哪有不可以告人的?你明白这个道理,凡是人家说有什么秘密,你就不要跟他学,那个一定会上当的,佛法里头没有秘密。佛法里面有个宗派叫密宗,那个密不是秘密,深密。它的道理很深,初学的人很难理解,所以它叫深密,而不是秘密。佛法里头绝对没有秘密。佛的心清净正大光明,没有一桩事情不可以告诉人的,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

  【经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这也是《楞严经》上所讲的。狂心就是妄想,就是妄念。妄念,凡夫妄念不歇,妄念很多,这就叫凡夫。如果这个妄想没有了,歇了,那就叫菩提。可见得狂心跟菩提是一不是二,狂心是波,菩提是水,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因此,真正修行用功在哪里?我们修真就在妄处。我们修清净心就在染污处,我们修平等心就在极不平境界之处,就在这个地方。我们修慈悲心,就在一切没有慈悲心之处,在这里头修。撇开这些境界,你到哪里修?没有,没有真!真在妄处,觉在迷处,正在邪处,净在染处。这是真的智慧,这是教我们真正用功的方法,真正得受用之处,是在此地,不可以错会了意思。大乘经典,世尊这样的开示很多很多,虽然言语不相同,名相用的不一样,旨趣没有两样。在《金刚经》里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都是这个意思。所以古人,多读大乘经能开智慧,多读是什么?经与经当中可以互相来注解,不需要用其他的解释,以经解经。看多了,你就明白、会通了,圆融贯通。

  民国初年丁福保居士,这是在家学佛当中的一位大德,他对於佛教贡献很多。他也编了不少注解,都叫做笺注。他所用的方法,都是用经文注解经文,他以经注经,不用自己的意思,都是引用这个经上怎么说的,那个经上怎么说的,这个祖师怎么说的,那个大德怎么说的,没有用自己一点意思。以经注经,所以他那个笺注也是很好的参考资料,这些书在台湾都有流通,不难得到,我想我们这边图书馆一定有,这是一种注解的方法。但是初学的人,一定要晓得,首先要一门深入,一定要在一部经上奠定深厚的基础,然后你阅读大乘,才能够触类旁通。如果你没有基础的话,你看多了,愈看愈乱。他不能够会通,愈看愈乱,愈看信心愈没有了。佛在这个经上是这个说法,那个经上是那个说法,到底哪个说法对?一会儿他讲这个是空的,一会儿他讲是有的,到底是空、是有?反而怀疑释迦牟尼佛说话没有一定的,那就坏了,你就完全错会了佛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一部经上奠定深厚的基础,然后看一切经有受用,能触类贯通,不会错解佛的意思。这是现代一般学佛,确实在此地,都没有在一部经上下死功夫,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人比不上古人,就连民国初年这些出家、在家的大德,我们都比不上。江味农居士、丁福保居士,为什么人家能成就?人家的基础非常深厚,有儒家深厚的底子,又有佛法深厚的基础,所以他们能成就。这个基础都是从背诵下手的,要是不肯背书,你要把根扎稳,很难很难。现在人都不喜欢背书,不喜欢读书,这个很糟糕,他不晓得背书的好处。

  我们佛门,我只在香港看到一位老法师,他教学生还用老办法。我看了之后很佩服,我特地去礼座。海仁老和尚,他是一九八o年往生的,那时候他九十多岁,我去看他的时候,他九十五岁,第二年他就往生了。他在香港号称为首楞严王,因为他是专门学《楞严》,专门讲《楞严》。因为我那个时候到香港,他们也请我去讲《楞严经》。我是后学,去参访老法师。老法师只有六个学生,这六个学生不但要背《楞严经》,还要背注解,经跟注解统统都要能背得很熟,他才收你作学生。这个门槛很高,所以只有六个学生,但是真有成就。佛法教学一定要这样,才能扎根。现在佛学院,很多佛学院,现在也没有佛学院请我教书。在过去还有佛学院来找我,我不敢去,因为我也受老师的影响。介绍我佛法的方东美先生,那是个好老师。方先生常常跟我讲,他在台湾大学教书,混日子,他说误人子弟。那样的学者,真是道德学问都是令人佩服的,还说误人子弟;实在讲,他并不误人子弟,学生不肯听,学生不肯接受教导;我们听了之后很感动。如果教导学生,学生不能真正得利益,不能开悟,怎么对得起学生!学生不听话,我就只好不教,退出了。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般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报父母恩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悲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集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净土法门法师讲当来变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地藏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法华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梵网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公案     

净土法门法师讲观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华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宗朝暮课诵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六字大明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门品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贤行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坛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往生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文钞     

净土法门法师讲无量寿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信愿行     

净土法门法师讲药师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圆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占察善恶业报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本源法师讲金刚经    

昌乐法师讲金刚经    

常福法师讲金刚经    

超然法师讲金刚经    

彻悟禅师讲金刚经    

传喜法师讲金刚经    

传琰法师讲金刚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金刚经    

慈法法师讲金刚经    

达真堪布讲金刚经    

大愿法师讲金刚经    

涤华禅师讲金刚经    

法清法师讲金刚经    

法悟法师讲金刚经    

佛光法师讲金刚经    

嘎玛仁波切讲金刚经    

光明禅师讲金刚经    

HT法师讲金刚经    

宏圆法师讲金刚经    

慧净法师讲金刚经    

慧律法师讲金刚经    

济群法师讲金刚经    

戒法法师讲金刚经    

界文法师讲金刚经    

净慧法师讲金刚经    

久晃法师讲金刚经    

理证法师讲金刚经    

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    

妙华法师讲金刚经    

明奘法师讲金刚经    

蕅益大师讲金刚经    

普献法师讲金刚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仁禅法师讲金刚经    

仁达法师讲金刚经    

仁清法师讲金刚经    

圣凯法师讲金刚经    

圣严法师讲金刚经    

圣一法师讲金刚经    

圣赞法师讲金刚经    

索达吉堪布讲金刚经    

倓虚法师讲金刚经    

通觉法师讲金刚经    

惟贤法师讲金刚经    

贤宗法师讲金刚经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讲金刚经    

星云法师讲金刚经    

虚云老和尚讲金刚经    

宣化上人讲金刚经    

印光大师讲金刚经    

印泉法师讲金刚经    

月悟法师讲金刚经    

月溪法师讲金刚经    

昭慧法师讲金刚经    

智能上师讲金刚经    

智泉法师讲金刚经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讲金刚经    

宗性法师讲金刚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