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玄义(第十二集)--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地藏经



 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玄义(第十二集)


 下载DOC文档  



地藏经玄义  (第十二集)  1998/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14-12

  请掀开经本,纶贯第十三面,倒数第五行:

  第四论不思议方便用者。】

  从这个地方看起。这是玄义的第四段「论用」。我们把文念一段。

  准经。佛告地藏菩萨云,吾於五浊恶世,教化刚强众生,令心调伏,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

  『准经』,就是根据这一部经典。『佛告地藏菩萨云,吾於五浊恶世,教化刚强众生,令心调伏,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这是《地藏经》的经文。著重在「方便」这两个字,因为他说「不思议方便为用」,本经的作用。下面引的全是本经经文:

  又告四天王云,如是菩萨。於娑婆世界,阎浮提中。百千万亿方便,而为教化。又告地藏汝须百千方便,劝是等人。又云,菩萨以方便力,拔出根本业缘。又云,菩萨以方便力,拔出根本业缘。又菩萨方便力故。使令解脱。地藏自云,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等。】

  『如是菩萨』,就是指地藏菩萨。『於娑婆世界,阎浮提中。百千万亿方便,而为教化。』这里面又说「方便」。『又告地藏汝须百千方便,劝是等人。又云,菩萨以方便力,拔出根本业缘。又云,菩萨以方便力,拔出根本业缘。』这第三次提出方便。『又云,菩萨以方便力,拔出根本业缘。』这第四次说方便。『又菩萨方便力故。使令解脱。』这第五次说方便。『地藏自云,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等。』总共讲了六次方便。所以青莲法师以方便,再加上不思议,不思议方便为本经的力用,这是有根据的。

  故以方便,为今经之用也。】

  『今经』就是本经。『方便』两个字怎么讲法,下面他举天台大师解释。青莲法师是天台宗的弟子,所以注释本经多半用天台教义。智者大师说了三个意思:

  一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巧用诸法,随机利物。】

  第一个是,「方」是方法,「便」就是用。『巧用诸法,随机利物。』这叫方便。换句话说,方便这个意思,是我们现在说的最恰当的方法,最合适的方法,最合宜的方法。方法用得不恰当,有「方」就不「便」了。以佛法的说法就是「契机」,契机就是方便。自己修学一定要契自己的机,才不浪费我们的时间,不浪费我们的精力,我们在短时间就能有成效。帮助别人,教化众生,亦复如是,总是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收到最大的效果,这种方法就叫做方便法。第二个讲法,方便是讲门:

  门名能通,通於所通,方便权略,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功由方便。】

  『方便』,是指法门的意思。法门很多,诸位都要知道,佛说种种法门都叫做方便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可以说之为方便门。「门」是能通的意思,通到你希望达到的地方,所以佛家称之为法门。法门也是方便,方便是『权略』,诸位要晓得,「权」是善巧方便,权巧。由此可知,法门不是真实,但是它能够通到真实,由这个门径你能够证得真实,这是『为真实作门』。但是诸位要记住,给真实作门,门并不是真实,所以《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这个道理。佛法是给我们做证得心性的门径,如果我们执著佛法,你就不能证得。这才说要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名字相,名字是名词术语,离心缘相,你才能够证得真实。

  『真实得显』,这句话在禅宗里面就是大彻大悟,在教下就是大开圆解,在净土宗就是理一心不乱,在密宗里是三密相应,显了。『功由方便』,你没有方便门,你没有办法证得。诸位要晓得,法门是讲经说法,这是法门,长时间的薰修是方便,没有长时间的薰修,不能一门深入,真实是决定显不出来的。真实在哪里?就在当下,没有离开当下。一真法界在哪里?不是说离开我们娑婆世界,另外去找一个一真法界,离开我们现在现实世界,去找一真法界,找不到。我们现实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你为什么不能证得?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不能证得。佛在《华严出现品》说得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智慧是能证,德相是所证。德相是什么?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佛把佛跟众生的差别一语道破。佛为什么成佛,众生为什么作众生?佛为什么住一真法界,众生为什么住五浊恶世?这真相说清楚了。众生因为有妄想、有执著,这当中还有分别,所以住五浊恶世,而诸佛菩萨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住一真法界。这是等於把修学的总原则、总纲领告诉我们,我们今天用什么样的方法,把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断掉,断掉妄想分别执著就成佛了。也可以说,你能够断一切执著,你就证阿罗汉果;你能够放下一切分别,你就是菩萨;你再能把妄想断尽,你就成佛,就这么回事情。最严重的是执著。由此可知,我们学佛从哪里学?学一切都不执著。普贤菩萨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没有一点分别执著,有一点分别执著就不是随顺。随顺里头还讲恒顺,恒是无有穷尽,不是暂时的随顺,永恒的随顺,在一切法里头不分别、不执著,这就叫佛法。

  於佛法当中,我们研究教理,我们念佛修行,如果有分别执著,这都是世间法。世法跟佛法的界限在哪里?就是一个有分别执著,一个没有分别执著。没有分别执著,穿衣吃饭都是佛法,所以说哪一法不是佛法?只要没有分别执著,法法皆是。宗门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源是什么?源是自性,一念心性。左右逢源就是左右都见性,法法都见性,只要离开妄想分别执著,你就见性。所以这个教学,法门是教学,这是方便,「功由方便」。教学达不到效果,那就不是佛法,无论什么法门,教学能够达到效果,没有一法不是佛法。所以佛家很开明,没有执著,佛不是说只有佛会说法,经上讲五种人说法。外道也能说法,只要说法说得能叫人开悟,那就是佛法,那个人就是佛菩萨。

  由此可知,佛法并不讲究形式,它讲究实质,这个我们特别在《华严经》里面看到。本经里面也有,地藏菩萨的前生婆罗门女,婆罗门教的信徒,在我们看,她不是佛教徒,她是婆罗门教的信徒。婆罗门教的信徒,她也听佛的话,她也依照佛的话去做,她开悟了,她也证果了,但她并没有舍弃婆罗门教,她还是婆罗门教的信徒。我们在《华严经》看到的胜热婆罗门,那是婆罗门的长老,是婆罗门教里面的大师,那不是信徒。他听佛讲经说法,他开悟了,他行菩萨道,还是以婆罗门教长老的身分行菩萨道。佛并没有教他,你要舍弃婆罗门教,你在形式上要做佛教徒,这一点我们要懂得。这一点是现在所讲的多元文化,佛在经上讲:「同不碍异,异不碍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这是真理,这是事实真相。

  同是什么?觉悟,同觉,彻底觉了宇宙人生真相。事相上可以个个随著自己的缘去示现、去表演,才形成这个社会和法界多彩多姿,我们今天讲真善美慧,多彩多姿。如果我们在这些形相上执著,一定要讲这是佛教徒、那是外道,其实我们自己也是外道,心外求法,我们说他迷,我们自己已经迷了。这是许许多多学佛人,一生不能够契入佛境界,不能够入佛知见,原因之所在就是分别执著。最怕的我们穿上这衣服,走到哪里我就是老大,所谓是方袍圆领一穿就是人上人,人家见到我们要合掌称上人;其实我们有上人之名,实际上是下人,不是上人。贪瞋痴慢,妄想分别执著,一丝毫都没有减少,求人家恭敬供养,将来拿什么去还人?我们看看诸佛菩萨,在经典上看,对待一切众生那么样的谦虚,平等的恭敬,我们没有留意,没有放在心上,没有认真去学习。学的是贡高我慢,轻视别人,这是犯了大错误。

  所以学佛、学道从哪里学起?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礼敬诸佛」,从这学起。哪是诸佛?一切众生是诸佛,不但有情众生是诸佛,无情众生也是诸佛。一切众生并不是只讲有情,无情也包括在内。我们在《华严经》看到,讲无情的众生,桌子板凳是善知识,香炉蜡台是善知识,这是讲无情众生。无情众生怎么称它是善知识?法性上说,表法上说;我们从表法上觉悟了,它就是我们的老师,它就是代表一个法门。我们看到一个蜡台,燃烧一枝蜡烛,一看心里觉悟了,应当要「燃烧自己,照耀别人」,我们从这里学到了。照耀别人是为别人服务,牺牲自己为别人服务,这从蜡烛学来的。从香炉上也学到这个意思,香是用香味供养人。蜡烛是用光明供养人,尽自己的能力供养一切众生,表这个意思。我们懂这个意思,蜡台怎么不是善知识,香炉怎么不是?当然是善知识。以自己的本能,全心全力供养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执著,没有任何条件。

  我们今天看这个悲惨世界,看到世人这么多的苦难,如何帮助他?讲太深的道理他不懂,他也没有那么多长的时间学习,偶尔接触几分钟、几十分钟时间,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东西,他能接受的东西传递给他。什么最重要?爱心最重要,平等的爱一切众生,这里头决定不能有高下,无条件的施舍。施舍用现在话讲是服务,帮助别人,无条件的服务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付出真诚的爱心,若每一个人都能这样做,天下太平。不能讲得太多,没有那么多时间讲得太多,最重要就这两句话。我们劝别人,我们自己本身要做到,做不到劝别人没用处,别人家会说:「你只会说,你自己都没做到。」我们自己要做到,要做出样子给人看。言说是法门,做出样子也是法门,言说是方便,做出榜样还是方便。这是第二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比前面一个意思深。第三个意思讲得更深:

  方者,秘也。便者,妙也。】

  这个浅深,的确是随著自己修学境界不同,你体会的不一样。『秘』,不是秘密,给诸位说,佛法里头没有秘密,秘密总不是好事情,见不得人才有秘密。佛法这个秘是深秘,理太深了,事太广了,一般人没有办法理解,必须要长时间的教学薰修、参悟,逐渐逐渐才能理解。这是深秘,它不是秘密。『便』是妙,『妙』是巧妙,善巧。

  妙达於方,即是真秘。前二释并非今品意,后一释正是今品之意。】

  前面两种解释意思浅,最后这个解释才是,『前二释并非今品意,后一释正是今品之意。』青莲法师给我们说的是不思议方便为用,这个秘就是不思议的意思,本经的作用无量的深广。当然这三个意思,后面包括前面,前面不包括后面。经的真实的作用,真是第三个意思,但是显示在形象上,是前面两个意思。何以有前面这两种作用?这两种作用都是从第三个作用里面生出来的。我们也晓得这个意思,前面讲的「巧用诸法,随机利物」,为什么我们做不到?这两句话就是契机契理,我们接引一切大众,很希望做到契机契理,而实际上我们做不到。我们也知道佛有无量法门,门门都能帮助人明心见性,《般若经》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而我们在一切法门里面依旧有高下,依旧有浅深,有很多的差别,这原因在哪里?原因就是我们对第三个意思没有透彻,『妙达於方』这一句没透彻,这一句透彻之后,法法就圆融了。

  「妙达」这两个字,达是达到,妙达就是宗门的明心见性。「方」是秘,秘是自性,在有情分上是佛性,无情分上是法性,佛性跟法性都是自性。你能够见性,那当然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性才是真秘,真正的深秘。前面两个,无论是你自己修行,或者是你教化众生,你都能够真正做到善巧方便。自己修行有善巧,功夫得力,烦恼轻智慧长,这是一定的道理。烦恼天天在减轻,智慧是天天在增长,所以你在修学过程当中,也就是你的生活当中法喜充满,你不入这个境界,生活总在忧患烦恼里面。同样生活感受不同,一个是充满法喜,一个是充满忧患,这是迷悟不相同。我们把下面的文念一念:

  亦可具足用彼三意】

  虽然说三个,实在讲一而三,三而一,刚才讲后后深於前前,后面可以包括前面。

  例如维摩所说,方等初开,故荆溪作进退之释,容与取门秘之谈。】

  『荆溪』,是天台宗祖师。『进退之释』,就是浅深的解释。我们讲经典可以深讲、可以浅讲,可以长讲、可以短讲,但是你自己不契入这个境界,你就没有这个能力,入这个境界就有这个能力,所以讲演是活泼的。讲经不一定是在台上,注释不一定是注释全经,平常我们接触人谈话,记住都是讲经,心里念念帮助人觉悟,没有废话,释迦牟尼佛一生一句废话没有。我们跟人通信往来写信,写信就是注解经,就是给经作注。我们要学经教就在生活当中学,日用平常跟人家接触,言语的接触,文字的接触,你这样学怎么学不会?你进步当然快。如果说离了讲台就不是讲经,离了写注就不是注经,你学教到哪一天才能学成就?一辈子都成就不了。修学一定要落实在生活里面,修学跟生活融成一片,功夫哪有不得力?我们在经学上看,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们个个都是一片,功夫成片,成片就是跟生活融成一片,他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处事待人接物,全都是佛法。

  什么叫佛法?觉法,佛是觉悟的意思。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你说他多快乐!他们过的是觉正净的生活,我们不会,不会就过迷邪染的生活,迷邪染就太苦了,觉正净是真乐。佛教给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话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无论我们在这个世间是什么身分,是什么地位,是从事某一行业,是过得怎样的生活,《华严经》给我们显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统统过的是觉悟的生活,统统享受的是大自在、大圆满。帝王过的是大自在、大圆满,乞丐也是过的大自在、大圆满,没有差别。迷了差别就大了,帝王大富大贵,乞丐贫穷下贱,那就不一样。悟了是一样,为什么?悟了都过觉正净的生活。觉正净是平等的生活,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快乐,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不思议。大乘经上讲「平等真法界」,诸位要晓得,一真就是平等,不平等怎么能成为一?一是什么?一是心一。心怎么会一?心里头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就一了,才起心动念就落二、三。这是佛法给我们讲的总原则、总纲领,我们掌握到这个原则纲领,掌握到这个方向目标,我们的修学就不会走错路,不会走冤枉路。忘失这个目标,你就免不了走上歧途,免不了要走很多的冤枉路,吃尽了苦头,你才能把方向摸到。下面说:

  今地藏亦然。虽主秘妙之谈,必兼门法之说。】

  地藏菩萨,当然他入这个境界。经典是大圆满的境界,我们展开经文,在第一品里面就看到佛放光,佛放大光明云,第一句「大圆满光明云」,这一句就把一切法统统含摄,那才圆满,这正是「妙达於方」。十二句光明云显示出大圆满,大经里面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大圆满是一,说成十二句是多。我们初学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大圆满,从十二句合起来看,意思能看到一点了。《地藏经》义理、境界深广无尽,字字句句都是称性之谈,但是经文并不深,我们看起来好像看故事、看小说,并不难理解,那正是前面所讲的法门,所讲的方便。是以很浅显的言说,表达甚深无尽的义理,这是显示出这部经的大用。所以这个地方说得很好:

  三释咸具。庶括一经大意。何以言之。良由地藏大士,於尘点劫前,现身教化。随机巧逗,法用偏宜。】

  天台家解释方便三个意思,本经完全具足。『庶括一经大意』,这就是我们现在讲,总括、总包这一部经的大意。『何以言之。良由地藏大士,於尘点劫前,现身教化。随机巧逗,法用偏宜。』法是法门,方是方便,这是最浅的。他运用得很恰当,『宜』是恰当。

  显实时臻,权门可入。发菩提心於赖耶识内,点如来藏於无明心中,斯正妙达於方,即是法华真秘。】

  地藏菩萨教化我们,终极的目标也是帮助我们成佛。底下这两句话重要:『发菩提心於赖耶识内,点如来藏於无明心中,斯正妙达於方,即是法华真秘。』菩萨教我们发菩提心,菩萨给我们说如来藏,从哪里说?就在妄心里头讲,真心里头没话好说。我们今天发菩提心,还是用识心去发,离开心意识,我们就没著落了。我们无量劫来心意识作主,今天学佛还依靠心意识。无量劫来我们心意识在迷、不觉,希望今天这心意识能觉而不迷。我们在菩萨阶位来看,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用天台来说,天台别教十住、十行、十回向都是用阿赖耶识,登地才破一分无明,见一分真性。我们凡夫学佛,没有办法离心意识,心意识用得正就跟佛知佛见相应,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没有明心见性,要靠佛的指引,就要依靠佛法,经教就像灯塔一样,它给我们指点方向,我们循著这个方向去走,就能够走到真实,达到我们的目的地。又告诉我们真在哪里?如来藏是真,真在妄中,真妄不二。觉悟,妄就是真,迷了,真在妄中。《地藏经》如是,《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乃至於《无量寿经》,所有一切大乘经何尝不如是?都可以说「妙达於方」。他用的方法很巧妙,今天的问题,我们要能体会得到。下面这一段所说,正是我们要发心学习的:

  又复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我渐度脱,使获大利。】

  这正是无上菩提心。『毛』,是讲我们身上正报的汗毛,『渧』,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一粒沙、一微尘,这都是形容比喻小事,世间人往往疏忽,没有关心到,菩萨连极微细的小事都不放过、都不疏忽,念念都是要帮助一切众生开悟。『大利』就是开悟。从这个地方我们看到,菩萨是慈悲到了极处,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些小事有没有注意到?这小事指的是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可不可以做世间人的好榜样?就是这个意思。不能为世间人做好榜样这是世间法,能为世间人做好榜样的这是佛法;不能为世间人做好榜样是迷邪染法,能为世间人做好榜样是觉正净法。极微小的事情,我们拿毛巾擦个脸,擦完之后叠得整整齐齐、方方正正,放在这个地方,不是用完之后,随随便便的放在这里,这是迷,这就是「一毛一渧,一沙一尘」。菩萨不是的,菩萨要做好样子给人看,不是为自己做的,为众生做的。日常生活当中,极微小的地方,你说没人看到,没人看到有鬼神看到,鬼神也要度他,鬼神也是众生。念念有度众生的心,念念有度众生的表现,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这是学作菩萨、学作佛。这是本经上说的,他这里对比,《法华经》讲:

  举手低头,聚沙为塔,咸开小善,成佛奚差。】

  『小善』不异大善,小大不二,怎么能够疏忽?经上这些话,都是讲我们日常生活行为。所以我们要想想,我们每到一个地方与人相聚,为什么得不到别人尊重,得不到别人的欢喜?到最后逼得走投无路。不可以怪别人,一定要回过头来认真反省,把自己的毛病找出来,真正改过自新,你前途才一片光明,你得到广大群众的爱戴,然后你才能教化他。你得不到别人尊敬,就是佛来了也没用处,他不尊敬你,他根本就不听你的,也不理会你这一套,你对他就无可奈何,你度不了他。所以对人、对事、对物,一定要学著包容,要学真诚,要学慈悲,要有方便,更要有耐心,到佛菩萨那个境界,则不舍一人。

  所以教育,教育的成就是把坏人变成好人,把恶人变成善人,把凡人变成圣人,这个教育成就。不是说这个人不可教了,开除掉他,这不行,这教育不成功,世间教育跟佛法教育差别在此地。我们看儒书,孔老夫子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孔老夫子就不想教他,就不教了。但是佛法就不一样,「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所以佛陀的慈悲超过孔老夫子,佛陀的智慧、善巧方便也超过孔老夫子。我们对孔老夫子不能不尊敬,不能不佩服,但是他的教学还是有界限;换句话说,他对於学生他还是有条件。佛没有条件、没有界限,我们看佛陀的弟子,再笨的人佛也收,佛有方法,像周利盘陀伽完全没有记忆力的人,没有一个人不嫌弃他,佛还是收他,这很不容易。

  我们自己要晓得,我们今天接触大众,没有能力帮助人,自己要觉悟。为什么?我们自己德行不够,智慧不够,善巧方便不够,不能教化众生,回过头来要独善其身,修自己,这是智慧的抉择。不能说不能成就人,自己也毁掉,那就错了。古德所谓不能兼善天下,你就应该懂得独善其身。我没有能力教化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我回过头来,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我要成就自己,我到极乐世界有了大成就,然后再来不迟;我与这一切众生都有缘,回过头来再度众生,不能自暴自弃。不能说他不能成就,我这个时间精力也就这么糟蹋掉,我也没有成就,那就错了。有缘就要帮助众生,行菩萨道,没有缘就一定要懂得独善其身。在我们净宗独善其身,就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是真善。

  在从前,道场大概都设有下院。古时候道场建立在深山里面,下院也是道场,设立在都市里面,是接引众生的;山上是自己修行的,山下都市是报答众生的。我们修行受在家同修们的供养,对他不能没有回馈,所以也派人到市区里面给他们讲经说法,教导他们修行,但自己一定住在深山里面。

  上一次,在澳洲伯斯看到小乘,有二十几位法师他们还是这样做。他们的道场在山里面,距离都市开车大概要两小时,市区里面他们也有个讲堂,有两个法师住在那边,他们是轮流住在那边讲经说法。很如法,是中国老样子,到那边还能看到,相当不容易。他们住在那个地方,我看了之后很佩服,我也很喜欢。他们在伯斯有一个大道场,听说可以容纳五、六百人,这是他们讲经的地方。

  这一次我到雪梨,雪梨他们也有个小道场,那个道场太小了,他们两层楼总面积,还没有我们这个教室大。这个小道场,雪梨的房子很贵,他们租的,一个月租金是一千块钱,澳洲钱跟新加坡差不多。做什么工作?做网路,有两、三个法师专门在负责做网路。他告诉我,每一天看他们网路的有一万多人,所以他也不是小乘,他也普度众生。我们网路里面所有东西都在里头,他打开给我看,我们的网路全部在那里面。他那个里头内容非常丰富,做得非常好,很有条理、有秩序,展开看起来都能令人生欢喜心。这一次我在雪梨几个会,他们都参加,然后邀请我们去看他的小道场,他们还能够保持古时候这个风范,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我们也很想学没有福报,现在在中国大陆,九华山本来是很好修行道场,现在马路开上去,观光客一天到晚络绎不绝,想修行也没有方法了。所以现在真正想修行,要找到很隐秘地方躲起来才行,否则的话,来找你这些客人太多了,对你修行是很大的妨碍。这些事跟理,我们都要清楚、都要明白。

  这段的意思就是小善不可以不做,极小的善都不疏忽,莫以小善而不为。小恶都要戒除,积小恶就成大恶,我们今天是正好颠倒,以为小恶无所谓,可以造作,小善无所谓,何必去做它。我们是小善而不为,小恶是照做,所以道业不能成就,不能进步,原因就在此地。古时候人,他对小恶、小善很重视,小恶不做,小善肯做,所以人家成功是怎么成功的,我们要多想想。底下再说到本经:

  况乃天宫集众,及所合分身,数逾恒沙。文殊罔测。已成佛道者,何殊树下分身。】

  这是在本经我们看到的。忉利天宫集众,我们见到无量无边分身地藏菩萨,在佛前面分身合成一身。分身是化身,任何一尊佛菩萨,化身都是无量无数的,《梵网经》说:「世尊是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诸佛菩萨的应化身没有一定形相,随类化身,像《普门品》讲的三十二应,他与十方世界,十方里面还有三世,三世里面又有十方,重重无尽,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诸位要晓得,佛菩萨没有身相,没有身相才能现一切不同的身相;佛菩萨没有法好说,无法可说才能够应机说法,有法就很难契机。

  我们现在在外面应酬,人家邀我们去讲演,先把讲演稿准备好,那是有法可说,不契机。那种场合,大家就能很明显看到,态度神情呆板,不自然,不活泼,跟我们平常讲演完全不是一个味道。这是便利什么?便利翻译,所以才做这预备。实际上,做预备就等於说大夫去给病人诊断,先把药方开好,带著开好的药方去看病。你们想想这个药方,病人服了之后病能好吗?靠不住,那要碰运气了。

  我们这一次,在世界宗教和平组织里面的讲演,我们也预备了,但是在那个场合当中完全没有用,那个讲演是发给大家做参考。我们当时听了各个宗教报告之后,我跟大家的谈话都没有讲稿,还是不用讲稿好。我们初学的时候用讲稿,守住这个规矩,用这个方法来训练,到最后的目标,我们完全脱离讲稿。虽然脱离讲稿,依旧不违背这些原理原则,如孔老夫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你给人说法,深说浅说、长说短说,统统符合内典讲座的标准。符合标准是善,随意的称说是巧,巧不离善,善不离巧,这是应机说法,这才是善巧方便。下面说明,这是地藏菩萨慈悲,地藏菩萨的学生,作佛的不知道有多少了,他老人家还作菩萨。

  尚住菩萨者,宛似地中涌出。】

  『地中涌出』是《法华经》上的公案,显示出菩萨大慈大悲。其实在这种境界里头,我们凡夫分别有佛、有菩萨、有众生,在他们里面完全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无佛、无众生,那是他们境界。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解释,我们毕竟是凡夫,我们还有妄想,所以这些话是对我们说的。底下几句话,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大士出假利生,以发菩提心为因,无缘大悲为根,无得方便为究竟利生。】

  这是我们一定要效法学习。『出假利生』,当然那是说他,我们哪有这种功夫?对我们身分要怎么说?我们能够舍己为人。菩萨能够出假利生,我们能够舍己为人,不要把自己的利益过分看重。譬如现在也有一些法师说,等我修行证果,我明心见性了,我才出来弘法利生。那你好了,你这一生不能明心见性,这世间没说法的。我们也没有明心见性,好了,佛法在这个世界上马上就断掉。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来讲经说法,也没有人敢出来讲经说法,维持佛法慧命怎么办?所以李老师那时候教我们,我们哪有资格学讲经,哪有资格弘法?没有开悟,还是烦恼的凡夫,但是不做,佛法就断了。李老师教给我,有机缘我们一定要做,怎么作法?知道多少说多少。孔老夫子教我们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知道一句讲一句,不知道的不要说,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那就犯大过失,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学讲经,自己没有开悟,怎么讲法?讲古人的注解,他教给我们这个方法。我们只要注解没有讲错,他注错了他负责任,我们不负责任。我们依照他的注解讲,没有自己的意思,你就不犯过失,加自己的意思往往就有过失,你就要负责任,那个事情就很麻烦了。什么时候才可以用自己意思?自己悟入了,我们讲开悟,圆融贯通了。你横说竖说、浅说深说,说得自在,行!没有到这个程度,完全依靠古人。我们初学讲经,依靠古人的能力都没有,要依靠老师,完全覆讲老师的,错了,老师负责任,我们不负责任。初学用这个方法,先学老师的是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根基扎稳了再学古人的,然后才从古人注疏里头脱离,自己真正入境界,这都叫方便门。我们用老师的,这是最初方便;再用古大德的,从最初方便进入方便;最后完全不依照任何人的注解,直接依释迦牟尼佛的经文,那叫真实方便。脱离真实方便,你自己就成佛了。菩萨还要依佛经,所以是圆满菩提之后,证得圆教究竟圆满佛,完全脱离经典,你所讲的就是经。所以我们必须要懂得,怎么样依靠,怎么样才是往上提升,这对自己修学就有利了。

  好,今天这段我们就讲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般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报父母恩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悲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集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净土法门法师讲当来变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法华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梵网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公案     

净土法门法师讲观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华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宗朝暮课诵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六字大明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门品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贤行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坛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往生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文钞     

净土法门法师讲无量寿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信愿行     

净土法门法师讲药师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圆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占察善恶业报经     


其它法师讲《地藏经》

白玛喜饶法师讲地藏经    

本法法师讲地藏经    

昌乐法师讲地藏经    

昌臻法师讲地藏经    

传喜法师讲地藏经    

达真堪布讲地藏经    

大安法师讲地藏经    

道心法师讲地藏经    

道源长老讲地藏经    

定弘法师讲地藏经    

东初法师讲地藏经    

佛源老和尚讲地藏经    

嘎玛仁波切讲地藏经    

光明禅师讲地藏经    

海涛法师讲地藏经    

弘一大师讲地藏经    

宏圆法师讲地藏经    

慧中法师讲地藏经    

界诠法师讲地藏经    

净慧法师讲地藏经    

净旻法师讲地藏经    

宽运法师讲地藏经    

梦参老和尚讲地藏经    

妙祥法师讲地藏经    

明海法师讲地藏经    

明贤法师讲地藏经    

能弘法师讲地藏经    

尼玛上师讲地藏经    

其它法师讲地藏经    

仁焕法师讲地藏经    

仁清法师讲地藏经    

圣一法师讲地藏经    

圣宇法师讲地藏经    

索达吉堪布讲地藏经    

体光老和尚讲地藏经    

悟道法师讲地藏经    

宣化上人讲地藏经    

印光大师讲地藏经    

竺摩长老讲地藏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