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
净土法门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第六集) |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 (第六卷) 1992/10 美国圣荷西 档名:05-05-06 请掀开讲义: 经【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这是比喻,两重比喻,大势至菩萨把念佛殊胜的效果为我们开示出来。我们看底下的注解: 【无量寿经云:一向专念。观经云:一心系念。弥陀经云:一心不乱。】 《无量寿经》上说「一向专念」,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一心系念」,罗什大师翻的《阿弥陀经》上说的「一心不乱」。这三经在文字上彼此不相同,但是在义趣上是一样的,只是文字翻的不同而已。 【即此中专心忆念。】 大势至菩萨在这里说「忆佛念佛」跟三经上所说的完全相同。这也证明菩萨所说的一定与佛所说的相应。本经下面还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摄根净念。】 这是经典上教给我们重要的修学纲领。这个法门的殊胜,我们在经论里面都读到过了。这个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要想得到,要想很快的得到,一定要懂得修学的方法。在方法当中一定要抓到它的纲领,这样才能够满我们的愿望。从经论仔细观察,重要的都在「一心」,「一向」也是一心,一个方向,所以重要都在一心。本经里面虽然没有说一心,但是「都摄六根」就是一心,所以意思是相同的。由此可知,一心非常非常重要。我们希望真正得到念佛的功德利益,要在「一心」上下功夫。不仅是念佛的时候一心,不念佛的时候还是一心,这才有真正的效果。念佛时候不过是种训练一心的手段而已,它是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下面要跟我们讲一心的样子,怎样才是一心?这个很重要。 【果能心佛分明,唯此一念,更无余念,念念相续,成就三昧。】 这就是念佛的样子、一心的样子,这个样子是在一切时一切处,顺境逆境统统保持在这一个境界当中,那你就叫得念佛三昧,你就得到了。得到念佛三昧才叫做「有净土」,永明大师讲的「有禅有净土」,你就真的有净土了。怎么是真的有净土?心清净了,「心净则土净」,这里得来的。现在念佛的时候要「心佛分明」,分明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里面忆佛念佛,「忆」是心里面想,想得清清楚楚,念得清清楚楚。想什么?念什么?我们底下还要细说。 「唯此一念,更无余念」,这叫净念。你还有别的念头夹杂著,那就不清净。《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为我们说的,念佛最忌讳的也就是最怕的是夹杂,只要有夹杂,念佛三昧就不能成就。由此可知,夹杂是大障碍、是大病。「无余念」就是不夹杂,「念念相续」就是不间断,真正能做到不夹杂、不间断,这个功夫就成就。你初初得到的,叫「功夫成片」,这功夫打成一片。功夫成片,这个功夫就有力量,有什么力量?伏烦恼的力量。虽然烦恼没断,它确实有力量把烦恼降伏住。烦恼虽然有,不起作用。唯有这一句、这一念阿弥陀佛它起作用,这叫功夫成片,也叫做「事一心不乱」。这「事一心不乱」是很浅的,不是很深的。深的事一心不乱,那是见思烦恼断了。这个功夫浅,见思烦恼没断,没断它有力量伏住。所以经上只讲「一心不乱」。 古大德只将一心不乱分作「事一心」跟「理一心」,功夫成片是事一心刚刚得力,是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就决定得生。我们想念到一心不乱,念到那个深的功夫,不见得每个人有把握,像这浅浅的功夫,可以说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这就是所谓「万修万人去」,只要功夫在这个程度上,就能往生,生到西方世界凡圣同居土。诸佛菩萨在一切经论里面普遍赞叹西方净土,实在讲就是赞叹这个境界。如果说是断见思烦恼,功夫深的,别的法门都一样成就,有什么值得赞叹的。所以他特别赞叹的就是这样浅显的功夫,在其他法门里面不过是人天果报而已,当然是决定不堕三途,人天果报,出不了三界,但是在这个法门,这一点点功夫就能出三界,就能往生见佛。所以一切诸佛菩萨在许多经论里头称赞,道理在此地。下面说见佛: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个「必定」语气非常肯定,我们读了之后,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了。「见佛」有两种,现前有两种,当来也有两种。现前有「定中见」,有「梦中见」。定中见,首先要晓得什么叫定,这个诸位要知道。不要一看到这个「定」,一定是要盘腿打坐,那就叫定,未必。「定」是心不散乱,叫做定。所以真正有定功的人,行住坐卧都是定。他走路也是定,说话也是定,他心不散乱。 我们在《华严经》上见到鬻香长者,善财童子去参访他的时候,这位长者是修禅定的。善财童子到哪里去找他?这位长者,用现在的话,他很喜欢逛热闹的地方。古时候讲市廛,今天讲市场,像美国这些MALL一样,大的市场,他喜欢去逛这些。他逛那个干什么?他修禅定。什么都看,什么地方都去,心里头如如不动,这是定,人家「定」是这个修法的;样样清楚、样样明了是「慧」。可见得逛市场是定慧等学。我们凡夫一看到,起分别、起执著、起贪爱,定没有了,慧也没有了,心都被外面境界勾跑,都被外面境界迷惑了。我们跟菩萨不一样,菩萨天天逛市场,他修定修慧,这是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一个例子。 如果再看看,像敦煌壁画里面显示的,佛讲经说法的那些浮雕壁画。佛在那里讲经说法,天空当中有许多仙女在载歌载舞,在赞叹,那是歌舞。八关斋戒告诉我们不可以唱歌跳舞,也不能够去观听。为什么佛讲经说法,有那么多唱歌跳舞的来表演?由此可知,高级的修行跟初学的人不一样。初学的人,你这个心不定,有这种场面时候,你心更不能定了,你还修什么?所以统统隔绝,隔绝是让你的心定下来。到你心里头真有定功了,你要去接触,接触里面心还是定,这个定成就了,这功夫成就了,这叫「三昧」,这真的叫三昧。假如你一接触又被境界转了,你那个定叫未到定,没成功。没有成功还得收回去,远离社会。这是修行的两个阶段,我们要知道。这就是大乘跟小乘修行的不一样,小乘是远离都市,远离热闹的处所;大乘人修行,哪里热闹到哪里去。这是不相同的,我们要知道。 现在社会跟从前不一样了,现在修行要成功,比古人都高。为什么?现在纯粹是大乘修学法,一开始学就是大乘。就在非常热闹的环境里面修清净心。由此可知,无论在根机上、在见解上、在功夫上都比古人高,你成功一定高。你要修不成,你淘汰也非常快,马上就淘汰掉。不像古人,古人进得很慢,退也不容易;现在是进得快,退得也快。这是我们时代背景不相同,我们要晓得。「定中见」,心在清净的时候,有时候你站著见到了,坐在那里见到佛,走路见到佛,都有的。这个定中见不一定是盘腿面壁那个境界,当然那里面也可能有。清净心现前的时候能够见到佛,在定中见。 第二种「梦中见」,定中见殊胜,定中是你完全清醒的时候,梦中见佛也是非常好的瑞相。不管是定中见、是梦中见,诸位要记住一个原则,偶尔见这是好相;要常常见,这个事情就麻烦,那就是魔变现的境界,不是佛的境界,是魔变现的。《楞严经》在第八卷的后半部讲五十种阴魔,我们念佛的人,因为真正发心求生净土,有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有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护念,魔不敢接近你,这个原因在此地。如果是学其他的法门,魔比较容易接近你。所以佛在《楞严经》上教给这些修行人,你要有能力辨别。你认识他,他就害不了你,不会受魔的诱惑,这是好境界;你要不认识他,往往受他的诱惑,我们俗话讲上当,跟著魔走了,那个结果,将来的成就,都做魔子、魔孙去了。这是最初发心是学佛,好事情,到最后学成了魔。所以《楞严》在自古以来,无论修学哪一宗、哪一个法门,几乎都不能不读,不能不研究,道理也在此地。 第二种是「当来见」。当来见是决定没有问题。当来见一个是在「报终见」,就是我临命终时,我们修学净土,临命终时决定是阿弥陀佛来接引。这个时候任何魔王也不敢变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本尊。我们天天念著就是他,魔不敢变他的样子。可是你要记住,临命终时,如果你善根、福德、因缘差了一些,魔会变现其他的佛菩萨来接引你,你一看到也很欢喜,你跟他去了,那就上当了。 譬如临命终时,我们求生净土的人,天天念阿弥陀佛,临终的时候药师如来来接引了。这个时候怎么办?一想药师如来也不错,我跟他去好了,那就上当了,绝对不是药师佛来。或者见到释迦牟尼佛来了,也决定不是释迦牟尼佛真来。为什么?你所念的跟这些佛没有感应,他忽然来了,这就有问题了。因此,在临终的时候,见到任何佛菩萨来的时候,统统不理,继续念阿弥陀佛,一定要把阿弥陀佛念来。也有人要问,阿弥陀佛来,我怎么认识他?在那个时候无论哪一尊佛来,你都认识,你都清楚、都明了。这就说明是自己的善根发现,佛力的加持,决定不会辨别错。所以临终佛来接引,你见到他。 「华中见」,这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这后面两条没有多大的问题,前面无论是定中见、是梦中见,偶尔的见是好境界。纵然见到,也不要生欢喜心,总要以平常心来看待,见如不见,这是好境界。也不必给人说,更不可以去炫耀自己,这都是著魔的因缘。像我们初祖慧远大师,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根据记载,他老人家一生当中见过三次。他不但见佛,而且见到西方世界依正庄严,他统统见到。他所见到的现象,跟《无量寿经》上讲的完全相同。虽然见三次,从来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他是往生的时候,这个境界又现前,他知道他要走了,这时才告诉大家,西方世界现前了,过去曾经见过三次,现在又见到了,这是往生的时候到了。可见得他是在临走之前才宣布,没走之前绝口不提,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须知但念弥陀,即是念一切诸佛。】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特别是「上品上生章」,我们在这边讲过,慎重的告诉我们,念佛人一定要「信佛所说」。菩萨所说如果与佛讲的不相应,我们都可以不接受,即使诸佛来说与弥陀、释迦所说的不相应,我们也不接受,这是假设的话。大师说得很清楚,如果是真的菩萨,他所说的跟佛所讲的一定相应。诸佛就更不必说了,佛佛道同,智慧、解行,劝导众生念佛求生净土也必然相同,不会有不同的,这是我们要晓得的。所以要有清净坚定的信心,一句佛号念到底。念这一尊佛号就是「念一切诸佛」。因为世尊在《无量寿经》上为我们介绍,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一切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一切诸佛都为一切众生宣扬阿弥陀佛的功德,介绍西方世界的依正庄严,普遍恳切的劝勉一切众生,求生净土。所以,念阿弥陀佛就是念一切诸佛,一尊佛都不漏。 【但念此经,即是念诸佛一切经。】 这些开导都是坚定我们信心的。换句话说,也是促成我们真正得到一心系念,我们把这个事实真相全了解,这心才放下,心才安。心安是什么?事实真相搞清楚,理得心就安,不再打妄想了。一心一意专念这一尊佛号,专念这一部经。「但念此经」,此经可以说泛指一切往生经。往生经,现在祖师大德给我们集起来的,总共是五种,五经一论都叫做往生经。这五经你都念,可以,你念其中的一种也可以。五经都一样,喜欢念哪一种,你就念哪一种。喜欢念《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的,你就念这一种,就专念这一种也行。像我们民国初年,大家知道弘一大师,弘一大师一生专念《普贤菩萨行愿品》,他的早晚功课都是念《行愿品》,《行愿品》念得很熟,他能够背诵,他就念这一种。当然修净土的是念《阿弥陀经》最为普遍,《无量寿经》是最近几年我们才提倡的。所以知道念一部经就是念一切经。 【只要一心专念,更莫疑也。】 决定不怀疑,我们才不会被知见不同的人、见解不同的人、修学方法不同的人,不会被他们动摇,不会被他们所误,这叫建立清净信心。 【诸佛心者,清净。平等。大慈悲是也。故真慈平等,即是佛心现前,当时即入佛法界也。】 念佛,前面曾经说过,有事念、有理念,这就是理了。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心佛是一不是二。从体上讲是心,从相上讲是佛。心悟了就叫佛,迷了就叫众生。众生跟佛同一个心,心觉就叫佛,心迷就叫众生。所以迷悟不二,迷的是心,悟的还是心。因此生佛不二,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关键就在迷悟。这是说明觉悟的现象,清净心、平等心、大慈悲心,这是觉悟的相,这个就是佛。因此,我们修净土求的是什么?一般人只知道含糊笼统的一句话:我要求生西方净土。你去得了吗?念佛的人很多,在从前李老师常讲的,一万个念佛人,真正往生的只有两、三个。为什么这么少?念佛的人那么多,往生的人这么少?口念,心没有念。要口念、心念才行! 心怎么念?清净心就是念,平等心就是念,大慈悲心就是念。以这一句阿弥陀佛,口要把自己的心念到清净、平等、慈悲,那就叫心念,这就是真正成佛。佛的心如此,我的心也跟佛一样了,心同佛。大慈悲,那就是愿同佛、行同佛。心愿行都同佛,这不叫成佛,叫什么?所以「真慈平等」就是「佛心现前」。佛心就是真性,真如本性现前,禅宗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是指这桩事情。由此可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用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也能够做到,这就叫禅净不二。方法不相同,方法比参禅容易太多了,功效完全相等。 「当时即入佛法界」。佛法界,入佛法界就是证法身,就是证得法身。所以一个明白人,我念佛的目的是在此地,「念佛成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成佛,那还要往生干什么?我在这里念佛成佛就可以,这不必求往生了。诸位要知道,你所成的佛不是圆满佛,成圆满佛不容易,通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这是圆教经典,圆教初住菩萨就到这个境界了。初住到圆满佛还有四十二个阶级,因此,西方极乐世界还是非去不可。为什么?到西方极乐世界成就快速。这个地方靠自己一个人修行,那个地方阿弥陀佛亲自来指导,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你随时可以向他请教。一切等觉菩萨做你的同参道友,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第一殊胜之处。我们在这个世间,不要说真的同参难找,真正一个知己的朋友都遇不到,你说这多苦!西方世界诸上善人共聚一处,这是西方第一超胜,任何世界不能跟它相比,完全是善人,也是完全都是善友。下面又说: 【有一生念佛,不生净土者。】 这是什么原因?我们一定要清楚,然后回来再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这些因素,如果有,赶紧要把它消除掉,否则就是往生的障碍。 【念佛不精诚故。】 这是不能往生的第一个条件。这一句话非常重要!「精」,一才精,二就不精,二就杂了。由此可知,这个东西要精纯,不能杂修。无怪《西方确指》说最忌讳的是夹杂。所以我们看看,就是净土宗里头的这些祖师大德们,不要说别人了,晚年修行统统专一,符合这个标准。我们历代的祖师大德可以说大半都是通宗通教,像莲池大师在禅、教上都下过很大的功夫。蕅益大师他的基础是天台,到后来认识净宗之后,一切都放下,都舍弃掉,专念弥陀,他做到「精诚」。我们今天看莲池大师的著作全集很多,蕅益大师东西更多,许许多多东西是他在专修净土之前的著作(所写的)。莲池大师所有著作里面的精华是《弥陀经疏钞》;蕅益大师的精华是《弥陀经要解》,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所以到晚年都专精。印光大师晚年的时候,就一部《弥陀经》,一句佛号。他老人家关房里面什么都没有,其他经典都没有了,佛案上就是一部《弥陀经》。「精诚」这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生疑不笃信故。】 对於西方极乐世界,虽然他修,也肯念佛,但是始终他有疑问。不能完全相信那是一个事实,不能完全相信念佛是真的会往生,只要有一念疑情在,也是往生的障碍。假如这一念疑情存在的话,在临终的时候自己很有福报,什么叫福报?走的时候没有病痛,头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是这一句佛号念到底,行!能往生。《无量寿经》上讲「生到边地」,生到边地也好,也不错,也非常难得,总是超越六道轮回了。不过在那里耽误五百年这就入品,总是得到了保证。如果你的福报不够,临终的时候有病痛,神智不清楚,纵然家里有人帮你助念,那个时候可能你的疑障起来,怀疑了,你不能相信,这个因缘就错过了,这是很可怕的。有什么方法把这个障碍破除?这就是明理。一定要把道理、事实都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才不怀疑。这就为什么要研教,教是经典,对於大乘经典下功夫,深入,使这些事理真正明了,我们信心坚定了,决定不怀疑了。再很细心去打听往生的人那些瑞相,为什么?这可以给我们做证据。有理论、有事实、有证据,这个疑根才能够断得了。第三个障碍: 【无有往生愿故。】 「无有往生愿」,不愿意往生,还肯念佛吗?有!不但有,而且很多。民间有一些不懂教理的把念佛当作修福,我佛念得多,将来死的时候到鬼道去,有势力、有财富。他的念头在这里,念得愈多,将来做一个富贵的鬼,这不做饿鬼了。他有这个念头,这当然不能往生了。还有念佛的人,心思比较利一点的求生天上,到天上去享天福,这个当然不能往生。有这一类的想法,念阿弥陀佛的人,大有人在,这是不能往生的。这不能往生,是他不愿意往生,他希求人天福报。第四类: 【不能断贪爱故。】 这个「贪爱」范围非常之广,指三界六道里面种种的享受,他断不了。凡夫贪恋世间五欲六尘;天上人贪恋天上清净福报;色界、无色界贪爱禅定的享受,这定中的境界非常殊胜,他贪爱这些。只要有贪爱就是障碍,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当然不能往生的因素很多,但是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这四大类。这是我们自己要认真去检点、去省察,自己有没有这些毛病?如果有,赶快消除,否则的话,后悔莫及。再看下面一段,这段也非常重要: 【念佛人要自知宿世今生,种善不种善,作恶不作恶。】 这就是自己的造作,从起心动念,善恶因果要明白。今生的容易反省,过去生中的,我们没有神通,怎么晓得过去生中的?实在讲,没神通也知道。从什么地方知道?习气!习气是多生多劫带来的。譬如我们学了佛,心地也很善良,平时也不作恶,常有恶念,这个恶念就是宿恶。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常作恶梦,梦中造恶,从这个地方能够观察到过去生中恶习气,这个要知道。 【如是知已,善者增修。】 如果我们心善、行善,这个善要让它增长,令其圆满。 【令其圆满。恶者对治,令其除灭。】 如果有恶习气,我们要改过自新,要认真修忏悔法门。忏悔法怎么修法?老实念佛就是真正的忏悔。我把我的心意完全集中在佛号上,前面讲的「忆佛念佛」,这是真实的忏悔。底下教给我们几种方法,这几种方法是我们常常会见到的。有的时候发现在自己修学境界里,有的时候看到别人。 【以念佛相好,对治昏沈。】 「昏沈」是精神提不起来,念佛就打瞌睡,这教给你一个方法,这时候想佛的相好,能提起精神。 【以念佛修因证果、无量智慧功德,对治妄想。】 「妄想」也是很大的毛病。想不想,它偏偏要想,没办法控制。这是念佛人两大毛病:一个昏沈,一个胡思乱想。这教给我们方法,妄想,你就不要想妄想,想阿弥陀佛因地的发心,历劫的修持,成就圆满的果报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十方一切众生无量无边的功德。你想这些,这叫忆佛。也是想!把妄想转变一下,变成忆佛了。想佛的智慧功德庄严,用这个方法来转变。 【以平等法性、空寂无为,对治恶境。】 我们的生活,顺逆境是不定的,常常会遇到恶境、环境不好的时候,这个时候怕生烦恼,最怕的是退心,所以要有方法来对治。要观「平等法性」,或者观察像《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逆境,你就把它看淡了,心就可以定下来了。真正能想到一切无常,人生如梦,不必认真、不必计较,这心才能定得下来。我们的功夫不至於失掉。 【以念佛菩提。】 菩提是觉悟,就是觉性。 【威势力持,本愿功德,不为世间事务牵缠。】 为什么叫你念这些才避免世间的牵缠?「牵」是牵挂,「缠」是缠绕。诸位要知道,世间事情,你之所以牵挂、缠绕,因素在哪里?都不外乎名利。俗话常讲:水往下流,人往高处去攀。那个「攀」就是牵缠,世间的荣华富贵。想一想佛的「菩提,威势力持,本愿功德」,就是想想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这个世间荣华富贵怎么能比?自然就看淡了。不要说世间荣华富贵,你真明了事实,今天大梵天请我去作天王,我也不干。为什么不干?大梵天天王的受用、享受,不及西方极乐世界下品下生的人,我当然不干。何况大梵天王还有寿命,没有出轮回,福享完了,还要搞轮回,还要堕三恶道。我们这一到西方极乐世界,永脱轮回。事实真相搞清楚,决定不干。大梵天王,我都不羡慕、都不希罕,人间富贵算什么?你自然就不会被牵缠了。一定要晓得,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真的,不是假的。 【以念佛相好光明万德庄严,不为一切病苦所恼。】 「病苦」恼乱人心,也是退缘之一。我们遇到病苦,不要去想病,想病就病上又加病。想佛的身心清净,金刚不坏身,想佛的福德相好,这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生理自然就健康,依报随著正报转。所以,心健康了,身要有病很容易治疗;甚至於不治疗,它自然也好了。所以心理健康非常非常重要。这就是把念头转过来,用一个健康的心情,用这个来对治病苦。此地只是举出几个例子,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以这个例子,真正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自自然然就能够对治我们过去、今生一切的业障习气,你就有方法来对治了。 【存心念佛,广大功德,无有不成,深重业障,无有不灭也。】 前清慈云灌顶法师在《观经直指》,《观经直指》是他的注解。他是干隆年间的人,他告诉我们,世间人业障深重,所有一切经咒、忏法都不能够消除的,业障多重,最后还有这一句佛号能够消除。由此可知,消业障最有效的方法是「念佛」,这是事实。一般人不知道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往往轻视了念佛,所以他虽然念佛,不能消业障,认为念佛没有效果。不是念佛没有效,他念佛那个心是散乱心,他念得不如法,不如理、不如法,所以他没效!如理、如法,这一句佛号的效果那就太大了。任何业障都能消除,没有消不了的业障。 【或有宿障深厚,及不善用心,容有魔起,须当辨识。】 念佛人著魔了,这两种原因说出来了,一个是过去世的业障很深;第二种,不善用心。不善用心,最普遍的现象是求神通、求感应,这很容易遭魔障。他不知道求一心,不知道求清净平等,他不晓得求这个;求神通、求感应,很容易著魔。所以,「须当辨识」,你要能辨别、要能认识。 【凡所现相好,不与经合者。】 这就是魔障现前,你在定中、或在梦中、或在临终时候见到的相,跟经上讲的不一样,这个就不是好境界,要认识它。 【不与本所行合者。】 我们今天本所行是念阿弥陀佛,我们的本尊是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我们供奉的西方三圣,这是我们的本尊。与这个不相应,不行! 【所现境相久久不灭。】 或者你见佛、见菩萨,这现相的时间太久,这个不是好事情。 【或谢去更来扰乱。】 这就更明显,去了怎么样?去了又来,常常见,常常搅和得你身心不安,这是太明显的魔境,这不是佛境。所以,诸位同学要记住,真正是佛菩萨境界,会叫你心地得清凉自在,会令你智慧增长、烦恼减轻,这是好境界。如果这个境界现前,会增加你的烦恼,扰乱你的清净心,这就决定不是好境界,你要赶快避免,这个要知道。所以下面说: 【凡是令心识动乱。】 这就是搞得你不能安心。 【烦恼增重,众多妨碍,不利定心者,悉属魔作。】 你要真正明白这些道理,哪是魔、哪是佛,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怎么会上当?怎么会受骗?不可能的。所以,这境界自己要知道,无论从理上、从事上都能够觉察得出来。只要你心细,你一定能够辨别。真正修净业的,魔不会来扰乱你,魔也不敢来扰乱你。什么原因?底下说: 【净业有三种力,一、念力。】 就是本经所讲的「忆佛念佛」,这个忆念确确实实有力量,这是念力。 【二、本有佛性力。】 因为你的念清净,你所念的佛是自性佛,西方世界依正庄严都是自性变现的。前面讲的「清净、平等、大慈悲」,就是佛!这是你本有的「佛性力」。心愿解行与诸佛等同,这是自性佛,就是佛性力。 【三、诸佛本愿威神加持力。】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你,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称赞弥陀净土的愿力也加持你,魔怎么能接近你? 【经云,若有得闻弥陀名号者,阿弥陀佛,住其人前,魔不能坏彼正觉心。是故但当一心念佛,莫疑虑也。】 真正一心念佛的人,对於妖魔鬼怪来扰乱,绝对不想这些,有也好,没有也好,根本脑子里头没有。脑子里头没有,魔不能接近,这是大乘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你老是想魔,你不想佛,想魔,魔当然就来了。想佛,佛来;想菩萨,菩萨来;想妖魔鬼怪,妖魔鬼怪也就来了。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特别交代我们一心称念,专想阿弥陀佛,那个魔再有力量,自己业障再深重,魔也不能变现,也不敢来扰乱。 【心净佛现,心垢佛灭,心迷佛隐,心悟佛显。】 这四句是讲感应道交。感应不求,不求自然会应现,这是好境界。有求,求得的感应,未必是好境界。不求,我心清净,心清净了,这境界自然会现前,这就是好境界。底下说: 经【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前面四句是教我们修因,这个地方三句是说我们得的果报,果报就殊胜了。去佛不远这一句: 【初句蹑前修因说,次二句正明果证相也。事念见三身佛,理念见自性佛。】 「三身」是报身、法身、应身。实在说,「事念」念到一定的功夫,就入「理念」,才能够见到法身跟报身。如果事念没有转成理念,这是功夫还不到,你所见的是应化身佛,见不到法身跟报身。一般祖师大德们常常在疏论里面告诉我们,我们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这事一心不乱是指上品的事一心,不是我们讲的功夫成片,是讲的见思烦恼断了,见应化身佛。如果念到「理一心不乱」,这就是说破一品无明,那就证一分法身,这个时候他所见到的就是报身佛、法身佛,三身都见到了。 「理念见自性佛」,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自性佛」简单的讲,就是自己的心愿解行确确实实跟佛一样,这叫见性成佛。佛的心是平等的、是清净的,於一切境界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这是心真的到清净平等;还有分别执著,那就没有入这个境界。「愿」同佛愿,「解」就是佛所说的一切经。佛所说的一切经,都是从自性里头自然流露出来的。如果是入了这个境界的人,展开佛的经典,他所讲的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经,是自性的经。为什么?自性跟佛相同。所以释迦尼佛所讲的跟自己的见解意见完全相同,没有两样。这个时候,你说是自、是他?自他都没有了。所以,心愿解行跟佛完全相同,这个叫「见自性佛」,这是自己成佛了。 【念佛法门,即胜异方便。】 这个经论里头说得多,「胜」是殊胜,「异」是特别。跟所有的法门不相同,最殊胜、最特别的这个法门。 【故不假余方便门以助显也。】 「假」是借,不要用别的法门来帮助,这一个就够了。换句话说,这一句佛号就够了。大势至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你问他修什么法门?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除这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他什么都不要。大势至菩萨真的是专修,专修专弘。你看别的菩萨给你讲经说法,经典都很多。大势至菩萨恐怕在所有一切经论里头最少的,比《般若心经》还少,二百四十四个字,《般若心经》还二百六十个字,二百四十四个字就讲完了,他真的是专中之专!不要依靠任何法门,连观想都不要。观想、观像统统不要,就一句阿弥陀佛,这个真的是妙绝了。 【念佛即是念心。】 心就是佛,佛就是心。 【心佛无别,自他不二,故不需心外他佛作方便也。】 所有一切诸佛,乃至於虚空法界,都是自己真心变现之物。所以念心,那就什么都念了,全部都包括了。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我们自性的万德洪名,这个诸位要知道。我们再要问,哪是自性阿弥陀佛?哪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我听说今天有倓虚老法师的录音带,这个问题,那个带子上讲得很清楚,你们去听听看,倓虚老法师怎么给你解释的,很有趣味。自他的界限没有,自佛跟他佛是一不是二,念他佛就是念自佛,念自佛就是念他佛。还有自他这个念头在,你的心就不清净,你就不是一心,二心,还有自他。要套一句六祖大师《坛经》里面的话,「自他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六祖说得好。所以《坛经》完全给我们讲的是原理、原则,不仅是禅宗里面所依据的标准,实在讲任何大乘佛法也不能违背它所说的原理原则。这就是说明为什么不假方便,我们必须把这个道理、把这个事实认识清楚,我们才会像大势至菩萨一样,一句佛号念到底。 我们现在也在看看经论,讲讲其他的法门,统统不是为自己,是为了接引大众,是为了帮助大家破迷去惑,这是利他,不是自利的。自利的就是一句佛号,说实在话,《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都不要了,那才叫真实的自利。可是一切众生,他对於事实真相还认识不清楚,那就必须要依靠经论来帮助。经论告诉我们理论,告诉我们事实真相,我们从这里学习,从这个地方体会,一切都明了了,心就定了,这就不要了。由此可知,讲经说法,千经万论是方便而已,是引导我们入门。入了门,这东西都不要了。像过河,不要船了,没过河,需要它,过了河,船都不要了。这是《金刚经》上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一切佛法统统要舍掉。我们念佛人能够真正认识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统统都放下,统统都舍弃,这就圆满成就。 【自得心开,以念佛心,入佛知见。】 这个地方重要的是「念佛心」。念佛心是什么?就是前面讲的自性。念见自性佛,就是清净平等觉。自己自性的清净平等觉念出来了,这是念佛心,这自得心开。入佛知见。 【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是证成佛果。所谓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念佛功夫到这个境界,给诸位说,上上品往生。所以,善导大师讲「九品往生在於遇缘不同」,这个话证明了。我们遇到这样殊胜的因缘,决定上上品往生。这缘殊胜,理与事实真相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