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金刚经》第087集--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金刚经》第087集


 下载DOC文档  



  请掀开经本二百零八面,倒数第三行,请看注解第二条。

  【施者、受施、施物,约此三方面之因缘,已千差万别,说之无尽。何况三方面倘不聚会於一时一处,仍无此一法施之事发生也。而聚会又非缘不可,由此可知,一切事莫非因缘所生者。】

  世尊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世出世间一切法,大而世界,小而微尘,无不是无量因缘。这桩事情实在讲,我们平常没有去留意它,没有细心去观察它。甚至於说,我们心念太粗,根本就没有想到这回事情,不知道因缘是如此的复杂,它复杂的程度可以说跟虚空法界是相等的,跟我们一个人八识心中妄想分别是无异的。然后我们读这一段文,才能体会到它一点意思。施者是布施的人,修布施的这个人。受施是接受布施的人。我们修布施,诸位总得要记住,本经上所讲的布施,包括我们一生全部的生活,要懂得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的真相。施物,你所布施之物。为了怕有新来的同修前面没有听到,这不能不多说几句。譬如家庭主妇,我们讲修布施波罗蜜,你早晨起来,把家里面打扫干净,准备早点,这就是布施。你用你的劳力在工作,你用你的头脑在思惟,这个事情要怎么做,今天早点要准备些什么?你一家人是受施者,你是一个施者,你的家人是接受你布施者。有一个很清爽的环境,干净的环境,美好的点心,这就是你施物。所以布施包含著我们一生全部的生活,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在做布施。世间人虽做,他并不知道;不知道不能说没有果报,不知道也有果报。

  总而言之,十法界依正庄严都离不开因缘果报。佛在《法华经》里面跟我们讲「十如是」,一点都不错,十如是实在讲就是解释《金刚经》上的一句话:诸法如义。诸法如义细说就是十如是;再展开,天台大师说的百界千如,岂不是把十法界依正庄严统统包括在其中?布施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如不如是?法法皆如,无有一法不如,一切法都是我们一生生活的全部。诸位向这个地方去体会,向这个地方去理解,你才能够明了佛在经上所说的义趣,我们才会得到受用。这是通常把它归纳为这三方面,施者、受施、施物,这三方面。

  这三方面的因缘就很复杂很复杂,千差万别,说之无尽,真的,说不尽的。不但我们凡夫说不尽,诸佛菩萨统统来给我们解说,无量劫中也说不尽,才晓得因缘不是偶然的,非常复杂。何况三方面,三方面要不能在同时同处聚会,这个布施行为就不可能产生。必须这三方面一定在同时同处遇到,於是布施这个事,我们讲修布施行,这个行才能够发生。聚会绝非偶然,聚会是缘,人与人的聚会是缘分,人与一切物的聚会也是缘分,没有缘分不行。正因为这个事实,所以佛才教给我们,无住后面要生心,生心才有这个缘分,要不生心,哪来的缘分?所以诸佛菩萨在因地里面没有不发大愿的,发大愿度一切众生,这就与一切众生都有缘了。由此可知,一切事,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法不是因缘所生的。我们接著看底下一段。因,有因当然遇著缘就会结果,就有果。

  【果复成因,因又成果,果因因果,自此以往,千差万别,永永无尽。】

  这桩事情往深处讲很难懂,太深太广了;从浅处看,我们不难体会。譬如我们种瓜,瓜子是因,将来结成瓜是果;结的那个瓜,它又是因,里面的子又是果,所以因果是循环的。因不是永远是因,它会变成果,果也不是永远是果,它又会变成底下一个因,因果循环,无有穷尽,这是因果果因的道理。因此佛常说这桩事情,把因与果两边都离开了,而讲它当中的一个条件:缘。佛法讲一切万法的生缘,他不讲因生,他也不讲果生,他讲缘生,他取因果当中的缘。为什么?没有缘,因也不会变成果,果也不会变成因,一定要靠缘。

  缘,我们今天讲就是条件,不是一个条件,很多条件,这个条件就非常复杂。譬如我们种瓜子,瓜子是因,结成瓜是果;这当中的缘,我们讲粗说,不能细说,细说说不尽。这个瓜子一定要种在泥土里,如果这个瓜子放在玻璃杯里面,放一百年它也不会结瓜。为什么?没有缘,缘断了,所以土壤是缘。有土壤还要有水分,如果没有水分,这个地是个干地,那个种子也不能够结瓜。一定要有水分,要有阳光,要有肥料,要有人工去照顾它、培养它,它才能长得好,这些都是缘。这个说法说得很粗、很浅,如果细说,每一样缘里面又有无量缘。以土壤来说,那就不简单,科学家的眼光一看,那里面是无量的原子、电子、粒子,那个麻烦就大了。可见得决不是一个单纯的,每一个粗的缘细分都是无量因缘,才能凑合凑齐它的变化,因变成果,果又变成因,所以说千差万别,永永无尽。

  【可见世出世间种种事相,所谓诸法者,更无他物,只是不断之因果果因,於众生心目间显现变幻而已。】

  这一句的确把世出世间,或者我们讲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一语道破。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是什么?就是这一句。我们平常讲「刹那九百生灭业因果报的相续相」,跟这个是一个意思,就是讲这个东西。所以,哪里有真实的?哪里有实在的?在这一切万相当中,你还想执著,还想得到,那简直是妄想,没有这回事。真正要记住,能得的三心不可得,所得的诸法不可得,内外俱不可得,我们的心清净。万缘放下,一个妄念都没有,身心清净,这才能入诸佛菩萨所证的境界。凡夫修行,不要说不能证果,开悟也没几个。再不必说开悟,功夫稍稍得力的就不多,这个原因在哪里?毛病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知道十法界依正庄严的事实,以为这些假相都是真有,在这里面起了妄想。妄想是什么?贪瞋痴慢,这是妄想。在见思烦恼里,是思惑。起了烦恼,烦恼是什么?患得患失。顺著自己意思的,一定想求得;不顺自己意思,一定要想把它踢开,这就生烦恼,烦恼是这么来的,哪里晓得全是一场空!诸佛菩萨眼睛里面看到这些事实,说这些人叫可怜悯者,真可怜!如果是事实,那并不可怜,不是事实,全都在作梦,把梦境当作真的,这才叫可怜悯。这一句话说得非常之好,我们再念一遍:「世出世间种种事相,所谓诸法者,更无他物,只是不断之因果果因」。这个不断就是相续相。但是诸位要晓得,是刹那九百生灭的相续相,你了解这个事实,你才会放下,你才肯放下。「於众生心目间显现变幻而已」,这真的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

  【深观其趣】

  你往深处看,往细处看,往极微之处观察,你看它的义趣,义是你观察它的道理,趣是趣向,就是观察它的变化,观察它的因果。

  【因是前因之果,前面一个因的果;果又是后面果之因。】

  「既不固定,便非实在」,因不是定因,果不是定果,因果也不是个实在的。何况「刹那之间,皆成陈迹。」这个刹那就是平常经上讲的,一刹那九百生灭。刹那已经是极短的时间,极短时间里面还可以分。佛为我们说的这个,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实在讲是随顺我们世间人说的,再说微细了,真的我们就不可思议!实际上的真相,是不是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不止,比这个数量还要多,不晓得要多多少倍!佛讲到这些数字,都讲得很委曲、很婉转,要是真正说出来,怕我们听了迷惑,听了不能接受,不能相信。因此佛为我们说这些话,略略而说,概略而说,不详细的说。譬如我们常讲,凡夫修行成佛要经过多少时间?如果佛要是给你讲无量无边大劫,我们听了不学了。没指望,太长了,这还能学吗?所以佛略略而说,三大阿僧只劫;实际上三大阿僧只劫也很长,听说三个不多,这个我们就点头可以接受了。所以给我们讲,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这是我们可以接受的。实际呢?实际不止,还要细,还要短暂。这里说了,刹那之间皆成陈迹。《楞严经》上讲的「当处出生,当处灭尽」,那个当处,此地讲刹那,刹那已经相当长的时间。哪里是刹那?刹那早已经没有了,早已经不存在了,这是真相。

  不明真相的人,底下一句话就说明了,我们世间芸芸众生不明真相,「苦苦分别,牢牢执著」,这是我们世间人,干的这个事情,「岂非痴乎」,愚痴!佛说我们愚痴,我们听了还很不高兴,我哪一点愚痴?觉得我很聪明,我不愚痴,我哪一点愚痴?我们在外面说不学佛的人愚痴,人家会跟我们打架,这话说不得的;你赞叹他聪明很能干,他就很高兴,你说他愚痴那还得了!《金刚经》讲到这个地方,跟你说愚痴,也许你不至於反对,虽然不高兴,但是它讲得有道理,不能反驳了,这是真相,事实的真相。

  【一切法不过因因果果,次第演变,眩人心目。不能刹那停住,乃执为有实。】

  我们就看到这个地方。这几句要是用现代的科技来做比喻,很好懂!就像我们看电影、像我们看电视,电影、电视就是这个样子。电视的画面是怎么组成的?我想每天看电视的同修很多,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大概还不多。电视的画面是颗粒组成的,非常微细的颗粒排成线,由线组成面,如果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你看电视就开智慧。不懂的人看电视的画面,懂得的人不是看电视的画面,是看电子光波在那里活动。不会看的人,画面是假相;会看的人,那个电子波动的现象,那是真相。同样两个人在看电视,一个看的是真相,一个看的是幻相、假相,那怎么会一样?你懂得这个道理,怎么不生智慧?所以会看电视的人修般若 波罗蜜,不会看电视的人在那里生烦恼,那个心随著画面动,喜怒哀乐都表现出来,那是烦恼现前。会看的人,心里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他在那里修般若 波罗蜜,你说事哪有碍?真的是事事无碍。因为,这个波动的现象,现在科学家也知道,所有一切物质现象都是波动的现象,它不会停,它刹那刹那相续,从来它不间断。把这个东西执著当作实有,

  【自生缠缚,不得自在。】

  这是你看错、你想错,你被外面虚幻的假相欺骗了。就像我们看电视、看电影一样,被境界相欺骗了。「其为痴绝,固不待言。」这不但是愚痴,绝顶的愚痴,愚痴到极处了,这还要说吗?

  【法虽非实,却是自无始来,遇缘即起。】

  这个「法」是指世出世间一切法,十法界依正庄严,所谓大而世界,小而微尘,都包在这一个字里面。确实它不是实在的,它没有实体,都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是实实在在的。可是它从无始以来,并没有消逝过,所以诸位要记住,相不会灭的,永远不会灭。这个道理前面都曾经报告过,相不会灭的,相会改变,相会变。它不会灭,它会变,它为什么会变?遇缘就变了,前面讲因果果因当中这个缘,缘能够改变它。

  【因果果因,刹那相续,曾不断绝。】

  这完全讲的事实真相。其实,佛在一切大乘经论里头,处处都说,我们听得也耳熟,虽听得耳熟,实在讲,佛所讲的真实义,我们并不能了解。《般若 经》里面讲得详细,讲得透彻。《般若 经》在整个佛经里面部头最大,全部的《般若 》是六百卷,《金刚经》是六百卷里面的一卷,这是说纲要,细说有六百卷,这才讲得清楚,讲明白了。

  【乃一味执空,不知随缘之理。】

  前面说著有,前面这一条是执以为实,自生缠缚,不得自在。六道里凡夫所干的,实在我们讲凡夫,也要说清楚。欲界、色界的凡夫执以为实。无色界的天人,他执著空,他就是一味执空,他执著空;超越三界之外的,像辟支佛、阿罗汉,他们也执著空,这都错了。这些人不知随缘之理,随缘这个道理、这个事实,他不清楚。普贤菩萨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可见得这些大菩萨,一切诸佛如来,知道随缘的道理,知道随喜的功德。

  【托胜缘,获胜果。】

  托是依靠的意思,胜是殊胜。在佛法里面说,十法界,四圣法界的缘就是殊胜的胜缘,六道的缘那就劣,就差一等。四圣法界跟法身大士相比,法身大士的缘殊胜,十法界的缘就劣,这是有差等的。由此可知,最殊胜的缘无过於念佛求生净土,这个缘是无比的殊胜。我们要知道,文殊、普贤是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补处菩萨、等觉菩萨,他们还要发愿求生西方净土,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能体会到,西方净土的缘是无比的殊胜。平常我们劝人种善因、得善果,第一善就是念佛求生净土,这个缘是无比殊胜。

  【证本非缘生之性,超然於一切缘生法之外,解缠缚之苦,得自在之乐。】

  这几句话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这就刚才讲了,是无比殊胜的缘。我们凡夫要在一生当中证得,除了念佛往生净土之外,可以说绝对不可能。真如本性不是缘生的,所有一切万法是缘生的,缘生性空,了不可得。性不是缘生的,它不是空的,决定可以证得,这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我们念佛人讲的理一心不乱,我们要证得这个。见了性之后,就超然於一切缘生法之外,超越了。六道是缘生法,十法界是缘生法,不但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到哪里去了?这不得已给它起个名字,叫一真法界。诸位要晓得,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末后这两句,离苦得乐,「解缠缚之苦」,这一句就是我们讲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些苦统统都解除了,都解脱了。「得自在之乐」,这是大自在,像《般若 心经》里面,我们赞叹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得大自在。

  【善学者,以缘生之理,随机感缘,示种种法,以拔众生之苦,予众生之乐。】

  般若 关键就在你会不会学,也就是此处讲的善学不善学。果然善学,善是善巧方便,你真懂得,你的成就非常之快速,确实能够契入华严境界。这一次讲席当中,也跟诸位多次的报告过,《金刚经》讲的是原理原则,《华严经》所讲的是我们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细节,就是把《金刚般若 》的理论如何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那是《华严》。《华严》讲事,本经讲理。善学者,那就是善财童子,他善学。善财童子不是专指一个人,这个诸位要知道。凡是善学的人,都称之为善财童子,所以善财童子包括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只要你善学,你能够把《金刚般若 》的理论、方法,应用在你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之中,你就是善财童子。如果你再能够老实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你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不是专指某一个人的,每个人都是普贤菩萨,那就修的普贤行。

  「以缘生之理」,这就是说,时时刻刻、在在处处,我们六根缘六尘境界,能提起观照的功夫。怎么个提起法?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这个时候,知道内里三心不可得,外面缘生性空,了不可得,这就是缘生之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所皆空,俱不可得。不可得里面,这就是《金刚经》佛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这一条你就做到;知道内外俱不可得,就无所住。虽然无所住,可是这个事相现前,我的身体在,你们大家一切事都在,「而生其心」,生什么心?「随机感缘」,生这个心。这个心我再把它说明白一点:我明白了,我自在了,我放下了,看看这一切众生还在迷惑,他没有放下,他还执著,他对於事实真相还一无所知,我要想方法帮助他觉悟,要想方法让他知道事实真相,这就叫度众生,这就叫修布施。这里面,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统统具足。

  「示种种法」,示是示现,不但我们要教给他,而且要做给他看,你不做给他看,他怎么会相信?要做给他看,做什么样子给他?做他心目当中最羡慕、最向往的大自在。这个自在,给诸位说,不是有钱,不是有势力,有钱有势力并不自在。一天到晚忙得那么苦,实实在在讲,为谁忙的?这就是迷惑。今天世间人忙得不得了,像没头的苍蝇,你问他为谁忙的?他答不出来。糊里糊涂忙。生,糊里糊涂,死也糊里糊涂,这个糟糕不糟糕!这个就错了。一个很清楚、很明白的人,生活得悠闲自在,快乐无比,这是真正的令人羡慕。表现在外面的,这个大家可以说是没有一个人不羡慕的,永远年轻,永远不老,这是连世间迷在富贵里面的人他也羡慕。看看自己老了,自己病了,学佛的人不病不老,这就令人羡慕。就像惠能大师所说的,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心中只生智慧,不生烦恼,你说这多快乐!你问他,他为什么不老?他为什么不病?就是因为他只生智慧,不生烦恼。人为什么会衰老?为什么会害病?烦恼太多了。示种种法,要学诸佛菩萨,这个我们也常说,佛菩萨给一切众生做最好的生活榜样,我们学佛的人也要学佛菩萨,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样子,可见得佛法不消极。

  「以拔众生之苦,予众生之乐。」一切众生,无论他是什么身分,无论他是哪一个行业,无论他是怎样生活的方式,都能离苦得乐。不必要改变他生活方式,不必要改变他的行业,就在他现前本分上,离一切苦,得一切乐。这是佛菩萨为我们示现的,佛菩萨教导我们的,这是真正善学的,会学的。「其不能者」,这个不能就是不善,学般若 学偏差了,学走了样子,这样的人在现代佛教里大有人在。所谓学邪了,正法他去修学,变成邪法了。邪法怎么样?依靠著佛法的修学,去搞名闻利养去了,这个就是,

  【其不能者,势必堕落。何以故?恶取空故。】

  他听了《般若 经》上讲这些道理,一切法空,能所都不可得,他就以为没有因果,因果也是缘生的,也是了不可得,於是随心所欲,无恶不作。前面说得很清楚,什么都是假的,都是空的,因果不空。你要是造作恶业,将来必定要堕阿鼻地狱,阿鼻地狱是真的是假的?阿鼻地狱也是当体即空,虽然当体即空,罪还得要受。就好比说作梦是假的,这大家都知道,作梦不是真的。你要是做一个恶梦,梦到老虎吃你,要赶你,你不是吓得一身冷汗吗?那种恐怖,你说你有没有?堕阿鼻地狱就是这样的,就等於做恶梦一样,你不好受。你没有智慧。在那里,这是假的,老虎也是假的,我让它吃吃也好,跟它结个缘,供养它一顿,那你就变成菩萨,你就是善学的了。你还要有恐怖,那你是不善。可见得十法界因因果果,都是那个缘在变。但是迷的时候很不容易觉悟,你在梦中遇到苦难的境界,你什么时候能觉:「我在作梦,梦是假的!」你要有这一念,那就觉悟,那个境界完全就变过来了。所以地狱就变成天堂,这一念之间!但是那一念起不来,别人帮助你也没用;换句话说,迷得太深,迷得太重,唤都唤不醒,这个道理在此地。古大德为什么不愿意讲《般若 经》?尤其是《金刚般若 》,怕讲这部经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怕听众听了之后恶取空,那个麻烦就大了。他要没有听到这个,还好一点,对因果还有点顾忌;听了之后,他错会了意思,无所顾忌,那个罪过就很重。

  【二乘人,但偏於空,虽能超出缘生,而不能利用缘生,则沉空滞寂,成自了汉。世尊呵之曰:焦芽败种,堕无为坑。此两种执之病,虽苦乐不同,升沉迥别,然无智慧则一。】

  这是说,一个是学般若 堕阿鼻地狱的,这个事,实在讲是很麻烦很麻烦的。实在讲,我们不忍心去讲,要在诸位会听,你能够会得其中之意就好,你就能生智慧。学佛学走了样子的人太多太多了,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如佛在《楞严经》上所讲,「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把佛经错讲了,讲错了,贻误无量众生。眼前虽然得名闻利养,一口气不来就到阿鼻地狱去了,这是很悲哀的一桩事情。

  二乘人是指声闻、缘觉,阿罗汉与辟支佛这两种人,「但偏於空」,他们出了三界,断了见思烦恼,有他放下了,空有两边,有放下了,但是他执著空。执著空,所以他们的境界虽能超出缘生,这个缘生是指六道,超越六道轮回,超越三界,而不能利用缘生。他不像佛、不像菩萨,菩萨能够利用缘生,度六道众生,他不离开六道,在六道里头游戏神通,做种种示现,利益众生,这是二乘人做不到的,佛菩萨是这么做的。於是他们沉空滞寂,这就是我们常讲,小乘阿罗汉证偏真涅盘,偏是偏在一边,真就是空,他住在空里面。沉空,佛用这个字来形容,就是他沉没於空寂的性中。滞是滞留,停止在那个地方,不起作用。他是在一个很寂静的境界里面,他不动,这叫自了汉。自己虽然是烦恼、妄想、执著都断了,很清净、很自在了,不能利益众生,佛在经上常常呵斥这些人,说他叫「焦芽败种,堕无为坑」,无为就是空,他住在空里头。诸位要晓得,六道里面,四空天人也是住在空里头,阿罗汉也住在空里面,但是这个空,有一点不相同,一个是三界之内,一个是三界之外,这一点不一样。

  实在说,佛在楞严会上把他们的境界给我们说出来了,在其他经上我们没看过。佛说二乘人所证得的偏真涅盘,实际上是什么?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个说得清楚,说得明白。这就是告诉我们,小乘人的偏真涅盘,实际上它是定,它是很深的禅定,《楞严经》上讲九次第定,这个定的功夫等级,它是第九等的,这么深的定。前面八定是世间定,叫四禅八定;八定是包括四禅,四禅天是四种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再往上去是四空定,合起来八定;这个八定是世间禅定,没有超越世间。到第九定,功夫再增上,超越六道轮回,他们的功夫是第九定,佛说还是法尘分别影事;换句话说,小乘人妄想并没有断。这就是说明,为什么要利用缘生广度众生,破妄想分别执著,要破得彻底;小乘人不彻底,不究竟。

  「此两种执之病」,这就是一个学般若 学偏差了,变成恶取空,执著空,拨无因果,他连因果报应都不相信,他认为没有这个东西,这是假的,这是执著空。二乘人也执著空,可是他们的果报苦乐不相同。声闻、缘觉住偏真涅盘,对自己是乐;那个恶取空的人,错解般若 的人,堕阿鼻地狱,苦!这两种人,两种执著之病,那个结果不同。升沉迥别,一个是超越六道轮回,一个是堕到六道轮回最底下的阿鼻地狱。讲它的因,然则无智慧则一,两种人都没有智慧。声闻、缘觉没有智慧,错学般若 堕阿鼻地狱的人当然没有智慧,有智慧怎么会堕阿鼻地狱?怕有些同修听了这个话,阿罗汉、辟支佛怎么会没有智慧?真没有智慧,这是实实在在的。佛在大乘经上讲,真如本性的三德密藏,三德是法身、般若 、解脱,小乘人所证得的,这三种当中只是解脱里面得一小部分。法身他没有证得,小乘人没有见性,没有证得法身。般若 ,小乘人没有,小乘人所证的只是半个解脱而已,还不是真的解脱。三德里面他只得少分,一点点,这个我们必须要晓得。大乘圆教七信位的菩萨,论断证功夫跟阿罗汉、辟支佛相等,都是断见思烦恼,相等的;但是智慧完全不相同,不能比!阿罗汉、辟支佛没智慧,圆教七信位的菩萨那个智慧就了不起,不相同!

  后面这一段为我们做了一个总结。「佛说此一大段文」,这一大段文我们还没有讲到,还在后面,这都是要讲这一大段文前面交代的话,罗哩罗嗦说了这么多。

  【意在使人洞知缘生事理】

  洞是彻底明白,真正把它搞清楚了。对於一切法缘生的事相,缘生的道理,要搞清楚。为什么?清楚了,你就不执著,不执著就没事了,就怕执著。般若 里头教给我们,空有两边都不能执著,执著就错了,以免执有执空之病。我们再看下面的注解:

  【不执有,则人我空。不执空,则法我空。我法双空,便是洞彻三空之般若 正智。】

  由此可知,世尊苦口婆心,再再的为我们宣说,真正是慈悲到了极处。为我们说明事实真相,劝导我们两边不著,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又做给我们看,这叫三转法轮:示转、劝转、作证转。自己表现给我们看,表演给我们看,目的是教我们开悟,是教我们证果,是教我们明心见性,永脱轮回。这个利益,世出世间法里面都没有能跟它比较的。为什么不能执有?执著有,就有六道轮回,你就出不了六道,你说这个多可怕!为什么不能执空?执空你就不能见性,不能明心见性,不能解决问题。不执有,人我空,破了我执,出了三界;不执空,法我空,破无明、破尘沙,超越十法界。我法双空,便是洞彻三空之般若 正智。般若 智慧总纲领就是人空、法空、空空,空也不能执著,空也要把它空去,般若 讲三空。一空到底,这是般若 智慧现前了,心才达到真正的清净,你心里头一个妄念都没有了。

  【便证空有同时之般若 理体】

  般若 理体就是真如本性,你就明心见性,禅宗里面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就是本来面目,你就把本来面目找到了,这个境界也就是圆满成佛,真的成佛了。

  【故曰:通达无我法者,是真菩萨。】

  不是假的!前面经文上我们念过,「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那是假的,不是真的,那不是真菩萨。真菩萨无我,通达无我法者;通达无我法,一定要洞彻三空。这个境界在圆教里面讲,初住以上的菩萨,《华严经》上称之为法身大士,从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是他们的境界。如果我们能够空有两边不著,空也不著,就能够证入圆初住的果位。这样的人念佛,那叫理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土往生,不是方便有余土,当然更不是同居土,是实报土往生。

  【布施、受施、施物,皆因缘生法,当体是空,故名为三轮体空。】

  我们要不要修布施?要!一定要生心修布施。我们整个的生活就是布施,从早到晚,一年到头,点点滴滴,与一切众生相处,全是布施,没有一样不是布施。但是不能够住相,不能够说「我布施了」,那你就不空,三轮就不空,你著「我」,你著有。也不可以说,因缘生法,当体即空,「算了,我什么都不要做了」,那你就执空了,你就变成二乘,你就著空了。知道当体即空,而又偏偏在做;做,不空,不执著空;空有两边不著,这样做法。事要很认真努力去做,决没有一丝毫的执著。所以说,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天天在做,若无其事。天天在做,就在做里面去练功夫,练什么?练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练这个。就在生活里面、工作里面去锻炼,我们佛法叫修行。所以修行在生活当中,在工作里面,在日常应酬里头,这叫真修。由此可知,修行哪要什么道场,不需要!释迦牟尼佛过去在世的时候,讲经说法都在大树底下,没有建道场。到后期才有一些国王大臣护法,才有精舍讲堂,以前没有,以前都是在树下。虽有讲堂精舍,世尊心地还是很清净,并不以为「我有了道场,我有了讲堂!」没有这个念头,讲堂精舍是施主的,所有权是他的,佛菩萨只有使用权而已。他不要所有权,他有使用权,这个才真正得自在。由此可知,三轮体空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体现。前面交代的话说完了,下面要讲这一段经文了,由此可知,这个经文意思很深,怕你误会,前面说了这么多。请看经文: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

  科题上,就是这一大段,说明无法可说。这个意思很深很广,前面我们也透露了一点,很婉转的透露一些。我曾经跟同修们说,佛的经论没有意思;如果有意思,那就佛有法可说了。没有意思,正是透露出佛是无法可说。可是对机就说了,经典虽然没有意思,对机意思就来了。机,千差万别,於是它的意思也就无量无边,对什么人,有怎么个说法,对什么时代的人,有什么时代的说法,活的,不是死的。所以佛经难就难在这个地方,难在它是活的,它不是死板板的。古来大德们的注解,我们可不可以看?可以看。可不可以用?可以用。但是你要记住,要活用不能死用,死用是死在注解之中,那就错了,那就不是般若 ,没有智慧了,要懂得活用。

  这一部《金刚经》,从印度传到中国来,早期在东晋的时代,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罗什大师那个时代距离我们今天差不多是一千七百年。一千七百多年,代代相传,传到今天,经文还是一样。每一个朝代,那些大德们讲《金刚经》,讲得不一样,我们可以从古人注解里面看到,那个注解讲法都不一样。这就说明经没有意思,对机在说。对汉朝时候那个机,有对那个机的说法,唐朝时候人的根机跟汉朝人不一样,必须有新的说法,能够契唐朝人的机,他们得利益了,这就是为什么唐人的注解跟汉人的注解不一样。宋朝人的根性跟唐朝人又不一样,时间不相同,我们应该能够体会得出来。古时候社会的变化没有现在这么大,它是会变,变得很缓慢。农业时代,大概是几十年、一两百年就能够看出很大的变化;不像现在,现在三年、五年,变化就看出来了,现在的变化太大了。以建筑来说,中国那个时候古老的城市,几十年没有见,再去,没有什么大变样子。现在新加坡三年不来就不一样了,路也不认识了。环境在变,人心也在变,你的想法、看法都在变,现在变的幅度太大了。

  同样这一部《金刚经》,我跟诸位同修讲的,今年讲的跟去年讲的不会一样。为什么?变了。听的人还是这么多,没错!你的脑子想法变了,不一样,这才晓得经是活的,不是死的。《无量寿经》,我在新加坡讲了两遍,好像第一次是八九年。八九年我来的时候在弘法团讲了一遍,第二次在这个地方讲了一遍,录音带都有,你们去听听看,不一样!同样是这个经文,同样的经本,内容完全不一样。这是什么?讲经的难处。学经这一点是非常非常不容易,所以我劝大家学经要开智慧。怎么开智慧?要放下。你不放下,你怎么能开智慧?智慧是你本有的,开智慧不难,难在你放不下。你果然身心世界像这样子空有两边都放下了,你看,你不是马上就是法身大士了?法身大士智慧就圆满了。佛所有的一切经教,你都通达了,无量义你也都明了了。为什么?你先做到没有意思,你必须做到完全没有意思,起作用、对机的时候,自然生无量义,它就能生得出来。就是《金刚经》上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般若 就生智慧。你心不清净,你没有智慧,心清净就生智慧。什么叫清净?统统放下就清净。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世间法、出世间法,统统放下,这样才清净,才能够生智慧。

  第一段讲的是示现,做出样子给我们看。「说法无念」,有人向佛请法,佛就说法;虽说法,说而无说。说是说了,佛是不是听了别人问一个问题,想一想这个问题我要怎么答覆他?那就是有念了。别人提出问题,随问随答,佛没有考虑,没有想到我要怎么答覆,我要怎么跟你讲,没有!对他自己来讲,无说,他没有起心动念;对别人来讲,有说,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怎么没说?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释迦牟尼佛确确实实没有动一个念头,没有起心,没有动念。你要是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你才晓得佛经不能研究,你怎么可以研究?你这一研究是什么?全是你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佛的意思你怎么会懂?这是佛法跟世间法不同的地方,修学佛法最难的地方。可是难与易也不是一定的,哪有难易?从难易上来说,有的时候世间法也很难,学好多年还学不会,佛法放下就成了,佛法的难就是你不肯放下。马上放下,马上就得,这是佛法容易的地方,你不肯放下那就难。我们无量劫学佛,就是因为舍不得放下,难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别人修行证果那么容易、那么快速,人家肯放下,放下一分得一分利益,放下十分得十分利益。我们看注解,此下数节,底下几节的经文:

  【正面是明如来说法之义】

  经文表面上说的、看的,都看佛讲经说法的义趣。

  【而骨里却是教菩萨应如何离念。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也。】

  这是佛法读经、听经的一个难处,难在什么地方?意在言外。我们读佛经,你要不懂这个道理,经典你就不得其门而入。佛的意思在哪里?在文字之外,文字里头决定没有意思。文字之外,古人所讲的弦外之音,你要懂得弦外之音。说法意在言外,你要能够体会到言语以外的味道,那你就会懂,决不在言语之中,决不在文字之中,是在文字、言语之外,你要从这个地方去体会。

  【作是言念,其过何在。在作念我当四字。】

  这个地方有「作是念,我当」,这也是假设的一个问题。世尊告诉须菩提:「汝勿谓」,你不能够这样说法,不能有这个念头,「如来作是念」。这个地方不用佛,用如来,如来是讲自性,自性里面没有念头。事上可以,心上不可以,如来就是讲本性、真心,真心离念,真心里头没有念头;妄心就有念,所以念叫妄念,真心里头没有念头。所以,不可以说如来有这个念头。「我当有所说法」,「我」不就执著我相,就生起我见,那是凡夫,哪里是佛?哪里是菩萨?凡夫才起心动念,才有我执,佛菩萨决定没有。劝他「莫作是念」,不能有这个意思,不能有这个念头。有这个意思,有这个念头,错了!表面这样说,意思是教菩萨、教这些学生要离念要离相,意思在这里,所以意在言外。下面解释有念就是执著:

  【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这个经义很深很广,特别是学教,佛门里面术语叫学教,现在的话叫学讲经,学教就是学讲经,学讲经的人不能不知道重要的原理原则。

  【有所说法,谓心中存有所说之法。】

  这是这一句话的意思。心里面讲,我要跟大家说法,我想说什么法,这就错了!无法可说,你有什么法好讲?一切法缘生性空,了不可得,你说什么?这个「有所说法」,跟前面的经文「作念我当」,意思是相同的。

  【一说此言,其罪甚大。】

  实在讲,众生造作这个罪并不晓得,不知道这是有罪,这有什么罪?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不是这个样子的吗?「我没说错!」我们觉得没说错,诸佛菩萨那个眼睛看到,你犯了很大的错误。犯了什么错误?

  【谤佛】

  毁谤三宝,戒经里面讲,那个罪过是阿鼻地狱。不论你是有意、无意,你了不了解,因为说这个话影响别人,就是误导众生,从这个地方结罪。你误导众生,你错解了佛法,误导众生,这个罪就重。实在说,佛菩萨不会怪你,你怎么样毁谤他,他不会怪你,那个结罪是误导众生,从这里结的。佛菩萨大慈大悲,绝对不会怪你。

  【如来空寂性中,那得有念,那复有我。】

  《金刚经》上讲得很清楚,四相、四见都离了。这个地方的「如来」,诸位要记住,圆初住菩萨都可以称如来,不一定指究竟圆满佛。大乘经上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金刚经》上讲的诸佛,就是从圆教初住菩萨讲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叫诸佛。圆初住的菩萨他就有能力,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他有这个能力。《楞严经》上二十五圆通,我们看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头,也讲到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那个观音菩萨是什么地位?圆教初住,圆初住的观音菩萨。所以观音菩萨,大家千万不要误会,在释迦牟尼佛每一个法会里面,身分并不一样。在《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那个观世音菩萨是第七回向位的观音菩萨。法华会上,《普门品》里面的观音菩萨,是等觉的观音菩萨。观音三经,三经是三个不同的身分:一个是初住菩萨,一个是第七回向菩萨,一个是等觉菩萨,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不可以听说观音菩萨,就含糊笼统,这是太粗心了。由此可知,这个地方称如来,圆初住就可以称如来,因为他见性了,从那一分真性上说,就称之为如来。空寂性中,圆初住菩萨就证得,四相四见完全离开了,所以他没有念,他也不著相。

  【凡作念我当如何,我要怎样怎样,是妄想执我之凡夫。】

  这是凡夫,这不是佛。

  【视如来同凡夫,非谤而何。】

  你把佛当作凡夫来看待,这就是谤佛,这怎么不是谤佛?学佛的人,谤佛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我举个例子给你听,你就晓得,这都是事实,有一些同修来告诉我:「法师,你叫我们念阿弥陀佛,你叫我们念《无量寿经》,我过去念了好多经,念了好多佛菩萨,现在不念,那佛菩萨不怪我?」你把佛菩萨当作什么人?谤佛!佛菩萨心多清净,清净、平等、慈悲,你还把他当作普通人?我得罪他,他要找我麻烦了。不但没有把佛菩萨当作好人,把他当作恶人,把他当作一个有报复心的,得罪他不得了,麻烦大了!把他当作这种人,现在我们讲,当作黑社会的人,你说你这个罪过大不大?他起这种心,动这个念头,这还叫学佛?糟了!鬼神你得罪他,他才会找麻烦;佛菩萨得罪他,不会找麻烦。但是你这种心,你把佛菩萨当作是个凡夫,还当作是个恶凡夫,还不是个善凡夫,这个罪很重。结罪是从这里结的,不是得罪佛菩萨、佛菩萨找你,不是这个意思。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如果你过去修行不如法,现在如法了,专门学一部经,专门念一尊佛,你过去拜的那些佛菩萨看到,欢喜得不得了,你这才算对了!喜欢都来不及了,怎么会找麻烦?这是世间一般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产生这么大的误会,这个误会就造罪业。

  【法身无念无说】

  这才知道,就是真心,法身就是真心,真心离念,就是清净心、平等心,无念无说。

  【报身、化身有说而实无念】

  要记住这一句,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八相成道,示现说法四十九年,他是有说无念,这个要知道。不但佛说法有说而无念,菩萨、罗汉说法也是说法而无念;再往下面看,许多祖师大德们说法也是有说而无念,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学习要从这个地方学,那就正确,就没有错误了。你能学到真的东西,真的东西是自性里头,不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就错了。释迦牟尼佛讲这么多经典,我们依照这个求,行不行?我们要是真正答覆,那就是须菩提的话,「不也,世尊。」这个「不也」,不是否定词,也不是肯定词;不能这个说法,意思就是说,也可以也不可以。怎么说也可以?展开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这些经论,引发自己的自性般若 ,可以,那没错。譬如《金刚经》摆在我们面前,用释迦牟尼佛作缘,把我们自性般若 引发出来,那怎么不可以?是可以。我讲的《金刚经》,不是释迦牟尼佛的《金刚经》,是自性的《金刚般若 》,这就是可以。假如说,死在这个文字当中,自己智慧没有现前,还是依照释迦牟尼佛的这个经文来讲,又把他的意思讲错了。释迦牟尼佛没有意思,我们这里讲了好多意思,好多意思都是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这就不可以。所以亦可亦不可,是这么个道理。由此可知,特别是佛的大乘经,大乘经都是从实相般若 里面流露出来的,都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你怎么能讲?我们求学不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不能不懂得怎样去修学。所以《般若 经》上教给我们的大原则,从哪里学?离相离念。果然离相离念,佛的一切经论,你自然通达,自然明了了。就像唐朝六祖惠能大师一样,他心地清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切佛的经典,你念给他听,他就会给你讲,讲得非常妙,讲的能叫听的人都开悟。他有没有念?没有念,有说无念。我们举惠能大师,大家都很熟悉,他跟诸佛菩萨一样,有说无念。可见得中国在历史上有这种人物,可以拿他来做证明,这不是假的。

  【经文特举如来,意在显此。】

  所以他不说佛,他说如来。这个诸位要记住,从圆教初住菩萨,只要明心见性,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都可以称如来;就那一品性上,那就称如来。今天就讲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般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报父母恩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悲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集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净土法门法师讲当来变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地藏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法华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梵网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公案     

净土法门法师讲观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华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宗朝暮课诵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六字大明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门品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贤行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坛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往生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文钞     

净土法门法师讲无量寿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信愿行     

净土法门法师讲药师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圆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占察善恶业报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本源法师讲金刚经    

昌乐法师讲金刚经    

常福法师讲金刚经    

超然法师讲金刚经    

彻悟禅师讲金刚经    

传喜法师讲金刚经    

传琰法师讲金刚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金刚经    

慈法法师讲金刚经    

达真堪布讲金刚经    

大愿法师讲金刚经    

涤华禅师讲金刚经    

法清法师讲金刚经    

法悟法师讲金刚经    

佛光法师讲金刚经    

嘎玛仁波切讲金刚经    

光明禅师讲金刚经    

HT法师讲金刚经    

宏圆法师讲金刚经    

慧净法师讲金刚经    

慧律法师讲金刚经    

济群法师讲金刚经    

戒法法师讲金刚经    

界文法师讲金刚经    

净慧法师讲金刚经    

久晃法师讲金刚经    

理证法师讲金刚经    

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    

妙华法师讲金刚经    

明奘法师讲金刚经    

蕅益大师讲金刚经    

普献法师讲金刚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仁禅法师讲金刚经    

仁达法师讲金刚经    

仁清法师讲金刚经    

圣凯法师讲金刚经    

圣严法师讲金刚经    

圣一法师讲金刚经    

圣赞法师讲金刚经    

索达吉堪布讲金刚经    

倓虚法师讲金刚经    

通觉法师讲金刚经    

惟贤法师讲金刚经    

贤宗法师讲金刚经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讲金刚经    

星云法师讲金刚经    

虚云老和尚讲金刚经    

宣化上人讲金刚经    

印光大师讲金刚经    

印泉法师讲金刚经    

月悟法师讲金刚经    

月溪法师讲金刚经    

昭慧法师讲金刚经    

智能上师讲金刚经    

智泉法师讲金刚经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讲金刚经    

宗性法师讲金刚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