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参老和尚:四篇开示,救世度人最有力! |
|
梦参长老(1915.7—2017.11),俗姓刘,世寿103岁,僧腊87载,曾亲炙虚云、慈舟、倓虚、弘一等近代高僧,显密兼修,教律并弘,尤以宣讲华严经、地藏三经。虽遍参耆宿,显密双修,却从未以一宗一派自居,毕生弘法利生,随缘度众,广结法缘,建寺安僧,弘法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著有《浅说地藏经大意》《浅说华严大意》《妙法莲华经导读》《占察善恶报经讲记》《净行品讲述》《梵行品讲述》《普贤行愿品讲述》(以上三册合称《华严三品》)《大乘起信论浅述》《般若心经讲述》《金刚经讲述》《大乘地藏十轮经讲记》《浅说五十种禅定阴魔》《华严经疏论导读》等。 一、临命终时身不由己,鬼神引你堕入恶道!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轮回路险、生死可怖)!世尊!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惛昧,不辨善恶,乃至眼耳更无见闻(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是诸眷属当须设大供养,转读尊经,念佛菩萨名号,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诸魔鬼神悉皆退散(唯有念佛,求生净土)。” (人死后成为中阴身即鬼魂,如三岁小孩,迷迷瞪瞪,不能自主,只能随业力漂泊受报。所以我们一定要念佛求生净土,否则一失人身,万劫不复。生死事大,吹牛没用。) 这一段就是说鬼神能使你堕恶道,因为在你做不了主的时候,鬼神使你变恶,不必等到死后。我们现在看到太多了,在生前鬼神就使你变恶,你心有所动,鬼神就乘虚而入,即使你信佛了,但是你信得不坚定,那个恶鬼神可以扭转让你不信佛,乃至于使你谤佛。平常我们还能做得主,到临命终时那得要大力量,你平常没有修行,没有力量,到那个时候你怎能有那个力量呢?就是做善事的人,根本没有做什么恶,到临命终时,这善可不是大善,如果他戒定慧修到有成果的时候,鬼神当然扭转不了的。虽然做善事,而只是一般泛泛的善事,这是容易被牵动的。真正有了力量的时候,就不会被牵动,到他临命终的时候,那些鬼神变化做他的父母,或者他的眷属把他引上恶道(行善者如此,作恶者更严重)。 现在的人要想知道这个知道那个,就求鬼神,鬼神正好就乘虚而入了,他正想找你,你去找他他更高兴。很多人不信佛菩萨,反而信鬼神,从《地藏经》乃至一切经典上讲,好的鬼神,能够培福德的鬼神,是给三宝弟子做护法的,恶的鬼神跟佛法是对立的。魔王怕他的子孙少了,都去信佛了,做善的,恶鬼神不就没有了?所以他使用种种的方法危害扰乱你,让你信佛不成。特别在末法时代,恶鬼神相当的多,我们大家周围左右的都会有的。即使行善的人,到临终时候,百千鬼神都来扰乱你,化做你的亲人,引你堕落,何况作恶的人。我们到临命终时,神识昏昧,你平常的贪爱心在这个时候就显现了,你贪什么,就随着你的贪心而现什么境界。如果你随着境界一转你就堕落了。并不是你看见要变猫变狗,那你会抗拒的;但到你迷迷糊糊的时候,鬼神化现出你平常爱玩的地方,你一进去了,结果你就入到畜生的肚子了,生下来就是动物。 民国初年,黑龙江省的乡下,有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她大概是严重的感冒,发了高烧。农村缺医少药,她母亲就给她喝点姜汤、红糖水,拿被子盖起来,让她发汗,结果断了气了。 她昏迷当中,就看到有一辆大车,几匹马,几匹骡子拉的那种大板车。她看了车上坐了四、五个人,有小男孩也有小女孩,那些人就要她上来玩,她也胡里胡涂的,忘了她是害病;在神识昏迷的时候,就这样跳上车一块去玩。这辆车就进了村,到西头一个院子里,她突然间这么一惊醒,就听人家喊“小狗下了五、六个”,她一听自己变狗了,很害怕!别的小狗都抢奶嘴去吃奶,她不吃,她憋气,这一憋气她又死了。在她死的时候又听到这家小孩子喊“这只小狗死了”,她这边死了,她妈妈看看她发汗没有,被头一揭开,她又活了。她跟她妈妈说:“我刚才变成小狗了!”她妈妈说:“你烧得胡涂了,怎么变了狗了?”她说:“您到村西头的谁家谁家看看,他家的狗下了五、六个小狗仔,其中有一只狗的皮跟我穿的这件衣服一样,黑底白花的就是我,您去看看!”她妈妈就去看了,果真如此! 那时我听到了这件事也不当一回事,后来学佛了,我就想起这件事了。还有从梦中,我体会到有时候很多的梦做不了主,本来是假境界,我们想一想,假如今天喜爱一件什么事情梦境现了,我们的贪心马上就增长,马上就随着那个欲望去做了,醒来才知道是梦,不醒来不知道是梦(白天的生死大梦更是妄想坚固)。梦中受了危险,丧失生命了,醒了什么也没有。人生就是这样子,到临终时那些鬼神变成你的六亲眷属,变成你的父母来接引,你就随着他堕落恶道。唯一的解救办法就是念佛求生净土! 二、大彻大悟的人在娑婆世界照样轮转,往生极乐世界就一生成佛 有些人认为《阿弥陀经》他都能看得懂不需要讲,同时有些个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念一句阿弥陀佛,不生尊重心,而生轻视心。有人修禅定,修观,认为念一句阿弥陀佛,什么人都能念,没有文化的,初信佛的老太太、老年人都会念阿弥陀佛,所以就不重视念佛,这是极端错误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我们讲讲《阿弥陀经》,开始大家可能都可理会到了。是的,这部《阿弥陀经》很简单,念阿弥陀佛很简单,但我们讲讲可能都不是这么简单了,不是像你们思想能想的。 念一句阿弥陀佛有几种念法,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要观想你自己,就像我们华严境界,把自己变成阿弥陀佛,这是一种。 同时念佛的时候,念到自他不二,念自性佛,这又是一种念法。念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一部《华严经》,你信吗?但是就看你怎么念。 明朝蕅益大师,他做的注解很多,讲经很久,他在临圆寂的时候,对他的徒弟们说:“临行赠汝无多子,一句弥陀作大舟。”他说我要死了,“临行”就是我要走了,没有很多话跟你们说,也没有好多字嘱咐你们,就把一句阿弥陀佛作成大船。那他的一生,作《灵峰宗论》,作注解多,临死了最主要紧的一句话:念阿弥陀佛。 因为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一般人把他看轻了,你拿这一句阿弥陀佛比,比什么呢?比你坐禅,禅堂,禅堂是选佛场,顿超直入,立证菩提,禅门一炷香,坐一炷香的时候,开了悟了,大彻大悟,大彻大悟他要是在娑婆世界就照样轮转。知道轮转的意思吗?失掉现生的身,还照样轮转。那是禅宗祖师一代一代的,那很多了。 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生到了极乐世界,念成了的,一生成佛,不再轮转了。天天有善知识,莲池海会的那些菩萨都是大善知识,也有阿罗汉,那都是发大乘心的阿罗汉,不是没有发大心的,已经发了菩提心了。 因此啊,大家要发愿生极乐世界,等你到了极乐世界就一生不退,直至成佛,不会再生生世世的受生了。你在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容易,因此要发大愿、要发菩提心。因为劝生极乐世界的经典不只是《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特别是般若部的,劝生极乐世界的经典很多,我们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求生极乐世界的。普贤菩萨的行愿,最后导归极乐。那个生是上品上生。如果你能念佛加十大愿王,不要念十大愿王的经文,或者嫌长,你称“一者礼敬诸佛”,直到“普皆回向”,只念那么十大愿,跟念阿弥陀结合起来,你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文殊菩萨专接你到极乐世界去的。 所以在习学之前,要知道《阿弥陀经》非常的深,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大家要发愿求生净土,生起信心来听《弥陀经》。《弥陀经》不像《法华经》、《华严经》讲那么长时间,最多讲一个星期,一般的三、四座就讲完了,我们讲的慢一点,从浅到深,浅的一般没有文化的,你就念一句阿弥陀佛,有时念六个字的【南无阿弥陀佛】,念四个字的【阿弥陀佛】。念佛号都会念,什么人都会念,但是念到一心不乱的,能做到的人很少很少了。 因此咱们讲《弥陀经》之前,祝福大家要发信心,信佛说的这个特殊法门。没有哪个弟子请,就是无问而自说,无问而自说!那你要信心具足了,你听完了《弥陀经》产生信心了。 我们一般都是求消灾难的,所以我有时候劝道友们念地藏菩萨,那就是这样的。那你念《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就不能消灾难吗?给大家评论一下,选哪部经、讲哪部经,跟大家说那部经涵义,因此佛在说哪一部经都是无上的,不要起分别心。 现在发愿,信,愿,相信极乐世界是真实不虚的,相信自己念佛发愿就能往生,咱们学过《华严经》、学过《法华经》,以学习《法华经》的那个智能来念阿弥陀佛,那又不同了。果位的佛,你也就进入果位了。 所以看你以什么心去念,现在我们都是凡夫心,消业障、生极乐世界,把现生所有的生极乐世界的障碍,把它消掉,你才能去啊!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跟你修不净观、白骨微尘观相较,后者是一步一步来的,九次第定,那等于一步一步走到太原,如果你坐汽车,那就快了,坐上飞机,十几分钟就到太原了。 你念阿弥陀佛,就等于是坐飞机,十万亿佛土一念间就到,这边死了,那边生了,莲花生了。为什么呢?极乐世界还在你心中,都是你一心,这是圆满的、圆满的。要有这种愿!行呢!就念阿弥陀佛,没有其它的,非常简单,经文告诉我们,念到一心不乱,有的人定力好,三天你就一心不乱了,那你就三天走,一念间你就到了,这就靠信仰力,信、愿、行。 三、只要发愿就一定能生极乐国!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说到这里,佛就又跟舍利弗说;跟舍利弗说也就是跟我们娑婆世界里的众生说了,说能够听到极乐世界这么大的功德,你们应当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愿得真诚,所谓心诚则灵,愿真则灵,愿要发的真,不是虚假的。心要真诚,愿要真诚,如果发愿生极乐世界,绝对能生(极乐世界)!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在发愿生,已经发愿生,当发愿,当是未来。已发愿,那是过去的人了,过去的闻到阿弥陀佛这个法门就发愿。今发愿,我们现代闻到这个阿弥陀经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当发愿是指着未来生,未来无量众生,听到阿弥陀佛发愿,都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的。只要发过愿想生极乐世界,还没生去的,只是发过愿,发愿这些人都已无上正等正觉不退堕了,一发愿就不退堕了。发了愿的已经生到极乐世界去了,若已生,已生是已经生到极乐世界去了。若今生,这辈子现生闻法,现生生。若当生,现在没生到,当来以六方佛加持力,阿弥陀经的摄受力,一定能生,若当生。 “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在这加一个“若有信者”,你要想生极乐世界必须先信,这个信心都没有,那怎么往生?若有信者,完了还得发愿,发了愿就能生到极乐世界去! 佛在这里举证来证明,因为有些众生闻了发愿了,他生到西方去了。现在发愿想生极乐世界,一定能生!当来发愿,现在还没发愿,没发愿因为在考虑当中,要想发愿生又不想生,犹豫之间,当来发心,当发愿。同时佛举这个例子就包含着说,现在你一念念佛,极乐世界那个莲华池当中,七宝莲华当中就有你的一朵莲花了,就在那成长,你愈念佛莲华愈大,等你念成熟了,你就生去,莲华就长好了。你不念,那个莲华就没有。当你一念,不论你染缘、净缘、任何因缘,只要你发心,不论什么因缘,只要你发心就行。(例如观世音菩萨度那个马公子,本来是染缘嘛!他从贪爱心看观世音菩萨化身的美貌,想娶她当妻子,这是贪爱心。但是观世音菩萨就度他了,由贪爱心转变的能够求生极乐世界,一切法的因缘都如是。)所以这段经文就告诉我们说:只要你发愿生极乐世界,一定能生!现在没生,六方佛护念你,也要把你拉去,将来一定能生。已经生了就不说了,现在生的,临终生极乐世界的,那他念佛发愿生极乐世界。还有怀疑的,想发愿又不发愿,想念佛又不念佛,今天念了明天又不念了,这个当来也能往生,因为六方无量诸佛加持他,他以后就专心了,就诚诚恳恳念佛了,一定能生! 四、明心见性绝不等于成佛! 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的禅宗大德“成佛了”是错误的。开悟并没有成佛,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学习。如果不识文字就从文字学起。例如六祖大师虽然做到了明心见性,但因为不识字所以读经要由别人代读。由此也可见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另一方面,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只授记弥勒佛而并没有授记他人,所以也可以知道明心见性绝不等同于成佛。开悟只是明理,成佛还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修行的功德。 参禅之时要明白自己与佛之心无二分别。这个“明白”不是修得的,而是证得的。但我们学习教义的人要登上十信满心时要经过一万大劫。一万大劫是好长的时间--人的寿岁从十岁每过一百年增一岁直到八万四千岁,又从八万四千岁每过一百年减一岁直到十岁,这样的一增一减才是一小劫。一千小劫才构成一个中劫,一千个中劫构成了一个大劫。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而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成佛、(心)与佛无二无别”的说法在教义上讲是“素法身”。所以虽然我们的体、性与诸佛已成的体、性平等无二,但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成佛并不能与佛的功德相比。佛有利益无量众生的功德,明心见性成就的只是“心”而不是利益众生的功德!所以,念经的时候莫要错误理解。禅是极简单的开示,开示的就是人人都具有与佛无二的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就像人人都有权利来大学读书,但能否进入就要看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对于成佛这一目标来说,不仅仅是人,哪怕是一只蚂蚁都有佛性。在佛来看,人性、畜生性、众生性都可以成就佛性。 我们知道,“佛陀”是印度梵语“Buddha”的音译。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逐渐将佛陀省略为“佛”。佛陀的意义是觉者、觉悟、有智慧。而且这种觉悟不单局限于自己,还能够使别人觉悟。一念恶念已灭,身口意三业存善达到究竟。所以,佛法就是达到善、觉悟、智慧的方法。如果生活中念念不失觉悟,那么即是成就佛道。而禅就是让我们在生活中念念不失,因此禅所包含的范围很广。例如,禅堂前面挂着“选佛场”三字,就是让人们明心见性的禅通达佛道。 “明心见性”中的心可不是我们身体中的心脏。这个心范围极广,三千大千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等等凡用语言表达的事物都在心中。这个心,这个体性,或者经上常说的“觉性”与佛成就的心性平等。凡夫与佛只有此心迷悟之间的差别。而我们现在所用的心并不是这“真心”,而是妄识。这妄识就是将第七识末那识执着为心,而第七识则执着于第八识阿赖耶识。一分真心,一分妄心,妄心是真心所现的影子。 “明心见性”在教义中达到了“十信”,此时信心具足便不会再起恶念,再造恶业。成就十信之后就进入了“初住”,安住于心上。参禅之人与单单学习教义之人的差别,就在于参禅者能够达到明心见性,这正是禅堂所宣扬的。而单单学习教义者则距此甚远,连十信都没有进入,更不要提《华严经》所说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位。证据就是入“初住”的菩萨发菩提心具有大神通力,能够到一百个世界示现为佛与大菩萨渡化众生。有了这样的神通才表明真正进入了“初住”位,发心住的菩萨初发心时成正觉。而我们平时也经常说“发菩提心”,但我们所发的只是“欣乐心”——对佛法诚恳与信任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我们平时所说的“开悟”只是不再造恶业,明白自己的心性与佛无二无别。但达到开悟之后只是真修行的起点,还需要继续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开悟者连发心住菩萨的神通都没有具备,别说一百个世界,就连在这个世界中都无法示现佛身为众生说法。这就像从小学、中学、高中最后到大学的一步步教育,每一步都是为后一步做准备。佛教中的修行也是如此,一位一位而不能跳跃,绝不是禅宗所说的“顿超直入,立证菩提”。这个“成佛”只能说是明心见性而已。与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的大悟不同,释迦牟尼佛经过了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才获得了大悟。而且,即使是“顿超直入,立证菩提”,也是宿世修行的智慧在此时得以显现而已。佛教中没有便宜法门。龙女即身成佛,善财童子即身成佛,都是无量劫来修行的结果。所以,“顿超直入”是指由渐而顿。不仅佛教修行没有便宜,生活中也没有便宜可捡。某些人突然地发财,某些人突然陷入困顿,都是前世与宿世的因缘。学习中也是这样,有的人一学就会,有的人笨得很,怎么学也不懂。一学就会的人因为宿世积累的智慧才能有今天的“顿”。 参禅靠自己,而念佛则是依靠他力。通过观想与称名阿弥陀佛或观音菩萨,就会得到他们的加持。现在流行的念佛法门就是这种依靠他力的修行方式。而参禅却完全不同,参禅的道友会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完全是自力的。念佛的人则完全不同,是要求见佛,仰仗佛菩萨的功德。念佛、观想佛才能得到佛的加持力。两者间的区别大家一定要弄清楚。 【按】末法时期,凡夫能证到十信位的几乎没有,后面还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四十二个阶位,才能达佛境界,开悟只是明白真心,是修行的起点;而不开悟连修行也谈不上!结局如何?继续轮回!所以还是仗弥陀慈悲愿力,老实念佛,往生净土,最为稳当殊胜。对极乐世界至心信乐,信愿持名,往生净土即可一生成佛,佛无妄语;若是全靠自力,要想证得菩提,可说是完全无望。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和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的序中,都批判过“口头禅”现象,称之为“狂慧”,现在有些人看得几页经书,或看法师几段视频,就以为开悟,到处宣扬“自性本空”“见性成佛”之类的大话,这已经不是狂慧,而是狂妄。 大安法师:为什么禅师们的修行功夫在临终时用不上? 问:禅宗有些大德悟处很高,如五祖戒禅师、海印信禅师、唐代的圆泽禅师,还有真如喆禅师这些大修行人,有禅定、能开悟,为什么连欲界诸天也生不了,反而退转,后世不如前生?为什么禅师们的修行功夫在临终时用不上? 大安法师答:首先禅宗的大德,他开悟后,从知见上来说见解与佛同齐,但并不一定能了生死。当然开悟也有浅深,有些不一定是大彻大悟,有的是有一定的悟入。但是就六道轮回或者解脱来说,他是要靠功夫的,功夫就是谈断惑的问题,这是谈修证的问题。如果见思惑没有断,他是出不了三界的。即便想生到欲界天,那也需要十善业道的功德,要修点未到定。所以常常有些参禅人参得心地有点明白、慧光绽露,但是他的见思惑不容易断。见思惑可以说很难断,只要有一丝毫没断,那就不能了生死,所以他转世后有可能成为大富贵、大文豪(如五祖戒禅师转世为苏东坡)。应该说,他转世后从福报上来讲也还是可以,这就借助了他参禅的功夫,他生到大富贵处。但是他们的戒定慧功夫在临终的时候用不上。为什么用不上?因为他的功夫没有到家,因为临终的时候见思惑——就是业力的种子翻涌,而他仅仅是靠自力,这时候他自力用不上,就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在消失的时候,譬如这个国家的国王不存在,国王不存在,乱臣、贼子、土匪都起来了,你没有一个收拾局面的力量,所以他就会随着他的业力牵引去轮回,哪个业力最重就投胎到哪一道去。所以一般靠自力修行的人,临终的时候他是用不上劲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净土法门是最殊胜最稳当的。为什么阿弥陀佛要发“临终接引愿”?他的意义就在这里:知道众生尽管有修行,但是临终的时候用不上力,所以阿弥陀佛来帮忙,临终来接引念佛人往生净土,彻底出离轮回,了脱生死。 永明延寿大师呵斥狂禅 “深嗟末世狂禅,只学虚头,全无实解,步步行有,口口谈空。自不责业力所牵,更教人拨无因果,便说“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YIN无妨般若”,生遭王法,死堕阿鼻;受得地狱业消,又入畜生、饿鬼,百千万劫,无有出期!除非一念回光,立即翻邪为正;若不自忏自悔自修,诸佛出来也无救尔处! 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饮酒如屎尿相似,便可饮酒;若见端正男女如死尸相似,便可行YIN;若见己财如粪土相似,便可偷盗。饶尔炼得至此田地,亦未可顺汝意在!直待证无量圣身,始可行世间逆顺事。古圣施设岂有他心,只为末法僧尼少持禁戒,恐赚向善俗子多退道心,所以广行遮护。千经所说,万论所陈:若不戒YIN,断一切清净种;若不戒酒,断一切智慧种;若不戒盗,断一切福德种;若不戒肉,断一切慈悲种。三世诸佛,同口敷宣;天下禅宗,一音演畅。如何后学略不听从,自毁正因,反行魔说!只为宿薰业种,生遇邪师,善力易消,恶根难拔。岂不见古圣道:‘见一魔事如万箭攒心,闻一魔声如千锥劄(扎)耳,速须远离,不可见闻!’各自究心,慎莫容易,久立珍重!”(永明延寿大师《万善同归集》卷上) 憨山大师开示 自称禅净双修者,实则无禅无净土! 憨山大师言:“今时若有禅无净,奚止十人九错,敢保十一个错在!”(见《灵峰宗论》)是指学人只修禅宗,不指归净土,而致难了生死,且疑误后人也!倘若修禅大彻大悟之人,又发愿求生净土,即所谓有禅有净土,则善莫大焉。然今世,此等人亦鲜矣!多有自称禅净双修者,实则是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可怜可怜!佛于《大集经》中所言:“未法之世,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或有修行人,自己不信净土,不愿往生,反谤他人求生净土,此等谤法重罪,欲不入三途亦难矣。 印光大师云:念佛偏执唯心,而无往生信愿,或有信愿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欲乐;或求生天,受天福乐;或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宏扬法道,普利众生者,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 蕅益大师警语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歙西丰南仁义院普说》: 沩山祖师云:“此宗难得其妙,切须仔细用心”。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古来宗匠,于此一大事因缘,何等慎重真切?岂似末世秽浊狂禅,才得一知半解,便向人前妄开大口,自诳诳他,坏我祖意,贻祸无穷。当知若从了不可得处安心,则更无一物可贪,即是随顺修行施波罗蜜。更无一尘可染,即是随顺修行戒波罗蜜。更无人我是非可论,即是随顺修行忍波罗蜜。更无懈怠夹杂,即是随顺修行精进波罗蜜。更无散乱妄想,即是随顺修行禅波罗蜜。更无颠倒愚痴,即是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者个方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除此心性法门外,何处有戒可持,有教可看,有禅可参?况如来所制大小律仪,皆为断除现在未来有漏,直下安心,本是至圆至顿。如来所说一代时教,皆是破除我法二执,直下安心,亦是至圆至顿。祖师千七百则公案,皆是随机设教,解黏去缚,斩破情关识锁,直下安心,亦是至圆至顿。若不能断有漏法,即不知戒意;不能破我法二执,即不知教意;不能斩破情关识锁,即不知祖师西来意。既不知戒意教意祖意,纵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性业遮业,悉皆清净,止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纵三藏十二部,无不淹贯,谈说五时八教权实本迹皆悉明了,止是贫人数他宝,身无半钱分。纵公案烂熟,机锋转语,颂古拈古,上堂普说等,一一来得,只足长慢饰非,欺诳人天,皆所谓因地不真,果招纡曲。邪人说正法,正法亦成邪。故《圆觉经》云:“末世众生,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未得令得,未证令证”,此之谓也。诸仁者出生死事,大不容易。蕅益道人,二十四岁出家,真为生死大事,真不著一毫意见,真不用一点气魄,真不为一些名利。只因藏身不密,为一二道友所逼,功用未纯,流布太蚤。遂致三十年来,大为虚名所误,直至于今,发白面皱,生死大事,尚未了当,言之可羞,思之可痛。所以平生誓不敢称证称祖,犯大妄语。誓不敢摄受徒众,登坛传戒。迩来并誓不应丛林请,开大法席,盖诚不肯自欺自误故也。今玄邃吴居士,普为缁素,特请开示超生脱死法门,蕅益自实未曾超生脱死,如何可开示人?然既同在生死海中,幸于出生死法,颇知真正路头。故不妨与诸仁者平实商量最初一步,果欲超生脱死,第一不得意见卜度,第二不得气魄承当,第三不得杂名利心。适闽之南,适燕之北,路头一错,愈趋愈远,此实言言血泪,字字痛心,只恐“愁人莫向无愁说,说与无愁总不知”耳。诸仁者还知愁么?佛言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一口气不来,便向驴胎马腹胡钻乱撞,动经千生百劫,得出头来,知是几时?况末世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故永明大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我憨翁大师又云:“今时若有禅无净,奚止十人九错,敢保十一个错在”。①此皆深慈大悲,真语实语。伏愿诸仁者,莫堕狂野覆辙,直须痛念无常,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珍重! 【注①】永明大师四料简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印光大师解释说“夫所谓十人九蹉路者,谓虽能开悟,而未能实证,故云蹉路。或云:‘十人九错路’者,错路二字误也。岂有大彻大悟之禅家,而错路者乎?”灵峰憨山两大师谓“十人九错路”,非文误也。昔谛闲大师亦有此说,此可见谛闲大师全集。另圆瑛大师亦具二义释之,此见要解讲义。祖师之释,善会者皆是功臣,不善会者徒生是非!盖印祖据开悟者而言,谛大师及圆瑛则以开悟及未开悟而言。春兰秋菊,各擅其美! 印光大师论禅净双修 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不知悟而未证,尚不济事。即证初、二、三果之人,亦难免来生因福造业,或致堕落恶道。证四果者,方了生死。此依小乘说。若依大乘圆教说,初信断见惑,与小乘初果同。七信断思惑尽,方了生死。初信至六信,尚未了生死。初信位菩萨,其神通智慧,已非凡情所能测度,况二、三、四、五、六信位乎? 参禅之人,每以宗家机锋转语,净宗教宗皆无能答,为道高妙,而人不能知。实则起此知见之人,亦不知古人之意。果真知者,必无自雄自矜之态。何以故?以绝妙之语,亦极平常之语。不但会得不济事,即大彻大悟亦不济事。直须完全证得,方为了事。后世能证者,实不多觏(见)。 五祖戒禅师,五祖寺名,师戒禅师为五祖寺住持,故称五祖戒。于宋初名暄宇宙,门庭高峻,若龙门然,死后为苏东坡。东坡以前世慧力,其文字见地,俱不平常,而复不拘小节。其守杭时,尚常邀妓自娱,可知戒师并初果尚未能证。何以故?以初果得道共戒,自然而然任运不会犯戒。若不出家,亦娶妻室。纵以杀身之威胁之,令犯邪YIN,宁肯就死,决不肯犯。禅者若知此义,何敢藐视净土,高推禅宗?让愚夫愚妇,仗佛力以往生,自己甘处轮回,不愿出离乎?光说此者,恐汝不知所以然,被禅者所屈,而舍佛力以仗自力,致了生死于驴年。尽未来际亦无驴年!(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复化凡居士书) 颂林性悟往生兼诫好高务胜藐视净土者 佛性在含识,平等无二致。 由其迷悟殊,苦乐天渊异。 懿哉林性悟,宿具大善根。 虽禀五漏质,实蕴一乘心。 一得闻佛法,女习即斩断。 专心修净业,有女作良伴。 童真现僧相,未久即生西。 盖欲坚父母,决定出离心。 共夫拜谛公,又复受灌顶。 净密二宗义,一心同契领。 平素持诵力,极专极恳切。 慕道如饥渴,其心坚愈铁。 迨至临终时,得见佛来迎。 瑞相现莲华,足征登乐京。 可惜世间人,多多诩自力。 见思若未尽,莫出三界狱。 此狱墙甚高,未可以纵意。 若但说理性,终陷脱空阱。 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 拙若到极处,巧者皆为屈。 莲池令老实,善导示专修。 好高务胜者,多作阎老囚。 哀哉复哀哉,何获此罪戾。 只因不务实,当做小儿戏。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偈颂愿文对联) 能笃信佛法,精修净业,洵为今时不多见之人。今欲皈依,并受五戒,必要认清净土法门宗旨,庶可现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须知净土法门,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为宗旨。世人每每以此为平常无奇,遂以宗门(禅宗)参究之法为殊胜,而注重于开悟,不注重信愿求生净土。美其名曰“禅净双修”,究其实,则完全是无禅无净土。何以言之?不到大彻大悟,不名“有禅”。今之参禅者,谁是真到大彻大悟地位?由注重于参,遂将西方依正庄严,通通会归自心,则毫无信愿求生之念。虽名之曰念佛,实则与念佛之道相反。 或又高张其辞曰“念实相佛”。实相,虽为诸法之本,凡夫业障深重,何能做到?弄到归宗,禅也靠不住,净也靠不住。仗自力,即使到大彻大悟地位,以惑业未断,不能了生死。未悟到大彻者,更不须论。仗佛力,须具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方可。以一向以西方净土,无量寿,无量光,一一通会归自心。而自心只是徒执其名,未证其实。西方之佛,无感不能有应。自心之佛,在因地无有威德(故名素法身)。世之好高务胜者,每每皆成弄巧成拙,求升反坠。而知识欲人以“圆融”见称,亦绝不肯作如是说。致使如来以大慈悲心,欲令一切众生,现生即了生死,而依旧不能了。此生既不能了,将来或可能了,而经尘沙劫又尘沙劫(无量劫),仍在轮回六道中者,当居多数也!如真能识得此种利害,再息心看净土各经书,方知此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其大无外。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无不资此以成始成终也! ——《印光法师文钞·复张纯一居士书》 末世学佛所宜注重者,在知因果与修净土。以知因果,则不敢自欺欺人,作伤天害理、损人利己之事。修净土,则虽是具缚凡夫,便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净土。诸余法门,皆须烦恼断尽(三界内见思二惑),方可了生脱死;否则纵然大彻大悟,有大智慧、大辩才、大神通,晓得过去未来,要去就去,要来就来,尚不能了生死,况具足烦恼者乎?!讲净土,要将净土为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下凡与上圣共修之道,末世众生不修此法,则但种未来之善根,绝难现生出轮回等道理详说。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复郭汉儒居士书二) 须知西方极乐世界,莫说凡夫不能到,即使小乘圣人亦不能到,以彼系大乘不思议境界故也。小圣回心向大即能到。凡夫若无信愿感佛,纵修其余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愿最为要紧。蕅益大师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铁案也。能信得及,许汝西方有分。 (印光大师 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往生极乐世界,虽一丝烦恼未断,然已圆证三不退,位齐等觉,非己之功,全仗弥陀愿力加持。 常念那摩阿弥陀佛,发愿求生极乐净土!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轮回路险,世道堪忧;黄粱梦短,何必贪求。 佛法无边,信入得救;往生净土,光明自由。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求生净土。 花开见佛,亲侍弥陀,授菩提记,圆满佛果。 化身无量,遍十方界,普度众生,悉皆成佛!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梦参老和尚讲经典、咒语、文集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