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师:修行与三皈的随缘开示--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仁清法师所有开示



 仁清法师:修行与三皈的随缘开示


 下载DOC文档  



  心性转变,预示着你的业障净除、智慧开显。不是说你做生意的永远发财、永远发财才叫顺缘。你的心性转变才是最大的改观,最大的提高。才开始我们讲到了佛法是心法,如果心不转变,你修的这一切佛法,对你来讲就是没有真实的利益,或者是你修的法完全是处于一种形式阶段,没有实际的用处。所以,很多的佛法,没有矛盾,也互不干扰、冲突。这个大家知道这个特点就可以了。

  所有这些法,如果你感觉到哪一个法特别有缘特别好,作为长期的修行功课也是可以的;或者哪一个时段,你需要哪一个法来辅助你一下,去修持一下,转变一下,也是可以的;或者是在你平常的修法仪轨当中再加上这些功课,也是可以的,都是可以的。所有的佛教修法从原理上来讲,从最终证果上来讲,他没有差别。只是由于我们本人的因缘不同,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法来对治。就像天台宗讲的这么一句话,如果嗔心重的人,就是好发火、好生气的人,莫明其妙地生烦恼的人,多修慈悲观。这个慈悲观是一个观想方法,思维、抉择、观想、提高、转变,最终开显菩提心,降服嗔恨心,这是天台宗的修持方法。那么做为念佛号来讲,如果你嗔心重的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念观音名号,因为观世音菩萨慈悲心重。当这个慈悲心重的主尊加持你的时候,你的嗔心往往就容易消除了,就是这个意思。还有一句话,多痴众生多修因缘观,这是天台宗的一个教法。天台宗的修法很多很多,都有互相对治。愚痴的众生,我执很重,以自我为中心生些烦恼,非常愚痴,多修因缘观。因缘观是什么意思?就是要明白佛法的一切事相显现,都是因为条件而和合的,显现的。而每一种条件又都是由很多条件所和合的,每一种条件都是可以变化的,刹那刹那在变化,它有非常重要的可变性。这种法理,如果你掌握了、理解了、反复地思维了,你那种愚痴、那种无明、那种我执、那种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就慢慢地淡化,慢慢地淡化。愚痴众生因缘观。从修行方法上来讲,有高僧大德说,如果一个人特别愚痴,可以多念文殊菩萨心咒或者是名号。为什么呢?实际上是通过修持文殊菩萨的法,得到的是诸佛菩萨的一种智慧加持。事相上,我们看到的是修持的某一种法。比方说我念观音菩萨,事相上你是在和观音菩萨打交道,但是从原理上就是通过修观音菩萨这个法门,通过一定的仪式、仪轨,和诸佛菩萨建立一种融和关系,得到的是诸佛菩萨的功德和智慧加持,是这个意思。在我们很多很多的修法仪轨当中都有所体现。

  刚才有人问就是这个皈依的问题。皈依是一种仪式,通过这种仪式,我们得到的是三皈依戒体,也是圆满了我们从一个凡夫到佛教人士的一种标志性。那么皈依是和佛菩萨三宝建立了一种关系。在这个仪式当中,他用一种誓言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自己发的一种愿也叫誓言。誓言在这个仪式当中,它有一定的功德,这种功德就像我们说的那种愿力,这种愿力是清净的,这种愿力也是非常有力量的。这种清净的愿力在你以后的修持过程当中,会导引我们指向三宝的究竟佛地,究竟成就之地就是佛果,是这个意思。所以每一次参加三皈的仪式都会有一种功德。如果我参加过一次皈依有一种功德,这种功德无量无边,那么事相上分开它,是一次的无量无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刚才讲的是,有人想多次参加皈依,多次参加皈依是多次的无量无边。上午我们也讲过,真正地成就几乎就是功德的积累,功德的积累。以前的时候我也曾举过一个例子。比方说一个开百货商店的,到晚上的时候一数钱,呀!今天挣了一万。老忙活来,哎呀,卖了多少面包,卖了多少饼干,卖了几包火柴、卖了个打火机,卖了一把钮扣,都融入到这里面了。这里面是什么呢?利润一万。是不是?如果说这个开百货商店的,有个来要钮扣的,对不起,利太小了,不干。有个来买面包的,对不起,利太小了,不干。好了,你这一天的这一万块钱的利润就没有,就这么简单。所以真正的修行人,特别是大乘佛教的大行菩萨道的人,他的修持方式是六度万行,六度万行。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的善行,都是应该被我们所修持的。这一切善行呢,从佛教角度来讲,从佛法划分来讲,它是用六种分类而含摄了。有的人最近在学习一些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很多积极的方面,比方说要做个好人。这个做个好人,如果说我在路上看到特别是山区,我以前见到过,山区上坡的时候,在马路中间它有一些石块,这个石块,步行的人,他不感觉到是违缘,可是开车的人特别是拐弯又是徙坡的时候,这个石块将会是违缘,很小的石块将会给他带来很大的违缘。那么有的人看到这个石块,他就把这个石块捡起来扔到路边上。这就是一种善行。如果这一种善行,把它用做大乘佛教的菩提心来含摄的话,就仅仅这一点点功德,最终也指向究竟成佛的那种果地,究竟成佛的果地。为什么讲到被大乘的菩提心含摄呢?因为我们原来讲过《发心决定了你的最终归宿》,这个发心实际上给你设定了一个最终高度和一个最终目的,就是这个含义。所以三皈可以多次受,也可以仅受一次,这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一次受三皈也不见得非得把你那个法名改掉,不见得。比方说出家人的早晚课,早晚课当中都有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就等于说适时提醒一下,适时念叨一下,提醒自己:我是谁?我是个佛弟子;怎样成的佛弟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怎么样怎么样---,你皈依了怎么样,要怎么做。每一次的念诵都有一种功德,每一次念诵一次都有一种的功德。为什么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修行高的人要求是佛号成片乃至不念自念呢?这是讲的那种功德、功夫。这种功德、功夫来自于一种长期地薰修。长期地薰修,最起码它有数量的积累。也只有有了数量才能讲质量。你没有数量,质量哪来的?就是这个含义。所以有的人还想皈依,多次皈依,这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大家一定要明白,皈依是皈依的整个三宝。哪个师父给你做皈依,那只是皈依师而已。就等于说你皈依三宝,这个师父给你做证明,就是这个含义。并不是说我皈依这个师父了,原来的那个师父不好。千万不能这样说!那个师父仅仅给你做皈依师,给你当证明人,他这个功德就是无量无边的。因为那个师父现的是僧相,僧相就是佛的代表,这是必须要搞清楚的。古代有一个公案。说一个人做了某一种功德,他显现了一个很大的福报。有人就问一个很大很高的成就者,这个人做的什么功德才显现得这么大的福报?他说有一世这个人当演员,当演员的时候他穿了僧服了,当了和尚,演员和尚。演员和尚是个假和尚,但是他代表的是僧相。就因为这个原因,这个演员多少世以后,他也有他自己的福报的显现。我并不是说假和尚好,而是说让我们大家一定要尊重僧相。我们僧人有不同,僧相没有不同。僧相指向一个目的:就是三宝的完整功德和智慧。僧人有不同:男女的、老少的、胖瘦的、不同法名的等,所以僧人都是一样的,是究竟功德利益是一样的。僧人是有差别的,因为他有个别相。这个一定要知道。你不能混了,也不能迷信了,我凡夫僧和佛完全一样,不是。凡夫僧的功德就是代表了佛的功德,从这个意义来上讲是无二无别。我们是凡夫,佛是圆满智慧的人、究竟成佛的人,那当然不一样。这个能明白吗?所以今天下午有弟子祈请,就想再加上一堂三皈依。加上一堂三皈依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让大家知道,是这样。法名可以重起,可以不重起。在很多地方,我不建议再重起法名。法名吗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就是我们在三皈的过程当中一种对话、一种发誓、发愿而已,就是这个意思。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仁清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仁清法师讲大悲心陀罗尼经     

仁清法师讲大悲咒     

仁清法师讲地藏经     

仁清法师讲观经     

仁清法师讲金刚经     

仁清法师讲楞严经     

仁清法师讲楞严咒     

仁清法师讲七佛灭罪真言     

仁清法师讲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仁清法师讲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     

仁清法师讲往生咒     

仁清法师讲无量寿经     

仁清法师讲现观庄严论     

仁清法师讲信愿行     

仁清法师讲药师灌顶真言     

仁清法师讲准提咒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