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金刚经 |
净土法门法师:《金刚经》第103集 |
|
请掀开经本二百五十四面,第五行,从注解第九段看起。 【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这是《圆觉经》上一段很重要的开示,教给我们修学的诀窍。经中所说跟《金刚经》上讲的意思完全相通,所以可以把它用来互相诠释。也就是用《圆觉经》来解释《金刚经》,用《金刚经》来解释《圆觉经》,这个意思格外的明显。可是这个境界很高,真正能够用得上,当然是很好,就怕用不上;实在用不上,那就老实念佛。知幻即离,什么是幻?《金刚经》上讲得透彻。最近这几次,世尊在本经里面告诉我们:不但微尘是幻妄,不是实在的,世界也是假的,说明了诸法空相。大乘佛法里面常说「万法皆空」,这一句话可以说已经变成佛门的口头禅,怎么个空法也很少人去过问它,空不了就解决不了问题。这个经上给我们说得明白,确确实实是空相。「相有体无」,这是如来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外面的境界是空的、幻有、假有;里面呢?里面我们能够思惟,能够想像,能够记忆的,我们叫它做「心」,能执著的,经上告诉我们:「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也是空的。身心世界都是空相,都不是真实的,这叫幻。这个意思不能再细说了,前面一直讲下来,讲得很详细、很透彻。 观世音菩萨在《心经》里面告诉我们,他用般若 观照的功夫,这他讲得很清楚,「行深般若 波罗蜜多时」,这是用般若 的观照,「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有情、无情,我们今天讲的动物、植物、矿物,都超越不了五蕴的范围,五蕴皆空,於是他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是什么?不只三苦、八苦,不止,六道轮回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六道、十界都是苦,都是苦厄,他能够超越,超越到哪里去?到一真法界去。菩萨住一真法界。他为什么能照见?为什么能度一切苦厄?那就是《圆觉经》上讲的「知幻即离」,他明白了,身心世界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马上就放下。离就是放下,离不是离开这个境界,诸位要记住!心里面再也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心里面再也不把身心世界挂在心上,心离,心真的离了,离得彻底,离得究竟。为什么说离得彻底而究竟?因为他知幻。这四个字:「知幻」是开悟,大彻大悟;「即离」,离是功夫,离是放下,功夫!功夫就圆满。「不作方便」,直截了当,这的确是宗门里面所谓上上根人。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接引的对象就是这一类的根性,上上根性的人。 「离幻即觉」,这个地方的觉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有没有次第?没有,这叫做圆顿大法,所以经的名字叫《圆觉经》。圆是究竟圆满,没有次第。《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在修证的形相上来观察,有次第、有圆融。中下根人,修学证果有次第。像经上讲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有次第。上上乘人没有次第,没有次第的,叫它做圆融。圆融不碍次第,次第不碍圆融。这就好像我们到这个讲堂来听经,这个讲堂是在五层楼,从楼梯一阶一阶上来那叫次第;坐电梯上来的,就没有次第,那就圆融。但是你要晓得,你坐电梯上来,电梯还是一阶一阶的经过,所以行布跟圆融是一不是二。这是《华严经》上说的,诸位从这里去体会它的意思,圆融里面有次第,次第里面有圆融。离幻即觉,问题就是你是不是真的彻底放下? 《金刚经》讲到这个地方,愈讲愈精彩,重要的意思都在后面。我们在讲堂上看,同修们的福报不一样。讲前面,没有讲到这么深,没有讲到这么重要的地方,我们这个讲堂这一层跟底下一层都坐满了;现在讲到最重要的,人只剩下四分之一都不到。你要问什么原因?没有福报。他只有那么大的福报,只能听那么多,再听到究竟圆满,他没有那么大的福报,这是实实在在的。当然,他们还有依赖,录相带、录音带将来他还可以拿回家去听。但是听录音带,没有在现场听印象来得深刻,那是不得已。所以我们一看,真正有福报的人不多。福德不具足的人,还是占大多数!实在讲这段经文,就是这两句话,「知幻即离,离幻即觉」,顶重要的就是这两句话,跟《金刚经》上讲的义趣完全相同。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菩萨当然没有问题,让我们生起疑惑的是末世众生。末法时期的众生行吗?《圆觉经》是一部大经,经义跟《楞严经》非常接近,但是它有相当的深度。虽然有相当深度,如果我们有《金刚般若 》的基础,去涉猎这些圆教的了义经典就不难,《金刚经》的确是一把宝贵的钥匙。末世众生有没有这种人?有。正如同须菩提尊者在这部经上所问的,五五百年之后,还有没有人能够相信释迦牟尼佛讲的这些话?世尊为我们解释得很清楚,不要说是现代,再往后去,我们知道,世尊的末法一万年,这才过一千年,后面还有九千年。九千年之后,有没有人?还是有人。为什么在那个时候还有人相信?还有人能够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这些人善根福德深厚,不是普通人!这是佛在大乘经上常常说的,《金刚经》上也说,他不是凡夫,久远劫来他就种植善根福德,善根福德非常深厚的人。 善根福德这么深厚,他为什么不证果,还在当凡夫?实在讲,这个话问得很好,问的是谁?就是我们这帮人。我们无量劫来,《无量寿经》上所说的,阿闍王子曾经供养四百亿佛,四百亿佛,诸位想想,那要经过多长的时间?就算是每一尊佛出世你都碰到,实在讲没有那么好运的人,哪有那么巧,佛一出世你就碰上?不见得是每一尊佛出世你碰上,但是你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无量劫!这样深厚的善根,听到释迦牟尼佛讲这个经典,生欢喜心。但是诸位要晓得,没有这样善根深厚的人,纵然听到,有机会闻到佛法,心不坚定,不能够依教奉行,不坚定。如果要是念佛往生,那他的善根福德比这个还要深厚。这是我们在经上看到的,阿闍王子曾经供养四百亿佛,听到释迦牟尼佛讲《无量寿经》,动了一个念头,希望自己将来成佛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就动这么一个念头;还没有动念头「我要发心念佛往生」,没发这个心。然后我们就想到,《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个善根少,少到什么程度?供养四百亿佛的善根都少,你才晓得修净土法门的人不可思议!修净土法门的人,决心这一生当中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只要这个决心下下去,再不退转,这个人就是菩萨,绝对不是凡夫。这个话也不是我说的,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上讲的。 我们今天在《金刚经》上,我们知道「幻」,能执著的心,三心不可得;所执著的一切法,法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身心世界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我们今天知道这个是幻。不但佛是这么说的,近代西方科学家也是这么说的,他的说法跟佛在经典上讲的已经相当接近了。可以说我们「知」,现在问题,知是知,没有离。如果你在我们这个讲堂里面,你这一听马上就离,那就恭喜你,你当下就证果,你立刻就成佛了。古人所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话不假!你想不想成佛?想成佛,离了,你马上就成佛。当然这个佛不是究竟圆满佛,但是确确实实是《金刚经》上所讲的诸佛如来。圆教初住菩萨就是诸佛如来,你真的是成佛,不是假的。问题是你肯不肯离,也就是你肯不肯放下,放下就是,离幻即觉。 这是说明大乘了义经的理论与方法,乃至於果证,末法时期的众生也有分,不要低估了自己,但是也不可以抬高自己。抬高自己,是贡高我慢;低估了自己,显得自己太懦弱无能,这都不行,都不能成就。要明理,要放下。实在不能完全放下,那我们就走次第;圆融没法子走,走次第,次第是逐渐逐渐放下。我们还拿比喻来说,你们从一楼到五楼来,你们从台阶一步一步上来,你爬到第二层,你一定舍第一层,你放下了!你放下第二层,你才能到第三层;放下第三层,你才能到第四层;四层也放下了,你才能到第五层。你不放下,你就得不到,一定要放下。次第是慢慢的放,先把身外之物放下。这个放下,跟诸位说,最要紧是从心里放下,我不再攀缘了。我每天三餐饭能吃得饱,能穿得暖,有个小房子住,就很好了,不要再贪求、再奢求,奢求是放不下。希望生活愈过愈简单,那你就是愈放愈多。放下的愈多,你就愈自在。为什么?你心里负担少,压力少。贪而无厌的人,心里负担沉重,压力很重,那就不自在,烦恼重重!能放下的人,烦恼少;烦恼轻,智慧就增长。所以他的生活,人家生活在圆满智慧之中,这真正是高人。一般凡夫是生活在烦恼里面,苦不堪言。这些事跟理,都要好好去想想。我们讲得很简单,讲了你也点头,但是你还是放不下。什么原因?没想通;果然想通,你就真的放下了,放下就明心见性。 「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刚才讲了,三界、六道、十法界都是幻的,所以称之为「诸幻」。三界六道从哪里来的,你要清楚;你搞不清楚,所以你不肯放下。佛在经上真的讲得很圆满、很透彻,十法界是从妄想里面生的,打妄想、起分别,这就有十法界。六道从哪里来的?六道是十法界里面的一个部分,执著来的。所以佛在《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证得的是什么?一真法界,真如本性,你不能证得,原因就是你有妄想,你有执著。还有一些人,有妄想他死不承认,「我没有妄想!」他没有妄想。没有妄想,你怎么会生在六道里头?不但你有妄想,你还有执著;你要是只有妄想,没有执著,你今天应该是阿罗汉、缘觉、菩萨、佛,你在四圣法界,你不应该在六道轮回。在六道里面的人,不但有妄想,还有严重的执著。这就是我们要承认,不承认不行。承认我有病,我晓得有病还有救,他还会去找医生、找大夫,要去治病;有病,不晓得自己有病,不承认自己有病,到病一发的时候那就没救,那才是可怕的事情。所以妄想执著统统放下,这就是离幻,那就觉了。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我们凡夫的的确确有超越十法界的机会。 佛法讲缘分,缘很重要!《弥陀经》上讲的善根、福德、因缘,缘分很要紧。纵然你有善根、福德,如果你这一生没有机会,没有遇到净宗的经典,没有遇到《金刚经》,没有遇到《圆觉经》,那你真的是没法子;纵然遇到,遇到了不懂。会念经,不懂经义没用处。为什么?他提不起修行的功夫,功夫是观照,提不起观照的功夫。所以经要解义,江居士在《讲义》里头说了多少次,不但要解义,要圆解,要解得透彻,解得圆满,然后你才知道怎么用功。不但你晓得怎么用功,你还会知道非这样用功不可,那么你的问题就解决了。所以,缘非常重要。 【此段经文正是此经注脚。此为一超直入圆顿要门。一切法门,无方便於此者也。】 这个话讲得没错,理上讲确确实实如是。但是这样根性的人,在中国历史上,佛教传到中国来,是公元六十七年,今年是一九九六年,将近两千年当中,佛教史里记载的只有一个人。唐朝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只有这一个,他的确「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我们就看到这一个人,就没有再看到第二个人。为什么没有第二个人?如果说是知得不够彻底,这的确可能,不能完全放下,这是占大多数,没有这么直截了当的。宗门里面的人物,有几年开悟的,明心见性的;有十几、二十年、三十年开悟的,明心见性的,这个我们在历史上看到不少,禅宗《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里面所记载的。但是像惠能大师这样,我们没有看到第二个人,他真的是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所以能大师给我们做见证。 「无方便於此者」,净土念佛往生也比不上它,也没有它这么直截了当,这个话全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们今天还要抱住净土,原因就是我们放不下,我们离不开,这个没有办法,全身靠到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帮忙,我们只好走这个路子。实在说,纵然你能够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十方诸佛还是劝你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你看看文殊、普贤,《无量寿经》上第二品前面列的「贤护等十六正士」,那十六个人是等觉菩萨,不是普通人,他们的果证,跟文殊、普贤没有两样,跟观音、势至完全相同,为什么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快,时间缩短。就像此地讲的,确实一切法门没有比这个更方便的,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圆教初住菩萨。你要想成佛,还要修三大阿僧只劫,如果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一小劫的时间都不需要,太快了,这是说明为什么十方等觉菩萨还要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江味农居士一生研究《金刚经》,他这一本《金刚经讲义》,四十年的心得报告。他真的透彻明了,他老人家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真正透彻了,一定是这么做法。 【佛说一句法,包含无量义,可作种种解,故谓之圆音。】 圆是圆满。为什么佛说一句法含无量义?不但是大乘了义经,字字句句含无量义,小乘、方等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给各位说,也是这样的,这个我们要知道。为什么都是这样的?因为世尊字字句句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它不是从分别妄想里头流出来的。我们世间的凡夫,文章写得再好,书著得再好,都是不了义,为什么?从思惟、想像、思考里面流出来的,在佛法里面讲,意识心里面流出来的,是八识心;而诸佛菩萨转八识成四智,四智就是真如本性。所以字字句句流出来的源头不一样,根源不相同,一个是从自性里流的,一个是从意识里流的,那怎么会一样?识心里面流出来的,就有分别、有执著,那个意思有尽。佛的经典是从心性里流出来的,意思无有穷尽,所以它含无量义,所以能作种种解。特别是学教的,学经教的不能不知道。我常说:佛经没有意思,佛经不能讲解,这个在前面都详细跟大家报告过,佛经没有意思。释迦牟尼佛自己也说,佛不但无有定法可说,佛无有法可说。我们学佛的人,对於佛的经典要用什么态度?佛既然是无有法可说,我们应该要无有法可闻,那就对了。所以经典受持,老实念,不要去想它的意思。你想它的意思,叫胡思乱想,它没有意思,你怎么会想出意思来。你想出那个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你怎么想,都不是佛的意思,佛没有意思。所以你几时没有意思,你就入了佛的境界;没有意思的时候,见性,明心见性。凡夫之人要是来问你这个经是什么意思,你就头头是道跟他讲,讲凡夫的意思,这就无量义了。你真正要是能通达无意思的时候,讲经就活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无论什么根性的人,你接触,你都会讲得头头是道。大家要晓得,无意思里头才会出无量义,有一个意思,死的,再不能作第二个意思讲。 佛的经典,当然特别是《金刚经》,《金刚经》因为过去有五祖忍和尚、六祖能大师,他们两个提倡,於是《金刚经》变成家喻户晓,知名度最高,读诵的人最多。自古以来给《金刚经》作注解的人也最多,现在《大藏经》续藏里面收的《金刚经》注解有一百多种。看到这个记载上讲,自古以来有五百多种,《金刚经》有五百家的注解。如果它是一个意思,一本注解就好了,何必要这么多?无量义!哪有一个意思? 学经要大开圆解,大开圆解要从哪里做?从无意义上下手,特别是《般若 经》上说的,「般若 无知」。经要天天读,读到无知。《心经》上讲的「无智亦无得」,就成功了,智没有了,得也没有了。《心经》讲得简单,「无智亦无得」,就出了一个题目,「无智亦无得」,文章是什么?文章就是《金刚般若 波罗蜜经》。你们想想看,《金刚经》我们快讲完了,整个内容到最后归结,不就是无智亦无得吗?到无智无得的时候,你就明心见性。无智无得是彻底放下了,无智把所知障放下了,无得把烦恼障放下了;二障统统放下,你就明心见性。智、得是幻,不是真的,知幻即离,离就是无智、无得。离幻即觉,你就明心见性,你就见性成佛。然后你才晓得,字字句句里头本来具足无量义。无量义是从起用上讲的,起作用上讲的,无量义,不起作用的时候,什么意思也没有。可作种种解,这是佛的音,圆音。 【又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 圆人是圆顿根性的人。怎么样才是圆顿根性的人?於一切法不分别、不执著就圆,一有分别执著,棱角就出来,就不圆。我们是不是一个圆教的根性,不必问别人,自己可以省察一下就知道。如果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还有计较、有分别、有执著,就不圆;离一切分别执著,就圆了。圆人因为心清净,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他看东西,我们一般讲没有成见,那就圆了。我们为什么不圆?有成见。这桩事情,自古以来世法、佛法都讲得很多。 童年的时候,小学生刚刚开始接受教育,在中国古代,对於这桩事情非常重视,不像现代。父母为自己儿女选择老师,这个老师影响他这个小孩一生,所以非常慎重去选择。启蒙的老师,他的标准是什么?德行。师是师范、模范,就是做人的模范,这叫师道。做人的样子,要选一个好的榜样,让这个小孩接触他,这就俗话说,不知不觉当中受他的薰陶、影响,先入为主。小朋友一接触这个老师,就是个好样子,影响他一生。等到他长大,他亲近别的老师,那个没关系,好的榜样已经养成,已经养成好习惯,再去亲近外面人影响就不大了。最重要的影响就是第一个老师,因为他年纪最小,六、七岁的时候上学,这个影响力最大,会影响他一生。但是,现在有几个人懂得这个道理?有几个人晓得这桩事情?换句话说,今天有几个人真正爱护自己的儿女?如果你真正爱护你的儿女,你家里不可以买电视,电视是坏样子,两、三岁就在电视机面前天天看,学了脑筋坏主意不晓得有多少?在从前,说老实话,十几岁的人都没有这些想法、没有这种念头,现在两、三岁就不得了,察言观色,就能看人的面孔说话,都说假话,你说这怎么得了!今天这个世界是魔王主宰,魔王在哪里?在你家里,你家里的电视机就是魔王。害得你一家人身心不安,你还挺喜欢它的,那有什么法子!圆人,圆顿根性的人,非常可贵!也就是心地清净无染,没有分别、计较,这是圆顿根性,他修学大乘很容易。如果是样样都分别、样样都计较、样样都执著的,学小乘法好,方便。小乘法叫你执著,大乘法叫你开放,这是大小乘教学宗旨、义趣不一样的地方。 【邪人遇正法,正法亦成邪。】 这是真的,我们在现前这个社会上见到太多太多了,就是所谓变了质的佛法,佛法是正法。世间确实有一类的人,认为什么?佛法的利益可图,佛教徒很老实,可以欺骗他们,於是挂了佛教的招牌,欺骗信徒、为非作歹、毁灭佛法,太多太多了。中国、外国处处都能见到,这个事情很麻烦!我们周边的人有没有?就可能有。为什么会有?名利的诱惑力量太大了。这个我们也能够谅解他,他哪有那么大的智慧、那么大的定力,能够抗拒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诱惑?不可能!要避免众生造罪业,只有我们自己小心谨慎。譬如,我们想做一件好事,印经布施是好事,有人听到了,到处去化缘。我们印什么经,去化缘,大家欢欢喜喜拿钱,拿了一万块钱来,印一千块钱,他印了,是印出去了,谁也不会去查他的帐,造罪业!现在这个事情很普遍,在台湾印经的印刷厂都知道。我们也找这些印刷厂印经书,我们后面版权页上,印一万本就是一万本,印一千本就是一千本。印刷厂老板曾经跟我讲过:法师,你们很老实,你们都照这个数字印。我说:难道还有不老实?他说:多,好多!他告诉我的,我才晓得,我才知道还有这么一桩事情,印刷厂老板告诉我的。实际上他只印一千本,但是版权页叫他印一万本,他作弊,老板清楚,他经手的,这个造罪业!举出一桩小事,类似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我们要建个道场,建道场要化缘,有些信徒帮忙化缘,化来的,他也分一半去,这个我在台湾听说了。寺院的信徒,派他去化缘,化来之后怎么样分法,所以他才热心,他要是无利可图,他才不干!这都是造罪业,就是「邪人遇正法,正法亦成邪」。古时候讲这句不好讲,不好懂,现在很好讲,很好懂,摆在面前,很好懂。可是,业因果报不可思议! 最近这几年来,《了凡四训》自从民国初年印光大师的提倡,我们跟进,流通量很大,总希望诸位要多多的看看,你能够相信因果报应,你能够相信命运,你就不会造业。「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说你能赚到钱,那是假的,你怎么可能赚到钱?你如果真的能赚到钱,释迦牟尼佛也拜你做老师,佛菩萨没有这个能力。钱从哪里来?你过去种财布施的因。你布施得多,你这一生得的多,因缘果报。你前生种的财布施的因少,你这一生得的就少。就像刚才说的,打著佛菩萨的旗号,欺骗众生赚来的,都是你命里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古人所谓「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他今天就是作强盗抢来的、偷来的,都是他命里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他要不偷不抢,他也得到;可能得到是慢一点,过几年才得到。他不过先把它拿到,拿到造罪业,还是命里所有的;命里没有的,你去抢抢看,你抢不到,你也偷不到,命里没有!所以我们懂得佛法,了解因果,晓得钱不是人赚来的。如果你把这个道理参透,你的心就定了,你就不会汲汲去争名夺利,去干这个傻事情。命里有的决定有,命里没有的,怎么求也求不到,何必去干傻事?何必去犯法?何必去造恶业?真正明白了,彻底明白了,不会造恶业了,绝对不干傻事情,真正晓得积功累德,前途一片光明。 【所以大乘经中教导学人,以亲近善知识为要图,以开正知见为根本。】 这两句话不仅是大乘佛法,凡是佛法,可以说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学佛最重要的是善知识,我们讲的好老师,你遇到好老师,你不会走冤枉路。一般学佛的人,学多少年,学几十年,没有成就,没有受用。什么原因?没有好老师,关键在此地。如果真正遇到好老师,效果很快速、很显著。我常常劝勉大家,学佛的成就,学佛的功德利益在哪里?就在你面孔上。你学佛,学得一年比一年年轻,学得身体一年比一年好,这是花报,一定得到的。这么一点点小的好处都得不到,你还学什么佛?为什么会有这个效果?佛在经上讲了很多很多遍,「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佛常说的。《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意思是一样的。相是幻相,幻相怎么变现出来的?识变的。识是什么?心想。你心地清净,你的容貌就清净,你的身体就清净。身心清净,它怎么会生病?凡是生病,都是你的心不清净、污染,身不清净这才会生病。身心清净的人不会生病,不容易衰老,这是学佛马上就得到的效应。看你是真修还是假修?假修,当然你得不到,你还是有烦恼,还是有忧虑,还是有牵挂,那都是衰老疾病的根源。你又不想衰老,又不想生病,可是你偏偏又要去制造,你不是自作自受吗?世间人没有接触佛法,不懂这个道理,那情有可原。我们学了佛,明白这个道理,「知幻即离」,妄想、分别、执著、忧虑、牵挂是幻,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能把这个离开,你的身心就健康,初步的利益你就得到了。 所以好老师非常重要。好老师好在哪里?帮助我们开正知见,这就是好老师。如果不是帮助我们开正知正见,那就不是真正的善知识。真正善知识一定帮助我们开正知正见;换句话说,就是三皈依里面讲的「觉、正、净」。这个老师帮助我们的是,提升我们觉正净,这是善知识。如果这个老师不是教我们觉正净,还加深我们迷邪染,那就太可怕了。我们已经迷邪染很深,再要加深,还得了?这是我们在这个时代辨别善知识的真假,你用这个方法来辨别,就很清楚,你就不会上当。《楞严经》上所说的,我们现在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正怎么辨别?很简单、很容易,正法是让我们趋向觉正净,邪法是教给我们走向迷邪染,邪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请看经文,下面这一段「约我见明离亦离」,这个经义愈说愈深。前面的一段,是从尘界,在第一百七十段,「约尘界明离一多」,这是第二段,「约我见明离亦离」,这个经义愈说愈深,愈说愈透彻。请看经文: 【须菩提,若人言。】 这是假设,假设有一个人这么说。 【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假设有个人这么说。 【须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这个人对於世尊的说法是不是真的明了,真的懂得?我们开经偈里头,第一句「愿解如来真实义」,他是不是解如来的真实义?下面是须菩提的答覆: 【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这个人不懂得如来所说义。这是世尊教给我们,离的念头不能有,教你离相、离见,你还有离的念头,你还是有妄想,还是有执著。离也要离,那才真的干净,真的清净。经文的意思很深,必须连到后面几段才渐渐能够看得出来。我们看这一段的注解: 【此节经义极深。当知开经以来,屡言我人四相不可有。恐凡夫因佛如是反覆申说,遂执为我见等,真实是有。此见横梗於心,正是我见。岂非反加其缚耶。】 这个意思把极深为我们显示出来,确实是深。宗门里面常讲伶俐汉,这个世间有几个是伶俐汉?若非上上根人,总免不了听了佛法,把意思听错了,听错的人很多很多!世尊说法,当时与会的大众还把佛经的意思错会了,后来的祖师大德们说法,听众当中没有把意思错会的,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现前这个讲堂里面,把意思听错了,经文错会了,那又何足为怪?我们听到了,觉得这是正常的,错会意思必定有。这一点,我们总是尽力的来防范。所以经字字句句为什么要反覆的来说,就是怕人错会意思。因此,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无不要求我们对於经要圆解,圆解就不会把意思错会了;凡是错会意思,都是知见不圆。这个地方是很好的例子,《金刚经》自从开讲以来,我们在经文里面看到的,世尊屡次说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教我们要离四相,说的次数多了,怕我们听的人执著真的有四相;如果要有这么一个念头,真的有四相,那就变成我见。经文到这个地方才给我们说出来,哪来的四相?所有一切法相,世间法、出世间法,佛法也在其中,所有一切法相都是因缘所生的,缘起性空;缘生之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怎么能把这个相当真?到此地才讲透彻! 四相为什么不能执著?因为它根本没有。所以叫你不执著,根本没有!如果你以为有,我要离开它,我要不执著它,你已经不解如来所说义。那个修行就修得很苦,我要离,离又离不掉,又拼命要离,你说多苦!这种苦,就像在梦中作怪一样,不知道这是空的。知道是空的,《圆觉经》「知幻即离」,什么是离?知就是离。知幻跟即离不是两桩事情,一知就离了。知道之后,「我还要离」,那你根本就不知。你晓得是幻,还有个离不离?当下就丢掉了,就没有了,问题就解决了。确确实实听经有这么多人有这种误会,所以在此地不能不讲清楚,不能不讲明白。如果错会了,那又加一层的迷惑,又加一层的妄想,「岂非反加其缚耶」,这个缚是烦恼的代名词。 【此经於一切法,屡说即非、是名。】 即非、是名,我们看得太多太多,也讲得很多,这是世尊说法的善巧方便,我们要懂得这四个字的深义。 【以明相有性空之义】 说即非,是说性空;说是名,是讲相有。但是相有,我们又执著有;说性空,我们又执著空。你说这个东西糟糕不糟糕?其实「空、有」都没有,你才真的明白,你才真的懂得即非、是名的意思。如果即非讲性空,也不能说讲错,是名讲相有,也不可以说错,其实有没有真懂?没有真懂。所以你天天念《金刚经》,天天读《金刚经》,你不会开智慧。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待人接物当中,依旧解决不了问题。毛病出在哪里?空有两边都执著,与《金刚经》的宗旨「诸法一如」不相应。一如里面,没有空有才一如;有了空有,有了对立的,哪来的一如?这是前面一大段经文,破除我们相对的观念。只要有相对,就不是一如,你还是落在四相四见里面。所以佛讲这些话的意思,真的理解了, 【意在令人观照本空,顿得解脱。】 这是如来的真实义。可见得如来的真实义,并不是说的这些法相上,是教你知幻即离,这是如来的真实义。所有一切大乘了义经典都是这个宗旨,我们净宗与这个宗旨符不符合?符合。今天大家念佛,功夫为什么不得力?你不了解这个宗旨,你违背了佛说法的义趣,所以你念佛修净土得不到利益。如何能符合《金刚经》上讲的原理原则?还是知幻即离。告诉你身心世界、六道十界都是假的,都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我们念佛人,身心世界放下了,一句阿弥陀佛,专求净土,那就得到了。放下身心世界,这是无住,应无所住;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而生其心,怎么不是《金刚经》的教义?放下身心世界,不著有;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不著空;空、有两边不著,这是金刚般若 ,这是真实智慧。所以「意在令人观照本空,顿得解脱。」你马上就自在了,放下就自在。这个事情要靠自己,佛菩萨帮不上忙,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无始劫的烦恼是你自己找的,不是别人给你的。你打妄想、你分别、你执著、你忧虑、你牵挂,都是你自己搞的,没有一个人给你的。因为是你自心迷惑颠倒变现出来的,所以佛菩萨帮不上忙,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佛菩萨能帮的,只把这个现象给你说清楚、说明白,告诉你全是假的。所以聪明人、上根之人,一听是假的,事情马上就解决了。为什么?不再忧虑、不再牵挂、不再打妄想,假的!真的懂得、明白了,当下得解脱。 【利根者,自能闻一知十。】 佛门常讲一闻千悟,大彻大悟。「悟知我见等,亦复相有性空也。」还是这一桩事情,相有,有即是空;性空,空即是有;空有不二,空有一如,才是诸法如义。我们今天,这也是个关口,过不去。性空相有,我们把它分作两桩事情,不晓得性空跟相有是一桩事情,我们错在这里。所以说相有就是性空,说性空就是相有。《心经》大家天天念,念了有什么用处?提不起观照功夫。每天念,不起作用,你说多可惜!《心经》上简单明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不异就是没有两样,「空不异色」;换句话说,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是一不是二。如何把这个经义应用在生活上?我们起心动念,对人、对事、对物,只要一起心动念,马上就体会到,色、空是一不是二,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马上就息掉,这就叫做观照本空。 玄奘大师当年到印度,那个时候是走路去的,当中要通过八百里的大戈壁沙漠,新疆那个沙漠地带,能通过这条沙漠,还能活著回来的,没几个人。十个人去,难得有一个人回来。他能渡过重重的险难,《传记》里面记载,他就受持《心经》,观空,所以一切灾难他能够通过。在这个险难当中不能通过的,执著有。由此可知,观照本空,利益功德不可思议! 【今曰佛说我见等】 等就是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假设有一个人这么样的执著,说佛说法说这四种见。 【其偏执於有相边,未能通达我人等等之见,亦为本空。故曰不解如来所说义。】 他听佛这个说法,听佛说空,他就执著空;听佛说有,他就执著有。佛说法没有一定的,这个诸位必须要知道。佛为什么一会儿说空、一会儿说有?佛对那个说法的人,那个人的执著不一样。今天张三来请教佛,佛一看他,他执著有,佛就跟他讲空,破他的执著;过两天又来一个人,请教释迦牟尼佛,这个人执著空,佛讲有,破他执著空。佛所说的一切法,破众生的执著而已。所以你读经,你要想想,这个经是对什么人讲的。后世有一些人不懂得佛说法的义趣,还误会释迦牟尼佛说法不一定的,一会儿讲空,一会儿讲有,自相矛盾。这个误会就更深,「不解如来所说义」,佛哪有法好说?佛是看你害什么病,这个药下去,病就好了。病好了,药也不要了。「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你这才真正懂得。所以佛的一切经都有对象的,对什么人说的。 我们今天最大的困难,这些经都不是对我说,我们所看的,都是佛对这个人说,对那个人说,都不是对我说的;换句话说,就很不容易治我的病,不对症!可是佛也非常慈悲,灭度之后,后世众生也是无量无边,佛也不舍弃他们,要是舍弃他们,违背了慈悲的本愿。我们常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释迦牟尼佛怎么能把我们舍掉?与他这句话不是相违背?他真的没有舍弃我们,所以教给我们念佛法门。在《大集经》里面普遍的告诉大众,佛的法运有三个时期:正法、像法、末法,他老人家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严持戒律就能够证果,「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是像法时期,禅宗非常兴盛,「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今天生在末法,听释迦牟尼佛的话,念佛求生净土,不就个个都成就了吗?留一个方法,教给我们末世众生,我们今天生在末法不听话!还要去找释迦牟尼佛替从前人治病的老药方,老药方找到了又不对症,用这个药方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把病加重了。这个处方不是给你用的,你偏偏要用它,释迦牟尼佛没有过失,是你自己的过失。释迦牟尼佛留一个处方给你,你偏偏不用,你去找他治别人病的药方,你要是吃死了,医生不负责任。我们世间人有病,用药都很小心谨慎。佛经是药,佛法要是不契机,断众生的法身慧命,但是那不是佛的事情,是我们自己选错了,这个要晓得。 佛的经典,我还在初学的时候,在李老师的会下,好像还没有出家。同学们在一起聊天讨论佛法,我曾经说过一句,我说:「佛法会害人,会害死人。」我那些同学听了不服气,到老师那里去告状。他说给老师听,老师点头说:没错!就问老师:为什么?法不契机,不契机会害人,会断人法身慧命。所以我们选择法门非常慎重,也就是说,要选择适合自己根性的法门,修学才得利益。不会选择,那就选择净土宗,因为净土宗是释迦牟尼佛就对我们开的处方,就是教导我们的,这是决定不错的,末法时期选这个法门。 【古德有请师解缚者。师曰:谁缚汝?此节经文,正明斯义。】 这是宗门的公案,禅宗里面的典故,真有这个事情,那不是假的。一个人忧虑、烦恼、牵挂重重,苦闷得不得了,去找法师,请法师把他心里的结解开。过去有个电影,我们在外面看到广告,片名叫心有千千结。找法师解结,法师也很高明,你把结拿来,我替你解。达摩给慧可安心,就用这个方法。古大德遇到这个人,反问他,缚好像绳索捆绑一样,不自在,反问他:「谁缚汝!」哪一个捆绑著你?这些话都是点醒他,叫他回光返照。果然回光返照,没人系缚。你说你今天有苦,你有难,谁给你苦受?没有人。某一个人给我气受;那个人为什么不给他气受,单单给你气受?实实在在讲,人家给你气受,你欢欢喜喜接受过来,你要受,那有什么办法!问题还出在你自己。譬如有一个人骂你,他骂别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骂你,你为什么会生气?骂别人,我没有受;骂我,我就接受过来了;你要不受,不就没事?你怎么能怪人家?你明白这个道理,这外面境界一切人事物都没有干扰我们,都没有系缚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愚痴,他不给我,我也要拿回来,这个麻烦就大了。 譬如我刚才讲的电视,电视是个魔王,你受它的害。如果我们不受它的害,电视是菩萨,可以天天看电视修行。有没有?有,《华严经》上就有。《华严经》那个时代,电视没有发明,虽没有发明,有类似的,戏剧、歌舞,这里面修行会开悟、会证果。他为什么会开悟、会证果?因为他看那个相都是假的、都是空的,从那个假相再一回光返照,整个宇宙人生都是空的、都是假的,他开悟了。所以会的人,唱歌、跳舞、看戏都成了佛;不会的,堕落下去了。因为会的人太少,佛菩萨就少了;不会的人太多,妖魔鬼怪就太多了。外面境界没有好坏,没有佛、魔,佛与魔在哪里?在我们自己心里头。一念迷,境界都是魔境,什么境界都是魔境,讲经说法都是魔境;一念觉,唱歌、跳舞都是佛境界。所以外头无佛亦无魔,佛跟魔就是我们一念觉迷。一念觉,佛境界;一念迷,魔境界。你怎么能怪别人?世间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怨天尤人,那个过失最大,那是真的错了。这是举禅宗公案典故说明,这节经文就是这个意思。 【性体空寂,本无有缚。】 性是空寂的,相是了不可得,可见得性相都没有系缚我们。换句话说,性相都没有带给我们烦恼,都没有带给我们忧虑、牵挂,没有!烦恼、忧虑、牵挂,是你自己找的。怎么找的?这就讲: 【今横一我人等见於心,且曰佛亦如是说,岂非作茧自缚乎。】 错就错在这个地方。所以听经闻法,最好是要听全部的,要细心去体会,最怕的是断章取义。听一句,听一段,执著这一句,执著这一段,那就坏了。诸位想想,佛法是破执著的;破执著,你在里面再执著,岂不是大错特错!因为众生种种执著不同,佛这个经典有种种破执著的方法,也不同。圆顿根性的人聪明,他明白佛的意思,他可以听,他样样都不执著,於是他解义就圆了。舍一边执著一边,都会把佛的意思误会了,都会把佛的意思错解了,这样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困惑,真正是作茧自缚,没有人缚你! 这一段是把问答这个大前提说出来了。精要的意思,是在底下这一段,才真正把这桩事情为我们说清楚、说透彻。今天就讲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