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智法师:《菩萨优婆塞戒经》怎么由来的(221—230)--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纯智法师所有开示



 纯智法师:《菩萨优婆塞戒经》怎么由来的(221—230)


 下载DOC文档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221、《菩萨优婆塞戒经》怎么由来的?

  答:这是由于善生长者的求佛问法,而由佛陀亲口说出的,共有七卷二十八品,是为投合在家人甚至当时外道的根器而说的。这是一部很好的经典,从一个初信的俗人,直至成佛的历程,都有详细的指引,但是从受戒得戒的因缘上说,这是最难受难得的一种大乘戒。

  222、何谓重戒轻戒?

  答:所谓重戒与轻戒的分别,是在“根本”及“种类”的不同,或者是“性罪”与“遮罪”的不同。一切戒的根本,称为根本戒,比喻杀、盗、淫、妄语,便是一切戒的根本。从每一种根本中所产生的同类小戒,称为种类戒,比喻打伤众生,是杀戒的种类;损他财物,是盗戒的种类;摩触异性,是淫戒的种类;讽刺的话,是妄语戒的种类。至于性罪、遮罪也在前面讲过,在此忽略。(参考鄙作《简明在家居士律学答问之一》,第二章的五戒十善,书上也仔细地讲过。)

  223、什么是种类戒?

  答:虽然犯类似杀、盗、淫、妄语,然而没有达到杀、盗、淫、妄语已遂罪的程度,或者刚想行动就停止了,便称为种类戒。

  224、《菩萨优婆塞戒经》对重戒轻戒如何称为?

  答:《菩萨优婆塞戒经》中,有六条重戒二十八条轻戒。经中称六条重戒为“六重法”;二十八条轻戒为“失意罪”。

  225、《菩萨优婆塞戒经》重戒有哪些?

  答:有六条重戒:一,杀戒;二,盗戒;三,大妄语戒;四,邪淫戒;五,酤酒戒;六,说四众过戒。(《梵网经》是十条重戒)。

  226、受了菩萨优婆塞戒,意业违犯了,是犯戒吗?

  答:菩萨优婆塞戒的重戒,包括了身、口、意的三业。(在小乘戒中,身、口犯戒有罪,心意犯戒无罪,心意犯戒实际也不是犯戒,所以小乘戒,既不以意业为轻戒,更不以意业为重戒。)在大乘戒中,不但心意违犯了有罪,而且列为重罪。所以受了菩萨优婆塞戒,意业违犯了都是犯戒。

  227、为什么守好意业不起恶念很重要?

  答:事实上,身、口二业的成为罪行,主要是由于意业的策划、预谋和操纵,由意业的发动而成为身、口二业的,有善念、恶念、不善不恶、甚至无记。现在菩萨戒中所戒的,都是属于恶的意业,那就是贪、嗔、痴三毒。菩萨优婆塞戒中的六条重戒,可概括为身、口、意三业,三业可归纳为一个意业所统治的三毒。我们众生之所以沉沦于六道轮回的生死大海,迷梦于漫漫的长夜之境,也不过是由于意业不善而致三毒为患。所以,守好意业不起恶念很重要。

  228、《菩萨优婆塞戒经》轻戒有哪些?

  答:1,不供养父母师长戒;2,沉乐饮酒戒;3,不瞻病苦戒;4,见乞不与戒;5,不承迎礼拜尊长戒;6,见他毁戒心生骄慢戒;7,不持六斋戒;8,不往听法戒;9,受僧用物戒;10,饮有虫水戒;11,险难独行戒;12,独宿尼(大僧)寺戒;13,为财打人戒;14,以残食施四众戒;15,蓄猫狸戒;16,蓄兽不净施戒;17,不蓄三衣钵仗戒;18,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19,贩卖斗秤不平戒;20,非处非时行欲戒;21,商卖不缴官税戒;22,犯国制戒;23,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24,僧不听Zhi自说法戒;25,在五众前行戒;26,僧食不公分戒;27,养蚕戒;28,行路见病舍去戒。

  229、求受菩萨戒有什么条件?

  答:求受菩萨戒虽然很宽松,但是必须具备有两个主要条件:

  第一就是要有感戒之善;

  第二就是要无障戒之恶。

  230、什么是感戒之善?

  答:感戒之善,分为两种:

  一是菩萨种姓;

  二是发菩提愿。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纯智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