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无量寿经 |
净土法门法师:大乘无量寿经大意(第六集) |
|
大乘无量寿经大意 (第六集) 1992/12 美国达拉斯 档名:02-22-06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面,「必成正觉第七」。这也是阿弥陀佛自己宣说的,前面这一行是释迦牟尼佛的简介: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 下面的偈颂也是弥陀自己说的。 【我建超世志。】 『我』就是法藏比丘的自称,也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他自己。『超世志』就是指前面的四十八愿,确确实实他的誓愿超过诸佛在因地里面所发的弘愿。 【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这是我们愿愿当中都看到的。现在他在西方世界已经成佛了,这是佛在几乎说到净土的经典都明白的告诉我们,法藏在那边成佛已经有十劫了。由此可知,他的大愿是愿愿都圆满、愿愿都实现了,这是示现成佛。成佛之后,也就是他所有的弘愿都得到圆满的实现。下面的工作就是接引十方一切众生。 【复为大施主。】 在一切布施里面确实阿弥陀佛的大施是一切诸佛所不能及的。他是三种布施可以说都做到了究竟的圆满,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物资的丰富永远享受不尽,这是属於财;法布施是弥陀在那边天天为大家讲经说法;无畏布施是永远不堕三恶道,不管你什么时候离开西方极乐世界到他方世界教化众生,都不会堕到恶道,所以说三种布施都达到究竟圆满。底下这经文说得非常明显,他要是成正觉,就是成佛了: 【立名无量寿。】 阿弥陀佛是梵语(梵音)音译过来的,他的意思就是『无量寿』,所以佛在《阿弥陀经》里面给我们介绍,叫无量寿也叫做无量光。无量光寿就是阿弥陀佛的意译,阿弥陀佛的意思。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确确实实如阿弥陀佛的本愿,一定都会到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去的时间有早晚不同。有的人这一生善根成熟了,这一生就去了;有的人听了还不相信,虽不相信这叫金刚种子一历耳根永成道种,这个种子不会消失的,到哪一生哪一劫缘成熟了,你再遇到这个法门,再听到这个名号,从前阿赖耶识有种子,现在再听听就很熟悉。所以种子生生世世在薰习,总有一天真正接受、真正相信了,所以『俱来』不是现在立刻就来,是有了这个种子早晚都要来。到了西方世界: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这就是到西方世界你的身相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这是平等世界,我们在前面弘愿里面看过,此地他又为我们叙说,可见得这个事情不是假的。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这是跟阿弥陀佛一样,以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这个地方『诸群品』是指法界有情众生,有情众生是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我们常讲九界有情。他不是限定某一个世界是尽虚空遍法界,这九界有情众生普遍都能帮助他。这是生到西方世界的人得到弥陀智慧威神的加持就有这种能力。 【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 这是自利。要利他必须要自利,李老师把这两句给我们标得很清楚。『离欲』是戒圆满,『正念』是定圆满,『净慧』是慧圆满,戒定慧三学的圆满必定是在西方极乐世界。不但三学圆满,普贤菩萨在《行愿品》里面告诉我们,他所讲的十大愿王也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才得圆满;换句话说,不生西方极乐世界,十大愿王很不容易修圆满的。可见得这个极乐世界真的是大圆满的世界。下面这是说佛的神力加持。 【愿我智慧光。】 『我』就是阿弥陀佛自称。 【普照十方刹。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悉舍三途苦。灭诸烦恼暗。开彼智慧眼。获得光明身。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李老师在这个地方是判作一个段落,这一段落就是说佛的智慧光明、神通道力的加持。佛力加持通常有显加有冥加,显加是你自己感觉到,觉察到佛在加持你;冥加是冥冥之中,佛实实在在加持你,但是你自己不会觉察,虽不会觉察,确确实实是得佛力加持。加持的现象,实在讲如果我们细心一点不难体会,从什么地方看?烦恼轻了,烦恼少了,心地清净了,好像智慧增长了,有这种现象。做事情很顺利,都能称心如意,这都是佛力加持的现象。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实在讲此地讲的法藏,法是一切法,藏是含藏之义,一切佛法含藏其中就叫法藏。这个法藏就是指的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我们虽然有,没有打开,闭塞!因此虽有也得不到受用,必须要靠善知识的协助,帮我们开启,使我们重新肯定自己真心本性当中,原来含藏著无量无边的宝藏。但是开发到究竟圆满是阿弥陀佛,一切诸佛菩萨都帮我们开启,虽开启没有开启的圆满,他开了一部分,没有开到圆满,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法藏圆开了! 『广施功德宝』,我们要问阿弥陀佛是真的施了,还是假的施了?不能说真,为什么?这个「功德宝」是我们人人自性里本具的。就是他老人家建立的西方极乐世界,要从理上来讲,从事实上去观察是我们唯心净土,自性弥陀,阿弥陀佛跟西方净土没有离开我们心性!是我们自己心性变现出来的。这是真的,这是事实,所以不能说施也不能说没有施。没有这个缘分,我们心性虽然有这个功能,依然迷惑颠倒,不能认识事实的真相,所以也可以说施,也可以说广施。这个意思都要明了,明了之后我们的心是清净的,他所讲的意思我们真正通达,不会执著。 【如佛无碍智。所行慈愍行。常作天人师。得为三界雄。说法师子吼。广度诸有情。圆满昔所愿。一切皆成佛。】 这几首偈是大愿的补充,也是大愿的总结,非常非常的圆满,尤其是这后面有一句『一切皆成佛』,这一句了不起,不可思议,充分显示弥陀本愿功德就在这一句。希望法界众生情与无情统统圆成佛道,这是弥陀的本愿。末后这一首是求感应: 【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 这讲的是大千世界。 【虚空诸天神。当雨珍妙华。】 这是求感应。我这个愿望要是能真正达成,真正成就,所谓是天地鬼神都应该给我感应,他这一说,你看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叙说的,果然就有应。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这一段是叙说法藏在西方世界示现成佛了。底下一章是讲「积功累德」,我们把经文念一段: 【阿难。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如来前。及诸天人大众之中。发斯弘誓愿已。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这是世尊为我们宣说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现成佛的修学。愿,愿后一定有行,本经一共说了三个真实,这是其他大乘经典里面很少看到的。前面曾经说过「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就是真如本性,这个地方我们又看到了『住真实慧』,佛在此地为我们宣说,目的是希望我们效法阿弥陀佛,我们学佛要以阿弥陀佛为榜样,看看他在因地发的是什么心?发的是什么愿?是怎么个修行法?我们听了之后要认真去反省、去检点、去学习,佛讲这个经就没有白讲了,我们求生西方净土,在这一生当中才真正能够达到目标。就我们现前分上来说,什么叫真实慧?对於西方净土,对於世尊在本经里面所讲的字字句句完全肯定,没有一丝毫怀疑,专依这个经典修行就是「住真实慧」。『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就是这一句佛号日夜不间断。北京黄念祖老居士一天念十六万声佛号,十六万声佛号怎么个念法?这是做给我们看,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是在眼前做个样子给我们看。我们这个小地方,他在北京已经把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不容易! 底下这句是世尊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为什么叫做极乐?此地也能看得出来,世界广大没有边际,『超胜独妙』,一切诸佛净土都不能为比。佛在不少大乘经典里面给我们介绍十方诸佛的刹土,比西方极乐世界更庄严、更美好的很多,为什么极乐世界能够称得上超胜独妙?还有比它更庄严的、更殊胜的,福报还要大的,那么它的超胜在哪里、独妙在哪里?这个要知道,他这个超胜独妙就是一句佛号接引众生,这是十方一切诸佛没有的,没有这么一个简单的方法,而且这一个简单的方法,能够教你从初发心到圆满成佛,那这真正是独妙了,妙在此地!妙在那个世界是平等世界,十方诸佛世界有比他更超胜、更庄严的,不见得平等,不见得一切众生那么容易就能往生,妙在此地。 『建立常然,无衰无变』。这两句显示出它不是普通净土,普通这个土在唯识里面讲色法,我们今天讲的物质。物质从哪来的?物质是从相分变现出来的,学过唯识的都知道,从相分变现出来的它是刹那刹那都在变化;换句话说,它是无常的,它不是永恒的,它是有衰有变的。所以佛给我们讲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有情众生就是我们今天讲动物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就是衰就是变,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地球有成住坏空,没有一样不是在变的。它为什么统统是变动的?因为它的根本的因是变的。 根本是无明,无明不觉生三细。这个基本的物质是三细相中之一,三细相是无明业相、见相、境界相。境界相就是物质,见相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精神,精神与物质统统是无明业相里面生出来的。无明业相本身就是动的,它生出来的东西哪有不动的道理?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动的。这两句显示西方世界的净土不是我们所知道的物质现象的净土,不是这个东西。不是这个是什么?不是这个一定是法性土,它是真如本性里面直接现的相,不是从第八识现的相,那就不一样了,所以他才「建立常然,无衰无变」。如果要从识心无明变现的哪有不衰的道理?它衰的幅度比较缓慢这是可能的,我们世界都是可能的,所以是不容易看到它快速的衰变,它变的时间很长。比如我们人,人妄念太多,烦恼太重,衰变非常之快速,我们能够很明显的看得出来;到了色界天人或者欲界天,他衰变的速度就很缓慢;到色界天更缓慢,但是还是会变的。就是整个六道大千世界都有成住坏空,这就是衰变时间有快慢不同而已,西方极乐世界是无衰无变,这跟我们这个世界不相同。 底下是叙说他在因地当中修行的一些方法,这是我们要认真记住学习的。我们希望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解、同行,我们不能照这个行去不了的。真正说是有把握往生,一定要努力去把它做到,所以这几句我们要认真去念。 【於无量劫。积植德行。】 这一句是总说,里面要紧的意思是教给我们断恶修善要有长远心,这个东西不是一世的,是『於无量劫』。这个时间之长,人家有恒心、有毅力,我们要学习。哪些德行?植就是培植,培养。 【不起贪瞋痴欲诸想。】 这是讲三毒烦恼,我们都有,要没有,没有就不到这个世间来了,到这个世间来,都有,只是程度浅深不相同,贪瞋痴的对象不一样。有人贪财,有人贪色,有人贪名,还有学了佛的人贪佛法,贪没断,这是对象不同而已!学佛也不能贪,贪到样样经都要学,样样法门都要学,贪心,那没有用处的。佛是教我们断贪心不是教我们换对象,所以这一点千万要搞清楚。往往一些人不知不觉的贪瞋痴统统在,只是换个对象而已,结果还是不免轮回,还是不免恶道,道理在此地。要把贪瞋痴这个意念断掉,这是内,内要断烦恼。怎么个断法?假如我们依照这个经上的理论方法去做,我们想佛,我们念佛,心里一有念头,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是凡夫当然有妄念,没有妄念是圣人了不是凡夫,当然有妄念。妄念起来不怕,怕的是你不觉,不觉怎么样?那个妄念一个、一个接著来了,那就造业、就可怕了。 妄念一起来,自己马上就觉悟,马上就能够把妄念打掉,这叫功夫。我们用什么方法?在所有一切法门里面,这个方法是最方便的方法,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就是佛号。所以这个妄念一起,不要去想这个妄念是好还是坏,不要去想,也不要想我过去造那么多罪业,现在很后悔,你想这个干什么?你想一遍就又造一次,还唯恐自己造的业不多,还要继续再造。应当把佛号马上提起来,把这个念头打掉,这叫真正忏悔。所以诸位同修要记住,忏悔不是在佛菩萨面前说我过去怎么错,怎么错,怎么错,错了一大堆又造一次错。这哪里叫忏悔法?忏悔法是从今以后不再造了,怎么不再造了?一句阿弥陀佛提起来就不造了。要晓得这叫真正忏悔法,真正忏悔法是后不再造。能够把这一句佛号绵绵密密的去受持不间断,你就不会造恶业了,所以这一句佛号是秘诀! 【不著色声香味触法。】 这是对外面,外面境界不执著,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只要你不生执著,你在境界里一定处之泰然,你在境界里面就得大自在!一般人常常为境界所转,为什么你会被境界所转、被境界影响?因为你执著。因为你执著,这才要给你讲风水就很重要了!风水是外面境界,境界会影响你的心,影响你的情绪。你情绪好当然一切顺利,你情绪不好当然常常生烦恼,一切都不顺利,这一定的道理。所以风水这东西真有,到什么时候就没有了?这两句都做到了就没有了,『内不起贪瞋痴欲诸想,外不著色声香味触法』,给你说风水就没有了。就是《楞严经》上讲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那个时候不是境界转你,是你有能力转境界。你有能力转境界,你走到哪个地方,只要你一住那个地方,那个地方的风水自然就变好了,风水会变的。 我们中国人常讲「福人居福地」,福人是像佛菩萨最有福的,他一到那里一住,他还先去看风水、选择风水?没这回事情。夏老师常常到大陆,看到大陆寺庙建筑都是最好最好的风水,当年去建庙的那些人都去看了风水吗?没有!福地福人居。佛菩萨、真正有人在那里修道,有道行的人在那里一住,这个地方的风水马上就变了。本来这个风水是很好的风水,如果是恶心的人到那里去一住,就变坏了,它也会改变。这是佛经讲得透彻,境随心转,佛在大乘经上讲的,境就是外面境界,就是风水,风水是怎么变化的?是随著人心变的,所以我们心要不正,你去找风水,找到再好的风水,那个地方真的是要出几代祖师的,你到那里去住一辈子,保险你也成不了祖师,你该堕地狱、堕三途,还照堕不误,为什么?你没有福!道理在此地。 这风水是真有不是没有,对平常人来讲是真有,对一个真正修道的人来讲就没有。所以佛教诫弟子不看这个东西,《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就讲得很好,佛弟子「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相面,算命,看风水,占卜吉凶,这都叫世间意,佛对弟子是决定禁止,因为佛要求弟子要认真修行,内有定,外不著相,绝对不会被环境所转。可是我们今天说老实话不是佛的好学生,都是些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学生。说不定佛都不要我们,不承认我们,我们自己以为是佛弟子,他有没有承认我们还是未知数。怎样才能得到佛的肯定承认?依教修行,那就是真正的佛弟子,佛的好学生!这是教我们内不起心动念,内断烦恼,外不受外面境界影响,这是消极的。下面再说积极的: 【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 这就教给我们,说老实话,我们要想不起贪瞋痴欲诸想,何尝不想?做不到!妄想自自然然现前,没有能力控制它,这个佛也知道,所以下面是对治的方法。『乐』是欢喜爱好,你能够真生欢喜心、真正爱好忆佛念佛,《楞严经》上所讲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你能在这上生欢喜心就好了。修行最要紧的是要正念,是要清净的信心,要清净心、要正念,如果具备这个条件,修行功夫得力是非常快速,但是这个很难很难,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习气太重了,起心动念都想到我自己,关心到自己的身体,这就没法子了。我身体不好,我拜佛拜三、四拜可以,拜多了不行,那怎么能修行?我念佛念半个钟点还可以,念多了伤气,这就没有法子!这个爱乐身体超过爱乐佛法,所以这就修不成功了,处处都要为身体著想就不肯干。 假如真正爱好佛法超过自己的身命,佛的教训都能做到,而且效果会出乎你意料之外,不可思议。普通人我们说念佛,念一天一夜累得不得了,疲倦的不得了,身体支持不住了,真的是有这个现象,初念有这个现象,这个现象你能突破了,你就得自在。真正能突破之后,你念个七天七夜愈念精神愈好,愈念体力愈充沛,这就功夫得力了! 我们在台北市,我知道的有一个开计程车的司机许秋雄居士,他得的是肝病,大概也相当的重,自己也晓得身体真不好,他就拚命念佛,常常跑到我杭州南路的佛堂去念。最初念一天一夜,以后念两天两夜,他确确实实完全没有休息。他念的方法是我教给他的,坐著念,坐累了时候经行,绕佛,拜佛,这三种方法交替。他四十八小时不眠不休,佛号念下来精神饱满,念完之后,他告诉我只要略略休息一、二个小时,他就开车做生意去了,他开计程车做生意去了。你问他疲倦没有?不疲倦,愈念精神愈好,不念精神就不行就支持不住,愈念精神愈好。所以真正功夫得力了就是这样的现象,这是我们讲养生之道,身心健康,身心健康要功夫得力。 我们想想黄念老一天十六万声佛号,十六万声佛号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追顶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接著念,这样念法一个小时大概可以念七千声,我念的速度是七千声,我念的方法七千声,十个小时七万声,二十个小时十四万声,四个小时睡眠,差不多。但是他是念十六万声,我的速度是十四万声,可能他的速度比我的速度还要快,这样念佛妄想进不去!妄想进不去,真的身心世界统统放下。 此地讲的「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这个善根就是这一句佛号,这一句阿弥陀佛是一切善的根本,我们就不要再想其他的东西了,老实念佛就是植众德本,是善根当中的善根。通常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讲的善根,有出世间善根,有世间善根,世间善根是三善根,不贪、不瞋、不痴,一切世间善法从这三善根生的,出世间善根是精进。精是专精!所以本经里面我们所讲的善根有它特殊的意义,就是这一句佛号。「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就是善根。 【行寂静行。远离虚妄。】 『虚妄』是妄想,不要打妄想,让心寂静。寂静里面只有一句佛号。假如说这句佛号也没有了,心很清净什么都没有,这是无明的境界,这不是定境,这样修行的方法,将来的果报在无想天,第四禅的无想天,外道天,到那去了。你就晓得这一句佛号不但能帮助我们断妄想,也能帮助我们破无明。所以一句佛号双破,破妄想,破无明!这一句佛号就是念佛三昧,就是三昧当中的境界。 【依真谛门。植众德本。】 这个法门是真实法,真实当中的真实,正如同经上所讲的真实之际,住真实慧,惠以众生真实之利,三个真实!惠是给众生真实的利益,就是这个法门。 【不计众苦。少欲知足。】 这是讲我们修行的态度。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不要怕苦,佛教给我们以苦为师。道场在这里建立了,建立道场的庄严是接引大众的,这我常常讲不是供给我们出家人在这边享受的。我们有多大的福报到这来享受?所以世间人常讲「地狱门前僧道多」,这个话说得有道理,谁堕地狱?出家人堕地狱,为什么堕地狱?福报享过头了。所以道场庄严是接引大众的,出家人自己居住的环境生活还是要清苦一点好,以苦为师,这样就对了。因为生活清苦,念念心在道上,他很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生活一舒适了,这里不错!西方极乐世界只听说没见到,求生净土的意愿就不强,去不成!要苦。 『少欲知足』。欲是欲望,不但世间这一切欲望我们把它舍掉了,一切物质享受都舍掉了,名闻利养也舍掉了,佛给我们讲的无量无边的法门我们也把它舍掉。我们只取一部经,只取一个佛号,这少就少到这种程度,真正叫少欲,真正叫知足。这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我知足了!古人有这个例子,莲池大师到晚年的时候,莲池大师在早年那是通宗通教,不是专修净土的,到晚年之后他觉悟了,彻底觉悟了。为什么我说他彻底觉悟了?他到晚年的时候就一部《弥陀经》,一句佛号。他老人家自己说「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他不再去起心动念了,不再搞这个;「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经只取一部《弥陀经》,行门只取四个字,「阿弥陀佛」。 《竹窗随笔》上有记载,有人问他老人家:你教人修行用什么方法?他说我教人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你老人家自己修行?我自己修行念阿弥陀佛。这就奇怪了,人家说你自己修行跟教别人为什么不一样?别人未必相信,未必真正求生净土,加个「南无」,南无是皈依的意思,是恭敬的意思,对弥陀要有点礼貌,结个善缘!我这一生是决定要求生,决定求生,所有一切客气话都不要讲了。《弥陀经》上讲的执持名号,名号只有四个字,决定求生净土,跟阿弥陀佛所有客套都去掉了。这是彻底觉悟,真正少欲知足做到圆满,他真做到! 【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 『白』这是印度的术语,我们中国人讲善法、恶法,印度人讲白法、黑法,白法就是善法,此地的意思就是善巧方便,专求善巧方便来帮助众生。不疲不厌,像普贤菩萨一样。『忍力成就』。所以同修们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成就,实在讲除这个法门之外,没有第二个法门。帮助别人,是的,是一个慈悲心,很难得,自己要有把握往生净土,你舍弃自己的品位去帮助众生这是对的,没错,像智者大师。智者大师往生的时候,学生们问他,你老人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到底多高?他就说:假如我不领众、不讲经说法、不度众生,那品位就很高,因为讲经说法,领众帮助别人,自己不能够把全部的时间都在念佛,所以只得一个五品位往生。五品位是凡圣同居土的五品位,这个品位就不高,这是什么?牺牲自己的品位,但是自己还决定可以去;换句话说,我有能力去,下下品往生都可以,我能够帮助无量众生,这行。假如下下品都没有把握,那要想去度众生那是很危险的一桩事情,众生也许没度,自己被众生度跑掉了,这就坏了。 所以『惠利群生』,一定是先自己有把握。我们看自古以来这些高僧大德,他们自己确确实实有把握,到真正有把握往生,给诸位说这个事情不要去问别人,自己知道!你要去问别人,真遇到高明的人行,他晓得,如果遇到一些不高明的人欺骗你的话,那你就上当了。往生与否确确实实自己心里非常的明白、非常清楚。这是教给我们求善巧方便的方法,来诱导一切众生,像佛在一生当中说了许许多多的经论,到最后统统都归到净土,所谓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道理就在此地。从这部经这一听就信受的,那这个善根是非常非常深厚,那不是普通人,这是非常非常的希有。正如同经上所讲的,那是无量劫的善根在这一个时段它现行了,那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必须要用其他大乘的方法来劝导,使他慢慢的、认真的去反省去思考,这样子渐渐建立了信心。这种人是占大多数,所以诸佛菩萨不能不为一切众生广说经法。 【於诸有情。常怀慈忍。】 这个我们要学。 【和颜爱语。劝谕策进。】 佛对於我们大众在一起修行,为我们制定了六和敬的戒条,六和敬的戒条就是实现这两句话的,具体制定成戒条。对於一切人心地都要慈悲,都要容忍,要能够包容,要能够『和颜爱语』,这非常非常重要。一个道场四众同修(出家二众、在家二众),大家都能融洽相处像一家人一样,像父子兄弟姐妹一家人一样,彼此都能够关心、都能够爱护,这个道场它怎么会不兴旺?如果彼此钩心斗角,彼此猜疑,彼此毁谤,造作的罪业就重了,这是灭佛法不是兴佛法。灭佛法果报在阿鼻地狱,兴佛法,不求往生不念佛也要往生在忉利天之上!这一定的道理。护持佛法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决定不能够破和合僧。 和合僧,僧不是专指出家人,这要懂得这个意思,佛法里面讲的僧,僧叫和合众,僧就是团体,是一个修六和敬的团体。这个团体有在家的、有出家的,在家的也叫和合僧团。所以这个僧不是出家人专用的,现在大家对於名词混淆不清,以为一看到僧就想到出家人,其实它这个意思不是指出家人,是指四个人以上在一块修六和敬的,依照佛六和敬的戒条在一块修行,无论修行什么法门都叫僧团。在家同修四个人也是僧团,出家也是僧团,出家跟在家混合起来也是僧团。一定要依照这个戒律来修行,不依照这个戒律修行,无论你这个团体多大、人数多少都不叫做僧团。所以这是我们读这个经,读的时候提醒自己要检点、要反省,我今天有没有做到?做到了很好,没有做到要努力、要学习。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庄严众行。轨范具足。】 这是在行事上的态度,这个『恭敬』也很难修学的,换句话说,我们烦恼习气太重了,粗心大意,想恭敬但是做不到,所以必须要学恭慎。先要学慎重,无论做什么事情,小心仔细认真,然后恭敬两个字才能做到,相当不容易做到的。『奉事师长』,奉事师长也不在形式,正如同《行愿品》上所说的「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我们今天到哪里去找师长?我跟李老师十年,李老师不敢以师长自居,跟我讲:我的道德学问能力不足以为人师。他是谦虚,但是说老实话也是事实,他劝我学印光法师,以印光法师为老师,印光法师是他的老师。换句话说,他是以学长的身分把我们看作小学弟非常爱护,照顾得很周到,来协助我们进修,这样的态度我们怎么能不感动?他不承认他是老师,但是我们心目当中承认他是老师。 我今天劝勉大家,我们以阿弥陀佛为老师,我们今天所说的「奉事师长」,师长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在!诸位要晓得《无量寿经》上字字句句是老师的教训,我们把老师的教训接受过来,依照教训去做那就是弟子。如果我们没有把它做到,那当然不是弥陀弟子,弥陀弟子要把经典的教训字字句句认真去做到、去学习。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绝对没有虚假之心,一片真诚,为什么?因为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西方极乐世界虚情假意去不了的。也有人说,我们用真诚对待人,人家是虚伪对我,那我不就吃亏上当了吗?没有错是吃亏是上当,吃亏上当有什么关系?你能吃多少年亏,能上多少年的当?过几十年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这才不吃亏不上当!眼前不肯吃亏、不肯上当,将来是三途果报。你就想想看到底是谁聪明?肯吃亏、肯上当的人聪明人!不要去计较,他们修的什么行我们不晓得,我们要修净行,我们要修净土,我们要修清净心,我们各走各的路,这样就对了。底下说得就更具体,虽是说得具体,还是原则,但是这个原则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用得上。 【观法如化。三昧常寂。】 这两句话很重要,第一句话这是看破,第二句是放下。『法』,世间一切法,《金刚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真能看穿了,你就不会执著、不会计较了。你在一切法里头得失的念头没有了、打掉了,这个人一生轻松自在。你得到没有一点欢喜心,假的;失掉也不懊恼,没有这事情,假的不是真的。这句是看破。『三昧常寂』是放下,「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就是心地清净。寂就是寂静,心里面什么都没有,除了一句佛号什么都没有,常寂。寂静心里面有一句佛号,就叫做念佛三昧;如果寂静心里面有禅观,就是宗门里面讲的三昧;寂静心里面有《法华经》的,就是法华三昧;学《华严经》的,寂静心里面有《华严》的就是华严三昧。所以叫无量的三昧!清净心里面只有一样东西,有太多的东西心就不清净了,所以叫精进。精进就得禅定,这六度里的,禅定就是三昧常寂。 我们修这个法门,忆佛、念佛这就是得念佛三昧,只要得念佛三昧,刚才我说了,我们有什么把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把握,得念佛三昧就决定有把握往生。念佛三昧有上中下三品,上品的理一心不乱,中品的事一心不乱,下品的功夫成片,下品里面又有上中下三品,这个下品里面的上品,给诸位说生死就自在了。所以不要到什么事一心、理一心,不要!就得生死自在。生死自在,想什么时候往生什么时候可以往生,想在这个世界上多住几年都不碍事,换句话说,生死对你来讲已经没有了,自在了。所以说这个法门之殊胜就在此地。因为这样的功夫我们平常凡人都能做得到的,其他法门要想得这样的功夫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所以这个法门跟一切法门比较,这个法门叫易行道,是最容易修行、最容易成就。可是经上的教训要记住,要能做到,你如果做不到的话不行;换句话说,所有一切教训认真来讲,帮助你看破,帮助你放下。 【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身、口、意三业,你们看看那顺序他把口业摆在第一个,为什么?最容易造业,最容易犯过失的,言语!真正修道人言语少,这是真正修道人,言语多的,喜欢讲话的,你想想看他的心怎么能定得下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先要学这个,要『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六祖大师在《坛经》上也说,六祖大师没有见过《无量寿经》,在《坛经》上我们看到的,没有人念《无量寿经》给他听的,没有。他老人家说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因为见世间过是什么?就是前面所讲的他六根著外面的境界相,著相!著色声香味触法,里面生贪瞋痴欲诸想,他才见到。否则的话,他怎么见到?自己照顾自己都来不及,哪里还能有时间去管别人?《坛经》末后他对神会,神会年纪小,叫小沙弥、叫小师,神会小师,那个很顽皮,有的时候故意斗嘴,斗机锋,但是乱说话。《坛经》上记载的六祖打他,问他痛不痛?他说我亦痛亦不痛,这真是说这种话。六祖就讲,他说你痛你是凡夫,你不痛就是石头、木头。六祖说亦见亦不见,他就学他的话。六祖说我见是见我自己的过,我不见是不见世间过,我亦见亦不见。这些地方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 所以口是最容易造业的,何必说人家的是非长短。中国俗话常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现在还有一些颠倒的人,专门喜欢听是非的。我在加州听到大概星云法师有个徒弟跟著别的人走掉了,说了一大堆师父不好的话,如果他到我这里来,我不要他,为什么不要?他在星云法师那里,他能说星云法师,他在我这里将来又会说我,我怎么敢要他?一定的道理。稍稍头脑冷静一点的人就看得很清楚,你能够赞叹别人的,你在我这里将来也能赞叹我;你在我面前毁谤别人的,你转过头来一定毁谤我,这必然的道理!如果你冷静从这些角度面面去观,这个世间邪正、是非、善恶你就统统明了了,明了是慧!明了之后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过失,我们放这个东西干什么?我们心清净,什么东西都不放,但是你问的时候我什么都知道,不知道那是愚痴,样样都知道是智慧,心地干干净净是三昧常寂,定慧等学! 『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律仪在此地讲就是规矩就是要守法,我们身体一举一动要合礼、要合法。「善护意业」这是最重要的了,意是念头,心念要清净无染,这是净业的成就。心地干干净净,佛法教我们放下,实在说不是放下外面的事情,不是讲好了我的家也不要了,儿女也不要了,什么都不要了,这个佛法不把人吓死了,谁敢学?不是叫你放下这些,是教你心地清净,心地里面真正放下。也许初学的同修这里头有疑问,心地里面放下还关什么心?我关心他,那就没有放下。你有没有听说过不放下就是放下,放下就是不放下,你懂不懂这个道理?你要参透这个道理,你才晓得佛法的妙处。这就叫善,善护。 善是非常的巧妙,家亲眷属、同参道友念念照顾到,可是念念心清净,这就是佛法。如果清净心,心是很清净,什么都不照顾、都不管,这当小乘可以。小乘就是佛在经上讲焦芽败种,只知道自利不能够利他,这不是真正佛法。在《楞严经》里面声闻缘觉是外道,《楞严经》很严格,拣别得很严格,什么外道?叫门里外,佛门里面的外道,他没有慈悲心,他不度众生,不肯帮助别人,自私自利。大乘菩萨不然,经上讲的菩萨作众生不请之友,主动的去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所以对自己有没有妨碍?没有妨碍。你心地有染著就有妨碍,没有染著就没有妨碍。所以佛教给我们用心如镜!心像一面镜子一样,你镜子照外面,照得清清楚楚,它有没有染著?没有。你从这里去体会,样样都照顾到了,样样没有染著,镜子本身确实三昧常寂,可是它在起作用的时候面面都照到。这是佛菩萨的用心,用心如镜。 【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著。】 这个意思就像法藏比丘在因地里面他是个国王,他能够把他的国、把他的城都舍掉,这是他示现出家。『聚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小镇,你是一个小镇的镇长、市长、县长,这样的地位。『眷属』,家亲眷属。『珍宝』,这是讲你的财物。『都无所著』,这些东西有没有?有,怎么有的?是你福报当中有的,所以俗话常讲「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东西是有的,有不能贪著,著就错了,佛法是教我们破执著不是教我们这些东西都离开,不是,是教你不要执著。为什么?这些一切色相对我们来讲什么妨碍都没有,妨碍是心,起心动念,你一念执著这就妨碍了,你一念不执著,哪里妨碍了?没妨碍。我们往生是神识去往生不是身体去往生。所以要紧的是不能执著,佛教给我们生活要随缘不要攀缘,随缘就不执著了,有很好,没有也很好,没有一样不好,他这个心真是得大自在! 【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於无上真正之道。】 『六度』在前面说过,「六度」就是日常生活,佛法如果不能变成日常生活,这就不叫修行。佛法一定要变成日常的生活行为,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想法、看法、做法都不离开这个原则,以这个原则做标准,这叫修行。经典的教训就是我们修正行为的标准,用这个标准来修正自己的想法、看法、做法就对了。『住於无上真正之道』,在这部经上无上真正之道就是这一句佛号,就是西方净土。我们真的是心里面是忆佛念佛,这个心就住在无上真正之道。 净宗之胜妙,超胜独妙,诸位如果多读大乘经你就能体会到。《金刚经》在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佛教有《金刚经》的,这是被《西游记》宣传的,所以知名度是第一位。《无量寿经》很少人知道,但是《金刚经》很多人知道。释迦牟尼佛很少人知道,阿弥陀佛知道的人也不多,观音菩萨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名气最大,都是什么?都是《西游记》宣传的。所以还有人晓得如来佛,如来佛大家知道,因为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你看小说宣传影响力多大。《金刚经》上须菩提向释迦牟尼佛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云何降伏其心」,那个心就是妄想心,妄想心一天到晚这么多,怎么能把它伏住?第二个问题「应云何住」,我的心应该住在哪里?安住在哪里?就这两大问题!佛讲了那么多话,你们读了《金刚经》这两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得了?如果在这个法门这个问题很简单,云何降伏其心?南无阿弥陀佛。应云何住?南无阿弥陀佛,住在阿弥陀佛上!一句阿弥陀佛的佛号就把一切妄念都取而代之,就行了。还要多说话吗?不需要了,你才晓得这个法门超胜独妙。 千经万论,诸佛菩萨、一切天人鬼神所提出无量无边的问题,阿弥陀佛就都解决了,统统解决了,圆圆满满解决了,妙!所以从前你向深山寺庙的老和尚请教,问了很多问题,最后他一合掌,「阿弥陀佛」,实际上他统统给你答覆了,你不懂。你不懂听了这句话,这个老和尚没有办法给我解决问题,实际上统统解决了,这就是无上真正之道,知道的人很少很少。我对这个发现,三十多年的功夫才发现,天天摆在眼前不识货,不认识,这么多年的功夫,原来天天摆在面前,这个东西就是独妙的东西。夏莲公讲的「佛说难信真难信,万亿人中一二知」,我对这两句话佩服到五体投地,他的话说得对!一点都不错。 【由成如是诸善根故。所生之处。无量宝藏。自然发应。】 这是讲修行的果报。所以一个真正修行人只要修因不要去想果报,你有因哪没有果报的道理?我不要果报,不要果报,果报还是照来。不能说你不要,不要它就没有了,没这回事情。不要,它来,来了怎么样?来了,觉悟的人来了自己不受用。我这福报大,大家享受,一个人乐不如大家乐,大家乐不如天下人乐,这真正快乐!一个人享受,大家都在那里受苦,享受也不能心安。何况还有灾难,还有灾祸,让大家享受这才真正平安,绝对不会有灾难;有灾难,别人都能够代替你,所以自然的果报现前,只是一味去修就是了。何况在三宝门中,还有诸佛菩萨、护法龙天的加持,那个果报就更殊胜了。底下说: 【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王。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於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如是功德。说不能尽。】 这个果报之殊胜都在自己修积的功德,因为本经主要是对在家同修讲的,这在经前面我们都很明显的能看得出来,在家人能成就,那出家人更不必说了,在家人琐碎事情总比出家人多。他依照这个法门都能得这个殊胜果报,出家人身心更为清净,那这个果报一定是更殊胜。所以不要以为经是对在家人说的,不是对出家人说的,错了!对出家人说不包括在家人,对在家人说包括了出家人,就跟度众生一样,他能够度地狱众生,地狱之上全部包括了。如果他是只度菩萨的,阿罗汉就没分,下面的没分;能度最下面的,当然上面的全部包括了。所以这个法门才殊胜,才圆满! 这底下的一段我们就不要念了,我们再翻过来看第九品,第三十四面「圆满成就」。在这一章里面世尊告诉我们,这也是真实的状况,阿难在此地就问世尊,前面一直给他介绍阿弥陀佛因地法藏比丘,他成佛了,到底是过去佛、现在佛,是未来佛?佛在这一章里面告诉我们。三十四面倒数第二行: 【世尊告言。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 这一句话非常重要,这是真正的事实。诸位要知道,没有成佛的时候有过去、现在、未来,成了佛之后,这三际没有了,时间、空间都没有了。我们讲过现未来是时间,我们讲此界他方是空间,诸位要晓得到那个境界时空都没有了,这也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境界,我们没法子想得通。我们藉个比喻来说,我们现在想看电影,电影我们对它都很理解,影片在镜头上放映,在银幕上显示出来,镜头放映的时候它有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它有,前面一张正在放的一张,底下那一张还没有轮到它的,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正在银幕上的是现在,底下的是未来,有过现未来。可是你要把它拿出来,底片摆在面前,问你有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一大卷底片都在眼前,过现未来都没有了。你看一个断片、看个一个窄缝有过现未来,你全面看到就没有了。 所以到什么时候我们眼根的能力完全恢复了,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统统在眼前,这个概念就没有了。这是实话,这是真相,所以法界叫一真法界!什么时候你能见到这个境界?一心就见到。我们现在为什么见不到,我们现在这个心是生灭心,有前念有后念。有前念现在你的后念,所以你看外面境界就像我们看影片正在放映之中,它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它有这个现象,这个现象不是真实的,但是确实有这个现象。几时我们心里头的妄念没有了,到一心了,一心外面境界就是一真,你才看到真相。一心是真心,会起念头的心是妄心,妄心看的是虚妄的境界。虚妄的境界里面有时空,真境里头没有时空。 所以你看唯识经论里面,把时间、空间,《百法明门》的分类,把它放在不相应行法里面。什么叫不相应行法?它不是心法,它也不是心所法,它也不是色法,它什么都不是,但是它与什么法都有关联,它是从这里面生的,所以特别把它列为一类。不相应行法,要用我们现在话来讲就是抽象的概念,没有事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到心念头没有了,心真正得清净了,虚妄的境界就不存在了,你就见到真相。真相就是没有来去,「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来者诸法如义」,这是佛在《金刚经》上讲的,真是讲得妙极了。那说的是实相,我们今天就凡夫而论,这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有,我们这个世界有,他那个世界就有,一有一切有。 【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 『百千俱胝』,李老师写十万亿,《弥陀经》讲的十万亿佛刹。 【有世界名曰极乐。法藏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於今十劫。今现在说法。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之众。恭敬围绕。】 这跟《阿弥陀经》上说得一样,这个我们要知道,所以净土真正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离开心性,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了不可得,是我们真心本性里面变现出来的境界。但是你要晓得,我们眼前的境界也是我们自性有了迷惑颠倒,带了烦恼习气变现的境界,离开心性无有一法可得。如果我们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无论境缘好坏,我们的心都平等了,我们对於一切大众那个关爱、关心就跟关心自己完全一样。这就是佛门常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自性本具,自自然然流露出来。我们今天慈悲心流不出来就是被烦恼习气盖覆住了,透不出来,所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每个人统统具足,於诸佛如来不增不减。因为他没有烦恼,心性完全显露,全部流露出来,我们的心性被烦恼无明习气盖覆住了,道理在此地。这个说法才叫真正圆满成就,理事都圆满。 后面第十段我们要细心看看。李老师在眉注上提了三条,「应警三点」,警就是警惕,应该警惕的三点。第一个「住菩萨道,供四百亿佛,仍隔阴退转」,仍旧还有隔阴之迷,还有退转。第二条讲「迟早遇缘,长劫流转」,当然迟早遇缘这是一定的,但是在六道轮回的时间太长了。第三「不求带业往生,非愚即狂」,不是愚痴就是狂妄!这李老师这一章经里面给我们提的三句话警惕我们,这是我们注意到的。其次我们在此地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真正明白《弥陀经》上所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从前那个少善根因缘,不晓得到底少到什么程度,不知道,读这一章知道了。你看这一章阿闍王子与五百大长者,这是听佛讲阿弥陀佛,就是听前面所讲的时候,他们都在座,听了之后生欢喜心,都起来供养佛,作礼供佛。 【心中愿言。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 动了这个念头,听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非常尊敬,非常的赞叹,我将来成佛也像他一样,还没有发愿求往生。他们在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供养四百亿佛,听到释迦牟尼佛讲《无量寿经》,讲西方世界依正庄严,求生西方的念头生不起来。然后我们才明了,原来那个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要超过四百亿才行!过去生中供养四百亿佛还不够。所以今天有一些老太婆们一听到这个,教她念就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间断,这不得了!这在经上讲的那些人是在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她今天一听到就相信就接受。往往我们在台湾,台湾就不少,不止一个,站著往生的,坐著往生的,预知时至的,这才晓得是一回什么事情。供养四百亿佛还没有动心,还没有起个念头:我要念佛往生。还没有这个念头。所以我们今天听了这个信愿不强,这是正常现象,这不是奇怪的事情,很正常;一听就相信,回去就老实念佛了,这个人才叫不平常,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实在讲这一段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李老师说的话很正确。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无量寿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