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界法师:正释四念处(蕅益大师偈颂) |
|
阿难曾问佛陀:「佛灭后,以谁为师?弟子们所住哪里?…」佛陀告诫:「以戒为师。依四念处安住。」 正释四念处(蕅益大师偈颂)—观身不净 净界法师 对治止观 (四念处观) 首先我们解释四念处: 四,它是一个法门的数目,有四个数目,念是能观的智慧,有四种智慧,就是不净、苦、无常、无我,这四种智慧;处就是一种所观境。前面的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智慧,去观照什么处所呢?观照我们众生的身、受、心、法这四个处所。能、所双举,能观的智和所观的处所合起来,就安立作四念处。 意思是说:我们凡夫众生,在我们现前的身、受、心、法这四个处所,生起了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所以在对治上,应该以不净、苦、无常、无我,来对治这四个处所,所引生的四种颠倒,这叫做四念处的对治观。 一、观身不净 它所观的处所,是我们的色身,也就是我们五阴正报的色身——或是一个男人的色身、或是一个女人的色身。我们一般人对于色身,会生起一种净的颠倒想,一直认为我们这个色身是美妙的、是清净的,深深爱着我们自己的色身,谓之身见。用种种的营养,来滋润这个色身,用种种美好的衣服,来庄严色身,产生了身见;而且我们也爱着别人的果报体,那就是男女的YIN欲心。这都是由于我们对色身有错误的认知,认为这个色身是清净的,才会产生这种贪爱的烦恼。所以在对治义上,我们应该引导我们这一念心,去看透色身的真实相,以息灭我们的烦恼,是这个意思。 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切莫把未烂骷髅认作真。 (诗偈) 这首偈颂,我们分成三段来说明,第一段是总标色身的缘起: 我们的色身是怎么来的呢?它是由因缘所生。先看它的因,就是恩爱迷情,就是我们死亡之后的中阴身,由于过去善、恶的业力,发现父母交媾的行为。发现这个行为之后,我们的内心动了一念恩爱迷情,使令我们随业投胎了。投胎到哪里去呢?投胎到父精母血的四大,一种杂染的四大。所以我们的色身是一念的颠倒心与父精母血,这样和合而成的,这是色身的缘起。 从这一段文也看得出来,我们最初的种子是不清净的,因为你所动的恩爱迷情,是一个杂染的心识;你所依附的,是一个杂染的父精母血的四大,所以刚开始的种子就不清净了。 宗喀巴大师说:我们的色身,用四大海水去清洗,洗到最后一颗沙,这一颗沙还是不清净。为什么呢?因为它最初的种子,它的本质就是不清净的和合,是一个烦恼业力的和合。所以这里说:我们的色身是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这是总标。 这种不净相,第二段就有详细的说明(分成三小段): 一、外相不净: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我们的色身,当它长疮、破皮、流脓、流血,这种不净的相貌,是我们能够去见闻觉知的。或者我们每一天的排泄物: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一个嘴巴、两个耳朵、大便处、小便处,九孔臭秽常无尽,经常流出不净物。外相不净最容易观察,如果我们平常去注意自己色身的变化,你应该很容易看得出来。 过去在斋戒会,忏公师父引导大专生观察这个不净观,他说:你可以去观察一个美貌的女子,这个美貌的女子,突然东西吃太多,想拉肚子了。她本来是穿上一件美好的衣服,但是当她要拉肚子,她就冲到厕所去,噼哩啪啦、噼哩啪啦……排出很多又黑又臭的东西出来。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观察到:哎呀,外相真的是不净!我们过去认为色身清净,是一种颠倒的想法。这里的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是最容易观察的。 二、内相不净: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 纵然我们用种种的衣饰,来庄严、爱矜自己的色身,但是它毕竟是画囊盛粪。外表上,画上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但是当我们把这一层皮剥开之后、把肉也剥开来,那就是脓血、屎尿种种不净的景象,这是内相的不净。换句话说,我们只是看到外表那一层皮的美妙,当我们把这一层皮、肉剥开之后,事实上里面完全是一种不清净的和合体:画囊盛粪。 第三、死后不净: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 当我们死亡之后,我们的色身也会有变化。首先,颜色会变化,原本红润的皮肤变成青黑,然后开始膨胀、膨胀……吥,破裂。破裂之后流出黄色的脓、血,生出很多的虫来咬这些肉,最后把肉全部吃光了,变成一堆白骨。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我们也看到它死后的不净相。 最后总结:切莫把未烂骷髅认作真。 我们修行人,对于色身的观察,切莫把未烂骷髅认作真。它只就是一个将烂未烂的骷髅。这个骷髅头,装满一堆脓血屎尿的不净物,外面再用一层皮把它包起来,就是如此而已。这是以观身不净,来对治我们对色身贪爱的烦恼。 我们由于过去的业力,感得此生的果报;得到果报之后,我们的身心被业力所主宰,也无法作主。譬如猪看猪,牠也觉得猪特别的美妙;蛇看蛇,牠也觉得蛇特别的美妙……我们一直没办法突破这个业力,原因就在这个地方。就是因为思想的颠倒,一直主宰我们的生命,使令我们一直在这惑业苦当中,不能解脱出来。只有大智慧的佛陀,告诉我们要从不净相下手,这是唯一的方法。 我曾经问过天主教的神父,他们也是单身修梵行。我问他说:你们男女的欲望,是怎么调伏?他说他们会去游泳、打球,把体力消耗掉。这不是办法!只要你心中的颠倒还在,你的烦恼就还在!所以当我们如实地观察,色身组成的实相之后,就会知道:原来我们过去的想法,是那么的颠倒。 目犍连尊者是一位大阿罗汉的圣者,他因为过去的业力,而被外道用乱棒打死,就像是一块碎肉,散落在地上。阿难尊者用衣服把他包起来,带回精舍去。走到一半的时候,目犍连尊者皈依的徒弟阿阇世王,听了之后非常的愤怒,谁敢把我的师父打成这样子?就把那些外道全部抓起来,丢到火里,全部烧死,并且把他的国医找来说:我限你在今天之内,把我的师父救起来,否则我就把你全家给杀了。医生说:这怎么可能呢?已经被打成肉酱了,怎么救起来呢?我不管!医生没办法,只好跪在目犍连尊者前说:尊者!您老人家神通第一,请你帮帮忙,你这个色身打成肉酱,我没有办法救你。 目犍连尊者,真不可思议!你看《阿含经》的记载:他马上就把色身组合起来。阿阇世王很高兴:哎呀,师父你活起来了,请你继续住世。目犍连讲一首偈颂说: 我今何用此色身,荷负众苦不休息,我已灭除三界毒,安乐当去涅槃城。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阿罗汉对于色身是如何呢? 他说:我今何用此色身,我留这个色身做什么呢?那是一个苦恼的资具。荷负众苦不休息,它总是给我出状况,不是老苦,就是病苦、死苦,我已经把这样的烦恼消灭了,我现在要安乐当去涅槃城。讲完之后,就走回精舍跟佛陀告假入涅槃…… 透过不净观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原来这个色身,是烦恼和罪业的和合体,是一种不净相,就能够慢慢、慢慢厌离对色身的爱取。如果我们不对治色身的爱取,临命终将会有很大的障碍──临命终时,我们身体的病痛全部会现前,色身也会败坏。这时候,你对色身的执取,将会破坏我们的正念,你会放不下这种生龟脱壳——执着的痛苦。所以修不净观能够慢慢放下我们对于色身的爱取。这样的观法,是一种智慧的观照,是从根本下手,而不是用压抑的。 前面的持戒,是思惟持戒的功德,以及思惟破戒的过患,所以不敢去犯戒。就是我很想犯戒,只是我不敢去做。而这个不净观是你不想犯戒了,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去追求不清净的东西。这是一种比较彻底的观法,跟持戒有所不同。 正释四念处(蕅益大师偈颂)—观受是苦 二、观受是苦 前面观身不净的身是色法,这里观受是苦的受是有明了性的心法。受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境界接触时,它会出现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可能是苦受,也可能是乐受,也可能是不苦不乐的舍受。 当然我们凡夫对于娑婆世界,还有很多的贪爱,这贪爱是怎么生起的呢?就是在受用的时候生起贪爱。是受用谁呢?主要是受用正报的果报,当然依报也是,但毕竟依报是一个比较疏远的因缘,所以色身的果报体就是所受用。前面我们以不净观,来对治对所受用的贪爱,现在要更深一层去找出能受用,这种受的贪爱,也应该要对治。 所谓能受用这个受的贪爱,是怎么回事呢? 好比喜欢睡觉的人,打板的时候,总是希望再多睡五分钟。其实,他不是想要多睡五分钟,他是喜欢多睡五分钟的那种乐受,他是喜欢那个受。我在这个地方再多睡五分钟,在温暖的被窝里面,他是喜欢那个乐受,至于睡不睡那是其次。为什么呢?因为当我们睡得太多,当乐受消失的时候,我们就不想再睡了。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目的不是想睡,我们在乎的是:跟棉被接触的那一份乐受,我们希望能相续下去。所以前面是对治所受用的色身,这个地方是对治能受用那个受,这叫做观受是苦,用苦谛的智慧,来对治受的爱取,是这个意思。 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苦果实堪悲,酸辛难比;世乐虽荣,享尽愁还至;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 此文分成三小段,第一段总标,总标六根的缘起。 这个受一定要有根,藉由根、境的和合,才会产生受。根是怎么来的呢?妄想驱驰是我们这一念的妄想,也就是《楞严经》说的攀缘心,向六尘的境界去奔驰流动。然后把前尘(指六尘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给执持住,吸揽就是把它抓住执持,然后变成所谓的所依。这个所依就是六根。《唯识学》上说:识要依止根,才能生起了别功能,所以六根是识所依止。因此,我们这六根门头:眼耳鼻舌身意,它的受,是由于一念妄想活动,去跟境界接触之后才产生的。 我们可以看出蕅益大师,毕竟是个有大智慧的高僧:这观受是苦,就讲苦的相貌就好了,为什么还要讲六根的缘起呢?这就是圆教的修行方式。圆教的修行一开始就强调自性空,这是很重要的观念。为什么你的修行,一定要依止清净心呢?就是:你要知道你所观察的色身,或者这个受,都是如梦如幻的,它不是你过去所想的,那么坚固不可动摇,不是的。你先知道受的相貌,是因缘生、无自性,那你就有信心了,原来要改变这个受是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受本身也是无自性——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它是假借因缘而生,没有真实的体性,是虚幻的东西。 有这样的一个前方便,我们知道受的生起,是因缘生,就容易去调整。以下正式讲苦谛来调整它,苦谛有三种:行苦、苦苦、坏苦。 一、行苦: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所谓因缘果报,当然业感有快乐的果报,也有痛苦的果报,这当中没有一个主宰者,都是随我们的业力剎那、剎那地变化,完全是生灭迁流的。行苦很微细,刚开始可能也不容易观察出来,总之我们知道受的本身是剎那、剎那变化,不是恒常不变异的,这叫行苦。为什么生灭变异,安立为苦呢?因为我们凡夫的心情,是希望稳定的,没有人愿意活在动荡中,它这样的变化性,违背涅槃寂静,违背我们凡夫追求安定的本性,所以也是一种苦。不要说感受到的痛苦,这种变化的特性就是一种苦,这叫行苦。 二、苦苦:苦果实堪悲,酸辛难比。 这是非常粗猛的苦。苦苦我们讲过,就是观察三界的苦:先观察现生的苦,现生有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也可以观察来生的苦,有三恶道的苦,刀山油锅各式各样的苦,这些都是心酸难比,都是一种非常苦恼的境界。 三、坏苦:世乐虽荣,享尽愁还至。 这是最重要的,叫坏苦。就是说:我们可能过去的善业成熟,拥有各式各样的荣耀、果报体长得庄严健康、又拥有财富,以及种种美好的眷属。但是,你可别忘了:享尽愁还至,这种快乐的境界是会败坏的,随时都会遭破坏。以这样的角度来看,这也是苦。对未来来说,因为给你不安稳性,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失坏,这个就是坏苦。 结论是: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 对于五欲的安乐,这当中有两点值得我们去认识:第一个是尘,第二个是劳。 《瑜伽师地论》讲到菩萨地,修菩萨心,它很强调菩提心。你为什么要修行呢?为了要成就佛道。为什么有这样的欲乐呢?这地方的关键点,就是你要:思惟五欲的过患,思惟圣道的功德。也就是你要把五欲乐跟圣道乐做一个明确的思惟。 身为一个有情众生,厌恶痛苦,追求安乐,这是众生的本性。一只狗,也知道肚子饿了要找东西吃,也知道天气冷了,必须找一个温暖地方躲起来;一个有明了性的有情众生,追求离苦得乐是正常的。问题是我们希望安乐,那我们应该要选择一种真正的安乐。这当中,就应该把五欲乐跟圣道乐做一个拣别: 第一、五欲乐它有劳的过失:就是它必须假藉众多因缘,才能够出现。因此你在追求的过程当中、你在受用的过程当中,有种种的扰动、不寂静的现象出现。龙树菩萨也说: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你在追求五欲时,那也不是简单的,白天上班,晚上还得努力加班,得到之后得时多怖畏,心中也是非常的劳动,也是安定不下来,因为你害怕失坏。五欲的境界,本身就是扰动、变化的,你根本没办法去掌控它、捉摸它,总有一天它会破坏掉,这个时候:失时怀忧恼,一切无乐时。所以五欲的快乐,它的相貌是扰动、不寂静的。 圣道的快乐,那就不同了。比如说:我们在佛堂拜佛、念佛,拜佛能让我们的心安定下来,念佛能让我们的心感到寂静。我们也有快乐的感受——内心的逼迫性消灭之后,轻安乐生起。这种与圣道相应的安乐,跟我们去追求五欲的快乐不同,绝对不同。因为五欲乐的本身,你去观察你的内心相貌,当你在受用五欲的时候,那是扰动性的,而且扰动当中,带有不安的心情。我们在佛堂用功,跟法相应的时候,那种寂静乐是非常安定、非常充实、寂静,这就是劳跟不劳的差别。 第二、更严重的就是尘:尘就是染污义。我们在受用五欲快乐的时候,这当中夹带着烦恼和罪业。也就是:当你这一念心跟财色名食睡接触时,你一定会生起烦恼,而烦恼的活动会带动造业,所以夹带了罪业。说: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好比我们今天尝试这个甜美的食物,虽然这个食物,能够给我们带来暂时甜美的快乐,但是我们同时也把这个毒药,吃下去了。对未来来说,总有一天毒药发作了,我们就要受大苦恼了。换句话说:世间的欲乐,我们在受用时,会造作烦恼、造作罪业,等这些欲乐享完之后,我们就要去三恶道受刀山油锅的苦,所以它有这个尘——染污的过失。 那么,我们在佛法的修学中,得到了轻安乐、寂静乐,那是没有烦恼,也没有罪业的。这种甜美的食物,没有夹带毒药,只有甘露。我们观察五欲乐跟圣道乐,可以根据蕅益大师这个指导,从这两个方向来拣别:五欲乐有劳的过失,你在追求、受用、失坏的过程当中,让你不寂静,令心扰动。而且在受用的过程当中,也有尘的过失,会引生你很多的罪业和烦恼,让你来生付出痛苦的代价。 所以,蕅益大师劝勉我们修行人:应该要理智去观察,五欲有尘劳的过失,切莫把五欲的尘劳枉自迷。当然身为有情,都是想要追求安乐,只是你应该把你那种受,它的方向调整一下。你过去这个受的方向,是在五欲里面受用,把这个受调整在佛法上,去受用大乘法乐广大的大安乐境界;也就是在法义当中,受用那种寂静的、没有杂染的安乐。 前面对于色身的观察是不净相,但这个受我们就不一定要完全消灭。看《维摩诘经》的含意:佛陀是赞叹大乘的法乐,而且也鼓励所有的佛弟子,应该安住在大乘的法乐,佛陀允许我们去受用大乘的法乐。重点是在受的调整:切莫把五欲的尘劳枉自迷。受的方向应该要调整一下。那你为什么愿意调整呢?就是去思惟五欲的过患。 前面两个: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从受用的角度,观察所受用的色身,和观察能受用的心,来对治我们对五欲的受用,调整我们这个受,使令它趋向于三宝、趋向于大乘法乐的受用,主要是对治贪爱的烦恼。以下第三、第四的两种观察,那就更微细了。是谁在受用,那个背后是谁?就是要破自性执。是那个我,我在受用。好,把那个我找出来,所以第三个是一种我见的颠倒。观心无常就是观察这个能受用,能受用是指我们心中有一个我真实的存在。佛法就以无常来观察这一念心剎那、剎那生灭,这当中真常的我不可得。这是一种见烦恼的对治。 正释四念处(蕅益大师偈颂)—观心无常 三、观心无常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 第一段文,先总标分别心的缘起。我们这一念分别心是怎么有的呢?不是上帝创造的,是迷却真常。 《起信论》上说:一念不觉,真如不守自性。我们这一念心,本来是真、本来是如,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但是它突然间不觉念起,动了一个妄想,迷却真常。它不安份的守在自己的自性上,就往外动,一动,就失去了真、常的功德,就在那个地方扰动。缘气纷纭集一腔,这种攀缘的气势,在那个地方纷纭,就是杂乱扰动的样子,集一腔就是形成一个坚固的妄想。这是说明:妄想是因缘所生法,它不是那么的坚固,也不是不能调整的。观心无常事实上,也就是观心无我的意思。 此无我观蕅益大师分成三段说明: 一、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 这个观法,是蕅祖根据《楞严经》我空观的一种观法。《楞严经》中,佛陀指导阿难尊者时,阿难尊者问说:怎么知道我现在跟境界接触,我这一念心是真心,还是妄心呢?佛陀说有一个方法可以判断出来:真心是离尘有体,离开了六尘的境界,它的自体还在,离尘有体就是真心。妄心是离尘无体,你把境界拿掉,分别心就随即消失,这是妄心。 举一个例子:我现在想到我过去的恩人、亲人……哎呀!起欢喜心。这欢喜心是妄心,还是真心呢?你把你所缘的这些恩人境界拿掉,你的欢喜心也消失了。喔,这是妄心。我去想我的冤家,我一想到他,我的心就很恨,这个恨是真心,还是妄心呢?你也可以判断一下,你把你所攀缘的那些冤家境界拿掉,啊!瞋心,觅之了不可得,这也是妄心。如果是真心,你把境界拿掉了,它还在,这才是真心。真心不随妄转,境界不能够影响它的存在。 这里,蕅益大师根据《楞严经》的善巧方法: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把你所攀缘的境界拿掉之后,你再看看你这分别心还在吗?不在,表示它是因缘所生法,不应该说它是恒常住、不变异的我。因为它会随因缘变化,有这个因缘,它就存在;没有这个因缘,它就不存在。这也是一种方法,从能观的心直接去观察。 二、再看所观境: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 这个妄想所观的境界,是怎么回事呢?就是终归罔象。我们的心跟境界接触时,随顺个人的爱憎取舍,安立了很多的名言。如果你跟这个人因缘好,你看他怎么都对,他的缺点都会变成优点,安立很多好的名言:这个人啊,他又谦卑、又厚道……反之,如果你跟这个人是恶因缘,你就会用种种不好的名言,来安立它。换句话说,我们这种虚妄分别心,让我们无法契入诸法的真实相,你心中所缘的境界跟真实的境界,那是不一样的。分别心当中,因为有虚妄分别的名言,所以看不清诸法的实相。前面是讲能缘的心,这是讲所缘境,两个都是虚妄相。这是从空间来观察。 三、从时间观察: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 当我们把这一念分别心分成过去、现在、未来来观察,蕅益大师说这一念心:未生无潜处,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好比我现在打一个妄想,起了一个烦恼,当然我们一开始一定会把烦恼当做有真实的体性,然后就随顺它转。怎么办呢?我们先等一等……在随顺妄想烦恼之前,看它是不是有体性。就是反观:你刚刚还没有起烦恼之前,烦恼躲在哪里?它隐藏在哪里?如果它有体性,应该有个处所。躲在你的身体里面?还是在外面、中间呢?未生无潜处,你找不到它潜伏的处所。好,它生起了,正生无住处,那生起的时候,它又住在哪里?它是剎那、剎那的变化,住在哪里,你也找不到。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烦恼就消失了,生已无去处,它跑到哪里去了呢?这个有自体的烦恼去哪里了呢?最后结论是:觅之了不可得! 所以: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我们不应该把剎那生、剎那灭,这个流动的心识,当做你的本来面目,当作一个常一主宰的我。你不应该随顺于剎那剎那变化无常的妄想,而去流转,不应该的,这不是你的依止处所。 如果我们没有听闻佛法,会使我们感到烦躁、扰动,我们可能就修习止的禅修,内心当中——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因为内心这样无分别,慢慢的专注,也可以得到禅定。在禅定当中——明镜不动,犹如止水。这时候,你就会认为这寂静明了的心,是不生不灭的,就会生起自性执——真神不灭的思想就出现了。事实上,你无量无边的烦恼和罪业,就在寂静的心中,一点都没有消失,等到你从禅定出来,完全原地不动。就像如石压草,草虽暂时不生,而根不断。这时候,就开始毁谤佛法,这世间解脱生死原来是不可能的……谤佛、谤法,就会有问题。 大智慧的佛陀,要你观心无常,不是让你内心无分别住就可以,还必须把内心自性执的——那个我,把它找出来,找到最后觅心了不可得,这时候你才真正的安定下来,原来生命只是一个如梦如幻的假相,这当中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存在。这时候,我们就容易看到空性,看到空性就容易看到因果。正因为一切法空,所以我们如实的造作,就有如实的果报出现。 一个人,不修无我观,想要改变自己,非常困难! 我们看有些人学佛很久,他的个性就是不容易改变,自我意识很强,总是觉得:我的个性就是这样……是不能改变的,我天性如此。如果能够透过观心无常,观察这一念心随外境的因缘,剎那、剎那生灭变化,所以是一种假相。这时候要超越烦恼,那就是师子奋迅三昧,一下子就通过了。 《般若经》上说:我空观,这个空观是一种善巧,菩萨遇到障碍的时候,他有善巧。什么善巧呢?就是修我空观始易突破困境。有些人遇到障碍,他就是没办法突破,这一件事他一定要去做,他的情绪不发泄不行。为什么呢?因为还有自我存在,但是有我罪即生——一个菩萨是我、法都不可得,谁去做什么事?这一反观,内心自然静下来。这种自我调伏的功夫,也是很殊胜的! 而且修无我观也能够彻底的灭罪。《在家备览》说到这个理观: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就是在说我空观,对于调伏烦恼、灭除罪障,有很大的力量。但是你一定要真正明白,我们这一念心的那个我,实在性终不可得。你真的有这样的感觉出现,依止这样的思考来修行,那就有力量了,那你要改变你自己,就不像过去那么困难了。所谓佛道无上誓愿成,对于这句话你就更能够肯定,因此成佛是可能的。其实观心无常,也就是观心无我的意思。 正释四念处(蕅益大师偈颂)—观法无我 四、观法无我 前面的心是一个能执着的我;这个法是我所,我所执取的。我以外的,都是我所——一切的法,一切的生死果报,都是我们所执取的。 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和合因缘舛(chuan音同喘),戏论须排遣;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 前面是我空观,这地方是修法空观——观我所,我所有的境界。这一切法,是怎么生起呢?藏性周圆。我们这一念的如来藏妙真如性,真如佛性,是周遍的、圆满的。周遍圆满它是受熏,受了我们业力的熏习,受了我们分别心的作用,显现了十法界的差别,而这十法界的差别,随着业力、分别心,每一个法都得到真如的全体大用。好比说:牠现在这个法,是一只小蚂蚁的法界,但是牠全体是真如;牠是一只大象,牠全体也是真如,真如是不可以分割的,这叫法法全——就是把一切境界相状,它生起的因缘讲出来,它的本质是真如,随着业力和分别心的因缘,而显现千差万别的相状。怎么说是无我呢?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说是和合相也不对,说是因缘观也不对。(舛就是乖违。) 为什么因缘观也不对呢? 佛法讲: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阿含经》里经常有这样的话。小乘的因缘观是不彻底的,它主要是在发明我空、法有的道理,在这因缘变化当中,那常一主宰的我不可得,但生死的法、涅槃的法,却是真实的。所以小乘的因缘观,只看到事造的法界,没看到性具——理具的法界。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现在有一盆水,这个水是一个色法,四大地水火风都是色法。这个水,你说它有真实性吗?人看到它是水,饿鬼道看它是火,鱼儿看水是房子……换句话说每一个法,会随每一个众生业力的不同,而现不同的景象。 你说它是一颗沙,但是佛陀可以从这颗沙当中——于一微尘,现宝王剎。好比佛陀现在在我们旁边,同样一颗沙,我们看到的,真的是一颗沙,佛陀看到这颗沙里,有无量无边的宫殿宝藏在里面,那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也就是说:这颗沙本身也具足宫殿的功德,只是我们没有开显出来,如果它没有具足宫殿的功德,那佛陀为什么能从沙里面变现宫殿呢? 每一个法,会随顺因缘而显现各种境界,但是它的德能都还在,它还有很多很多的功德。 因此,同样是一滴水,在水的因缘当中:人就看出水的湿性,饿鬼道就把水的火性显现出来,菩萨看水如同是珍宝、琉璃地、实报庄严土。所以这个水,它不但具足火的功能,也具足了湿性的功能,同时也具足琉璃地的功能……是这个意思。 小乘的因缘观,它只是看到缘生缘灭这常一的我不可得;但是法的本性,那种变化性、具足性——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多元化的功能,不能看出来。所以这个因缘观,也是没有看到诸法实相。因此说是:戏论须排遣。 那么外道是: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外道那就更离谱了,不是常见就是断见。他对法的生起生常见,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人死为人、鬼死为鬼;或者是断见,人死如灯灭。这就是盲无慧眼。 佛法的意思是: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因缘所生法,是不可思议的循业发现——佛陀看到佛的法界,菩萨发现他的法界,众生看到人的法界、三恶道的法界、各式各样的法界。这无量无边的妙有,它的本性即是我空、法空;这样一个假有自体的我,是犹如阳焰——就好像在沙漠当中,由于阳光的折射,出现了一个水气,太阳消失了,这个阳焰也就消失了。换句话说,这个法是因为我们有这个业力,因此才表现出来;当我们业力改变了,这个法界也就改变了。所以真实的法是不可得的。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不应该把十法界依他起的这些现象,当做是法界的本来面目。 前面的观心无常是对治一个能执的我;观法无我是对治我所,属于我所拥有的东西。这法空观也很重要! 过去明朝有一位金碧峰禅师,这个禅师很喜欢打坐,他打坐不完全是修止,他是入空三昧——观一切法空,进入三昧当中。有一天他的寿命到了,阎罗王派了两个小鬼要抓他回去报到。但是到了寮房,竟然找不到金碧峰禅师,无功而返。说:找不到人,没办法!阎罗王说:不行,再去找。第二次再找,也找不到。阎罗王这次生气了,说:再找不到,我就处罚你们两个。小鬼没办法,第三次就找土地公,说:我们按地址找金碧峰禅师,都找不到人,是不是他出远门去呢?土地公说:不是啊!金碧峰禅师他在禅堂打坐,他入空三昧,你找不到他的。这怎么办呢?这样他们没办法交差。这有办法,你让他出定。土地公说:他爱着佛前的供杯,他特别喜爱,你拿这木棒去敲这个杯子,杯子一出声音,肯定让他出定(他对那个法有爱着。) 一切法因缘生,你对它有爱取,这件事情对你就有影响力! 小鬼就到佛堂拿棒子敲这个杯子,一敲,果然金碧峰禅师一出定,就把他抓到了。金碧峰禅师毕竟是修行人,他会检讨自己……知道自己哪一个地方出差错。就说:好!被你抓到,算我学艺不精。你把杯子还给我一下。小鬼就把这杯子拿给他。都是你害的!当下,就摔到地上去,讲一个偈颂说:若欲抓我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虚空铁链锁不得,休想抓我金碧峰。说完之后,他又入空三昧,再也找不到他了。因为他对三界唯一的爱取,就是那个杯子,他现在知道那个杯子是如梦如幻的,这时候三界的境界,再也不能够束缚他了,所以说: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 意思是说:我们一直认为这个法是有真实性的,譬如我们对于财富的执着、对于眷属的执着,总是认为这些都是有真实性的。其实,那都是种种因缘而安立的,当然主要的因缘是内心。假设我们的内心有功德,我们就会去思考,不应该往心外求法。好比说:我们今天有钱,把金钱布施出去了,表面上损失了财富,但是我们内心当中,有布施的功德,死了之后,下辈子再以这个功德,去受用种种快乐的资具。你现在执着这外境是实有的,你不肯舍,等到临命终时,你还是要舍,但是你下辈子什么都得不到。这意思懂吗?就是这一切法是因缘所生法,要紧的是:建立你内心的功德,这才是真功德! 因为你内心有这个功德,才有这个外境;你不应该舍本逐末,不注重内心功德的增上,而去追求外境的东西。当你内心的功德失掉了,外境的东西你也保不住了,因为它的根本,是从内心生起的! 蕅益大师讲得很明白:循业随心,法法全。业是由内心发动的。所谓观法无我,就是你应该观察到这一切法,是因缘所生法,是你的内心所变现的。所以在生死流转当中,只要提升我们内心的功德——菩提心,我们的生命无论是正报或依报,都会不断的增上,但得本,不愁末。是这个意思,所以讲:切莫把十界的依他作本然。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去心外求法。 这四念处中,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约着受用,而对治爱取的烦恼;一个是能受用的受,一个是所受用的色身。后面的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对治自性执,一个是能执的我,一个是所执的法,这更加微细,是对治我见的颠倒。总而言之,前者是爱取的烦恼,后者是我见的颠倒,这也就是整个三界的烦恼——见惑与思惑。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界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