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净界法师所有开示-> 净界法师开示观经 |
净界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第 1 卷共 20 卷 ) 前言代序 【1】为菩提道而求生净土!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在大乘法的修学当中,是很特别的法门,因为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也就是说:我们修学净土的所有功德,都是来自于阿弥陀佛本愿的加持。这样的内涵,印光大师提出了两个观念说:净土宗的修学,它是属本尊相应法,就是:他力门、果地教。 意思是说:在念佛的过程当中,当我们的心跟弥陀的功德接触时,能使我们今生消业障 、增福报,这叫他力。这个他指的是谁呢?就是指佛力的加被--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念佛众生,令我们消业障、增福报! 什么是果地教呢?是指是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前,接引到净土去。在净土的庄严当中,成就不退转,乃至究竟成佛,这叫果地教。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建立净土,因此所受用的净土,全是阿弥陀佛的果地功德,所以叫果地教。 而这他力门跟果地教,在中国佛教的传承当中,事实上有两种差别: 唐朝之前,也就是在昙鸾大师之前,大部份的念佛人,是偏重在他力法门,比方说唯识的学者、天台宗的学者,也念佛,但是他们是把念佛当做消业障用--- 多障众生念佛观。因此,早期的念佛,并没有明确地想要求生净土。只是当我在修止观的时候,身心出现了种种障碍,我祈求阿弥陀佛的加持,来帮助我破除所有的障碍;之后,仍继续修止观,所以早期的人念佛,偏重在他力门。 一直到昙鸾大师 ,提出了五浊恶世的概念,呼吁念佛人,必须如实地面对所处的环境。以凡夫来讲,我们的善根不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正法时代已经过去,像法时代也过去了,现在是末法五浊恶世来临的时代,如果继续在娑婆世界修学,将面临两大问题: 第一个 、善根的问题:我们本身就善根不足,出世的道心抵不过内心的烦恼---善根薄弱、烦恼粗重,造成用功不能够相续,这是内因力的薄弱。 第二个 、外缘的问题:外在环境的干扰繁多,顺逆因缘的刺激太严重,使令我们的修行容易生退转心。 因此 ,昙鸾大师普劝念佛人,念佛不应该只是求消业障、增福报而已,应该要考虑离开娑婆世界----为菩提道而求生净土!换另外一个环境来修学!昙鸾大师就进一步把念佛提升到净土的思想。所以到了末流,我们现在念佛,其实包括了今生的消业障,也包括了临终的往生,两个是一起的。 当念佛法门从消业障,被提升为往生到净土,这时候对于净土的了解,变得很重要了。因为,如果你念佛只是为了消业障,那只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就够了;但是如果你念佛的目的,是要求生净土,那就必须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有很深刻的了解。 【2】我们不可能往生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在本经当中,释迦牟尼佛有讲到:为什么我们念佛人,除了持名念佛之外,还要兼修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呢? 佛陀说:如果你能够如法的观想,会有两种功德:第一个净除罪障;第二个生诸佛前。 一、净除罪障:因为阿弥陀佛的庄严,是---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阿弥陀佛的功德有一种大愿力,祂发愿要救度我们,必须我们去忆念祂,才能产生感应道交。 所以经常忆念净土的依正庄严,比方说: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莲华的庄严、楼阁的庄严…身、口、意一次又一次不断地熏习,我们的生死重罪,就会慢慢的消灭;就像光明显现时,黑暗就消失了,由于经常熏习的缘故,能消除我们的业障---恶业减少,福报就增长。这是第一种功德。 第二种才是修观真实的目的---生诸佛前。当我们不断的修观、熏习,自然会产生坚定的愿力,因为我们不可能往生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说你对极乐世界一无所知,对于极乐世界的意境,完全没有概念,那你求生的愿力,肯定是薄弱的。 真实的愿力,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其实不只是愿力,信心也是一样,真实的信心和愿力,一定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如果,你对极乐世界完全陌生,而突然产生坚定的愿力,你很想要去,不太可能! 所以为什么我们一次又一次回来娑婆世界投胎,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对于娑婆世界太熟悉了! 很多事情,每一生不断地重复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三界之中,生死的业力,会这么强。 所以,净土宗的方法就是要你:对娑婆世界,由熟悉转成生疏;对于净土的功德庄严,由生疏转成熟悉。这样你才能成功! 本经当中,很强调思想的改变,这是不共于阿弥陀经,也不共于无量寿经的地方;就是强调你对净土宗那种皈依、意乐心的生起。它认为感应道交,来自于你对净土的意乐欣求,以及对净土庄严的熟悉。 因此,学习本经---不断地以庄严的净土境界,来熏习我们的内心---第一个能净除业障,第二个能生诸佛前;一个是现世的安乐,另一个是来世的往生,这正是我们研究本经的目的。 【3】我们可以在心中,创造一个极乐世界的影像! 将释此经,大分为四: 一、解释经题:按照惯例必须先解释本经的经题,因为经题能总持经文要义。 二、经文大意:这部经的整个结构是怎么安排的,本经的修学纲要,它的大意,跟大家简单说明一下。 三、随文释义:正式进入经文,然后消释经文。 四、结示劝修:最后做一个总结,来跟大家互相劝勉。 一、解释经题:《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这地方有别题(是与其他经典不共的)和通题(一切经的通名)。佛说观无量寿佛七字,就是别题,其中有二重的能、所: 第一个能、所,是约著教法,就是语言文字的教法,也就是佛说、观无量寿佛。 第二个能、所,是约著行法,就实际的修行来说,把观--能观的智,和无量寿佛--所观的境,区分出来。 先看第一重能所,从语言文字的教法,来解释这部经。佛说观无量寿佛,别题七字,含有三层意思: 第一个、本经是谁宣说的?第二个、是在什么情况宣说的?第三个、说些什么? 首先,本经的说法主是佛,古德说:经通五人,律唯佛制。其实,经典有五种人可以宣说:佛、菩萨、罗汉、天人、仙人。但是,净土法门是一种很特别的法门,因为它牵涉到众生的心跟佛心之间的感应道交,同时也牵涉到大乘的自他不二思想,所以除了佛之外,没有人可以宣说,菩萨以下都不能宣说,这是很特殊的法门,所以必须由释迦牟尼佛来宣说。是在什么情况宣说呢? 说的意思,是表示欢喜、欣悦的心。因为宣说这个法门,有很多人能得度、有很多人能了生脱死,机缘成熟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才宣说的。 说些什么事呢?是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不颠倒的来观察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 其实本经的十六观中,前面的十三观,虽然包括了正报、依报,但是是以正报来摄受依报,所以是以无量寿佛来作代表,这是第一重的能、所。 再看第二重能所行法当中,观、无量寿佛,这个观有两个意思: 一、是指观想:虽然我们没有去过极乐世界,也没有看过极乐世界,但是透过语言、文字来进行思维、观察,我们可以在心中,创造一个极乐世界的影像,这叫观想,也就是靠你的想像力。 二、是指观像:在十三观当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第八观──佛菩萨像观。佛陀在未说佛身观之前,要我们先观一尊画的佛像,所以说只有第八观是观像,其他都是观想。那么,是观什么呢?是观无量寿佛的依正庄严。 这是一个主题,关于极乐世界的观法,在进入经文之前,先跟大家作简单的说明。 【4】不懂这个道理,你就没有资格修观! 我们看附表:在观经的注解当中,讲的最圆满的,就是隋朝智者大师的《观经疏》。因为《观经疏》的经义很深,所以北宋四明知礼大师又把它加以解释,叫《妙宗钞》。那么,天台智者大师,他是用一心三观来解释本经的。所谓一心,就是你修观之前,要先知道你心中的依止,你是依什么而修观呢?是依止现前一念心性,来修空、假、中三观,叫一心三观。 附表一 总明一心三观 因缘所生 空----- 念 现 ---- 当体即空 空有同时 心 前 中------ 性 一 十界十如 空有无碍 假------ 历历分明 《妙宗钞》云: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实相为体者,心观之宗,方能显发中道实相深广之体。所以者何?若于心外而观佛者,纵能推理,但见偏真,即如善吉观佛法身,但证小理。今约唯心观佛依正,当处显发中实之体,中必双照,三谛具足。故云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 这一段文很重要!在修观之前,不懂这个道理,你就没有资格修观。 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约心观佛这四个字,就是本经的中心思想。意思是说:我们观察极乐世界的佛陀,应该如何作观呢?是要约心。换句话说:佛在哪里?你必须要向内心去观!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一开始就走错了路,一昧往心外求法,以后可能会产生障碍,甚至于着魔,观佛是要向内去观,你向外去观,那就错误了! 所以约心观佛这四个字,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中心思想。就是说:在你观佛之前,要先把心带回家,在心中生起佛的影像,不能向外攀缘,这叫约心观佛。 为什么要约心观佛,智者大师解释说:因为本经以实相为主,所有大乘经典,都是以实相为体。这个体跟宗有所不同;体是我们修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契入中道实相。这个宗呢,就是趋向目标所采取的方法。我们经由心观,以一念心性来起观,方能显发中道实相的深广道理。 反过来说:如果你心外求法,老是看佛像,看久了,这个佛像很庄严、眉毛画得怎么样、鼻子画得怎么样…心去攀缘外在的相状,纵能推理,但见偏真,依此来推论空假中的道理,最后的结果,毕竟是证入偏空。 智者大师举个例子,比方说善吉,善吉就是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尊者在般若会上,也能够讲空性的道理,也能够依止空性的道理,去观佛的清净法身,但是最后是证得阿罗汉果,因为他没有将清净的法身,向自己的内心去会悟。 凡夫和二乘人都是向外观;大乘佛法修观之前,一定是安住现前一念心性,由此来观佛的依正庄严,才能显发中道实相圆满的智体。因为在中道当中,一定是空有双照,一定是空、假、中三谛具足。这就是本经的修学宗旨--以心观为宗,以达到实相为真实本体。 因此,当进入到十三观的时候,你的每一次作观,比方说落日观,你要想它是你心中的影像;琉璃地观,琉璃地在哪里呢?也是你心中的影像;观阿弥陀佛的相状,也是你心中所出现的影像…总之,你必须把整个十三观的影像--色尘,全部都在心中显现出来,这叫做约心观佛。 简单说:应当怎么作观?首先安住现前一念心性,然后起观,先修空观。 【5】修行必须法法消归心性,不能心外求法! 大乘佛法的修学,一定是先空观再假观,先离相再建立相状。所以刚开始观心,先观想我们这一念心---因缘所生,当体即空,我们心中本来没有相状,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我们现在有很多痛苦的相状,这个相状是你自己执着,是你自己抓住它,不让它离开的。相状本来是缘生缘灭,但是你一住在相状它就会重复的出现。 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心性本来清净,世间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伤害你,诸位你们猜猜看,那个人是谁呢? 自己! 对了!是你自己。因为你自心取自心,事情发生之后,你把这个影像抓住不放,所以它才会不断的出现。我们心中本来没有相状,因为本来没有相状,所以才可能成佛;我们的心没有好、也没有坏,所以它可以重新塑造。本来没有相状,为什么我们现在弄到有很多的个性、相状呢? 那是因为住在相状,是我们的心被物化,被物质同化,心本来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弄得现在心量这么狭小,是我们自己操作错误。 所以在修观之前,先把生命归零,告诉自己---因缘所生,当体即空。我的心,本来就没有烦恼的相状、没有什么业障的相状,也没有生死的相状…这是很重要的思想! 修行的第一件事情--正念真如,就是把心先归零。接下来再修假观:当我们开始归零之后,再重新出发---必须知道我们念头一动,一个思想的活动,就创造十法界的十如是,这个十如是,简单说就是因缘果报,有它的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而且在心中的相状,历历分明。生命就是思想的活动,是我们念念之间把它创造出来的。 那么,空、假二观---由中观把它平衡,空有同时,空有无碍,就是不断的重复啊,所以我们在修观之前,念佛也好、持咒也罢,一定要知道,整个修行必须法法消归心性,不能心外求法。 【6】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佛在哪里?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对不对?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我们的修学目标,不管是身业的礼拜、口业的持名赞叹、心中的观想、身口意的皈依,目的就是要我们死尽偷心--一心皈命。那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佛在哪里? 在心中,对啦!是在你心中!如果你心中不培养一个佛的影像,佛也是不会出现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心中没有去观想佛的影像而出现佛,就要小心了,这个有问题了! 净土宗人有很多人喜欢向外攀缘,拜佛的时候看到佛像在对你微笑…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看佛像的目的,是要你藉相修心,假藉佛像来启发你对阿弥陀佛皈依的心。 以前参加斋戒学会时,有一次,有一位大专生就站在佛堂不动,一直看着佛像,忏公师父就说:佛像不能这样一直看,会出事情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忏公师父知道这个人是向外攀缘,当一个人的心向外攀缘时,魔王就有机可趁了。 真正的修行是托彼依正,显我心性,虽然我自性本具极乐世界的功德,但是必须假藉外境的因缘,来启发我对弥陀的皈依,只要你心中的因缘准备好了,阿弥陀佛随时会出现,这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本经的整个思想,就在这两句话当中。 是心作佛是指因地,这个作包括了身、口、意的造作,当然主要是意业观想造成的;你去念佛、忆佛,都还是心的造作,心中先造一尊佛出来,所以感应道交,一定要有能感的心,才有能应的佛。 净土宗的思想是:只要你准备好了,阿弥陀佛就出现,是你的心去感应佛啊!所以你必须把你跟阿弥陀佛的因缘---你的信心、你的愿力具足了,对于极乐世界的环境非常地熟悉---这就是是心作佛的意思。 其次,是心是佛,是约果。古德对于感应道交,讲出一个譬喻说:千江有水千江月,虽然月亮很想跟我们感应道交,但是因为我们没有水,所以月亮也不能显现出来。只要你把水准备好,月亮就会映照在每一个水面上。月亮本身没有意见,它随时高挂空中,你把水准备好,月亮就出现。 所以净土宗的感应,绝对不能向外攀缘,如果你自己没有准备好,心很散乱,向外驰求,那你看到的佛,会有问题。 净土宗的修学,所要追求的是什么? 是追求一心不乱的功夫;只要你一心不乱,彼佛自然现前。净土宗最忌讳的就是---你一开始念佛就想:唉呀,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出现啊?祂用什么形状出现?祂是坐着还是用站着出现?如果是这样,那你已经起了攀缘心,仁者心动了。 念佛是你自己先准备好,你把这个水准备好---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不要管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出现,你只要把自己准备好,阿弥陀佛就随时出现,你要做好准备的工作。 所以为什么要打佛七?打佛七,就是调整自己的心,为临终资粮做好准备。所以这地方的约心观佛,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佛弟子莫向外求啊,往生净土的三资粮,在你的心中要先建立起来。这是我们学习观经之前的第一个观念。 【7】修习极乐世界之法门,要有境才能修观! 其次,再看附表二:所观之境。 前面是约着我们在修观之前,能观的心,这里是说当我们的心开始收回来---修空、假、中三观,我们的所观境又是什么呢? 附表二 别示所观之境。 《妙宗钞》云: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诸佛性,托境修观,佛相乃彰。今观弥陀依正为缘,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极乐依正,由熏发生。心具而生,岂离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终日观心,终日观佛。 智者大师提出一个观念说:大乘的修行人(包括净土宗),如实的了知我们这一念心,本来就具诸佛性、具足净土的功德,但是必须假藉因缘来开显,所以要托境修观,这样才能够彰显佛的功德相,就是要藉境来修心! 什么叫藉境修心?初开始修观的时候,先修空观---离一切相,把凡夫所有的烦恼相、业障相、生死相全部消灭掉,回复到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本性。但是也不能偏空,还要──从空出假,修种种功德,虽然是离一切相,也要即一切法。 比方说修布施,怎么修呢?先要有一个所观境--观苦恼的众生相;假藉众生的苦恼相,来启发我的布施心,成就我布施的功德。 修行要藉外相,但是不能执着;就是先把相拿掉,然后再把它藉回来;藉众生的苦恼相,来行布施;藉佛像的庄严,来启发我皈依的心、我的信心和愿力。 大乘佛法不执着一切相,是要离一切相,但是你要修一切法,那么就要藉相。 所以我们在修皈依的时候,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藉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相,来修我们皈依的心,这叫藉境托境修观。 十六观经教我们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为助缘,来熏习我们的心性;心性本具的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因为你不断的熏习,就会慢慢开显出来。就好比说:我们内心当中有极乐世界的种子,如果你很努力,每天给它灌溉、施肥、浇水,它就会开华结果,所以我们心性本具功德,但要假藉外境的因缘,才能够把它显发出来。 一切功德不离心性,所谓: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全心是佛是约理具,心性中本自具诸佛性;但是必须透过身心的造作,佛的功德才能显现出来,所以全佛是心约事造;也就是终日观心,终日观佛的道理。特点就在这四个字──托境修观,我们要修习极乐世界之法门,要有境才能修观。 净土宗在修皈依时,最重要是信心、愿力和皈依的心。这当中有两个传承,一个是第十八愿,一个是第十九愿,先看经文: 一、观佛陀功德以生信心。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二、观净土庄严以发愿力。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净土宗的往生,不在于你念的佛号多少,关键在于你的信愿,也就是你皈依心的强烈和坚定。所谓皈依心的生起,在净土宗的传承中,有两种不同选择:一个是因为佛陀的因缘而生起;另一种人是因为净土的因缘而生起,因为在娑婆世界修行会退转,所以我要去净土,受用种种依正庄严、清净功德,依净土的的皈依而生起信愿。都可以。在第十八愿、第十九愿,阿弥陀佛提出了往生的条件,但是这两种人的思考不一样,下一堂课,再把这两段文--所观境说明清楚。 【8】净土宗的修学,就是要想办法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第2 卷/共20 卷)编辑者:净愿兰若 净土宗的修学,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所开演出来的就是他力门、果地教。换句话说,我们所有的一切修行功德,包括今生的安乐、包括来世的解脱,完全是来自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 那我们要做什么事呢? 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够了,那就是:想办法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使令这一念心能跟阿弥陀佛的心──心心相应、感应道交。就做这件事情,而不是要你去修种种波罗蜜。 也就是:我们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心,要能够相随顺。弥陀的心是寂静的,你的心是散乱的,怎么感应呢?弥陀的心是正念的,我们是颠倒的,又怎么感应呢?所以当你的心极度散乱、起颠倒时,你说你看到了佛、佛陀现前了,那你要小心了!没有一尊佛会在你起颠倒、散乱的时候现前。 这时候,你的心跟佛的心是不相应的──你的心攀缘娑婆,阿弥陀佛安住在极乐,怎么可能感应呢?所以才说,感应道交必须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是你的信心、愿力,要有充分的准备!其实,我们不一定要断烦恼,带业往生是不用断烦恼的。但是临命终的时候,必须把心调整到最佳状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这就是感应道交。 虽然我没有办法断烦恼,但是我可以将我的心态,调到跟佛的心态相随顺,这样才能带业往生。所以临命终时,你的烦恼不能活动,所谓带业往生是以正念往生的;当一个人起颠倒时,阿弥陀佛没有办法跟你感应道交。所以临终的时候,必须把你的心态,调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调到一心归命阿弥陀佛,那就可以往生了。 要知道:净土宗不是以断惑证真往生的,是以正念往生的,这叫随念往生。虽然说我的烦恼还没有断,但是我烦恼不活动。古人讲:带业往生,只能带种子不能带现行;烦恼的活动会破坏你的心态、破坏你的正念,你就不能往生了。因为:你是用心力来带动佛力!在修止观的过程当中,关键不在你看到了七宝池、八功德水,而是当你看到这些意境之后,如何去培养你皈依的心。 好比说:极乐世界的莲华很庄严、怎么样…然后呢,就没有了。应该是把这些庄严,会归到你对阿弥陀佛的皈依。因为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所以我要往生。必须要藉相修心,依十六观经的教法,观想变现西方极乐世界庄严,然后培养一种皈依的心,这样就对了! 所以在修止观之前,智者大师要我们先做好心理建设,为什么要修观呢?这叫托境修观,佛相乃显,假藉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相,启发我们对弥陀强烈的皈依,让我们放弃对娑婆世界的贪恋,完全是为我们临终正念做准备。 所以在修观的时候,最后的会归处,整个十三观之观想念佛,思想的导向,就是:为了培养一心归命。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根据这一愿往生的念佛人,善导大师解释说,偏重在至心信乐。你对阿弥陀佛有强烈的信仰:相信自己是生死罪恶凡夫,没有出离的因缘;相信阿弥陀佛广大的四十八愿,一定可以救拔我,所以对阿弥陀佛一心归命通身靠倒。临终时,以强烈皈依心,持名十句佛号,这十句只是一个概念,不是刚好十句,意思是念念相续,乃至净业成就。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种人对于弥陀信仰特别强烈,他完全是仰赖佛陀的功德,而往生的。其实《佛说阿弥陀经》比较偏重在第十八愿;《无量寿经》和《观经》,就有一点偏重净土的庄严。 再看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这是指一个大乘行者,他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力,而且还付出行动,修诸功德。包括了善业的布施、持戒、忍辱…也包括了正念的止观修法。 但是这个地方偏重于止观,特别是观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相。他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之后,考虑到五浊恶世的问题,所以为菩提道,而发愿求生净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一定与大众围绕,现在其前,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所以他在修观的时候,是专观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就是偏重于净土庄严。 本经是偏重在第十九愿。当然,我们可以两种兼修。 所以蕅益大师提出一个观念说:持名为正行,以观想为助行。 因为修观想可以提醒自己,培养对极乐世界皈依的心,当佛号提起来的时候,就能够以这种强烈的坚持,去抗拒你的妄想。佛号是要坚持的──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这坚持的动力,来自于你对弥陀的皈依。 有些人临终的时候,没有办法坚持念佛,心随妄转。这是为什么?因为平常的心理准备功夫不够,只是念佛,缺少皈依的心,没有强烈的皈依感。 本经的所观境,就是观想整个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因此而产生强烈的往生愿力,这是我们要清楚的。 【9】这部经的结构,将分成五段来说明! 继续看下面的解释经题:经题讲到观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安住的问题,第二个是调伏的问题。 一、本经的十六种观想,是以何为住?以一念心性为住,莫向外求。 二、其次,应当如何调伏对娑婆世界的贪爱呢?是以净土的庄严为所观境,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调伏我们对三界的爱取。 最后看通题经字,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梵语修多罗,叫契经;上契十方诸佛实相之理,下契众生差别的根基,叫做契。 这部经的经题,有两个字是重点:第一个是佛,是指能说法的人,这个也很重要;不同的说法主,修行的份量就完全不同。 第二个是观,我们怎么修观呢?就是观佛的境界。 这是整部经的两个主题。 看经文大意:*2-10 贰、经文大意。在进入经文之前,先将这部经的结构,分成五段来说明: 甲一、逆缘触动--令生欣厌,这部经是在什么因缘下,触动佛陀来讲这部经。 甲二、道前基础—净业三福,这是在讲修行,修习止观之前,需要什么准备工作;好比盖房子,地基要先盖好,才能建上面的楼阁。那么,基础准备好了之后,应该怎么修呢。 甲三、端身静坐--正修止观,这是讲正修。以上都是在讲因地。当我们如法依教修学,会有什么功德呢?有两个功德: 甲四、观行转深--圆发三心。前面说的藉境修心,最后是成就你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以这三种为功德。借助这个相来修止观,修过之后,放下一切相,你的三心就现前。这三心有什么利益呢? 依此三心的浅深而分出九品,也就是九品往生,智者大师是以三心,来判定三辈九品之位次。 这是整个经文的结构。首先介绍甲一、逆缘触动令生欣厌: 诸法因缘生,佛陀说法也是要仗缘而生,就在这时候,摩竭陀国韦提希夫人的儿子阿阇世王,对他母亲的忤逆因缘。 韦提希夫人一生都很顺畅,因为她是国王的夫人,处在荣华富贵当中,突然遇到他的儿子,想要对她忤逆致死,所以让她产生一种出离的念头,就说:佛陀啊!现在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多不善聚,有很多令人苦恼的地方。希望佛陀能为我宣说无忧恼处,令我不闻恶声、不见恶人。由于她希望能往生到一个没有苦恼的处所,所以引发佛陀宣说本经。 【10】凡夫整个生命的生死流转因缘 所谓逆缘触动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看凡夫整个生命的流转因缘,生死流转。 为什么凡夫死了之后,又会在三界投胎呢?诸法因缘生,到底是什么因缘呢? 凡夫的生死流转,首先是从五蕴当中的色蕴,我们由于过去的业力,而显现今生的色,这个色是指一切外在的环境,比方说你今生会做谁的子女、会跟谁结婚、谁当你的子女…答案只有一个──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佛法认为事出必有因,他今天跟你有什么样的关系,一定有它的根本原因,就是业力。所以对于今生外在环境,我们没有说话的余地。只要跟结果有关系的,我们都没有说话的余地。 但是过程中,用什么心态来面对,这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接下来是受,我们内心的活动,第一个就是受,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生起──感受。如果善业力强,一生当中,快乐的时间多,如果是罪业重,一生当中,就经常觉得闷闷不乐,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常常出现苦受,这是因为过去生罪业比较重,善业力薄弱。 所以受是一种直接的反应,很难改变受,就算修行也没有办法改变受,因为这是在还债,酬偿旧业。 下一个是想,这个就很重要了。受是没有相状的,想可以把感受转成相状,意思就是:于境取相,然后施设名言。先把这个相状变现出来,然后在相状里面出现很多的想像,施设名言,这个是想蕴。 再下一个是行蕴,这就严重了,也就是一种取着。生命的推动力,以唯识学说就是行蕴,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相续心。所以《大乘起信论》上说,修行是要断相续心──断除对娑婆世界的相续心、那一份的取着心。 举个例子,比方说:一个人从小就没有钱,这是他过去生悭贪,因此今生招感贫穷的果报。贫穷本身没有对错,果报不论善、恶,只论苦、乐,所以说贫穷是一种痛苦的果报,但它不是罪恶。问题是:我们对贫穷起了颠倒心;你因为贫穷而产生苦受,苦受之后你就产生错误的想像──为什么我这么贫穷、他那么富贵,你就开始去追求;等到你得到了金钱啊,感觉很快乐,这时候你对金钱,就会产生美好的想像:金钱,实在是大功德的境界,能让我产生安乐! 其实,真正让你得到快乐的,是你的善业,金钱只是一个助缘而已,当你福报享尽的时候,钱再多你也不快乐;外在的环境,毕竟只是助缘,真正能让你身心感到快乐,是善业力!但是一般人看不到这个善业力,只看到外表的环境,所以想久成思,就对金钱产生执着。 我们过去,曾经因为拥有金钱、温情这些东西而快乐,我们人生当中,因为很多的感受经验,而产生很多错误的想像,最后累积变成对三界一种执取,而行蕴就是执取──一定要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楞严经》说到妄想有多可怕啊,我们一天打多少妄想?几十亿、几千亿个妄想,这些妄想你都会去实践吗?未必,是不是?但是当你的妄想跟执着结合一起,这件事情你就一定要去做──住,心有所住。 当你的心住在妄想,你对妄想产生执取的时候,这个妄想就会变成行动。 所以说行蕴也是妄想打久而来的啊!所以在我们生命当中,跟了生死最有关系的,就是:你要改变你心中的执取! 我们过去在三界当中,累积太多的生命经验,尤其是对于快乐的感受,我们最容易产生颠倒的执取。因为它让我们产生快乐的感受,就会误认这就是我们的依止处了,就产生贪爱的想法,最后产生一种坚固的执取,一定要再得到它!这是什么情况呢? 佛陀说:它就像一个小孩子,看到刀上的蜂蜜,去舔这蜂蜜的时候,感觉很甜啊,但是忽略了那锋利的刀口,会把他的舌头割伤。意思是说: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很痛苦,任何人都有痛苦;如果让你的生命再来一次,不要说生三恶道,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再来一次,是不是?但是为什么,你来生还会再来,为什么? 就是因为我们在三界当中,有很多美好的快乐回忆,这些回忆我们给它太大的力量,由此而产生取着。就好比看到刀上的蜂蜜,却不知道所要付出的代价有多高,这就是执着娑婆世界的颠倒相! 换句话说,在人生经验当中,虽然有些快乐的感受,而这些感受,让我们忽略:为了追求这种三界五欲快乐,所付出的痛苦,以及生死疲劳。 事实上,众生生死的大问题,就在这里,就是由于错误的想像,产生错误的执着,而行蕴是最可怕的,把它储存成阿赖耶识,最后再变现果报,构成了生死轮回。所以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受跟想。因为我们太重视自己的感觉,喜欢跟着感觉走。 在修行当中,必须把你的想像,从感受中跳脱出来;因为感受所带动的想像,往往是颠倒的。 【11】六根是我们最大的骗子! 所以楞严经说:六根是我们最大的骗子!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通通跟佛法讲的事实不合! 六根向外攀缘,正是生死流转之本! 应该是用想来学习经典,再去思惟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而厌离娑婆;思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而欣求极乐。 所以在整个修行当中,当然就要善用第六意识的想蕴。 我们现在的想蕴,完全被感受误导了。如果你的修行,只是为了求来生的安乐,那就算了;如果你真的想要走解脱道,临终要保持正念,那么六根带给你的感受,你必须慢慢脱离,不能再说我喜欢什么,要说我应该怎么做。 好比我们做定课,修行人训练心的第一步,就是定课。时间到了,是拜八十八佛的时间,虽然我的心情很不想拜,你会怎么做呢?跟着感觉走吗?你只要随顺它一次,下次肯定还会再来。所以,我们不能老是跟着感觉走,袈裟一披,香一点,开始拜──不能拜要它拜!只要坚持拜下去,就会发觉你的感受,刚刚不想拜的感觉消失了,因为它根本就是生灭的,所以在生命当中,你必须不断地跟你的感受抗拒,你才有可能正念分明。 我要告诉大家:临命终的时候,你的身心不是处于非常好的状态──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眷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珍宝不复相随…,这时候你的感受不会很好,所以必须把住在身心世界的想蕴,转成忆念弥陀。 从修行的角度来说,首先,你的心要能够不随妄转,这个妄就是你的感受,虚妄的感受。应该是利用美好的想像,培养一种美好的行蕴,变成一种愿力。 想久成思,想像久了,就变成一种愿望──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依报庄严;依报里有阿弥陀佛在说法,还有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树上有鸟语华香等等,依这种想像产生一种愿力,以愿导行,最后以行蕴带动想像,使令生命产生大逆转! 生死凡夫的想,都是从外境来的,叫做心随妄转。修行人的想,是以愿导行,以愿力来引导你的想像。当你发觉心中的想法,已经渐渐脱离外境的影响,不入色、香、味…这表示你的修行快成功了。 只要能把握正念分明,虽然未断惑证真,最起码外境对你的影响,已慢慢淡薄了,你就做得了主!修行是内观不是向外求。我们凡夫的心,总是向外攀缘,所以总是跟着感觉走;你现在要回光返照,依止心中的愿力来做引导,由愿力来引导想蕴,把心随妄转改成以愿导行,是用愿望来带动你的想像,而不是用感觉来带动你的想像,关键在这个地方。 总而言之:整个修行止观的过程,就是在做这件事情──把跟着感觉走的想蕴,转成跟著愿望走,也就是在改变这个想。 诸位都知道,经上说舍利弗尊者的脾气大,嗔心比较很重,为什么呢?因为他曾经做过五百世的毒蛇。关于这个公案,我再跟大家复习一次:舍利弗尊者在过去生中,曾经做一位商人,做买卖赚了不少钱,当然每个人对于金钱的看法不一样,有些人可能从小就没有房子住,所以对房子有所执取,会把这些钱用来买房子,有些人喜欢买各式各样的珍宝等等。舍利弗尊者当时的执着是什么呢?黄金,特别喜欢黄金。几乎把所有的钱,除了日常生活开销之外,全部换成黄金。黄金多了之后怎么办呢,然后把黄金聚集起来,打造成一个宝瓶,藏在地底下。工作累了,再把黄金宝瓶拿出来看一看,所有的疲劳就消失掉,因为对黄金有所执取,所以他那一生,一共累积了七个宝瓶。但是,生命是无常的,当他的体力耗损了差不多,他就死了。色身死了,他的心并不死;我们的心是不会死的,是相续的,所以变成一条很大的毒蛇,藏在黄金的地方盘绕、守护着。只要有人靠近金宝瓶,它就出来恐吓他,要不然就杀害他。因为这样,结果生生世世轮回,做了五百世的毒蛇。 你看一个人的执取,这种业力有多大啊!经过了五百世之后,因为这个人有善根,有善根的人有自觉、自省、自调的本能,突然发觉,我为什么要守着这些黄金呢?黄金又不能带给我快乐,为了这些黄金,我每天守护着,值得吗?当一个人开始懂得自我反省时,他就有希望了──开始改变想法了,他觉得应该把这些黄金,拿去布施三宝。 有一天,这只毒蛇,就慢慢爬到路边,找到一位年轻人,对他说:我前生挣了一点钱,换了七个金宝瓶,我现在希望把它拿去供养三宝,你可不可以帮帮我,把我带到寺庙去?这位年轻人被它感动,于是拿了一个扁担,左边放蛇,右边放黄金,挑到寺庙去。如是如是的跟寺里的师父报告。后来这条蛇因为这样的布施,没有多久──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当它对黄金的执取消失时,那种招感蛇身的相续力量,也就消失了,结果升到忉利天去了。那么,帮它抬扁担的人是谁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 为什么舍利佛尊者,会五百世相续做蛇呢?主要是行蕴的作用。因为他一开始看到黄金,就产生错误的想法,认为黄金是一种大功德、大安乐的境界,可以让他离苦得乐,是生命的皈依处。这错误的想像,想久成思,变成一种愿力、一种执取。 其实,我们对于娑婆世界也是这样,因为累积了很多快乐的经验,而对娑婆世界产生贪爱,看不到它重大的过失。 所以我们的想,应该要如理思惟──从佛法的道理去思惟,而不是从感受的刺激,这是整个修行的解脱经验。 经中韦提希夫人,正因为有这种痛苦的感受,启发她出离的想像,然后产生一种念念厌离的相续、坚定的皈依,佛陀才有因缘说这部经。 所以在修行当中,首先就是要观照想蕴──远离感受,依止愿望。 【12】怎样修行善业,有三种福德! 接着看第二个道前基础。佛陀讲修观之前,先讲到要怎样修行善业,有三种福德: 甲二、道前基础─净业三福 乙一、人天之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乙二、二乘之福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乙三、大乘之福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修行虽然是观照想蕴跟行蕴,以正念为主,但都要以善业作基础。本经虽然是修观,也必须修三种善业作基础。 第一个、人天之福: 首先修世间之福。父母对我们有生育、养育之恩,这是大福田;其次师长,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第三个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杀盗淫妄等十恶业,杀生的业最重,如果你杀害众生,临终的时候,冤亲债主会障碍你往生,所以特别提出要有慈悲心,不能有杀生的行为。 第二个、二乘之福: 第二种福,是同二乘人的出世之福。也就是受持三皈,出家二众要受持具足戒法,不得毁犯威仪。这是专讲到小乘的戒行。 第三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发菩提心、广修六波罗蜜、乃至读诵大乘经典。劝进行者,这一句是利他的行门,是指把这些道理宣扬出去,劝勉别人一起修行。 这是整个止观的基础,就好比是房子的基础,所谓福德资粮的基础。 【13】圆满的佛陀,身形一定是金黄色! 第三段,佛陀正式开示修学止观。本经的十六观法,真正的修观是前十三观,最后的十四、十五、十六这三观,是讲三辈九品的往生位次,属于果地功德。 这十三观,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 甲三、端身静坐─正修止观。分二:乙一事观---十三观 。乙二、理观---一心三观。 乙一事观---十三观 十六观经,是先从日观观起;这个日是指落日,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确定我们往生的方向。极乐世界是在西方,阿弥陀经有讲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所以落日是指西方。 第二个,帮助我们认识极乐世界的光明相。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都有光明。佛陀的光明是一种金黄色,菩萨就不一定,菩萨的光明是各式各样。但是圆满的佛陀,身形一定是金黄色。这种金黄色,佛陀告诉我们就像落日,不刺眼。如果你去看正午的太阳,就会刺眼;落日的阳光,我们的眼睛可以去看,是光明而温柔的,是那种慈悲的光明,所以落日观是极乐世界整个光明相的基础。 这个是总相观。接下来的依报观有:水观、地观、树观、池观、总观、华座观。依报的庄严,是谁住这里呢?正报的佛菩萨像观。在十三观里,只有这一观是属于观像念佛。因为我们未曾看过佛菩萨,想像不出来,所以佛陀慈悲教我们先观佛像──佛菩萨像观、佛身观、观音观、势至观;先观圣像,有概念之后,再作观想。 正报观想成功之后,整个综合的普往生观,最后是杂明佛菩萨观。 所以它的观想次第是:先观想落日,做为极乐世界的总相→然后再观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再观正报庄严→再观想莲华的开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想,普往观。莲华呢,先作莲华合起来想、再开想──华开见佛悟无生。 【14】建立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坚定愿力! 在整个依报、正报,和综合观里面,最重要的是莲华观,所有佛菩萨之台座,都是坐莲华台,所以通于依报,也通于正报。 莲池大师说,极乐世界最重要的观想,就是莲华观,因为你往生到极乐世界,第一个去的地方是哪里呢? 对了!就是莲华受生。 你必须跟莲华建立很亲密的因缘,你跟它因缘深,它就会在你生命当中出现;你有行,就有想要去取,所以整个修观当中,要特别注意莲华观。 关于这个修观方法,妙宗钞智者大师说:在修观的时候,必须适当的跟娑婆世界做对比,使令我们生起厌离之心。虽然本经并没有描述娑婆世界,但是你要加以对比。也就是你观想极乐世界之后,还要思维我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如何作对比呢?智者大师说:我们在修这十三观的时候,要有四种对比: 第一、苦、乐的相对:要经常告诉自己,极乐世界是但受诸乐,无有众苦;娑婆世间是多诸苦恼;必须把这种不同的情境,想像、对比出来。 第二、贵、贱的对比:极乐世界一切万物,都是黄金、众宝所成,特别的高贵;娑婆世界都是泥沙、砖块…完全是污秽的泥土所构成的,是卑贱的。 第三、垢、净的对比:这里的垢、净,主要是指受生,娑婆世界是在污秽的胞胎受生;极乐世界,是在清净、微妙香洁的莲华中受生。 第四、粗、妙的对比:什么叫粗呢?意谓:不得自在。在娑婆世界,就算你福报再大,也不得自在。好比你想要吃好吃的东西,不是有钱就行;你的肠胃要好、还要有人在卖、而且你的心情要愉快,才吃得下…必须很多因缘具足了,那种快乐的感受才会出现。很多快乐的感受,不是操之在你,所以娑婆世界的福报,是不得自在。总之,必须要很多人配合、你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快乐才会出现。极乐世界不一样,极乐世界的快乐是大自在,可以令你心想事成。你想吃东西,不必假藉别人煮,跟别人都没关系──思食得食,思衣得衣,所受用的东西,都是自然现前,真的是一个心想事成的世界,也是一个大自在的世界! 所以,我们在修这十三观时,同时要把四种对比出来:第一个苦乐的对比,第二个贵贱的对比,第三个垢净的对比,第四个粗妙的对比。这四种对比,能建立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坚定愿力。这是修观要注意的重点。 【15】是你自己的心把你带到地狱去的! 这是事观,再看理观。 智者大师在《妙宗钞》,讲到理观时,有提到两个重点: 乙二、理观─一心三观。分二:丙一、通义。丙二、别义。 丙一、通义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丙二、别义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因缘所生法,就通义来说,是指五蕴身心,但是智者大师认为五蕴太广,观察想蕴就可以了。 什么是想蕴呢,智者大师说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它可以往坏的方向想,当现前一念心性向外攀缘,跟着感觉走的时候,启动了惑、业、苦生死轮回;当想蕴随着心中的菩提愿走的时候,转五蕴成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他以一念心性为所观境。 简单的说,什么是因缘所生法呢?智者大师的意思是指一念心性。那么,现前一念心性,用空、假、中来观,就能够转识成智,这是一般圣道门的通义。但就净土宗来说,把这一心三观回归到净土,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习的。 所以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同样是一心三观,把它落实到净土宗,它是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这是讲到理具。十法界因缘果报的圆融体,在那里呢?就在我们一心当中。 好比这个人为什么堕到地狱去?因为他内心有地狱的力量,他心中有地狱的业力,使令他堕到地狱去,是他的心把他带到地狱去的! 同样的道理,这个人为什么升到天界去?是因为他的心有天上的善业力,所以就上升到天界去了;这个人为什么到净土去了?是他的心中有净土的业力,和净土的思想,特别是思想,就能往生到净土去。 因此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就是说:生命是你的心变现出来的!这一点很重要。你能够到十方世界,也是你的心把你带去的;是你的心去了,你的果报才会出现。 所以十法界的因缘果报,存在我们一心中。 我们一念心性,有很多地雷,随时会伤人,也有很多价值不凡的宝藏。 《楞严经》上说:如果你是向外攀缘,心随妄转,就启动了惑业苦生死之门,所以生死轮回的相续,是我们自己招来的、是我们自己去攀缘外境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回光返照,安住在往生净土的愿力中,不跟着感觉走,这时候就启动了心中的宝藏──法身、般若、解脱三德。 所以《楞严经》说,我们的心,有两个门:一个是生死之门,一个是涅槃之门。 【16】把过去带有感情的攀缘心,转成一种正确不颠倒的智慧! 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生死业力重? 我们可以观察:同样念佛人,有些人临命终时,很容易跨越生死轮回,然后就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往生到净土去。如果生死业力大的人,他就是跳脱不出去,他的生死业力太强了! 什么叫生死业力强? 《楞严经》上说:攀缘心重,生死业力则强! 所以平常生活中,如果你的情绪,很容易被外境牵动,快乐和痛苦都很强烈,因为你的攀缘心太重,创造生死的业力也就强。如果你遇到不好的因缘,虽然有一点痛苦,但对事情都看得比较开,有点淡泊世事,你的生死业力也就比较淡泊,往生的力量强,容易往生。 《楞严经》完全依据攀缘心跟安住心,来判断我们生死业力的有无、轻重。如果攀缘心重,容易被外境牵动,你念佛的功夫再大都没有用,还是跳脱不了感受的刺激所产生的妄想力。 所以,修行人平常就要养成向内安住的习惯,帮助我们住于涅槃寂静,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临终的正念。 所以说:整个生命的流转跟还灭,是你的心决定的!十法界的因缘果报,也是你的心决定的! 这是讲到性具。所谓理具事造,理具是从体上来讲,事造是从相上、作用上来讲,体、相、用是一不是二。事造: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当我忆佛、念佛时,我的心就具足了弥陀的功德法界,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 往生是从你心中栽培出来的! 有些人说:唉呀!极乐世界这样远,十万亿佛土!倒不如往生到弥勒兜率天。理由呢?因为它在三界之内。正是外行人讲外行话!能不能往生跟距离没有关系!不用管它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果能一念相应,就算它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你照样往生;不相应,就算就在你家隔壁,你也去不了。 讲这句话,表示你是心外求法。 事实上,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不构成往生的障碍,是你的心准备好了,阿弥陀佛自然就现前。 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你在念佛的时候,不要管它是十万亿佛土,或二十万亿佛土,只管你自己相应了没有?准备好了没有?你准备好了,阿弥陀佛就给你感应,阿弥陀佛随时可以跟我们感应,问题是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我们的思想,必须要调整为往生的思想。 以蕅益大师的标准说,一个信、愿真实具足的人,临终十念乃至一念,都可以往生,就是一念相应就够了;如果你心态没有准备好,你的想法还是跟着感觉走,对娑婆世界的攀缘心还是很重,还想拥有、执取很多东西,信愿不具足。蕅益大师说,就算你把佛号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不得生。 很多人以为念佛就能往生,这种观念是不对的!重点在你的思想准备如何。信、愿是根本,佛号是枝末,为什么我们要修观,就是要调整心态,将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让它在心中变现出来;对于娑婆世界的颠倒想法,慢慢就会改变。也就是从苦乐的相对、贵贱的相对、垢净的相对、粗妙的相对,慢慢地改变自己的思想。其实修行就是要跟自己沟通,我们过去熏习很多错误的想法,现在用道理跟你内心深处沟通;就是让现在的你,跟过去的你沟通,你必须说服你自己,你不一定要说服别人,说服你自己──要真实的放下娑婆,要真实的为菩提,要求生净土,这样就对了! 所谓:修止观,观想念佛,就是进入到你的内心深处,跟你自己沟通;去纠正过去无量劫来,生命经验所留下错误的颠倒想法,这就是我们作观的目的,也叫做转识成智──把过去带有感情的攀缘心,转成一种正确不颠倒的智慧。 【17】观想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的好处呢?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第3 卷/共20 卷) 本经的修学宗旨,简单说就是在这个观字,这是念佛法门中的一种观想念佛,透过这十六种观想方法,能够加强我们对极乐世界坚定的信仰和愿力,以达到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效果。 怎么观想呢?本经当中有讲到两种观法:一种是事观,一种是理观。 刚开始是事相的观察,也就是十六观中的前十三观,有三大段的观察: 首先,先观察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我们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它的环境如何呢?本经清楚的讲出了四大主题:第一个是大地庄严,第二个是宝树庄严,第三个是池水庄严,第四个是莲华庄严。这四个主题,就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所受用的环境。 其次,观察极乐世界的正报庄严,有三个主题:佛陀的庄严、观世音菩萨的庄严、大势至菩萨的庄严,也就是观想西方三圣的庄严。 前面是观想极乐世界种种的正报、依报庄严,观想成功之后,第三个是属于动态的。也就是说:极乐世界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如何跟极乐世界产生一种相互作用,这个很重要!这是临终往生的一种观法──观想你生到极乐世界 的莲华中,先观莲华合起来,再观莲华开后,见到虚空中西方三圣放大光明,照耀你的身心,当下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华开见佛悟无生。 简单的讲,我们观想西方极乐世界,是先观想极乐世界静态的依报跟正报,然后再观想自己的身心世界跟极乐世界动态的相互作用。 这样的观想有什么的好处呢?其实,这就是一种净法熏习!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真实功德相,当我们在杂染、不净的心中,观想极乐净土的殊胜庄严,以及西方三圣的庄严,自然会生起一种清净的效果。 这当中有两大效果: 第一个、净除业障:能够把我们过去生所造作的,那些杀、盗、淫、妄生死罪业,慢慢的消灭掉。 第二个、生于佛前:这是约临命终来说,即能感应阿弥陀佛现前,接引往生西方。 这就是本经所说的事相观察。 【18】借那些庄严相,来启发我们往生的愿力! 智者大师在《观经疏》,还提出了理观,就是每一观都必须配合理性的观察。关于理观,智者大师作了一首偈颂,整个十三观,你一定要把这首偈颂,熟记在心,所谓的: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在这一首偈颂当中,有提到两个重点: 第一个,是引导修行者云何应住。我们要永远记住修行人的安住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内安住。极乐世界的功德在哪里?就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它是自性里头本来就具足的。所以我们在修观时,一定要向内安住,不能被外境干扰,而产生任何的攀缘,这是修观的第一个观念。 也就是在修观之前,要懂得安住在──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一念心性。先求安住,再求调伏。如果你的脚跟没有站稳,那就没有任何的功德可言。所以安住的时候,是法界圆融体,而整个法界功德在哪里呢?作我一念心,就在我的心中。这就是摄用归体。 第二个、依体起用,藉相修心。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当我们忆念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时,就已经进入弥陀的功德法界了!这是从一念心性起观,所以说是藉相修心。 换言之:在修观的过程当中,重点不在极乐世界观察得多清楚,而是从观想中,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你的内心是不是产生一种向往、一种往生净土的愿力。这种心态很重要。这个观想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改变我们的心态,透过这个观想,净法熏习──把我们贪恋娑婆的心态,改成往生净土的心态。 如果:你只是把阿弥陀佛观想得很清楚,信心、愿力不足,这叫禅定,跟往生没有关系!所以在修观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借相观心,重点不在那些相,而是借那些庄严相,来启发我们往生的愿力,这是我们修观的人一定要清楚的。 总之,这里的理观重点:第一个向内安住,第二个藉相观心,这两个道理我们在修十六种观想时,一定要谨记在心,必须跟事观配合。透过如理如法的事观、理观双行,我们的心态就会改变。 【19】发起真正求往生的心──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怎么改变呢?开始圆发三心,这是往生最重要的一个关键。本经当中,讲到往生的心,是以三心来代表: 甲四、观行转深─圆发三心 一:至诚心 愿作佛心 二:深心 求往生心 三:回向发愿心 度众生心 为什么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呢?必须发三种心: 第一个:至诚心:智者大师解释说,至诚心是指真实而不虚妄的心。所谓真实的心,智者大师说,就是正念真如。也就是仰信我们这一念心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没有任何相状,快乐的相状、痛苦的相状…都是虚妄不实的。当我们这一念心性,安住在真如,不起任何的颠倒妄想,用这种心来拜佛、念佛,这个叫做至诚心。至诚心其实就是一种智慧的心。临命终时,你能真实的安住真如,不随顺攀缘心而转,就叫至诚心。 第二个:深心:何谓深心?智者大师说:佛果深广,发愿祈求成就。意思是说:十方诸佛有无量的功德庄严,希望我也能一一成就。深心,就是一种好乐修学功德之心。前面的至诚心是一种智慧之心,这是一种福德之心。 第三个、回向发愿心:这是一种大悲心。真实的回向发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都能求生净土。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临命终时,必须以智慧心、福德心跟大悲心,三心结合,来忆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来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所以昙鸾大师解释这三心,把它汇归成两种: 一种是愿作佛心,这是偏重于智慧跟福德,一种上求佛道的心。 第二个是愿度众生心是大悲心。 依止这两种心,而发起真正求往生的心──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本经很强调一个观念,就是说:你能不能往生,跟念佛多少,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在能念的心──你念佛的心态很重要!如果你用贪恋娑婆的心来念佛,这个佛号就变成人天的福报,所谓诸法无性,境随心转。你的心才是主导者!所以在整个修观过程当中,就是不断地调整我们的心态。 【20】修学净土宗的人,心中的愿力很重要! 接着看下一科:甲五、临终正念--成就九品: 透过三心的修学,我们可以将往生净土的人,分成九品;九品当中,又分成上辈、中辈、下辈三类。这地方,善导大师将上辈的三品,判为是遇大凡夫──这种人具足了三心。所谓三心就是菩提心,具足三心的菩提心,而且广修菩萨的一切善行。换句话说:不但三心具足,而且福德资粮也具足。这是属于上辈往生的。这里是指凡夫,没有说是圣人,所以三辈九品全部都是凡夫。 其次,中辈的三品,是遇小凡夫──是说这个人的三心不具足,缺乏大悲度化众生的心,但是临终之前,遇到善知识的开导,回小向大,因为还有小乘的习性,所以是中辈往生。为什么有些人往生极乐世界,证得小乘的果位?就是因为过去小乘的种性还存在,所以先证得小乘果。 最后,下辈的三品,是遇恶凡夫。事实上,一般人对于下辈往生,都会感兴趣,这种人是怎么回事呢?虽然他有坚固的大乘善根,但是也有过失。也就是善根当中,还夹杂着罪业。但是,这个人临命终时,智者大师说他遇到了两件事: 第一个、为苦逼迫:我们都知道有善根跟没有善根的人,平常看不出来,但是遇到逆境的时候,他的善根受到刺激,会生起出离心;没有善根的人,遇到恶境的刺激,他会自暴自弃。所以这个有大乘善根的人,虽然有杀盗淫妄的过失,但是临命终时,遇到痛苦的逼迫,激发他出离的善根,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此遇善人:是说这个人因为遇到了大乘善知识的开导,善巧的把他的大乘善根慢慢地启发起来,所以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提起正念,带业往生。这是遇恶凡夫,是有大乘善根的恶凡夫。 由此可知,净土宗确实是他力法门,极乐世界的功德不是我们修来的,不是以修多少布施、持戒、忍辱这些资粮来判教。因为你往生到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没有一样是我们修来的,那完全是弥陀本愿功德所成就的,所以关键是在感应道交。你感应弥陀一分,你就有一分的功德,你感应弥陀三分,就有三分功德。关键点就是:你感应的心力有多强! 修学净土宗的人,心中的愿力很重要!在念佛的过程当中,培养一种坚定的愿力──以愿导行,这个行又能加强你的愿力。大乘经典上说,一个念佛人跟一般世间人,最大的差别在哪里?世间人也修善,我们也随喜一切善,但世间人没有发愿,我们净土宗的人──是人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珍宝不复相随,一切眷属悉皆舍离,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因此,我们在培养愿力的时候,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每一次都要忆念自己的愿力,一定要遵守自己所发的愿,等到临命终时,这个愿力就会表达出来,不会让我们失望! 很多人修行,心中没有发愿,没有发愿,你的修行就没有强大的引导力,就很难抗拒阿赖耶识的生死业力。 我们要知道,随业往生跟随念往生最大差别在哪里?这个念到底是指什么呢? 当然是包括了信仰和愿力,但主要是在愿力──就是你往生的愿力。临命终时,如果你的愿力没有现前,那你就作不了主,会被生死业力牵着走。而这个愿力是怎么来的?就是从你平常事观、理观,点点滴滴的观察,来加强你的愿力呀!等到临命终时,那个愿力就会表现出来──为菩提道求生净土的愿力,这个时候就会现前,引导我们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是这个意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藉事修心的整个思想。 【21】具足这六种成就,就可以证明这部经是佛说的! 看下一段,第三大段的随文释义,正式解释经文。 甲一、序分。分二:乙一、证信序。乙二、发起序。 乙一、证信序 标闻说时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引大众同闻:声闻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众-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序分当中分两科:第一科正信序,第二科发起序。正信序又叫通序,是通于佛所说一切的经典。每一部经为了取信于后人,都必须说明这部经的六种成就;具足这六种成就,就可以证明这部经是佛说的。 第一段标闻说时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这一段经文,先标出五种成就:信、闻、时、主、处。 一、如是是指信成就:如,意谓恒常不变,真实不虚。是说以下所说的道理,真实不虚,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二、我闻是指闻成就:这个道理是怎么来的呢?我闻。闻是指阿难尊者亲耳所闻。标出我闻的意思是说大乘佛法是有师承的,不像外道。注释<唯识三十颂>的<成唯识论>有说到:外道有很多道理,是在打坐当中看到的境界。好比说在禅定当中,看到牛升天了,以为牛能升天,就持牛戒、持狗戒…完全都是自己打妄想、想出来的。所以外道的道理没有传承。佛法就不是这样了。佛法的真理,一定是由诸佛出世宣说,经弟子们的口耳相传留下来的。所以如是我闻这句话,表达了大乘佛法是有传承的。 三、一时是指时成就:这是指时间。因为来参加法会的人很多,有人、天人、鬼道、蟒蛇…每一道众生时间都不同。所以以一时来表示一种师资道合──当说法者和听法者,两个因缘成熟时。本经按古德的推论,应该是在释迦牟尼佛晚年时宣说的,也就是在七十岁以后宣说的。 四、佛这是主成就:我们的本师释牟尼佛,就是这部经的主讲者。 五、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这是处成就:一般称做灵鹫山。佛陀有两个地方讲经次数最多,一个是给孤独园,一个是灵鹫山。以上是五种成就。 再看众成就,与会大众有哪些呢?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同闻的大众有两类:第一个是声闻众,第二个是菩萨众。声闻的比丘有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固定听法的常随众,不论佛陀走到哪里,这些僧众都一直跟随着佛陀。另外临时来参加听法的,就是菩萨众,有三万二千之多,以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法王子,为最上的首领。 本经的正信序──在六种成就当中,其中时和处,这两个成就很特别。其实,本经佛陀同时宣说了两次。经文里面有讲到,因为韦提希夫人被关在王宫里面,没办法出来,佛陀就带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到王宫为韦提希夫人说法。所以第一次的当机众,除了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韦提希夫人,还有五百个侍女。佛陀第一次宣说是这样的因缘。讲完之后,回到了灵鹫山,佛陀要阿难尊者,为这些大比丘众、菩萨众,再宣说一次,所以本经总共说了两次。这是记载第二次说法,时间和空间的情况。 【22】修行的一个增上缘-以苦为师! 乙二、发起序。分二:丙一、正明杀父。丙二、明欲害母。 丙一、正明杀父 发起序又叫作别序。每一部经的说法因缘不同,它是发起佛陀宣说本经的个别因缘,所以叫发起序。 这一科有二段:第一段是正明杀父,第二段是明欲害母。因为阿阇世王想杀害父亲,又要杀害母亲,这样恶逆的因缘,而发起本经的因缘。先看杀父的因缘,总共有四小段,看第一段经文: 为子幽禁: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尔时,就是前面说的一时,佛陀说法因缘成熟的时候。当时在摩伽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国王是频婆娑罗王。频婆娑罗王有一个太子,名字叫阿阇世。阿阇世翻成中文叫做未生怨,就是他还没有出生之前,跟他的父亲曾结下了怨结。这是怎么回事呢? 印度有一个习俗跟中国很像,小孩子一出生先算命;那算命看了阿阇世,就说这个小孩长大之后,一定会杀害他的父亲,做出这样的预言。所以频婆娑罗王听了之后,非常害怕,也非常生气,就叫人把阿阇世从楼阁上摔下来,要把他摔死。但是阿阇世是有大福报之人,没被摔死,仅断了一根指头。他的母亲韦提希夫人,就不忍心,赶紧把他抱起来,把他扶养长大。因为他从小被算命──他未生之前就跟他的父亲有怨恨存在,所以叫未生怨。 阿阇世在做太子的时候,发生一件事情,就是提婆达多出家之后,不修正法、不修止观,喜欢修神通。但是目犍连尊者、舍利佛尊者…所有的比丘,都不教他。所以提婆达多就去找阿难尊者。阿难尊者是他的亲弟弟,在他的请求之下,阿难尊者就起了慈悲心,教授他神通。学会了神通之后,提婆达多尊者就起高慢心,认为自己可以取代佛陀了,于是就运用神通力,去迷惑阿阇世,说:世尊已老应当退位,由我来做新佛;老王也是年迈,应该由你来做新王。新王护持新佛,这样不是很好!所以就怂恿阿阇世太子,推翻他的父亲,取得权位。 这个地方,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缘,为什么他能够说服阿阇世去杀害他父亲呢?因为提婆达多如实的告诉阿阇世,说他父亲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就从楼上把他摔下来,准备要害死他。阿阇世听了之后,起了怨恨之心,所以他就把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抓起来,关闭在有七重的室里。所谓七重就是有七道门禁,非常严密的深宫之内,而且规定所有的臣子,都不能去探视他,目的就要饿死频婆娑罗王。到底阿阇世王跟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过去生曾结下什么怨恨?我们说明一下: 其实,频婆娑罗王前生也是一位大国王,有一天他在森林中狩猎,他的狩猎技术非常的好,但是这一天,却没有狩到任何的动物,他就恼羞成怒,非常生气。刚好在树下,看到一位修行人在打坐。他就把怨气,发在这修行人身上,就是你在这里打坐,所以我整天都没有狩到动物!就叫士兵打这个修行人,把他给杀了。这个仙人临死之前说:王啊!无故杀我。我来世必当报仇!他说我在这地方打坐,也没有招惹你,你无缘无故把我杀了,来世我一定要报此仇。我们都知道:誓愿的力量是很大的,不管你是发好的愿,还是发坏的恶愿。因为他的咒愿是来生要报仇的,所以有愿就有缘! 我们讲诸法因缘生,其实你发了一个愿,就是一个缘,因此构成父子的因缘,也就构成了未生怨。所谓内因外缘──提婆达多的挑拨,是一种助缘;但是他的内因,上辈子就结下那个恶因缘。这是讲到阿阇世王杀父的过程,先把国王关闭起来,然后断绝一切的饮食。 接着看第二段: 夫人奉食: 国太夫人,韦提希,恭敬大王,浴清净,以酥蜜和麨,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蒲萄浆,密以上王。 但是国王有一位夫人,就是他的王后叫韦提希,虽然国王被抓之后,已经失去了整个大权,可是韦提希对于大王,不因为权势的关系,还是心存恭敬。因为她平常对大王很恭敬,即便他现在变成了阶下囚,她内心对大王的恭敬,并没有改变。于是她就每天把自己的身体洗干净,而且以奶酥、蜂蜜和炒麨熟的,涂在她的身上。也就是她准备了三样东西:第一个就是酥,酥是牛奶煎成的乳酪,非常营养。第二个麨,这是五谷磨成粉,然后再用乳酪把它炒熟,最后再用蜂蜜调和成面饼。涂在身上,衣服穿起来,别人就没有看到。也打开她身上的璎珞挂饰,在这当中盛满了葡萄浆,秘密的送给大王食用。因为频婆娑罗王被关起来的时候,阿阇世王命令一切的百官,不准会见大王,但是并没有禁止王后去会见大王,所以王后可以自由出入,因此就私底下提供国王饮食。 圣为说法: 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 大王吃了韦提希夫人的麨和浆之后,为了表示恭敬,他就求水漱口。我们佛弟子要做功课之前,吃了东西都要先漱口,表示恭敬。漱完口之后,合掌、恭敬,向灵鹫山遥遥地礼拜世尊,而且讲出他心中的话,说:大目犍连尊者,他是我平日最亲近的善知识,希望他能够以慈悲心,来为我授八关斋戒!他这个时候,想求受八关斋戒,心中有这样的期望。 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 这时候,频婆娑罗王被关在七重室内,只是想要求授八关斋戒,但事实上,有两位尊者来,一位是授戒,一位是说法。那么,目犍连尊者如鹰隼飞,鹰隼就是老鹰,这是形容尊者的飞行神通极速,很快就飞到王宫。天天来为大王授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一天一夜受持的戒法,早上受戒,隔天明相出来(天亮了),戒体就自然失掉,然后再重受一次,天天如此。但是,除了天天为他授戒,世尊同时派遣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每天来为他说法。 从经文来判断,应该是为他说小乘的无常、无我道理。因为到后文,频婆娑罗王是证得小乘三果阿那含。所以应该是为他说声闻人苦、集、灭、道的苦谛,是从苦谛切入无常、无我。这是讲到频婆娑罗王被关之后,发心受八关斋戒,而且听闻无常、无我的道理。使令他明白这个道理,思惟自己的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变化,完全受业力的主导,没有办法作主的。 法食延寿: 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这样的因缘,经过了三七廿一天。大王因为得到韦提希夫人的麨蜜,来滋养色身,又有受戒、听闻佛法,来滋养他的内心世界。所以他的身心,特别地和顺,也非常的喜悦,表示他的心情很欢喜。 在这段序分当中,说明阿阇世王害父的因缘,启发了频婆娑罗王修道的善根。古德说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得到二个启示: 第一个、显发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多诸恶缘。我们今天生长在末法时代,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你想继续在三界中轮回流转,你要知道在正法时代、像法时代,修习善业,一定是得到善的、快乐的果报,没有什么障碍,因为恶因缘少。但是越到末法时代,虽然你的福报,会带给你快乐,但是你要注意一点:娑婆世界的福报,到了末法时代,多带有业障,障碍特别多──快乐当中,有诸多的不如意! 好比:以频婆娑罗王来说,身为国王,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想害他。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去留意:不要以为你福报大就没有事!因为末法时代,人跟人之间的问题很严重,对立、仇恨心越来越严重。你的福报无法完全保护你,就是变成快乐中夹杂着障碍。末法时代的快乐,是一种障碍因缘,正如佛陀说的一个甜美的食物,夹杂着毒药,越到末法,毒药的比例就越来越重,因为人心都变得邪恶了,所以在五浊恶世,多诸恶缘。 第二个、显发众生是以苦为师。这是说:身为娑婆频婆娑罗王,你看他学佛这么久,也没有说要受八关斋戒,因为生活太安逸了。等到他儿子要去伤害他,他的第六意识跟苦受一接触,让他对苦生起出离之心,才来求受八关斋戒。所以说痛苦的因缘,往往就是修行的一个增上缘-以苦为师。如果没有受到这些痛苦的刺激,他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力量,来受持这些戒法。这地方是讲到阿阇世王本来要害他父亲,结果反而使令他的父亲,因为这个因缘而成就了三果,这是讲这部经的第一个因缘。 【23】本经真正的发起因缘(一) 再看第二段。真正的发起序,其实不是阿阇世王要害他父亲,真正发起本经的因缘,是阿阇世王想害他的母亲,才启发佛陀说法。当阿阇世王要伤害他父亲时,佛陀并没有现前为娑婆频婆娑罗王说法,佛陀是派富楼那尊者去为他说法。但是韦提希夫人不同,她有大乘善根,所以佛陀亲自来说法。因此,本经真正的发起因缘,是在第二段。阿阇世王害了父亲之后,接着想要害母亲,才引生佛陀说法。 看经文:丙二、明欲害母 欲害母: 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这时候,阿阇世来问守门人。这个时是什么意思呢?是说:阿阇世王把他父亲关了二十一天之后的某一个时间。因为他想这个人二十一天没有吃饭,又没有喝水,一定会死的。所以就问说:我的父亲寿命还在吗?再确定一下。这个守门人就如实地回答,讲出了二个重点:首先说王太夫人,每天以身体涂面饼,还有在璎珞当中盛了葡萄汁,秘密的送给国王吃。其次,目犍连尊者跟富楼那尊者,每天从虚空以神通力飞来王宫,为国王说法。这二个人,我都没办法去阻止,为什么呢?第一个王太夫人,大王也没有说过,禁止王太夫人进来;第二、沙门有神通力,我也没办法禁止。所以守门人,只好把这些事情,据实的禀报阿阇世王。 阿阇世王听了之后,非常生气,就对二个人生气:第一个骂她的母亲是贼。为什么她是盗贼?因为他父亲频婆娑罗王是贼,她跟盗贼为伴,所以也是盗贼。第二个骂沙门是恶人,用幻化的咒术,来迷惑人间,使令国王饿了二十一天,还没有死。他这时候一发怒,就手持利剑,往他母亲的宫殿走去,想要杀害他的母亲。 我们都知道前面的经文──当阿阇世王要害父亲时,并没有太多人反对,因为他们过去生本来就结了恶缘,所以在二十一天当中,也没有人劝谏他。但是他要杀害母亲这件事,就严重了!因为印度是一个父权的社会,母亲并没有任何的权力,所以父亲对于子女的爱,是有偏私的。只要能够继承王位,能够为他打天下,父亲对这个子女,就有多分的偏爱,所以父亲的爱,在古时候是有所偏私的。但是母亲不同,因为母亲什么权力都没有,对子女的爱,是平等无私的,所以杀母亲极度不合理,因此引起朝野大众的共怒!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第4卷/共20 卷) 前面讲到丙二、明欲害母。 《大乘起信论》讲到我们修行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破和合识,一个是断相续心。这个和合识,就是五蕴当中的想蕴,主要是第六意识对外境的种种想像。想像之后,当然会产生贪爱,所以破和合识,其实就是要破除我们对娑婆世界贪爱的想像。 以本经来说,频婆娑罗王跟韦提希夫人,都是大福报之人,一个是国王,一个是王太后。他们的想像一定是跟外境坚固的结合一起。因为他们遇到的人、饮食乃至种种的受用资具,都是如意、安乐的境界,所以要他们破和合识,基本上很困难。当快乐的感受,不断的刺激他、诱惑他,要他断然地放下乐受,并不容易做到。但是遇到了逆境的刺激,第六意识便生起出离心,为什么?因为他有愿力 ── 一个有愿力的人遇到逆境,会启发他的道行;一个没有愿力的人,遇到逆境,只会自暴自弃!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这两个人都不是普通人,都是有善根的人,只是在福报当中,一时的迷惑,等到善根被启发,就能够断然地求受八关斋戒、听闻佛法,一个证得三果,一个求生净土,不容易啊!这都是遇逆境的刺激而产生的。他能够在逆境当中,破除合和识,使令第六意识的想蕴,脱离了外境的色尘,跟内在的感受──所谓迥脱根尘。这是第一点,出离心。 但是,他真正要做的是断相续心,也就是第七意识的执取,这个就要靠智慧了。因为听闻佛法,只是一种基础的出离道心,想要脱离三界的系缚,还得靠我空、法空的智慧,来断念念执取──相续的心。而频婆娑罗王,这两点都做到了,他一开始就有出离心,求受八关斋戒,又听闻富楼那尊者说法,所以一方面破和合识,一方面断相续心,果然证得三果。这是讲到本经缘起当中,关于频婆娑罗王的情况。 那么,阿阇世王本来是跟他父亲结恶缘的,因为母亲过来帮助频婆娑罗王,所以引起了阿阇世王的迁怒,也要杀他母亲,这件事情当然引起了严重的反对,我们看经文: 良臣谏: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以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 正当阿阇世王拿了利剑,想要杀害韦提希夫人的时候,阿阇世王有两个大臣,其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大臣,名字叫月光,这位大臣的特点是聪明多智,非常有智慧;还有一位叫做耆婆。耆婆跟阿阇世王是同父异母的小弟,都是频婆娑罗王的儿子(一般俗称王爷)。耆婆大家都知道,他是当时一位有名良医,依止目犍连尊者修学。 这两个人就劝谏大王说:臣闻毗陀论经说,这个臣是指月光大臣,虽然这时候耆婆并没有讲话,但是他也认同月光的看法。月光所引用的毗陀论,就是吠陀经典,这是古印度婆罗门,最重要的一部经典,等同基督教的圣经。因为月光的地位只是一位臣子,阿阇世王是太子,怎么劝谏太子呢?只好引用这部经,意思是说:这不是我说的,是我们婆罗门教所信仰的圣经─吠陀经典说的。 他说:劫初已来,劫初是指自有人类以来,的确有很多很多的恶王,为了贪求王位的缘故杀伤他的父亲,有一万八千人之多,从古以来确实有这种事情发生。但是,未曾听闻过,有哪一个人恶到要杀害自己的母亲,这非常不合情理。因为母亲对于子女没有任何的偏心,完全是平等的关爱。大王今天要杀害母亲,这种违逆之事,已经严重污染我们刹利种! 污刹利种这句话,就讲得很严重了!因为古代的印度有四种种姓阶级: 第一个是婆罗门,这是最高的宗教师,负责祭祀、祈祷。 第二个是刹帝利,是王族、大臣,处理国家事务的。 第三个是吠舍,就是一般的农民劳工,还有商人。 第四个首陀罗,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奴隶,以及从事杀生工作的人。 阿阇世他们的种姓就是刹帝利,是属于第二个贵族。所以月光对他说:你这样做,已经伤害到王族的身份,等同于首陀罗跟贱种一样。身为臣子,我们不忍心见闻这件事情。换句话说,我不苟同你的行为,你这个行为,不是王族应该做的事,等于是(首陀罗)奴隶所做的事情一样。月光这样讲,话已经讲得很重了,而且引毗陀论经来证明这个道理的真实性,所以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我们不应当跟你共住了。 古印度对于种姓阶级很严格,各个种姓,不能住在一起。意思是说:你做这件事你已经不是贵族,变成贱族了!我们不和你住在一起了。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这二位大臣说完之后,为了防备阿阇世王有杀害的举动,手按着剑,就慢慢的退回去了。那么,阿阇世王听到月光大臣的话,惊怖惶惧,因为他知道─如果失去了这两位大臣的心,就可能失去了民心,所以感到恐怖害怕。但是,他还存一丝的希望,希望透过跟耆婆的兄弟关系,得到耆婆的支持,于是就对耆婆说:汝不为我耶?你是我的亲弟弟,难道你也不帮忙我吗?耆婆白告大王说:慎莫害母!我给你一句忠告的话,一旦你害了母亲,最后你一定会众叛亲离,对上-得不到百官的拥护,对下-失去广大的民心,你这个大王就做不成,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耆婆就提出劝谏,绝对不能杀害母亲。 王闻此语,忏悔求救,这时阿阇世王知道事情严重,连他亲弟弟都讲出这样的话来,就向他们忏悔,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把剑丢掉,不杀害他的母亲了。 【24】本经真正的发起因缘(二) 看下一段:敕幽闭: 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阿阇世王虽然不杀害他母亲,但是又怕他母亲去帮助频婆娑罗王,所以就把她关起来,命令内官(这是宫中专门管女眷的女官),把他母亲关在深宫之中,使令她不能够自由的出入。 这段经文我们要说明一下:前面阿阇世王将他父亲关起来,不送饮食,想要活活的饿死频婆娑罗王。但是这段经文,他只是限制韦提希夫人的行动,还有送饮食给她,不敢伤害他的母亲。因为前面耆婆说过:慎莫害母,所以只是不让她自由行动而已。 古德说阿阇世王之所以不敢伤害母亲,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他不敢违背婆罗门的宗教信仰:因为婆罗门教是当时贵族的宗教,婆罗门教里对于杀害母亲,有很严重的谴责,说无道害母。一旦他违背了婆罗门教的吠陀经典,一定会失去婆罗门跟刹帝利两大贵族的支持,所以他不敢这样做。 第二个、他不敢违背社会的道德标准:因为在过去的父权时代,没有一个人会伤害自己的母亲。母亲并没有过错,母亲对子女是平等的慈爱,所以他也不敢触犯社会的道德信念,免得失去广大的民心,所以就暂时把韦提希夫人关起来,但是仍然提供饮食给她。 因禁请佛: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 韦提希夫人被关闭在深宫当中,她的内心是愁忧的、她的色身是憔悴的。这里,古人注解说:韦提希夫人能得到正常的饮食,为什么还这么愁忧呢?她是愁忧她没有送食给老王,老王一定会饿死,因为她不能再送饭菜,她是为老王而感到愁忧。这个时候因为被关在深宫,心情不好,就面向灵鹫山礼拜佛陀,心中向佛陀祷告说:如来世尊!过去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你老人家就常常派阿难尊者来慰问我。现在我被儿子关起来了,我感到非常愁忧不安。但世尊威德深重,无由得见,我也不敢惊动世尊您亲自来为我说法,希望世尊慈悲,能够派遣目犍连尊者和阿难尊者,来跟我相见、开导我,解开我心中的愁忧。这时候,作是语已,很悲痛的掉下眼泪,遥向灵鹫山来礼拜佛陀。 这是韦提希夫人被关起来之后,内心的愁忧,引发对佛陀、对尊者、对法的一种皈依乞求之心。 佛慈往赴: 未举头顷,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勅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目连侍左, 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当韦提希夫人,向佛陀启请之后,很快就有感应了──未举头顷,韦提希夫人拜下去,还来不及把头抬起来的时候,大慈悲的世尊在灵鹫山,就知道韦提希夫人心中所忆念的事情,立刻教敕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从空而来。佛陀就从灵鹫山隐没,从王宫出。这地方的两种神通力,我们先解释一下: 阿罗汉的神通是一对一,所以是从空而来;阿罗汉从这个地方,飞到另外一个地方,是用身体直接飞过去的,可以看到人从虚空而来,当然这个还是受业力的影响,还是有障碍。比方说在飞行途中遇到树,就要闪开来,所以阿罗汉的神通是,如鸟飞虚空。佛陀的神通是一对多,他可以在这个地方消失,在很多地方出现,不是用飞的,是此方没,彼方出,这是不可思议的意生身──心念想到那里,就可以在很多地方同时出现。这是佛陀的神通力跟尊者的神通力,不同的地方。 我们看前面的经文,韦提希夫人很谦卑的想着: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我只是一个卑贱的众生,佛陀如此地威重,我不敢惊动您来,所以当时韦提希夫人并没有启请佛陀。但是佛陀是不请而来,表示佛陀说法的因缘成熟了,所以佛陀亲自来到王宫,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也一起来。 这里说到:韦提希夫人拜下去,刚抬起头来,就看到了慈悲的世尊。世尊在虚空之中,三种庄严相: 第一个正报庄严,身紫金色。看见佛陀在虚空中,端然安坐放大光明,现出紫金光身。 第二个依报庄严,坐宝莲华。佛陀坐在七宝所成的莲华上。 第三个眷属庄严,左边是目犍连尊者,右边是阿难尊者在,还有看见释提桓因(欲界的天王)、大梵天王(三界的天王)、护世诸天(就是四大天王)以为眷属。 这时候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虚空中之天人,降下了天华,夫人就持天华来供养佛陀、以及两位尊者、还有诸天等等。这是讲到佛陀的出现,现出三种庄严相貌来安慰、鼓励韦提希夫人。 伤叹请法: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 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 在序分当中,真正发起本经因缘,就是这一段。 韦提希夫人在感伤之余,请佛陀说法,这当中有二段,先看第一小段:正当佛陀以三种庄严出现在虚空当中的时候,韦提希夫人本来是拜下去的,当她抬起头来,看到佛陀以及二位尊者,旁边还有诸天天人,放大光明。她内心非常感动,就站起来,做出三件事情: 第一个、自绝璎珞:这个绝字,古人解释说,她是用手把这些璎络扯断,不是把它拿起来,而是用手把它扯断。这样的动作,是想表达她内心的一种真实出离,对于世间的荣华富贵,已经产生厌恶之想,所以把璎珞都扯断了,因为荣华富贵会带来障碍、带来过失。 第二个、举身投地:她本来已经站起来了,现在又再倒身拜下去。 第三个、更重要的是号泣向佛。 前文有讲过,韦提希夫人在启请佛陀的时候──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陀。所谓悲泣雨泪,虽然哭得很伤心,但并没有出声,表示还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但是这个时候,她看到佛陀亲自出现,太感动了。所以这段经文是说:因为佛陀的出现,让韦提希夫人深受感动,有感恩的意思。这时候她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号啕大哭──号泣向佛,前面的情感还可以控制,看到佛陀之后,心中痛苦的情绪,整个发泄出来,就向佛陀请示二件事情:第一个请问过去的因缘;第二个请问未来的因缘。 先看过去的因缘:过去因缘有二段,第一段问说: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我到底过去生造了什么罪业,而生此忤逆之子,竟然杀害父亲,又把母亲关起来。第二个,世尊您过去生又是什么恶因缘,竟跟提婆达多共为眷属?我们都知道提婆达多生生世世害佛,连佛陀成佛之后都不肯放过。这是问到过去的二个因缘。 再看未来的因缘:唯愿世尊,这是讲到未来──为我广说无忧恼处,她希望追求一个无忧恼的处所。 忧跟恼不一样,恼是指苦恼,当痛苦的事情出现时,跟痛苦的事情接触叫做恼;忧,是指痛苦还没有出现,但是我害怕它出现,心中的挂碍叫做忧。所以我们一般人不是忧就是恼。虽然你的福报很大,但是你不知道福报什么时候会失掉?这叫忧。当福报果然失掉了,就叫做恼。这二种心态,都会破坏我们的安乐,福报再大有什么用呢?虽然吃得好、住得好,但是心中有忧、心中有恼,就会破坏我们的快乐,所以关键在心中有忧、有恼。 我(韦提希夫人)希望能够往生到一个没忧没恼的地方,我当往生,我一定要到那个地方去,不再好乐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为什么呢?因为五浊恶世有地狱、饿鬼、畜生,不小心造了罪业,临命终的时候罪业起现行,就堕到三恶道去了。就算你有布施、持戒种种福德力,出生到人天善处,也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多不善聚,有很多恶因缘不断地刺激你,会破坏你的快乐,譬如美食夹杂毒药。 因此,我现在对娑婆世界完全不生好乐,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远离种种恶逆的音声,以及邪恶之人。 这是讲到她对未来果报的一种祈请,希望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忧恼、没有恶声、没有恶人、没有种种的三恶道、不善聚的恶因缘,这是对果报的祈请。 其次,是对因地的祈请,想要往生到一个好的地方,你得要种因,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她先求忏悔,然后说: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这叫因地。她是问佛说:我应该怎样去观想这种庄严的处所,才能够往生到这无忧恼的处所。这是讲到因地的修学。 【25】你要改变生命,必须先改变你的心态! 当阿阇世王想要杀害父亲时,韦提希夫人秘密的去帮忙老国王,因为这样而使令阿阇世王想要去杀害母亲,引生了韦提希夫人请法的因缘。事实上,韦提希夫人向佛陀请法,是有两段,一段是问过去,一段是问未来。但是我们看经文,佛陀对于过去的因缘,在本经当中只字不提。韦提希夫人问说:我为什么会生这个恶逆的儿子?世尊您又为什么会跟提婆达多为眷属?这两个问题,佛陀都没有回答,佛陀只重视未来,这个地方很重要!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由两种力量决定的: 第一个,唯识讲阿赖耶识,它是一个大仓库,我们叫它业识,专门保管我们的业力,而且把善恶业力的种子释放出来,让我们去受用。这一部分我们叫做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总之,生命当中,只要跟结果有关系的,你都作不了主。 比方说:谁作你的子女、身体健康与否、有多大的福报…这一部份你都做不了主,因为这跟过去的业力有关。你看身为佛陀万德庄严,但是衪的应化身,还是遇到很多恶逆的因缘,比方说提婆达多常常伤害衪、毁谤祂,佛陀也没有办法,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佛陀自己很自在,但是众生的共业,衪也是没办法。在生命当中跟结果有关系的,这个部份你大概就做不了主,是由过去的业力来决定的!但是如果是跟过程有关系──思想,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生命,这就很重要!它能决定你的未来。 同样是恶逆的环境,你用自暴自弃来面对,你就没有未来;你用菩提心,布施、持戒、忍辱的心来面对,你是在积集美好的未来。 总之,生命当中有两个相貌:一个是结果,面对结果要作还债想,我们叫还宿债:偿还过去的旧业。 第二个是过程,你当时的心态,会影响到你的未来。佛陀对于过去的因缘,佛陀完全不提,问过去做什么?虽然我们现在很想知道自己前生怎么样,其实过去就不要问了,知道你的未来怎么样、未来才重要!因为未来你可以去开创──操之在我。 所以后面的经文,广泛的为未来的结果,还有未来的因地,作出了回答──你要往生的无忧恼处有哪些、然后修行的方法有哪些。 其次,我们从发起序的序分当中,看出了一点消息。看一部经的序分,大概就知道这部经的修学定位是什么。好比《佛说阿弥陀经》所讲的功德庄严,跟本经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诸位可以把《观经》跟《佛说阿弥陀经》一起研究。 《佛说阿弥陀经》讲依报庄严,也有讲到大地庄严,黄金为地;讲到宝树庄严,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讲到池水庄严,七宝池、八功德水;最重要的是莲华庄严;描述了极乐世界这四种庄严。本经讲的四种庄严,《佛说阿弥陀经》都有,但是《佛说阿弥陀经》在发明这四种庄严时,它的思想导向不太一样。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解释这四种庄严时:舍利佛,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对于如是功德庄严,蕅益大师提出了三力:心力、佛力、法力。但是大师是偏重在发明佛力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就是因为你持名,所以有如是的功德庄严。 《佛说阿弥陀经》最后佛陀解释名号阿弥陀为──无量光、无量寿,是以名号来成就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所以《佛说阿弥陀经》发明极乐世界庄严,最后会归到一句佛号去,强调佛力不可思议,培养我们对阿弥陀佛以及名号的信仰。 本经不同,本经的缘起,是因为韦提希夫人遇到了痛苦的刺激,使令她欣求无忧恼处,所以古人说本经是净土法门的欣、厌二门──厌离痛苦,欣求安乐。 本经的会归处在心力不可思议,也就是一种愿力。换言之,本经讲这么多的庄严,主要目的,就是启发你对极乐世界的往生愿力,这是最重要的! 《佛说阿弥陀经》是强调佛力,只要念佛你就有这种庄严;本经是说你要改变生命,必须先改变你的心态。两个不一样。 本经认为我们来娑婆世界,是我们自己要来的,是因为贪恋娑婆才来受生的,如果你心态不改变,念佛也没有用! 所以说,《佛说阿弥陀经》偏重佛力不可思议,《观经》偏重心力不可思议。意思就是说:韦提希夫人之所以受生在这个地方,是我们对娑婆世界有所贪恋,唯有透过修观-汇归心性,改变心中的愿望,把对娑婆世界的贪爱,转成对极乐世界的欣求,来生就不会再来娑婆世界了。 我建议大家,在读《观经》的时候,如果你也有受持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你可以对比一下。总之,临命终时,有二种力量必须现前:第一个是能念的心:能念的心不可思议,这是属于皈依的心;第二个,当然佛力也要现前。心力跟佛力都要现前。 《佛说阿弥陀经》主要是强调佛力不可思议,但是本经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心力不改变,佛力也救不了你!是以心力来带动佛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大家要去深究一下。 就是说:我们想要改变生命,必须仰仗两种力量:首先是你本身一种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决心,其次是弥陀本愿的摄受,所以说临命终时──能念的心、所念的佛,两个力量都要现前。 只是本经对于心力,有很多的发挥,教导我们透过如理的观想-事观、理观,慢慢的调整我们的心态,成就一种往生的愿望,着眼在这个地方。 而《佛说阿弥陀经》是偏重在他力的加被---我是苦恼的众生,仰仗阿弥陀佛来救拔我。完全从信仰下手。这部经是从智慧的观照下手,就是你要改变你的想法,而不是只有信仰,必须点亮你心中的智慧之光。一个是以信仰为本,一个是以智慧的抉择为本,这两部经典,大家可以同时合参! 【26】佛法教理的学习,能够让我们成就无尽的功德!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第5 卷/共20 卷) 我们研究世间的学问,跟研究佛法的教理,两者目的有所不同。世间的学问能增长我们生活上的知识,佛法教理的学习,能够让我们成就无尽的功德。 从大乘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要成就三种功德: 第一个最基本的,是安乐的功德。这是透过修持人天法门,比方说布施、持戒、忍辱…以善业力去创造来生安乐的果报,当然这种安乐的果报,是不圆满,有障碍的。 在本经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韦提希夫人对于安乐的果报,她提出了两种障碍:第一个多不善聚。好比频婆娑罗王,身为一个国王,虽然能在五欲中得大自在,但是过去生跟他的儿子阿阇世王有恶逆的因缘,所以今生注定要被儿子活活的饿死。因此他在受用安乐果报的时候,也是有诸多的忧愁苦恼,身为一个大国王,最后的下场竟是被饿死。所以说在安乐当中,夹带着很多恶逆的因缘。第二个、三涂盈满。对于快乐的果报,我们凡夫众生有所执着,会产生颠倒想,如此就会产生放逸。所以在放逸当中,会造作很多的罪业,来生就可能堕入到三恶道去,所以快乐果报的本身,有三涂的危机,这叫三涂盈满。 佛陀在经典当中曾经说:人天的快乐是有过失的!是夹杂过失的快乐──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所以在大乘经典里面,佛陀讲到人天乘的快乐,佛陀的口气是诃责的,并不是赞美的。这种安乐的果报,大乘佛法,不把它当作目标,而是当作一种道前基础,叫作持戒为本。 安乐的果报,进一步就是解脱的功德。从安乐的果报进入到解脱的功德,这个根本心态,是从一种慈悲心转成出离心。这时候,你必须要有出离的道心,开始修学无常、无我的智慧。 事实上,如果仅只做慈善事业,就不太需要什么智慧,只要有信仰,你相信善业能够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你有这样的信仰就够了。换句话说,只要你有善心、有行动,就可以成就安乐的果报。 但是,出世间的解脱,那就得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能够如实的看到生命的真相,而不是看到假相,是看到假相的背后──真如。我们的生命是无常变化的,所以在快乐当中,其实是很没有安全感的;就像你今天和昨天不一样,由此预知明天和今天,绝对也会不一样,所以从佛法的无常观,可以知道生命的轨迹充满了无数的变数。 其实,三界内的每一个众生,他的心啊,都是没有安全感的,而且福报愈大的人,愈没有安全感,因为他知道总有一天,当生命结束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会失去,这种无常的感觉就是苦──无常故苦。因为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所以你的心会不安稳!虽然无常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痛苦,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没有自主性──苦即无我。 所以从无常故苦、苦即无我当中,而证得我空之真理,从人天的安乐,提升到出世间的解脱;也就是从一种人天的善法,而提升到一种我空之真理,这就是所谓解脱的功德。 第三个是本经所要诠释的,是一种庄严的功德,不但是从出世间的空性,而得解脱,还创造诸佛无量的功德庄严──依报和正报的种种自在跟庄严。这是我们大乘佛法最高的境界,追求一种庄严的功德! 我们看经文的序分,其实韦提希夫人受到她儿子的刺激,开始对佛陀祈求: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无忧恼处。感觉上,她的祈请偏重在离开痛苦,也就是偏重在解脱的功德。但是,佛陀知道她具有大乘种性,所以佛陀为她开显庄严的功德,不但无有众苦,而且还但受诸乐。她祈求一种解脱之法,佛陀是给她一种大乘的庄严之法。 【27】佛法是先有目标,才有修行过程──以愿导行! 前面的序分我们已经说过了,韦提希夫人提出了两个请求:第一个、希望佛陀为她宣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是从果地的功德来祈求;第二个、她希望佛陀教她观于清净业处,是指因地应该如何来修学。等于是祈求了整个净土的因果内容:净土的果地功德,应该怎么选择?净土的因地修学,应该怎么来修学?提出了这两个问题。其实,经文从正宗分之后,佛陀都是在回答这两个问题。 甲二、正说分。分二:乙一、酬二问。乙二、明利益。 乙一、酬二问。分二:丙一、酬前生处。丙二、酬前净业。 丙一、酬前生处 看甲二的正说分,分成二分,第一分酬二问,酬答韦提希夫人的两个问题;第二个说明意义。 第一分酬二问,本经经文主要是在酬二问,这当中又分成二段,第一个酬前生处,第二个酬前净业。 生处,就是她想要往生到无忧恼处,这地方是偏重选择净土的功德。 先看经文第一小段: 放光现刹: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 这地方,佛陀先酬答韦提希夫人第一个问题:韦提希夫人希望佛陀能为她广泛的解说、介绍,在这个世界当中,有没有真正没有忧愁、没有苦恼的处所呢?这时候,世尊就在夫人请法之后,在两眉之间,放出金色的光明,这个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之后又回到佛陀的头顶。先放光出去,然后再回来到头顶上。这个光明,变化成一座金色的莲华台,这个金台就像须弥山一样高大庄严。这个莲华台上,十方诸佛清净微妙国土的种种庄严,就在这莲华台当中,次第的显现。 以下,佛陀现出了四种佛国土: 一、或有国土,七宝所成。韦提希夫人看见这个世界是七宝所成的。 二、复有国土,纯是莲华。这个国土充满了清净庄严的莲华。 三、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这个国土的人民,如自在天宫,那么安乐。 四、复有国土,如玻璃镜。这个国土的整个依报环境,就像清净透明的水晶所成。 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乃至种种的清净庄严国土,都在莲华台当中显现。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显现得非常的清楚,使令韦提希夫人以她的肉眼,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关于这段经文值得我们说明的是在放光这部分。通常佛陀说法的时候,特别是宣说不思议境之法,佛陀会放光,而且佛放光都是一种表法。 比方说,本经佛陀是从眉间放光,眉间当然是指白毫相光。白毫,如《观佛三昧海经》中说:长一丈五尺。但是这个光明,可以遍照十方世界国土,之后又回到佛顶。这表示什么意思呢? 佛顶,佛陀最尊贵的就是他的头顶。在楞严经上说,佛陀的头顶,表示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清净心,也就是我们的清净本性。当然,我们现在已经迷失了清净本性,因为我们向外攀缘,跟妄想打成一片,所以我们是离家出走,没有回到自性的家啊!但是佛陀已经把心带回家,所以将心性圆满的开显出来。那为什么在显国土之前,要先表显清净的本性呢?这地方我们说明一下: 《楞严经》把我们的心,分成了心性和心识。心性是离相的,是跟我空、法空智慧相应的。凡夫的心,不是安住在心性,我们凡夫的心叫心识。所谓识,是有情感、有执着、有爱取的。这是说明:十方诸佛,刚要开始庄严国土,一定要先成就心性,才能够庄严国土。比方说,我们凡位菩萨,现在去作布施、持戒,我们没有资格去庄严国土,我们叫做积功累德,我们现在是正在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我们现在还在修学中,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萨,他的心性开显出来之后,才有资格叫做成熟众生、庄严国土。 所以这地方佛的放光,所要表显的就是:十方诸佛的国土,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是诸佛在因地的时候,因为一念心性的开显,用六波罗蜜,称性起修,才能成就这样的国土。 所以佛从眉间放光,然后再回到佛顶上,这是一种表法,表示十方国土都是称性起修,不是凡夫的攀缘心所能成就的。 当然,有人就会问说:既然清净国土,是十方诸佛清净修学所成就的,凡夫的心是有妄想的,凡夫怎么看得到呢?韦提希怎么看得到呢?这个问题后文会做解释,是透过佛陀的神通力加持才看到的。 这段经文是:佛陀先将十方国土的清净相貌,都从佛顶上的莲华台中,显现给韦提希夫人看。韦提希夫人看了之后,她要做出选择。因为佛法是先有目标,才有修行过程──以愿导行。 【28】为什么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佛第一呢? 看下一段文: 专求极乐: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韦提希夫人看了这么多的清净国土之后,她就白告佛陀说:这些国土当然都是清净光明、庄严的,但是我个人的选择,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在这段经文当中,韦提希夫人并没有解释她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她没有做解释,她是看了之后,直接把答案讲出来。 但是我们看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他有解释说:十方世界有很多的清净国土,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偏赞极乐,乃至讲完阿弥陀经之后,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异口同声,都赞美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为什么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佛第一呢?有那么多清净国土,为什么十方诸佛却教他们国土的众生,要求生极乐世界,理由在哪里呢?蕅益大师提出了二个理由: 第一个,从果地功德的殊胜来说:诸佛国土都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方便有余土以上的这三土,都是摄受圣人,我们就不谈。极乐世界的特点就是摄受带业往生的──凡圣同居土,这个最重要!蕅益大师说:阿弥陀佛国土,尤其是凡圣同居土,它有胜妙五尘,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尘,特别的殊胜而且微妙。 为什么叫做胜妙五尘呢?就是指一个凡夫众生,即便你是带业往生,乃至于你是五逆十恶的众生,往生到极乐国土,你的心跟这个胜妙五尘一接触,即能圆证三不退。 所谓圆证三不退,以判教来说,最少是初地以上,因为你要念不退,严格来说,要八地菩萨才有办法念不退。所以蕅益大师说: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的这些凡夫,是没办法判教的,说:十方国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因为你说他是凡夫,他身口意所表现的功德,等同八地以上菩萨;你说他是一个圣人,烦恼却还没有断。所以说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的众生,怎么判教呢?没办法判教啊!他既不是凡夫,也不是圣人。从他的表现来说,等同圣人;但是他的内心深处,烦恼种子并没有断。 所以蕅益大师才赞叹说:十方国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由此看来,极乐世界的殊胜,是针对凡夫来说的。如果你是初地菩萨,去哪个国土都差不多,就不用对你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佛第一!这句话不适用初地菩萨。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生死业障凡夫,那就差很多了!你到药师佛的国土,到普光佛、普明佛、到阿弥陀佛的国土,你选择适合的国土,对你成佛的速度,那就差别很大了!因为你是凡夫,你特别需要环境的摄受,圣人的心是无住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无论什么环境,对他影响都不大。但是身为一个凡夫,不同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却差很多。所以身为凡夫众生,我们的确要慎重选择一个好修行的国土,这是蕅益大师说的。因为我们的心,还是有所住,选择一个胜妙五尘的佛土,能令我们圆证三不退,这对我们的成佛,有加持的效果,这是从果地的功德来说。 第二个,从因地的修学来说:他说为什么十方诸佛偏赞极乐净土呢?因为阿弥陀佛和一般的凡夫众生,偏有缘故──跟我们的缘特别深。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绝大部分是为凡夫而发的,不像有些佛陀所发的愿,是专门摄受圣位菩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是为凡夫而发的,既然是这样,使令我们容易跟祂感应道交。 当然,每一个佛菩萨因地所发的愿不同,但是弥陀的愿,跟凡夫众生偏有缘故,所以我们在忆念弥陀功德时,容易产生灭恶生善的效果,这是从因地的殊胜来说。 韦提希夫人她是一个凡夫众生,因为受到儿子的刺激,心中还是有忧愁、还是有苦恼,心随境转,这是标准的凡夫众生。但是基于这两个理由,所以在十方净土,她选择了极乐世界,的确是正确的作法。 【29】以善根超越痛苦! 看下一段,正式的请示修行的方法,看经文: 乞请净行: 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本经的修行,对于净土的感应道交,它提出了二个方法:第一个教我思惟;第二个教我正受。思惟,是一种比较散乱心的一种思惟;正受,是一种寂静的正念。所以善导大师把思惟判作散善,把正受看作定善,禅定相应的善。这个思惟,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净业三福,它是属于助行;正受,就是这个地方所说的十六观,它是属于正修。换句话说,以十六观为正修,以净业三福来当助行。这段文,就是佛陀酬答所谓往生的处所。以下详细说明:应该如何来修学这个净业,才能够成就往生。 丙二、酬前净业。分二:丁一、三种净业答思惟。丁二、明十六妙观答正受。 丁一、三种净业答思惟 丙二的酬前净业分成两段,第一段是三种净业答思惟,第二段是明十六观答正受,这个科判是智者大师做的。 智者大师认为思惟是一种散乱心的修学,是以净业三福为主的,也就是日常生活中,历缘对境的一种修学。十六观是必须在佛堂当中,息诸缘务的一种正念的、寂静的修学;两个内涵不一样,一个是历缘对境修,一个是坐中修。 我们先回答三种净业,来相应于如理思惟。先看第一段: 光照频婆得道: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尔时就是指韦提希夫人选择了西方净土,当作来世往生的目标,这个时候,世尊并没有马上回答净土的修学,而是露出微笑。在经典中,佛陀不会随便微笑,佛陀微笑当然是有特殊原因的。古德解释说,佛陀的微笑,主要是针对频婆娑罗王,因为祂了知频婆娑罗王的善恶因缘,频婆娑罗王过去生,因为跟阿阇世王结下生死的业缘,今生来酬偿业报,本来是一个痛苦的果报,但是频婆娑罗王有善根,有善根的人在痛苦当中能启发道心,反而激发他修八关斋戒、修无常无我观,使令他今生能够成就三果,而成为逆增上缘。 也就是说:虽然频婆娑罗王遇上了逆缘,但是他能以善根超越痛苦,所以佛陀露出微笑来安慰他,古德是这样解释的。 这时候,佛陀从口中放出青、黄、赤、白、紫五种光明。放出这个光明做什么呢?照到频婆娑罗王的头顶,为频婆娑罗王加持。我们都知道世尊这时候是在哪里?就在韦提希夫人的寮房里,祂带了目犍连尊者、还有阿难尊者,飞到韦提希夫人的房间,来为她说法、为她显现佛土。这个时候,佛陀并没有马上回答韦提希夫人的问题,反而是佛口放光,先加被频婆娑罗王。但是频婆娑罗王虽处幽闭,跟韦提希夫人之间有重重墙壁的障碍,得到佛陀的光明加持之后,心眼无障,遥见世尊。他内心的心眼和天眼都打开了,能够遥遥的见到韦提希夫人房间里的世尊,就在那里头面作礼。当他拜下去的这个时候,当下就任运成就了三果。由此观之,这个地方应该是有佛力的加持。 从唯识学的判教来说,一般凡夫应该先成就初果,但是有一种人例外,听闻佛法可以直接证悟三果,这种人必须具二种功德:第一个他的智慧善根强;第二个他要有初禅以上的禅定才有可能;如果他只是微弱的未到地定,应该先证得初果。定力强、善根深,频婆娑罗王就是这种根机的人,所以当下证得了三果。三果叫不还果,已经不来了,所谓不来不是不来人间,因为他还有三惑,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是住在四禅里面的五不还天,在五不还天修学。直到断尽最后的细微上二界见的思惑,然后从五不还天跳脱出去,就再也不来三界受生死了,就叫阿罗汉果。 这段经文,古德解释说:韦提希夫人请求佛陀,开示思惟、开示正受,佛陀却先加持频婆娑罗王,这是什么道理呢?这当中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因为频婆娑罗王善根已经成熟。比如前面的受戒、闻法善根成熟,所以佛陀先加持他,令他成就解脱。 第二个,消除夫人心中的挂碍。因为韦提希夫人被关起来之后,她对大王心中有所挂碍,她害怕大王得不到饮食,而受到痛苦乃至死亡,所以佛陀先把频婆娑罗王先度化了,消除夫人心中的挂碍,使令她能够专心修学以下的十六观,是这个意思。 【30】修行人不能老是想什么时候能梦到阿弥陀佛? 以下,佛陀正式对韦提希夫人开示: 举果以劝修因: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否?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这地方,我先把因果说明一下。我们先看极乐世界的果地,汝今知否?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既然说极乐世界是我们的目标,那么极乐世界在哪里呢?离娑婆世界并不遥远,所谓去此不远,古德有诸多说明。 你说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差了十万亿佛土,从事相来说,不应该说去此不远,因为十万亿佛土是很遥远的!一个佛土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去此不远应该是从理观来说的。换句话说,我们修学的目的,是要往生到极乐世界,那我先要知道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你连极乐世界在哪里都不知道,你要从哪里下手呢? 其实,极乐世界它存在于两个地方:第一个从事相来说:它存在于十万亿佛土之外。第二个从理观来说:它存在我们一念心中,我们内心本来具足。 修行一定是用理观来带动事修!如果你没有理观只有事修,心向外攀缘,你的心是散乱的,不可能达到一心不乱,你的心散掉了。 所以修行人不能老是想阿弥陀佛什么时候会来?什么时候能梦到阿弥陀佛?这就不对!你已经向外攀缘了!只要你内心向内安住,好好地依教修学,极乐世界自会然显现,根本不用去求,因为它本来就存在心中啊! 所以佛陀在修行之前,先确定我们修行的处所、道场在哪里──阿弥陀佛去此不远,修行是修心地法门,就在我们心中!当我们确定了修行的处所之后,应该怎么修呢?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就,谛观就是你要很专心的去观想。本经是以观想为主修,你要如实地去观想极乐世界清净的依正庄严,这是我们的修行处,这是总说。 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为什么佛陀要譬喻呢?这里解释一下:佛陀在讲解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时候,是用譬喻的方式,因为我们凡夫没有一个人到过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长得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所以佛陀必须用我们生活当中,已经存在的东西来作譬喻。 比方说,佛陀用七宝,极乐世界的宫殿是七宝所成,难道极乐世界的宫殿,跟我们娑婆世界的黄金、白银一模一样吗?不可能!但是如果佛陀不引用我们所知道的,我们怎么下手去用功?怎么踏出第一步呢?因此,佛陀必须先教导我们,用我们所认知的东西,来引导我们去认识极乐世界,这叫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先用譬喻来引导我们,也令未来世一切凡夫众生,欲修净业者,透过这个譬喻的思惟,而能够成就净业,往生到极乐世界。 所以我们刚开始是先思惟佛陀的方便门,慢慢慢慢等善根成熟了,极乐世界的真实相,自然会显现出来。 【31】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接着看下一段,正式说明整个净土宗的道前基础: 净业三福: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佛告韦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这一段正式回答教我思惟。这是修净土之前,应该有的基础,就是净业三福。 佛陀说:欲生彼国者,应当先修三种福业以为基础。第一个是讲到人天之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对于人天之福,佛陀提出了三个主题:第一个是孝顺心,第二个是恭敬心,第三个是慈悲心。 孝养父母:孝顺心主要的对象当然是对父母,广泛来说是一切众生。因为父母对我们有生育、养育之恩,所以我们应该以孝顺心来回报父母。 对于以孝顺心来孝养父母,古德解释,由浅入深有三种差别:第一种是下品的孝养父母。下品就是指四事的孝养。我们对于父母亲,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四事供养,让父母亲衣食无缺,这是第一种四事孝养。 第二种是光宗耀祖:我们自己立身行道,不辱所生,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得到别人的赞美,使令我们的祖先因此而得到别人的赞美,这是光宗耀祖的孝养,属于中品的孝顺。 第三种孝顺是上品的谕亲于道:就是我们用善巧方法,引导父母亲能够信奉三宝、修学佛法,而了生脱死,这是上品的孝养,这种孝养是以法供养。 奉事师长:师长有教导启蒙之恩,所以古德说:如果没有世间的师长,则不知礼法;没有出世间的师长,则不知佛法。师长有方便力,能够开导佛法,启发我们心中的智慧,所以我们应该要尊重师长。 慈心不杀:这个所缘境是广泛一切众生。慈心不杀除了修慈悲心,《楞严经》提出两点说明,尤其是修净土的人,第一个不能杀生、第二个最好吃素。 我解释这个道理给你听听:《楞严经》上说,杀生有两个过失: 第一个、欠众生的命债,你杀他一命,肯定要还他一命,他绝对不会放过你的。 第二个、你说我没有杀生,我是吃三净肉。好,那你没有欠命债,你欠众生肉债,他的肉也没有说要给你吃,是你强迫把它拿去吃的,所以你吃它半斤,将来就得还它八两。所以说虽然你没有直接杀生,但是你吃它的肉养自己,欠它肉债,因为它心中对这个肉身有执着,就有业缘在那个地方。 因此,我们修净土宗的人,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个、要加强跟弥陀的感应,比方说忆念弥陀、执持名号。 第二个、要减少跟娑婆世界的业缘,你跟众生的生死业缘,结得愈深,临终就愈难跳脱,因为他不放你!平常你感觉不出来,临命终的时候,那是算总帐的时候,腊月三十算总帐。虽然说是带业往生,但是在临终的时候,也必须先冲破自己的障碍,然后才能接触到弥陀的光明;如果你本身障碍太深的话,往生可能会有问题。 修净土法门的人,平常也要拜忏,甚至于如果过去曾经有堕过胎,放蒙山也不可少,这些方便门都不能少。总而言之,你必须要在临终的时候──愿我临终无障碍,这是未来努力的一个方向,平常要多拜忏、放蒙山、吃素,尽量不要再跟众生结恶缘。 严格来说,以《楞严经》的高标准,你连牛奶也不能喝啊,因为这个也是众生身体上的一部分,所以你都不能再吃!你可以看看《楞严经》,什么叫做不跟众生结恶缘?除了牛奶不能喝,连众生皮毛制成的衣服都不能穿,这个叫做愿我临终无障碍,就是要慈心不杀。 修十善业:身三、口四、意三,这是修十善业。当然人天乘主要是以十善业为主,开展出来有三个主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这是十善业的三个主轴思想。 【32】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第二个: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所谓三皈依,是学佛法的一个基础。为什么要修三归?因为佛有说法之恩,法有开慧之恩,僧有住持之恩;我们的整个修学,必须仰仗三宝的加持。 所谓具足众戒,包括了居士五戒、八关斋戒,以及出家比丘、比丘尼戒。然后,身口意要能够威仪具足。人天的福业是十善业,二乘人的福业是持戒。持戒跟修善不同,因为持戒有戒体,所以他的心力强。所谓戒体就是一种愿望,以愿力来引导善行,因此他的所缘境广,能普遍含盖一切众生。 前面的十善业,也是有对象,他的对象是针对父母师长,有一定的对象,持戒没有对象。比方说持不杀生戒,一切的有情,上至天上的飞鸟,下至地上的蚂蚁,都不能有杀生的行为,所以持戒的所缘境广。 其次,他的心力强,所以他的功德超过十善,人天的福业是慈善家,二乘的福业是宗教家,宗教跟慈善最大的差别,就是有愿力。 世间的善人,不见得有愿力,他到菜市场,临时看到有众生很可怜,一时生起恻隐之心,把它救回来放生,那种是一时的善念,由于境界的触动才启发他的善心。 持戒的人,没有所谓一时的善,而是白天、晚上总是想到:一定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他的愿力是超越时空的,由愿力所带动的善法,功德才会大!希望大家要知道,宗教的修学跟慈善的修学,最大的差别就是:一个是有愿力,一个是没有愿力;一个是一时的善心,一个是恒常的善心,功德就差别很大。 所以一个是人天的福业,一个是二乘的福业,不一样。当然,大乘的福业,它的心胸就更广大了,我们等下一堂课再说明。 【33】即便是带业往生,也要有基础!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第6 卷/共20 卷) 前一堂课讲到正示净业三福,在佛法的修学当中,很重视修学的次第,就好比盖房子,必须先有稳固的地基,然后才有柱子、才有墙壁,最后才有里面的装饰摆设。修学佛法的道理也是一样,一定要先有道前基础,才能建立无量的殊胜功德。 我们净土宗所追求的,是跟弥陀的一种感应道交。但是我们想要临命终时,保持正念跟弥陀感应道交,也是要有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佛陀所提示的──净业三福。 为什么说修净土法门,即便是带业往生,也要有基础呢? 因为如果我们平常就有很多过失,如同《楞严经》说的,一个人身口意累积太多罪业,这样会有一个问题,临终容易躁动不安,因为罪业它是不安稳性的。 你看我们造了罪业之后,我们的心会感到心不安,就是因为累积太多罪业,你的心就会躁动不安,所以临终想要无障碍就有困难。尤其你常常杀生、吃众生肉,临命终时,即便你佛号提起来,但是你的佛号很容易受到罪业的干扰,乃至于被破坏,所以必须先远离障碍。 修学净土宗的人,临终提起正念的共同条件──愿我临终无障碍。而净土宗最大的福报就是善终─五福临门最重要的是善终,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所以你看我们所有的修行回向,并不是回向今生如何快乐、来生如何快乐的,净土宗的修学者,回向只有一个方向──愿我临终无障碍,让我在一种无障碍的身心状态下,顺利地往生净土!当然,这个是要有条件的,不是你光回向就可以成就的。还必须要有善业作基础,因为善业的力量是寂静的、安稳的。 佛教讲诸法因缘生,你有这种因缘,自然就有这种结果。如果你一天到晚造罪业,却又希望临终无障碍,这是不可能的事;既然我们所求的是临终无障碍,就要造作无障碍的业力,也就是修──净业三福。 以善导大师《观经疏》的看法,他认为前面两个是助行,净土宗最重要的境界是第三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34】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净土宗是大乘法门,大乘法门的共同思想就是发菩提心。 所谓发菩提心,以净土宗来说是两种心:第一个愿做佛心,第二个愿度众生心,将这两个心合起来,就是:愿往生之心!也就是以往生净土,来成就自己的菩提道。 那么,发菩提心之后呢──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前面是慈悲心,这个是属于智慧。 读诵大乘的目的,当然就是为了开启智慧,第一谛。第一谛简单说,就是能够如实的正念真如。在我们的生命过程当中,必须要面对很多问题,因为我们有很多的过去,今生夹带着无量的过去,也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不断地释放过去的因缘,所以人生充满了很多问题。我们过去生中有太多的罪业,今生就一定要面对很多的恶因缘,那么除了忏悔业障之外,你的智慧也很重要,也就是要有见地。 这个问题什么时候要发生,我们没办法控制,但是一定要用智慧的力量,来化解问题。 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它是以空、假、中三观来看人生,让你的生命最终契入中道。 《楞严经》在修观上,首先用空观,以空性的智慧来看人生。 空观是怎么观照的呢? 《楞严经》的空观是很特别的,它观照两个处所:第一个来无所从,第二个去无所止。也就是说:它以空观来反观我们的过去,你从什么地方来?找我们生命的来处! 你说我从前生而来。对,然后呢?他的前生从什么地方而来?又从前生而来。那么,你就这样一直观照进去,最后找到你的本来面目,结果是什么?觅之了不可得! 事实上,我们是从空性而来,这个很重要啊!虽然我们现在有很多的烦恼障、业障、报障,那是后来才有的,我们本来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观察过去,一直找下去,探本求源,最后的结果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本来是清净的,所有的这些因缘假相都是后来有的。所以空观是先看无量的过去,之后再看无量的未来,你将往哪里而去? 你说生命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你忙了一辈子,最后结果是什么? 答案是没有结果!佛陀用做梦来比喻人生。好比有一个人,一个晚上做了五个梦,梦自己当国王,做了很多事、修了很多的善法;当国王梦境结束后,来世升天了;天人的果报结束之后,福报享尽了,变成了一只蚂蚁。请问:你做国王,结果跑哪里去呢?没有结果!我们从第一个梦、接第二个梦…只是把业力带过去而已,事实上我们的生命没有结果,因为我们是在酬偿旧业,我们是来还业力的,当业力还完之后呢,这些因缘就消失了。 所以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当你第一个梦结束了,另外一个业力又显现,变成第二个梦、第三个梦…所以人生啊,没头没尾,没有个开始,也没有个结果,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楞严经》的空观,虽然说是空掉过去、空掉未来──来无所从,去无所止啊!但是,不能空掉过程,而是把过程当作假观──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你今生的因缘,可以让你去积功累德、开创未来。当你把人生的过去空掉,未来也空掉,你就容易放下当下的因缘,而发起菩提心。因为你知道,人生最后还是没有结果。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有结果的,每一个人都是从空性而来,当某种业力成熟了,就显现出来;等业力释放完了之后,又回到空性;下一个业力显现、又从空性而来、又回到空性而去…就这么回事。 人生没有结果只有过程,由此你就会知道:在今生的过程当中,你应该如何去积功累德。 这个地方佛说大乘──了解生命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再以这个法义来劝进行者,这也是一种布施。 当然,这个地方偏重法布施,应该也包括了财布施跟无畏施。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前面所说的这三福,都是净业,都是净土宗的一个修学基础。 佛告韦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意思是说:我们能够修这三种清净之业,就是在成就佛道的真实因种。 【35】这种思想对于净土宗,造成严重的伤害! 关于这净业三福,智者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他说这三种善业,都必须由愿力来作引导,叫做有愿之思。 所谓思是一种如理思惟,是以愿力来作引导,简单说就是以愿导行,所以它是以菩提心来摄受一切的善业,来当作净土宗的资粮。 我们刚开始的发心叫做善念,从善念要提升到愿力的时候,你的善念是不决定的,有时候会受情绪的影响──很多事有时候很想做,有时候又不想做。但是学佛之后,你说我学佛他没有学佛,同样都在做慈善事业,但是功德并不一样。因为虽然他是个慈善家,他有善念,你是一个学佛人,你这个善念的背后,还有菩提的愿力在引导,所以不一样。 这关系到你的心,坚定和不坚定的差别。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公案,叫做善光公主的故事。波斯匿王的女儿善光公主,她的福报很大、身相庄严,而且得到她父王的宠爱,父王为她盖了一间很美丽的宫殿。有一天波斯匿王工作忙完之后,就去看他的女儿,看到这么美丽的宫殿,就赞美说:哎呀!女儿啊,你看你因为得到父亲的宠爱,才能受用这么美好的宫殿啊!善光公主是学佛人,她就回答说:父亲!你说的不对,我今天能够享用这快乐的宫殿,是我过去善业所感!波斯匿王听了很不高兴,就如是的问三次:你这个快乐是我赐给你的!但是,善光公主三次都回答说:我的快乐,是我过去的善业所感!最后波斯匿王生气了,就把她嫁给了一个乞丐。善光公主只好认命,就跟着这个乞丐走了。 之后,就问乞丐说:你以前的祖先,是做什么的呢?乞丐说:我以前的祖先是做官的,不是做乞丐的,后来因为遇到事情,家道中落,到我们这一代变成了乞丐。她说:你应该至少有一间房子吧!乞丐就带着善光公主,回到他过去住的房子,老房子都已经破旧没人住了,长满了荒草,两个人就把庭院整理一下,开始种菜。 结果在整理土地的时候,挖出了他祖先留下来的一些珍宝。善光公主拿这些珍宝,去盖了一座宫殿,跟她以前住过的宫殿完全一样。这时候,波斯匿王看了非常惊讶,就去请教佛陀──为什么公主被他赶出去之后,仍然可以重盖这样的宫殿,她的果报怎么这么坚固不可破坏? 佛陀说善光公主过去有两段因缘:第一段先讲她在毗婆尸佛时,她出世的时候是像法时代,佛陀已经入灭了。有一天她到寺庙去,看到毗婆尸佛的佛像,就生起欢喜心做大布施,而且在佛前咒愿,她这个咒愿的力量很大,她发了两个愿:第一个,愿我生生世世护持三宝。第二个,愿我生生世世生于尊贵之家。结果她后来这两个咒愿,都有实现。 其次,讲到善光公主跟这位乞丐的因缘。佛陀说:在迦叶佛的时代,善光公主跟这个乞丐也是做夫妻,两个人都很有钱。善光公主经常布施,但是因为她先生没有学佛,就障碍她不让她布施,善光公主一开始是偷偷的布施,等她先生年纪大了之后,慢慢也被善光公主感动,就跟着她一起布施。但是他跟着她布施,也是随顺外在的因缘才布施,心中没有产生一种真实的愿力,所以他的果报,要等到遇到善光公主,才能够表现出来。 事实上,你在因地修善的时候,可能是选择性的修善,选择你喜欢的因缘;一旦你发了愿,就没有选择余地;以愿力来引导善行,就没有喜不喜欢的选择了,该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比方说我们台湾的慈济,你看慈济的善业,全世界都赞叹。我个人的看法是,慈济不只是一个慈善机构,如果只是慈善机构,它的力量没有那么大,更重要是它有宗教的理念,因为有宗教的理念,才能够让一个人产生强大的愿力。 你可以去观察,如果这个人没有宗教理念,只是一个善人、一个好人,那他做善事,有一定的时空条件,有欢喜心,他才会去做。宗教师就没有什么欢喜不欢喜,我欢喜也得做,不欢喜也得做,因为他已经超越情绪了。 所以当一个人开始发起愿力时,就没有什么选择,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这个地方讲到三种善业,不是一般的善业,都是有愿之思。 善导大师说,这是强大菩提愿,所摄受的一种思心所,也就是一种善念的造作,所以叫做以愿导行,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我们修学净土宗,要注意这句话啊! 你看有些人修学净土法门,修到最后的结果,就像日本的本愿念佛,将整个圣道门的修道基础,完全摒弃──念佛人不用修善、也不用发菩提心、也不用持戒…只要念佛就好,这个思想对于净土宗,造成严重的伤害。 一个人能够不求临终无障碍,就能够提起正念、提起佛号,不需要外在环境的帮助,这有点难,这是执理废事。 所以你看经上佛陀怎么说,祂说:这三种净业是过去如此,未来如此,现在如此,一切诸佛要成就清净的国土,乃至是你往生清净国土的净业正因。 所以:净土宗不能跟圣道门切割,应该以圣道门做基础,然后提起佛号,这叫临终的正念!不是说圣道门的基础通通不要,只要一句佛号,那你这句佛号怎么生起的?你没有圣道门的基础,临命终的时候,你的心是散乱的、颠倒的、是躁动不安的! 所以这个地方要记住,净业三福可以成就一种愿我临终无障碍的环境,这是修学净业的一个基础。 【36】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佛陀讲完净业三福之后,就赞叹韦提希夫人问得好,为后世众生提出一个修行的方法,我们看经文: 叹其所问: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 佛陀说:谛听!谛听!谛就是如实而正确。你(韦提希夫人)应该要如实正确的听,而且要好好的思惟忆念不忘。如来今者,未来世一切众生,这个未来世, 特别是指末法众生。因为末法众生,第一个烦恼重、第二个邪见深,各式各样的说法通通出现,我们已经搞不清楚谁说的是正确、谁说的不正确,圣人都不再出现了。我们内受烦恼的干扰,外受邪见的误导,所以佛陀必须为末法众生,说此修学净土的基础,有三种的清净业。 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让末法时代众生,能掌握到修行的方向! 嘱付阿难: 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这一段,佛陀开始要讲正修,前面净业三福是道前基础,跟净土的修学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能够创造一种临终无障碍的环境,以下正式宣说净土宗感应道交的方法。 佛陀对阿难说:以上的三种净业,你应当好好受持,而且为广大的众生,来宣说佛陀的教诲。 如来今者教韦提希,以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 以下佛陀将告诉我们,如何来作观想,这是因地。其次讲果地,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以佛力故。因为你能够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就能够触动佛陀的本愿功德力,得到佛力的加持,见到彼清净国土。见到什么呢?就像是拿着镜子去照自己的身体一样,如此的清楚,那么好像一个人照镜子,见到自己的面相。那么见到彼国土──极乐世界的种种安乐、庄严,一方面内生起欢喜,一方面即能成就无生法忍。 这地方要注意!佛陀在讲十六观之前,先讲心力跟佛力的互动关系。我们在因地观想极乐世界,果地就能见彼国土庄严而成就安乐道,乃至成就佛道。这个观念是说:阿弥陀佛有广大的四十八愿功德,它已经成就了,不用我们去修,这是既成的事实。但是我们想要启动四十八愿的功德,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执持名号。第二个观想彼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 本经讲到的是修观想,为什么我们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就能够感应佛力呢? 在本经当中,讲出一个很重要观念说,因为: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佛陀是什么身呢?是法界身,所以佛陀可以用任何的身相出现。比方说佛陀可以用落日的光明出现、也可以用琉璃地的光明出现、也可以以证得的身相出现…这些身相都能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因此,你在作观想的时候,佛陀就可以跟你感应道交。你在忆佛念佛的时候,你就具足了佛陀的功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换句话说:当你心中忆佛念佛,你就能够得到佛陀的加持,种下一个往生的正因。 一方面能够见彼国土,离苦得乐;一方面你的心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能够带动佛力,是这个意思。 这个思想很重要,这是藉假修真的方法。修观想的人,这个思想要清楚──以一种忆念的心力,去观想极乐世界的相状,由这个相状去带动弥陀的感应道交。 【37】韦提希夫人为未来请见土之法 丁二、明十六妙观答正受。分二:戊一、明韦提见土之由。戊二、为未来请见土之法。 丁二的明十六妙观答正受,前面的思惟是助行,这是讲正行。十六观分二:戊一明韦提希见土之由;戊二为未来请见土之法。第一个先说明韦提希当下为什么能见到极乐世界,理由是什么? 戊一、明韦提见土之由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佛陀在讲十六观之前,先讲出这个方便门。 佛陀告诉韦提希说:你是一个生死凡夫,所以妄想粗重、心思散乱,这是第一点。第二个,未得天眼,又没有天眼通,只有肉眼,因此不可能眼观十万亿佛土的极乐世界,不可能!但事实上,你却看到了,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诸佛如来有异方便啊,令汝得见,这是诸佛如来的异方便。 我们解释一下:佛陀出世于人间,祂内心有真实的功德,但是祂的真实功德不能直接传送给我们,因为我们跟祂有很大的落差,祂是佛法界,我们是人道法界,落差太大了,所以人法界跟佛法界之间,必须要有一个桥梁,就是佛陀在法华经上说的──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也就是说我们的佛堂有佛像,那也必须从门才看得到佛像,门本身不是佛像,但是你透过门才看得到佛像。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见得到极乐世界,因为太遥远了,谁见得到极乐世界? 第一个、我们没有神通,没有天眼通;第二个、我们妄想粗重。但是没关系,佛陀为此开出了一个方便门。这个方便门,从本经来看有两个: 第一个佛陀以神通力加持,但是这只适用生长在佛世的时候;比方说韦提希夫人她跟佛陀在一起,佛陀用神通力令她得见,那是生长在正法时代,你跟佛陀生长在一起,可以办到。但是,佛灭度之后,就有问题了,佛陀已经不跟我们生活在一起,这时候,我们没有佛陀的神通力怎么办呢?佛陀必须说法,用语言文字来诠释极乐世界。比方说,我们看落日观,看夕阳西下的时候,那个圆球下,那落日是不是极乐世界?当然不是极乐世界,因为它是娑婆世界的东西,但是开方便门---当我们的心接触到落日之后,就能够透过落日的假相,进一步看到极乐世界的功德。 也就是说:十六妙观,佛陀完全是从我们凡夫的世界,譬喻、施设出来的方便---落日观、琉璃地观、宝树观…佛陀全部取材于娑婆世界的东西,并不是极乐世界的东西。重点是:这个方便门是佛陀施设出来的,你只要照祂的方向走,总有一天你就能够慢慢、慢慢的看到真实相,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这就是──藉假修真。 所以在本经当中有两个观法:第一个假想观,我们刚开始是假想的,根据佛陀的方法,生起落日观、琉璃地观、宝树观、池水观、莲华观…都是假想的。但是慢慢慢慢假想之后,开方便门,最后就入如实观──真实的见到极乐世界。虽然我们一念心性,现出了十六观的假相,这个相是个假相,是释迦牟尼佛施设的一个方便,但是这个假相当中,有两个是真实的:第一个、心是真实的,我们一念心性本来具足极乐世界的功德;第二个、弥陀的本愿功德也是真实的。换言之:相是假相,但是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议,透过这个假相,就能够开显真实相。 假相跟妄想不一样!你在打妄想,你自己在那边胡思乱想,这叫打妄想;观想是说:你必须根据佛陀的开示,一步一步地按次第作观。所以后文会说:如果你依此观者,名为正观;不依此观者,是邪观。就是说,你能依照佛陀的开示,祂要你观什么你就观什么,一步一步照这样去修观想,就能够见到极乐世界的如实相。这个地方,韦提希夫人因为生长在佛世,所以佛陀开方便门,直接用神通来加持她,但是末法众生怎么办呢? 看下一段戊二、为未来请见土之法。 佛陀灭度后,我们不可能得到佛陀的神通加持,我们想要见极乐世界,怎么办呢? 戊二、为未来请见土之法。分二:己一、请。己二、答。 己一、请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韦提希夫人虽然遇到了障碍,但是她跟释迦牟尼佛因缘深,所以能生长在佛世,得到佛神通的异方便,见到极乐世界,而产生好乐。因为她很有慈悲心,所以问佛陀说:世尊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她说我今生很幸运,蒙您的神通加持,能够见到极乐世界,所见到的是一个如实之境。但是,您灭度之后,末法众生充满了烦恼障、业障、报障,无量无边的烦恼来干扰、污浊他们的内心。当烦恼不断的增长广大,变成一种坚定的力量,就开始造不善业-杀、盗、淫、妄,最后招感五苦。 关于这个五苦,有很多种注解,其中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六道轮回中,把阿修罗道并入前面的五道。五道众生各有各的痛苦,比方说地狱有烧煮之苦,饿鬼道有饥渴之苦,畜生道有斩割之苦,人道有八苦,天人有五衰之苦;因此这里是总称六道轮回的生死轮回之苦。而凡夫众生有惑业苦之所逼迫,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意思是说:生长在佛世,佛有神通力,但是佛灭度后,那时候的众生,有什么方便力,能够让他见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呢? 这以下佛陀就开示了十六观法,透过这个假相引导我们进入到极乐世界的如实相。 【38】十六观之一日观 己二、答。分三:庚一、六观依报。庚二、七观正报。庚三、后三观明三辈往生。 庚一、六观观依报。 分六:辛一、日观。辛二、水观。辛三、地观。辛四、树观。辛五、池观。辛六、总观。 辛一、日观 己二的回答,这当中分成三大段:第一段六观观依报,第二个七观观正报,第三个后三观明三辈往生。其实,我们讲十六观,真正的观行只有前面十三观。这十三观当中,前面六观是观依报,后面七观是观正报。首先看庚一观依报有六种观:第一个是日观、二是水观、三地观、四树观、五池观、六总观。先看第一个日观: 总劝修观-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 本经正式讲到实修的时候,佛陀说:韦提希以及未来一切众生,应当要专心都摄六根,而且要把念头提起来──净念相继,把心安住在一个固定的所缘处,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将心置在哪里呢?置在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这个地方,想于西方。 我们想要往生到极乐世界,首先要跟极乐世界结缘,你看我们平常打妄想,都是打娑婆世界的妄想,所以我们跟娑婆世界的业缘就越结越深。现在要调整一下,开始要专心去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应该怎么观想呢? 以下有三段:举所观境 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 正示观法 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 观成之相 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 我们作极乐世界的观想:第一个观,云何作想?怎么想呢?先要锁定一个所观境,就是说我们的所观境是日没,太阳下山的处所。 佛陀说:一切众生自非生盲,除非你天生就是双目失明,生下来就看不到,否则一定都看过落日,就是以落日为所观境,应该怎么观呢? 当起想念,修观时应当生起想念,首先是正坐西向,面向西方而坐,谛观于日欲没之处,然后如实的观察日欲没之处,看太阳下山的处所。 意思是这样的:你可以先把眼睛打开,取这个落日相,之后把它记起来,再把眼睛闭起来。当你的眼睛闭起来时,把你取得的落日相,在心中把它现出来。当然,刚开始我们会觉得生疏,心里想得不是很清楚,没有关系,你可以打开眼睛再取一次。取到落日相之后,眼睛闭起来,在心中再现出来。就是说:把外在的落日相记取起来,然后用心想,让它在你的心中显现出来。如是辗转──令心坚住,专想不移。使令我们内心坚固安定,而且专想不乱想。 见日欲没状如悬鼓这是讲到形状。观想这个太阳,就像是挂在空中的圆鼓一样,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这是观想成功之相。落日观的成功,必须眼睛闭起来的时候,心中所现的落日,跟外面的落日,完全一样清楚明了。 有古德说:如果你在观落日时,中间有黑暗的阴影存在,那表示你有罪业在,要多求忏悔。如果你很用功观落日,但是都发觉落日当中有黑色的阴影存在,那你就要配合拜忏,来忏悔罪业。如果你能够真实地把落日的光明相,全部在心中观想出来,这样就是观想成功了。 是为日想,名为初观。落日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意思,古德说是送想西方,就是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来生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避免我们想法太多,留恋娑婆世界,跟众生结下生死业缘,也就是把你的念头集中起来──送想西方! 诸位如果学过唯识学,应该知道想的力量很大!在五蕴里面,色、受、想、行、识,对于想蕴,在一天当中,你大部份是打些什么妄想,你就要注意了。好比你平常走路,经常走的道路,你就比较熟悉。等到临命终,就会形成一个强大的等流性,你就习惯往这个方向去。因此,如果你平常经常想:我要修五戒十善、我要帮助别人…那你是走人天道;如果你的出离心比较重,不太想跟别人接触,走入山林不欲见人,那你的生命是走上二乘涅槃之道,你在成佛之道,是先成就偏空涅槃,然后再回小向大,因为你心中是往这个方向走;如果你的心经常发菩提心,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那你就是直趋佛道。 因此,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轨迹,在死亡到来之前,都还有机会调整,就是看你的内心,在一天当中经常出现什么样的想像,那个相状很重要!当然,你偶尔生起一个恶念,这叫做一时的失念,这个念头对你来说很生疏,你马上忏悔,就可以把它舍掉,力量就不大。但是如果某一个念头,你一而再、再而三的生起,它在你心中已经形成一种强大的轨迹,这个就要小心了,这个已经形成一种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 唯识学认为生命是你的想像力创造出来的,我们的想像力也创造了来生。换句话说,你今生怎么来的呢?是因为你前生经常打某一种妄想,才把你今生创造出来。如果你前生经常生起布施的想法,你今生就得富贵果报;如果你前生经常打悭贪的妄想,有东西就想占为己有,你今生就贫穷了。如果前生人家刺激你的时候,你经常是忍辱的想法,退一步海阔天空,你今生就得庄严果报;如果人家刺激你,你马上就还击,生起嗔恚心,你今生就得丑陋果报。是因为你前生有很多很多的想像,所以才创造你今生的果报,由此类推,你今生的想像,已经开始在描绘你的来生,当然只要死亡到来之前,你还是可以重新改造你的想法。 首先送想西方,经常告诉自己:我来生要到净土去,此生是我最后一生!你要把落日,当作是在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的一个方向引导,这叫送想西方。 其次,取光明相,本经是取落日的光明,光明相在整个观想中,非常重要。 极乐世界的观察依报有三种相最为重要: 第一个光明相:唯识学上说,临终要堕落三恶道的人,首先看到的一定是黑暗相,所以你作梦的时候,如果经常梦到你在没有光明的房子里,那就不好了。功德相第一个是光明,临命终人看到光明相,这个人就不会堕到三恶道去。 第二个清净相:极乐世界没有污秽,它是琉璃地啊,为什么琉璃地要内外清澈透明,就是在表显一种清净相。 第三个庄严相:极乐世界一切万物,都是七宝庄严所成的。其实,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虽然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是都在表显三种相──光明相、清净相、庄严相。那么,我们为了要跟弥陀感应道交,就要藉假修真,依照佛陀的开示去思考──我们本来是走生死轮回之路、本来是打着生死轮回的妄想,现在把它引导到走到极乐世界去。除了念佛,以佛号为所观境,佛号是听声音,它是一种止,是无分别住。但是你在念佛的时候,你心中的心态也很重要,观你要经常生起极乐世界的观想,这样你跟娑婆世界的业缘才会慢慢淡薄,你跟极乐世界的缘也就深了。其实:改变我们的妄想,就在改变我们生命的轨迹,就在改变生命的方向! 你去读读唯识就会了解,你平常打什么妄想,那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对于想蕴,唯识学怎么描绘想蕴?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造作业力最强,而且临终的时候牵引力最强,引满能招业力牵,生命是我们的妄想在牵引的,所以五蕴当中,色、受、想、行、识,想蕴的影响力最大,其他都是跟它配合的。 为什么佛陀出世,佛陀不能把功德送给我们?因为佛陀出世只有一个目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陀平常遇到事情,祂是怎么想像的?佛陀遇到事情,祂选择用布施的想像、持戒的想像、忍辱的想像,所以:我们是学佛的知见,学佛的思考模式! 天台宗说:想要成就佛的种性,如果你的思考模式是杂染的,你的生命就跟三恶道感应道交;如果你的思考模式是偏空出离的,不喜欢跟人家往来,也不想做善事,你很清高,那你一定是走向二乘的道路。 所以:要先改变你的想像,才能够改变你的种性,最后才能够改变生命的结果!事实上,佛陀教我们这十三观,就是要改变我们的想像,让我们跟娑婆世界感应道交的力量,转变成跟极乐世界感应道交,是这个意思。虽然我们刚开始只是一种假想,那没关系──藉假修真。佛陀有说:假想修久了,极乐世界的真实相,就会在梦中、定中,显现出来!假想修久了,真实的极乐世界就会出现,因为这个假相是佛陀特地施设的,佛陀的方便之门不一样,是对众生开的,门门都能契入究竟实相! 【39】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第7 卷/共20 卷) 本经的修学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一种善业力的修学。 想要往生净土的人,我们的身口意要具足善业,这个善业包括了人天的世间善业,也包括出世间种种波罗蜜的善业。 本经所讲的净业三福,统摄世间的一切善法和出世间的波罗蜜,都包含在里面。因此,所谓的积集善业,其实也包括了圣道门,因为圣道门的修行,也是需要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但是圣道门在修习善业的时候,他心中的希望跟凡夫的希望并不一样。一个圣道的修学者,积集善业是为了来生受用的。因为你想要成就圣道、想追求增上生,就一定要得到人身的果报,六道当中,只有人道好修行,所以他积集善业,并发愿来世继续作人,他的善业就叫做资粮,来生受用的资粮。要是你来生变成一只狗,你就不能修行了。所以你一定要有善业,否则一旦变成畜牲道,五蕴果报体就会把你的善根给蒙蔽了,所以修学圣道的人,必须把善业回向到来生,善得人身,并且要六根具足,得到一个完美的人身果报。 但是修学净土宗,我们的来生是到净土去,那为什么还要修善业呢?净土宗的善业不是来生来受用的,是今生受用的,是愿我临终无障碍,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必须为临命终创造一个往生的条件,就是在没有病痛的干扰、没有躁动的心情情况之下,提起正念,念佛往生! 因此,印光大师警告所有修净土宗的人,你千万不能杀生,因为杀生会跟众生结下太多恶因缘,临终时身体病痛躁动不安、冤亲债主干扰你,你就很难提起正念。所以一定要为我们的临命终做好准备──广结善缘,积集善业,使令我们的身心,在一种安稳的情况之下往生净土。 这是净土宗的第一个要求:成就善业力。 第二个,最为重要的就是成就正念力,临命终忆佛、念佛的正念力。 关于这个正念力,本经不是强调持名,当然最后也是会归到佛号,但是它的下手处是从观想,从观想中来启发内心的善根,然后从这个善根再提起佛号。它是先观想,再持名,本经的结构就是这样。 那么观想,怎么作观呢?智者大师有一首偈颂,可以统摄本经观想的道理,他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这句话在智者大师的《观经疏》里非常重要!他一再的提到这句话。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个,是讲到修观之前,我们的心云何应住?以何为住?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事实上,这句话通于圣道门的所有止观。我们修习止观,心是以什么为住呢?就是以我们这一念的清净心为住。修止观的人,绝对不能向外攀缘,只要你向外攀缘,魔王就有机可乘了。因为攀缘心会带动你的烦恼,同时也会带动生死的业力! 因此,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所出现的落日观、水观、琉璃地观、宝树观、莲华观…都是在心中出现的,跟外境没有关系。我们在修观想之前,刚开始先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依止一念清净心而住;安住一念心性──不迷、不取、不动。这个是你在修观之前,应先作的心理调整,一定要先把心带回家。 也就是说:即便你刚开始起观,可能有相片让你看,但是你也要懂得回归心性,因为所有的相,都是心所显现出来的,你不能心去攀缘外境,这是很危险的!总之,我们在修观之前,一定是向内安住,这是第一点──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法法会归到一念心性,先安住下来。 第二个,开始起观了: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其次,当你起观时,你要注意的就是藉相修心。本经的整个思想就是在修我们这一念的善根,但是必须要藉相,不是藉众生相,而是藉佛的庄严相,从佛的庄严相当中,生起我们的波罗蜜的善根,生起一种往生的愿望。 本经就是藉极乐世界的种种依正庄严相,来显现我内心的善根,所谓的──托彼依正显我心性!这里,我们要注意两个重点,本经的修观:第一个向内安住,第二个藉相修心,这两个思想你弄清楚了,整个十六观经的方法,你就清楚了。 【40】十六观之二——水观(一) 我们再看辛二的水观。 前面的落日观,主要的观想是以光明相为主,此光明在祖师的开示中,说是一种智慧的表法。假藉光明的想像,慢慢培养我们心中般若的智慧观照。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本经的光明相,不是取正午的太阳那么刺眼的光,而是一天当中,最柔和、最温和的落日光,表示菩萨的智慧是中道的,是一种温和的智慧,拣别不是二乘人这种对立的智慧。那么,这个智慧观,观想成功之后,再观下一个水观。当然水原本就是柔软的,那我们怎么从柔软转成一种清净、坚定的愿力?先看两段经文:结前启后——次作水想。 总标地体 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 前面是取光明相,这地方的水观,主要是一种清净相,观想水的清净柔软。先看第一段:心作水想,内心当中生起水的观想,当然我们可以在前面摆一盆水,来帮助你藉相修心,也是可以的。总而言之,不管外境有没有摆水,重点是你心中要出现水的想像。怎么想像呢? 一、见水澄清:这里必须把水的两种相状观想出来;第一个澄、第二个清。 就是说:你所观想的这个水,是沉静不动的,不能观想水一直在波动,不可以,因为它是一种寂静的水。这个水是平静而没有波浪的。第二个,这个水要清彻见底,不能有一点杂质,是一种清彻而能够见底的水。总之,这个水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沉静不动,第二个清彻见底。你心中要清楚分明的把这两个相状观出来,而且是心无分散──相续地、清楚地在心中显现。这是第一个心作水想。 二、再观想水变成冰:水本来是寂静、柔软的,但是你要观想这水慢慢、慢慢地坚定,而变成一种冰。当然冰也是寂静、清彻的,但是它从柔软的水,变成一种固态的冰,转柔软而为坚定,这是第二个。 三、变冰为琉璃:这个结成的冰虽然坚定,但还是蛮脆弱的,所以把它变成不可破坏的琉璃。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意思是说:这个冰内外非常的通明清彻,但是这个冰从柔软而变成坚固,最后变成像琉璃一样不可破坏,最后转琉璃成大地。我们刚开始可能只有观一盆水,它的数量很有限,将眼前的水观成冰,再将冰观成琉璃,最后还要把它放大遍满法界,整个大地都是琉璃──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你所见到的琉璃地,也是内外映彻。 其实这个地方,主要是观大地,而不是观水。但必须引用水的特质,好比一个菩萨,刚开始是柔软的慈悲心,慢慢地转变成一种坚定的愿力。所以本科的水观,主要的目的不是在观水,是透过观水的过程,让我们了解到菩萨的愿力,是清净没有杂染的,也是坚定不动的,是这个意思。 【41】十六观之二——水观(二) 琉璃地观想出来之后,我们再详细观察它有三种庄严。其实这个琉璃地是指极乐世界的大地,我们常说是黄金铺地,其实黄金是指道路,是我们走路的道路,真正极乐世界的大地,整个结构就是琉璃大地,后面经文会讲到。这个琉璃大地,从地下到地上,再到空中,有三种庄严。本经是由下往上讲: 地下庄严 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 这个琉璃地的下方,有一根金刚七宝所成的金刚幢。擎琉璃地,擎是托举起来的意思,从下面把琉璃地撑托起来。这个幢是长什么样子呢?幢就像柱子一样,但是它有八个面,八楞具足,八个面有八个角,每一面都是百宝所成,这百宝都是宝珠,每一个宝珠都放千种光明,每一个光明都放出八万四千色。这些光明和颜色是做什么呢?映琉璃地,千光万色从下而上照耀整个琉璃地,有无量的光明、无量的颜色。如亿千日不可具见,就好像是亿千个太阳般的光明,没有办法形容。 这一段的观法,它是以琉璃地为主轴,参杂着种种的光明、种种的颜色,从下面照耀着琉璃地上,这也是极乐世界宝地的一种庄严。 地上庄严 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 前面是讲到琉璃地下面的庄严情况。这里是说明琉璃地的地上,是以黄金为绳。这个绳,很多注解都没有讲清楚绳是什么?但是善导大师讲得很详细:他说这个绳就是道路。极乐世界的大地,基本上是透明的琉璃大地,大地上面有黄金铺成的道路。这个道路是杂厕间错,杂厕间错就是纵横交错,有纵的公路,也有横的公路,纵横相互地交错,而且是以七宝来作分界的。 界是什么意思呢?是指我们道路两边有人行道,就是这个台阶,所以道路是黄金的,但是旁边的台阶,是七宝所成的界限;道路左右的界限,因为是用七宝标明出来的,所以纵横的道路边界,更加的清楚分明。 简单说:它是黄金的道路,七宝的人行道,这是地上的庄严。 再看第三段空中的庄严,琉璃地的上方有些什么东西,看经文: 空中庄严 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 在这个七宝的地界,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没有人车走动的人行道上,每一宝珠都放出五百种的光明。我们看极乐世界的庄严,所显示的数量都是一种表法,因此我们也不要太在乎它是五百、六百,总而言之它是无量的庄严。 那么,极乐世界七宝地所释放出来的光明,呈现出两种情况:第一个、其光如华,这个光明变成像华,这个华是指莲华。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它高挂在空中,又会放光,所以像是天上的星星,又像是天上的月亮,悬挂在空中,变成一种光明的莲华台。 这个莲华台是怎么来的?是光明变现出来的,光明显现莲华台的相状出来,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它现出楼阁的相状,楼阁千万,百宝合成。极乐世界的七宝地,它现出光明,这个光明变成一个莲华台。再变成种种楼阁,有千万种的楼阁,这些楼阁也是百宝所成的。 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前面说的莲华光明台,它的两边有百亿种莲华所成的宝幢。宝幢四周有无量的乐器围绕着,以庄严楼阁。 关于楼阁我们说明一下: 极乐世界的楼阁有两种功能,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都有讲到这个意思。第一个、是居住的楼阁。我们刚开始到极乐世界,是在哪里受生?是在莲华当中。那要看你的品位,如果你的品位高,离开莲华的时间就愈快,品位愈低你待在莲华的时间就愈长。总之,你因缘成熟了,华开见佛悟无生,然后就离开莲华了。如果你的善业力比较薄弱,那你就住在地上的楼阁;如果你福业力强,前面的道前基础善业力强,你就住在树上的楼阁。我们今天会讲到树上的华果当中,有很多的楼阁,是天人住的地方,这是第一种是住处的楼阁。 第二个、是听法的楼阁:这是听闻佛陀说法,或者你自己修行用功的楼阁。这个地方所说的楼阁千万,百宝所成,是指光明化现的楼阁。在极乐世界,你听闻阿弥陀佛说法,可能是坐在空中的莲华台,或者坐在空中的楼阁,这个楼阁是悬空的,所以古人画的极乐世界庄严图,它的楼阁有一种是从地上画上去的,有一种楼阁是悬空的,旁边有很多莲华台。当然极乐世界的莲华池也有莲华,但它的莲华是悬空的,又像天上的星星、又像天上的月亮悬挂在空中,这个莲华是光明变现出来的莲华,是让你听法、打坐、休息用的,这是极乐世界地上的庄严。 【42】十六观之二——水观(三) 风乐说法 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 我们在这种光明变现的楼阁安住,听闻阿弥陀佛说法,或者在那个地方修习止观。这个时候八种清风,八种就是它的方向,从四面八方吹来种种清凉的微风。那么,风从什么地方来呢?从前面的光明中出来的。 我们看极乐世界的光明,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很多东西都从光明出来,包括七宝、楼阁、莲华座,也包括了清风,都是从光明变现出来的。这个清风是什么呢?鼓动前面所说的空中的种种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 就是说:那些空中的乐器,会自然响起,诠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道理。 总结观名 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这是第二观,智者大师把它判作水观,其实它的目的,是要成就大地观。我们如果比照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尤其《阿弥陀经》说到地上的庄严,依报庄严,我们可以把它会归成三个特点: 第一个、蕅益大师提出说:极乐世界的依报五尘,它是胜妙五尘,殊胜微妙的五尘。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的五尘,跟我们娑婆世界的五尘有什么不同呢?它是互含互摄。就像本经所说的,光明中含摄着宝物,宝物中又含摄着种种音乐…当然这当中也省略了很多,好比它的触尘,极乐世界的宝物都是柔软的,甚至于这些宝物,会释放出种种的香气。总之,极乐世界的五尘,你随举一尘,则是涵盖其他四尘──互含互摄。虽然娑婆世界的五尘,你说那些宝物也很庄严,但是你看过七宝放出香气吗?不可能!七宝的颜色很庄严,它会放光吗?也不可能!娑婆世界的宝物是反射光明,本身不能放光的。 所以极乐世界的五尘庄严是全面的,不像娑婆世界的五尘那么狭隘。当然这跟因地发心也有关系,因为娑婆世界的庄严是业感缘起──因地依止一个善心、修一个善业,所以得果报时,这个业是单方面的。而极乐世界是三世诸佛,在因地时依止菩提心、空正见,所以它的功德是互含互摄的。 第二个、极乐世界的五尘庄严是随心自在的。比方说:你跟某人同时往生到极乐世界,你看到的庄严跟他看到的庄严,完全不同──因为它随心变化,随心自在,会随顺你的心意而产生变化,有自在力。你在娑婆世界买一条项炼、一个宝物,看久了你就常者生厌,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但是极乐世界的宝物,它可以作各种变化,你今天的心情想看什么颜色,它就变成什么颜色;你现在什么心情,想看到什么光明,它就变什么光明,它有自在力! 所以蕅益大师说,往生到极乐世界,就等于往生到十方诸佛的大般涅槃,因为它常、乐、我、净,特别是这个我,就是指自在。又好比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也会随你的身体状态、心情,调整里面的温度、颜色、光明等等,所以我们研究极乐世界的庄严,要知道它的庄严是全面性的,而且是随心自在的。 第三个最重要,极乐世界的庄严有圣道的功德──会说法。娑婆世界宝物的庄严,我们看到之后会生起贪念,贪念生起之后就起烦恼,就造罪、堕落了。极乐世界的庄严,能演说大、小乘的佛法,所以我们说圆证三不退,主要是说极乐世界的种种光明、种种颜色,我们接触之后,能产生坚定的善根,因为它有说法的力量。我们在研究极乐世界庄严时,这地方要把它拣别出来,它跟娑婆世界的业感缘起是不一样的。 【43】十六观之三——地观 再看下一段地观,第三观跟第二观是相关连的,这里将前面水观的琉璃地,做一个总结: 正示观法 渐想: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 这是把前面水的柔软、清净跟不动,慢慢变成坚定的大地。这里,我们把它做一个功德的会归。就是我们在修观的时候,有二种成就:一种是渐想的成就,一种是实观的成就。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假想观和如实观。 先看假想观──此想成时:这个想是从水观变成大地,观成之后,再一一的观想,这一一的观想就是依照前面的次第,先观柔软清净的水、变成冰、再变成琉璃、最后变成坚固的大地,然后扩大遍满法界。那么,你必须要一一的、有次第的,由粗到细慢慢地让心中了了分明的显现出来,乃至闭目、开目都能够使令这个相状忆念不失,唯除吃饭的时候。其实,吃饭最难修行,因为肚子在消化东西,你就很难专注(应该也要说唯除睡觉),其他时间恒忆其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土。 所谓粗是很粗浅的跟极乐世界相见。不过这个见,本经的意思不是用眼睛去见,而是用你的心去跟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有少分的相应叫做见。 实观: 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 总结观名: 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如果你是从假想观到最后成就念佛三昧,在三昧当中见到极乐国土,那就不可思议了。我们先简单说明一下:智者大师说假想观跟如实观的差别在哪里? 假想观是片段的,好比我们要先看到水、然后再转成冰、然后变成琉璃、之后再变成大地。你在作观的时候,必须一个、一个,有次第的把它观想出来,如果我们是这种次第的观法,那表示我们现在还是在假想观。如果你观极乐世界的庄严,是一时顿现,互含互摄,你都不需要依次第,一坐下来,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一下子就显现出来,那你就是成就念佛三昧了。换句话说,你不用从头开始观,你一坐下来、眼睛一闭,极乐世界的琉璃大地、地下的光明地、地上的庄严、空中的种种莲华台宝阁,一时顿现,那你是成就念佛三昧。 所以说:假想观是次第的显现,如实观是一时的顿现,差别在这个地方。 结益劝修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 事实上这地方,包括了前面的落日观,也包括水观、大地观,过了第三观之后。佛陀告诉阿难:你要能够受持佛陀以上的开示,做什么呢?未来世一切苦恼的凡夫众生,心中有无量的烦恼罪业,招感各式各样痛苦的果报,如果想要脱离种种烦恼障、业障、报障,就为他说这个观地之法。能够如实观察极乐世界大地的清净光明,就能够灭除八十亿劫的生死之罪!这地方的生死之罪是指什么呢?也就是指生死重罪!这是我们平常很难忏悔清净的。智者大师说,这不是一般的罪,是说五逆、谤法等等,这种特别重的罪。就是你这个罪很难透过事相忏悔清净,必须透过这种观想来忏罪。 舍身他世,必生极乐国土,心得无疑。这个时候,你能够坚定大乘的信心和大乘的愿力,不但能够灭恶,还能够增长你的善根。当然,大乘最重要的善根,就是信心和愿望,当你死了,来生决定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清净国土,对此你要深信不疑! 辨观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你能够照着经文所说的次第,一个一个来观,那表示你尊重佛陀的传承,就是正观;如果你是自己胡思乱想,和经文不合者,就叫做邪观,那就达不到灭恶生善的效果了。 【44】我们跟佛陀的功德接触,是见闻不空过! 本经的修学目的,前面有说过我们为什么要作观想呢?第一个净除罪障、第二个生诸佛前。当然,消除业障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拜八十八佛、拜大悲忏,用你的心力起惭愧心来拜佛也是可以啊!但是智者大师在《观经疏》中说:《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的持名法门,能够灭除种种罪业,但是不能灭五逆谤法之罪,必须要靠观想,因为观想和佛陀的功德是直接接触的,这个相状是佛陀开示的──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它不是一般的相状,而是佛陀金口宣说出来的。 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自力法门?什么是他力法门?如果你是按照佛陀的开示,一步一步的观进去,你已经与十方诸佛,乃至与阿弥陀佛本愿的功德相应了──即众生心,投佛觉海。 在大乘经典上说,佛陀的功德,乃至佛陀的相好,当你见到、听到之后,绝对不会空过。佛陀的功德你可能见不到,但是只要你能见到,绝对不会让你白白空过。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做说明,这是讲到婆罗门见佛的因缘: 有一天,佛陀带着僧团要到舍卫国去说法,当他要进入舍卫国之前,五百个天人就事先化成清洁工人到舍卫国去,把所有的脏东西全部清干净,也就是天人化成清道夫,把街道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迎接佛陀的到来。当时那些国王、大臣、居士也到路上去迎接佛陀,佛陀就带着诸比丘,很庄严的、安详的,慢慢的走入舍卫国。 这时候有一个婆罗门,他本来信奉外道的,他看到佛陀的相好之后,就突然讲一个偈颂说:见佛心踊跃,我看到佛陀就心生欢喜;忧者皆消除,所有的烦恼都消灭了;永度生死海,因为见佛的关系,不但是灭业障而且还能够了脱生死;稽首礼大安,我很至诚的顶礼佛陀。讲完之后向佛陀拜下去,这时候因为很虔诚,赞美佛陀又礼拜佛陀,佛陀就从口中放出五色的光明,绕他的身体三匝,然后光又回到佛陀白毫里。 就在佛陀放光的当下,这些三恶道的众生,比方说,畜生道的众生,当下就解脱了;诸天的天人看到佛陀这种光明,也都发了菩提心了。这时候,佛陀就走到婆罗门的面前,为他授记说:你因为赞美佛陀、顶礼佛陀的因缘,在未来三十小劫当中,不受三恶道的痛苦,往返天上人间,得到人身的果报时,因为这样的善根而成就辟支佛。 所以经典上说:我们跟佛陀的功德接触,是见闻不空过,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再解释一下: 蕅益大师说:我们能够跟佛的功德接触,这叫做不思议的熏习。在修行当中,必须经常跟佛陀功德接触的,有两个宗派: 第一个是密宗,修密宗的人,通常要观唐卡、观上师的庄严相、观种子字。 第二个是净土宗了,它把佛的功德,直接引到我们的心中来──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是则名曰香光庄严。所以净土宗跟密宗,都很重视这种清净法的熏习。意思就是说:虽然我是一个业障凡夫,但是我可以修皈依,我把佛的功德,引到我的身口意,当它在我心中运转时,即能产生灭恶生善的效果。 但是有一个条件:你想要把佛陀的功德引到你的心中,就必须要尊重传承,有它修习的次第,必须依照这个次第去做,因为:只有佛陀能够宣扬佛陀的功德!好比《阿弥陀经》为什么无问自说?蕅益大师说,因为没有人有资格问!佛的功德只有佛陀知道,谁有资格问佛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谁有资格问呢?因为没有人知道,就没有人有资格问,所以佛陀只好无问自说。 诸位你可以看看,只要是修行的道理,一个凡夫要修什么样的法门?如何慢慢的灭恶生善?讲这些修行道理,不一定是佛陀;舍利弗尊者讲了几句、须菩提讲了几句、文殊菩萨也讲几句…佛陀都说如是如是,佛陀可以为他们印证所讲的道理。但是讲到极乐世界、讲到佛陀的功德相,没有一个人有讲话余地!因为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你没有曾经拥有过,你有资格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吗?因此你看《阿弥陀经》以及本经,从头到尾只有佛陀宣说,没有人敢讲半句话,因为只有佛陀彻证诸法实相,才可以从空出假,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引导众生慢慢的进入到祂的领域去,连等觉菩萨都没有资格去宣扬佛的庄严。 所以一旦是赞美佛陀庄严的经典,没有一个人讲话,都是静静的听,因为只有佛陀有资格开方便门。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意思是说,你想要达到这种功德庄严,就必须遵从佛陀教导的次第,不能有任何差错,而这个次第也只有佛陀可以施设。 【45】到底是先修小乘再学大乘?还是先学大乘再学小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第8 卷/共20 卷)编辑/出版:净愿兰若 / 释心贤 天台智者大师讲到我们修行的次第,有讲到通、别两种:有些修行方法是可以融通的,比方说到底是先修小乘再学大乘?还是先学大乘再学小乘?这就很难讲了。有些人必须先修小乘,然后才能够修大乘,回小向大;有些人是先把大乘的思想弄清楚,再运用小乘的各种方法,来加以对治。这个就是良由众生根性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 所以佛陀讲到很多自力的修行法门,答案都是不确定的。 对这个人这样讲、对那个人那样讲,这叫应机说法。 换言之,在自力的圣道法门当中,佛陀会用比较融通的方法和角度来宣说。怎么样呢?经常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但是属于他力门——本尊相应的法门,如何跟本尊感应道交,规矩就很多了,佛陀是用别,一种次第的教授。 在密宗和净土宗的观想当中,它的次第不能有任何差错,因为这些都是属于事相修法──托彼依正,显我心性。我们是假藉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来开显我内心的善根、灭除我的重罪,这种次第就很清楚了。 蕅益大师说,这种属于他力门摄受的,一定是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这个过来人只有一个──就是佛陀,没有人有资格宣说。 所以我们研究本经,对于观想次第就要很清楚了,跟你研究楞严经、其他的教理,那你可以把前后混着修都没关系。但是讲到本尊相应法,就要第一、二、三渐次修观! 就像本经的修观次第,就很清楚了,最后,作是观者,名为正观,如果你不是如此观者叫邪观,就把这样的次第,特别强调出来。 【46】十六观之四——树观(一) 接看第四树观。 这个依报的观法,它是越观越复杂,由粗到细。 前面落日观,取它的光明相,是最容易观的。然后再观大地,取琉璃地的清净,大地能够离一切相,表显菩萨的愿力是没有杂染的。光明表示智慧,大地表示悲愿,那么树观就讲到庄严了。 菩萨的功德、菩萨的波罗蜜就是:光明相、清净相、庄严相。 讲到这个庄严相,树观就将这一主题表达无遗,对于极乐世界互含互摄的功德庄严,有很详细的描绘。 结前启后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 佛陀告诉阿难及韦提希,地观想成就之后,接下来观什么呢?观宝树。由此可知,佛陀所教的观法,是由粗到细,由粗的光明、清净,进入到微细的庄严,是一步一步的往下观。 观相之法 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 观宝树者,一一观之。跟前面的道理一样,有次第的。这个地方的次第,是先观树的树干、再观它的小枝、再观叶、再观枝干华果,是由粗到细观下去。怎么观呢? 首先,你要取一个单位,因为极乐世界的树很多,有很多树,不是一点点树,所以必须用七重来作一个小单位,叫七重行树。 什么叫七重行树我们解释一下: 它是一重的宝树,中间有一重的道路;再一重的宝树,一重的道路,如是到七,叫七重行树。当然极乐世界的树,不只七重而已。这地方先作七重行树,如果取太大的单位你也观不来,所以一般是以七为一个极限,先取七重当一个小片段,观想成功之后,再把放大,观想它遍满极乐世界。以七重行数为一个小单位,那每一棵宝树,要观想多高呢?八千由旬。这个由旬有小、中、大,最小的是四十华里,中的是六十华里,大的八十华里,我们姑且用最小的是四十华里,四十华里就有八千由旬,三十二万华里,极乐世界一片叶片,就比台湾还大,都是很广大的境界。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极乐世界的宝树,都是七宝所成的华、七宝所成的叶,无不具足。 前面已经说过,极乐世界的七宝,不是娑婆世界的七宝,因为极乐世界的那些宝,娑婆世界没有,只能用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去作譬喻,所以引用七宝来作譬喻。这是讲到观相,必须要有次第、先观树干、再观枝叶华果,慢慢的观进去,无不具足。再看它华叶的相貌: 色光映饰,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一一华叶,作异宝色。 那么极乐世界的树叶和华朵,有不同的光和不同的颜色,以下讲出譬喻:在青色的琉璃当中,出金色的光明;在绀青的玻璃当中,出红色的光明;在红色的玛瑙色当中出砗磲,砗磲是白色的光明;在白色的砗磲当中,出绿色的真珠的光明;乃至珊瑚、琥珀等一切众宝,它的颜色光明,是互相参杂、互相照耀、互相装饰的。极乐世界的的五尘,前面说过是互含互摄的,为什么呢?你看诸天的宝物,诸天的宝物是单一的,光明就是光明、颜色就是颜色,因为诸天的光明也是业感缘起。 所以一般慈善家在行善业时,首先没有我空、法空的正见,也就是没有空正见。其次,没有菩萨的愿力。所以他造善事,叫做一时兴起;他到菜市场看到一个众生很可怜,突然生起恻隐之心,就把它买下来放生,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一时的恻隐之心。所以慈善家做善业,缺乏持续的动力,因为他没有贯穿善业的愿力,没有这种贯穿性。一般的慈善家,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说吾道一以贯之。 菩萨修学善业就不是这样,菩萨修学善业具有空正见、又有菩提心,所以菩萨的善业叫做波罗蜜啊!诸位要知道:人天乘没有波罗蜜,二乘也没有波罗蜜,只有菩萨去行布施、去持戒,后面加一个波罗蜜,因为他有道啊!吾道一以贯之!菩萨的所有善业,一定是跟般若智慧相应,也一定跟他的菩萨本愿相应,他的菩提本愿如大地一样坚定,大地能摄持所有的树木华草,所以得果报时,他的功德就不可思议啊! 《摄大乘论》上说:菩萨行布施时,他是依止菩提心、空正见,也就是说他布施的心态,具足了持戒的心、忍辱的心、精进的心、禅定的心、智慧的心,六度都具足了。他布施时不是只有施舍的心,还包含了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因地的善行是互含互摄,得果报时,当然也是不可思议,互含互摄,叫做法界缘起,这跟世间以及诸天的业感缘起,是不一样的! 其实,这三段都只是一种纲要的总说,真实的宝树观,下一段就解释得很详细,它的庄严相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47】十六观之四——树观(二) 看经文: 华树庄严 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 宝树的庄严,分四段来观察:首先观宝树上的宫殿,再观宫殿居住的环境。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 这个宝树当中,有很多真珠所串的真珠网,弥覆,满满的覆盖在七重树上。就是树上有很多的真珠网,在每一棵的宝树上,都有七重的宝网,这个七重的宝网就好像是七重的宝塔,它是一重网、一重网、一重网,有七重,就像宝塔的高度一样,越来越高,有七重的真珠网。 这七重的真珠网是做什么的呢?每一个网当中,有五百亿个微妙的香华所成的宫殿,这宫殿就像大梵天王所住的宫殿一样庄严。极乐世界的诸天童子,自然在中。童子,是譬喻相貌庄严的天人,这些天人,是住在树上的真珠网当中的宫殿。 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诸天童子的身上都有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释迦毗楞伽翻成中文叫能胜,摩尼叫如意,即如意宝珠。他们就将这些如意宝珠配挂在身上,来做装饰。这种如意宝珠,它放的光明能照耀百由旬,就好像和合一百亿个日月那样的光明,没有办法形容的光明。树上的众宝,也是互相的间隔、交错,它的颜色也是最为殊胜的。这是讲到极乐世界的宝树,有七重的真珠网,而每一个真珠网,都有妙华宫殿,诸天童子就住在宫殿当中。 再看它的华: 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 这七宝树是行行相当,宝树的排列,每一排列有一定的次序。树叶跟树叶之间的间隔,也都很有次序。在这众叶当中,有种种的华、开种种微妙的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七宝庄严的果实,所以极乐世界的华果是同时的。我们娑婆世界是先开华,等华谢了之后,果实才出现。极乐世界是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这是比喻菩萨修因、证果是同时的,因为他是称性起修──因地的心性就有果地的功德,所以是因果同时。 这是讲到华,以下再讲到果。 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 每一片树叶,它的纵就是竖,广就是横,横竖有多大呢?二十五由旬,大概是一千华里左右,它一片树叶比台湾还大。树叶有千种颜色,有百种的画。所谓树叶上的画是指什么呢?就是树叶上有叶脉,它的脉络就好像是一幅很精美的画一样,很像画一样。 如天璎珞,就像天人所挂的璎珞,很有次序也非常庄严的样子。而这当中有很多的妙华,它是什么颜色呢?它是紫金磨色,就像是光明的火轮,在树叶之间旋转。极乐世界的树叶,它的光明是流动的,前面讲到的光明是静态的,琉璃色当中有金色的光明、玻璃色当中有红色的光明,是静态的光。这地方树叶上的华,会释放出光明,这个光明是移动的,就像旋转的火轮,在树叶华之间旋转。后文讲到池水,极乐世界的功德水,也是流动的,所以它的庄严有静态的庄严和动态的庄严。 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极乐世界华的上面有种种果实,这果实有什么功能呢?就像帝释的宝瓶。帝释有一种宝瓶,能够所求如愿,极乐世界的这个果,也是可以让我们所求如愿,如帝释瓶。帝释是指释提桓因,他有无量的上品善业,所以招感一个宝瓶,能生出你想要的东西来。极乐世界的华,能涌出种种果实,如帝释的宝瓶。 再看这个水果有什么作用呢?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 极乐世界的这些果,它是放大光明,在光明当中,能够变化成很多的幢幡,乃至无量的宝盖;在宝盖当中,能够现出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诸佛,弘法利生的事业。十方诸佛在哪一个地方行布施波罗蜜、弘法波罗蜜、各式各样的波罗蜜,种种的佛事,我们都可以在宝盖当中看到,乃至十方诸佛的国土庄严,也都于中显现出来。 我们说明这段文的意思:极乐世界的这些果实,能出现十方诸佛的国土,这是什么意思呢?有人问蕅益大师说,十方世界这么多佛土,为什么偏赞西方净土?在中国的佛教传承里面,几乎讲到净土,绝大部分都是讲西方净土,少部分讲弥勒净土,只有少部份。那么为什么十方诸佛的净土,要偏赞西方净土呢?乃至在《阿弥陀经》当中,释迦牟尼佛赞叹极乐净土之后,六方诸佛即出广长舌相,异口同声赞美阿弥陀佛净土的庄严? 这当中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蕅益大师说的──因为往生西方就等同生十方! 表面上,我们很狭隘的锁定一个目标──往生西方净土,把求生西方当作生命的唯一目标。但事实上,当我往生西方净土之后,我等同往生十方国土。这地方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说,为什么生西方就是生十方净土呢?因为你到了极乐世界,你可以受用十方诸佛说法的情况,你可以同时看到药师佛说法、看到普光佛、普明佛说法,这是十方世界所没有的特色! 所以蕅益大师说:极乐世界的规划,对我们凡夫众生特别有很大的帮助!他说:十方凡圣同居土,没有这样的规划。你到了极乐世界,你在凡圣同居土所受用的,几乎是等同实报庄严土的功德,这在其他净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十方的佛土,它的四土清楚分明,你有什么功德,你就到哪里去;你是带业往生的凡夫,就到凡圣同居土去;你是法身菩萨,就到实报庄严土去。凡圣同居土绝对不可能说在一个果实当中,看到十方世界诸佛的显现,不可能的事!这是什么境界啊!这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法界缘起啊!除非是初地以上菩萨,否则不可能有这种功德相。 但是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就有这种情况,不可思议啊!如果我们比较各佛土的实报庄严土,那就没有好坏之分。药师佛的实报庄严土,和极乐世界的实报庄严土,都是法界缘起。但是比较两者的凡圣同居土,一个带业往生的凡夫,能够去受用凡圣同居土,那我们真的要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极乐世界是最为殊胜的!就着凡夫来说,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偏重在救护生死凡夫,阿弥陀佛对我们生死凡夫帮助最大,所以才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这句话,对我们生死凡夫来说,的确是这样。因为他的四土是互含互摄,横具四土啊!一个凡圣同居土的众生,能够受用实报庄严土的功德,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得出来── 宝盖当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这是实报庄严土的境界! 看最后的总结: 观成之相 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 总结观名 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这地方讲到功德相状,就是说我们在观树时,也应该次第观之,凡是观极乐世界的庄严,一定是有次第的,怎么观呢?先观它的树干,再看它的细的枝叶,最后是华果,然后再观成七重行树,再慢慢的扩大到整个的极乐世界。总之,你必须要依照经文,次第观之,而且是了了分明,不能有任何的模糊或含糊笼统,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48】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 宝树观,可以说是把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让我们看的一览无遗──光明中有宝物、宝物中有光明,把光明相跟清净相整个表现出来。古德讲到这个宝树观,有一首偈颂,可以跟大家分享: 五百亿童华里住:这是说有五百亿天人,住在宝树华上,真珠网当中的宫殿里。 三千世界果中藏:那么你住在宫殿里面,可以透过前面的华果,看到三千世界的十方诸佛,正在宣扬佛法的相貌,你等于是坐地参方,根本不用去亲近十方诸佛,广学无量法门。你就在极乐世界里面坐着,就能够亲近十方诸佛,这就是我们说的坐地参方。 自心种子栽培得:而这么多互含互摄的功德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也是我们在因地的时候,忆佛念佛栽培所成的。 各各撑天柱地长:由于因地的庄严,成就果地的圆满;各各撑天柱地长,就是指果地的功德都圆满了,全部都有了。 我们要知道,在观想过程当中,当你起观,不管是观极乐世界的光明相、或者是清净相、或者是庄严相。一旦你心中出现一个相状,在你的生命当中,已经产生了两种力量: 第一个、弥陀的加持力。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说:如果你能按照佛陀所教的次第而观,你等于是把佛的功德,引到你的身心世界,你把佛的光明功德、庄严功德都引进来了,所以说是佛力不可思议,你已经进入佛陀的功德庄严。 第二个、心力不可思议。 你能够从这个地方,慢慢启发自己的善根,这叫藉相。我们现在自己要生起善根有困难。比方说,你为什么需要藉这个相呢?你有本事自己就生起善根。事实上有困难。凡夫必须仰仗佛力,先藉十方诸佛的功德相,但是重点是怎么样藉相修心呢?关键还是要把你的善根启发出来,透过光明相来启发我们智慧的观照力。做什么呢?让你不要老是跟着感觉走,要用光明来观照──透着清净的琉璃地启发菩萨的悲愿、透过这个庄严相来成就菩萨波罗蜜的功德,藉这个相来修我们的心。因此,除了佛力之外,我们自己的心力也很重要! 意思是说:我没办法带动我的心力,我是生死业力凡夫,需要有人伸手帮我拉一把,所以藉用佛力来带动我。所谓果地相是说:用已经成就的果地功德,来带动我因地的心。我们很难让自己生起善根,很难!但是你慢慢慢慢的观想,把极乐世界观想久了之后,你发觉你的心态会改变──不思议熏! 我讲一个小故事,让大家作参考,这是释迦牟尼佛过去生,在波罗奈国,发生的一件事情。波罗奈国有一个国王,晚上作了一个梦,在梦中看到一只金光闪闪的金毛兽,全身放大光明。国王看了起大欢喜,他想:要是能把这个金毛兽抓过来,把它杀了,毛剥下来放在我的宝座上坐着,那可是非常荣耀的事情。所以当他从梦中醒来之后,他就重赏哪一个猎人帮他抓到这只金毛兽,他就重重赏赐他财富和官爵,就有很多人到深山去找,结果找了几年,都没有看到金毛兽的踪影。之后,有一位猎人,去找金毛兽的时候,一不小心从山上滑落到山谷去,跌倒受伤,身上在流血。这时候白天过去了,晚上即将到来,他又饥又渴,身上又流血,引来很多的虫来咬他的身体。就在他绝望之余,突然间眼睛一打开,看到了金光闪闪的金毛兽,就在他的面前出现。金毛兽看到猎人受了重伤,即将死亡,就对他起了慈悲之心,赶紧把他叼起来,送到浅水的地方让他喝水,然后又找了很多水果让他充饥,吃完之后,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起来,看到金毛兽在他旁边,整晚照顾他,他又感动又矛盾,就现出忧愁的样子。金毛兽看到他的表情,问说:你为什么闷闷不乐,现忧愁之相呢?猎人回答说:说实在的,我为了找你,可以说是倾家荡产,几年来就是为了要找你。现在终于让我找到你。但是要是把你杀了,我就是忘恩负义的人,因为你救了我一命;要是不杀你,多年的愿望又不能达成,因此内心非常矛盾! 金毛兽这时候──看着这苦恼的猎人,以及他心中的期待,又看到满地的虫为了吸食猎人身上的血,在那个地方充满了饥渴。就如是思惟:我生生世世就是为了贪恋这个身体,也不能成就什么功德,好不容易现在有这个机会,来满众生的愿。于是金毛兽就说:这样好了,我去撞树,把我的血肉,布施给地上的这些众生,等到众生吃完之后,再把我身上的皮剥下来送给国王,就能够满足你的愿望,也满足地上虫子的愿望。 金毛兽说完话之后,就开始作愿:第一个、它发愿吃到它血肉的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第二个、凡是吃到它血肉的众生,未来都能成就无上菩提。它的善业还加上了咒愿力。作愿之后,它就自杀了,因为这样而死亡,但是因为它发了善愿,所以就升到天上去了。那么,想要它的皮的那位国王是谁呢?就是提婆达多的前生。咬它肉的这些八万的众生,就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最初度的八万天人,发了菩提心的这些天人。 关于释迦牟尼佛的布施功德,祂自己说过: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一个地方不是祂舍生命处。当然,我们除了看到释迦牟尼佛的善业,更重要的是看到祂的本愿,这个地方很重要!一个宗教师跟慈善家最大的差别,就是他有愿力的支持──本愿功德。如果你在修善业的时候,没有生起菩提心、空正见,你就不可能产生果地上互含互摄的庄严。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 诸位可以想一个问题:如果你以一种狭隘的自私心去忆佛、念佛,阿弥陀佛是菩提心,你的心是狭隘自私的,这两个能够心心相应吗?对不对!昙鸾大师在《往生论》的注解上说:如果你不发菩提心来忆佛念佛,没有广大的胸量──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宏愿;没有愿作佛心、愿度众生的心,是因为看到极乐世界很漂亮、可以享乐,所以才愿意去──为了乐故而欲求往生,这样是不能往生的!因为你是为了追求快乐,刚好跟诸天相应,诸天就是提供你快乐,所以你不发菩提心,你把忆佛的功德,本来是一颗摩尼宝珠,最后只换来一颗糖果。这就是印光大师说的:因为你不发菩提心,本来是无量功德庄严的东西,结果变成一种狭隘的业感业果,那就变成什么呢?变成受用诸天有漏的快乐果报──带着满身的贪欲烦恼,升到天上去,你这样享受快乐,后遗症很严重,贪欲特别重,等乐报受完之后,来到娑婆世界,很可能会堕到三恶道去,因为你把自己本该有的福报,享用得太过了。 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圣号,都是具足无量的功德庄严,佛力不可思议,但是进入到你的心中之后,到底是一种无量庄严的法界缘起?还是一种狭隘的有漏业感缘起,你的心态就很重要!所以我们讲藉相修心,你本身的心态很重要,这一点在阿弥陀经讲得不多。对于《阿弥陀经》,蕅益大师虽然把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会归到三力不可思议,某种程度偏重在佛力不可思议。但是他最后的会归是:因为有佛力的加被、名号功德的加被,所以才有这种功德庄严,鼓励的性质多! 但是你看观经就不一样,智者大师说啊: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意思是说:我们是藉佛的功德庄严,来启发我们的菩提心!所以你的菩提心得要生起,如果你看到这些庄严相,没有启动菩提心,还是一种贪爱的心、自私自利的心,那这些庄严相将变成天界的有漏果报;如果你看到这些庄严相,果然发起你的菩提心,那你就是念念在成就你未来的净土! 本经在忆佛、念佛的时候,有讲到两种力量:第一个是佛的力量,第二个是心灵的力量。本经是偏重于心力不可思议,是用佛力来启动你的心力,这叫做藉相修心。这些庄严相,如果不回归到你的心性、无法启动你的发心,那你的方向就错误了!所以你必须把这种光明相、清净相、庄严相,用来启发你的菩提心、启发你愿作佛心、愿度众生心。如果这些相能够启发你的菩提心,那这些庄严相跟你的菩提心一接触的时候──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这正是你未来的净土庄严啊!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藉相修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 【49】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第9 卷/共20 卷)编辑/出版:净愿兰若 / 释心贤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过程当中,有两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第一个、是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不可思议;第二个、是外在佛陀的加持力不可思议。一般来说,圣道门的修学,偏重于内在的心力,我们翻开金刚经、楞严经,乃至法华经、华严经,都是教导菩萨这一念心应该怎样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希望能够突破自己的障碍,建立与诸佛一样的功德。 那么这些经典所诠释的,就是把我们心灵的力量开发出来,以心力去创造你的生命──心力不可思议。而净土宗的修学,比较偏重于佛力。 佛力是什么意思?就是虽然佛陀灭度了,或者佛陀不在我们身边了,但是佛陀有法身,祂的法身是常住、无所不在啊。佛陀清净的法身,祂有无量无边的大悲愿力,恒常在加持我们,只要我们肯忆念祂的圣号,我们就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把佛陀的力量引导到我们的生命当中。这个就是蕅益大师说的,叫做转他成自。 换言之:我们透过忆佛、念佛,把佛陀的力量转成我们的力量,做一种转换。佛陀的力量本来是佛陀受用的,但是透过种种的善巧方便,就能够把佛的力量转成我们的力量,这也就是一种佛力的加被。我们从本经的规划来看,它的修学宗旨,是把心力跟佛力结合一起。怎么说呢?智者大师在《观经疏》里面,用一句话来表示这个宗旨,说是: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智者大师是以一心三观,来统摄本经的观想念佛,它的次第是如何呢?首先,先观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当然,这个是修空观,在修习本经之前,必须先空掉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在娑婆世界打滚太久了,累积很多很多的妄想,很多的生命记忆,不管是好的坏的,都在我们心中留下了痕迹。那这怎么办呢?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先把一切的妄想,回归到一念的清净心,就是用空观的智慧,把心带回家,这是第一件事情。如果我们修习止观,不能把心中的妄想消灭,还夹着妄想,那修习止观就很难成功。 所以修净土的人,要知道两件事:第一个、破妄,第二个、显真。心中要把娑婆世界的相,慢慢的减少。本经就很强调你心中的相,观经里面说:你心中经常忆念什么相状,就会跟这个相状感应道交。它认为我们心中的相状,对我们生命是有引导性的,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忆念娑婆世界的相状,那你来生一定又回到娑婆世界。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娑婆世界的一切相状,回归到一念的清净心──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清净心。接下来做什么呢? 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开始修假观。从一念的清净心当中,提起本经的观想。比方说:落日观、宝树观、楼阁观,乃至阿弥陀佛观等等,从清净心当中又建立一个新的相状,来做生命的引导,才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所以它是先修空观,破妄,再修假观,显真,这叫破妄显真。 本经的结构很清楚的把心力观想的力量,跟阿弥陀佛的加持力,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心力跟佛力的结合。 【50】十六观之五——池观(一) 我们接着看下一段经文,辛五的池观。 前面的宝树观,跟楼阁是不可以区分的,因为楼阁就在宝树当中。宝树是讲到住处的庄严。这地方的七宝池,是讲到受生的处所庄严。 结前启后,次当想水。 明标池体 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 次当想水,这里的水跟前面的水观,不太一样。前面的水观,水是沉静不动的,是一种寂静状态,因为那是观琉璃地的前方便,所以前面的水想是静态的。这地方的水是什么呢?是指八功德水,它是动态的。前面的水是要表显极乐世界的大地庄严,这地方的水,是要表显极乐世界水中的莲华,乃至于这里的水能够演说种种妙法,所以水是流动性的。我们看经文就清楚了。 那么,怎样观八功德水呢? 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 首先标出极乐世界的水,是八池水,具有八种功德,它是澄净、清冷、甘美、润泽、轻輭、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具足这八种功德。 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 这八功德水,都是七宝化成的。这七宝,非常柔软而不坚硬。是从如意珠王生出来的。这个地方很重要,我们娑婆世界的水,是从云层下雨下来的,极乐世界的水,诸位看极乐世界庄严图像,八功德水中间,一定有画如意宝珠,然后从如意宝珠当中,就像那个喷水池一样,分为十四个支,喷出水来。 如意宝珠的意思,是说八功德水,它的温度、各种味道、甘美等等,都能够随众生的心意,自在变化。从如意珠王出来时,分为十四个方向,古德解释十四支,认为这是一种表法,他把十和四分开来看,十是表示这八功德水,它是遍满十方,圆满的;四,是表示八功德水有常、乐、我、净四种功德,这叫十四啊。 简单说:就是它的前后左右上下十方,每一个方向都是常乐我净,所以叫做十四支。 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 每一支流,都是七宝妙色。前面有说水是七宝所成,所以水是七宝色。七宝池它的本质当然是七宝所成,但是水池的岸边是黄金为渠,池底有金刚的宝沙。智者大师解释说,为什么池底是金刚沙呢?因为这个水,是佛的不生灭心所变现出来的──金刚不可破坏,表示坚定而不可破坏的意思。这里,先把水的相貌讲出来,其实主要是要讲两个重点:一个是水中莲华的庄严,一个是水也可以说法。所以下一段文,才是水观的重心。 【51】十六观之五——池观(二) 莲华庄严 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 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当然有它的功能德用。在每一个水池当中,都有六十亿的七宝莲华,而且每一朵莲华的体积,它的周围有十二由旬那么大。我们到极乐世界,不是马上去住楼阁,不是这样,一般是先在莲华待一段时间,到后文九品往生就会知道。有些人时间长,有些人时间短,就像我们投胎娑婆世界,也不是马上就生活了,而是在母胎十个月。那么往生到极乐世界,它是莲华化生,你品位愈低,你待的时间就长一点,你品位高,你就早一点华开见佛。总而言之,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是在莲华化生,所以必须介绍莲华。 水演妙法 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 这莲华跟水的配合,是有作用的。这个摩尼宝珠流出来的水——流注华间,它在莲华的华瓣当中流动,而且还流动到岸边的宝树,顺着树的上下流动,不是静态不动的。那么水一流动起来,就有声音。这个声音是做什么的呢?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乃至于赞叹诸佛相好。这地方我们解释一下: 这里主要是诠释极乐世界所说的法。当然,佛法跟世间法最大的差别,就是佛法有解脱分,它有解脱的功德,能够让我们了生死!如果你信外道,它的教义只能够让你升天,但不能了生死。所以佛法不共于外道的地方,就是它有空性的智慧。 对于空性的智慧,天台宗的诠释,主要有三个内涵:第一个、是以众生法为所缘境:它观察的所缘境,是以空性的智慧和众生法为所缘境。好比小乘法,它是从苦谛下手,观察我们的身心世界是无常的,不断在变化,年纪大一点就有感觉,你现在的相貌跟年轻的时候不一样、体力也不一样。 所以,虽然我们得到人的果报体,不管你福报大不大,心中就是没有安全感,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其实,我们都是娑婆世界的过客,是随时准备要离开的客人啊! 《楞严经》上说,这跟你到一个地方去挂单一样,只是时间长短不同而已。 所以,没有一个人可以长久住娑婆世界的,这就是无常。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要走,这也就是一种死亡的威胁,所以福报愈大的人,面对死亡愈害怕,因为他不想失去他所拥有的一切──你好不容易来娑婆世界投胎,得到一个果报体,刚开始很不习惯、很陌生,你在生命里面搞了三、四十年,对家庭环境熟悉了,跟你的亲属也熟悉了,再不多久就死掉了。死掉之后,业力风把你吹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去,你又出生,出生的时候又很不习惯,然后你又熟悉了,又死掉了。 所以我们在三界中飘来飘去,这就是无常的怖畏,也就是一种痛苦!因为你没有一种安稳性,我们人性对于快乐的诉求,就是寻找安全感。所以我们的快乐也叫安乐,能安稳才有快乐嘛。但不幸的是,身为一个人,你就永远缺乏安全感,不知道来生要去哪里、不知道这个业力风,要把你吹到哪里去,你不知道。因此,小乘的空观认为:无常就一种是痛苦;因为痛苦,所以是无我,没办法做主;因为无我故空。小乘的空性,就是从无常去观察的。 这地方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就是从众生的五蕴的身心世界而切入空性。其次,大乘的空义有两种:从自利的角度来看,前面小乘法的空性,是从苦谛切入,大乘的空性是从道谛切入。这道谛的所观境,是以心为所观境,观察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即假、即中,所以人生不是绝对痛苦,也不是绝对快乐。 大乘佛法看人生,人生是无自性的,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人生对我们到底是一种负担呢?还是一种功德呢?就看你怎么去经营。如果你明白道理,能够假藉这个臭皮囊来积功累德,这个人生对你是有益的。你会因为今生的生命,而到极乐世界,创造你来生的功德庄严,也是靠你这一生。当然,你也可能把人生给糟蹋了,你攀缘、执着,结果把人生搞得满身的罪业,那么这个人生对你来说,就是一种障碍了。 所以,大乘佛法认为人生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答案是不一定!因为:诸法无性,境随心转!大乘的空性是这样解释的,小乘的空性是认为人生没有价值,他赶快要到涅槃去,小乘是用悲观的思想来诠释人生。因为他用无常观察生命,人生就没有价值。有什么价值呢?你终究要死,今生荣华富贵又能怎么样呢?空欢喜一场!所以小乘的思想认为人生是一场梦,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梦。 大乘佛法看人生就没有这么悲观,大乘佛法说: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回顿息。看你的心是觉悟还是迷惑,由此带动截然不同的人生。总而言之,大乘佛法的人生观,是从道谛来观察,它强调方法,只要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你的人生就有价值;你不懂得方法,胡思乱想,你的人生就充满了障碍,这就是大乘的空义,是向内心观察的。 另外一种特殊的净土法门——他力门。它不是以心为所观,而是以佛的功德为所观境,也就是以四谛里面的灭谛,直接趣入佛的涅槃。所谓: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虽然人生充满了障碍,但是我可以透过正确的忆佛、念佛,而进入到佛的功德庄严中,这就是他力门,果地教。 直接观佛的相好庄严──即众生心,投佛觉海。我虽是业障凡夫,但是透过正确的观想、观像、持名,就可以受用到弥陀的功德。这就是净土宗的空义,它是建立在自他不二的平等基础上。因此,净土宗的空是什么呢?是空掉我是业障凡夫,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生佛不平等的错误观念。事实上,我虽业障深重,但是弥陀心内的众生,阿弥陀佛虽万德庄严,也是我心内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 所以大乘的空性是建立在感应道交──就是把自跟他之间的障碍消灭掉!所以,同样是空性,每个人诠释不同:小乘的空性,从悲观的无常去诠释;大乘的空性,从一念心性去诠释;那么净土宗的空性呢?从感应道交去诠释。而这些大小乘法义,极乐世界都有宣说,所以才说:有时候宣说苦、空、无常的小乘空性、有时候宣扬大乘诸佛的相好,都是由八功德水的流动,来演说这些妙法。 【52】十六观之五——池观(三) 结归佛力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 总结观名 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前面讲到流水会说法,这地方又讲到另外一种演说妙法的方式。是说:这个如意珠王,能流出八功德水,但是这个如意珠王又能够放出微妙的金色光明。这光明是做什么呢?这光明能够化作种种颜色的鸟,这些鸟的音声特别的清亮高雅,能够赞叹佛、法、僧。赞叹佛陀有说法之恩,赞叹法有开慧之恩,赞叹僧有住持之恩,赞叹三宝的种种功德,这是八功德水想,名第五个观想。 此处池水观,主要是在诠释两样东西:第一个、莲华,就是我们受身的地方。而这莲华主要是在表达两个道理:首先,莲华以什么为住呢?当然是以八功德水为住,所以谈到我们受身的处所是安乐的、如意的。因为八功德水有如意安乐的功能。 其次,在这个池水中,你能够听到的水声、还有鸟类的种种说法,使令我们的道业能不断地增上。其实极乐世界的殊胜微妙,它是五尘庄严,色、声、香、味、触。但是看过经文之后,依报的部分已经快结束了,发觉佛陀在诠释极乐世界的庄严,偏重于两尘:第一个、色尘,眼根所对的境界。 比方说:关于极乐世界的光明相,佛陀讲了很多光明相,甚至为了观想光明相,佛陀先讲落日观,还有佛陀头的前后都有圆光,那个圆光就有点像落日,那种光明很温和、柔软。 清净相,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琉璃地;还有庄严相,那就有种种的七宝庄严。当然它的光明、清净、庄严是互含互摄,光明中有庄严,庄严中有光明,互含互摄,这是色尘。 第二个、声尘,现在慢慢讲到声尘,就是音声说法。极乐世界所发出来的音声,包括天上的奏乐、百宝色鸟鸣,以及八功德水流动的音声都在演说妙法。经文所描述的大都是极乐世界的色尘和声尘。至于触感怎么样、食物的味觉怎么样、诠释得少。 蕅益大师解释说:因为释迦牟尼佛介绍极乐世界的时候,祂是随顺我们婆婆世界的根机,六根当中我们经常用到的,就是眼根跟耳根。就像韦提希夫人当时跟佛陀说:我愿不见恶人、不闻恶声——不见恶人就是指色尘,不闻恶声就是指声尘。释迦牟尼佛随顺众生的喜好,而偏重于色尘和声尘,其他的香尘、味尘、触尘没有特别提到,但事实上也是具足的。 【53】十六观之六——总观 接着看第六科的总观,就是将极乐世界依报的庄严,做一个总合的观想。 经文分成两大段:首先说明因地的观法,其次再看果地的功德: 辛六、总观 举所观境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 极乐世界是众宝所成的国土,众宝所指的当然是庄严,不像我们娑婆世界有很多的泥沙、石头。而且在每一个区域当中,有五百亿宝楼,这些楼阁跟宝树有相当关系。极乐世界的楼阁,归纳成三类: 第一个是树上的楼阁:这是天人居住的。天人不是住在地上,是住在八千由旬的宝树上。 第二个是地上的楼阁,就是我们一般往生的人民,住在地上的楼阁。 第三个是空中的楼阁。 前面的两种楼阁是实体的七宝所成,这里的空中楼阁,是光明所变现出来的,变现种种的楼阁,让你听法跟修行用的。 阁内庄严 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 楼阁的当中,有无量诸天,常奏种种美妙的音乐,一方面供佛,一方面说法。 楼外庄严 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在楼阁旁边,有很多乐器悬挂在虚空中,就像天上的宝幢。不鼓自鸣,这些乐器不须要打击,自然会演奏种种的音声来。 天乐说法 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这些音声,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都是在赞叹三宝的功德。这是讲到因地的观照方法,再看以下果地的功德,先看经文: 观成之相 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 总结观名 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 此想成已,此想是指包括前面的宝树、宝地、宝池都观想成就之后,我们就粗见极乐世界了!为什么叫粗见呢?因为相对于正报来说,极乐世界依报庄严是比较粗显,不像正观正报──阿弥陀佛的庄严、观世音菩萨庄严、大势至菩萨庄严,那么的精致微妙,所以才叫做‘粗见’,这是第六观。 观成之益 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 如果我们能够把总观观想成功,就能够灭除无量劫的极重恶业。前面有讲过五逆十恶、谤法之重罪,只要你能够忆佛、念佛都能够消除,而且命终之后,必生净土。 辨观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能依照如此作观者,名为正观,否则,就是邪观。 从第一观到第六观,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已经讲完。 【54】往生三要素:戒行清净、实悟实修、誓愿坚定! 再讲一个小故事,给大家做参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净土三要述义》里面,有讲到一个公案:明朝时有三个兄弟,叫做袁宗道、袁宏道、跟袁中道,很有名。这三个人生长在士大夫的世家,他的父亲、祖父都是做官的,这三个兄弟非常聪明,很年轻就考上功名,考上举人、进士,做了地方官。但是他们三个人的个性,特别的刚正清廉,所以在当时的官僚体系当中,跟大家不合。后来他们三个人就在中年的时候,罢官隐居,专修念佛法门。在他们的传记当中说,除了念佛,他们还兼修止观、修禅观。之后袁宗道大哥先往生,袁宏道二哥也往生,只剩下他弟弟袁中道。 有一天他弟弟晚课做完的时候打坐,就坐在窗户的旁边打坐,隐隐约约还看得到外面昏暗的月光,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间一念相应入定,他的神识就飞出去了。当然禅定的神识是很清楚的,禅定心跟作梦的心不一样,作梦的神识是暗钝的。所以当他飞出去的时候,他看到虚空的云层当中,有两位童子跟他招手,然后他就很自然地跟两位童子一直往上飞,飞到一个地方,他看到有很多的宝树,这些宝树排列地非常整齐,一排宝树、一排街道;宝树之间的距离也非常清楚分明。再继续往前走,他就看到七宝池、八功德水,各式各样的莲华放大光明,再往前走就看到很多的楼阁,大大小小楼阁。当他走到其中一间楼阁时,那两位童子就飞下来,然后就站在楼阁的门前,其中一位童子就对他说:你在外面等一下!有一位童子陪他在外面等候,另一位童子就跑进去,之后走出来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就是他的二哥袁宏道。他二哥说:唉呀,你今天来啦!就带他到楼阁里面去坐。袁中道就问说:这个地方是极乐世界吗?袁宏道说:对!这就是我们平常忆念的极乐世界。你现在看到的是地居,有分地居跟空居,我们是人道,所以你看到地居。再往上走,就是天人住的空居,比这里超过百千万倍庄严;那么再往上走呢,就是法身菩萨住的地方。 他讲到极乐世界的住处有三层,我们一般往生的是地居;再往上是空居,天人住的极乐世界;再往上去就是法身菩萨住的。袁宏道又说:我在娑婆世界修行的时候,虽然誓愿坚定,又有修福德(袁宏道著作了一本书叫做《西方合论》,有弘法的功德)。但是,我当时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两个过失:第一个、戒行不全,戒行没有持得很清净;第二个、情染未除,对于娑婆世界的情感没有彻底的消灭,所以只能住在地居。但是虽然生长在地居,还是可以飞行自在,亲近十方诸佛。他的弟弟就问他说:那你可以去天人、法身菩萨住的地方吗?袁宏道说:但能神游未得久住。意思是说:他偶而以神通力飞到天人住的地方,只能够做一些参学神游,不能在那个地方长住下来,只可以暂时的参访,但是他的神通力,还是可以离开极乐世界到十方诸佛去参访。 他的弟弟又问说:你觉得在这里修行,跟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什么差别?他回答说:这里是无诸杂染,胜解易成。没有五欲的杂染。不像我们在娑婆世界,虽然很用功做功课,但是我们的修行老是进进退退。如同印光大师所说的:娑婆世界修行,如逆水行舟;有很多杂染的因缘不断刺激我们,才刚进步又退步了、进步又退步了,修行很难成就。那么在极乐世界,是无诸杂染,胜解易成。生活环境无有杂染,清净的智慧就很容易生起来。 谈完之后,当他要离开时,就问他哥哥说:对于净土宗的修学者,你有什么建议?要如何修行才能成就?他哥哥临走前告诉他说: 第一个、戒行清净。他说很多修净土法门的人,因为戒行不清净,结果多为业力所牵。虽然你的愿力很强,信心也具足,但是杀盗淫妄,那是大罪业。他在传记里面特别讲到杀业,诸罪业中,杀业尤重!如果戒行不清净,往往堕入八部鬼神。虽然你有菩提心、有波罗蜜的善业,但是因为持戒不清净,容易堕入八部鬼神。 第二个、实悟实修。这是修禅观以破妄。很多修净土的人,只强调把清净庄严的相状引进来,却忽略了要将心中的妄想消灭掉。好比这个杯子要装甘露之前,没有先把它洗干净,就直接把水装进来,临命终的时候,有杂染的妄想,也有清净的力量,两个都有,最后的结果是──心随妄转,因为妄想是熟境界,所以平常就要兼修禅观,实悟实修。 第三个、誓愿坚定。往生的愿力要坚定。 只要能够遵照他这三个法去修,不久必能相见,一定能够在极乐世界相见。说完之后,袁中道突然感觉从空中掉下来,又回到他的身体,眼睛一打开啊,竟是清晨了,已经出现阳光了。关于这个公案,诸位可以去看《净土三要述义》,讲得非常详细,他从极乐世界回来之后,特地把这段经历记载下来。 所以才说:我们观想极乐世界庄严,一定要有经文的根据,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有一位大陆的法师,写了一本极乐世界游记,很多人看过。他说到了极乐世界看到很多男男女女怎么样,这就不对!极乐世界根本就没有女众相!我们所观想的功德庄严,一定要跟经典相符合,极乐世界的人民,都是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我们怎么知道袁中道去的是极乐世界,而不是天界呢?其中有一句话很重要。就是:无诸杂染,胜解易成!天界也有很多的宝树、楼阁,那跟极乐世界有什么差别呢?天界是一个放逸、杂染的地方,因为有五欲,所以一定有男女相、有放逸相。但是他说这个地方无诸杂染,这一定是清净国土!所以说,我们今天的皈依境是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而这个依正庄严,必须以经典来做根据,这样就叫做: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55】整个极乐世界的特色就是:光明,庄严,音乐!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第10 卷/共20 卷) 编辑/出版:净愿兰若 / 释心贤 我们净土宗的修学,主要的思想是一种他力法门,也就是在灭恶生善的修行过程中,把佛力引到我们内心来──转他成自。但是,我们怎样把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功德庄严,转到我们内心,消除我们无始的生死重罪,乃至往生净土呢?本经教导我们修观相,也就是你心中要有极乐世界的相状,才能够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 我们众生的心是苦恼的,阿弥陀佛的心是庄严的,你和阿弥陀佛中间,需要有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就是观想极乐世界的庄严相状。本经介绍极乐世界,是先解释依报的相状,然后再解释正报的相状,而依报庄严的重心,是以清净为根本,好比佛陀教我们极乐世界的观法:首先,大地观:是先从水的观察,变成冰,再变成琉璃地。这在诠释什么呢?就是在诠释极乐世界的庄严相是一种清净相。所以如果你在打坐时,看到极乐世界的莲华令你产生贪爱,然后感到躁动不安,那就不对了!这朵莲华应该不是极乐世界的功德相,可能有问题。所以当极乐世界的相状,在你心中出现时,应该有一种清净的力量,能让你感到寂静,因为清净是极乐世界一切功德的根本。 从清净当中,能够引生三种功德:第一个、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都是光明相,处处光明。所以为什么佛陀先讲落日?就是建立光明的概念。如果你看到莲华,感觉莲华是黯淡的,那就有问题,极乐世界的环境,没有一处是黯淡无光的,全是放光的,它是充满光明的世界。其次,极乐世界具足了庄严相,如果你在打坐间看到极乐世界的楼阁,是石头、泥土做的,那也不对!这个就是邪观。极乐世界一切万物都是七宝所成,非常庄严微妙。而且它也是充满音乐的世界,各式各样的音乐都能演说妙法。总之,整个极乐世界的特色就是:光明,庄严,音乐。 那么它的结构如何呢?本经讲到大地庄严之后,还讲到宝树、楼阁、莲华,这三个主轴。我们到极乐世界,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莲华,在那里有些人待得久,有些人不久,总之一定要在莲华待一段时间,在莲华当中享受八功德水的安乐、享受水的说法,等因缘成熟了,自然华开见佛,然后离开莲华到宝树、楼阁去居住,甚至于遨游十方世界。极乐世界的整个描绘,是以莲华为中心,然后是宝树、楼阁,乃至种种的依报庄严。 【56】阿弥陀佛亲自出来作证明! 以下有七个观法,是观察极乐世界的正报,哪七个观呢?第一个华座观。第二个佛菩萨像观。第三个佛身观。第四个观音观。第五个势至观。第六个普往生观。第七个杂明佛菩萨观。是先观佛菩萨像,再观众生跟佛菩萨之间的互动关系,先观静态再观动态。 先看辛一、华座观,这个地方很重要,莲华几乎贯穿了极乐世界的整个依报正报庄严。 辛一、第七华座观 许说劝持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三圣现身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佛陀讲完了依报庄严之后,就招呼了一声阿难跟韦提希,对他们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为什么佛陀讲完之后,重复的提醒阿难尊者要认真的听闻,并且好好的思惟呢?古德说:因为以下的正报庄严更加的精致、更加的微细,如果你不专心的话,很难契入,所以必须提醒与会大众,要提起精神好好的听闻、思惟。 那么,以下佛陀是说什么法呢?说除苦恼法。这地方等于有两层意义:你能够观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就等于是跟阿弥陀佛的功德直接接触,念念之间即能消除我们的生死重罪。 极乐世界的庄严,你一旦观进去啊,顶多三个月你就有感觉,你的身心世界会有变化。因为阿弥陀佛那种功德相啊──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但是你必须根据经文去观才可以,然后配合拜忏一些助行。那么从现世的角度来说,能够将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在心中显现出来,就能够消除我们多生多劫的罪障,这是第一个除苦恼法。 第二个、临命终的时候,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往生净土,彻底的远离生死的痛苦。 这两种除苦恼法,我们应当要好好忆持,并且广为大众来宣说这个妙法。当佛陀讲完这件事的时候,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突然间在空中现前,乃至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两位大士菩萨在左右两边站立。他们身上的光明,特别的殊胜明亮,没办法仔细去瞻仰,犹如百千的紫摩金色一样,放大光明。 这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释迦牟尼佛说法的时候,竟然有他方佛现前,这是非常不寻常的事。我们都知道依照佛法的规矩,一世不能有两尊佛出世,一世无二佛。所以在戒律里面说:如果你妄说你是佛陀出世,不犯根本罪,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你说你是菩萨示现,犯重罪、大妄语;你说你是什么佛乘愿再来,犯轻罪,因为释迦牟尼佛的法还没有灭,即便是末法,至少法还在。其实是这样的:每一个世界都有一个教化主,但是也有例外,比方说《法华经》这种难信之法,开显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不管你造什么样的罪业、不管你起了多大的颠倒,你的清净佛性不会失掉,都有成佛的可能性,这个思想很难让人家相信。因为我们一般都是活在妄想当中,哪一个人知道说,把妄想拨开来看,它的本质就是清净的,谁知道呢?没有人知道,也很难相信。说:我们无量劫来,打这么多妄想、造这么多罪业,还好,清净的佛性不受污染,有谁敢相信呢?这些罪业都是虚妄相而已。 所以佛陀诠释《法华经》,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的时候,很多声闻人,心中有很多质疑,即便他对佛陀有强烈的皈依心,但是心中还是有挂碍,所以这时候必须有多宝佛塔出现─他方佛出来作证明:你们要相信教主所说的是真实不虚的! 此方世界的佛陀在说法,他方的佛陀来帮助作证明,《法华经》出现过一次,《阿弥陀经》也出现这种事情。《阿弥陀经》在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讲了很多很多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之后,说这些功德是怎么来呢?是你心中忆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念之间创造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所以《阿弥陀经》是以音声来开显极乐世界功德,《观经》是以相状。这两个当然是可以相辅相成,你听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音声,就能够趣入弥陀的功德,很难相信!尤其是声闻人认为音声是生灭法,一个生灭的音声怎么能够带动佛的功德呢?因此,到了流通分啊,只好请六方诸佛现前,出广长舌相,来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是对的──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释迦牟尼佛跟你们讲的法是对的,我们也是如是宣说的。 本经亦复如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观想莲华,下面有八功德水、莲华中有很多的光明……这样观想就能够灭除重大罪障呢?也是很难相信!是啊,所以这个时候阿弥陀佛跟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亲自出来作证明,就是有启信的意思。这是在特别难信、不可思议法门当中,他方的佛陀才会到娑婆世界来互相作证明。 【57】十六观之七——华座观(一) 好,再看下一段: 为众祈请 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示所观境 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 这里,等于是讲到如何去观极乐世界正报庄严的一个准备工作。还没有开始观喔,只是准备而已。那么韦提希夫人见到无量寿佛之后,就很虔诚的拜下去,当她拜下去的时候,她说话的对象不是对阿弥陀佛说,而是对释迦牟尼佛说,因为毕竟释迦牟尼佛是教化主嘛。 她就说:世尊啊!我现在因为佛陀的神通加持力,能够见到无量寿佛,跟两位菩萨亲自现身,当然我是生长在佛世,正法时代,但是未来末法时代的众生,想要观想无量寿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希望得到西方三圣的加持、能跟西方三圣感应道交,应该怎么办呢?已经没有佛陀的现身加持,怎么办呢?佛陀回答说: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这地方两个重点:第一个、想,你心中要生起想像,想就是一种相状─于境取相。第二个,要把这个相状,放在心中念念相续、明记不忘,你要让它相续的时间长一点,产生一种净化的力量。 怎么想怎么念呢?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就是指莲华座。本经观想西方三圣是先观莲华座,我们都知道莲华表示清净,因为它居尘不染,莲华的清净不是远离染污的清净,而是它即便处在污泥当中,它的华瓣有一种透明的油质,那些染污的因缘,无法染污到莲华,无论在怎么脏秽的环境之下,它永远保持清净。 这表示什么呢?十方诸佛菩萨,所成就的功德,是以清净心做根本!我们看菩萨的座像,比方说文殊菩萨坐狮子,对不对?表示智慧啊,祂能够如狮子吼,调伏一切妄想;普贤菩萨坐六牙白象。菩萨有某一些特别的功德,所以会坐野兽、坐动物都有可能,但是从没有看过一尊佛是坐野兽的,不可能!佛陀一定是坐莲华座,没有例外。这表示什么意思呢?因为佛陀是尊贵的、清净庄严的,所以一定是坐莲华座。 这个地方,就在七宝地当中,我们要观想佛的庄严,必须先做莲华座的想,就是告诉我们:佛陀的功德是怎么成就的呢?祂是依止清净心,而不是依止攀缘心;祂是依止离相的清净心去修波罗蜜而成就的!先把这个基础工作做好。 再往下看,莲华除了清净,上面还有什么东西,看经文: 华叶庄严 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 好,我们把莲华的这个莲华座,它的庄严解释一下:那么莲华应该怎么观呢?先观想莲华的每一华瓣都有百宝颜色,各式各样的颜色都有,不是只有一种颜色;每一华瓣有八万四千脉络,好像天上图画一样庄严美妙;而且它的每一华脉上,放出八万四千光明,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前面说过,极乐世界的莲华是放光的,它的华脉放出八万四千光明,了了分明。 在《阿弥陀经》上说:极乐世界的莲华,如果它的颜色是青色的,就放青光;要是白色的,就放白光;青黄赤白颜色,青色青光、黄色黄光、白色白光,《阿弥陀经》是这样讲的,它的颜色跟它的光明是对应的。 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那么最小的莲华,它的一片华叶,就有一万华里这么大,比台湾都还大,每一朵莲华,有八万四千个叶片,在每一个叶片当中,有百亿个摩尼珠王以为映饰。就是说华瓣上面,镶了很多的摩尼宝珠,来庄严这个莲华,而这每一颗摩尼宝珠,都放千种光明,这个光明在虚空中,好像宝盖一样,覆盖着整个大地。 所以,莲华除了清净之外,还有光明,光明当然表示智慧,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是以智慧来引导的,还有种种波罗蜜的庄严。就是说:莲华本身是清净义,但是莲华除了光明,还有很多的摩尼宝珠来做庄严点缀。 【58】十六观之七——华座观(二) 再看莲华上的种种庄严,我们看经文: 台上庄严 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 幢上庄严 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 珠光德用 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 此说明莲华台上有三种庄严:首先看第一个台上庄严: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释迦是能胜的意思,释迦毗楞伽宝是说这个宝特别的尊贵殊胜、晶莹剔透,来当作莲华台。所以我们说莲华是清净义,连台座都特别的晶莹剔透。这个莲华台,有八万金刚的甄叔迦宝,红色的宝石、清净透明的摩尼宝,以及美妙庄严的珍珠网,在莲华台周围的边缘,来做点缀装饰。 再看台上的幢上庄严:于其莲华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这个宝幢,古德解释:表示四无量心,是说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一念清净庄严的心性,以慈、悲、喜、舍四种愿力,来摄受众生,所以叫做四柱宝幢。一一宝幢,有百千万亿须弥山,这个宝幢就像百千万亿须弥山这么高大。其次,看宝幔的庄严: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宝幢是比喻菩萨的四摄法,当他付出行动的时候,菩萨的调柔犹如宝幔──有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四种方便来摄受众生。这个宝幔就像夜摩天,夜摩天是欲界的第三天,它的光明特别殊胜,形容就像夜摩天宫的宝幔这么的庄严。 第三个、宝珠: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这个宝珠是比喻菩萨的波罗蜜妙行,除了有四无量心、善巧的四摄法,还有实际的利他行动。就是在这个宝幔当中,镶了很多很多的微妙宝珠来做装饰。 简单说:极乐世界的莲华台上面有宝幢,宝幢旁边挂了很多宝幔,宝幔上面镶了很多的宝珠,有这三种庄严。那么,这么多的宝幢、宝幔、宝珠,有什么好处呢?先解释它的德用──这每一个宝珠有八万四千光明,每一个光明,有八万四千种不同的颜色,每一金光处处变化,各作奇异之相,以下举出三种:能够变出金刚台、或是变现出真珠网、或是变现各式各样的华云。于十方世界,随众生的欢喜而变现,来施作佛事,宣扬菩萨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种种波罗蜜,显现给众生看,令发无上道心;换句话说,就在宝珠的光明当中,来宣扬菩萨的种种佛事。这是极乐世界莲华台的庄严相貌,跟它的功能德用。 总结观名 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这个叫第七观华座观、华座想,也是正报的前方便。 结示本愿 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那么,这个莲华座的微妙庄严,是怎么来的呢?它是法藏比丘愿力所成就的。 这一段的总结经文,在《阿弥陀经》有出现过四次─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是由无量功德之所庄严出来的。极乐世界的庄严,当然是弥陀本愿所成就的,这个没有话说。因为,没有阿弥陀佛因地的发愿、尘点劫的实践,就没有极乐世界的庄严,我们也就得不到祂的摄受。但关键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功德庄严,是祂老人家自己受用;身为一个凡夫,我们比较在意的是:怎么跟祂的功德相应?也就是如何转他成自呢?在《阿弥陀经》当中,蕅益大师解释三力,其中佛力不可思议,这个没有话说,由于阿弥陀佛的发心,才能帮助我们末法众生去恶生善,如果没有阿弥陀佛发心,修行必须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那是一种漫长辛苦的菩萨道,所以我们感恩弥陀的发心,带给我们一个希望! 但是,我们怎么契入祂的功德,跟祂感应呢?这个地方,就有两种差别──《阿弥陀经》是强调名号功德,它是从音声契入。本经也有讲到在临命终时,如果你真的无法观想了,那就提起音声。但是你真的想要消除重大罪障、增加品位的话,相状是很重要的!你看后面的九品往生,九品的分判啊,从相状契入的,是品位比较高的。当然,我们也知道阿弥陀佛是法界身,能够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可以从音声契入、也可从相状契入,当然也可以两个兼修。虽说这个莲华是阿弥陀佛成就的,但是我们在观想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成就我们自己的莲华;就在我们观想莲华的时候,也念念成就自己的莲华,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有佛陀的莲华跟我们众生的莲华,这两层意思。 好,看最后的总结: 重显观仪 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 结观成益 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 辨观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这是说我们要忆念阿弥陀佛功德之前,要先做莲华观,这是观正报之前的准备。所以在作观的时候呢,不能够混杂其他的观想,要很专心而且注意它的次第,什么次第呢? 先观莲华的华瓣,每一华瓣当中有宝珠,每一颗宝珠都放光明,那么莲华观完之后观华台,宝台上有四个宝柱,宝柱旁边有华幔,华幔上有很多的宝珠。你要一个一个都观得很清楚,就像照镜子看到自己的颜面一样,那么清楚分明。有什么好处呢?能够灭除五万亿劫的生死重罪,而且临终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依上所说而观,与经文相符者,就叫正观;否则,那就是邪观。 【59】你的心态不同,结果就不同! 关于佛陀的法身,下一段马上讲到,事实上跟小乘人的法身不一样。前面有讲过,小乘法是以空性的无常观成就了法身,也叫清净法身,但是阿罗汉的清净法身啊,叫素法身,吃素的素,他不能够他受用,也不能救拔众生。佛陀的法身叫做妙法身,祂是一一理性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有救拔众生的力量。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比较一下,凡夫功德跟佛的功德,到底有什么差别:佛在世的时候在舍卫国,有一位大富长者,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生出时很奇怪,她的头顶上长了一颗宝珠。这颗宝珠白天看没有什么特别,一到晚上就放光,而且越晚放光越明显。所以大富长者,就取这个女儿名字叫宝光。当然这个是善业力,而且这个女儿善根很强,父亲去听法的时候,她就跟在身边,长大之后,就要求出家。她也是属于那种善来比丘,根本不用佛陀剃度的根性。佛陀说:善来比丘尼!须发自落,袈裟披身。她自然能感得戒体,所以在修行当中很快证得阿罗汉果。 那么,弟子们就问佛陀说:这个宝光比丘尼,为什么一出生,头上就有一颗宝珠呢?乃至于出家之后,那颗宝珠都还在呢?佛陀回答说:这个比丘尼啊,毗婆尸佛入涅槃后,到了末法时代,她是一个在家女居士,有一天到大殿拜佛,礼拜毗婆尸佛的佛像,拜下去,便非常感动痛哭流涕,拜完之后,就把身上非常喜欢的一颗宝珠,供养毗婆尸佛的佛像,而且还咒愿:愿以此布施的功德,生生世世,出生在尊贵家。她因为这种供佛和咒愿的力量,感得生生世世都出生在天上,或是人间的大富长者家,而且头顶上都有一颗宝珠放大光明。 我们要说的是:凡夫依止有所得的心,以善业力、咒愿力,所创造出来的这种宝珠庄严,它本身没有自在力! 我们必须把凡夫的业感缘起,跟佛陀的法界缘起,作一个说明:事实上,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也一定施舍过宝珠,乃至于施舍过祂的身体。但是为什么祂的功德有自在力呢?而且能够随意变现、施作佛事呢?因为佛陀的心是依止菩提心、空正见,祂是以无所求的心去做布施,所以所成就的庄严,我们看经文就知道──处处变化,各做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同样一件事情,比方说你现在去做一个财布施,你用有所得的心态去做,来生所感的福报是固定的,是一颗宝珠永远就是宝珠了,而且别人看到它,也不可能生起灭恶生善的效果,顶多起欢喜心,甚至起贪心,想要偷你的宝珠都有可能。如果你是以无相的菩提心──以无所求的心去做,而且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那你以后得到这个宝珠,那是不可思议啊!每一个人看到都会起欢喜心、都能够生起灭恶生善的善根、都能够施作佛事。 我们要知道:同样一件事,你的心态不同,结果就不同!我们现在除了仰仗佛力来帮助我们之外,也要知道为什么佛陀都有这种功德。其实观经虽然是他力的加持法门,但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提醒你──自己要发心!所以观经还讲到──托彼依正,显我自性,就是说:自性功德我都已具足,为什么不把它开显出来呢?所以我们在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时候,虽然要生起皈依之心,但是也有自我勉励的意思。 这个就是讲到莲华的庄严,这种庄严能够起各种变现,而且在变现过程当中,能够宣扬佛陀的功德,让众生能灭恶生善、施作佛事。 【60】十六观之八——佛菩萨像观(一) 辛二、第八佛菩萨像观 这一科是一个总像观,是把佛跟菩萨合起来观。到下文再把它分开来,做个别的、微细的观察。我们看经文,先看前面三段的总说: 结前启后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 想佛缘由 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结归一心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这段经文很重要!在修观时,如果这段经文不懂,你就没办法修了,这个道理非常重要! 我们依经文解释一下。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你能够把极乐世界的莲华座观,观想成就之后,就可以观想佛了。当然是观想佛坐在莲华座上。所以者何?为什么要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庄严呢?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是讲到佛陀的身-以法性为身。这里,再解释一下,佛陀的救拔有两种:一种是应化身的救拔,一种是法性身的救拔。 什么叫应化身的救拔呢?比方说,诸位有幸生长在佛陀时代,能够亲自看到佛陀,整天跟在佛陀的身边,这个时候佛陀就可以主动救拔我们,而且是无条件的救拔,这个叫做为诸众生不请友。 诸位可以看看佛弟子得到佛陀的加被,即便他在打妄想,佛陀都有办法去改变他,而且不用你去祈请佛陀救拔你,只要善根成熟,佛陀就主动救拔你,所以叫做为诸众生不请友。但是有一个条件:你要生长在佛世,只要你有善根,佛陀可以毫无条件、主动积极的救拔你,这是应化身的救拔。但是,等到佛陀一期的应化结束了,佛陀涅槃了,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佛陀了,这时候剩下法身。法身的救拔跟应化身的救拔有所差别,是有条件的救拔,祂有一定的道路,必须跟祂的道路相应,佛陀才有办法救拔你,所以佛陀灭度之后,祂就不能主动救拔你。 但是: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这是针对像法、末法时代来说的,就是我们出生的时候,佛陀灭度了,那怎么办呢?没关系!还有希望。因为佛陀应化身灭度了,佛陀的法性身──遍一切处,恒常存在。 而佛陀的法性身有什么好处呢?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关键在这个“入”。智者大师解释说,就是一种自在力。 其实我们凡夫也会造一些功德,对不对!我们也曾经布施、持戒、作很多慈善事业,那么这些功德我们想要输送给我们的亲友。比方说你的父母亲、你的子女,你要怎么做呢?只能够回向,是不是?你不能说:某某人啊,你在美国,没关系,你观想我的形状,我就能够入到你的心中哦,我们做不到。他观想你的形状,他还是依旧苦恼,因为我们不能入众生的心中!所以我们凡夫的功德,只能够透过回向来输送,当然这中间的过程,障碍重重,问题就比较多,因为彼此之间的因缘浅深都有问题。 但是:佛陀的力量很大,即便佛陀灭度了,剩下法身,都能够入于众生的心想当中,所以即便佛陀没有在我们身边,我们还是可以跟佛陀感应道交!为什么?因为佛陀的法性身,祂有能入的功能,能透过我们的妄想,进入到我们的心中,产生一种感应加持的力量。 但是,这个地方要有条件,我们说过佛陀灭度之后,佛陀对我们的救拔,是有条件的救拔,不是无条件的救拔──必须我们准备好了,佛陀才能够产生入的力量。怎么准备呢?这个地方说来话长,我们等下一堂课再来说明。总而言之,生长在末法时代,让我们感到很遗憾,虽然得到人身,佛却灭度了;我们还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业障在,谁来帮助我们呢?其实,虽然佛陀应化身已经灭度了,但是佛陀法身还在,只要你有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跟正法时代一样的效果、得到佛陀的加被,而这个方法当然就很重要了! 【61】透过心中的想像,去创造佛的功德! (卷十一) 辛二、第八佛菩萨像观 本经的修学宗旨,一言以蔽之,就是要阐明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的理念。作为一个佛弟子,大家心中同一个目标,当然是要成就佛陀的一切功德庄严海。那应该怎么办呢?佛陀告诉我们一个下手方法,就是:透过心中的想象,去创造佛的功德!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佛陀还没有出世之前,我们凡夫用心中的想象,那叫颠倒妄想。《唯识学》上说,一个人会起烦恼、去造罪业,一定要有想象力。比方说:如果我们走路不小心踩到蚂蚁,这个没有透过想象所造的罪,是无记业,没有犯杀罪的,虽然你跟牠有误杀的因果,但是你没有杀牠之心,这个是不能结罪的。所以结罪一定要经过想蕴的想象──一种错误的想象,推动你的身口去造业,才能构成罪业。 由于我们以前习惯性用自己的想象,去贪求五欲,累积了很多罪业,大智慧的佛陀出世之后,知道众生有这个问题,所以在《法华经》上说: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意思是说:众生执着有一个相状,一定要有一个相状让他去攀缘,否则他没有一个下手处,因为他一定要有个住的方法。所以佛陀说:没关系!众生喜欢想象,佛陀就用众生习惯的思考模式,安立了很多的相状,但是这种相状是趣向于解脱的。佛法所说的大乘不二法──以前起惑造业的是谁?是我们的想象;现在创造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的是谁?还是我们的想象。不过这个想象是透过佛陀圣言量的指导,如理如法的想象。 那么,应该怎么想象,才能够成就诸佛的正遍知海呢?我们看前面的经文,佛陀引导我们的想象方法,是由粗到细有一定的次第。比方说依报庄严就有三个次第,首先讲到三种基础的想象。哪三个基础呢? 第一个、落日观:从落日观去做一种光明的想象,当然这个光明是温和、柔软、不刺眼的想象。第二个、水观:看到澄清的水,它是这么的清澈、调柔,启发我们清净、调柔没有任何杂质的想象。第三个、瑠璃地:它的瑠璃地充满了七宝黄金,瑠璃地的下面有很多珠宝放光,瑠璃地的上面,从光明当中,现出莲华台,还有种种的楼阁,显现种种的庄严想象。 我们从以上三种基础的想像,得到极乐世界一种光明想、清净想跟庄严想,这是要进入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的三种基础。那么透过这三个基础,佛陀就带入了主题。极乐世界依报有三个主题: 第一个宝树:我们都知道树跟我们的自然环境有关系,因为它能够调节温度、净化空气,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帮助。你看佛陀的八相成道,其中有四个跟树有关系,是在树下成就的:第一个出生,佛陀在树下出生;第二个降魔,佛陀在树下打坐,调伏所有的魔王;第三个成道,佛陀成道不是在房间,是在树下成道;最后,佛陀入涅槃,也在树下入涅槃。佛陀的八相成道之中,就有四个是在树下完成的,所以佛陀必须把极乐世界宝树的情况,跟我们说明一下,因为树在依报环境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第二个楼阁:就是我们居住的环境有地上楼阁、树上楼阁和空中楼阁,各种楼阁有各种庄严。楼阁是第二个主题。 第三个跟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莲华。我们到极乐世界,第一个受生的环境就是莲华化生,当然那里的莲华不是在污泥中,是在八功德水中,而且这八功德水是流动的,它是从如意宝珠流出种种的八功德水,这些莲华就漂浮在流动的水中,当这个水在流动时,边流动还边说法,这是莲华的庄严。 佛陀讲完依报的三个主题之后,开始强调三种功德,就是极乐世界除了相状庄严之外,有什么内在功德呢?当我们去受用极乐世界的宝树、楼阁、莲华,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本经佛陀讲到有三种功德: 第一个,身心安乐:极乐世界的人民没有痛苦的感受──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不管你是带业往生、还是圣人去的,你在极乐世界受用种种的依报环境,不可能出现痛苦,因为它不是业感的环境,它已经超越我们的业力了,它是法界缘起,所以在生命当中没有任何痛苦的感受,这叫身心安乐。 第二个,极乐世界的环境是随意变现。它不是固定的,它会随你的心情变现,你现在的心情想要一个复杂的环境、想要一个多元化的环境,极乐世界的庄严、光明就变得多元化;你现在的心情喜欢简单的,它就变成简单化。所以极乐世界的环境不是固定的,能随意变现。 第三个,最为重要,极乐世界的庄严能够施作佛事──它能够演说妙法、增长我们的善根。 所以,极乐世界的庄严当中,含三大功德:第一个它能够身心安乐,这个是共诸天的,天人也是没什么痛苦,身心安乐;世间的安乐是共于诸天的,但是不共于诸天的是后面两个:随意变现、施作佛事。因为天界的快乐,会让我们产生更大的放逸颠倒。 这个地方,佛陀引导我们极乐世界的想象,是透过三种基础,然后进入三种主题,最后进入三种功德,当我们把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想象过一次之后,接下来,佛陀就开始要介绍──极乐世界正报的庄严。 【62】十六观之八——佛菩萨像观(二) 这一科是一个总观─佛菩萨的像观。事实上,它这个像观也是一种假想观,就是先找一个娑婆世界的佛菩萨像去观,虽然它不是极乐世界的一个真实相,但是可以作为我们一种方便法门,叫做佛菩萨像观 。 我们先看前面的三小段: 结前启后─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 想佛缘由─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结归一心─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这段经文很重要!整个极乐世界观想的理论基础,都在这段经文当中。 我们解释一下: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当我们观察极乐世界整个依报庄严之后,接下来做什么呢?次当想佛,就要开始观佛陀的正报了。 为什么要观佛的相好呢?观佛的相好有什么好处呢? 佛陀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陀是以什么为身呢?凡夫的身叫业报身,是受业力的主导,但是佛陀的身是法界身。什么是法界身呢? 祂是以一切法为身,所以能够入于众生的一切想象当中! 比方说你想极乐世界的莲华,跟他想的莲华肯定不一样,不可能大家对莲华的想象都一样,一百个人去想象极乐世界的莲华,依止同样的文字,但是心中出现的莲华肯定不一样。但是没关系,佛陀有自在力,祂能够入到你的想象当中──你的莲华比较小朵祂也进得去,你的莲华比较光明祂也进得去,只要你虔诚恭敬,照着佛陀的文字相来想象,佛陀就有办法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这个入是什么意思呢?智者大师说:佛陀有大自在力!当然这个自在力,是祂因地修学善业的时候,祂有菩提心、利他的心、有空正见,没有我相、人相的对立,所以得果报时,有这种救拔一切众生的自在力。这一部份是约佛来说的。 那众生要怎么做呢?看下一段:是故汝等心想佛时,虽然说我们是一个生死凡夫,当我们依教奉行来想象佛陀的依报、正报庄严,我们这一念心、这种想象的心,当下就能契入佛的功德庄严──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叫作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这两句话是整个观经的重点。观经的重点,就在是心作佛这个作,按本经的意思就是想象,透过对佛陀功德的想象,我们的内心就能够生起佛的功德,所以是心作佛是──约因,是心是佛是──约果。 当然,关于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智者大师解释的比较详细,他从两方面来说: 第一个,从自力的角度─三昧能成己之果佛。这是说你在想象的时候,成就一种禅定的三昧,这个三昧力能够开显我们的自性功德。 第二个,从他力的角度─净心能感他方应佛。当我们以一念至诚皈依的心去想象佛陀,就能招感他方应佛,这地方特别是指阿弥陀佛的功德,他力的加持。 我们把想这句话再解释一下。整部观经的修法就在这个想,它有两个相貌: 第一个是于境取相:比方说我们看这朵华,这朵华本来跟我们没有关系,它是我心外的华,但是透过你的想,就可以从外境的华,变成心中的华。怎么办呢?就是透过想去取这个境,当这朵华在你心中出现时,你的心中就有这个相状了。 第二个是施设名言:所谓名言,它本来是一种概念,但是讲概念一般人听不懂,简单说就是指心态,看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所以想有二个内涵:第一个是你心中的相状;第二个是你内心的心态。 比方说我们观想极乐世界的莲华,这个地方以智者大师来说,他有二个心态:第一个,是从莲华当中的专注,成就三昧能成己之果佛,可以从莲华当中,去启发你内心清净的功德,因为莲华表示清净,所以三昧能成己之果佛。换句话说:你能够从相来修心,从自力的角度──莲华看久了,你的内心自然会清净,那是用一种专注的心态来看莲华。第二个,你是用欣求皈依、好乐的心来看莲华──能够感应弥陀的功德。 从自力的角度,叫做藉相修心,开显自性的功德;从他力的角度,生起皈依的心去感应佛陀,可以叫做感应。就是说:当你心中出现极乐世界的相状时,第一个向内开显你的真如本性,第二个向外感应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这二种心态不同,一个是摄心专注,一个是至诚皈依,二个心态不同。 所以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个作有一种专注的意思,也可以说是一种皈依的意思。专注能启发自性的功德,皈依能感应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这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63】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最后,我们将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做一个总结: 一切诸佛的功德是怎么来的呢?是我们心中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这个思想佛陀在《法华经》讲得非常详细。佛陀临灭度之前,到了晚年,在《法华经》中说:为什么我要出世说法?我是怎么说法?正如法华所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佛陀说:我觉悟的真理─诸法实相,是没办法言说的,怎么说你们都听不懂。佛陀没办法言说、我们没办法想象,那我们就永远没有希望,因为真理是离言说相,但有言说就错误了,因此佛陀必须怎么做呢?慢慢的引导众生──开方便门、施设方便。佛陀就说:真如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你就可以想象了──哦,它有一个相状。它的本质是清净的,它的量是周遍法界的,这就是这一个相。 但是,这中间你有一点着相,你就没办法得到真如啊!没关系,你可以先着这个相,我们凡夫都是带妄修真,可以先假藉佛陀所安立的妄相来修真实,慢慢、慢慢的,把其他的烦恼调伏之后,最后这个相也把它舍离掉,这样就契入真如了。刚开始肯定要有一个相状来引导你,所以才说──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比方说我们今天藉相修心,想象孔夫子──于境取相、施设名言。我们想象孔夫子是什么相状呢?诸位读读《论语》就知道孔夫子是什么相状──他是一个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孔夫子讲话很温和,用很多道理、譬喻,来发明人际关系必要的礼节。但是,你看孟子的相状就不一样了。我们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孟子讲话是咄咄逼人,他讲浩然正气,强调行侠仗义啊。所以孟子在批评一个人,那是非常尖锐的,所以我们看到孟子的相状啊,就是很有气势。那么你再看《老子》也不一样,老庄的思想是强调与世隔绝、自由自在,老庄认为生命的价值就是自由自在,没有比自由自在更重要,所以是一种与世无争的相状。 总之,我们去读不同人的思想,会有不同的相状、不同的引导;你读孔子的相状,他的语言文字相,会引导你变成一个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你读孟子的文字相,会引导你变成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侠客,仗义直言;你读老庄的文字相,会引导你变成一种清净无为的隐士。那我们今天看佛菩萨的相状呢?当然会引导我们进入慈悲跟智慧,所以叫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我们以前起烦恼,就是用这个打妄想的心胡思乱想,现在学佛还得靠这个想象,来想象佛菩萨依正庄严的相状! 你看外道跟二乘人的方法就错误了──以前打妄想靠这个想,现在什么都不想,结果变成一滩死水。如果你一天当中的功课,就是拜佛,还有念念佛、持个咒,然后什么都不想了,完全没有解门只有行门,那你的修行叫做如石压草。我发现很多在家居士的修行,都是如石压草,好比我现在跟人家吵架、烦恼很重,去拜一部八十八佛就好了,功课做好了、就去睡觉,第二天再去拜一部八十八佛、再去睡觉……都没有培养一种想象,那你的生命只是吃止痛药,缺少一种增上的力量来引导你,因为你的心都没有创造想象。 我发现很多居士都是这样,做完一天的行门功课后,他就得到心里安慰,功课做完就可以睡觉了,但是心中的想象,依旧停留在过去的想象。可是你要知道:你心中的想象,智者大师说有多重要啊,这就是你的种性啊!如果你的种性没有改变,以前是一个葡萄的种性,还是生葡萄,就算做了很多善心加行,只是长出比较好的葡萄而已,葡萄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如果没有听闻佛法,你就无法产生高层次的想象,你就永远活在凡夫的想象,就不能超越三界! 所以说不能只做行门定课,还要听经才能够提升你的见地、提升你的想象,这个叫做返妄归真。如果没有听经,你的生命就很难进步,单靠做功课来调伏你的烦恼,然后第二天烦恼又起来、再做个功课再调伏下去,这个叫做吃止痛药,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这个地方很重要──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透过佛陀语言文字的引导,做出正确的想象,才能够灭恶生善,这个地方包括了开显自性的功德,以及感应佛陀的本愿,这两个都是一种想象的方法,你有这个观念,你才会知道为什么要修观。 【64】十六观之八——佛菩萨像观(三) 修观之法─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想彼佛者,先当想象;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关于观想佛陀的方法,我们应当一心系念,去观想彼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这以下提出了三点: 多陀阿伽度:意谓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陀的法身遍满法界,没有所谓的来去相,这是讲佛的法身。 阿罗诃:意谓应供,能够堪受九界众生的供养,这是指佛的应化身。 三藐三佛陀:意谓正遍知,是指佛陀的大智慧光明,无所不知、无所不见,这是讲佛的报身。 我们在作观的时候,因为法身、报身的境界很高,观想不起来,所以就以佛的应化身为下手处。那么在观想阿弥陀佛的时候,先当想象──我们没有一个人看过阿弥陀佛,那怎么办呢?先找一个相状,或者是木雕的、或者是画像的,当你闭目和开目时,都能见到一尊庄严的佛像在你眼前,祂是放紫金光色的,端坐在莲华台上。慢慢的、慢慢地你的心眼得开,了了分明,心中的想象慢慢的越来越清楚,在心中了了分明的显现出来。 这地方是先观正报再观依报,所以佛像观好之后,并观极乐世界有七宝地、七宝莲池、宝树楼阁,各式各样的宝幔覆盖在宝树上,宝树上面还有珍珠罗网满虚空中,将阿弥陀佛的国土庄严,都观想得很清楚,就好像看自己的手掌那么清楚。 我们看本经,佛陀解释极乐世界,是先解释依报再解释正报,是由粗渐次到细这样的次第,但是当正报依报合在一起的时候,是先观正报然后再观依报,因为正报是主导者,你往生极乐世界是为了什么?因为有佛啊! 比如我们观想美国,美国的道路比较宽这是事实,停车也方便,它的树也特别的漂亮,依报环境真的是很开阔,但更重要是美国人怎么样?他的人心怎么样?正报才是最重要啊。我们今天往生极乐世界,不是为了环境而去的,是想要见佛闻法,所以当你把依正二报合在一起观的时候,那你要以正报为主,先观正报庄严,然后再把依报环境配进去,佛陀是这个意思。 成三身观─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 成多身观─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 由于正报的庄严很难观,因为正报比较精致微妙,所以佛陀教我们先找一个相状,先把一尊佛像观起来,然后,旁边有很多宝树、楼阁、池水的庄严。上面观想成就之后,再观想佛的左边有一个很大的莲华座,莲华之庄严和前面第七观一样;再观想右边也有一个很庄严的大莲华座,先观莲华座,然后再观左边莲华座上面,坐一尊观世音菩萨,当然观世音菩萨比阿弥陀佛稍微低一点,也是金色的。然后再观想一尊大势至菩萨,坐在右边的莲华座。是先把佛观出来,再把菩萨配上去。 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我们前面在观佛菩萨像,是属于静态的,先观一尊、然后再观西方三圣。这时候就由静态变动态了,观想佛菩萨身上都放金光。所放的光明,遍照宝树,每一棵宝树又产生三朵莲华,莲华上面各有一尊佛二尊菩萨,这种景象,遍满彼国。也就是:观想极乐世界有很多宝树,无量无边的西方三圣就在宝树下出现。 通常我们供养佛像,不是供养一尊,就是供养三尊,没有人供养二尊的。如果你供养二尊佛像,那就不知道哪一尊是本尊。也没有人供养四尊佛,如果是四尊的话,就有一尊在前面──千手观音。就是说你的佛堂跟你的功课一定有关系──你修什么法门,你就供养什么佛像。不过,以前我们佛学院的老师,我的恩师上性下梵长老,他著作了很多净土经论,他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说:修净土的人,不能忘本啊!他看到很多在家居士只有供西方三圣,他觉得这个作法是不对的。他说:净土宗当然是以阿弥陀佛为本尊嘛,是吧!但是你为什么知道净土法门呢?你怎么知道的呢?是释迦牟尼佛介绍的。所以身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一定跟释迦牟尼佛有缘,即便是末法,末法也是法。我们是在释迦牟尼佛的法下,受三皈依、受他的教化,所以一定要供一尊本师在前面,身为一个佛弟子就是不能忘本啊! 这个地方讲到佛像,我们就要注意了:因为佛像就代表我们的心态,藉相修心嘛。一般来说是供奉三尊,智者大师说:这表示远离二边、顺入中道;远离空、有二边,顺入中道。所以大乘佛法供一尊,代表一心真如,三尊代表空、假、中三观,都有表法的意思。 【65】十六观之八——佛菩萨像观(四) 观成之相─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辨观邪正─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 此想成时,这个想是指前面说的:一尊佛二尊菩萨,还有配合依报的庄严,都观想成功了──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透过这个想象,我们这一念心跟阿弥陀佛冥冥之中,就能感应道交,行者便能听闻到极乐世界七宝池的水流法音、以及光明法音,或者是宝树微风吹动也会说法,或者是凫雁鸳鸯,凫雁凫是水鸭,雁子是候鸟、鸳鸯也是水鸟,这些鸟类也都能够演说妙法。 极乐世界是有情、无情同宣妙法;有情是指鸟类,有明了性的;无情是指流水、宝树也都可以说法。这个时候,行者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我们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报,顶多是消业障,想要往生到净土,那是来生才能生诸佛国,所以依报庄严的感应,是偏重在破恶、消业障。但是一旦进入正报,就不是来生见佛,而是今生见佛──见佛闻法。所以观依报跟正报都可以消业障,但是你观依报没办法见佛,来生才能见佛;你观正报不一样,今生就可以见佛闻法。所以,行者所闻得的佛法──出定之时,恒忆持不忘,即便出了定,都可以想象得到,不像作梦,作梦那心是暗钝的,你从梦中出来就忘得一干二净,但是你入定所听闻的佛法,出定之后仍然忆持不舍,最重要是要和修多罗(翻为:经典)契合。 如果我们在观想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时候,看到佛菩萨现前,我们不知道这到底是魔王显现的、还是佛菩萨显现的,怎么办呢?《楞严经》上说,虽然我们没有能力判断:是魔所现的三十二相?还是佛的三十二相?我们没有能力去判断,我们可以去印证他所说的法对不对,只要这个法违背了圣道的根本思想,所谓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比方说他对你说:世间的五欲快乐是永恒常住的,它就是涅槃,你不用再去找涅槃。这就错啦!佛陀说世间五欲是杂染相、是无常败坏相,所以你所听闻的佛法,必须跟修多罗的经典相符合,假设与经不合,那表示你招感了魔境,堕入一种颠倒妄想。假设合者,那你就是如实见到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了。 关于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这个魔境的判断,我们再说明一下:降魔是每一个修行人必经的过程。如果你一生都没有魔境,表示你没有真正用功,因为当你开始回光返照─真妄交攻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些事情出现,这是修行人必经的过程。那么判定魔境有二个方法: 第一个以教印心:就是这个人告诉你的讯息、观念,跟佛陀说的修多罗、法义上有没有相合?这是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以心印心:这是直接用心来印心。因为有时候只有现相没说法。就像《小止观》说的:当我们在修莲华观时,突然有一个东西坐在莲华上面,放大光明,那这个景象,到底是佛给我们的加持、鼓励,还是魔王来干扰的呢?他没有说话,怎么办呢?就以心印心。 智者大师说:你用你的心去感受这个相状,如果这个相状出现之后,你开始感到躁动不安、不想坐下去了,那这个就有问题。如果这个相状出现之后,你更加的安定、更加的法喜、寂静,随顺于涅槃,那这个相状就是真实的。就是:这个相状是随顺于无明的躁动相、还是随顺于涅槃的寂静相?这个我们可以直接的以心印心,这是另一个判定方法。 结示观名─是为像想,名第八观。 修观现益─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这是正报的第一观,所谓的第八观─佛菩萨像观。它除了跟依报庄严观有相同的效果,能够灭除我们重大的五逆十恶、谤法的种种生死重罪,更重要的是:它有不共于依报观的功德,能够现生得念佛三昧──今生即能见佛闻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这是正报观不共于依报观的地方! 【66】只要你的心态正确,佛陀就有办法救拔你! (卷十二) 本经的修学宗旨,主要是在强调一个观念: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只要我们能够很正确的去想象佛菩萨,向内─能够开显自性的功德,向外─能够感应十方诸佛的本愿摄受。 什么叫心想呢?这当中有两个内涵: 第一个,你心中的相状是什么,依本经的观法,应该是出现莲华的相状、宝树的相状、楼阁的相状,以及种种依正庄严的相状。 第二个,你是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如果你在观想极乐世界,你的心态是一种欣求的好乐心,冥冥之中就能生起一种感应道交的作用,所以关键在于心态。本经后面就会讲到──心态比心相更为重要!心相不是操之在我,有些人的心力比较薄弱,整天忙那么多事情,他把全部时间扣掉工作吃饭、睡觉、休闲之后才来修行,哪有那么多心力去观想这么微细的相状呢?但是没关系,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即便你的心相如此的羸弱不堪,佛陀还是有办法进入到你的心中,只要你的心态正确,佛陀就有办法救拔你! 所以说:凡夫众生,应该先偏重于心态!要在散乱、污浊的心中,开显自性的功德,不是我们现在的重点,能与佛心感应道交,才是重点!所以本经是先求感应道交,然后再求开显自性,这个时候心态就很重要,而本经前面讲的道前基础,其实就是一种心态准备。 一开始先有慈善心: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之后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修出离心;最后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其实慈善心、出离心、菩提心,都叫做心态的准备。如果你的心如此的刚强,充满了瞋恨、充满了邪恶,阿弥陀佛也没办法跟你感应啊!因为阿弥陀佛的心是大慈悲心,你的心那么粗重,祂的光明根本进不来,所以关键不是你把莲华想象的多么精致,这不是重点,而是你的心态──心态比心相重要,这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 【67】十六观之九——佛身观(一) 再看下一科: 辛三、第九佛身观 前面的佛菩萨观叫做假想观,虽然不是真实的极乐世界佛菩萨像,但是可以当作正观的一个前方便。这一科佛陀亲自描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庄严相,就是如实观了: 结前启后─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 前面的像观成功之后,进一步观无量寿佛的身相光明,这才是真实的观察。真佛身相有三小段,前面两段属于报身佛,已经超出我们凡夫的心量所能够推想得到的;第三段是我们比较可以下手的,叫应化身佛。先看报身佛: 真佛身相─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 夜摩天是欲界的第三重天,因为它的光明特别殊胜,所以用夜摩天来作譬喻,就像是百千万亿夜摩天的那种紫摩金光色。这是先说明佛身之光明,再解释报身佛的高度: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这个更不可思议,不是六十万亿而已,还加上恒河沙。古德说这已经超乎我们凡夫的想象了,我们只能以一种随喜赞叹的心情来读诵。 佛的眉间有白毫相,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那么大─白毫宛转五须弥。阿弥陀佛的白毫平常是收在眉间,一展开的时候,是向右边旋转,长度可以围绕五个须弥山。佛的眼珠当然是绀青色,如四大海水那么大,而且青白分明。身上的毛孔,每一毛孔放出的光明,如同须弥山那么的广大无边。这都是在形容报身佛庄严的身相。 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彼佛圆光,圆光就是佛颈顶上经常性的光明,如百亿个三千大千世界大;在佛的圆光当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那由他就是亿,如赞佛偈中说: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每一尊化佛旁边,都有无数的菩萨以为侍者。 到这个地方,都是在讲报身佛,以下是比较重要,和我们有切身关系的应身佛。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 无量寿佛,生于净土,有八万四千相;娑婆世界的应身佛─释迦牟尼佛,生于秽土,只有三十二相,主要是因地的修学不同,所发的愿力不同。那么无量寿佛每一相各具八万四千随形好,每一随形好,又有八万四千光明。 这地方讲到三件事:相、好、光明。其实,相就是好、好就是相,只是相是比较粗显的,好是比较微细、精致的。一般来说,我们观察佛陀的功德,在相、好、光明这三个当中,是以光明为下手处。实际上佛陀的功德是互含互摄,只要成就一个佛的功德,其他的慢慢就具足了,因为佛的功德是法性身,它是互含互摄,所以是整体性的。在相好光明当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的一句话,就是这句话: 光明摄生─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讲到光明有什么功德呢?佛陀放出光明,除了显示庄严之外,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它能够摄取念佛的众生。所谓摄,是指佛陀广大的自在力、方便力,能够以各种方式来摄受你,用音声祂也可以摄受你、心中举祂的相状也可以摄受你。然后取,祂能够把你取到祂的功德当中,产生灭恶生善的效果。所以古德说:只要是念佛的地方,就是佛光照耀的地方,因为佛陀的光明可以他受用,佛陀的光明可以加被摄受我们。 在莲池大师的传记里面,有讲到一件事:大师以前在家的时候,俗姓沈,念佛念得很好。有一次隔壁的人往生了,依古代的社会习俗,通常都会请道士来做法会,他也随喜去参加。当时他就坐在后排,这个道士可能有一点小小的灵通,等到法会结束,就特地来找莲池大师,跟他问候说:某某人啊!你念佛念得真的好!莲池大师说:你怎么知道呢?我又没有出声。他说:你虽然心中默念,但是我看到你的头顶跟别人不一样,别人的头顶都是暗淡无光,你的头顶放金色光明,光明当中还现出一尊佛像。 所谓:佛陀的光明,一一光明,摄取念佛众生。你看莲池大师也没有出声,只是心中默念而已。所以我们讲诸佛正遍知海,从众生心想生,你可以用音声的相状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也可以用佛陀的相状、光明相来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总之,佛陀的光明是用来干什么呢?是用来照了念佛众生、摄取众生,使令众生能够灭恶生善,这一点很重要! 【68】十六观之九——佛身观(二) 当我们蒙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开始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之后,进入到弥陀的光明中,有什么好处呢?以下慢慢地深入观察: 观成能见─其光明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前面讲到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因此佛陀的相好光明,以及化佛、化菩萨等,不可具说,都是不可思议。所以,我们在下手的时候──但当忆想,令心眼见,只要知道一个大方向,知道佛的光明是怎么回事,内心去感受佛的光明、去感应佛的光明就可以──令心眼见,只要用心去忆念、观想就对了。 关于这一点,我们再说明一下:强调他力法门的人,当然一定要强调本尊相应,包括净土宗、密宗,都是同一个道理。西藏的上师敦珠仁波切,他在本尊相应当中,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开示,他说:本尊相应当然要把本尊的功德现出来,不管本尊的相状是现男众相、或是光明相,都没有关系,重点是当它出现的时候,你要如实的了知──它就代表本尊所有的功德! 比方说你念阿弥陀佛圣号,你创造一个音声─念从心起,声从口出,然后再把自己的声音听回去,音从耳入,这就叫做感应道交。它是创造音声──自念、自听。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感应道交的重点在那里呢?就是:你要相信你所创造的音声─佛号,就是阿弥陀佛全部的功德!修他力法门的人,你的信仰必须要够,谁适合去修净土?只有一种人适合──信心具足的人才有办法修!你有一点疑惑就没了,一念方动乌云遮,一旦起疑根,阿弥陀佛的功德就全部消失掉了。 所以在大乘法里面,一旦讲到不思议境,包括真如的法界观─正念真如,相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相信妄想的心,全体即是真如,这个也是一种仰信。总之,大乘法门有很多基础,像方等、般若等等,但是想要入最顶端的圆顿止观─本尊相应止观,你的信心要够,这个勉强不来,你没有这种信心就修不来。这也是靠宿世的栽培,有些人本身善根很强,真如佛性一听就深信不疑,一下子就契入,如果你无法契入,那就只好找其他法门修了。 本尊相应法就是这样──但当忆想,令心眼见。就是:当你心中出现光明时,你要深信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所有功德。凭什么说我心中的光明就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呢?凭什么呢?因为: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阿弥陀佛有无量的自在力,不管祂现什么相状,就是有办法进入。但是你的心态、你对阿弥陀佛皈依的心很重要,你一旦起疑心,阿弥陀佛的功德就消失了,这个地方很重要! 但当忆想,令心眼见,当我们具足了广大的信心,然后契入弥陀的光明之后,有什么好处呢?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不论是见到佛的光明也好、见到佛的相好也好,见一尊佛就等同见十方诸佛,因为佛佛道同、佛陀的功德互含互摄,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 这个就不是华开见佛悟无生了,我们一般说是来生,这个地方是讲今生,如果你真的有修行功力的话,那今生就见佛了。见佛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往下看: 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 我们刚开始是以佛的相状─观相好,或者简单的观光明相来趣入。但是当我们从相状进入之后,最后的结果是跟佛陀的大慈悲心相应,因为佛陀的身心世界是互含互摄──见佛身即是见佛心。不像我们凡夫,虽然外表长得庄严,内心不一定庄严,不一定! 凡夫的身、心是两回事,在《唯识学》上说:名言、种子影响思想,业种子影响身相。有的人重视思想,思想好但是善业不足,所以身相比较丑陋;有些人是常修福报,但是不修内心的思想,业种子好,名言种子不好,也是有。所以凡夫的身心世界是独立的,佛陀不是,佛陀身心世界是一体的。当我们从佛身契入之后,所达到的也就是──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69】慈悲心由浅入深有三个层次 所谓无缘慈我们解释一下。在大乘佛法当中,慈悲心由浅入深,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是众生缘慈:这种慈悲是有条件的,因为对众生的慈悲也需要取相,需要取一种亲密的相状。比方说:她是我的母亲、她对我有恩,所以我应该要感恩。总之,凡夫的慈悲心必须要取一种悦意慈,也就是要找一种亲密的相状来带动他的慈悲心。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惟、观想──一切众生在无尽的轮回当中,几乎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的生死,每一次受身都需要有一个母亲,由此可知,不论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蚂蚁都可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以母亲的相状来带动我们的慈悲,这叫众生缘慈。没办法,凡夫也只能从这个地方来修,以众生相来带动慈悲心,这是凡夫的慈悲。 第二个是二乘人的慈悲─法缘慈:二乘人观一切法空,从空性当中,知道大地与我同源、万物与我同根,但是他这种慈悲心是不主动的。阿罗汉你说他没有慈悲心吗?未必;阿罗汉他出来托钵,你有事情求他,他也会帮助你,但是阿罗汉的慈悲心不会主动,一旦入了涅槃,就全面休息了。所以他跟众生这种同体的心情,是比较被动的,不像佛陀的慈悲─为诸众生不请之友。 第三个是无缘慈:无缘慈就是真实平等的慈悲心,而且这种慈悲心是任运自在,不假造作的。 在《涅槃经》里面讲到佛陀的慈悲心,说:有一天,提婆达多想要谋害佛陀,就把大象灌醉,然后后面再用鞭策去打这些大象,大象一痛就往前冲,就往佛陀行脚的方向冲过来。佛陀这个时候看到这些醉象,即将害佛─造五逆重罪,任运生起慈悲心,很自然的将手伸出来,手指上立即现出五只狮子。大象再怎么醉,看到狮子就醒过来,害怕、屈服的跪倒在地上,佛陀用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来调伏醉象,就是一种随缘任运的境界。 还有一次提婆达多参加应供,因为菜色非常丰盛,吃了过多而拉肚子,他就忆念南无佛,释迦牟尼佛也是现前给他加持,结果病就好了。之后,有人就问说:提婆达多一天到晚想伤害佛陀,为什么佛陀要救他呢?佛陀说:祂的心是平等的,不是刻意为之,就像月亮──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永远存在,你的心准备好,月亮就出现了。不是因为月亮跟那一个人特别好、比较亲厚,没有这回事情。只要你准备好,月亮将随时出现,这个叫无缘慈,祂没有锁定对象,是任运的。 当我们观成佛身之后,自然也能契入佛心,而产生大慈悲心。 【70】十六观之九——佛身观(三) 那么,作此观者有什么好处呢? 举益劝修─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 此观修成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来生绝对不会来这个五浊恶世投胎,一定能够出生到诸佛的国土,而且在那一生,即能成就无生法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应当系心观想无量寿佛。 看到这个地方,大家慢慢慢慢就了解藉相修心这个观念。说实在话,凡夫没有相状,就没有办法修心!虽然修行是改变我们的心态,但是也要藉相啊。比方说我们修持咒、礼拜、供养,都是要藉相──藉供养的相,来启发慈悲的布施心;藉拜佛的相,来启发惭愧心…… 印光大师讲过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有些人修行,向外攀缘,心外求法,结果功课作越多、个性越刚强,他以功课来自我骄慢,那就不是藉相修心了。我们常常说一个人修行上路,就像车子开上高速公路,只要上了高速公路就对了,你每天都在进步,今天会比昨天更近于佛道了,这个很重要──让生命永远保持进步!但是,你怎么知道你有进步呢?事实上不管修什么法门,我们只看结果──如果你的心越来越调柔、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慈悲,那才是正确的修行方法;如果你修很多功课,但是烦恼依旧、自私依旧,那就不是在藉相修心,只是在做善业而已! 我们要知道:魔王在因地的时候也积集善业,他得果获报的时候,怎么有那么大的神通力来干扰修行人?他的神通力从什么地方来?是从布施、持八关斋戒,办了一个无遮大会供养大众师,但是因为不懂得藉相修心的道理,结果就偏差了。 这地方讲到一个很重要观念──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如果你是真正用功的人,开始进入佛的相状,你一定会感受到佛心、那种大慈悲心,这才是真正叫做心心相印──感应道交! 虽然是以相状为下手,但是最后是以心态来做总结! 也就是说:最后的结果,你的心态必须跟佛心是相应的,那我们说你这个人修行已经上路了,进步多少只是时间的问题了。一个人修行上了路,就不用害怕了,你今天拜佛拜得少,那只是懈怠,在高速公路休息站休息一下,没关系,可以再继续走,起码你是上路了;最怕的是还在市区打转,找不到路头,那就糟糕了。所以我们刚开始可能是观莲华相、观佛的光明相、观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相,但是最后的结果是要契入佛心──生在佛前,证得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性,这是本经的目的。本经是先以欲勾牵,再令入佛智,先用相状来引导我们,由此而进入佛心,这才是修观的真正目的。 教观入处─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 这一段,讲出它的下手处: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其实佛门讲到正报的相跟好是蛮复杂的──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怎么观呢?我们可以从一个地方下手──从眉间的白毫相下手。 佛陀有三十二相,有两个相是很特别的:一个是佛顶的无见顶相,一般如果佛陀从佛顶放光,那就是在显真如本性─性德。我们看《楞严经》,佛陀在讲楞严咒之前,是佛顶放光而宣说神咒,因为楞严咒不是修来的,那是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真如本性,表示性德。那么白毫表示修德。我们看《法华经》,佛陀在演说《法华经》之前,白毫放光──从白毫当中,现出十方菩萨修六波罗蜜的相状: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乃至于禅定、智慧的相状。 白毫是一个下手处,佛顶又是一个下手处,这两个是最有代表性的。但是因为无见顶相我们看不到,没办法看到,所以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前,只要白毫相好观成,八万四千相好,自然显现。而且见到无量寿佛的相好,即能见到十方无量诸佛,以见十方诸佛故,即能得诸佛现前为你授记。当然,能够蒙佛授记,那肯定是入正定聚,也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已证得无生法忍了。 结示观名─是为遍观一切身相色身相,名第九观。 辨观邪正─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71】诵《金刚经》,一定有救! 当我们慢慢进入到正报,会发觉佛的相好非常微细,很难观,所以这个时候心态的调整,那种皈依的心就很重要了!我讲一个实际的小故事,供大家参考,这是我读佛学院的时候,我的恩师性公长老说的: 他有一个弟子,在台北做军官的,他的父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往生了,都是他的祖母含辛茹苦把他抚养长大的,他的祖母对他十分呵护、疼爱有加。等他长大后,他就开始赚钱想要孝养他的祖母,但是他的祖母却得了癌症。他心里非常悲伤,好不容易有能力反馈祖母养育之恩,结果祖母病的这么重。 有一天,他就跑到寺里去拜佛,在大殿拜得痛哭流涕,有一位出家人出来问说:你怎么回事啊,为何这么伤心?他回答说:我从小跟祖母相依为命,我祖母现在得了癌症,我感到非常悲痛,一点办法都没有!那位法师就对他说:你回去诵《金刚经》,一定有救! 这位居士听了之后,就赶快请了一部《金刚经》回去读诵,也不懂经文意思,就一直诵。当然《金刚经》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对他启发很大,经中说:凡是有《金刚经》的地方,就是有佛的地方。这句话对他影响很大,他认为《金刚经》就是佛──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因为家里没有佛堂,他就把餐桌擦干净,然后将《金刚经》放在餐桌上就开始读诵。有一天,诵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间他的餐桌前面,一尊佛身现前,释迦牟尼佛全身是金色光明,他没中断就一直诵,这个光明停留了好几秒,都没有退掉,等诵完之后,佛像的光明才消失掉。 当他见到这次光明之后,就出现了两件很特别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他祖母身上的癌细胞自然消失掉,再检查都没有发现癌细胞,又多活了十二年。。 第二件事情:他见到佛像之后,从此官运亨通,最后做到军法处处长,少将退休。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位居士来看过性公,我还跟他谈过这个故事,其实他对佛法了解不多,但是他对佛陀具足信心──这个人心理素质、善根很深厚。什么叫善根呢?心态好,信心具足就是善根,对于正法深信不疑!他深信《金刚经》就是佛陀,所以认为《金刚经》一定可以救他祖母,他以这样的信心契入《金刚经》的文字相,结果感应道交,本师释迦牟尼佛现前。凭什么?就是因为──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诸位要知道:本经讲藉相修心,你心态的准备很重要!不要说是观经,念佛也是一样,同样一句佛号进入不同人的心中,为什么产生不同的功德?因为心态不一样。就像莲池大师没有出声,只是默念就能够念到头上放光、出现佛像,他心理准备够嘛。所以我们观佛像的时候,重点不是说观得多么清楚分明,因为在作观的时候,有心相跟心态,我们所要强调的观念是:心态比心相重要! 【72】十六观之十——观音观(一) 辛四、第十观音观。 结前启后─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 总标身相─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 前面是观佛,这以下观菩萨。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能够如实地观无量寿佛──见无量寿佛的相好也好、光明也好,当祂在你心中清楚分明显现之后,其次应当要观观世音菩萨。怎么观呢?此菩萨的身长有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是紫磨金色,头顶上亦有肉髻。 关于佛像,台湾现在很多佛像都是用描金、彩绘,都不错,但是我的老师讲过一个观念说,其实佛像最好就是全部安金的,这样才符合经义。经文里面的佛像,没有一个是描金的、彩绘的,全部都是紫金色,所以安金的佛像,是比较合乎大乘经典的经义。 观世音菩萨身是紫金色的,这跟阿弥陀佛一样,头顶有肉髻,颈上亦有圆光。祂的圆光从每一方看过去,都有百千由旬那么广大;在圆光当中有化佛,就像释迦牟尼佛;每一化佛有五百位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 举身光中,祂身体所放出的光明中,五道众生,(这个五道,事实上是六道,是把阿修罗并入到其他五道),一切众生相,皆于中现。 我们观佛跟观菩萨不太一样,这一点要知道。佛的功德已经圆满,既然是功德圆满就不应该有特色,你看过佛有特色吗?没有特色。但是菩萨还在因地,当然有特色,比方说文殊菩萨表示智慧、普贤菩萨表示行力,观世音菩萨表示慈悲。 我们下一堂课会讲到大势至菩萨,事实上菩萨的光明有两种,观世音菩萨的特色是比较偏重利他,所以你看观世音菩萨的身相,以手为主,千手千眼、广设方便摄受有缘众生,尤其祂身上的光明──现出六道众生,这一点值得我们去思惟,表示一种慈悲的光明。大势至菩萨不一样,是比较偏重在自利,调伏烦恼。 身为一个佛陀的相状,基本上是圆满的,阿弥陀佛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做什么呢?摄受念佛众生,几乎是圆满的,圆满就没有特色了。但是,观世音菩萨是以慈悲为特色,以利他为特色;大势至菩萨是以行力自调──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以刚强、坚定的行力来表示大势至菩萨。 我们等到下一堂课会讲到:观音菩萨跟大势至菩萨两个相状,有不同的特色,观世音菩萨的特色在手,大势至菩萨的特色在脚,此菩萨举足一动,大地即震动,表示这位菩萨的威势力大,等到菩萨观时,我们再慢慢把祂的特色观出来。 【73】阿弥陀佛与我同在,这个观念很重要! (卷十三) 前一堂课讲到:辛四、第十观音观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是一个很特别的法门,因为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功德。也就是说我们整个修行过程当中,包括今生的消业障、增福报,以及来生的究竟解脱,都是蒙受本尊的加持。因此,修净土宗的人,必须要建立两个很重要的理念: 第一个、本尊的功德到底存在、不存在?好比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释迦牟尼佛已经入灭二千多年,那么我们今天所皈依的阿弥陀佛功德到底存在、不存在?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如果阿弥陀佛功德是存在的,那么祂是用什么方式存在?我们常常说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么阿弥陀佛到底在哪里?我们怎么去皈依祂呢? 修净土宗的人必须要建立,就是这两个信仰:第一个、阿弥陀佛存在、不存在。第二个,阿弥陀佛用什么方式存在。那么,关于这两个问题就牵涉到法身的问题了──法身的救拔,这个在法华经讲得很清楚,基本上佛陀讲了三个观念: 第一个、法身是常住的。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或是阿弥陀佛的应化身有生老病死,但是法身就没有所谓的生、也没有所谓的灭。 这个问题佛陀在《法华经》如来寿量品,有讲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医生,他的医术很高明,他有很多儿子,他的儿子一天到晚在外面跑,结果吃到了毒药,有些儿子中毒比较深,叫做失去本心,有些儿子中毒比较轻,不失本心。那些中毒比较轻的人,还有一点觉性,很快就得到医生的药调养,把病治好了;但是有的儿子中毒太深,失去了觉性,就对这个医生产生依赖,医生所开的药完全不吃。 这个医生没办法,就跟这些病重的儿子说:爸爸要出门远行了!那么他周游列国一段时间之后,就派一个使者回来说:你父亲在外面已经往生了!这些儿子就很紧张,本来想:怕啥啊,我老爸还在,不用急着吃药。结果听到父亲往生之后,心里很恐惧,就赶紧把父亲所留下的药吃下去,结果病就好了! 身为佛陀,没有所谓灭度、不灭度的问题,佛陀经三大阿僧只劫、无量阿僧只劫所修的波罗蜜功德,已经成就了法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那为什么还要来示现生老病死呢?祂说:假设佛陀长久住世,众生不能生起渴仰欣慕之心啊!那佛陀讲法就没有人听了。因为心想佛陀经常存在,就没有危机意识,所以佛陀必须在非灭度中而示现灭度。意思是说,其实佛陀就像医生只是到其他国家去,并没有灭度!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佛陀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法身遍满常住。不管你今天是生长在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那是约着应化身而安立的。佛陀的法身没有所谓的正法、像法、末法的差别,所以我们在修净土宗的人,首先就要知道法身是常住的。 第二个、法身有救拔性。佛陀的法身,祂所成就的功德,是用无量无边的波罗蜜所庄严的。其实初地菩萨就已经证得法身,但是诸位看看,从初地到成佛,还有两大阿僧只劫的时间,祂还要用祂的波罗蜜去庄严法身,所以唯识学,对于法身是怎么定义呢? 大功德法之所庄严故名法身! 一念清净心,具无量无边的波罗蜜、含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这一念清净的法身,其实有无量无边的波罗蜜,随时可以救拔我们,有救拔我们的力量,这是第二个法身的救拔。 第三个最重要:法身有自在性。因为众生的执着点不同,所以法身不能用固定的方式来救拔众生。不能说身为佛陀,反正我就开个小门,你要找得到这个门算你有本事,找不到这个门,那就没办法了。不能这样。佛陀一定是要广开方便门──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所以佛陀祂的法身救拔众生,具有自在性。 当然,佛陀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因为常常恒顺众生。你看阿罗汉也有很多功德,但是阿罗汉修功德的时候,并不考虑众生的立场,就做他该做的事情,你认同我也无所谓、不认同我也就算了。阿罗汉修习无诤三昧,不跟众生发生冲突,但是也不会随顺你。因地的时候没有修恒顺众生,所以得果报时,虽然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但是这个功德不能他受用,不能把功德输送给你,只可以自受用。 但是你看看菩萨戒,菩萨每一个修学,一定要站在众生的立场去考虑:我布施,我要考虑对你有没有好处,对众生是不是产生广大的利益?我持戒,为什么要持戒?也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持戒。在他的每一个善法当中,都是从恒顺众生的立场出发,所以才叫做波罗蜜。 阿罗汉没有波罗蜜,二乘法没有波罗蜜,只有大乘佛法有波罗蜜,因为大乘佛法修我空观、法空观──菩萨能够无我而恒顺一切众生。恒顺一切众生修一切善法,才有资格叫波罗蜜!所以到果地的时候,祂的功德就有自在力,能够满一切众生的愿望。 我们从法身的救拔,而知道两个概念,就是经典上说的: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诸佛如来是以何为身呢?是以一切法为身。所以阿弥陀佛祂存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个,祂无所不在。你看慈明寺有阿弥陀佛、净律寺有阿弥陀佛、乃至于诸位的佛堂,家里供养的佛像也有阿弥陀佛啊──阿弥陀佛是法界身,祂以一切法为身,是无所不在的! 第二个,祂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句话太重要了!阿弥陀佛与我同在,祂不但是无所不在,还能够进入到我们的心中。你可以用想象的方式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也可以用音声的方式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佛陀有广大的自在力,能够进入到我们的心中,变现我们所相应的相状。所以阿弥陀佛与我同在,这个观念很重要──你在佛堂念佛的时候,祂就跟你同在,你平常散散乱乱的时候,祂也存在,祂就是无所不在。 这是我们修净土宗的两大基本概念,也是最基本的信仰:相信弥陀是无所不在,相信我们忆佛、念佛的时候,祂与我们同在。那么,当这两个信仰建立起来之后,你才有资格修学净土法门。 【74】十六观之十——观音观(二) 我们看讲义经文,这段经文开始介绍:怎么去跟观世音菩萨感应道交?怎么去观想观世音菩萨的功德?释迦牟尼佛介绍观世音菩萨的相貌,是从头部到手臂到脚,是由上而下介绍的: 天冠化佛─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好,我们从上面开始观起:顶上毗楞伽摩尼宝,毗楞伽是殊胜的意思,摩尼宝就是如意宝珠。那么,他把摩尼宝珠串成一顶帽子,天冠就是帽子。在帽子的正中央,有一尊阿弥陀佛的立身化佛,高二十五由旬。原来观世音菩萨头顶,顶着阿弥陀佛的像,是站立的,因恐站立的比较高,大都把祂画成坐像,其实祂是站立的。 标举面相─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 那么观音菩萨的面部颜色,如阎浮檀金色,就像紫金光色,这个跟阿弥陀佛一样,所以一般佛像,比较如法的是安金的。眉间的白毫相是七宝色,流出了八万四千种光明。阿弥陀佛的毫相是白色的,观世音菩萨的毫相是七宝色,每一光明都有无量无数的化佛──光中化佛,每一尊化佛当中,又有无数的菩萨以为侍者,这些化佛跟化菩萨,能变现种种色身,遍满十方世界,做种种利他的事业。 观世音菩萨最有特色的地方,当然就是祂头顶顶着一尊化佛,这尊化佛是怎么回事啊?我们的显教经典并没有明显的说到,但是在密教就有提到这件事情。是说:观世音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因为悲心很重,曾发四十八愿要帮助众生,希望众生不要造业、不要堕落到恶道。但是,众生虽然受到观世音菩萨的救拔,有些还是继续造业,让祂产生一种强烈的挫折感,而生起退转的心情。 我们都知道菩萨的生命─法身慧命,完全是以愿望来支持。菩萨戒上说,一个菩萨虽然有过失,但只要心中的愿望永不放弃──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则菩萨戒体不失,因为精神还在。所谓菩萨的死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已经放弃了努力,他的愿望已退转了,这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当观世音菩萨对过去所发的誓愿,产生质疑、退转的时候,立即产生极大的痛苦,身体就碎为一千块。 这时候祂的师父阿弥陀佛现前,开导祂重新建立信心──应该向内心去加强自己的道力,不要去执着众生有没有进步。观世音菩萨听完阿弥陀佛的开示之后,信心、愿力重新建立起来,碎成一千片的身体就化成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因为得到祂的上师阿弥陀佛的加持,而度过障碍和突破难关,为了感恩阿弥陀佛的慈悲,所以就把阿弥陀佛的像顶在头顶上,表示对师长的尊重与感恩。密宗有这种说法。 【75】十六观之十——观音观(三) 好,继续往下看,祂的手臂还有脚的种种妙用: 臂现佛事─臂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 我们看看观世音菩萨手臂的功德:祂的手臂犹如红莲华的色彩,有八十亿微妙光明,这个光明在手臂上形成璎珞,每粒璎珞,都能够普现一切菩萨,利他的种种庄严佛事。 手有悲用─手掌作五佰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 手臂是本体,它依体起用时,就变成手掌。观世音菩萨的手掌有五佰亿杂莲华色,就是青、黄、赤、白各种颜色都有。祂手掌的十个指端当中,每一个指头有八万四千个彩画,犹如印文,指纹非常的微妙庄严。指头上的每一幅彩画,有八万四千种颜色,每一种颜色有八万四千光明,其光柔软、慈悲地普照十方众生,菩萨即以此手接引摄受一切众生。这也就是一般说的:千手千眼、无量无边的手,每一只手都放出光明来接引众生。 再看祂的脚: 足有德用─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布散一切,莫不弥满。 观世音菩萨行走的时候,足下有千辐轮相(这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自然化现五百亿的光明华台,下足的时候,就有金刚摩尼(摩尼就是如意),如意华遍布在足底下,来承接菩萨的宝足。这是表示菩萨的尊贵,当祂每一脚要踩下去的时候,自然有种种华台来承接菩萨的宝足。 与佛同异─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观世音菩萨其余的身相,都跟阿弥陀佛没有差别,只是头顶上的肉髻,以及肉髻中央的无见顶相(这是三十二相最尊贵的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那么,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悲,从大悲的精神来看,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的示现,有白衣观音、送子观音、滴水观音……其中滴水观音最多,忏公师父画的西方三圣,拿着甘露瓶的就是滴水观音,还有骑龙观音、乃至于千手观音,但是最能代表观世音菩萨大悲心的,就是千手观音。 【76】千手观音的由来 关于千手观音的由来,经典上有两个出处: 第一个是《大悲心陀罗尼经》:观世音菩萨在持大悲咒的时候,发下誓愿说:如果祂所发的愿不虚假,尽未来际能够真实利益众生的话,令祂的身体当下即变出千手千眼。果然祂的大悲咒一持下去,就变成千手千眼。这是在经典上讲到的千手观音。那么千手观音的大悲咒,是比较偏重于折服众生的作用。 其次,《楞严经》讲到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为什么叫观世音呢?原来祂因地是观察音声──为什么我能够听到音声呢?这个音声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回光返照而找到真如本性,所以祂是从观察音声而入道。那么在果地妙用上,祂是寻声救苦,只要忆念祂的圣号,祂就能够寻声音来救拔你,若因、若果都跟音声有关系,所以叫做观世音。 当祂耳根圆通修成之后,成就了四种的不思议妙德,其中一个就是现容不思议──现出种种不可思议的容貌,而这当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现千手千眼,一千只手、一千只眼。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菩萨在大悲利他的时候,手表示行动力,付出行动去接引众生,祂的每一个行动都以智慧为前导,也就是菩萨度化众生,要有善巧智慧,眼睛表示一种善巧的智慧。 诸位可以看看菩萨戒,菩萨讲到六度,祂的每一度:布施度、持戒度……整个菩萨道在行动上,必须考虑到很多因素:这样做会让众生产生疑惑、产生善根的障碍,菩萨就不做了;这样做虽然会牺牲菩萨,但对众生的善根有所帮助,菩萨就会去做。所以祂必须懂得观察因缘,每一个行动都要以智慧来作引导。 春秋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人,他在海里抓到一只海鸟,这海鸟长得很高大,颜色也特别的美妙,这个人就送给了齐王。齐国国君看到这只鸟非常漂亮,就把它关起来,特别宠爱牠,甚至于把他自己平常最喜欢的酒、肉,赏赐给这只飞鸟吃,结果飞鸟七天之后就死了。为什么会死掉呢?因为齐国国君没有善巧智慧,他以为他喜欢的东西别人也喜欢。菩萨之所以要一千只手、一千对眼睛,因为你必须站在众生的角度,众生有什么需要,我们要从众生的角度去满足他,所以祂的千手千眼,表示在每一个利他的行动当中,都有智慧的判断。 观世音菩萨的身相,大部份表示摄受门,只有千手千眼,具足调伏和摄受。诸位可以看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手,具有折服的作用,比方说观世音菩萨手拿刀剑、拿宝杵……这个众生应该折服就折服他。但是另外一边手拿什么呢?拿莲华、拿宝瓶、楼阁……种种安乐的资具。所以千手观音,很特别,能够现出慈悲摄受的一面,也能够现出严肃折服的一面。 一般我们持大悲咒的时候,我们的本尊是观想千手观音,但是观想的心态比较偏重在降魔,是刚强的。而你放蒙山的时候,也是要持大悲咒,或者有些人持楞严咒,其实楞严咒的本尊也是千手观音。海公师父讲《楞严经》的时候,他说楞严咒的本尊也是千手观音。所以在放蒙山之前,先观想你是千手观音,那是一种慈悲摄受,你用千手施出无量的饮食、无量的法味,让众生离苦得乐。所以观世音菩萨所有身相当中,千手千眼显教、密教都非常重视。因为圆满具足菩萨的折服、摄受两门,可以代表菩萨的大悲摄受,也可以象征菩萨的威严,能折服邪魔;二者全都具足。一般持咒,必定是要观想千手观音,像大悲咒、楞严咒、楞严咒心……乃至于密宗很多的咒,都是观想千手观音。只要跟观世音菩萨有关的修持,大都是观想千手观音。 另外,关于千手观音还有两种说法:密教有些上师开示说:千手观音的手就是手,祂的眼睛是长在头上,也就是手和眼是分开的;但是有些上师不认同这个想法,认为祂的千手千眼,是每一只手都有一个眼,手和眼分不开的。这样讲也合理──手中有眼、眼中有手,每一只手当中都有眼睛;善巧中有行动,行动中有善巧。总而言之,身为观世音菩萨,我们比较常观的大概就是千手千眼的相状。 【77】十六观之十——观音观(四) 结示观名─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 这一段做个总结。是为观,观是指观想,你要把观世音菩萨的相状放在心中现出来,观想观世音菩萨色身相,这不是假想,这是观世音菩萨的真实色身,祂就是真实的千手观音。 彰功劝观─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 佛陀告诉阿难,若欲观想观世音菩萨者,当作以上的如实观想。这样观有什么好处呢?第一个不遇诸祸,第二个净除业障,而且能消除无始劫来的生死重罪,这些重罪都是三恶道的业因。 在古德的批注上说:普通的一般罪,你只要拜忏、或者是持咒、念佛,大概就可以消除。但是对于特别重的罪业,除了身业的礼拜、口业的加行还不够,一定要三密相应──身业礼拜、口念佛号或持咒,还有意业的本尊功德现前──意业的观想。就是说:如果你要灭除五逆十恶重大的罪障,那一定是要三密相应。所以这地方讲:若欲灭除重大的罪障,如此菩萨但称念祂的名号,尚且获无量福德,何况是能够观想祂的色身呢?你不但身业礼拜、口业称念,还加上意业的观想,那个灭罪力量更大啊! 所谓的灭罪,我们解释一下。其实消除灾难跟净除业障,是两件事情。一个没有学佛的人,都有可能因为一念的信仰,在痛苦当中而称念观世音菩萨,那么这个时候,也可以把一时的灾难给消灭掉,不需要所谓的道前基础,但是如果你想要净除业障,那就不容易了。 我们先谈一谈佛菩萨能够做的是什么、不能做的是什么,这件事情我们要先弄清楚: 所谓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菩萨能够进入到我们的心中,祂做得到。但是祂进入到你的心中──祂可以引导你,却不能改变你!祂不能主动改变你,祂可以现很多相状来启发你,让你自己去改变。所以《大智度论》上说:佛菩萨可以把祂的福报,释放给我们、跟我们分享,祂的福德送一点给我们,让我们消业障、增福报,可以。但是祂的善根不能输送给我们,好比说把祂的菩提心送给你,不可以!你想要有出世的道心、菩萨的波罗蜜,佛菩萨可以从相状来引导你,让你慢慢的进步,祂可以让你藉相修心──现出光明相,提醒我们要保持智慧;现出水相,提醒我们要保持柔软心;现出珠宝相,提醒我们心要像宝珠一样充满庄严;但是祂不能主动改变我们,不可以! 所以:你希望能够净除业障,那你在持念观世音菩萨、观想观世音菩萨的时候,你本身就要具足忏悔的心,才可以达到业障消除的功德。只要跟解脱道、生命的改变有关系的,这些都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们。如果你念观世音菩萨,让你消除灾障,但是你的个性没有改变、思想也没有改变,那还是生死凡夫。如果你称念观世音菩萨,并且依止菩提心、空正见,不断的回光返照,那你称念观世音菩萨就能得解脱,你是假藉观世音菩萨的因缘来帮助你前进。所以菩萨不能把善根输送给众生,这个要注意!不是说我念观世音菩萨,善根就增长了,不是这样,福报增长这是对的,但善根必须要你自己去栽培。 【78】十六观之十——观音观(五) 重显观仪─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 这是说:如果我们想要观观世音菩萨,它的次第要从上面观起,先观祂头顶上的肉髻,然后再观祂的天冠帽子,天冠上面有一尊阿弥陀佛立像,然后循着头部的天冠往下观是手臂,手臂当中有莲华的光明,串成璎珞;再看祂的手指头放出光明来接引众生;再观祂的脚足等等。总之,应当要按照经文的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自己手掌一样的清楚明了。最后,佛陀做总结: 辨观邪正─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关于观世音菩萨,祂在诸多菩萨当中,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祂跟我们娑婆世界的因缘特别的深。在四大菩萨当中: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因地是在娑婆世界修道而成就的,所以跟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特别有缘。你看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民间很多人供奉观世音,不要说佛弟子,甚至连外道都供奉观世音菩萨。 第二个、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很特别──普门示现。《法华经》二十八品,全部都是在赞叹菩萨的功德。《楞严经》是告诉我们怎么摄用归体──回光返照把心带回家;《法华经》是找到家之后,怎样用福德、智慧来方便庄严这一念心。所以《法华经》全部在赞叹佛菩萨的功德,而佛菩萨功德的最高境界就是普门品──普门示现。 这里,我们讲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的一个公案,给大家作参考: 在隋文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道士,这位道士他定期下山来卖仙丹,然后就跟人家说:你吃这个仙丹就可以成仙了!事实上很多人吃了仙丹之后,就在晚上的时候跑到山上去,然后就失去了消息,一去不回。大家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吃了仙丹,上山之后就没有下山了呢?于是三、五个人集合起来上山去找;就在深山里面找到一个山洞,原来那是一个大蟒蛇的山洞,叫做毒龙。其实毒龙就是大蟒蛇,也就是蟒蛇修练成就之后变成精,就化成道士来诱骗众生,虽然大家知道后很恐惧,也没办法。 直到有一天,有一位老比丘来到山上,受居民的乞请到那个山洞去,就用慈心三昧把大蟒蛇调伏了,大蟒蛇就离开了。之后这位老比丘就住在山洞里面,直到六月十九号那一天,突然间山上放大光明,村民跑上去看,原来这位老比丘要入灭了。这位老比丘就坐在山洞前面,入火光三昧,用三昧火把自已的身体烧掉。就在火烧的过程当中,火光上面现出一尊观世音菩萨骑着一只龙,骑龙观音就是这样来的。这是一尊白衣观世音菩萨脚踏一条龙的相状,这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就是说:观世音菩萨在度化众生时,祂是恒顺众生的因缘,既然这只大蟒蛇现出道士的样子,那么观世音菩萨就现出一个比丘身──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这是说明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的功德。 【79】十六观之十一——势至观(一) 辛五、第十一势至观 我们知道菩萨的功德,基本上都是以祂的相好光明,特别是以光明来做代表。我们看前面观世音菩萨的光明,基本上是比较慈悲、调柔,代表大悲。但大势至菩萨的光明比较偏重在智慧这方面,是比较刚强、调伏的,所以忏公师父念大势至菩萨时,称南无大力大势至菩萨,多了一个大力,表示这是一种智慧的调伏。 总举观相─次观大势至菩萨。 重辨观相─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 正明圆光─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 光益有缘─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 观世音菩萨跟大势至菩萨的身量一样,比阿弥陀佛矮一点;此菩萨的圆光,每一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祂的光明能够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的光明,可以照十方国土,作紫金光色,只要有缘的众生,皆悉得见。 那么,见到此光有什么好处呢? 从光立名─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只要见到大势至菩萨一毛孔的光明,就能够见到十方无量诸佛净妙的光明,所以号称此菩萨名无边光,又称为无边光菩萨。为什么叫大势至呢?因为祂能够以智慧的光明普照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远离三涂之苦,成就无上的威德势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就是:祂能够调伏众生的罪障,远离三恶道,所以叫做大势至。 【80】十六观之十一——势至观(二) (卷十四) 在佛法的修学过程当中,有声闻道跟菩萨道。声闻法的修学是单一的,声闻人的修学过程,一路走来就是一个心态:好好的都摄六根,直到自己了生脱死为止──所作已办,更不管众生是怎么回事。 但是,菩萨道的心情就比较复杂了,你看看菩萨戒就知道,不但要自利还要利他,而自利跟利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菩萨道面对自己乃是刚强──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不能断要他断,没有商量的余地;但是面对众生,就必须处处包容、广设方便、等待适当的时机,要有无量无边的胸量和耐性。 所以,当你要行菩萨道的时候,你是两种心态:对外,现出观世音菩萨的千手千眼大悲心;对内,要像大势至菩萨那种刚强的大势力。所以大势至菩萨多分来说,是比较偏重在大力、大势,就是一种自我调伏的威德力,我们看祂所表现出来的特色,跟观世音菩萨有些不同。往下看经文就会更清楚: 天冠庄严 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 佛陀介绍大势至菩萨也是一样,从头乃至于手、脚,也是从上而下介绍的。 此菩萨的天冠,祂的帽子有五百朵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座宝台;每一宝台当中,能够显现十方诸佛净妙国土、演说妙法的广长之相。 肉髻宝瓶 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 此菩萨头顶的肉髻,犹如红色的莲华;钵头摩华是指红色的莲华。肉髻上面有一个宝瓶;宝瓶当中,盛诸光明─充满着光明,显现出菩萨自利利他的种种波罗蜜。 余同观音 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 那么,此菩萨其余的身相,跟观世音菩萨等无有异。 观世音菩萨的头顶,是祂的本师阿弥陀佛立像;大势至菩萨是顶着一个宝瓶。宝瓶里面装什么呢?古德解释说:大势至菩萨因地修行的时候很孝顺,虽然出家修行,父母早已往生,祂就把父母的遗骨,装在宝瓶当中顶在头上,表示对父母的一种感恩与孝养之心。以下就更能表现出大势至菩萨的特色,就是关于祂的坐态跟动态,先看大势至菩萨动态的表现情况: 地行妙用 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 这位菩萨在行走的时候,十方世界一切震动,表示菩萨的威德力,能够突破一切障碍,也就是菩萨的行力强;在震动的地方即涌现五百亿的宝华;一一宝华的大小庄严,就跟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的莲华一样,那么庄严、那么高大。这是讲到菩萨在行动时,能够触动大地的震动。 坐相妙用 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 其次,此菩萨坐的时候,即便是静静的安坐在祂所居住的──极乐世界七宝国土,也会产生动摇。怎么动摇呢?从最下方的金刚佛刹,乃至最上方的光明王佛刹,这是最上和最下,那么在这中间的国土当中,有无量无数分身阿弥陀佛、分身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都云集到极乐国土,充满在虚空当中,各坐在莲华座上,演说妙法,度化苦恼的众生。 从这里我们看到大势至菩萨──走路的时候大地震动,安坐的时候也是大地震动。从修行的角度来说,震动表示一种突破的意思。当然,我们现在解释震动说是地震,地震在算命学上表示变化,一个国家一旦发生大地震,表示这个国家的经济、文化乃至于国运,会有重大的变化,只是变好、变坏不知道。总之,这个国家发生地震之后,会有另一个不同的因缘出现,可能是往好的方向走,也可能是往坏的方向走,表示会有变化,算命学上是这么说的。 从佛法的角度来讲震动,虽然也表示变化,但是是往好的方向变;比方说佛陀八相成道当中,有四个相状能令大地震动──首先,佛陀出生的时候,大地六种震动,表示在黑暗当中,光明即将出现,有人要为众生说法了;第二个成道的时候,大地六种震动;第三个佛陀初转法轮的时候,大地六种震动;第四个佛陀入涅槃的时候,当光明即将消失时,大地也会有六种震动。有这四种情况。 【81】除非有一天你遇到《楞严经》 诸位如果受过戒,还记得受戒的时候,是怎么得戒体的?第一个要观想,对不对?你一定要观想,不能在那个地方打妄想,打妄想得不到戒体,必须要──心境相应。什么叫做境呢?观想一切有情无情,都是你持戒的对象;以前这些境界都是你造业的对象,现在变成你持戒修行的对象。那是用什么心态呢?用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三种增上心来跟这个境相应。 当心境相应的时候,第一个观想什么?大地震动!你一念的发心,大地震动,涌出白色的云雾:第二个充满在头顶上方;第三个云雾从头顶灌进去,充满你的身心,过去的烦恼黑水就从脚掌排出来,跟大地结合变成堆肥。从今以后,你就是法王座下添新生,你的身、口、意充满了戒体,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对不对?受戒它也是六种震动,表示我们的生命从今开始转变了! 为什么在修行当中很强调震动、变化?当然,如果你是看天台宗,那就不觉得重要,因为天台宗讲真如是不生不灭的;如果你是学唯识,就会知道这个很重要。 《唯识学》解读人生,认为人是有情识,所谓识就是情感。这个情感是什么呢?事实上就是第七意识的一种执着。读唯识你就会发觉人要改变很困难,非常困难──好比你前生喜欢喝咖啡,今生也一定喜欢喝咖啡;你前生喜欢喝茶,今生也一定喜欢喝茶,没办法改变的。为什么?唯识学讲种现相熏──因为阿赖耶识有种子,你为什么喜欢它呢?你有这个种子,有这个潜在的功能,所以当种子起现行,你造作之后,现行又熏种子,种子与现行,这样互为因果,辗转相续,永远就在恶性循环当中。换句话说:你有这种倾向,你就会去造作;去造作的时候,又加强这种倾向。 所以《唯识学》说,一个人想要改变,很困难,就是因为有等流性──你有这种个性,你就容易生长在这种环境;有这种环境,你又很习惯造这种业;你造了这种业,使令你来世又投胎在这种环境;也就是: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第八识的种子,把你习惯性的第六意识思考创造出来,第六意识的造作,又回去加强第八识的种子。所以才说:七佛住世犹为蚁子,因为没办法改变! 除非有一天你遇到《楞严经》,开始懂得回光返照──用我空、法空的智慧,观察这一念心─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的烦恼习气这么多,是怎么有的?其实我们以前是心随妄转,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这时候你开始回光返照,从你内心深处去找答案。只是我们已经忘却来时路,都不知道家在哪里?离家太远了。那么《楞严经》说:你要向内找生命的根源、找到生命最初的本来面目,这时候你才真实的开始改变,大地六种震动就是这个意思。 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自己愿意改变,你自己不愿意改变,谁拿你都没有办法。你念佛念了三十年,个性还是这样,很正常,因为你不想改变;佛陀可以现出无量的相状,进入到你的心中,但是祂不能帮你改变,没办法,没那么容易!一定是你自己想要改变,佛陀才有办法帮你改变。 你看观世音菩萨的相状,祂是以手为主─利他,现出慈悲的光明,普遍的摄受众生,祂是一种调柔相。但是大势至菩萨祂那个脚在走路的时候,十方世界一切震动;他的脚,双腿一盘的时候,七宝国土一时动摇,都是在调伏我们的妄想习气。诸位看《念佛圆通章》的结尾: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所以在利他的时候,是普门示现;但是到了佛堂之后,开始要都摄六根,把所有的分心全集中起来,这是自利和利他心态上的不同。 诸位如果有因缘去莲因寺,会发觉到有一个特色,你看忏公师父,他把大殿庄严得跟皇宫一样,法王住的地方,那是具足种种庄严──有莲华的庄严、光明灯、幡盖,五花八门,非常多元化。但是如果到忏公师父的寮房,就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非常的单调,就是一张很古旧的桌子、然后几张椅子、旁边一个窗户,只有这样。所以从大殿进入到忏公师父的寮房,就像进入到另一个世界,两种景象好像兜不太起来。其实,忏公师父的精神就是这样──摄受众生是普门示现,大殿是给大家用的,必须让大家生起欢喜心、恭敬心;但是自受用的时候,他的寮房却很单纯。可以这样讲:老人家在设计佛堂的时候,是取观世音菩萨的精神,但是自己的用功佛堂是取大势至菩萨的精神,修行越简单越好。所以才说:个人用功和利他,那是两回事。 【82】人如何来世变成鸟…… 结示观名 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菩萨色身相;观此菩萨者,名第十一观。 这一段做个总结,说:我们能够做这个观,就是观察大势至菩萨的真实色身相,这是第十一观。这样观想成功之后,有什么功德呢? 观成之益 除无数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 第一个,从现世的安乐来说:过去所造的种种五逆十恶的生死重罪,在观想菩萨的相状过程当中,即能灭除。其次,讲到来生的功德:若是能将大势至菩萨观想成就,来生不处胞胎。三界的轮回都是以胞胎为主,不处胞胎表示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莲华化生,就能够游于诸佛净妙国土,得到身心自在, 总辨观成 此观成已,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 此观成已,名为具足观想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色身相。 到这个地方整个正报的观想─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其实已经圆满了。这个观想是怎么回事啊?《楞严经》讲到观想的修行,有举一个譬喻说,为什么我们要观佛菩萨的相状?这叫做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菩萨每一个相状的出现,都是不简单的,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菩萨的相状都是功德所成就的。所以祂的相状在我们身口意运转的时候,就像我们的身上没有香气,但是我们经常把佛菩萨的相状在心中转来转去,我们身上也有戒定慧的香气,有一种所谓的净法熏习──功德熏习的意思。 《楞严经》里面说,我们心中经常出现什么相状,会影响我们来世轮回到哪里去。它有讲到十二类生,就以人道跟畜生道来说,如果一个人,经常生起一种欲想的相状,比如说你这个人很重感情、有情有欲,那你来生是胎生,因为有情有欲的相状是粗重相,所以就会在地上活动。那为什么它会做鸟呢?同样是畜生,为什么有些畜生是在地上跑,有些是在空中飞呢?《楞严经》说因为他心中的相状,轻举躁动,他这个人做什么事没有定性,一个东西玩几天就没有兴趣,所以才做鸟,它的相状是一种动相颠倒。你看那些鸟飞到地上,在地上叼两口,然后东看看西看看,又飞走了,鸟类的众生没什么耐性。而这当中的动态有两种:一种是天上的飞鸟,一种是水类的鱼,叫卵生。胎生是属于欲颠倒,它是有情、有欲的;卵生是属于动颠倒,它的习性是躁动的。 那么同样是畜生,为什么它会变成湿生呢?就是遇到水、光明温暖它就会化生,从水里面化生。这种人的相状喜欢趋炎附势、唯利是图,他看谁有福报,就喜欢靠上去。这种人喜欢攀缘别人,以这个攀缘为相状,来生就容易变成湿生。又什么叫化生呢?化就是假托,他喜欢假托A去伤害B;喜欢用假托的情况,就变成化生;像蝴蝶小时候是毛毛虫,长大之后变成蝴蝶,它就是以假托为相。 这是讲到众生轮回的相状,都是属于一种颠倒相,如果我们心中经常生起颠倒相,就是是心作众生,结果是心是众生。在生命的恶性循环当中,过去造了很多颠倒的罪业、生起颠倒的烦恼,所以很容易生起过去的等流习气、产生颠倒的相状。怎么办呢?怎么改变呢?佛菩萨有无量的功德方便,祂设定了很多相状,然后进入到我们心中,让我们产生变化──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我们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只要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忆念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忆念大势至菩萨的功德──能得佛菩萨的加持而具足种种功德,就如同染香的人,身上自然会有香气,是这个意思。 关于这个观想,当然你要信心具足,你要相信这就是十方诸佛、菩萨的化身,你用真实的信心去观想诸佛的相状,那真的能消除罪障,乃至未来能够常游诸佛国土;也就是以真实的相状,来破除我们过去的颠倒相,是这个意思,这叫做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啊! 【83】十六观之十二——普往生观 辛六、第十二普往生观 其实到这个地方,整个依报、正报观已经结束圆满了,以下这两个观,是做总结收尾的。 所谓普就是普遍的意思,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 第一个,从修行的内容来说:它是普遍的含摄一切依正庄严。前面的观想都是单一的依报,或者单一的正报,那么以下是一个综合式的,涵盖一切的依、正二报,所以叫普遍,这是从修行的内涵来说。 第二个,从加被的根机来说:这个修法比较简单,人人都可以修,因为普被三根,所以叫做普遍。 结前启后 见此事时。 作自生想 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 见此事时,此包括前面的依报、正报,观想成就之后,接下来要做两个观想,这两个观想非常重要,古德说如果前面的你修不来,起码这两个要把它修起来: 首先,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 是说:这个时候你要观想你这一念心,跑到那里去了呢?是往生到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的莲华去了。然后结跏趺坐,就在极乐世界的莲花当中,两腿双盘。总之,你要经常观想你的心投生于极乐世界莲华当中,而不是投生到胞胎里。之后,结跏趺坐,要做什么呢?有两件事: 第一个,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坐上莲华的第一件事情,要观想莲华合起来,因为这个时候你要远离娑婆世界,然后一刹那间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观想这个莲华飞到极乐世界去,到了之后,再观想莲华开了。 第二个,莲华开了之后,看到有五百色的光明来照身想。这个地方后文会说到:到极乐世界华开见佛的时候,佛菩萨不是马上为你说法,大部分是先用光明来照我们,为什么呢?先消除业障。照了之后我们的心眼就打开了,心眼打开就是指业障消除、智慧开启──见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佛菩萨充满虚空当中,正报庄严。而且还听到旁边的八功德水、鸟类、风吹树林、以及诸佛的音声,都在演说种种妙法,所说的妙法,都跟大乘的十二部经相合。 定散常忆 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 这是说:首先观想我们在娑婆世界,因为一念的清净信仰以及愿力,出现一朵莲华,我们端坐在莲华中,然后莲华合起来,就飞到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中,之后华就开了。华开之后做什么呢?佛陀放光照我们、为我们说法。入观的时候,必须专一,出观的时候,也要把极乐世界的境界,经常放在心中,忆持不失。 结示观名 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 三圣来现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当我们观此成就,见到极乐世界依正二报,就等于见到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或者讲普往生观。那么,无数的无量寿佛化身,以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就经常能够跟修观者感应道交,加持护念。 古德说,这个观法,最好每天晚上睡觉前要观一次,因为这一观对我们往生来说很重要!这个观法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熏修念死无常:我们凡夫最可怕的执着就是常见,我们昨天活着、今天也活着,这样一天过一天,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可以永远活下去,所以会作无止境的布局,贪求无厌。因为我们假设还会活在这个世界上,当然要做很多的准备。等到死亡到来的时候,糟糕啦,没办法接受,手忙脚乱。所以这个观想可以提醒我们,死亡总有一天要到来,我们终究只是娑婆世界的一个过客。 换句话说,念死无常就是告诉我们平常要慢慢放下,临终才能放下。我跟大家讲那是慢慢的放下,因为你不是六祖大师说放下就放下,这种人太少;我们是今天放下一点、明天放下一点,一般人都是渐修的──理可顿悟、事要渐修。如果你每天观想莲华、到极乐世界去一次,你就会提醒自己,原来娑婆世界对你而言只是暂时性的。这是第一个熏修念死无常。 第二个熏习往生的愿力:一个人难免会有很多的规划,更重要的是来生你要去哪里?一定要先规划好。很多净土宗的念佛人,不一定有来生的规划,比方说有些人虽然念佛,但是当他面临死亡威胁时,还是感到恐惧,可见得他对来生的规划并不明确。一般人大概都只规划到今生,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退休、然后怎么怎么的……总之,今生死了之后,未来的生命,就是一片空白,这样的观念是不对的。 当你想到死亡,你会感到恐惧,表示你来生还没有作好规划。就像我们对一个不知的东西才会恐惧,你以为你要去一个陌生、不可测的世界,所以你会感到恐惧;好比我们遇到黑暗也会恐惧,因为我们不知道黑暗前面是什么。临终要做到生死无惧,一定要把来生这一条路走得很熟,所以蕅益大师说:修净土宗的人,想要熟处转生啊,必须要先生处转熟! 什么是熟处呢?世间的这些尘劳事务、五欲境界都是熟处。一个人想要放下世间的因缘,必须把来生的因缘先提起来,就是生处──对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这条路你要走得熟悉,说清楚一点就是:一定要做好来生的规划,才可能把今生的因缘放下。净土宗是用来生带动今生,是为了未来,所以才说:我今暂作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上面的熏修,意思就是告诉你:你今生一定要死亡,死亡以后你去哪里呢?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蒙阿弥陀佛光明的摄受、阿弥陀佛说法的开导,每天都要把这些因缘走一趟,让它由生转熟,这个叫普往生观。 我们前面熏习阿弥陀佛的相状、观世音菩萨的相状、大势至菩萨的相状,并没有明确说要往生;只是藉这些相状来消业障、启发善根而已,这个地方就实际的付诸行动了。 【84】十六观之十三——杂明佛菩萨相观(一) 辛七、第十三杂明佛菩萨相观 所谓杂,是说它是综合式的。前面是综合式,此观也是综合式,那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前面的普往生观是讲到临终的往生,这一观是往生以后的事情。 那么前面的普往生观,是提醒一个净土宗的人,要赶紧做好来生的规划,要把来生的道路赶紧把它铺出来,不能等到临命终的时候,才说:我来生去哪里都不知道?这就糟糕了!一定要在死亡到来之前,先把来生的路铺好,然后熟悉极乐世界的相状。 正告当机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 佛陀告诉阿难及韦提希:如果真的发心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除了普往生观之外,应当经常跟诸佛菩萨结缘,如何结缘呢? 先观小身 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前面的阿弥陀佛观是: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那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但是这个地方讲丈六的像状,一丈三米三就比较容易观了。而阿弥陀佛就站在七宝池、八功德水的莲华台上,就是我们往生之后有阿弥陀佛站在那里,当然旁边还有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佛力得成 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 比较显胜 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 如前面所说的,无量寿佛的身量高大无边,祂的色身不是凡夫所能观想到的;但是如来有宿愿力,因地发了四十八愿──有忆想者,必得成就,除了想象,我们也可以忆念祂的功德,一定可以感应道交。单单观想佛像,就能得无量福德,何况能够观佛的具足身相呢! 这里,我们再说明一下:前面偏重在观想,当然就比较偏重在实体的相状上──于境取相。但事实上我们的心比较暗钝、羸弱,所以很少人可以把阿弥陀佛的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观出来,因为实体的相状,对我们凡夫来说有一点困难,超出我们的能力。所以佛菩萨有一个方便,祂说:可以用忆念的方式。这样讲就跟《念佛圆通章》有相融通的意思,因为《念佛圆通章》也是讲忆念──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这是譬喻说:诸法因缘生,人跟人之间,在这么浩大的宇宙当中,为什么你跟他会相遇呢?因为你前生忆念他的优点、忆念他的好处,他也忆念你的好处,两个人今生就相遇了。所以在这么多人群当中,你看到他起欢喜心、他看到你也起欢喜心,两个人就结合了。如果你是单方面的忆念,他早就把你忘掉了,那你们来生在一起就产生不了感应,因为单方面的忆念没有用。 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虽然我们没办法观成阿弥陀佛的相状,但是起码可以忆念祂的功德!换言之,十方众生,祇要有信心、欢喜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可以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这种忆念就容易做到,临终即可蒙佛慈悲摄受。 人跟人之间的感应,这个忆念很重要。过去在读者文摘里,有讲到一个实际的公案:美国的高速公路,有一天发生重大的车祸,有一台轿车被撞得很严重,里面的驾驶员几乎快死了,轿车就被拖到路边。这时候突然有一部车停了下来,有一位老太太她是基督徒,望了那部车一眼,她没有看到人只看到车而已,就起慈悲心为他祷告──愿主的光明能够照耀这个死者,让他的灵魂能够得到安息!祷告完之后,车又开走了。 过了几天之后,有人来敲她的门,对她说:某某人啊,其实我们没有见过面,我也不认识你,但是你记得吗?几天前你经过高速公路的时候,看到了一桩重大车祸,车子里的人就是我。其实那个时候,我的神识已经飘到虚空中,当时感到非常恐惧不安。但是我感受到有一个很温暖的光明,在为我祷告、为我祝福,也因为你的祷告,让我感受到一种光明的力量,让我又回到世间来。我当时有看到你的车牌,所以来找你,表示感激,是你那份虔诚的祷告,把我从死神中救回来的! 诸位想想看,这位祷告者,她可以把祝福的心念传给对方,事实上她也不知道对方长得怎么样,只知道忆念,结果他接收到了。所以当你觉得观想有困难,可以用忆想──观其像、忆其德,忆念佛菩萨的功德也可以。忆念是比较抽象,我们可以观想阿弥陀佛放光照我,光明当中有四十八愿可以救拔我,让我今生消业障、让我临终往生,就是透过忆念,把这些功德带进来,是这个意思。 【85】十六观之十三——杂明佛菩萨相观(二) 自在所现 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 阿弥陀佛,神通如意,阿弥陀佛祂有广大的自在力。什么自在力呢?能在十方的众生世界,做种种色身小大的自在变化,可以现出大身相,八万四千相充满虚空中;也可以变成小身相,比方说现丈六高相,或者八尺高相。像忏公师父拜佛的观想是说:佛陀八尺金身放金光,就是观想八尺高的小身佛相。但是所现的身相都是真金色,圆光及光中化佛、宝莲华座,都如上文所说的。 菩萨助化 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 至于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于一切处,身同众生。这个地方已经把佛菩萨人性化了,不再说几万由旬、几千由旬了,就是用人的身高来拟同佛菩萨的身相,所以说身同众生。那么,我们观察菩萨的首相,就知道是观世音、还是大势至,因为观世音菩萨头顶上是一尊立佛─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的头顶是一个宝瓶,不太一样。这二尊大菩萨,是来帮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众生的。 结示观名 是为杂想观,名第十三观。 杂想观的目的,就是要让你心中存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经常忆念祂们的功德、经常忆念祂们跟你同在,是这个意思。不一定要透过相状,也可以忆念祂们无相的功德。 忏公师父每次教蒙山施食,都会教很多咒语,当然忏公师父的咒语发音很标准,他是用梵音读诵的。但是每次教咒语,他都会讲一个公案,这个公案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他说有一位西藏的上师,带了几位徒弟在行走的时候,在高山上看到有一个茅蓬上面大放光明,出现了大白伞盖。他心想这个茅蓬一定有大修行者,所以就去拜访。这位修行者很谦卑并顶礼上师,上师问说:你是修什么法门?修得这么好。他回答说:没什么特别法门,我每天就念:嗡嘛呢呗咪牛。这位西藏上师说:你修得很不错,但是不是这样念的,应该念:嗡嘛呢呗咪吽才对!喔,修行者听了很感谢上师,就跟他顶礼。讲完之后,这位上师就离开了。 上师走了一段路,再往后一看,吔,茅蓬的光明竟然消失了!宝盖也没有了!上师就很紧张,赶紧走回去跟修行者说:对不起啊,我刚刚教你教错了,嗡嘛呢呗咪吽不对,你还是念嗡嘛呢呗咪牛好了,等这个上师走了之后,回头一看,茅蓬上面的光明、大白伞盖又再出现了! 这是说明什么事情?心态比相状更重要啊!就是说:虽然我们没有能力很清楚把佛菩萨的相状观出来;但是我们真的想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我们不喜欢继续活在过去的妄想中,那么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个,跟着过去的妄想走,继续流转,这个就比较容易,这个是熟境界;第二个,从今以后选择跟着阿弥陀佛的光明走,灭恶生善、求生净土。 问题是:我们没有力量把阿弥陀佛的相状观出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忆念的方式──忆念祂的功德,生起强大的信仰、坚定的愿力,照样也可以往生。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的法身有无量的自在力!就像经文讲的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 阿弥陀佛的法身有自在力,祂可以用任何的方式,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个地方主要是讲这个理念──佛菩萨是有善巧变化的,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 经文到这里,等于是整个《观经》的因地修学,所谓的十三观全部圆满了,接着就讲到果地的功德─三辈九品,这个问题我们等下堂课再来说明。 【86】佛陀用我们可以接受的相状来引导我们! (卷十五) 庚三、后三观明三辈往生 佛法对于人生,是从因缘的角度来解读的,所谓诸法因缘生。当然,世间慈善家也提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但是世间人所说的因缘观,它的内涵只有今生──今生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今生造恶成就痛苦的果报。佛法的因缘观不是这个意思,佛法的因缘观是三世两重因果──隔代受报。前世造业今生得果报、今生造业来生得果报,需要经过一段的成熟时间,先有种子慢慢去成熟,最后才得果报。这个思想就是一种生命相续的思想。 佛陀曾经用流水来比喻我们人生,说人生就像无止尽的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也会从现在而流到未来。过去是怎么回事我们就不谈,佛法很少谈过去,因为过去不能改变,往者已矣,佛法所重视的人生是:未来要去哪里?你将往哪里去?这一部分是比较重要的──来生的规划。 实际上,生命当中,有两种力量引导着修行者: 第一个力量,是过去业力所变现的相状。这个地方特别是指五欲的相状──财、色、名、食、睡。当这些有漏的相状刺激我们内心时,会产生感受、一种乐受,这个乐受就会对我们产生一种牵引的作用。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的熏习,大都是活在自己的感觉里──诶,你为什么这样?因为我感觉很好就去做了。所以一般人很难跳脱过去的业力,因为你太重视你的感觉,由感觉产生的思想,都是使人趋向于生死轮回,这是生死轮回一个很强大的力量。 我们看《楞严经》─破妄显真,它破的妄是什么呢?就是从感觉所引生的思想全部是虚妄的。连阿难尊者出家,也是缘佛的相好──佛陀问他说:你为什么出家?我是看到佛的三十二相很欢喜而出家的。佛陀说:这样的发心是属于生死业力,即便是善,也是生死的有漏果报,因为你是跟着感觉走。这种力量在我们生命当中,引导的力量也是很强大。 另外一个力量是佛陀出世之后,也创造一个相状来引导我们,就是种种的波罗蜜的相状。比方说佛陀施设布施的相状,来引导我们行布施;施设持戒、忍辱的相状,来引导我们持戒、忍辱,乃至于从净土宗的感应道交,创造了──南无阿弥陀佛的音声,来引导我们;或者是本经所说的莲华观、宝树观、楼阁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依正庄严的相状来引导我们。 那么,佛陀为什么要用相状来引导我们?为什么不将祂的功德直接传授给我们呢?这个问题,佛陀在《法华经》说得很清楚,因为: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佛陀说:我想把功德、智慧送给众生,但是众生没办法接受!因为凡夫的心无法直接趋向无相的真理,需要藉一个相状来引导,让他有所住。我想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一念不生,我也要一念不生;阿弥陀佛的心是如、我的心也要是如;因为凡夫做不到,所以需要一个相状来让他攀缘,攀缘音声、攀缘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才能构成感应道交,这就是本经修行的主要观念,叫做藉相修心,或者说藉假修真。 好比刚开始我们攀缘莲华的相状,虽然这时候只是一个假相,不是极乐世界真实的莲华。但是你不要忘了,大智慧的佛陀──为实施权,祂所施设的这种假相,能够引导我们趋向真实的功德。 东晋时代有一位大学者叫刘宜民,这个人大家可能都听过,在当时很有名。他自中年以后,就不想做官,不想跟那些贪污的官吏同流合污,就罢官返乡,然后参加慧远大师东林寺的白莲社,这是专门在念佛的。不过慧远大师跟善导大师不太一样,慧远大师的念佛是修止观,持名跟观想配合,所以他在寺里造了很多的莲华池。 这位刘宜民居士,他一生当中见过阿弥陀佛三次:第一次看到阿弥陀佛放光;第二次在修止观的时候,看到阿弥陀佛摸他的头;第三次的时候,看到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的莲华现前,这个时候,虚空中就有一个音声告诉他说:你可以喝喝看!他拿这个水起来喝,果然特别的甘美,而且全身的毛细孔放出香气来,他知道他的净业已经成熟了,隔天就召集大众,跟大众告假说:我要往生净土了,我的净业已经成熟了。说完就点燃三炷香:第一炷香供养本师释迦牟尼佛,第二炷香供养阿弥陀佛,第三炷香供养十方诸佛跟《妙法莲华经》,供养完之后,拜下去就往生了。 关于这个公案,在《净土圣贤录》里有记载。这公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刚开始他只是人的果报体,也没接触过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对不对?他是依止佛陀所开演的相状──佛陀告诉我们怎样观七宝池、八功德水……用语言文字的相状,让心中显出一个影像来。这个影像是什么?当然是假相,不是极乐世界的相状,但是藉假而修真──这个假相能引导我们,慢慢的因缘成熟了,你就会有感应,这叫做不思议的熏习,结果有一天,八功德水果然出现了,他真的是可以喝到这个水。 佛法的修学,基本上都叫藉假修真,我们没有佛的功德,只有凡夫的烦恼跟罪业,但是接触佛法之后,慢慢的学习、慢慢去改造自己,依靠佛法布施、持戒种种相状,慢慢引导我们,最后也可以出现佛的功德,这个也叫藉假修真。所以才说: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佛陀为了安住我们的心,必须用我们可以接受的相状来引导我们。 本经亦复如此。我们没有一个人去过极乐世界,也没有一个人看过极乐世界,没关系,大智慧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在本经里面,安立了很多语言文字,我们照这个文字相去观想,就能够把极乐世界的真实功德创造出来,是这个意思。 【87】十六观之十四——上品生观之上品上生(一) 那么前面的十三观,都是偏重在因地的止观,以下讲到果地的差别。所谓后三观,是指第十四、十五、十六三观,说明三辈往生的差别相状。三辈包括上辈、中辈、下辈三辈。这当中有三科:第十四上品生观、第十五名中品生观、第十六下品生观。辛一的上品生观又分成三小科:一、上品上生;二、上品中生;三、上品下生。 上品上生的因果相貌,我们先看他的因地─这个人为什么能够上品上生?他平时修了那些功德?先看他的因相: 标名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 正示: 正明生因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以及韦提希,所谓上品上生者,以下有三段,先看第一段最为重要,因为它是往生的正因。 说有一类众生,他心中有一个愿望,希望来生能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去,怎么办呢?他的心中一定要发起三种心,即便往生。这个即便很重要,就是当下就能够往生,也就是说只要具足了三心,就已经成就往生的条件。 其实《观经》的九品跟《无量寿经》的三辈,是有相通的。莲池大师说:《观经》的九品跟《无量寿经》的三辈,两者相通的地方就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当然,修行上还是有所差别,因为《无量寿经》的三辈,它的上辈、中辈、下辈全部是修善业,但是《观经》的下品,是造恶凡夫啊,所以修行上有优劣的差别,但是根本功德──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部分是相通的。 我们先看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三种心合起来才叫菩提心: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这三种心态是往生的主要条件,也就是你想要往生,如果不具足这种心态,你就不可能往生! 关于这三种心,古德的批注有很多种,最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智者大师的批注,一个是善导大师的批注: 一、智者大师:他是从一种广义的成佛之道来解释三心,他的想法是认为:为什么要往生净土呢?是为了成佛,不是到净土受快乐而已,是从长远的成佛之道角度,来解释三心。 二、善导大师:他是从一个比较狭隘的求生净土的角度,来解释三心。关于这两种解释,我们都加以说明,他们之间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首先,看智者大师广义的三心: 一、至诚心 这个至诚心是指真实的心。真实的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心中不能夹杂任何的颠倒妄想,很真实,没有任何的妄想。那怎么做到呢?智者大师解释真实的心,他用正念真如来解释。我们的心一般是活在妄想中,由于感觉的刺激而产生一种想象,然后就跟着感觉所带动的想象而转,叫做心随妄转。现在慢慢训练自己─回光返照,观察我们内心深处,你从什么地方来?结果找到我们最初的本来面目──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所谓的正念真如,其实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来无所从:我们的生命从什么地方来?事实上生命没有所谓的开始。我们的色身、思想怎么有的呢?是从空性来的。生命是无中生有的,本来是清净本然,后来打了某种妄想,这个妄想就带动了业力,这个业力熏习真如,慢慢慢慢就把你现在的色心诸法创造出来,就这么回事。 第二个、去无所至:既然是无中生有,所以我们是从空性而来,那么死了之后,又到哪里去了呢?也是回到空性去。所以对于人生,《楞严经》从真如的角度来看,人生是没头没尾,没有一个人会有结果的!你做得很成功,到最后也没有结果,只留下业力这个东西,其他通通没有,只有留下过程当中的点点滴滴,结果通通没有! 其实,正念真如的思想就是空观的思想,因为所有的相状都是暂时的──我们从空性而来,就空性而去,所以真实心是一种空观的智慧,让我们远离妄想分别。 二、深心 这个深心是属于假观。智者大师解释什么叫深心呢?就是:佛果深高,发愿祈求成就。你看到佛陀有无量的功德,内心产生一种愿望,希望自己也能成就这种功德。那古德的解释就更简单了,就是乐集一切善法!对于佛菩萨的种种波罗蜜生起欢喜心、积集善法,所以这个深心,其实就是一种善巧方便、积功累德的假观。 三、回向发愿心 这是指大悲心,心中发愿救拔一切众生的痛苦。 综上所述,就是智慧心、善巧心和慈悲心,具这三心者,必生彼国;当然还要配合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以上是智者大师解释三心,他是从智慧跟慈悲的角度来发明三心的内涵。 【88】十六观之十四——上品生观之上品上生(二) 再看看善导大师,他是怎么解释三心: 善导大师解释三心,他不谈长远的成佛之道,而是说你现在是一个生死凡夫,如何能够往生净土?先谈这个问题。所以他的主要思想,不是建立在智慧跟慈悲上,而是建立在顺从本愿这四个字,他以顺从本愿来贯穿三心。 首先,什么是至诚心呢?这种真实的心怎么做到呢? 他说:阿弥陀佛因地行菩萨道时,祂每一个念头及其所生起的三业,都是从真实心所发出来、去造作的──以真实心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我们身为阿弥陀佛的弟子,也应该随顺阿弥陀佛的本愿。因为随顺弥陀的本愿,所以依止真实的心,愿离娑婆一切杂染的因缘,也依止真实的心来欣求极乐世界的功德,乃至以真实的心来身业礼拜、口业称赞、以及意业赞叹彼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 智者大师引导我们所发的真实心,是从智慧跟慈悲这两个角度切入,是属于智能型;那么善导大师这个真实心,是说我凭什么能够远离妄想呢?因为我听阿弥陀佛的话、我跟阿弥陀佛学习──阿弥陀佛的因地,依止真实心修习种种功德,我也应该这样去做。 二、深心 智者大师解释深心,是乐于修习一切善法,但是善导大师解释深心,是一种信仰的心,对阿弥陀佛功德的一种真实信心,叫做深心。这个真实信心有两个内涵: 第一个,身为阿弥陀佛的弟子─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我是生死凡夫,从现在开始每天用功不吃饭、不睡觉,以我自己的力量,决定不可以往生,不可能。那怎么办呢? 第二个,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必得往生。我相信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有足够的力量救拔我,所以我对阿弥陀佛通身靠倒,产生真实的信仰,这叫深心。这不是要你去广修波罗蜜,而是说:我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可以救拔我,只要相信祂、依靠祂就可以了,这叫深心。 三、回向发愿心。 所谓回向发愿心,就是把前面真实的心跟深心的功德,至心回向发愿,把所修一切的善根,回向──愿生彼国。 善导大师的三心,完全依靠弥陀的本愿而发心的,就是顺从本愿,没有个人的想法,这样就是三心具足。 这两个观念都可以,都有需要。为什么呢?因为临终的时候,恐怕你皈依的心不够,所以善导大师的三心,是以一心归命、感应道交,先求感应道交。但是智者大师的三心呢?你到极乐世界是为了成就佛道,所以必须把菩提种子,先把它成就。一个是短期目标皈依的心,一个是长远规划成佛之道的菩提心,这两个三心都很重要。这是往生的必要条件,所以具三心者,再加上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就必生彼国了。 【89】十六观之十四——上品生观之上品上生(三) 其次,因地修诸功德,这个修诸功德不是必要的,因为你的功德优劣、好坏,只影响到品位高低。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这是指具备这三种功德的众生,也可以往生: 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 慈心不杀,前面说过: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属于人天的善业;具诸戒行,是受持三皈、具足戒行,这是属于二乘的善业。 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依止大乘经典而发起菩提心、成就菩提善根,这是属于大乘的善业。 前面这三个就是净业三福。 三者、修行六念 这个六念,古人解释说只有上品才有。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我们简单解释一下: 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但是在菩萨戒里面说,佛的三身当中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应化身。就像我们拜的大都是本师的应化身,很少人拜佛的法身和报身。为什么?虽然佛的法身、报身功德甚深广大,但是真正对我们大恩惠的是两千五百年前示现出生、成道说法,陪我们成长、教导我们修行的本师释迦牟尼佛,祂是应化身。 在念佛当中,我们忆念佛陀有说法之恩。假设没有释迦牟尼佛从大悲的涅槃当中,来到世间示现八相成道、说法,没有一个人会知道真理,那就只能活在自己的感觉跟妄想中,也就不知道生命该往那里去了?完全不知道!也就失去了光明的引导,所以忆念佛陀有说法之恩。那么法呢?这个法,是指佛陀所宣说的大小乘经典,法有开慧之恩,能够开启众生的智慧。僧有住持之恩,这些剃发染衣的僧宝,佛陀灭度之后,佛法之所以不会断灭,就是靠僧宝住持正法、续佛慧命。 念佛、念法、念僧,这是忆念他力的加持。那么忆念自力是忆念自己布施、持戒的功德。念天,这里的天是指真理,真如的道理,真如本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事实上,一个人能修持六念,就算这个人没有出家,他的心也不会在世间名利上打转,会看得很淡泊。 但是,古人把三辈九品配合起来的时候,发现有一个问题:《无量寿经》上,佛陀亲口说出家才可以上辈往生,但是《观经》的九品,并没有提到出家,而且它的当机众还是居士韦提希夫人。所以说它的重点不在于外表,现在家相、出家相,如果一个人能够修行六念,六念是出家比丘、声闻人每天要忆念的,表示这个人的心已经不在世俗打转,那种出世的情操,已经生起来了。 最后,你必须把前面的三种功德──回向发愿,愿生彼国。这个很重要!因为这三种功德,不是往生的正因,所以还要做一个回向。前面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不用回向,因为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它本来就是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主要因素,但是修诸功德,就要透过──回向发愿。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这是讲修学的时间。除了以上发菩提心、修学三种功德,还要念佛一天乃至七天,才能够往生净土。 总之,在上品上生的因地,有讲到两个重点:第一个是菩提心的强弱,第二个是修学功德的优劣;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所修功德;这是讲到因地的修学。 【90】十六观之十四——上品生观之上品上生(四) 再看上品上生的果地功德,经文: 所感圣缘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 我们看这个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回向发愿,愿生彼国的菩萨,因为平时特别的精进勇猛,对于菩提心、积功累德,特别的勇悍、无所畏惧,那么临命终的时候,招感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光中的无数化佛、无数的大比丘僧众,以及无量的极乐世界天人众,乃至极乐世界的七宝宫殿,此时皆悉现前来接引。观世音菩萨手执金刚莲华台(上品上生金刚台是最高级的),与大势至菩萨到行者面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在行者身上。 我们看上品往生的人,一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是先为他说法,第一件事都是放光照耀你。关于这一点,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说:为什么阿弥陀佛要先放光照耀我们呢?因为临命终的人,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所畏惧,所以必须有阿弥陀佛光明的安慰、引导,才能够生起正念。阿弥陀佛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就是要来消除我们这种忧虑的心情。 光明照了之后,阿弥陀佛与诸菩萨授手迎接──伸出了右手。阿弥陀佛的接引相,左手是拿莲华,右手是伸下来,来接引这个修行者。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无数菩萨,这个时候都来赞叹这个修行者─劝进其心,赞叹他能修诸功德、发菩提心,也劝勉他万缘放下而求生净土。这是在什么时候呢?就在临命终还没有死亡的时候。 这里我们解释一下:往生净土并没有经过死亡的阶段,是今生成就的。一般人临命终必须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明利心。就是死亡到来的时候,他的头脑清楚了。你看一个人病了很久,突然间清楚了,这个人可能准备要往生了,这是一种回光返照,就像蜡烛一样,快烧完的时候,会特别亮起来。如果你看这个人平常都不太讲话,突然间醒过来清楚了,这就是明利心现前,这个时候就是往生的大好时机。也就是将死未死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头脑很清楚,这个时候要赶紧忆佛、念佛。 如果明利心这个时间过去了,可能是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的时间过去了,昏昧心就现前了──你内心开始暗钝,心也就提不起来,往生的机会就慢慢的降低了,几乎不太可能。因为错过了明利心之后,到了昏昧心就很难提起佛号。 第三个,到最后阶段闷绝,第六意识完全不活动,你明了心没有了,只剩下第八识一种微细的心识在活动。这时候,你就不太可能往生了,因为你的心没办法感应道交,只能随业流转! 总之,临命终时,你不是用心力来引导,就是由业力来引导,就这两种情况而已。你心力强─正念分明,就以心力来转业力;你心力薄弱,那就由业力来带领你──随业流转,看你造什么业就投生到哪里去。所以这里所发生的事情──阿弥陀佛现前、观世音菩萨用手执金刚台、阿弥陀佛放光授手等等,都是在临命终、头脑清楚的时候,就必须要现前。因为往生净土的人没有经过死亡。所谓死亡的定义是从闷绝开始──第六意识不活动,乃至于第八识离开身体就叫死亡。而念佛人是在最后一刹那间即往生净土,这是讲到临终的状态。再看往生以后的情况: 舍报往生 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行者见已,是说这个上品上生的修行人,在临终的时候,见到前面的种种庄严胜相,内心非常欢喜。然后自见其身,这个见不是用眼见,是内心自觉,因为你有信、有愿去跟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或者第十九愿感应道交,所以就感觉到自己安坐在金刚台上,随从佛后,在一弹指那么短暂的时间,便往生彼安乐国了。 生后利益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 往生之后,见佛色身,众相具足。所以上品上生的莲华并没有合起来。一般情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手拿莲华来接你的时候,此时莲华是先合起来,到了极乐世界,可能是七天、或者是几劫后才华开。而上品上生的人,他的莲华没有合,没有所谓的华开见佛,因为华本来就没有合,直接就到极乐世界,然后见到佛陀以及菩萨的色相圆满庄严。因为这个人菩提心强,修行的资粮也殊胜,所以可以直接见到佛及菩萨。 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种种光明、七宝树林,有情的鸟类、无情的树木,乃至于八功德水等等,都在演说大乘妙法。那么这个人就在见到佛菩萨的庄严、听到有情无情演说妙法的当下,证得无生法忍,证得我空法空的真如,成就了初地菩萨位。就是说:这个人一到极乐世界,当下就证得初地,之后做什么事呢? 他方得益 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 过了须臾间,古人解释说,大概是一顿饭的时间;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即能供养十方诸佛,在诸佛面前,做什么事呢?在诸佛前,次第领受成佛之记。 佛陀的口业是这样──如果这件事情,因缘还不决定、还有变量,佛陀就保持默然;佛陀一旦说出口,这件事情就不能改变了。比方说,你看琉璃王灭了释迦族,佛陀说琉璃王七日后必死无疑,琉璃王还不相信,就造了一艘船,把船开到大海去,但是到第七天的时候,这艘船自然生起业力大火把他烧死,一样跑不掉啊。 授记是对未来事情的一种预测,那么佛陀授记有两种: 第一个是有余的授记:就是这个人有漏的生命还在,那么一般来说,是授灭恶生善、离苦得乐。比如你做了这个布施,会生到那一天去受乐、经几劫的时间等等,是针对凡夫这种成熟的果报,做有余的授记。 第二个是无余的授记。这要初地菩萨以上才授成佛之记。是说:你什么时候应当成佛、你的国土名号是什么、眷属有哪些等等,当然这地方是指成佛之记,因为他已经证得无生法忍。 次第亲近十方诸佛,得到授记之后,还至本国西方极乐世界,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你亲近了十方诸佛,当然就能成就种种陀罗尼。陀罗尼叫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陀罗尼是很难成就的,我们一般凡夫到初地,花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修空观,从假入空以自利为主。所以菩萨在初地之前,修行波罗蜜是以自利为主──假藉布施的因缘来启发自心布施的功德、假藉持戒的因缘来启发持戒的功德。 菩萨真正利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从初地到等觉要花两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才开始广设方便─普门示现,所谓的成熟众生、庄严净土。这个时候在利益众生,一个很重要功德叫陀罗尼。陀罗尼必须等到九地─善慧地才圆满。经典上说,一个人成就陀罗尼之后,这个人看经典,一闻千悟;他一看到经典,就懂得里面的道理。其次,过目不忘;好比大悲咒,他念过一遍,就全部记起来,一辈子也不会忘掉,陀罗尼的心力特别强。 你看智者大师在修止观的时候,他得到第一个陀罗尼叫旋陀罗尼,无量百千陀罗尼的第一个。从三昧出来之后,辩才无碍,九旬谈妙;他解释《妙法莲华经》经题那个妙字,可以九旬谈妙;关于这个妙是什么意思讲了九十天,那不是用背的,完全是陀罗尼所具足的功德。 总结─是名上品上生者。 这个菩萨,亲近十方诸佛之后,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我们看上品上生者到了极乐世界,他的修行有两个内涵:首先,华开第一件事,先见到阿弥陀佛。之后阿弥陀佛为他说法,成就无生法忍,也就是先成就空观;这个时候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志愿、也可能得到阿弥陀佛的鼓励,开始亲近十方诸佛,到药师佛的国土、普光佛、普明佛的国土……去亲近十方诸佛,跟十方诸佛广学无量法门,成就假观,也就是陀罗尼。 那么,在四十八愿里面有提到一个观念:当你往生到极乐世界,华开见佛成就无生法忍,乃至亲近十方诸佛,成就种种的善巧陀罗尼后,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如果你的大悲心特别重。你在人间的时候,有很强烈的悲愿──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那你可以把极乐世界无量的寿命,把它放弃掉──除其本愿,游化自在。这个时候以初地之身─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之身,而回入娑婆度有情。这是第一种选择,这种人大都属于悲增上菩萨。 第二个、如果你不放弃极乐世界的寿命,当然就继续亲近十方诸佛,可能就跟娑婆世界有缘众生作感应道交,像观世音菩萨说的: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那些跟你有缘、忆念你的名号、忆念你的身相,你可以跟他作一时的感应道交,但是你不可能到娑婆世界陪他成长,没办法;因为你的寿命还在极乐世界。 所以,四十八愿里面提到:虽然阿弥陀佛给你无量无边的寿命,但是你可以选择。当你成就初地、成就百千陀罗尼门以后,你可以放弃极乐世界的寿命而回入娑婆度有情,陪着众生成长,做他的家人、做他的朋友──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继续待在极乐世界,一直修到等觉菩萨为止,有这两种选择,这是上品上生─上等根机的人。 【91】圣道门跟净土门的两种差别! (卷十六) 壬二、上品中生 每一个学佛人,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离开痛苦而成就安乐。离苦与得乐这当中,离苦又比得乐更加的急迫。重点是我们要找到:痛苦的主要根本是什么?从佛法的角度来看,痛苦的根本来自于生死流转,也就是说:只要继续在三界投胎,你就不可能离开痛苦!只要在三界得一个果报,不管福报多大,没有办法离开三界,就没有办法离开痛苦。因为每一次的受生,一定夹带了无量的痛苦,不管你福报多大,也是烦恼痛苦。所以了生脱死是人生最急迫的一件大事──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是每个人心中共同的目标。 实际上,涅槃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小乘的涅槃,是属于偏空涅槃。就是经过三生或者六十小劫的修学,等生命结束之后,进入到一种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的涅槃,所以阿罗汉一旦进入无余涅槃,就相当于灰身灭智了,只能自受用。这是比较简单的方法。 大乘的涅槃就不一样了,它是真空妙有,虽然是在涅槃当中,但是它有佛菩萨、有净土的庄严。所以大乘佛法的涅槃,所追求的不是空性的涅槃,而是一种万德庄严的净土功德,只要你是走大乘的话,必定要成就依正庄严。那么想要成就依正庄严,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依止自己的力量:比方说你看《华严经》就会知道菩萨怎样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怎样牺牲生命去帮助众生,从这当中去积功累德、成熟众生、庄严净土。这种菩萨道是用血泪走出来的,是一条漫长而痛苦的菩萨道,但是为了达成未来的目标─成佛之道,你还得不能忍要它忍,不能行要它行。这是第一种,选择自力的方式。 第二个、选择他力的摄受:比方说得到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透过一心归命,跟弥陀感应道交而到净土去。到净土去做什么呢?依照经典的开示,有两个内涵:第一个是见到阿弥陀佛─成就无生法忍;第二个亲近十方诸佛─成就百千陀罗尼门,具足无量的善巧、无量的辩才,因为度化众生必须要有善巧方便的假观。 从这样的情况来看,净土法门的菩萨是比较优势的,因为他很快就能够成就初地、成就百千陀罗尼门。如果这样讲,那是不是很不公平呢?走圣道门的菩萨,他一路走上来的点点滴滴,花了三大阿僧祇劫,充满了血泪,也是成就了无生法忍,那有什么差别呢?你想想看有什么差别?福报力不一样! 悲增上的菩萨,他生生世世在三界流转,陪着众生成长,所以要付出退转的代价──进进、退退,可能第三生进步了,然后遇到恶因缘破戒了、结果又退回去;退回去他又起惭愧心再冲上来,慢慢慢慢、进进退退,后来也成功了。难行道的菩萨成就初地之后,他结的人缘跟福报力啊,那是不可思议。我们走智增上直接到净土的,的确是比不上他,这是事实,因果法尔如此,他结的善缘多、福报大。 所以求生净土的人,他的人生规划一般是先成就圣道,然后再跟众生结缘,理由是什么?因为这样才不容易退转,这是智增上菩萨。那么悲增上菩萨是先成就福报力,然后再慢慢成就圣道。这个没有对错之分,是你自己选择,你要先成就福报、广结善缘,就必须付出生死轮回的代价;如果你认为应该先成就圣道、成就不退转,这是比较急迫的,那你就应该先到净土去,成就无生法忍、百千陀罗尼门,然后乘愿再来,广设方便,这时候再跟众生结缘,培植你的福德资粮。 这是菩萨道所谓圣道门跟净土门的两种差别,看你是先成就圣道、再成就福报,还是先成就福报、再成就圣道,有这两种差别。 总而言之,净土宗的思想是先成就圣道再成就福报,理由在哪里?因为现在是末法时代,环境恶劣、刺激太厉害了,有很多退转的危机存在。如果你是出生在正法时代,不急着往生净土可能还乱不了,正法时代大家都很有善根、大家都讲道理,环境也比较清净。但是时至末法时代,就必须要有危机意识,应该考虑你来生要去哪里?如果继续在娑婆世界打滚,问题就比较复杂了。虽然我们受了菩萨戒,终不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在实践上,有些人先上求佛道,有些人先下化众生,是有差别的。 【92】十六观之十四——上品生观之上品中生(一) 接着看上品中生,先看因地的修学: 标名 上品中生者。 正示: 正明生因 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这一段说明上品中生的因地修行,前面讲具足三心是必备的,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不必,是说不一定要广泛的受持所有的大乘经典,但是必须要了解大乘经典的义趣。 所谓义趣就是宗旨,大乘经典每部经都有它的修学宗旨,也就是真如实相。你要知道生命是从什么地方来,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过去,就不可能掌握自己的未来!换言之:如果你不知道你从什么地方来,就不知道你将往哪里而去。两个所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所以在大乘佛法当中,即便你不能广泛的修学所有的经典,起码也要知道大乘佛法的宗旨在哪里,那么于第一义,心不惊动,对于真如本性能够忍可随顺,这是大乘的善根──信心坚定。以深信真如为理观,而且理观又不坏事修,对于世间的善恶、因果能够深信,又不毁谤大乘,以此修因功德,回向发愿求生极乐国土。 大乘行者很少人会去毁谤小乘法,也很少去毁谤人天乘法,因为人天、二乘法,很容易从逻辑上去思考推论,叫做思议境。就像说:造善来生成就安乐的果报,造了罪业来生感得痛苦,这个很容易理解,这种逻辑一想就知道了。但是大乘佛法有很多不思议境,比方说:念一句佛号能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说个道理听听看,说不出来,没办法说啊!阿弥陀佛这种不可思议的熏习,我们只能够说佛力不可思议,还有持大悲咒也能消除过去的种种重罪,那也是不可思议。 对于佛菩萨的不思议境,我有一句话要勉励大家──修习大乘佛法的人,你不懂的境界,少评论。你读读菩萨戒就知道,如果你没办法解释,那你就相信。《楞严经》说得很清楚,不要太相信你自己。其实我们用眼睛去解读色尘、用耳根去解读声蕴,是有障碍的。不要以为人有多厉害,一张纸就把你障住了!凡夫都是活在六根当中,有很多佛法的真理你不了解,所以读大乘佛法往往也都是在仰信这个阶段,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什么叫仰信?就是这些道理我不懂,但是我还是相信,这叫仰信;如果道理你懂了,这叫真信了。所以大乘佛法的善根很重要,你能相信就是你有善根,上品中生者虽不能一一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却能不谤大乘,这个人不简单,宿世善根深厚。 所感圣缘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行此行者,临命终时,是说此人修行,对于空性的道理有很深刻的理解,对因果也深信,对大乘佛法也能够随顺修学,不生毁谤、疑惑。当然也包括了平常的忆佛念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共同的宗旨,这就不用说了。他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量大众眷属围绕,西方三圣手持紫金台,来到行者的面前。前面上品上生者是金刚台,这上品中生是紫金台。 我们看忏公师父画的佛像,观世音菩萨是拿甘露瓶,大势至菩萨是拿莲华,所以我们作回向的时候──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观音甘露洒我头,势至金台安我足。一般来说,观世音菩萨手里拿甘露水,是要消我们的业障,大势至菩萨是拿莲华座给我们的。并赞叹说:法子!你能够依大乘法修行,而且通达我空法空第一义谛,所以我今来迎接你。这个时候千尊的光中化佛,同时伸手来迎接他。 这是讲到上品中生者临终的情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清净海会众菩萨现前来安慰,应该也有光明来照他、消他的业障,一方面要开导他,让他能够保持正念,求生净土。 舍报往生 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 这个菩萨行者,他自觉坐在紫金台上,然后合掌叉手,就是把手抬高,表示恭敬,赞叹十方诸佛,所成就的这种甚深功德;在一念顷,很短的时间,便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 华开迟疾 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 华开得益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这个紫金台有多大呢?像大宝莲华,经宿则开。所以上品中生的人,在娑婆世界坐上紫金台,莲华先合起来,到了极乐世界,经过一个晚上,才打开来。上品上生莲华完全没有合,上品中生者经宿则开,表示有经过合的过程。这时候行者的色身,现出紫磨金色,足下有七宝莲华,佛菩萨放光照行者的色身,使令他业障消除,心眼自然开明;由于过去世大乘善根的缘故,所以到了极乐世界,也能够听闻到有情、无情演说甚深第一义谛的真如理,于是行者就从紫金台莲华中走下来,拜佛、合掌赞叹阿弥陀佛。经过了七天,这个行者即于无上菩提,成就不退转。 关于不退转,古人解释说,这里的不退转是属于行不退,是指别教的七住──断见思烦恼,不再退转于二乘,对于无上大乘的菩萨道永不退了。不是念不退,念不退是初地,是别教的七住行不退。所以他的果位比前面上品上生者,稍微差一点,前面是直接证得无生法忍,这里是成就七住。 他方得益 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 总结 是名上品中生者。 成就了七住之后,因为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有五种神通,这五种神通不是修来的,是因为弥陀本愿的摄受,所以一去之后,自然就有这五种神通;他就以他的神足通,遍至十方诸佛国土,亲近供养十方诸佛;在诸佛前,修诸三昧,也就是跟十方诸佛广学无量三昧,因为每一尊佛都有祂的专长,好比跟某一尊佛修《楞严三昧》、跟某一尊佛修《法华三昧》,乃至于华严经的《海印三昧》等等,经过一小劫时间的参学,成就无生法忍,而蒙十方诸佛授成佛之记。他是经过一小劫的时间,才成就无生法忍的。 关于上品上生跟上品中生,我们看经文的意思,这两个人不太一样。上品上生的人,通达第一义谛,而且也通达诸法的缘起,因为他广学经论,所以他的假观强,空假中三观都具足。但是上品中生的人,他没有广泛的受持读诵方等经典,所以假观相对而言就比较薄弱,但是对于空观的义趣,第一义谛,还是有坚定的信仰。如果你今天是走小乘的声闻法,那就不用考虑所谓假观的善巧问题,但是菩萨想要积功累德、要走大乘佛法,肯定要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个资粮力很重要,那就需要善巧方便了。 【93】十六观之十四——上品生观之上品中生(二) 我们看春秋时代,齐桓公那时候还很兴盛,但他往生之后,齐国发生了内乱,一直传到齐景公,国家已经比较衰弱了。齐景公这个人非常重视享受,非常奢侈的一个人,他为了满足个人的享受,就把赋税订的很重,所以老百姓生活压力很大。 齐景公有一个宰相,很有名的名相,叫晏婴,他想这样不好,但几次劝谏齐景公,齐景公都不肯采纳。后来晏婴就想出一个办法,因为当时民间有一个传说──田氏代齐。是说齐国的四大家族,田氏这一家族迟早会起来叛乱篡位,把齐国的江山夺走,取而代之。晏婴深知齐景公的个性,就把田氏代齐这个谣言,故意把它传开来,甚至于故意让齐景公知道。 齐景公一听到之后就很害怕,大家都在传说这个,他就把晏婴叫过来问说:怎么办呢?因为在齐国的四大家族中,田氏一家势力很大,现在是不是赶快把田氏消灭掉?晏婴说:大王啊,现在消灭他已经太晚了!你现在也不见得打得过他啊!齐景公说:那怎么办呢?他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你现在应该把赋税降低,让老百姓对你有好感,人心都向你这边,你就不用怕田氏了。齐景公说:好啊,那就赶紧把税降低! 齐景公因为听到这句话,有危机意识,就不敢放逸,赶快把税降低。那么田氏一家族听到这句话,得到了鼓励,也打开粮仓去救济老百姓,这样两个人都相安无事。 经过几年之后,晏婴临终的时候,他的好朋友问他说:你一直提到田氏代齐之事,把国君弄得非常紧张,你真的相信这句话吗?晏婴回答说:其实这句话我不相信,这怎么可能!成事在人,一个君王能够心存大众,深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管这个传说做什么!他的好朋友说:既然你不相信,那你为什么一再的提这句话?他说:你想想看,我说这句话,让国君产生警惕、让田氏得到鼓励、让老百姓得到好处,何乐而不为啊!由此可知,菩萨的善巧,他藉一个假相,让齐景公生起爱护老百姓的心,不要只顾自己的享受,江山快要不保了,自然就会产生警惕。 我在读佛学院的时候,亲近很多老和尚,在这么多老和尚当中,我觉得值得一提的是忏公上人。忏公师父一生中,有三种善巧不可思议: 第一个,他那个时候举办大专斋戒学会,办了将近三十年,对台湾的佛教影响很大。大专生可说是青年的菁英、社会的中坚份子,他能够看到这样的趋势,不容易,可以说是带动这个风气的一个创办者。 第二个,以前我们在打佛七的时候,很少拜佛,忏公师父创造了一个拜佛的韵调─如子忆母的韵调,这种善巧也不可思议。你看一般打佛七没有礼拜,身口意不具足,只有口业称念、意业观想,没有身业礼拜,对阿弥陀佛身口意的皈依,缺少身业。所以忏公师父发明了拜佛的韵调,这功德也不可思议。 第三个,忏公师父画的西方三圣像,诸位可以比较看看,很多人都请忏公师父的佛像在拜啊,你一看到忏公师父的佛像,自然就生起道心、摄心。 为什么他有这种功德呢?这念心有假观!一个菩萨在自受用的时候,从假入空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把心带回家,一切法不生,这是你自受用的力量。但是你从空出假就不容易了,面对众生的因缘,如何看到众生的根机、如何施设方便来度化众生,那就要广学多闻,没有其他的方法。 你要读读很多经典、研读菩萨戒,这个事情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该做不做?有很多的方便法都需要学习。所以你想要成就广大的资粮功德,那就需要菩萨的善巧,除了智慧,就是这个深心──乐即一切善法故! 总之,上品中生的人,没有广泛的学习大乘经典,假观相对比较薄弱,但是他的空观─理观还是强,因为资粮力比较不足,所以往生西方之后,他要证得无生法忍,相对的时间也就跟着拉长。 【94】十六观之十四——上品生观之上品下生 壬三、上品下生观 标名 上品下生者。 正示: 正明生因 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基本上,上品生的行者,他的大乘善根都很强,就像善导大师说的:都是大乘的凡夫。那么他能够相信善恶的因果,而且对大乘佛法也有基本的信心,决不毁谤,但发无上道心,就是发了无上菩提心,以此功德,回向发愿求生极乐国,有这种往生的愿力。 所感圣缘 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 这个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跟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诸菩萨,手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前来迎接此人。前面上品中生一千尊化佛,所以这个菩萨的资粮力、福德力、智慧力,相对来说,跟上品中生又差一些。这五百尊化佛,同时伸手接引他,都赞叹他说:法子啊!你现在身口意清净了,而且又发无上道心,所以我来迎接你! 我们看上品下生他的因地──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上品中生虽然不能广泛的修习大乘经典,但是他善解义趣,于第一义谛心不惊动,可见得上品中生的理观─我空、法空的真如观很强。但是上品下生,主要靠事相,理观薄弱,事修强,就是修学事相波罗蜜这一类功德。 舍报往生 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 华开迟疾 一日一夜,莲华乃开。 行者临终的时候,见到西方三圣与化佛现前来迎接,他就自觉自身坐在金莲华上,坐好以后,华就合起来,追随弥陀世尊之后,即往生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经过了一日一夜,莲华才开。 华开得益 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 这个行者,在极乐世界须经七天,才能见到阿弥陀佛。虽见佛身,但对于佛身的八万四千相好,并不能够很清楚的看见,一直要到三七日之后,才能够清楚分明的看到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而且听闻有情、无情皆来演说妙法,这是须经过三七日后,才能见佛闻法。 他方得益 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 总结 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行者开始听闻佛法之后,证到什么果位并没有讲,当然他的果报体有五种神通,便能自在游历十方世界、供养十方诸佛;于十方诸佛前,听闻大乘的妙法,经过三小劫的时间,得百法明门。百法明门就是把一切的百法──无量的法门,会归到明─我空、法空的真理,叫做明。换言之,他能够从假入空,把一切百法的假相,会归到法空、我空的真理而成就初地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总结前面这三个,叫做上辈往生。 我们可以从经文来了解,能不能往生,跟你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有直接关系。至于往生之后,什么时候见佛?什么时候华开?华开以后成就什么果位?那就靠你的资粮力了,也就是你在娑婆世界栽培的福德、智慧,两种资粮的情况。 关于品位的差别,我们依古德的批注,可以归纳成三种: 第一个、临终接引的景象不同。好比临终的时候,从你所看到的莲华座,大概就知道是什么品位──上品上生当然是金刚台,然后是紫金台、金莲华等等,莲华的高下有一些差别。 第二个、到了极乐世界,华开的时间不同。什么时候才华开?有的是完全没有合起来直接到极乐世界、有的是经宿、有的是经一日一夜;品位不同的往生者,其所乘莲华开花的时间有早晚之差异。 第三个、悟道的时间有不同。华开之后,见到阿弥陀佛为你说法,什么时候成就无生法忍、甚至于中品的是先成就阿罗汉果,这跟你宿世所栽培的善根,的确有关系。我们看上品上生和上品中生的人,理观都比较强,对道理的体验很深刻、透彻。上品下生的就比较偏事修,愿力强─但发无上道心,虽然理观弱,但是他的愿力强,当然也因为具足大乘善根,所以才能入上品。那么中品生以下,大乘善根就更薄弱了。所以悟道有迟缓与迅速的不同。 【95】佛菩萨能够帮我们把生死业障都消掉吗? 上课提问: 问:上一堂课我们谈到: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和尚开示净除业障不同于消灾免难,一心称名皆得解脱,即可消灾免难,净除业障不只于身口恶业,还需要意业的观想,所谓三密相应,请和尚开示: 答:关于这段文,我们再解释一下,我们看看讲义的26页,讲到观世音菩萨观的身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不论是观白衣观音、滴水观音、乃至于千手观音,经常作这个观,有什么好处呢?不遇诸祸,净除业障。 所谓不遇诸祸,是说你本来有些灾难,因为你跟观世音菩萨感应道交──结果逢凶化吉,这个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净除业障,我提到说还包括心灵的觉悟──你要有忏悔心! 虽然我们现在修他力法门─本尊相应法,但也要先分清楚,只要跟福德力有关的,比方说消除灾障、增长福报,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可以帮你。但是跟善根有关的,比方说智慧的觉悟、烦恼罪业的消除,这个就不是单方面能做的。 什么叫业障?业障是你心中有妄想才有业障,他帮你消业障,意思就是他帮你消除妄想,那怎么可能呢?你要打妄想,谁也拦不住你!所以消除一时的灾障有可能,但是要把你的生死业障都消掉,不可能。除非你自己产生惭愧心、发愿永不再造作,内因外缘──你自己觉悟的心、再跟本尊功德的相应,那真实可以消业障! 其实,即便是本尊相应法,有些功德也是要靠你自己去准备的。阿弥陀佛能给你一些快乐、安乐,可以啊,但是你要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从业障中解脱出来、从报障生老病死中解脱出来,那就不简单!你自身的善根发心、你自己的觉悟,才有办法。 【96】我不观想也没有诵经,只有念佛,结果是什么? 问:请教和尚,学习十六观经修法是修止或修观?与持名念佛的止观,此是所缘境不同吗? 答:一般的持名念佛它是止,没有观,因为持名念佛的所观境是音声──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所以念佛的时候是听佛号的声音,心中不能有分别心,它没有观──心于所缘无分别住。但是本经它是观想念佛,它要想象、要动名言分别,像落日观、水观、琉璃地、宝树、楼阁、莲华等等,必须要观想。一般来说,我们以持名为主,但是观想可以帮助我们对佛号的功德,生起皈依心。 问:修净土宗的人,观想是很重要,但不好观。看到很多往生极乐世界老菩萨,他们都只知道念佛,相信他们并没有修观,所以要往生极乐世界一定要修观想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的确不好观!如果你修观修不来,那你诵经也可以。因为诵经本身也是一种随文入观,诵《阿弥陀经》、《观经》、《无量寿经》都可以。如果你没有观想也没有诵经,只有念佛,可能会有问题。因为你对极乐世界太生疏了,这句佛号代表什么,你能够做功德的联想吗?当你念这句佛号的时候,你能够马上想到极乐世界安乐、解脱功德吗?如果你完全不熏习净土的景象,那你在娑婆世界尘劳的境界中,一句佛号,你真的可以摄心吗?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力,蕅益大师判做是智慧门。他说一个人愿意求生净土,是一种智慧的抉择,不是只有持名而已,持名念佛跟愿力不太一样,因为:智慧门一定要从闻、思而来! 当然,你也可能听到某个善知识说极乐世界很殊胜、劝你应该往生,那么你从一种模糊的认知当中,也可能生起一部分的仰信,但是这种信心如果没有建立在胜解的基础上,这个信心可能会有问题。 所以我常常说:你想要往生,跟你一定要往生,是两码事!你偶尔听闻人家讲极乐世界不错、你也感觉娑婆世界很苦,这你不用看经典,因为日常生活就是一部经典,可以让你厌离娑婆。但是欣求极乐你不一定有因缘,因为极乐世界没有人去过,如果你不看净土的经典、不熏习,你可能会厌离娑婆,但是你不见得欣求极乐!我们不可能对一个生疏的东西而产生欣求,不合理! 一个愿望的生起,来自于背后的胜解,有胜解力才有坚定力! 为什么菩萨在修行的时候,遇到逆境的刺激,能够坚持下去,因为他对佛菩萨功德产生胜解力,他有愿力的支持。所以你常常不熏习极乐世界的功德,很容易退转,你那个佛号念起来力量就薄弱了,然后再有烦恼妄想干扰你,可能对佛号的专注力、意志力就相对薄弱了。 熏习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很重要,每天都要熏习啊! 我们没有人看过极乐世界!我们也不可能凭空去想象极乐世界,不可能,这个是要有传承的!所以必须靠经典的开示─修观或诵经,而且每一次修观或诵经,你对极乐世界的庄严更清楚,往生的愿力也就更加强,这叫净法熏习─藉假修真,那么总有一天这个假相就变成真实的功德了,是这样的。 【97】第一个正念真如,第二个顺从本愿,缺一不可!(一) (卷十七) 辛二、第十五中品生观 以净土宗的角度来看,一生修学净土宗的人,他的果地功德,并不在于个人的断惑证真,而是以求生净土做为唯一的目标。如果你今生能成就往生,那你今生的修学就成功了;只要你往生失败了,那不管你今生修得多好,从净土宗的角度来看──你就是失败了!因为净土宗是以来生为目标,它是活在未来的。 那么往生净土当然也有果地上的差别,所以我们这堂课,就来谈一谈净土宗往生的果地差别。这个差别《无量寿经》是讲三辈往生,本经是讲九品莲华,而三辈跟九品之间的融通,我们看历代祖师的批注有两种不同说法: 一、有极少数的古德认为三辈跟九品是不能融通的:主要的理由是什么呢?因为从经典上来看,《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的人,都是修善法的人,即便是下辈往生也是修五戒十善,可以说都是善人;但是《观经》的下品三生都是造恶凡夫,破戒、造五逆十恶。所以说不能融通的理由,是因为从行为上来看,两者不一样。 二、但是绝大多的古德是认为三辈跟九品是可以融通的:这当中莲池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说:为什么可以融通?他说你看下品三生的人,即便是造了恶业,但是他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大乘善根特别强:在临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的开导,就能即刻产生忏悔、产生回光返照,这一点不可思议,善根强。 第二个、他临终忏悔了:莲池大师说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从佛法的角度来说,有两种人是最清净的:第一个是本净,从来没有造恶业的,这种人是少数;第二种人是忏净,他忏悔之后不再造作,这也算清净。既然他临终已经忏悔清净了,那他就是一个善人,佛法是既往不咎的,是看你未来的努力,而不是看你的过去。 而我们这次讲往生的思想,也是赞成莲池大师的看法,从三辈、九品一个融通的角度,来发明三辈、九品的差别。我们就《观经》九品往生的因缘把它分成两部分:第一个是往生的正因,第二个是往生的助缘。 往生的正因:无论是三辈也好、九品也好,看起来这个往生的人跟本身的善根,有绝对的关系。从本经来看,它是两种善根都要具足:第一个是大乘的善根、第二个是净土的善根。 我们先谈一谈大乘善根:当然本经讲到大乘善根是发三心:至诚心、深心、跟回向发愿心,其实也就是一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就是说你今天学佛之后,你心中缘两种境:第一个缘佛道的庄严而产生希求,第二个缘众生的苦恼而产生悲悯。所以菩萨心中要经常存两种相状:第一个是佛道的相状,第二个是众生的相状。虽然你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可能有所偏重──你是智增上菩萨,花很多时间去修学佛道,这不能怪你;或者你是悲增上菩萨,大部分的时间都去做义工、关怀弱势团体,这也可以。修行上可以有所偏重,但是你内心当中,对于佛道、众生的存念,缺一不可。 总而言之,在这善根当中,就是看你平常是不是经常忆念佛道跟众生,这个叫做世俗菩提心─依止事相的忆念而发起菩提心。 但是从本经来看,特别是蕅益大师,他在解释净土宗的临终正念,他强调另外一个胜义菩提心,就是除了在事相上的忆念,还要加上一种理观─观照我空法空的真如,那么这种理观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智慧。 为什么净土宗很强调理观?可能你平常也感觉不出来,但是你看到后面《观经》的下品,就会恍然大悟理观对我们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往生净土是怎么样?是带业往生,是凡夫众生往生,而不是圣人!凡夫众生在娑婆世界打滚了几十年,突然间要离开娑婆世界到另外一个世界,心中难免有所牵挂就有烦恼,有各式各样的贪爱烦恼、各式各样的执着,这个时候摩诃般若波罗蜜就很重要了。 正念真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最重要的就是方向的引导。我们一般绝大部分的人都是习惯向外攀缘,攀缘之后就会产生强烈的感受,由这个感受产生强烈的想象──想蕴、受蕴,然后就住在感觉、住在想象,到了临终就起颠倒了!念佛没有用,因为你那个攀缘的势力是强大的熟境界,佛号是生疏的境界,你抵不过生死的业力! 往生的关键,我们看后面往生的人,即便造了恶业,但是他就是做对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回光返照!临终的人只要你仁者心一动就全部都完了──仁者心动,心动则风动,风动则幡动,《楞严经》说整个世界、众生、业果全部都动起来了。 临终的人,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回光返照,所以临终的开导,如果这个人修习过大乘佛法,特别是学过《楞严经》的,你要告诉他回光返照,向内去观你从什么地方来?找到你的本来面目,在真如的本来面目安住。这时候外在的因缘你就可以脱离了,至少像印光大师说的:心常觉照,不随妄转! 在大乘善根当中,净土宗很强调这个正念真如,因为临终的正念只有这个方法有办法救。其他你说用佛号来压妄想、持咒通通没有用,因为娑婆世界我们太熟悉了,你压不过它,只有用理观─不随妄转,才能够从这个地方跳脱出来,从无量无边的生死轮回当中、累积了无量的习气当中一下子跳脱出来。 【98】第一个正念真如,第二个顺从本愿,缺一不可!(二) 等我们讲到其中下品上生时,你就会发觉:这个人造了这么重的恶业,为什么他的生命,在临终关键时刻,还能产生反转?因为这个人大乘善根强,尤其是理观强,过去生有理观的智慧,当然包括事相的忏悔,理观、事修具足。然而,我们看整个从上品到中品到下品往生者,第一个你的大乘善根要强,第二个净土的善根这个也是不可缺。所谓净土的善根如果以善导大师的解释,是最为精简。善导大师说:一个具有净土善根的人,必须要具足两种思想: 第一个、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因为修净土的目的是要皈依阿弥陀佛,所以你要相信你自己没有能力来处理生死问题,你没有能力。如果你自己可以依止戒定慧的止观,来证得空性、来了生脱死,既然你自己有能力办到,那阿弥陀佛在你的生命中,扮演什么角色?是不是可有可无?有祂也可以、没有祂也可以,那你对祂就不能叫做百分之百的皈依。所以在修皈依的过程当中,首先要深信你对于生死轮回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是第一个思想。 一个人最重要是:了解自己,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好比说:我今生造了很多的善业、我拜佛的时候很虔诚、我听经的时候很法喜,那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那是阿赖耶识里面最好的种子。但是你没看到你阿赖耶识当中,还有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在那个地方睡眠还没有活动。所以在修皈依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相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这是第一个思想。 第二个、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如果说我自己没有能力,那怎么办?谁来救我?阿弥陀佛一定有足够的能力来救拔我!所以这个地方,善导大师解释皈依,他强调了四个字,就是──无疑无虑。 我们怎么判断我这个人具足净土善根?我自己可以自认说净土善根具足吗?修得好不好这是其次,起码要善根具足,以善导大师的标准是说,你对弥陀的本愿功德要能顺从,也就是顺从本愿。什么叫顺从本愿?就是当你把佛号提起来的时候,你心中必须有两种心态要现前: 第一个无疑。没有任何的怀疑,如果你说:我业障这么重,有没有可能往生?那你净土善根不具足,只要动这个念头就不具足了,因为你假设阿弥陀佛不能救拔你。 第二个无虑。当你的心进入弥陀的名号时,你就跟阿弥陀佛打成一片,就不能起任何念头了,所有的忧虑、疑惑,通通要放下。因为你相信阿弥陀佛会帮你处理到最好的境界,就是印光大师常说的:即凡夫心,投佛觉海。 你必须把你的身心世界,全部投入到弥陀的本愿当中,也就是说你跟阿弥陀佛是一体的,这才叫做顺从本愿─自我身心世界都消失了,完全投入到弥陀本愿当中。 当然,古德把善导大师这种顺从本愿的思想,后来也延伸到生活上,不但是念佛,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了顺境,要观想弥陀本愿之摄受;遇到了逆境,也是观想是阿弥陀佛对我的考验、也是弥陀本愿摄受,因为你的生命跟弥陀本愿已经融合一体了,所以生命的顺逆境对你来说都是: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就像草木对于上天一样,打雷、下雨都好,各种威爱通通都是上天的恩泽。 其实大乘的善根,并不强调你念佛念多少,而是你的智慧抉择。所以往生的人,这两个善根都要具足,第一个正念真如,第二个顺从本愿,缺一不可。那么,这两种善根跟智慧都有关系,这是你多生多劫熏习所栽培成的,这是往生的正因。我们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就是大乘善根,一向专念就是顺从本愿─净土的善根。 其次,往生的助缘:这个就影响到你品位的高下,前面是往生的正因,这是品位的高下,就是本经所说的净业三福,关于你的福德资粮。前面讲善根,这是讲福德,是修人天的福德、二乘的福德,乃至于大乘的福德,从福德的优劣当中,去判定你往生的阶位。以善根为正因,以福德为助缘──这样就可以把整个三辈、九品的差别,整个融通了。 【99】十六观之十五——中品生观之中品上生(一) 第十五观的中品生观,有三科:第一个中品上生、第二个中品中生、第三个中品下生。先看第一个中品上生: 标名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 什么是中品上生?中品上生的人,以善导大师的判教,认为他这个是遇小凡夫。就是说他虽然过去生有大乘善根,但是他今生遇到的善知识、遇到的法是小乘法。可能生长在泰国、斯里兰卡、或者生长在台湾,但是他接触到的善知识是偏修小乘的,所以他表现出来是小乘的修行,但他本身却是具足大乘的善根。 我们看他因地的修学: 正示: 正明生因 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有在家居士,修持五戒、或者是定期受持八关斋戒,也可能修行诸戒,这个是出家之后受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的出家戒法叫修行诸戒。在这持戒过程当中,不造五逆、无众过患,没有造重大的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种五逆的重罪,也没有破杀、盗、淫、妄这种重大的过失,那么以此持戒的善根,回向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中品上生的人,从经文来看,是以持戒作为他主修的功德。但是智者大师有不同的看法,他说:我们从果来推他的因,中品上生的人往生之后,阿弥陀佛一说法,他当下即证得阿罗汉果,由此看来,这个人除了持戒以外,应该兼修理观,否则不可能马上证得四果。 你看中品中生才证得初果,那他为什么马上就证得四果,因为他有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这是属于事相的厌离;那么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无常、无我是理观。所以这个人平常除了持戒之外,对于身心世界的无常无我的观察,应该是很熟悉的。为什么?因为你看他能够顿证阿罗汉,没有经过初果、二果、三果的次第,一下子从凡夫地证得阿罗汉果,这个人理观很强,才能够达到这种顿超的效果。所以从果推因,应该是持戒,也兼修无常、无我的观照。 再看他临终的状态,经文: 所感圣缘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 那么到他临命终的时候、死亡到来的时候,他看到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现前围绕。因为他平常好乐修小乘法,所以临终的时候不是看到菩萨,是看到出家的比丘僧众现前,放出金色的光明来照耀行者,放光有消业障、开导安慰的意思;而且为他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也赞叹出家之行,能离众苦得乐。 我们看中品上生者,佛陀并没有说这个人是在家、或是出家,因为他受持五戒,那就是在家了。但是即便这个人是在家,他的内心是好乐出离的,所以临终的时候,佛陀顺他的习性,来赞叹出家之法。因为在家有很多苦恼事,所以赞叹出家能得种种的寂静安乐。 舍报往生 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这个修行者临终的时候,看到阿弥陀佛跟诸比丘现前,又说苦空无常的道理、赞叹出家的清净法,他内心生大欢喜。为什么会欢喜?因为顺他过去修行的习性。这时候他就自觉己身坐在莲华台上,由于感恩弥陀的摄受,于是就长跪合掌顶礼阿弥陀佛,拜下去,头还没抬起来,一下子就从娑婆世界的莲华,屈伸臂顷到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往生极乐世界了。 我们看上品往生的人,临终所见的景象和所听到的法,跟中品不太一样。上品的,是见到阿弥陀佛、跟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海会众菩萨,都是见到大菩萨,无量光、无量寿的大菩萨现前,为他说大乘法门。但是中品的人,他看到的是声闻的比丘僧,而且演说的是属于苦空、无常、无我的厌离法。从这里就看得出来,平常内心所接触的法是不同的。 【100】十六观之十五——中品生观之中品上生(二) 看最后的结果: 华开迟疾 莲华寻开。 那么他到了极乐世界之后,莲华就开了。 莲华的开合除了善根之外,我们看后文的意思,跟你的业障也有关系,业障愈重的人,他莲华要开相对要慢一点。那么这个人持戒清净,而且声闻的二乘的善根又很强,不但持戒又修理观,所以他一到之后,莲华马上打开,因为他没什么障碍。 打开之后他看到什么呢? 华开得益 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闻众音声,他听到有情、无情说法,是说什么法呢?赞叹四谛法门─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其实四谛法是通大小乘的,但是这个地方的四谛,从义理上判定应该偏重于小乘的四谛,也就是以苦谛为中心思想。这个人听到四谛法门之后,应时即得阿罗汉道。这不容易!从一个生死凡夫华开见佛,当下即证得四果阿罗汉,而且还是我们一般说的大阿罗汉──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 阿罗汉有两种:一种是慧解脱的。他的无常无我智慧高,但是禅定薄弱,没有禅定就不能有神通力、不能有自在力,就没有所谓的三明、六通、八解脱。第二种叫具解脱,他不但成就了阿罗汉,还有种种的神通三昧、种种的解脱功德。我们一般叫做大阿罗汉,像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 所谓三明、六通,我们先讲通跟明。事实上通跟明有很多类似,但是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呢?《智度论》上说,譬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跟漏尽通。他说:神通是─知其相,明是─知其因缘。所以三明就是从六通当中提出三个:天眼明知道未来、宿命明知道过去、漏尽明知道现在。 神通是共外道的,但是这个明只有佛弟子圣人才有。比方说外道修禅定,他在禅定当中,特别在四禅当中生起了神通,看到一只牛生天了,所以神通是知其相,但是他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就虚妄的解读说,因为它做牛,因为牛的因缘而生天了;或者说看到一只狗生天了,他认为因为狗的行为而使令它生天了。所以外道有所谓的不正确的戒,叫持牛戒、持狗戒;向牛学习,牛在地上爬、我也在地上爬,牛吃草、我也吃草,为什么?为了生天,这就是被神通所误导。但是一个阿罗汉如果看到牛生天、狗生天,他会知道它的因缘──这只牛是因为它前生有善业,牛的果报结束以后,它的善业起现行所以生天了。这个三明,就是在神通的过程当中,多了一种缘起的智慧叫做明。 当然三明、六通都必须要得到四禅才能够成就的。那么八解脱就不是一般的神通了,他在四禅八定跟九次第定的灭尽定当中扣掉三禅,也就是从初禅、二禅、四禅里面去修不净、苦、无常、无我,来消灭这些比较粗显的欲望。 那为什么四禅当中要把三禅拣别掉呢?因为三禅离喜妙乐地,身心的快乐太过强烈,在三界当中身心最快乐的是三禅,而这种离喜妙乐,乐受的干扰,使令这个人没办法修习止观,所以是在初禅、二禅、四禅这三个当中,修习四念处。脱离这种比较粗显的欲望快乐,后面的四个就是修四空定,从四空定当中去摆脱微细的、这种禅定的执着。一个是三禅、一个是四空、然后再加上灭尽定,在灭尽定的时候,想、受灭无为,就远离三界的一切思虑,一切的妄想都停止了。所以八解脱是从四禅八定跟灭尽定当中,去修习四念处、去消灭三界的染着这叫八解脱─即八种背弃舍除三界烦恼系缚的禅定。 总结 是名中品上生者。 最后作一个总结:中品上生的人,他的修行特点就是声闻的种性、善根很强,声闻人对人生的四种体验──苦、集、灭、道,尤其对于苦谛有很深刻的感受,可能是今生的逆境太多、也可能是过去生的止观修学,总而言之他的出离心很强,所谓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认为生命没有什么价值,有很强的出离心。 【101】在西方极乐世界怎么还会证得阿罗汉果?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了解声闻人的个性,看他的思考模式: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大阿罗汉叫憍梵波提,翻成中文叫牛呞─牛呞尊者。为什么叫牛呞?因为他过去生是一位出家众,当小沙弥的时候,讥嫌一个老比丘,说他吃饭的时候像牛在吃草,这位老比丘就很紧张跟他说:某某人,你这样讥嫌我是不对的!我已经证得阿罗汉,我是一个圣人,你这样讥嫌我,你有大过失!小沙弥听了就赶紧跟他忏悔,忏悔之后免除了地狱的果报,但是还是堕入到牛身,因为多生做牛,从牛身跳脱出来还有牛的这种余报,所以嘴巴长的有点像牛。 那么如果他是凡夫也就算了,后来也证得阿罗汉果,佛陀跟他说:你是一个阿罗汉,你这样的姿态众生看了可能会讥嫌你,会造罪业而堕落。所以佛陀就叫牛呞尊者到天上去受供,不要在人间托钵,因为天人都有神通,一看到他就知道是阿罗汉,不敢讥嫌他,所以佛在世的时候,憍梵波提尊者大都是在天上的。 佛灭度之后,整个僧团一片混乱,那个时候佛陀两大弟子─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都已经灭度了,所以赶紧把迦叶尊者找回来。因为迦叶尊者喜欢修苦行,总是离开僧团到坟墓的地方修无常、无我观,所以请迦叶尊者赶紧回来主持僧团的事情。 这当中有二件重要的大事:第一个佛陀灭度之后,佛陀的舍利子要怎么分配?更重要的是佛陀的法,要怎么样来作整理?就是所谓的结集。后来他就召集了五百个罗汉,来结集三藏教法。 迦叶尊者在召集结集之前,就把经常亲近佛陀说法的大阿罗汉通通找回来,这个时候迦叶尊者就想到了憍梵波提尊者,就派一个人到天上去把尊者请回来。那么侍者到了天上就跟尊者顶礼说:迦叶尊者要我来说佛灭度了,请你老人家下来参加结集,把佛陀一生的教法,做一个整理流通后世。憍梵波提当下就讲了一首竭,他说: 憍梵波提稽首礼,妙众第一大德僧,闻佛灭度我随去,如大象去象子随。 意思是说:我憍梵波提至诚顶礼这些尊贵的大阿罗汉,你们发心要来结集佛陀的教法,但是佛陀灭度后,我的心情是不想留在人世间,就像小象永远跟着大象,如大象去象子随一样。 对于阿罗汉,你不能说阿罗汉没有慈悲心,不可以这样讲。阿罗汉如果你有苦恼的事请求他,他也会帮助你。但是阿罗汉有什么问题呢?宗喀巴大师说:声闻人缺乏一种增上意乐。宗大师说慈悲心跟菩提心差别在哪里?你看阿罗汉也有慈悲心,就像诸天、大梵天要修慈悲喜舍才能够生梵天,他在禅定当中没有慈悲喜舍,他就生不了大梵天。他看到众生的苦恼,也有慈悲心,但是他没有一种愿望──没有一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其实,我们的菩萨道,应该是从慈悲心提升到愿力─发愿,也就是抱着舍我其谁的态度──如果不是我做,没有人可以做!所以阿罗汉不是没有慈悲心,而是缺乏一种愿力,所以他就走了─如大象去象子随。 那么这个地方,智者大师提出了一个疑问说:九品往生都是大乘种性的,怎么这个人是一个声闻人,还证得阿罗汉果?智者大师自己回答说,声闻人有两种: 一种人叫定性声闻:就是一路以来都是修学小乘的,这种人当然不可能往生,因为净土法门阿弥陀佛国土不摄受小乘人,二乘种不生。 第二种是退大取小的声闻:是说这个人过去生曾经修学过大乘佛法,但是今生没有遇到大乘佛法的教育,可能遇到了小乘的教法,所以才退大取小,是大乘善根暂时隐没了。所以他修学小乘之后,到了极乐世界,因为退大既久、习小功深,就是大乘善根已经很久没有熏习了,而小乘善根熏习了几十年,善根很强,所以佛陀随其习,先说小乘法且令证果──佛陀先讲四谛法,姑且先让他证得阿罗汉果,但是这种人是有大乘善根的声闻人,所以也算是大乘人,是这个意思。 【102】十六观之十五——中品生观之中品中生(一) 再看第二段:中品中生,这个也是属于声闻的善根。 标名 中品中生者。 正示: 正明生因 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 我们看中品中生的人,平常是怎么修行:若就是最少可能一日一夜受持八关斋戒、或者一日一夜受持出家的沙弥十戒、乃至一日一夜受持出家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而且在受持戒法的时候,轻重等持、威仪无缺。那么他把持戒的功德,至心发愿求生安乐国,所以他是以持戒的这种功德香,来熏习他的身口意三业。 那么,这个人跟中品上生有二个差别: 第一个,他的持戒时间短。他是短时间的持戒,可能是因为学佛比较晚、寿命比较短,也可能在持戒过程中,因缘不具足就舍戒了。但是至少他在持戒的过程当中,他是威仪无缺。这是第一个持戒时间短,前面中品上生是尽形寿持戒,时间有长短的差别。 第二个,古德的批注上说,这个人是属于钝根人,不像前面是利根人。也就是他在持戒的事修过程中,缺乏无常、无我的理观,所以见到阿弥陀佛之后只证得初果,看得出这个人理观较薄弱。 这是中品上生、中品中生,这两种念佛人的差别:第一个理观薄弱,第二个持戒的时间短。但是这个人的净土善根一点都没有缺乏,他也是至心发愿求生极乐国,也是顺从本愿求生净土。我们看这个人临命终是怎么往生的: 所感圣缘 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 如此行者,除了持戒,也发愿求生净土,以这两种善根功德,临命终时,见到阿弥陀佛与诸眷属;这里的眷属从义判应该也是比丘僧;放金色光来照耀行者身上,而且手持七宝莲华至行者的面前。因为他临终的时候,也是看到阿弥陀佛与诸位比丘僧现前,由此可以判定这个人,也是属于今生熏习小乘善根的。 【103】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 (卷十八)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有讲到往生的因缘──不可以少善根、福德这两种因缘得生彼国。那么我们看本经的九品往生,它所强调的善根,是有两种善根: 第一个是大乘的善根,特别是一种摩诃般若波罗蜜──正念真如的善根。在临终的时候,你能够万缘放下,忆念真如本性,这是第一种善根。第二种善根当然就是净土的善根,当你把佛号提起来的时候,你对阿弥陀佛无疑无虑,心中没有任何的怀疑、没有任何的忧虑,心与弥陀本愿完全打成一片,这叫顺从本愿。 这两种善根是往生的必要条件,缺一绝不可能。极乐世界是大乘善根界,没有大乘善根不可能往生的,因为净土法门不摄受人天种性、也不摄受二乘人,它只摄受大乘善根人,当然也要具足净土的善根,两个都要具足。 其次是福德资粮。佛法善业的修学包括:人天的善业、二乘的善业,就是经文所说中品往生的──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这些慈善事业等等。那么,大乘的善业,当然就是读诵大乘经典、修六波罗蜜等等,这就影响到你品位的高下,也就是说:你的福德资粮越殊胜,往生的品位就越高,见到阿弥陀佛之后成就越快。 至于善导大师对于九品的看法,有一句话很重要,他说──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意思是说,其实九品往生者,通通都是大乘善根的人、都是大乘的佛弟子,因为今生所遇到的缘不同,有些人遇到大乘佛法,大乘的善根起现行,也就上品往生;有些人刚学佛的时候,遇到声闻的善知识,所以变成中品往生;有些人学佛以后,遇不到善知识,可能造了恶业、回心念佛,成就下品往生。只是遇缘有异,所以造成了九品差别,但是论其根本,其实都是──大乘善根人,是这个意思。 【104】十六观之十五——中品生观之中品中生(二) 我们看这个中品中生的行者,他这一生可以说是尽心持戒,那么临命终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景象呢? 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 这时候不是阿弥陀佛为他说法,而是这个行者听到空中有一个音声,是什么音声呢?赞叹说:善男子!像你这样持戒的人,能够随顺三世诸佛的教诲,所以我来迎接你。是赞叹他的持戒功德。 其实这里的开示跟前面中品上生不太一样。前面中品上生,佛陀以及比丘僧是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讲一些理观的智能;但是对于中品中生,完全是讲事修,说:你能够遵循随顺佛陀所制的戒法,如法行持,你这个人很不错!由此看得出来,这个人的理观比较薄弱,但是事修强。 看最后的结果: 舍报往生 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这个修行者,听到空中开示之后,自见己身坐在莲华上面,莲华就合起来,然后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之中。 那么,到了极乐世界,在七宝池当中待多久呢? 华开迟疾 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 在宝池中经过了七天,莲华才打开。 华开得益 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 总结 是名中品中生者。 花开之后,开目合掌,赞叹世尊、感恩世尊,而且闻法欢喜。这个时候佛陀应该是为他说声闻的四谛法,所以先证得初果。因为他在因地的时候理观薄弱,对于无常无我的真理比较生疏,所以先证得初果;之后在极乐世界慢慢熏修了半劫的时间,才证得阿罗汉果,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往生的有三种人,前面两种:中品上生、中品中生,都是属于声闻种性,中品下生是属于人天种性。声闻种性是以持戒为根本,这种持戒的功德,跟下面中品下生做慈善事业还是不太一样。因为慈善事业通于世间人,你看很多外道没有遇到佛法,也可以做慈善事业,但是持戒只有佛陀出世、佛弟子才有办法持戒。 【105】为什么少时间的持戒,能够超越做慈善事业呢? 至于慈善事业跟持戒有什么差别呢?诸位可能听过一个公案,关于茉莉夫人的持戒,我们简单讲一下: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商人到海中取宝,这个商人因为有智慧,就得到很多珍贵的珍宝。之后他就拿出一部分的珍宝,供养给波斯匿王。波斯匿王看到这些珍宝很奇特起欢喜心,就把所有的夫人都叫了出来。他福报很大,有六万个夫人,全部叫出来,只有第一夫人茉莉夫人没有现前。这时候,波斯匿王是想要展现他的恩德,请她出来又没出来,就不太高兴,派侍者再请一次,结果茉莉夫人还是没出来;波斯匿王有点生气,就亲自到茉莉夫人的寝室去看看怎么回事。 他原本是要来责备茉莉夫人的,结果一看到茉莉夫人的身相,光明巍巍身相庄严,其实她这个时候并没有化妆。就对她起恭敬心,问说:夫人,你今天是修什么法门,如此大威德?茉莉夫人说:没有!我就受持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波斯匿王因此而对八关斋戒起了欢喜心和信心,就问说:八关斋戒的功德,怎么这么大?茉莉夫人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去问佛陀吧!二人便一同前去听佛陀开示。 佛陀问波斯匿王:你看我们整个印度十六个国家的珍宝多不多?波斯匿王回答说:很多!光是我们国家的珍宝就很多,何况是整个印度十六个国家的珍宝。佛陀又说:就算你用十六国家的珍宝去作布施,也比不上茉莉夫人一日一夜受持八关斋戒。那么这个地方就有问题──为什么少时间的持戒,能够超越做慈善事业呢?律典里面提出了两个重点: 第一个有本期誓:因为持戒要有愿力,每一个人受戒一定要发愿: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我们都知道由愿力所造作的行为──以愿导行心力强。好比两个人同时去大殿扫地,功德不一样,因为一个是我一定要去扫地,一个是可有可无,反正你要我去,我就去,有去没去没关系,这个人功德就小了,因为他没有决定心、没有产生决定想。 会产生强大的罪业跟恶业,首先一定要有决定心,所以在戒律里面,《唯识》的业果篇有讲到:一个人一时失念、造了一个罪业,之后赶快起忏悔心,断相续心,这个业力是薄弱的,因为他没有一种相续心、没有一个决定想。所以要产生一种强大的业力,一定要有愿力。 第二个遍该生境:持戒的所缘境是普遍含该一切有情众生,慈善事业不可能有这种胸量。比方说我持不杀生,我是对谁都不杀生,不只是对人而已,还包括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蚂蚁,对一切有情释放一种不杀生的讯息,这也是一种布施,让它们免于恐惧。但是你做慈善事业,你去放生的时候,到了菜市场看到这些众生很可怜,你顶多救这些刀下的众生,就你当下的所缘境而已。所缘境有广、略的不同。 简单说:第一个心力强弱不同,持戒的人愿力强、心力强;第二个所缘境广。所以同样去做慈善事业,一个受了菩萨戒,一个没受菩萨戒,两个人造同样的善业,功德却不一样。而这个缘起法,跟你内心的活动有关系,就跟你心念的造作有关系。所以这个持戒的人,他受持清净的戒法,以持戒的功德回向到净土去,当然就比下面做慈善事业的人品位高了。 【106】十六观之十五——中品生观之中品下生 我们再看下一个,这是比较偏重于人天善根的人,他一生做了很多的慈善事业,最后也求生净土: 标名 中品下生者。 正示: 正明生因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 中品下生者是属于善人,他的往生资粮起码是具备善人的标准。所以说:有世间的善男子、善女人,在家的时候孝养父母,对父母亲有感恩心、孝养心;也行世仁慈欢喜做一些慈善事业,好比帮助一些弱势团体、或是做义工等等。此人临命终时,遇到净土的善知识,这个善知识跟他说了两件事: 第一个、广说阿弥陀佛国土的乐事:我们都知道人天种性的人,是喜欢快乐的,所以这个善知识知道他的根机,就赞叹极乐世界安乐的功德,往生极乐世界之后,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人身相庄严、国土也庄严,而且身心世界受诸妙乐;极乐世界人民的快乐,超过三禅的快乐,寿命久远、神通具足等等,把极乐世界快乐的殊胜果报,讲给这个人听,令他生起欢喜心、好乐心,启发他往生的愿力。 第二个、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这是偏重在启发他的信心。极乐世界到底我可不可以去呢?这个地方应该偏重在第十八愿,因为此人是属于人天善根,跟他讲种种的禅定三昧,可能对他不是有用。但是跟他讲第十八愿─临终十念往生,就能够启发他的信心。 善知识是给他说极乐世界的种种安乐,来启发他的好乐;也赞叹极乐世界因地修行的第十八愿─十念必生,让他产生信心。 舍报往生 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此人听到这两段开示之后,寻即命终。这个寻很重要,寻是马上的意思。临命终人得到善知识的开示、生起正念之后,这中间不能有任何的差错,也就是说他提起正念之后,不能再起妄想。所以古德说必须要无后心──保持正念,也就是在他死亡之前,不能有任何错误的妄想再进来,他的正念一定要相续到他往生为止,这叫寻即命终。这时候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就像一个强壮的勇士,展开手臂的速度这么快,立即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 再看往生之后的相貌: 华开迟疾 经七日已。 华开得益 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这个往生的人,到了极乐世界,经过七天之后莲华才开。莲华开了之后,看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他说法,应该也是说声闻法;闻法心生欢喜,而证得初果。经过了一小劫时间成就阿罗汉果。前面中品中生是经半小劫,这里是经一小劫时间成就阿罗汉果。 总结 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这中品下生的人,比较喜欢做人天的善业;那么人天种性的人有两个特色:第一个好乐善业,智者大师说人天种性的人,听到慈善事业很自然就会生起欢喜心,即便他做不到,他也会去随喜。好比说哪一个地方需要做义工、需要行布施,他就特别的欢喜,听到善业就有一种冲动想要去实践。第二个贪着乐果,对于世间快乐的果报,好比家庭和乐、身体健康,这种荣华富贵、快乐的事情有所贪着,也就是没有出离心,所以叫人天种性。 如果我们从中国的文化的思想来看,可以分成两种人:一种是属于比较温和型的,一种是属于强悍型的。 温和型的:中国文化里面比较温和型的慈善家,是属于孔夫子论语的思想。论语以仁爱为根本,也就是慈悲心。我们台湾人就是很有慈悲心,这个是属于温和型的慈善家。 强悍型的:这是属于孟子的思想,不是讲慈悲心,而是强调正义感;看到不平的事情,一定要跟你争到底,弱势团体被欺负他也绝对不允许;不管他的能力够不够,敢站出来讲话。 基本上,孔夫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本,那么孟子的思想是以义,这两个都是属于人天种性的,一个是仁,一个是义。除了人天的善法之外,还要有大乘的善根,也必须具足忆佛念佛、顺从本愿的净土善根,因为这是往生的必要条件。 这是讲到中品下生者喜欢做慈善事业、广结善缘,因为临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的开导,才把他净土的善根启发起来,而往生到净土,是这样的情况。 【107】十六观之十六——下品生观之下品上生 辛三、第十六下品生观 这一科的三品往生,以我们现在社会的标准来看,都是属于造恶的众生。 壬一、下品上生 标名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 正示 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佛陀告诉阿难及韦提希,我们现在讲下品上生者,就是有一类众生他平常作众恶业,是说这个人不是只造一、两个罪业,而是造了很多很多的罪业,但不会毁谤方等经典。这个地方很重要,在往生者当中,他可能曾造五逆、十恶,只要临终知道忏悔、善根强,还是可以产生反转,但绝对不能毁谤大乘经典。古德说毁谤大乘经典,表示这个人知见不正确,临终开导也没有用。 一个人邪知邪见就没有救了!如果思想没有颠倒,是因为烦恼太重,控制不了自己行为而有所偏差,这个人还有救;如果思想已经错谬了,那就没办法了,阿弥陀佛也救不了你。所以这个地方强调不能毁谤方等经典,这句话通于以下三品──不能有错误的思想、不能邪知邪见。 那么这个造恶的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他造了很多恶业,然后数数现行、都无惭愧,都没有忏悔心。可能也没有人来开导他,所以刚开始还有一点惭愧心,时间久了,习久成性,就变成习惯了;因为没有善知识来点醒、也没有同参道友来督导,所以就把他的惭愧心给丧失掉了。 但是这个造恶众生,临命终时遇到了善知识,这个善知识为他讲了大乘十二部经的题目。从这个地方看得出来,这个人具有大乘善根;我们都知道经题总持一部经的要义,一部经的修学宗旨、纲要都在经题,所以你看天台宗讲经一定要先解释经题。比方说《大佛顶首楞严经》,首楞严是什么意思?也就是正念真如,叫你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还有《大乘妙法莲华经》,什么叫莲华?莲华有二义:第一个是清净义,出污泥而不染,第二个是华微妙香洁释放庄严,表示菩萨广设方便─修六波罗蜜,以此波罗蜜来庄严他的一念心性。 这个人听了经题之后,启发他的观照,依文起观、依教起观──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的恶业。这个闻不是一般的闻,是要闻持:第一个深信不疑,第二个受持不失,把它受持在心中;因此而消除了千劫极重的生死恶业。 当然,这个人临终的时候,能够产生这样的转变──从一念心性摄持无量无边的罪业,听到经名之后除却千劫极重恶业,可见这个人回光返照的力量很强──所谓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回光返照,轮回顿息。这是过去生善根深厚的人。 其次,是讲净土善根。当善知识讲完大乘经的经题之后,又告诉他一件事,要他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会教导他念佛的功德,一句佛号: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佛号进入到我们的身口意,在我们心中运转的时候,的确是像清水珠有灭恶生善的效果。这个人听了之后,立即生信,就称念佛名;因为至诚念佛缘故,念念之中灭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从义理上来说,他要灭罪,除了忆念经题的道理、名号的功德之外,应该还要至心的忏悔,要有忏悔的决心。 这时候尔时彼佛即遣化佛,阿弥陀佛没有来,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当中,有化佛无数亿,就遣光中化佛的西方三圣来。本尊没有来,化佛跟化菩萨现前,赞叹他说:你因为称念佛名的缘故,诸罪消灭了,所以我来迎接你! 舍报往生─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经过化佛、化菩萨开导之后,行者当然生起欢喜心,即见化佛的光明遍满其室,并照耀行者,使令业障消除,内心能够产生安稳,随即舍报命终;这个时候,他没有生起任何的颠倒妄想,一刹那间乘七宝莲华,随化佛之后,在七宝池里的莲华中化生。 华开迟疾 经七七日,莲华乃敷。 华开得益 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 总结 是名下品上生者。 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莲华才开。华开之后看到大悲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照着行者。因为他的功德不具足,所以这时候没有看到佛陀,只看到菩萨来为他说甚深的十二部经典,也就是大乘的教义;一听到大乘教义,就生起信解,发了无上菩提心;在极乐世界修了十小劫的时间,才成就百法明门─我空法空的真理,而证入初地。 我们看前面中品往生的人是成就阿罗汉果,这个人没有经历小乘的过程,直趋大乘,可见这个人的大乘善根很强,才得入菩萨初地。虽然说下品往生者都是造恶凡夫,却是属于善根强、烦恼重这一类的众生。 【108】古德说:不能把下品当作常法! 智者大师他把人的根机,分成四类: 第一种是根利遮轻:这种人善根很强、烦恼淡薄,比方说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他们本来是信奉外道,亲近释迦牟尼佛之后,七天即证得阿罗汉果,因为他们理观强、烦恼轻薄。 第二种是根利遮重:这种人善根强,但是烦恼也很重;来听经的时候,法喜充满,但是烦恼活动的时候,比谁都放逸。比方说央崛摩罗,他在佛世的时候,本来要杀一千人。他因为受他师父的误导:杀了一千人,就可以升天,所以发愿要杀一千人。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杀到整个城都没人,不是被他杀死,就是逃掉了,因为已经没有人可以杀了,所以想要回去杀害他的母亲,然后佛陀慈愍他,现前为他说法,他才觉悟。 像他这样杀了九百九十九条人命,身负这么重大的罪业,佛陀只是告诉他简单两个字放下而已,他就回光返照,当下证得初果,是属于根利遮重,善根强但是烦恼也重的人。 第三种是根钝遮轻:这种人没什么善根,你跟他讲佛法他不相信,但是他也不造恶业,算是世间的君子好人。 第四种是根钝遮重:这种人比较不好,善根薄弱、烦恼也粗重。 其实下品的三种人都是属于根利遮重,蕅益大师曾经在《灵峰宗论》开示说:下品的三种人,如果不是大乘善根深厚,临命终那种紧急情况,甚至于下品下生者,地狱之火一时现前,火都烧起来了,这个时候善知识才出现,就在烈火焚身的逼迫情况下,听到开示产生回光返照,实时出现了一阵清凉风,才把猛火熄除,莲华现前。 他的生命能够产生这么强大的反转──本来是要堕地狱去受苦的,结果往生到极乐世界去,蕅益大师说,如果不是多生多劫善根强,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莲池大师的判教也是对的,他说即便下品三种人都是造恶凡夫,但是论断一个人不能只看他今生,大乘佛法是讲无量生命观,你看看他的前生,绝对不是一般人。 所以古德才说:不能把下品当作常法。你说:他造恶业也往生,那我造恶业,我怕啥!不能这样讲,你没有他这种善根,这个不能当常法,这是特殊情况。其实这下品三生都是特殊情况,善根很强,但因一时胡涂,没有遇到善知识的开导而造恶业,才有可能临终的时候,在善知识的开导之下,产生这么大的反转。过去生大乘善根强、净土善根也强的人,叫做根利遮重。 诸位在研究九品往生时,可以把三辈往生拿来对照一下,不过三辈往生的内涵,就比不上九品往生那么详细。九品往生几乎把一个人善根的浅深、修行福德资粮的优劣,善根、福德都讲得很清楚──这个人平常是修什么善根、听闻什么教法、平常修什么法门、临命终遇到什么样的人开示。我们看中品下生以下的人,临终都需要善知识来开导,因为平常栽培净土的善根、大乘的善根不多,所以临终必须要有人再提醒他。 【109】从往生净土的角度来看,善根比福德更重要! 关于善根的栽培,讲几句话跟大家共同勉励: 一般说修行有解门跟行门,两大法门。行门当然是指你的行为,就是身口意、福德这一方面;那么听经闻法是属于善根这一方面,也就是解门。一般来说,越到末法时代,我们比较忽略善根这部分,因为善根这部分,你平常看不到它有什么好处,往往是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其实临终的时候,你会有百感交集的感觉,一生的善恶念头全部现前,这个时候就可以考验你的善根以及智慧,但是平常看不出它有多大的作用。好比你今天去听经,熏习了善根,但是回去之后──你该干啥、还是干啥;如果你是去参加一场消灾法会,这种所谓的消业障、增福报,马上感受得到它的效果,所以对我们会产生鼓励。一般人喜欢行门就是这样,因为一个忏拜下去,马上就感觉到身心充满着清凉,这是事实。但是栽培善根你看不出来,不到临命终你看不出来。 其实:从往生净土的角度来看,善根比福德更重要! 因为你是随念往生,必须依止正念往生,你看哪一个人往生,临终不是生起正念,而正念是怎么来的?当然是靠善根。没有一个人是依止福报而往生的,没有。 福报是助缘,如果你起颠倒,福报也救不了你──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所以平常智慧的观照很重要,要经常栽培善根。即便你一时的胡涂,遇到善知识的开导,这个人有善根一开导,善根叫金刚种子,它不会失掉,马上就起现行,平常听经的功力马上现前,那么善根一现前,光明能破除黑暗,那些烦恼就消失了。如果你没有善根、平常都不听经,临终开示就没什么用了。就像印光大师说的:一个没有善根的人,临终善知识讲三两句话,就能够产生这么大的转变,你相信吗?你也不相信对不对!所以我们平常听经闻法,点点滴滴,无非就是在为临终准备资粮。 我们以前学院的教务主任─上慧下天长老说:听闻佛法这种善根的栽培,譬如草里的冬瓜,不见其大,但是日日在长。你看冬瓜,今天看、明天看差不多对不对!其实它每天都在成长,只是你看不出来。这是一种净法熏习。所以:善根的栽培很难,但是效果很大!问题是它不是马上看得到效果,除非你是六祖大师,像那种顿悟的人少,我们一般都是渐悟的,今天进步一点、明天进步一点。所以有长远规划的人,如果你有志于临终的正念,不要忽略善根的栽培。从往生的角度、从临终的正念来说,善根比福报重要。你到极乐世界你福报薄没关系,还有时间修;要是善根薄弱、正念薄弱,临命终那一关你就跳不过去。 原因是:你妄想起现行、业障起现行,善根强的人他可以狮子奋迅三昧,可以越过去;善根薄弱你就跳不过去,同样的障碍,他跳过去你跳不过去。所以这个地方诸位要想一想,你栽培的善根,虽然平常感觉不出来,但是如草里长冬瓜,善根暗长,是这样子的。 【110】只念一个小时的佛,抵得过二十三个小时的放逸吗? (卷十九) 本经的整个修学宗旨,一言以蔽之就是强调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就是说我们想要成就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怎么办呢?必须透过正确的想象,才能够跟弥陀的功德感应道交。所以本经是以观想的方式来跟弥陀感应道交,叫做观想念佛。 那么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本经的修学,可以从两方面来观察: 第一个从因地上来说,它是一种藉假修真。佛法对于假跟真的定义是说,这个法是生灭变化的、暂时存在的,这叫假,那么这个法是恒常、相续的,成就之后永远不会失去的,这叫真。 比方说有一个慈善机构,到一个地方看到弱势团体,起了慈悲心去布施这个团体,但是这个慈善家回去之后,可能就把它忘掉了,没有一种相续布施的功能。那么这一念的慈悲心,在人天的善法当中,当然有它的意义,因为他创造一种善业,可以成就安乐的果报。但是从出世的解脱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这只是一时的善念,我们叫做善业力。如果是一个受了菩萨戒的人,他心中有一种强大的胜解力跟强大的誓愿力,他去做布施的行为,那么这种行为我们叫做善根,就不是善业了。 我们要知道善业是一个假相,假相不是说没有好处,还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它不能相续。他是一个好人,但是他不是一个出世的菩萨。所以要是这个法在你生命当中,只是偶而的出现──偶而去拜拜佛、偶而去做慈善事业,在你生命当中,虽然能够创造一种安乐的果报,但是从出世的角度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如果你是养成一种定课、一种愿望去做一件事情,每天去做,这个就是善根,这对出世解脱的意义就重大了。 问题是:为什么善根是相续的?《楞严经》解释说:因为它顺从本性──是你本性显现出来的。你今天愿意去布施、持戒、忍辱、行六波罗蜜,那是透过智慧观照而产生的胜解力,同时也是一种誓愿力。一个法有胜解力、誓愿力支持的,就是真实的善根。 然而真实的善根是怎么来的?是透过假相的观察。你看本经就是这样子,佛陀施设极乐世界依报的假相,比方说莲华观、宝树观、楼阁观……这些假相都是生灭的,但是透过假相的观察,使令你产生一种坚定的信心、坚定的愿力,这就是真实的。当你观察莲华的时候,你看到莲华的功德,你对极乐世界产生信心、好乐,这个是真的吧!所以出世的善根,是从假相的观察而来的,这叫藉假修真。当然这个假相必须是大智慧的佛陀施设的。佛陀出世,祂才有资格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施设很多的假相来引导我们,启发我们的善根,只有佛陀做得到,所以在因地的时候叫做藉假修真。 在果地的时候,尤其是临命终的时候,叫做真能破妄。有人就问一个问题说:他在佛堂当中用功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那他一天还有二十三个小时,活在世间的尘劳当中,用六根攀缘六尘、产生六识,开始放逸、开始懈怠,那他能够往生吗?意思是说:他只用一个小时的修学,抵得过二十三个小时的放逸吗? 其实,话不能这样讲,虽然你二十三个小时是放逸的,但是你那一个小时的相应,所产生的善根是真实的功德。你过去放逸所造的这种虚妄的业力,那是一时的虚妄心,攀缘虚妄的境,产生一种虚妄的业力;而你在修行的时候回光返照,把你真实的本性功德开显出来──真能破妄,这跟时间长短没有关系。 你看我们无始劫来造了那么多的生死罪业,我们短暂的修学佛法,就能够在临终的时候,依止正念而往生净土。为什么?昙鸾大师说:就是因为你今天攀缘佛的功德,是一种真实的心、缘真实的境、产生真实的功德,所以真能破妄。在净土宗这种观念的建立很重要,因为你能够在临终的时候,产生坚定的信仰,就是你相信忆佛念佛的功德是真实的、我们过去所造的生死业是虚妄的──真能破妄。 在佛法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央掘摩罗。你看央掘摩罗是本来是一个外道,因为被他师父误导:杀了一千个人,就可以升天。他是一个学过武功的人,就到城里面,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还少一个人。但是城里面的人被他杀得几乎没人了,有些人是跑掉了,这个时候他想到家里还有一位老母亲,就想要去杀他的老母亲,来满足一千个人。因为杀母是犯逆罪,大慈悲的佛陀就在这时候现前,他就转向去追杀佛陀,但是他永远也追不到佛陀,结果佛陀转过身告诉他放下两个字,他当下证得初果圣位。 我们观察这个故事的情境──央掘摩罗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他整个心实在是杀红了眼,可以说是上品的瞋心,看到谁都想杀,那时候他的瞋心已经达到最极限。那为什么佛陀说放下这两个字,他能够产生这么大的转变呢?因为祂把他内心的善根激发出来了,这个人过去生中都是大修行者,只是一时胡涂而已。 《观经》的九品当中,从下品上生到下品下生,全都是造恶凡夫,尤其是下品下生更不可思议,五逆十恶的罪业什么都做尽了,在临终那么紧急情况下,为什么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反转力,将地狱之火化成金莲华?佛法的理论只有一个,那就是──真能破妄! 虽然他短时间的回光返照,但是他的善根犹如光明,过去所造的生死罪业犹如黑暗,所谓千年暗室,一灯即明,这个房间已经暗了一千年,但是你需要一千年的光明,才能把黑暗破除吗?不需要,对不对!只要一瞬间的光明就可以把黑暗破除掉! 在佛法中说:为什么这个人不能成就圣人、那个人可以成就圣人?关键不是说哪一个人烦恼比较轻薄。你可以看看经典,佛在世的时候,烦恼粗重的、罪业深重的,证果的人还是非常的多,很多都是烦恼很重、造了很重大的罪业,但是只要这个人有善根,佛陀就有办法来启发他的善根,如果你没有善根那就没办法,内因力太薄弱了。所以我们看观经的下品,会有一种感觉:一个人能够得度,跟他的善根有关系──就是你对真理的胜解力、智慧要高,还有你想要去突破、改变的愿力要强。观经的下品几乎是这种情况,都是在临终的时候,才听到善知识的开导、把他自性的光明显现出来,于是生命有了转机,本来是往地狱去的,结果转生极乐世界去了。 我们能够解释的道理就是:因为他临终的正念是真实的善根,犹如天上的光明,那么他过去颠倒妄想所造的罪业,是一种虚妄的情境,犹如黑暗,只要你有光明就能够破除黑暗! 我们要知道:在修行当中,我们内心的世界有真实的一面、也有虚妄的一面,关键是你一定要加强你最真实的一面。净土宗,你善根薄弱就没办法修了,因为它不摄受二乘种性、也不摄受人天种性,它只摄受大乘种性。虽然你烦恼重、罪业深,你念佛,还是有办法灭除罪障;但是你大乘善根不够、净土善根不够,那就很难修了,因为这是临终感应道交的一个关键点,我们看经文就可以了解。总之,只要诸位能把藉假修真、真能破妄这两个思想弄清楚了,就能够贯穿整部经的核心要义了。 【111】十六观之十六——下品生观之下品中生(一) 壬二、下品中生 这下品生的都是造恶凡夫,我们先看第一段,这个人平常造了那些罪业: 标名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 正示: 正明生因 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 我们看下品中生者平常的行为──这一类的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古德解释说,下品中生一定是佛弟子,曾经学过佛法,而且还经常亲近三宝,否则不可能去受戒,这个人肯定是一个佛弟子。但是他受了戒之后,可能就懈怠了,没有熏习佛法、没有熏习戒法,所以毁破了在家的五戒、八戒,乃至于也毁破了出家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那么这个愚痴颠倒的众生,不但是破戒,还犯了佛法当中很重大的过失,就是盗三宝物。 盗三宝物的罪,为什么那么重呢?因为它是一个清净法财,这是居士发心供养三宝,做清净修行用的;其次,它体通十方,因为三宝物不属于哪一个人,只要你来参加共修、参加打佛七你就可以受用,所以它的体性是属十方的,你盗三宝物,就必须向十方僧结罪。 而这盗三宝物有两部分: 第一个叫盗僧祇物:所谓僧祇物简单说就是盗常住的物品。在戒律当中又分成两类:一个是常住常住物,这包括整个寺庙的田园、房舍所有的不动产,都叫做常住常住物。第二个是十方常住物,这是寺庙当天拿出来给十方僧受用的饮食,任何一个出家人打板的时候进入大界,都可以受用,叫十方常住物。这两个都叫僧祇物或叫做常住物。 第二个盗现前僧物:这是盗僧众的物品。那么现前僧物有两类:第一个是现前现前僧物,是说施主发心,只供养某一个寺庙的僧众,限定某一个寺庙受用的,叫做现前现前僧物。第二个是十方现前物,是说施主发心,并没有限定某一个寺庙,是普遍供养十方僧众;比方说在斋僧大会的时候,信徒拿去供养大众师,就叫十方现前物。 而这个愚痴颠倒的众生,他造下了重罪──盗三宝物,而且还不净说法,为了名利而说法,那么他造了以上的过失之后,更可怕的是这个人数数现行、都无惭愧。 对于无有惭愧,我们要解释一下:通常我们判一个人造业的轻重,主要是在于有没有惭愧心,如果这个人惭愧心不活动,在造之前、正在造时、造了之后,三个时段通通没有惭愧心,那这个业就重了。 所谓无有惭愧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人起邪知邪见,完全不相信因果。第二种人是因为懈怠放逸,他刚开始也有惭愧心,长时间造作之后,就渐渐习惯了,但是他还是相信因果。所以这个地方应该属于第二种人──不是邪知邪见的无惭无愧,而是懈怠放逸引生的无惭无愧。如果是邪知邪见的,那就不可能得救了,因为造五逆十恶还有救,毁谤正法就没有救了。所以他是一时的懈怠放逸,产生无惭无愧,本来应该是用善业、波罗蜜来庄严内心,他却以种种恶业来庄严内心。如此罪人,以恶业故,临终的时候,应堕地狱。 这里,我们看这个下品中生的人,他的行为里有一句话很重要: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唯识学》上说,罪业有两种:一种叫做不增长业,一种叫增长业。 一、不增长业:是说你受了戒之后,平常戒持得很好,但是在某一个时间、空间,遇到某一件事情,结果你造了一个重大的罪业,这叫一时的失念。而且你造了之后深感惭愧,在佛前发愿从今以后永不再做,事实上你也没有再造作了,这叫断相续心。在生命当中就那么一次,叫偶一为之,这种情况《唯识学》叫不增长业。它在临命终不能产生引导的力量,因为这种业已经被你忏悔过、你也真实没再造作。虽然这也是一种罪业,但是叫不增长业。 第二种是属于增长业,也就是数数现行。你造了这个罪之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去造作,那这个业不管是善业、或是恶业,对你临终都有强大的主导力量,叫做增长业。 那我们看这个人以诸恶业而自庄严,说明这个人他造罪业,犯五戒、八戒、破具足戒,不是偶一为之的那种,而是经常造作,已经构成一种习惯性的行为,不是一时失念而已。那么这个人造了增长业,以唯识的角度来说,对他的生命必定会产生强大的引导,所以这个人应当堕地狱。但是这个人有善根,虽然他今生因为烦恼的活动,造了罪业,但是他的善根─金刚种子并没有失掉,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生命产生很大的变化。 【112】十六观之十六——下品生观之下品中生(二) 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如此经常造作破戒、盗三宝物的众生,他的身口意累积了这么多沉重的罪业,所以临命终时,整个地狱花报现前。 我们知道三途,有刀途、血途、跟火途。畜生道有被宰杀的痛苦,所以称为血途;饿鬼道是刀途,总是害怕别人伤害他;地狱的特点就是火─火途,常为镬汤炉炭等热苦。所以他在临命终时看到火马、火牛等地狱相,虽然果报还没有现前,但是花报已经现前,这是一个非常紧急的情况,即将堕到地狱去了。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具足大乘善根、净土善根的善知识,以大慈悲心为他开导两件事情: 第一、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 因为这个时候讲道理也没有用,所以直接把佛的功德表现出来──阿弥陀佛的十力。十力是指阿弥陀佛有十种智慧力。这个地方,我想应该是偏重在弥陀的第十八愿─临终的十念往生: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把弥陀的慈悲本愿开展出来。 并且广赞彼佛光明神力,我们知道佛陀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所谓八万四千相好,我们也很难去想象那种相状,但是光明是最容易去理解的,所以我们怎么去观想佛陀的存在?就用光明,你念这一句佛号就有光明,就观想你进入光明当中,得到弥陀的加持摄受,这是赞叹佛力不可思议。 第二、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这五分法身─五种功德是所有佛弟子、大小乘共修的;戒、定、慧是约因地来说,是法身因;解脱、解脱知见是法身果。 首先看戒法身:简称为戒身。就是我们刚开始在持戒的时候,从持戒当中慢慢产生一种胜解力、誓愿力,然后产生一种远离过失的功德。如果你很自然就会远离过失,那表示你的戒身成就了。其次定法身的成就,是你能经常保持专注,远离种种的散乱跟掉举。慧法身的成就,是远离世间的愚痴颠倒。这戒、定、慧三身,是约因地的善根来说。 解脱法身:是你身口意开始解脱一切的障碍,佛法所说的障碍,主要是包括烦恼障、业障和报障。解脱知见法身:解脱知见有两层意思:一个人真实解脱之后,从自受用的角度来说,他自知解脱,如果他证得初果,一定知道自己已证得初果,不用佛陀来印证;从他受用的角度来说,他也可以广设方便,引导他人趋向于解脱,他有方便力。 好比我们从经典可以了解六祖大师,他这个人没有读过书,但是开悟以后: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他讲得出来。因为他证得那个道之后,他能够藉由很多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叫解脱知见。也就是:他自己解脱之后,就容易产生灵感,会讲一些话来引导别人,趋向于他所成就的功德,即便他没有读过书,也能够用语言文字,巧妙地表现出来,这叫做解脱知见。当然有读过书,文字表达上就会比较庄严一点,但是所讲出来的道理都一样。 这个地方是赞叹内心的善根──戒定慧的善根,还有解脱、解脱知见的功德不可思议,赞叹心力不可思议。 此临命终人听了之后,应该是听闻之后还要受持,生起很深重的惭愧心,由这一念惭愧心,去忆念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种的善根,以及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时候,因为他心念的转变──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所以他的果报也跟着转变。本来看到的地狱猛火,就化成了清凉风,这清凉风吹过来的时候,就落下了天上的妙华,华中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势至菩萨,随华而到,来迎接这个临终之人。 【113】这是《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这地方有讲到一个观念:生命的转变,是来自于内心的转变! 我们先谈一谈,一个人为什么会造罪,根源在哪里?有些人会说:因为他烦恼重──贪欲重、瞋心重、高慢心、忌妒心重,才会造罪。没错。那他为什么起烦恼?《楞严经》说一个人会起烦恼、造罪,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他起了攀缘心──真如不守自性向外攀缘。 攀缘心,在《楞严经》讲到两个内涵: 第一个,是业力的问题。你一旦动攀缘心,一定会带动生死业力。所以一个人攀缘心愈重,生死业力就愈重,他会循业发现。当你起攀缘心的时候,就会随顺你的业力──有些人你很喜欢、有些人你不喜欢。这跟过去的业力有关系,宿业所变现的景象你没办法改变。所以你一旦动攀缘心,一定会启动你过去的业力,生命就变成二分法。如果你是安住在真如,生命就没有好坏,它只是个影像而已。但是你开始仁者心动,这个世界就跟着动了,生死业力、宇宙万法也就开始动了,生命就变成了二分法,有好的、有坏的──有些东西你会起贪欲去追求,有些东西你会起瞋心去排斥,这是业力的问题。 第二个,你会产生错误的想象。业力给你的种种景象跟感受,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但是你会生起颠倒想,认为应该去追求,这个对生命是好的。然后过去的宿业,一旦跟颠倒想结合起来,你就造罪了。 怎么办呢?《楞严经》是怎么去对治攀缘心?《楞严经》是认为:业力所变现的这一部分,我们没办法改变;哪些人会对你比较好、哪些人会讨厌你,这一部分你没办法改变。释迦牟尼佛身为佛陀,祂也不可能事事如意,所以祂的家族要被灭亡的时候,佛陀也没办法改变,祂用神通力阻止琉璃王不要去杀害祂的家族,也没有办法,这是业力。 但是佛为法王,于法自在,祂不起颠倒想,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在消除业力这一块,而是消除你的颠倒想。《楞严经》提出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身,意思是说:当我们今天遇到人事的问题时,是先启动慧身──不迷。你要先观照这个景象是本来没有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虽然这个人跟你讲一些不好听的话,但是这些都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以上等人直接从不迷下手,从生死业力中通过去,这个业就消了没了。 但是,要像上等人不迷,不容易,完全靠智慧化解问题的人不多,那怎么办呢?不取。你要我不迷惑我做不到,我明明看他骂我是真的,那就不要取──不要住在上面。就算这个影像是真的,但我不住,即便你骂我是如此的真实、你伤害我也是如此的真实,我可以选择不要把心住在上面,我可以去念佛、去想一些未来光明的事情,透过无住启发定身──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如果你的智慧、禅定都薄弱,智慧的观照也薄弱、禅定的安住力也薄弱,你又取着了,那么最后的底线就是戒身了──不动,不要乱动!虽然我现在心里很气,但是我先不动,靠持戒的功德来收摄自己的烦恼。 所以《楞严经》是先启动慧身─不迷,如果这个防线被破坏了,就用定身─不取,不取又被烦恼破坏了,就用戒身─不动。所以持戒是整个身口意的最低防线,如果连不动也被破坏了,那就失败了!这是《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还你就算了;禅定的人是这个境我不住,就像有人骂佛陀,佛陀说你端东西给我吃,端不端你决定,吃不吃我决定,我可以不住、不取;第三个我要求自己不要乱动。《楞严经》就是以戒定慧三身,来对治攀缘心,所以我们开导临终的人,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让他向外攀缘的心──回光返照,就做这件事情,让他回光返照──过去曾经在佛堂中,修习的戒定慧善根,还记得吗?你在听经的时候,听闻阿弥陀佛的功德光明,还记得吗?你只要让他忆念佛陀、忆念自己的自性善根,他就有救了! 我们一再强调:一定要相信真实的善根,绝对可以消灭心中黑暗的罪业,你要相信!一个人这一生在人世间打滚了七、八十年,临命终时大家都是百感交集,不好受。经历了很多的人生恩怨,一路走来,心中所留下的痕迹,每个人都是心有千千结,那么在临命终这个紧急关头之下,谁能够提起正念,那就是往生的一个成败关键。 你的信仰很重要。当你提起正念的时候,你要深信你心中的善根是真实的功德,你内心的菩提心、对阿弥陀佛信仰的愿力,那种善根是真实的!你用真实的信心、真实的愿力,去攀缘阿弥陀佛真实的功德,一定可以对治这一切虚妄的假相! 以佛法的角度来说,无论你怎么样攀缘,只要一念的回光返照就够了,这一念的回光返照,就能够消除百千万亿劫的攀缘。为什么?就好像千年暗室,只要找得到电灯,一瞬间它就亮了,不用等到千年才亮。那他凭什么临终时,能够把地狱的猛火,化成清凉风?凭的就是他临终的──回光返照,把心带回家了。他以前是离家出走──一念迷,生死浩然;现在他遇到善知识的开导,回光返照找到他心中的光明,把他真实的善根表现出来──一念悟,轮回顿息。 这种传承只有大乘佛法才有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是,如果你临命终继续向外攀缘,那就没办法了,临终得救只有一种情况──回光返照。用事相来说明:比方说你临命终的时候,想起世间的一些恩恩怨怨,这时候你回光返照──世间没有对错之分,这才对;如果你还有对错概念,表示你没有回光返照,还是向外攀缘,那就没办法。依照《楞严经》的意思:只要向外攀缘,再大的善法都救不了你,都是生死之法,所以临终的最高境界,就是觅之了不可得。世间的人会说:不错喔!你一生做了很多善事,这是中等人。你还认为你做了很多善事,那你心还是向外攀缘善法。事实上,临命终最好的忆念,就是忆念真如─何其自性本来清净。第二个忆念你的菩提心,清净心里面有无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第三个忆念弥陀的功德。这样你就成功了! 这个人就是因为临终得到正确的忆念,所以能够从地狱猛火,化成清凉风,从向外攀缘的心,而回光返照正念真如、顺从本愿。 【114】十六观之十六——下品生观之下品中生(三) 我们看他最后的结果: 舍报往生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 这个人虽然今生造了很多罪业,但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的引导,把他过去的善根启发出来,如一念顷很短的时间,便往生七宝池、八功德水的莲华当中。 华开迟疾 经于六劫,莲华乃敷。 那么,在莲华当中待了多久?待了六劫的时间。当然这个时候他见不到阿弥陀佛,但是他在极乐世界里面,每天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他的身心是安乐的。经典上说:即便他不能够离开莲华,在莲华当中,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华开得益 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 总结 是名下品中生者。 经过六劫,莲华才开;莲华开了之后,他还是没有见到阿弥陀佛,是见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清净的法音来安慰这个人,鼓励他说:你虽然曾经造了罪业,但是你已如法忏悔了──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并为他说大乘甚深经典。 大乘甚深经典主要是开示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一切法本来是没有的──没有烦恼、没有罪业、没有生死,都是我们一念的妄动,才有这些如梦如幻的现象产生,现在回光返照,就像一个人从梦中醒过来,当然是觅之了不可得,也就是开显大乘无生的道理。这个人听了起大欢喜,即发无上菩提心,这是下品中生者。 下品中生的人,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佛弟子,智者大师对于下品中生的人,总结四个字:是善恶交杂之人。是说这个人有善根,要不然也不可能遇到三宝、发心去受戒,不能否定他有善根。第二个恶,这个人肯定烦恼粗重,经不起诱惑才犯戒、破戒,但是他在临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的开导,把他的善根启发出来,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反转。 不过,这个地方有人提问说:为什么他到极乐世界才发无上菩提心,不是说三辈往生都要发菩提心吗?古德解释说:这个人过去生中,应该已发过菩提心,或者今生也发过菩提心,后来一时忘失了,所以到了极乐世界,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开导之后,再重发菩提心。因为菩提心的善根是不会失掉的,只是一时的忘失,所以叫重发。 这是讲到下品中生,一个善恶交杂的佛弟子,他的往生情况。 【115】十六观之十六——下品生观之下品下生 壬三、下品下生 标名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 正示: 正明生因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那么下品下生的人,他作不善业,有很多的重大过失,比方说五逆十恶──五逆:在整个有为的造罪里面是最重的,就差没有毁谤正法而已,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合和僧;十恶业是身三、口四、意三,他不但是造重大的五逆十恶罪,乃至于具诸不善,有很多身口意的过失。那么这个愚痴颠倒的众生,以罪业之故,应堕恶道,经历多生多劫无间地狱的痛苦。《楞严经》说:造五逆的重罪是要堕无间地狱的。 关于无间地狱我们解释一下:无间地狱又叫阿鼻地狱,是说这个人造的罪业太深了,在所有地狱里面是最重大的。为什么叫无间呢?它有五种的无间: 第一个、趣果无间。就是这个重大罪业的人,临终的时候没有经过中阴身。世界上有两种人死的时候,不用经过中阴身:第一个大善之人,他的善根很快成熟,临终的时候正念又很清楚,来生要去哪里也很明确,所以不需要经过中阴身,直接从临终的正念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大善之人没有经过中阴身的停留。第二种人是大恶之人,他是临终的时候直堕阿鼻地狱,没有经过中阴身。那么一般人,他的中阴身是七天一死,七七四十九最多四十九天一定要投胎。那么堕无间地狱的人,他趣向果报是瞬间的。 第二个、身形无间。这是说地狱众生之身形与地狱之大小相同而无间隙,地狱有多大,你身形就多大,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感觉,身形无间。 第三个、受苦无间。所受的痛苦没有休息的,其他的地狱受完苦,有暂时的休息,这个无间地狱,从白天到晚上从来没有休息,它的痛苦是相续的。 第四个、命根无间。这个人一天当中万死万生,死了之后一阵清凉风吹过来,他又醒过来,醒过来继续受刑,那么折磨到死,之后又醒过来,所以他的命根无间。 第五个、经劫无间。他经历的时间也是没有间断,这个地狱已经结束了,还要转生到其他地狱去。 虽然这个人造了五逆罪,当然是要堕入无间地狱,但是这个人有善根,所以临终的时候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看第二段: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像这样造五逆十恶的痴人,临命终的时候,这个人也是有福报力,遇到了大乘的善知识,为他宣说三件事情: 第一个种种安慰,善知识先安慰这个人。因为这个人造了罪业,临终肯定会躁动不安,非常的恐怖、不安。那么他是怎么安慰呢?古德解释说:应该是开导他──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议。虽然造恶业,但是真如本性并没有失掉,引导他去忆念真如─何其自性本自清净,先把他的心安定下来。 第二个为说妙法,这个妙法是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力不可思议。看后面的经文,应该是赞叹──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忆念一句佛号,就能够总持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名以召德。 第三个要他实际付出行动,赶快忆念佛陀─教令念佛。 此时,这个人为痛苦所逼迫,罪业已经起现行,来不及忆念佛陀了,善知识告诉他说:如果你不能忆念佛的功德、不能忆念佛的光明,没关系,你就称念佛号。这个临命终人,在紧急情况,至诚恳切的称念佛号,念念相续,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就是皈依,那么在称念佛名的过程当中,念念消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这个地方,生命的反转是来自于临终善知识的开导。对于临终的开导,我们也跟大家说明一下。那么临终开导,讲得最完整的就是印光大师,他提出临终三要: 首先,我们到临终者的面前,第一件事情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你最好对这个亡者要有所了解,一般来说,一定要他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尤其是厌离娑婆更难,因为他在娑婆世界待太久了。 如果说这个人是福报很大的人,今生快乐的时间多、痛苦的时间少,那么他临终一定会贪恋娑婆,这时候你用无常观来对治,无常观是专门对治这些福报大的人──人世间本来就是暂时的、缘生缘灭的,没有一个人可以长久的,你现在因缘结束了,不要老是活在过去,你要往前看,要活在未来,来生去哪里比较重要,不能再回忆了,要赶紧往前走!所以要是遇到福报大的人,他肯定是舍不得放下今生,必须用无常观破他的执着。 但相反的,如果这个人一生当中,身体也病痛、子女也不孝,受诸痛苦,他今生的痛苦吃得很多,那不要用无常观了,直接用苦谛观,跟他说:你今生吃了这么多苦,来生还要走一次吗?直接用苦谛观来开导他,让他往前走。 如果这个人他今生有重大的罪业,那只有一个方法,先讲无生──观业性本空。我们看善知识的开导,遇到罪重的人都是先开导无生观: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罪业也是因缘所生法,你要先把罪业放下,到极乐世界再去处理,这个时候不能再忆念罪业了,应该忆念真如本性,先把生命归零,今生做对做错都要放下,先找到你的家。让他安住在一念清净本性,这是针对临终造罪很重的人。总而言之,你要善巧开导安慰,让他对极乐世界提起信愿。 第二个,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以印光大师的意思分成三班,一班念两个小时换班,断气后开始算起念八个小时。 第三个,切忌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临命终的人,是在床上往生也好、在椅子上往生也好,他是什么样的姿势,你都不要去动他。不要说要把他弄好看一点,不要这样,你多事,因为你一搬动,对他来说会产生干扰。所以不要去搬动、也不要在他面前哭泣,免得破坏他的正念跟善根。临终的人最怕起攀缘心,《楞严经》说:一念动,无量无边的生死等着你!他好不容易把心调整到最好的状态,已经给他善巧开导、佛号也相应了,这个时候他刚进入弥陀的光明,如果你在他面前哭泣,又让他从佛号里面出来,就开始仁者心动,那前面的开示通通白费了。所以你要哭泣就到隔壁去,不能在他面前哭泣。 我们来回忆一下,前面的第四十页第四行,说:这个人临命终的时候,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莲华中。后面都有讲到一念顷、一瞬间,就是说临终的正念,必须有两个条件才能够成就往生:第一个无间念─相续,中间不能有妄想插进来。第二个无后念,临终一念,蓦直而去,永无后念。换句话说:这个正念,要一直相续到往生才可以,中间不能有人来破坏他的正念,否则就前功尽弃了。必须是无间念、无后念,这是往生的两个重要条件。 看最后一段,往生之后的情况: 舍报往生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这个临命终人,他在临终的时候,应该是地狱之火也现前了,这个时候遇到善知识的开导,开始回光返照──忆念真如本性、忆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心中的正念现前,整个攀缘心通通放下,不动了。一方面消除重罪,一方面见到了弥陀的功德现前,他见到金莲华,就像太阳一样大,安住在这个人的面前,很清楚分明的现前,这时候,于一念顷就往生到极乐世界。 华开迟疾 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 往生到极乐世界,先待在莲华当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才开。这个时间也不算短,但是在极乐世界的莲华中,没有生老病死的折磨,身心安乐,就在那个地方修学佛法。 华开得益 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 总结 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满十二大劫,莲华开了之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大悲音声来开导诸法实相。所谓诸法的真实相,就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以无生的智慧观察业性本空,来灭除他的生死重罪。这个人听了之后,起大欢喜;就是这个人业障已经消除了,所以会法喜,即发无上菩提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总结:这是下三品往生,第十六观。 下品下生者,以世间的标准,算是一个最大的恶人,造了五逆十恶罪。我看古德的批注上说:大乘经典有很多不思议的境界,但是读完大乘经典,最让你感到震撼的是《观经》的下品下生。他不是觉得不思议,而是觉得很震撼,这个人造了这么重大的五逆十恶,竟然临终一念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忆念佛号,就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以十法界来说,这个人等于是从最底层的地狱法界,直趣到佛法界。因为往生到极乐世界等于是成佛,你永远不退转,只有一个方向,就是成佛而已,不可能再堕落到凡夫,也不可能堕到二乘。所以观经的下品下生,等于是从地狱法界,直接把他拉到佛法界去,令人不可思议。那么这当中是什么理由呢?我们等下一堂课,再把它说明清楚。 【116】我们都不是一般人哦! (卷二十) 上一堂课讲到下品下生。 善导大师对于观经的九品,他认为这九品差别是如何形成的?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以善导大师的看法,事实上九品往生的行人,都是具足大乘善根、净土善根的人。 什么叫大乘善根?就是这个人懂得正念真如,因为经常的忆念──真如本性本自清净,所以知道生命本来是没有烦恼的。本来没有这个观念很重要,如果我们本来就有烦恼,那问题就很严重了,我们就很难超越它的系缚。所以我们看《楞严经》说:即便我们无量劫来,在三界生死中打滚这么久,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犹如虚空这么多,凭什么在临终的时候,短短的时间里忆念佛陀就能够往生?因为它本来就没有! 我们的真如本性──本自清净,没有烦恼、没有罪业、没有生死的果报,完全是一念的妄动,然后把这些事情虚妄的创造出来,所以我们修行只是还他一个本来面目而已。这事本来没有,是自己捏造出来的,就像做梦一样,梦里明明有六趣,你在梦境当中看到很多情境,醒过来什么都没有,做梦前没有、醒过来也没有,这中间只有过程,有它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如此而已。 本来就没有这个思考,对于大乘行者,特别是临命终人非常重要。正念真如,这个就是你的善根,你有这样的觉悟、这样的思想,对你生命的反转力量越大! 你看有些人,同样有这样的烦恼跟罪业,但是他很快就能从烦恼中跳脱出来,有些人却依旧跳脱不出来,就是善根不够。烦恼一活动起来,一定把他折腾得精疲力竭,要拜几部的八十八佛、持多少咒,才有办法慢慢慢慢的消减。有些人一念之间转过来,就跳出来了,善根深厚!好比狮子奋迅三昧,狮子王奋起之时,其势迅速勇猛,水沟再怎么宽,它一下子腾空就跃过去了。所以在处理障碍的时候,你的善根很重要,般若善根栽培得深厚,就容易超越这些障碍,这就是大乘的善根。 其次,是对阿弥陀佛强烈的皈依──净土的善根。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当你把佛号提起来的时候,你真实的顺从本愿,相信阿弥陀佛一定可以救拔你,把所有的妄想、执着通通放下,身口意全交给阿弥陀佛,看你有没有这种决心,这也是一种善根。这个不是盲目,而是一种智慧的胜解,必须长时间的学习才有办法做到。对于佛陀的信任,就是把你的身口意全交给佛陀、交给阿弥陀佛,那不是冲动,是从智慧的学习,而得到坚定的理解,发自内心的信仰与愿望,这也是善根。 你看有些人偏于空性,大乘善根强,就像《中观》的学者,他就是观一切法空,但是不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偏于有相的人,他容易执着,就很难正念真如。净土宗是又要观一切法空,安住真如,又能够从空出假安住佛号──一一理性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真空妙有。所有善导大师才说:这些人都不是一般人,都是大乘善根具足、净土善根也具足。 那为什么有些人是上品,有些人是下品?但以遇缘不同。有些人刚开始学佛,就亲近大乘道场、学习大乘佛法,就能够把他过去的善根启发出来,走上大乘之路。有些人因缘不好,从小就没有遇到佛法,所以善根暂时被遮蔽了,就造业了;等到临命终时,才遇到善知识为他开导,是这样子。善导大师认为这些人通通具足善根,只是一时的因缘不同,而产生九品的差别,这是善导大师的看法,这种看法和解释是比较合理的。 【117】下品往生的,没有一个人是毁谤正法的! 最值得我们去关心的是下品下生造五逆十恶的众生,他是临终的时候,才遇到佛法、遇到善知识,为什么在这么短时间当中,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反转呢?正如智者大师在《观经疏》上说:云何临终少时心力,能胜终生的造恶?那么知礼大师(他取天台智者大师的《观无量寿经疏》极力研究其中深奥的义理)约猛力心解释说这当中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遇值善友:因为他福报大,遇到善知识;善知识有方便力,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幸遇善知识从旁的开导。 第二个、为苦所逼:通常没有善根的人遇到痛苦,就会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但是有善根的人遇到痛苦,会开始去回光返照、自我反省,就会把善根激发出来。 他在痛苦的逼迫之下、又遇到善知识的开导,就让他完全的相信──随顺大乘的法流、随顺净土的法流,然后光明的心马上现前,他就往生了,是这个意思。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说:综观下品下生造了五逆十恶,这个人非心性之极致,弥陀之大愿,持名之奇勋,何以有此!是说这个人造了五逆十恶还能够往生,那岂不就是:心性的功德显现、弥陀大悲的愿力加持、乃至于念佛的这种功德力!最后会归到三力──心力不可思议,他这一念心跟真如相应了,法力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三力不可思议,而产生反转。 不过,这地方我们要注意:我们看《观经》下品往生的,虽然全都是造恶业的,但是没有一个人毁谤正法。换言之,你的身口意可以有过失,但是不能邪知邪见。如果你心中充满邪知邪见,那就没办法得到法益了,开示也没有用,所以破戒还有救,破见就完了,无法成道! 如果你有一些过失,那么你临终的时候至诚忏悔,都还可以反转;但是你邪知邪见,你就不受教化,这时候就没办法了;所以《观经》的下品,必须远离毁谤正法这方面的过失,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 【118】生命是我们自己画出来的,当然也可以把它擦掉重画! 乙二、明利益 乙二说明它的利益。佛陀讲完《观经》之后,有哪些人得到利益?我们看当机众所得之利益,有三个层次: 证无生忍 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 最上品的是韦提希夫人,因为她大乘善根深厚,所以世尊宣说十六观行跟九品往生之后,韦提希与五百侍女,当下都见到极乐世界的广长之相。其实在说法之前,佛陀曾经显现给她们看,但是那时候不是那么的广大、详细,听完《观经》之后,所见的更加庄严,而且还看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庄严之身,于是心生欢喜,叹未曾有,便豁然大悟,逮无生忍。这是指韦提希夫人成就了无生法忍,韦提希夫人的善根也是不可思议。 成就往生 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 而且这五百侍女都发无上菩提心,发愿往生到极乐国土。世尊为她们一一授记,将来皆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之后,能够成就诸佛现前三昧,在定中经常能够见佛、听闻佛法,即便这个人没有生长在佛世,随时都能跟佛陀见面请法。 发无上心 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 无量诸天,闻佛说法,也都发起无上道心。 换句话说,大众听完了观经之后,有两种情状:第一个,不能够修习理观的,知道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无比殊胜,对比娑婆世界的过失,从事相的对比而发起菩提心、生起愿往生的心,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从观经当中知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们本来清净的,本来清净怎么有十法界?生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是你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你作错误的想象、作五欲的想象,你把三恶道创造出来;你是作一些人天善法的想象,你把人天安乐的果报创造出来;你在生命当中经常作苦、空、无常的想象,你把偏空涅槃创造出来;你经常生起菩提心、六波罗蜜的想象,你把佛菩萨的法界创造出来。所以生命本来是清净的,本来是这样子,后来因为仁者心动,看你往哪个方向动,往好的方向动,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往坏的方向动,叫做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 所以《华严经》上说:我们的内心就像一个工画师,可以画种种五蕴现象。生命是你自己画出来的,当然你也可以把它擦掉重画。为什么可以擦掉?因为本来清净,所以可以擦掉。我们一定要有理观的智慧,才有办法会事入理而证得无生法忍。我们看本经,事相讲得多,描绘出整个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但是韦提希夫人却证得无生法忍,因为她能够把事相的因缘法,回归到一念心性。 【119】蕅祖说只有皈依在阿弥陀佛的座下,万牛莫挽! 甲三、流通分 流通分当中分两小段:乙一、于王宫佛自嘱劝;乙二、回灵鹫阿难备述。一个是在王宫时的流通;第二个是回到僧团灵鹫山,又重复的说明。先看在王宫佛陀的劝嘱: 列名教持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汝当受持,无令忘失。 佛陀说完本经之后,阿难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请教佛陀说: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提出了三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也就是当何名此经?是说:这部经应如何给它安立名称来流通?当然包括此经的因地修行和果地功德,就是这部经的修行之要,还有应当如何来受持? 一般一部经都有它的因和果,佛陀在讲这部经题的时候是两部分:一个是从因地来发明;一个是从果地的功德来发明。 一、在因地上:这部经叫做《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主要是在观─就是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但是这个地方是以正报为主─无量寿佛,是以主人来摄受眷属,所以叫《观无量寿佛经》,这是从因地来修观。这种修观当然不是在事相上攀缘,是要藉假修真,从观想当中,培养我们的信愿。 二、《净除业障,生诸佛前》。这是从果地来取经名的。 如果你在观想极乐世界的功德,或者是在忆念佛号的时候,你有很坚定的信心,你相信阿弥陀佛一定可以救拔你,你有这样的信仰,就能启动佛陀消业障的功德,但是不一定能往生。如果你在信心当中又有愿力,一定要往生,那就可以生诸佛前。所以,我们在忆佛、念佛的时候,你内心两个善根都要具足:第一个启动信心,净除业障;第二个启动愿力,生诸佛前。早期很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你看天台宗的五停心观─多障众生念佛观。他修止观的过程当中,遇到障碍,求佛力帮他消业障,那只是启动信心,净除业障而已。 汝当受持,无令忘失,要好好受持,不要把它忘失了! 举益劝修 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如果我们能够依此十六观,来修学念佛三昧,现生就能够见到阿弥陀佛。当然这个见,不一定是说用眼根去见,彼此的心心相应也是一种见;以及见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二大士,就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或者说相应也可以──如染香人身有香气。 若善男子、善女人,单单听闻到佛名和二菩萨名,就能灭除无量劫的生死之罪。不过这个但闻,一定要有信心─深信不疑、受持不失,才能够达到灭罪的目的。如果听了之后没有信心,阿弥陀佛对你就没有加持力了。 何况忆念,何况时常忆念祂的功德、产生愿力,那就不只是消业障了。就是说:你能以信心来作观想、又能够以愿力来引导,那就是了生脱死、往生净土了。一个人能够念佛,当知此人是人中的芬陀利华;芬陀利华是一切华当中最为殊胜的白莲华,特别的清香、特别的清净。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为其同参道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不但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作他的道友,佛陀并为他授记,这个人决定可以成佛,坐菩提道场,而且现世已经生在诸佛之家,身为佛陀的弟子,迟早要继承佛位的。 这一段经文,有一句话蛮重要的,说: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华。其实大乘佛法,你发了菩提心,有很多选择,可以选择唯识、天台、中观,各有各的方便门,都能够了生脱死。但是这个地方,就有它现实的时代背景,如果你是生长在正法时代、像法时代,环境的干扰少,寿命又长、善知识又多,那么净土法门的重要性,就不是那么明显。比方说消业障,你念观世音菩萨也可以消业障,念地藏王菩萨也可以消业障,但是到了末法时代,念佛法门就有它的特色,它可以帮助你离开五浊恶世,因为有弥陀本愿的摄受。 愈到末法时代,环境的干扰越厉害、人心越不安稳,净土法门显得愈重要! 净土法门是解决危机的最佳法门!愈有危机的产生,净土法门愈重要。就像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三界火宅,现在这个火已经燃烧了,谁都不能幸免,赶紧跳出去只有净土法门,其他都不行! 你读读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最后那一段开示,蕅益大师什么法门都尝试过了。他刚开始参禅──旭出家时,宗乘自负,藐视教典。大师二十五岁出家,二十六岁就开悟了,开悟之后学天台宗,修天台止观、誓证无生法忍,后来失败了。到晚年的时候,生了一场重病,把他折磨得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卧,只有含泪念佛。这个时候他知道完全靠自力消除无始的罪障,没办法!开始思考──佛陀有那么大悲愿,我为什么不靠佛力?我凭什么要靠自己的力量?他开始思考他力的问题了。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研读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后半段很感人,谈到他修学过程的心路历程──他刚开始对自己也很有信心,相信心力不可思议,其他都是假的;但是了到晚年,发觉完全靠心力不够,应该把佛力也引导进来,两个缺一不可。所以愈到末法时代,你就会了解到弥陀本愿的重要性,因为现在修什么法门都跳不出去,你能够选择的越来越少。第一个、你的根机本来就不好,生长在末法时代,一定是善根有问题。第二个、大家都放逸,你说众人皆醉我独醒,很难吧!好比一个家庭六个人,五个人都在看电视、都在放逸,唯有你在那边打坐,一定有问题,会受影响。因为整个大气氛是这样,你不可能离开这个气氛,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放逸的。 末法时代,虽然你很努力求进步,但是环境会把你拉下来,这叫进三步、退两步;要是没有做功课,那就退三步了,因为整个大环境是往生死方向在流转。你看到的、听到的,六尘通通是牵导你往生死流转,你唯一的净化方式,就是进入佛堂,短暂的时间跟三宝结缘。一离开佛堂,就如忏公师父说的万丈红尘,你说我百华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很难!所以末法时代,你肯定会受影响,因为你旁边的人都是这样子。 在这个时候,怎么办呢?那净土法门就是唯一的方法。不是只有消业障,至少临终的正念我做得到;虽然没办法做到业尽情空,但是以我的善根力,临终的时候保持正念,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以心力启动佛力,往生到净土去,到了净土再来处理生死问题,这是末法唯一的选择。 圣道门我们能够去修的,大概蕅益大师都修过了,蕅益大师他什么都修过──持咒也持过了、参禅也修过了、天台止观也修过,最后晚年的时候,他说只有皈依在阿弥陀佛的座下,万牛莫挽,一万头牛也不可能改变他的心意!蕅益大师他那份的坚定跟皈依,都示现给我们看,该走的路他都走过了,绕了一圈,最后还是回到阿弥陀佛,而求生西方。所以说,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讲到末法时代,这句话就更重要了,因为你没有其他选择。 结示付嘱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最后,佛陀再次的劝谏阿难:你要好好的受持这些话。其实这个受持是语,应该是指前面的十三观──观想;能依本经观想,等于是受持无量寿佛名。 这里我们解释一下:在佛法当中,经常说什么即是什么,比方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这两个法是不同的,但是两个可以互相融通。就是说:这一切的色法,它的本质是毕竟空──色即是空,叫缘起性空;虽然是毕竟空,你用因缘、业力来熏习它,它就会出现十法界染净的色法──空即是色,所以色、空二法是独立的,但是可以互相融通,叫做即。 同样的道理,持名跟观想也是可以互相融通──因为你在观想的时候,可以加强你的信仰、加强你的愿力,可以充实这句佛号,那么你在念佛的时候,心保持清净,也能帮助你观想,所以这两个是相互融通、相辅相成的,叫做念佛即是观想,观想即是念佛,两个可以互相帮助。 【120】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议! 乙二、回灵鹫阿难备述 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佛步空还,第二个阿难重述。 丙一、佛步空还 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 那么佛陀当初是以神通力来到韦提希的宫殿,因为当时韦提希夫人被关起来,讲完之后,佛陀是足步虚空回灵鹫山。因此有人问说:佛陀为什么不走大门?古德说:因为佛陀要保护阿阇世王的善根。因为阿阇世王这个人是有大乘善根的,他后来也忏悔了。但是这个时候阿阇世王正在起瞋心,他把母亲关起来,要是看到佛陀来说法,会毁谤佛陀,对他以后不好,所以佛陀没有经过宫殿的大门,是为了保护阿阇世王的善根。 我们看最后一段,阿难尊者回到僧团的重述: 丙二、阿难重述 尔时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阿难尊者听到这些开示之后,回到灵鹫山,再为大众师说一次。所以前面的经文有如是我闻等等,其实是阿难尊者重说此经。换句话说,观经等于是讲了两次:第一次是佛陀在韦提希夫人的宫殿里,亲自讲的,第二次是阿难尊者回到僧团,再为大家重述一次。 这时候无量诸天、龙、夜叉,夜叉是一种鬼,叫疾行鬼,福报比较大的是空行,在空中飞,福报比较差的在地行,有空行夜叉跟地行夜叉,这些都是属于护法神,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智者大师说,为什么皆大欢喜?因为听闻佛法感到受益,有灭恶生善一种清净的功德,所以产生法喜。 整个经文已经讲完了,最后我们做两个总结。 肆、结示劝修 一、自他不二 第一个,净土法门的感应道交是一种自他不二法门。净土法门在临终的时候,之所以能够把一个生死罪障凡夫,救拔到一个清净的国土,完全靠两种力量: 一、能念的心不可思议:心中的信心跟心中的愿力不可思议。二、弥陀本愿的摄受:特别是第十八愿,或者是第十九愿这两个,这种蒙弥陀本愿的摄受,产生感应道交,如水中之月,月亮比喻佛陀,我们自己的心水也要平静,月亮的光明才能映上去,这叫感应道交。 净土宗的传承,主要有两派:一派比较强调佛力不可思议,比方说善导大师,他是强调顺从本愿。另外一派是智者大师《观经疏》,强调心力不可思议,用一心三观来栽培善根,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我个人认为蕅益大师比较中道,他的《弥陀要解》把心力跟佛力两个结合起来,他觉得念佛人:能念的心不可思议,你为什么能产生反转?你内心当中有真实的善根。第二个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议,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但是如果你善根不够,佛陀也很难救拔你。 不过,从修学次第来说,初学者先相信佛力不可思议,我觉得初学者拜佛、念佛很重要,事修很重要。在每一个礼拜当中,身口意的观想忆念,念念之间,让你跟阿弥陀佛建立一个很重要的感情很重要,拜佛。 你刚开始先用善导大师的方法,信我是罪恶生死凡夫,无量劫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的因缘,相信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一定可以救拔你,刚开始可以把重点放在他力。但是慢慢、慢慢修习佛法之后,就要知道,其实你内心的善根力也不可思议,也有灭恶生善的效果。先从佛力来培养信心,然后再把自己的心力提升起来。总而言之,你临终的时候,两种力量都要现前:第一个心力要现前,正念要分明,第二个你要忆念佛陀,两个都缺一不可。 【121】我们来生所有的希望就靠这句佛号了!!! 二、显示深益 净土宗的整个修学重点,印光大师说就是在这句话。那么他的因地是忆佛念佛,果地就是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跟佛陀产生一种感应道交,乃至于心开。心开包括现世,现世为什么说心开呢?就是净除业障,如果你被业障包住,心就不开了;那么来世生诸佛国,华开见佛悟无生,也叫心开。 净土宗它是一个他力法门,就是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虽然我本身没有香气,但是经常接触香气,身上就会有香气。所以它的因地很重要,就是忆佛跟念佛。当然《阿弥陀经》偏重于持名、偏重念佛,本经偏重忆佛,其实这两个很难分开。 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是一种止,佛号提起时,我们说行起解绝──不能有任何的妄想。提起佛号的时候,佛号生,一切法不生,生命当中只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存在,必须把你的生命融进去。这个时候你动任何的念头、想法,都叫做妄想,包括起善念也是妄想,我很多事没有做─打妄想,没有顺从本愿,所以念佛它是一个止的功夫。 但是,我们的善根怎么栽培?那就是观、就是忆佛──观其相,念其德。这句佛号跑到我们的心中,对每一个人的加持完全不一样,就像同样一个月亮,每个人拿不同的脸盆,它映在脸盆上的亮度也就不一样,关键是你对这句佛号的胜解力。 比方说这个佛像,你说它有没有加持力?答案是很难讲!对不对。你要是不相信它,觉得它没有加持力,它就没有加持力,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你说这个佛像是个木头,对你来说就是个木头;如果你说这个佛像有无量的功德,你去礼拜,祂就是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能够入一切众生心想中,祂就可以跟你感应了。 其实阿弥陀佛名号,对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力量,我们自己的准备也很重要。有些人念佛消业障,但是无法往生;有些人念佛既消业障又往生,因为他有信心、有愿力。我们要知道:一个人会产生强大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那是要有胜解力的。所以你忆念佛陀的功德、忆念净土的庄严,这个对你来说是一种栽培、累积善根的力量,也就是你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接触的时候,你本身有多少善根,阿弥陀佛就给回应你多少。 我不知道诸位提起佛号时,这句佛号对你有什么样的意义?而你对这句佛号的胜解力有多少?我们举一个例子:经济学家说一个人要有钱,除了佛法说要有福报,但是有福报也不一定表现在钱,有些人是拿去买房子,对不对?他说一个人要有钱,有一个重要的条件,什么条件诸位知道吗?你要喜欢钱!真的!你不喜欢钱你就没有钱。经济学家做了很多研究,发觉这个人对钱要有很多的忆念──他必须把他的理想跟钱做一个联结,叫功德联想。就是我想要个房子。为什么你有房子?因为有钱是吧!我想要有个车子。为什么我有车子?因为有钱!我希望做很多慈善事业,为什么?能够实践我的理想、提供一个很大的讲堂,让大家来听经;而且我要建造一个很大的养老院,让老人能得到安稳的照顾,为什么?因为有钱! 总之,你必须把生命中最美好的忆念都跟钱联结,你就会有钱!这样你对钱才会产生意乐,对不对!如果你对这个钱,没有产生联想,那它只就是一张纸如此而已。所以钱在你生命当中所产生的力量,就看你怎么去忆念它的功德。 佛号亦复如是,对一个没有学佛的人,念佛只是一种音声而已,对他来说,果然只是一个音声。反之,如果你念这句佛号的时候,多了一种联结,南无阿弥陀佛表示什么呢?表示来生不堕恶道,这个很重要。我们有无量无边的罪业,但是我们不堕恶道、身心安乐、国土庄严;你看到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衣食自然,你不用为衣食而奔忙。你看你一生当中,最美好的精神体力干什么去了──工作。为什么?为了挣钱没办法,为了要生活。所以在娑婆世界,你大部分的精神体力都去工作,只有少部分的时间拿来修学佛法,为什么?为了衣食,所以衣食自然很重要。然后五种神通,到了极乐世界,它给你强大的果报体,能够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最后寿命久远,不会因为死亡,让你的善根产生中断。 你必须把你生命当中,最美好的愿景,跟佛号做结合,因为只有佛号可以帮助你完成所有的理想! 这个时候你打佛七,佛号就不容易丢掉!为什么我们佛号念一念就会丢掉?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它跟你没有密切关系,如果你认为佛号对你来说可有可无,有它你觉得很安稳,没有它好像也可以,那你佛号就念不好,因为可有可无是吧! 如果你把来生所有的希望、所有的愿景,都跟佛号联结,心想只有佛号才能满足你来生所有的希望,这个时候佛号你就再也丢不掉了!丢掉了,你一定把它拉回来。因为它是你唯一的希望,离开了佛号,你就是一个标准的生死业障凡夫,来生就不知道要随业飘到哪里去,你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完全做不了主!你来生所有的希望就靠这句佛号,也就是印光大师说的本命元辰!这对你就意义重大了,因为它代表你来生所有的希望,这就是忆念! 所以,你不是只有听其声,你还要念其德,忆念它的功德。当然念其功德平常就要念好了,当佛号提起来的时候,所有的妄想都要停下来,但是平常必须要透过忆念来栽培──你对佛号的皈依,所以说忆佛、念佛是相辅相成的! 【122】在家居士认真念佛,可以证得上品上生吗? 上课提问: 问:请法师慈悲,我们如何判断亡者是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答:往生极乐世界,他一定要见到莲华。他可能没有见到佛陀,你看《观经》下品没有一个见到佛陀的,当然有人说佛陀还是来了,是你没有看到,也可能!反正临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见得到佛陀,但是一定要见到莲华,这个是共同的标准,莲华要现前。 问:请师父慈悲开示,阿难尊者见佛相好而出家修行,与观经的修行方法藉相修心有何不同? 答:阿难尊者他看到佛陀相好的时候,他是向外攀缘,他没有说佛陀为什么有这个相好,他没有把这个相,会归到内心去,是攀缘佛陀的相好。所以佛陀诃责他,没有回光返照,他这个心出去之后,无不从此法界流,少一个无不还归此法界。 你这个心放出去之后,要拉回来,要藉相修心──藉布施的相,启发布施的善根,虽然说我们本来就有布施的善根,但是还是要靠布施的相,来启发我们的善根,透过忍辱的相,来启发我们内心当中包容的善根──你要藉相,还要回过来修心。 你现在必须把修善提升到善根,修善是一时的,你也可能偶而去修善,但是你不可能产生一种咒愿力──我一定要怎样,那就是一种善根了。佛弟子跟慈善家最大的差别,慈善家是个好人,我们是一个道人。好人跟道人都可以修善,但是我们是依止内心的胜解跟愿望去修善,是用这个修善来开显自性的功德,叫藉相修心。 不管别人同意我修善也好、不同意也没关系,反正人生就自我完善,我对我自己负责,这是佛弟子。那么慈善家,他是把善法当真的一样来看待,他是攀缘外境而生起善念,然后心境和合、产生善业如此而已,他不能够回归到内心去。当然这个因地不同,缘起法的结果就不一样,一个是走上菩萨道,一个是走上人天道,因为心态不同。 问:请问法师,在家居士认真念佛,修诸功德回向西方,可以证得上品上生吗?之前听说上品上生要出家才可以。 当然这有两种说法,有一种人说出家才可以上品上生,有一种人是觉得不需要。但是我们从《观经》来看,这跟出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其实从缘起来看,你现什么相不是重点,临命终的时候,你的功德是那一念心,那一念心现出来是善根,是什么样的善根?是人天的善根,有人天的思考、二乘的善根、或者大乘的善根、或者净土的善根,那一念心现前,临终最重要,这叫腊月三十算总账。当然临终的正念是平常累积而成的,那么这个跟出家没有直接关系,当然出家环境比较好一点,如此而已。但是你要会修行,把人生当作历练,那就很难讲,在家居士修得好的也是很多,就看你对人生是怎样的态度、怎么去历练。 【123】莲华经七日乃开,这七日是不是人世间的七天? 问:莲华经七日乃开,这七日是人世间的七天,还是极乐世界的七天? 答:古人有两种说法,有人说这个时间相是极乐世界的相状,有人说这时间相是人世间的相状。因为极乐世界一天,我们人世间就一个小劫,那就很长。会性长老说,这个一天是指人世间的一天,他说得很有道理。他说佛陀今天是在娑婆世界说法,为娑婆世界众生说法,怎么可能拿极乐世界的相说给你听,还让你去换算是吧!祂为众生说法,肯定用你能够接受的时间相,我觉得会性长老讲得有道理,他的批注说得合理。今天当机众是谁?韦提希夫人,韦提希夫人是生长在哪里,娑婆世界,那当然是用娑婆世界的时间相,这是比较合理的解释。 这里面莲华的时间,全部是娑婆世界的时间,如果是极乐世界,还要乘一个劫,那就不得了,但至少他不退转,是不是?好过在娑婆世界,你在娑婆世界流转以后,你不晓得来生要到哪里去,你也不知道,你也做不了主,随业流转,可能造了罪业就到地狱去了。到地狱去的时候,那时间很长,地狱那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出来的时候阿弥陀佛的法门没了,那你就等下一个阿弥陀佛发愿,那要等很久。 什么叫末法时代?他的生命是往坏的方向走,什么意思?就是说你今生不出去,你来生更难出去。你今生用六分修行的力量,你来生要用八分的力量,因为生死的干扰越来越厉害,所以不要寄望于来生,来生会更好这句话不是真的,来生不可能更好,是更糟糕。因为佛陀预言它是减劫,越来越糟糕,就是生死的业力越来越强,魔强法弱,启发你善根的因缘越来越少了,启发你烦恼生死的力量越来越大了。 问:那么在莲华当中念佛之后,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做? 答:听闻大乘佛法!当然是念佛、念法、念僧!在极乐世界的莲华当中,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你在那个地方修学佛法,至少不退转,不堕到恶道去。 问:当我们面临不同境界的考验时,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的心,不陷于忧悲苦恼的深渊当中,可以安然面对? 答:当然是佛法,因为它有安住力跟调伏力,我觉得安住力很重要。你的生命是不是真实的安住,云何应住?我们是一个生死业障凡夫,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你要是没有安住,内心当中没有一个住处,那别人一刺激你,你就心随境转,这很正常。因为你心中没有家,风可以刮你、太阳可以晒你、野兽可以去干扰你,因为你内心没有保护伞。那么内心的安住有两个: 第一个你的理观强,以真如为住,以一念清净心为住,人生本来没有,最后也没有,只有历练的过程,生命总是会过去的。这是利根人,以真如为住。其次,如果你觉得理观太高,那也没关系,就以来生为住──我今暂作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你不能把生命住在今生,你把人生当真,那就完了。这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你活得很认真,就很难解脱痛苦。我现在活得不好没关系,多想想未来,我来生会怎么样,我今暂作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这是净土宗的人生观。你为什么而活,你是为来生而活,一个人要减少痛苦,必须把心抽出来,放到来生。如果你住在今生,你就很难避免痛苦,那人生酸甜苦辣,你都要承受,就看你的心住在哪里。 虽然我们过去生造了善业,但也不是完全造善业,是不是?偶而也会造恶业,所以得果报的时候就有问题。但是人很奇怪,就算十天里面有九天活得很快乐,只要有一天很痛苦,就会永远记得那个痛苦。所以人生十件事,只要有一件事不满意,你痛苦大概就很厉害,所以福报越大的人,他的心就越脆弱,所以你说那我要避免痛苦,我一直造善业,没有用!解决痛苦绝对不是靠善业,是要靠智慧,用善业力解决不了的! 意思是说:想要减轻痛苦,你的心态很重要,不能把生命当真,不能把心住在今生,今生只是过程,你是为了要到净土去,才有今生的。总之,你必须要把执着拿掉,安住在空性、安住在净土;第一个活在真如,第二个活在未来,这就是你的心态,这很重要!你心住错了地方,你的人生就会有不同的相貌──心态会决定你的状态,这句话是对的!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界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观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