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光法师:学佛修行,从利益身边的人开始! |
|
文/德光法师 现在学佛修行的人很多,但是学修如法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自以为是的“修行”。近乎偏执地坚持着自己的修行理念,并且逢人就推广,希望周围的人都能“受益”。 这种初衷固然是好的,但由于自身的不如法,导致身边的人不仅不愿意效法,反而非常抵触,引发种种矛盾,彼此都痛苦异常。 学佛是学习佛的智慧,学习佛陀看待宇宙世间万事万物的方式方法,学习佛陀随缘施教的善巧方便,而不是执着于一时一事。 有些人执着地每天诵经拜佛,认为诵的经越多越好,一天不诵经就感觉浑身不自在,甚至跟小组中的其他人相互比拼,看谁诵的经种类、遍数多,殊不知这种做法无形中已经与佛陀的教法背道而驰了。 《增一阿含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当年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目犍连尊者与阿难尊者的两位弟子相互约定,看谁背诵的经文多,结果这件事被佛陀知道了,把两位小沙弥叫到座下问他们是否有此事。 两位小沙弥不解地问:“难道这有什么不妥吗?” 佛陀呵斥他们愚痴:“汝等颇闻我说此法共竞诤乎?如此之法,何异梵志?”指出他们这种相互竞争诵经的行为与外道没有区别。 为了进一步教导他们,佛陀说了一个偈子:“多诵无益事,此法非为妙,犹算牛头数,非此沙门要。若少多诵习,于法而行法,此法极为上,可谓沙门法。” 诵经一味地追求遍数犹如数牛头一样,没有任何意义,这不是修道人应该追求的。诵完经后能够依照佛意去践行才是最关键的。 诵经一定要把佛经当成经典来诵,一边诵读一边揣摩经中佛陀想要我们了知的道理,而不是读字。 很多人读的很快很熟,但是从来都是过嘴不过心,这样诵读再多也没有意义。就像佛所说的:“虽诵千章,不义何益?不如一句,闻可得道。虽诵千言,不义何益?不如一义,闻可得道。” 诵一千章,读一千言,如果不能了知佛的本意,都不如理解然后去践行一句,一义知透了足可以得道。 很多人在家诵经拜佛,“精进”地连日常生活都顾不上,家务也不干了,孩子也不管了,必须得完成每天规定的遍数,还要在群里打卡报数,家里人抱怨一下,就嫌他们障道,阻碍自己修行。 有时候为了参加寺庙的法会,想方设法地跟单位请假,甚至不惜旷工。有的人学个治病咒,自己生病或者家里人生病就不准去医院了,而是在家自己用咒语加持咒水疗病。 还有的跟着网上某网红法师学个解毒咒,不管是在家吃饭还是外出聚会,在开吃之前,都要念上几遍,然后对着饭菜吹口气。美其名曰:现在肉、菜都充满了激素,化肥、农药等毒素,我这样做是为了给你们解毒净化。不解毒还敢吃,吹完气儿解了毒反而不敢下筷子了,真是不知道到底什么有毒。 学佛修行最重要的是发菩提心,而发菩提心的目的无非是两个:一上求佛道,二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决定智,体现愿行之高;“下化众生”是广大悲,体现愿行之广。 很多人一味的只注重“上求佛道”,天天在家诵经打坐,对于功课的完成情况非常在意,对吃荤吃素非常执着,甚至以自己的标准要求身边的所有人,导致大家看见“学佛”的人就躲。 本来大家对佛教还有些敬畏,看见这些不如法的行为,反而对佛教产生了误解,不敢学佛了。这不是弘扬佛法,这是在玷污佛法,断身边人的善根。 对于“下化众生”这事,很多人做得也非常离谱,因为他们只对远处的、无形的“众生”慈悲,而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 比如他们热衷于朝圣供养,每天游走于国内外各大道场,寻找大德供养;热衷于慈善,经常组织大家捐钱去帮助贫困儿童、孤寡老人;热衷于放生,对待那些小动物极尽关爱之心,呵护备至;热衷于做烟供,每天持之以恒,对看不见的鬼道众生很有耐心毅力。 热衷于上述这些行为的人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普遍对身边的人缺乏慈悲、耐心与热情。 一个天天嘴上喊着利益众生,而与身边亲人、朋友关系紧张的人,很难让人相信他是一个真正具有慈悲心的修行人。 因此,学佛修行应从利益身边的人开始,家人、朋友、同事是离你最近的人,也是最了解你的人,如果你通过学佛修行让自己习气调伏了,性格改变了,处事圆融了,说话智慧了,那么自然而然就能感召大家都来学佛,这种示范效应才真正符合佛法精神。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