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星云法师所有开示-> 星云法师开示金刚经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下载DOC文档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译文:

  「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可以从三十二相观如来吗?」

  须菩提自然知道佛陀这一问的深意,便从众生立场所见作答:「是的,佛陀!可以从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陀便接着须菩提的回答,一语道出「法身非相」的真理说:「须菩提!若能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也具足三十二相,他也是如来了。」

  须菩提心有领悟,立即回答:「佛陀!如我解悟佛陀所说之义,是不可以从三十二相观如来的。」

  这时候佛陀以偈说道:

  若有人想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

  此人心有住相,就是行邪道。

  讲话:

  此分皆为演绎推广前分「降心离相”的义理,显示眼见心想的三十二相,一落有相执着,就不是佛的真身。佛陀于前文说明有为的佛相皆虚妄的道理,共有三处:

  (一)不可以身相见如来。(第五分)

  (二)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第十三分)

  (三)不可以具足色身见,不可以具足诸相见。(第二十分)

  前文是「眼见”的佛身,此分则是心里「观想”,虽然心目有别,但是都为取相执着,非真如法身也。谓法身非相,岂能以幻化不真的三十二相观之呢?如果观想的三十二即佛的真相,那么转轮圣王同样具足三十二福德相,不就是如来了吗?

  此分佛陀更进一步,把心识所观想的三十二相,扫荡洁净。不论眼目所见,心识念想,显于内外之相,都是幻化生灭,与法身如来不相干!

  三十二相非法身如来的真相,不过是佛陀于人间成佛,为了摄受众生,因此示现人间最有福报的「转轮圣王”三十二相,完成娑婆的应化事业。

  一、观三十二相非真

  佛陀借圣王的福德相,令众生心生渴仰,厌离五浊色身,止恶行善,培福修慧,从福德庄严的身相,悟解自心能生天冠璎珞,百福相好的三身。佛陀一再破除我们六根尘缘的不实,从妄心息,诸相灭,见自本来处。川禅师颂:

  泥塑木雕缣彩画,堆青抹绿更妆金;

  若言此是如来相,笑杀南无观世音。

  降伏眼见心想的妄相,肯定有个常住的如来法身,离色声香味触法,无边无碍,不生不灭,此佛性真实无变异,应用于一念清净心,四无量心,种种一切无漏善法。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二,〈狮子吼品〉:

  善男子!大慈大悲名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随菩萨,如影随形。一切众生必定当得大慈大悲,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慈大悲者名为佛性,佛性者名为如来。

  大喜大舍名为佛性。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若不能舍二十五有,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诸众生必当得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喜大舍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

  佛性者名大信心。何以故?以信心故,菩萨摩诃萨则能具足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一切众生必定当得大信心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信心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信心,如影相随左右,只是吾人被浮尘缘影钩牵,于声色幻象流转不已,不知心具清净信根,有慈悲喜舍大神通,与诸佛如来等齐。

  有一次道吾去京口,听到夹山和僧人的问答。僧人问:「什么是法身?”夹山说:「法身无相。”又问:「什么是法眼?”夹山说:「法眼无瑕。”道吾不觉失笑。夹山便请教道吾有何高见,请慈悲为他说破。道吾说:「我不可对你说破,但你可以去华亭找船子和尚。”夹山问:「这个人有什么高妙处?”道吾答道:「这个人上无片瓦,下无扎锥之地。”

  夹山去华亭。船子一见他便问:「大德住什么寺?”夹山说:「是寺就不住,要住就不似。”船子说:「不似,那似个什么?”夹山说:「不在眼前。”船子问:「从哪儿可知道它?”夹山说:「眼见耳闻不能知。”船子和尚说:「鹦鹉学人话,永远是个系驴桩。”接着又说:「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你怎么不说?”夹山刚要张口,被船子和尚一桨打落水中。夹山刚爬上船,船子又一把揪住他说:「说!说!”夹山刚要开口,船子又打。顿然夹山有所省悟,于是点头三下。作此偈: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三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现不吞钩。

  钓竿砍尽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

  凡夫与诸佛的心念同样有不可思议的大势力,就像夹山禅师的开悟诗,一波才动万波随。凡夫妄心造妄境,日夜如鱼吞钩,痛楚割截身心;诸佛真心如水清,不被钩牵,如满船月明。砍尽根尘缘影的钓竿,不再于千年万劫的妄想海上飘零。

  有一个僧人去向汾州石楼禅师请教说:「我还没有认识我的本来面目,乞求您慈悲指点迷津。”石楼禅师说:「石楼没有耳朵。”这僧人请罪说:「我知道我不对。”石楼禅师就说:「老僧也有过错。”这僧人便问:「禅师您有什么过错呢?”石楼禅师说:「我的过错就在于你不对。”这僧人听了便行礼,石楼禅师立即把他打走。

  汾州石楼禅师有一次问一个僧人:「你从哪儿来?”僧人答说:「我从汉国来。”石楼禅师问:「汉国的主人重视佛法吗?”那僧人说:「幸好你是问到我,要是问别人,非惹祸不可。”石楼禅师问:「为什么呢?”僧人答说:「连一个人都没看见,哪里还有什么佛法可重视?”石楼禅师问:「你受戒有多少年了?”僧人答说:「已经三十年了。”石楼禅师说:「答得好!还说连人都没有看见!”石楼禅师也一棒把他打出去。

  石楼禅师没有耳朵,因为本来面目,非耳闻觉知所能及的。心地清净,平等无染即持戒,而不是执着于三十年的戒相。石楼禅师一棒打死妄想念头,就像《金刚经》分分是破迷显悟,字字截断我们贪爱的众流,要我们回归铅华洗尽的本来面目。世间上什么东西最坚固呢?

  一颗钻石胜过百粒珍珠。

  一事立功胜过百人推举。

  一步谨慎胜过百城防备。

  一念慈悲胜过百年修为。

  有为有相的,终究挡不住成住坏空的因缘法,唯有心念的清净功德,胜过百年有求有得的福德。《金刚经》言空性妙理,是要吾人解黏去缚,脱透生死瀑流,不再似飞蛾扑火,蝇子投窗。妄心顿息,开发真心,所以在经文中,反覆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细述信、解、行、证的修行历程。

  发菩提心能开发身中宝,作一切善法的种子,我们如何发起菩提心呢?窥基大师说:

  因何发心?

  一者见闻佛等功德。

  二者闻说菩萨藏教。

  三者见闻佛法将灭,见众生恶浊不善,令余学我起菩提愿。

  又言发心具十德:

  一亲近善友。二供养诸佛。

  三修集善根。四志求胜法。

  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

  七慈悲淳厚。八深心平等。

  九信乐大乘。十求佛智慧。

  佛陀摒除应化身相,圆满报身诸相,不是否定佛身万德庄严的功德,而是要我们离眼目意识的假象,从心地用功夫,所谓「擒贼先擒王”,心王降伏,六贼魔军自然溃败,就像拂汤止火,不先熄掉火源,要搧凉一锅沸汤,徒劳空费力气。吾人执着眼见为真,耳闻为实,不知凡夫六根门头,幻影重重。

  从前有一个戏班子,因为国内发生了饥荒,他们只好带着道具到国外另谋生计。中途必须经过一座山,传说山中住有吃人的罗刹鬼。他们虽然拼命赶路,但是赶不到村落去投宿,只得在山中过夜。山上气温很冷,寒风刺骨,于是他们就生起火堆取暖,并且在火的旁边睡觉。

  其中有一个人生病,禁不住寒冷,他就从道具箱中随手拿了一件戏服穿上,而这件戏服碰巧是扮罗刹鬼穿的。他没有觉察,坐在火旁取暖。半夜中,有人从梦中醒来,不经意看到火的旁边坐着一个罗刹鬼,于是惊慌大叫,拔腿就跑。这样一来,惊动了大家,一群人盲目的跟着逃跑。

  这时候,穿着罗刹鬼戏服的人,看见大家奔逃,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拼命跟在大家后面跑。跑在前面的人,看到后面的罗刹鬼追上来了,更加恐怖,于是拼命狂奔,也不管荆棘和石头,不管小河和沟壑,都不顾一切的飞奔过去。弄得大家精疲力尽,并且偏体鳞伤。直到天亮,才发现后面追的人原来不是鬼,而是自己的同伴。

  二、声色六尘是邪道

  佛陀先以转轮圣王的三十二相,非离相之法身如来,圣王之三十二相乃依善缘业因而生,而佛陀的三十二相是依法身而示现的,因此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临济禅师说:

  五蕴身内田,内有无位真人,

  堂堂显露,何不识取?

  但于一切时中,切莫间断。

  触目皆是,只为情生智隔,想体变殊。

  情生智隔,不识身内田中的无位真人,生心取内外中间诸相,心动为魔,妄造身口意三业,轮转不休。所以在此佛陀教诫行者,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佛陀斥责着相的凡夫,不可以三十二相的色身,灵山说法的音声就是佛。因为所谓的色相、音声都是因缘和合的假象,缘聚而成,缘灭则散,哪里是法身常住的如来?《大乘起信论》:

  真如用者,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发大慈悲,修诸波罗蜜,摄化众生;立大誓愿,尽欲度脱等众生界,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俗境界,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诸佛修诸波罗蜜,度脱众生,不取众生相,因为实知一切众生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异。色身音声不过是于世间摄化之方便,因为中道第一义谛,无有世俗境界,幻化之施作,为随众生见闻得益之用。

  龟山和尚有一天看见一个僧人在读经,就过去问他:「读什么经?”僧人答说:「是《无言童子经》。”和尚问:「共有几卷?”僧人答说:「两卷。”和尚反问:「既然是无言,怎么还有两卷?”那僧人愣了半天答不上话来。龟山和尚代他说:「要论无言,岂止两卷。”

  无言之教,岂止两卷?法身真如功德,岂是三十二相之眼见,音声流布之耳闻,可以涵容得尽?佛陀以相即无相,除去吾人常见,令人不滞于六尘缘境的妄相。佛陀用此偈总结「降心离相”的空理,空去我等四相,不住于心外六尘的染污,心内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达到真空离相的境界。

  关于佛陀破除吾人对「佛相的住相”有四处,即第五分「不可以身相见如来”,第十三分「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第二十分「不可以具足色身见,不可以具足诸相见”,二十六分「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破除佛陀说法的「法相”有三处,即第七分「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第二十一分「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第二十六分「若有人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陀要我们不应住于六尘生心,不住六尘布施,应无所住,而住其心。住于色尘和声尘求佛,了不可得!以染污境求清净法身佛,如此愚痴行径,不就是在行邪道吗?六祖惠能大师说:

  一者外观觉诸法空,二者内觉诸心空不被六尘所染。外不见人之过恶,内不被邪迷所惑,故名曰觉。觉即是佛。

  有人问傅大士,世间的物有生有死,事成有败,我们如何能久住常乐?

  大士回答:「有为诸行,即成魔业,令人不得久住安乐。”

  「什么是有为诸行?”

  「悭心是行地,贪心是行地,杀害心是行地,食噉众生心是行地,偷盗心是行地,瞋心是行地,邪妒心是行地,损他利己心是行地,调戏心是行地,歌舞心是行地,绮语妄言心是行地,恶口两舌心是行地,嫉能妒贤心是行地,爱憎心是行地,彼我心是行地,互争胜负心是行地,相凌灭心是行地,相斗打心是行地,一切诸慢心是行地,我人心是行地,不慈不孝心是行地,无惭无愧心是行地,违恩背义心是行地,不谦让心是行地,相诽谤心是行地,毁咨心是行地,世间非道理心是行地,不恭敬心是行地,眼贪华艳之色是行地,耳贪非法之声是行地,鼻贪非法之香是行地,舌贪非理之味是行地,身贪细滑是行地,意缘恶境是行地,一切有为诸行,若善若恶,皆是魔业也。此诸行流转生死,无有休息,常处闇宅,永劫长夜,无有光明,急须远离。”

  云岩昙晟禅师有次上堂说法:「有户人家的一个儿子,问他什么,无所不知的。”弟子洞山就问:「他屋里藏有多少经书?”云岩说:「一个字也没有。”洞山问:「那他为什么能知天下事?”云岩说:「因为他日夜不眠。”洞山指一指自己的胸口问:「这一件事他能回答吗?”云岩说:「能回答,但是不回答。”

  昼夜惺惺然,灵光独耀,不被六尘昏沈心地,此心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功用遍及河沙法界,众生刹尘心念,无所不知。这本来事,非诸佛独据,为人人有名有份,如何说得?狐疑凡夫,闻之心即狂乱,因此昙晟禅师说:「能回答,但是不回答。”

  善财童子在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时,首先参访可乐国和合山的德云比丘,但找了七天遍寻无踪,终于在某个山顶,发现他的行径。善财童子说:「您一峰飞过一峰,我今日才看到您的影踪。”德云比丘回答:「我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下过妙峰顶。”

  来去坐卧是生灭相,德云比丘向善财童子道出一句「无来无去”的不动实相义。佛陀演说金刚妙法,亦即向吾人满盘托出一个摒去尘影,心离诸相,呈露光灼灼的万里晴空。以真空故,纳千万象,空有交融,事理不废的法界。

  从前京都南禅寺门前有一位被称为「哭婆”的老太太,下雨天也哭,放晴日也哭,每天就是哭个不停。南禅寺的和尚问她:「老太太,什么事让妳这样伤心呢?”老太太说:「和尚,我有二个女儿,大女儿嫁到做草鞋店,二女儿嫁到雨伞店。如果天气晴朗,卖雨伞的女儿就要发愁,如果下雨,做鞋的女儿担心生意清淡,所以不论晴天雨天都有女儿苦恼,我怎么能不哭呢?”这时和尚说:「老太太,你别哭,不论晴天或雨天,妳都要欢喜,我传授妳方法,当晴天的时候,大女儿的鞋店生意会比较好;下雨天的时候,卖伞的女儿店中便会热络,如此这样想,晴天雨天妳的女儿都有生意上门,妳何必再伤心难过呢?”从此以后,哭婆变成笑婆。

  这则「哭婆笑婆”的故事,老婆婆就像凡夫心,随逐外境,生忧悲啼哭,和尚要她一念转悲成喜,一样的晴天雨天,外境没有两般,我们的心能造极乐能造地狱,所以《大乘起信论》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于染污尘境,枉受晴雨之拨弄,悲欢无常之苦,知过去心不得、未来心不可得,一念不生,澄然寂静,永居安乐国土。

  般若无漏的功德,于《万善同归集》卷下,永明延寿禅师有深刻的注解:

  离般若外,更无一法,如众川投沧海,皆同一味;杂鸟近妙高,更无异色。或不谓般若,但习有为,只成生死之因,岂得涅槃之果。

  若布施无般若,惟得一世乐,后世余殃债。

  若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

  若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

  若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觉常海。

  若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

  若万善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星云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星云法师讲阿弥陀经     

星云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星云法师讲大乘起信论     

星云法师讲普门品     

星云法师讲坛经     

星云法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本源法师讲金刚经    

昌乐法师讲金刚经    

常福法师讲金刚经    

超然法师讲金刚经    

彻悟禅师讲金刚经    

传喜法师讲金刚经    

传琰法师讲金刚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金刚经    

慈法法师讲金刚经    

达真堪布讲金刚经    

大愿法师讲金刚经    

涤华禅师讲金刚经    

法清法师讲金刚经    

法悟法师讲金刚经    

佛光法师讲金刚经    

嘎玛仁波切讲金刚经    

光明禅师讲金刚经    

HT法师讲金刚经    

宏圆法师讲金刚经    

慧净法师讲金刚经    

慧律法师讲金刚经    

济群法师讲金刚经    

戒法法师讲金刚经    

界文法师讲金刚经    

净慧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久晃法师讲金刚经    

理证法师讲金刚经    

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    

妙华法师讲金刚经    

明奘法师讲金刚经    

蕅益大师讲金刚经    

普献法师讲金刚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仁禅法师讲金刚经    

仁达法师讲金刚经    

仁清法师讲金刚经    

圣凯法师讲金刚经    

圣严法师讲金刚经    

圣一法师讲金刚经    

圣赞法师讲金刚经    

索达吉堪布讲金刚经    

倓虚法师讲金刚经    

通觉法师讲金刚经    

惟贤法师讲金刚经    

贤宗法师讲金刚经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讲金刚经    

虚云老和尚讲金刚经    

宣化上人讲金刚经    

印光大师讲金刚经    

印泉法师讲金刚经    

月悟法师讲金刚经    

月溪法师讲金刚经    

昭慧法师讲金刚经    

智能上师讲金刚经    

智泉法师讲金刚经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讲金刚经    

宗性法师讲金刚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