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安法师: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
|
“礼”,德之范也。即“礼”是指规范,尊卑有序。《曲礼》曰:“毋不敬。”礼要表达恭敬,要如孔子所说的,“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荀子·修身》中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礼,都没有办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做一件事如果没有礼,则无法做成;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礼,则不得安宁。” 中国上古有周公制礼作乐,移风易俗,孔子则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整理六经,奠定了中国几千年的礼乐文化基础。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无不与礼有关,而“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则是礼之专著,是非常详细的一个学问体系,它一切的礼仪仪式,都有甚深的道理。 “礼”就像一个堤坝,把人性中的欲望之水,限制在堤坝里面,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如果没有这个“礼”的堤坝,欲望就会泛滥成灾了。因此,印光大师说:“人情如水,礼法如堤,去礼法之堤,能不人欲横流乎?” 一个没有“礼”的社会是混乱的,是相互伤害的,最后会出大问题的。 但关于这些,我们知道的太少了。就以家庭中夫妻之间的礼数来说,相敬如宾、女主内男主外、夫有义妻有顺,在“礼”上怎么体现?这都是有一套行为规范的! 就拿婚礼而言,那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慎重的,是不能省掉的。有一个庄重的过程,婚姻才能保证长远。不像现在的闪婚,认识几天就住在一起了,很快就结婚了,但很快也离婚了。离了结,结了离,离了再结,结了再离……就像走马灯一样,根本不以为意。没有礼,都乱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要有“礼”的。你看古人的书信、谈话,是那样地礼貌谦恭,恭敬他人,卑以自牧。 这个礼数就是润滑剂啊,有了它,人和人之间相处才是和谐的,舒缓的。 现在人动不动就是贬低他人,张扬自己,于是一讲起话来就起冲突,三句话讲不到可能就打起来。你看在公交车上,不小心踩了一下脚这样的小事,如果稍微懂一点礼貌,互相之间说声“对不起”“没关系”,不就过去了吗? 如果没有“礼”,踩了别人的脚不道歉,对方也许就会骂起来了,“你为什么踩我脚?”“你脚就那么金贵,就踩不得了?”由于双方都没有礼貌,虽然是件小事,就可能先是动口,继而动手,搞不好还会造成血案惨,追悔莫及案。 其实很多的冲突都是由于没有礼貌,不知道谦卑,不知道忍让所导致的。所以人活在这个世上,是多么可怜啊,一点小事,就有可能出人命啊! 中国是礼仪之邦,但现在中国人到境外旅游,人家都说中国人没礼貌、没文化啊。这是很可悲的,大叫大嚷,乱写乱刻,乱扔乱丢乱吐乱拉,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小则丧失人格,大则丧失国格,这都是无“礼”造成的。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大安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