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愿法师:凡夫三业所修的善行是杂毒之善、虚假之行(三) |
|
【观经疏三心释】凡夫三业所修的善行是杂毒之善、虚假之行(三) 念佛人要有念佛的气质出来。人家看到你:“这个人是一个学佛的人,讲话温文儒雅,做事老老实实,脚踏实地,说话让人家听起来如沐春风。”你学佛修行,如果很多人都不喜欢你、不欣赏你、不肯定你,你就要开始检讨了。人家在讲话,我一走进来,人家就一窝蜂散掉了,看到你就好像看到鬼,为什么?因为你经常会带给别人苦恼。你要带给人家欢喜、带给人家信心、带给人家希望,这样你的人缘就好。 藉着这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来涵养我们的心性。阿弥陀佛用这句名号慈悲一切众生,阿弥陀佛的慈悲是满分的,一百分,我不能够像阿弥陀佛那样的大慈大悲,但我小慈小悲总可以。我没有办法做到一百分,但一分两分,总可以啊。阿弥陀佛对每一个众生都非常的慈爱,把所有最好的通通给众生,所有的功德都给众生,我没办法做那么好,我给大家小恩小惠,这可以做得到。最好的我不给别人,但是比较不好的可以给人家。你可以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进、修禅定、修般若,可以做得到。 阿弥陀佛把他的爱心给每一个众生,我没有办法做到那么好,但是我爱我一家人可以啊;推而广之,爱这个社会,最起码爱所有跟我们一起念佛修行的莲友,这可以做得到。你可以把这个爱心推广更大,爱整个香港七百多万的人;再推而广之,爱台湾两千三百万的人;再推而广之,爱大陆十三亿的人;再推而广之,爱整个地球六十几亿的人;再推而广之,爱所有宇宙一切众生。一步一步的慢慢做。 学佛修行,至少一定要先从自己家人慈悲做起。如果没有把慈悲在他们的身上显露,那么你跟自己的家人都相处不来了,你跟所有念佛会的人相处得来吗?你跟所有的众生相处得来吗?你跟人家相处不来,你要怎么去度化别人?这个都是靠这句佛号来改变我们的烦恼习性,靠这句佛号来消弭我们的烦恼无明,靠这句佛号涵养我们的心性。把佛的慈悲运用在自己周遭的人身上,这样才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嘛。 善导大师教导的修行,我们一定要依教奉行。 “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这一段文,是解释善导大师告诫我们修行不要杂毒虚假的缘由。 “贪”是贪心,“瞋”是瞋心,凡夫对于顺境会起贪爱之心,对于逆境会起瞋怒之心。“邪”是三业违背真理的造作,“伪”是虚伪。凡夫的心确实离不开贪、瞋、邪、伪这四个字。“奸”就是内心怀着邪心,奸诈,“诈”是欺骗、诈骗。凡夫的心起贪瞋、邪伪、奸诈,那当然就相应三途地狱。“百端”就是形容邪恶的事情很多。 “恶性难侵”,“恶性”指的是,无始劫以来,凡夫的心已经习惯起贪瞋邪伪、奸诈百端,这种心不改就叫恶性。譬如我们看一个人经常干坏事,叫累犯,干了坏事让警察抓到派出所,父母亲把他保出来,出来之后又干坏事又进去了,这个恶性重大。我们心里头的贪、瞋、痴烦恼习性,无始劫以来已经累积很多,成为惯性,所以我们凡夫真的是恶性重大。 当你我在起烦恼的时候,我们心里有没有想“我现在要来打妄想”?没有,很自然而然的妄想就起现行了。“我现在要好好的来起妄念”,有没有这样想?没有,妄念自然纷飞。我们睡觉的时候梦东梦西,梦了很多生死的事情,那么晚上睡觉前有没有想“我晚上要好好的来做一个梦”?没有!你晚上自然就梦了很多稀奇古怪、生死堕落的事情。有一次我晚上做梦的时候,在梦境想要吃东西,结果碗筷都准备好,开始要吃了,醒来了,没吃到!这是烦恼心重。 “恶性难侵”,“难侵”就是难止,恶性非常的重大,难以停止。所以我们正要借着名号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把烦恼、妄想、执着、分别、业障消除。比如这碗汤,因为盐巴放得过多,所以喝起来很咸。没有关系,多放一些水进去,把它稀释,这个汤就比较淡了。我们的烦恼虽然很重,没关系,每天把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金刚种子栽种在这个八识田中,烦恼就会慢慢的淡化。极乐世界的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一首偈:“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大家多念佛,好不好? “事同蛇蝎”,“事”指事业。什么事业呢?贪瞋邪伪、奸诈百端的事业。凡夫经常做了很多事,这些事都是贪瞋邪伪奸诈之事,所以就形同蛇蝎。蛇跟蝎是有毒的动物,我们很怕给蛇或者蝎咬到,因为它的毒素会要我们的命。做一些贪瞋邪伪奸诈的事情,就会毒死我们的法身慧命。如果每天起烦恼,不是烦恼自己就烦恼别人,不是伤害自己就是伤害别人,那人家看到你,还真是如同蛇蝎。 “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内心因为起贪瞋,外在造作奸诈之事,譬如蛇蝎,虽然身口意三业修学,却是杂毒之善。三业修行,修行是好,所以称为“善”,但是因为夹带着贪、瞋、痴的三毒烦恼,所以叫杂毒之善。三业修善,杂烦恼毒,我们看凡夫的修行,确实是如善导大师所说的杂毒之善。就以印经为例,十多年来师父经常到处弘法,都会有信众捐钱给师父印经。“师父!我供养你这五万块,你可以印《观经四帖疏》,但是我有一个条件。”我就问什么条件。“师父!你要在经书的后面,印上我的名字,三宝弟子王大头,出资善款五万块印赠经书。”请问:有没有烦恼在?有没有三轮体空?三轮体空就是没有布施的我,没有受施的对方,没有布施的五万块善款。要把这些通通放下,凡夫很难做到,所以叫做杂毒之善,又叫做虚假之行。外在有修行,内在有烦恼,所以叫做杂毒;有修行但是不真,所以叫做虚假。 过去我在家的时候,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他邀我到某一个寺院道场去拜拜。到了那个道场才知道,原来那个寺院在兴建的时候,大殿的梁柱很大,有两根,其中一根就是他出钱建的,在这个梁柱的上面还刻他的名字。他带我到这个梁柱的旁边,就跟我讲这件事情,“以前我出了多少钱,给这间寺院道场兴建,你看我的名字就刻在那边。”这叫杂毒之善,虚假之行,有没有三轮体空?没有。这是福德,不是功德。 六祖慧能大师,在《法宝坛经》讲了一首偈语: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迷惑的人认为修福便是道。修福是感召人天的福报而已。布施供养福报无边,但是内心的贪、瞋、痴的三毒烦脑继续的造作,这是不能解脱生死的。 所以我们学佛修行,一定要福慧双修,不能只有修福不修慧,也不可以只有修慧不修福。我们念佛的人要修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不做就没福报。念佛的人可以忤逆父母吗?念佛的人可以诽谤师长吗?念佛的人可以杀生害命吗?不行啊!你念佛造作这些罪业,不孝父母,诽谤师长,杀生害命,人家会认同你念佛吗?不认同!阿弥陀佛看到你念佛,结果行为是不孝父母、忤逆师长、杀生害命,阿弥陀佛会非常痛心。犹如慈爱的父母,看到孩子每天为非作歹,父母的爱心还是一样很爱护自己的孩子,可是内心就是非常痛心:“这个孩子,就是不听话,为什么干坏事呢?”爱心之中有痛心在。 阿弥陀佛是众生的大慈悲父,我们不要认为:“我念南无阿弥陀佛,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可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没有关系!” 不行啊!不好好修行,断恶修善,你会让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把很多人吓跑,你会让净土法门宣扬不出去。 念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六度万行,我们都用真实心去造作,放下自力的心,放下修行的功德相。放下不是放弃,放弃是没有去做,放下是有做没有执着做,相应于禅宗所讲的“无所住”。 善导大师讲三心的第一心真实心,与《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致的。“应无所住”,修学一切佛法,不要有执着的心。“住”就是执着。无所住,就是把执着的心放下来。“而生其心”,生出菩提心,生出真实心,生出本性的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生起真实的念佛心,放下念佛的功德相。所以我们本愿行者的念佛心态,跟一般圣道门的念佛心态不一样;他力心念佛,跟自力心念佛的心态不一样。我们没有去积功累德,修行功德相放下了,所有的功德通通在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圆满具足了。 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无有不足。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万行,通通是感受到阿弥陀佛的救命恩德,功德心放下了,功德相放下了,所修所行跟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相应,跟真如本性相应,跟禅宗讲的“无所着”“无所住”相应,很妙的法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本愿妙法,很值得大家修学。 所以杂毒之善、虚假之行,把它舍掉。行为我们认真的去修行,但不执着修行的功德心、功德相,用感恩阿弥陀佛救度我的心,修学一切教法,这时候就圣净一如。名号六字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是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点滴的功德而成就的,所以法藏菩萨在修六度万行的时候,就叫圣道门;法藏菩萨修行成就的名号,就叫净土门,所以在因就叫本愿,在果就叫名号。所以信本愿、称名号,因果一如,信行一体;在因就叫做圣道门,在果就叫做净土门,所以圣净一体。不要用净土门去破坏圣道门,也不要用圣道门破坏净土门。所以修学净土门,有很多的观念知见非常重要。 因为凡夫错解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的真义,所以修得苦恼万端,不但苦恼自己也苦恼别人。很多人听了错误的净土说教,就不想念了、不想修了。“念佛要往生极乐世界这么困难,我修了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往生也没个着落,我不修了。”有没有念佛退道的?本来学习阿弥陀佛的本愿、念南无阿弥陀佛,不学不念了,本来要往生极乐世界,不去了,要去天堂了,要念哈里路亚,不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什么会这样?没有安住在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的真实心上。所以凡夫虚假的心是生生灭灭、变来变去,改来改去,这种心都要舍掉。要安住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真实心,照善导大师的教法去实践。 “不名真实业也。”因为三业是杂毒之善、虚假之行,所以不叫真实业,不叫真实修行。假,不名为真;虚,不名为实。善导大师的开示,实在是非常好。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信愿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