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严法师:如何种植福田 |
|
有一回释迦牟尼佛向一位农夫托钵,农夫却对佛陀说:「我耕田种穀,所以有饭吃;你不耕田种穀,何以要饭吃?」 佛陀说:「我也耕田种穀,我是在所有的众生心中种田,播下善种子,善根会发芽茁壮;而你布施给我,就象是在种福德田,当我度众生时,你的供养便在其中。」 有些人为求五福临门而求神拜佛,认为三妻四妾、儿孙满堂、华厦百间、良田千亩就是福;其实如果有福而不惜福,只是享福挥霍,这是浪费自己的福报,福享尽就没了。从佛教的观点,对福报有四种态度:惜福、知福、培福及种福。知足常乐,称为知福;需要的东西够用就好,不浪费,这是惜福;福报不足的人继续培福;没有福报的人努力种福。 福少的人,虽然自己拥有的资源少,但也能造福。布施一毛钱,随喜一句美言、一句关爱的话、一个同情的安慰,都是在造福;所以即使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多说感恩、感谢的话,这也是种福田;看到别人做好事心生欢喜,心里没有忌妒,也是种福田。因此,种福田不在于钱多钱少,有钱没钱,有势没势,力量大力量小,凡是能给人方便、给人无畏、给人安慰,都是在种福田。 一般人认为自己所拥有的,都是凭自己的资本、头脑、双手、血缘关系、社会关系,以及身分的人际关系获得的,所以应该是自己的福报,没有理由要和别人分享;他们认为所拥有的是凭自己本领赚的,别人没有本领是活该。会有这样想法的人,多半不知培福、种福,一旦福报享尽,便是无福的人,所以有「富贵不过三代」之说。有力量的人,应该藉此来照顾他人,照顾一个也好,照顾两个也好,除了被照顾的人会感谢你,你也会因此得到福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从我们出生以后,不论付出的是智慧或劳力,其实都极为有限,所拥有的知能、福报,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创造的,是属于同时代中的大家所促成的,所以有福的人,应该分享给大家,而不是自己独享,这才称为真有福报。如果能体认到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其实都是社会大众所共有的,自己是在为大众管理财富资源,在管理阶段应该要让大家得到福利,这就是种植福田。 有些企业家被员工骂、被员工斗,老板们觉得员工很可恶、忘恩负义,养他们还被欺负,这其实是双方面的问题。员工可能得寸进尺,不顾老板的经营成本;老板也要自我检讨,是不是对员工太过苛刻,给的福利太少。懂得经营的老板,会厚待员工;体贴老板的员工,会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身为老板的人必须知道,自己是替大家在做管理,要和员工同甘共苦、共患难,有了盈余则要和员工利益同享;而员工跟经营者之间,也要有生命共同体的观念,体认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道理。劳资双方能同甘共苦,为整体社会做出奉献,这就是合作来种福田的方式。 今天的社会,除了特殊地区的特殊状况,多半的人都还没到三餐不继的地步;所以在知福、惜福的过程中,更要懂得培福及种福。将每月所得做妥善的分配,经营者在不影响营运的范围内,应该要将一部分财力作为慈善公益之用;一般大众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原则之下,应该积极投入种福培福的活动,那就是最快乐的事了。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