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第8讲--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宏圆法师所有开示-> 宏圆法师开示普贤行愿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第8讲


 下载DOC文档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8讲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大家请看经文: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

  这是第七请佛住世愿,请佛住世,就是劝请佛永恒的在世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中说:“佛为三界护,恩广普慈大,愿为一切故,未可取泥洹。”佛是三界六道一切众生的依靠,佛的恩德慈悲广大无边,所以作为佛弟子,都应当在佛将要涅槃的时候劝请佛住世。

  请佛住世,不仅是要请一尊佛住世,对于一切诸佛都应该恳请久住世间。就像圭峰大师所说:“十方一切佛,若欲舍寿时,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大家就会问了,佛既然已经成佛,证得法身,法身就是遍满虚空,充塞法界,那么证得法身也就没有生灭了。也就是说,佛本来就常住世间,为什么还要说请佛住世呢?大家稍微有点佛学知识、经常听经的居士就会有这种疑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为什么还要请佛住世呢?《华严疏钞》中,从实义和对机两个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

  我们先从实义来讲,从真如实际的义理方面,实义,我们用圆教的三谛来解释。三谛:真谛、俗谛、还有第一义谛,我们从三谛先来解释这个实义。从真谛方面来说,缘起诸法本无自性,当体即空,一切有为法都是缘起性空,所以从自性本空来说,没有佛出世和涅槃。就像《华严经》中所说:“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

  我们再从法界缘起的俗谛来说,大家要注意听。念念处处而出现,念念处处而入灭,这是俗谛。因为佛已经证得一切智,大悲相续,救度众生,所以念念出现;如来已证法身,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无有少许虚空无有佛身,所以处处出现。那么我们再来讲讲念念处处入灭,上面所说,遍一切处出现的佛身,从随顺法相有为法、生灭无住的观点来说,每一个念头,就是佛出现的时候,同时也是佛入灭的时候,生住异灭是同时发生,也就是说念念即生即灭,所以说念念处处而入涅槃。

  我们再从法界实体的第一义谛来说。诸佛常住世间,也常住涅槃,因为寂而常照就是住世,照而常寂就是涅槃,这是法相实体的第一义谛。寂而常照就是住世,照而常寂就是涅槃,这是从实义、从三谛来解释诸佛住世以及涅槃。

  那么我们再从对众生机这一个层面上来解释。由于众生的善根因缘所感,佛在菩提树下示现,出现在世间来度化众生;等佛度化众生的因缘尽了,佛就又示现在双林树下涅槃。就像《华严经•出现品》中说:“佛子,诸佛如来为令众生生欣乐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生恋慕故,示现涅槃。”他住世也是为了利益众生,这是生欣乐故;然后为了众生生恋慕故而示现的涅槃。这个都是从对机来讲,这里普贤行愿请佛住世,当然这个就是从对机方面来说。从实义上来说,我们刚才讲的实义,佛身充满法界,本没有生灭与去来,就是说从佛身这个方面来说,是没有生灭的。但是从众生的机缘感应这方面来说,佛身是示现生灭的,众生的心清净,就时时见佛常住;如果众生的心垢,见佛舍寿而去。就像《出现品•涅槃章》中说:“如来常住清净法界,随众生心,示现涅槃,佛子,譬如日出,普现世间,于一切净水器中,影无不现,或一处器破,则不现影,佛子,于汝意云何,彼影不现,为日咎否,答曰,不也,但由器坏,非日有咎,佛子,如来智日,亦复如是,普现法界,无前无后,一切众生净心器中,佛无不现,心器常净,常见佛身,若心浊器破,则不得见。”这里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佛身常住。佛为我们大权示现生灭,是因为我们众生的心不清净,所以不能见佛长久住世,举这个例子我们更方便地来理解,这就对机方面来理解。

  这里举的例子就是说,佛身周遍法界就像太阳普照世间,太阳普照世间如果这个水是清净的,太阳就可以在器具当中显现出来、影现出来;如果水浊,污浊的水或者器破,器破了盛不住水,那当然太阳的影子就不会出现。这就像我们禅宗的一副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晴”就是这么一个比喻。同样,如果是众生的心清净,那这个心,这个太阳的影像就可以显像出来了,千江有水千江月嘛;如果众生的心浊,器破,那就见不到佛;如果通过修行心清净了,就能时时见佛;如果我们的业障现前,习气又上来了,就又见不到佛了。所以圭峰大师说:“心净观佛,佛则常住,为真劝请。”保持我们的清净心,佛常常影现,这是真劝请。比如智者大师,我们都知道这个公案,他在诵《法华经》读到《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入法华三昧,亲见佛在灵鹫山还在讲《法华经》。由此可知,众生心清净,则见如来常住世间,这才是真正的请佛住世。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这里不是劝请一尊佛两尊佛住世,也不是劝请现在佛住世,而是劝请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佛刹微尘数佛,都要请求住世。

  将欲示现般涅槃者,涅槃译为灭度,般译为入。依《唯识论》所说,涅槃分为四种,第一是自性清净涅槃,指真如自性,无始以来本自清净;有余涅槃,第二种,指诸圣人断尽烦恼,但是还有众苦所依的色身存在,所以称为有余涅槃;第三无余涅槃,指诸圣人厌苦欣寂,灰身泯智,余依也灭,所以称为无余涅槃;第四是无住涅槃,这是指诸佛以及摩诃萨,大菩萨们,虽然惑尽智圆,证真如自性,但是由于大悲不住涅槃,由于般若不住生死,尽未来际利乐有情,用而常寂,所以称为无住涅槃。由于大悲,所以要利益众生,不住涅槃;由于般若、由于大智,又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生死,这就是无住涅槃。我们刚才说的第一种自性涅槃,通于凡夫和一切圣人;第二种有余涅槃和第三种无余涅槃,是通于三乘圣人;最后一种无住涅槃,只限于大乘,是诸佛菩萨的境界。这里所说的涅槃,是指第四种无住涅槃,般涅槃就是入无住涅槃。

  那么佛出现世间度化众生,无量的众生也渴望得度,为什么佛不久住世间,而要示现涅槃呢?佛在经中,曾经为我们说明佛示现涅槃的两个原因,一是佛度众生的因缘已经尽了,再久住于世,对于众生没有任何的利益。比如佛在《遗教经》中,佛在即将入灭的时候,对悲恸不已的弟子们说:“即使我再住世一劫,我们相聚的因缘也是有缘散的时候,世间没有不散的宴席。如果我久住世,对于众生来说并无益处,何况一切有缘得度的众生,无论是天上的人间的都已经得度,那些还没有得度的,还没有度化的众生,也已经为他们种下了得度的因缘。”佛教有一句话,“佛门虽广,不度无缘之人”,众生要想遇佛得度,必须要与佛有缘,否则的话,别说遇不到佛,就是遇到佛也会当面错过。

  我们看当时佛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三分之一的人随佛修行;三分之一的人听说过佛的名字,但是没有因缘随佛修行,没有因缘嘛;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听说过佛的名字,就在一个舍卫城。就是能够遇到,没有因缘听过佛的名字也会当面错过的。就像东城老母,阿难见这个老母非常的可怜,就恭请佛去度化她,没想到佛来到她的身边时,这个老母始终是回避佛的。佛从东面来,她把脸转到西面;佛从上面给她示现,她把头低下;佛从地下涌出的时候,她把脸遮住,她始终不肯见佛。由于这位老母与佛无缘,佛来到她的身边,她也得不到利益。那么佛既然度化众生的因缘尽了,即使久住世间,众生也像这位东城老母一样难以得度。所谓缘熟而来缘尽而去,度众生的因缘尽了,留住世间也是徒劳无益的,这就是佛示现涅槃的第一个原因。

  佛示现涅槃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防止弟子们懈怠放逸。对于这个道理,《法华经•寿量品》中说得非常明白,佛说“如果我久住世间,那些善根薄弱的众生就会骄慢放逸,不能生起难遭之想,当然也就不肯精进修行,而懈怠放逸堕落了。”我们看看,我们回归到我们身上,想想我们现在其实也是这样。在过去寺院都建在山上,都建在偏远的地区,叫阿兰若,清净,不被世间所干扰,所以大家去学一次佛,到寺院里面去发心或者去修行,到了寺院都非常精进勇猛的,能有一次千里迢迢得来不易的机会。得来不易,然后就肯精进努力的去修行,去修种种的福报,去修种种的智慧。而现在呢,我们这一个非常小的地方就有六座寺院,最后大家都觉得得来太容易了。

  过去我们都是常随佛学,天天向佛学习,现在不是这样了,现在我们要让佛向我们学习。现在我们要改制,佛法要和世间平等,现在是新社会,佛法也要向新社会看齐,现在我们都是这么一个状态了。因为什么?得来太容易了。佛法入世,记得我在讲这个行愿品的时候,前面我也讲过,佛法入世是为了出世,不是为了贪嗔痴,而是为了在世间更好的了脱生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目的,不变我们的真如本性,不变我们的清净本性,不变什么?不是不变贪嗔痴。你们一看到好吃的了,就是我随缘我不变了,不变什么?你们没变的是贪嗔痴,别的什么都在改变。都是幻像,所谓随缘不变,不变的是在种种的境界当中,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是考验,不变我们的清净本性,随缘不变是这么一个意思。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得来的太容易了,没有生起这种真信的心,没有生起珍贵之想,最后来到了寺院,反而都是随着自己的主意,随着自己的意思。达不到自己满意的,继而就是这种是非出来了,继而就是造业了。如果我们得来的不易,离我们远,我们为什么好多居士都背着包,赶着火车,跑很远的寺庙去发心去?他们都不明白这个原因,因为你路上跑得辛苦,你到那里你就会珍惜。所以佛相当的有智慧,为了让大家能生起难遭之想,佛虽然不会真的入灭,也要示现入灭。不像我们现在,为了个人的寺庙的生存,没用智慧、没用慈悲心,然后就去攀缘居士,攀缘居士攀缘到最后的目的,我们不是教化居士,甚至是在起负面的影响的。现在都是什么?开着车把居士接到寺庙,把居士供着,法师在这边念经,居士在那边检查,在那边检查看你念的好不好。念的好呢,供养个红包,撂个红包,不能说供养,丢个红包;念的不好呢,就开始是非,然后又到别的寺庙,说这个寺庙的是非。所以我们法师一定那个佛教的高贵,度化众生是必然的,但是度化众生,一定要建立在智慧利益众生的基础上,不要建立在自己的一己私利上。帮助众生一定要有智慧,需要度化众生,需要把众生接引进来,但是要善巧方便,不能攀缘。攀缘了,反而把居士的贡高我慢给增长了,就是这样的。所以师父有一句话,来的师父欢迎,走的师父相送,哪个寺院都好,哪个寺院都是佛菩萨的道场,只要你能学到东西,只要你能生起清净的心,哪里都是一样的,绝不攀任何的因缘,我们随缘去教化众生。

  我们再回到经文,所以佛是为了让众生生起难遭难遇之想,这是对众生极大的负责任,这样众生就会渴仰佛恩、感恩佛恩,珍惜佛的教法,而种下深厚的善根。经中还做了一个比喻,也是《法华经》中做了一个比喻。比如有一位良医,智慧通达善治众病,他有众多的子女,有一次这个智者出门,有事去了很远的地方,他的子女们在他走了之后误把毒药给吃了。等他从远地回来之后,见到子女们的这种状态,见到子女们非常痛苦,他立刻找来草药,做好之后,对子女们说,此大良药色香味美,你们赶紧服下,可以解除痛苦。这个大良药就比喻佛法,比喻法,你们赶紧依佛法好好修行,不要再受身苦、心苦、种种的苦了。他的子女们中有不失本心的,还有善根深厚的,就把这个药吃了,病完全好了。而那些毒气深入,失其本心的,贪嗔痴重的,已经被迷失了的,却说这药不好,不肯服下。真的是这样,现在劝大家放下享受、放下欲望,你们可能是要打师父的,谁肯放下?这位良医见这些子女,由于中毒太深心皆颠倒,不肯服药,于是就用一个方便,又离家很远的地方,然后他派人回家告诉他的子女们说,你们的父亲已经死了。这些子女们听了之后非常的忧恼,心想,如果父亲还在我们就有救了,现在舍弃我们而去,远死他国,我们就再也没有依靠了,于是醒悟过来。知道父亲留下的药色香味美,马上拿来服下,病就全好了。这也就是以一个比喻,来说明我们现在末法时期的众生,佛住世的时候给我们传授的佛法,我们不肯听受,放不下颠倒、放不下欲望、放不下贪嗔痴的毒蛇,迷惑颠倒。佛用大智慧远离我们,让我们为了使珍惜想、为了使恋慕仰慕想。为了起仰慕想,让我们这些弟子们不再懈怠、能够精进修行而示现涅槃。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问,既然佛度众生的因缘尽了,还会因为我们的劝请而久住世间吗?其实只要众生肯真正发起,愿请佛住世,我们一定发,愿请佛住世,佛一定会应众生机而示现住世的。《涅槃经》中世尊对阿难说:“阿难,四神足人,尚能住寿满于一劫若减一劫,如来今者有大神力,岂当不能住寿一劫若减一劫。”世尊对阿难说,有四神足的人,都可以住寿自在,若满一劫减于一劫,那如来的神力,远远大于有四神足的人。世尊这样对阿难说的意思是开可请之门,意思是劝阿难请佛住世。但是阿难默然,我们今天说他没有反应,世尊这样对阿难说了三次,阿难默然没有反应。他还是没有解悟,所以他没有请佛住世一劫若减一劫,他没有请佛住世来利益众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要是按正常的话,阿难的智慧,世尊的这种方便,阿难会立刻明白的。这个时候阿难被魔所迷惑了,世尊说了三次,阿难心没有开悟,就默然了。在阿难刚离开之后,魔王波旬就来到佛所,他对佛说,世尊,你现在该入涅槃了,曾经我在尼连河边劝世尊入涅槃,世尊当时悲悯众生,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部众还未具足,诸余外道还未降伏,所以还不能涅槃。现在四部众无不具足,外道也已降伏,所以世尊现在应该入涅槃了。

  阿难没有请佛住世,魔王来请佛涅槃,而且这样三次劝请世尊,世尊就答应了波旬三个月以后入涅槃,魔王听了欢喜踊跃,回天宫去了。因为阿难没有及时的请佛住世,三个月以后,世尊在双林树下入涅槃,四众弟子顿失依怙。魔王他之所以请佛入灭,他是担心自己的眷属被佛度化而出三界,多一个人出三界,那么魔王的子民就会少一个。而佛弟子呢,都是希望佛能长久住世,因为佛长久住世,能够救护众生,也是我们众生的大福田。

  我们今天身为佛弟子,为了利乐一切众生,一定要发起广大愿来,劝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莫入涅槃,长住世间。

  真正修学普贤行愿,不仅要发愿请佛住世,还要劝请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莫入涅槃。菩萨住世世间能够利益众生,声闻缘觉、有学无学,证四果阿罗汉他出三界,出三界这个时候就称为无学;有学呢,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他们还要往返人间,最后断尽见惑思惑才能出三界,所以他们称为有学。这是声闻缘觉、有学无学。虽说他们是小乘,但是他们少欲知足,已得身心解脱,应受世间供养,堪作众生的福田,能够为我们众生带来大福田。所以修持普贤行愿的佛弟子们,为了利乐一切的众生,应当请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莫入涅槃,常住世间。

  乃至一切诸善知识,这里所说的诸善知识,指的是佛、菩萨、辟支佛、声闻以及凡夫中信解大乘的人等,包括这一切的等等。现在是末法时期,佛已经入灭,我们无法请佛住世,很难,没有这个能力。我们非常的想请佛住世,但是已经非常的难了。至于菩萨、辟支佛、声闻、有学无学等善知识,虽然他们也示现在世间度化众生,但是我们的障深智浅,无从认识。即使在我们跟前示现,因为我们的业障深、欲望重、分别心重,这些菩萨、声闻缘觉站在我们跟前,我们还是用分别的心来看待他们,感觉他们和凡夫没有差别,我们也认不出这些圣人们,也没有办法请求住世。我们认不出来,我们也没有办法请他们住世。不是他们不来,佛也来示现,菩萨缘觉三乘圣人都在我们跟前,没有舍离过我们,只不过我们的分别心太重了。佛住世的时候,有一位老比丘非常仰慕佛,他就想去见佛。都说佛放金光,种种的状况,他非常仰望,他就去见佛了。到了佛的地方他一看,见到一位老比丘正在树下打坐,别人告诉他那位就是世尊,他一看,呀,和我没有两样,和我一模一样,所以这就是我们众生的分别。也许菩萨站在我们跟前,我们看到的满眼也都是菩萨的种种的不对,菩萨种种的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用这种清净心去看问题,而是用的分别心。我们不能认识,所以也就没有办法请求圣人们住世。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就是劝请现在,还正在世间弘法利生的善知识们不入涅槃,来度化众生。

  作为能让众生依止和亲近的善知识,不是因为他的信众多名气大,也不是因为他能敲会念,更不是因为他的手段圆滑,而是要具足以下的十种功德。第一、就是要持戒精严;第二、要有定,能依正知正见对治烦恼的散乱;第三、要有智慧,这里所说,由持戒精严而生定,由定而开无漏妙慧;第四、要多闻,对于三藏经论广学多闻,讲经的时候能广征博引;第五、具有甚深通达空性的智慧,也就是能够通达无我真理,具有般若智慧。如果能够证得空性的真理是最好了,如果不能证悟,至少也要通达空性的道理;第六、是善知识的德行要胜过弟子,就是我们常说的要以德服人,身教胜于言教,要解行并进的。这以上六种,是善知识成就自利的德相,自利之德相;下面还有四种,它是摄受众生应有的德相。

  第七、要善于说法,善知识说法要对机,要因财施教,因众生的机。如果不能善巧方便说法,弟子们是不容易受益的。佛住世的时候有两个出家人,他们是依止舍利弗学法,依止舍利弗来修学佛法的,就是舍利弗的弟子。修学了很久,两个人也没有什么多大的进步,后来就遇到佛,他们问佛,我们修学了好长的时间,为什么还没有进步呢?佛就问他们出家前是干什么的,他们是做什么职业的,这两个人一个说是打铁的,一个说是洗衣服的。佛就问,那么舍利弗教给你们怎么修呢?打铁的说,师父教我修不净观;洗衣服的说,尊者教我修数息观。佛就说了,你们两个人调换一下,洗衣服的修不净观,打铁的来修数息观,这两个人照着佛说的去做,没过多久都证了阿罗汉果了。为什么这么快速呢?因为佛教的他们的方法,正好对应了他们生活当中的一些习惯。你看打铁的,他是一锤一锤的打,数息也是这样,一进一出、一进一出,正好把他在家打铁的习惯完全用上了,这样他的习惯和他的修行方法相对应,很快就入定了。再看那个洗衣服的,他会把衣服上的脏物反观到人的身体的脏,做一个联想,这样不净观很快就容易成就了。这就说明说法要对机,如果不对机,方法再好也不会受益。第八是悲心,也就是作为善知识,讲经说法或者做其他的佛教事业,不要为了个人的名利,要纯粹为了众生的离苦得乐,要有悲心。这个悲心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的话,动机不纯,贪图名闻利养,这就会为自己种下了恶因,将来是要堕三恶道受苦的。第九就是精进,弘法利生的事业一定要勇猛精进。遇到阻力的时候,一定不要打退堂鼓,一定要坚定信心,更加努力的精进修行来弘法利生。第十、厌离,讲经说法的事业,时间长了不要心生厌倦,不能因为有障碍、众生难度就心生厌倦了。只要能够利益众生,自己再苦再累,都是从中可以得到快乐的,助人为乐,因为众生的得度,而有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再说到佛法里面,僧佛一体,自他不二,这样就更圆满了。所以再累也不可以生起厌离说法的心,也就是说,再累也不会放弃这个事业。做一个真正的大善知识要具足以上十种德相。

  可是末法时期,全德的善知识真的是难求难遇的,但是修学佛法又绝对离不开善知识的引导。世尊以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作为学佛人入圣流必备的四大条件,这四大条件,其中亲近善士居于首位。在《优婆塞经》中,佛指出发心学佛的五件要事:“善男子,发菩提心有五事,一者亲近善友,二者断恚心,三者随师教诲,四者生怜悯心,五者勤修精进。”这里也是以亲近善知识为首要。

  可以说学佛的人不论增长一分功德,或者是损减一分过失,都是由善知识的教导而来的,所以说亲近善知识、请善知识住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现在是末法时期,众生的根机漏劣、障深慧浅,感不到十德具足的善知识,所以不要看善知识的过失,是因为我们的业力深厚感不来。你的业力,你的智慧深根机好,我们感得的是佛、佛来住世;现在我们的善根太浅薄,能感来善知识这都是非常好的了。我们因为自己的障深,感不得具足的善知识,但是要修学佛法,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没有善知识是不行的,没有善知识的引导真的很麻烦的。我们说净土宗的三资粮信、愿、行,信愿大家都能好理解,信极乐世界、愿生净土,这个行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我们认为就是多修善法、多做善事。其实这里的行不是这个行,这里的行是念佛,是称名号,六字洪名,称念六字洪名为行。这个一声名号万德具足,这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一定不要忘了。所以没有善知识的教导,我们会落入我们的意识心,认为这个行我就去多做一些修桥补路的善事,这个行叫助行,不是《弥陀经》当中所说的行。我们以助行来帮助我们的慈悲心,长养慈悲心,长养慈悲心更好的生起信愿行,信极乐世界、愿往生,信愿行,这就是发菩提心。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善知识的教导,没有善知识我们就容易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经上说,若有八分之一功德也可亲近,所以即使是有少分功德的善知识,只要他具足正知正见,在佛法的解行上,他能有一分超过自己,我们也不妨去如法的亲近。末法时期,能遇到正知正见的善知识也是很难的,如果真的遇到了,说明你真的有善根,一定要如法亲近,因为不如法亲近善知识就不能受益。

  怎样才是如法亲近善知识呢?就是要多观察善知识的功德,不要去观察善知识的过失。你平时注意我们是以善知识的长处而修学,这样我们是学善知识的长处,这样虽然是少分功德的善知识,你也可以得到法益。反之,如果是专门注意善知识的缺点,这样的话,用分别心来看,不用清净心去对待善知识的话,那这样善知识虽然、即使具足这十种德相,但是因为你是带着分别心,我们社会上说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你也得不到利益。所以我们一定要会修学,别人的一点点的优点我们都把他学过来。

  所以大乘经中说到亲近善知识,让我们对善知识作佛想。我们前面讲过,文殊菩萨教导善财去五十三参,在五十三参前,文殊菩萨教导善财童子,对善知识不要生疲厌心,不要生厌离心,对善知识的教诲要生起恭敬心,对善知识的善巧方便不要有过失的想,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不要有这种过失的想法的。这里说,我们对善知识要作佛想。只有对善知识诚心诚意,恭恭敬敬,我们才能常常增长善法的功德,得到殊胜的法益。当然为了我们自身和利益众生,我们要请善知识住世,劝善知识度化有情众生。这个不是等到善知识躺在床上,即将圆寂了的时候你再苦苦的哀求,不是这样的,是在平时就要对善知识生起恭敬心,尽自己的力量去护持善知识。比如衣服、饮食、卧具,还有疾病的及时治疗,让善知识的精神饱满、身体健康才能更好的去度化众生。

  我们总结一下这段经文,普贤菩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让众生能有机会见佛闻法、供养三乘圣众、或者能有机会亲近善知识而发愿劝请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乃至一切诸善知识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微尘数劫,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下面是总结请佛住世之行愿无有穷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即使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普贤菩萨请佛住世的弘愿也无有穷尽,而且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好,谢谢大家。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宏圆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宏圆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宏圆法师讲阿弥陀经     

宏圆法师讲般若经     

宏圆法师讲地藏经     

宏圆法师讲法华经     

宏圆法师讲华严经     

宏圆法师讲金刚经     

宏圆法师讲俱舍论     

宏圆法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普贤行愿》

本焕大和尚讲普贤行愿    

达真堪布讲普贤行愿    

大安法师讲普贤行愿    

法王如意宝讲普贤行愿    

广超法师讲普贤行愿    

果平法师讲普贤行愿    

慧律法师讲普贤行愿    

济群法师讲普贤行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贤行愿    

开吉法师讲普贤行愿    

隆莲法师讲普贤行愿    

梦参老和尚讲普贤行愿    

明旸法师讲普贤行愿    

其它法师讲普贤行愿    

清净法师讲普贤行愿    

如孝法师讲普贤行愿    

索达吉堪布讲普贤行愿    

希阿荣博堪布讲普贤行愿    

心觉法师讲普贤行愿    

宣化上人讲普贤行愿    

益西彭措堪布讲普贤行愿    

印光大师讲普贤行愿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