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悟道法师:安士全书 第17集 |
|
《安士全书》。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上午好,阿弥陀佛。今天我们利用这个时间在澳洲图文巴净宗学院录影棚,我们继续来录制《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上一次我们跟大家学习到《安士全书》第四十页,新的这个本子是第四十页,「容人之过」,在旧的本子是第二十七页。容人之过这段发明注解,我们上一次在日本东京还没有讲完,我们上一次讲到: 【又不能容人。则必与之相角。】 诸位同学如果看新的本子在第四十页,现在我用这个本子是旧的,是第二十七页,倒数第五行。今天我们接着下面这一句,上次我们在日本东京是讲到『又不能容人,则必与之相角』,我们学习到这一句。周安士居士注解这一段,「容人之过」,容是包容,过就是过失。人与人相处,就必须互相包容。在《论语》里面也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是我们不是圣贤,是凡夫,凡夫就不可能没有过失,过失只有多少、大小不同而已。因此我们不是圣贤人,彼此相处,互相包容过失,这个就非常重要了。周安士居士这段注解跟发明,容人之过这个道理,为什么要互相包容?如果不能包容,实在讲我们在这个世间,看到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乃至于看到蚂蚁,都会不高兴,因为没有包容之心。不能包容,我们上次学到的这一句,「又不能容人,则必与之相角」,相角就是起冲突,互相起冲突,这是必然的。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下面这句: 【求其无过。而彼过愈多。】 我们要求别人没有过失,我们愈要求,可能他的过就愈多,这个也是必然的。因此我们先从自己改过做起,先不要要求别人,先包容别人。我们接着再看下面这一句: 【苟能容人。则将使之自惭。不求无过。而彼过自少。】 『苟能容人』就是如果能够包容别人,不要一天到晚去指责别人的过失,能够包容他,别人的过失我们能包容,不去讲它,时间久了,『则将使之自惭』。因为人他总是有善心,《三字经》里面也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本性都是善的,纯净纯善,现在变成不善主要是习性。先天的本性都是纯净纯善,习性是后天的。我们到人间来,出生之后,接触这个环境,特别接触到不好的环境,慢慢受污染,每个人的烦恼习气,受污染的情况不同。在佛法里面讲,贪瞋痴慢疑恶见这些六大烦恼,在这个六道轮回的世间里面,我们常常受这些不好的烦恼习气所污染、所诱惑,因此彼此之间各人的烦恼习气也就不同。习相远,相远就是不一样,各人有各人的毛病,各人有各人的烦恼习气,这个习性,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习相远。 烦恼习气它总是虚妄的,本性本善它是真实的,永恒不变的。佛经上讲我们的真如自性,它是纯净纯善,永恒不变。所以人都有佛性,佛在《华严经》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个不但指人类,指一切众生,九法界一切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每一个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在大乘经里面常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本来就是佛。这是指一切众生都有与如来同样的智慧德相,真如自性丝毫没有差别,但是因为迷了,起了无明,有了妄想,分别执着,才变成十法界,在六道法界受生死轮回。如果回归到真如自性,那一切众生就成佛了,本来是佛。因此佛法,包括世间圣贤的教学就是根据这个,本性都一样的,纯净纯善,习性不一样;本性是真实的,永远不会失去的,习性是虚妄的,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可以断烦恼、成菩提。 我们人的过失也是一样,人,有自性的般若智慧,外面有这个因缘来启发,来潜移默化,慢慢的自己会感觉到惭愧。这个「自惭」就是自己会想,想到自己毛病过失这么多,别人都一直在包容我,慢慢的自己会良心发现,也会自己感觉到很惭愧,对不起别人。有这个惭愧的心生起来了,这个惭愧在佛法里面讲是善心所,十一个善心所里面的。惭愧,惭是自己良心发现,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错的,不对的;愧是愧对别人,知道自己这些毛病过失,所作所为都对不起别人,所以这个是善心所。这也是佛菩萨在经典对我们佛弟子常常提起的,要有惭愧心,才能够去忏悔、改过。因此我们净宗十三祖印光祖师,他写信给别人,他的落款都写上「常惭愧僧印光」。这个也是在教我们,我们凡夫要常常生起惭愧心,这样就能不断的改过迁善了。 此地讲的能够包容别人,时间久了,自己就感觉到惭愧;有惭愧心,他自然就慢慢的改过了。所以『不求无过,而彼过自少』,我们不必特别要求他没有过失,先去包容他,慢慢做给他看,慢慢他自己也会改过;不断的改过,过失自然慢慢就减少了。所以先不要与他计较,先去包容他。我们再看下面这句: 【故曰。见人不是。诸恶之门。见己不是。诸善之门。】 这段发明这两句是一个结论,总结容人之过所发明的义理,这两句是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见人不是,诸恶之门』。「见人不是」就是一天到晚看别人不对的地方,一天到晚去找别人错误的地方,是『诸恶之门』,「诸恶之门」就是增长自己的恶念。为什么?因为我们常常看别人的过失,把别人的过失都放在我们自己心里,我们心里也受污染了,我们也受他影响了,他造恶,我们也跟着造恶。心里常常想到别人的错误,我们的心就在造恶了,就受污染了。所以说见人不是,诸恶之门,看到别人不对是诸恶的门路,我们也受影响,他造恶,我们不知不觉也跟着造恶业。譬如说常常批评别人的不是,我们自己也造口业了,心里也受污染了,自己恶业也不断的增长,这样就错了。 『见己不是,诸善之门』,如果反过来不要去看别人过失,先看自己的过失,自己不对的地方,那是「诸善之门」。因为看到自己不对的地方,自己就能改过,这样就开了诸善之门,所有的善法都是从这里开启的。因此我们学习就是从这个地方做起,就是不求别人的过失,求自己的过失,求自己先改过;自己改过,自己做好了,就是给别人做榜样,就能影响别人。我们不要特别去要求,时间久了,别人自然就受我们的感化,他也能够「见己之过」,也能够改过迁善。 所以容人之过这一句,特别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非常非常重要。人与人不能相处,主要是不能互相包容,这样走到哪里,都很难与人相处。这个也是处世之道,我们要好好来学习。这一段发明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下面是: 【附征事(一则)】 『征』就是容人之过,举出历史上的人事物,由一个故事来做证明。就是这个例子,有这个事例,过去古人对容人之过这句,他们怎么做的,什么做法,举出一个事例,让我们从这个事例里面去学习。我们再看下面: 【举不避仇。】 下面是举出公案,『举不避仇』就是这个公案它主要的内容。「举」就是举荐,我们现在讲推荐。在过去的时代,朝廷都有接受举荐这个制度,举荐就是推举贤能的人为国家来做事,介绍、推荐。介绍、推荐,我们一般人就是推荐我们认识的人,或者我们的好朋友,这是一般的。此地讲,那就不寻常了,推举有贤能的人,对方是跟自己有仇的,这个就不容易了。为什么他能够推荐仇家?这个仇家他的子女有贤才,的确能为国家牺牲奉献,他也就推举了。所以叫「举不避仇」,连仇人他都推荐,这个是非常非常难得,这个就是容人之过很具体的一个表现。我们看下面这个文: 【帝君曰先人之死。盖出于南风成之谮。朝士悉知。终天之恨。予未之忘。后风成死。其子温叔。才而且贤。韦师氏。尝谓予曰。风成之子。好学无厌。语言可法。当今贵游子弟中未有。天道难知。不意风成有子如此。予时虽有不共戴天之隙。而闻其善行。心常慕悦。予既升大夫。保氏阙人。遂荐而举之。卒善其职。】 这段是举出文昌帝君他自己讲的,他自己把容人之过具体做出一个事例出来,把这个事情、这个例子做出来。『帝君曰』,文昌帝君他自己讲,『先人之死』,「先人」,他的父亲,他父亲怎么死的?『盖出于南风成之谮』。当时跟他父亲在朝廷为官的一位「南风成」,南风成这个人去给周厉王讲坏话,我们现在讲谣言陷害,后来周厉王就把文昌帝君的父亲处死了,因为是南风成去讲坏话害他父亲,把他父亲给害死了。『朝士悉知』,朝廷的这些士大夫,这些在朝为官的,大家都知道这个事情,文昌帝君的父亲的的确确是被南风成所陷害而死的,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传统、在世间法里面讲,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杀死父母的仇人,这个冤仇不共戴天,不能不报。所以『终天之恨,予未之忘』,这个心头之恨从来没有忘记。南风成陷害他父亲致死,这个冤仇不共戴天,文昌帝君讲,他从来没忘记。 『后风成死』,后来南风成死了,他死了之后,他有个儿子叫『温叔』,温良的温,叔叔的叔,「温叔」,『才而且贤』,才就是有才能,不但有才能而且有德行,有贤德,这样的人才的确非常非常难得。当时有一位『韦师氏』先生,姓「韦」,名叫「师氏」,老师的师,姓氏的氏。『尝谓予曰』,「尝」就是常常给文昌帝君讲,说『风成之子,好学无厌』,说南风成这个儿子温叔,他很好学。「好学无厌」就是很努力、很用功,做学问非常精进,很用功,好学无厌。一个人如果好学,他的德行学问就会不断的增长,所以好学非常重要。如果不好学,那一生可能就空过了。一个人能够好学,纵然天赋比较差,他也能够成就。像《论语》里面讲曾子,他的天资禀赋是很差的,但是他好学,所以后来他也成为圣贤。温叔,南风成这个儿子温叔他就很好学,好学无厌,这很难得。『语言可法』,就是他说的话跟人家的问答,都可以做为大众的榜样,大家都可以向他学习的,「法」就是效法,可以向他学习的。讲出来的话,跟人的对答,讲得都非常好,大家可以向他学习。这样的人选实在讲非常非常不容易,你看又有才、又有德,『当今贵游子弟中未有』。所以这个韦师氏先生,他也是功德很大,为国家举贤才。在我们中国传统,举贤受上赏,你为国家民族推举这个贤才的人出来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必定受到上天的赏赐,上天会保佑他,这个功德很大。所以韦师氏向文昌帝君常常推荐这个人,说「当今贵游子弟中未有」,贵游就是贵族,当大官的子弟当中没有看到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才的确非常非常难得。 下面讲『天道难知,不意风成有子如此』。「天道难知」,他的父亲是不好,我们现在讲坏人,把文昌帝君的父亲害死了,但是没想到,天道难知,没有想到,他竟然有这么好的一个儿子,好学无厌,语言可法,有才又有贤,有才能、有贤德。所以文昌帝君讲「不意」,不意就是没有想到,南风成有这么样的一个儿子。『予时虽有不共戴天之隙』,「予」就是文昌帝君自称,说当时虽然跟南风成他们家族有不共戴天的冤仇,「不共戴天之隙」就是有这个冤仇在,因为害死他父亲。『而闻其善行,心常慕悦』,但是又听到韦师氏常常给他提起南风成这个儿子温叔的善行,心里也常常羡慕,也很欢喜,难得有这么样的一个人才。『予既升大夫』,「大夫」就是文昌帝君他升官了,升为大夫。大夫在古代,这个官职相当之高。『保氏阙人』,朝廷里面也缺人,这个职位缺人,他就举荐温叔去担任这个重要的职位,『遂荐』,保氏有缺人。在朝廷,官职有缺人,他当大夫,推举温叔去担任这个官职。『卒善其职』,就是真的温叔做得很好,很尽职,真正为国家民族做出伟大的贡献,所以「卒善其职」,善尽他的职责。 的确,举贤能不避仇家,你看文昌帝君这种心胸、这种心量,害死他父亲这个仇人的儿子,知道他这个儿子是有贤才的人,他就避开那个仇恨,反过来举荐他来当官,这个真的是难能可贵。这个也是容人之过。文昌帝君这个《阴骘文》是他讲的,他自己本身也做出一个榜样,给我们来效法、来学习。不是说讲一讲,实际上也没有去做出一个实际的例子;他讲了,而且是先做到再讲的。这里他也是讲出他过去的事情,过去做的事情,就是做了再讲,我们看到,的确就没话说了。值得我们去效法学习。 下面也有一段「注」,注就是注解,也就是周安士居士根据文昌帝君所讲的这个事例,这桩事情、这个例子,他再做一个注解。这个注也是引用古代的一个例子,来再给我们补充说明。我们看下面这个注: 【鲧虽殛死。禹则嗣兴。管蔡为戮。周公右王。帝君不以父故。而使国家失良佐。贤士屈下僚。可谓善用其孝矣。】 这是周安士居士再补充注解,注解引出也是古代的公案。『鲧』是大禹的父亲,治水无功,朝廷命他去治水,常常洪水泛滥,没有办法去治水,后来被处死了,但是他儿子大禹接着治,把这个水患治好了。举出这个例子主要是说,不因为他父亲的错误而不用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如果也是不行的,当然不能用;但是如果他儿子可以,那你就不可以说,你父亲以前犯过错误,你现在再行我也不用你,这个就不对了,就没有容人之过。鲧治水无功,都是错误的,所以被处死,但是他的儿子大禹接着干,大禹他有办法治水。他有办法治水,就不可以因为他父亲以前犯过错误就不用他,如果不用他,如果再没有更适合的人选,那这个水患也永远治不了。所以这也是给我们举出一个实际上的例子。『嗣兴』,「嗣」就是接着去兴办水利的事业,去治水,后来果然把水患给平息了。这是一个例子。 再来就是『管蔡为戮』,这是历史上一个公案,在周朝。周朝那个时代,管叔、蔡叔、武庚、霍叔,当时在周朝宗室里面起了一个叛乱。为什么?因为这个故事主要是武王时候,他儿子就是周成王继位,但是周成王年纪小,没有办法执政,所以他的叔叔周公就当摄政王,代替他管理,等到他长大了,政权再交给成王。但是周公当这个摄政王,管叔、蔡叔都是文王的后代,也是成王的叔叔辈,他们反对周公当摄政王,所以就起兵,现在讲要叛变,后来周公也起兵去平息这个战乱。周公他也不因为这样的事件,他就不辅佐成王了,『右王』就是辅佐,在他左右给他帮忙,一直帮忙到成王他成年了,政权再交回给成王。当时他们为什么会反对周公?他们的想法,就是用我们一句俗话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周公不怀好心,就欺负成王年纪小,来代替他管理国家大事。以为他要取代成王的位置,所以才起兵反对,起兵反对就要打仗。这个事件,周公他心量很大,也不去计较这个,他还是辅佐成王一直到他成年,政权就交还给他。后来周成王也非常感恩周公帮忙,如果不是周公,恐怕他没办法继承这个王位;如果换作别人,别人他的心量、想法是不是跟周公一样,那就不知道了。所以成王后来非常感恩周公,周公右王。这是举出禹跟周公这两个公案。 下面讲,『帝君不以父故,而使国家失良佐。贤士屈下僚,可谓善用其孝矣』。文昌帝君不以他父亲冤仇的这个缘故,而使国家失去一个良臣,一个贤能、可以辅佐国家的良臣。因为一个有才、有贤德的人很难遇到,所以文昌帝君他就不计父亲这个冤仇,举荐仇人的儿子来当官。周安士居士结论讲,「可谓善用其孝矣」。温叔的父亲害死自己的父亲,跟自己有不共戴天之仇,他不计较,举用温叔,我们一般看起来好像是不孝,周安士居士讲,可谓善用其孝矣,这真正是对他父亲的孝顺。为什么?因为替国家举荐贤士良臣,这个功德很大。以佛法的因果论来讲,以这个功德回向给他父亲,他父亲福报马上就增长,那是真正善用其孝,是真正的孝。如果他不举用这个人,国家失去这样的人才,如果别人推举一个不好的人上来,那害了整个国家。这样表面看起来是孝,实际上是不孝。所以这些道理都要深入去理解的。 下面周安士居士再举出《礼记》跟佛法,再给我们做说明,可以说做了三番的注解了,把这个道理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儒跟佛来解释这个容人之过。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 【余读礼记。则有曰。父之雠。不与共戴天。继读内典。则有曰一切怨仇。皆不得报。两说似乎相反。而实各有至理也。】 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是周安士居士他自己讲,余就是指他自己,『余读礼记』就是说我读《礼记》。《礼记》是世间的善法,我们一般讲世间法。在《礼记》里面讲:『则有曰』,则就是《礼记》里面有讲到,说『父之雠,不与共戴天』,就是仇家把自己的父母杀死了、害死了,这个冤仇不共戴天,一定要报仇的。『继读内典』,「继」就是继续,后来又读了,「内典」就是佛经,佛经讲出世间法。『则有曰』,佛经里面有讲到,『一切怨仇,皆不得报』。佛在经典里面有讲过,再怎么样的仇人,我们都不要去报仇。『两说似乎相反』,这两种说法,《礼记》讲的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非报不可,但是佛经讲不管什么冤仇,杀父之仇、什么样的冤仇,都不要去报仇,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不是相反?下面讲『而实各有至理也』,看起来是相反,实际上都有它的道理。 【吾儒据现在论。若不报父仇。则忘亲矣。此不共之心。所以为孝也。】 这一段就是根据儒家讲的,儒家是根据「现在论」,现在这一生这一世来讲的,所以儒家讲的偏重在世间法,世间法就是现在这一生这一世。这一生这一世父亲被人害死了,如果不报父亲之仇,『则忘亲矣』,「忘亲」就是不孝。父亲被害死了,如果你不报仇,那等于把父亲给忘了。『此不共之心,所以为孝也』。这是讲世间的孝,所以不能忘记,忘记了就是不孝。杀父有不共戴天之仇,这个不能忘记,忘记就是忘亲,你的父母亲你都忘了,这个就是不孝。要常常记在心里不能忘记,这个是世间的孝,「所以为孝也」,世间所以为孝,就是这样的。 【佛知过去未来事。见宿世父母。其数无量。与父母为仇者。其数无量。即父母中自相为仇者。其数亦无量。不与共戴天。安能一一相报。又况今日多一仇杀。徒累父母增一怨对。所以觑破幻缘。隐忍不报。亦所以为孝也。】 这一段是讲佛法。佛法是讲出世间法,儒家《礼记》讲的是世间法。世间法是讲一生一世,就是现在这一生这一世的;佛法它是讲三世的,有过去世、有现在世、有未来世,佛法讲三世。出世间法讲三世,世间法讲一生一世,这个立足点就不同。这里讲佛知道『过去未来事』。我们世间人只知道这一生这一世的事情,只知道这一生的父母,过去世的父母我们都忘记了,不知道了,只知道这一生的父母,但是佛知道,佛知道「过去未来事」,不但知道过去、知道现在,还知道未来,所以佛讲三世因果,佛家讲三世。佛五眼圆明,过去他可以看见『宿世父母,其数无量』。我们每一生、每一世都有父母,我们在六道里面生死轮回无量劫,父母有多少?无量,数不尽的。 我们的父母,过去生生世世的父母,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过去一生、十生、百生、千生,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的父母,你说有多少?那真的是无量。我们有无量的父母,与我们父母为仇的人那有多少?那也是无量。就是父母的仇家有多少?也是无量。就是父母当中,过去生我们的父母,跟我们不同一生的父母,自相为仇的数量也是一样。过去生的父母跟我们这一生的父母,我们这一生的父母跟过去生的父母也有互相为仇的,这个数量又有多少?也是无量。因为生生世世都有父母,可能我们这一生的父母跟过去生的父母他们是仇家,那你要怎么去报?也是无量。父母跟父母自相为仇的,都是我们的父母,只是不同一生的父母。不同一生的父母,他们之间有互相为仇人的,互相伤害的,其数亦无量,那也是无量无边。所以『不与共戴天,安能一一相报』,如果你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怎么去报仇?报不完的,这意思就这样。 『又况今日多一仇杀,徒累父母增一怨对』。那你今天去报仇,把仇报了,又牵累到父母,又增加一个冤家对头。报一次又增加一个冤家对头,报两次就增加两个冤家对头,不是牵累父母怨对愈来愈多吗?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苦不堪言。『所以以觑破幻缘』,「觑」就是看,觑破就是看破,我们现在讲看破。幻缘是虚幻的因缘,这些恩恩怨怨都是虚妄的,《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就是幻缘,你真正看破这些都是虚幻的,不是真的,『隐忍不报』,「隐」就是隐藏起来了,忍辱,忍下来了,不去报复,这个也就是佛法讲的孝,真正尽了孝道。因为这个跟过去生都是有因果关系的,绝对没有无因的果,也没有无果的因,都有因果关系。『所以为孝』,不去报复,也就是这一生被害了,过去生曾经也害过他,这一生他讨回去了,你不再去报复,这个帐到此就结了,以后见面都非常欢喜,这才是真正的孝。我们再看下面这段: 【且如武王伐纣。太公负戟从征。伯夷叩马强谏。两人岂不水火。然孟子曰。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未尝轻置优劣。儒释异同之际。处处作如是观。则愈读佛书。而儒理愈精矣。帝君欲人广行三教。正以此也。】 这一段又举出『武王伐纣』,周武王他去讨伐纣王,姜太公『负戟从征』,跟着武王要去讨伐纣王。『伯夷叩马强谏』,伯夷也是纣王的亲属,「叩马」就是很强烈给他劝谏,不要去讨伐纣王。两个人,一个要去讨伐纣王,一个劝他不要去,两个人真的是水火不能相容,两个人的意见是完全不一样的。『然孟子曰』,孟子说太公跟伯夷,『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孟子对这两位老人都非常赞叹,也从来没有说哪一个比较好,哪一个比较不好,都一样,都对,就是各有立场,我们现在讲各有立场,但是他们立场也都有他的道理,所以这两个老人都对。所以孟子没有说哪个对、哪个错,两个人都对,虽然两个人立场不一样,两个人用心都是对的、都是好的,『未尝轻置优劣』,就没有说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儒释异同之际,处处作如是观』,「儒」就是儒家,「释」就是佛家,讲法上有不同,「异」就是不一样;异同,有不一样的,也有同样。「处处作如是观」,不同当中有它相同的,相同当中有它不同的,我们处处作如是观,『则愈读佛书,而儒理愈精矣』。如果我们常常做这样的观察,如是观就是做这样的观察,这个异跟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实在讲是一不是二,套佛法来讲,就是一不是二。所以我们愈读佛书,对儒家的道理愈能够精微的理解,精细之处愈能够理解。 『帝君欲人广行三教,正以此也』。文昌帝君他为什么劝人要「广行三教」?三教就是儒释道,儒释道三教。儒释道三教,文昌帝君他提倡,再来就是道家的吕洞宾吕先祖,他也提倡三教,所以道家全真派,他就是提倡要学习儒释道三教经典。在这里我们看到文昌帝君他也提倡广行三教,为什么劝人广行三教?这样才能够圆融,才圆满,相得益彰,互相有帮助。这是我们现在净老和尚常提倡的,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教育。的确都要学习,我们才能真正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所以过去台中莲社李炳南老居士在世的时候常讲,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儒跟道的经典,帮助我们深入佛法,帮助我们学佛,儒道经典的基础也就是我们学佛的基础。过去祖师大德,中国佛教的祖师大德,以儒跟道来代替佛教小乘法,代替阿含部。过去中国学佛的四众弟子,有儒道的基础,他就可以直接学习大乘佛法。所以学儒、学道帮助我们学佛,学了佛又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儒跟道精微之处;换句话说,也真正帮助我们认识儒跟道,佛法帮助我们认识儒跟道。 连英国汤恩比教授他都知道,汤恩比教授讲中国传统文化,他指的就是儒道代表,儒跟道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接纳外国,从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起来了。所以汤恩比教授讲的这句话一点都没错,真的印度传到中国的佛教文化,丰富了中国本土的儒道传统文化,形成我们现在讲的三教,现在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儒释道做为代表,可以说相得益彰。学中国传统文化帮助我们学佛,学了佛又帮助我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所以在文昌帝君那个时候他也劝人要广行三教,「正以此也」,在此地,清朝周安士居士又给我们提出来。 这一段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容人之过,这个一句,我们在生活当中常常提起,见到别人有过失,我们尽量去包容。我们接着再学习下面这一句: 【广行阴骘。上格苍穹。尔雅作穹苍。】 在《尔雅》里面,苍穹它是倒过来讲,意思是一样。我们看下面这个发明: 【上文未尝虐民酷吏。五句皆帝君所行之阴骘也。不胜枚举。故以广行二字概之。】 这个发明,是周安士居士把这句它的义理再给我们发明出来。『上文』,上面的文,『未尝虐民酷吏』,这文昌帝君自己讲的,他当官「未尝虐民酷吏」,他没有去虐待人民,对他下面的部属也不刻薄。上面讲了五句,从未尝虐民酷吏,对人民都非常好,不虐待人民,对他下面办事的这些官员也不刻薄、残酷,一共讲了五句,这上面经文我们都学习过。这个五句,『皆帝君所行之阴骘也』,这个五句就是文昌帝君什么叫做阴骘,这个五句就是一个具体的做法。『不胜枚举』,上面五句只是举出一个例子,实际上在生活上,这个阴骘,做阴骘的事情那是太多了,方方面面,「不胜枚举」,举不胜举,很多,举出几个代表。所以他以『广行』二字来概括,「广」就是推广,广泛的去行阴骘,凡是好事都要去做,所以叫广行。广行就方方面面很多,举不胜举,很多,用这两个字来概括所有的善事、好事。那么「阴骘」这两个字: 【阴骘。洪范蔡注训默定。而于此句不切合。似当作阴德解。】 『阴骘』这两个字,『洪范蔡注』,蔡元定他是朱晦庵的高徒、他的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大儒,他有注解,《四库全书》在《尚书.洪范》他注解「阴骘」两个字,蔡注他注解为『训默定』。蔡注这个注解「训默定」,『而于此句不切合』,跟这里《文昌帝君阴骘文》阴骘两个字意思不太适合,不太适合这个意思。『似当作阴德解』,在这个地方应当给它作「阴德」,这个解释比较适合阴骘这两个字,因为用在这个地方应该做阴德。 阴骘就是阴德。我们也常讲,多积阴德给子孙。阴德在这里也简单解释一下,阴德就是做好事、做善事,人家不知道。不管人家知不知道都去做,就叫阴德。做了好事不要人家去表扬,人家去公开赞叹;如果做好事希望人家去表扬、赞叹,或者颁奖,或者登报纸、登广告,在电视里面赞扬,那个叫阳善。所以在《了凡四训》里面讲「阳善享世名」,阳善就是做好事大家都知道,大家知道自己做好事,人家就一表扬,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会享受世间的名望,阳善享世名。阴德呢?做好事人家不知道。阴德它的果报比阳善殊胜,阳善是享受世间名望,名利,但是阴德天报之,阴德天会报答的。世间人、社会上的人不知道,但是天知道,会报答的,往往子孙就发达了。所以阴德果报比阳善殊胜,阴德可能一报就好几世,好几代。阳善享一世的名望,大家赞叹某某人做了什么好事,享受世间的名利,但是这个果报不如阴德,阴德殊胜,因此古圣先贤也都鼓励我们多积阴德。做好事不一定要让人知道,也不要因为人家知道才要去做,人家不知道你就不干了,这样只能得到阳善,不能积阴德。所以阴德天报之。这里讲阴骘,周安士居士跟我们讲,应该当作阴德来解释比较适合。下面: 【苍穹天也。】 『苍穹』是指『天也』,我们现在看到天空就是苍穹。 【苍言其色。穹言其高。】 我们一般讲苍天,苍就是说它的颜色,穹说它很高,我们看天空很高。 【若据日天子身衣宫殿而言。则所谓苍者。当是青琉璃色。据忉利天之形量言。则所谓穹者。实去地八万四千由旬。】 这是再举出佛经里面所讲的,『若据日天子身衣宫殿』来讲,「日天子」,日夜都有天人住,日天子。日天子他身体上穿的衣服,他住的宫殿。『所谓苍者,当是青琉璃色』,青琉璃色,这样的衣服、宫殿,这个是指苍,因为天上的天人,他住的、他穿的是青琉璃色的。如果根据『忉利天之形量言』,这都是根据佛经讲的,经典上记载忉利天人他的形量。『则所谓穹者』,「穹」就是高,它很高,距离我们这个地球,『实去地八万四千由旬』,八万四千由旬,那很高了。一由旬在中国古时候的里叫四十华里,四十里,四十里乘以八万四千,那这个有多高?八万四千里就不晓得,我们都看不到,八万四千再乘以四十,这个是太高了。这就是讲忉利天距离我们人间这个地面八万四千由旬,太高了,我们看不到,这个是讲穹的意思。所以这个是给我们解释什么叫苍穹,给我们解释的。 下面又附带给我们讲了两个公案,来证明「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一个具体的事例,具体的事情跟例子。我们这一节时间到了,我们就先学习到这一段。下面这两个公案,我们就下一堂课再来跟大家学习,我们现在先学习到这里。祝大家福慧增长,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摘自:安士全书 悟道法师主讲 (第十七集) 2018/10/25 澳洲净宗学会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