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愿法师:仰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三) |
|
【观经疏三心释】仰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三)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也。何以故?佛是满足大悲人故,实语故。除佛以还,智行未满,在其学地,由有正习二障未除,果愿未圆。此等凡圣,纵使测量诸佛教意,未能决了;虽有平章,要须请佛证为定也。若称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说,是义不如是。不印者,即同无记、无利、无益之语,佛印可者,即随顺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说,即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若多若少,众不问菩萨、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说即是了教,菩萨等说,尽名不了教也,应知。 是故今时,仰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抱惑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也。】 “除佛以还,智行未满,在其学地,由有正习二障未除,果愿未满。”佛以下的所有一切九界众生,不论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九界的众生,“智行未满”,“智”就是智慧,“行”就是觉行,自行、化他、觉行,还没有圆满。觉行有自觉、有觉他。自觉成就就是实智,觉他成就就是权智。所以九界的众生,他的智慧修行还没有圆满。如果用一个比喻,佛的智慧是一百分,等觉菩萨的智慧就是九十九分,十地菩萨的智慧九十八分,依此类推,那六凡人道的众生,我们的智慧几分?不及格,六十分以下。所以我们没有智慧、没有神通、没有道力,还在生死大海天天喊救命。如果一场灾难一场意外,会不会喊救命?会!如果没有南无阿弥陀佛的救度,事实上我们可能随时都要喊救命。人生很无常,生命非常危脆,所以正是要藉着这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化短暂为永恒。 “除佛以还,智行未满,在其学地”,“学地”就是在因地学习成佛之道。“由有正习二障未除”,“正”就是正使,“习”就是习气,“障”就是障碍本性,就是业障。你我有没有业障?阿罗汉还是有业障。“正使”指的是烦恼起行的主体。烦恼能够驱使众生流转在三界,所以叫做“使”。“习气”就是正惑的余气。比如我们去买豆腐乳来吃,豆腐乳吃完了,那个瓶子洗一洗,里面还有豆腐乳的味道。再比如这个杯子,如果刚买来,用它天天泡冻顶乌龙茶,天天泡,茶水都喝完了,杯子洗干净了,再闻一闻,里面有没有乌龙茶茶叶的味道?有。这就是习气。 阿罗汉虽然断尽了正使见思二惑,但是还有习气。阿罗汉没有见思二惑,但是有见思的习气。经典里头讲到,罗汉已经断欲,没有男女那种欲望。但是如果是罗汉看到女众很漂亮,还想要多看一眼。虽然没有男女欲念,但是会多看一眼,这就是习气。 我们凡夫,见思二惑烦恼习气都还在,所以烦恼起现行,造作杀、盗、YIN、妄,最后受苦报的还是自己。烦恼起现行非常的可怕,尤其瞋心。我们凡夫的瞋心,可以说足以毁天灭地。男女之间的感情,造成了毁灭伤害,天天都有。 学佛修行,基本上是跟我们的烦恼魔对战。烦恼魔每天打败你还是你每天打败烦恼魔?你看看自己经常在起烦恼,一件不如意的事情,霹雳啪啦的生大脾气。个性非常的强烈,处处跟人家合不来,格格不入,这个看了很讨厌,那个看了也很讨厌,你就是最讨厌的。内心丝毫没有一点菩萨的柔软心、慈悲心,人家看到你好像看到鬼,你就要检讨:为什么我们念佛人没有一点佛的柔软心?没有一点佛的慈悲心?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脾气大得比鬼还凶,看到鬼还不会那么可怕,看到你就赶紧闪开了,就要反省自己,我为什么那么没有人缘?因为你讲话处处去伤人,好像一个石头,菱菱角角,角角伤人,人家看到你赶紧躲开。你讲话就像个刺猬,人家都躲得远远的,不然怕被你刺到。菩萨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他、景仰他、恭敬他、亲近他?菩萨的心柔软,爱语,都讲众生的好,劝勉众生、鼓励众生。学佛的人就是要学这一些。 “实语”,我们看到法藏菩萨修六度万行,口业就讲真实话,所以成就了名号六字让我们称念。念佛人就要讲真实话、讲柔软话、讲爱语的话,先从哪里做起呢?从自己的家人做起。记住!慈悲从自己的家人做起,推而广之,左邻右舍;推而广之,你所亲近的团体;推而广之,整个社会;推而广之,整个国家;推而广之,整个世界,那不是天下太平、世界和乐吗?你一家人互相鼓励赞叹,不争吵、不打架,你一家就是家和万事兴;一个道场彼此之间没有口角、没有斗争、没有是非,这个道场就六和敬、就兴旺;一个社会彼此之间互相的忍让、赞叹、肯定,这个社会就安定祥和。这是一定的道理嘛! 道场为什么留人留不住?没有温暖。道场没有法,道场没有道,道场是非一大堆,人家当然不来了。一样的道理,你的内心来看所有外在的一切,从阿弥陀佛的立场来看你,你就知道你要怎么去做。从自己的内心开始修身养性做起。 从佛以下的九界众生,烦恼、习气、业障没有除,业障会障碍我们本性的显露,所以会有生死轮回。 “果愿未圆”,因地修行要求果地成佛,所有一切愿望还没有圆满达成,所以我们相信佛的话,不相信跟佛讲不同的话,因为跟佛讲不同话的,他们还在因地,自行还没有圆满,“唯信佛语”的道理就在此。 “此等凡圣”,凡就是六凡,圣就是三圣。声闻、缘觉、菩萨就叫三圣,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叫做六凡。三界的所有六道凡夫,以及三界外的所有三圣,“纵使测量诸佛教意,未能决了”,纵然去测量佛的心都没有办法。《无量寿经》世尊讲: 声闻或菩萨 莫能究圣心 譬如从生盲 欲行开导人 如来智慧海 深广无涯底 二乘非所测 惟佛独明了 这一段经文就是讲,声闻、缘觉、菩萨不能够彻底了知佛的心。 “虽有平章,要需请佛证为定。”“平章”就是平等彰显佛理。虽然不论三圣或六凡,彰显佛的道理,要请佛来证明、决定是理或非理。讲的是否符合佛经教里所说的道理?符合就叫是理,不符合就叫非理。 所以师父一再的引用善导大师的开示,教导大家,修学佛法第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唯信佛语”。根据佛经,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一个法,我们不知道正不正确,我们请对方引经据论来作根据。有人说怎么样、怎么样修行,你用恭敬的心请问他,请问仁者:“你所说的道理,根据哪一部经?”你自己去看经文,你就知道他讲的对或不对。所以这个原则大家把它把握住,依法不依人,你就不会让人家误导,你的知见就会正确。不论任何法门,点点滴滴的修行,记住!有佛经的根据我们就依从,没有佛经的根据就不依从。依法不依人,确确实实去落实,这样你在佛道的修学,肯定没有问题。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信愿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